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论文

2024-07-20

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论文(精选8篇)

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论文 篇1

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谈自然课动物类内容的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以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自己总结,评价学习结果)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更好的贯彻自然教学的“指导学生自行探究、应用知识”的教学原则所必需的。

在自然教学内容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动物的,学生对于动物有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如鱼、蚂蚁、蜗牛、蚕、蝌蚪、青蛙等学生感到很亲切,对了解他们很感兴趣 。学生对这些小动物感兴趣的想了解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教材中所包括的范围,如果严格照本宣科的话,一是学生吃不饱,另外一步一步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的做法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自主学习的原则。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我尝试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观察,提出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讨论交流,饲养过程中的再观察。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1. 观察

儿童认识世界依靠观察。观察首先得有充分的材料,象蚂蚁、蜗牛、蝌蚪等学生自己能获得的观察对象最好让学生自己去捕捉,这样是他们对这些小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个感性的认识,若材料不够,老师需准备充分,让每个学生都有仔细观察的机会,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作细致的观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是观察的重点内容,有的学生观察时粗枝大叶,似是而非,教师建议采用画一画动物外形的方式,可以对学生细致观察动物外形特征有帮助。例如观察蚂蚁时,曾做过对比实验,让一个班的学生观察的同时将蚂蚁画下来,然后提问蚂蚁的足的数目,大多数学生能准确的给出正确答案;另一个班只进行观察,而没有绘画,当提出上面的问题时,很多学生回答不上来。并且画画是学生们喜欢的活动,能增加观察的乐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 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问题,需要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目前我们传统问题教学的方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缺少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的锻炼,不符合目前提倡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我指导学生在观察小动物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并记录下来。结果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非常有意思,有的甚至有一定研究价值。比如,在观察鱼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问,“为什么鱼在水里游,而不在陆上走”,有的问,“鱼从哪里来的”,有的问,“鱼的眼睛为什么不能闭上”,还有的问,“鱼怎样分公母”。有一个班曾做过统计,他们提出的和鱼相关的各种问题有一百多个。因为是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学生们对解决这些问题充满期望和兴趣。

3. 解决问题

以前我们的教学中,学生提出了问题,一般由老师来给出答案,这样不利于锻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学生提出的关于小动物的问题中,有些非常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当堂解决;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比如,蚂蚁吃什么的问题,学生找来各种东西喂蚂蚁,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还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课后查找资料解决。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解决,因此学习兴致很高,学习积极性和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收集资料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资

[1] [2]

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论文 篇2

关键词:《唐诗宋词选读》,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屈原的《离骚》,从唐诗到宋词。从李白到苏轼,诗词无疑影响着必修课学习,对诗文有了初步的鉴赏基础,可以自主阅读“示例”,但教学中存在的那种放羊式的让学生自己阅读的现象,还是要尽力避免的。教师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发挥“赏析示例”的“示例”作用,会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教学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赏析示例”的示例作用:一是指导诵读。教师可以结合课后“探究·讨论”中的提示予以具体指导,要求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并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比如划分音步、押住韵脚、突出平仄、讲究节拍、语势呼应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与感情的配合规律。还要将诵读指导和古代诗文主旨的体悟、情感的把握结合起来,通过诵读的指导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文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二是借助背景资料。这里所说的背景资料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包括社会大背景和写文章时的小背景,教师讲解任何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都应提供作品的背景资料,而不是去深挖文本的“微言大义”。文学是与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能够用互相联系的观点看待各种事物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生涯就开始了”[1],他们也就开始有了感悟。另外一方面,背景资料还指与文本相关的书目或文章。教师要选择推荐,或网络搜索,引导学生向外“拓展阅读”“对比阅读”。三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创造鉴赏古代诗文情境,创新和优化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鉴赏诗文的能力。

三、“自主赏析”应充分自主

单元的第三项是“自主赏析”,它围绕该单元的中心,向学生提供阅读鉴赏的作品,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赏析活动的具体凭借。文艺鉴赏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情感和思维活动,因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赏析”部分的自主性:一是对“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应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扫清障碍,反复阅读。二是在赏析古代诗文时,鼓励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的意蕴”,尊重学生在古诗文客观内涵规定性、制约性的基础上主动参与重建古诗文意义的权利,允许学生有多元性、开放性的解读,不一味追求统一的标准化答案,真正做到审美的个性化。三是通过在“赏析示例”部分学习的鉴赏诗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可先尝试着由学生自己将疑难与感悟写出来,接着阅读“探究·讨论”的题目及“相关链接”,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多方面比较、引申、参见,抓住关键性词句,深入作品肌理,作一番深层次的理解。四是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信息或设置讨论区,将某一作品探究上升到研究领域。五是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把目光投向课外。这里的创作,既包括模仿“赏析示例”撰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光耀古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辉煌的贡献。

考试中,诗歌鉴赏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对唐诗与宋词这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有更深的认识,让学生欣赏到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领略到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以及北宋的旧曲新声,南宋的乱世词心。

在《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在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与精神的陶冶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尤为重要;在分析教材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兴写鉴赏文章,又包括在鉴赏过程中尝试诗歌散文创作。这种创作有利于加深了解,增进体验,使学生获得诗歌散文方面的综合性学习效果,为阅读鉴赏提供广阔的空间,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果化,提高兴趣,促进发展。

四、“推荐作品”当强力推荐

教科书每单元的第四项是“推荐作品”,是推荐给学生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些作品,供课后阅读。但因为是推荐作品,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不引导、学生不阅读的现象,这是违背编写者意图的,也是应该引起教师关注的。语文教师对这些“推荐作品”应该向学生强力推荐,引导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鉴赏方法进行文学鉴赏活动,以避免使众多的“推荐作品”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可以按以下方法处理这些“推荐作品”:一是在学习“赏析指导”时把推荐作品当做具体例子来使用,如在学习诗歌部分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时拿该单元的推荐作品《今别离》作为例子;学习散文部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时把该单元的推荐作品《狱中杂记》作为论据。这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将每一单元提供的角度加以运用,能够使学生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二是在分析“自主赏析”里的作品时,把同一单元的甚至其他单元的“推荐作品”作为比较学习的对象,如同是杜甫的作品,在指导学生学习第二单元“自主赏析”里的《登岳阳楼》时,就可以把“推荐作品”里的《旅夜书怀》拿来进行比较赏析;同是序言,可以把第六单元“自主赏析”里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与“推荐作品”里张岱的《陶庵梦忆序》一起比较探究。三是指定“推荐作品”里的作品作为撰写鉴赏文章的选文,当然教材里“推荐作品”是有限的,还可以引导同学们拓展到课外,自己去寻找佳作名篇进行阅读,这是建构新的“推荐作品”。四是对“推荐作品”里的名篇,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杜甫的《旅夜书怀》,姜夔的《扬州慢》,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一个侧重于审美鉴赏的模块,教师应充分利用“赏析指导”“赏析示例”的指导与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对“自主赏析”“推荐作品”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以达到“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和“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探索作品的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美]欧内斯特·L.博都.关于美国教育的演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

(溧阳市上黄初级中学,江苏溧阳

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派生出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课文的教学,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口头。具体来说,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因此,国家教委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意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尤为重要。

一、朗读美文,感受美意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需求。诗词集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于一身。因此,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就应该让学生学会“美读”。美读能够把文章美的思想,感情用“原汁原味”的美的声韵传达出来,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

在古代,诗歌是需要填曲用来吟唱的,在宋代,柳永的词一度成为歌妓们的最爱。李煜因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而一命呜呼。诗歌一直流传至今,可惜曲却未能流传下来。但是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味古代诗歌的音韵之美,对诗歌形成感性的认识。

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我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听琵琶曲《春江花月夜》,边听曲子,边回忆诗歌的内容。学生沉浸在琵琶伴奏朗诵的《春江花月夜》意境中,“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以及夜晚皓月当空的幽美的景色顿时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美景离情之中,学生不由得观照人生,思索漫漫人生与茫茫宇宙之间的相互联系,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学生在试听的基础上,自己朗诵,体会诗歌的音乐美与节奏美。在歌咏吟诵中,学生不但读出了诗词的音韵之美,而且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多读诗歌,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美。

二、把握情感,体会其“心”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作也。”文学大师巴金也说:“我是靠感情动笔的。”诗歌用寥寥几字便传递出了无尽的情感,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用来形容诗歌是极为贴切的。

把握诗歌的情感,需要了解作者的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不同时期的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而同一时期的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一种基调上的相近。

以南宋词为例,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国破家亡,南宋偏安一隅,这些在诗人眼中,变成了一个“愁”字。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辛弃疾的《水龙吟》,等等,似乎这些词都表现了一个“愁”,但又不同,有小家碧玉式的,有粗犷豪迈式的,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学习探究,自己去发现。同时还可以同一作者做比较,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和《醉花阴》情感意境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诗歌就如一幅多彩的画卷,有“羽扇纶巾”的气魄,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寒,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民族大义,不同的意境与意象构成了诗歌不同的意蕴。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初中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来。语文实践活动提供的舞台要比语文课堂空间广阔得多,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经验,尝试的机会和探索的机

意境是一首诗歌的灵魂,诗人的容、情、貌全都融入了诗歌中。只有把握意境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身临其境,感受其情。而诗人往往会借用不同意象来渲染独特意境。例如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又如柳树,以折柳表惜别。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例如: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不同的意象传达不同的情感意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动学生留意诗歌中的意象,做总结分析,进行专门的探究性学习,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定的知识。

三、还学生想象空间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J.M.索里和C.W.特尔福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生的知心朋友。中国的古代诗歌文化是无与伦比的,在当今传统文化逐渐缺失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扮演好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并承担塑造学生灵魂的任务。诗歌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这种“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等,对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学生很少接触自然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一种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感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片,舒缓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人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惬意、恬适。这样既可以调节学生的身心,感受大自然鸟语花香的无穷魅力,又可以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在以后遇到诗歌时学生就会自然运用自己的想象来感受诗歌的美。除此之外,诗歌还可以表现人文美和社会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

课堂教学始终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阵地,教师应该把握住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学习的步骤和方法。诗歌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诗歌,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把握住机会,在诗词的海洋中尽情畅游,领略中国诗词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还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篇3

一、教师转换角度

就是说做老师的设身自己也是学生,该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为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够同步进行。在此,教师要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在各个环节上指导学生,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方法要求,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作为认识思考的对象,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多了,并不意味着老师备课的投入少了,作为在老师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不仅要备大纲、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因为教学大纲和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而最大的变数是学生,所以要彻底改变过去在教学中“教师唱戏,学生听戏”。为“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一课中,老师与其干巴巴的提出诸如“分析双喜、阿发、桂生的性格特征”这样冷冰冰的问题,倒不如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知音,问:“如果自己和这三个伙伴一起,你更愿意和哪个做朋友,为什么?”一时间学生争相发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从而是过去课堂气氛中的一潭死水变成了激情四射的场面,结果问题迎刃而解。这实际上是变换了一个角度,使学生真切的进入问题的情号,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师正确引导

要让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自主思维、自主学习,就必须针对语文学习的特点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这就需要来世再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上进行指导。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學习习惯,掌握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篇课文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包括“读、查、思、写”四个步骤进行自学;其次是课堂赏析,要求学生围绕“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来理解,欣赏课文内容,写作手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每走一步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初二下册课文《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在学习之前就要求学生借助已有的生物知识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有关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如什么事克隆技术?克隆技术在一般动物学和植物学方面有哪些运用?人可以克隆吗?等等。然后在课堂中让同学们结合课文的内容认真研读,思考问题从中找出答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理由何在?最后由老师给予点评。这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不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弥补了学生个人思考问题不周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让学生熟练掌握圈点勾画的读书学习方法

如用横线划出重点句子,用波浪线划出优美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用问号表明有疑问的句子,用着重号标出关键的词语等等。这样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课堂发言也不再是老师为难学生,而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写生与学生之间不断相互提问与解答,让个人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产生共鸣,那么这样的课堂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认识,更是一种学生感受、感悟的交流。

在学生掌握圈点勾画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批注,如段落内容的概括,重点字词含义的理解,疑难问题的提出与理解等等。把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权力交给学生,从而使课堂教学活跃而不失序,开放而不松懈。

例如在学习《保修》这一课时,我根据本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人物也很集中,很适合舞台演出的特点,于是就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本文改编成一个课本剧,课下进行排练,然后在下一节课通过抽签的方式选择三个小组演出。于是在课下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参加细心排练,就连平时从不热爱学习的同学也下起了苦心。第二天上课时我首先进行一个引言:“今天我们要上街特殊的语文课,演出对抗赛开始。”一语落地,学生群情激越,抽出的三个小组个个奋勇争光,表演的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之后还热汤演员代表谈出体会,最后还评选出了最佳剧组,最佳演员。同以往的教学相比,这堂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共同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知识理解。这堂课上完以后,再一次批改学生作文中我看到一位同学这样写道:“我一直不爱学语文,可是,是那堂语文课,改变了我的看法,原来语文课也是如此的生动活泼。这真是我上过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语文课呵。”

多少年来,我一直弄不明白,我们的语文课就是干枯无味的吗?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事实证明,学生不爱学语文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我们老师教学的主导思想存在问题。当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作者单位:河南禹州市方岗乡中心学校)

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论文 篇4

——师生共读《夏洛的网》案例

一、介绍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案例: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一本书——《夏洛的网》(板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让我们来看介绍。这是一本„„

分析:新书发下来,在打开新书前先来介绍一下,这不但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种较好的读书、选书的方法。有了这种方法,以后他们到了书店就会根据介绍适当浏览,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书籍。

二、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案例:同学们,听了介绍,你一定很想阅读这本书吧,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走进《夏洛的网》这个故事中去吧。(师生在课堂上静静地阅读)

分析: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静下心来读书?主要是缺少这么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课堂上一般是老师讲课,课间是作业,回家是做完家庭作业就是看电视和玩电脑。所以在课堂上给足时间阅读无疑能使学生静下心来,走进书中,各书中的人物对话,从而产生对书的兴趣,并进一步培养阅读的习惯。事实上,下课铃已经响了,但由于学生已经足足读了一课时间,已经进入书里,已经欲罢不能了,所以不少学生在下课时还是在津津有味地读着。

三、再读故事,做好读书笔记

案例:同学们,能过第一遍的阅读,相信你们已经对这个故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帮事的情节还是不够熟悉,所以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并且有要求,那就是要边读边思考,做好读书笔记。(学生们开始边读边做笔记)

分析:“不动笔墨不读书”做笔记能让学生读书不是泛泛地读而是有思考地读了。学校里、社会上有不少人也喜欢阅读,但是效果不大,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是泛泛地读,所以印象不深。学生的读书笔记有是的文中的重要的语句,有的是自己的感想。这就是学生各取所需,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了。

四、交流心得,让思维得到碰撞

案例:师:读了这个故事,大家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师:这个故事讲的是

师: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地方呢?

生:

生:

出示:最后一天

分析:通过读后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在交流中,同学们对故事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故事的主题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陶冶了情操。

五、写读后感,拓展思维空间

案例:同学们,读了《夏洛的网》,我们又进行了交流,相信大家都有了独特的感受,对什么是朋友,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应该做什么样的朋友都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拿起笔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空间和时间的旅行 篇5

筛选出空间旅行、时间旅行、时间膨胀等信息

[训练要求]

迅速、准确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浏览全文,迅速筛选出文章的中心话题,依据各部分小标题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明确:全文围绕首句“让我们在地球通向宇宙中的任何行星、恒星和星系的宇宙高速公路上开始我们的旅行”展开话题。

全文共四个部分,每部分的小标题可作为理清思路的切入点。进行空间旅行无论是到其他行星旅行,还是到其他恒星旅行,最大的障碍是速度问题,于是引出第三部分的如何提高速度的话题,但即使是以最快的光速旅行,也不能使个体的人在有生之年达到宇宙中任意远的星体,由此又引出第四部分“时间旅行”的话题。

筛选主要信息及相关表层信息、讨论并竞答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空间旅行?

明确:本文指星际和星系之间的旅行。

②要进行空间旅行,为什么速度问题成为主要障碍?

明确:利用目前人类所创造的速度最快的太阳神探测器,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星际旅行,但这只是想象和推断,因为“其实我们无法登上这个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即使假设太阳神探测器能载人,也无法在人的有生之年到达距离无限遥远的其它恒星和星系。因此,提高速度是关键问题。

2、阅读“加快速度”部分,在文中筛选出下列信息:

①理论上怎样将速度提高到光速?

明确:在连续时间段要能够(为飞船)提高足够的推力。

②作者设想了哪些为飞船提供足够推力的方法?

明确:使用燃料的方式包括:使用核推进系统(包括核裂变反应及更为先进的核聚变反应)、运用物质――反物质发动机;不使用燃料的方式:利用太阳风的能量作为 推力。

3、阅读最后一部分“时间旅行”。讨论并竞答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时间旅行?

明确:指人离开现在而置身于未来或过去。

②什么是时间膨胀?时间膨胀现象发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明确:运动物体接近光速时,对随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慢了下来,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也减慢了,这种现象叫时间膨胀。时间膨胀现象发生的主要条件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

③时间膨胀对于空间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为探索人类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即使星系间旅行成为可能。

④为什么说时间膨胀为探索人类 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

明确:人类在时间膨胀中生活,生命好像暂时停止了,实际上能够到遥远的恒星和其他星系中旅行,即时间膨胀极大地延长了人的生命,因此使到遥远恒星和其他星系旅行成为可能。

五、重点阅读“时间旅行”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筛选隐含信息。

 1、第四部分第三段写到时间膨胀“是一种时间旅行”,而第四段又假定“时间膨胀的.现象不是时间旅行”,二种判断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两个判断都成立,因为判断角度不同。“时间膨胀是一种时间旅行”是从科学幻想的角度进行的判断,因为此时空间旅行者相对自身来讲是在未来旅行,在体验自然条件下自身所不能达到的未来。“时间膨胀的现象不是时间旅行”是从科学角度进行的判断,因为此时的时间就宇宙时间来讲既不是过去的时间,更不是未来的时间,因为即使用光速旅行也需要时间,旅行做不到即刻到达,这决定了人类不能到达未来的宇宙时间。

2、能看到地球的过去的原理是什么?

明确:看到地球过去的原理:根据镜子反射原理,设想有一颗距地球无限遥远的星体,其表面特别光滑,反射能力极强,天文学家可利用功能极强的光学望远镜收集该星体反射的光,看到地球过去的情况。

主要信息包括空间旅行和时间旅行的概念,以及时间膨胀概念等。次要信息及相关信息进行空间旅行的方式、方法,对于提高速度的多种设想,时间膨胀的意义,看到过去事物的设想等。运用的方法包括:抓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捕捉主要信息和相关信息,透过表层信息挖掘隐含信息等。

课文要点图示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星际  糟糕  时间膨胀 B、安葬  障碍  星光闪烁

 C、螺旋  兴衰  反射形象 D、苍桑  眩目  令人废解

 3、根据语境,填在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     )

人类在时间膨胀中生活,(            ),实际上能够到遥远的恒星和其他星系中旅行。最主要的障碍是我们无法达的光速。

 A、暂时停止生命        B、生命好像暂时停止了

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权 篇6

一、激“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 产生认知冲突, 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 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 由疑诱思, 以疑获知。

如在教学“互质数”概念后, 我提出如下问题:“3与7互质、7与11互质、3与11也互质;5与18互质、18与23互质、5与23也互质。想一想, 是否有这样的规律:如果A与B互质, B与C互质, 那么A与C也一定是互质?”这样提问,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纷纷议论起来, 各抒己见。于是就顺利引入新课。在教学中通过“激疑”, 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 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 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 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 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 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 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后, 我们可提供条件:“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让学生根据这一条件, 提出不同的问题, 并且解答。学生由此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 (1) 乙数与甲数的比为几比几? (2) 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3) 乙数是甲数的几倍? (4) 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 (5) 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 (6) 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 (7) 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 (8) 甲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 (9) 乙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 这样对于同一条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 这种求“变”, 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引“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 这种知识面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应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进行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例如教学《连减应用题》, 学生要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第一种解法可以理解为:姐姐有50元, 第一天买了衣服用去15元, 这时姐姐还剩多少钱?第二天姐姐又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条30元的裙子, 姐姐现在还剩多少钱?学生很快地说出:50-15=35 (元) , 35-30=5 (元) 。从而明白了第一种解法是用连减。第二种解法可以理解为:姐姐到商店买衣服用去15元, 买裙子用去30元, 一共用了多少钱?给售货员50元, 应找回多少钱?列式是:15+30=45 (元) , 50-45=5 (元) 。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第二种解法的特点是先求两个部分数的和, 再用总数减去两部分之和。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总之, 教学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 都能使学生情绪兴奋, 从而积极对待学习, 自觉思考问题。

四、导“胜”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 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适当开展竞赛,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小学生在竞赛氛围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 由于小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 总希望争第一, 得到教师的表扬, 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组织各种比赛, 如“看谁算得快又对”, “看谁的解法多”, “比谁方法更巧妙”等, 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

例如:在“笔算加法”练习课中, 我开展了“看谁最细心”的比赛, 表扬细心做题的同学, 评他们为细心标兵, 奖给他们小礼物。效果很好, 做错的同学只是个别。又如“笔算除法”的练习, 我设计了这样的比赛:比赛内容是四道除法笔算题, 把全班分为六小组进行比赛, 完成最快的小组加10分, 第二名加8分, 如此类推, 分别是加6分, 加4分, 然后邻位互相批改, 每一位全对的同学能为小组争得5分, 得分最高的小组为优胜。不仅比速度, 而且比正确率, 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比赛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全班比赛, 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 可以分小组比赛, 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 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 这样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 学生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

五、留“味”

一堂数学课的结束, 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习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 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 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 喜欢追根问底, 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 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

例如, 教学“10000以内数的认识”, 在课的结束时, 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求近似值的方法, 如果个位上的数小于5的, 通常把个位上的数舍去, 把个位改写成0, 十位不变;如果个位上的数大于5或等于5, 通常把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 十位上的数加一, 得近似值。那三位数以上的数求近似值有什么方法呢?”此时设置悬念:“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 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 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 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不是知识的容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 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 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爱学”。

摘要: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 一种合作。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努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这样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还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以自由 篇7

一、“指导与探讨”:指导虚空,探究虚假

在“指导与探讨”环节,教材在阐明“演讲”的文体特征后,针对演讲前的内外因素准备、演讲时“演”与“讲”的各方面,就如何演讲进行了一系列的技巧指导:

“演讲前,应明确演讲的目的,针对听众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确定适当的演讲主题;其次,要准备好演讲稿,行文要体现演讲稿的语言特点,注意将观点、材料和感情有机结合起来;其三,要调整好心态,克服怯场心理,放松心情,充满自信,根据演讲的内容,把握好演讲的情感基调。

演讲时要努力做到:第一,对观众的心理反应要敏感,并运用适当的语气和体态来缩小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增强演讲的感染力。第二,演讲内容要充实、新颖,逻辑结构要清晰连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听众产生共鸣。第三,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晰,感情要充沛,张弛有度,表达流畅而抑扬顿挫。第四,要根据演讲的内容、对象、场合选择恰当的技巧。比如演讲者可以用不同的引入语巧妙入题:或讲故事引发听众思考;或制造悬念,扣住听众心弦;或以激情导语引入,激发听众的情感,等等。第五,要善于运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调动听众的情绪,使演讲成为与听众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

演讲稿的行文如何“将观点、材料和感情有机结合起来”、如何“调整好”怎样的演讲“心态”……每一个都是可以作为课题级的大问题,需要经过复杂的探索才有可能解决,更需要通过大量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的,岂是我们说一说,提一点要求,学生就能做到的呢?

这些要求不过是些理论预想,它缺乏“为什么要这样”的认知探究的引导,缺乏“怎么达成”这些效果及要求的切实方法指导,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能力点的训练指导落实。这无疑重蹈了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说教轻能力落实”的覆辙。

《教师教学用书》在其“教学建议”中对教材“指导与探讨”部分的说明是:“在‘指导部分主要说明了演讲必需的基本素养和必要的准备,为学生开展演讲活动包括撰写演讲稿打下一定的基础。”“基本素养”岂是“说明”一下就能具备的?这样空洞的说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可能有什么实效的帮益。显而易见,这样的教材内容设计仍遵循着陈腐的灌输式教学理念模式:先理论框定“这是什么/这要怎样”,再用材料分析/活动验证“这就是什么/这的确要这样”。这种接受式学习、机械训练的模式,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引导——探究”、“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教学方式和课程目标相悖离。

教材是无声的老师,应该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而不应是以一种全能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对学生“颐指气使”!适当的点拨是必要的,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材应鼓励学生批判探究,应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而不应越俎代庖地以结论明示来剥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学习权利。

紧随这些演讲技巧的理论指导之后,教材抛出了如下三个让学生思考的问题:

“开展演讲活动,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成功的演讲,对于演讲者有哪些要求?……

2.在演讲活动中,你得到了哪些方面的锻炼并有所收获?

3.从撰写演讲稿到上台演讲,在这一过程中你有哪些体会?”

这些本来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质的教学内容设计,此时此处俨然已成了伪探究,因为这几个思考问题的答案,几乎就已被前面“演讲前”和“演讲时”的几个“要”点囊括其中了。

“旁门入者非家珍,心中流出最妙音。”语文教科书不应是把成堆的知识和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拓宽视野、大胆质疑、善于探究,要重在引导,而不单靠说教,不能以工具主义、单纯的技术训练代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验和感悟,要留给学生自我独自成长的空间。

二、“实践与交流”:选择泛滥,提醒裹足

教材在“实践与交流”部分设计了一些活动情境或话题让学生有选择地开展演讲活动,这本来是体现写作表达教学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的多元性等很好的课程理念,但是,教材却在这部分的编写中出现了“选择泛滥,提醒裹足”的重伤。

教材为学生练习演讲技能提供了四组活动,其中第一、三两组活动中,又各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情境,也就是说教材在学生演讲实践这一环节一共设置了八种之多的活动选择。貌似学生学习选择的多元,然而无论是从教学课时还是学情水平来看,都是不切实际的花哨。八种情境,学生逐一阅读下来,就已经用时很多了,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后面的构思准备和演讲表达实践开展的充分程度,而后者才是这次教学中要重点突破的能力点。并且,高一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尚欠缺敏锐与果敢,八种活动情境摆在面前需要作出选择,对他们而言,太多的选择自由就等同于盲目无效和精力浪费,选择泛滥与没有选择同样糟糕。

不仅如此,除第一组活动外,教材还在其他三组活动中无一例外地充斥着各种提醒。以第二组活动为例,在陈述完即兴演讲活动的情境及演讲话题“请以《氓》和《孔雀东南飞》两首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命运为话题”之后,教材“循循善诱地”为学生“提示几个角度供参考:

(1)从古代社会女性的经济、政治地位谈起。

(2)从宗法社会与法制社会谈起。

(3)由古代女性的爱情悲剧想到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离婚、再婚想象。”

这些不恰当的提示,与其说是给学生以启发,毋宁说是对学生的思想控制,硬是要给学生有着无限自由驰骋可能的思想之马套上缰绳,且有硬拽着往教材编写者预设的思路上走的嫌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夫子在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中蕴含着提示运用的智慧。恰合时宜的启发提示,应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状态及其实际学力所能达到的层级的前提,而不应在学生还未学习、思考之前,事先就明示出来,后者只会剥夺其思考权,或削弱其自我学习、思考的成就感,禁锢了学生大胆尝试的手脚,限制了他们思想独立成长的空间!长此以往,必然致使学生千人一面地顺从、依赖于他人既定的思维。教材这样编写究竟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笔者对教材中理论指导和活动注意事项提醒所做的批判,并不是要走向对理论指导完全摒弃的另一个极端,而是质疑教材中这种只注重结果要求的架空式理论指导的有效性,抵制大而无效的空洞说教。语文教科书不是把成堆的知识和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也就是要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并将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提炼升华为内在的知识。为此,可以采取变指示为引导的策略,即改变将理论指出来明示的显性呈现方式,而采取在活动设计中通过问题探究引导,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反思总结,让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或由学生归纳、教师做补充的隐性呈现方式。这样就能化空洞说教为具体指导,变注重结果要求为重视过程引导,而这正体现了新课标下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新型关系,也体现了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平等和尊重意识。

所以,鉴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表达交流·演讲”的教材内容,在编写上存在“指导虚空,探究虚假”、“选择泛滥,提醒裹足”的不足,笔者认为教材应还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以自由,为此,对这部分的教材内容笔者尝试作如下几点的修编:

一、改置教材编排位置:体现读写迁移、学用结合

将“表达交流·演讲”改置于必修2“阅读鉴赏·第四单元”的单元课文教学之后,或是移置于《我有一个梦想》一课的“研讨与练习”之后,并设计“鉴赏·领悟”环节:

鉴赏·领悟:本单元/本课所选的课文作品,都是演讲的名篇。请你回顾本单元/本课的阅读所学,你认为这些演讲者之所以演讲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意图说明】语文学习要与学生的自身学习经验和已有知识积累相联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将“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分立两部分内容,各成一统,这不仅表现在编排位置上的支离,更表现在内容联系上的淡薄,造成读与写、学与用的脱离。

《教师教学用书》在其“编写意图”中写道:由于演讲的社会作用,开展演讲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意义,“为此,在第二册里安排了系列演讲活动”。在介绍四个活动的编写意图后,编者说“以上几项活动与阅读单元都有或远或近的联系,可以关注它们的联系,也可以独立开展活动”。从这些表述中,都可看出教材的编者对教材的“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之间在内容与功能上的联系是比较忽视的。

然而,作为教材选编的供以阅读学习的课文,不仅是具有丰厚的人文资源的“富矿”,而且因其作品本身即是写的成功典范,而使之也成为我们写作学习的宝库。因此,它们不仅在读的方面具有人文的、审美的功能,还在写的方面具有示范和引导功能。倘若置如此优秀的写作范文不去进行有效地写作迁移、借鉴和实践学习,这无疑是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种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上的局限,不仅体现了编者对教材整体设计的宏观把握的失当,而且在深层次上也体现了编者对读与写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欠缺。

M·希尔伯曼的积极学习信条曾言:“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听过和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一点。对于我听过、看过并问过问题或与人讨论过的东西,我会开始理解。对于我听过、看过、讨论过和做过的东西,我会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由理解学习到实践运用,是知识的内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学与用的迁移,体现了由读的体验到写的实践的技能的掌握与升华。“诚于内”必须得以“形于外”的实践方式将其呈现落实。

笔者对教材“表达交流·演讲”编排位置的调整,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对学的知识及时巩固,并通过用,实现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高效转化和提升,从而也让学生牢牢树立“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学用意识。除了要体现“读写迁移、学用结合”的理念外,另一方面的考虑因素是,第四单元的教学正好为演讲活动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平台。学生正是通过读的学习,在对课文的鉴赏思考中领悟到演讲词的写作技巧及成功演讲的技巧,而这些都将为他们在后面的演讲活动中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了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储备。

二、改设教材编排内容:彰显学习主体、自主探究

在教材内容方面,笔者改编为:

演讲是一种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它主要是用有声语言来传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收到打动、感染听众之效,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鉴赏·领悟:本单元/本课所选的课文作品,都是演讲的名篇。请你回顾本单元/本课的阅读所学,你认为这些演讲者之所以演讲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迁移·反思

开展演讲活动,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从撰写演讲稿到上台演讲,在这一过程中你有哪些体会?

2.在演讲活动中,你得到哪些方面的锻炼并有所收获?

3.相比于本单元/本课的成功演讲范例,你认为你的演讲,已经具备了哪些因素?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

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从以下几项活动形式中选择一项。

实践·交流

只保留原教材内容的活动3和活动4,并且必须将每项活动后的“应注意以下几点”的内容删除。

发现·创新

在演讲评比活动中要求:

(1)学生评委需申述评分理由,总结演讲方法及注意事项。

(2)演讲优异者介绍演讲经验。

【意图说明】“教科书的内容编写及呈现方式,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设计的问题,而在根本上它集中地反映了教科书编写的理念。教科书的编写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优秀的教科书,应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能够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

高中语文课标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写道:“(三)教科书要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四)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六)教科书……要注重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专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因此,笔者在修编中力避理论先行,而是在学生对第四单元课文学习的体验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顺势引导。为了避免学生活动的盲目,在“迁移·反思”中通过预设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以学指导用,并在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究和自我反思,这既有助于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品质。“实践·交流”中,剔除了原教材中话题有老生常谈之嫌的活动1,以及与学生的人生体验、社会阅历较隔离的活动2,而保留了活动3、4,这样既精简了项目,能确保活动的充分开展,又因为3、4这两个活动都强化了由课文读到写的延伸意识(活动3迁移了《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劝说艺术,活动4迁移了《我有一个梦想》一课的演讲艺术),而且其情境设计或新颖或生活化,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实践交流的参与兴趣以及强化语文生活化的实用意识。而在“发现·创新”中,笔者采取变指示为引导的策略,即改变原教材将理论指出来明示的显性呈现方式,为在活动设计中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反思总结,让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或由学生归纳、教师做补充的隐性呈现方式。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探究的鼓励与尊重,在总结交流中既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与成就感,也有助于培养其创新精神。这样就很好地达成了课程标准的目标。

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所得,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纰漏与错误,这时就可让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与讲授。教材理论先行,与在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之后到达愤悱之境时再由教师作适当的理论引导与讲解,这两种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及教学时机的不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必定是大相迥异的。

总之,任何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教科书的编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教材编者要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反复锤炼,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教科书的质量。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能够不迷信权威,具有甄别、批判的意识和能力,在运用教材教学的过程中,有独立的创新思考,有甘当“牛虻”的精神,有敢于向权威质疑的勇气。唯有如此,才能促使我们的教材在质疑探索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一套优秀的语文教科书,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改的美好教育愿景。

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篇8

随感一: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我们有一部分教师为落实这一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地将它理解为单一的师生、生生合作, 动辄合作讨论问题, 结果往往是形式火爆而内容虚无的“壮观”场面, 缺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时间。久而久之, 养成了学生依赖老师、依赖同学的惰性。在这样的训练下, 后来我发现学生不会独立思考了,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上来, 但一说要同学相互讨论时, 气氛就热烈得不得了。

对此, 我想, 课堂教学不仅要激励学生多合作, 以激起共鸣的思想火花, 更重要的是, 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虽然荀子认为“君子性非异也, 善借于物也”, 但个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那么, 这一过程应怎样体现于教学呢?

我认为, 对于某一探究性的话题, 其教学过程至少要做到下述两步:

第一步: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与能力。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只有思考了, 才会对问题有全面的理解, 才会知道自己思维方式的正确与否, 才会清楚自己能力的大小和知识水平的高低, 也才会从心灵上对自己的求知欲有所触动、有所鞭策。

第二步:合作学习, 求同存异。当学生经过艰苦的独立思考的过程后, 或者当教师的讲解显得艰涩抽象毫无成效时, 教师应适时地安排学生合作交流, 一方面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 能充分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喜悦和如释重负、豁然开朗的惬意;另一方面让他们彼此汲取对方的思想精华, 感受到多种思想的交流互补所具有的神奇魅力。

例如我在教学《空城计》时, 让学生读课文, 找出文中写人物“笑”的语句, 并独立思考分析他们每次“笑”的心理。很快, 学生找出司马懿“笑而不信”, 孔明“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等语句后, 稍加思考, 就分别答出了司马懿的狂妄而孔明的镇定自若、在司马懿退兵后的轻松到嘲笑的心理。

其实,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合作讨论是相互交融的, 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边合作交流边独立思考。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又相互利用学习资源,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随感二:

可能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会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大, 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我曾私下猜测, 可能是他们身体发育趋于成熟, 自认为思想成熟或者是他们越来越怕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缺点的缘故吧。曾为此与他们交流沟通过多次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 我泄气了, 干脆对此种现象不理不睬, 任其发展, 结果课堂几乎成了我一个人的课堂。

有一天, 一个学生跟我说:“老师, 您上课时, 应先给我们思考问题的时间;然后一堂课下来再给我们几分钟时间去巩固知识, 发现新问题。这样, 我们才能思考问题, 同时及时发现反馈问题, 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了!”

我震惊了, 为他的大胆, 为他的善观大局, 为他的合理建议, 同时也为我教学工作的疏忽。我采纳了这个学生的建议, 在教学马克·吐温的《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一课时, 本来一节课的时间内容安排得满满的, 但我在下课前几分钟就结束了“教学”, 剩余的时间就让学生自主思考, 结果不到两分钟, 就有学生提出了几个我未讲到或可能不会涉及的很有价值的问题, 如:

(1) 作者在报道希金斯投河自杀事件时, 详细描绘了那幅插图, 那为什么最后还要补充交待出文章的标题“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

(2) 作者在文中交待了三件事, 同是“讽刺、嘲笑、挖苦”了希金斯、两位知名人士和一个新来的外乡人, 为什么分别用了“煞费苦心”、“狠狠”、“有分寸”呢?

(3) 本文主要是展现少年时的马克·吐温的文学才华, 而从本文所反映的内容来看, 是不是让我们觉得他有意去攻击他人而显得缺乏道德修养呢?

当这些问题一提出来时, 我都有些惊讶极了:问题提得太好了, 想人所未想, 且又是那样紧扣课文且有探讨的意义!大家围绕这些问题, 一思考一讨论一发言, 气氛异常活跃, 见解也较为准确深刻。那时, 我比上了一堂公开的优秀课还要暗自高兴、欣慰。

上一篇:萝卜小学生作文下一篇:亮党员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