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地位

2024-11-09

法人地位(共3篇)

法人地位 篇1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 高等学校长期以政府的一个部门的身份存在, 名义上独立, 实则为政府的附属物, 研究其法律地位并没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然而近年来,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 我国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各大院校都迫切引进新管理方法, 并且大部分学校倾向于建立政府宏观统筹规划, 院校自主办学的体制。因此, 对于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研究不仅仅对学理上研究法人分类具有重大意义, 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不可避开的一环。本文试图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几点见解。

一、公立高等学校成为法人的基本条件

①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37条之规定, 法人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依法成立, 二是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三是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四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②我国民事法律并没有明确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 直到1992年《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是有国家教委直接管理的教育实体, 具有法人地位。”这是公立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首次得到确认。1995年3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出台, 才使得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地位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表述体现在第31条的四款规定上, 第一款: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 自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第二款: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第三款: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第四款: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通过以上表述可以看出, 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已经基本得到确认。③

二、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地位分析

(一) 法人分类的基本情况

在学理上, 学者主要倾向于大陆法系的分类方法, 有以下四种分类:根据法人设立的依据, 分为公法人和私法人;根据法人设立的基础, 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根据法人设立的目的, 分为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根据法人的国籍, 分为本国法人和外国法人。④此外, 《民法通则》第三章中除一般规定外, 分别用专节规定企业法人及机关、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因此,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 法人又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

在法人制度逐步完善的今天, 确立公立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已经刻不容缓, 在明确我国法人分类的基础上, 本文来着重探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问题。

(二) 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属于公法人范畴

首先, 从我国公立高等学校设立的依据来看, 如前所述,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性质。《教育法》即是调整我国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有关学者认为《教育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调整公权力之间的关系, 因此属于公法范畴。也有理论证明《教育法》属于行政法范畴, 在大陆法系国家普遍这样认为, 行政法在我国的法律规范中调整的是公权力关系, 属于公法。我国仍然采取调整对象来划分法律部门, 因此第二种说法更加恰当,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教育法》属于公法范围内, 由于设立依据是公法, 因此我国的公立高等学校属于公法人。当今, 公私法的划分越来越收到各界重视, 高等学校划归为公法人具有重大的价值。

其次,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设立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公共利益, 从广义上说, 是全体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体利益所必需的社会秩序, 其实现形式包括国家制度和国家权力, 公共利益代表着社会上大多数或者说是不特定的人的利益;从狭义上说, 公共利益概念在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出现。社会公共利益只有通过民主与法治的途径才能实现。⑤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以及前进都要以知识的积累和扩充为前提, 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和学问的集散地担负着承继过去, 开启未来之重任。当今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已成为社会服务的一部分。近年来, 在党的领导下,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这离不开人才的供应,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最主要的人才供应补给站, 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可见公立高等学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 我国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利益就是最大化的人民的利益。因此,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在确定的体制下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存在的法人毋庸置疑。

最后, 公立高等学校享有一定的公权力。公权力一直被认为是国家权力的一部分。公权力分为广义及狭义两种。广义指的是公机关所拥有的片面决定改变相对机关或相对私人权利义务的力量;例如拥有许可执照或强制驱离的权力。除此, 台湾的翁岳生教授认为狭义公权力基本架构与广义相同, 区分在于狭义公权力力量之行使针对于相对机关或相对私人不利益之时, 也就是如果造成私人或相对机关负担侵害的公权力力量之行使, 才称为狭义公权力。⑥

现代行政法理论普遍认为, 对于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确立也是国家行使教育权的重要表现。高等学校教育是行政给付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从公立高等学校的方面来看, 高等学校担负的是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 最终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才是终极目的, 这也是国家公权力的行使结果。公立高等学校享有一定公权力的论断已经得到现在行政法理论的证实。

(三) 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属于公法人中的事业单位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的含义本身就具有模糊性, 公立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则一定具有事业单位法人的一般特点。学校从事的是非营利性活动, 与一般的经济活动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学校以传播文化为目的, 帮助社会群体得到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最终达到为社会输送人才的目标。虽然随着教育科技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增强, 教育机构的经济作用也逐渐发挥出来, 但是并不能改变教育机构的公益性质。事业单位法人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公立高等学校的理念与其相符。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还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为了保证学校的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律地位, 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和事业编制上。财务管理方面, 对于收费的严格限制就决定了学校的公益性质。其中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 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⑦此外, 国家还在职工福利和财产分配上给予大力支持。事业编制上,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 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 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我国政策规定对于公立高等院校适用事业编制, 参照公务员待遇。对于实现社会公益事业起到很大作用,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公立高等学校的能力

法人的能力包括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在学术领域对于高校的能力研究较为深入的是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方面。

(一) 公立高等学校的权利能力

公立高等学校作为一般法人, 自然享有一般法人的权利能力。在高校的诸多权利中, 财产权的适用范围最广, 备受关注。高校的财产权利并不充分, 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 这与高校的建立目的紧密相关。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⑧“高等学校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高等学校不得将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财产挪作他用。”⑨此外, 对于公立高校的财产使用范围也做了严格规定, 对于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部分, 其所有权属于国家, 但其占有、使用、收益权属于高等学校, 不过高等学校不得将其用于教学和科研活动之外。⑩可见, 公立高等学校由于其与国家公权力的依托关系, 决定了其财产的处分权收到严格的限制。

(二) 公立高等学校的行为能力

法人具有独立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公立高等学校原则上具有独立的行为能力, 但是公立高等学校的法人特点制约着其行为能力, 法人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而体现在公立高等学校上权利与义务具有不对等性, 实施教育以公益为根本, 若承担责任则有损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此外, 法律不完善也影响着公立高等学校的行为能力, 从法规上看, 许多教育现象并未纳入到具体条文中来, 这就使实务中出现漏洞。笔者主张采取措施增强公立高等学校的行为能力, 扩充其行为能力范围。应该在部门之间理顺关系, 明确责任的分配, 实行相对集中, 学院自主的办学政策, 突出学院的特色, 实现权力的部分下放。兵器而改革学校内部的教学体制, 将行政方式和合同方式相结合。

(三) 公立高等学校的责任能力

我国的公立高等学校均采取事业单位编制, 在诉讼上有独立的资格, 在名义上均为独立的组织, 拥有独立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但是在现存的法律规定中没有关于高等学校是否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条文, 目前学理上对于高等学校的责任能力的研究很薄弱。据笔者推测, 这与教育的特殊性有关, 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教育对于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对于公立的高等学校, 其产权归属于国家, 对于其独立的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很有必要。另外也不排除我国法律不完善的可能。因此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公立高等学校具有独立的责任能力并不影响其法人地位的确立。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学生齐某诉北京某大学人身损害赔偿一案○11。本案中, 法院的做法可以借鉴, 法院将北京某大学也就是本案的被告视为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看待, 而教师的侵权行为属于职务行为, 后果应由其所在单位北京某大学承担。本案对于今后我国的事务中处理类似案件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将高校确认为一个法人身份来承担响应的民事责任, 并且, 在审判程序中的诉讼时效、责任分担都是用的是《民法通则》以及《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但是, 目前尚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来规定高校的赔偿责任问题, 今后的学术研究和理论还亟待完善。○12

四、结语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民法学的结构也不断完善, 应充分重视公立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 从设立依据上看, 由于公立高等学校是依据公法设立, 并且享有一定的公权力, 本文将其定位为公法人;进一步研究发现, 公立高等学校具有公益性且非盈利性, 属于事业单位法人。本文着重分析了公立高等学校的权利能力和责任能力。理论上对于责任能力的研究较少, 先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摘要:分析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 首先简要介绍了公立高等学校成为法人的条件, 并且简述了我国的法人分类。从设立依据上看, 由于公立高等学校是依据公法设立, 并且享有一定的公权力, 本文将其定位为公法人;进一步研究发现, 公立高等学校具有公益性且非盈利性, 属于事业单位法人。本文着重分析了公立高等学校的权利能力和责任能力。

关键词: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地位,公法人,事业单位法人

注释

1胡劲松, 葛新斌.关于我国学校法人地位的法理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6) :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1条。

3郭明瑞, 房绍坤主编.民法[M].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54.

4公共利益,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38288.htm[EB/OL].

5公权力,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28972.htm[EB/O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8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1条第3款。

8《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8条规定。

9此为法律上对法人的定义, 在学说上, 学者对法人定义多种多样, 在此不一一列举。

10申素平.试论高等学校法人地位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7 (4) :6.

11○1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1998) 海民初字第5164号。

12○12申素平.试论高等学校法人地位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7 (4) :6.

法人地位 篇2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是每个二级建造师的必考科目,掌握二级建造师法规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至关重要。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特地整理二级建造师考点,本文为:2018年二级建造师《工程法规》知识点:2Z201021法人的法定条件及其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能助各位二级建造师考生一臂之力!2Z201020 建设工程法人制度

2Z201021 法人的法定条件及其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9年8月修改后公布的《民法通则》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 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一、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法人的分类

法人可以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两大类。非企业法人包括行政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整理工程法规法人知识点)企业法人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后取得法人资格。企业法人分立、合并或者有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并公告。企业法人分立、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②教材变化剖析 ③真题答案及解析 ④全套试听视频 ⑤复习记忆法 ⑥练习题汇总 ⑦真题解析直播课 ⑧入门基础课程 ⑨备考计划视频 合并,其权利 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有独立经费的机关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具有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学尔森小编友情提示: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2018年二级建造师《工程法规》:2Z201021法人的法定条件及其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请各位考生抓紧时间复习。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免费下载收藏,方便日后查阅。学尔森,是大家备考学习交流的好平台哟!2018年二级建造师《工程法规》:2Z201021法人的法定条件及其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是每个二级建造师的必考科目,掌握二级建造师法规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至关重要。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特地整理二级建造师考点,本文为:2018年二级建造师《工程法规》知识点:2Z201021法人的法定条件及其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能助各位二级建造师考生一臂之力!

三、法人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整理工程法规法人知识点)在建设工程中,大多数建设活动主体都是法人。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通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

四、法人在建设工程中的作用

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②教材变化剖析 ③真题答案及解析 ④全套试听视频 ⑤复习记忆法 ⑥练习题汇总 ⑦真题解析直播课 ⑧入门基础课程 ⑨备考计划视频(一)法人是建设工程中的基本主体

(二)确立了建设领域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学尔森小编友情提示: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2018年二级建造师《工程法规》:2Z201021法人的法定条件及其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请各位考生抓紧时间复习。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免费下载收藏,方便日后查阅。学尔森,是大家备考学习交流的好平台哟!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施工合同索赔专项。索赔近三年分值在12分左右,是占分比较多的考点。而索赔问题考点的难点在于工期索赔、费用索赔。

二级建造师复习资料:二级建造师考试考点-学尔森

提供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资料、复习笔记、讲义等内容。欢迎广大考生访问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网,获取更多关于二级建造师考试的信息。

论法人分支机构在民法上的地位 篇3

我国现行立法对法人分支机构的规制涉及分支机构的登记、名称、法律责任、诉讼地位、负责人等方面, 对于分支机构民事主体地位问题并无明确表述。学理上对此目前主要有“否定说”与“肯定说”两种。

“否定说”认为, 分支机构是法人的组成部分, 分支机构的行为就是法人的行为, 分支机构的财产就是法人的财产, 分支机构的责任由法人承担, 故无独立民事主体资格。具体性质界定上又有“特殊机关说”、“代理机构说”等。“代理机构说”认为, 分公司为总公司的“机构代理人”[1]。“特殊机关说”认为分公司不是民事主体, 而是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一样, 为公司机关的一种, 只不过是公司的特殊机关[2]。

“肯定说”认为, 分支机构属非法人组织, 它有自己的名称、有相对独立的财产或经费、有自己的组织机构, 具备团体性要件, 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其中较明确定性的又有“具体民事主体说”、“限定性 (相对独立) 民事主体说”、“独立主体说”、“独资企业说”等。其中“具体民事主体说”认为, 分支机构虽非法定民事主体, 但其有权以自己名义从事各种民事活动, 为具体民事主体[3];“限定性民事主体说”认为, 分支机构可以在法人授权范围内从事民事活动, 具有限定性民事主体资格[4;]“独资企业说”则从经济学角度将分支机构定性为法人所设立的的独资企业, 二者间为企业主与企业关系[5]。

笔者以为上述诸说皆存在问题, 以下试析之。

二、分支机构不应被赋予某种民事主体资格

持肯定说的学者一般认为, 分支机构在财产、名义、意志与责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弄清分支机构这些方面的性质, 有助于弄清分支机构在民法上的地位。

(一) 分支机构的财产

笔者以为, 以分支机构具有法人授权处分的财产或归其支配的财产, 因而应赋予其民事主体资格的论断与民法若干基本原理不符。

1. 逻辑分析

上述观点的逻辑顺序是:因为分支机构具有财产支配权, 所以分支机构是民事主体。而依民事法理, 民事主体是一个中性术语, 技术层面上为民事权利义务之归属点。具有法律人格是享有民事权利的前提, 而不是相反。逻辑上首先应有权利主体存在, 然后才谈得上具体权利归属于他。因此只要我们能证明分支机构对分支机构中的财产不具有支配权, 那么上述观点也就无法成立了。

笔者以为, 基于我国立法明确规定法人对于分支机构中的财产享有所有权, 因此应否定分支机构对分支机构中的财产具有支配权。理由是:作为民事主体, 在法律上只视为单一的权利义务归属者。权利为行为资格, 行为是意志的表现, 意志是独立的, 因而是一元的, 故单一的权利作为单一的行为资格, 表现的意志只能是一元的, 只能归属于单一主体。在这个意义上讲, 权利不能分享, 我们不能说几个主体共享一个权利。因此, 如果我们承认分支机构为上述财产归属主体, 则无异于在说分支机构本身作为一个“人”与法人分享了同一财产权利[6]。

2. 法理分析

学者皆谓分支机构有法人授权支配或处分之财产笔者以为, 这里需要厘清的问题有二:第一, 分支机构中的财产究竟授权给谁处分了?第二, 这种授权处分是否就意味着被授权者具有处分权或支配权?

关于第一个问题, 学界有“代理机构说”与“分支经理人说”两种不同见解。“代理机构说”认为, 分支机构为法人代理机构。“分支经理人说”认为, 分支机构负责人为分支经理人, 有分支经理权[7]。笔者以为, 基于分支机构负责人为法人分支经理人乃传统商法所公认, 此外在分支机构与分支机构负责人之间并不存在传统商法为限制代理权而由营业主人设定共同代理权问题, 因此这里的被授权人不可能是分支机构, 否则将产生分支机构代理权与分支机构负责人代理权叠置之冲突。实际上, 如果认为分支机构是代理机构, 那么代理机构形成意志的机关是谁呢?转了一圈还要求诸分支经理人。可见“代理机构说”并不省却任何麻烦。

关于第二个问题, 笔者以为, 无论我们承认分支经理人为法人之代理人还是承认分支机构自身为民事主体而为法人之代理人, 都无法得出他们对分支机构中财产具有支配权的结论。李锡鹤先生曾指出, 代理行为形式上为代理人的行为, 实际上包含了被代理人授权行为与代理人行为两个行为。这两个行为的核心部分, 即效果意思部分发生了重叠———具有同一效果意思。在被代理人, 其授权行为包含了为自己取得法律效果的效果意思, 在代理人, 其代理人行为具有为被代理人取得法律效果的效果意思[8]。质言之, 这两个行为的效果意思的内容相同, 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正是基于其效果意思相同, 代理人行为的法律效果可直接由授权行为人承担。传统商法也是将分支经理人作为商业使用人而为商主体手足之延伸。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在这里不是分支机构或分支机构负责人对分支机构中财产具有支配权或处分权, 而是法人通过其分支经理人行使分支经理权来实现自己对分支机构中财产的支配或处分。

3. 某些情形下, 对分支机构中财产的处分权或支配权行使与分支机构经理人无关

首先, 虽然德国商法典第49条第1款规定“经理权授权实施由营业经营所产生的诉讼上和诉讼外的一切种类的行为和法律行为”, 但一般认为, 营业主的私人行为以及所谓的“基本行为”被排除在外, 因为它不属于经营行为, 如商事营业转让、用益租赁或者停止等。例外地, 其中“基本行为”须经营业主人特别授权才可由分支经理人行使。

其次, 一般地, 基于德国代理法之抽象原则引申出的一个规则是, 即使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基础关系还存在, 代理权的撤回仍然是可能的, 此际如果没有选任新的经理人, 似乎只能理解为该分支机构的营业经营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有经理权的人 (其经理权既未限制于主营业所, 也非限制于其他分支机构者) 行使。

在前述两种情形, 分支机构中财产支配与处分权行使与分支经理权无关, 无从得出分支机构或分支经理人具有支配权或处分权的结论。

4. 正面观之, 分支机构负责人对分支机构财产依据法人占有制学理, 处于占有辅助人地位

这表现为, 在分支经理人之下, 基于层层指示关系存在一个占有辅助人等级, 在分支经理人之上, 最终可以上溯到一个应不被视为占有辅助人, 而基于其法人机关地位致使法人占有成立的那些机关, 这也是占有辅助人与相对于间接占有人而存在的直接占有人的区别。

(二) 分支机构的名称

以分支机构可以以“自己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作为赋予分支机构某种民事主体地位的理由也是不成立的。此处与前述对分支机构财产问题论证思路一致。只要证明分支机构名称并不归属于分支机构, 上述学者的观点就不成立。笔者认为分支机构名称并非独立名称, 它与法人名称实际上为同一名称, 因此所谓“分支机构有自己独立的名称”并不成立。具体论证如下:

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14条规定, “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支机构, 其企业名称应当冠以其所从属企业的名称, 缀以‘分公司’、‘分厂’、‘分店’等字词, 并标明该分支机构的行业和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或者地名, 但其行业与其所从属的企业一致的, 可以从略”。同时我国立法并未明确分支机构对其名称具有名称权。因此对于分支机构名称性质确实存在一个如何认识的问题。对此有学者指出, 分支机构名称不能独立成为法人名称权的客体, 只能从属于法人的名称, 作为法人名称权客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9]。但是, 既然法人名称与分支机构名称为两个名称, 那么在这两个名称之上可以成立一个名称权吗?在两个名称之间可以存在“从属”关系吗?一个名称可以成为另一个名称的“有机组成部分”吗?

笔者以为, 对于名称应区分私法 (名称法) 与公法 (名称管理法) 这两个不同角度进行考察。

私法上, 依照大陆法系代理法理, 代理人应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活动。由此, 分支机构负责人作为法人的分支经理人, 其以分支机构名义进行活动于代理法上应理解为其在以作为本人的法人的名义从事活动。可见, 基于代理法理, 所谓分支机构名称实际上就是法人的名义。

分支机构名称虽然就是法人名义, 但其与法人名称是否为同一名称呢?依照我国《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6条第2款关于“从属名称”规定, 企业或法人只能有一个“从属名称”, 这表明我国立法允许主体有条件地可以拥有两个不同名称。相比较而言, 有多少分支机构就需要有多少所谓分支机构名称。可见, 分支机构名称与法人“从属名称”非指同一名称。

对于名称, 德国商法学理认为, 商号不指企业而指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另外依照《德国商法典》第23条规定, “商号不得与使用此商号的营业分离而让与。”可见企业名称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把握:第一, 名称指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 一般地, 从事民事活动时候所使用的名称的所有者应对以此名义进行的行为承担责任;第二, 名称同时也是对独立营业的描述。由此可知, 名称与独立营业相联系, 名称不是归属于企业而是归属于企业的所有者或经营者。按照类型序列看:法人——非法人但具有营业或非营业独立性之企业及其他团体——分支机构——内设部门是一个大致的序列。基于分支机构并非独立营业企业, 而为独立营业之组成部分, 因此分支机构名称并非独立名称。

那么这种既非独立名称却又与法人名称存在差异的分支机构名称究竟如何定性呢?笔者以为, 这个问题在私法领域内无法说清楚, 只能让诸公法。

分支机构名称与法人名称的差异乃由公法所导致, 本质上为公法上差异。这种差异仅表明管理法上对于责任关系的公示与识别的需要, 是商号同一性、真实性原则的体现。私法上, 分支机构名称比法人名称所多出来的“附属部分”只是一个“不实用的附属部分”[10], 并不意味着分支机构名称为区别于法人名称的独立名称。若承认分支机构名称为区别于法人名称之独立名称, 于分支机构与法人在同一地域之际, 将出现同一地域同一行业内名称之混同。

值得注意的是, 日本与我国台湾民法皆从“分事务所”角度界定法人分支机构。胡长清先生则谓分事务所“相当于自然人之居所”[11]。中国大陆学者罗玉珍在其主编的《民事主体论》一书中也从法人住所与场所角度进行区分, 认为法人分支机构为法人办事机构其所在地为法人场所之一[12]。笔者以为这是正确的见解。

(三) 法人、法人分支机构以及分支机构负责人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分支机构在性质上为法人的委任代理机构和受雇佣机构……分支机构负责人实为代理人, 分支机构在法律地位上只是事务代理人的外壳而已, 它与事务代理人是形式与实质的关系”[14]。笔者以为这些立论混淆了法人与分支机构之间的关系, 也混淆了法人与分支机构负责人之间的关系, 更没有弄清楚分支机构与分支机构负责人之间的关系。

就法人与分支机构负责人关系而言, 依据德国代理法之抽象原则, 分支机构负责人与法人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是基于雇佣或委任合同所生之法律关系;一是基于代理权授予行为而生之代理关系。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关系。

就代理关系而言, 分支机构负责人在商事法律中称为商业使用人或经理人。日本商法典第37条规定, “商人可以选任经理人, 使其经营本店与分店的营业。”同法第40条规定, “对于经理人的选任或其代理权的消灭, 营业主人应在该经理人所在本店或分店所在地进行登记。”可见, 此处法人分支机构负责人性质上应为法人之代理人或经理人, 而非分支机构“本身”的代理人或经理人。依前所述, 此处分支机构负责人应为分支经理人而有分支经理权。在商事法上, 经理权的登记与撤销并不具有创设效力, 而仅为对于分支经理权的宣告。由此将分支机构登记理解为产生一个具体民事主体的观点与“宣告说”明显存在违背。

就分支机构与分支机构负责人之间关系而言, 分支机构负责人为该分支机构所属法人之代理人或经理人。依照代理人应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活动的法理, 分支机构名称不应理解为分支机构负责人的“外壳”, 而应理解为法人的外壳。对分支机构名称的侵犯, 不是侵犯分支机构负责人的人身权利, 而是侵犯了法人的人身权利。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分支机构名义进行活动, 性质上应理解为分支机构负责人作为代理人, 以被代理人 (分支机构所属之法人) 的名义进行活动。

可见, 此处法律关系只在法人与其分支经理人之间有其存在。分支机构与分支经理人、法人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法律关系。

(四) 分支机构的民事责任归属

从民事责任角度看, 我国《公司法》第14条第1款规定,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 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然而《民诉意见》第40条规定, “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为其他组织。第272条则规定“其他组织在执行中不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 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对该其他组织依法承担义务的法人或者公民个人的财产。”与前引公司法条文对照, 二者表述明显不一致。公司法认为分支机构并无责任可言, 而最高院这一司解实际上确认了分公司的责任存在。

以普通商事合伙为例, 在德国, 商法确实区别了合伙人的责任 (第128条) 与合伙的责任 (第124、128条) 。但学理认为, 既然普通商事合伙不是法人, 所以这种合伙的责任实际上是指合伙人以合伙财产偿还债务的连带责任[15]。 (尹田先生也指出:“与其说非法人团体是用‘自己’的财产清偿债务, 不如说是以‘他人’ (法人、合伙人、开办人或社团成员) 的财产清偿‘他人’的债务。”[16]两相对照, 所谓分公司责任并不存在, 学者所言法人对其分支机构债务承担“补充责任”或“连带责任”以及“自己责任”实际上为法人自己责任。理由是, 基于连带责任或补充责任, 必然存在内部追偿关系, 而在法人与分支机构之间这种关系是不存在的。“自己责任”说则由于分支机构不具有财产、无自己独立利益而无法成立。理论上, 基于前述代理关系分析, 以分支机构名义对外从事活动所产生的责任应由作为被代理人的法人承担, 因此所谓分支机构的责任, 其实是法人的责任, 应由法人以全部财产 (包括分支机构中的财产) 作为该责任的一般担保。另一方面, 以法人名义 (此处指非以分支机构的名义) 所负之责任, 也可以用分支机构中的财产来偿还。最高人民法院法对上述各种方式都曾做过司法解释。依此类推, 法人一个分支机构的债务也可用同一法人的其他分支机构中财产来偿还。

比较德国商法与我国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对于区分非法人团体责任与非法人团体成员责任的不同, 我们可以看出, 在德国, 虽然承认这种区分, 但依照《德国商法典》第128条以及第130条规定, 普通商事合伙的债权人可以起诉合伙并执行合伙的共有财产以清偿债务, 也可以起诉一个或全体合伙人, 以追究他们的私人财产。实践中人们常常将这两种诉讼合并在一起。而依照《民诉意见》[法发 (92) 22号]第272条, 似乎只有在对“其他组织”财产进行执行仍不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这一前置条件下, 才可以通过裁定追加执行对“其他组织”依法承担义务的法人或公民的财产。

笔者认为, 仅仅通过强制执行程序中对被执行人的追加显然是不够的。这既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也不利于作为债务人 (如法人) 的利益。对于所谓的分支机构债权人而言, 如不允许进行上述诉的合并或直接起诉法人本身, 法人可能会出现于案件诉讼系属期间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可能。对于法人而言, 虽然分支机构诉讼所生之结果应归属于法人, 但如果不允许法人亲自起诉或被诉, 基于商业代理特殊风险考虑, 实体法上既然允许法人随时撤回代理权, 自无理由不允许其亲自诉讼, 否则无异于对其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剥夺。因此德国法的上述做法更为妥适, 应予借鉴。

三、结语

上一篇:试验通信网下一篇:教师向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