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仪器设备(共12篇)
大型仪器设备 篇1
摘要:随着大型精密仪器数量的增加, 以及实验室开放使用, 现存的人工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状, 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恰好弥补了现存的人工管理实验室的各种缺陷, 系统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 实现对大型精密仪器的智能化管理以及控制, 大大提高了仪器的使用效率。并且, 实现了对仪器的状态和使用日志的监控, 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提高了教师以及学生的工作学习效率。
关键词:智能化,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仪器设备,管理控制系统
1 概述
近10年来, 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迅速,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投资不断加大, 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发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这些仪器设备数量大、种类多、使用面广, 即要满足课题的科研需求, 又要开放满足学生实习、学习的需要, 既要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又要保证仪器完好率;既要鼓励学生上机实习, 又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 “资源共享、有偿使用”、“在线显示”、“虚拟实验室”等新的管理方式, 都对现代的仪器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包括人工填写仪器设备使用日志, 登记开关机时间、使用人名, 使用前后工作状态等。人工预约、监管开机、机时统计等日常事务。这种管理方式有以下弊端[2]:
1) 管理松散, 方法滞后。人工登记信息误差大, 工作量大, 提供的信息不准确、出问题找不到当事人。
2) 管理分散, 效率低, 共享差。仪器设备需要有专人管理, 使用不方便, 管理效率低。各学院科室资源使用情况不明, 资源共享的执行效率低。
3) 现有监控手段有缺陷[3]。设备的各种统计工作量极大且不能实时统计, 同时不能在线了解仪器的开关机状态。
基于以上实际情况, 提出了信息透明、开放使用、规范管理、溯源统计的设备仪器智能化管理的思想, 设计了该智能化管理控制系统。采用数控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数据库技术等构建起设备仪器智能化管理新模式。并且, 网络技术的日益健全, 以及校园网一卡通的建设, 为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硬件基础。所以, 建设基于网络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的组网设计
本系统采用B/S模式进行设计, 其中设备仪器的控制器直接连接校园网进行数据的传输, 以及服务器对仪器设备的控制。根据系统的需求, 需要读卡器和RS232转TCPIP的转换器设计, 该系统的组网方式如图1所示。
2.2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旨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 能够实现对仪器设备的监控和统计使用信息, 以及实现用户网上预约设备的功能。它实现了每一台设备仪器都有使用日志, 加强了设备使用的管理, 提高了设备使用的效率, 同时降低了设备人员管理和统计所带来的问题。所以, 本系统软件功能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模块:用户管理、设备信息管理、预约管理、统计管理、日志管理以及系统权限, 每个系统模块下又划分为相应的子功能。该系统的功能设计图如图2所示。
3 系统实现
3.1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数据库把系统中的大量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模型组织起来, 同时提供了数据的维护, 数据的存储和数据的检索等功能, 这样系统就能够及时准确的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数据信息[5]。一个管理系统的各个部分能不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关键在于数据库。所以正确的设计好数据库, 才能使系统高效的运转。经过对需求的分析面设计的数据库CDM图如图3所示:
3.2 系统功能实现
3.2.1 用户管理模块
本系统面向师生开发, 所以在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分为两种角色:
1) 学生用户。该系统采用的是设备端刷卡机制, 其中采用的卡片是学校使用的一卡通, 学生的个人信息已经包含在卡片内部, 所以在管理系统上就不需要用户注册。在用户管理模块下, 学生用户登录该系统只可以进行个人基本信息的修改, 以实现学生个人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学生个人的同步。
2) 管理员用户。该系统实行的是管理员的分级管理功能, 所以存在超级管理员, 以及普通管理员, 甚至更多级别的管理员。对于超极管理员只负责该系统的维护, 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普通管理员主要的身份主要是教师以及设备管理人员, 其中教师主要是实现对学生的分组管理, 而设备管理人员主要是负责设备的维护。所以, 在用户管理模块下, 超级管理员具有对普通管理员的添加功能, 删除功能, 以及为学生分组的功能。
3.2.2 设备信息管理模块
实验室中有很多需要管理的设备, 所以需要对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 需要对不同的设备的进行归类和相应的编号。同时, 因为同类设备和不同类设备的差异, 需要实现对不同设备进行单独管理。该管理模块主要有一下子功能模块。
1) 添加设备信息。本模块实现了是添加设备信息的功能, 根据不同的设备添加不同的信息, 以便后期对设备的方便管理, 以及实现实验中预约用户与设备的一一对应。每台设备都具有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存放的实验室, 设备型号, 设备类型以及管理员等信息。
2) 浏览、编辑设备信息。由于实验室的设备可能会存在实验室地点的变更或者受其它信息的影响, 设备的信息会发生相应的改变。预约用户在预约后使用的过程中, 需要确切的设备地点以及编号等信息。所以在本模块中, 预约用户可以按单位、仪器类别、地点等查询仪器信息。同时, 设备管理人员具有对设备信息进行编辑的功能。其中设备管理员的操作界面如图4所示。
3.2.3 预约管理模块
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浏览到所有可以预约的仪器对外服务的时间、可预约的时段等信息。提交预约、说明预约的用途等。考虑到用户在预约的时间段有其他事情而不能准时去实验室进行试验, 同时其它用户在此时间段就无法使用该设备, 从而会导致原有预约的浪费。所以, 预约管理模块除了添加预约的功能, 同时也设置了提前取消预约的功能。预约设备的操作界面如图5, 6所示。
3.2.4 统计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实现的是对设备的使用时长以及其它信息进行统计。由于设备的使用是通过用户的刷卡开始计时以及结束, 所以该模块的是自动完成设备使用信息的添加功能, 管理员无法对此模块进行操作, 不在操作页面进行显示设置。但是, 考虑到本模块的主要目的是统计每台设备的使用情况, 所以增加了浏览设备使用时长的功能。用户可以按设备类别、设备名称、资产编号查询统计服务人次数、共使用时长, 最后使用时间等信息。浏览设备使用时长界面如图7所示。
3.2.5 日志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实现的是对设备的使用日志进行统计。由于设备的使用是通过用户的刷卡开始计时以及结束, 同样该模块的也是自动完成设备使用日志的添加功能, 管理员无法对此模块进行操作。设备的日志记录着设备的使用时间开始和结束信息, 以及设备的使用者等信息。但是, 考虑到本模块的主要目的是统计每台设备的使用日志, 所以增加了浏览设备日志的功能。用户可以查询、显示和打印仪器每台设备的使用日志 (设备使用登记表) 、人员使用设备的日志。同样也存在同个实验室同类设备的使用日志等信息, 操作界面如图8所示。
3.2.6 系统权限管理模块
本模块以系统安全以及维护的需要, 以及管理员级别管理的需要, 设置了修改密码、登陆模块和系统权限分配模块。其中, 登陆模块和修改密码主要为了系统的安全性考虑, 系统权限分配则是用于管理员级别的方便管理。
4 结论
本文论述的系统可以对高校的仪器设备进行全方位、有效、灵活、自动化的管理和监控, 从而为高校资源共享、设备使用、人员管理设备方面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同时, 该系统可以安全可靠地管理实验室设备, 并为设备管理者提供使用情况和统计数据, 规范了设备仪器的管理工作, 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 保证高校的投资效益。考虑到将来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情况等信息和学生的实验室操作等信息具有一定的关联, 作者也将对后续的需求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1]叶云龙, 常青.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16) :82-83.
[2]龚婕, 王建, 吕卫兵, 吴振强.基于终端监控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实验技术, 2012 (1) :98-101.
[3]朱三元, 魏文才, 陈建新, 熊曾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 (1) :118-120.
[4]罗成裕.基于ASP.NET的高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 (7) :105-107.
[5]王倩.数据库处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23-125.
大型仪器设备 篇2
一、为了加强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根据生物系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23种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以及单价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国内外仪器设备和单价虽不满10万元,但在国内比较稀缺的仪器设备均定为大型贵重仪器设备。
三、凡属本办法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购置时不论使用何种经费均属学院统管设备,管理权归院设备处。使用单位负责保管和使用中的具体管理。设备处有权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鉴定,对设备进行调剂、转移等。
四、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购置,应由使用单位提出专门的书面申请报告,由设备申购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对其进行技术和经费的可行性论证,并填写论证报告,报设备处并经分管院长批准后,执行采购计划。
五、已批准决定购置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各申请单位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房屋及其它安装条件,做好使用、维护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计划的安排,保证设备到校前完成上述各项准备工作。
六、设备到校后,申请单位应立即组织校内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做出验收报告存档。如发现质量不合格,必须及时提出报告,以便在限定的索赔期内办理退、换、补、赔手续,如因延误而超越索赔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申请单位承担行政责任。
七、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一律实行“专管共用”,由使用单位指定专职技术人员管理,面向全院服务。专职管理人员如因进修学习、工作变动等原因需要更换时,设备所在单位要及时明确专职技术管理人员,拟定操作规程,填写使用及维修记录。对仪器的性能和指标进行定期校验、计量和定标,以确保仪器设备的精度和性能。对上机操作人员应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使用仪器,未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和专管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仪器设备。
八、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由使用单位建立“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技术档案”(包括原机性能及自然状况、设备的原始技术资料、可行性论证报告、购置合同、验收记录、操作规程、检修记录、使用记录等直至报废)。档案正本一律存放在院综合档案室,副本随仪器设备放在使用单位。
九、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应建立专门的使用操作记录,按日记载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等情况,每记满一本将使用机时、使用方向的分析一起交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存档。
十、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在完成学院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校际技术协作、咨询及对外有偿服务,制定的有偿服务收费标准应报生物系批准。对工作量酬金按生物系有关规定办理,但无论何种经费购置及何种原因造成闲置不用和长期使用率很低的仪器设备,学院有权调拨到其它急需使用的单位。
十一、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任何人无权进行拆改,如因开发新功能、改造老设备必须进行拆改时,使用单位需提出可行性报告,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十二、大型、贵重仪器因技术落后、损坏、维修费用过高,而没有修复、使用价值的,由使用单位提出报废申请,经过技术鉴定,提交院实验室工作领导小组讨论,报生物系批准后方能履行报废手续。
浅谈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与共享① 篇3
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 管理 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205-01
1 前言
随着高校教育与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国家对高校投入的增大,高校的教学科研装备水平显著提高,一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的硬件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与此不协调的是,仪器设备资源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设备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共享的现象大量存在[1]。
我校分析测试中心自与环境监测中心合署以来,成为学校大型精密仪器共享服务平台,面向全校农、工、理科学院的教学科研提供分析测试服务。然而,由于尚未建立成熟的管理与共享体制,仪器设备的效益较低等问题仍旧存在。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共享,提高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使其充分发挥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已在广大教师和管理部门中达成共识,而“怎么做”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中,已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置发展学科水平、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仪器设备,我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实验室仪器装备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截止到2010年底,中心现有约1500万元的仪器设备100多台套,其中大型精密仪器约20台(套)。快速增长的仪器设备使我校教学、科研条件明显改善,先进仪器设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中心尚缺乏成熟有效的管理与资源共享机制,大型仪器设备还存在一些管理和使用上的问题,简述如下。
(1)使用方向较单一,资源共享程度较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突出;
(2)教学任务较少,利用率低;
(3)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维修和保养跟不上;
(4)无法实现专人专机管理;
(5)缺乏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3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共享机制的建设内容
建立有效可行的开放式管理机制,实行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就是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充分发挥现有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和资源优势,提高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2]。
3.1 建立共享管理机制,实现共享平台的信息化
为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可利用网络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系统”,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全部进入信息系统平台,设备的查询、介绍、运行状态、预约全部通过网上进行,鼓励广大师生设备共享使用首选网上预约,加强对设备共享共用情况的监控。平台的建立,可扩大仪器设备的开放范围,减少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现象,优化学校的投资效益,做到仪器设备信息公开化、开放管理规范化、仪器设备使用高效化[3]。
3.2 设立开放共享基金,加强仪器设备日常管理
支持科研课题,鼓励教师、科研人员使用大型仪器设备,避免一些研究项目因无力支付测试费用而无法完成,可设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基金,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并明确基金的资助范围、使用方式等,为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创建良好环境。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3.3 严格保养维修制度,建立管理技术档案
大型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是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型仪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部分零部件需进行更换或维修,这就需要详细记载各种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时间和维修项目,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及危险。因此,大型仪器设备在使用中必须指定专人保管,负责随机资料、图纸等技术资料保管、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监督仪器的使用。保管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素质和相当的专业技术,对所维修的仪器相当了解。
3.4 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建立效益评价与考核体系
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需要一支高技术、高素质的队伍。设备的功能开发与利用、实验技术的研究与探索、高水平服务的提供等,都需要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4]。分析测试中心现仅有13人,远远还达不到要求,建议不断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以便实现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
制定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办法,建立一套详细的考核标准,每年定期对各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效益评价与考核体系的内容可包括: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率高低情况;人才培养情况;科研成果情况;服务效益情况;功能开发与技术提升情况等。要细化评估观测点,定性、定量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绩效评估,对使用和开放效果好的进行奖励;对大型设备使用和运行情况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单位,要进行批评与整改。
参考文献
[1]陳静,匡健,朱竹.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63~65.
[2]刘慧.浅论高校仪器设备资源共享[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68~70.
[3]贾延江.医科院校实验耗材供应网络化管理系统[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7,19(4):34~36.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研究 篇4
1 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基础物质条件。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对实验手段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大量先进的实验用仪器设备不断地充实和装备着实验室, 高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置仪器设备。但在管理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由于分散管理、封闭使用的传统管理机制的影响, 造成大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信息封闭、高档低用等问题, 这些问题造成高校的资源浪费, 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的开展, 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探索和深入研究的。
1.1 大型设备管理权和使用权的不明确。
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来源有教学经费购买、有课题组科研经费购买, 只想自己拥有、自己使用方便, 不愿意进行共享使用, 封闭化程度高, 从而使其他单位没有办法使用, 致使一些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 甚至部分仪器设备闲置。因此, 必须明晰设备的使用权和管理权, 健全制度, 强化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管理。
1.2 可行性购置论证不充分。
某些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只为一时所需、某人所需或者某一项目所需, 一旦项目结束或者研究方向改变, 某些特别而专一的设备几乎闲置不用。另外在购买时选型不当, 贪求“高端”, 形成过度建设, 功能开发不出来, 或是购进后, 缺乏相关的维修技术, 耗材昂贵或者发生故障时配件获取难度大等原因, 于是将一些贵重的仪器闲置起来。为了科学有效地购置教学仪器设备, 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装备水平, 减少浪费, 提高使用效益, 在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要对现有相关设备进行摸底, 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准备购置的设备利用率进行科学评估论证后, 确定是否购买, 避免重复投资。
1.3 缺少激励制度。
目前各高校普遍缺少一个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进行奖惩的标准, 大型设备使用的好坏对所属部门及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考核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导致各部门和个人对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缺乏积极主动性, 存在“用好用不好一个样”的想法, 对设备的使用“放任自流”。应制定可量化的大型仪器效益考核指标体系, 从使用机时、培养人才、科研成果等方面加大对大型仪器效益的考核力度, 按照考核指标体系的规定确定仪器使用效益的考评等级, 同部门和个人的业绩挂钩, 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对业绩评价产生实际的影响, 等级排前的设经费立项、设备申请等方面, 学校将予以优先考虑。对于使用效益偏低或考评结果长期不合格的部门, 设备管理部门可以将其管理的仪器设备收回, 重新调整。
1.4 大型仪器设备相关信息不畅通。
高校内部院、系、中心之间, 缺乏有效的大型仪器设备信息查询和共享使用的平台, 大型仪器设备的相关信息闭塞, 不知道本校是否有自己科研需要的仪器设备, 无形中造成了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被限定在特定的小圈子里, 另外, 缺少相对应的共享管理办法和有效途径, 加上共享仪器设备在使用时间上的冲突无法调节等因素, 致使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开放共享程度低, 使用效益不高。
2 加强管理, 共享服务,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2.1 加强管理、建立制度、明确责任是管好大型仪器设备的基础。
集中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拥有足够数量的先进的现代大型仪器设备, 逐步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具有特色的管理制度,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是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赶超21世纪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我国, 重点高校、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相关分析测试中心应将现代化大型仪器设备联合开放, 形成地区性现代化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系统网络, 加强协调管理,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效率.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数据库, 建设好信息发布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实时监控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资源共享、预约服务, 这一组织模式使高校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也便于协调管理, 对推进我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将起到重要作用。
2.2 对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服务要引入竞争机制。
对各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要进行定期考核, 以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 完成分析测试的工作量, 获得的科研成果及其服务于社会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考评的基本依据, 并以一定经费支持、鼓励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2.3 对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服务进行效益评价。
要以省为单位, 由省教育厅组织成立专家评估组, 定期评估, 建立以绩效考评为主的奖优罚劣制度。共享服务效益发挥得好的由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例如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转补贴经费) , 根据本省的特色增加新的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 增拨经费, 均可列入评估奖励范畴.同时, 也可逐步建成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服务中心。
2.4 制定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的收费管理办法。
对本实验室、本学科的科研任务的分析测试不收费, 完成校内科研任务收取成本费, 对校外各高校的服务, 适当收取运行机时费和药品消耗费, 做到价格统一, 收费进入学校财务。将收取费用中的20%奖励给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操作人员和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 80%逐步实现“以机养机”的目的。
2.5 做好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稳定工作。
长期管理和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这支队伍非常重要, 他们是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关键, 要稳定好这支队伍.但目前因岗位津贴、职称晋升等, 影响了部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了实验队伍的稳定, 如有的调动、有的改行等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是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 这部分人员要安心工作, 有奉献精神, 不要过多强调对其学历的要求.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应政策,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6 实行校外共享。
许多教师将自己需要测试的样品送到校外的大型设备上测试, 支付一定的费用, 节约了购置大型设备所需的庞大开支。学校正致力于逐步完善这一制度, 具体做法是将大型设备的开机时间、任务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在网络上详细的列出, 需要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在网络上实行预约登记, 通过审核后, 设备即可在空余的时间完成预约登记任务。这一做法的特点是能通过网络, 利用现有设备, 广泛对外宣传, 积极开展横向联合, 实行有偿服务, 开源增效, 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又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 使实验设备管理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更好的发挥了效益。目前学校的核磁共振等设备已经能够在网上接受外单位的预约样品测试。如果云南省的高校、科研单位都实现了相互间的大型设备共享, 将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结束语
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各高校普遍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高校应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层次上认真思考, 积极探索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HJ。因此高校设备管理部门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通过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建设开放共享机制、培训仪器独立操作人员、加强检查监督和推行有偿占用制等措施来促进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提高, 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耕宇, 陈雪萍.全面开放大型仪器支撑本科教学实验的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 2009, (02) .
[2]田汉梅.高校实验室资源优化利用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08, (09) .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验收报告 篇5
验收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验收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备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宁波大学
验收组主要成员
单位
姓名
职务或职称
备注
仪器设备基本情况(非技术性)
名称(中英文)
型号,规格:
国别及生产厂:
单价:
数量:
发票号及订货合同号:
出厂号和出厂日期:
8,购入日期(指进校):
二,使用说明书,订购合同,发票,装箱单等资料是否齐全;已购进口仪器有关的外文资料(指说明书)是否已译成中文.数量及外部形态的验收情况
清点数量
主机,零配件在数量上是否与订货合同,发票,装箱单上的数量相同.若有出入,则需说明缺件名称,规格,数量,金额.外观质量检验
仪器设备有无残损,其程度如何,要详细记述.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与订货合同的规定是否一致.技术验收
依据说明书逐一测定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所测结果与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指标是否一样,其性能是否稳定.在调试过程中,是否发现配件不全(缺件)等问题.仪器设备运行条件(房屋,水,电家具,技术力量等)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是否已责成专人负责管理该仪器设备(注明:姓名,职称,职务)
是否制订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如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办法等),如已建立,将文件附后.是否需要索赔
大型设备基础监理控制要点 篇6
摘要:建设独立的工业体系,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技术政策。故此,相应的要建设大量的大、中型工业厂房和复杂的大、中型设备基础。
关键词:设备基础施工工艺 监理控制节点 大体积砼浇筑 预埋螺栓
一、大型设备基础的定位放线;
在设备基础区域一般采用钢管龙门桩进行定位测量放线,不仅提高了工程测量放线的速度,而且也减少了工程测量的误差。
1、在基础密集区,离基础基坑外边缘3m左右,在基础四周对称钉设钢管龙门桩。
2、钢管龙门桩的长度,由密集区基础横向轴线累计尺寸及纵向轴线累计尺寸的长度确定。用一根长6m的水平钢管,以及两根牢固钉入土中并露出地面50~60cm的竖向钢管,由钢管扣件牢固连接。两根水平钢管的接口處用钢管扣件连接。
3、在钢管上,各轴线的位置处用细线画一道轴线标记,基础的轴线两旁一左一右用墨汁依次把基础的各轴线尺寸,轴线桩号标在钢管上。
4、基础各施工工序定位测量时,根据对称龙门桩上的轴线标记,依次拉线绑扎,进行定位测量放线。这样,再密集的设备基础一经拉线,其基础横向、纵向轴线就一目了然了。
设备基础采用钢管龙门桩进行定位放线,与常规钉木桩进行定位测量相比,可少钉桩、稳定、不易破坏和减少误差,从而提高了施工质量。
二、大型设备基础中的预埋螺栓施工控制要点
测量放线:在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放线应在每个基坑的四面上钉十字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测设轴线中心点,钉上小钉子作为十字线的控制桩标记,复核准确后用素混凝土包裹固定防止碰撞发生位移,并在邻近建筑物上,以固定性标记作为校核之用,对于按轴线槽型开挖的基础,在地槽的两端位置砌筑龙门桩,待龙门桩复核准确后,应及时弹上墨线。便于随时校验之用。螺栓组的轴线位置至关重要,如有偏差,钢柱的垂直度将无法保证,会给上部结构和设备安装造成困难。
待基础模板安装完毕后,再安装槽钢。在槽钢上安装螺栓架或在柱顶模板上口安装螺栓架#螺栓架安装完毕,先在基槽外木桩的小钉上拉施工线,控制螺栓架的位置。然后用经纬仪复核测量螺栓组正确无误后再拧紧固定好螺母或卡具。
三、大型设备基础大体积砼浇筑监理控制要点:
1、施工准备
① 混凝土浇筑前,现场根据底板混凝土总量和浇筑计划与商品混凝土公司共同做好商品混凝土进场计划和现场准备计划确保混凝土连续供应,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② 对施工所有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并做好备用措施。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
③ 编制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案,明确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顺序和方向,工长、技术负责人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④ 注意收集近期天气情况,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情况下施工。
2、施工工艺
① 商品混凝土浇筑前及时上报配合比,混凝土要用低活性集料配制,其混凝土含碱量不得超过5Kg/m?。
② 为保证混凝土的缓凝时间达到4~6小时,满足混凝土浇筑时间要求,混凝土的入泵塌落度应控制住120±20mm;
③ 底板不留施工缝,地下室墙体施工缝按设计要求留置,采用焊接止水钢板防水措施。
3、施工要求
① 按后浇带划分施工区段,各区段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振捣完毕;
② 混凝土由料斗、泵管内卸出时自由倾浇筑高度不得超过2m,混凝土浇筑时不等直接冲击模板。
③ 混凝土浇筑时由专人看护模板、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当发现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④ 使用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成梅花型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漏振,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的1.5d,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
⑤ 对本工程大体积抗渗混凝土施工,重点是:一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升,二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根据《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92),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基础上最大温升值为35℃,混凝土浇筑块体内外温差为25℃,混凝土块体降温速度为1.5℃/d。
⑥ 泌水处理:大流动性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工程中,必然会有游离水析出并顺混凝土坡面下流至坑底。至此,在基坑边设置集水坑,通过垫层找坡使泌水流至排水沟内,再由排水沟流入集水坑内,用潜水泵将过滤了的泌水排出坑外。同时在混凝土下料时,保持中间的混凝土高于四周边缘的混凝土,这样经振捣后,混凝土的泌水现象得到克制。当表面泌水消去后,用木抹子压一道,减少混凝土沉陷时出现沿钢筋的表面裂纹。
⑦ 表面处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浇筑后须在混凝土初凝前用刮尺抹面和木抹子打平,可使上部骨料均匀沉降,以提高表面密实度,减少塑性收缩变形,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也可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闭合收水裂缝,促进混凝土养护。在终凝前再进行搓压,要求搓压三遍,最后一遍抹压要掌握好时间,以终凝前为准,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
⑧施工缝的处理:
a.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本地下室底板不设施工缝。
b.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杂物、表面积水、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在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应清除。
c.在混凝土浇筑前水平施工缝上先铺上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d.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时,直向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m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3、温度控制:
加强温度监测,辅以应变观测,对该底板混凝土温度,进行数天的监测。分别对底板、混凝土外部气温、养护水温设置测点。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升温较快,后期降温较慢的特点,采用先频后疏,即前混凝土升、降温速度快、温差较大时每2小时测量一次,当混凝土降温速度缓慢,内外温差小25时,每4小时一次,混凝土降温速度缓慢并温差趋向平和时每8小时一次。
本工程混凝土浇捣后第一天采用二层草袋和一层塑料膜覆盖保温,以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的范围内,若8小时内测得内外温差大于25℃且温差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则在混凝土表面增加覆盖草袋,且采用与表面温高差在10度之间的热水蓄养,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减少温差。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准备工作要充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相应的补救措施,加强温度控制,这样才能保证设备基础大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分析 篇7
1 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型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到货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准确完整的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是项目验收查证时的根本依据,是固定资产建账时的重要证据,是提高大型设备使用效益、提升科研教学水平的扎实保障。因此,要维护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确保档案的凭证价值和信息价值,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及立卷归档工作。
2 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现状
本文针对本地区部分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现状进行调研,随机抽取365台03类大型仪器设备为样本进行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分析。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科技部《大型科技仪器设备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档案管理中专人管理档案、使用记录、培训记录、使用说明书和维修记录五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见表1)。
表1 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状况统计表
由表1可以看出,满足全部所调研的档案管理内容的大型仪器设备共204台,仅占总体的55.9%,故档案管理有待提高。其中专人管理档案、使用记录、使用说明书三项实施比率均在90%以上。而维修记录和培训记录的略低。因此,档案管理可有针对性地加强。
3 大型仪器设备档案内容
仪器设备档案是指作为学校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在其购置、验收、运行、管理等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随机资料等材料
3.1 购置档案内容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通常由学校设备管理部门通过购置计划审批、专家论证、公开招标、合同签订以及到货验收等步骤组成。因此,大型仪器设备购置档案应有学校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整理收集。大型仪器设备购置档案应包含以下几点。
(1)购机计划审批:购置计划申请书。
(2)专家论证:论证备案表或审批表。
(3)公开招标:技术指标确认表、招标文件、供应商投标文件、采购报告等信息。
(4)合同签订:合同书。
(5)到货验收:验收报告、装箱单、装调试记录、产品说明书或技术资料、仪器设备图片等信息。
(6)其他资料:出入库单、发票复印件等信息。
3.2 使用档案内容
大型仪器设备验收完成后,按购置所需分配在各个学院中,为方便大型仪器设备后续使用、维护等,仪器设备使用档案应由仪器设备设备负责人指派指定人员进行管理,并由学校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并定期检查。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档案应包含以下几点。
(1)大型仪器设备运行使用记录:型仪器设备基本信息、仪器设备附件及备件明细、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移动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持证操作人员信息、仪器设备综合效益统计表等信息。
(2)大型仪器设备功能利用与开发、效益评价等相关支撑材料:设备功能开发技术资料、利用该设备的科研项目开题报告、成果鉴定书或获奖证书、利用该仪器设备的科研论文目录、仪器设备开放使用收费记录等信息。
(3)大型仪器设备维护资料:仪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记录、仪器设备故障维修记录、仪器设备功能利用与开发记录、维修过程中形成的报修单据、故障鉴定书、处理意见等信息。
(4)其他资料:仪器设备随机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仪器设备验收单、发票、固定资产编号等信息。
4 加强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建议
4.1 完善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收集整理
档案材料和一般信息材料的不同点在于,它是特定的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产生的原始文件的转化物,而不是后期可随意编写修改收集的材料,因此,档案材料具有原始性的特点
4.2 加强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更新管理
大型仪器设备从申报、论证、审批、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改造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处在一种档案资料不断生成的动态化的状态中
4.3 实现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数字化转换
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的数字化转化包括了实现档案的电子化和数据化
5 结束语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管理过程,涉及的校资产设备、图书馆、信息技术以及各院系等众多部门,其管理人员分散,数量庞大,时间跨度长,造成档案管理难度加大,因此,需要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者不断交流,总结经验,实行管理责任制,以减少档案材料的遗漏,提高档案质量。大力推进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为在校师生员工查询和利用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摘要: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并结合本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体系相对完善,但依旧存在部分管理不当的问题。就进一步提高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水平,完善档案管理内容提出了建议及思考。
关键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江霞.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200.
[2]邹鑫.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1(11):22-23.
[3]田太福.高校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25-26.
[4]金丽颖.浅论高校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6(2):98-99.
[5]沙莎.“主客体关系价值说”视野下的档案价值论[D].上海:上海大学,2007.
[6]刘颖.浅谈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J].福建分析测试,2004,13(3):2078-2079.
[7]吴效葵.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档案的系统化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0):366-368.
[8]谭锦才,陶顺.高校仪器设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205-208.
大型仪器设备 篇8
直到21世纪,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才逐渐引起我国的关注。近几年, 以国家平台建设为引导, 各地方平台建设工作有了极大推进。目前, 30多个省、市、区已经启动了地方平台建设工作, 其中19省、市、区安排了财政专项经费, 部分省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平台建设体系, 形成了一定的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服务能力, 对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形成了有效支撑。
1 国内外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立法现状
目前, 各国政府往往通过立法和国家的政策来积极引导和推动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通过这些法律规范体系的建立, 可以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 保障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正当权益, 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解决科技发展中的有关争议问题。美国对于科研设施的管理, 虽然没有一个国家层次的科研设施管理法, 但美国的很多法律法规中都涉及到科研设施的投资、管理和共享。例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设施监管指南》, 美国农业部的 《研究设施法》,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 《设备管理指南》;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的《设施管理指南》等等[1,2]。
然而, 我国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主要以政策层面管理较多, 而以法律手段进行引导、规范和约束的相对较少,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法规体系远未建立起来。法律法规对共享的内容和对象没有界定, 对共享的具体机制没有具体的规定, 对共享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规定不明。尤其是作为我国服务中坚的省级大型科学仪器服务平台的立法更是薄弱, 相当一部分省市的管理只是停留在管理服务中心出台的既简单、又缺乏法律效力的管理办法。这些立法上的落后, 已经成为阻碍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重要因素。[3]因此, 本文以省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为主体, 着重探讨其管理的立法问题。
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立法构想
《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指出:“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 主要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 建设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和其他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 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条件资源的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 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
根据《纲要》要求, 制定统一的、跨部门跨系统的法规和政策措施, 构建以省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服务主体, 出台以省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体系为管理基础, 推动“多元的投资主体、广泛的资源共享”, 用“责任来约束、权利来引导、义务来平衡”协调各相关主体的利益, 创造公共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推动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 促进存量资源和新增资源的系统集成与高效利用,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参与作用, 积极参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2.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立法建议
由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关系到科技强省的重大战略, 也牵涉到众多职能部门, 以及许多非公企业, 同时也涉及到相当一部分国家投入的资源, 所以, 省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建议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由省人大通过和颁布最为合宜。它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该《共建共享管理办法》的制定, 明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发展规划工作, 明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原则, 明确共享服务平台评估检测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以确保有效地控制设备增量资源, 激活设备存量资源, 发挥现有设备资源潜能。
该《共建共享管理办法》应突出:一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含义、性质、分类和范围的界定;二是强调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预算、审批渠道的统一和规范;三是明确所有国家投资主体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机制, 尤其是要明确财政厅的资金总管, 以及科研系统和教育系统这两条主线的协调管理;四是创导全社会多元主体的共享机制。确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法律地位和主渠道作用, 并以法律责任和义务来体现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法律约束, 以权利来吸引非公有制企业甚至个人参与到这一资源的共享中来。另外, 本法在扩大信息资源的传播、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严格知识产权的保护、承担基本的使用成本、享受便捷的管理服务、回收合理的共享利益、闲置设备有偿调拨等方面应作出原则规定。
2.2 《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立法建议
由于对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新购审批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科学性高的政府行为, 应把其定为地方规章, 并由省政府颁发较为合适。这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法规体系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该《评议工作管理办法》重点突出:一是拓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的范围。它既包括省财政和中央财政支持的 (独立投入或者共同投入) , 也包括各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支持的 (独立投入或者共同投入) ;既包括省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也包括非省属单位和非事业单位;既包括用于科学研究型的, 也包括用于生产等其他用途的;二是明确作为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主体的法律地位, 以及其管理工作须履行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三是明确规范申报单位履行申报程序的法律义务和政府施行审批程序的法律权利;四是实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条块结合、资源全省共享”的权利义务机制;五是从法律规范的原则出发, 明确违反本规章相关义务的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
2.3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立法建议
由于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管理既涉及到政府对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实施行政权的强制性问题, 又涉及到政府对其他利益主体相关权利的保障性问题, 所以, 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也应以地方规章的形式由省政府签发较为合适, 这也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法规体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该《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应突出:一是确立作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管理单位的法律地位, 明确其管理应履行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建设平台采用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的“三会”领导方式。理事会由财政厅、科技厅、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组成, 负责平台重大决议和决策、平台中长期发展规划、任免委员会成员、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等;专家委员会由知名学者组成, 设首席教授。负责把握创新平台的动态前沿、决定创新平台的建设和研究方向、审定研究课题、科研队伍的组建、科研任务划分、科研经费使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等。同时设立一个“创新平台”咨询机构, 负责平台的合作、交流、咨询和评估。管理委员会挂靠科技厅, 负责日常事务、专家联络、资料网络管理、项目申报、材料整理等工作。二是作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相关主体, 明确作为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托管主体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和享受的相应法律权利, 明确作为非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所有主体应享受的法律权利和相应承担的法律义务;三是从法律规范的原则出发, 明确违反本规章相关义务的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
2.4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办法》立法建议
由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办法》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属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管理, 所以,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办法》也应作为地方规章由省政府颁发为宜。该《运行绩效评价办法》除了应体现许多重要的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以外, 还应突出:一是确立评价主体的法律地位;二是明确评价工作的执行力和强制力;三是明确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3 结语
系统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这一法律体系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办法》这四个基本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所组成, 它能较为系统地体现各个层次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依法管理;另外, 这一法律体系又把全省各层次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都纳入了规范管理的范畴。
规范性。本法律体系从法律层面体现了其规范性:一是注重了各个参与组织的法律主体地位;二是明确了各自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强调了法律规范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强制性与指导性的结合。
对等性。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利益的对等是这一法律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进行分类是对等性的前提, 它包括国家投资和管理、国家与民间组织共同投资 (含国家投资民间管理) 和民间组织投资的三类作为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 更多体现的是管理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作为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依托单位, 更多体现的是它既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无偿受益者, 也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无条件义务履行者;作为非公有组织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所有者, 更多体现的是它在共享法律体系之下首先应该是一个收益者, 其次又是一个必要的义务履行者, 而这一共享体系的得益者对于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摘要:世界各发达国家政府均普遍重视科技资源的广泛共享, 目前, 各国政府往往通过立法来积极引导和推动科技资源的共享。作为我国服务中坚的省级大型科学仪器服务平台的立法建设, 将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资源共建共享、新购仪器设备评价、服务平台管理、及运行绩效评估等四个方面构建其法律体系。
关键词: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立法
参考文献
[1]程如烟.美国科研设施管理简介 (上) [J].中国设备工程, 2004 (1) :61-63.
[2]程如烟.美国科研设施管理简介 (下) [J].中国设备工程, 2004 (2) :60-61.
大型仪器设备 篇9
一、高校大型仪器管理面临的问题
1.仪器信息共享不足
目前, 大多数高校缺乏一个完善的仪器信息共享平台, 学校内部和院系内部的仪器信息共享不畅, 导致老师和学生不了解学校仪器设备的资源分布情况。 师生需要使用仪器设备时, 所需仪器的型号、参数、位置、使用注意事项等, 要询问管理员才能得知。 如果本院系内没有, 很难得知校内其他院系是否有相关仪器, 最后只能在校外测试, 致使高校仪器利用率大大降低。 由于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有限, 面对日益增多的大型仪器和众多的师生, 管理者的工作负荷越来越大。
2.仪器培训不到位
大部分地方所属高校里, 实验平台的大型仪器是对全院系开放的, 因而所有师生均可接触。 由于没有建立仪器的账户权限管理系统, 一些精密大型仪器, 未经培训的师生也可使用。 当仪器使用人的操作方法不正确时, 很可能造成仪器的损坏, 减少仪器的使用寿命, 并消耗维修经费。 仪器损坏后, 若责任人违规不通知仪器管理员, 致使仪器不能及时报修, 也会给其他师生的科研实验带来不便。
3.仪器利用率无法统计
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 需要考察已有仪器的使用情况和利用率。 学校对仪器利用率高的仪器, 可以重点维护和优先划拨经费。 没有大型仪器管理系统的高校, 现有统计方法主要是依靠在仪器记录本上手动登记仪器的使用时间, 人工计算总机时的方法。 这种方法有着明显的缺点, 首先, 仪器状态无法实时跟踪, 不便于查询;其次, 手动登记机时无法保证记录的准确性, 也没有强制性;最后, 手工统计工作消耗大量人力, 很难贯彻执行。 最终造成仪器利用率的统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不能为仪器购置提供有效参考, 为经费申请和审批提供有效依据[3]。
4.仪器维护经费缺乏
大型仪器维修成本高, 而地方所属高校的专项维修经费通常较匮乏, 导致这些高校的大型仪器面临着“有钱买, 没钱修”的状况。 大型仪器一旦出现故障, 往往会长时间搁置, 无法重新投入使用。 地方所属高校在强化仪器使用培训、维护仪器完好性的同时, 还应提供更充足的大型仪器维修基金, 为运行良好、利用率高的大型仪器提供更好支持。
二、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1.分级设立仪器共享平台和管理系统
高校大型仪器日益增多, 网络化管理已成趋势。 地方所属高校应尽早建立自己的仪器信息共享平台和仪器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仪器共享平台, 仪器信息能更好地实现共享。 师生可以通过共享平台查询, 了解所需仪器的所有详细信息, 如仪器分布、数量、型号、是否空闲、仪器使用说明书等。 仪器共享平台应分级别设立, 如校级的共享平台和各院系内部的共享平台。 一些非常贵重的高精密度大型仪器, 应不分院系, 全校共享[4]。
2.加强仪器培训
通过大型仪器管理系统, 管理员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所有联网仪器进行有效管理。 管理员为每位用户开设独立的操作账户, 并对联网的仪器设备设置用户使用权限, 只有用户经培训合格后, 才为他开放相应仪器的使用权限。 每位用户的密码都强制定期重置, 不能将账户借给他人使用, 这样每位用户就会对自己的操作负责, 真正做到珍惜爱护仪器设备, 提高仪器使用效率。 仪器运行时可显示当前使用人, 当仪器出现故障后, 网络会及时将警报传递给管理员。 管理员对操作不当的用户再培训, 仪器可及时得到维护[5]。
3.提高仪器利用率
通过仪器管理系统, 用户使用仪器前要先查询仪器当前状态, 并预约时间, 经管理员协调同意后再使用, 避免了仪器使用的时间冲突。 用户登录仪器后, 管理员终端可以看到当前使用的仪器及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通过网络数据可以方便统计仪器的有效利用率, 为仪器购置提供科学依据, 为师生和管理员提供便利。 各院系内部利用率较低、数量较多的仪器, 以及高精密度贵重仪器, 应在校级共享平台开放, 各院系可以有偿互用, 提高校内仪器整体利用率, 避免不同院系间的重复购置。
4.增加仪器维护经费来源
在校内, 高校对仪器设备共享程度高、管理规范的平台, 应颁布奖励经费, 提供更多运行维护补贴, 促进仪器共享工作可持续发展。
在校外, 高校可积极面向社会筹集经费。 如湖北省的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它是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建设的共享服务平台, 目前已有三百多家单位加入。 高校可积极加入类似的共享平台, 一方面, 向社会开放部分的大型仪器, 提高闲置仪器利用率, 另一方面, 可以向校外使用者合理收取费用, 用于仪器维护, 缓解仪器维护经费紧张。
三、结语
地方所属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逐年增加, 仪器管理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和管理系统, 是推动仪器设备高效利用, 提高科研平台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信高校根据自身特点, 利用仪器共享平台, 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仪器共享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啸涛, 裴海闰, 赵进, 等.探索地方性普通高校大型仪器管理新模式[J].科学管理, 2012, (35) :14-15.
[2]王小力, 赵军武, 杨帅, 等.树立资源共享理念, 推进仪器设备开放服务系统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3 (10) :1-5.
[3]张晶.我国高校仪器设备资源内部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4]冀斌, 高静, 顾文斌, 等.浅谈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型仪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8) :402-404.
大型仪器设备 篇10
近年来, 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在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亦日趋增大, 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 在合作中涉及到的如何共享大型仪器设备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由于大型仪器设备普遍购买成本很高, 因此目前大型仪器设备在投入和使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首先, 一些资金相对缺乏的单位, 没有能力购买需要的大型仪器设备, 严重阻碍了自身发展;而另一些单位虽然拥有资源, 却得不到充分利用。其次, 对于一部分用户, 只需要使用仪器设备的部分功能, 或者使用频率很低, 花费大量成本购买仪器设备很不合算。如何能够共享大型仪器设备, 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目前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对仪器设备共享中涉及到的多个问题进行研究, 提出并实现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开发。
2、系统运行环境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要应用于Internet远程客户提交预约申请和仪器设备管理员处理预约等, 因此应该采用B/S (浏览器/服务器) 结构。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3Server, 对于Web服务器采用著名的Apache Web服务器处理静态页面的请求, 应用服务器采用J2EE规范的应用服务器Tomcat处理动态页面的请求, 动态网页语言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5,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 利用这些通用软件可以便捷地建立先进、安全的动态网站。
3、大型仪器设备使用预约的工作流程
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预约过程, 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 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执行程序规范下, 各级管理员在既分工明确, 又相互联系, 既相互依存, 又相互制约的机制上进行工作。该系统内主要角色及权限分配为:
1.设备管理员:
(1) 发布大型仪器设备基础信息和预约信息;
(2) 管理本人所负责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预约。
2.大型仪器设备所属单位管理员:
(1) 审核大型仪器设备基础信息和预约信息;
(2) 管理所属本单位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预约。
3.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员:
查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预约各项数据。
4.一般用户:
(1) 查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
(2) 预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
围绕这四级用户角色,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有信息发布流程和预约使用流程。
1.信息发布流程
2.预约使用流程
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本系统主要为五大功能: (1) 大型仪器设备静态信息管理; (2) 大型仪器设备动态信息管理; (3) 帐户权限管理; (4) 数据统计管理; (5) 信息交流平台管理。
1.大型仪器设备静态信息管理:包括平台简介、规章制度、办事程序等。
(1) 平台简介:对该平台进行概括描述任务、职责、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模式和开放方式。
(2) 规章制度:关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学校相关文件和使用该平台的一些规章制度。
(3) 办事流程:主要描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具体操作方法。
2.大型仪器设备动态信息管理:这是该平台的核心内容, 包括仪器管理、单位管理、预约管理等。
(1) 仪器管理:包括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审核大型仪器设备的相关信息等。其中审核信息是指当向数据库中添加或修改仪器设备信息后, 不能立刻发布到Internet上, 必须经过有审核权限的用户审核通过后, 方能发布。信息内容包括:
(1) 仪器设备名称、照片、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存放地点、负责人、技术人员、收费标准等基础信息;
(2) 仪器设备主要功能、技术指标、学术特色、应用范围等情况;
(3) 仪器设备相关论文成果、科研成果的获奖情况。
(2) 单位管理:添加、修改、删除有大型仪器的单位, 便于设备按照单位管理。
(3) 预约管理:包括查询、添加、修改、取消、审核预约。在该模块将每学期划分为20周, 每周从星期一到星期日, 每天每两个小时划分为一个时段, 客户可以按时段预约。
(1) 校内用户使用工作证号登录, 即可通过查询功能, 搜索匹配的仪器设备。校外用户采用电话或手机注册, 由管理部门对其联系方式确认后, 确定其预约。
(2) 根据仪器设备管理员排定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时间, 用户预约之后, 按照约定时间, 使用该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对使用情况进行登记。
3.帐户权限管理:添加、编辑、设置管理员的权限, 主要包括:
(1) 系统管理员:对系统相关参数的设定、对所有仪器进行全面的信息查询、对相关统计报表的管理。
(2) 设备管理员:对仪器设备相关信息的日常管理查看以及排定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时间。
(3) 用户:查询仪器设备相关信息, 并预约使用时间。
4.数据统计管理:包括使用机时、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分类统计管理, 主要为:
(1) 使用机时统计:使用仪器设备后, 记录其使用方向 (教学或科研) 、使用范围 (单位内或单位外) 及使用机时, 并可按需求, 分类形成统计表格。
(2) 绩效考核:按照教育部相关公式, 根据机时统计数据, 计算得出大型仪器设备相应的绩效分数, 作为核拨仪器设备维护维修费用的参考和年度实验室工作量考核的依据。
5.信息交流平台管理:由投诉建议、技术交流、咨询解答等子论坛构成, 及时处理相关事务。
5、系统安全设计
5.1系统安全威胁
由于该系统的运行平台基于校园网, 而大型仪器设备在预约使用过程中, 涉及到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的预约审核及缴费等事宜, 因此, 系统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 校园网存在的主要威胁有:
1.冒充合法用户或非法访问。利用各种假冒或欺骗的手段非法获得合法用户的使用权限, 以达到占用合法用户资源的目的;非正常使用或越权使用等,
2.来自校园网内部用户对秘密信息的威胁以及使用非法手段, 删除、修改重发某些重要信息, 以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3.病毒 (如网络蠕虫病毒) 的迅速蔓延使校园网堵塞以致无法正常运行。
5.2基于GAP技术的系统安全设计
基于以上校园网络存在的威胁和不同区域对安全性的不同要求, 可以将校园网络划分为校园开放网和校园办公网, 校园开放网主要是提供学生和老师的Internet等服务, 校园办公网则负责校园的内部业务处理。校园办公网与校园开放网应保持物理隔离, 以避免来自于非可信网络的恶意访问请求, 通过校园开放网数据中心渗透到校园办公网, 但同时应能保证校园内外网间可控、安全高效的信息交换。将需要交换到校园办公网的信息通过外部网络提交到校园开放网的数据中心服务器, 然后通过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快速传送到位于校园办公网的相应业务系统的服务器。通过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可确保两个安全等级不同的网络在链路层断开的前提下, 实现灵活高效的数据交换, 其中数据交换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文件交换、数据库同步、FTP访问及邮件访问等, 目前许多GAP技术产品可以满足方便地与校园内部办公系统协同工作, 简化内外网数据转换流程、加快办公效率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的要求。
6、结语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使用, 实现了整个预约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过程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益。同时所提供的多种即时统计和查询功能, 可全面掌握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将大型仪器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 使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帅, 韩超, 任金妮.高校贵重仪器设备管理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02) :123-124.
[2].臧大乔, 杨英慧, 韩瑞生.浅谈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6, (02) :16-19.
[3].马相堂, 李昌青, 孙景.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高设备资源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06) :128-131.
[4].徐建斌, 朱利娟.加强管理与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8, (01) :49-51.
大型设备吊装技术与实施管理 篇11
【关键词】大型设备;吊装技术;实施管理;安全管理
前言
众所周知,吊装工程无小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吊装工程的失败,现就大型设备吊装有关技术和实施管理做初步探讨。
1、技术管理
大型设备吊装是一项技术复杂的工作,做好吊装前期策划和调研、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是大型设备吊装的基础工作。大型设备吊装前期做好前期策划,是吊装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是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整个吊装施工任务的前提。
1.1吊装前的调研
编制吊装方案的前提工作是前期的吊装策划和调研,这一技术准备工作涉及的界面非常广泛,一定要全面、细致,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包括:管理模式和吊装规划、设备概况、吊车资源、施工环境等。(1)应了解大型设备吊装工程的管理模式和项目统筹规划,按照项目实施的总体规划来部署大型设备吊装工作。(2)应了解大型设备设计和制造单位、设备交货状态(整体或分段)及供货日期、设备制造图,了解大型设备大概的吊装时间。(3)了解大型吊车资源情况,包括自有吊车及当地市场吊车资源或者是同一项目兄弟单位的吊车资源情况,包括吊车性能、可供使用的时间,当然若总承包单位对大型吊车使用有统一的管理规定,也应提前了解有哪些吊车何时可供使用。(4)应了解并实际落实吊装工程的施工环境,包括吊装场地的地质情况、设备平面布置情况、场内运输道路情况、气候条件等。
1.2吊装前的策划
在项目施工前期,针对每个吊装工程的实际特点,结合前期调研所掌握的基础资料,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写项目施工策划,从总体平面布置、场地预留、地基处理方案、吊装方法、多台吊装设备吊装顺序、与其他工作之间的配合(包括基础施工、钢结构施工、管道施工)、设备进场与卸车、吊装工作网络计划、吊车及吊具的准备等方面做总体规划。
1.3编制吊装技术方案
吊装工作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技术方案来组织实施的。必须在前述所掌握的基础资料上,需要与业主、设计单位、制造单位和运输单位进行更进一步的沟通,首先选定承担主吊和溜尾的设备机具的形式、构成以及所需要的工况配置,设计专用的工装、选定配套的吊索具,在此基础上,选定吊耳的结构形式和位置,结合详尽充分的力学计算,编制完善合理的吊装技术方案。在吊装技术管理上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施工方法和经验,建立完善的吊装技术储备。二是吊装技术方案要抓住重点,以“一表两图一书”(即吊装工艺数据表、吊装平面布置图、吊装立面图、吊装工艺计算书)为主要内容,重点抓住吊车站位处地基处理、场地预留、吊耳的设计、吊装专用机索具的设计或选配。吊装技术方案追求理论依据充分、可操作性强,吊装组织安排合理。
2、实施管理
整个吊装实施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其实质就是对项目策划和技术方案的贯彻执行,必须确保所有过程均在可控范围内,即使出现偏离,也能够在掌握和许可限度内实施,才能取得圆满高效的最佳结果。
2.1人力和吊装机械合理安排
根据选定的最终技术方案,落实相关的人员和机械设备资源。选定最佳的设备进场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并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场时间,根据场地情况着手组织人员和设备进场。
2.2严格按程序实施吊装工程的各项工作
在正式开始施工以后,技术人员必须根据“场地清理——地基处理——设备和人员进场——吊装装备的安装和调试——安全检查确认——办理相关报验程序——试吊——正式吊装”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特别是对地基处理、吊装装备的安装和调试、吊耳的方位、位置、尺寸校核、溜尾吊车工况和工装件以及吊索具的规格要做到一一落实,对检查过程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检查确认,并做好原始记录和签字确认。
2.3重视吊装工作中协调沟通环节
大型吊装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一般与现场土建施工、设备制造和装置施工交叉进行,需要进行相关工作联系的单位比较多,每个部门和单位都有许多具体的业务工作需要协调沟通。
2.4重视责任与分工,保证吊装指令顺利传达
由于特大型设备的整体吊装作业覆盖的范围比较大,通常都需要配备信号传递设备和编制专门的规章制度。在正式吊装之前,需要编制《大型设备吊装管理规定》、《大型设备吊装人员分工》。在整个吊装过程中,按照《信号传递程序》的有关规定,始终保持信息畅通。吊装过程操作指令的发出只能由现场吊装总指挥负责掌握。
3、安全管理
安全施工是大型设备吊装的前提和灵魂,没有安全保证,吊装工作的一切活动都没有任何意义。大型设备吊装工程必须保证安全事故率为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是极为严重的。根据以往的事故教训和我公司的管理实践,吊装安全管理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3.1大型吊装设备进出场管理
目前大型吊装主要采用大型履带吊车、液压吊装系统等成套大型设备,每次进出场涉及的配合人员、车辆很多,存在运输、组装、拆除等诸多环节,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安全事故。针对这一工作,要编制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对运输、组装、拆除中的一般问题和特殊问题都要进行技术层面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2吊装现场的安全管理
首先常规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落实。吊装工程必须编制HSE应急预案和“两书一表”,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要素的现场安全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估,对重大风险因素采取可靠的有针对性的削减措施。并根据吊装作业、高空作业多的特点配备齐全安全设施,设立专职安全员加强对全过程施工环节的检查监督。并进行必要的HSE应急演练。其次,吊装安全管理必须抓住重点。吊装作业是一种技术要求严格的工作,必须按照审批合格的技术方案实施,检查吊装机索具質量、施工现场环境、检查方案落实情况应该作为吊装安全管理的重点。特别是地基处理、吊耳及溜尾吊车这三方面,很容易被忽略但却是大型设备吊装的关键因素。
4、吊装设备和吊装机索具管理
吊装工作都要依靠吊车和吊装机索具来最终完成,管理好吊车和吊装机索具是设备吊装成功的保障性工作。
5、结论
大型设备吊装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对待,才能保证大型设备吊装的顺利实施,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化建公司承建的宁夏石化500万吨/年炼油改扩建工程中火炬及塔器的吊装任务,在每次吊装前均做到充分的准备,在技术管理、实施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每一次的吊装任务均能够安全、稳定、可控、顺利的完成,在施工实践中逐步提升大型设备吊装能力。
参考文献
[1]关则新主编.大型设备吊装技术.第一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10.
大型仪器设备 篇12
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绩效考核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是衡量高校及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因其所占总仪器设备总值的比重最大,而成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关注的重点[1]。《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规定单价在人民币1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为贵重仪器设备。目前(截止到2015年5月31日),北京交通大学现有仪器设备80 562台件,总价值126 994.37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1 801台件,价值65 703.61万元,占现有仪器设备总额的51.74%,40万元以上设备424台件,价值37 807.57万元,占现有仪器设备总额的29.77%。
如何管理好、利用好现有的仪器设备,探索出合理的分析评价指标,量化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发挥激励机制,提高其使用效益,使大型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中发挥资源优势,是当前所有高校仪器设备管理部门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现状
目前,多数高校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考核都依据教育部2000年4月1日颁布的《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效益年度评价表》,该评价体系强调了要对高等学校的贵重仪器设备加强管理,采用百分制,其中绩效考核内容包括机时利用(权重35%)、人才培养(权重20%)、科研成果(权重25%)、服务收入(权重15%)、功能利用开发(权重5%)等。考核总分≥90分以上的为优秀,75~90分的为良好,60~75分的为合格,﹤60分为不合格。
各高校在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考核方面均根据自身院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各绩效考核内容有所调整,以便于更科学客观地反映本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情况(见表1)。
现有的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价体系能有效收集数据,并进行量化、上报,具有权威性和可量化性,对于各校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多数高校都以此为依据,制定了相应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方法,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管理大型仪器设备重要手段及学校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依据,取得了显著效果。
但这套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大多以结果为导向,注重大型仪器设备所产生的教学科研成果和社会效益。但不同高校的层次和办学定位不同,经费来源及额度差异也很大,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的考核不应不计成本的盲目追求高标准和先进性,而应该结合实际需求、人力财力等状况量力而行,着重考虑投入和产出效率的问题[3]。目前,华中师范大学在对其大型仪器设备考核数据中引入DEA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对于解决教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对多投入和多产出不易量化、计量单位不同、赋予权重主观因素过重等问题有一定作用[4]。但同时,该方法也有一定局限性,原有评价指标体系仍需不断优化和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产出的成果具有周期性,以固定时间段为单位进行评价会造成结果有一定差异等问题。如何科学合理的评价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仍需进一步探讨。
2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存在的问题
2.1 考核标准一刀切不利于客观合理评价
由于设备的通用程度不同,服务对象也有差异,如一些通用性强的设备,除本学科、本专业的人员使用外,其他专业的人使用率也较高;而专用性强的设备受专业领域的限制较大,使用范围较小,因此在考核中常出现通用型设备考核合格率较高,而专用型设备的合格率普遍较低的情况[5]。对不同类型的大型仪器考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利于客观地评价设备效益。
可考虑对不同类型的设备赋予不同的指标权重,对专业性强的设备考核侧重其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对通用性较强的设备侧重其机时利用及服务收入等。
2.2 考核内容量化难数据收集准确性不够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考核内容较多,量化难以准确,如仪器设备科研成果的考核,虽然可以用论文或专利的数量及点数来进行统计,但无法精确到设备所发表的每一篇论文或专利。落实情况及设备贡献度难以量化,尤其是服务对象众多的设备,很难做到准确统计每个使用者通过该设备的科研产出,仍需要结合仪器设备终端等新技术进一步探索新方法。
而且目前各高校在效益评价的工作过程中,基本为二级单位及使用部门根据效益评价表自查,统计后上报给上级主管职能部门,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二级单位的工作人员既担当管理者又担当被考核者,这种双重身份再加之各种主观客观原因,收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待考证[6]。
2.3 缺乏奖惩机制不能有效提高积极性和重视度
评价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是依据现有的评价体系对大型仪器设备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其工作量大,统计周期长,如何使这项工作的结果发挥其后续作用,并通过考核提高各单位对于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重视度,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抓起日常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认真思考[7]。只有使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与日常管理形成良性循环,才能真正避免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而真正达到指导日常工作的作用。
而当前多数高校对于考核后的奖惩,常重视不够,缺乏完善的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不仅无法有效地指导后续工作,也不利于对现阶段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置[8]。应制定和落实对考核结果的奖惩措施,这种合理的奖惩机制的真正落实,对于提高各单位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也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贡献。
对考核优秀的,优先予以资助大型仪器设备配套使用专款,并奖励相关院所及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合格者,敦促整改或警告,如有必要可在学校内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重新分配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处置,并限制相关院所及实验室定期内不得申购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
3 我校大型仪器设备考核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1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率和利用率较低
我校现有的贵重仪器设备中,可共享的通用设备较少(见表2)。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CERS中,作为主要共享设备的分析仪器总量(1 349台)约为整体设备总量(2 449台)的55.08%。其中清华大学的这一比例约50.69%、北京化工大学约83.33%。而我校仅为24.83%。
此外,我校现对外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仅有3台,包括理学院的电镜,机电学院的电镜和淬火机。教育部对我校进行的国有资产专项检查中也提出,我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未达标准机时。我校的仪器仪表类和机电类的教学、科研贵重仪器(40万以上)年使用机时<800小时的有75台,占当年总台件数的45.7%(见表3)。可共享的通用设备数量少,比例低,或购置时论证不充分,使用方向单一,造成其共享率、使用率低,或者由于教学、科研任务不足而造成设备使用机时低,甚至资源闲置浪费等,这些对于效益考核评价中的各项指标评定均有一定影响。
此外,在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现,一些院系还存在“专管专用”的陈旧思想。认为用课题组科研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只能由课题组进行管理和使用,使得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处于封闭状态,造成了共享率和利用率低的现状。目前,我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正在建设中,还未投入使用,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将有效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对全校大型设备的共享和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3.2 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普遍偏低,这与设备绩效考核不健全,项目论证不充分,缺少总体规划,项目之间没有协调也有重要关系。我校对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存有绩效考核与资源配置相互脱节的现象,容易产生重复购置,或是购置回来的一些贵重仪器设备闲置或半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和国有资产隐形流失。我校目前实行的设备论证环节放在项目经费确定之后,只论证拟购置设备参数、指标的合适与否,对能否购置该设备没有约束力。而且不同学科领域,其对大型仪器设备的需求和使用程度都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类型的设备,其在机时利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益、功能开发与技术提升方面的考核也应该区别对待,建立科学且合情合理的考核机制,对不同专业领域、不同类型的设备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更加合理地考评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避免片面追求指标数量的提高。
4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措施
4.1 建立效益评估体系为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建立完善、科学、规范、易操作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估体系,对定额机时完成情况、培养人员情况、科研情况、功能开发情况、对外服务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防止片面性,防止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注重考核数据的真实可靠性[9],使考核结果为资源配置提供可靠的支撑数据。
4.2 落实论证机制确保资源合理配置
建立专门机构对资源购置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对全校资源配置进行统筹管理,并制定《北京交通大学项目论证管理办法》,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使各部门切实担负起审批和管理职责。明确项目论证的内容、组织方式、程序、适应范围以及论证结果与项目立项及设备配置的关系[10]。
4.3 加强共享建立共享平台提高利用率
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相关管理办法,完成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平台的搭建,使大型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做好大型设备效益信息的统计,尽量确保信息收集科学且准确,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许积平,杜跃东,李志峰.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的实践与思考.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1):178-180.
[2]戴志华.大型仪器设备的综合效益考核[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1,8(4):69-71.
[3]魏朝俊,闫树刚,唐剑.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评价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160-162.
[4]黄涛,李鸿飞,王伏玲,潘栋.基于DEA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价[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270-273.
[5]王慧,朱力,阎树刚.提高高校贵重仪器设备效益的探讨:由贵重仪器设备评价考核所想到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3):101-103.
[6]贾玉梅.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9):138-140.
[7]陈小玲.提高大型仪器设备投资效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67-270.
[8]李永军,谢云宇,曲文君.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和效益评价[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4):167-169.
[9]黄晓静.高校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方法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5(3):104-106.
【大型仪器设备】推荐阅读:
大型仪器使用09-09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07-24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09-18
大型测试仪器06-26
温州大学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验收报告10-28
太原理工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09-15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10-20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和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省级审核07-05
大型设备10-13
大型医用设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