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

2024-11-15

学习时间(精选12篇)

学习时间 篇1

众所周知, 货币时间价值是学习财务管理最基本的一章, 该章作为最基本的计算工具, 对以后章节学习至关重要, 所以对于货币时间值一定掌握精通, 做到举一反三, 逐类庞通。

预备知识 (各字母含义)

P现值 (0时点的价值)

F终值 (将来的本利和)

i利息率 (折现率)

I利息额

n期限

A年金

一、货币时间价值概念

1. 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

同一等量的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差额

2. 货币时间价值的表示

(1) 绝对数表现形式

(2) 相对数表现形式

3. 理论基础

社会化大生产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4. 注意

(1) 静止的资金、时间较短的资金不存在货币时间价值问题

(2) 一年以上的资金而且还是运动的资金存在货币时间价值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类型

1. 单利是指只有本金产生的利息而没有利息产生的利息

2. 复利是指不仅本金产生利息, 利息也产生利息

3. 年金 (复利)

4. 单利和复利的区别

不同点:单利利息不产生利息, 而复利利息产生利息

相同点:两者本金都产生利息

三、单利

1. 单利终值的计算F=P (1+i*n)

2. 单利现值的计算P=F/ (1+i*n)

3. 单利的终值和单利的现值互为逆运算

四、复利

1. 复利终值的计算F=P (1+i) n或F=P (F/P, i, n)

(1+i) n和 (F/P, i, n)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

2. 复利现值的计算P=F (1+i) -n或P=F (P/F, i, n)

(1+i) -n和 (P/F, i, n)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

3. 复利的终值和复利的现值关系

复利的终值和复利的现值运算是互逆运算

复利的终值系数和复利的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两者乘积为1

五、年金

1. 年金的含义

系列等额等时距收付款叫做年金, 它与收付没有关系, 重点强调的是等额等时距而且不是一个。

2. 年金的分类

1) 普通年金 (有尾没有头)

初始点没有发生额, 而终结点有发生额

最大的特点:发生额都在期末

2) 即付年金 (有头没有尾)

又叫做先付年金、预付年金

特点:初始点有发生额, 而终结点没有发生额, 发生额都在期初

3) 递延年金间隔了若干期而发生的年金

4) 永续年金望不见头的年金

3. 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

1) 普通年金终值:F=A[ (1+i) n-1]/i或F=A (F/A, i, n)

[ (1+i) n-1]/i和 (F/A, i, n) 称为年金终值系数

2) 、偿债基金:A=F*i/[ (1+i) n-1]或A=F (A/F, i, n)

i/[ (1+i) n-1]和F (A/F, i, n) 称为偿债基金系数

3) 普通年金终值和年偿债基金的关系

普通年金终值和偿债基金的运算互逆运算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和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4. 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

1) 、普通年金现值:P=A{[1- (1+i) -n]/i}或P=A (P/A, i, n)

[1- (1+i) -n]/i和 (P/A, i, n) 称为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2) 、投资回收额:A=P{i/[1- (1+i) -n]}或:A=P (A/P, i, n)

i/[1- (1+i) -n]和 (A/P, i, n) 称为投资回收额系数

3) 普通年金现值和投资回收额的关系

普通年金现值和投资回收额的运算是互逆运算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和投资回收额系数互为倒数

5. 即付年金的计算

1) 即付年金的终值:F=A[ (1+i) n-1]/i* (1+i) 或F=A (F/A, i, n) * (1+i)

F=A{ (1+i) (n+1) -1]/i或F=A[ (F/A, i, n+1) -1]

2) 即付年金的现值:P=A{[1- (1+i) -n]/i}* (1+i) 或P=A (P/A, i, n) * (1+i)

P=A{[1- (1+i) - (n+1) ]/i+1}或P=A[ (P/A, i, n-1) +1]

6. 递延年金的运算

1) 递延年金终值的运算

递延年金的终值运算和普通年金的终值运算一样, 和递延期的多少或长短没有关系。

2) 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

A、单个法:单个算现值然后求和, 适用业务量少时

P=A[1- (1+i) - (n+m) ]/i或:P=A[ (P/A, i, n+m) , 然后求和

B、两步走:先普通年金求现值, 让后在复利求现值

P=A{[1- (1+i) -n]/i*[ (1+i) -m]}或:P=A[ (P/A, i, n) * (P/F, i, m) ]

C、迂回法:先算年金终值, 让后再复利求现值

P=A[ (1+i) n-1]/i* (1+i) - (n+m)

或P=A (F/A, i, n) * (P/F, i, n+m)

D、相减法::P=A{[1- (1+i) - (m+n) ]/i-[1- (1+i) -m]/i}

或P=A[ (P/A, i, m+n) - (P/A, i, m) ]

n为连续收支期限, m为递延期限

7. 永续年金没有终值

永续年金现值:P=A/i

六、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换算

一年如果付一次利息则名义利息和实际利息相同, 如果一年不是付一次利息则会造成名义利息和实际利息有差额。

i= (1+r/m) m-1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

摘要:归纳总结货币时间价值基本理念和计算技巧

参考文献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实务第11章财务管理基础

学习时间 篇2

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业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园主席的职务……

他们的事迹不都是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吗?我们不要求像那些名人一样自学成才,但我们要学会珍惜自己的时间,努力学习。

记得那时我上初二,我的时间显得更加紧迫。有一次,老师让我们默写课文,其实我已经背会了,不知道为什么,写到最后怎么想都想不起来。这时,时间已经到了,老师走到我身边收走了那张没写完的作业纸。下课后,我一直在想:这可是我第一次失败,虽然老师不说我,可我心里还是一样难受,因为失败一次就等于比其他同学慢一步。从那次开始,我充分利用了所有的时间来学习。后来,我在手上刻了一个“学”字。因为我们都是学生,所以时时刻刻要以“学”为主,只有学才能改变自己,改变将来。

每次当我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时,我总是在责怪自己,而老师每次都告诉我:成绩不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时间和机会。我把老师的话深深地刻在心里,就是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求成为名人,但要求像那些名人一样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么就做一棵小草吧。小草也有小草的精彩,去发现,去实现小草的价值,远远比做梦要来得实际而实在。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你永远也无法逾越的山。当你跳出自己,深处山外的时候,才发现山其实就在自己的心里。

宝贵的时光应当铭记,只有对你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产生影响的事,才是最应该放在这段时光的。现在的你们各方面还都没有定型,你们可以主动地塑造自己。正因为如此,你们需要的是扩大你们的眼界,开拓你们的视野,让自己看到更多,更丰富的人和事。然后从中选择最喜欢的自己,并沿着此路塑造自己,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人生啊!

让我们重新审视“学习”这个词语。它不意味着公式、习题、考试、更不意味着熬夜、约束、痛苦。它是让你能改变自己的最好办法!而那些教室里的书本,只是在传达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连初中的课程都征服不了,那你如何证明你有塑造自己的本领?又如何进一步抒写人生中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呢?

时间是宝贵的,又是无情的,它总是不知不觉地在从我们身边匆匆流逝。能抓住时间并刻苦学习的人,才能成为有用的人。而不能抓住时间的人,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不断等待“明日”的蹉跎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朋友,生命只有一次,时间也极其短暂。与其默默无闻,何不惊天动地,与其碌碌无为,何何不建功立勋;与其听任时间流逝,生命一点一滴的耗费,不如抓紧分分秒秒,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

历史学习中的“时间观念” 篇3

一、理清常用的几种纪年法

1. 公元纪年。我们书本上的历史时间多采用公元纪年,但中国历史上正式采用公元纪年是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开始的。

2. 干支纪年。书本上多有“甲午”“戊戌”“辛亥”等提法。但需要注意,可以说1898年是戊戌年,不能说戊戌年是1898年,因为干支纪年每隔60年是一个循环。

3. 以皇帝年号纪年。如贞观元年、康熙年间、乾隆年间等。

4. 民国纪元。1912年孙中山宣布“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

5. 以黄帝纪元。1911年湖北军政府成立时,宣布“废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

二、掌握几种历史时间的计算

例1 司马迁于公元前104年开始写《史记》。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二者相距多少年( )

A.206年 B.207年

C.208年 D.209年

解析 因为两个事件分别发生于公元前与公元后的年份,则把两个年代数相加,得出的和再减1就是两者相距的年代数。即104+105-1=208。

答案 C

点拨 计算不同时期历史事件的相距年代,对许多同学来说是一个薄弱点,尤其是对公元前后两个历史事件相距年代的计算,究竟在计算的结果上加一年还是减一年,往往不得要领。下面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计算办法以供参考。首先在纸上画一条数轴,箭头方向表示时间的流向。然后在数轴上标上相应的刻度,刻度下面标出数字表示年份,其中负数表示公元前的年份,正数表示公元年份,由于公元无零年,所以数轴上不标0年(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计算出不同时期历史事件的相距年代。计算不同历史时期两个历史事件相距年份有两条规律:(1)如果两个历史事件均发生于公元前或公元年份,则直接用大的年代数减去小的年代数,得出的差就是所求的答案。(2)如果两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于公元前与公元年份,则把两个年代数相加,得出的和再减1就是所求的答案。

例2 中國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

A. 庚申年 B. 癸卯年

C. 甲辰年 D. 乙酉年

解析 唐玄宗出生于公元685年。(685-3)÷10=2,2对应的天干是乙。(685-3)÷12=10,10对应的地支是酉。可以得出答案是乙酉年。另外,本题也可运用排除法,题中提到“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在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有鸡(酉),故据此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 D

点拨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中国古代干支纪年的基本常识。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这种纪年法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天干,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把天干、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且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60对。因此每60对一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其次需熟悉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的方法。在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换算时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十个天干分别对应1~10十个数字,十二地支分别对应1~12十二个数字。公元年份减去3除以10所得的余数是天干,公元年份减去3除以12所得的余数是地支。

例3 下图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

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

解析 注意观察木兰彩瓷笔筒,可以发现一个关键信息是“木兰彩瓷笔筒”上有一个时间“民国二十七年”。利用公式: 公元年数=民国年数+1911,得到“民国二十七年”是公元1938年。最后结合“1938——抗日战争时期”来思考,便可得出答案。

答案 C

点拨 1912年孙中山宣布“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结合历史常识得出以下公式:公元年数=民国年数+1911,民国年数=公元年数-1911。

要真正掌握好历史时间,还需科学地结合《历史大事年表》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认真记忆。不过把握好上述应注意的问题或遵循的原理,有利于我们在学习中巧记历史时间,从而适应新形势下高考的要求。

1. 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

A.《琶琶行》“元和十年”

B.《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C.《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D.《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2.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那么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是农历( )

A.庚子年 B.己亥年

C.壬辰年 D.辛亥年

3.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统一战线逐步形成。根据国共两党协议,8月28日,国民政府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图是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所佩带的胸章。该胸章佩用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A.1938年B.1939年

C.1940年 D.1941年

4. 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四月小 二十三日 星期六。”作为历史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

A.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抗战胜利,南京光复

D.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利用零碎时间增强学习实效 篇4

一、充分激发学生利用零碎时间的欲望

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比如根据零碎时间的长短, 给定学生具体的学习内容, 可以是让学生背诵某段文章、记住某几个单词、记住某几个离子的检验方法等。各科任教师要分任务、分时间段, 结合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 选定学生能完成的具体内容, 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2.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落实

要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分配的具体学习任务, 若有学生没有完成, 帮助学生分析实际的情况, 查明原因:是因为给学生的任务太重, 还是因为学生态度不够认真?从而作出灵活调整。落实的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 可以让学生展示记忆具体内容的准确性, 也可以用习题或素材的理解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等。

3.实时采用激励机智,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 扬长要比补短更有利于学生发展。所以在学习内容完成基础上, 可以比记忆速度、准确性、理解程度等。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 让学生体验在零碎时间里所获得的学习成就, 从而把成就变成学习的正能量。

二、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

1.从学生实际出发, 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己

在学生取得成就时, 凭借学生的成就感和好胜心理, 给出稍微多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用试试看的方法, 尝试着挑战、超越自己, 从而养成自我竞赛的习惯。

2.灵活使用短时竞赛, 增强学生的效率意识

学生在进行限时限量的学习时, 因为目标明确, 内容具体, 所以没有犹豫的时间, 于是在竞赛中就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从而有意识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随着长时间的锻炼, 学生就将抓紧时间学习变成了学习习惯。

3.开展学科知识接龙, 在快乐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化学知识接龙可以这样开展, 将全班学生分为甲、乙两个组, 其中甲组同学陈述“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乙组同学接着甲组内容陈述“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甲组再接着乙组内容陈述“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就这样接连陈述学习内容, 可以全面而快速复习学习内容, 从而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三、培养学生主动利用零碎时间的习惯

1.逐步放手零碎时间的管理权力

在新课程的理念中,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在学生能很好的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规定的具体内容时, 要尝试着让学生自由安排自己的零碎时间, 让学生能结合自己各学科的具体学习情况, 自己选择在零碎时间里要完成的学习内容。不能一直都由教师选定学习内容, 学生再按照任务清单完成, 这样会磨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然而, 管理也可以放权给学生, 在学生中组建管理团队, 让学生充分发挥管理方面的自主优势, 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篇5

六(1)中队

活动目的要求:

1、使同学们了解时间的单向前进,一去不返的特点,懂得时间的珍贵,从而更加珍惜时间。

2、使同学们自觉以革命伟人、古人、优秀少先队员为榜样,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3、使同学们了解“凡事拖拉”的危害,逐步养成学习、生活有计划,做事雷厉风行的好习惯。活动准备:

1、收集伟人、古人、十佳少先队员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故事。

2、排练小品、朗诵。班会过程:

主持人甲、乙——“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你虽然没有矫健的翅膀,却飞遍世界所有的地方,你悄悄来到每个人身旁,把生命的里程仔细丈量。

乙:你虽然不是巨大的财富,却胜过世界所有的奖赏,你悄悄来到每个人的身旁,把生命的价值仔细衡量。

甲、乙:时光啊时光,宝贵的时光!

甲:谁若把你当作淡淡的流水,只能悔恨忧伤。乙:谁若用你开出智慧的大道,就能达到理想的地方。甲: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乙:现代人说“浪费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

甲:由此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是多么的重要!

主持人甲: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贵宾,现在,就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贵宾上场!

主持人甲:时间老爷爷(学生饰),你说时间一去是找不回来的,可是,许多电影、电视里不都是利用仪器找回了时间吗? 时光老人:那是科幻影片,是不真实的。最后,送大家三句话:聪明者--利用时间;求知者--抓紧时间;勤奋者--珍惜时间。

甲:为了使大家更了解时间下面有请李萌萌为大家带来诗朗诵《时光老人》。甲:教育家说时间就是知识。乙:医学家说时间就是生命。甲:工人说时间就是财富。

乙:农民说时间就是粮食,就是丰收成果。

甲: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甲:你看,在我们的校园里大多数同学都在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呢!

乙:恩,是的,我也发现了,下面让我们听同学为我们讲一讲古人勤奋的故事。

乙: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怎样珍惜时间了吧?

乙:不如请一些同学朗读一些惜时名言来激励大家吧!同学们请你们把这些名言写下来激励自己吧!

我们不能欲知明天,但我们能把握今天,我们的责任是善用宝贵的一分一秒,充分享用时间给我们的一切。

乙:时间不会给延误时间的人以任何宽恕,也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苦苦哀求而时光倒流,在这简短珍贵的时间里我们要认真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甲:时间是有情的,却又是无情的!

乙:对于珍惜时间的人来说,它会给予无穷的智慧和财富。甲:同学们,莫让时间支配你,莫浪费时间,我们应好好利用它!乙: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 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全体队员闭目,一分钟后睁开眼睛)

甲:虽然是这样短短的一分钟,但是你们可知道在这一分钟时间里我们能干多少活?

下边请全体同学进行一分钟即兴比赛,看看你一分钟到底能干多少事情。(穿针、写字、背古诗、背课文、剪纸……)乙:同学们让我们谨记——我们是时间的富翁,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现在,让我们用惜时勤学的名言来鼓舞自己自主学习,努力拼搏,奋发向上!请欣赏小品<<星期天>>看了小品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说一说.甲:同学们,让我们每一个人珍惜每一分钟,努力学习,让理想之舟一帆风顺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乙:“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请你们珍惜每分每秒,生命的每分钟都活得精彩。和时间赛跑吧!

引导学生珍惜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 篇6

【关键词】时间  珍惜  勤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45-01

我们的时间都去了哪儿?回想自己走过的岁月,大都献给了教育教学的工作,这时间大都被学生占了去。回想起工作的点点滴滴,回想起与学生一起度过的分分秒秒,或是欢笑,或是辛酸,虽然滋味不总是甜的,却让人感到温暖与满足。我的时间没有白白流逝,送走毕业的高年级学生,迎来天真稚嫩的孩子,看着他们的成长,我感到欣慰与快乐。

思考时间都去哪了,其中蕴含一层更加深刻的涵义,那便是珍惜时间,这道理是亘古不变的。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到了近现代,伟大革命先辈鲁迅先生整个一生都是在拼时间。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正的。有志者,勤奋者,善于去挣,去挤,它就有;懒汉,不去挣,不去挤,它就没有。鲁迅正是善于挤时间,支配时间的勤奋者。鲁迅习惯以各种形式鞭策自己珍惜时间。鲁迅曾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时间就是生命,度过的分分秒秒组成了人生,也是活着、生命的体现。珍惜时间便是珍爱生命。在国外,爱迪生是一个珍惜时间的典范。“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珍惜时间是古今中外几乎所有人的共识,人们虽然能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要做到珍惜时间却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整日无所事事混日子的人不在少数,人人都应当秉持珍惜时间的理念,并且贯彻到生活实践当中去。小学生年龄还小,心智发育并没有完全成熟,需要成人的引导。对于时间观念的培养来看,应当从小培养勤奋的生活习惯,教导孩子学会珍惜时间。

有不少的学生家长曾遇到诸如孩子喜欢睡懒觉,孩子做作业拖拉等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孩子没有珍惜时间的表现。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的难题。教导孩子珍惜时间,首先,需要培养孩子的上进心。一个勤奋的孩子,他的眼里总是有事情可做,就不会浪费时间。有上进心的孩子在头脑中描绘了一幅美好生活的蓝图,他会为此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应当就让孩子做一些家务事,洗衣服、收拾房間、刷碗、买菜等,只要孩子能做就让孩子做。如果孩子不懂得主动去做,就要吩咐孩子去做。

在学校里,教师也应当给学生安排任务。除去家庭作业之外,让学生一同管理班级的事物,不仅让孩子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也是督促孩子培养勤奋的良好习惯。其次,还需要制止孩子浪费时间的行为。睡懒觉、长时间看电视等,对于正上小学的孩子来说,都是浪费时间的坏习惯。当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制止孩子。孩子在学校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坏习惯也需要教师来制止。有一些学生做事拖拉,早晨起来慢吞吞的刷牙漱口吃早餐,导致上学迟到。对于这样的行为,应当及时的提醒并且给予适当地批评,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改掉拖拉的毛病,按时上学。最后,还需要教导孩子抓紧零碎的时间。在时间的利用上,各人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有些人总感慨时间不够用,有些人却能游刃有余的安排各项事情的时间。这些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往往是善于抓住零碎时间的人。时间于每个人而言虽然是不间断的,但是分配给每项事务的时间是可以分割的。比如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可以仔细观察沿途的风景人情,有了这些生活的体验,那便是写作最好的素材。

时间在不经意间溜走,学会好好珍惜时间,才不会在问起时间都去哪儿了时感到羞愧。时间是你正经历的生命,好好珍惜时间便是珍爱生命。学会珍惜时间要从小做起,家长和教师要做好榜样,做一个勤奋有上进心的人。平时可以给孩子说说鲁迅、爱迪生珍惜时间的故事。孩子还小,以后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学会珍惜时间,对他们获取有意义的人生至关重要。又是一年新的开始,马上也要迎来新的学期,或许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我便要教导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作者简介:

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篇7

随感一: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我们有一部分教师为落实这一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地将它理解为单一的师生、生生合作, 动辄合作讨论问题, 结果往往是形式火爆而内容虚无的“壮观”场面, 缺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时间。久而久之, 养成了学生依赖老师、依赖同学的惰性。在这样的训练下, 后来我发现学生不会独立思考了,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上来, 但一说要同学相互讨论时, 气氛就热烈得不得了。

对此, 我想, 课堂教学不仅要激励学生多合作, 以激起共鸣的思想火花, 更重要的是, 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虽然荀子认为“君子性非异也, 善借于物也”, 但个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那么, 这一过程应怎样体现于教学呢?

我认为, 对于某一探究性的话题, 其教学过程至少要做到下述两步:

第一步: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与能力。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只有思考了, 才会对问题有全面的理解, 才会知道自己思维方式的正确与否, 才会清楚自己能力的大小和知识水平的高低, 也才会从心灵上对自己的求知欲有所触动、有所鞭策。

第二步:合作学习, 求同存异。当学生经过艰苦的独立思考的过程后, 或者当教师的讲解显得艰涩抽象毫无成效时, 教师应适时地安排学生合作交流, 一方面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 能充分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喜悦和如释重负、豁然开朗的惬意;另一方面让他们彼此汲取对方的思想精华, 感受到多种思想的交流互补所具有的神奇魅力。

例如我在教学《空城计》时, 让学生读课文, 找出文中写人物“笑”的语句, 并独立思考分析他们每次“笑”的心理。很快, 学生找出司马懿“笑而不信”, 孔明“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等语句后, 稍加思考, 就分别答出了司马懿的狂妄而孔明的镇定自若、在司马懿退兵后的轻松到嘲笑的心理。

其实,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合作讨论是相互交融的, 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边合作交流边独立思考。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又相互利用学习资源,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随感二:

可能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会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大, 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我曾私下猜测, 可能是他们身体发育趋于成熟, 自认为思想成熟或者是他们越来越怕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缺点的缘故吧。曾为此与他们交流沟通过多次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 我泄气了, 干脆对此种现象不理不睬, 任其发展, 结果课堂几乎成了我一个人的课堂。

有一天, 一个学生跟我说:“老师, 您上课时, 应先给我们思考问题的时间;然后一堂课下来再给我们几分钟时间去巩固知识, 发现新问题。这样, 我们才能思考问题, 同时及时发现反馈问题, 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了!”

我震惊了, 为他的大胆, 为他的善观大局, 为他的合理建议, 同时也为我教学工作的疏忽。我采纳了这个学生的建议, 在教学马克·吐温的《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一课时, 本来一节课的时间内容安排得满满的, 但我在下课前几分钟就结束了“教学”, 剩余的时间就让学生自主思考, 结果不到两分钟, 就有学生提出了几个我未讲到或可能不会涉及的很有价值的问题, 如:

(1) 作者在报道希金斯投河自杀事件时, 详细描绘了那幅插图, 那为什么最后还要补充交待出文章的标题“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

(2) 作者在文中交待了三件事, 同是“讽刺、嘲笑、挖苦”了希金斯、两位知名人士和一个新来的外乡人, 为什么分别用了“煞费苦心”、“狠狠”、“有分寸”呢?

(3) 本文主要是展现少年时的马克·吐温的文学才华, 而从本文所反映的内容来看, 是不是让我们觉得他有意去攻击他人而显得缺乏道德修养呢?

当这些问题一提出来时, 我都有些惊讶极了:问题提得太好了, 想人所未想, 且又是那样紧扣课文且有探讨的意义!大家围绕这些问题, 一思考一讨论一发言, 气氛异常活跃, 见解也较为准确深刻。那时, 我比上了一堂公开的优秀课还要暗自高兴、欣慰。

关于学习时间与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8

一、语文学习时间的界定

何谓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它是否就等于是上语文课时间加上下课做语文作业的时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是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对其他学习阶段的学生不是很了解,学习语文的时间应该是指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时间。因为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主要就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当然,语文学习不只是语言学习,但在语文学习之中,语言的学习显然是核心,也是最主要的。我们常说语文学习重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主要就是语言的自我体味、感受、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永远代替不了的。听、说、读、写、记忆、思考、品味、鉴赏等以语言为核心所进行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语言活动。当然,生活中的一些日常语言行为(如问候及一般的交流等)不能算在其中。本文所指的语言活动特指一些能提高学生语言的学习运用和理解、表达等能力的语言活动。抛开智力等因素不讲,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大体上与他语文学习时间的多少成正比。即他的语文学习时间越长,他的语言能力就越强。

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天天上语文课,为什么语文成绩很差?因为他的语文学习时间少。一个学生因为病了,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半年,期末跟着同学一块考试,其他的科目考得很惨,但语文却考了一个中等靠上,为什么?就因为她在医院里没有什么事总看课外书了。即她的语文学习时间其实是很长的。

一些教师,上课很辛苦,很卖力气,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不理想,为什么?除去其他的因素(如有智力差的或不想学的),可能他给他的学生语文学习时间有点少。

二、多给学生一些语文学习时间

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让他们在不断的语言的运用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增加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呢?

(1)搞好课外阅读。自由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极好的方式,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这基本上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师们的一个共识了。但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极强,在效果和时间上都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并对之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他们的课外阅读在时间和质量上有一定的保证。

①鼓励学生订阅优秀适宜他们阅读的期刊,建立班级的图书角,并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给学生提供高质量内容丰富多彩的书籍,给学生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②制定严格的制度。我给学生印发了“课外阅读记录表”,让学生记录下每天阅读的书名、页数、字数,并每周做一个字数统计。我还规定,每天每人阅读字数不得少于10000字(或者5000字)。另外,每周公布本周阅读字数排行榜及累计阅读字数排行榜。严格的制度可以鼓励爱读书的同学多读书,可以强迫不爱读书的同学也去读书。这样,使课外阅读在字数和时间上有了一定的保证,并在全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当然,这些制度并不是给学生套上枷锁,阅读是自由的。

③写作读书杂记、随笔,并在全班定期交流。每周拿出一节课来进行读书笔记的交流。有输入就要有输出。读是输入,写是输出。在交流与研讨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可使同学们共同进步。

(2)分配好课上时间。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分配好课上的45分钟,使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达到最大化,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现在教师们都很清楚“满堂灌”的教学效果是不好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满堂灌”教师将课上的45分钟时间自己几乎都占了,而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则被挤得可怜,剩不下多少了,而且又被教师的讲解冲得七零八落。这样,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①课上要敢于给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不要教师不讲就心里没底。其实说实话,曾经我们讲过多少,但学生真的让我们放心了吗?现在很多教师已经在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了。有的教师一节课拿出来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自学,刚开始不放心,但后来和实践证明,学生自己看的未必就比不上老师讲的。阅读、欣赏、品味、思考……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学习方式呢?

②教师讲要会抓时机,讲的效率要高。教师的讲应该是在学生已经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的情况下才展开的,这时的效率是最高的。孔子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讲的这个时机。只有这时的讲效果才是最好的,如果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到位,教师的讲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浪费。因此,一些教师说:“一节课讲15分钟足够了。”还有的教师宣称一节课只讲4分钟。当然教是无定法的,某一节课上多长时间需根据需要而定。

③语文课堂要能够把学生抓住。要让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否则一切都是白费。这是老生常谈,不赘言。

④形式化的东西少搞。有的教师爱讨论、表演什么的,这些东西,切忌华而不实。

三、严格制度管理

制度约束行为,行为产生习惯。严格的制度能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经常化、自觉化,进而形成语文学习的习惯。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制度的订立———学生依据制度进行的活动———检查、监督,在整个的环节中,检查、监督是必不可少的。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对于人性的论述是很透彻的。他说人就如斜坡上的一个球,如果不能往上推着走,它自己就会滚下来。教学管理和企业管理没有什么两样(教学管理可以从企业管理中学到很多东西),都是对人的管理。学生惰性是很强的,这就要靠教师来督促。教师平常的督促到位了,就能克服学生性格中的惰性,使他能够按照制度的规定去做。久而久之,学生的行为就会形成习惯。宁鸿彬老师曾经使用过卡片教学法,这其实就是一种复习习惯的培养。魏书生老师是施行语文管理的大家,他就特别注意制度订立之后的检查和监督。学生语文习惯其实就是在这种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之下培养起来的。

学习时间 篇9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在声乐的学习中也是如此, 声乐的学习也是与时间竞赛的一个过程。可以这么说, 有时间观念的学生并且能好好规划时间的声乐学生, 要比一般的学生快。天津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管谨义提出声乐学生每天练声的时间最低不能少于三小时。实际上也就提出时间的规划问题。

笔者认为具体时间的规划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不宜练习时间段

其实作为声乐学生, 练声的时间应该要多一点, 声乐的技能技巧只有在练习当中才可以得到锻炼与掌握, 但是练声并不是说所有时间都适宜。考虑到人体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以及声带本身的特点,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避免以下几个时间段练声。

1. 不宜在饭后练声

饭后人体处于消化状态, 歌唱中的高压力气息对人体的五脏压迫太大, 会严重影响人的正常消化及吸收。一般到过30分钟或者45分钟之后, 等胃里面的食物通过分解到达小肠之后, 这个时候歌唱才对人体的消化才没有太大的影响。

2. 剧烈运动不宜歌唱

剧烈运动之后人体处于极兴奋状态, 体能属于透支状态。人体的极兴奋之后, 兴奋处于一种回落状态, 一种休息状态。这个时候不宜马上重新调动兴奋度来进行歌唱, 我想即使要调动也是很难做到的。同时剧烈运动之后人体的这种体能透支状态是需要补充的 (休息是能使人体体能迅速回升) , 如果在还没有恢复体能的基础上进行歌唱, 首先身体就会吃不消, 别忘了歌唱的运动强度也不小。

3. 感觉不好不宜练声

什么叫感觉不好, 换句话说就是说就根本没有歌唱的心情或者说歌唱欲望。这种状况是不适宜歌唱的, 歌唱是一种美的享受, 无论是进行发声练习还是进行作品歌唱都是美的享受。歌唱者如果说心情不好, 没有歌唱的感觉或受了什么打击等, 这个时候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难调动的, 是很难达到歌唱要求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进行练习, 练习者很有可能会把心中的不满通过声音喊出来, 而这种喊是没有目的的, 是在练习的程序之外的, 对声带的负作用是很大的, 不但没有达到练习的效果, 反而会把声带喊坏,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练习几次后声带就产生了病变。等到心情平静或者有歌唱欲望之后再进行练习为最佳。

4. 声带不适不宜练习

任何声乐学生都会碰到声带出问题的时候, 怎么样处理是关键。声带出现病变, 严重的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 较轻的如声带疲劳、声带闭合不好等, 所有这些病变都不宜自主练习, 应该立即就医。当然就医有两种, 一种是如果是感冒等疾病引起的声带病变, 通过打针吃药, 消除病根, 声带就很快恢复状态的;另外一种就是物理损伤, 很多学生由于发声方法不正确等而引起声带病变, 只有找到有名望的声乐大师进行治疗, 这种治疗其实就是在大师的指导下进行发声练习, 通过对声带的按摩等方法使声带的机能重新恢复, 如林竣卿博士就运用“咽音唱法”使很多声带有病变的人得以恢复等。

二、时间规划原则

或者说练到什么样的程度。声乐学生进行声乐的学习, 自主练习是学习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但是要求非常高, 时间不能短, 时间短了达不到练习的目的, 时间过长, 不仅达不到练习的目的而且会使身体及声带受到伤害。声乐学生自主性很强, “是怎么练, 建议尤其初学者, 用八个字‘少食多餐, 见好就收。’”在自主练习歌唱时时间长短的把握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自主练习歌唱把握两个原则:

1. 见好就收原则

所谓见好就收, 就是指声乐学生在自主练习时, 当练习很顺利地达到或者将要达到你预想的目的时, 立即终止你的练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这时候人的大脑对处于兴奋状态, 对歌唱的心理生理状态更容易产生记忆, 而这种记忆是歌唱者从事歌唱事业所必须的, 也是歌唱者一生要追求的。另外从大脑的思维来说, 这种“见好就收”的练习给与大脑足够的空间去思维, 同时也给大脑提供思索的内容。这样不仅加深了对声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同时加强了大脑的思维与记忆能力。“见好就收”使大脑所处的兴奋状态中途中断, 这种中断很容易唤起下一次练习的兴奋, 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歌唱欲望。这种歌唱欲望是声乐学生永远的兴奋剂。

2.“少食多餐”原则

所谓“少食多餐”指的是声乐学生在练习歌唱不用规定练习的时间, 而是只要有时间、有歌唱欲望都可以练习, 但是每一次练习的时间却不能太长。“关于声乐的练习方法, M.马凯西夫人主张‘少食多餐’原则, 即‘初学者每次练习时间不得超过五~十分钟, 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再练, 每天可作3—4次练习。’”从学生的生理心理来说, “少食”可以更好的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者的兴奋度, 保持歌唱欲望, 加强练习者的信心。“多餐”, 是很符合自然学科教学的重复性的。重复也是声乐教学的特点, 声乐的技能技巧只有在反复中得以掌握与实现, 声乐技能技巧也更容易得到掌握。这种“多餐”式的学习更符合人的学习心理, 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声乐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对于声乐的学习者来说练习的时间是不能规定的, 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特点决定练习的时间长短。笔者认为, 作为声乐初学者来说, 不管属于什么样的情况或是什么样的时间段, 都不能长时间练习歌唱。

笔者认为在歌唱技能技巧的自我训练过程中坚持“见好就收原则”与“少食多餐原则”, 声乐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消化课堂的知识, 脱离教师, 形成自己独立的歌唱技巧, 加速歌唱技巧的掌握。

四.余论

综上所述,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是声乐学生能否掌握声乐技能技巧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消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基本保证, 而规划好自我学习时间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勋国.韩晓彤。歌唱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2]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3]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 2003.

学习时间 篇10

一、语文有效教学要增强教学问题的有效性

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 觉得有近一半的教学提问是低效的, 甚至是无效的, 之所以这样认为, 主要是所提问题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 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紧扣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分层设计, 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开, 而且所提问题要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引起学生深层的思考。一个有效教学问题至少应具有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二是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内容;三是必须是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积累相当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设计出“有效问题”:即问题本身具有趣味性, 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 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问题不是仅仅停留在“是不是”“对不对”或“好不好”的浅层上, 而是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所作用。

例如, 在苏教版中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中, 笔者针对这篇小说, 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文章写了几个人?主人公是谁? (2) 联系文中内容想象一下老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的情景。 (3) 作者为什么给读者留下这一空白, 没有如实描写这一情节? (4) 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文中的描写, 谈谈老贝尔曼是一个怎样的人。 (5) 学习这篇小说后, 对作者的创作风格有何了解?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 激发学生对探究阅读文本有浓厚的兴趣, 也让学生对欧·亨利 (他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中的一位) 小说的独特风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个有效问题的提出, 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 实现真正的各种形式的课堂“对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问题设计, 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材观、学生观和教学观。就教材观而言, 教师既要紧扣教材组织教学, 又要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创造性地用教材来教, 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就学生观而言, 更强调了学生, 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个性化地设计教学问题,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观更强调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设计的预设性, 也要根据课堂发展重视课堂新生成的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让学生共同得出答案, 共享学习成果, 师生在教学问题的解决中, 共同提高, 共同发展, 这才是语文有效教学追求的目标。

二、以提高学习兴趣为突破口, 增加学生专注学习的时间总量

心理学认为,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大类。有意注意要求学生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实现, 学习效果显著, 但容易疲劳, 不能持久。无意注意学习效果差, 但能调节学习中的疲劳。无意注意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些新异、变化的刺激因素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所以教师应该在重视有意注意的同时, 还应充分发挥无意注意调节情绪的功能, 使学生在课内能保持尽量多的专注学习时间, 从而实现专注学习时间总量的增加。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对于课堂自控能力较低或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 莫过于教师着力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课内使学生的兴趣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同时, 让他们回答较低层次的问题, 给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使学生的兴趣持续地提高, 直至对学科产生恒定的兴趣。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多媒体的应用、课堂练习等都是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 在教学王勃的《滕王阁序》时, 笔者通过知识竞赛来导入:“我们祖国地大物博, 亭台楼阁林林总总, 有谁知道中国的‘四大名楼’吗?”问题既出,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前后左右, 七嘴八舌, 思维异常活跃。大家你一言, 我一语, 互相补充, 凑齐了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滕王阁”。趁着学生意犹未尽时, 笔者又抛出第二个问题:“谁还能举出一些与写这四大名楼相关的诗句吗?”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 纷纷交流日常的知识积累。当有学生说道:“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时, 笔者就因势利导:“你们知道这些名句是出自哪位名家的哪篇作品啊?”“王勃的《滕王阁序》”, “很好, 今天我们就跟着王勃一起参加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上的这次盛会。”学生学习的兴致更足了, 迫不及待地打开教材仔细阅读起来。

及时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控, 强化有效刺激的作用。由于学生生理因素的作用, 一堂课内学生的情绪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当其行为得到教师的肯定时, 必然会兴奋愉悦, 而其行为得到教师的否定或没被足够重视时, 必然会沮丧, 从而使剩下的时间情绪低落, 影响学习。所以, 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及时的调控, 及时、正确、中肯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可用赞许的语言、目光, 恰当的手势来肯定学生的表现, 也可适当变换活动的方式, 如踱步朗读、突然停顿等传递信息, 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控。还可走下讲台巡回讲课, 适时地提问, 组织课堂讨论等, 活跃课堂气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做到清、活、鲜、实, 减少有效时间的流失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其教学法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要做到有效学习, 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断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做到清、活、鲜、实。

清就是思路清、要点清、口齿清。教师在钻研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础上,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学要点要清晰, 不同的课型, 如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等都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的口齿清楚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至少要让学生听懂听明白,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

活就是教师教得活, 学生学得活。教得活就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灵活处理教材, 机智处理偶发事件, 及时调控学习氛围, 精心设计教学练习。课堂偶发事件处理得当, 能因势利导, 化害为宝, 产生积极的效果。学得活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在理解中建构知识, 在实践中发展能力, 在体验中内化情感,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鲜即鲜活生动。教师要努力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调动师生间的“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 发挥教学的陶冶功能, 使学生如沐春风, 做到严肃中有温和, 紧张中有轻松, 枯燥中充满生动。真正做到:教学中的例题巧解、妙语连珠、体态情趣、幽默插曲、摹态拟声、故错解疑, 使学生乐学, 消除由紧张思维带来的生理疲劳, 淡化情绪生活中的焦虑水平, 恢复已倾斜的心理平衡。

实就是实际, 包括语文新课程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 扎实推进新课程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实际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语文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是为了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环节的时间调控 篇11

一、组内交流讨论时间要适当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的时间,教师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把握,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绝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而把其挤掉。过短的时间既会使组内成员交流讨论流于形式,造成部分成员没有时间参与,又会使组内成员不能充分发表见解,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预期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的效果,如对所提有价值问题,只给组内成员一两分钟的时间,他们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过长的时间,也会使组内成员交流讨论偏离主题,或使其厌倦,无所事事。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造成课堂次序的混乱,教学效率的低下,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组内交流讨改的时间标准,可以参照中等略微偏下的组内成员的认知水平,这样就能使组内成员的交流讨论更有价值。

二、组内交流讨论时间要灵活

教师既可根据所提有价值问题的艰深程度以及组内成员进行交流讨论的实际状况,充分、周密地考虑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灵活决定何时终止组内交流讨论,又可将所提有价值问题进行分解,并把握梯度,继而对组内成员交流讨论时间进行适时、有效的调控,还可采用更民主的方法,让组内成员举手表决终止的时间。要让组内成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要留给组内成员一定的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发表见解的时间。如:在某次赛课活动中,有一位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小组成员交流讨论,限时10秒。像这类流于形式的时间分配是不可取的,教师应根据课堂组内成员的实际情况灵活有效地掌控好组内成员交流讨论的时间,而不是这种武断的、机械的时间分配。

三、组内交流讨论时间要足够

在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环节,教师既要留给组内成员充足的交流讨论时间,又要调控好组内交流讨论环节中每一具体环节的时间。教师在给组内成员提供充足操作、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时间的过程中,要让每位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成员的智慧都得到充分发挥。否则,没有时间作保障,合作交流讨论将会流于形式,出现合作交流讨论时匆匆走过场的现象。对组内交流讨论环节中的每一具体环节需要多少时间,教师要告诉学生,提醒他们利用好时间,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但如果教师留给小组内交流讨论的时间不足,就会影响组内成员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那就得不偿失了。

四、留足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功能

在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环节,教师给组内成员留足时间,这样既能使学生胸有成竹产生表达欲望,确保合作小组相互交流讨论时间的有效利用,又能使合作小组每个成员都有时间提出自己的想法,成员间相互交流讨论并最终形成小组答案,还能防止浪费时间与合作效率低现象的出现,进而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展开,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收到预期的成效。

五、留足组内交流讨论时间应注意的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之后,要提供给组内某角色足够归纳总结的时间。这样,既有利于报告员对本次组内交流讨论做归纳性发言,又有利于教师做提升性的总结,还可以巩固组内成员交流讨论的成果,促使组内交流讨论活动更加有效。

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环节,教师要根据留足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标准,灵活、恰当地调控好组内成员进行交流讨论的时间,既要避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来去匆匆,草草收场”,更要避免强行给学生设“圈套”,不允许学生有所偏离或“另辟蹊径”,限制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要在合作学习型课堂上努力维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真正成为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

学习时间 篇12

一、舍得给学生时间“回答”和“提问”

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 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不同学生基础不同, 理解能力不同, 思维方法也不同。“问”与“答”之间要有适当的时间间隔, 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考时间。如果思考时间太短, 学生对问题缺乏充分的感知和足够的思考, 必要的心理过程没有完成, 那么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充分锻炼。

长期以来, 我们的课堂总是教师提出各式各样的启发式的问题, 教师步步为营, 学生就跟着老师的印记学习知识。当今欧美课堂提问主体显现了由教师向学生转换的趋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里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要舍得给点时间让学生亲历由字面到生活, 由抽象到具体的理解过程, 让知识的获取与生活相连, 获取的知识为生活服务。转换课堂提问主体, 意味着课堂提问主体的转换, 蕴涵着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 体现了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反映了教育对于人自身创造性的价值追求。

二、舍得给学生交流合作、动手实践、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

1. 鼓励思想交流的自由

动手操作不但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而且可以从操作中锻炼能力, 发现问题, 引发创造, 特别是一些实践活动课, 想法越多越新奇, 可能得到的答案就会越好。既然要实践, 那就要保证实践的效果, 而在一定步骤的前提下, 给学生恰当的时间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

2. 寻求获取知识的联系和配合

作为学习的引导者, 要鼓励学生在合作期间根据他人的学习建议, 还要舍得给时间让他们去修正自己的想法、利用整合后的学习建议来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具慧眼的思想家实在太少, 因此人们总是依靠以前所修改的建议及创新的程度而取得进步的, 使学生好学、善学。

三、舍得给学生反思的时间

1. 新知教学后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同学能看懂书中的例题, 听懂老师的讲解, 却只会依葫芦画瓢, 只要条件和问题稍作变化, 就束手无策, 这就说明学生思得不够, 悟得太少。因此解题后, 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反问自己:条件是否都看清、看全, 有没理解?分析是否严密, 有无疏漏?是否还有其他解题方法?对于概念有哪些正确说法?书写要注意什么?……给学生一点时间消化新知, 在头脑中快速“回放”新知, 强化新知中的关键。如:在教学《数的整除》第一课时时, 新概念颇多, 表达时相对来说也较相似, 因此在“整除”概念讲解后, 给学生时间“消化”, 分清与“除尽”的区别与联系, 与“倍数”“约数”的关系, 使自己能在较为安静的反思中结合板书用语言准确表达数与数之间的这些关系。

当然, 并不一定每一节都刻意进行这样的反思。这种“反思”, 对于多且易混淆的概念课、典型例题课效果甚好。

2. 练习后的反思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都有一定形式和数量的练习, 教师设计的练习总是围绕教学的重点, 突破难点, 因此, 练习后引导学生反思, 能促使学生知识的内化, 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如:概念练习课, 让学生抓住概念的关键词, 能根据练习不符合概念的例子和符合概念的一般和特殊例子, 理解其本质属性, 对于概念属性的不同表达能正确判断正误;在计算法则、公式、规律练习后, 引导学生自问:公式、规律、法则的重点是可以怎样从算式和方法中体现的, 还可以转化成什么方式, 重点步骤可以怎样做就能防止或减少错误;应用题练习后, 引导学生反思:重新将解题过程在个体头脑中再现, 如果从条件入手, 思路是这样的……因为……如果从问题入手, 与之相关的数量关系是……关键是……要考虑解题细节中的几个注意点是:单位是否对应、统一, 条件是否对应等等, 并进一步思考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还可以转化去解决哪些类似问题。如:立体图形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由具体公式到特殊习题中公式的进一步转化;整数运算定律中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的使用同样适用于小数、分数的简算, 但要明确在细节变化上, 学生自己在练习后反思中得到的学习注意点和细节, 能大大减少犯错的几率, 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保证练习的效果。

上一篇:散文的特点与散文创作下一篇:筹划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