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2024-09-18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精选12篇)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篇1

摘要:随着大型精密仪器数量的增加, 以及实验室开放使用, 现存的人工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状, 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恰好弥补了现存的人工管理实验室的各种缺陷, 系统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 实现对大型精密仪器的智能化管理以及控制, 大大提高了仪器的使用效率。并且, 实现了对仪器的状态和使用日志的监控, 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提高了教师以及学生的工作学习效率。

关键词:智能化,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仪器设备,管理控制系统

1 概述

近10年来, 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迅速,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投资不断加大, 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发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这些仪器设备数量大、种类多、使用面广, 即要满足课题的科研需求, 又要开放满足学生实习、学习的需要, 既要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又要保证仪器完好率;既要鼓励学生上机实习, 又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 “资源共享、有偿使用”、“在线显示”、“虚拟实验室”等新的管理方式, 都对现代的仪器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包括人工填写仪器设备使用日志, 登记开关机时间、使用人名, 使用前后工作状态等。人工预约、监管开机、机时统计等日常事务。这种管理方式有以下弊端[2]:

1) 管理松散, 方法滞后。人工登记信息误差大, 工作量大, 提供的信息不准确、出问题找不到当事人。

2) 管理分散, 效率低, 共享差。仪器设备需要有专人管理, 使用不方便, 管理效率低。各学院科室资源使用情况不明, 资源共享的执行效率低。

3) 现有监控手段有缺陷[3]。设备的各种统计工作量极大且不能实时统计, 同时不能在线了解仪器的开关机状态。

基于以上实际情况, 提出了信息透明、开放使用、规范管理、溯源统计的设备仪器智能化管理的思想, 设计了该智能化管理控制系统。采用数控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数据库技术等构建起设备仪器智能化管理新模式。并且, 网络技术的日益健全, 以及校园网一卡通的建设, 为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硬件基础。所以, 建设基于网络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的组网设计

本系统采用B/S模式进行设计, 其中设备仪器的控制器直接连接校园网进行数据的传输, 以及服务器对仪器设备的控制。根据系统的需求, 需要读卡器和RS232转TCPIP的转换器设计, 该系统的组网方式如图1所示。

2.2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旨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 能够实现对仪器设备的监控和统计使用信息, 以及实现用户网上预约设备的功能。它实现了每一台设备仪器都有使用日志, 加强了设备使用的管理, 提高了设备使用的效率, 同时降低了设备人员管理和统计所带来的问题。所以, 本系统软件功能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模块:用户管理、设备信息管理、预约管理、统计管理、日志管理以及系统权限, 每个系统模块下又划分为相应的子功能。该系统的功能设计图如图2所示。

3 系统实现

3.1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数据库把系统中的大量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模型组织起来, 同时提供了数据的维护, 数据的存储和数据的检索等功能, 这样系统就能够及时准确的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数据信息[5]。一个管理系统的各个部分能不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关键在于数据库。所以正确的设计好数据库, 才能使系统高效的运转。经过对需求的分析面设计的数据库CDM图如图3所示:

3.2 系统功能实现

3.2.1 用户管理模块

本系统面向师生开发, 所以在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分为两种角色:

1) 学生用户。该系统采用的是设备端刷卡机制, 其中采用的卡片是学校使用的一卡通, 学生的个人信息已经包含在卡片内部, 所以在管理系统上就不需要用户注册。在用户管理模块下, 学生用户登录该系统只可以进行个人基本信息的修改, 以实现学生个人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学生个人的同步。

2) 管理员用户。该系统实行的是管理员的分级管理功能, 所以存在超级管理员, 以及普通管理员, 甚至更多级别的管理员。对于超极管理员只负责该系统的维护, 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普通管理员主要的身份主要是教师以及设备管理人员, 其中教师主要是实现对学生的分组管理, 而设备管理人员主要是负责设备的维护。所以, 在用户管理模块下, 超级管理员具有对普通管理员的添加功能, 删除功能, 以及为学生分组的功能。

3.2.2 设备信息管理模块

实验室中有很多需要管理的设备, 所以需要对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 需要对不同的设备的进行归类和相应的编号。同时, 因为同类设备和不同类设备的差异, 需要实现对不同设备进行单独管理。该管理模块主要有一下子功能模块。

1) 添加设备信息。本模块实现了是添加设备信息的功能, 根据不同的设备添加不同的信息, 以便后期对设备的方便管理, 以及实现实验中预约用户与设备的一一对应。每台设备都具有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存放的实验室, 设备型号, 设备类型以及管理员等信息。

2) 浏览、编辑设备信息。由于实验室的设备可能会存在实验室地点的变更或者受其它信息的影响, 设备的信息会发生相应的改变。预约用户在预约后使用的过程中, 需要确切的设备地点以及编号等信息。所以在本模块中, 预约用户可以按单位、仪器类别、地点等查询仪器信息。同时, 设备管理人员具有对设备信息进行编辑的功能。其中设备管理员的操作界面如图4所示。

3.2.3 预约管理模块

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浏览到所有可以预约的仪器对外服务的时间、可预约的时段等信息。提交预约、说明预约的用途等。考虑到用户在预约的时间段有其他事情而不能准时去实验室进行试验, 同时其它用户在此时间段就无法使用该设备, 从而会导致原有预约的浪费。所以, 预约管理模块除了添加预约的功能, 同时也设置了提前取消预约的功能。预约设备的操作界面如图5, 6所示。

3.2.4 统计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实现的是对设备的使用时长以及其它信息进行统计。由于设备的使用是通过用户的刷卡开始计时以及结束, 所以该模块的是自动完成设备使用信息的添加功能, 管理员无法对此模块进行操作, 不在操作页面进行显示设置。但是, 考虑到本模块的主要目的是统计每台设备的使用情况, 所以增加了浏览设备使用时长的功能。用户可以按设备类别、设备名称、资产编号查询统计服务人次数、共使用时长, 最后使用时间等信息。浏览设备使用时长界面如图7所示。

3.2.5 日志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实现的是对设备的使用日志进行统计。由于设备的使用是通过用户的刷卡开始计时以及结束, 同样该模块的也是自动完成设备使用日志的添加功能, 管理员无法对此模块进行操作。设备的日志记录着设备的使用时间开始和结束信息, 以及设备的使用者等信息。但是, 考虑到本模块的主要目的是统计每台设备的使用日志, 所以增加了浏览设备日志的功能。用户可以查询、显示和打印仪器每台设备的使用日志 (设备使用登记表) 、人员使用设备的日志。同样也存在同个实验室同类设备的使用日志等信息, 操作界面如图8所示。

3.2.6 系统权限管理模块

本模块以系统安全以及维护的需要, 以及管理员级别管理的需要, 设置了修改密码、登陆模块和系统权限分配模块。其中, 登陆模块和修改密码主要为了系统的安全性考虑, 系统权限分配则是用于管理员级别的方便管理。

4 结论

本文论述的系统可以对高校的仪器设备进行全方位、有效、灵活、自动化的管理和监控, 从而为高校资源共享、设备使用、人员管理设备方面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同时, 该系统可以安全可靠地管理实验室设备, 并为设备管理者提供使用情况和统计数据, 规范了设备仪器的管理工作, 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 保证高校的投资效益。考虑到将来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情况等信息和学生的实验室操作等信息具有一定的关联, 作者也将对后续的需求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1]叶云龙, 常青.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16) :82-83.

[2]龚婕, 王建, 吕卫兵, 吴振强.基于终端监控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实验技术, 2012 (1) :98-101.

[3]朱三元, 魏文才, 陈建新, 熊曾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 (1) :118-120.

[4]罗成裕.基于ASP.NET的高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 (7) :105-107.

[5]王倩.数据库处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23-125.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篇2

一、总则

1、为了加强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的作用,制定本办法。

2、凡达到以下任意一个条件的仪器设备就属大型精密仪器,均属本规定的管理范围。

3、单价在2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含2万元)。

4、单价虽不满2万元,但一个完整的系统价格在二万元以上的设备。

二、常规管理

1、建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审购设备审批表、论证报告、有关批准文件、合同及附件、进口免税批件、商检报告、验收记录报告,仪器设备的技术资料、操作规程、技术开发记录、使用维修记录以及添置的零部件及配套设备等有关资料。技术档案由实验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单位共同建立,分别保管。

2、根据仪器特点对每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都要制定操作规程,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应用范围、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对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的,则根据情节轻重应负赔偿责任或给予纪律处分。

3、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使用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定置、定岗、定员的三定原则。所谓定置是指定仪器或设备的固定安装或放置位置,定岗是对某台仪器设备确定岗位的责任和工作要求,定员则根据岗位的责任和工作要求以及实际的工作量确定配置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要建立维护保养制度和安全防范制度,操作、维护、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是负责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做好使用记录和仪器设备维修记录,指导上机人员操作,使用完毕后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等。

三、使用管理

1、能用一般仪器设备的实验,一律不得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打破部门所有制的习惯,扩大使用面,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2、积极参加自治区大型精密仪器协作网,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有条件的都应努力为社会服务。

3、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使用中,应视校内、高校系统内和外系统单位的不同情况,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妥善安排开放时间,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作用,以提高投资效益。

4、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必须认真做好使用记录,内容包括:实验内容、使用人姓名、使用起止时间、仪器设备使用前后状况、实验室主任及操作、维护、管理人员的签名等。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篇3

【摘要】分析了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大型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提高使用效率,提出了大型设备管理改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型设备 管理 使用效率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度教学(教改)研究项目(JY2014086)。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33-02

近年来,随着我校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增加,大型仪器设备添置数量明显增多。这对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校现有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223台,10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19台。随着学校对大型仪器设备投入的增加,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的总额占仪器设备总额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部分大型设备使用效益较低。据统计,我校大型仪器设备机时利用率平均为20.3%。如何管理好这些价格昂贵的设备,使其充分发挥对教学和科研的支撑作用,提高设备利用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1],一直是我们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1.我校大型设备管理现状

内蒙古科技大学是以冶金和煤炭开采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主要由各二级学院及专业论证申报,学校审核批准进行购买。虽然大型仪器设备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以及科研成果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但是,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大型设备的管理比较分散[3]

院系实验室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服务于某一专业学科,院系实验室分散、面广,规模相对较小,管理难以到位,大型设备基本上由实验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测试分析服务的质量失去了制度保证。因分散配置,机时利用率低,当然造成运行成本高。目前我校大型设备仍然主要由院系实验室管理,其服务范围仅限于本院系。而一个院系的测试实验任务少,设备常常处于闲置状态。加之院系实验室知名度相对较小,权威性不高,力量单薄,在市场竞争中,其竞争能力小。特别是大型设备功能开发不足,无法参与重大科研课题,适应不了复杂多变的市场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能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总之,大型设备分散配置,其设备利用率低,功能利用不足,而运行成本又高,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配置方式[3]。

1.2 大型设备的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实验室教师即担任教学又负责大型设备管理,从时间上无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另外,多数大型设备由实验室新引进的教师负责设备运行,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既没有操作经验又没有经过培训,只是跟着调试设备学习就负责管理,很难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因此,学校应重视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多参加同行业的业务讨论会。

2.3 对大型设备管理缺乏监督和效益评价机制

对院系实验室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学校缺乏有效监督和效益评价机制,目前大型设备运行状况欠佳,放置大型设备的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只有极少数几个大型设备经常使用。另外,国资处对各实验室大型设备的效益进行评价不够完善,只需大型设备负责人填写大型设备使用的效益评价表,填好后存入档案即可,这样的评价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3.改革大型设备管理方式,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措施

3.1 优化大型设备管理,建立了分析测试中心

充分提高大型科学仪器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内蒙古科技大学现有仪器资源,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促进仪器社会化服务,特别针对我校大型设备分散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在2012年3月建立了分析测试中心,对学校公共使用的大型设备实行集中管理。

凡公共使用的单价在5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均归分析测试中心管理。对价格低于50万元的专业大型设备由分析测试中心与实验室使用部门共同管理。分析测试中心实行“分散配置、统一管理、开放使用”的原则,为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科学仪器资源,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科学仪器的使用效率,促进科学仪器社会化服务,确保科学仪器的正常运行,将我校大型设备加入包头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将设备的资源现状、能力、可利用的时间及有关收费标准等在校园网上公布,使用户可随时了解设备资源的动态信息,并可以在需要时方便、及时的使用。为了更好的实现协作共享平台、对单台价值50万元以上的仪器,需进行升级改造、新功能开发的等改造,与时俱进,随服务对象的要求而变。

3.2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管理

目前分析测试中心需要建设一支稳定、技术精湛、学术层次高、发展潜力大、勇于奉献的高效的学习型实验技术队伍[5-8]。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把实验技术队伍的培养、进修、职称评定、岗位劳酬等按教师来待遇,逐步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到实验技术队伍中,改善队伍知识结构,有选择地引进多名教授级实验技术骨干作为学科带头人,同时实验室继续充实优秀研究生或博士学历人员[6]。对现有技术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到国内名校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以适应学校发展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

3.3 建立和完善大型设备管理监督和效益评价制度

通过分析测试中心仪器网上预约系统可以观察设备的使用状况。另外需要制定《分析测试中心大型设备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我校的实际,建立和完善大型设备评估制度。对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设备每年评估一次。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于评估为不合格的设备要求限期整改。通过评估,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大型设备在学校工作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加强大型设备宏观、规范管理,充分调动大型设备负责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认可及资质认定

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完善中心的服务质量,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检测服务,中心于2013年初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工作,严格按照《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标准建立管理体系,全面贯彻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国家认可管理体系的要求。通过规范管理和控制检测过程,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为客户提供科学、公正、准确、满意的服务。

4.结语

分析测试中心适时整合仪器资源,为我校的教学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更好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本着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购置和盲目引进现象,面向全校和社会开放,并提供优质的分析测试服务。推动了内蒙古科技大学和自治区科技基础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大型仪器利用率、完善了仪器社会化服务。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全面提高检测工作的能力,为我校的科研和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廷国.试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提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2:135~137.

[2]赖芸.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优势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34~135.

[3]王丽群.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配置效益的比较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3,112~114.

[4]彭湘凯.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7:137~139.

[5]周南润、龚黎华、刘晔.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与分析[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5(7):38~40.

[6]韩雪梅.转型期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J].管理科学, 2006,35(1):80~81.

[7]赵永俭,汪春华,朱西桂.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22(3):105~106.

[8]陈春淼.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路[J].实验室科学,2006,1:77~79.

作者简介: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研究 篇4

1 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基础物质条件。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对实验手段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大量先进的实验用仪器设备不断地充实和装备着实验室, 高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置仪器设备。但在管理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由于分散管理、封闭使用的传统管理机制的影响, 造成大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信息封闭、高档低用等问题, 这些问题造成高校的资源浪费, 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的开展, 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探索和深入研究的。

1.1 大型设备管理权和使用权的不明确。

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来源有教学经费购买、有课题组科研经费购买, 只想自己拥有、自己使用方便, 不愿意进行共享使用, 封闭化程度高, 从而使其他单位没有办法使用, 致使一些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 甚至部分仪器设备闲置。因此, 必须明晰设备的使用权和管理权, 健全制度, 强化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管理。

1.2 可行性购置论证不充分。

某些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只为一时所需、某人所需或者某一项目所需, 一旦项目结束或者研究方向改变, 某些特别而专一的设备几乎闲置不用。另外在购买时选型不当, 贪求“高端”, 形成过度建设, 功能开发不出来, 或是购进后, 缺乏相关的维修技术, 耗材昂贵或者发生故障时配件获取难度大等原因, 于是将一些贵重的仪器闲置起来。为了科学有效地购置教学仪器设备, 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装备水平, 减少浪费, 提高使用效益, 在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要对现有相关设备进行摸底, 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准备购置的设备利用率进行科学评估论证后, 确定是否购买, 避免重复投资。

1.3 缺少激励制度。

目前各高校普遍缺少一个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进行奖惩的标准, 大型设备使用的好坏对所属部门及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考核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导致各部门和个人对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缺乏积极主动性, 存在“用好用不好一个样”的想法, 对设备的使用“放任自流”。应制定可量化的大型仪器效益考核指标体系, 从使用机时、培养人才、科研成果等方面加大对大型仪器效益的考核力度, 按照考核指标体系的规定确定仪器使用效益的考评等级, 同部门和个人的业绩挂钩, 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对业绩评价产生实际的影响, 等级排前的设经费立项、设备申请等方面, 学校将予以优先考虑。对于使用效益偏低或考评结果长期不合格的部门, 设备管理部门可以将其管理的仪器设备收回, 重新调整。

1.4 大型仪器设备相关信息不畅通。

高校内部院、系、中心之间, 缺乏有效的大型仪器设备信息查询和共享使用的平台, 大型仪器设备的相关信息闭塞, 不知道本校是否有自己科研需要的仪器设备, 无形中造成了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被限定在特定的小圈子里, 另外, 缺少相对应的共享管理办法和有效途径, 加上共享仪器设备在使用时间上的冲突无法调节等因素, 致使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开放共享程度低, 使用效益不高。

2 加强管理, 共享服务,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2.1 加强管理、建立制度、明确责任是管好大型仪器设备的基础。

集中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拥有足够数量的先进的现代大型仪器设备, 逐步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具有特色的管理制度,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是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赶超21世纪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我国, 重点高校、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相关分析测试中心应将现代化大型仪器设备联合开放, 形成地区性现代化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系统网络, 加强协调管理,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效率.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数据库, 建设好信息发布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实时监控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资源共享、预约服务, 这一组织模式使高校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也便于协调管理, 对推进我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将起到重要作用。

2.2 对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服务要引入竞争机制。

对各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要进行定期考核, 以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 完成分析测试的工作量, 获得的科研成果及其服务于社会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考评的基本依据, 并以一定经费支持、鼓励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2.3 对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服务进行效益评价。

要以省为单位, 由省教育厅组织成立专家评估组, 定期评估, 建立以绩效考评为主的奖优罚劣制度。共享服务效益发挥得好的由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例如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转补贴经费) , 根据本省的特色增加新的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 增拨经费, 均可列入评估奖励范畴.同时, 也可逐步建成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服务中心。

2.4 制定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的收费管理办法。

对本实验室、本学科的科研任务的分析测试不收费, 完成校内科研任务收取成本费, 对校外各高校的服务, 适当收取运行机时费和药品消耗费, 做到价格统一, 收费进入学校财务。将收取费用中的20%奖励给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操作人员和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 80%逐步实现“以机养机”的目的。

2.5 做好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稳定工作。

长期管理和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这支队伍非常重要, 他们是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关键, 要稳定好这支队伍.但目前因岗位津贴、职称晋升等, 影响了部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了实验队伍的稳定, 如有的调动、有的改行等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是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 这部分人员要安心工作, 有奉献精神, 不要过多强调对其学历的要求.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应政策,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6 实行校外共享。

许多教师将自己需要测试的样品送到校外的大型设备上测试, 支付一定的费用, 节约了购置大型设备所需的庞大开支。学校正致力于逐步完善这一制度, 具体做法是将大型设备的开机时间、任务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在网络上详细的列出, 需要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在网络上实行预约登记, 通过审核后, 设备即可在空余的时间完成预约登记任务。这一做法的特点是能通过网络, 利用现有设备, 广泛对外宣传, 积极开展横向联合, 实行有偿服务, 开源增效, 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又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 使实验设备管理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更好的发挥了效益。目前学校的核磁共振等设备已经能够在网上接受外单位的预约样品测试。如果云南省的高校、科研单位都实现了相互间的大型设备共享, 将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结束语

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各高校普遍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高校应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层次上认真思考, 积极探索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HJ。因此高校设备管理部门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通过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建设开放共享机制、培训仪器独立操作人员、加强检查监督和推行有偿占用制等措施来促进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提高, 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耕宇, 陈雪萍.全面开放大型仪器支撑本科教学实验的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 2009, (02) .

[2]田汉梅.高校实验室资源优化利用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08, (09) .

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篇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工程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根据参照国家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净化工程实验室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包括以下内容:

1.单价超过人民币10万元(含)的仪器设备。

2.总价超过人民币10万元(含)的成套仪器设备。

3.属于国家明确规定为贵重、稀缺的仪器设备。

上述范围的仪器设备由于使用多年,已属陈旧过时、技术落后、性能指标降低的,经申请审批降档管理后,可不再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

第三条净化工程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资源共享”,鼓励多种形式的开放使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最大效益。

第四条申请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二级单位负责人及工程实验室审批负责人,必须对“申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可靠性负责;工程实验室仪器设备主管领导必须对采购、运输及合同执行情况负责;申购单位必须对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及使用效益负责。

第二章购置和验收

第五条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申购单位向工程实验室仪器设备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领取并填写“申购大型精密仪器可行性论证报告”表格,经工程实验室主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上报工程实验室挂靠单位仪器设备主管部门。

2.由仪器设备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论证的主要内容为:

(1)必要性及工作量;

(2)与同类仪器进行比较,欲购仪器的先进性、适用性及性能价格比的合理性(包括:品牌、档次、规格、性能、价格及技术指标等);

(3)技术力量的配备情况及实验室条件;

(4)购置仪器经费及以后日常维护渠道;

(5)专管共用的可能性;

(6)使用效益预测(小时/年或收入)及效益风险分析。

3.“申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可行性论证报告”经专家组(5 或7 人)论证通过并报工程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由工程实验室挂靠单位仪器设备主管部门凭“申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可行性论证报告”严格按照《大宗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进行采购。

第六条验收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原则上由生产厂家或经销商负责安装调试后进行验收。

1.由新购大型仪器设备的负责人、管理和操作人员、工程实验室挂靠单位仪器设备主管部门共同组成验收小组,仪器负责人主持验收工作。

2.验收小组必须事先做好验收的准备工作,包括阅读技术资料、制定验收方案等。

3.仪器设备到货验收的主要内容:

(1)检查和记录外包装及设备表观状况(有无受潮、锈蚀、损伤等)。

(2)按合同和装箱单,进行品种和数量的清点验收。

(3)严格按合同或说明书对仪器的功能、指标逐项验收。

(4)风淋室安装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有数量或质量问题,验收小组应在索赔期前30天内,书面报告工程实验室挂靠单位仪器设备主管部门,及时办理商检索赔手续。

(5)安装验收结束后,及时出验收报告。详细记述安装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排除故障的措施、功能指标的符合情况、遗留问题及处理意见、保修期限等,并附以通过验收的主要数据、表格、照片或图谱。

(6)验收合格后的一个月内,由仪器设备负责人把仪器设备的档案资料(申购仪器的审批件、合同、装箱单、验收单、备忘录等)交工程实验室挂靠单位仪器设备主管部门归档。

(7)在保修期内,仪器设备应充分运行使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隐患。

第三章使用和管理

第七条配备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实验技术人员担任大型贵重仪器的管理人员。

1.在掌握仪器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的情况下,能够熟练使用仪器设备的已有功能、开发新功能,努力使仪器设备发挥最大效益。

2.制定并执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人员考核、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维修,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记录)。

3.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验和标定。建立、保管仪器的档案技术资料“申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可行性论证报告”、合同、高效过滤器说明书、操作手册、电路图等。

第八条未经培训、考核的人员不得上机操作。由于违反该规定造成仪器设备损坏或性能下降的将酌情严肃处理。

第九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鼓励多种形式的开放使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最大效益。管好用好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是托管单位(仪器所在单位)和人员应尽的职责。为充分发挥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效益,避免国有资产的闲置浪费,必要时,工程实验室有权另行托管。

第十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及时组织修复。对较大事故,负责人(或当事人)要及时写出详细的事故报告,由工程实验室组织有关人员分析事故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向工程实验室挂靠单位设备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第十一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一律不准自行拆卸或解体使用。确有必要时,须经工程实验室主管领导审批。否则,将作为责任事故予以追究。

第十二条免税进口的仪器设备,在海关监管期内,不得挪做他用或转移到非科研单位。仪器设备报废时,需向海关申请办理撤除监管手续。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

第十三条学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实行考核制度,根据“国家贵重仪器设备效益评价表”的考核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1.有效机时(实际测试时间+前、后处理时间)

直接用于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有效机时,是体现效益的重要指标。大型贵重仪器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后,应尽快发挥其高性能、高指标的优势,多做工作。

2.快(多)出成果

充分利用仪器设备的已有功能,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快出、多出高新技术成果。

3.人才培养

利用不同时期大型贵重仪器的有关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使各类受训人员利用科学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测试的训练。

通过培训等形式,帮助教师、科研人员(包括研究生)等尽快掌握所用仪器的工作原理、功能、基本操作及分析方法。使更多的人学会利用科学仪器从事科研工作。

4.充分、合理利用大型仪器的原有功能,开发新功能、新(测试)方法。

5.做好大型贵重仪器的日常管理及维护、维修工作,使仪器运行在最佳状态。第十四条考核工作由工程实验室办公室主持,经检查、核实后,考核结果向工程实验室各部门公布。

第十五条奖惩

1.对于使用率、完好率、出成果、出人才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仪器所在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2.对在大型贵重仪器的专管(开放)共用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仪器的维护、维修费用将优先考虑。

3.对使用效率低、专管(开放)共用差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批评、警告。连续两年没有改观的,工程实验室将收回仪器,另行托管。

4.连续两年“0”机时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工程实验室将另行托管。

5.对于拒绝专管(开放)共用、使用效率低,用户反映强烈、造成恶劣后果的,工程实验室将收回仪器,另行托管。

6.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因故出差、出国一个月以上,应提前通知工程实验室办公室委托他人代为管理。

因无人管理,造成停机半年以上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经核实后,工程实验室将收回、另行托管。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教[2000]9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单价在人民币1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为大型仪器设备。

单价在人民币10万元(含)以上、40万元以下的仪器设备为校院共管大型仪器设备;单价超过人民币40万元(含)的仪器设备为教育部部管大型仪器设备,是学校的重点管理对象。风淋室厂家http:///article.asp?class=38

第二章 大型仪器设备的增置

第三条 购置大型仪器设备论证,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申购单位要填写《购置大型仪器设备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审批报告》一式三份,表格从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以下简称实验室处)网站下载。

2.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应按金额分级论证及审批:

(1)10万元(含)—40万元(不含)的大型仪器设备,由相关学院(单位)组织论证,报实验室处审批。

(2)40万元(含)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由实验室处或委托学院组织论证,报主管校长审批,其中特大型仪器设备由主管校长组织论证。

3.可行性论证报告主要内容:

(1)购置仪器设备必要性、主要用途及工作量预测分析;

(2)购置仪器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及合理性(适用学科范围、国内外供货商以及同类仪器设备、品牌、档次、规格、性能、技术指标比较,风淋室技术

http:///article.asp?class=65);

(3)所购仪器设备附件、零配件、软件配套经费及购置后运行维修经费的落实情况;

(4)使用维护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5)安装场地、使用环境及各项辅助设施的安全、完备程度;

(6)本校及附近兄弟院校是否有同类设备、能否共享,如果本校已有该类设备,说明该设备工作情况;

(7)效益预测及风险分析。

4.申请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院(系)须对《购置大型仪器设备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审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论证专家组须对“专家组论证意见”结论负责;项目提议人与附议人须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及使用效益负责。

5.《购置大型仪器设备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审批报告》由专家论证并签署意见后,经学院(单位)主管负责人签字、学院(高效空气过滤器http:///article.asp?class=4)盖章报实验室处。实验室处将《购置大型仪器设备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审批报告》在网上公示一周。

6.网上公示若无异议,经实验室处审批后递交经费主管部门审批,进入采购程序;如有异议,实验室处负责与申购单位进行沟通协商解决。

第四条 采购

学校采购部门按照主管部门审批后下达的采购计划,根据学校仪器设备采购的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采购。

第五条 验收

1.仪器设备到货之后,购置单位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验收工作。

2.仪器设备到货验收的主要内容:

(1)验收前,应按合同要求事先做好安装、验收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用房、防磁防震、水电气配置、小型仪器配套等;

(2)检查并记录外包装及设备外观状况(受潮、锈蚀、损伤等),开箱时要有供货单位到场,如有问题,及时记录并拍照留下资料,必要时请商检部门参加。

(3)按合同和装箱单进行品种和数量的清点验收。

(4)严格按合同或说明书对仪器设备的功能、指标逐项验收,并保证重复性和稳定性。

(5)安装验收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首先向学校采购部门报告,及时以书面形式记述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备忘录,必要时,报权威检测部门检测,由用户单位、学校采购部门和供货方共同确认并商定处理办法,采购部门负责与供货方的联系和后续处理相关工作。

(6)安装验收合格后应向采购部门提交《大型仪器设备安装验收报告》,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增置手续,同时将《购置大型仪器设备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审批报告》(正本)交由实验室处归档。

3.购置单位在验收后,凭采购部门出具的发票,到实验室处办理固定资产增置手续。

第六条 自制大型仪器设备,应按以下规定进行审批和验收:

1.自制单位填写《自制大型仪器设备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审批报告》一式三份,表格可从实验室处网站下载。

2.经学院(单位)主管负责人审批及专家论证后,报实验室处,审批过程与购置程序相同。

3.自制大型仪器设备的分级论证和内容、各方责任、采购等参照第三条至五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4.立项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第三章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

第七条 大型仪器设备所在单位应配备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责任心强的实验技术人员或教师担任管理操作人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须经过培训和考核方可上机操作。

第八条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1.制定并执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认真做好使用、维护和维修记录,并按学校的要求及时填报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状况。

2.按规定对仪器设备进行校验或标定。

3.在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已有功能的基础上,开发新功能,使仪器设备发挥最大效益。

4.做好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

5.努力做好对校内和校外的服务工作。

第九条 使用单位应做好大型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负责将以下资料归档保存:

1.购置或自制的大型仪器设备前期论证材料(可行性论证与审批报告);

2.购置或自制的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合同(净化工程

http:///product.asp?class=36);

3.购置或自制的大型仪器设备验收报告;

4.购置或自制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等清单目录(含所有资料);

5.购置或自制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与维修记录。

第十条 在保证完成学校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鼓励大型仪器设备在不同层面上实现开放、共享和服务。对外开放服务应按学校收费管理小组核准,按规定统一收费。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补偿仪器设备的运行、消耗、维护、维修及支付必要的劳务费用等。

第十一条 大型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用单位应做好书面情况记录,及时组织修复。对较大的事故或单价40万以上仪器出现故障,仪器设备负责人(或当事人)要及时写出详细的报告,由学院(单位)根据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在3天内向实验室处报告。

第十二条 大型仪器设备一般不得自行拆改或分解使用。确有必要时,须经实验室处审批。第十三条 因技术落后、损坏、无零配件等情况,确需报废的仪器设备,经实验室处审批后,作报废处理。

第十四条 大型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得出借校外,特殊情况必须经实验室处审批。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

第十五条 学校每学年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评估考核,考核结果向全校公布。

第十六条 对于单价在10—40万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由学院(单位)组织评估考核,并将结果上报实验室处。40万元(含)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由实验室处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进行评估考核,并汇总上报。

第十七条对在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中成绩优秀、效益突出、开放共享好的单位或个人,学校将在仪器设备维修经费、实验技术岗位配置上予以支持。

第十八条 对效率低、开放共享差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单位或个人,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对管理严重不善并造成国家财产浪费与损失的,学校将收回该大型仪器设备,重新进行调配。

2.对所在单位今后申购大型仪器设备的审批从严掌握,并减少对该单位的设备经费投入。

3.对该单位下一的仪器设备维修经费和实验技术岗位进行适当削减。

4.公布申购提议人与附议人的名单。

第五章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浙江大学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办法》(浙大设发[2000]2号空气过滤网: http:///article.asp?class=65)同时废止。本办法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

资料参考:

1、风淋室厂家http:///article.asp?class=382、传递窗http:///article.asp?class=613、超净工作台http:///article.asp?class=44、过滤网http:///article.asp?class=655、过滤器新闻http:///article.asp?class=386、高效过滤器http:///article.asp?class=617、高效空气过滤器

医疗机构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浅析 篇6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3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134-01

如今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日益增多,如何管理好这些设备使其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多年管理经验总结管理心得如下。

1 大型设备的购置

有计划的购置反复论证,结合患者的需求和经济支付水平情况做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预测调研,得出正确结论,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首先使用科室写出书面申请报告,写明设备的功能,在拓展科室新业务方面的作用、设备的经济效益评价、在几年内能收回成本等内容。经医院医疗器械委员会进行论证,根据医院的资金情况及医院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及讨论,确定设备的购置内容。

在资金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自筹资金、信贷及融资方式,信贷和融资是医院设备新的投资形式,可解决医院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但也要进行收益与风险的评估。

在确定了设备购置内容和资金来源形式后进行招标采购。医院设备科准备招标文件。向设备销售公司发邀请函审核各投标公司资质文件。由医院招标委员会选定二、三家资金雄厚、销售业绩好的公司进行投标。医院招标委员会相关科室主任、专家组、纪检等参加招标。根据国家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进行招标,选定中标公司中标设备,签订设备购置合同。

2 设备的安装验收

在厂家设备工程师及科室人员和设备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开箱验收,安装核对装箱单、维保单、出厂检验报告等随机资料,安装调试完成后对使用科室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或者在定点机构培训,在确认培训完成设备正常运行后根据采购合同医院支付首笔设备款,预留5%~10%设备质量保证金,待质保期满后再支付设备尾款。设备科在设备安装验收完成后,应及时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3 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建立好设备档案对设备的正确使用开发新项目以及教学科研维修有着重要的作用。

3.1 收集档案资料

①申请购置设备的请示文件批复文件招投标材料、中标合同、协议等购置文件。

②开箱验收记录保修单、说明书等随机资料文件。

③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报告、运行记录、保养记录、报废鉴定材料等形成的文件材料。

3.2 分类管理

按照正确的分类管理方法根据《设备档案保管期限表》将收集到的材料收集整理编号编目确保设备档案分类科学组卷合理、编号正确保管期限划分准确。

4 专人专职负责制

大型设备的完好率直接影响着使用科室的经济效益,大型贵重设备操作实行专人专职负责。新购置的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后操作使用,制定操作规程制度上墙,做好《设备运行登记表》包括开机关机时间,运行情况,操作人签名、诊疗人次、收费情况。每月定期检查,按医院设备管理制度考核,制订设备损坏赔偿制度。

5 定期保养、及时维修保持设备运行良好

定期做好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采用四级负责制和分工负责制,在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等方面,部门共同参与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中来。

5.1 四级负责的管理制度

一级负责制:由科室操作人员负责。以设备外部为主,负责仪器设备表面清洁、零部件是否完整等日常保养工作。

二级负责制:由仪器设备指定保养人员按计划进行保养。主要是内部清洁、润滑等,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声音、指示灯、插件等)进行局部检查测试和调整。

三级负责制:是一种预防性的维修。保养人会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检查设备的主体部分主要组件、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易损件。

四级负责制:由院领导和科室主任负责。主要负责监督科室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执行各项涉及设备保养、维修维护制度情况。

5.2 分工负责制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按照设备类型进行分工负责。作为该类型工程技术人员应熟悉掌握此类型医疗设备的应用、操作、结构及原理。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判断问题、尽快解决。同时也应同厂家工程人员做好沟通得到技术支持,更迅速的排出故障。实行分工负责制,使大家目标明确,提高了维保制度的执行力,减少了医疗设备的故障率。

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科学管理,能够促使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和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医院带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 大型设备的利用率与经济效益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大型设备进行单机核算,用物流管理系统,对科室大型设备耗材的用量进行统计,核算出费用,通过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确定购置年限、原值、维修费用、折旧使用年限等,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扣除人工、水电等费用后进行核算,确定设备的收回成本年限,以此考核使用科室在设备购置申请报告中所承诺的成本回收年限,相应的给予奖惩。

7 大型设备的折旧管理

大型设备的折旧管理,能够增强医务人员维护医疗设备的责任心,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减少了盲目购置设备现象的发生。回收折旧基金又为医院设备的更新换代、设备的配件的购置及维修奠定了良好资金基础。

大型医疗设备折旧期一般为5~6年,在使用初期(保修期内)尽量使用,以便发现潜在故障。正常使用期(5~6年内)是功能和经济、社会效益发挥的最佳期,6年后为淘汰期(更新换代期)加强维修保养、延长使用寿命,不再折旧。

设备月折旧金=(设备原值-设备残值)/6×12;

设备残值=设备原值×5%;

设备残值为此设备报废后的废品金额。

每月由院财务科从使用科室纯利润中扣除,同时计入“设备折旧基金”中作为更新、维修设备专项资金,如当月纯利润不够扣除,下月继续扣除直到扣清为止,以保证折旧费的落实。

利用折旧基金购置大型设备弥补了医疗经费的不足,为医院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8 大型设备的报废管理

大型设备的报废管理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管理好报废设备设备,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益。大型医疗设备的报废应谨慎,需使用科室填写报废申请单,经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评估签字确认,再通过医院医疗器械委员会或院上级主管审批后,统一进行设备的废品处理。废品处理的资金应及时上交财务部门入此“设备折旧基金”账中,以利于设备折旧资金(设备折旧残值资金)的回收。

参考文献:

[1] 戴顺平.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浅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3,(8).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分析 篇7

1 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型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到货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准确完整的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是项目验收查证时的根本依据,是固定资产建账时的重要证据,是提高大型设备使用效益、提升科研教学水平的扎实保障。因此,要维护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确保档案的凭证价值和信息价值,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及立卷归档工作。

2 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现状

本文针对本地区部分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现状进行调研,随机抽取365台03类大型仪器设备为样本进行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分析。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科技部《大型科技仪器设备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档案管理中专人管理档案、使用记录、培训记录、使用说明书和维修记录五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见表1)。

表1 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状况统计表

由表1可以看出,满足全部所调研的档案管理内容的大型仪器设备共204台,仅占总体的55.9%,故档案管理有待提高。其中专人管理档案、使用记录、使用说明书三项实施比率均在90%以上。而维修记录和培训记录的略低。因此,档案管理可有针对性地加强。

3 大型仪器设备档案内容

仪器设备档案是指作为学校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在其购置、验收、运行、管理等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随机资料等材料[3]。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建设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4]。由于大型仪器设备在购置使用过程中处于不使用部门的管理下,因此,我们将大型仪器设备档案分为购置档案及使用档案。

3.1 购置档案内容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通常由学校设备管理部门通过购置计划审批、专家论证、公开招标、合同签订以及到货验收等步骤组成。因此,大型仪器设备购置档案应有学校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整理收集。大型仪器设备购置档案应包含以下几点。

(1)购机计划审批:购置计划申请书。

(2)专家论证:论证备案表或审批表。

(3)公开招标:技术指标确认表、招标文件、供应商投标文件、采购报告等信息。

(4)合同签订:合同书。

(5)到货验收:验收报告、装箱单、装调试记录、产品说明书或技术资料、仪器设备图片等信息。

(6)其他资料:出入库单、发票复印件等信息。

3.2 使用档案内容

大型仪器设备验收完成后,按购置所需分配在各个学院中,为方便大型仪器设备后续使用、维护等,仪器设备使用档案应由仪器设备设备负责人指派指定人员进行管理,并由学校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并定期检查。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档案应包含以下几点。

(1)大型仪器设备运行使用记录:型仪器设备基本信息、仪器设备附件及备件明细、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移动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持证操作人员信息、仪器设备综合效益统计表等信息。

(2)大型仪器设备功能利用与开发、效益评价等相关支撑材料:设备功能开发技术资料、利用该设备的科研项目开题报告、成果鉴定书或获奖证书、利用该仪器设备的科研论文目录、仪器设备开放使用收费记录等信息。

(3)大型仪器设备维护资料:仪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记录、仪器设备故障维修记录、仪器设备功能利用与开发记录、维修过程中形成的报修单据、故障鉴定书、处理意见等信息。

(4)其他资料:仪器设备随机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仪器设备验收单、发票、固定资产编号等信息。

4 加强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建议

4.1 完善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收集整理

档案材料和一般信息材料的不同点在于,它是特定的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产生的原始文件的转化物,而不是后期可随意编写修改收集的材料,因此,档案材料具有原始性的特点[5]。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材料的收集和归档是做好高校档案建设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材料收集的完整性与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成正比。大型仪器设备档案形成于仪器设备申购资料到仪器设备日常使用记录,直至仪器设备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6]

4.2 加强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更新管理

大型仪器设备从申报、论证、审批、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改造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处在一种档案资料不断生成的动态化的状态中[7]。由于时间跨度长,人员变更,容易造成档案的不完整或是交接遗漏。加强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不断对新产生的档案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归档、发布,对仪器设备日后正常使用、潜力开发和升级改造都有着重要参考作用。

4.3 实现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数字化转换

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的数字化转化包括了实现档案的电子化和数据化[8]。传统纸质版档案集中存放的存放形式和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高校实时便捷的档案管理的需要[9]。近年来,高校大型仪器设备采购数量的加速增长,推动着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使其突破时间、地点等各方面限制,更加开放和灵活。

5 结束语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管理过程,涉及的校资产设备、图书馆、信息技术以及各院系等众多部门,其管理人员分散,数量庞大,时间跨度长,造成档案管理难度加大,因此,需要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者不断交流,总结经验,实行管理责任制,以减少档案材料的遗漏,提高档案质量。大力推进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为在校师生员工查询和利用大型仪器设备档案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摘要: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并结合本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体系相对完善,但依旧存在部分管理不当的问题。就进一步提高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水平,完善档案管理内容提出了建议及思考。

关键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江霞.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200.

[2]邹鑫.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1(11):22-23.

[3]田太福.高校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25-26.

[4]金丽颖.浅论高校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6(2):98-99.

[5]沙莎.“主客体关系价值说”视野下的档案价值论[D].上海:上海大学,2007.

[6]刘颖.浅谈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J].福建分析测试,2004,13(3):2078-2079.

[7]吴效葵.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档案的系统化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0):366-368.

[8]谭锦才,陶顺.高校仪器设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205-208.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篇8

直到21世纪,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才逐渐引起我国的关注。近几年, 以国家平台建设为引导, 各地方平台建设工作有了极大推进。目前, 30多个省、市、区已经启动了地方平台建设工作, 其中19省、市、区安排了财政专项经费, 部分省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平台建设体系, 形成了一定的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服务能力, 对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形成了有效支撑。

1 国内外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立法现状

目前, 各国政府往往通过立法和国家的政策来积极引导和推动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通过这些法律规范体系的建立, 可以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 保障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正当权益, 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解决科技发展中的有关争议问题。美国对于科研设施的管理, 虽然没有一个国家层次的科研设施管理法, 但美国的很多法律法规中都涉及到科研设施的投资、管理和共享。例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设施监管指南》, 美国农业部的 《研究设施法》,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 《设备管理指南》;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的《设施管理指南》等等[1,2]。

然而, 我国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主要以政策层面管理较多, 而以法律手段进行引导、规范和约束的相对较少,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法规体系远未建立起来。法律法规对共享的内容和对象没有界定, 对共享的具体机制没有具体的规定, 对共享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规定不明。尤其是作为我国服务中坚的省级大型科学仪器服务平台的立法更是薄弱, 相当一部分省市的管理只是停留在管理服务中心出台的既简单、又缺乏法律效力的管理办法。这些立法上的落后, 已经成为阻碍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重要因素。[3]因此, 本文以省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为主体, 着重探讨其管理的立法问题。

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立法构想

《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指出:“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 主要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 建设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和其他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 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条件资源的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 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

根据《纲要》要求, 制定统一的、跨部门跨系统的法规和政策措施, 构建以省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服务主体, 出台以省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体系为管理基础, 推动“多元的投资主体、广泛的资源共享”, 用“责任来约束、权利来引导、义务来平衡”协调各相关主体的利益, 创造公共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推动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 促进存量资源和新增资源的系统集成与高效利用,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参与作用, 积极参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2.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立法建议

由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关系到科技强省的重大战略, 也牵涉到众多职能部门, 以及许多非公企业, 同时也涉及到相当一部分国家投入的资源, 所以, 省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建议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由省人大通过和颁布最为合宜。它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该《共建共享管理办法》的制定, 明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发展规划工作, 明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原则, 明确共享服务平台评估检测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以确保有效地控制设备增量资源, 激活设备存量资源, 发挥现有设备资源潜能。

该《共建共享管理办法》应突出:一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含义、性质、分类和范围的界定;二是强调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预算、审批渠道的统一和规范;三是明确所有国家投资主体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机制, 尤其是要明确财政厅的资金总管, 以及科研系统和教育系统这两条主线的协调管理;四是创导全社会多元主体的共享机制。确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法律地位和主渠道作用, 并以法律责任和义务来体现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法律约束, 以权利来吸引非公有制企业甚至个人参与到这一资源的共享中来。另外, 本法在扩大信息资源的传播、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严格知识产权的保护、承担基本的使用成本、享受便捷的管理服务、回收合理的共享利益、闲置设备有偿调拨等方面应作出原则规定。

2.2 《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立法建议

由于对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新购审批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科学性高的政府行为, 应把其定为地方规章, 并由省政府颁发较为合适。这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法规体系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该《评议工作管理办法》重点突出:一是拓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的范围。它既包括省财政和中央财政支持的 (独立投入或者共同投入) , 也包括各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支持的 (独立投入或者共同投入) ;既包括省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也包括非省属单位和非事业单位;既包括用于科学研究型的, 也包括用于生产等其他用途的;二是明确作为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主体的法律地位, 以及其管理工作须履行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三是明确规范申报单位履行申报程序的法律义务和政府施行审批程序的法律权利;四是实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条块结合、资源全省共享”的权利义务机制;五是从法律规范的原则出发, 明确违反本规章相关义务的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

2.3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立法建议

由于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管理既涉及到政府对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实施行政权的强制性问题, 又涉及到政府对其他利益主体相关权利的保障性问题, 所以, 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也应以地方规章的形式由省政府签发较为合适, 这也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法规体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该《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应突出:一是确立作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管理单位的法律地位, 明确其管理应履行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建设平台采用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的“三会”领导方式。理事会由财政厅、科技厅、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组成, 负责平台重大决议和决策、平台中长期发展规划、任免委员会成员、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等;专家委员会由知名学者组成, 设首席教授。负责把握创新平台的动态前沿、决定创新平台的建设和研究方向、审定研究课题、科研队伍的组建、科研任务划分、科研经费使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等。同时设立一个“创新平台”咨询机构, 负责平台的合作、交流、咨询和评估。管理委员会挂靠科技厅, 负责日常事务、专家联络、资料网络管理、项目申报、材料整理等工作。二是作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相关主体, 明确作为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托管主体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和享受的相应法律权利, 明确作为非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所有主体应享受的法律权利和相应承担的法律义务;三是从法律规范的原则出发, 明确违反本规章相关义务的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

2.4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办法》立法建议

由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办法》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属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管理, 所以,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办法》也应作为地方规章由省政府颁发为宜。该《运行绩效评价办法》除了应体现许多重要的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以外, 还应突出:一是确立评价主体的法律地位;二是明确评价工作的执行力和强制力;三是明确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3 结语

系统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这一法律体系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办法》这四个基本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所组成, 它能较为系统地体现各个层次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依法管理;另外, 这一法律体系又把全省各层次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都纳入了规范管理的范畴。

规范性。本法律体系从法律层面体现了其规范性:一是注重了各个参与组织的法律主体地位;二是明确了各自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强调了法律规范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强制性与指导性的结合。

对等性。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利益的对等是这一法律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进行分类是对等性的前提, 它包括国家投资和管理、国家与民间组织共同投资 (含国家投资民间管理) 和民间组织投资的三类作为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 更多体现的是管理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作为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依托单位, 更多体现的是它既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无偿受益者, 也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无条件义务履行者;作为非公有组织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所有者, 更多体现的是它在共享法律体系之下首先应该是一个收益者, 其次又是一个必要的义务履行者, 而这一共享体系的得益者对于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摘要:世界各发达国家政府均普遍重视科技资源的广泛共享, 目前, 各国政府往往通过立法来积极引导和推动科技资源的共享。作为我国服务中坚的省级大型科学仪器服务平台的立法建设, 将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资源共建共享、新购仪器设备评价、服务平台管理、及运行绩效评估等四个方面构建其法律体系。

关键词: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立法

参考文献

[1]程如烟.美国科研设施管理简介 (上) [J].中国设备工程, 2004 (1) :61-63.

[2]程如烟.美国科研设施管理简介 (下) [J].中国设备工程, 2004 (2) :60-61.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篇9

一、高校大型仪器管理面临的问题

1.仪器信息共享不足

目前, 大多数高校缺乏一个完善的仪器信息共享平台, 学校内部和院系内部的仪器信息共享不畅, 导致老师和学生不了解学校仪器设备的资源分布情况。 师生需要使用仪器设备时, 所需仪器的型号、参数、位置、使用注意事项等, 要询问管理员才能得知。 如果本院系内没有, 很难得知校内其他院系是否有相关仪器, 最后只能在校外测试, 致使高校仪器利用率大大降低。 由于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有限, 面对日益增多的大型仪器和众多的师生, 管理者的工作负荷越来越大。

2.仪器培训不到位

大部分地方所属高校里, 实验平台的大型仪器是对全院系开放的, 因而所有师生均可接触。 由于没有建立仪器的账户权限管理系统, 一些精密大型仪器, 未经培训的师生也可使用。 当仪器使用人的操作方法不正确时, 很可能造成仪器的损坏, 减少仪器的使用寿命, 并消耗维修经费。 仪器损坏后, 若责任人违规不通知仪器管理员, 致使仪器不能及时报修, 也会给其他师生的科研实验带来不便。

3.仪器利用率无法统计

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 需要考察已有仪器的使用情况和利用率。 学校对仪器利用率高的仪器, 可以重点维护和优先划拨经费。 没有大型仪器管理系统的高校, 现有统计方法主要是依靠在仪器记录本上手动登记仪器的使用时间, 人工计算总机时的方法。 这种方法有着明显的缺点, 首先, 仪器状态无法实时跟踪, 不便于查询;其次, 手动登记机时无法保证记录的准确性, 也没有强制性;最后, 手工统计工作消耗大量人力, 很难贯彻执行。 最终造成仪器利用率的统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不能为仪器购置提供有效参考, 为经费申请和审批提供有效依据[3]。

4.仪器维护经费缺乏

大型仪器维修成本高, 而地方所属高校的专项维修经费通常较匮乏, 导致这些高校的大型仪器面临着“有钱买, 没钱修”的状况。 大型仪器一旦出现故障, 往往会长时间搁置, 无法重新投入使用。 地方所属高校在强化仪器使用培训、维护仪器完好性的同时, 还应提供更充足的大型仪器维修基金, 为运行良好、利用率高的大型仪器提供更好支持。

二、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1.分级设立仪器共享平台和管理系统

高校大型仪器日益增多, 网络化管理已成趋势。 地方所属高校应尽早建立自己的仪器信息共享平台和仪器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仪器共享平台, 仪器信息能更好地实现共享。 师生可以通过共享平台查询, 了解所需仪器的所有详细信息, 如仪器分布、数量、型号、是否空闲、仪器使用说明书等。 仪器共享平台应分级别设立, 如校级的共享平台和各院系内部的共享平台。 一些非常贵重的高精密度大型仪器, 应不分院系, 全校共享[4]。

2.加强仪器培训

通过大型仪器管理系统, 管理员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所有联网仪器进行有效管理。 管理员为每位用户开设独立的操作账户, 并对联网的仪器设备设置用户使用权限, 只有用户经培训合格后, 才为他开放相应仪器的使用权限。 每位用户的密码都强制定期重置, 不能将账户借给他人使用, 这样每位用户就会对自己的操作负责, 真正做到珍惜爱护仪器设备, 提高仪器使用效率。 仪器运行时可显示当前使用人, 当仪器出现故障后, 网络会及时将警报传递给管理员。 管理员对操作不当的用户再培训, 仪器可及时得到维护[5]。

3.提高仪器利用率

通过仪器管理系统, 用户使用仪器前要先查询仪器当前状态, 并预约时间, 经管理员协调同意后再使用, 避免了仪器使用的时间冲突。 用户登录仪器后, 管理员终端可以看到当前使用的仪器及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通过网络数据可以方便统计仪器的有效利用率, 为仪器购置提供科学依据, 为师生和管理员提供便利。 各院系内部利用率较低、数量较多的仪器, 以及高精密度贵重仪器, 应在校级共享平台开放, 各院系可以有偿互用, 提高校内仪器整体利用率, 避免不同院系间的重复购置。

4.增加仪器维护经费来源

在校内, 高校对仪器设备共享程度高、管理规范的平台, 应颁布奖励经费, 提供更多运行维护补贴, 促进仪器共享工作可持续发展。

在校外, 高校可积极面向社会筹集经费。 如湖北省的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它是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建设的共享服务平台, 目前已有三百多家单位加入。 高校可积极加入类似的共享平台, 一方面, 向社会开放部分的大型仪器, 提高闲置仪器利用率, 另一方面, 可以向校外使用者合理收取费用, 用于仪器维护, 缓解仪器维护经费紧张。

三、结语

地方所属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逐年增加, 仪器管理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和管理系统, 是推动仪器设备高效利用, 提高科研平台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信高校根据自身特点, 利用仪器共享平台, 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仪器共享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啸涛, 裴海闰, 赵进, 等.探索地方性普通高校大型仪器管理新模式[J].科学管理, 2012, (35) :14-15.

[2]王小力, 赵军武, 杨帅, 等.树立资源共享理念, 推进仪器设备开放服务系统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3 (10) :1-5.

[3]张晶.我国高校仪器设备资源内部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4]冀斌, 高静, 顾文斌, 等.浅谈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型仪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8) :402-404.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篇10

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共享平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等院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重要的基础,也是实验室建设及学科建设的重点投资对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1]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于2010年成立了分析测试中心,该中心是我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和进行各类科学研究任务的重要测试基地。该分析测试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500 m2,仪器设备40多台套,总价值1 000多万元。中心成立初期遇到了许多问题,作为大型仪器的管理人员,现对我中心成立四年来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建议做如下探讨。

1 资金投入不均衡 购置前论证不充分

众所周知,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重点学科,各个院系也都有自己优先发展的学科,因此各高校各学院在资金投入上都有一定的倾斜。我校也不例外,在购置仪器设备资金投入上不能很好地平衡重点学科和弱势学科的分配比例,未能形成较好的分配原则,在资金分配上过于偏重重点学科,而使弱势学科缺乏发展的资金[2]。我院的特色专业是矿物加工专业,因此对矿物加工专业在仪器设备购置上投入较多,有些矿物加工方面的仪器设备出现重复购置,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如Zeta电位仪、煤质分析仪等出现闲置情况。而化学学科等一些弱势学科的资金投入较少,至今没有配置较好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基础仪器,甚至不能保证我院应用化学等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购置仪器设备方面,存在购置前论证不充分的情况。

( 1 ) 购置仪器设备前,不仔细考察仪器设备的性能,也没有全面细致的咨询同行专家关于仪器设备的具体情况,仅凭经销商的一面之词草率订购,当使用时才发现仪器设备的使用功能与论证功能相悖。如我院购买的硫元素分析仪,论证结论是该仪器具有分析固态、液态、气态等样品硫元素含量的功能,而事实上仪器设备质量存在很大问题,只能测定固态样品的硫元素含量,且所得结果极不可靠,目前已闲置不用。

( 2 ) 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前,只考虑某个科研课题的专门需要,没有全面调查仪器设备使用的普遍性,没有分析仪器设备购置后的利用率,一旦科研任务完成,该仪器设备便闲置不用。如我院购买的薄层色谱扫描仪,科研任务完成后,就一直闲置。

(3)有些大型仪器设备的放置需要专用地方和特殊环境,而我们在购置前根本没有考虑仪器设备的存放问题,待仪器设备到位后,造成无处放置的现象,长时间不开箱,错过了最好的试运行和保修时机,最终造成仪器设备贬值浪费。或者是放置的地方不能达到仪器设备所需要的特殊条件,如热重分析仪需要一个能抗干扰的实验台,这样可以保护仪器的天平,而我们的仪器放在普通试验台上,抗干扰能力差,数据易出现波动。

鉴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在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的分配上,应该既保证重点学科,又要扶持弱势学科,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

(2)购买大型仪器设备前,应根据实际需求情况进行规划,并在购买前进行合理、积极的可行性论证,包括仪器设备使用的普遍性、价位、同行认可的品牌、配置、附件、放置仪器设备所需要的条件等。

2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薄弱

我院分析测试中心的实验技术队伍存在以下一些情况。目前,分析测试中心共有专职工作人员名,测试、维护工作量非常大。有些仪器设备可以让学生自己测试,而大型仪器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有的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可能会因使用者责任心不强、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设备仪器损坏,也可能由于学生不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人身伤害。有些仪器是教师兼管,由于教师有教学科研任务,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管理和操作仪器设备,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使用效率。[3,4]由于管理人员工作量大,没有精力开发仪器设备的新功能,只能使用其最简单、最基本的功能,仪器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鉴于以上问题提出建议:

(1)学院定期举行大型仪器设备培训班,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进行培训,学生经过培训测试合格后持分析测试中心发放的合格证方能使用仪器。

(2)实验设备与管理处应有计划地安排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外出培训和交流,以掌握各种大型仪器设备的新技术以及探讨测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的仪器设备管理经验。

(3)实验技术人员之间应该相互交流,实验技术人员不仅应熟练操作自己负责的仪器设备,而且对其他仪器设备也应有所了解,拓展业务技能。

(4)学校应该立项拨款鼓励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仪器设备新功能的开发或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 5 ) 积极招募一些优秀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加入到实验技术队伍当中,他们既能掌握一些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为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又能减轻实验技术人员的负担,还可以改变实验技术队伍素质偏低的状况,使人员结构更趋科学合理。

3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不完善

由于我院测试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不完善,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分散。有些仪器设备仅对产权学院或实验室人员开放,对其他学院以及社会开放使用不够,谁的产权谁使用,形成封闭式管理,使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下。对仪器设备所属学院或实验室人员实行免费开放,造成学生送样前不加选择,盲目送样,使测试人员工作量加大,对仪器设备也造成了浪费。

鉴于以上问题提出建议:

(1)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5,6],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积极加入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以及西安市科技大市场等共享平台,通过省市一级的共享平台,为全市乃至全省的高校以及科研单位服务,有效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2)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集中管理大型仪器设备,优化资源配置,并制定相关的共享管理制度,如提前预约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等,或者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网上预约、网上计时收费等增加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程度,提高使用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为教学、科研服务,改变“仪器私有化”的封闭模式。

(3)加强对外宣传、对外交流,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努力做到有偿服务提供维护仪器设备所需费用,减少学校对于仪器设备维护和耗材费用的支出,减少资源的浪费。

4结束语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篇11

【关键词】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措施

自加入WTO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力度加大,矿井对机电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同时这也是煤矿生产顺应潮流、跟上时代发展的具体体现。从目前的大型机电设备日常维护情况来看,机电设施已经成为制约矿井企业发展的关键点,设备运行直接影响整个矿井生产和效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各方面完善煤矿生产,推动机电设备维护管理进程。

一、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矿井生产的逐步落实,矿井机电逐步向现代化、系统化方向转变,这不仅是矿井生产发展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化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生产单位逐步向系统化、现代化方向转变,虽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受竞争环境以及经济体系的影响;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部分矿井企业在提高自身生产效率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一系列的现象,为了推动市场发展,必须充分应用市场竞争带来的机遇,在提高操作效率的同时,让生产更加稳定、持续的进行。

对大型机电进行维护与管理作为保障矿井生产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系统化矿井企业的重要展现。它的工作成效将贯穿到整个矿井生产环节,尤其是对大型机电设备越来越依赖的今天,一旦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矿井生产及运输过程,甚至还会使矿井生产处于瘫痪状态,这样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还会让经济效益得不到提升。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注重机电设备維护与管理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型机电设备规范化、系统化维护管理

矿井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由于大型机电设备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所以在维护管理中必须注重规范化与系统化。对于矿井系统来说,保障了机电设备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就能确保矿井生产的正常运行。在机电系统中,只要一个系统环节发生故障就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甚至出现瘫痪的局面。针对这种现象,更要进行系统化、规划化管理。

(一)明确矿井责任机制

为了让矿井机电设备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必须规范管理团队。维护与管理团队作为整个矿井机电设备维护的主导者,同时也是整个维护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因此,在现代矿井企业管理工作中,必须注重管理人员维护工作,在各项责任机制落实的过程中,根据相关责任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也只有将各项责任机制以及故障点分工明确后,才能将管理团队整合起来,实现规范化、系统化机电维护工作。反之,就会让整个管理工作如一盘散沙,进而出现维护与管理矛盾、责任推脱的现象。最后,还必须定期组织责任机制宣传工作,让矿井维护管理更具有依据。

(二)做好设备采购

为了有效控制设备故障点,在大型设备采购开始时就必须严格控制。设备采购作为整个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的重要环节,对设备维护以及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设备采购中,必须根据矿井工作要求,对设备型号、价格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在购入后,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设备检测,从而避免设备自身质量引起的故障。同时这也是大型机电设备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作。

(三)强化监督管理体制

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作为展现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机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维护、管理对控制设备故障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管理人员为中心对机电设备进行整体全面的管理。在编制企业监督与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对矿井设备故障点以及发生率进行科学评估,并且以此作为依托,让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监督控制。另外,管理人员还必须认真执行监督机制以及对故障点进行全面掌控,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再使用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且上报给相关部门,做好设备系统后续维护与管理工作。

(四)健全维护与管理方式

在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中,除了设备自身质量会对机电设备造成影响外,使用周期也会对其造成影响,就像生命周期,不能逆转一样。但是,通过有目的的维护与管理方式也能减省对机电设备造成的影响,从而避免故障过早出现。例如:在夜间工作中,对于部分煤矿作业并不需要机电进行辅助,也可以使用保障措施,降低对设备造成的影响,同时这也是边相延长使用周期的做法,它不仅能降低煤矿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这一系列的保障措施都必须在管理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就会对矿井煤矿生产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对从业人员造成生命影响。

三、强化现场管理以及技术培训工作

(一)强化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作为整个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核心工作,同时也是整个机电系统故障点的所在。从目前的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来看,由于系统结构逐渐复杂化、大型化,为了保障现场管理更加全面、完善,必须对矿井进行全方位的维护与管理。

在现场管理中,操作人员必须根据矿井机电设备操作要求,按照正常的流程以及轨道进行,并且时刻保障系统运行正常;通过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抽查、巡查、检查,不放过任何可疑点,对于可能对设备造成影响的部位,应该立即跟换或者维修,并且做好记录工作,这种“体检科”以及“户籍”的维修方式,不仅能加快设备好转过程,还能减少维修时间与待修率;通过保障大型固定设备维护与检修工作,从根本上避免机电设备带病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强化工作人员日常培训进程

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来看,矿井维修与管理人员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下,矿井大型设备越来越别具一格,传统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针对这一现象,为了推动大型机电设备在矿井中的应用过程,必须根据技术要求,从根本上提高相关设备的维修率与利用率。维护人员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人员,同时也是管理成果的保障。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团队,必须根据技术以及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维修管理水平以及操作熟练程度,提高机电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

在矿井机械化不断增快的环境下,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同时对技术管理人员的生产要求也不断增加。所以在管理人员中,必须采用送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推动矿井生产培训工作。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结合力度,在集中或者分散培训的过程中,从根本上保障机电设施构造、结构、性能、工艺流程以及结构原理,从而不断提高机电维护管理队伍工作能力。

结束语

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为了推动现代化矿井机电设施管理维护进程,必须从源头上做好设备检修工作,在保障各项设施安全运行的过程中,提升矿井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蒲胜.浅谈矿井机电设备维护管理[J].陕西煤炭,2010,29(2):112-112,111.

[2]张学钊.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价值工程,2012,31(18):15-16.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篇12

随着21世纪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国家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 不断提升其要求, 使各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数量和总值迅速增长。截至2012年底, 全国高等学校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总量已达到了49 562台/套, 价值515.55亿元, 年增长率达到了20%, 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支撑, 为高校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 随着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总量的快速增长, 各高校又面临着如何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这些大型仪器设备的问题。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开放共享, 提高其利用率和投资效益, 使其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和资源优势, 避免投资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已经成为了高校管理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探索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

由于各高校的学科分布、科研规模、专业特色和学校的管理体制各不相同, 所以, 其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也不能照搬硬套其他的成功模式, 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管理模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1.1 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强化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学校对各学科发展的定位, 结合学科发展的特色和需求, 在充分整合现有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基础上, 做好大型仪器设备的配置规划工作。对于通用性强、开放共享程度高的大型仪器设备, 由学校管理部门组织实验室建设委员会统一规划和定位, 搭建校级的专管共享平台。将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各类经费来源统一归到设备管理部门, 统筹规划、分布实施, 严格把好大型仪器设备的入口关。同时, 积极探索多种共建共享模式和设备调研论证体系。

1.1.1 学院间的共建共享模式

按照传统的观念, 谁获得建设经费就由谁支配, 各自为政地搭建教学实验平台、学科建设平台和科研实验平台, 建立力量分散, 资源有限。这样做, 部分项目没有后续的经费保障, 很难达成预期的建设目标。因此, 建立学院间共建共享模式十分必要, 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时, 在学院间实现合理搭配, 搭建公共平台, 共建共享, 避免重复购置。这样既能节约建设经费, 又能避免使用机时不满而造成的闲置和浪费, 同时, 还能将有限的建设经费投入到刀刃上, 有利于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

1.1.2 课题组间的共建共享模式

由于科研经费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导致利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几乎没有开放共享, 但是, 其利用率又普遍偏低, 存在部分课题组因经费不足而无能力购置需要的大型仪器设备的情况。因此, 学校应制订政策鼓励并大力推行具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课题组, 采用课题组间共建共享的组合建设模式, 共同出资、专管共享, 避免重复购置。这样, 既能解决经费不足和利用率偏低的问题, 又能节约大量的实验用房和人力投入, 同时, 通过有偿使用为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保养和维修提供后续的经费保障, 使设备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进入良性循环。

1.1.3 学校与课题组间的共建共享模式

积极探索出一种学校和课题组共同出资购置大型仪器设备, 学校指定专人管理的共建共享模式, 鼓励课题组利用科研经费购置大型仪器设备, 改善教学、科研条件。这类仪器要优先满足课题组科研实验的需要, 同时, 也无条件地对校内外实行开放共享。由于课题组在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时要出资, 所以, 这种模式既能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又能充分调动课题组科研人员在做设备建设规划和调研、论证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由此可见, 这是一种学校和课题组双赢的共建共享模式。

1.1.4 建立科学的调研论证制度

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的调研、论证结果直接影响到了其后期的使用效益, 调研论证不充分、选型不准确可能会使采购回来的设备不能满足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 导致利用率低下, 甚至出现闲置和浪费的情况。鉴于此, 学校应建立科学的调研、论证制度, 设立调研、论证专项经费, 确保调研、论证落到实处。将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预期使用效益、开放共享的可行性、后续经费保障的来源和技术队伍保障等内容作为学校论证的重点, 确保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一定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所需要的设备, 杜绝因前期调研、论证不充分导致使用效益差或闲置和浪费的情况发生。

1.2 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强化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确保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实际所需的设备, 是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投资效益的基础。与此同时, 要真正做到开放共享, 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另外, 还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激发大型设备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1.2.1 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我国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 高校应配备数量足够、层次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 确保高精尖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因此, 应高度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的技术队伍建设, 在该人群的岗位待遇、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和培训安排等方面制订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和措施, 确保实验技术队伍具有良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通过实施“实验队伍培训计划”“实验室中青年骨干培养计划”“实验人员可以评聘正高职称”等一系列措施, 培养一批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创新精神的实验技术队伍, 确保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功能开发和升级改造, 创造性地开展实验研究和对外服务。同时, 鼓励攻读学位, 加强校内外同行的交流, 以此来提升技术队伍的业务素质。凡是有利于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的路径, 都应积极探索。

1.2.2 完善经费管理和分配制度

日常运行、维护和维修的经费保障是大型仪器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的前提。设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基金和维修基金, 制订科学、合理的大型仪器设备有偿使用收入分配制度是各高校公认的有效手段。设备管理部门应主动思考、积极争取, 多渠道筹集资金, 充实开放基金和维修基金。同时, 要合理制订大型仪器设备有偿使用收入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必须遵从有利于提高设备管理者的积极性和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的角度出发, 将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维修所需经费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投入机制。

1.2.3 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

以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价为基础, 建立和完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制订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比如, 将效益评价结果纳入管理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 与管理单位的绩效奖金挂钩。对于共享率和使用效益高、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作出突出贡献的, 制订专项奖励政策。同时, 协调、配合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 将效益评价结果作为管理者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于效益评价差、拒绝共享的管理单位和管理者, 视其情况给予批评和警告, 甚至可以调整管理者的工作岗位, 对设备管理单位征收设备闲置占用费。另外,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换管制度, 对于连续两年使用效益差甚至闲置的大型仪器设备, 将其纳入大型仪器设备换管平台, 如果有其他教学科研单位需要, 学校有权将其调拨给有需求的教学科研单位,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这一系列的奖惩措施, 激发设备管理者和管理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共享意识和责任感, 主动思考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使用效益等问题。

1.2.4 建立自主上机测试制度

建立和完善自主上机测试制度, 以危险系数小、设备稳定性高、不易发生故障的大型仪器设备为入口, 鼓励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者对责任心强的学生进行培训, 当接受培训的学生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具备自主上机测试的能力时, 就发放独立操作技能证书, 允许其预约后自主上机测试, 也可聘请具备独立操作技能的研究生参与到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对外测试工作中,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服务时间, 提高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者将从烦琐的重复测试任务中解脱出来, 重点开展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利用、功能开发、新实验和新方法等研究工作。

1.3“虚”“实”结合

搭建开放共享服务体系是整合散布于学科平台、科研课题组中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重要手段。但是, 盲目地建设校级实体分析测试中心将受到管理意识、设备自身条件、技术人员配备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 应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构建完善的共享服务体系, 集中整合具备条件、通用性较强、具有一定先进性的大型仪器设备, 建立院级、校级的实体化分析测试中心。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纳入实体化分析测试中心的大型仪器设备,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虚拟共享服务平台, 实行专管共用, 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为扩大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宣传开拓新的空间, 有效地解决了这部分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等问题。

2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每所高校的情况都不相同, 不能完全照搬成功的模式。但是, 我们可以汲取兄弟高校的经验、教训, 勇于探索适合高校自身情况的管理模式, 整合、优化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配置,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优质的技术支撑环境, 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摘要:围绕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 以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条件保障为目标, 深入研究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建设规划、技术保障、经费保障、奖惩机制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有偿使用,效益评价

参考文献

[1]张玉平.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系统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9) :14-17.

[2]周勇义, 黄凯, 张黎伟.加强统筹规划, 建立大型仪器共享保障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9) :13-15.

[3]刘嘉南, 潘信吉.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3) :284-287.

[4]凌辉, 张黎伟, 周勇义, 等.大型仪器购置可行性论证的方法与流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10) :224-226.

上一篇:器物设计下一篇: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