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多样性(共8篇)
地理位置多样性 篇1
本文将以福州市为例, 探讨城市开发建设中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关系, 并针对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从而提高实践基地的生态景观效应和科技实践效应。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努力, 拓展城市的区域空间, 提升城市的生态文化内涵, 彰显福州多彩的生态文化魅力。
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教育科技实践的 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 定义是:“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不同于传统城市公园, 它强调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参与, 强调服务—学习实践需求关系的重要性, 不单纯以游憩、休闲、审美为目标, 主张有目的的学习、有组织地进行城市之肺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了解, 特别是要求青少年在感受自然魅力的同时, 懂得保护生态环境。
二、山水交融、宜居宜业的新城市—福州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 闽江、乌龙江穿城而过, 全区共有山林1 000多亩, 城区内有50多座山体, 107条内河, 形成“城在山中, 山在城中, 碧水入廓, 古城拥翠”的格局。福州有海水、淡水和温泉, 河口、海湾遍布众多湿地, 闽江河口湿地已入选国家自然保护区, 是我国水网平均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福州温泉资源丰富, 温泉资源储量大、埋藏浅、水温高, 日可开采量超过3万吨, 并且位于市中心, 这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福州绿树成荫,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4.9%, 绿地率达37%,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 拥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6处。本地乡土树种十分丰富, 据统计, 共有3门160科1 136种, 为福州市生态园林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福州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 闽江口湿地获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同时, 福州还有环保协会、观鸟协会等众多社会组织参与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因此, 福州无论从自然环境、资源环境, 还是从社会发展环境来看, 均已初步具备建立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良好条件。
三、建设生态公园城市的薄弱环节
1.城市空间拓展相对滞后于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 福州进行了“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建设滨江滨海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规划, 在建设过程中, 城市发展空间一直没有拉开, 越江临海的步伐缓慢, 仍然囿于闽江沿岸, 导致中心城区的人口过于密集, 中心城区用地压力大, 交通拥堵, 社区绿地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此外, 闽江沿岸和南台岛开发建设的建筑阻挡了沿江通风廊道, 阻碍了城市空气流通和污染物的扩散, 近年来热岛效应明显。总之, 城市基础设施的超负重影响了居住环境的优化。
2.湿地和内河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近年来, 随着城市部分湿地区域的过度开发, 湿地的生态功能退化, 滩涂围垦、吹沙造地破坏了湿地滩涂生态系统的平衡, 使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的生物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闽江口附近的近海海域水污染严重, 导致近岸海域近年来赤潮多次爆发, 给河口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威胁。由于湿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还有城市内河沿线一些居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企业污水排入内河中, 造成饮用水取水口的污染趋势加重, 加之受闽江潮汐影响, 水源地水质盐度指标呈上升趋势。城区内河遭到有机质污染, 达标率不足60%, 氨氮、总磷指标超标严重。
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教育科 技实践基地的建议
1.打造生态城市文化, 开启大公园生活
福州应凭借大自然给予的资源禀赋, 凸显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 积极打造“绿城、花城、水城”, 使福州成为海峡西岸经济的核心区、人文和谐的文化城和一个宜居的大公园。因此, 福州建立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 不仅是建立一个对外展现福州生态建设成就的窗口, 同时也是建立一个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生态教育的基地, 这能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推动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要求学生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接受大自然的哺育的同时, 精心呵护自然资源, 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生态湿地。例如开发体验类科技实践活动, 开展采摘、劳作、科普教育、拓展训练、农副产品加工DIY等体验活动, 或在沿江滨海地区漫步或骑行, 将“纯生态、科技体验”的理念植入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实践体验中。
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 以生态学为指导, 合理布局城市湿地系统。福州市具有丰富的河流水网, 以闽江、乌龙江等为主干的水系脉络纵横全城。另外, 要充分挖掘内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内涵, 营造亲水公共开放空间、游憩休闲空间, 使内河充分“透出来”, 成为学生的公共活力带, 充分展现福州“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
2.建设应尊重原生态, 突出文化品位
从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出发, 我们应重视对生态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建设城市公园时尽量保留原生面貌, 维护生态平衡, 这样一来, 保留的生态价值才更高。笔者建议, 生态公园教育基地的建设应尽量保持原生的树种植被, 保留原来的自然环境, 略做升级改造, 不宜全部铲平。如福州旗山自然公园, 公园在淡水河边, 以农田、池塘等人工湿地为主, 应保留原生的面貌, 包括农田、池塘、水道、植物等, 可做部分改动, 以木栈道连接各处, 多架空力求不破坏绿地。
想要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 就要开发一系列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 不断丰富生态科技实践的内涵, 向社会提供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科技文化产品, 扩大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对社会的影响, 例如建立自然教育中心、森林体验营地、观鸟平台、森林体验攀爬架, 举办生态博览会与科普知识论坛等。在组织观光方面, 可组织五大精品路线:闽越自然文化探索发现之旅、闽都温泉休闲度假之旅、闽江黄金水道观光之旅、福地生态峡谷亲水之旅、跨越海峡榕台风情之旅。
3.挖掘生态文化内涵, 建设生态教育人才队伍
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规划者, 我们要深入挖掘城市的生态文化内涵, 将城市的生态和文化品位相结合, 例如挖掘滩涂湿地的悠久历史, 探寻温泉的传说故事等等。在宣传生态文化的同时, 还要注意将生态课程引进学校, 通过开设生态环保课程、组织生态体验与生态活动, 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宣传离不开教育, 笔者认为, 应逐步建立起一支生态科普教育的人才队伍, 普及生态知识,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自然生态教育, 这样才能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 打造文明生态家园, 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结语
建设生态文化城市是当今城市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我们要发扬福州“美丽、幸福”的先天优势, 进一步展现福州经济的活力美、社会的和谐美、文化的繁荣美、生态的自然美和城市的宜居美, 从而打造令人向往的“美丽之都、有福之都”。
地理位置多样性 篇2
1、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
2、物种多样性。
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
二.价值
1、直接价值
直接价值表现在当地消费使用价值(如食物,消费等)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
2、间接价值
它的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等。
3、选择价值
选择价值也是潜在价值。今天,没有人敢确定现在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也不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也很难确定。
三.意义
1、生物遗传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资源。
2、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 值等方面的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
3、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生存地共同构成的生态环境。它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3个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些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命活动,才构成了自然界这个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
四.实质
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由于不同的基因有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是不同,因此,可以说每个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地理位置多样性 篇3
这些不一致的理论观点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将供应商地理分布的多样性对于产品创新的影响简单地归纳为促进或阻碍可能并不恰当,相关研究需要深入讨论地理多样性影响产品创新的边界条件。由于不同外部环境下跨地理异质性知识对企业所产生的价值不尽相同,同时,企业自身能力也会显著影响企业搜索和整合利用跨地理异质性知识的效率[15],因此企业要边界条件。为此,本文重点关注环境层面的技术不确定性、市场竞争、企业内部的技术能力和组织柔性对于地理位置多样性与产品创新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基于我国209家制造企业所购建的供应商网络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对于相关假设进行了检验。
1 理论与假设
1.1 地理多样性与产品创新
近年来,伙伴地理位置和企业创新的关系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一方面,部分学者基于知识的观点,强调地理分散化所带来的差异化知识对企业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认为地理临近导致企业与其伙伴的知识构成趋于一致,知识冗余增多[16],伙伴所提供的异质性知识减少[17];与之相对的,供应商网络地理分散化能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当地知识[5,9],知识差异化程度大,企业可以通过整合这些新知识以实现产品创新。另一方面,部分学者基于组织经济学的观点,关注企业地理分散化对知识获取、吸收整合所带来的成本,认为地理多样性形成的地理距离增大了企业搜索异质性知识的经济成本[12],指出吸收和整合跨地理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信息失真等问题,不确定性较高[10],企业吸收和整合的跨地理异质性知识的成本较高[8],因此,认为地理多样性不一定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甚至可能起阻碍作用[10,11]。
上述研究理论的争议引发对两种理论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的进一步探讨。大量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能力因素对企业产品创新有显著的调节作用[18,19]。具体而言,从外部环境来看,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程度显著影响企业对异质性知识搜索、整合的投入[20],可能改变供应商网络对于产品创新的价值。从企业自身能力来看,技术能力是企业知识水平和吸收能力的反映[21],不仅影响企业产品创新过程中所搜索知识的异质性程度,还能影响产品创新中企业吸收外部信息与知识的效率;战略柔性能够通过协调、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以提高企业整合与运用新知识的效率[19]。上述两者均对企业产品创新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重点关注企业技术不确定性、市场竞争程度以及技术能力、战略柔性对供应商地理多样性与企业产品创新的关系的调节作用。
1.2 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
外部市场环境往往是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作为市场环境的两个基本属性,不确定性和竞争对企业创新的直接影响已被学者广泛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程度两个因素对企业供应商地理多样性与产品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
技术不确定性被定义为技术发展的不稳定性、复杂性和对重大变化的不可预知性[18]。外部技术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供应商地理多样性对产品创新的价值越大。一方面,技术不确定程度较高的环境中,新知识和新技术在市场中不断涌现,企业现有知识有迅速变得陈旧的风险[18]。此时,企业亟需通过供应商网络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而供应商的地理位置多样化恰好能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非冗余的技术知识,促进企业更较有效地开展产品创新。与之相反,当技术不确定性较低时,行业主流技术和设计已经成熟并趋于稳定[22],而此时供应商给企业带来的知识可能不再新颖、创新价值降低。这些知识并不能推动企业的产品创新,甚至还会增加企业的认知负担[14],对产品创新产生阻碍作用。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先动的竞争性的战略来应对高不确定性[23],即企业更倾向主动进行产品创新来应对高技术不确定性以获取竞争优势。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高技术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产品更新压力。此时,供应商所提供的差异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可以不断吸收新知识并整合供应商提供的这些异质性知识并将其快速转化为产品创新,以获取竞争优势。综上所述,对企业产品创新而言,在高技术不确定性下,地理多样化分布的供应商网络所带来的异质性知识的价值更能得到凸显,技术不确定性能加强地理多样性对产品创新的作用。
然而,作为衡量企业在所处行业里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小的指标,市场竞争程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成本压力大、风险承受能力弱[24],且亟需快速地开展产品创新活动以获得竞争优势。市场竞争负向调节地理多样性对产品创新的作用。一方面,高水平的竞争强度意味着行业内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化和标准化,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降低成本往往成了企业获胜的关键[11],因此企业在开展搜索活动时会面临较强的资源约束。虽然地理多样化的供应商网络能为企业带来异质性知识,但其构建和维护成本较高[8],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承受新知识吸收和转移过程中信息失真风险的能力下降[6,25],此时,地理多样性给企业产品创新带来的净价值显著降低。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开展更加快速的产品创新活动[23]。相较之下,企业整合利用现有技术与知识进行产品创新的速度快、周期短,而通过搜索并吸收地理分散化异质性知识进行产品创新花费的时间长。因此,当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更倾向利用现有知识进行快速的产品创新,地理多样化的异质性知识对实现企业快速产品创新的贡献并不突出。据此,提出假设:
假设1:技术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地理多样性和产品创新的关系。
假设2:市场竞争程度负向调节地理多样性和产品创新的关系。
1.3 企业能力的调节作用
企业能力体现企业获取知识、吸收整合和适应环境的效率[15],能为企业实现产品创新提供坚实基础。本研究主要关注企业自身技术能力和战略柔性两个因素对供应商地理多样性与产品创新关系的边界作用。
技术能力是企业自身的关键能力之一,其本质是企业现有知识的总和,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企业整合和运用内外部知识以创新的能力[26]。本研究认为,技术能力能负向调节地理多样性对产品创新的作用。首先,从获取新知识的角度来看,自身技术能力强的企业知识和技术存量丰富,且处于行业前沿[27]。相对于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它们对知识的新颖性程度要求更高。随着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原本地理分散的供应商网络能为企业所提供的异质性知识可能变得不再新颖,因此,企业获取“新”知识的难度增大,地理多样性通过提供异质性非冗余知识而实现产品创新的可能变小。其次,从知识获取的成本角度来看,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企业对异质性知识新颖程度的要求变高,企业必须加大在供应商网络中的搜索范围和力度才可能发现符合要求的异质性知识。这一举措使企业的新知识搜索成本增大,从而减小了地理多样性的异质性知识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净价值。同时,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企业现有的知识水平提高,其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提高[15],企业可以对现有知识进行再次整合以进行产品创新,这也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跨地理异质性知识对企业产品创新的价值。
除此之外,企业战略柔性也是衡量企业能力的重要指标。战略柔性是指企业在变化的外部环境中识别并应对变化、合理投入和运用资源的能力[28,29]。战略柔性越强,地理多样性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越大。一方面,战略柔性强的企业具有前瞻性强,能更好地判断市场走势和行业未来趋势[30]。这部分企业往往更善于灵活地结合市场情况和自身特点调整产品创新活动,也更清楚自己能从供应商网络中获取何种异质性知识以促进产品创新。从基于知识的观点来看,介于对市场发展的良好前瞻,战略柔性强的企业更清楚市场需要什么新产品,在跨地理搜寻中较其他企业更容易发现可能促进产品创新的异质性知识。从搜索成本角度来看,较强的前瞻能力能帮助企业在搜索过程中有的放矢,降低企业新知识搜索成本。另一方面,战略柔性强的企业资源协调能力较强[31],能快速协调、合理配置企业内部的知识和技术资源,灵活调整内部流程[19],能创造最合适的内部学习氛围以促进企业对跨地理异质性新知识的吸收和整合[20]。此外,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大大降低了企业吸收和整合新知识的成本。因此,当企业战略柔性强时,其对供应商异质性知识的吸收和整合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也得到提升。据此,提出假设:假设3:企业技术能力负向调节地理多样性和产品创新的关系。假设4:企业战略柔性正向调节地理多样性和产品创新的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问卷及数据搜集
参照Zaheer等[30]的研究,首先依据两个标准建立了一个制造行业中企业的名单:(1)企业年龄大于2年;(2)非大型国有企业。通过与名单当中的企业进行电话或邮件沟通,确定232家国内制造企业愿意参与研究,研究人员对企业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209份有效问卷。研究样本数据为分布在中国19个地区的209家制造企业的基本数据,以及其国内外944家供应商的相应数据。统计发现,209家制造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41.63%,民营企业占29.19%,国有企业占17.22%,其他企业占11.96%;企业的平均年龄为16.58年,员工数量平均值落在600~1 000区间;供应商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且大多为大中型企业。研究样本分布良好。
2.2 变量度量
参照以往研究文献,研究中所有问题都使用7级Likert量表打分。问卷用“1~7”来衡量问题描述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其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完全符合。
因变量:研究采用5个题项测量产品创新:企业近两年来开发出了“具备很强创新性的新产品”“打破了产业的传统思路的新产品”“给产业带来新思路和新理念的新产品”“令消费者和竞争对手很感兴趣的新产品”和“给企业带来新思路和新理念的新产品”。
自变量:参照Phelps[32]对技术多样性的度量,对供应商网络的地理多样性进行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gi代表供应商网络的地理多样性,n指供应商的数量。lij是企业i和供应商j的地理差异,并对两者的地理差异进行了序数测量,同省取1,相邻省取2,非相邻省取3,不同国家取4。sj指供应商j相对于其他供应商的地理独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比较该供应商是否和其他4个供应商在同一省份,取值为与该供应商同省的其他供应商个数,范围为1~4之间的整数。在所有计算中,自治区和直辖市当作省份处理。
调节变量:在企业自身能力方面,以技术能力和企业柔性作为调节变量。其中技术能力用与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在技术开发方面做得更加出色”、“公司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更高”、“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更加出色”、“公司的研发投入更高”、“公司往往能提前完成各种技改和研发项目”和“公司往往能更快地完成各种技改和研发项目”等6个题项进行测度;企业柔性用“公司能比较容易地调整产品线”、“公司能比较容易地从现在主营市场切换到新的目标市场”、“公司能比较容易地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以适应客户新的需求”、“公司能较迅速地调整内部资源的使用方式”和“公司能较容易地将内部资源由现有的应用重点转移到其他领域”等5个题项进行测度。
控制变量:参照Sidhu[5]和Shankar[1]的研究,对公司年龄、伙伴规模以及与供应商合作时间进行了控制。同时,在公司资源与能力方面,本文对公司专有化投资、信息化能力和财务资源进行了控制;在公司战略与组织特征层面,引入顾客导向、企业家导向创新作为控制变量;在制度规范方面,对和银行关系、和政府关系、规范进行控制。
2.3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进行了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除企业家导向创新的Cronbach系数为0.790,其他Cronbach系数都在0.8以上,表明各变量的各个题项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信度通过检验。各个变量的平均方差萃取值(AVE)均大于0.6,最小值为企业柔性的AVE (0.614);组合信度均大于0.8,最小值为企业家导向创新组合信度0.867;变量测量的聚敛效度良好。同时,所有变量的AVE平方根值均大于该变量和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各个变量之间的区分效度通过检验(见表2)。
3 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整理得到的样本相关数据,使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和回归分析。为了避免分析交互作用产生的共线性问题,该研究先对相关变量进行了中心化处理并计算形成交互项之后再进行分析。首先对各个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以及两两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所有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都在临界值以下,说明数据结构合理,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包括4个回归模型。其中模型1检验地理多样性与产品创新的关系;为了检测模型稳定性,模型2和模型3分别分组引入调节项,分开检验企业外部环境变量(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程度)和内部环境变量(企业技术能力和战略柔性)对地理多样性与产品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旨在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模型4为全模型。各个模型的VIF值都在3以下,均远远小于10,表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模型1分析表明,地理多样性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β=-0.103,P>0.05),这个结果也从侧面证实了本文进一步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调节作用的必要性。结合模型2和模型4来看,技术不确定性与地理多样性交互项的系数为0.172 (P<0.01),市场竞争程度与地理多样性交互项的系数为-0.148 (P<0.05),说明技术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地理多样性与其产品创新的关系有加强作用,而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地理多样性与其产品创新的关系有削弱作用;假设1和假设2均成立,且全模型和分组模型结果都显著,
注:1)*为0.05水平显著,**为0.01水平显著,***为0.001水平显著;2)对角线上的值为平均方差萃取值(AVE)的平方根
产品创新的关系有削弱作用;假设1和假设2均成立,且全模型和分组模型结果都显著,结果稳定。结合模型3和模型4的分析结果来看,企业技术能力显著地负向调节地理多样性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β=-0.205,P<0.05),假设3成立。企业战略柔性显著地正向调节地理多样性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β=0.192,P<0.05),假设4得到支持。调节项在分组引入模型和全模型中均显著,且显著水平相当,模型定性良好。
3) N=209
注:1)标准化回归系数,括号内为标准误差;假设检验系数为单尾检验,控制变量系数为双尾检验;2)+p<0.1,*p<0.05,**p<0.01,***p<0.001;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与贡献
近年来学术界纷纷开展有关地理多样性和企业产品创新的研究中,学者根据不同理论推导出来二者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不一致。同时,相关实证研究也存在不同甚至对立的结果。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理论争议,结合基于知识的观点和组织经济学的观点,以中国209家制造业企业及其供应商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在地理多样性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发挥的边界作用,形成以下几个研究结论:
第一,地理多样性对企业产品创新的作用受到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能力的调节,企业产品创新是供应商地理多样性与外部环境、自身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就外部环境而言,当企业面对较高的技术不确定性但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的环境,构建一个地理分布多样化的供应商网络对于企业的产品创新具有推动作用。相反,在技术环境较为稳定但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环境下,供应商网络的地理多样性对产品创新的作用变得不明显。第三,就内部能力而言,当企业技术能力并不突出但战略柔性较强时,供应商网络的地理分散化对企业产品创新的价值被放大,供应商网络的地理分散化能显著促进企业产品创新;而当企业技术能力较高战略柔性较弱时,这种作用变得不明显。
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两个角度探索了供应商网络地理多样性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的边界条件。针对当前对于地理多样性与企业产品创新的理论争议,基于知识的观点和组织经济学观点,对技术不确定性、市场竞争程度、技术能力和战略柔性等4个因素在地理多样性与企业产品创新的关系中发挥的边界作用进行研究,并探讨了4个因素的调节机制,为解决现有文献的争议提供了一种思路,也加强了读者对现有理论的理解。
此外,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实证贡献和实践启示。首先,基于企业供应商网络层面从多边的角度开展对地理多样性与创新关系的研究,突破了传统双边关系(一个企业和一个伙伴)的研究思路,拓展了现有研究对地理多样性的测量和研究,验证了现有理论的效力。其次,本研究结论可以指导国内企业根结合部环境和内部能力建立供应商网络的地理多样性:当外部环境中技术不确定性高而竞争强度低时,或者企业技术能力一般而战略柔性强时,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地理多样化的供应商网络来推动产品创新。
4.2 局限性与展望
地理位置多样性 篇4
上节课我们已经着重学习了我国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这个气候特征是什么?(学生:季风气候显著)我国的季风气候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学生:雨热同期)那么我国季风气候又分为哪两种气候类型?我国还有什么气候类型呢?
(板书)气候复杂多样
[讲授新课]
(投影)《我国不同的气候类型》(图2.26)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从图2.26上,你能发现什么呢?(学生:除了季风气候,我国还有其他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主要是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云南南部、广东南部和台湾南部及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图2.26中,能否看出我国还有一个什么重要的气候特征?(学生: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或气候复杂多样)(教师板书:气候复杂多样)这个气候特征的形成与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关呢?(学生: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教师及时表扬)(投影)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2.26和图中四个地点漠河、海口、吐鲁番、五道梁的气温曲线变化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各地的气候特点,进而判断它们各属于我国哪一种气候类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搞清我国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学生回答)①西北的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不足10 mm,冬季平均气温在-10℃,夏季平均气温在25℃以下)气候干燥、冬冷夏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②西南的五道梁(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说明青藏高原上大部分地区四季低温,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属于高原山地气候;③东北部的漠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均降水量不足50 mm且集中分布于夏季,冬季均温达-30℃,降水仅10 mm,说明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④南部的海口(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150 mm左右,说明海南岛气候湿润,终年皆夏)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教师小结)教师肯定学生的分析结果后,补充:此外,由于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在青藏高原地区就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气候。(投影)图2.27,引导学生观察高山气候有什么特点?[学生:气候类型和地面植被呈现垂直变化:海拔低处为热带气候类型和植被(椰子树)、海拔较高处为温带气候类型和植被(落叶阔叶树)、海拔更高处为寒温带气候类型和植被(针叶树)、海拔最高处为寒带气候类型和植被(冰川广布)]
(播放VCD)引导学生边听《珠穆朗玛》歌曲,边欣赏藏族人民的服饰。
(提问)青藏高原居民为什么要穿着体现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藏袍?(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学习课本P43上的有关材料。
(学生回答)一是可以保暖;二是可以适应温差的变化。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气候特色,也有不同的民族服饰。(课堂活动)1.结合下面材料,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我国复杂的气候资源。
果菜乘专列
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素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果菜生产基地,所种植的瓜菜每年都以200万吨的规模远销全国。为此,铁道部门还开通了从广东湛江至乌鲁木齐、哈尔滨和山东寿光等地的“果菜专列”,源源不断地将南方蔬菜瓜果销往北方地区,丰富了北方居民的“菜篮子”,改变了北方地区冬季萝卜、土豆、大白菜“当家”的历史。
(启发思考)为什么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素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一直能成为我国主要的果菜生产基地,而且产品远销全国?这与这些地区所处的什么位置有关?(学生: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教师小结)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由于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纬度位置较低、海陆
用心 爱心 专心 位置优越,深受季风气候影响,有充足的水热条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因此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称,一直成为我国主要的果菜生产基地,且产品远销全国。
(提问)怎样因地制宜利用我国复杂的气候资源呢?(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
(教师小结)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补充:发展水果蔬菜生产一定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地的自然条件(土地、光照、水分、热量等),适合种植什么果菜就种植什么果菜,不能盲目生产。
2.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你举例说明。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如夏天可以去海滨、湖岸或山上避暑。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不同。如四川、湖南、贵州等地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当地居民爱吃辣椒,以驱寒抗风湿。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种植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也不同,如东北种植的是春小麦、甜菜;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的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甘蔗;华北、东北种植的油料是花生、大豆;长江以南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种植的是温带水果瓜菜,如苹果、梨、葡萄、萝卜、大白菜等,南方种植的是亚热带、热带水果瓜菜,如柑橘、菠萝、荔枝、香蕉、辣椒、绿茄子等。(教师及时表扬学生)[课堂小结]
我们在第二节中学了哪些主要知识?各小组同学归纳后小组代表发言:我们明白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及成因,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及分布,我国冬季最冷、夏季最热的地方,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着重学习了我国的两大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及其成因。
●板书设计
用心 爱心 专心
●活动与探究
星期天,组织学生到农村从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等方面调查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并结合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生产为什么不能单纯依靠天然降水,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利措施?
地理位置多样性 篇5
目前, 对该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系统进化、分类、地理分布等[4], 其它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是食性、繁殖特性、染色体核型和消化生理[5,6,7,8,9], 从分子水平对昆明裂腹鱼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应用RAPD技术对分别采自乌江上游和北盘江上游的昆明裂腹鱼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差异性分析, 探讨其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程度, 为其种质资源的遗传学研究积累资料, 同时也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昆明裂腹鱼样本采集于贵州境内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的盘大河河段和北盘江上游支流可渡河的泥猪河河段, 每个地点各采集12尾, 体重44.6~266.8 g, 体长17.7~31.8 cm。采集时间为2007年4月和7月。
1.2 实验地点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基础兽医实验室、水产养殖实验室。
1.3 仪器和试剂
PCR仪 (TECHNE TC-512) , 紫外分光光度计-752型 (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 DNA 聚合酶, 2×Reaction Mix[天根生化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 引物 (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250 bp DNA Ladder Marker, DNA提取纯化试剂盒DV811[宝生物工程 (大连) 有限公司]。其它药品和试剂均为AR级产品。
1.4 实验方法
1.4.1 样品采集
取活鱼背部肌肉2~5 g, 用料塑袋封装后迅速投入液氮, 带回实验室置于-20 ℃冰箱保存待用。
1.4.2 模板DNA提取和检测
模板DNA采用DNA提取纯化试剂盒DV811说明方法进行提取,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样品浓度和纯度。
1.4.3 随机引物筛选
以24尾裂腹鱼的混合DNA池为模板, 从38条长度分别为10 bp的随机引物中, 筛选出能扩增出清晰、丰富、稳定条带的20条引物用于扩增。
1.4.4 DNA片段扩增
PCR反应为20 μl 体系, 其中包括:引物1 (25 μmol/L) 0.4 μl, 引物2 (25 μmol/L) 0.4 μl, 2×Reaction Mix 10 μl, Golden DNA Polymerase (2.5 U/μl) 0.2 μl, 模板DNA (2 ng/μl) 1 μl, 无菌去离子水8 μl。每个反应38个循环, 每个循环为94 ℃变性60 s, 37.1 ℃复性60 s, 72 ℃延伸90 s, 首次循环前94 ℃预变性5 min, 最后一个循环完成后72 ℃延伸10 min。扩增产物采用1.4%TBE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 凝胶用EB染色后经凝胶成像系统成像, 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1.5 数据统计分析
电泳图谱中的每一条带记为1个位点, 只记录电泳后可辨认的条带, 当某一扩增带出现时记为1, 缺失则记为0, 从而建立原始谱带矩阵, 并据此统计位点总数、多态位点数和每个多态位点在群体中的分布频率。群体的多态位点频率=该群体的多态位点数÷位点总数×100%。
用RAPD instance package version 1.04程序中的Nei氏公式计算群体内不同个体间遗传距离D和不同个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F, F=2 Nxy/ (Nx+Ny) [10], D=1-F, 其中Nxy为个体x和y共有条带数, Nx和Ny分别为x和y具有条带数。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 (Sij) 为群体i和群体j中任意两个个体随机组合所得遗传相似指数平均值, 用公式1-Sij计算群体间遗传距离。
2 结果与分析
2.1 RAPD扩增结果
在供选的38条随机引物中, 有18个引物没有产生明显的扩增产物, 其余20个引物分别在昆明裂腹鱼两个群体各12个个体中扩增出清晰、丰富、重复性好的条带。昆明裂腹鱼盘大河群体扩增带为4~10条, 片段大小为200~1 600 bp;昆明裂腹鱼泥猪河群体扩增带为4~9条, 片段大小为200~1 600 bp。20条引物在昆明裂腹鱼两个群体中检测到的位点数及多态位点数统计结果见表1。引物P04扩增昆明裂腹鱼两群体的电泳图谱见图1、图2。
从表1可以看出, 20条引物在昆明裂腹鱼盘大河群体和昆明裂腹鱼泥猪河群体中检测到的总位点数分别为121、125个, 多态位点数分别为57、73个, 多态频率分别为47.11%、58.40%。
2.2 群体遗传距离
统计分析得到昆明裂腹鱼两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距离见表2, 昆明裂腹鱼盘大河群体内个体间最大遗传距离为0.296 9, 最小遗传距离为0.109 8。昆明裂腹鱼泥猪河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值为 0.883 1, 最小值为0.695 4。两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50 3。
3 讨论
3.1 昆明裂腹鱼盘大河群体和昆明裂腹鱼泥猪河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74 5、0.196 3, 两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50 3。如按Shaklee等[11]提出鱼类在属、种、种群三级水平上的遗传距离为0.9、0.3、0.05的分化标准, 以上两个群体已远高出种群分化标准。本试验样鱼采集地盘大河和泥猪河分属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是两个完全隔离的地理种群, 由于不同的地理与生态条件,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本研究没有找出区分昆明裂腹鱼盘大河群体和昆明裂腹鱼泥猪河群体的特征性条带, 很可能是所筛选的引物还不足以找出这样的特征带, 对此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3.2 昆明裂腹鱼盘大河群体的遗传相似系数 (0.825 5) 要高于泥猪河群体 (0.803 7) , 说明其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较小, 纯度较高, 遗传多样性偏低。昆明裂腹鱼盘大河群体内遗传变异相对昆明裂腹鱼泥猪河群体内遗传变异要小, 也反映近年来昆明裂腹鱼盘大河群体因酷渔滥捕对其群体资源的影响较大, 造成其群体内多态性有所下降, 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减少。何勇等[12]对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 该河的裂腹鱼种质资源在数量上趋于减少, 因此加强乌江上游六冲河裂腹鱼资源保护已显得十分重要。
注:P.D.H 指昆明裂腹鱼盘大河群体; N.Z.H 指昆明裂腹鱼泥猪河群体。
致谢:感谢陈祥、曾智勇、范家佑三位老师在实验中给予的帮助, 感谢毕节市畜牧局周礼敬、水城县坪寨乡畜牧兽医站曹思刚在采样工作中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曹文宣, 陈毅峰, 等.中国动物志鲤形目 (下卷) [C].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273~290.
[2]伍律, 吕克强, 李德俊, 等.贵州鱼类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189~190.
[3]武云飞.中国裂腹鱼亚科鱼类的系统分类研究[J].高原生物学集刊, 1983, (3) :119~140.
[4]陈毅峰, 陈自明.裂腹鱼类系统发育和分布格局的研究[J].动物分类学报, 1998, 23 (增) :17~34.
[5]陈永祥, 罗泉笙.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繁殖力的研究[J].动物学研究, 1995, 16 (4) :324, 342, 348.
[6]陈永祥, 罗泉笙.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幼鱼发育的观察[J].贵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7, (2) :106~109.
[7]陈永祥, 罗泉笙.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的胚胎发育[J].四川动物, 1997, 16 (4) :163~167.
[8]赵海涛, 陈永祥, 周礼敬, 等.昆明裂腹鱼畸形胚胎的形态观察[J].毕节学院学报, 2007, (4) :72~76.
[9]胡思玉, 白建梅, 葛传龙, 等.昆明裂腹鱼淀粉酶活性研究[J].水产科学, 2007, (4) :234~236.
[10]Nei M, Li W H.Mathematical model for studying genetic variation in terms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J].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79, 76 (5) :5269~5273.
[11]Shaklee J B, Tamaru C S, Waples R S.Speciation and evolution of marine fishes studied by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proteins[J].Pac Sci, 1982, 36:141~157.
多样化导入让高中地理课堂更精彩 篇6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直观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直观的情境在某些情况下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 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例如,在学习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 这一课时,有位教师以直观情境导入新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该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但是对于这些内容,学生倍感抽象,因而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如果教师以解说方式直接引进地球自转、公转的内容,学生只会觉得毫无吸引力,学习兴致也会有所降低。但若是教师将地球自转、公转过程模拟成动态视频,引导学生直接感受地球的自转、公转,学生的兴趣变得很浓厚。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 和公转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马上积极地思考与讨论起来,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
2.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情境创设会促使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从而让引导更有效。
例如,在学习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水污染及 其防治》这一课时,教师以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学习,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教师特意搜集了本市的水污染的照片,并以多媒体方式与之前水未被污染的照片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 感受到水 污染的严 重性。在此基础 上,教师进一步让 学生思考:本市为何 会出现水 污染? 长期饮用受污染的问题水易带来哪些危害?生活情境与生活问题 足以让学 生对本课 的学习内 容产生兴 趣。 由此,教师从本市的水污染问题延伸到全国的水污染问题,自然导入新课。
二、设问导入,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设问导入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陈述或者出示与教材 内容紧密 相关的问 题,引导学生 交流讨论,从而导入新课学习的一种方式。
例如,在涉及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化过 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时,教师以设问形式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衰败吗?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会产生影响吗? 如果有,是什么影响?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何?这些问题的设计较为开放,教师也紧密结合了西方国家早已出现的“逆城市化”进行综合设计,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因此,在看到这些问题后,学生学习 的兴趣浓厚,他们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生展开交流,从而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优化导入效果。
三、时事导入,增强时代气息
时事导入主要是指以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为 背景材料,紧密结合地理教材内容进行导入的一种方式。 高中生对于社会发展、国内外时事有一定的敏感性。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时事导入地理课堂学习,增强地理学习的时代气息,教会学生联系时事学习地理。
例如,在学习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 对人类的危害》这一课时,教师以2015年4月份发生的尼泊尔大地震为时事背景材料,利用这一大地震中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知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看到这些视频材料和听了教师的讲述后,学生的情绪被带动起来了。 趁热打铁,教师设计深入主题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这一时事材料进行探讨:尼泊尔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尼泊尔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哪些?这样的处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位置多样性 篇7
1. 引言
在电子政务和社会经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统计行业作为政府管理和决策以及向社会提供经济统计数据的信息服务部门正面临着信息化的新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虽然现在的各种调查统计和分析中, 计算机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和管理已基本得到实现。但这样的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大部分是针对传统表格和一般的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结果表现形式单一、不直观, 缺乏统一的框架对各专业统计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整合、组织、管理及综合分析, 造成了统计数据的“条”“块”分割, 使各种统计指标缺乏可比性, 难以综合利用, 更加难以实现信息的数据挖掘[1]。
为了适应这种挑战, 需要改变以往信息处理方式, 建立社会经济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将已有的非空间统计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有机集成, 实现统计数据与空间地理信息的关联与匹配, 按地理空间的形式采集、组织和分析统计数据, 挖掘统计数据的空间内涵, 拓宽统计数据的应用范围。其中, 社会经济统计地理信息查询结果的多样式显示功能可以改变表格的显示样式, 克服了现在的一些软件只能显示原始数据的缺陷, 提高了用户对信息的分析、挖掘能力。
考虑到系统不仅以C/S结构在统计局内部使用, 也需以光盘的形式免费分发给用户, 论文采用开源组件Source Grid开发出Super Grid控件实现多样式显示功能。
2. 多样式显示功能分析
2.1. 数据格式
宏观经济数据是多样式显示功能的基础数据。就目前来看, 宏观经济主要的来源是统计报表、城市卡片和县卡片。另外, 基本单位汇总数据、人口普查汇总数据也是宏观经济数据的一部分。基本年鉴数据一般是报表数据经过处理后的结果, 年鉴数据在统计局的业务位置不是很重要, 但年鉴数据也是将来系统中可能需要处理的一部分, 应该也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的数据来源来考虑。
宏观经济数据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透过复杂的数据组织结构, 它们也存在着共性, 就是每一个统计数据都可以通过空间、时间、指标来确定, 用数据库的语言描述就是可以分为地址码字段、时间字段、指标字段, 只要数据表中存在这几个字段, 就可以完整的描述统计数据。
系统的宏观经济数据存储在SQL Server 2005中, 表1为典型的宏观经济数据表结构, 其中的地址码与空间数据中的地址码 (DZM) 相对应, 实现空间数据与统计数据的统一[2]。查询后的宏观经济数据如2所示。
2.2. 功能需求分析
论文重点研究多地区、多年、多指标的宏观经济数据查询结果的多种表格方式显示, 具体有以下五种。
(1) 普通样式:原始表数据显示
(2) 地区分类样式:以地区为主, 显示各个时间的各种指标信息。
(3) 时间分类样式:以时间为主, 显示各个地区的各种指标信息。
(4) 指标分类样式:以各类指标为主, 显示各个地区、不同时间的信息。
(5) 时间-指标样式:以时间加各类指标为主, 显示各个地区的信息。
3. 详细功能设计
3.1. 界面设计
多样式表格显示模块需要以上述五种方式显示数据。其中, 普通样式可以直接显示, 不需要进行复杂处理。论文主要论述其他四种样式, 具体显示效果如图3所示。
如图1所示, 时间分类样式为跨时间 (年) 的多地区、多指标数据显示;地区分类样式为跨地区的多时间 (年) 、多指标数据显示;指标分类样式为跨指标的多地区、多时间 (年) 数据显示;时间_指标分类样式为时间+指标的多地区数据显示。
3.2. 核心组件设计
Visual Stdio.Net本身提供了一个数据绑定控件Data Grid[3][4][5]。可以直接将数据绑定到该控件中来显示所有数据, 这样就避免的使用for循环实现数据显示, 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开发效率。总体上Data Grid控件是一个二维的数据网格, 用表格形式显示数据源数据, 并且支持选择、编辑、删除、分页显示和排序等功能。但是Data Grid控件只能显示单列数据, 样式简单。
Source Grid组件具有很强的重绘功能, 通过简单的命令, 如rowspan=2, 就可以实现跨行显示。系统基于开源组件Source Grid[6][7]开发出Super Grid控件, 如图2所示, 可以轻松实现各种表格的跨行、跨列显示。
该组件提供了四个数据多样式显示接口、一个数据处理接口和五个数据输出接口, 详细功能如下所示。
>Span State是实现跨地区显示的接口;
>Span Year是实现跨时间显示的接口;
>Span Indicator是实现跨指标显示的接口;
>Individual Query是实现时间指标样式的显示接口;
>Reduce Dumensionality是实现降维处理的接口;
>Expor HTML是实现HTML格式输出的接口;
>Expor Word是实现Word格式输出的接口;
>Expor Excell是实现Excel格式输出的接口;
>Expor XML是实现XML格式输出的接口;
>Out Put Table是实现表格输出的接口。
其中, Span State、Span Year、Span Indicator需要提供统一入口参数, 即原始表格信息, 表格格式为 (DZM、MC、YEAR、I1、……、In) 。实现时间-指标样式的显示效果, 需要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 控件提供Reduce Dumensionality方法实现此功能。
4. 结论
宏观经济数据多时间、多地区、多指标的三维特征, 难以利用普通控件显示复杂样式。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反映数据, 满足用户对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深层次挖掘的需求, 论文利用开源组件Source Grid较好实现了4种复杂样式显示。同时, 由于Source Grid具有开源的特征, 基于Source Grid开发的控件Super Grid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经济统计地理信息光盘系统中, 开拓了统计信息的服务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杨宽宽, 宋雪清, 安凯.国家社会经济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地理信息世界, 2005, 8 (3) :32-34.
[2]张富, 张丽娟, 梁军, 张书亮.社会经济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元数据库的设计及应用.测绘科学, 2007. (32) :1-3
[3]张康年, 柯善剑, 陈利文等.VC中利用DataGrid控件实现数据绑定.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5 (2) :41-43.
[4]张建成.在ASP.NET中巧用DATAGRID控件[J].计算机与网络, 2010 (012) :68-72.
[5]杨梅, 魏恒义, 宫殿庆, 等.基于VC++.N ET的数据访问技术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 2012, 22 (5) .
[6]http://sourcegrid.codeplex.com/.2012.7
地理位置多样性 篇8
●高效运用资源库功能
备课是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 其中也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更自由的平台。
资源库中自带了众多的图像、音频等文件,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自由调用、剪辑。其强大的功能更在于它支持不同类型资源的分类存储和管理, 教师只需要课前把准备好的教学素材, 如地理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按教学意图有序地导入电子白板资源库, 在课堂上便可自由调用, 组织教学素材, 不必都放到课件中。这就改变了PowerPoint软件播放课件时程序固定的问题, 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当时课堂的情况进行调整, 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 真正实现课堂互动, 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在《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复杂多样》的备课过程中, 笔者将歌曲《黄土高坡》、视频《季风气候形成》 (如图1) 、《寒潮警报》、《锋面雨》 (如图2) 直接嵌入到资源库中, 在需要使用时调出播放即可。比较而言, PowerPoint软件播放视频和音频资料时, 是通过嵌入或超链接实现的, 需要把视频或音频文件放在指定的文件夹内, 一旦计算机或操作环境发生改变, 教师在演示时就很容易因为路径问题出现错误。
地图是地理的语言, 是地理知识最直观的表达, 学会合理使用地图获取知识是地理课最重要的能力目标。教师可以将课堂所需的地图存放到资源库中, 在使用过程中, 只需要调出即可。与传统的板图相比, 教师节约了画图的时间;与挂图相比, 教师不但可以对着地图指读, 还可以描画;与PowerPoint中的地图相比, 教师可以直接面对学生, 而不是面对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 并且还可以将多幅地图进行叠加讲解, 使知识更加清晰、直观地呈现。
在讲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时, 教师先展示一张图片《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如图3) , 用突出显示工具找出界线, 然后从资源库中再调出一张《中国山脉的分布》图片叠加在上面 (如图4) , 要求学生对照这张图圈出这条界线所经过的主要山脉。通过地图的叠加、对比、描画,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很好地掌握了知识。
●高效运用交互功能
电子白板中有笔、突出显示、选择、橡皮擦等工具, 可以实现课堂上的即时书写、拖动, 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方便。
冬夏季风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对着地图进行讲解, 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看明白, 教师就已经讲完了。而利用电子白板, 教师首先讲解夏季风的形成过程, 将中国海陆位置的底图呈现给学生, 边讲解, 边拖动高气压、低气压的图标到相应位置, 然后利用钢笔工具画出风向, 让学生自己判断。第二步, 教师让学生参照夏季风, 讨论冬季风的形成过程, 并请一位学生上台进行拖动和绘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演示情况, 及时做出引导和纠正 (如图5) 。通过对比、讨论、演示大大加强了所有学生的参与性, 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国五大气候区的特征, 课本上正文部分并没有直接写出来, 而是通过一幅气候类型分布图搭配四幅小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呈现的。这部分同样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需要学生学会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初步分析各种气候的特点。笔者将五个气候区的特点在电子白板课件中分别列出, 然后让学生分成五个小组, 根据书本上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每一组讨论一个气候区的特点, 最后要求每一组推选一个代表上台拖动目标完成对应的匹配。在这里充分利用了容器功能, 如果学生匹配正确, 会自动出现如潮的掌声;如果错误, 则会自动返回原来的位置 (如图6) 。这样, 在演示过程中, 既使学生受到了鼓励, 又避免了学生害怕答错而不敢参与到课堂中来的情况发生。
电子白板还有一个神奇墨水功能, 可以在电子白板上仅透视出教师希望学生看到的那部分图片或文字, 而将其他不需要的部分暂时遮盖。在这节课讲到我国多样的气候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时, 教师希望学生回答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就将衣食住行四个字所在的图片遮盖掉, 然后做了一个放大镜, 在里面涂上神奇墨水, 当学生回答出其中某个方面时, 将这个放大镜移动到那个字上面, 透视出来, 而不是把四个字一起呈现 (如图7、图8) 。课堂中, 学生果然觉得非常神奇, 注意力瞬间就被吸引过来了, 纷纷猜测回答, 十分踊跃。
在讲解“季风气候给我国带来的灾害”时, 教师将灾害的图片和名称展示给学生 (如图9) , 请一位学生上台连线, 如果连错还可以使用橡皮擦工具及时修改, 这样将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用连线的形式呈现给所有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能力上台完成, 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参与了解季风气候给我国带来的灾害。
●高效运用储存和导出功能
电子白板可以如实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及学生的点滴细节, 以便教师在课后进行回放和反思, 从中找到优点和不足, 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每一堂课的个性化课件, 可以成为教师今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资源。
此外, 电子白板还具备导出功能, 可以将上课的内容转换成HTML、PPT等文件格式, 教师可以将导出的文件上传至校园网, 供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使用。
【地理位置多样性】推荐阅读:
地理位置08-17
地理位置定位05-27
地理位置路由06-09
云南的地理位置09-21
德国地理位置英语介绍11-23
巴拉干自宅地理位置07-22
第一章企业的地理位置10-15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设计10-20
特殊地理位置的超浅埋、小净距隧道综合地层预加固施工技术05-20
位置分析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