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5流程

2024-05-17|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出口退税5流程(通用3篇)

出口退税5流程 篇1

1办理出口货物退 (免) 税认定

出口企业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后30日内或者未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代理出口在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30日内, 必须到所在地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 (免) 税认定手续, 纳入出口退税管理。

2出口企业在退 (免) 税申报时必须使用国税局出口退税申报软件。

3确认出口销售收入

出口企业应在货物实际报关出口, 取得提单并向银行办妥交单手续时, 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生产企业应同时在当期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反映免抵退出口收入。出口企业必须到当地征税机关领取省市出口商品专用发票 (出口专用) , 作为入账和申报的正式凭证。

4出口退 (免) 税申报

出口企业应在货物出口之日 (以报关单上注明出口日期为准) 起90日内, 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退 (免) 税申报手续。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办理申报, 必须在规定的退税申报期限前向退税机关提出书面延期退税申报申请, 经批准后办理延期申报。未经批准逾期申报的或逾期不申报的, 不再受理申报, 应视同内销征税。

(一) 外贸企业退 (免) 税申报

1. 发票认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30日之内必须到当地主管征税税务机关进行认证;

2.申报期限:单证齐全后即可在申报系统中进行退税申报, 每月可分批多次申报。

(二) 生产企业退 (免) 税申报

1.免税申报

(1) 已进行免抵退认定的生产企业, 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之前, 还须用免抵退申报系统进行免税出口明细申报, 将生成的免税数据导入增值税纳税申报系统。如果企业当月无出口收入, 须进行免税“零申报”, 操作时不需进行免税数据录入, 直接生成电子数据 (空文件) ;新办企业进行第一次免税申报时, “进料加工抵扣明细表”中数据都录入“0”。

(2) 免抵退数据导入后, 还须在当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进行反映。其中“出口销售额”, 对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第7栏“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如果出口的产品征税率与退税率之间有差额, 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除了反映出口销售额外, 还须同时反映“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对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表二) 18栏。

2. 单证齐全后在退税申报系统中生成电子数据并进行退税申报, 申报期限为每月15日前。

5领取退税审批通知单

一般情况下, 生产企业可在退税申报的次月初, 到征收大厅退税窗口领取“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 并根据通知单内容, 做好相关账务处理。

出口退税5流程 篇2

1领取核销单

(1)先在电子口岸申领核销单,具体步骤为:进入电子口岸---出口收汇---核销单申请。

(2)再带着相关资料包括电子口岸卡等到外管局,领取核销单 核销单备案

(1)领回来的空白核销单要先在电子口岸备案,备在常出的港口,如个别单子需从别的港口出,先撤销备案,再备案到其他的港口。

(2)具体如下:

进入电子口岸—批量备案---输入核销单号---口岸(xx00)---设置口岸。

备案完成后,先在空白的核销单上盖上单位公章(骑缝章)和条形码章。并在自制核销单申领表上登记。

(3)应注意的是因为报关错误而废掉的核销单,要拿着废的核销单,到外管局注销,注销后把废的留在外管局。

3;网上交单

(1)核销单交单是将报关单的信息通过电子口岸,上传到外管局,银行和税务局。

(2)核对报关单信息

(3)货物出口以后,要及时上电子口岸察看是否有报关单的信息。有了报关单信息就可以网上交单(也可在货代退回核销单后交单)。

(3)具体如下:插入电子口岸卡,进入电子口岸主页—点击登陆---输入密码—确认。

① 核销交单:出口收汇---企业交单---输入核销单号---点击---交单

② 交单后要及时在核销系统中察看是否有核销单的信息。如果没有从数据交换中选择单笔数据更新,重新输入核销单号进行更新。

(4)交单后要在核销单申领表上(自制)找出相对应的核销单号,并注明核销单退回时间和网上交单时间。

4;银行核销

银行通知收到外汇后,带电子口岸卡、公章,填写出口收汇申报单,办理收汇。银行“出口收汇核销专

用联(境外收入)”,盖银行和外汇管理局核销专用章。

5;网上核销报审

核销分为逐笔核销(一次只能核一笔)和批次核销。

不收汇的,只能逐笔核销。逐笔核销的贸易方式为货样广告品等。

批次核销的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

目前青岛的政策是一般贸易只需在网上核销,货样广告品需到外管局核销

(1)网上报审主要是将核销信息通过核销系统上报到外管局。一般贸易从银行核销完以后,要进行网上报审。

(2)具体操作如下;

① 进入出口收汇核销网上报审系统

② 选择正处理业务中的批次报审,③ 点击新建,贸易方式选择一般贸易,④ 从核销单信息上选择要报审的核销单号,添加,⑤ 从收汇水单信息中选择相对应的水单号,添加。

注意查看右上方的差额,不可太大。

⑥ 保存放入待报审箱。

⑦ 选择数据交换菜单---数据报送---核销数据报送。选择点及左键开始报送。报审成功后会有提示。

(3)境内收汇的网上没有水单的信息,要选择补录入信息申报,补录入水单信息。具体如下:

进入出口收汇核销网上报审系统—补录入信息申报---境内收汇管理---新建---输入内容(带星号的必填)---保存

(4)报审完要及时查询报审结果。(一般第二天就会有消息)退税交单

退税交单是将核销单的信息上报到国税局。

我们一般贸易在银行核销完以后进行退税交单。

退税交单:进入电子口岸---出口退税---数据报送---选择报送---选择报关单号(后9位)----报送。

退税查询: 出口退税---数据查询---状态查询---输入报关单号。

有消息财务才可去办理退税。

一、出口退税资格的认定

外贸企业应在商务厅办理从事进出口业务备案登记之日起30日内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表》(一式三份),并携带有关资料到国税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办理认定登记.二、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软件的下载、安装、启动、维护

(一)软件下载: 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http//:/

(二)安装、启动

1、系统安装 执行安装文件,按提示操作即可。在系统安装完成后,请重新启动计算机时。

2、运行退税申报系统 系统显示登陆界面后,输入系统默认的管理员用户名“sa”,密码为空,在“当前所属期”中输入本次申报期后,点击“确认”,即可进入系统主菜单。

特别注意一下:“当前所属期”自动生成数据采集时的“申报年月”,为了操作方便并保证准确录入“申报年月”,建议在每次数据采集前,按本次申报资料中报关单日期最迟的日期,先确定“当前所属期”。

(三)、系统维护

只在首次使用时需要做且必须做。

1、系统初始化。注意:中间无需做初始化。

2、修改系统配置

(1)、部门代码,执行“系统维护代码维护海关商品码部门代码”,选择“修改”或“增加”进行部门代码维护。

建议业务量较大的公司分设部门代码,其他公司不设。

注意:申报系统的部门代码必须与退税登记中的部门代码一致,如有增加,必须报告退税机关。

(2)、系统配置设置与修改

执行“系统维护系统配置系统配置设置与修改”进入编辑画面,点击“修改”对系统配置字段作如下操作(以下未列字段可不操作):

企业代码:即本企业的10位海关代码,如3401910001; 纳税人识别号:即本企业的税务登记号15位号码; 企业名称:本企业的工商登记全称;

计税计算方法:输入数字“2”,单票对应法; 开户银行名称:这不要说了吧,呵呵

银行帐号:与上述开户行对应的退税专用帐号; 换汇成本检查:选“T”;

进货足额检查:选“2”,同时检查增值税、消费税; 是否预申报:选“T”。此处选择对数据加工处理有影响。

是否分部核算:选“F”,不分部门核算;“T”,分部门核算;如果企业要分部门核算,则选“T”,并且要进入“系统维护”之“代码维护”中的“部门代码”,点击“增加”或“修改”,进行部门代码维护;并且要与退税登记表的部门代码一致。

是否分部申报:选“F”,不分部申报;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是用系统配置中“分部核算”属性来解决分部门审核,用“分部申报”属性解决分部门申报。

是否财务挂钩:选“F”;

退税机关代码:输入退税机关所在地行政编码,一般是税号的前四位就可以了 退税机关名称:输入退税机关名称

以上输入完毕后,确认正确的,点击“保存”并在提示信息中点击“是”,完成系统配置设置,按提示进行系统重入。

(3)、系统参数设置与修改,换汇成本上下限:上限7.0,下限4.0。超过系统设置的上下限,会出现错误提示,但不影响退税申报。企业应对有异常的数据进行检查,确认后再申报。

(4)、在“系统维护代码维护海关商品码”中进行自用商品的设定。点击“自用商品”,在对话窗口选择“当前筛选条件下所有记录”,再点击“设为自用商品”。

三、出口退税申报前准备事项

(一)、企业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当自开票之日起30日内办理认证手续;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90日内收齐单证并办结退(免)税申报手续。

(二)、外贸企业应及时登录“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进行交单工作

(三)、外贸企业必须将每一份出口货物报关单与对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品名、数量、计量单位一致,否则不能退税。

四、出口退税申报

(一)申报明细数据录入

“基础数据采集-----出口/进货数据明细录入”,进入操作窗口,点击“增加”进入编辑窗口进行数据录入,具体要求如下:

关联号:必录内容,一个内不能重复,一次申报可以有多个关联号。

1、企业按“2位年+2位月+2位号批次+4位顺序号”有规则编排关联号。必须保证每一个关联号下的进货和出口数量相等,并且换汇成本正常。

2、对多条进货(出口)对应一条出口(进货)或多条进货对应多条出口的,可使用一个关联号;

部门代码:只有分部核算单位录入。在“部门代码”维护完成后,点击下▼选择。注意:进货和出口的部门码必须一一对应,同一部门码项下同一商品的进货和出口数量必须相等;

部门名称:系统自动生成;

申报年月:本次申报的退税所属期,如“200704”,以本次申报报关单中日期最迟的月份为申报月份,如:本次申报有3份报关单,出关日期分别为“20070115”、“20070103”、“20070319”,那么本次的申报年月为“200703”。但遇到有退税率调整的,要分开申报。此栏按系统进入时显示的“当前所属期”自动生成,亦可以更改,为了操作方便并保证准确录入“申报年月”,建议在每次数据采集前,先对“当前所属期”进行更改。

申报批次:本月第几次申报,如第一次输入“1”。

序号:四位数字码,特别注意,序号一个关联号内不能重复。如果一个月内有多次申报,可以按顺序连续编排。在数据录入时,可以都输入“1”,在所有数据录入结束后,进行数据分解,然后进行“序号重排”,建议按批次加顺序号进行物理排序。

出口进货标志:录“0”,表示既有进货又有出口;“1”表示只有进货;“2”表示只有出口;

税种:增值税选“v”;消费税选“c”; 出口发票号:即企业出口商品的定单外运编号;

报关单号:12位,由报关单右上角“海关编号”9位码+0+商品项号组成。注意:

1、当报关单上只有一条记录时,录入“9位码+0+商品项号01”;

2、当报关单上有多条记录时,有几条记录要逐条录入几次,在9位码后面第一条加“001”,第二条加“002”,以此类推;

3、假如关单上有4条记录,其中第三条不申报退税,录入时则不录入“003”项,录第4条记录直接跳到“004”。

出口日期:输入报关单中的出口日期。

美元离岸价:录入实际离岸价,计算换汇成本的依据,如报关不是FOB成交价,就换算成FOB价后录入。

核销单号:7位码,见核销单右上角或报关单内的批准文号,如“069956703”,数字间不得留空格。委托代理出口的,此栏也应录入,否则审核出错。

代理证明号:若是委托其他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输入外贸企业提供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右上角12位码(即2位年份+4位地区码+4位顺序码+2位项号);项号录入规则同报关单项号;若自营出口的,此项为空

远期收汇证明:属远期收汇的,录入外经贸主管部门出具的远期收汇证明号;非远期收汇的,此项为空,不得录入任何内容;

出口备注:可录可不录。

商品代码:见关单商口明细中“商品编号”,区分以下情况录入: 1,8位商品码

①商品编码仅为8位的,录入8位商品编码后补加“00”补足10位码;

②同一商品名称相同,对应不同的征税税率,如征13在10位商品编码后加1,征17则加2(注意)。

商品名称:系统自动生成,和报关品不一样,也无需改动 单位:系统自动生成,不能改动

出口数量:与系统内商品代码对应计量单位的关单上相应数量 进货凭证号:10位发票代码+8位号码;

退消费税的,进货凭证号录消费税专用税票号码,该号码录入,系统自动补录到专用税票号码栏。

分批批次: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分割证明的必须录入,若增值税发票数据1000,本次出口400,结余600,则本次录入分批批次“1”;下次用分割单申报时录入分批批次“2”。

供货方纳税号:按进货凭证的对应内容录入;

进货数量:与系统内商品代码对应计量单位的相应数量,录入的数量只能等于或小于关单数量并且与“出口数量”一致;进货凭证的计量单位与系统内商品代码对应计量单位不一致的,要按与系统内商品代码对应计量单位进行转换后,录入对应的数量;委托加工后出口的货物,录入原材料的专用税票时按加工收回的出口数量录入“进货数量”,加工费或辅料、包装物等的“进货数量”为空。如果委托加工后出口的货物,其原材料是进料加工的进口料件,则录入加工费的专用税票时按加工收回的出口数量录入“进货数量”,辅料、包装物等的“进货数量”为空。购进其他外贸企业调拨的货物出口的,按分割单的数量录入“进货数量”,增值部分的“进货数量”为空。(特别说明:上述金额录0时,不要在备注栏加“WT”)。

计税金额:即专用发票上的“计税金额”;

法定征税税率:录入该产品的征税率,增值税为17或13;消费税从价定率的按小数点方式录入,如10%,录入0.1;从量定额的录入单位税额。

税额:自动生成。如果生成的税额比发票上的税额大,要进行修改,小的可以不作修改,按回车进入下个字段;

退税率:系统根据商品码自动生成;

可退税额:自动生成;

申报标志:空 : 该记录处于未申报状态 R : 该记录已确认需要申报。上述标志不需录入,系统自动生成;

以上完毕后,点击“保存”,按提示进行确认或确认并继续追加。

注意:退消费税的,在上述增值税数据采集完成后,再进行消费税进货数据采集即可,不需要再做出口处理。

在所有数据录入结束后,进行数据分解,数据分解后分别在出口录入和进货录入中进行“序号重排”、“审核认可”。

出口货物单证目录的录入:进入基础数据采集--企业经营情况--出口货物单证目录的录入.(二)数据加工处理

实退税数量以下为空,并不为错,数据加工处理后将出现数字。

①进货出口数量关联检查:对同一关联号,同一商品码下的进货和出口数量进行检查。执行“数据加工处理进货出口数量关联检查”(此步必做,否则申报数据容易出错,并且退税申报明细表中的出口进货金额、退税率、应退税额等栏目数据无法生成)。如果检查结果出现错误标志“E”或“W”,则需对错误数据进行调整。关联检查后有“E”错误,必须检查。

②换汇成本关联检查

建议要求所有外贸企业均在系统配置中设置换汇成本的检查。③预申报数据一致性检查 ④生成预申报数据。

在关联检查结果未出现“E”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

预申报:点击“数据加工处理” 之“生成预申报数据”,依提示生成一个文件夹,将该文件夹压缩命名为本单位的海关代码,在国税我的办税厅或高信等软件的出口退税上进行预审。输入关联号≤“”,在空白处输满“9”,生成预申报数据。

(三)、预申报及预审

1税务机关反馈预申报审核结果。

2业根据反馈的预申报审核结果调整申报数据,准备正式申报。

(四)、退税正式申报

正式申报:执行“预审反馈处理---确认正式申报数据”将数据提交到“正式申报环节”。

1、生成申报数据并打印申报表 ①、查询并打印退税申报表

确认申报数据准确无误后方可打印表格。

打印明细申报表:在“退税申报本次申报明细”和“退税进货本次申报明细”中,执行“扩展功能”申报表打印,预览无误后,点击打印及可。

②、生成并打印汇总表

汇总表的主要内容根据明细表数据自动生成,但企业可以进行修改。注意以下内容是否有误:

申报年月 申报批次 总进项金额 申报退税额 打印汇总表,同上。打印主要对“扩展功能”。

注意一点:汇总表上的应退税额和进货税额可能和明细表上有点小差异,修改的方法是:1应退税额要达到三表统一2进项税额要求和进货明细表的数据统一,和出货不统一,不影响退税申报

上述操作后,若发现有错误或已申报数据中无数据,点击“撤销本次申报”,重新进行数据加工处理、生成申报。

③打印出口货物单证目录:退税正式申报---打印其它申报报表---打印出口货物单证目录

④生成退税软盘:

执行“数据统计上报生成退税申报软盘”,选择路径后点“确定”。生成申报软盘共12个文件:

建议:每一次申报按“申报年月+批次”在硬盘建立一个文件夹进行数据备份,以防软盘损坏,避免批次及序号重复。

把其中6个DBF文件以邮件形式发给国税负责退税人员的邮箱。

2、整理装订单证

按照出口明细表顺序逐票整理装订单证:增值税专用发票、消费税须报消费税(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收汇核销单、出口报关单、出口发票。

3、上门申报退税

携带申报表(主要包括:汇总表一份、进货明细表一份、出口明细表一份)、申报单证和电子申报数据(软盘或U盘)到申报大厅办理退(免)税申报。

企业出口退税及纳税申报流程 篇3

一、“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上期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 (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1.如果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大于零, 表明当期出口应退的进项税额不足抵顶内销货物应纳税额, 当期仍有需要缴纳的税额。在这种情况下, 无期末留抵税额。免抵退税额=依公式计算的结果, 应退税额=0

2.当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小于零 (即当期有留抵税额) 时, 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 如果“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小于或者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 则实际退税额以“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为限。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 如果“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大于或者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二、会计核算

税法规定:生产企业必须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三个月后免抵退税申报期内办理免抵税申报手续。逾期不申报的, 除另有规定者和确有特殊原因经地市级以上税务机关批准者外, 不再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 (免) 税申报。因此生产企业应在货物出口90日内做会计处理。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必须以出口发票上的FOB价作为计税依据申报计算“免、抵、退”税。如采用到岸价 (CIF) 或成本加运费价 (CFR) 成交的, 应扣除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的运费、保费、佣金等。若申报扣除数与实际支付数有差额的, 按实际支付数调整。

实现收入:

借:应收账款—出口业务

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业务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进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转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收到出口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出口业务

支付运费、佣金等:

借:应收账款—出口业务

贷:银行存款冲减收入 (红字) :

借:应收账款—出口业务

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业务

依据税务部门审核通过的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表:

借:应收补贴款 (有退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三、纳税申报

企业的纳税申报行为分为增值税纳 (免抵) 税和免、抵、退税纳税申报。

1.出口退税前提

(1) 出口产品属于增值税范围的产品;

(2) 必须报关离境。以加盖海关验讫章的出口报关单和出口销售发票为准;

(3) 必须在财务上做出口销售;

(4) 必须收汇并已核销。

2.出口退税程序

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口并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上做销售后, 按规定于次月增值税法定纳税申报期向税务机关的征税部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及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

(1) 企业首先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做增值税纳税申报, 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注意如下事项:

1) 当月享受免抵退税政策的出口产品的销售额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第7栏) 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

2) 增值税纳税申报附列资料“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第18栏) 按当期全部 (包括单证不齐全部分) 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计算填报;

3)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免抵退税货物应退税额” (第15栏) 按照退税部门审核确认的上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当期应退税额”栏填报。

(2)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必须在每月1-15日内对当期 (以增值税纳 (免、抵) 税申报期为基准) 及收齐的前期出口单证进行“免、抵、退”税申报。

1) 生产企业将当期在财务上做销售的全部出口明细 (按出口报关单) 录入退税申报系统, 生成明细申报数据, 对单证不齐无法填报的项目暂不录入, 并做相应的单证不齐标志 (缺少报关单的单证不齐标志为B, 缺少核销单的单证不齐标志为H, 缺少代理证明的单证不齐标志为D, 缺少两种单证以上的, 同时填列两个以上字母) , 对该条出口信息的其他项目有关数据按出口发票上列明的金额并扣除支付的运费和保险费后录入。

2) 对前期出口货物单证不齐, 当期收集齐全的, 应在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时单独录入, 一并申报, 生成明细申报数据, 参与当期免抵退税的计算。

3) 在生成明细申报数据之后, 在“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录入增值税申报表中的相关项目, 生成申报汇总表。

4) 将计算机申报生成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 (一式五份) 、计算机申报生成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 (一式四份) 、经基层税务管理部门审核签章的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一式两份) 、连同税务机关统一印制的出口商品专用发票、出口报关单 (出口退税联) 及其他出口退税附送材料一并上交基层退税部门进行初审, 审核通过, 征税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字后, 连同企业申报数据上报主管退税机关审批。

由于生产企业出口应退税额与免抵税额与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应纳税额有关。当企业的应纳税额为负数时, 涉及到应退税额 (这部分金额企业要在次月上交到税务部门) 。而出口退税的税款实行计划管理。财政部每年在中央财政预算中安排出口退税计划, 同国家税务总局分配下达给各省 (区、市) 执行, 因此审批了的应退税额实际退到企业的时间要由税务部门来确定。正常情况下, 生产企业实际交纳税款的月份一定多于有留抵税额的月份。因此, 可以采取变通的办法:在有留抵税额时, 在出口退税申报有效期内, 将实际已收齐单证的出口货物, 做成单证不齐, 不计算应退税额。待次月企业应纳税额为正数时, 再做成单证收齐, 用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直接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避免增加企业流动资金的紧张程度。

3.出口退税附送材料

(1) 报关单。报关单是货物进口或出口时进出口企业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 以便海关凭此查验和验放而填具的单据。

(2) 出口销售发票。这是出口企业根据与出口购货方签订的销售合同填开的单证, 是外商购货的主要凭证, 也是出口企业财会部门凭此记账做出口产品销售收入的依据。

(3) 结汇水单或收汇通知书。

(4) 属于生产企业直接出口或委托出口自制产品, 凡以到岸价CIF结算的, 还应附送出口货物运单和出口保险单。

(5) 出口收汇已核销证明。

(6) 与出口退税有关的其他材料。

4.出口退税备案工作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现代化管理理念下一篇:研究生学术生态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