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电极论文

2024-07-13

起搏电极论文(精选7篇)

起搏电极论文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受检者125例,男76例,女49例;年龄22~56岁,平均36岁;均有阵发性心悸病史;心脏超声各房室大小正常,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未用影响心脏兴奋与传导的药物或至少停用6个半衰期。

1.2 体表心电图

HR58~92次/min,平均74次/min;P-R间期90~160ms,平均136.63ms;QRS波时限80~140ms,平均98ms;其中35例显性预激综合征,除此之外,S T-T无异常。

1.3 食管电极导管[1,2]

双极特制食管起搏电极,极间距1.5cm。

1.4 食管电极起搏位置[1,2]

心房上区:食管导联P波正负双相,呈r S型;Q R S波正负双相,呈Qr型。

心房区:食管导联P波正负双相(振幅最大),呈RS型或Rs型;QRS波正负双相,呈Qr或QR型。

心房下区(过渡区):食管导联P波正负双相,呈R s型或R型;QRS波正负双相,呈qR型或R型。

1.5 方法

做TEAP检查测量起搏阈值:受检者取平卧位,常规自鼻腔缓慢插入涂有无菌液体石蜡的食管电极导管,依据食管导联心电图的P波(主要依据)与Q R S波形态判断食管电极位置,然后在V1心电监护与Ⅱ导联心电图记录下,采用中国苏州车坊电子仪器厂制造的C F-4型多功能心脏电生理程控刺激仪(输出脉宽1 0 m s),分别于心房上区、心房区、心房下区以高于自身窦性心率1 0~2 0次/m i n的刺激频率起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起搏电压),直至刺激信号(S1)能完全有效1:1起搏心脏(R1),此时最小的起搏电压即为起搏阈值。

1.6 心脏1:1有效起搏标准[1]

(1)窦性P波消失;(2)S1与R1相关(S1-S1=R1-R1);(3)R1-R1

2 结果

2.1 食管电极位置与起搏阈值关系见表1

2.2 副作用见表2

2.3 其他

1 2 5例窦房结、房室结功能均正常。其中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 6例,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 0例。

3 结语

从理论上讲,T E A P时,心房起搏阈值与食管电极距心房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起搏阈值越小,所以,要想降低起搏阈值,只有使食管电极尽量靠近心房。根据解剖位置,左心房后壁与食管前壁相邻最近,T E A P时,最先起搏的实际上是左心房后壁,因此,食管电极越靠近左心房后壁(即食管导联显示的心房区),起搏阈值越小。

从表1、表2可看出,125例起搏阈值在11~25V范围内,心房区与心房下区有效起搏率相近,分别为97.60%(122/125)与96.00%(120/125),明显高于心房上区的35.20%(44/125),提示前两者起搏位置优于后者;但心房下区的膈肌痉挛发生率26.40%(33/125)要明显高于心房区0.0%(0/125),而且受检者难以耐受,加之还偶有心室起搏1.60%(2/125),所以,心房区更要优于心房下区。其膈肌痉挛发生率高可能与距离膈肌或膈神经较近有关。心房上区的起搏阈值不仅要高于其他部位,而且咳嗽的发生率68.80%(86/125)也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部位,这可能与位于左心房上部的左主支气管距离较近有关。胸骨后疼痛与胸骨后烧灼感在3个起搏部位的发生率均较高,但其耐受程度与起搏阈值呈反比,由于心房区起搏阈值较低,所以,症状也较轻,均可耐受检查。

综上所述,心房起搏阈值与食管电极起搏位置明显相关,食管心房起搏时以心房区位置最优。

参考文献

[1]黄振文,崔天祥.实用心脏病学手册[K].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37~138.

[2]陈清启,杨庭树,卢喜烈,等.心电图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39.

起搏电极论文 篇2

1 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12月, 我院心内科对10例采用被动电极行右心室心脏起搏患者中的2例行RVOT起搏, 患者均为缓慢性心律失常, 符合起搏器置入的适应证。例1, 男, 62岁, 诊断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例2, 女, 73岁, 诊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用Medtronic capsuresense 4074型被动电极导线。常规穿刺左锁骨下静脉送入心室被动固定电极, 导线到达右心房或下腔静脉后, 撤除直指引钢丝, 采用单弯曲指引导丝塑形, 行右室心尖部定位。例1因多次测试心尖部起搏阈值高, 遂放弃经心尖部起搏, 行RVOT起搏。例2因电极头至心尖部困难而行RVOT起搏。2例采取被动电极导线进行RVOT起搏, 常规采用单弯曲指引导丝塑形, 行RVOT部定位。电极头定位标准参照主动螺旋电极RVOT起搏定位标准[3,4]。①起搏心电图Ⅱ、Ⅲ、aVF导联主波向上, aVL导联主波向下;②X线左前斜位45°。使电极头垂直于室间隔, 前后位时位于肺动脉瓣下, 指向左上方;③测量参数值 (起搏阈值、R波振幅、阻抗) 要求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标准一致, 并且不受呼吸、活动的影响。2例置入RVOT的电极头固定不变且各项起搏参数符合标准后固定电极。术后连续3 d作心电图检查, 术后1周进行X线检查,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起搏器随访。

2 结果

2例患者RVOT起搏术中无并发症, 术中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 阈值、R波振幅、电极阻抗均符合要求。随访心电图无变化。X线显示RVOT电极均无移位。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多使用螺旋电极行RVOT起搏, 因主动电极既可以显示良好的灵活性和优越性, 又可借助于主动电极到特殊的位置以获得理想的参数, 成功率高[5,6,7]。偶有使用被动固定电极进行RVOT起搏效果良好的报道[8]。RVOT肌小梁少, 要使被动电极在此能固定良好应注意以下因素:电极应置入肺动脉瓣的下外缘与RVOT的前壁之间, 此处血流较平静, 是一相对平静的“港湾”。另外RVOT起搏的定位主要依靠起搏心电图和X线影像学特点进行判定, 除起搏心电图应表现为Ⅱ、Ⅲ、aVF导联主波向上, aVL导联主波向下外, X线投照的理想位置应在左前斜45°, 该位置能充分显示心脏的四个腔、室间隔和RVOT, 容易判断流出道电极导线的具体位置及与间隔形成的角度。电极到达该肺动脉瓣下时电极头弯曲自然不易脱位, 心室起搏能够有效、稳定夺获心室时, 则认为电极导线已到达肺动脉瓣下区域。

被动电极导线行RVOT起搏, 只要适当掌握操作方法和技巧, 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此处起搏既近似于生理性的起搏, 而且被动电极导线价格也较便宜。

参考文献

[1]Patel NR, Sulke N.Pacemakersyndrome[J].Cardiac Electrophy siology Review, 1999, 3:50.

[2]Giudici MC, Thombury GA, Buck DL, et al.Comparison of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trace and apical lead permanent pacing on car-diac output[J].AmJ Cardiol, 1997, 79 (2) :209.

[3]李学斌, 郭继鸿.右室流出道主动电极导线的安置[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 14 (4) :219.

[4]Jadonath RL, Schwartzman DS, Preminger MW, et al.Utility of the12-lead electrocardiograminlocalizingthe origin of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tract tachycardia[J].Am Heart J, 1995, 130 (5) :219.

[5]吴友平, 王梦洪, 吴印生, 等.心脏不同部位起搏的起搏参数对比分析[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 18 (1) :19.

[6]彭景添, 王梦洪, 吴印生, 等.螺旋电极导线Kock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 19 (4) :325.

[7]马宁, 傅向华.多点再同步心脏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 17 (3) :221.

起搏电极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2.2±4.2)岁。其中6例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9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为心肺复苏,4例为交界性逸搏。从右股静脉置入电极患者有10例,从左股静脉置入电极患者有3例,从右颈内静脉置入电极患者有6例,从右锁骨下静脉置入电极患者有19例。

1.2 方法

为患者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准备好除颤仪以及其他抢救物品。让患者平躺于手术台上,头偏向一侧,完成局部麻醉以及消毒工作,利用Seldinger穿刺法选择合适的部位将血管扩张鞘置入。将注射器与漂浮电极导管末端的充气接口进行连接,在电极球囊内注入1 ml的空气,保证球囊没有出现漏气现象,接着用注射器抽出1 ml空气,使球囊恢复到没有充气前的状态。在导管末端将临时起搏器连接到正负两极,起搏频率要比患者自身频率高25次/min左右,频率最低不可以<60次/min,将漂浮电极导管在带电情况下顺着鞘送入,当电极长度达到鞘的3.0~3.5 cm时,充入1 ml空气到球囊内,借助体表心电图的监护下将电极慢慢推送进入。对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心电图发生心室起搏,马上放掉气体,然后将电极导管缓慢向前推送,如果心电监护显示达到右心室心尖部,可以将导管继续向前推送6 cm左右,如果显示在右心室流出道,可以将导管向前继续推送4 cm左右,一直到有较为稳定的心室起搏图形显示出,当起搏阈值在1 V以下,将起搏电压设置为阈值的2~3倍。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成功起搏的患者有37例,起搏成功率为97.37%,1例患者未起搏成功,该例为电击伤患者,起搏操作是为了临终抢救,当起搏电极导管达到指定位置后,仅仅出现了起搏信号,未出现起搏夺获。所有患者起搏电极留置时间最短1 d,最长15 d,平均留置时间(7.2±2.3)d,平均起搏总共所花时间为16 min,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由于穿刺引起的心律失常、感染、空气栓塞以及气胸等并发症。38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起搏电极脱位,1例患者由于年龄偏大,起搏过程中多躁动,1例为外科患者,麻醉时进行翻身,导致导管脱位,对电极进行重新调整,最终使起搏信号恢复稳定。

3 讨论

漂浮电极操作简便,不需要利用X线定位,并且能够联合心肺复苏一起进行。该方法应用成功的关键是保证球囊起搏电极导管到位迅速,对右心室实现成功起搏[2]。本研究为患者连接好心电监护设备,将漂浮电极导管与临时起搏器相连接来实现脉冲的发送,在起搏操作的同时进行插管,起搏后观察心电图显像对电极导管顶端位置进行准确判断[3]。这种起搏方法简化了操作程序,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创伤,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减少了工作人员量。对于临床上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急救效果,对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电复律转律时进行心脏起搏保护也有一定的效果,还可以用于一些缓慢心律失常的外科高危手术患者,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较于借助X线引导的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利用漂浮电极导管借助体表心电图实施心脏临时起搏不需要放射科做好多项起搏前准备,也不需要复杂的技术进行配合,使实施前等待的时间有了明显的缩短,简化了操作,保证了起搏效率[4]。体外心脏起搏操作同样简单,而且不会出现较明显并发症,但是该种方法需要的电流输出较高才能达到刺激心脏的效果,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并且难以获得显效的起搏效果。另外,如果应用食道起搏,难以保证心室完全接触到食道电极,无法获得可靠的心室起搏,如果患者出现心脏停搏,就无法获得明显的效果。但是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在临床上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得准确的效果。

综上所述,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用于临床中的效果显著,能够保证植入的成功率,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操作的简便性,减少了复杂设备的依赖,对于地区基层医院的临床抢救比较适用。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上应用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的效果。方法 38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中成功起搏的患者有37例,起搏成功率为97.37%。所有患者起搏电极平均留置时间(7.2±2.3)d,平均起搏总共所花时间为16 min。38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起搏电极脱位,1例患者由于年龄偏大,起搏过程中多躁动,1例为外科患者,麻醉时进行翻身,导致导管脱位,对电极进行重新调整,最终使起搏信号恢复稳定。结论 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应用在临床上的效果明显,能够获得快速的起搏,治疗安全性较高,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超,葛堪忆,张媛,等.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10(1):55-56.

[2]李学斌,李鼎,郭继鸿,等.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观察.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7(1):33-36.

[3]郭应军,王国军,刘八一,等.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对比观察.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22(3):263-265.

起搏电极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起搏器植入病人60例。所有病人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 符合起搏器置入的Ⅰ类或者Ⅱa类适应证。60例病人分别随机分为主动固定电极组与被动固定电极组, 各30例。主动固定电极组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其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69.44岁±8.78岁;被动固定电极组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其中男16例, 女14 例, 年龄69.19岁±7.70岁。两组病人年龄及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起搏电极

主动固定电极即螺旋电极, 型号为Medtronic Capsure Fix Nouvs5076 或ST.JUDE TENDRIL TMS 1688T。被动固定电极即翼状电极, 型号为BIOTROIK Synox Sx 60 -BP或ST.JUDE IsoFlex S1646T。

1.3 起搏电极的置入

在常规局部麻醉下穿刺右锁骨下静脉, 先用弯钢丝将心室起搏电极通过三尖瓣送到右室流出道, 在左前斜位X 线指导下将起搏电极送到右室流出道, 并调整顶部电极至右室间隔部, 确定电极头端和心室间隔部垂直位;再进一步连接心电图观察Ⅰ、aVL导联主波向下。位置确定后即将螺旋电极旋入心肌固定。心房电极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导线按照常规操作。

1.4 检测指标

分别于术中, 术后1周、3个月, 使用与起搏器相匹配的程控仪, 在平静状态下测量起搏阈值:逐次降低输出电能至不能夺获心房或心室为止, 能夺获心房或心室的最小电能为起搏阈值;电极阻抗:由程控仪自动检测。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两组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起搏阈值的变化

两组心室起搏阈值术后1周较置入时升高 (P<0.05) , 3个月时降低, 与置入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电极阻抗的变化

两组术后阻抗测定值较置入时降低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3.1 起搏阈值术后变化及临床意义

起搏阈值与电极材料、面积及其结构形状以及电极置入位置有关。为了降低电极起搏能量阈值, 要求电极头面积越小越好。面积小, 局部电流密度大, 能量阈值低。在本试验中, 随访1周时两组阈值上升到高峰, 然后下降, 但3个月时与置入时起搏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阈值升高期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于阈值会出现短暂升高的原因考虑与急性期阈值有关。病人起搏阈值在术后1周~2周达高峰, 一般会升高2倍~5倍, 少数达10倍;有学者认为有的病人起搏阈值高峰出现在术后1个月, 均称为急性期阈值, 与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有关。充血水肿消退后, 起搏阈值逐渐下降, 2个月~3个月后趋于稳定, 为慢性期阈值, 数值多为术中阈值的2倍~3倍[3,4]。阻抗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可见, 主动固定电极具有较稳定的阈值和阻抗。激素释放电极克服了非激素电极急性期阈值峰化现象及慢性期高阈值的不足, 无论在急性期还是慢性期其起搏阈值都保持稳定的低阈值状态[5]。本组使用螺旋电极组, 显示术后各时间阈值均低于置入时, 而在随访期间保持稳定, 与文献报道相符。而且螺旋电极安全, 脱位率低, 有助于长期稳定起搏[6]。

3.2 电极起搏阻抗术后变化及临床意义

起搏电极代表着电极刺激时的驱动阻抗, 其大小反映起搏器、起搏电极和心肌组织间的连接情况以及电极导线的完整性。从理论上推测, 电极置入后由于继之而来的电极周围炎症性水肿和纤维化, 电极阻抗可能会发生变化。有学者[7]观察到心室激素电极置入术后电极阻抗术后在2年的随访中保持稳定。在本试验中, 阻抗1周、3个月时两组阻抗均呈下降趋势, 1周时阻抗下降至最低, 然后上升。由于两组均为激素释放电极, 此规律与既往文献报道相符。同时显示, 虽然主动固定电极组术中电极起搏阻抗比被动固定电极组降低, 但仍处于可允许的正常范围内。Shandling[8]也有类似报道, 考虑与电极结构及电极对心肌组织的一过性损伤有关。

Kistler等[9]对200例主动固定电极进行2年前瞻研究, 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 结果表明, 主动固定电极具有稳定的长期起搏参数。本试验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 经随访, 不论起搏阈值、阻抗均与传统被动固定电极相近, 并保持低值, 随访过程中无电极脱位等相关并发症, 初步结果表明主动固定电极具备可靠的稳定性, 长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摘要:目的 比较主动固定电极 (螺旋电极) 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心室各参数的变化。方法 对30例接受被动固定电极及30例螺旋电极置入的病人, 分别于置入时、术后1周、术后3个月在平静状态下测定起搏阈值及阻抗。结果 两组起搏阈值在置入后1周均较置入时升高 (P<0.05) 。术后3个月时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病人术后阻抗均较术中降低 (P>0.05) 。结论 置入螺旋电极者不论起搏阈值、阻抗的变化均与传统被动固定电极相近。

关键词:起搏电极,起搏器置入术,起搏参数

参考文献

[1]Kutarski A, Sodolski T, Rucinski P, et al.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and dual site right ventricular pacing-the comparison with apex pacing[J].Europace, 2005, 7 (Supplements) :288.

[2]Stambler BS, Ellenbogen K, Zhang X.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versus apical pacing in pacemaker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J].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3, 14 (11) :1180-1186.

[3]陈小卫, 吴铿, 田丽红, 等.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术后起搏阈值的动态变化[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 22 (5) :448.

[4]Harrg G, Mond B.The electrod-tissue interface:The revolutionary role of steroideiution[J].PACE, 1992, 15 (8) :59.

[5]徐健, 严激, 范西真, 等.激素电极起搏阈值的动态观察[J].安徽医学, 2000, 21 (2) :18.

[6]李学斌, 郭继鸿.右室流出道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安置[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 14 (4) :219.

[7]彭景添, 王梦洪, 吴印生, 等.螺旋电极导线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 19 (4) :325.

[8]Shandling AH.Theinfluence of endoardial electrode fixation status on acute and chronic atrial sti mulation threshold and atrial endo-cardial electrogramamplitude[J].Pacing and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1990, 13 (9) :1116-1122.

起搏电极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我院120院前心脏骤停或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共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3~83岁,中位年龄46.5岁。基础疾病:急性心肌梗死8例,急性心肌炎3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3例,洋地黄药物中毒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高钾血症3例。心律失常类型: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次/分)3例,窦性停搏6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心跳骤停2例。所有病例均有黑曚、晕厥表现,3例出现阿-斯综合征。

1.2 仪器设备

美敦力5318型体外临时心脏起搏器1台,美国GE心电监护仪1台,美国DAIG球囊漂浮电极导管1根,6F血管鞘套装1套。

1.3方法

所有患者连接心电监护,记录监护心电图,证实为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后,立即常规消毒前胸及颈部,铺无菌洞巾,1%利多卡因局麻后,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后置入导丝,顺导丝送入6F血管鞘。再使用相配的注射器与5F球囊漂浮电极尾端相连,注入1.0ml气体,检查电极顶部的球囊是否漏气后抽瘪球囊,电极尾端正负极接头与临时起搏器正负极相接,打开起搏器电源,调整起搏参数:起搏电压5V,感知灵敏度1.5mV,最低起搏心率不低于60次/分,VVI模式。然后沿血管鞘送入球囊漂浮电极15cm后向球囊内注气1.0ml,继续推送电极,同时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如出现稳定的心室起搏图形时停止推送电极,球囊放气后再继续推送电极3~5cm,出现以下情况提示电极头部已稳定接触右室心内膜:①出现室性早搏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②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起搏心电图;③如果将电极末端的阴极与心电图的胸导联相连,心电图出现高大的QRS综合波伴明显的ST段抬高[1]。然后测定起搏阈值,以高于起搏阈值3倍电压起搏心室,使所有起搏信号均能夺获心室,固定电极牢固,以防电极导管移位,全程心电监护直至运送至病房。

2 结果

21例患者均起搏成功,从穿刺开始到成功起搏平均耗时3.5分钟,起搏心电图均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起搏阈值(0.7±0.4)mv,2例出现频繁短阵室速,调整导管位置后消失,所有患者均无气胸、血胸、心肌穿孔、心包填塞、栓塞事件、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人均成功持续起搏并安全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3 讨论

心脏骤停或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危重症之一,死亡率高,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快”,必须争分夺秒,许多患者由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而死亡,部分病人在由院外转运至医院途中心电活动不稳定,反复发生心跳骤停,不仅延误病情而且延长转运时间,严重影响进一步救治和预后。传统的药物治疗和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效果不肯定,抢救成功率低,特殊病例尚有一定禁忌,而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是抢救该类患者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临床上临时心脏起搏方法有以下几种:(1)经静脉心内膜起搏;(2)体表心脏穿刺电极起搏;(3)无创体表起搏;(4)经食管心房或心室起搏。其中经静脉心内膜起搏最有效[2]。第二种方法迅速、有效但并发症多且严重,可引起冠脉损伤、心包填塞、心脏穿孔、气胸等,临床极少用,第三、四种方法迅速、安全但起搏效果不肯定,起搏电压高,多数清醒病人不能耐受,因此临床上最常用的仍是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它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肯定,尤其球囊漂浮电极导管的临床使用克服了普通电极易进入上、下腔静脉不易进入三尖瓣口的缺点,明显缩短了操作时间,技术熟练者3~5 min内就可完成手术。本文21例患者在120院前急救中均采用该方法获得成功,操作时间短,起搏稳定,为进一步救治赢得了时间和机会。我们体会在120院前急救中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心内膜起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穿刺部位首选左锁骨下静脉,左锁骨下静脉粗大,距离心腔近,且与上腔静脉之间形成自然弧度,电极容易顺利抵达心腔,缩短操作时间,并容易固定,术后不必限制肢体活动,感染机会少,是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最佳途径[3];(2)血管穿刺技术是成功的关键,锁骨下静脉穿刺要求术者务必熟悉局部解剖,掌握好穿刺点、穿刺方向和进针深度,穿刺点选择尽量在锁骨中点以内且不宜太靠近锁骨下缘,以防送鞘管困难,穿刺方向指向胸锁关节和喉结连线中点,带负压进针且深度不宜过深,一旦误穿动脉及时拔针按压止血,一旦送入扩张鞘管切记不可拔管;(3)送入漂浮电极前一定要检查球囊是否漏气;(4)电极插入前要适当的塑形,成一自然弯曲,送管过程最好不要旋转,以防电极顶端的自然弯曲指向右侧,送管时不应有任何阻力;(5)电极球囊超过鞘管后才能向球囊注气,气量1 ml,太少不利气囊漂行,太多可致气囊破裂;(6)右室心尖部VVI临起起搏优于其他部位[4],当送入电极时注意观察心电图导联的变化,一旦起搏心室立即气囊放气,顺势送入电极3~5cm,此时Ⅱ导联QRS主波多呈向下,提示电极顶端已送至心尖部,如气囊放气晚,电极顶端将漂至右室流出道,Ⅱ导联呈主波向上的图形,提示送入过深,需从新调整位置;(7)退血管鞘时应一手固定电极缓慢退鞘,避免电极移位。

120院前急救中球囊飘浮电极导管临时心内膜起搏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快捷,不需X线透视,安全有效、起搏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120院前急救中球囊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内膜起搏的可行性。方法:在120院前急救中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球囊漂浮电极导管临时起搏救治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21例。结果:100%的患者安全起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120院前急救中行球囊漂浮电极临时起搏救治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有效。

关键词:球囊漂浮电极导管,院前急救,缓慢心律失常

参考文献

[1] 陈新,孙瑞龙,王方正,等临床心电生理学和心脏起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01~804

[2] 王合金,朱平先,黄战军,等.心脏临时起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中国全科医学,2004,7(19) :1417~1418

[3] 李宜富,罗林杰,石丹,等.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紧急临时起搏33例.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3;17(1) :141

起搏电极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 9例患者中,其中男性2 7例,女性3 2例,年龄(25~84)岁,平均66.9岁。心律失常类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34例,其中窦性停搏24例,快慢综合征10例;完全性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基础心脏病:冠心病21例,高血压病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6例。所有患者符合永久起搏器置入术Ⅰ类或Ⅱa类适应症。

1.2 设备和器材

起搏器选用Medtronic和圣犹达起搏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电极选用Medtronic Capsurefix5076或Pacesetterl 338T型主动固定电极,采用Medtronic5318起搏参数分析仪进行起搏参数测定。心脏以多导电生理仪监测6个肢体导联及两个胸导联(V1,V3)。X线血管造影机透视或留影。

1.3 方法

1.3.1 59例均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置入心室螺旋电极前在体外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8圈,可完全推出或退回头部的螺旋。

1.3.2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置入在RAO30°透视下先用弯指引钢丝将心室电极导线送入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在将钢丝头端塑形类似于鸟嘴状,在LAO 45°透视下,操作电极导线头端与心室间隔部垂直,起搏点位于肺动脉圆锥下方。起搏观察心电图AVL导联主波向下,Ⅱ、Ⅲ、AVF导联主波向上,V1导联主波向下,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心室起搏有效,位置确定后,将电极导线顶部的螺旋拧入心肌固定。

1.3.3 右室起搏电极参数测试电极起搏阈值(固定脉宽为0.6 ms)、阻抗、R波振幅各项指标达到心尖部电极要求。记录电极线置入即刻的起搏参数,参数满意后在X线透视下小心退出引导钢丝,观察心室电极头端无移位发生,观察15min,重复测试起搏参数。心房电极按常规方法置入于右心耳。

1.3.4 起搏器置入常规于左侧胸部置入起搏器。术后诊疗及护理同常规起搏器置入。术后7天和出院后(1、3、6)个月进行随访,常规心电图,胸片X线检查,起搏器程控检查电极导线参数。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表示,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9例患者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主动固定均成功,成功率100%,其中40例患者电极置入即刻起搏阈值、阻抗、R波感知达到理想要求,11例患者因即刻起搏阈值、R波感知、阻抗之一或两样参数远超理想范围,适当调整起搏位点后,即刻参数也达到理想要求,有8例患者即刻参数不满意,经反复调整起搏点后,参数基本可接受,所有患者15min后再测试起搏参数均达到理想要求,与置入即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起搏参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全部患者术后无电极致心脏穿孔后心包填塞,无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经随访(6~20)个月平均(12±2)个月,无电极脱位,所有患者起搏良好。

注:置入即刻参数与其它时间测定参数相比P<0.05。

3讨论

螺旋电极置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位操作简单,易定位。影像定位特点:在RAO30°透视下电极顶端指向心影前缘,肺动脉圆锥下方;在LAO45°透视下室间隔位于心影的中部,心影前缘由上至下分别为右房、右室影,心影后缘(偏脊柱侧)由上至下分别为左房、左室影,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为心影中部附近,背离脊柱侧的心影前中下缘为右室游离壁[2]螺旋电极顶端在头端类似于鸟嘴状指引钢丝作用下,垂直指向心影中部,即通过RAO30°定位起搏电极顶端在流出道的高低位置,通过LAO45°透视定位电极顶端在流出道的前后位置(游离壁和间隔部)。心电图定位特点:电极置入后起搏心电图,V1导联主波向下,呈左束支阻滞图形,确定为右室起搏;Ⅱ、Ⅲ、AVF导联主波向上,AVL导联主波向下,确定为右室流出道起搏。同时满足影缘定位特点及心电图主位特点,即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另外,静脉入路的选择也影响手术成功的难易度,选择左锁骨下静脉入路时,电极导线从穿刺点至右室流出道,呈大“C”形,向前推送导线易到位,而选择右锁骨下静脉入路时,由于右锁骨下静脉与上腔静脉成角较大,当导线进入右室流入道后,需再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弯曲才能到达右室流出道,电极路线类似于大“S”镜像形,向前推导线进入右室流出道较困难。因此,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常选择左锁骨下静脉入路。

右室心尖起搏为非生理性起搏方式,是由于右室心尖起搏可以导致左右室电机械活动不同步,降低了左右室协调运动,导致心功能障碍,尤其是对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负面影响较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因起搏点靠近希氏束附近,刺激引起除极和复极的左右室同步性较强,类似于刺激激动心脏的正常传导系统,导致左右室同步收缩,这种起搏方式类似于生理性起搏,对心功能影响小,有研究资料[3,4]证实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能明显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

综上所述,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主动固定方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疗效可靠,较心尖部起搏有较多优势。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电极在永久起搏器安装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59例,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将心房状电极置入右心耳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5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起搏参数满足起搏要求,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螺旋电极具有易固定,易操作,安全性高,起搏疗效好等优点。

关键词: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心脏起搏

参考文献

[1] 郭继鸿,王斌.人工心脏起搏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1,235~236

[2] 马长生,赵学.心脏电生理及射频消融[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

[3] 郭诗东,华伟,张澍,等.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5;13(2) :81~83

起搏电极论文 篇7

1 切口压迫时间

为了减少和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发生, 临床上常采用局部沙袋压迫的方法, 调查发现多数医院仍采用局部沙袋压迫的方法, 认为术后沙袋压迫4~6h可使在手术时因暴露于空气而收缩的微血管的再开放受到阻力, 从而减少术后的渗血[5];但沙袋压迫不当可影响皮肤血运, 造成囊袋局部皮肤坏死, 尤其是体质消瘦或胸部皮下脂肪少的患者[6], 然而近年来提出了间断压迫方式, 范桂华[7]让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绝对卧床24h, 术侧肢体伸直制动, 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伤口局部以0.5kg沙袋压迫4~6h, 每隔2h解除压迫5min, 未发生囊袋坏死及囊袋出血现象;张素巧等[8]老师对52例植入起搏器患者采用500g沙袋间断压迫4~6h, 即每压迫1~2h后放松10~20min, 与常规给予500g沙袋持续压迫6h对照组相比, 间断压迫能有效防止局部皮肤出血、坏死且不增加囊袋出血的危险。并指出在一定的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h, 就能引起组织不可逆损伤, 况且, 起搏器为较硬金属材质, 再加上由于手术的创伤, 囊袋上方的血运受到影响, 这时沙袋压迫易引起组织缺血坏死, 因此, 给予一定时间的放松非常必要。

2 肩部制动的必要性

费红等[9]在文献中提出:早期下床活动的安全保障: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使用弹力绷带等固定术侧肩肘关节, 有效固定肩肘关节能防止术侧肢体过度活动而增加电极脱位、囊袋出血发生的风险;朱秀兰等[10]报道在对起搏器置入术后体位和卧床时间:电极脱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术侧手臂过度伸展的突然牵拉活动所致, 试验组患者12h后即下床, 但采用固定带固定术侧肩肘关节, 让患者肩内收, 屈肘并紧贴胸部, 结果无1例发生电极脱位。

3 目前临床常用干预工具

为了保证沙袋压迫的有效性, 临床会使用一些用具进行固定, 以防止沙袋的移位。多头腹带有足够的宽度和长度, 能固定沙袋, 在预防渗血与肩部制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任金梅等[11]自制了起搏器囊袋切口固定带并将其应用在48例起搏器置入患者中, 主要有电极片、暗扣、弹力绷带三部分组成, 结果沙袋移位、切口渗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临床效果满意;夏云等[12]对腹带进行改良, 用于121例患者沙袋的压迫及肩关节制动, 使患者提早下床活动, 增加了舒适度;费红等[13]自制了起搏器患者专用服, 该病服的前胸片上缝合了沙袋口袋能有效固定沙袋, 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郭海燕等[14]自制了防滑加压带来固定沙袋, 取材方便, 制作简单。

4 临床使用困惑

在临床工作发现, 部分工具只是单纯固定沙袋而不能同时进行肩部制动;有的虽然可以但不利于松解, 方便切口观察与间断压迫;希望在临床工作中能够不断总结, 不断创新, 设计出一种更为人性化的起搏器术后压迫与制动专用工具, 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上一篇:家族设计新传承下一篇:施工现场进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