小讲课

2024-07-12

小讲课(共12篇)

小讲课 篇1

摘要:目的 研究小讲课在儿科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效果。方法 就医学院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2个班78名学生开展的小讲课,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 就学生对小讲课的态度等进行调查。结果 92%的学生认为小讲课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87%的学生赞同小讲课对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90%的学生认为小讲课教学模式对提升儿科护理教学的意义, 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实施。结论 在儿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模式,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兴趣, 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护理教学,小讲课

在护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 儿科护理学是发展和培养学生护理岗位技能的课程, 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主修课, 在开展的过程中, 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 提升儿科护理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护理专业学习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一些社会习俗的影响, 加之护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学习者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所以影响了学生在儿科护理学习时的兴趣。传统的儿科护理教学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 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1,2]。因此, 为了更好的提升儿科护理教学的质量, 激发学生对儿科护理学习的兴趣, 通过研究小讲课教学模式对儿科护理教学的促进, 做出以下方面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医学院的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2个班78名学生开展的小讲课, 学制为3年, 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1岁, 根据学号顺序划分成8个小组, 每组每次指定一位“学生教师”进行讲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 就学生对小讲课的态度等进行调查。

1.2 方法

1.2.1 小讲课内容

本研究所采用的小讲课的内容, 是儿科护理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条件下, 选取一些难度适中, 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作为小讲课的内容。在儿科护理学这门课程教学任务完成的时候, 一共进行3次小讲课内容的安排, 讲课的主题为:不同年龄的小儿护理的技巧、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与成年人的区别、小儿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及预防措施等。为了更好的提升学习的针对性, 给护理专业学生创造充分的时间条件, 教师指定的讲课内容附有教师拟定的教学提纲, 实现教学目的的问题化, 并在讲课前1周就通知学生。

1.2.2 小讲课方法

护理专业儿科教学中开展的小讲课每次课安排3个学时, 课堂是学生才能展示和相互交流提升的平台, 每个学习小组每次课选出的主讲教师, 以教师的身份向全班其他同学进行主题讲解, 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对其讲课内容做出补充, 通过使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来提升小讲课的效果。其他小组的学生在其讲授结束以后, 提出主题范围内的质疑, 由讲课的教师来予以回答。教师通过1个学时左右的时间来对学生的讲课状态、效果、优缺点、重难点把握情况等进行点评和总结, 更好的提升讲课学生和其他同学对所讲的内容理解与把握。

1.2.3 课后调查

在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小讲课活动结束之后, 就学生对小讲课的作用、体验等看法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共发送问卷78份, 回收问卷78份, 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2 结果

儿科护理教学采用小讲课模式学生评价表1。

3 讨论

3.1在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 小讲课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一般在二年级的下学期开设儿科护理这门课程, 这一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理论知识、专科护理知识等。因此, 为小讲课教学模式的开展打下了基础条件。此外学生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通过小讲课模式做出检验, 有效的提升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小讲课模式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发挥学生学习时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3.2小讲课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成功的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转换。一个完整的小讲课过程包括动机的激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接受、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运用等阶段。通过安排学习小组的讨论、课前备课、讲课实施、课堂提问等多个环节, 能够发挥学生在讲课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同学的提问, 能够激发小讲课教师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把握和应用能力[3]。总之小讲课教学模式的应用, 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学生自学和互学的动力, 实现了学生学习主体的有效转换。

3.3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小讲课,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通过教学方法和组织模式的创新, 发展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传统的儿科护理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把握能力等发展的机会较少,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同时, 通过小讲课的教学方式, 能够提升学生对讲课仪态、肢体语言的控制能力, 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逻辑的表达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小讲课教学模式值得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实施推广。

3.4在儿科护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开展小讲课模式的教学活动, 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小讲课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 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4]。一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小讲课模式在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往往容易造成学习情绪的消极化。限于课时等因素, 不能够给每个同学提供上台展示的机会。其次, 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隋树杰, 郭晓霞, 马翀奕, 等.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6 (11) :66-64.

[2]林征, 顾平, 孙国珍, 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护理教育学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6 (6) :25-26.

[3]赖银英, 麻安秀.两种不同层次的护生小讲课考核成绩的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 2009, 8 (2) :78.

[4]周红, 敖薪, 王月云, 等.参与式教学法在护理基本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22 (4) :131.

小讲课 篇2

第一周内容: 腹腔镜护理常规

1、全麻术后平卧6h后协助翻身。

2、遵医嘱中心吸氧4小时、心电监护8小时至平稳。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疼痛。

4、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导尿管,保持各导管至平稳通畅,观察尿液性状,记录尿量,每日会阴擦洗2次。记录引流液色及量,尿管留置24小时后拔除。

5、全麻术后患者禁食6h,开始协助饮水,根据医嘱指导进食,肠蠕动未恢复前禁食易产气食物。

6、做好预防术后并发症护理,减轻患者疼痛和不适。

7、根据情况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观察有无阴道流血

第二周内容:

早孕人流护理术后健康宣教

1、戒辛辣食物,保持会阴清洁

2、一月内禁止性生活,卧床休息

第三周内容:宫腔镜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术前护理:完善术前准备、皮肤准备,肠道准备、排空膀胱。

2、做好心理辅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术后护理:卧床休息1小时,监测生命征。消炎预防感染。予清淡饮食,保持会阴清洁,尽早下床活动,保持心情愉快。第四周内容:先兆流产护理常规

漫谈讲课艺术 篇3

1.要编写好教案和电子课件。诚如常言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志宏和赵忠祥固然讲得好,但若没有珍贵的摄像资料和丝丝入扣的解说词,又哪有这么好的结果?对于我们课堂授课来而言,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把课件和教案准备好。在透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要精心组织编排材料。课件格式(或黑板版式)应规范,条理要清楚,重点须强调,难点细分析。另外,要达到“动物世界”和“国宝档案”里配音那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还得花力气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状况。对症下药整理课件,才会引人入胜,生动有效。

2.要全身心的投入。毫无疑问,上述两位大师之所以讲得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家全力以赴地用心去讲。倘若漫不经心懒懒散散,是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联想到我们,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和演员准备上场一样,排练两课时的每个细节。譬如说哪些概念需要细细阐述;哪些示例最好配以动画渲染效果;板书如何布局好一些;什么时机提问同学效果最佳等等。这样待到走上讲台时,已然胸有成竹,自然流畅,有条不紊,顺理成章。古语说得好,预则立,不预则废。切忌事前不准备,仓促上课堂。说不定哪个环节出纰漏,讲不下去,引起课堂紊乱。

3.要关爱学生。如上所述,赵忠祥把动物看得就和自家的孩子一样,故而在解说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殷殷关切之情,牵动了亿万观众的心。我们作为教师,也应当把学生看作自家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掏心地爱护他们关注他们。我们为有同学解出难题而欣慰;为有同学抄袭作业而痛心;为有同学沉溺于上网玩游戏而焦急;为有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或拿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而高兴。总之一句话,我们师生有缘在同一个课堂上教与学,就应该珍惜,共同愉快渡过这段时光。当我们师生间建立了真挚的友好情感,教师就会信任学生,学生也会对老师产生莫名的好感。并且“爱屋及乌”,学生很自然地喜欢上老师所讲授的课程以及他所强调的其他课程。有了这种亲和力,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诱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样,不比板起面孔,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赘言学习的重要性要好得多么?

往往有这样的情景,课堂上教师用心讲,学生认真听,师生融为一体,互动交流,其景融融。学生理解了,越听越高兴,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欲望;教师越讲越有信心,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这是教师向往或者说追求的目标,真正享受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与幸福。反之,如果老师对学生漠不关心,学好学坏与已无关由他去。课堂高兴了多讲几句,不高兴时,三言两语带过,随便打发学生自己看书去。这是断然不可取的态度,实在误人子弟。

4.要精心安排一些鲜活亮点。“国宝档案”里面的宝物,倘若没有曲折的背景故事或历史的厚重沉淀,恐怕不会那么引人注目。这些故事情节就是节目中鲜活亮点,吸引观众让人长知识。同理,课堂讲授也需要安排一些个亮点,以吸引听众。诸多事实已经证明,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候仅能维持十几分钟,然后注意力就不由自主地分散了。对此症最好的疗法莫过于适时地引出一些既有趣又紧扣教学内容的事例来。

5.要讲好普通话。平时闭聊,我们用自己的土语方言讲这无所谓,感觉轻松自然。可是站在讲台上,再讲方言,那就不行了。道理很简单,你讲得再好,别人听起来特别吃力,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样的内容用普通话讲,听起来就是清楚明白,就是有份量。如果语调上再能抑扬顿挫,快慢适中,富有节奏,效果就更不一般。任志宏和赵忠祥即是我们好榜样。以我们延安大学为例,前几年只招收陕西省境内的学生,讲“秦腔”还凑合。如今的学生遍及各省市,不讲普通话,学生听不懂,效果不佳,长期下去恐怕只会面临“下课”。

6.课堂就像舞台,教师要敢干表演、善于表演。或许,任志宏、赵忠祥他们刚主持节目,也曾有过怯场的时候:手足无措,播音走调。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千锤百炼,终于达到如今炉火纯青、令人钦佩的地步。我们虽然无法和大师们相比,但有一点无容置疑,上讲台也就和他们上台主持节目一样,就得字正腔圆,大方磊落,敢于表演,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这又好比扭秧歌,甩开脚步舒展了臂膀,才显得大方好看,扭扭捏捏、畏畏缩缩不敢迈脚才越难看。讲话半句,时轻时重,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现象,除了肚里没货可讲,有时可能就是怯场。其实,怯场也没什么了不起——好像陈景润先生当初也没站稳过讲台,能说陈先生没水平么?当然这种心理障碍必须得克服。要知道,越怯场越害羞,越容易出乱子,学生也越失望。教师必须站稳三尺讲台,这是没有退路的。要有必赢的信念,刚开始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没什么,只要找出原因,慢慢改进,日积月累,终究会锻炼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小讲课 篇4

一、利用小讲课教学的方法

( 一) 做好课前准备

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讲课之前, 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小讲课的题目, 让学生根据指定的题目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 并使学生围绕自己的想法制定幻灯片, 保证在课堂中规范的讲解, 然后教师在进行总结。因此, 首先, 教师应提前一周向学生明确题目和主要的知识要点, 以便供学生参考, 让学生根据相关的要求提前做好课前准备。这样学生就能初步运用讲授法讲解《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并从中充分的了解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的种类和方法。在此过程中, 学生也可以正确的操作多媒体, 礼仪多媒体完成讲课。

( 二) 进行小讲课

当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后, 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组, 并安排组长进行抽签, 让学生根据抽到的签数依次进行小讲课, 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善授课内容。然后, 教师再与其他同学一起对讲课的同学进行点评。评价课件制作的质量和教师内容的充实性, 分析讲课学生的教学水平, 当完成点评后, 全部同学再对日常礼仪和护理礼仪进行讨论和总结, 并根据教师对其指出不足之处, 进行改正[1]。

二、小讲课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中的应用的作用

( 一)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作为一个护理专业的学生, 在学生过程中不仅要熟练的掌握人际沟通知识和方法, 同时, 还应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修养, 形成良好的心态, 这对日后的工作十分重要。所以说, 护理专业的学生要学习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 其次, 学生要强化对自身的训练, 掌握护理流程, 学会和患者沟通, 并在小讲课的过程中合理的设计讲课内容, 组织沟通语言, 独立思考, 这样学生就能在此基础上, 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生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树立良好的自信心[2]。

( 二) 有助于提升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信息技术发展, 计算机已普遍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而且已经被医疗行业所应用。因此, 教师要利用小讲课, 让学生正确的使用计算机, 并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搜索资料, 处理电子医嘱, 这对提升学生的护理能力十分重要。

( 三)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中主要的教学内容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礼仪, 这就对学生而且缺乏吸引力, 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因此, 为了提升学生的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教师听, 学生讲” 的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能够自主研究教学内容, 而且, 当学生对《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产生浓厚的兴趣后, 教师就能充分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 四)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与护理教师的沟通, 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形式, 在学习时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 将不知道从何学起, 由此可见,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将书本的知识教授给学生, 此外, 还有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能通过自身能力获取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沟通技巧, 这样也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 五)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护理专业的学生思维灵活, 但却缺乏创新精神, 习惯于接受知识, 而不是主动学习知识, 这样学生在实际护理时就严重缺乏创新性, 因此, 教师在应用小讲课教学时,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精神, 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从不同方面分析问题, 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进而使学生能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 教师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讲课的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创设情境教学, 使学生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这也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 六)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这节课的教学, 并非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课程, 它需要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才能有效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因而, 通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与学生进行交流, 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 让小组成员分工完成教学任务, 而学生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 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培养自身的团队协作精神。只有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生才能顺利的完成护理教学任务, 并保证在实际护理中能遵循护理礼仪的规则, 与患者和同时友好的相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这节课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十分重要, 教师需要合理的利用小讲课这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并使学生在讲解教学内容时, 激发自身内在的潜能, 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自己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升自身学习效率, 熟练的掌握护理技巧和沟通技巧, 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勇于担当职责, 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谭冠文, 李桂林, 李青林.护理礼仪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调查[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04) :12-23.

小讲课 篇5

食管癌的护理

肿瘤科

何静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一 病 因

食管癌的人群分布与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地域、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遗传易感性等有一定关系。经已有调查资料显示食管癌可能是多种因素所致的疾病。已提出的病因如下: 1.化学病因

亚硝胺。这类化合物及其前体分布很广,可在体内、外形成,致癌性强。在高发区的膳食、饮水、酸菜、甚至病人的唾液中,测亚硝酸盐含量均远较低发区为高。2.生物性病因

真菌。在某些高发区的粮食中、食管癌病人的上消化道中或切除的食管癌标本上,均能分离出多种真菌,其中某些真菌有致癌作用。有些真菌能促使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更促进癌肿的发生。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钼、铁、锌、氟、硒等在粮食、蔬菜、饮水中含量偏低。4.缺乏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动物蛋白、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是食管癌高发区的一个共同特点。5.烟、酒、热食、热饮、口腔不洁等因素

长期饮烈性酒、嗜好吸烟,食物过硬、过热、进食过快,引起慢性刺激、炎症、创伤或口腔不洁、龋齿等均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6.食管癌遗传易感因素。二 临床表现 1.早期

症状常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梗噎停滞感常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2.中晚期

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常吐黏液样痰,为下咽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患者逐渐消瘦、脱水、无力。持续胸痛或背痛表示为晚期症状,癌已侵犯食管外组织。当癌肿梗阻所引起的炎症水肿暂时消退,或部分癌肿脱落后,梗阻症状可暂时减轻,常误认为病情好转。若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若压迫颈交感神经节,可产生Horner综合征;若侵入气管、支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出现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最后出现恶病质状态。若有肝、脑等脏器转移,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昏迷等状态。

体格检查时应特别注意锁骨上有无增大淋巴结、肝有无包块和有无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远处转移体征。三 检 查

对可疑病例,均应做食管吞稀钡X线双重对比造影。早期可见:①食管黏膜皱襞紊乱、粗糙或有中断现象;②小的充盈缺损;③局限性管壁僵硬,蠕动中断;④小龛影。中、晚期有明显的不规则狭窄和充盈缺损,管壁僵硬。有时狭窄上方口腔侧食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B超检查是否有肝脏等脏器转移。实验室检查贫血程度和癌胚抗原检测。CT检查有无脑部、肺部等处转移。四 鉴别诊断

早期无咽下困难时,应与食管炎、食管憩室和食管静脉曲张相鉴别。已有咽下困难时,应与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症和食管良性狭窄相鉴别。鉴别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吞钡X线食管摄片和纤维食管镜检查。五治疗

分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综合治疗。两种或以上疗法同时或先后应用称为综合治疗。结果显示以综合治疗效果较好。1.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首选方法。若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一般以颈段癌长度<3厘米、胸上段癌长度<4厘米、胸下段癌长度<5厘米切除的机会较大。然而也有瘤体不太大但已与主要器官,如主动脉、气管等紧密粘连而不能切除者。对较大的鳞癌估计切除可能性不大而患者全身情况良好者,可先采用术前放疗,待瘤体缩小后再作手术。

手术禁忌证:①全身情况差,已呈恶病质。或有严重心、肺或肝、肾功能不全者。②病变侵犯范围大,已有明显外侵及穿孔征象,例如已出现声音嘶哑或已有食管气管瘘者。③已有远处转移者。2.放射疗法

①放射和手术综合治疗,可增加手术切除率,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术前放疗后,休息3~4周再做手术较为合适。对术中切除不完全的残留癌组织处做金属标记,一般在术后3~6周开始术后放疗。②单纯放射疗法,多用于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这类患者的手术常常难度大,并发症多,疗效不满意;也可用于有手术禁忌证而病变时间不长,患者尚可耐受放疗者。3.化学治疗

采用化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或与放疗、中医中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有时可提高疗效,或使食管癌患者症状缓解,存活期延长。但要定期检查血象和肝肾功能,并注意药物反应。六预防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食管癌防治的研究,在高发区农村建立防治研究点。对高发区人群中采取宣教和应用食管细胞学诊断方法开展普查,以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七 食管癌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1.疼痛:

(1)给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病室环境,并给于舒适的体位,保证病人足够的睡眠。

(2)正确及时的对患者进行疼痛的评估,了解既往有无疼痛史及疼痛治疗史,以及目前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并根据医嘱按时给于止痛剂,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止痛药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相关注意事项,用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3)进行各项操作是,动作轻柔,避免增加病人痛苦。

(4)对病人的疼痛表示理解,给于适度的关怀和安慰,并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如:听音乐,看书等。2.焦虑:

(1)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向患者做好科室 周围环境的介绍,消除换的对环境的陌生感。

(2)正确评估患者焦虑的程度,将其安置在安静的病房。避免干扰,周围设施要简单,安全,最好有人看护。

(3)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带病情稳定后应多为病人做心理护理,以安慰、稳定病人的情绪。

(4)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介绍同病种恢复比较好的病人与之交流,消除患者焦虑情绪,增强信心,配合治疗。3.营养失调:

(1)患者能进食时,应向患者讲解合理饮食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并向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2)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餐环境,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3)患者禁食期间,遵医嘱按时给于营养液滴注。4.体液不足:

(1)应重视营养与液体的供给,以维持机体能量的需要和水、电解质的平衡。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尿量及血压的变化。

(3)化疗前按时给于止吐剂,减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如用药后胃肠道反应严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遵医嘱补液和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或及时停药。

(4)能进食期间鼓励病人少量多餐,保持营养和水分。5.活动无耐力:

(1)为患者制造活动与休息计划,维持日常生活能力,下床活动注意轻、慢、稳以防意外,并讲解其原因,活动时观察脉搏、呼吸变化,必要时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2)观察大便的颜色并记录,加强营养,遵医嘱补液,必要时输血以改善贫血,(3)将患者经常使用的物品放置在随时能拿到的地方与患者讨论预防和减轻疲劳的方法。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每1-2小时变换体位一次,对于骨突处进行按摩机垫软枕。(2)床铺保持清洁干燥,有污染及不洁及时更换,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3)加强营养,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

(4)每次排便前,应检查便器有无破损,以防划伤。7.有感染的危险: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检测体温变化并做好记录,注意有无感染的征兆。

(2)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避免感染的发生。(3)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多饮水,预防肺部感染、(4)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5)证营养的摄入,按时应用抗生素。

(6)间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8.知识缺乏:

(1)根据患者的要求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2)引导患者表达其焦虑或疑问,有针对性的向患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3)据患者或家属的能力提供健康宣教,教会病人自我护理的方法。

八 健康教育 1.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癌瘤,主要包括鳞癌、腺癌、未分化小细胞癌、癌肉瘤等。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进食时偶有梗阻感或呃逆,咽部干燥,有紧束感或食管内有异物感,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严重者滴水不进并频繁呕吐粘液,脱水明显,晚期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恶液质。确诊后根据病程长短、病变性质,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或综合治疗。

2.饮食 宜少食多餐,由稀到干,细嚼慢咽,逐渐增加食量.防止进食过多,速度过快,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微量元素的清淡饮食食物,避免生,冷,硬,辛辣酒等刺激饮食,多吃蔬菜及水果,不吃油腻和过甜食物 应根据病人病情及消化和吸收能力分别供给,不可强求病人进食其不能或勉强进食的食物,放化疗中出现恶心,呕吐,为了减轻反应可少食多餐;进餐时不要喝太多水,饭前饭后一小时也尽量少喝水;勿吃甜食,油腻或油炸食物;进食时充分咀嚼,使食物易于消化。如恶心呕吐不止,则需给予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3.休息和活动 食管癌经治疗后的患者,应避免疲劳,充分休息,一般不宜做上半身剧烈活动,也不要将头过度后屈及回转。循序渐进地运动,运动量以不引起气喘,心悸,头晕等为指标.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可做上肢抬举、过度伸臂、扩胸运动,内收或前屈上肢及内收肩胛骨等运动。还可有意识地用患侧上肢做梳头、端碗、越过头顶摸对侧耳郭、手指爬墙等动作。

4.化疗时选择粗、直,避开关节、疤痕、红肿等部位进行静脉穿刺,不要连续使用同一静脉,必要时予以中心静脉置管。告知患者输液时,穿刺手臂不宜下垂,活动度不可过大,防止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输液过程中,穿刺点疼痛不适应立即报告护士。

名教授讲课逸事 篇6

梁启超先生讲课感情十分投入,有时候摇头晃脑,有时候拍手顿足。用他的学生梁实秋的话来说,就是“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情绪好转时又“张口大笑”。

吴宓的“硬功夫”

國学大师吴宓先生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属于教授中的“牛津派”,他上课极为守时,不差分毫。他不像有的教授那样引经据典时需要照本宣科,而是不论引用的资料有多少,都亲口背诵出来。

梁实秋的“准时”

梁实秋先生于1930年受校长杨振声之邀,到国立青岛大学担任外国语文学系主任兼任图书馆馆长。梁实秋学问渊博,思维敏捷,讲课紧凑而从容,有组织有层次,语言准确而生动。他上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守时:永远是铃声未停他就进入教室,坐下来就讲课,从来不说一句与授课无关的话。往往是下课铃声刚刚响起,他也恰好讲完。他的理论是,上课时间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能侵占。因此上课下课必须准时。

钱穆深受学生爱戴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经在北大教授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通史等课程。钱穆先生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很受学生的爱戴。他授课不急不躁,等听课学生全部坐定之后才开始上课。钱穆先生学养深厚,讲起课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对于某些存在争议的问题更是反复申论,引经据典,使学生们对他的博闻强记甚为倾慕。因此,钱先生的课堂总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摘自《济南时报》

小讲课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骨关节专科实习的护生68人作为教学对象, 男6人, 女62人;年龄21岁~25岁 (23.0岁±3.5岁) ;学历:本科20人, 大专48人。实习时间1个月。按照教学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人。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学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观察组实施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模式, 主要方法为:根据骨关节专科护理的大纲和实习内容, 制定小讲课内容 (如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骨折、骨盆骨折、膝关节韧带损伤手术等病人的护理) , 每周安排2次小讲课, 小讲课授课时间为30min, 教学环节包括讲述、护生提问、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归纳与点评、教师床边实践指导等。每次小讲课安排1名护生进行主讲, 1名或2名临床带教老师参与并指导;护生轮流主讲;主讲护生需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课后思考题的流程进行备课:查阅教材、文献等参考资料, 书写教案, 制作课件等内容, 备课时间为5d~7d。讲课前护理教学组长负责审阅护生的教案和课件, 指出不足并指导其修改。讲述时间一般控制在15min左右, 然后根据课后思考题和课前老师布置的相关问题, 将护生分为若干小组, 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分享讨论成果, 再由带教老师点评及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最后由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进行床边临床实践与操作指导。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带教老师授课、课后护生自由提问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和时间与观察组一致。

1.2.2 效果评价

观察两组实习结束后理论、技能考核成绩, 根据临床护理教学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满分为100分, 60分为达标;对两组护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和出科理论考核, 临床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和骨关节专科护理技能, 由4名带教老师同时打分评估, 取平均分值;出科理论考核包括基础护理知识和骨关节专科护理知识等, 以闭卷形式考试, 统一阅卷。出科前发放问卷调查护生对实习带教的满意度, 评估护生对学习方法、内容、效果是否满意。同时对护生学习态度、服务态度、仪态仪表、应急能力、心理素质及组织纪律等6项进行综合评分, 分为优、良、可、差4级评分, 最后核算6项的总分[3]。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人 (%)

3 讨论

3.1 临床专科护理教学中实施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

课模式有利于强化和巩固护生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 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临床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发展思维为目的的学习, 传统的授课方式限制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 只能被动地接受带教老师传授的知识点,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探索的精神[4,5]。以护生为主体的讲课模式则能激发护生学习的主动性, 发掘护生对学习的潜能与兴趣, 从而培养护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日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 护生通过亲自讲课体会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并通过提问与回答的方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以护生为主体的讲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护生学习的自信心, 为以后的临床实践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7]。本次教学研究采用护生备课、讲课, 教师参与及指导的教学模式, 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对护生进行启发和引导, 同时对相关的知识点予以补充和阐述, 激发了护生创造性的学习思维, 实现了有效率的宏观调控[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生临床护理教学后各项考核评分均达标, 但观察组护生评分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护生对学习形式、学习效果及自我评价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护生对小讲课的满意率高达91.2%。总之, 临床骨关节专科护理教学中采用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教学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提高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

3.2 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教学模式激发了护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

以往的临床教学是以老师为主体, 护生是台下听众, 不敢提问发言, 无自主能动性的参与思考。护生为主体小讲课教学模式的整个过程是由护生自已组织实施, 为了自已能在同学面前充分表现自我, 为了能在讨论中正确回答问题, 在护生为主体小讲课教学模式中护生必须认真复习和巩固相关专科护理知识, 查阅相关的医学资料, 主动请教教学老师和临床医师, 主动去病房与病人沟通, 了解病情及治疗效果。以护生为主体小讲课教学模式过程是护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自主参与性明显提高。

3.3 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

在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教学中护生积极发言, 将学习的骨科护理专科知识和相关的医学信息与同学分享。对于护理专科新知识、新技术是求知欲渴。如在训介绍膝关节康复器 (CPM) 时护生强烈要求教学老师讲解使用方法。老师则用骨科CPM仪选择在同学身上示范操作方法, 讲述训练时间以及合理使用的注意事项。护生学习表现认真, 在老师的教导下掌握了骨科训练仪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4 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教学模式使护生掌握了骨科护理专科护理知识, 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师生讨论通过互动式来分析病情和病案, 护生学到了骨科护理专科知识;临床老师将医疗思维方法与步骤传达给护生, 指导护生学会怎样综合分析问题, 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护生通过老师答疑来解决疑难问题, 护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断丰富临床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促使护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5 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

授课前老师要做一定的准备工作, 全面选择病例, 熟悉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要点, 不但要引导护生在讨论中巩固专科护理知识, 还要将老师在临床中总结出的护理经验传输给护生, 使护生能快速融入到护理实践工作中, 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在教学中老师需要不断地学习, 所以也提升了教学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以护生为主体小讲课教学模式在骨关节专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骨科实习护生68名, 按照不同护理教学要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人;观察组实施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 对照组采用带教老师授课方式, 护生自由提问。观察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的考核成绩及学习满意率情况。[结果]两组护生各项考核评分均达标, 但观察组护生得分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护生对学习形式、学习效果及自我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护生对小讲课的满意率高达91.2%。[结论]临床骨关节专科护理教学中采用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教学模式,护生,讲课,骨关节专科,护理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慧川, 张强.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查房在护理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2, 25 (2) :48-49.

[2]林莉莉, 潘薇, 余晓燕, 等.以护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查房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3, 28 (13) :73-74.

[3]贾云, 杨爱萍, 魏红蕾.以护生为主体的问题解决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10) :17-18.

[4]张继红, 李秀川, 胡佳雨, 等.以护生为主体的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 2009, 19 (11) :86-87.

[5]殷晓莹, 周清萍.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查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 (9) :74-75.

[6]周月琴, 蔡佩源, 卢萍, 等.以护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护理教学查房模式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 2008, 5 (4) :26-27.

[7]张春仙.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12) :106-107.

小讲课 篇8

一、给农民讲课前的“三怕”心理

工作组经过调查获悉: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共有20个行政村, 自2000年到2013年的14年里, 受到初中及以上教育的农民比重上升到50.4%;小学教育程度农民所占比重由37.1%下降到29.2%;不识字或是识字很少的农民比重由27.9%下降到7.5%。但是现状是如今红山镇有近四分之一的农民外出务工, 四个驻点村出现了“三留守”状况: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查发现没有外出打工留守的农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读了高中的是凤毛麟角、读了初中的不多、大都是只读过小学或没有读完小学的。而我国新农村政策提出新型农民要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观念, 有自主自强、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 这正是让笔者担心的问题所在。

(一) 怕农民不愿听。

工作组在进村入户宣传政策过程中, 发现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具体表现在:受教育程度低、科学素养差、接受技能培训少、思想观念落后等方面。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村民对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不够明朗或者态度消极, 他们只想打理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对别的兴趣不大。许多村民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的农村政策认识还不到位, 提出想多了解关于农村新政策的意愿, 村干部也强烈表示有宣讲政策的必要, 于是工作组决定在村里组织一次系统的讲座, 以帮助他们了解政策、弥补新政策的缺失。

(二) 怕农民听不懂。

镇领导和村干部对政策宣讲提出尽量要结合本镇村的具体情况, 不要脱离了村里的实际、不要讲高深理论, 不要太专业化、理论化, 要将学术理论转化为农民俗语。在前期走访和农民交谈中, 笔者感到讲的专业习惯用语他们听不懂, 他们有些说的方言自己半天悟不出是什么意思, 从理论到理论不行, 空洞的说教不行, 结合前期对各村走访的情况了解, 鸭掌树村党员和群众的各项基础条件较好, 让农民听得懂应该不是问题。

(三) 怕农民听了没用。

尽管笔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 但一直在外读书、后又长期在城市的高校工作, 对农村的生产生活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现实经验, 怕解答不了村民所企盼的问题, 毕竟隔行如隔山, 担心农民听了也白听, 听后对农民生产生活没有多大用处, 产生不了多大价值。

二、给高校大学生讲课的“三不怕”心理

如今的大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信息灵敏、领悟和吸收能力强、对新奇事物敢于尝试, 借助互联网技术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他们对老师要讲的内容已经有一定了解, 敢于提问、也善于提问, 任课老师要想讲的精彩, 课前只有博览群书、旁征博引、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才能迎刃而解。

(一) 不怕大学生不来听。

大学生交了学费, 听课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对专业知识的迫切渴望是他们听课的动力, 同时严格的学院管理对学生旷课会有相应的处罚, 他们如果课程不及格会影响他们的一系列利益:比如评优、评先、评奖学金、找工作等就会受到影响。

(二) 不怕大学生听不懂。

尽管教材有时在更新, 但笔者已给大学生讲课近20年, 积累了不少教学和管理经验, 教材体系、教学规律已经掌握、万变不离其宗, 平时习惯收集整理的资料也是与大学生生活、发展密切相关的, 讲课生动具体, 深入浅出。退一步讲, 大学生即使上课没听懂, 课后也可以求助网络教育, 不懂就找“百度”搜索。

(三) 不怕大学生听了没用。

笔者多次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研, 平时收集整理的资料也大多数是最新的、最前沿的热点、焦点问题, 与大学生生活、求职和发展密切相关的, 笔者能获得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大学生认可了笔者所讲内容的有用性。

三、给农民讲课的教学规律总结

笔者提出克服给农民讲课“三怕”心理、发挥给高校大学生讲课的“三不怕”优势、集思广益、多调研、接地气。经过精心的备课, 入村入户调研, 与镇领导、村干部交流沟通, 制作多媒体PPT课件, 在村里查找问题、实地拍照, 专心讲课后一切变得迎刃而解。

(一) 发挥高校教学优势。

笔者长期对党的政策有深入研究, 多次做过省级科研课题, 有一定的社会调研经验, 自己也主编过相关参考书。笔者自己制作多媒体PPT课件、多插入图片、导入电教视频, 做到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还自编了一本辅导讲义《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中“三农”政策宣讲手册》, 在讲课时发给村民以辅助村民会后进一步了解学习相关政策。

(二) 集思广益。

工作组多次与镇领导、村干部交流沟通, 选定主讲内容, 一是要将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中“三农”政策的专业术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 易被农民接受, 二是要将宣讲内容与本村的发展相结合, 能结合村里现状提出下一步发展规划。

(三) 多调研、接地气。

在讲课前期, 共对175户不同家境的村民进行了入户访问, 有的尽管住在山上, 我们不辞辛苦地到山中拜访;有的是困难户和五保户, 我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有的是老村干部, 帮我们解答了村民提出的问题。我们还将收集到了一些村民的建议和要求一一做了记录整理。笔者体会到只有在与农民朋友聊天中, 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 面对面、零距离, 才是农民朋友乐于接受、易懂易记的好方式, 必须有血有肉, 用群众知道的数据和图表对比、用群众身边的典型示范、用群众耳熟的案例讲解。笔者在制作课件PPT时, 为了寻找农民熟悉的场景, 有时甚至为了拍一张镇的全景建设照片, 爬了一个多小时才登上鸡鸣尖山顶。

最后的讲课效果在笔者预料之中, 也出乎意料之外。在讲座的过程中, 农民听课的热情高涨、挤满了整个会议室, 大家屏气聆听、盯着屏幕。会后, 村民们拿到工作组编写的《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中“三农”政策宣讲手册》, 反复翻阅。有的说, 这次宣讲的内容, 都是我们迫切关注的, 语言通俗、我们一听就懂, 我们就喜欢听这样的宣讲, 这样的宣讲活动越多越好;有的说, 听了教授的课, 再看看这本很合我们口味的手册, 对我们理解党的政策就更清楚了。宣讲结束后, 鸭掌树村张支书也对我们这次宣讲进行了高度评价:王教授的举例切合农民实际, 诙谐幽默, 生动具体, 深入浅出, 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两次给农民讲课, 笔者感受至深, 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听众, 想要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借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笔者相信, 有了这次经历经验, 今后不管给谁讲课, 再运用这种教学法时, 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比较给农民讲课与给高校大学生讲课的心理, 分析给农民讲课存在“三怕”心理和给高校大学生讲课的“三不怕”心理的不同, 提出克服“三怕”心理、发挥“三不怕”优势、集思广益、多调研、接地气的教学规律。

关键词:农民,大学生,教学规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 .袁斌昌.课堂·学生·农民——“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教学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2

[2] .张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政法行政, 2008

试卷评讲课 篇9

数学考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很多解题思维的火花,若不及时交流,这些火花就会熄灭。因此,一般考试卷应在考试的当天或最迟第二天批改完成后,趁热打铁地及时讲评,才能达到讲评效果最优化。对教师来说,刚阅完试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

二、讲评要做好统计分析,关注整体性

教师应对试卷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对整份试卷有一个评价,这是试卷讲评的基础工作。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工作忙或思想上不重视,试卷批改后没有及时进行统计分析,缺乏整体评价,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为写好讲评教案提供重要依据。

1. 亲自验证解答

教师要改变盲目自信带着空白卷进教室或照抄参考答案的做法,以学生的试卷考查自己,这样做既有利于教师熟悉试题考查的知识与技能,体会试题的难易程度,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 分类统计

分类统计就是将学生的姓名、出错率、典型错误、独特解法,按题型和题号分别进行统计,从而了解学生对每类题型的掌握情况,分析试卷中各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掌握知识点的分类及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判断试题的难易程度,对试题做出总结性的评价。

3. 错因分析

教师在统计的基础上,应针对学生的知识性错误进行分析,对学生犯普遍性错误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多问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这类问题)上出错,判断学生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这样的讲评才会击中要害。

三、讲评要挖掘试题功能,注重拓展性

讲评课上,教师要避免“就题论题,浅尝辄止”的做法,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式、发散式讲解。尤其应针对一些重要的内容引申出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宽、加深,形成系统,完善其认知结构。

四、讲评要加强正面引导,讲究激励性

尝试“巡回讲课” 篇10

如何集体备课?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呢?这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在周一的业务活动时间我们语文组的五个教师聚在一起, 讨论着, 商量着, 最后决定尝试“巡回讲课”。即每单元五课, 每人承包一课, 讲遍十个班级。每人先精心备一课, 然后将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公诸于众, 大家献计献策, 增删调改, 最后拍板定案。这样做既使学生博采众长, 又减轻教师的负担, 使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投入备课, 投入学习, 投入教研。

其实以前也有教师提过如此建议, 只是瞻前顾后, 顾虑重重, 不敢尝试。如今适逢教育改革的春天, 为了平衡教育资源, 为了面向每一个学生, 我们决定尝试“巡回讲课”走教改之路。我们笑称从此告别“单打独斗”的枯燥生活, 开始责任承包共同奋斗。

实践证明, “巡回讲课”于学生于教师利多弊少, 现将这几年参与“巡回讲课”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精备精讲, 精心指导

由于一单元只承包一课, 所以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备课。由于面对的学生由原来的两个班变成全年级十个班, 为了赢得这么多学生的认可、尊重,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课。我开讲的第一课是《孙权劝学》。这一课本是自读课, 按惯例这一课以学生自学为主, 一课时完成。经过我和同事们的精心设计变成了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大容量的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包括趣味导入、表情朗读、情境表演, 人物点评, 课末设悬;第二课时主要包括想象作文、积累读书名言、讲述吕蒙与关羽之死。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以《爱迪生巧服助手》这个故事导入。巧妙的导语以先声夺人之势在刚上课的几秒钟或几分钟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耳目, 掳住了学生的思维, 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熊熊烈火, 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第一课时结束时, 我做了如下结束语:吕蒙本一介武夫, 在孙权的劝说下, 熟读了一些兵书史书, 长进惊人, 令鲁肃刮目相看。鲁肃去世后, 吕蒙接替了他的职位, 成为吴国的最高军事统帅——大都督。你们知道三国名将关羽是怎么死的吗?你们知道是谁密谋白衣渡江奇袭荆州使关羽进退两难败走麦城终被活捉的吗?欲知详情, 下节课再讲。课末设悬吊学生胃口激励学生探询钻研。

教授本课时我还运用比较阅读法, 即吕蒙与方仲永的比较:仲永天资聪慧, 后天不学终成庸人;吕蒙人到中年开始学习, 长进惊人, 令人刮目相看。这说明什么?假设有一天吕蒙遇到方仲永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快速作文《吕蒙巧遇方仲永》, 当堂写当堂读, 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末拓展延伸时“吕蒙与关羽之死”这个话题将课堂推向了高潮。由于第一课时结束时, 曾吊学生的胃口, 第二课时先由学生讲后由我补充: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 关羽败走麦城, 终被活捉。我讲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 学生听得聚精会神、如痴如醉。殊不知为此我几度上网查阅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 还几次翻阅《三国志》《三国演义》, 才有课堂上这几分钟精彩飞扬的讲解。这样的课既聆听了故事, 收获了知识, 又丰富了想象, 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种集众人智慧于一体的知识性趣味性兼容的精品课, 怎能不受学生欢迎呢?

再如《信客》, 也是自读课, 一课时完成。文章很长, 怎么教授此文呢?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抓住导读中的“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 看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精神”这一问题, 跳读, 捕捉关键语句。通过这一课的学习, 学生将对“跳读抓关键句”这一学法印象深刻。课上我又向学生讲了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王顺友——这位当代信客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并引导学生模仿其颁奖辞为文中的信客写一段颁奖辞。这样做很自然地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与时俱进。

二、善待学生, 收获幸福

由于教的学生多了, 大多数学生都陌生, 这就使教师对学生不会因思维定势而产生偏私, 不知道谁是尖子生, 也不知道谁是学困生, 我们面对的一律是急欲求知的学子。这样的课堂, 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教师的关爱, 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获取知识的快感。教师以人为本, 善待学生, 平等相待, 一视同仁。我们关爱学生的同时收获了学生的关爱, 我们尊重学生的同时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我们的学生遍及每个教室, 我们的爱洒遍每个角落。教室里、走廊上、操场上, 那一双双清澈的明眸, 那一张张如花的笑脸, 那一声声温情的问候会使我们激动不已, 兴奋半天, 幸福满怀。

我们也曾多次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听课情况收集反馈意见。刚开始有些学生不太适应, 后来课前做好预习准备慢慢就适应了。大多数学生反映“巡回讲课“每一节讲得都很精彩。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有的知识渊博, 有的富有激情, 有的语言幽默……学生对“巡回讲课”倍感新鲜, 表示愿博采众长, 聆听每个教师的教诲。学生的热烈欢迎积极支持让我们甚觉欣慰的同时也深感语文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互相切磋, 总结提高

由于每单元只负责一课的教学任务, 精心备课之余, 我有更充足的时间上网查资料, 听课, 阅读报刊杂志, 撰写教育叙事、教学论文, 辅导学生。为了讲“吕蒙与关羽之死”, 我在网上浏览了易中天教授《品三国》中所有相关的内容;为了讲《再塑生命》, 我逼着自己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头到尾细读一遍, 可谓是台上一分钟, 台下几天功。正是为了解决这些“教学急需”, 我不得不迫使自己经常充电, 继续学习。每节课后, 我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 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与同事切磋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日复一日的讨论, 月复一月的切磋, 使我觉得自己站在讲台上更加自信, 讲起课来更是得心应手, 从容不迫, 游刃有余。一年来的“巡回讲课”, 我欣喜地觉察到自身知识含量在与日俱增, 教育教学水平在逐日提高, 为人处事更宽容豁达。

大师当年是如何讲课的 篇11

鲁迅课堂:把讲义念一遍,后面就海阔天空开始神聊1920年12月鲁迅第一次走上北大的讲台,讲小说史。北大中文系当年的教授很多是浙江人,当时浙江人说的话对于北大的学生们来说是有困难的。所以北大有一个制度,那就是发讲义。老师提前把这一节课的讲义交给工友,请他们帮忙写下来石印,课堂上交给学生。鲁迅讲课基本上就是把讲义念一遍,后面就海阔天空开始神聊。

鲁迅把当时翻译的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带到小说史来,把各种各样的社会批评也带到小说史里面来,所以课堂上有大阵大阵的笑声。而据说鲁迅有一个特点是冷幽默,他自己不笑。有一个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王鲁彦说,他听鲁迅的小说史,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

在专业化的时代,听某一门课能听到全人类灵魂的历史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相信鲁迅先生讲课的特点是在小说史的课堂上加入了很多社会批评和小说做法的论述,这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史能够受欢迎的缘故。

朱自清课堂:中国新文学课很难讲下去,做梦都被谴责不读书

1928年国民政府改清华学校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国文系和别的大学不一样,因为他们注重新旧文学的贯通和中外文学的融汇。第二年春天朱自清开了一门课,中国新文学研究。第二年的秋天又开了一门课,中国歌谣。

可是这两门课很难讲下去,1934年之后就不再开了。是因为不受欢迎吗?不是的。这门课在外校很受欢迎,一在清华里面压力很大。朱自清的学生王瑶日后说,因为大学里面风气比较守旧,文字、声韵、训诂这样的学问才算学问,文学不太算学问,而文学里面的新文学就更不算学问了。因此20年代以后的中文系基本上往考证这条路走,考据成为主流,大学中文系的普遍情况是注重功力而轻视才华,强调古典而蔑视现代,这个潮流对于当时在清华教书的朱自清来说造成很大的压力。

“昨夜得梦,大学内起骚动。我们躲进一座如大钟寺一样的寺庙。在厕所偶一露面,被学生们发现了。他们把手绑起来,谴责我不读书,研究没系统。我承认这两点,而且表示一旦获释马上辞职”。然后半夜惊醒过来,在大学教了十几年书,还当中文系主任,竟有这么大的压力,你就想象他的课程很难继续下去。

沈从文课堂:小说史课效果不理想,但是创作课一对一传授很用心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开了三门课,个体文写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这位先生讲的中文小说史很差,因为学问不是他的专长。他的创作课讲得很好,他的学生汪曾祺说,沈先生讲课毫无系统,而且他不会用手势,没有舞台道白那样的强调,所以他讲课效果其实不好的。但是他对学生很用心,会在学生作业后面写很长很长的读后感,有时候比学生作业还长。

他不会写概论,不讲小说应该怎么写,只告诉你写得好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更好的讲课应该根据学生的趣味、能力,当然效率不高。今天为了效率我们只能采取大班讲课的办法。创作班如果是大班,讲课效果绝对不好。所以汪曾祺感慨,当年他就是这么走上文学道路的。创作能不能教,这是全世界讨论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不能教,可是他认为看谁来教,如果是像沈从文这样的作家来教,这么用心一个一个学生跟你写读后感,这样是可以教的,问题是有这样的人吗,有这样的机会吗?

钱穆课堂:创建新亚学院,按照自己的心意讲文学而非史学

钱穆是一个历史学家,他有一件事情做得了不起,1949年颠沛流离中钱穆在香港九龙创建了日后名扬四海的新亚书院。钱穆在新亚书院教什么课程?照道理来说他作为著名历史学家应该讲历史。但这位先生其实教的是文学,因为他当年对文学感兴趣。早年他很喜欢文学,只不过后来新文学兴起以后不再愿意做这个,因此来做史。他说自己自小养成爱好文学的心是他进入学术研究的阶梯,同时也是做研究必要的储备。

1960年,钱穆的学生余英时到哈佛大学念书,钱穆写信告诉他:要做一个学者的话请你记得要学会写文章,你以为有科学饭碗就行,不对的,学者必须写文章。甚至针对余英时的性格告诉他,你应该学欧阳修,不应该学韩愈、柳宗元。而且你的路子更接近于全祖望、黄宗羲等人。我们今天来看,从黄宗羲、全祖望到梁启超、余英时,钱穆这条路,史学家的文章这条路一路畅通,而且很了不起。

台静农课堂:向来不讲闲话,就爱抄黑板,对自己的书法更自信

再说最后一个学者,台静农。他早年在在北京大学研究院肄业过,后来到了台湾,在台湾大学里面当中文系主任很长时间。

他在台湾讲课,尤其是以魏晋六朝文章讲得最好。张敬早年在北平大学文理学院的时候,就听过他的课,他说台静农先生是刚毅木讷这一级的,换句话说他不太会讲课。不太会讲课的台静农先生在台湾很受尊敬。吴宏一先生说台先生上课,向来不讲闲话,大多时间抄黑板,他的板书和评论书法一样,苍劲中略带娟秀,实在。柯庆明先生说他讲课言简意赅,如老吏断狱,但是他讲课为什么花那么长时间抄黑板我不明白,你还不如复印给我们。

诸位必须理解,这个其实是抗日战争中很多大学教授的思路,因为抗日战争中条件很辛苦,当时的西南联大图书资料非常少,老师能够找到关键性的资料赶快写下来,学生们可以记下来。这只是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喜欢写黑板的人都是对自己的书法有自信。这些都是写黑板的时候有意经营的,黑板的布局是什么,写什么,不写什么。写的时候书法人的那种心情,看的人那种趣味,这不是学问,是心情、氛围,是让你得以进入那个课堂的重要途径。

教书是一种良心活,就看怎么讲更对得起学生这些追忆让我们某种意义上回到那时课堂的情景。所有的追忆都五彩斑斓,但是所有的追忆都有局限性。追忆不等于事实,更多是一种心情。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教书是一种良心活,用力多少只有自己知道,还有自己的学生了解。教师可以花多很多很多的时间来酝酿情绪准备教案,给学生最好的课堂,也可以很快地过。在大学教书因为教师真正的课程并不多,就看怎么讲更对得起学生。

借助各种老先生们的追忆,重现那种五彩缤纷的课堂,还有因地而宜充满戏剧性与创造性的大师的讲授。我明白文学教育背后隐藏着一个时代的风云,导引一代人的精神的塑造。当然也可能是一场文学革命的意愿。

当下的社会注重实效,蔑视玄思,因而使得大学里的文学教育如今危机四伏。接受采访时,人家问我读什么书,我告诉他读文学。不是因为我是中文系教授就这么说,因为别的书都有用,文学没用,它是一种脱离了日常实际需求的精神生活。每个人都会读有用的书,只有文学超越所有的专业,因为没有用,因为飘拂在空中,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接触,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喜欢。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文学,谢谢大家!

如何上好作文评讲课 篇12

一、写好评语, 力求周到

写作文评语是作文评改的关键和作文评讲的前提, 有经验的老师都十分重视这一环节。作文评语或肯定成绩褒扬鼓励, 或指出不足切磋探讨, 或提出问题启发思索, 学生从中看到进步, 知其不足, 受到鼓舞, 兴趣倍增。笔者认为写作文评语应力求具备鼓励性、针对性、启发性。

1. 鼓励性。

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 自然应激励其不断向新的、更高的目标迈进;但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 也应该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 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使这种快乐成为进一步增进写作兴趣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就是说要注意培养爱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写评语时应多写鼓励的话, 指出不足时尽量用委婉的语气, 让学生更有成就感。

2. 针对性。

从严格意义上讲, 作文评改的面很广, 如中心是否明确, 选材是否恰当, 层次是否清楚, 详略是否得当等, 但在具体评改时, 切不可面面俱到, 更不可写些“万能胶”式的套话。要针对每次作文的特定要求及作文中的主要优缺点, 抓住重点, 找准关键, 有的放矢, 只要在某一方面有可取之处, 就着重评这“可取之处”;主要缺陷在某一方面就以这“主要缺陷”为契机, 给以必要的点拨、辅导, 使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对有针对性的评语是心悦诚服易于接受的, 往往在思想上引起共鸣, 得到教师肯定的优点会进一步强化, 对老师指出的不足则有意识地补救, 因而获得长足进步, 终身受益。

3. 启发性。

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这种过程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由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去进行, 别人不能包办代替。学生作文出现某些偏差, 或某个方面需要探求更完美、更理想的表达方式时, 批改者千万不可将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和盘托出, 甚至整段帮学生改写。这种“越位”的做法会极大地束缚学生的思想, 扼制其求异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作文实际, 对需进一步修改、充实、完善的地方, 可在评语中给以启发性的提示, 引而不发, 留有余地, 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 学会独立思考, 从中悟出规律性的东西,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二、典型举例, 选好范文

作文评讲不能光谈一些抽象的写作理论, 必须要结合学生的作文实际。评讲课一般只有一节, 时间有限, 所以举例既要典型, 又要少而精, 做到“以一当十”、“以一警百”。所谓“以一当十”, 即佳作中对一般学生最有启示, 能起典范作用的文章、段落;所谓的“以一警百”, 是指某些通病最明显, 最集中的文章段落。唯有“典型”才能在极有限的时间中得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上作文评讲课之前选好范文。

我在评讲课中的范文大多在学生的作文中选出有代表性的、较好的、符合预定要求或有创新意识的作品, 有时就某一篇作文, 以点代面地重点讲评, 在讲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 让学生也参与点评, 让他们说说范文好在哪里, 不足在何处。同时, 范文也可以从其他的作文书中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分析、品味, 或把报刊上选登的同类型或同题目的优秀作文和学生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 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分析人家的长处, 学生对这一形式很感兴趣, 发言踊跃, 从而起到启发的作用。

三、分类归纳, 趣味横生

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 诸如在审题、选材、立意、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问题, 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要求和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 一次评讲重点讲一两个问题, 切勿面面俱到, 产生“老生常谈”之感。我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注意分类归纳, 并编成了口诀, 既加强了学生的记忆, 又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课后经常还经常把这当作“顺口溜”呢!例如, 有些作品举例平凡, 许多学生在写母亲伟大时, 都举例自己生病, 母亲是如何连夜或在风雨交加的晚上, 不顾自己的劳累, 把他 (她) 背到医院, 又是如何守在自己的病床前, 似乎不把母亲写“累倒”就不能体现母亲之伟大, 这样为了举例而举例的, 我把它概括为“拼凑事例, 滥竽充数”。还有写老师辛勤工作, 就举例这位老师经常在晚上帮他 (她) 补课, 还说“每天晚上, 整座办公楼只有这位老师的灯还亮着”, 当然刻画人物是可以用其他人物来衬托, 但要衬托得当。如果把主人公拔得太高, 就会脱离现实, 是文章脱离真实性, 或把周围的人贬得太低, 同样也会失去真实性, 不真实的文章就不具有感染力, 对此, 我把这种称为“衬托不当, 顾此失彼”。有些学生总认为文章就应该“龙头凤尾”, 即使是议论文也该在文章开头来一段诗情画意的词, 或认为议论文就该一下子摆出观点, 然后举例论证, 最后总结, 对于这类我称之为“穿靴戴帽, 八股格调”。我把它编为口诀, 一方面是便于学生记忆自己的错误,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作文评讲课的趣味, 使学生能在笑声中受到启发。

上一篇:合署制作论文下一篇:殖民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