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出口退税(精选3篇)
骗取出口退税 篇1
一、出口退税
(一) 出口退税的概念
出口退税 (Export Rebates) 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 对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已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或免征应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它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税收措施。2009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纳税人出口货物, 税率为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 免征消费税。
(二) 出口退税的具体规定、流程及方法
1、出口货物 (免) 税的基本要素包括:退 (免) 税范围、税种、税率、计税依据、期限、地点、预算级次等。
2、出口货物退 (免) 税的企业范围, 一般是指经商务主管部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 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和委托出口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
3、我国现行出口货物退 (免) 税的货物范围主要是报关出口的增值税、消费税应税货物。
4、出口货物退 (免) 税的税种仅限于增值税和消费税。
5、出口货物退 (免) 税的税率, 即出口退税率, 是指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我国现行出口退税率主要是17%、14%、13%、11%、9%、5%六档。
6、出口货物退 (免) 税的方式
按照现行规定, 出口货物退 (免) 税的方式主要有免、退税, 免、抵、退税, 免税三种。
7、出口货物退 (免) 税的基本流程
生产企业办理免、抵、退税的业务流程: (1) 向商务主管部门取得进出口经营权; (2) 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 (3) 报关出口; (4) 进行纳税 (预免抵) 申报; (5) 取得出口货物报关单 (出口退税专用) ; (6) 收汇核销; (7) 取得出口收汇核销单 (出口退税专用) ; (8) 单证齐全申报免、抵、退税; (9) 开具收入退还书、免抵税款调库通知书; (10) 取得退税款。
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业务流程: (1) 向商务主管部门取得进出口经营权; (2) 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 (3) 购进货物; (4)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5) 报关出口; (6) 取得出口货物报送单 (出口退税专用) ; (7) 收汇核销; (8) 取得出口收汇核销单 (出口退税专用) ; (9) 凭有关单证申报退税; (10) 开具收入退还书;取得退税款。
(三)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衍变
1985年3月, 国务院正式颁发了《关于批转财政部〈关于对进出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的通知》, 规定从1985年4月1日起实行对出口产品退税政策。它是我国特定税收政策的产物。1988年1月开始实行全面彻底退税, 属于产品税、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产品, 按核定的综合退税率计算退税, 并对出口的应退税款一律由国家预算收入退付。1991年开始实行外贸体制改革, 重申出口退税政策不变, 但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1994年1月1日起, 随着国家税制的改革, 我国改革了已有退还产品税、增值税、消费税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 建立了以新的增值税、消费税制度为基础的出口货物退 (免) 税制度。2009年1月1日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 中国的出口退税制度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二、骗取出口退税犯罪
(一) 概念
骗取出口退税罪 (刑法第204条第1款) , 是指故意违反税收法规, 采取以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 犯罪构成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 是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和国家财产权。实践证明, 实行出口退税制度, 对于鼓励出口, 扩大和占领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 发展外向型经济, 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少数企业事业单位却趁机采取假报出口等手段,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它不仅严重地破坏了国家关于出口退税的管理制度, 扰乱了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顺利执行, 而且还给国家财政造成严重损失。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以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体, 依《刑法》第211条之规定, 单位亦能构成本罪。其中单位主要是具有出口经营权的单位。因为出口退税实质上是国家为了鼓励产品出口而给予的财政性资助, 不具有出口经营权的单位不可能享受这种优惠。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 并且具有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由于出口企业工作人员的失误, 或者产品出口以后由于质量等原因又被退回, 造成税务机关多退税款的, 因没有骗税的犯罪故意, 因此不能以骗取出门退税款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而只能由税务机关责令出口企业限期退回其多退的税款, 属于出口企业失误的, 还可按日加收滞纳金。出口企业骗取出口退税的动机, 一般是为了完成国家规定的继续享有进出口经营权所必须达到的创汇任务, 并从中嫌取一定比例的代理出口手续费。但是动机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三、骗取出口退税案典型案例与打击方法分析
1999-2003年9月期间“××公司”出口劳保手套6000万双, 报关金额6402万美元, 与国外客户的实际成交价为2473万美元, 高报出口3929万美元, 指使49户生产厂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707份, 金额15210万元, 税款2585万元, 价税合计17796万元, 骗取出口退税总值5469万元, 该市国税局作出对“××公司”已取得骗取出口退税款1305万元进行追缴, 处以2倍罚款2610万元的处理决定, 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将“××公司”离岸账户存款240万美元追缴入库, 拟追缴外贸公司已退税款1043万元, 外贸公司未退税款1506万元不予退税, 其余骗税款已由各地税务机关陆续追缴并处理, 公安机关批捕涉案人员8人, 其中该公司法人代表已由该市检察院以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罪向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厉制裁。这起骗税案反映了一种新型的骗取出口退税形式, 在有真实的货物出口的情况下, 虚构出口货物的价格, 以低报高出口。“××公司”通过国外接单、国内下单、向外贸公司买单、虚抬单价高报出口、压低数量抬高单价虚开专用发票、将压低开票数量部分的货物通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厂家直接高报出口等一系列操作, 魔术般的将货值虚抬至三倍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骗取出口退税是一种严重的犯罪, 其后果主要有:一造成税款流失, 使国家蒙受经济损失;二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给其它合法的出口企业造成损失。骗取出口退税的犯罪分子将所骗取的退税款作为自己的利润, 将出口货物的价格压低到正常价格之下, 与其它合法的出口企业争夺国外客户, 使其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状态;三是滋生虚开发票的市场。骗取出口退税必然伴随着虚开发票, 为了取得退税款, 犯罪分子必然要指使生产企业虚构出口商品的货名、数量、单价等要素, 以低报高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同时生产企业为保持较低的税负率必然要取得虚开的进项发票进行抵扣, 从而形成虚开发票的恶性循环和需方市场, 这也是虚开发票。
因此打击出口退税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资金流, 无论是何种骗取出口退税方法, 必然会涉及到资金的流动, 有些是通过洗钱的方式先运作到国外或港澳地区, 然后再回到国内, 掌握资金流向, 就能主动掌握有无真实出口。2、物流, 货物都需通过运输, 弄清有无真实运输, 或运输量多少, 能有效打击骗取出口退税3、货物流, 通过盘库等有效方法, 能掌握真实的进项材料及出口货物的真实情况。4、发票流, 对来自虚开高发地区的发票进行重点关注, 并通过国家金税工程, 及时进行情报研判。5、运用纳税评估专用方法, 如用电量、用工量, 横纵向财务数据比较等寻找出差异线索, 有针对性的进行打击。
四、出口退税案件的预防与管理对策
实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办法是在出口退税指标不足矛盾和世界贸易增长乏力的新形势下, 加强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 建立科学、严密、高效、规范的出口退税管理体制的重大举措, 对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防范打击骗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范和加强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管理, 是加强税务管理, 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税、依法退税的必然要求。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免、抵、退”税管理。
(一) 加强对外销免税销售管理, 防止虚假预免预抵税
1、利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 加强外销免税管理。
过去, 企业如报关出口货物批次较多, 在没有拿到《出口货物报关单》之前, 企业不知道此批出口货物的报关单号码和核销单号码。但是, 实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以后, 自2001年8月1日起, 北京、南京等六个进行“联网报关”项目试点地区的部分企业可以根据企业核销单号码通过口岸电子执法系统查找对应的海关预录入编号, 所以, 税务机关应要求企业在申报免税的外销发票上需注明对应的核销单号码和预录入编号。税务机关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核销单号码和预录入编号通过口岸电子执法系统进行核实, 使企业如实申报外销免税销售收入, 防止虚假预免预抵税。
2、加强检查力度, 打击虚假预免预抵税行为。
为防止企业预免预抵税行为, 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企业外销销售收入账的核对和检查, 对长期没有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的外销收入以及从外销销售收入转到内销销售收人的, 应核实清楚, 并通过口岸电子执法系统进行核查, 如有出口信息但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申报期限的, 应立即要求企业将此笔销售转到应税销售收入, 并补交增值税和加收滞纳金;如查不到信息的, 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六条的规定, 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未缴的税款外, 并依照有关惩治偷税、抗税和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 加强对进口料件税收管理, 防止少报或不报。
实行“免、抵、退”税后, 对出口生产企业的进料加工复出口的出口货物退 (免) 税管理, 应加强对“应抵扣税额” (即: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X退税) 和“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 (即: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征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X{征税率—退税率}) 的管理上, 因为这两个指标都直接影响“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和“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税额”的计算 (详见财税字[1997]5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通知》) 。所以管理的重点应放在进料加工贸易的进口料件上, 因为这一数据的不申报、少申报或缓期申报都直接影响当期生产企业的进项税金转出正确与否, 从而直接影响生产企业当期应纳税金的计算、抵退税款的虚增。为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进料加工方式进行偷税和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税务征收机关应与税务管理机关、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及时沟通与联系, 对生产企业已从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取得的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或进料加工免税核销证明有无将“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及时、全部、足额地反映在次月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抵扣明细申报表》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 减少当期的应纳税额。
2、税务管理机关在审核生产企业抵、退税单证时, 应严格把关。首先, 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贸易性质为进料加工、进料对口的, 企业申报、录入时有无混淆为二般贸易、来料加工;其次, 生产企业申报的进料加工贸易的单证是否已向税务管理机关申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明细申报表》备案;第三, 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号是否与申报备案一致, 有无与其它进料加工登记手册相混淆。第四, 加强对生产企业申报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明细申报表》及电子数据、《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申请表》及相应附件的审核, 并及时转交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批。
3、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应将企业上报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明细申报表》及申报的电子数据与海关进口报关单的电子信息相核对, 检查企业是否少报或不报进口料件, 并根据进料加工出口货物报关单审批《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申请表》, 及时出具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或进料加工免税核销证明、反馈给税务管理机关和生产企业。
4、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应及时收集海关有关进料加工进口报关单、出口货物报关单的电子信息, 与海关保持经常的联系, 及时掌握出口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手册》的情况, 对生产企业报送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税明细申报表》及电子数据与海关电子相核对。
5、税务检查机关、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出口生产型企业的检查。对有进料加工贸易的不申报、少申报或混为一般贸易的, 应加大处罚力度, 以维护国家出口货物退 (免) 税管理办法的严肃性, 坚决打击不法分子利用进口料件少纳税、多抵税、多退税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
加强对外销计税价格管理, 防止多免多抵多退税外销收入是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 (免) 税的主要依据, 外销收入不管是什么成交方式下的, 最后都要以离岸价为依据进行核算和办理出口货物退 (免) 税, 因此, 如果成交方式不是离岸价的, 应扣除相应的国外运费、保险费和佣金。在“先征后退”税管理模式下, 先征税与后退税是同一计税依据;而在“免、抵、退”税管理模式下, 如不加强对计税依据的管理就会造成多免税、多抵税、多退税。检查时首先应着重核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表》与产品外销销售收入账是否一致, 逐笔核对实际支付的国外运费、保险费、佣金与所扣除的金额是否相符, 有无多扣或少扣“运、保、佣”的现象;其次应检查“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账目, 防止企业将“运、保、佣”费用列入其它费用支出, 从而多享受免、抵、退税款;第三还应检查“应交税金—进项税金”科目, 检查经海关查验放行后的出口货物所支付的海运费、空运费、铁路运费、陆路运费是否也提取了进项税金进行抵扣。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出口退税的具体程序及运行模式进行分析, 阐述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构成要件, 并结合典型案例, 分析打击出口退税犯罪的具体方法, 以期对打击出口退税犯罪及加强出口退税管理有一定帮助。本文分四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出口退税的概念及出口退税的程序和方法,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骗取出口退税犯罪的构成要件及相关规定, 第三章主要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犯罪的方法, 第四章根据当前出口退税管理的漏洞, 分析如何加强税务日常管理, 以防范出口退税犯罪。
关键词:出口退税,出口退税犯罪,打击方法,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1[M].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9.
[2]刘家琛.新刑法条文释义[M].人民法院出版社.
骗取出口退税 篇2
为
2017-03-07 法税先锋刘金涛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6)闽0403刑初149号公诉机关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张某甲,男,1968年1月16日出生。因涉嫌犯骗取出口退税罪于2014年10月29日被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取保候审,2015年10月29日经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检察院决定取保候审。2016年10月28日由本院决定取保候审。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检察院以闽元检公刑诉(2015)156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某甲犯骗取出口退税罪,于2016年9月18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同年9月23日立案,适用简易程序,并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潘飞龙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张某甲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经审理查明:2011年开始,被告人张某甲与三明市晨铭瑞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铭瑞公司)实际经营人罪犯罗某某(已判决)商议,向王某甲、施某某(另案处理)等人以购买海关报关单、外汇等手段,虚构国外订货商向该公司订货的事实,并根据海关报关单上的内容制作购销合同。被告人张某甲根据取得的报关单据上的内容以晨铭瑞公司的名义,在没有与厦门靠岸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靠岸公司)、漳州市芗城正杰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杰公司)、永定县华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鑫公司)发生真实货物往来的情况下,签订了4份总金额为人民币(币种,下同)2,853,864元的虚假购销合同,上述3家公司虚开28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厦门靠岸公司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7份用于申报退税,金额共计610,133.31元,税额共计103,722.69元,合计价税713,856元,可退税额91,520元,实际骗取退税款91,520元;正杰公司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7份用于申报退税,金额共计610,266.67元,税额共计103,745.33元,合计价税714,012元,可退税额91,540.01元,实际骗取退税款91,540.01元;华鑫公司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4份用于申报退税,金额共计1,218,799.97元,税额共计207,196.03元,合计价税1,425,996元,可退税额共计182,820元,实际骗取退税款182,820元。上述票面金额为2,439,199.95元,税额414,664.05元,价税合计2,853,864元,可退税款合计365,880.01元。被告人张某甲再将合同金额款项通过晨铭瑞公司对公账户转入上述3家公司的账户,扣除按照票面的价税金额的8.5%的开票费用支付给靠岸公司、华鑫公司以及按票面的价税金额的9%支付给正杰公司的开票费用,被告人张某甲通过其提供的个人银行账户将剩余款项收回。而后再由罗某某向税务部门申请出口退税。期间,被告人张某甲一共以晨铭瑞公司名义骗取出口退税365,880.01元,扣除其支付给罗某某20,000元好处费,支付给王某甲购买报关等单据的费用25,000元,向施某某购买外汇的费用23,000元,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费用246,148.5元,被告人张某甲非法获利51,731.5元。2014年10月29日,被告人张某甲主动向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投案。案发后,被告人张某甲主动退出款项160,000元。上述事实,被告人张某甲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被告人张某甲基本信息情况表、违法犯罪经历查询情况表、到案经过、福建省行政暂时扣留财物收据、购销合同、张某甲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汇总表、福建省增值税专用发票、账户历史交易明细、关于三明市晨铭瑞贸易有限公司涉税案件检查线索移送报告、厦门口岸出口有问题海运提单退税明细表、深圳口岸有问题海运提单退税明细、厦门、深圳海运提单核对结果、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三明市晨铭瑞贸易有限公司对应合同情况、中国农业银行对账单、电子银行交易回单、记账凭证等书证;证人张某乙、罗某某、王某甲、王某乙的证言;被告人张某甲的供述和辩解;辨认笔录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张某甲伙同他人,违反国家规定从事“四自三不见”买单业务,以假报出口的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共计365,880.01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张某甲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属自首,依法予以从轻处罚。被告人张某甲案发后退出违法所得,有较好的悔罪表现,依法酌情从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一条,第六十四条、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五条、第七十六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条、第六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张某甲犯骗取出口退税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七万元。
二、被告人张某甲退出的违法所得人民币51,731.5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一份。审 判 长
包华斌审 判 员
郑成珺人民陪审员
王源河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日书 记 员
刍议骗取出口退税犯罪 篇3
一、骗取出口退税犯罪的特点
(一) 犯罪主体智能化、专业化程度高
骗取出口退税需要利用出口退税政策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精心设计各个环节, 犯罪分子要熟知税务、海关、银行、外汇等相关部门的政策, 了解各部门之间的衔接漏洞, 具有在外贸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实践经验, 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 总结和完善骗税方法。
(二) 犯罪手段隐蔽性、欺骗性强
骗取出口退税的“业务运作”方式中“票、货、款”相分离, 犯罪分子采取假报出口、真假结合、以真掩假、无货虚开、“借货出口, 买票退税”等各种花样翻新的手段做文章, 骗税的单证表面真实有效、手续齐备, 具有高度的合法性、迷惑性, 给相关部门查办案件带来了很大难度, 尤其是当案发因涉及多个部门, 大量真假票据混杂时, 调查取证工作显得非常困难。
(三) 犯罪链条复杂化、团伙化趋势明显
骗取出口退税不是仅靠一两个公司或个人就能完成的, 需要不同公司、各犯罪分子之间互相配合、周密分工、环环相扣。从伪造或者签订虚假的买卖合同开始, 到获取申请退税所需的票据、单证直至骗税成功, 战线长, 有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需要经过一系列环节, 团伙成员中有的负责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有的负责提供外汇收汇单证, 还有的负责办理报关出口手续, 同时该类犯罪分子多以出口企业为平台, 与境内外走私犯罪团伙和“地下钱庄”相互勾结, 利益分配复杂, 形成跨地区、跨行业的网络犯罪。目前犯罪呈现出由热点地区和沿海向内地蔓延、由热点商品向多种商品蔓延, 骗税主体由贸易型公司向所有类型公司转化延伸的趋向。
二、骗取出口退税犯罪的原因剖析
(一) 犯罪成本低, 巨额经济利益驱动
骗税案件涉案金额一般以百万计, 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用于支付获取单证、相关票据、打通关节的费用远远低于其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在无货虚开的情况下, 只需借用境外资金过账, 就可牟取巨额暴利。在高额经济利益驱动下, 不法分子不惜以身试法, 疯狂骗取出口退税, 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二)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市场庞大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现象在全国各种商品专业批发、零售市场显得尤为突出。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大都是定期定额缴纳税款, 有时不需要专用发票, 企业将这部分销售收入作为账外经营收入, 不做账务处理, 客观上使企业有了虚开专用发票的空间, 部分一般纳税人和外贸企业为降低税负和骗取出口退税往往会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开票企业在财务处理上实现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的同时又有了获取高额非法利润的机会, 不法分子也利用此便利, 为假报、虚报出口货物来源骗取出口退税披上了合法外衣。
(三) 部门协作和信息沟通不畅
骗税从设计到成功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 中间牵涉到税务、海关、银行、外汇等部门, 由于不少部门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信息不能共享, 相互交换比对独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互协作的工作也没有常态化, 给犯罪分子留下了作案空间。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利用时间差在交易过程中完善相关手续, 采用虚虚实实的手段蒙混过关, 尽量不露出破绽, 给案件的查办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 现行监管模式存在漏洞
出口退税税务机关一般只审核企业出口退税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但无法核实出口货物是否真正由开票企业负责生产和装运;出口地海关主要检查货物出口是否真实, 而货物名称、金额、数量、重量以及货物来源地等是否正确则很少监管。另外, 海关目前多采用随机检查的方式, 出口检查偏松使出口货物的真实情况不能被准确反映出来, 给骗税分子假报出口骗税以可乘之机;外汇管理局只关注出口货物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办理外汇核销, 不审查资金来源的走向。
三、遏制骗取出口退税犯罪的对策建议
(一) 增强做好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犯罪工作的自觉性, 提高思想认识
相关职能部门要从维护国家外贸工作正常运转的高度和全局来认识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犯罪的重要性, 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中央各项部署上来,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迅速严厉地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各项违法犯罪活动。把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查作为打击犯罪的重要措施, 召开联席会议, 及时沟通工作情况、分析犯罪的新动向和重大案情, 确定整顿重点对象, 形成打击合力。另外, 退税机关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增强工作责任心, 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考验, 严格把关, 坚持规范管理与防范骗税“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原则, 继续保持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高压态势, 把握工作主动权, 防止不法分子和个别企业“浑水摸鱼”。
(二) 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协调和衔接, 实现信息联动
骗取出口退税的监管牵涉到海关、税务、银行、外汇等部门, 应当明确各监管部门反骗税工作职责, 细化分工, 在强化现有监督手段的同时, 除涉密信息外,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保持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逐步建立起税务与海关、银行、外汇等职能部门之间出口退税凭证与数据资料联网共享体系, 保持对骗取出口退税犯罪的严打和高压态势, 把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消灭在萌芽阶段。税务部门要发挥主力军作用, 彻底查清骗税的来龙去脉, 并把涉案线索及时转送给有管辖权的公、检等部门;银行、财税部门要负责查清骗税企业开户、资金往来和税款入库、退库等情况;外汇管理部门要加强外汇结售汇的管理;外经贸部门要对外贸企业和有进出口自营权的生产企业加强管理与检查。
(三) 完善现行税收管理制度, 源头打击犯罪
税务部门要加强税收基础管理, 严格执行退税政策, 对不具备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不予认定, 严格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用、存制度, 强化对企业退税单证的审核, 建立企业退税评估预警机制, 发现退税疑点的必须函调核实, 对辖区内出口企业出口退税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线索, 要及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同时应建立健全对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免税核销手续, 要求其将出口单证报税务机关备案, 堵塞管理漏洞。
(四) 主动加强骗税热点研究, 及时搜集证据
骗取出口退税手段愈加新颖、隐蔽, 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出口统计分析, 对异常增长的商品和企业及时调研, 分析增长的原因。检察机关要关口前移, 加强对骗税新手法、新特点的研究, 注意骗税的趋向动态, 及时固定扣押涉案的单据、凭证、退税材料等证据, 尤其是相关经办人员的证言以及电子数据账簿, 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应的鉴定工作。
(五) 加大防控打击力度, 尽力挽回经济损失
税务稽查部门要扩大稽查面, 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买方和卖方, 认真执行涉税违法案件的移送制度, 基本骗税事实构成犯罪的要按规定尽快移交公安部门, 杜绝“以罚代刑”。公安机关对所发现的骗税犯罪线索, 及时初查, 构成犯罪的迅速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及时批准逮捕、审查起诉。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和震慑力。公、检、法等部门同时要积极跟踪落实案件的后续处理情况, 及时冻结犯罪分子的财产, 防止涉案赃款被抽逃、转移, 对骗税案件进行曝光, 震慑不法分子, 尽最大可能挽回经济损失。
出口退税本质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 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 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 从而增强竞争能力, 扩大出口创汇。但随着当前产品出口退税率的不断提高, 犯罪分子为牟取暴利,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活动十分猖獗, 造成骗取出口退税犯罪多发, 有鉴于此, 运用多种手段尤其是法律手段尽快遏制骗税犯罪的势头, 有效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规范和整顿出口市场秩序、巩固和发展外贸出口形势已经刻不容缓。
摘要:近年来, 在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同时, 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 利用国家政策的漏洞, 采取多种手段骗取巨额出口退税, 牟取暴利, 不仅造成了国家税款的巨额损失, 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贸易秩序。笔者结合本地区办理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 总结了该类犯罪的主要特点, 分析了该类犯罪多发的原因, 并探索提出了遏制该类犯罪的方法和对策。
【骗取出口退税】推荐阅读:
骗取新农合资金案例05-17
骗取贷款罪案件无罪辩护之辩护词精选(2017年版)10-06
出口退税管理09-25
出口退税政策12-05
出口退税管理07-25
出口退税知识11-21
出口退税5流程05-17
出口退税鉴证报告10-11
出口报关退税流程11-19
外贸出口退税申报流程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