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成熟(共3篇)
感悟成熟 篇1
有人说:成熟是人的年龄达到一定阶段,身体形态和人体机能趋近完善的表现,是人的智力、情绪、社会适应性及心理达到的较佳的状态。其实,一个人成熟与否,并不是简单的年龄大小的划分和社会阅历的程度,而是经过无数次人生历练后其内在气质的流露。人们只有以坦诚、执着、自识,了却人间的烦恼,看淡红尘的纷争,默默地自我踏实,自我修复,自我完善,才能持不变的心性,丰富自己的阅历,获得成熟的人生。
成熟是一种奋斗,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征服,是一种付出,是一种生活的积累和经验,它是人们克服困难和挫折,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凝聚:坎坷的经历磨砺你的个性,使你成熟;良师的教诲陶冶你的情操,使你成熟,益友的交流提升你的人生品位,使你成熟,甚至失败的滋味,苦难的煎熬,都会使人变得成熟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成熟就是一种人生的代价,成熟的获得需要经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
成熟是品行修养达到的一种境界。玩聪明,乱是非,逢人能翻云覆雨,是成熟得奸滑;耍圆滑,卖老练,凡事老谋深算,是成熟得世故;只有怀有豁达、开朗、宽容、自律、自省、自励的美好品德,才能使人达到真正的成熟。所以,我们做人做事,既要审视自身的不足,又要注重吸收他人身上闪着光亮的东西,既要有成熟的谋略,又要有宜人的胸襟,这样才不失成熟者的风范。
有人希望在成长的过程和人生的旅途中一路绿灯,一帆风顺。然而,岂不知那几经的挫折,几番的失败,甚至痛苦的教训,都是你成熟起来不可缺少的阅历,不经一事,难长一智,只有磨难和经历才是对你最有益的东西。成熟是可以追求的,成熟的获得需要一个学习、发展、积累的过程,我们既不能将所追求的成熟作为人生的终点,也不能陶醉于自我认定的成熟状态之中,要用理智的头脑去面对一个万象纷呈的世界,用自己坚定的人生信念,走出一个成熟的人生。
裴倩敏
感悟成熟 篇2
去年迎新,我又看到了新生们或迷茫或期待的目光。大一是美好的,也是让人不安的,因为它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今后的日子会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性,或者是不确定性。但不论任何,这一切都是令人期待的。
大二,注定是一个两极分化的时期,有人会觉得无比充实,有人会觉得极度空虚;有人会充满成就感,有人会再次温习挫折与坚持这门古老的学科;产生这类情绪的可能是工作上的提升,能力上的进步;也可能是学业上的失误,情感上的彷徨。无论是哪一种,都代表着我们首次对未来,对人生所做的基于现实的思考,无论我们当时的态度如何,最后我们的思想大多殊途同归。
终于,我们步入了大三的殿堂,有些变化在不经意间发生了,还有些变化看上去却发生的那么突然。我们渐渐地发现学院对我们的关注早已少了许多。我们渐渐的发现室友们已经为你改变了自己的不少习惯。当然,我们中也有人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很在意学业,或者自己曾苦苦追求的并非自己想要的。
与当年的无病呻吟不同,我们对未来思考从自我训诫式的担忧,转变成了轻轻松松的自嘲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是的,未来依然是个谜。但那并不值得我们牺牲欣赏当下生活的光阴。也许会有人感到奇怪,既然大学生涯已经过半,我们不是应该更加忧虑未来?其实这很好理解,我们不能延长时间,但我们也不应忽略眼下的日子,我们只能选择给时间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间。
感悟成熟 篇3
文/花衣云影
曾经读过一个学者为后学之辈写的一篇文章,文章里说,很多脑袋聪明的人到了三十岁之后却平平庸庸,反而是那些不怎么聪明但很专注的人到了三十岁之后成绩渐现。这是他的人生体会,他希望年轻人要尽快找到能让自己投入进去的东西,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我当时不太认同这种看法,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是平庸还是有成绩,多半是需要衡量尺度,比如,需要看获得了多少奖,能挣多少钱,同行有多少的认可,所以,如果一个人有点遗世独立的心态、从而不愿意追求显赫的声名,是否就算“平庸”了?
但细想时,发现我忽略了另外一层东西:就是遗世独立同样需要专注: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孤独。
一位长者曾对我说,30岁以后的人生就要开始做减法。我原来没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现在渐渐悟到,其实也在讲专注的重要。
为什么要专注?因为只有专注才会感到踏实,双脚站立在坚实可靠的地方,灵魂才能安宁。事业的专注只是一种。这并不是功利主义,而是因为,只有做到了真正的专注,你才能向自己的内心提供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同样是形而上的。而且,没有专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纯粹。内心充满干扰和喧哗,如何能抵达平静美妙的彼岸世界?
很多人的心智不成熟,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成熟,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年轻过。就像缺乏良好生长条件的植物,无法结出成熟的果实。心智不成熟,这不是个别,而是人类的心灵常态,能真正成熟强大的人是非常少的。所以这世界上才需要宗教、哲学、文学、艺术,需要这些东西,能给纷乱的人生提供一些解释和慰藉。
几日之前,我在家乡拜访了一个故交。他不分昼夜地做兼职,我去他家时,他正在电脑上奋键疾书。此人本科学的是中文,硕士时改了另外的专业。现在,他更无法理解世界上还有“文学”这种事情。他说,精神生活我有啊,老婆孩子我都有了,要文学干什么呢。我不会看小说,更不可能去看诗,这些东西都让人虚弱懒散。我躺在床上读的书,也还是为了能多挣钱,我不会浪费任何时间。他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一个人要养家,的确必须这么做,但一定要以放逐精神生活为代价吗?卡伦霍尼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虚伪的内心充实根植于心智的愚钝,它只会让我们变得不堪一击,绝不值得羡慕。而西方的一句哲言更直接:宁与亚里斯多德同悲,不与母猪同乐。
但是,很多更深的悲剧,来源于内心缺乏稳定的力量。尤其对于已经走到了灵魂险境上的人来说,这一点尤为常见。在二十岁之前,总听人说,很多年轻时很激进的人一上岁数,就喜欢读中国的古书了。现在想来,是因为年龄和阅历都要求一种沉默而和谐的东西在生命中及时出现,没有人可以一生承受来自内心的分裂。
但这样的心究竟是成熟了还是衰老了,或者是未老先衰也未可知。记得去年流行过一则微博,大意是,中国的年轻人从来就没有年轻过,一踏上社会就进入了中年人的世界。所以又回到我先前提出的那个猜测:很多人的心智不成熟,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成熟,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地年轻过。所以,在该专注的时候他们无法专注,该深刻的时候他们无法深刻,该担当的时候他们无力担当。
有些进入中年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大彻大悟,勘破红尘,但这到底是在逃避,或者根本就是颓丧?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那就是看他对年轻人的态度。如果一个中年人一向只要年轻人颐指气使,那么可以基本推测,这个中年人自己也没有从青春中获得过多少有意义的东西,包括对自由的追求。我以后会不会是这种中年人,取决于我的年轻时代到底是不是真的没有虚度。所以,抓住青春的尾巴对我来说还是无比重要。尽管我已经30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