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市场开拓

2024-07-16

能源市场开拓(精选12篇)

能源市场开拓 篇1

科学的电力营销活动的开展,是保障供电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关键。新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 必须不断创新和改进,围绕用户的具体需求,为广大用户提供可靠、 优质的供电服务。在开拓电力营销市场的过程中,电力企业要端正态度和理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1新能源发展下的电力营销活动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国家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能源消耗量巨大、能源紧缺一直是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对供电企业来说,电能供不应求也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建设,电力能源的紧缺问题逐渐得到缓解, 但是其营销工作的开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电力企业内部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管理者对营销活动的认知存在一些不足,营销活动依然采取传统的营销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整个营销活动的开展相对被动,很多市场拓展的规划设计不够深入和科学。电力企业内部营销体系不够完善,很多业务流程过于繁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高。诸多因素都对电力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另外,营销队伍的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也有待提高。

2新能源发展下的电力营销市场开拓思路

2.1转变思想

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是为广大用电客户提供用电服务的过程,其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在开展各项营销活动的过程中,电力企业要革新自身的思想观念,构建市场化的营销思想理念。营销过程要实实在在地关注广大用电客户的具体需求,围绕客户构建各项营销活动体系。企业要平衡好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和满足广大客户需求之间的度。新时期市场经济体系下,电力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外部竞争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已成为营销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电力企业要结合外界形势不断调整和改革内部营销部门,积极创新营销管理制度,以更加规范、完善、统一的手段来推进营销活动有序开展。

2.2创新营销模式

新能源形势下,电力企业在开展各项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 要全面创新自身营销模式。企业要高度重视电力营销业务的核心作用,为电力市场的开拓提供有效保障。电力营销活动的开展,要在结合整体电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新的电子信息技术,构建一套具有多层次、科学性的优质营销体系。营销模式的创新改变过程中,也要深入研究市场情况,引入市场化商业运作理念。能源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新能源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自身的营销体系,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高营销活动的自主性和市场性,突出市场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另外,在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也要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现有的价格体系,提高价格制订的灵活性,促进用电需求的良性成长。

2.3提高宣传推广水平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体。我国在新能源开发推广中,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电能本身属于一种清洁能源,符合当前国家的能源环保要求。 近年来屡见不鲜的雾霾问题,已对城市发展建设造成很大影响,成为当前我国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之一。电力企业要做好电能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电能的高效性和环保性,找准市场切入点,以优质的环保效用来开拓市场。

2.4提高技术水平

在我国电网建设活动不断开展的过程中,电网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很多跨省、跨区的电力输送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但在实际电力供应的过程中,需求端、输电线路等多方面的问题,会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产生一定影响。电力企业要积极做好相应的技术改造工作,及时更新和替换较为陈旧的电力设备,提高供电稳定率,减少整体能耗,保障供电的整体质量。提高供电质量有助于更好地控制供电故障的发生,减少电力生产供应成本,这对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电力企业也要在现有的调度系统基础上,不断调整与优化,利用多种先进技术提高对电网流量和流向的分配效率,进一步提高对供电损耗的控制水平。对于电力营销活动来说, 高水平的技术可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开展营销活动过程中,要合理应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打造配电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以及通讯中心系统等综合一体化的管理平台,采集分析相关数据,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有效保障各项营销活动的开展效果。

3结语

在电力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端正营销理念,提高营销手段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打造高效的营销策略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电力企业必须准确定位市场营销工作,积极适应现阶段外界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围绕市场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开展各项营销活动,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工业、商业、民用和市政等多方面用电提供良好的保障。

摘要: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的电力需求也不断提高。在新能源不断发展的今天,供电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本文分析和探讨新能源发展下的电力营销市场开拓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营销,市场开拓

参考文献

[1]赵秀芳.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研究[J].电子制作,2015(7).

[2]金庆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电力营销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

[3]刘爱云.分析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通讯世界,2015(8).

能源市场开拓 篇2

四川汽车市场基本情况

根据四川统计局披露。2017年,四川省居民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22.6辆,是2013年的2倍,年均增长19.3%。其中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33.61辆,比2012年增加19.28辆;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13.39辆,比2013年增加6.4辆。全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以上。

2017年上半年,汽车零售额占消费品市场的权重为10.7%,在16大类商品中权重最高。因中美贸易战影响,3月以来汽车销售累计增速一直回落,增速已经从年初的15.4%降至上半年的7.8%,回落幅度达到7.6个百分点,尤其是6月当月汽车零售增速同比下降1.7%,这是近23个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2017年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比6.5%,工业投资占比从2013年的5.3%提高至2017年的8.1%,为四川省前三大工业。

2017年四川汽车产量150.8万辆,同比增长1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4万辆,同比增长66%。

2017年四川全省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户数达到54户,其中汽车整车制造企业超过18户。

2017年1至10月,四川省的充(换)电站累计已达291座,充电桩8688个,仅10月新增的充(换)电站达到94座,充电桩增加3884个,为去年底数量的80.8%。

2017年截至12月11日,成都“绿牌”上牌2.7万余辆。截至2017年12月25日,成都全市公交车、公务车、城市环卫车、物流车、私人用车等领域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5万辆。已颁发规划或政策文件

2015年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7年四川省印发《四川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建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以成都、泸州、南充和达州等地为核心发展区。形成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三大新能源汽车应用基地。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千亿元大关,产能达30万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0万辆。打造1-2户四川品牌新能源汽车整车龙头企业,培育3-5户知名品牌企业,形成比较完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应用、服务体系。

成都2017年出台《成都市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若干政策》,政策指出,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对在本市公安车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新车,按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给予市级配套补贴,新能源汽车在本市域内出行不受尾号限行限制等有利政策。《成都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规划明确至2020年全市共需建设充电桩约10.7-12.9万个,其中自(专)用充电桩约9.4-11.4万个,公共充电桩约1.3-1.5万个。若考虑跨越式发展,要满足2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则需增设充电桩约6.9-9.0万个,其中自(专)用充电桩约增设6.0-8.0万个,公共充电桩约增设0.9-1.1万个。至2030年,为保证60.0-65.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全市共需建设充电桩约53.2-58.0万个,其中自(专)用充电桩约46.2-50.4万个,公共充电桩约7.0-7.6万个。《关于鼓励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发展指导意见》指出成都将以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为汽车分时租赁的主要发展方向,至2018年底,全市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络,服务网点达到2500个,充电桩达到10000个。至2020年底,全市形成覆盖广泛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络,服务网点达到5000个,充电桩达到20000个。

绵阳2015年印发《绵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规划》提出,围绕“一个基地”(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快速建设,“三个领域”(整车、关键零部件、充换电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四大工程”(技术创新、标准化体系建设、充换电设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的大力实施,实现其技术产业化、产业规模化、产品本地化、空间集聚化发展,努力把绵阳建设成为国家节能环保型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总产值1000亿元、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000辆的目标。

广元2017年印发《广元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八条措施》,《措施》指出,加快纯电动公交示范线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市城区新增、更新公交车原则上全部使用纯电动汽车,原CNG清洁能源车辆逐步淘汰;制定落实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2017-2019年新购置我市生产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二手车除外)的本市消费者(个人、单位用户),在中央财政补贴基础上,市财政按中央财政补贴标准的25%再给予地方补贴;市外消费者在中央财政补贴基础上,再以销售收入税收市内留存部分作为补贴;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到2019年底,市、县区主要公共领域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初步确定为10亿元等支持政策。

南充2017年发布《“十三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指出,坚持“紧盯前沿、整车带动、沿链配套”的工作思路,按照“一核两区五片”的空间布局(“一核”,即嘉陵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个核心基地;“两区”,即顺庆、高坪两个中心配套区;“五片”,即西充、南部、营山、蓬安、仪陇五个零部件配套片区),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即打造一个基地、完善一个链条、构建一个体系、创建一个平台),着力打造“西部新能源车城”“西部汽配城”城市名片,加快把南充建成支撑川渝、引领西部、辐射全国的汽车汽配产业高地。到2020年,完成“千亿百家”计划,年生产整车规模达15万台(含专用车),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培育出100家产值3亿元以上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研发实力较强的小巨人型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企业;完成“1115”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形成1家产值超200亿元、1家产值超50亿元、15家产值超10亿元的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本地采购率达到60%以上。

广安2017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以及《广安市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新能源汽车“免费充·绿色行”实施方案》“1+3”支持政策。广安将在2020年前,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万辆,其中公交车500辆,出租车1000辆,公务用车、执法执勤车和专用车1000辆,社会车辆7500辆。形成初具规模的、具有广安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市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车辆、特种作业车辆(救护车、抢险车等应急抢险车除外)、公交车逐步全面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城市物流、出租车推广使用面要达到60%以上。2017年开始5年内,对购买新能源汽车还将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实行环保免检,减半收取停车费;对从事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服务的经营性企业,采用单独报装、集中接入电网方式的,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2020年以前免收基本电费等优惠政策。

《广安市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补充指出,自今年7月起至2022年6月30日,凡在广安市购买国家规定新能源汽车车型的,并在广安市境内注册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均可享受购车补贴、减免税费等优惠。在购车补贴方面,购买纯电动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市级财政参照中央补助标准按1:0.5给予配套补助。用于非公用服务领域的,市级财政参照中央补助标准按照1:0.3给予配套补助。中央和市级补助总额不超过车辆缴纳车辆购置税时计税价的50%;公交企业购买纯电动公交车,市财政按照购车贷款予以50%贴息,贴息期为3年。

《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广安市将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池等方面为突破点,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到2020年,引进和培育1至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综合生产能力1万辆以上,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100亿元产值。

《新能源汽车“免费充·绿色行”实施方案》指出,广安全市所有充电桩5年内免费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桩电费支出列为民生工程。通过大力推广应用,到2020年底,广安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1万辆。

泸州2015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试行)》,意见指出,泸州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不断完善和延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西部领先的自主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总体目标为,2014-2016年为产业培育期,着力发展新能源(低速)电动车、插电式专用车项目,产业初具规模,形成具有泸州产业特点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5000辆以上;2017-2018年为产业链完善期,重点发展高性能(低速)电动车、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车项目;2019—2020年为产业集群打造期,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规模,促进(低速)小型电动车产品升级转型,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核心技术水平、核心产品竞争力,力争2020年实现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对相关相关企业进行相应的补贴和奖励。

2017-2018.3新能源汽车投资情况

南充,吉利四川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2017年7月投产,整车销售6200余台,第二期项目建设已经开始。

成都,2017年4月,吉利控股集团BMA乘用车整车项目,总投资105亿元;5月,重庆汇洋控股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9月,五龙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和昆仑石(深圳)投资基金公司计划总投资160亿元的“年产40万辆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及4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落户简阳,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总投资130亿元,总产能40万辆/年;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30亿元,总产能为4GWh/年。协鑫·同捷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总投资56亿元;10月,沃尔沃与吉利集团出资50亿元建立Polestar汽车工厂……

内江,2017年9月,河北跃迪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的“四川·内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宜宾,2017年2月,成都捷邦汽车股份公司预计总投资158亿建立建设周期为10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4月,奇瑞汽车、量子公司、观致汽车战略合作投资55亿元新能源汽车项目。

泸州,2017年8月,重庆百捷工贸有限公司投资5亿建立龙马潭汽车产业园。2018年3月,德国科普费尔集团投资30亿元的中欧(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攀枝花,2017年7月,珠海银隆投资控股集团总投资超过50亿元建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9月,11亿元的攀枝花蓝时钒钛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

绵阳,2017年11月东旭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2018年3月总投资202亿元的威马新能源汽车项目。

四川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不全】

成都: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植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中植一客成都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野马)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绵阳);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健坤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四川省客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四川阿尔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绵阳:四川(野马)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绵阳);绵阳华瑞汽车有限公司 广元:四川新纪元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四川思达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四川金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内江:四川国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南充: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泸州:泸州浩宇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宜宾:宜宾腾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投产)自贡:四川天非尼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安:四川建设利爵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新能源开拓蓝海 篇3

2009年新能源汽车是全世界汽车企业最热的一个词汇,也是各种车展、论坛、研讨会等等技术活动里的热门话题。如当今世界最常用的一个词“创新”一般,如果哪个车企没有或没有提到新能源汽车就落伍了一般。有不少企业以前对新能源汽车认为是不现实的乱想,到如今也成了真正的“研发者”。于是忙坏了老外,将关键零部件拿到这些企业的整车上组装。现在公告的车型很多,公告的企业很多,形成了空前的热潮。除了示范以外,真正商用的尚未有真正销售给个人用户。

当前新能源汽车围绕在混合动力、纯电动上,最大的难点在动力电池上。但电池研发者和制造企业都认为完全能使用,可是真正实用的不多。于是“租赁电池方案”就应用而生了,希望政府买单,组织电池联合体,给汽车换电池。

新能源汽车当前的问题大家都分析透彻了,药方也开了,但药没法配伍,当然更没有人愿意服药的。因此示范尽管推广,商用尚需时日。企业宣称已具备量产,投产及商用在明年或将来。

新能源汽车之研发重点在关键零部件,即能源/动力转换、电气驱动及控制等方面目前之重点在动力电池方面。当前大家都侧重于“十城千辆”之示范项目用车。如公交大客车、出租车。这些用户对新能源汽车之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十分关注,提出以外企产品为主。这样使整车成本很高,而且日后维修也有诸多不便。遗憾的是国产零部件尚不尽如人意。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位出了偏差,如时速、续行里程要比照燃油汽车。那么上述这些问题难以避免。若公交大客车按国标(尚未实施)的不低于75kin/h,续行里程不低于160km,那么成本可以大幅下降,且国产零部件大都可以采用。至于电力的,可用电池储点,也可以采用新的车载发电,即车载发电的能源燃料也可以有多种选择,前提是消耗费用和补给方便等因素。

如果采用转换效率较高的车载发电技术,燃料采用一种液体的,那么加注就能在现有的加油站上方便的加注,就可将“锂电池系列问题”绕开了,而驱动用电机和电控目前我们的技术在75km/h以下是合适的、合理的。

新能源汽车经十多年研发,关键零部件已基本形成配套,基本可以应用于整车,目前缺少应用机会和实车验证,缺少发现不足,改进、再实验的机会。当然国产关键零部件要达到燃油汽车般性能是难以做到的,外企的尚可,但成本及附加费用是无法量产商用的。国产零部件若用于75km/h以下的低速电动汽车,其综合性能指标是可以达到的,也是绰绰有余的。市场对低速电动汽车是有需求的,用户是乐意使用操控简单的电动汽车的。目前市场上就缺用户买得起用得起的由正规整车厂制造的电动汽车。

央视经济频道的记者于2009年10月份专门去山东聊城等地区就“山寨”电动车进行采访,对这些不具备生产资质、不具备上路资质、没有牌照的车辆进行了介绍、剖析,其中一点对业界是有启示的,那是市场有需求、有用途。笔者两三年前曾提出将《城镇专用电动汽车》和《乡村农用电动汽车》制定标准,但没见下文。而且对动力电池之超快公用充电站作出了以县城和乡镇连网形成网络。当地民企应者甚多,同时县城乡镇乡村住户场地大,对电动汽车家用充电设施能做到。上述这些优势条件,我们没有利用,眼睛只盯住了示范项目。

拓展音频业务进军能源市场 篇4

针对重要客户定制IC的发展战略

Cirrus Logic把精力主要放在两个行业:音频和能源。David Biven表示:“音频是Cirrus Logic的传统强项。2008年, 我们业务增长大多来自音频领域, 这得利于便携媒体播放器的增长, 主要是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此外, 我们不断在能源领域扩大投资并进行技术创新, 加上能源行业本身迅速发展 (例如很多国家都在发展智能电网) , 相信能源市场会有很好的前景。预计未来几年Cirrus Logic的增长将主要来自智能手机、电能计量、LED照明以及电机控制等领域。在能源和音频市场, Cirrus Logic的发展战略是一样的, 即专注于针对重要客户的创新, 开发同类最佳的产品。”

性价比最优的数字PFC

随着全球通过法规对提高公用电网整体效率的推动, 世界各地的许多电子应用都需要采用功率因数校正 (PFC) 。模拟PFC芯片已经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和能效标准, 而新的数字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持续的性能和功能改进, 以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Cirrus Logic推出的数字PFC控制器CS1500和CS1600, 标志着Cirrus Logic进入电源管理市场。

CS1500和CS1600无论在性能还是价格上都超越了模拟PFC产品。与模拟PFC相比, 这两款数字PFC为电源和照明整流系统设计人员带来了更高的性能和简化的设计, 其定价与模拟PFC接近, 同时可将物料总成本降低0.25美元。CS1500和CS1600采用全新的EXL CoreTM架构以及公司现有的53种专利或正在申请专利的数字算法技术。这两款产品可以智能地应对日趋复杂的电源管理挑战。凭借数字噪声整形技术, 它们均可使用小尺寸的EMI滤波器, 减少对价格高昂的额外元件和电路的需求。此外, 可提高所有负载条件下的能效, 轻载条件下的性能优势尤为明显, 并可将外部元件数量减少30%以上, 简化系统设计。

David Biven预测:“全球针对能效的监管将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从长期来看, PFC市场也将从模拟过渡到数字产品, 正如很多其他市场向数字化过渡一样。”

更新换代的音频产品

iSuppli预计, 到2014年, 世界智能手机销售将接近翻倍, 达到4.97亿部, 而中国3G手机也将达1.03亿部。针对如此大规模的市场, Cirrus Logic新推出了CS42L73和CS35L0X, 它们能够解决智能手机和便携式设备的实际问题, 尤其是降低系统功耗, 同时保持高音频质量。

CS42L73是一款专为智能手机设计的高质量、超低功耗的音频编解码器。它具备3个串行音频接口和异步采样率转换器, 可以管理各种多格式音频信号的复杂路由、处理和混音任务 (如语音、音乐MP3、铃声和流音频) , 同时提高系统总体效率。在语音通话中, 其额定功耗低至4 mW。其耳机的立体声播放性能更为优异, 因为CS42L73的功耗仅为3.5 mW。此外, CS42L73采用全球最小的3G参考设计———英飞凌XMM Gold 6260。

CS35L0X是针对移动通信和便携式设备开发的模拟输入、混合D类扬声器放大器, 以应对在保持低噪声和低功耗的同时实现移动手机应用高质量音频。CS35L00系列采用先进的闭环△-∑架构和混合D类技术, 整合了D类效率和输出功率, 以及低待机电流消耗和最小的EMI。CS35L00系列放大器仅消耗0.9 mA的静态电流, 比最接近的竞争产品低40%以上。这种优势主要得益于调整放大器电压轨, 以适应放大的信号, 并避免放大器闲置或输出信号为低幅时的电力。CS35L00整合了专有的动态输出开关频率调整和边缘控制, 可以实现极优的EMI性能、功耗和音频质量。

能源市场开拓 篇5

《摘要》

中国多数汽车厂商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新能源汽车开发方面取得进展。截止2 011年底,全国共有75家汽车企业的361个新能源车型列入了工信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共生产了12,784辆。但是与2009年时的制定的50万 辆的发展目标相距甚远。2012年4月,国务院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 012-2020年)》,出现了政策的重大变革。除了明显加大对节能汽车的关注力度之外,也明 确提出了鼓励发展替代燃料的政策导向。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水平相对低下,产品的竞争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不足是由于当前中国汽车产业三方面的问题所造成的。首先,在开发新能源 汽车的过程中,仍然无法摆脱对外资的技术依赖。另外,中国汽车产业总体过度市场化、纵向产业链碎片化,造成了汽车企业总体的竞争力不强。第三,虽然政府政策给予了有 力的推动,但政策的不确定性却导致了企业的产品开发资源的分散化。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开发出现了三种主要的模式。由外资汽车集团主导的 “传统模式”会在中国市场中带来前沿性的产品,但对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相对有限。中外双方进行有效合作的“合资模式”将双方的优势得以发挥的同时,通过新建的合资 企业进行生产,同时满足了就业和技术转移需求。本土企业主导全部新能源汽车产品开 发的“自主模式”,将会有力的推动本土厂商的竞争力与产品开发能力。综合来看,中国 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同燃料汽车一样,在交换市场和技术的框架下,与外资企业展开 大范围合作,形成了交叉持有股权的产业链。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急需统一的政府政策支持。但是电动车要在大众中普及 起来还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天然气等替代能源车有可能先于电动车实现普及。中国企业 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外资合作模式,而最终还是要致力于自主技术开发。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

□自从建国后至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 1949~1982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采用的是“模仿”的方式进行产品开发 自从“一汽”等工厂建立之后,全国兴起了建设汽车厂的热潮,除西藏和宁夏外,全国出现了数百个汽车厂

采用拆解原型车绘制图纸,再制造零件重新组装的方式,共仿制了200多种汽车 – 1982~1997年,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合资进程,以引进车型,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率为 主要方式,产业总体得到了提升

由于中外之间的技术差距过大,中国汽车产业不得不放弃依赖外方协助改进现有车 型的方式,转而全面引进外方技术

这进一步造成了中国汽车工业“重制造,轻研发”的特点,导致了当今国内汽车市 场被外资所主导的格局

– 1997~至今,中国汽车工业在进一步推动合资的过程中,更加强调技术转移与产品开 发,并不断突出“技术自主”的政策导向

1997年,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共同组建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设计开发中心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此后,设立开发中心成为了汽车业合资的政策要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正式获得批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基本明确

–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与以往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第一,新《规划》明显加大了对普通混合动力车等节能汽车的关注力度,确立了以 “纯电驱动”作为主要战略取向,以“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为目标的基本原则 第二,明确提出了“鼓励发展替代燃料”汽车的政策

第三,对于动力电池产业,提出了关于重量、成本、使用寿命、能量密度,以及循 环再利用等多方面的明确要求

– 新《规划》中出现的上述新变化,主要是由于现实的市场当中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的 因素导致

2012年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1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显示:2011年汽车整车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8,368辆,其中纯电动汽车5,655辆

201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单位:辆)

车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总计

产量5,655 2,713 8,368

销量5,579 2,580 8,159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在新能源乘用车(Passenger Car)领域,奇瑞、比亚迪等在地方政府采购的政策支 持下,获得了一定量的订单

而由于政府补贴力度不足,充电网络不健全,以及产品本身问题等多种因素,鲜有 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案例

201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情况

(单位:辆)

企业奇瑞江淮比亚迪上汽众泰海马北汽福田长安力帆

销量3,000 1,252 1,035 500 300 200 120 100 5 2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即使在大量来自政府采购订单的情况下,因为产能、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整车厂 商推出的产品也很难满足要求

截止2011年底,作为整车生产重地的湖北省武汉市仅推出了578辆新能源汽车,而 2012年的推广目标则达到了1,600辆,如何落实依然成为主要问题

缺乏足够数量的充电设施,以及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长,成为了阻碍政府采购的 主要因素

□国际环境的最新变化,也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 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力之一的“环保因素”,其作用正在慢慢消退

2011年12月12日,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后 又退出的该议定书的国家,国际上对于阻止全球变暖和节能减排带的视觉发生变化 – 能源价格又是难以预测的,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面临重大的不确定性

2011年,全球石油价格维持在100美元/桶左右,则进一步推动了页岩气(Shale Gas)等天然气及石油行业的开发投资力度

从而有可能促使全球整体汽车工业,向天然气、甲醇等替代性能源进行转型,进一 步延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作为新生事物的纯电动汽车虽然在各地区性市场中,销量上处在快速阶段,但纯电动 汽车的多次事故与产品故障说明了其产品的成熟度仍然有待提高

2011年5月12日,一辆通用雪佛兰(Chevolet)Volt电动汽车在撞击测试中电池损坏,出现了起火现象

2011年,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共售出了7,671辆Volt电动汽车,低于设定的1 万辆目标;2012年3月2日,通用表示:由于销售低迷,将暂停生产该车5周2012年3月初,在美国《消费者报告》发起的一项测试中,高端插电式混合动力厂 商Fisker制造的Karma车型,由于A123 System公司制造的电池出现问题使得Karma 存在突然停驶的危险

– 综合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电驱动系统”产品的稳定性(stability)、可 靠性(Reliability)和耐久性(Durability)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所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决定着全球汽 车产业的未来

–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并且成为左右全球市场最重要的力量

2011年部分地区市场汽车销量

地区销量(万辆)增长率

中国1,851 2.45%

美国1,278 10.25%

欧盟国家总体1,311-1.70%

日本421-15.06%

巴西343 2.90%

俄罗斯265 39%

印度195 4.30%

数据来源:三星经济研究院整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41.89万辆和

1850.51万辆,同比增长0.84%和2.45%

其中,乘用车产销1448.53万辆和1447.24万辆

2011年,大众汽车(Volkswagen)超越丰田(Toyota)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厂商,其主要原因则是中国市场增长迅速

大众汽车2011年全球销量达到创纪录的822万辆,其中在中国市场销量就达到226万 辆,同比增长17.7%

*中国汽车产量与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随着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动力度不断加大,中国的绝大部分汽车厂商都推出了 自己的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和样车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底,共有75家汽车生产企业的361个车型 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

其中,列入推荐目录的车型共生产了12,784辆

– 中国也已经成为最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也是全球运行充换电站及充电桩 数量最多的国家

截止2011年底,全国已经建成充换电站243座,建成交流充电桩13,283台、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讯协议等多项国家标准也已经出台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

□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造成了中国汽车企业在“产品体系竞争力”和“核心技术竞争 力”两方面的缺失,并会继续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 在产业维度,中国汽车企业与高校、研究所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协作开发机制和市

场反馈机制,研发机构的成果也很难与企业运作相结合这导致了中国的高校和研发机构无法为汽车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才和前瞻性技术,从 合资、外资企业当中获得人才成为了主流渠道

而外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境内的主要职能是制造与生产,产品开发职能相对较弱,对 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Technology Spillover)更小,这进一步削弱了本土企业的 开发能力

– 中国的高速增长拉动全球需求增长

爆炸式的市场增长状态,影响了汽车产业的整合进程,并掩盖了企业的竞争力问题; 各汽车厂商展开了“产能”方面的竞争,而不是“技术”方面的竞争

根据主要省市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多家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2015 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总体产能将达到4,000万辆

– 由于长期依赖于外方的技术输入,则导致中国汽车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缺乏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因为缺乏相应人才,即使购买了外方的知识产权也很难根据其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改进

上汽和南汽在2005年共斥资1.21亿英镑购买了英国罗孚(Rover)多款车型、发动机 知识产权和制造设备

但由于缺乏二次开发能力,不得不委托泛亚研究中心进行新一代产品的开发

□外资品牌与合资企业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在中高端的乘用车市场中; 本土企业在开发新能源汽车时,仍无法摆脱对外资的技术依赖

– 外资品牌在乘用车市场当中,已经拥有压倒性地位

2012年4月,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总体占40.75%;而在技术含量更高的轿车市场 当中,自主品牌轿车的占有率仅有27.49%

本土的一些高端品牌,诸如上汽的荣威,一汽的红旗、奔腾等品牌,都需要外资提 供核心技术;而其他的中低端本土企业在自动变速箱、发动机等方面仍依赖外方 *2012年4月中国轿车市场分国别销售情况(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在开发新能源汽车时,特别是在整车的设计与测试方面,仍然无法摆脱对外资技术的 依赖

2011年3月,比亚迪和戴姆勒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占股50%,戴姆勒则提供车型并 在整车设计上发挥优势,比亚迪则提供电池技术以及电驱动系统

□中国汽车市场的结构则是完全碎片化和过度市场化的,整车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 形成有效的“产品体系竞争力”,造成自我发展较为缓慢

– 在2000年至2011年间,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从200万辆的水平,增长至1,800万辆的水平,这导致汽车厂商更加注重于生产规模的扩张与价格的竞争

而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开发一个全新的产品则需要3~5年的时间并投入大量资源,因此,厂商更乐意于采取“引进车型和技术”的方式获得最大的利益

– 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主要的非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但因为缺乏本土整车企业作为龙 头,在垂直价值链中缺乏掌控

虽然中国是电动机生产大国,但对于生产汽车用驱动电机还缺乏相应的设计和开发 经验,现有的供应商都是来自于造船,重工装备厂商等其他行业的供应商

在开发新能源汽车时,缺乏相应的核心零部件厂商,则成为了第二个主要问题

□来自政府的推动性政策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来自政策方面的不确 定性则进一步影响了厂商对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开发规划

–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历经多次变化,由政府主导替代市场化的方式,导致了汽 车厂商的开发资源被严重的分散化

2000年以前,研发机构的开发方向是提高汽车燃油效率,开发天然气等替代性能源,以及清洁能源等

2000~2009年,研发方向重点转向了氢能源、燃料电池等前沿性技术,主要由中国 的几所高校承担,如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等,但进展有限

2009年,随着世界主要国家和汽车企业将电动汽车作为未来重点研发方向,中国随 之做出了重大转变

– 汽车厂商为了应对政策的多次变革也不得不进行多方面的研发准备,分散了非常有限 的研发资源

以广汽集团和长安集团案例,这两家集团的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方向都涵盖了混合动 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多方面核心技术开发

广汽集团汽车工程院更是在同步开发5种新能源车型,包括:混合动力四驱轿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增程式纯电动车、A0级小型纯电动车

□综合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开发陷入了困局,这主要是由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 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出现了上《目录》车型众多,但都未能量产的尴尬局面

由于本土汽车厂商缺乏开发经验,以及政府采购的大力推动,汽车厂商不得不将新 能源汽车的突破口转向开发较为容易的大型客车和专用汽车的商用车领域

– 造成这一现象的第一个原因是,外资的涌入虽然帮助提升了整体汽车工业的水平,但 在“整车开发”和“关键零部件”方面帮助不大

– 第二,汽车产业内的“过度市场化”和“碎片化”导致了本土汽车企业难以形成有效 的体系竞争力,进一步造成了产品开发领域的能力低下

– 第三,政府政策虽然有力的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技术选择、发展路线方面的不确定性,从而分散了厂商的开发资源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跃,需要提供政府政策上的扶持

–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75家车企的361个新能源车型列入了工信部的《新能源车型 目录》,但产销量仅有8000多辆

与2009年推出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当中确定的50万辆产销目标相距甚远 – 政策方面出现了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并举的重大变革,在中短期之内,混合动力、替代能源等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例如,2012年2月底,工信部决定在山西省、陕西省和上海市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 作

–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必将推动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但受制于纯电 动汽车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中国未来有可能选择天然气等替代能源作 为补充

按照中国汽车销量现在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预计将达到 70%,这将推动以液化天然气作为车用能源的发展

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有约100万辆天然气汽车,现在,中国和美国正在开展关于 “页岩气”的开采方面的战略合作

□在企业层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开发出现了三种主要的模式

– “传统模式”将会为中国市场带来最新的全球性产品,也会带动中国的产业升级,促 使中国成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

但由于外资企业对于中国厂商的技术支持和技术转移力度有限,对本土厂商在竞争 力方面帮助不大

– “合资模式”是本土汽车汽车的开发意愿与外方的技术优势相结合的产物,未来发展 仍受市场变化、政府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这种模式下,中方可以获得的一定的产品开发支持,在整车开发能力上有所提升 – “自主模式”将会有力的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在购得的外资车型上进行 “二次开发”,将有力的推动本土汽车厂商的竞争能力与市场份额

但仍需要本土汽车厂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多方面的能力,以及来自政策扶植、政 府采购等多方面的支持

– 本土汽车企业应该在审慎制定发展规划的角度上,采用集中的策略,重点开发明星产 品,而不是广泛涉及多种新能源汽车产品与技术从而分散了自身的开发资源

法拉利从新能源市场撤退 篇6

“我们的决定是混合动力技术已经OK。它给你了提升动力效率和加速性能的可能性。”Felisa在法兰克福车展上专门对evo的编辑说:“但是这些花费和它的重量并不适合我们生产的车辆的特性,我指的是这类运动轿车。”

考虑到法拉利已经能够制造混合动力技术的这些投资,Felisa的意国是出人意料的,预示着要重新考虑公司的战略目标。在简短谈话的最后,他表示:“我们生产的车必须有更轻的重量,如果他们能补偿混合动力系统带来的额外重量。你必须花费大量的钱去找到解决办法。在最后你可能得到了更好的性能,可花费了大量超过预期的投入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法拉利是很特别的汽车品牌,它所带来的感觉是独特的,如果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它的花费将令人难以置信。”

技术上的错综复杂推动了这辆混合动力法拉利引人注目的价格的上涨,它的价格加上地方税已经从第一次宣布时的30万欧元上涨到了130万欧元(110万英镑)。至少对于那些已经交纳了保证金的订户来说等待的时间已经结束,对于在2013年底前为第一位顾客交车的工作也在进行中。

“我的意见是对于混合动力技术,我们必须再等待3到5年,首先是电池技术,在成为法拉利可行的量产车之前必须减少足够的重量和花销,”Felisa说。所以如果混合动力技术不是现在的解决办法,涡轮增压技术会不会是答案呢?“在当前的世界这个时期,我想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激发出自然进气发动机最高的效率,但是在欧洲循环测试中它们的效率并不是太高,”他说,“涡轮增压是很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发动机的转速和容量都较低,但是这些都是将来的计划,而不是现在。”

合同能源管理撬动节能减排市场 篇7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从事合同能源管理, 但受到补贴不足和融资难等困扰, 在收入中占比较小;一旦政策给予更多扶持, 可能打开此类业务的增长空间。随之带来的对节能设备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 节能灯具、余热锅炉、节能变频设备等都将从中受益。

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的统计, 2009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2008年116.7亿元增长到195.32亿元, 同比增速为67.37%。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合同能源管理将成为撬动整个节能市场的杠杆, 而节能服务产业这一从节能产品制造到企业节能工程的过渡性产业的发展, 则成为消除整个节能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

但是目前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面临项目融资难、第三方核查缺失以及市场规范等困局。

能源市场开拓 篇8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传书) 拓展海外市场, 从事欧洲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并购、开发建设, 运维以及资产管理等业务, 6月29日, 中广核在法国巴黎挂牌成立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 布局欧洲新能源市场。

据悉, 作为特大型清洁能源央企, 中广核主要业务为核电、核燃料、非核清洁能源、金融及综合服务。在核电“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 2011年, 中广核在巴黎挂牌成立工程公司法国分公司, 作为中广核在欧洲拓展业务的平台。2013年, 由法国分公司总承包的位于法国中南部2兆瓦屋顶太阳能项目的首个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掀开了法国分公司开辟欧洲新能源市场的序幕。此外, 2012年, 中广核首个海外风电项目在澳大利亚并网发电, 迈出中广核风电向国际市场进军的第一步。2013年, 投入使用的中广核新加坡光电生物质能一体化发电项目, 也为加强新加坡清洁能源的生态系统做出贡献。他们还与法国、英国、罗马尼亚等国开展了核电建设合作。

摘要:拓展海外市场, 从事欧洲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并购、开发建设, 运维以及资产管理等业务, 6月29日, 中广核在法国巴黎挂牌成立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 布局欧洲新能源市场。

博格华纳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 篇9

1 电动车时代的传动系统——博格华纳eGearDrive®

博格华纳的eGearDrive®电子驱动变速桥是针对电动汽车传动系统而研发的新一代产品。全部使用铝压铸壳体, 并简化部件, 以实现轻量化设计, 符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绿色节能的设计趋势。对OEM而言, eGearDrive®利用可扩展和紧凑型的设计实现了更高的传动效率。对驾驶员来说, eGearDrive®具备更高的稳定性、牵引力和低噪声性能, 使电动汽车同样可以具有出色的驾驶乐趣。专门为世界首款电动跑车Tesla Roadster研发的31-01型eGearDrive® (31-01型eGearDrive®现已被Tesla收购) 的峰值传递扭矩为400 N.m, 最高输入转速可达14 000 r/min, 并且拥有>97%的传动效率。Tesla Roadster Sport版从静止加速到96 km/h只需要3.7 s的时间, 传动系统的高效率是功不可没的。

2011年, 博格华纳为福特汽车的首款量产纯电动车TransitConnect配套了31-03型eGearDrive®。福特汽车的这款纯电动汽车是基于“北美2010年度卡车”的全球版TransitConnect开发的, 旨在配备城市物流车队, 最高时速为121 km/h, 充满电后可行驶129 km。这款产品同时还应用在CODA纯电动汽车上, 可以实现峰值300 N·m的扭矩传递, 14 000r/min的高输入转速。由于采用了无油泵的飞溅式润滑方式, 结构简单, 其质量仅为28 kg。31-03型eGearDrive®可以完全胜任前驱的A级和B级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 同时配备了宽泛的减速比可供选择, 减速齿轮的重合度大于4, 具有较高的承载量和运行效率。为了方便实现和电机的机械接口布置, 31-03型eGearDrive®使用了独特的法兰式连接器连接到电机壳体上, 并可以通过调整安装布置角度以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

除了应用于电动轿车的单速比31-XX系列产品之外, 博格华纳还研发了可纵置布置的、应用于商用车的32-XX系列产品以及具有3个挡位、应用于电动客车的34-XX系列产品。eGearDrive®将博格华纳专利技术和100多年的动力系统经验融于一体, 由于其优异的表现, eGearDrive®获得2010年度美国汽车新闻PACE决赛大奖。

2 电动及混合动力车的冷却系统——博格华纳电子水泵

博格华纳电子水泵 (ATCP)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汽车冷却水泵。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既可用于传统燃料汽车涡轮增压器和进气的冷却, 也可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相关部件的冷却。ATCP的驱动采用先进的Trusense直流无刷电机技术, 工作电压范围可达8~18 V, 最大性能可达到25 L/ (min·600 mba) 。在控制方面, ATCP采用LIN总线控制, 能根据实际需求实时、自动调节水泵的性能 (如流量和压力等) , 使汽车相关零部件一直工作在最佳的温度下。同时, 博格华纳在此水泵中集成了强大的诊断功能, 能实时监测水泵及冷却系统的运行状况。

3 电动车空调解决方案——博格华纳空调电加热器

博格华纳贝鲁的空调电加热器是电动车时代空调加热的可靠解决方案。贝鲁电加热器取代了燃油汽车的水换热器, 即插即用, 模块设计, 置于HVAC系统内部;400 V电压供电, 功率可达4.5 kW;应用脉宽调制, 无噪声电子开关元件可精确调整功率。

关于博格华纳

博格华纳公司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WA) 的总部位于密歇根州奥本山市, 是全球汽车动力系统高水准零部件和系统工程领域的领导者。博格华纳属美国财富500强公司, 在18个国家或地区拥有60家制造和技术基地。公司客户包括大众/奥迪、福特、丰田、雷诺/日产、通用、现代/起亚、戴姆勒、克莱斯勒、菲亚特、宝马、本田、约翰迪尔、标致雪铁龙、曼。博格华纳网址:http://www.borgwarner.com。

更多详情, 请联系:

祝晨彦

电话:+86-21-6083-3187

电邮:czhu@borgwarner.com

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何依然平淡 篇10

原因何在?

其一, 价格居高不下。从长期看, 汽柴油价格持续上涨、汽车尾气排放量越来越大, 新能源汽车被视为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选择。然而,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 技术尚不成熟, 导致价格居高不下, 从而成为阻碍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原因。以中低端的奇瑞M1锂电池纯电动车为例, 目前市场售价在15万元至16万元之间, 而同一品牌、同样配置的燃油汽车售价仅为4万元到5万元。“虽然从使用成本看, 电的价格比汽油价格便宜很多, 但电动车的购车成本太高了, 暂时不考虑购买。”一位近期想买车的朋友这样对记者说。抱这种看法的人为数不少。对于这部分价格敏感型的潜在消费者而言,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售价确实让人难以承受。这一状况在市场上有明显体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 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791辆, 在全年1800多万辆的新车市场上, 只占总销量的0.7%。

新能源汽车贵在哪里?奇瑞电动汽车大客户总经销、中诺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勃告诉记者, 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主要集中在车身、电机、电池3个部分, “新能源汽车贵, 主要贵在电池上, 电池占整辆车成本的50%左右, 性能越好的车, 对电池的要求就越高”。能不能降低成本、降低售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 在产业化初始阶段, 必须有高消费人群为高成本埋单, 只有这样, 新能源车的成本才能逐渐降低, 才能逐渐驶入寻常百姓家。没有人愿意为此埋单, 企业就会既无财力又无信心。因此, 成本问题会在较长时间内成为阻碍新能源车发展的主要障碍。

其二, 充电瓶颈仍然待解。目前新能源汽车单次充电的续航里程多在120公里到150公里, 这也就意味着接近或达到续航里程时必须充电。而新能源汽车充电需要配备专业充电站, 如何给电池充电成了让消费者颇感头疼的问题。对于设置充电站的问题, 各试点城市都有这样那样的规划, 但现在看, 离满足需要还有不小的距离。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君如介绍说, 目前北京专业充电站除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外, 充电站的技术标准也不统一, 这导致厂家各自为政, 大都采用自己设定的接口标准。“每个厂商的充电器不一样, 充电接口不一样, 对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庞勃说。

事实上, 2012年, 工信部曾牵头多部门出台了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的4项国标, 但这些规定大都为基础性法规, 并无细则。“从实际效果看, 各个企业并没有认真执行,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姜久春说。

其三, 政策不少但仍显乏力。据了解,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鼓励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出台了购车补贴政策。以北京市为例, 个人购买新能源小汽车最高可享受12万元补贴。在姜久春看来,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补贴, 而要通过法规和市场共同助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如果纯粹依靠补贴, 企业没有动力, 反而容易形成技术垄断, 可以通过法规明确企业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的责任, 这样, 企业才会有技术创新的动力, 生产出成本更低、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也有人从新能源车发展路径角度、从消费者心理接受能力逐渐形成的规律提出发展策略。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对记者表示,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循序渐进, 从国际经验看, 混合动力汽车在推广过程中遭遇的阻力相对较小, 未来可以尝试混合动力为主、纯电动汽车为辅的推广策略。“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前提是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 成本问题、技术问题、配套设施等难题必须有效解决, 消费者才会主动接受新能源汽车。”沈宏文说。

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 新能源汽车才能走出平淡, 驶向红火。

如何解决?

首先, 政府的扶持不能松劲。节能及新能源汽车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 也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最终归宿, 这一点非常明了。财政部等4部委发布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 将加大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和公交系统新能源汽车的采购力度, 同时在补贴发放、私人充电领域作出新的规定。政府希图此举能进一步解决困扰新能源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的一系列障碍。不言而喻, 这是非常必要的。

其二, 正如沈宏文所提到的——应了解国际经验、成功做法, 在此基础上, 对比、衡量采用适合我国国情更有效的措施。去年11月, 记者参加第三届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论坛暨智慧能源国际峰会时, 听到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及技术促进处欧盟项目负责人龙迪介绍自己的家乡荷兰是如何给予新能源车礼遇的演讲。他说, 在荷兰停车位很紧张, 政府也不鼓励买 (石化燃料的传统技术的) 车。为了一个车位常常要转几个圈, 好不容易找到了, 还必须交纳昂贵的停车费, 而收费高昂、位置不理想的停车位使出行并不方便。相比而言, 对于新能源车那就是非常礼遇了:购买新能源车除了税费等的鼓励之外,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拥有最好的停车位:可能就在家门口、在马路对面。而这些车位是非新能源汽车所不能拥有的。

反观我国, 政府是在扶持新能源汽车不假, 但力度比荷兰小多了。拿北京为例, 早在2011年6月就有消息说在北京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可直接上牌, 而无需参加小客车指标申请摇号。在此之前, 记者在采访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安庆衡时也得知北京市正在推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直接上牌、免摇号等优惠政策的实现。最后, 这一切都变成了传闻。显而易见, 在新能源车在价格、方便程度等方面明显不占优势的情况下, 与传统车PK, 那结果是很容易想见的。

中国清洁能源市场的国家竞合 篇11

丰腴的中国市场

据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的投资超过了1620亿美元,其中,中国以346亿美元跃居全球清洁能源的投资榜首。据此,美国商务部预测,2020年中国清洁能源市场将达到1000亿美元。

中国清洁能源市场的快速扩张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为减排所作出的目标承诺以及由此强力推行的各种激励与约束政策。按照中国的新能源规划,到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15%来自非化石能源,单位GDP的能耗要降低40%~45%,由此所产生的巨大商业空间为世界各国所罕见——

风电:2009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38.3吉瓦,其中中国新增13.8吉瓦,占全球总量的36%,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5.8吉瓦,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

核电:在中国目前的电源结构中,核电仅占1.9%,与全球核电占总发电量17%的比例相去甚远。而按照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5%的目标,预计核电建设投资将高达1.3万亿,相关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尤其是设备和材料制造商将分享巨大的核电蛋糕。

光伏:按照2020年中国能源的构成要求,若一次能源消耗总量为46亿吨标准煤,光伏发电装机需要从目前的14万千瓦增长到2000万千瓦。然而现今,由于居住分散且偏远在10年甚至20内都不可能用上常规电力,只能依靠光伏发电才能解决用电问题的约有900万户、2800万人口,以及大片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沙漠化土地的光伏发电应用仅占全国市场的0.2%,增长空间极大。

页岩气:中国具有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据预测,页岩气资源量可达100万亿立方米。由于目前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20%,但其生产增长速度仅为12.2%。为了缓解未来天然气的需求压力,中国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已提到议事日程。

其它:中国计划于2015年建成近零排放燃煤电厂,这就使得以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和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为基础的清洁煤市场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张;另外,到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须占车辆总产量的5%,约50万辆,使得电动汽车市场及相关产业将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

国家联手的棋局

与清洁能源流光溢彩的市场背景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除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外,其它清洁能源技术却是系统性短缺,这无疑给在核心技术上完全占据上风的美国与欧盟留下了势在必夺的商业空间。在寻求与中国的合作方面,美欧洲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亢奋与主动。

奥巴马对中国的首访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共同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应当看作是中美清洁能源市场合作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联合声明》在第一次明确敲定建筑能效、清洁煤和清洁汽车等中美三大合作方向的同时,也启动了中美电动汽车倡议,并宣布在十几个城市开展联合示范项目。

围绕着清洁能源合作的中美政府间协议川流不息地出台。中美关于清洁能源合作的政策框架日渐清晰和成熟。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成为了中美两国清洁能源合作的壮观场景。美国GE能源公司与中国电力工程集团公司合作开发设计80万千瓦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电厂项目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与此同时,许多美国企业与中方企业的自我商业来往也精彩纷呈。其中沈阳能源集团和美国天空风能有限公司签署的总额达15亿美元的风能合作投资协议创造了迄今为止中美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合作金额的记录。与美国相比,欧盟进入中国清洁能源市场的动作也并不迟缓。早在5年前,欧洲投资银行就与中国财政部签署了中国气候变化框架贷款协议,并承诺将向中国提供5亿欧元的贷款。特别在最近一年中,从开展“中欧能源对话”到签署《中欧清洁能源中心联合声明》,从达成《启动近零排放碳项目第二阶段合作谅解备忘录》到成立中欧清洁能源中心,欧盟进入中国清洁能源市场的脚步在不断提速,中欧政府高层的合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美国而言,欧盟在向中国转让清洁能源的相关技术方面要显得大方与慷慨,西门子、大众汽车等实行的技术商业化转让模式更令中国企业认可和接受。另外,从目前来看,虽然美欧与中国的清洁能源合作各有侧重,如美国比较关注中国市场的核电和清洁煤的开发与利用,欧盟则对中国的风电市场感兴趣,但这种产品的市场分工界限迟早会打破,美欧之间在中国清洁能源市场所展开的竞争将不可避免。

多赢的战略效果

以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作为动力的人类经济增长遭遇到了空前的扼制和极大的挑战。这里且不论化石能源供给的有限性和未来存在着可能枯竭的危险,仅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和灾难将不可估量。应当说,遏止石化能源的消费危机和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单方面努力所能奏效,但作为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且碳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80%的中美欧三大经济体所承担的责任却不言而喻。当然,中美欧三方的清洁能源合作除了凸显出全球性意义之外,更多的价值将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合作者各自的国家利益上。

对于美欧而言,中美欧清洁能源合作所存在的经济利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构造出欧美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加速器。目前,欧美产业结构中金融服务业占绝大比例,这种依赖于虚拟经济的增长模式所存在的风险已经被金融危机所佐证。正是如此,奥巴马政府提出了打造“绿色能源”新动力的设想,英国新组建的卡梅伦政府提出要打造低碳经济体的战略。而如果美欧能够利用技术优势,加大对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与设备出口,无疑可以使其获得经济新引擎的外部催生力量,强化内生经济机制的生成速度。

——寻找到中国与欧美贸易的平衡器。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长期存在着贸易逆差主要源于其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而按照专家估计,未来15年中国高科技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0%-40%,如果美国放宽相关政策,其相关产品对华出口额可能达到600亿美元,将有效缓解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锻炼出美欧国内就业市场的扩容器。受金融危机影响,庞大的失业率已经成为欧美的最大心病,谋求通过出口的增加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由于中国清洁能源市场存在这巨大的投资空间,如果美欧企业能够争取到足够的商业机遇,势必带来美国就业市场的扩容。

对于中国而言,中美清洁能源合作除了能够推动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和锻造经济成长新的内生动力之外,还特别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通过技术引进和吸收利用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并进而缩短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周期。由于中国是煤炭大国,在短期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更加关键的问题在于,中国面临着对传统化石能源进行改造和替代的技术瓶颈。与此相反,美欧却把持和掌握着绿色能源的高端技术,如果中国能够加快技术的引进吸收无疑可以推进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节奏。

另一方面,清洁能源合作可以使中国最大程度地规避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目前,碳关税在许多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甚嚣尘上。在这种趋势下,中国企业如果通过与美欧企业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对方的技术之长,加强自己的碳排能力,而且可以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标准和竞争能力,从而规避新的市场风险。

然而,尽管与传统领域的合作相比,中美欧在清洁能源市场的合作少了许多的龃龉,但这并不等于合作的进程会一帆风顺,合作成果会立竿见影。尤其是美欧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有可能极大地约束彼此清洁能源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显然,中美欧清洁能源的合作只有在避免了单向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赢的结果。

中国企业的进与发

就在欧美国家向中国政府频抛合作“绣球”、国外资本在清洁能源攻城略地之时,依托着本土优势和国内宽松政策的激励和扶持,中国企业展开了抢占清洁能源市场的凌厉之势,并形成了一道道引人注目的景观。

景观一:合围核电。资料显示,除中核集团等专业性集团进行国内核电项目开发外,国内的许多电力企业都以参股的形式涌入到了核电领域。其中华电集团与中核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福建军福清核电项目。

景观二:分食风电。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3.65亿元建成了我国首座也是亚洲第一座海上风电场,据悉,该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10.2万千瓦;神华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建的国华东台风电场项前不久正式开工,该项目发电能力达20万千瓦,紧追这该项目的市场机遇,上海电气集团将投资15亿元以生产2兆瓦陆上风机和3.6兆瓦海上风机。

景观三:抢夺光伏。在过去5个月已经完成了500兆瓦硅片项目的基础上,江苏中能集团今年计划将自己的产能扩展到2000兆瓦。而在保定已经形成600兆瓦单晶硅项目产能的天威英利准备再扩产300 兆瓦,加上在建的海南100兆瓦产能,天威英利总产能将在2010 年年底达到1000 兆瓦。特别值得关注地是,包括无锡尚德、天威英利、赛维LDK等行业内最主要的13家光伏企业前不久共同发布《洛阳宣言》,重申在2012年实现光伏发电上网价格1元/度的目标,给市场添加了又一份厚重的期待。

景观四:争搭新能源汽车。伴随着中央对新能源汽车补贴优惠政策的出台,除上汽集团、比亚迪、奇瑞等汽车制造企业纷纷进入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外,作为配套设施的充电站,电网、石油等能源企业也都紧锣密鼓地加快布局的步伐。其中国家电网计划今年在全国建设75座充电站和6209个交流充电桩,中海油已与中国普天成立合资公司专门运营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网络。

能源市场开拓 篇12

天然气具有洁净, 高效, 储量丰富, 价格稳定等特点,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居家过日子的做饭, 取暖, 到作为汽车燃料, 到作为发电能源, 到工商业用途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地分布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1.1 世界天然气能源的日产量走势和消量费走势

由于近年来, 世界能源压力的不断增大, 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提高, 在这种形势下, 清洁、优质、高效的天然气能源正日益受到重视, 大力发展天然气已成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为了适应国家推动能源革命的迫切要求, 建立现代天然气能源产业体系, 应对天然气产业发展所遇到的挑战已势在必行[2]。据统计, 2015年世界天然气产量3538.649969十亿m3, 同比增长2.18%。2015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达到3468.648852十亿m3, 同比增长1.7%。关于具体的2012~2015年度天然气日产量走势情况和天然气消费走势情况分别见表1~2。

1.2 国内天然气下游市场的相关情况

在我国, 长期以煤炭作为最主要的能源, 而天然气在能源市场中并不占主流, 这也导致了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需求比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有着较大差距。据不完全统计, 201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比不到6.3%, 而同期的世界天然气消费比达到了24%。作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 我国人均天然气消费量仅为123m3/人, 远低于全球平均452m3/人的水平, 更不及OECD国家的1265m3/人。这主要与我国长期以来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观念有关。从长远来看, 这显然是亟待改观的。我国的2012~2014的天然气消费结构天然气分区域用气情况见表3。

从天然气的消费量来看一直在持续稳定增长。此外, 我国的天然气分区域用气情况在持续增长。并且, 北方地区的用气量总体大于南方地区, 西部地区的用气量总体大于东部地区。其中用气量最大是东北地区, 其次是西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用气量最小的是长三角地区。这主要与西部地区, 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较丰富有关。

2 分布性能源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最佳途径

2.1 分布性能源系统简介

分布式能源系统 (Dist ributed Energy System) 简称DES, 是在有限区域内冷热电三联供 (CCHP) 技术, 通过管网和电缆向用户同时提供电力, 蒸汽, 热水和空调用冷冻水服务的综合能源供应系统, 所以总称“冷热电联供” (DES/CCHP) 。其原理在于, 对一次能源通过各种转换方式的组合, 最大程度地提高其效率性和经济性, 给用户的生活及工商业等方面提供终端能源服务。它最大的优势是:

(1) 能源转化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较小, 能源使用效率较高。尤其是在一些工商业密集区或居民密集区, 这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 其能源使用效率可以由原先的70%提高到90%, 更进一步地实现了能源的充分利用, 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满足了节能的需要。

(2) DES/CCHP发电是在10k V电压下就地直供的, 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有效地减少了运营方面的费用。此外, 它依靠大电网的巨大能量来保证供电的负荷, 电压和频率相对较稳定, 可作为事故备用电源。

(3)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周期相对较短, 全年运行时间可达5000~6000h。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性价比, 充分实现了天然气的高效使用。

2.2 国外分布性能源系统的应用状况

在国外, 分布性能源系统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从美国于1978年开始研发这一系统起, 世界各国对于分布性能源系统的开拓都相继起步。目前, 在欧美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都已经在分布性能源系统的使用上至臻成熟。以美国为例, 截止去年, 美国在公共建筑中使用分布性能源系统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座, 总装机容量超过4.9GW;在工业系统使用布性能源系统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座, 总装机容量超过45.5GW。在欧洲也已经达到十分可观的比例。现在, 欧洲国家由于分布性能源系统的大量普及, 在能源使用效率上也提高了1/4左右。

2.3 我国应当如何正确开发和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

国外应用分布性能源系统的经验, 自然对于我国而言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 由于在具体国情上的不同, 所以我国在开发和使用分布性能源系统上, 也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 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以建筑用能为例, 我国建筑用能的特点是:

(1) 我国的城市建筑相对较密集, 城市人口大多居住在市中心区, 不像国外很多市民选择在郊区居住。

(2)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特点, 对建筑用能的总体需求要远远大于国外。尤其是对热水, 对空调等方面的需求。

(3) 我国的居民区常常与其他区域如工业区, 商业区混杂。不像国外, 居民区通常与其他区域泾渭分明。

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更是导致了城市内的能源使用压力暴增。这对于分布性能源系统的开发和使用, 是个得天独厚的机遇。

2.4 以某大学城能源站为例, 兼谈应用分布性能源系统在我国的开发和使用

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设备建立不同能源系统, 根据冷热电负荷需求、能源价格和设备技术信息等, 运用非线性整数规划方法, 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模型。这是分布式能源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初始原则[3]。以某大学城为例, 这是一片面积达到18km2的区域, 总人口达30万, 其中大学生20万, 居民10万。其中学生每天需求60℃的热水共40L, 居民每天需求60℃的热水共60L。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需求量, 决定了一方面能源的供应要确保连续性;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地做到节能, 减少能源的浪费。

目前, 该能源站选用2台FT8 Twin燃气轮机, 单台发电输出为51.35MW, 一次发电效率为38.4%。由于2台FT8 Twin燃气轮机的并联组合, 带一台发电机, 一台余热锅炉和一台汽轮机, 所以在实际的运行中, 基本能满足整个大学城的需要。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减少了资源浪费。这对于我国的布性能源系统的开发和使用, 是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范例。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减少资源浪费, 这无疑是十分符合我国的国情的。

3 天然气市场开拓分布式能源的作用

即使是对于经营天然气的城市煤气公司而言, DES也是它们扩展天然气市场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广州煤气公司为例, 它和大鹏企业签订的一期合同达到了410000m3/d, 远期目标为1200000m3/d。但到了2006年, 只能供应128000m3/d, 仅仅能够满足不到二十万人口的日常使用。

已具有天然气项目的该地区, 通过发展DES项目, 能够得到更多开拓市场的机会, 而还没有开发天然气项目的地区, 如果选择在一开始就规划DES/CCHP项目, 就不需要面对联合循环电站和城市煤气的两难局面。对于沿海有LNG项目的地区而言, 采用罐箱运输和管网输送相互配合的送气方法, 可以保证在节省运输成本的同时, 也不会受制于管道覆盖范围的影响, 这也是目前开发天然气市场最高效的方式。

目前利用天然气发电是最主要的领域, 利用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的方法, 其发电效率可以达到一半以上。主要的发电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建造大型的联合循环发电厂, 将发电项目集中入网;第二种是建立DES/CCHP, 在某些冷、热、电的负荷中心或单独的建筑工厂采用分布式发电系统。

4 结语

对于电网企业来说, 采用DES/CCHP并不会对整个电网形成冲击, 也能够保障电力企业的利益。对于目前我国缺电严重的现象来说, 一味地采用远距离输电会徒增损耗。DES CCHP能够直接供应电力和热能,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远距高压电网的工作负担, 并为电网起到错峰填谷的作用, 另外, DES/CCHP需要电网对频率和安全性的保障, 因此电网企业还可以适当收取一些费用, 协调两者之间的利益,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J].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3, 4 (6) :56~60.

[2]姜子昂, 冯勐, 张宏, 李隽.关于推动中国天然气能源革命的思考[J].天然气工业, 2015, 3 (2) :152~155.

上一篇:大型仪器设备下一篇: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