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史

2024-08-20

科学仪器史(精选3篇)

科学仪器史 篇1

在科学哲学的后库恩时代,新实验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关注到了被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所忽视的科学实验和科学仪器。新实验主义者盖里森(Peter Galison)继哈金提出“实验有自己的生命”的口号之后吹响了“仪器有自己的生命”的号角。社会建构主义的微观实验案例研究将实验和仪器置于科学知识产生和传播的语境中,认为实验和仪器通过社会因素的作用使得科学知识得以产生和传播。科学仪器在社会建构主义的分析中成为论证科学知识没有表征主义客观性只有主体间性的有力武器。社会建构主义忽视了科学实践是自然、社会和仪器等物质性要素和人类因素共同参与的阻抗和适应的辩证运动。“阻抗体现在实践中有目的地捕获物质力量的失败,适应则是应对阻抗的积极的人类策略。”[2]客观性既不是表征主义的“无源之见”,也不是由权利和修辞社会建构而成的主体间性,表征主义和主体间性都未能把握“客观性是一种实践成就”。在科学实践中,由科学仪器取得客观性的过程是不断适应阻抗的去情景化过程,通过仪器可以创造出客观性,仪器是取得科学知识客观性的有力保障。

一客观性的历程:由表征主义到主体间性

达斯顿(Lorraine Daston)指出客观性有其历史和多种不同的含义。[3]自逻辑实证主义以来,科学哲学对客观性的理解也存在着从表征主义向主体间性转变的过程。表征主义下的客观性企图消除一切主观性因素以达到纯粹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追求对自然世界的镜像反映;主体间性意义上的客观性允许科学共同体间形成共识,“科学知识的社会稳定性是其客观性的一种合理指示器。”[4]8

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所有经验的知识都最终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5],经验观察作为理论建构的逻辑基础是中立的和无错的,而坚持观察与理论的截然二分使得观察是独立于理论的。“理论基于观察”的思想使得逻辑实证主义追求表征主义的客观性,试图消除认知主体的作用达到一种“神目观”和“无源之见”。仪器作为人类感官的延伸,延伸了感官经验的范围。通过赋予经验以基础地位和无错性,仿佛在表征主义下就能以经验为基础确立知识的客观性。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实验是建立在具有客观基础的科学仪器之上的主体行为,通过仪器观察获得的经验材料应当是可信赖的,是无可争辩的。”[6]418

逻辑经验主义的立场有着不断弱化的过程,卡尔纳普放弃“现象语言”而诉诸“物理语言”时就体现了表征主义下的客观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物理主义语言的最重要优点之一,就在于这种语言具有主体间的交流性,也就是说,它原则上能够使得所有使用这种语言的人都观察到为这种语言所描述的事件。”[7]

真正动摇“理论基于观察”观点的是波普的“理论先于观察”和历史主义的“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一旦消除了经验观察的基础地位,仪器辅助下的观察也受到理论的渗透。一旦观察与实验必须依赖背景理论才得以进行,那么依靠仪器的进行的观察和实验必定受到主观性的影响。

历史主义者库恩和费耶阿本德都考察过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论证哥白尼学说的案例。库恩指出“尽管望远镜给出了不少论证,但什么也没有证明。”[8]220库恩继承了柯瓦雷的思想认为“望远镜并没有证明哥白尼的概念体系更合理。但是,它确实为战斗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武器。它不是证据,但它是宣传。”[8]217-218柯瓦雷和库恩将伽利略的大部分工作比做宣传,费耶阿本德进一步主张其无疑就是宣传。“伽利略所以占上风,是由于这样三个原因:他的风格和机智的说服技巧;他用意大利文而不是拉丁文写作;以及他向之求助的人在气质上都反对旧思想和与之相关联的学术准则。”[9]费耶阿本德继承了柯瓦雷、库恩分析伽利略使用望远镜案例时的思想,突出了宣传和说服技巧的重要性,这一主张被其后的社会建构主义所延续。费耶阿本德认为他对伽利略使用望远镜案例的分析符合社会建构主义实验室微观研究的要求,只是伽利略的实验室相较它们关注的实验室较小而已[10]。

望远镜案例其实表明对于科学仪器可以取得客观性知识的质疑早在伽利略时代就已经出现。在伽利略使用望远镜取得哥白尼理论胜利的案例中,一旦哥白尼理论取得了胜利,望远镜就被黑箱化而得以保证取得客观性的知识。库恩和费耶阿本德回溯式的打开已被黑箱化的望远镜,他们得出的共同结论是:望远镜这一仪器并不能保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科学是一项政治和宣传工作,声望、年龄、权利和雄辩在望远镜协助哥白尼理论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提出“观察渗透理论”命题,在科学哲学研究中赋予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以合法的地位。社会建构主义进一步夸大他们的观点,将社会利益因素充分的扩大化以致建构一切,进而对科学仪器在科学实践中是否使得知识具有客观性这一问题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实验不能摆脱观察与理论的‘恶性循环’,实验过程无法还原为可证的逻辑计算,对实验过程的重复也只不过是实验者同仪器‘协商’的结果”[6]419,科学仪器达成科学知识客观性的理想受到了质疑。

表征主义下的科学知识客观性试图将主体在科学认识活动中作用降到最低,科学知识客观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复制实验作为保障。实证主义认为实验的可复制性是科学知识客观性的体现,实验的可复制性是没有疑问的。但是随着社会建构主义对实验研究的深入,实验的可复制性遭到了质疑。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柯林斯提出的“实验者回归”思想。对实验可复制性的挑战,使得科学家之间的谈判和协商决定着什么样的实验以及结果是好的,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被等同于主体间性。

表征主义科学观对仪器的理解相当简单化,仪器在很大程度上被当做感官的延伸;外加上过分关注科学知识结果,忽视了仪器在产生科学知识实践中的作用,仪器被黑箱化进而没有值得研究的意义。库恩和费耶阿本德回溯式的打开仪器制造知识的黑箱,指出仪器取得的胜利是政治和宣传工作的胜利,仪器不能保证知识的客观性。社会建构主义进一步发扬了库恩和费耶阿本德的思想中,通过探讨实验中仪器制造知识的过程否定了实验的可复制性,赋予社会因素以首要地位显示出由仪器达成的知识只能具有主体间性意义上的客观性。

二科学仪器为何有助于达成主体间性:物质性和透明性以及黑箱化和标准化

“每一种科学仪器,无论多么简单,都会遇到伽利略的望远镜最初所遇到的那种批评——伽利略所说的通过望远镜所看到的奇特天体,在天宇中实际上并不存在,只不过是这个仪器本身产生出来的。”[11]社会建构主义进一步加强了对于仪器可以促成主体间性意义上的客观性的考察,“对工具本身的操作可能会有助于共识的产生。”[12]37

科学仪器在费用和操作上要求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密切协作。科学研究中仪器的巨大费用使得科学研究远非个人可以承担,科学仪器的费用需要共同体、国家甚至国际合作来承担。以早期的空气泵为例,空气泵是“那个时代的粒子回旋加速器”[13],只是到了后期空气泵才成为个人也可以承受的商品。随着大科学的发展,仪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仪器操作已经远非单人之力就能完成(如早期的望远镜)而必须通过一个团队才能完成(如粒子加速器)。

仪器的透明性和物质性有助于达成共识;一旦仪器黑箱化和标准化之后也促进达成共识。仪器作为感知和躯体上的延伸具有透明性(transparency)。“仪器有助于实验变得使人非注意不可(compelling),因为与终止后的仪器过程相关联的自明性将复杂的实验与认可的事实相连。这种终止使得仪器被看做源于自然的信息的无可争议的传递物,即使得仪器‘透明’。”[14]70仪器变得不再引起争议以致现在很难再次体验仪器偶然的和引起争议的使用意义,为了理解仪器透明性的获得过程就必须打开黑箱恢复仪器的使用过程。根据里兹蒂(G.Rizzetti)这位意大利人1741年的手稿,牛顿的棱镜从来就没有成为实验哲学“透明性的”装置。“在实验支持牛顿定律的地方,棱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在实验不支持牛顿定律的地方,棱镜发挥的作用很糟糕。”[14]100

科学仪器都具有的物质性容易使我们认为实验结果是仪器制造出的而不是实验者制造出的判断。仪器是由主体设计并制造出来的,因而仪器必然体现主体的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主体性,但是仪器一旦进入使用过程就不受情感和偏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既然工具不带任何个人习性,它的输出也就不会带有主观性,因此也很容易得到公认。换句话说,科学家对工具观测感兴趣,部分由于它对于产生经验的科学‘事实’是一个有效的策略。”[4]108观察与实验的成败可以被归咎于仪器,进而排除了观察与实验中的主体因素。一旦仪器被认为可以消除主观性,那么它就成为形成知识客观性的一种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与检测技术的结合促成了智能仪器的出现,近来科学仪器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科学仪器队伍中孕育出了“软件就是仪器”的“虚拟仪器”和“网络就是仪器”的“网络化仪器”。仪器的发展有着重视软件轻视硬件的趋势,看似仪器的物质性地位逐步弱化,但是智能仪器、虚拟仪器和网络化仪器都必须包含硬件这一组成,科学仪器具有的物质性是其可以承载科学知识的前提。这说明了科学仪器必须具有物质性才能承载知识,科学仪器事业再怎么飞速发展也离不开物质性的载体。

科学仪器有着黑箱化和标准化的趋势。与费耶阿本德等回溯过去科学中黑箱化的仪器(伽利略望远镜)的历史不同,平齐等社会建构主义者则展望行动中的科学当中有疑问的仪器是如何变得标准化和黑箱化的。科学仪器的标准化可以将地方性的知识通过仪器这一载体得以扩展,仪器由此不但可以由大多人(包括外行)使用,而且可以在实现仪器标准化的地方以外使用。仪器的标准化使得使用者不必掌握仪器的设计和工作原理以及特定的技能就可以操作仪器,由此可以避免在仪器操作中出现错误,但也遏制了仪器操作中创新性的出现。标准化的仪器使得地方性知识的转移遇到较少的阻碍,无论哪个实验主体都可以通过使用标准化的仪器得到一致的结果,此时实验结果有了可重复性。对仪器历史的遗忘造成了仪器和社会语境的显著分离,黑箱化的仪器对于理解仪器如何影响科学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旦仪器被黑箱化、证据语境被限定在仪器中,仪器就依据证据语境被黑箱化了。仪器黑箱化是科学家的目标,一旦仪器黑箱化,证据语境和仪器间存在问题的社会联结不但被限定,而且被黑箱化的仪器还能被用做建立新的证据语境或者制造出证据语境和一系列设备网络中的进一步的联结。仪器可以作为科学一致性的重要传递物,黑箱化的仪器是社会关系的携带物。[15]拉图尔指出仪器的黑箱化使得仪器被科学共同体作为产生有效性的结果而接受,进而不对使用仪器所需的那些假设提出任何疑问。“科学家们对于这种黑箱和复杂的记录设备的依赖表明,并非经验证据成为新的事实的基础,而是黑箱的社会建构背后的那些假设才是其基础。”[16]仪器一旦黑箱化和标准化以后,科学共同体对仪器产生争议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事实一旦被建构起来,就再也没有什么仪器值得重视了,这就是为什么调整仪器所必需的艰辛工作常常从大众科学之中消失的原因。”[17]黑箱化和标准化的仪器也成了促进科学共同体达成一致并达成共识的一种有力手段。

工具(仪器)的透明性——由科学家制造,并在19世纪下半叶变得越来越重要:“让自然界为自己说话”,并带来了实验方法的黑箱化及其标准化。当然,这一共识反过来也依赖于协作和妥协。如果取得了共识,那么它就会被嵌入得到校准的工具中,并为新的共识提供牢靠的基础。这提醒人们在消极工具和积极工具之间作出区分:前者不会被重新思考;而后者则不断演化,并会引发争议。消极工具构成了人们运用论证和反论证的共同基础。它们提供共同的尺度。巴什拉的“现象技术”概念在他那个时代,对强调由工具带来的共识的重要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工具使理论具体化了——人们运用这些理论来支持此种工具,所以分歧变得困难起来;对某个语句的反驳暗含着对工具及其刻度的反驳。理论被硬件化了。[12]37-38

总之,仪器的物质性、透明性、黑箱化和标准化都有助于知识达成主体间性意义上的客观性。科学仪器的物质性和透明性使得我们信赖科学仪器,科学仪器的黑箱化和标准化以及操作的简单化使得我们不必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就可以让仪器为我们服务和工作。但是在科学实践中仪器会出错,我们也需要改进和发明仪器,我们需要研究仪器这一有着自己生命的客体。在科学实践中,科学仪器可以辅助科学共同体取得科学知识。科学事业的显著特征正是对科学知识客观性的追求,以下研究在科学实践中科学仪器如何冲破表征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解释迷雾,以保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三在科学实践中仪器如何保证知识的客观性

用实验可复制性来保证知识的客观性遭到了质疑,那么如何思考科学仪器保证知识的客观性这一问题呢?以下由科学仪器为着眼点思考客观性的定位。

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指出了经验观察受到背景理论的影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察不可以客观化以至于(利用科学仪器)我们想看到什么就能看到什么,想制造出什么现象就能制造出什么现象。科学的经验基础包含复杂的技术人造物(摄影底片、仪表读数和记录仪器的数字输出等),这些正如我们面前的桌子和电脑一样是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客观组成。[18]同时客观性远非是镜像表征,我们不能作为旁观者来被动地认识自然,而需要主动地干预和操纵自然。培根早就指出我们需要抖开自然的皱褶、扭动狮子的尾巴。马克思也指出为我们不但要认识自然还要改造自然。

依照哈瑞(Rom Harre)的观点,仪器可以分为延伸感官和检出现象的仪器,前者的代表是显微镜,后者的代表是验电器。“在对仪器的哲学研究中,我们研究这两类知识之间的区别:从使用像显微镜那样改善和延长我们感官的仪器获得的那些知识,以及从使用那些检出我们缺乏必要的感官而不能观察到的现象的仪器获得的那些知识。”[19]按照上述划分仪器的标准,可以认为科学仪器根据直接可观察性以及因果效应两种标准来鉴别实在。科学仪器对实在的鉴别图[20]如下:

通过因果效应鉴别的实在是潜在的,而通过可观察性标准鉴别的实在是显在的。潜在的根本特性不是现存实体性而是潜在实在性,通过仪器展现潜在实在性的存在形式进而可以断言潜在实在性的存在状态。潜在的存在是通过显在——仪器呈象的相关特征来说明的。仪器呈象的存在是相对独立的、客观的和真实的。[21]23-24仪器呈象的存在的相对独立性体现为: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仪器产生的现象可以由不同的实验者进行重复;实验者运用仪器呈现的现象可以由其他仪器得以呈现;在实验者不再操作仪器时,仪器呈象仍然保持稳定。仪器呈象的存在的客观性体现在:仪器不属于主体,保证了认识具有客观性的支点;由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仪器呈象的客观性不是没有主体性的纯粹客观性而是包含了仪器作用的客观性。仪器呈象的存在的真实性体现在:可以通过一些认识论策励来保证仪器呈象不是仪器制造出的假象而是真实现象,如通过干预仪器作用的试样、使用根据不同原理设计的仪器进行对照实验以及校准仪器等;还可以通过一些美学策励,因为仪器制造出高度规则且具有最优结构形态的假象的几率是很小的。

仪器的操作结构可以对理论的真理性和理论术语的指称展开辩护,[21]24-26社会建构主义者夸大了辩护的困难。仪器操作结构与真实世界结构、理论语义分析结构是直接关联的,理论语义分析结构与真实世界结构是间接关联的,关联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仪器操作结构上。仪器是主体设计、制造的,但设计、制造的最终参照物不是主体,而是自然,这一点决定了仪器的有效性、客观性,决定了仪器操作结构与真实世界结构的“同晶性”。然而,这样的参照不是盲目的,而是与理论密切相关的。语义分析结构和仪器操作结构的有机结合,将理论上的逻辑可证实性和经验的可检验性转变为仪器设计、制造、操作上的逻辑可证实,将理论与仪器呈象的外在对应转化为二者之间在仪器、潜在、理论的内在结构的选择对应上,从而在理论语义结构、仪器操作结构、真实世界结构之间形成某种“同晶性”。[22]

追求没有认识主体的客观知识或者无源之见是表征主义下的客观性美梦,客观性不会自动呈现出来。仪器的作用表现在通过它的中介干预可以在实践中将客观性创造出来。利用仪器得出科学知识的实践过程经历各种各样的限制。“如果我们将科学看做一种实践或行动的形式,以限制我们行动的形式出现的另一种自然的概念看上去更合适。我们不能随意转变或干预我们的环境。”[23]

表征主义的科学观过分强调仪器的工具化作用,社会建构主义借助社会因素过分夸大了由仪器所取得知识的情境性。就连被哈金等人追溯为科学知识的建构论先驱的弗莱克(Ludwik Fleck)也没有否定科学的客观性:客观的真实性、明晰性和精确性(objective truth,clarity,and accuracy)[24]。“当全面地、具体地、深入地分析科学仪器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时,就会发现,将科学仪器看做科学认识的工具和桥梁是片面的、静态的、有局限性的,科学仪器及其使用是具体的、可错的、不充分的、开放的、与客体有着复杂关联的。”[25]表征主义和主体间性层面上的知识客观性都未能反映出通过科学仪器取得知识客观性的过程是不断去情景化的过程,在实践中科学仪器是取得科学知识客观性的保障。

“每一个科学仪器及其使用都不是一个纯粹的客观过程,而是一个有着主体与客体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过程。”[6]424有时候主体的作用相对较大,这表现在仪器的设计、选择和操作以及对于仪器及其结果的解释都涉及主体;有时候主体的作用相对较小,随着仪器标准化和黑箱化的趋势,许多仪器达到了单靠按钮或者读数就能操作和解释的程度,这种“傻瓜化式”的仪器将主体的作用逐步降低。

不能因为仪器制造出来不是一种表征主义下的客观性就否定仪器的可靠性,我们可以通过消除妨碍仪器可靠性的因素来达到客观性。“任何仪器都有其自身特有的缺陷,这种缺陷能使仪器的符号输出产生随机的或系统性的误差;但是这样的缺陷可以通过对仪器进行精心的再设计而减小到微不足道的程度。”[11]32在科学实践中,仪器可能出错或不能运行,它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认识论策励来保证仪器可以制造出客观性。例如,通过干预仪器作用的客体来预测结果使得我们相信仪器;通过选取不同种类的仪器来进行实验;通过仪器的校准(如让仪器重现某种公认的效应);通过试样的选取和对照实验来消除系统误差,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来消除偶然误差等。

结束语

逻辑实证主义以来,科学哲学对客观性的定位由表征主义转向主体间性。社会建构主义者通过对实验可复制性的质疑明确指出仪器制造出来的知识是社会磋商的结果,具有主体间性。科学仪器具有物质性和透明性,并具有黑箱化和标准化的趋势,这些特性有助于科学仪器达成主体间性意义上的客观性。表征主义的科学观过分强调仪器的工具化作用,社会建构主义借助社会因素过分夸大了由仪器所取得知识的情境性。客观性象征着科学家在实践中对确定性和稳定性的持续追求。客观性并非意味着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它是在科学实践中生成的,具有历史情境性。通过对科学家的规训可以促成共同体达成主体间性,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也是学科规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仪器促成主体间性意义上的客观性得以产生还不充分,客观性的产生还受到自然和研究对象本身的限制。在科学实践中,无论是表征主义还是主体间性层面上的客观性都未能反映出由科学仪器取得知识客观性的过程是不断去情景化的过程。“近代科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于使用科学仪器。”[26]不能因为仪器制造不出表征主义意义上的客观性就否认仪器的可靠性,而且仪器的可靠性与知识的主体间性也不矛盾;在科学实践中通过仪器可以创造出客观性,仪器是取得科学知识客观性的有力保障。

科学仪器史 篇2

科学学科:

1.简单机械实验盒 2.物体沉浮实验盒 3.叶轮

4.声学实验盒 5.热学实验盒 6.力与机械演示箱 7.最高温度表 8.最低温度表 9.温度计 10.温度计 11.体温计 12.地温计 13.旋转架

14.液体对流实验器 15.磁铁性质实验盒 16.条形磁铁 17.蹄形磁铁 18.手摇发电机 19.激光笔

20.小孔成像装置 21.光学实验盒 22.风的形成演示箱 23.指南针 24.昆虫实验盒 25.采集捕捞工具 26.饲养槽 27.榨汁器 28.昆虫饲养槽

29.养鱼缸及辅助设备 30.大气压力实验盒 31.太阳高度测量器 32.四季星图卡片 33.风力风向计 34.百叶箱 35.雨量计 36.托盘天平37.演示温度计 38.多用电表 39.恒温培养箱 40.烘干箱 41.电加热器 42.手持移动灯 43.电冰箱 44.打气筒 45.电动钻孔器 46.打孔器 47.仪器车 48.方座支架 49.三脚架 50.试管架 51.大托盘 52.小托盘 53.水槽 54.体重计 55.听诊器 56.肺活量计 57.电子停表 58.声级计 59.学生电源 60.教学电源 61.充磁器 62.金属钩码 63.马德堡半球 64.连通器 65.演示测力计 66.音叉 67.单摆组

68.热传导演示器 69.液体对流演示器 70.毛细现象演示器 71.湿度计 72.固体体膨胀演示器 73.玻棒 74.胶棒

75.箔片验电器 76.验电器连接杆 77.感应起电机 78.小灯座 79.电池盒 80.发光二极管 81.小电机 82.音乐门铃 83.单刀开关 84.条形磁铁 85.蹄形磁铁 86.环形磁铁 87.菱形小磁针 88.蹄形电磁铁 89.电铃

90.手摇交直流发电机 91.三棱镜 92.天文望远镜 93.酒精喷灯 94.生物显微镜 95.生物显微镜 96.放大镜 97.解剖器 98.解剖盘

99.生物显微演示装置 100.桃花模型 101.小麦花模型 102.啄木鸟仿真模型 103.猫头鹰仿真模型 104.少年人体半身模型 105.儿童骨骼模型 106.耳解剖模型 107.肘关节模型 108.平面政区地球仪 109.平面地形地球仪 110.平面地形地球仪 111.三球仪

112.月相变化演示器 113.地表模型

114.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115.地动仪模型 116.司南模型 117.照相机模型

118.眼球成像演示模型 119.儿童牙列模型

120.矿物岩石化石标本 121.矿物标本 122.岩石标本 123.金属矿物标本 124.昆虫标本

125.桑蚕生活史标本 126.蛙发育顺序标本 127.河蚌浸制标本 128.蜗牛浸制标本 129.蟾蜍浸制标本 130.鲫鱼浸制标本

131.爬行类动物浸制标本 132.兔外形标本 133.鸽子剥制标本 134.鸽子展翅标本 135.植物标本

136.植物种子传播方式标本 137.石油分馏产品标本 138.煤和煤的干馏产品标本 139.土壤标本

140.蝗虫生活史标本 141.蝉的生活史标本 142.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 143.植物根尖纵切

144.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横切 145.草本植物茎横切 146.叶片横片 147.叶片气孔装片 148.动物表皮细胞装片 149.神经细胞装片 150.人血涂片 151.蛙卵细胞切片 152.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153.骨细胞切片 154.细菌图片 155.病毒图片 156.防护眼镜 157.科学史挂图 158.植物分类图谱 159.动物分类图谱 160.中国政区地图 161.中国地形地图

162.小学科学安全操作挂图 163.小学科学生命世界挂图 164.小学科学物质世界挂图 165.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挂图 166.玻璃仪器 167.药品 168.镊子 169.烧瓶夹

170.电流实验盒 171.两用气筒 172.平板测力计 173.汽油机模型 174.蝾螈浸制标本 175.小学自然教学挂图 176.标杆

177.静电实验盒

178.二年级自然实验盒 179.一年级自然实验盒 180.小铁环

181.爬行类动物浸制标本 182.立体地形地球仪 183.人体骨骼模型 184.大铁环

185.圆筒测力计

濠城小学教学仪器总汇表

品德与生活 1.植物种子标本 2.植物叶子标本 3.昆虫标本

4.蛙发育顺序标本 5.眼球构造模型 6.儿童牙列模型 7.昆虫观察盒 8.月相变化演示器 9.毛细现象演示器 10.放大镜 11.剪刀 12.平面镜

13.品德与生活教学挂图

14.品德与生活多媒体教学软件 15.品德与生活教学视听资料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备配置标准 1.中国政区地图 2.中国地形地图 3.中国交通图 4.北京市政区地图 5.北京市地形地图 6.北京市交通图 7.世界政区地图 8.世界地形地图 9.中国地形模型

10.中国政区拼接及组合模型 11.平面政区地球仪 12.平面地形地球仪 13.平面地形地球仪 14.指南针 15.地动仪模型 16.中国历史年代表 17.古钱币模型 18.汉竹、木简模型 19.殷墟甲骨文模型 20.北京人头部复原模型 21.兵马俑模型

22.品德与社会教学挂图

23.品德与社会多媒体教学软件 24.品德与社会教学视听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设备配置标准

1.拼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认读音节)2.汉语拼音常用音节表 3.汉语拼音卡片

4.汉语拼音标准发音示教仪 5.汉语拼音线规 6.汉字笔画名称表 7.汉字笔顺规格表 8.汉字常用偏旁名称表 9.小学语文教学挂图

10.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软件及光盘(课例、案例、实录)11.小学语文教学视听资料

小学生英语教学设备配置标准 1.英语字母表 2.字母卡片 3.音标卡片

4.英语教学卡片 5.英语磁性教具

6.国际音标标准发音示教仪 7.世界政区地图 8.小学英语教学挂图

9.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软件 10.小学英语教学视听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设备配置标准 1.计算器 2.直尺 3.软尺

4.弹簧度盘秤 5.简易天平6.三角板 7.圆规 8.量角器 9.演示温度计 10.塑料球 11.横式计算器 12.竖式计算器 13.竖式计算器 14.演示算盘 15.计数棒 16.计数棍 17.钉板 18.钉板

19.数字骰子 20.色块转盘 21.七巧板 22.角演示器

23.平面几何图形演示板

24.小学低年级数学磁性教具 25.小学中年级数学磁性教具 26.小学高年级数学磁性教具 27.钟面模型 28.钟面模型 29.几何形体模型 30.平移旋转对称 31.圆柱圆锥体积比 32.厘米立方块 33.1立方米演示器 34.小数点移位演示器 35.体积单位演示器

36.圆柱体体积表面积演示器 37.长方体棱长与表面积演示器 38.圆面积圆周率演示器 39.相遇问题演示器 40.容积单位演示器 41.球体模型演示器 42.稳定性演示器

43.平行线、垂线作图演示器 44.面积单位磁性教具 45.坐标黑板

46.小学数学教学挂图

47.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软件 48.低年级数学学具盒 49.中年级数学学具盒 50.高年级数学学具盒 51.测绳

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初探 篇3

一 传统科学编史思想的缺陷

科学史学的研究是随着对科学史认识的不断深入而走向理论层面的, 不同的历史语境其内涵是不同的。早期科学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家中进行, 他们通过对一门学科发展的线性描述告诉人们这门科学是如何发展的。如瑞典学者武尔茨 (P.Wurtz) 的《伽利略后期》 (1649年) , 英国学者斯普拉特 (T.Sprat) 的《皇家学会史》 (1667年) , 肖 (P.Shaw) 的《波义耳著作》 (1725年) 等。到19世纪, 综合性的科学史开始形成, 其代表是惠威尔 (William Whewell) 的《归纳科学史》 (1837年) 。到20世纪初期, 《ISIS》的创刊和国际科学史学会的成立, 以及像萨顿、柯瓦雷等一批从事科学史研究的学者出现, 才标志着科学史的学科化、自主化。在科学史研究走向正轨之后, 对科学史如何进行编纂的研究也随之兴起, 出现了各种科学编史思想。

(一) 内史论编史思想的缺陷

20世纪早期的科学史研究, 受科学哲学逻辑经验主义的影响, 内史主义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科学史从正统的、典型的内在主义出发, 试图回答“科学是什么”的问题, 科学史学家以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为起点, 不过多地考虑科学发展的外部因素去描述科学的发生与发展, 这种思想就是被后人称其为“内史论”的编史思想。

一般意义上的内史论, 有强内史论和弱内史论之分[1]27。强内史论认为科学史的研究只注重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科学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实证知识。内史大师柯瓦雷的思想就是典型的强内史论者, 他认为科学史就是人类进步的历史, 社会诸因素对科学的影响不是科学史的研究对象, 仅当个补充还可以, 不能当作科学史研究的对象。而萨顿可以说是一个弱内史论者, 弱内史论考虑社会因素对科学的作用, 但认为是次要的, 所以萨顿也是“冒着削弱我自己论据的危险, 并不否认在非科学领域也存在进步的实际情况。”[2]18

由此可以看出, 内史论的主要缺陷是忽视了社会是人类存在的必然前提, 如果将科学理解为理论形态的知识体系, 只探讨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内在动力, 并以此作为筛选史料的基础前提, 去书写科学史, 得到的必然是一副静态的、孤立的历史图景, 失去了科学的生动性, 是不全面的, 这样的编史思想必不可取。因为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 科学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社会背景的变化。比如中国的古代科学史的研究, 压根就不能做纯内史的研究, 中国古代科学的发生、发展与当时统治阶级的意志有极大的关系, 因此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表现出一个时断时续、时高时低的特点, 只能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去解读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李约瑟将他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命名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 确实是建立在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把握上的理解。

(二) 外史论编史思想的缺陷

伴随着科学哲学的逻辑经验主义的逐步衰落, 科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也极大地影响了科学史观的变革。前苏联科学史学家黑森 (Hessen B.) 和墨顿 (Merton Robert) 的两篇博士论文, 极大地拓宽了科学史的研究领域, 科学史界发现, 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从科学的外部因素去考察, 因此“外史是在内史研究的基础上随着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增大而非研究外史不可的地步时才逐渐从内史中生长出来的。”[1]28。特别是到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 伴随着一批美国的职业科学史学家的兴起, 外史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 由于当时大多数职业科学史学家不是科学家出身, 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更多是从文本中获得的, 再者其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文化传统、专业背景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不可避免地使他们逐步走向分化状态。比如, “默顿学派”形成的科学社会学, 返过来渗透到科学史的研究中, 形成了外史的编史思想, 主张科学是一种有条理的、客观合理的知识体系, 是一种制度化了的社会活动, 科学的发展及其速度会受到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3]267。

这样一来, 由于外史论本身没有编史思想, 其思想是后期发展起来的相关学科的返渗透形成的, 而且主要是从科技与社会 (STS) 的角度考察科学的发展历程, 必然导致过分地强调社会因素对科学的作用, 而不注重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这是其理论的根本缺陷, 正好与内史论相反, 以这样的思想编史就会陷入社会史的旋涡, 无法形成科学史的整体画面。

(三) 建构论编史思想的缺陷

社会建构论的编史思想集中体现在夏平 ( (Steven Shapin) 在科学史研究中的科学知识社会学 (SSK) 主张, 其核心主旨是结束科学史的内外史之争, 使之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中得到科学史的合理性重建。在SSK看来, 科学知识并非由科学家“发现”的客观事实组成, 它们不是对自然界的客观反映和合理表达, 而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局域知识。通过各种修辞学手段, 人们将这种局域知识说成是普遍真理。科学知识实际上负载了科学家的认识和社会利益, 它往往是由特定的社会因素塑造出来的。它与其他任何知识一样, 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4]2。

这样一来, 社会建构论的编史思想表面上是消除了科学史的内外史之分, 仿佛科学史可以得到合理性的重建, 但这样的编史思想存在很大的缺陷:

其一, 不能摆脱相对主义的立场。比如把科学史与政治、艺术史等人类文化史等同起来, 就忽视了科学史的自身特点。

其二, 以牺牲科学史的科学维度为代价。科学史具有两种基本属性, 一是科学, 二是历史。过分强调科学发展的社会学维度, 忽略科学和历史的维度, 肯定会造成科学史研究方向的迷失。

其三, 忽略或否定科学的客观性。主张科学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就会强调科学发展的非理性因素, 失去了科学的理性光芒, 按这样的思想进行编史只会是一部失去“科学味道”的科学史。

小结:综上, 单纯的内史研究、外史研究以及极端的社会建构论编史思想都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科学发展的全貌, 不能使科学史达到合理性的重建, 那么“未来的科学史研究应走向一种新的综合。这种‘新的综合’意味着对内史与外史之分、思想史与社会史之分的某种超越……重建适于作为未来科学史研究之基础的科学观、科学史观以及可行的科学编史学纲领”[5]52。语境论的科学编史思想正是迎合科学史的最新发展趋势, 实现科学史合理性重建的有效途径, 是科学史学的最新研究纲领。

二 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20世纪后期科学史的研究都是围绕科学史的两大主题, 为科学史的合理性重建作出各种努力, 一些学者提出了科学史合理性重建的主张, 这些理论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但更多地表现为缺陷, 那么寻求科学史新的编史思想就成为当代科学史学必须思考的问题。语境论作为人类认识和诠释世界的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当代思维领域中的普遍渗透, 逐渐显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发展中[6]94。这样, 语境的内涵就由“词和句子的关联”向“确定文本意义和环境”的演变。语境观念从“言语语境”扩展到了“非言语语境”, 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7]4。将语境论引入科学史学中, 合理取舍语境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形成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 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理论的不足, 达到科学史的合理性重建, 这是当代科学编史思想的必然选择。

(一) 语境论是科学史合理性重建的有效选择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但不能简单地划分内外史, 也不能说一切科学知识就是社会建构出来的, 只有把科学放在一个个多元的、历史的和具体的语境中, 才能揭示其真正的发展历程, 可以说科学史就是由一个个小语境构成大语境的集合体。因此, 既要强调科学发展过程的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也要保留科学丰富的客观性和科学进步的合理性, 才是科学史合理性重建的有效选择。

(二) 语境论是阐释科学史基本问题的共同基底

在语境的基底上, 把语境论深深地渗透到科学史的研究中, 取消内外史的划分, 一切问题的阐述放在一个“语境平台”去研究, 通过不同的语境构建实现阐释传统科学史意义上的基本问题。语境论主张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一定语言的表述, 其有效性体现在语义、语形和语用的结合, 科学知识都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 人类所认识的科学知识是可错的、可修正的, 在这个语境下成立的东西, 在另一个语境下不一定成立, 科学的发展就是在去语境和再语境的过程中实现的, 我们可以通过构建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社会语境来研究科学家的主体行为、科学的性质、发展方向、速度、目的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由此, 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集中体现如下内涵:

语境论通过构建“语境平台”即“科学有什么”, 利用语境的分析方法, 达到消融科学史内外史的划分、反对极端社会建构论的目的, 实现科学史的合理性重建。具体的来说就是首先明确“有什么样的科学”, 在对“为什么有这样的科学”上, 采取语境分析的方法回答影响科学发展的诸因素。

1.情景语境的分析方法

情景语境是指言语行为发生的实际情况, 它决定在特定的场合下, 记录或表达说话人所传达话语的实际意义。情景语境的方法重点是考察科学发生的主体, 即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的情境。情景语境注重科学发展的内在关联性, 主要体现为:在科学史上发生的任何事件, 都与前面的事件以及后面要发生的事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任何因素的割裂都会造成科学发展的不连续性。正如牛顿所说, 他之所以取得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通过分析科学家的行为, 可以揭示科学发展的内在关联性, 因此, 情景语境分析显得非常重要。比如, 中国和古希腊都对天文学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和希腊人对观察天文现象是相同的, 但其研究的根本目的、基本内容、理论与方法等等, 却大相径庭。在古代中国, 讲的是天人合一, 最高统治者是天子, 百姓福祸由皇帝代上天决定, 其德行还应当体现天地宇宙的和谐, 预测天象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所以天文观察由统治阶级主管;而古希腊的天文研究则不同, 研究者不为统治阶级服务, 而是以自己能够发表不同凡俗的观点, 在公开的讲演与辩论中, 建立自己的声望, 吸引学生, 确立自己的学术地位, 所以并不寻求国家的支持。所以说两个国家对同一个学科研究的情景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不通过对当时的情景语境分析是难以把握的。

2.文化语境的分析方法

科学史学家阿伽西 (J.Agassi) 对科学史的研究进行了40多年的反思, 写了三本书:《走向科学编史学》 (Towards an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1963) [8], 《科学与文化》 (Science and Culture, 2003) [10], 《科学及其历史——科学编史学的再评价》 (Science and Its History ——A Reassessment of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2008) [10], 从同一作者40多年对编史学的考察历程可以看出, 科学史的研究离不开对文化语境的分析, 否则难以揭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科学史的文化语境分析方法, 是一种从文化学角度研究科学的发生、发展的方法, 阐述科学的文化多样性。因此科学史的文化语境就是要分析“什么样的文化土壤会产生什么样的科学”, 主要讨论社会文化因素对科学家信念的影响, 因为科学家的信念决定他的研究旨趣, 科学家的研究会影响到科学知识的产生, 所以科学的发展要受到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的影响, 通过对文化的考察就可以阐述科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这样科学依赖于文化, 科学只是解释经验世界的方式, 不是现实中的实体。东西方科学的不同是由于其文化底蕴不同所导致, 科学的发生与发展离不开其背后的文化支撑, 要研究科学史不进行科学的文化语境分析, 是不合理的、不全面的。

3.社会语境的分析方法

恩格斯的名言,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充分说明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只有从社会历史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才能得到说明和解释。社会语境分析方法就是从社会因素出发, 通过对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分析, 来考察科学与其外在的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以探讨科学发展的速度、方向和目标。社会语境的分析方法在对社会因素的考察上有一个权重的问题, 是一种动态的洞察, 而非一个静态的描述。对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科学史研究模式不能一成不变, 而是根据影响程度不同做到合理取舍。所以说社会语境的分析方法就是把科学的发展放在社会语境中去说明和解释科学发展的速度、方向和目标等。

总之, 以语境为基底, 在“什么样的科学”的这个平台上, 三种方法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交叉融合, 共同说明“科学为什么会是这样”, 同时也对“怎样去研究科学”作了分析, 体现了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的深刻内涵。

从以上的分析, 不难看出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具备如下特征:

1.整体性

语境论对科学发生、发展的分析不是孤立的, 它强调在“有什么科学”的语境基底上, 整体去说明科学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任何片面的理解都会导致科学史书写的不合理性。任何科学理论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前提、形成过程、修正过程以及退化过程, 只有把具体的科学放在整体上去理解才有意义。

不难发现, 科学的发生、发展只有在动态的语境中才能揭示其存在的意义, 只有对科学真理进行整体性的描述才能达到合理性的解释。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体现了所有的科学对象都处在一种整体性的关联中, 在特定的语境中, 影响科学发展的主体、客体及其相关语境要素是某种程度上的整体关联, 而不是单一语境要素的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科学史的合理性重建。不论是古代的科学还是现代的科学的发展, 忽视了这种整体性的编史原则是得不到科学发展的整体图景的。比如对中国古代科学的研究, 其发展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科学家的认识水平、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军事技术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其发展的整体语境, 如不从整体出发, 只会得到科学史的“辉格解释, 而非全貌”。

2.关联性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是孤立地发展的, 学科之间存在着关联性, 影响学科发展的因素也是相互关联的, 所以影响科学发展的因素也是关联的, 那么由这些因素构成的语境要素也具有关联性。语境论把对科学发展问题的求解放在语境的平台上, 在这个平台上的语境要素必然是相互关联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语境论的必要条件, 而且这些语境要素是动态的, 不能说一个要素的作用大, 另一个小, 它们是一个内在的关联性, 相互交叉融合, 共同作用于大语境。几次科学中心的转移以雄辩的事实说明科学的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特别是二战以后, 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 就是因为在二战时由于美国的中立, 致使当时的美国在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这些内在关联的语境要素造就了当时世界的科学家只有在美国的庇护下才能生存, 有了科学家赖以生存的土壤, 科学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3.多元性

科学发展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决定了语境要素的多元性, 任何单一的语境都不能有效地说明科学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尤其是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 产生了好多交叉学科, 对这些学科的历史描述只有放在多元的语境中才能得到更好地说明。

也许社会建构论的编史思想正是看到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才使其过分地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 忽视了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从而走向了极端的编史思想, 遭到反对。语境论的编史思想正是汲取了其合理内核, 在肯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基础上, 充分考虑到了语境要素的多元性, 在这些多元的语境要素中, 可以通过采取核心要素与非核心要素的方法, 做到合理取舍。正如上文中提到的二战后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 也许战争就是当时的核心语境要素, 主要是战争影响了科学的发展, 但也不能排除非核心要素的作用, 这些多元的语境要素共同影响了科学的发展。

三 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的研究意义

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是在深刻反思20世纪科学史学的整体走向和发展趋势基础上得出的。语境论的科学史学主张, 把语境作为阐释科学史学问题的基底, 来回答科学史研究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比如科学史的学科性质、学科地位、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科学史观、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科学发展的方向、速度、目的、目标等基本问题。语境论科学史学观认为, 科学知识是由科学家的认知活动完成的, 科学家的认知活动是在特定的情景、文化、社会语境中进行的, 科学史观也是在发展变化的。任何科学知识都是特定语境下的产物, 离开了这个语境的科学也许就不“真”了, 需要进行修正, 这个修正的过程就是去语境并再语境化的过程。科学理论就是在去前语境、再语境化的过程形成的, 这样的“去”与“再”语境的过程构成了一个个小语境, 小语境构成的大语境, 就是科学史。

如前所述, 语境论为科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它可以通过上述具体的语境分析方法去表征科学发生与发展的诸因素影响, 这在内史论、外史论以及社会建构论基底上是达不到的, 因此语境的科学史学为科学史的研究指明了一条合理、有效的进路, 突显了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的研究意义:

首先, 在对科学本质的说明问题上, 语境论可以给出深刻的解释。对科学本质的说明是科学史写作的基点, 科学本质离不开语境依赖。什么是科学,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世界观有不同的说明, 古希腊对科学的认识与现代社会对科学的认识肯定不同, 这一方面是科学本身发生了进步, 另一方面是因为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或者说是构成语境必要条件的语境要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以后, 日常中的一些现象用力学三定律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在现实中长度、时间单位是不变的, 然而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世界里, 运动着的尺子会变短, 运动着的时间会变慢, 这样的一种变化不能说是科学本体发生了变化, 而是语境有了变化。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讲,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语境比牛顿经典力学的语境更高层次地揭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因此可以说科学家的所有的认知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语言和认识语境中进行的, 科学理论是一定语境条件下的产物[11]31, 科学史就要要揭示出这个“一定语境条件”。这样, 语境论科学观也就决定了语境论的科学史观, 其彻底打破了传统科学史观的内史与外史的划分, 将其放在语境的平台上, 最终达到了融合, 既注重了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又关注了科学发展的自然、社会、语言和认识语境。因此, 语境论科学史学为认识科学是什么提供了理解和说明的基础, 这是科学史研究的基本前提。

其次, 在如何认识科学理论上, 语境论主张科学理论不再是绝对真理, 科学理论是相对于语境而存在的, 科学理论的发展史就是语境的变迁史。科学理论是真理, 是因为其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人物、特定的语境中, 超越了这个语境就不是真理了。对科学理论发展的客观描述是科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对科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作出历史说明, 才能对科学理论有深刻的认识。比如, 地心说在日心说出现以前, 谁都不敢说它不是真理, 因此而统治了人类1400年。在日心说提出之后, 它比地心说更“科学”地解释了日月星辰的变化, 地心说绝对真理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其不得不让出统治地位。在其他自然科学中类似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就连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也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的假设上, 这两个前提就是语境的两个要素, 离开了这两个语境要素, 相对论也就不成立了。这充分说明了语境的变化, 就会导致对科学真理的认识发生变化, 语境论可以为科学何时为“真”提供认识的前提基础, 为认识科学理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平台, 科学理论的发展就是一个前语境、去语境和再语境化的过程。

再次, 在方法论上, 语境论编史思想比传统的编史理论更优越。传统的编史思想几乎都是建立在对科学史的内外史划分的基础上, 去寻求科学发展的原因、动力、方向、速度、目标等因素, 这难免有主次之分、内因和外因之分, 然而从社会的角度上讲, 要做到量化、区分主次是很难的事情, 因此难以把握科学的真象。语境论把一切有关科学的事情放在“语境平台”上去研究, 所有有异议的思想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去展开、去评判, 不失为是最合理的方法。

语境的分析方法是语境论的核心方法, 是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方法的集合, 将语境分析方法引入科学史学的研究, 在具体的语境中诠释科学的发生与发展, 是科学史研究的重大方法论创新。在具体的科学史写作中, 在语境的基底上, 语形学以句法形式为取向, 形成逻辑-语形分析, 语义学以言说对象为取向, 形成本体论-语义分析, 语用学以语言使用者为取向, 形成认识论-语用分析[11]30。因此, 科学史的写作主要是对科学发生发展的说明和解释, 其要求用最可靠的语句来陈述, 实现“在科学语境基础上所建构的解释才能对科学理论的本质做出真正认识”[6]98的目标。比如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 传统的范式就是“发现”, 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数学有什么的层次上, 现在已到了“复原”的范式, 要回答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数学, 即复原古代的数学, 不借用语境的分析是得不到的, 这正是中国古代科学编史学应该考虑的事情。

综上, 在研究水平上, 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将会使科学史的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会给人们展开一个科学史研究的全新的视野。当前, 语境论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已逐步成为科学哲学的研究纲领, 正如, 拉卡托斯在其“科学史及其合理性重建” (History of Science and its Rational Reconstructions) “一文中开篇提到, 科学史学应该怎样从科学哲学中学到合理的方法论[12]91, 以实现科学史的合理性重建。这样的主张说明科学哲学对科学在认识论上的构建可以为科学史的研究找到方法论的辩护。当代科学史没有达到合理性重建, 使科学编史思想产生困境的原因, 就是缺乏合理的、有效的理论指导, 如果现在还不从科学哲学中汲取其合理的方法论内核, 科学史的研究始终走不出困境的泥潭。

语境论在科学史中的引入, 正是汲取了当代科学哲学理论建构的合理性内核, 能够对科学史中一系列的问题坦然面对, 尤其是当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重新审视和总结20世纪科学史的发展历程时, 语境论的视角可以回答内史论、外史论、建构论等理论难以回答的问题, 会将科学史的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有理由相信, 对语境论在科学史学的深入研究是关系到科学史发展的战略性研究纲领。

参考文献

[1]魏屹东.科学史研究为什么从内史转向外史[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5 (11) :27-32.

[2]萨顿.乔治.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M].陈恒六, 刘兵等, 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18.

[3]Merton R K.The Sociology of Science: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1973:267-278.

[4]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2.

[5]袁江洋.科学史:走向新的综合[J].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6 (1) :52-55.

[6]殷杰.语境主义世界观的特征[J].哲学研究, 2006 (5) :94-99.

[7]Malinowski B.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M]//Ogden, Richards.The Meaning of Meaning.Rout-ledge&Kegan Paul, 1930:4.

[8]Agassi J.Towards an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M].Mou-ton&Co., 1963.

[9]阿伽西.约瑟夫.科学与文化[M].邬晓燕,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0]Agassi J.Science and Its History———A Reassessment of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M].Canada:Tel Aviv Universi-ty and York University, 2008.

[11]郭贵春.“语境”研究纲领与科学哲学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 2006 (5) :28, 30.

【科学仪器史】推荐阅读:

海洋仪器07-21

仪器因素05-08

仪器质量06-22

在线仪器07-29

仪器选择08-07

仪器购置08-10

仪器使用09-05

仪器校准09-08

仪器分析专业05-09

仪器9S管理05-11

上一篇:中小企业资本运作下一篇:文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