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质量

2024-06-27

试卷质量(通用11篇)

试卷质量 篇1

摘要: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效果最常用的指标, 由于试卷评判工作最终决定着考试成绩, 所以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试卷评判工作, 确保阅卷的公正性、准确性。本文列举了试卷评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以使试卷评判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试卷评判,质量,公正性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它既是检查和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 又是检查教师授课水平、教学效果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并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参考。由于试卷评判工作决定着考试的最终结果, 所以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试卷评判工作, 确保阅卷的公正性、准确性。

1 试卷评判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 阅卷中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

阅卷过程中, 有的教师考虑到某些学生是本校的某些教师或领导的亲戚, 便给了“人情分”;有的教师对考试成绩离及格差0.5一2 分的学生给“同情分”; 有些任课教师认为学生成绩不好, 会被评价为自己教学水平不高, 便放宽了评分标准;还有个别教师怕麻烦, 干脆让学生全部及格, 省得再批改补考试卷。阅卷中这些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切身利益, 也严重影响了学风、教风。

1.2 阅卷中出现的技术错误

试卷批改错误。客观题部分由于题量较大, 有时阅卷教师看错行而导致批改错误, 有时学生答案未写在规定的部位而出现漏判的现象;主观题部分偶然出现扣分随意, 未严格按照参考答案批改;偶尔也会出现参考答案错误, 但这种情况极少。

统计分数出错。客观题多出错在题目较多的选择题部分, 多是由于漏数或多数1-2道小题的扣分值所致;主观题部分有时因相邻两道试题答案距离太近, 导致统计分数时重复减分;整个卷面最后总分时, 口算容易导致多加或少加10分的现象, 使用计算器容易出现某道大题重复加分或漏加的现象。

登记分数出错。最常见的是试卷装订时排列顺序不连贯, 或学生书写的学号与成绩单上的学号不符, 登分时未严格对照姓名而出现错误;另外, 成绩输入电脑时容易出现手指碰到相邻数字键而导致输入错误。

上报成绩错误。用Excel表格对学生卷面成绩进行加权处理时, 在数据复制、粘贴过程中由于选择单元格的范围不一致, 容易出现上报成绩大范围出现错误, 这一点是应该格外注意的问题。

1.3 教学安排方面存在的问题

考试安排往往过于集中, 导致阅卷工作量大;考试通常安排在每学期的最后一周, 多数教师又同时安排多场监考, 这就导致没有充足的阅卷时间, 教师只有加班加点地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阅卷, 因此, 试卷评判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

2 改进措施

对试卷评判工作来说, 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每位阅卷教师要提高责任心, 保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规范试卷评阅过程, 严格审核试卷评阅的各个环节, 才能使试卷评判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针对试卷评判经常出错的各种原因, 我们经过认真地探讨, 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2.1 保证试卷评判的公正性

众所周知, 考试成绩是最常用的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学校往往以成绩为依据, 对学生进行优劣排序, 并以此决定学生的升留级、研究生保送、三好学生及奖学金评定等, 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来切实保障阅卷水平与质量, 这样才能得出相对真实的成绩, 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合理评判情况的发生, 进而保证试卷评判工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1]。

流水作业集中阅卷。各教研室应统一时间、地点, 采取“分题负责、流水作业”的形式集中阅卷, 以提高评分标准的一致性, 严格杜绝评卷时给予“人情分”[2]。

实行阅卷责任制。阅卷实行以各小组承包评阅试卷方式[1]。阅卷小组的确定按学生所学专业划分, 各小组阅卷成员的确定并不是完全随机分配, 阅卷教师不能评阅自己所任课专业学生的试卷, 以防止教师因受所教学生及格率或优秀率的诱惑而随意提高分数的可能性, 使评分较好地体现公正、可信, 进而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1]。阅卷的每一环节, 如标准答案的核准、试卷各部分的评判、试卷总分、成绩上报登分等均应落实到相应阅卷人员, 并且要求签署阅卷教师全名, 便于试卷检查时追查相应部分阅卷人的责任。

实行逐级审核制度。每个班级学生成绩上报之前, 均应经过本班任课教师审核, 因为学生成绩不仅代表学生的学业水平,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授课水平;另外, 系部及教务处也应对上报成绩进行随机抽查, 从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是否合理, 教师是否按评分标准评阅) 、评卷态度 (评卷中有无错评、漏评、错记分的现象) 等方面来检查试卷评判情况[3], 并实行相应的奖罚制度以确保阅卷的公正性。

2.2 克服阅卷中的技术错误

阅卷前必须核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虽经过命题教师及教研室主任的反复核查, 但偶尔还会出现差错, 因此, 阅卷前每位教师应核准本人所批改试题的答案。这样, 层层把关, 才能使错误发生率减小到最低。

严格执行试卷评阅规定。阅卷时在每小题错误处扣分, 题前给出本题得分, 书写时务必正确填写在相应部位, 不能距离本题太远, 以免统计分数时漏算或重复计算;建议印刷答题纸时确定每道试题的相应答题模块, 答题在相应模块之外的视为无效;另外, 卷面成绩总分时, 应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两遍, 达到复核之目的。

登记分数时严格对照学生姓名。登记分数时不但要看学号, 更重要的是与姓名相符, 以免出现成绩排列错位的现象;如果直接输入计算机, 不但要看数字键, 更应该关注显示屏上所输入的数字是否正确。

上报成绩务必经过审核。用Excel表格进行试卷分值的加权处理后, 必须与原始成绩进行比较、抽查, 避免在二次计算时出现误差;成绩上报前须经带课教师的再次审核, 严禁有些教师出于交差 (应付) 心理, 不经审核就将考试成绩上报。

2.3 科学合理安排试卷评阅工作

建议把考试时间尽量安排分散一些, 每门科目学完之后就安排考试, 不必刻意放在每学期末;阅卷人力安排方面, 建议尽量减少那些阅卷工作量大的教师的监考任务, 或可抽调一部分教辅人员参与客观试题的评判工作, 使阅卷工作有充足人力保证;另外, 还要保证有充分的阅卷时间 (大约一周) ;最后, 要制定完善的阅卷制度, 如从出题格式、试卷评阅的标准、方式, 到试卷封面的填写、装订的顺序, 复核及统计分数、分数的修改等方面都要进行规定[4], 这样才能规范操作, 使阅卷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客观、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刘理, 杜华.关于高校阅卷公正性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7) :670-671.

[2]潘湛.高校阅卷新模式的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 2006, 14:128-129.

[3]叶明芬.高校考试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7 (3) :111-113.

[4]彭玉, 王莉莎, 刘文.试卷检查带来的思索[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7, 29 (2) :45-46.

试卷质量 篇2

在本次期末检测中,五(3)班到考率100%,总分为3662分,平均成绩为91.56分,及格率为95%,优秀率为87.5%。

一、试卷分析及考试完成度分析:

试卷题型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分为“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应用”、“习作”三大部分。题目整体分布基本合理,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在考查“双基”的保底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服务。能以课标的教学目标为准则,以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为范围,做到“三重”:(1)重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重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3)重创新,即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题目类型新(以传统题型为基本,适当增加一些考查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新型尝试题,如: “妙笔生花”、“阅读与应用”。)、活(考查实际运用能力,如:“用一句名言来激励自己”、“请默写五年级课本里你最喜欢的一首诗”等)。

试卷完成情况分析:

学生的掌握情况可分为三个层次,掌握较好的是“语言积累”部分和课本知识的传统题,即看拼音写词语、补充词语及句子、填关联词;其次是顺应《课程标准》要求的新型尝试题,即“用一句名言来激励自己”、“请默写五年级课本里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写警示语”这样的考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新型运用创新题,此类题型少数几个学生得分率较低;三是一些分析运用能力题,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作文”题。

二、题型具体分析:

“基础知识积累”部分:学生掌握得比较牢固,基础也比较扎实,基本上能达到教材的要求。这说明抓牢基础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语言的基本积累,夯实生字词,切实完成教材的要求,按教材要求真正完成“识字写字”、“背诵课文”、“读读背背”,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素材库”。

“阅读与应用”部分:完成效果尚可,学少数生的感悟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这说明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本卷在这一部分中突出了对词句段理解能力的测试,从词、句、段、篇四个方面的不同角度检测了学生的小学语文基本功。

第一、从词的理解上看,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做得很好!

第二、从句的理解上看,本卷侧重考查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句子的积累运用,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还算比较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要求学生能口头,而且必须书面理解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这项训练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训练。除了这一点,我们还应注重选择一些常见句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三、从段篇的理解上看,本卷考查了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对于短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尚可,有小部分学生对短文的理解流于表面,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和精髓。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则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还应注重全体,特别是对中差生的训练。但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扩大阅读量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所以我们平时应该非常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

“习作表达”部分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围绕作文题目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语句基本通顺,内容具体,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还比较有限,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不多。所以经过分析,我们觉得应该这样做:

第一:作文教学应加强与课堂、生活的联系。平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将学生的生活画面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此来激发学生感悟生活与人生。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第二、处理好自由作文和基本功的训练。自由作文和基本功的训练,两者该如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不过,我查到了几点关于作文教学的经验,相信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与思考:

1、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的生活经历或由教师创设情境);

2、积累(包括文字积累和视力积累);

3、小练笔(读写结合;制定作文训练的序列,抓好基本功的训练);

4、写作方法的指导。

困惑:新的语文教材,内容多,学习量大,有些学生学得很充分,能满足其学习需求;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要保证按时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很难比较扎实地完成学习任务。一部分学生吃得饱,另一部分学生则消化不了,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明显。如何缩小两者间的差距,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仍然是严峻的考验。

试卷质量 篇3

试卷讲评课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讲评课对巩固双基、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有着特殊意义.把握好物理试卷讲评原则,能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一、试卷讲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及时准确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基础.及时讲评纠错,学生容易消化理解.所以,每次测试或练习之后,教师要在认真批阅试卷之后趁热打铁,及时讲评,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自己的测试情况.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切忌久拖不评.因为时间久了,学生会淡忘检测内容,失去兴趣,降低学习动力.

2.主体性原则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主体的需求的主动体验,探究过程.教师在讲评时,要积极主动启发学生思维,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习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主动探究和讨论中解决问题.

3.针对性原则

教师在试卷分析的基础上,注意分析归类,对学生的普遍性错误及原因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共性问题,重点讲评,并以此为突破口,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发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错误率较低的题目,课后也要做好个别指导.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尽可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激励性原则

试卷讲评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效果,师生共同查缺补漏,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所以,对考得差的学生,要以表扬激励为主,要从解题思路、运算过程、书写格式上分析成功之处,失败之因,从而使学生重获自信,恢复进取心;对进步大的学生要激励他们再上一层楼.

5.拓展性原则

在试卷讲评中,教师应就所讲试题,针对学生知识薄弱点,联系课本进行总结归纳和深化,并且和学生一起对某些知识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以应对题目的变化、拓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做好试卷讲评准备

要上好物理试卷讲评课,首先是要对试题内容进行分析;其次是对学生答题情况、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样做能够加强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提前做好试题分析

每一份试题都有它的系统性,因此,教师必须对试卷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结构、考试内容、试题类型及分值等进行分析.可以从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试题的难易度出发,分析试题的命题的思路、考查角度和意图以及答题思路和技巧.

2.提前做好卷面分析

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考试情况,主要从学生的成绩分布、各大题得分情况、答题情况进行卷面分析.要做好四个统计,一是统计考试成绩、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二是统计得分率,每一道试题的得分情况;三是统计试题的答错情况;四是统计有创见的解法及相应的学生.考试情况统计,汇总后,就确定讲评的重点.

三、注重试卷讲评技巧

1.注重知识归纳总结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顺序讲评,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让学生在一堂讲评课后,能明显感到对某类问题或某一物理规律、概念有进一步清晰认识.

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考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材进行分析讲评.

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归到一起进行分析,如把一份综合物理试卷分为:整体法应用,隔离法应用,等效法应用,模型法应用,图像法应用等.

按错误类型归类: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透甚至错误,审题时对题材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思维定势的负迁移,物理模型建立失当,受力分析或物理过程分析错误,数学运算错误等类型.

3.注重突出重点难点

讲评必须重点突出,讲课必须讲在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上,要具有导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评课教师不分轻重,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不到,其实试卷上大多数题目学生可以自评.讲评时再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觉得浪费.讲评课应该有所侧重,要有针对性.侧重重难点,能力、解题技巧,错误原因的讲评分析.

4.注重点拨启发学生

讲评课教师应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和点拨,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题中的关键字、句,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或引导学生回忆题目设计的相关物理知识,挖掘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或探寻题中的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现正确的物理模型,让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切忌满堂灌输式的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式的简单肤浅,要针对重点知识、重要解题方法,对具有典型错误的代表题,要精心设疑,耐心点拨启发,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悟深、悟透.

四、加强讲评课后辅导

为了巩固讲评结果,教师讲评后,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个别消化讲评内容.要求学生在讲评的基础上再认真阅读一遍,清理自己的失分点,教师可进行个别指导,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典型错题建到自己的错题集中,以便随时查阅反思,避免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数情况下,课堂上教师的讲评主要是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而个别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解决,这就需要课后老师给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就这道题进行详细讲解,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哪一步做不下去了,再提醒,再讲解,直到学生真正能解这道题为止;而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一定要从方法和原理上多加引导,然后让其自我订正,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这样更有利于这些学生成绩的提高.

试卷质量 篇4

一、自主探讨, 寻查错因

传统的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模式以灌输知识为主, 以讲得深、讲得透为好, 教师往往独统整个课堂,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答案, 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讲评课中去, 更没有反思质疑的时间和机会。事实上, 试卷讲评是一种知识重构过程, 要求学生必须主动积极地学习。以往的讲评, 往往是我们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才是试卷的主人,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并且现在的试题是按照《课标》评价理念的要求设计, 很多主观题注重强调学生的个人感情体验并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 那么就应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 也就是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讨, 找出自己答题错误的原因, 是非常重要的。这能更好地让学生自我检查知识掌握的情况,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试卷分析课之前, 我先把评好的试卷发给学生, 并做出要求:认真全面查看自己答错的试题, 把自己答错的题记在笔记本上, 并逐一写出自己答错的原因。这步骤是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审查自己答题情况的过程。让他们找出自己答错的原因, 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从而知道自己的哪些知识储备是薄弱的, 应多在此下工夫;哪些答错的题是什么原因造成, 今后答题要注意什么问题。这种训练使之转化为一种能力——学会学习, 学会考试。

二、合作探究, 商讨解答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 学生找出自己的错因后, 教师不是直接就在课堂上讲评了事, 而是有意制造悬念, 对正确答案实行保密, 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状态, 这就更能激发起他们探求答案的热情。于是, 让学生们课后分小组合作探究自己难于解决的问题, 可以查找资料, 共同商量讨论解答。

学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要分头进行学习, 就能更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激活他们原有经验, 理解分析当前的难题, 从而生成新理解。诚如美国教育家萨奇曼所言:“当一个人遇到使他们困惑、矛盾的情况时, 就会激起解决问题的欲望;而当他们尝试对问题作出解释时, 就会获得新的概念, 从而有效地获得新知识。”反之, 直接告知学生正确答案, 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可能被堵死, 探求问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就会受到遏制。

因此, 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尝到自己劳动获得的果实是香甜的, 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既巩固了旧知识, 又得到了新知识。同时, 让学生养成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从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一石多鸟, 何乐不为?

三、资源共享, 共同提高

我的试卷讲评课也只不过是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劳动果实的平台。提前布置好哪位小组代表讲评哪道题, 有不同见解的, 可以补充发言, 恰当时教师也可以参与。课堂上, 小组代表们轮流走上讲台当“小老师”, 以他们自己答题经验来分析试题, 形成知识资源共享的学习氛围。这种效果, 一者能让学生体验到“考有所得, 评有所获”的喜悦;二者, 不同个性个体的讲评方式会让听者感到有趣新颖, 提高注意力, 加深理解力, 激发创造力,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达到了测试的目的。这样的试卷讲评不再只是老师疲惫地讲, 学生无心地听的局面, 而是形成了百家争鸣,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的学习氛围。这样让学生“动”起来, “活”起来, 学有所动, 学有所获, 就形成了一种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试卷讲评课。

如何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试卷讲评课 篇5

内容简介: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试卷讲评课要讲评前的精心准备,讲评时的精讲精析,讲评后的巩固和提高

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抓住典型、择其要点、精讲精析的同时,延伸发散,创新思维,归结技巧,巩固提高,才能达到真正提高试卷评讲课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讲评前的精心准备。

1、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解答的比较好,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阅卷不是简单地打“勾”、“叉”就完了,而要把学生的错误逐一记录下来并加以归类统计。另外,对于主观题,我认为应该在每个人的试卷上都写下批语,比如“材料没有读懂”、“材料有效信息未提取完”、“立意不够准确、新颖”、“没有突出文章中心”、“结构不够清晰,文字有些啰嗦”等。这样,他们拿到试卷之后,就能有针对性地改错,同时反思自己在思维方法上的问题,认识到对哪些问题解答存在缺陷。这样,讲评试卷才有针对性。

2、做好试卷统计工作。首要包孕知识点散播的统计;考核标题类型、数量和占分比例的统计;测验效果包孕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的统计;学生出错的类型及人数的统计。学生需要何种赞助 ,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有范例差错或优点 的同学 名字应作记载,以利于课堂上双向多向交换。这样,在讲评时,哪些内容该精讲,哪些内容该少谈,哪些该重点讲,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头析出错原因,教师能够从中领会 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点及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纳措施,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解決这些缺点和问题。

3、宣布考试基本情况。讲评课开始,先向学生简要介绍这次测试的基本情况,即最高分是多少,优秀率为多少,及格率为多少,以及各分数段的人数,试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好不公布每个学生的具体分数和在班上的排名(虽然教师不应公布每个同学的分数,但应做好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提出试卷解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4、建立错题集,在错题分析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学习和复习提供依据。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错题集本,将每次练习和课堂检测中出现的错误、错误原因及改正后的结果分栏目在错题集上及时辑录。在考试后可以提前将试卷放下去,要求学生将自己试卷中的错题用简要的形式先写在错题集的错题栏里,并在课堂讲评中将错误原因和正确结果及时地填到错误原因栏和正确结果栏内,并对错题标记排序,以方便以后查对,对仍然未掌握的进行重点标记。错题集主要针对基础题和阅读理解中的典型题例,如拼音、字词、病句、排序、标点、修辞以及阅读理解中的共性问题,新题型当中的角度、思路和要求等。改变过去只是从头到尾面面俱全按部就班地讲,没选择,没重点,既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难有成效的局面。对此,教师要在阅卷后,尽可能地用双项知识细目表来分析全班的各得分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再结合学生的答题诊断清楚出错的症结,把握住哪些题目学生错得多,哪些错得少,错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需要弥补的是什么等等。我们在口语中经常将“拖累”的“累”读成四声,而实际上应该读三声,要引导学生注意我们口语中的一些错误读法,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如此,纠正这些读法,推广普通话,从积少成多起,要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题例,重点讲典型题例,最终就会集腋成裘,激发学生对细微处探究的兴趣,为轻松学习语文打好基础。

二、讲评时的精讲精析

1、讲评要有针对性,要突出重点 。要抓住关键性典型性问题加以点拨剖析。讲评切忌面面俱到,不要什么问题都讲,不要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不要把个别学生的问题拿到全班上讲,以免浪费大多数学生的时间,引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讲评课应有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课前备课一定要认真,要写好讲评教案,要对阅卷过程中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抽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评。哪些该粗讲,哪些该细讲,心中要有数。

2、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讲评 。讲评课教师切忌包办代替,不要满堂灌,而要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试卷,共同总结学习经验,试卷发还学生后应留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查自改,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学习方法、自我明确努力方向。要通过讲评课讲出积极性、评出积极性。特别不要挖苦讽刺考得不好的学生,不要对这些学生指这责那,而是要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原因,帮助他们弥补缺漏、树立信心,使下次考得更好些。

3、对试题进行拓展与延伸。拓展延伸式讲评就是对原试题进行讲评后,再对试题做进一步“发掘 ”. 讲评中要提倡 一题多解,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启迪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技术和法子。在很多人眼里语文试题的解答都是对比古板的,其实不然,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是最能体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性。如作文是语文测验中一道非常首要的试题,它对培植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有很大作用。然而很多教师在讲评中却往往总是把标题含义分析一下,念上两篇所谓的范文,便草草了事,很少从思维的角度加以训练,以致学生听完课后所获甚少。如果我们在讲评中指示学生从多角度审题立意,以及在写作思维上强化训练,那么收获确定是很大的。比如:2007年的作文题《传递》,多学生很写作时看问题都对比简略,甚至绝对,因此作文写出来也就出现了立意不高,议论不深入等问题。我们在讲评中不能就事论事,仅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当和他们一起讨论,带领学生从多角度分析 问题,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从“传递”的内容看,可以是具体的物件,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精力、情绪,还可以是介于具体与抽象之间的技艺、武艺、经验等;从“传递”的次数看,可以传一次,也可以传N次;从“传递”的关系看,可以写传和接,也可以只写传不写接,还可以只写接不写传;从“传递”产生的原因看,可以写主观传递,也可以写客观传递;从“传递”的方向看,可以单向地由上往下传、由前往后传、由左往右传,等等;从话题的角度看,写为什么要“传递”,(包孕“传递”的利益、“传递”的目标、“传递”的原因)也可以写怎样“传递”,还可以写谁在“传递”,或者写“传递”什么。在学生归纳出具有新意和创造性的立意时,必然要给光阴让他们起来向全班同学 诠释思维历程,使他们明确 只有放开眼光,开动脑子,写出具有新意和创造性的文章才干得高分。事实证明,这样的讲评能够加深学生对解题规律的了解,起到开发智力,激活思维的作用。

三、讲评后的巩固和提高

学生试卷中反响的问题大多是教学历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大可能一次讲评后他们就完整控制。因此,每次讲评后,请求学生对错题加以订正,做好差错记载,建立差错档案,并注明正确答案及解题思路,以便学生在下次测验前有的放矢,及时复习。教师还要选出试卷中出错率较高的问题和知识点,把几条标题进行重组综合,给学生创造一个“再练习”“再进步”的时机,充沛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加强思维的变通。通过重复强化,巩固讲评效果 ,以赞助他们真正地控制重点知识。

试卷讲评课和上新课一样,需要许多艺术和技术,教师必须充沛施展自己的聪慧才智,从不同方面多角度备课,切莫把答案一颁布就完事。路漫漫其修远兮,试卷讲评也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摸索,逐步完善。

从评估角度浅析高校试卷质量问题 篇6

关键词:高校,评估,试卷质量

试题是科学、客观、准确地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基本方法。从命题、组卷、考试到阅卷评分,各个环节紧密联系,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影响教学质量考核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试卷质量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一个重要观测点,应对试卷命题、组卷、评阅、试卷分析和装订等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1. 试卷存在的问题

结合教学评估及高校对试卷的自评自查,发现某些试卷从命题、阅卷到试卷的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如试题难易度和试卷强度把握不准,试题缺乏区分度,试卷配套材料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对于这些问题,可归纳如下:

1.1 试卷命题不准确合理

试卷命题是评估试卷质量的一项重要考察项目。试卷命题常出现如下问题:1)命题未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未能准确把握试题的认知层次与考核目标的一致性,试题的考核目标未准确反映教学大纲规定的考试要求。2)试题对不同认知层次试题的分值比例、不同难度试题的分值比例,以及题型设计不当,属于基本要求的题目占总题量的比值过高,缺少综合性、思考性和有一定难度的题目。3)试题对教材各章节内容分数比例失当,考核内容重点不突出,试卷内容未覆盖教材80%以上的章节。4)试题内容和答案缺乏科学性,试题表述在学术上存有争议,试卷中有偏题、怪题和无考查意义的试题,试题表述不简明、用词不准确、不得当、不规范,概念用语及符号表示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不一致。5)试题编写不规范。要求各类试题编制符合该类试题的编写原则。6)试题、答案及评分细则编写的格式不规范。试卷版面布局不合理,试题序号不一致,同一题型试题的答案与评分细则结构不一致。

1.2 试卷分析不规范

试卷分析是任课教师对试题是否合乎教学大纲要求、命题覆盖面、命题难度和题量、从学生得分和掌握知识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试卷分析常出现如下问题:1)教师对试卷分析的认识不够,试卷分析多是分析单一化、形式化、格式化。2)试卷分析语言经不起推敲,语句不通顺、表意不明确。3)教研室主任应对任课教师的试卷分析内容予以审核,提出有效的建议,在确认符合要求后签署姓名,但教研室主任多只署名不审核,不提出有效建议。

1.3 试卷评阅不规范

每次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均要对考卷进行评阅,其工作量常会很大,尤其是公共课考试的试卷,少则七八十份,多则几百份,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试卷评阅常出现如下问题:1)教师评阅试卷未严格参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用统一标准判卷,出现评分不严格、不公正。2)未使用统一的、固定的阅卷符号。如使用了“∨”,“×”,“/”等不规范符号评阅试卷。3)试卷评阅中出现评阅出错进行改分,但未盖校对章。尤其是大面积改分,未附文字说明。4)对于分数较多的论述题或解答题,未注要点分或步骤分。

1.4 试卷装订不规范

按评估要求,试卷装订应材料完整,格式统一,装订工整。试卷装订常出现如下问题:

1)未按学校教务处的要求进行装订。材料不完整,缺少评分标准、评分细则和教学大纲等;装订不工整,封面不统一。2)平时成绩的评定无依据。平时成绩应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作业、课堂讨论、平时测验、学习态度、考勤等情况综合评定。同时平时成绩记载表应有存档。如无平时成绩依据的,任课教师应给出平时成绩的书面解释。3)试卷课程名称不规范。试卷中考试科目名称应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表等教学文件中的课程名称统一。

2. 提高试卷质量的一些建议

造成高校试卷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管理层面,一是教师层面。

2.1 学校管理层面

试卷是教学评估重点检查的核心材料,试卷质量好坏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的校风是否严谨,是否以教学为中心。从学校管理层面看,一是学校态度问题。学校应在态度上高度重视试卷质量,认识到试卷质量是教学质量的客观反映。加强对试卷材料的检查与监督管理,既是对学生负责的具体表现,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对学校而言也是促使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措施。二是制度的健全与有力实施。学校应制定科学的试卷规范,包括出题、制卷、试卷分析、试卷评阅、试卷装订各个方面,以供教师和院系参照执行。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通过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试卷检查,奖优惩劣。

2.2 教师层面

试卷是教学质量的客观反映。教师可以通过试卷分析、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了解教学的不足之处,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改变教学方法,以便有效地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获取新的教学经验,使“教学相长”这一原则真正落到实处。从教师层面看,教师应加强对试卷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参照学校制定的试卷相关规范,严肃严谨地完成试卷的各项工作。学院教学秘书应对教师上交的试卷进行认真检查,对不符合规范的试卷应要求教师进行整改后再上交,对合格上交的试卷应认真装订成册存档,以便检查。

提高试卷质量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都加强认识,认真对待,试卷质量才能得到逐步提高,进而达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王清.档案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作用.档案与建设,2006.12.

[2]杨彦勤,辛全才.高校试卷材料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3]康维波.加强和完善高校课程考试试卷的评析工作.高等农业教育,2001,(12):43-45.

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质量初探 篇7

关键词:试卷讲评,激励性,针对性,重点

试卷讲评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起到反馈作用,而且更是学生查缺补漏、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结构、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但是,有许多教师并不重视试卷讲评课,甚至把试卷讲评理解为“对答案”,使“讲者无力,听者乏味”。那么,怎样才能取得较好的试卷效果呢?本文将谈谈笔者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讲评应及时,具有激励性

首先在考试刚结束的2~3天中,学生对试卷内容记忆深刻,对试卷解答情况有了一个初步判断,对其他学生所用的解题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借鉴和思考,此时学生能以较清晰的记忆和积极的状态参与到试卷讲评中,因此,教师最好在考试刚结束的2至3天中,及时讲评试卷。其次,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故在试卷讲评时,教师应该重视了解不同层次(好,中,差)学生的心理状态,用好激励手段,在向学生提出建议的同时,还应该包含殷切的期望,使学生都能坦然面对自己的成绩,找到下一阶段的努力目标和方向。

二、讲评要有针对性,讲解一题,复习一片,贯穿数学思想

讲评试卷,首先应找到问题“症结”,故应做好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详细了解学生在各类题型,知识点上的得失分等情况,关注学生在能力题上的表现以及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有的放矢,精心设疑,巧妙提问,耐心启发,适时引导,让学生通过独立认真思考获取知识和方法。例如:如下图,折叠矩形纸片ABCD,先沿矩形对角线折叠并展开,再折叠使CB落在AC上,使B点落在AC上的点F处,连接EF,若AB=4,BC=2,求EB的长。

解法1:(利用面积法)因为AE=AB-EB,S=12AC×EF=12AE×CB,解得

解法2:(利用勾股定理和对称性及三角形相似)易知BE=FE,BC=FC=2

通过上述学习,使学生对数学中的面积法,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数学思想都进行了针对性复习,从而达到讲解一题,复习一片,渗透数学思想的目标。

三、讲评要有重点,注意解法指导,渗透数学方法

与其他课型试卷讲评一样,数学试卷讲评要有实效,最忌讳逐题讲解,面面俱到。假若逐题讲评,学生不但多次面对同类知识的重复出现,而且学生的思维逐题频繁跳跃,加之学生的注意力又难以长时间集中,肯定引起学生厌倦情绪,预期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上的“易错点”,进行恰当的归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信息抓住问题症结,突破难点,我尝试利用如下方法进行讲评。

1.选取解法可以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数学问题的思考经常是多角度的,尤其是综合性强的数学题,往往可以用多个观点尝试思考解决。

2.抓“通法”与特殊解法

解题有“通法”和“特法”之分,根据中考的知识能力要求,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解决某些问题的“通法”,所以,试卷讲评时应该注意向学生介绍一类问题的基本解法,即教师常说的“通法”。又要适当地介绍该类问题的特殊解法,让学生掌握该种题型的解题思路,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3.抓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反思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通过我多年时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发现,如果把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及时展示在学生面前,先让他们自己纠错,然后师生适时共同归纳总结,那么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易于深刻理解,从而便于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反之,假若我们总是把正确的答案直接奉送给学生,往往就不能暴露问题矛盾,更无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就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更不能培养学生经常反思、主动学习的习惯。

试卷质量 篇8

一、缘起——为什么要提高教师的命题研究能力

(一) 基于当前教师命题能力普遍不高的现状

我们曾对校内教龄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平时对学生的练习、检测能坚持自己选题、编题, 进而自主命题的教师不到总数的10%;许多教师甚至没有命过一次题。多数教师, 包括老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检测主要采用两种解决途径:一是购买市场上现成的教辅材料; 二是使用上级业务部门编写的试题。这种采用“拿来主义”的做法, 使编制习题、命制试题对许多教师来说变得越来越陌生, 教师命题能力也逐渐退化。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命题研究, 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 基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需要

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和解题技巧为何在低层次徘徊?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包办代替过多, 学生未能充分参与;二是教师主导弱化, 未能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如教师备课质量低下, 课堂上点拨、指导不到位, 教学策略的选择不当, 学生未经历体验过程等。许多教师由于缺乏筛选、评价与命制试题的能力, 往往原封不动地将教辅材料发给学生训练, 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方面需要把教学质量提升上去, 另一方面也需要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降下来,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读课标、学科指导意见和教材, 深入研究试题在考查学生什么知识、什么能力、什么思想方法以及试题的难易程度, 通过研究高考试题, 提高命题能力, 把这种能力迁移到平时的练习、作业设计中, 精选、精编作业,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 基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

考生答卷失误的种种表现, 实质上反映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问题表现在考生身上, 根源却在教学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优化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 即需要优化和改进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 设计有效作业。改进课堂教学, 即要把重“教”的课堂转变为重“学”的课堂, 使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课堂;设计有效作业, 就是要求教师设计有针对性、高质量的作业。作业是否有效与教师的命题能力直接相关, 很难想象一位缺乏命题能力的教师会设计出与教学目标高度关联的有效作业。

(四) 基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

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般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教师专业素养主要体现在能否备好课、上好课、命好题三个教学环节。命好题, 即编制出一些原创性、高质量的试题,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通过学习课程标准、研究学科指导意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高考试题, 提高命题能力, 才能得以实现。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 教学观念不断更新, 教学策略不断优化, 使得教学更加精准, 具有针对性。

(五) 基于学校自主组织考试的需要

尽管大范围的统一考试目前还不太可能消失, 如提前班学生的招考、毕业年级的模拟考试等, 但是学校内部还是有各种类型的考试, 比如单元考试、期中考试等, 对这些考试, 学校有命题自主权, 需要教师去命题。学校应该以科学、有效的命题为引导, 改善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发挥考试的检验、激励和导向功能。

二、实践——怎样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和改进 课堂教学

教师命题能力欠缺,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以“命题”为研究主题的研修活动过少, 教师缺少必要的命题技术培训与指导;二是许多学校为了体现考试公平, 往往采用上级业务部门统一命制的试题, 导致教师的命题权缺失。要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 我们可以采取“两个结合”的策略, 即比较研究与合作研讨相结合、技术培训与命题比赛相结合。让教师在学习、实践和研究中不断提高命题能力。

(一) 通过技术培训, 提高命题规范性

邀请省市学科教研员或命题专家对教师进行命题技术培训, 使命题工作从随意走向规范、从经验走向科学。尽管不同学科的命题思想、命题技术有所不同, 但也有一些基本的命题程序和命题要求。

1.明确考试要求

教师要对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并按照从低到高的能力水平进行罗列, 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

2.拟定命题计划

命题计划一般是通过“双向细目表” (见表1) 来体现的。“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纵向是学科的知识内容。根据教学基本要求, 参照各部分知识在学习中所用的时间, 以及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和应用价值等因素, 确定考查的知识点或能力测试点及其所占比重。横向是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包括考试要求、预估难度、题型、试题来源等。拟定命题计划, 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混乱、偏离等现象出现;另一方面可以反映考查内容分布的合理性。

3.编制试题

依据命题计划表, 利用题卡命制试题 (见表2) 。

4.组卷、统计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组卷, 难度相同的按章节顺序。再利用汇总表进行统计, 突出试题的质量指标, 反映试卷整体情况。

5.用心打磨试题

“磨题”是试卷命题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磨题”环节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思考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 判定这些答案中哪些可以给分, 哪些不能给分, 即评分宽严的把握;二是揣摩学生的解题思路, 重新审视试题给予的情境是否充分, 问题提出的角度是否自然、有无歧义;三是准确地估计试题难度, 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很多, 如解答问题路径的复杂程度、回答问题需要的表达水平、以往解题经验等。“磨题”时要再三地读题, 反复推敲问题情境是否交代清楚, 表达是否简练、通俗易懂, 是否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 通过合作研讨, 提高试题研究能力

教师个人独立研究有其局限性, 往往带有自己的偏见, 需要和同伴合作讨论, 借助集体力量对试题进行客观评价、深入分析。

1. 备课组合作研讨

在开学初, 备课组长把每个主题单元 (模块) 的命题任务分解给备课组每一位成员, 让教师自主命题, 然后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 组织教师“说题”和研讨。最后, 命题教师根据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试题, 供备课组每位教师使用。教师“说题”和合作研讨要围绕试题所含的知识点、能力点、试题的难易度、试题的考查价值以及试卷所覆盖的知识面、核心知识的含量等方面进行。

2. 校际合作研讨

开学初, 学校教学处与教研组长及联考学校共同商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各年级考试的具体安排, 包括命题学校及学科、命题研讨时间、提交试卷时间、考试时间、汇总成绩时间等。需要指出的是, 承担命题任务的应该是各校教学骨干, 以保证试卷质量;命题研讨时间比考试时间提前两周左右;命题研讨围绕学科指导意见进行, 主命题教师要逐题说明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或能力点、试题的难易度、试题的来源等;研讨时对题不对人, 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通过教师自主命题和集体合作研讨, 有利于促使教师对知识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梳理和分类, 从而提高其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 而这种能力对一个教师的成熟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控制试卷难度, 发挥考试对学生后续学习的激励作用, 让学生在考试成功的喜悦中开始新的学习, 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各类统一考试的把握能力, 从而提高教师组织复习迎考的能力。

(三) 通过模仿改编, 提高试题创新性

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 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试题命制能力, 就要从原创试题开始。其实, 原创试题的要求非常高, 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开始就定位于原创试题并非是明智的选择。笔者在提升自己的命题能力时, 主要是处理好模仿、改编与创新的关系, 学会在模仿改编中创新。

模仿是最基本的一种命题方式, 往往也是试卷命题实践迈出的第一步。一旦在教学实践中觉得某个题目不错, 便可以进行模仿:模仿它的表述方式、模仿它的选材技巧、模仿它的设问策略、模仿它的答案组织等。当然, 模仿并不是一个简单照搬和机械复制的过程, 而是一个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消化吸收的能动过程。通过模仿, 不但可以实现对不同知识点的考查, 而且可以教师在模仿的过程中, 领会命题的思路, 掌握命题的技巧, 提升命题的能力, 实现多赢效果。

在模仿的基础上, 可进一步对试题做改编的工作。从具体的意图看, 改编可分为两种:一是“去粗取精”式的改编, 即对某一试题, 如果我们觉得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 或尚有可完善之处, 我们就可通过对它的改编, 让试题变得更完美。二是“由此及彼”式的改编, 即某一试题本身没有问题, 且又有较多利用空间, 我们便可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挖掘, 从这个题目延伸出其他题目来。就主观题的改编而言, 这种“由此及彼”式的改编具体可考虑两大原则:一是问题不变改材料, 即用新的情景材料取代原题的情景材料, 通过情景材料的变化使题目的“相貌”变得更漂亮;二是材料不变改设问, 即在原题材料下, 对题目的设问进行变换 (主要包括:主体变换, 如把“政府”换成“企业”;知识变换, 如把“经济生活”换成“政治生活”;角度变换, 如把“为什么”换成“怎么办”;等等) , 以达到考查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通过对题目的改编, 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原题的资源, 发挥原题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变式训练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改编更能开阔我们命题的思路和视野, 提高我们命题的能力和水平。

站得更高, 才能看得更远。学会模仿, 善于改编, 其实就是使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就是给自己造就一个较高但又坚实的“基础”。再则, 一个连模仿、改编也不会的人, 谈何创新呢?要提升自己的命题能力, 就必须从模仿、改编中学会创新。

三、展望——今后教学中应如何改进

纵观近几年的浙江高考试卷, 顺应着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要求。高考命题站在为高校选拔新生的高度, 已逐渐确立了以考查学习能力为核心的考查目标体系, 其考试内容和形式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我们的教学改革却反应迟钝, 总也跳不出知识中心的窠臼, 摆脱不了教材的束缚。如高考命题关注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 教学中却注重知识掌握和学习成绩;高考命题强调主干知识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却固守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高考命题强化材料意识和论从史出, 教学中却坚持以本为本和现成结论;高考命题刻意创新、重点突出, 教学中却因循守旧、面面俱到。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教学观念的更新, 关键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其核心是教学内容的优化, 推动力是教学评价的导向。

(一) 体现“两性”统一, 浓郁历史味道

让人文性与科学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合, 是高中历史学科的内在要求, 唯有遵循这样的要求, 我们的课才会上出浓郁的历史味。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应尽力把对史料的理解、品味、表达与人文精神的熏陶糅合在一起, 力求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二) 注重主干知识, 提高训练实效

教学中, 只有扎扎实实地进行史料的训练, 人文精神的传递才会有载体;只有注重人文熏陶, 历史主观题的训练才有生机和活力。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在对学生进行历史训练的过程中, 落实历史学科的史料性和人文性。

(三) 实施有效积累, 引导巩固运用

人们常说, 有丰富的积累, 才会有良好的悟性。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自主学习, 有效的积累不是靠教师的强迫取得的, 而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自觉建构, 是一种有意义的自觉行为, 伴随这种行为的是一种运用的冲动。实施有效积累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对所要积累的语言材料进行充分的感悟、理解和品味, 激发积累兴趣和欲望;二是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对积累的材料进行迁移运用, 加深理解, 强化积累;三是要分层要求, 因材施教, 正视学生的差异;四是要丰富手段, 创新形式, 重视效益。

(四) 优化过程设计, 引导有效参与

面对课堂实际, 我们还应注意:一要善于设计课堂提问, 坚决抛弃无思维含量、无思考价值的提问;二要善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活动;三要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等。

在随堂听课中我们发现, 有些教师虽然手头有教案, 但心中无教案, 所以一到课堂中就只注意教案而不注意学生, 学生参与率很低。课堂最大的务本是务学生之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设计, 重视课堂细节。比如, 就具体的材料而言, 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悟与思考?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你用什么样的策略来引领学生感悟?需要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创设什么样的情境?

试论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质量的提升 篇9

一、试卷讲评课的作用

(一) 对学生的意义

我们进行试后讲评, 就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是否真正掌握了, 并且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以及找到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欠缺, 以便及时地查漏补缺。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还可以训练学生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通过试卷讲评, 还能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 对教师的意义

通过考试, 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点。这样就可以在试卷讲评中, 有效地进行查漏补缺, 并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 这对教师的成长也有着极大的好处。

二、提高生物试卷讲评课质量的措施

(一)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保障讲评课质量的前提

1. 讲评课必须做到有针对性。

在上课前, 生物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 明确自己进行讲评的重点、难点以及目标等。对于讲评之时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进行预先准备, 分清评讲时候的主次, 并对如何使学生更好理解、更快接受进行思考。

2. 试卷分析。

在讲评之前, 生物教师要认真地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以及每一个题的答案, 这样才能在讲评中做到重点突出。在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的基础上, 加强学生未掌握的知识的讲授, 同时, 对于试卷的整体质量进行分析, 看试卷是否能够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

3. 学生分析。

在讲评之前, 生物教师还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 同一个题目不同学生的解答情况如何?每一个学生在解答整份试卷的情况怎样?出错的原因是什么?认真地分析学生到底在哪里还有知识或者能力方面的缺陷。如果条件允许, 要尽可能地做到当面批改, 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思路以及技巧等。另外, 教师还应该分析一下自己在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并找到改进的办法, 这样在生物试卷讲评课中, 教师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 当然讲评课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二) 有效拓展, 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

第一, 在讲评课中, 教师要善于拓展知识, 把与所讲评内容相关的知识联系在一起, 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我们都知道, 不管多好的试卷, 都很难做到覆盖所有的知识点, 所以生物教师在讲评试卷时, 就要把试卷遗漏的知识巧妙的联系到考题中来, 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那么在今后的考试当中就能够快速地从题目中获得有效信息了。

第二, 在进行知识拓展时, 生物教师还要善于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在讲评课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出解题思路, 可以通过试题重组、变形或者分解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 在考查“染色体”这一知识点时, 生物教师就可以把生殖方式、细胞分裂、受精作用、变异类型、遗传规律、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等等知识点串联在一起, 组合出许许多的题目来。

(三) 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 在讲评前让学生尝试先估分, 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一般来讲, 学生对自己刚刚考完的试卷都会有一定印象, 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考完试后就进行估分, 等到讲评时, 让学生根据自己估分的情况来找一下误差, 重新审查自己做错的题目。这样的方式, 能够让学生对试卷有一个整体的领会, 尤其是自己估分时认为是对的反而错误的题目, 印象会更加深刻, 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2. 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节优秀的讲评课, 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所以生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好处。很多教师讲评课时就是采用“对答案”的方式, 这样不但浪费时间, 而且还会压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最后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我们要想把讲评课上好, 就要学会启发学生来进行思考,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解题欲望, 这样的讲评课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在生物课教学实践中, 笔者有着深刻的感悟, 试卷讲评课既是教师和学生检查自己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综合概括生物知识点的有效方法。也就是说, 试卷讲评课, 既能够检测教师的教学能力, 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 我们应该努力上好试卷讲评课, 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鹏侠.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8) .

[2]易逢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难点突破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 2009 (32) .

试卷质量 篇10

[关键词]数理统计;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quality of Our school level 2006 liberal arts mathematics examination paper has been carried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discussing the difficulty of the examination paper,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the reliability and coverage quality indexes, this method is simple, for college teacher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examination paper analysis.

Key words:Mathematical Statistics;Mathematical Examination Paper;Quality Analysis

1、试卷的质量指标及其关系

根据教育测量学【1】,评价试卷质量的指标主要有效度、难度、信度、区分度和覆盖度,一份好的试卷应是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大,能分辨出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覆盖度。

难度是衡量试卷各题难易程度的质量指标,是反映试卷与学生知识水平适合度的一个量“即指一次考试中未答对某道试题的考生数在其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显然试卷各题的难度可以用该题的平均失分和该题满分之比来度量”即如果用Di表示第i题的难度,Wi表示第i题的满分值,Xi表示被测对象第i题的平均得分,则用公式来表示试卷的难度,难度最大为1,最小为0。试卷的命题过难过偏,会造成考生成绩过低;命题过易,没有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会使考生很容易得高分,不但不能区别学生学习的优劣,而且也不能暴露出教学上的问题所在.因此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题的重要方面,全套平均难度应控制在0.5附近,一般难,中,易的比例应为20,60,20.把握适当的试题难度很重要.试题的难度直接影响考试成绩的分布形态和离散度,如试题过难优秀生和差生均不会回答,考试成绩偏低,呈正偏态分布;反之,试题过易优秀生和差生均会回答,考试成绩偏高,呈负偏态分布。

信度是试卷质量中的重要指标,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的程度,亦即测量的结果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考生的实际水平;我们把一份试卷对同一对象前后测试结果的相关程度称为试卷的信度,信度可以用前后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来度量.在此我们利用系数法来求解试卷的信度,用克朗巴赫系数计算公式:,其中δi2为第i题的测试方差【2】,δ2为试卷测试的方差,n为试卷题目的个数.试卷的信度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显然一份质量好的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考试的信度要求校内自行考试一般不低于0.60,标准化考试要求≥0.90。

区分度是衡量试卷各题在区别测试对象不同水平程度上的指标,它反映试题对考生水平的鉴别能力,该值可用于衡量每一试题在多大程度上能测出整个考试所要衡量的知识、技术或能力。如果每道题学习好的同学得分高,学习差的同学得分低,说明该试题的区分度高;反之,如果每道题学习好的同学和学习差的同学得分差不多,则区分度低.如果难题学习好的不会做,而学习差的会做,则为偏题、怪题,这时区分度为负值.计算区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现在我采用一种高低27%分组法来求.具体计算如下:根据学生第i题成绩优劣排列顺序,我们把第i题的成绩最高的27%学生和第i题成绩最差的27%学生分别划分到高分组和低分组,排列分组后;令,其中Qi为i题区分度;Hi表示高分组学生在第i题得分的平均分;Li表示低分组学生在第i题得分的平均分;M1第i题规定满分;M2表示第i题规定满分.区分度指数的范围在 -1至1之间,根据艾伯尔提出的评价标准:Qi≥0.4,说明质量非常好; 0.30≤Qi≤0.39,说明质量良好;0.20≤Qi≤0.29,说明质量尚可,但仍需修改;Qi≤0.20说明质量差,必须淘汰.

试卷的覆盖度【3】是基于试卷的覆盖面程度,根据教育学的观点,学生能力的差异主要反映在知识面和知识的积累上,试题质量的四个指标与试题的覆盖面有密切关系,覆盖面大,指标的性能较好,覆盖面小,指标的性能较差。通常用各题目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ij表示覆盖面的大小;其中,xki表示第k个学生第i题的得分,si表示第i题的得分的均方差,表示考生在第i题上所得的分数平均值,N表示考生数.试卷的覆盖面越广,则各题之间的交叉相关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相关系数矩阵的实质就是反映试题的覆盖面大小的,通常以Rij<0.2为覆盖面大,覆盖面大试卷有效性就高.一份好的试卷其试题的选择一定要有覆盖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一定要覆盖到,这样的抽样才具有代表性.

2、对2006级文科数学试卷的分析

(1)由本次考试试卷的各项系数中的难度一栏可以看出难度>0.3的只有第1题和第7题其为选择题和计算题,而难度在0.1~0.3难度的试题为7道,本份试卷中等难度的题为两道1和7题,其余的均为简单题.基本上本份试卷为比较容易的没有多大难度,希望出题教师在以后的出题上能够稍微提高试题难度.(2)由区分度来看:根据艾伯尔提出的评价标准来分析:3、4、5、7、8、10题的区分度都>0.40,说明这些试题的质量很好,1、2、6题的区分度处于0.30-0.39之间说明这三道试题的质量比较好.第9题的区分度处于0.20-0.29之间说明此道试题的质量尚可,但是需要进行修改. 总体上各题的区分度介于0-1之间没有出现负值.虽然在同一份试卷内各题的区分度有明显的差距,但总体上还是合理的,基本能区分学生水平.(3)由信度来看本套试题的信度明显较低,但考试的信度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本套试题难度较低,再者考场纪律的松紧、学生的态度,以及考试本身的重要程度多方因素造成了本次考试信度较低的结果.所以这样的结果在所难免.(4)由覆盖度来看Rij<0.2的占九成说明此份试题的覆盖面大,对学生所学知识考察也是很全面的。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此份试题除了难度较低导致信度较差以外总的来说还是很可以的,试题有效性还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要将本份试题加入试题库,那么就需要对本份的难度进行提高.才能使本份试卷的有效度更好,质量更高,能够更全面、系统、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述平,王景英.教育测量[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熊德云,张东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5.

[3]马少仙.试卷质量的统计分析方法[J].西安民族学院学报,2001.22(4):13-16.

基金项目

陨阳师专校级项目(2012B08)

作者简介

试卷质量 篇11

1. 明确教学质量检测的目的

不同性质的检测考试其命题要求和方式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试题的覆盖面、难度系数、综合程度与测试结果的应用等方面。如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进行的测试属于终结性测试,其目的是对整个模块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检验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命题的范围要涵盖整个模块,难度则参照课程标准要求,还要对模块的知识与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又如高考模拟考试测试(以2009年平顶山市春季高三生物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命题为例,以下简称“二模”),其目的是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结合平顶山市教学的实际情况,考查学生对高中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着重考查学生生物学科的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素养,以及对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教与学的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另外,测试试卷尽可能体现新课程与新高考的要求,从而为下阶段的复习起到导向作用,并为各校综合训练进行命题提供参照样卷。

2. 确立命题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命题的指导思想是: (1) 命题严格依照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不超范围,不出偏题和怪题; (2) 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的掌握,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3) 试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在科学性、公平性、时代性、选择性和探究性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

命题的基本要求是: (1) 检测试题要准确把握高考走向,严格按高考要求和高考样卷结构命题,力求做到难度和区分度科学合理; (2) 重视重要知识点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检测考查,不求知识点的全面覆盖; (3) 编制试题入题的难度要低,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全卷难度系数约为0.65,原创题的比例为60%以上,改编题的比例为40%以下。

3. 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从宏观上确定测试的总体思路,而具体的考查内容与认知要求还需要进行科学的谋划,以明晰考试的重点、难点,以及试题的结构、考试时间等项目,并且审视试题背后所蕴含的价值问题。这个任务可通过“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来完成。“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直接为设计试题而提供的操作工具,它是测试过程中进行命题的标准,具体规定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其能力要求所占的权重,以及题量、题型、难度等考量。

不同知识内容与相应学习行为目标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此,在测试中所占的比重也有差异,其权重的分配主要考虑各知识点在整个学习领域的重要性,所占教学时数的比重,以及对以后学习的迁移和保留作用。

4. 编制试题的基本程序

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应由几人组成命题组共同进行命题。在命题中,编制试题是决定试卷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大致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4.1 广泛阅读,收集命题素材。

根据“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规定的知识内容收集素材,这包括已有的成题,以供改编使用,但要原创试题,则必须注重生物模型的构建和情景的设置,突出生物学知识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结合,这就对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4.2 梳理素材,草拟各类试题试题。

编写是命题的主要工作,如前所述,“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编制试题的依据。当然,在编写试题的过程中,也可对“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进行适当的调整。首先,要细心梳理素材,将所有搜集的素材进行整理,去粗存精,所选材料要科学准确、与考查的知识点相吻合。其次,要确定试题所代表的内容,以保证对测试目标有充分的覆盖面,并使各知识点的比例适当。此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试题的科学性,要将每一小题都与“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相比照,确保试题不会偏离标准。再次,要根据能力要求确定题型和呈现形式、预设题目的难度,保证审题能力、提炼信息的能力、推理和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都应在整幅试卷中体现出来。同时,还要揣摩此题对能力的要求是否适合学生。最后,要注意到不同种类的图表是否都有呈现,以保证试卷具有情境材料多样、图像美观丰富的特点。只有通盘考虑以上各个因素,编制的试题才能使知识点分布合理,并且与课程标准深度匹配,才能够保证测试的有效性。

试题从评分的客观程度上可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以选择题最为常见,主观题有论述证明题、实验设计题和计算题等。对于选择题的编制,题干表述应力求精炼、准确。当题干是不完整的陈述句时,每个选项都应与之衔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选择项的文字要简明扼要,其文字长短与语法结构要尽可能一致,各选择项有相同的词语时,要置于题干中。对于主观题的编制,应以考查核心知识为主,要将问题与实际情境材料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综合考查理解、分析、评价、表述等思维能力,题意要严谨无歧义,设问要明确不空泛,且要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4.3 研磨试题,进行试卷排版。

一份好的测试卷必须经历一个封闭式研磨试题的过程。首先,命题人员应该对所录用的试题进行综合审核,其审核的标准是试题是否符合“命题指导思想”和“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的要求。其次,对试题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精心推敲,保证严谨科学,语言简洁准确,经历分歧—争论—共识—修改的阶段,不让一道试题存在保留意见。最后,对试卷进行科学的编排,同一种题型的试题按由易到难的梯度排序,可增强学生的答题信心;全卷的排版要体现整体美感,根据文字在试卷中所担负的职能设计不同的字体、字号;图表要清晰美观,要根据文字、版面与答题空间确定其位置和编排方式。

5. 编写答案和确定评分标准

答案与评分参考是试题构成的重要部分,没有答案与评分参考不能称其为完整的试题。编写答案和确定评分标准应做到以下几点。

5.1 选择题答案要唯一,具有排他性。

5.2 答案与评分参考的关系要一致。

主观题答案符合解答要求,评分参考应明确。如:只要观点(或结果)对就可以给分,还是因叙述或解答的正确顺序分步给分,或是部分对就部分给分。

5.3 评分参考的要求:主观题评分参考要鼓励考生有创见地答题;评分细则可操作性强,易于控制评分误差。

一个出色的命题者必须做出试题准确的答案,因此建议答案编写与命题同步进行。命题与答案分开编制,容易造成命题者仅限于提出问题,而忽略思考如何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要确定相应的评分方法,主观题要给出评分标准,在严格要求时还需要制订评分细则。评分标准的质量反映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和学生表现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信度。

上一篇:修复研究下一篇: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