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候评价(精选10篇)
农业气候评价 篇1
一、气候、市场变化等与马铃薯农业气候的区划
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气候冷凉干燥, 多年来马铃薯种植以晚熟品种为主, 且产量受降水等气象因素制约极不稳定。根据笔者对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 近十年来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 ≥10℃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天, 年降水量减少了45.1毫米, 年降水变率过去五十年由8%增大到51%。早熟马铃薯需要10℃以上有效积温1000℃/天~1600℃/天, 东北部沙沟、南部兴隆、西部田坪三地≥10℃平均有效积温达到1000℃/天以上早熟马铃薯种植条件。根据当地气候变化的这些新特征, 东北部沙沟、西部田坪可以投建马铃薯早熟菜用型基地;根据现已形成的西部马铃薯晚熟外销型基地, 和新营乡马铃薯批发市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区划范围扩大了晚熟外销型基地;根据当地油炸加工型基地规模小和市场需求, 增大了油炸加工型基地区划范围。
二、气候、土壤概况等与马铃薯区划
㈠气候、土壤概况西吉县气候冷凉, 地理分布上从北往南依此是温冷、温凉、温暖型气候, 昼夜温差大。在干湿状况上东部表现为半湿润, 中部为半干旱、西部为干旱气候。宁夏西吉县境内土壤以黑垆土面积最大, 占全县总面积的80.88%, 在黑垆土中, 又以缃黄土面积最大, 占全县总面积的54.08%, 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0.4%。土壤质地以轻壤土面积最大, 占土壤面积的63.3%, 中壤土占土地面积的31.82%。地形地貌上从东到西逐渐由土石山区演变为黄土丘陵, 西部和中部土层深厚, 加上农民精耕细作, 土壤疏松、肥沃。按照土壤、气候、品种配置和市场需求, 西吉马铃薯产业发展布局呈现出西部、西北部和中部相连接的晚熟外销型基地, 东北部、中部、西南部相连接的淀粉加工型基地, 东部、东南部油炸加工型基地, 南部兴隆、西部田坪和东北部沙沟早熟菜用型基地。为了整合资源, 形成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 对西吉马铃薯种植业土壤、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并给出合理的农业气候区划图。
㈡马铃薯区划指标鉴定根据西吉县农业气候区划, 马铃薯早熟品种、原种繁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近十年气候变化尤其是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的事实, 海拔高度与冷凉作物生长特点等确定马铃薯区划指标。
三、马铃薯产业发展布局及农业气候区划
晚熟外销型基地包括苏堡、马建、红耀、新营、吉强镇的部分区域。该区海拔高度1850米~1960米, 耕地面积67234公顷, 其中黑垆土面积46810公顷。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01%, 水解氮平均37.5毫克/千克, 速效磷平均含量7.2毫克/千克, 三项指标均属含量缺少, 速效钾平均含量136.6毫克/千克, 属丰富。马铃薯生育期 (5月~9月) 降水量268.4毫米~328.3毫米, ≥10℃有效积温788.2℃/天~987.9℃/天。无霜期125天~142天。
马铃薯晚熟外销型品种要求薯形规则、块茎大小整齐、外观好、芽眼浅、干物质含量符合各种食用方法要求, 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含量高、食味优良、口感好, 商品薯率85%以上, 质量符合市场需求, 植株抗病毒病、晚疫病、耐贮藏, 耐长途运输。种植品种有青薯168、晋薯7号、宁薯4号、虎头, 播种时间4月中旬~下旬, 生育期120天~130天, 高产栽培措施有旱地垄种、地膜种植, 西部井窖掺灌等。
淀粉加工型基地包括白崖、吉强、西滩、兴坪、王民、将台、平峰等乡 (镇) 的部分区域。该区海拔高度1815米~2050米, 耕地面积54206公顷, 其中黑垆土面积46952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1.19%, 水解氮40.9毫克/千克, 速效磷6.9毫克/千克, 三项指标均属含量缺少, 速效钾101.9毫克/千克, 属丰富。马铃薯生育期 (5月~9月) 降水量305.3毫米~328.3毫米, ≥10℃有效积温807.2℃/天~978.3℃/天。无霜期128天~146天。马铃薯淀粉加工型品种要求结薯集中、大小中等、芽眼浅, 最好是白皮白肉, 休眠期长, 植株及块茎抗主要病毒病、晚疫病, 耐旱耐盐碱。薯块淀粉含量高于18%, 还原糖含量较低, 块茎不空心, 耐贮藏运输。种植品种有宁薯8号、内薯7号、青薯2号、陇薯3号、宁薯9号等, 播种时间4月中旬~下旬, 生育期100天~120天, 高产栽培措施有旱地垄种、水地垄种、地膜种植、机收机种、薯豆套种等。
油炸加工型马铃薯要求土壤疏松, 肥力水平高, 包括偏城、吉强、硝河、马莲、什字等有补充灌溉条件的乡 (镇) 。该区海拔高度1846米~1970米, 耕地面积55574公顷, 其中黑垆土面积42279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1.18%, 属缺少, 水解氮46.1毫克/千克, 属中等含量, 速效磷6.9毫克/千克, 属缺少, 速效钾103.7毫克/千克, 属丰富。马铃薯生育期 (5月~9月) 降水量328.3毫米~350.0毫米, ≥10℃有效积温850.9℃/天~941.3℃/天。无霜期127天~138天。油炸加工型要求还原糖含量低于0.3%, 块茎直径4厘米~9厘米, 芽眼浅, 淀粉含量13%~18%。种植品种有大西洋、夏坡蒂、布尔斑克等。播种时间4月中旬~下旬, 生育期90天~120天, 高产栽培措施有水地垄种、地膜覆盖等。
早熟菜用型基地。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对水肥条件要求高, 包括兴隆 (海拔1745米) 、沙沟 (1735米) 、田坪 (1840米) 三乡。耕地面积26355公顷, 其中黑垆土面积21760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1.14%, 水解氮34.2毫克/千克, 速效磷5.3毫克/千克, 三项指标均属缺少, 速效钾90.8毫克/千克, 属较丰富。马铃薯生育期 (5月~9月) 降水量260.6毫米~405.7毫米, ≥10℃有效积温1053.0℃/天~1105.2℃/天, 无霜期127天~138天。早熟菜用型品种要求芽眼深浅、薯形、口感、香味、皮色、肉色, 大小薯比例、比重、产量、抗病性、熟性等11项指标综合评分在35天以上。品种有费无瑞它、东农303、中薯3号, 播种时间3月下旬~4月上旬, 生育期90天以内;兼用型品种有青薯168、宁薯8号等。高产栽培措施有水地垄种、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小拱棚种植、水地垄种、旱地井窖滴灌、摻灌等。
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火石寨乡海拔高度2050米, 耕地面积7396公顷, 其中黑垆土面积4895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1.58%, 水解氮54.3毫克/千克, 速效磷7.8毫克/千克, 三项指标均属中等含量, 速效钾136.3毫克/千克, 属丰富。马铃薯生育期 (5月~9月) 降水量348.6毫米, ≥10℃有效积温767.8℃/天。无霜期123天。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要求海拔在2000米以上, 隔离条件和生产条件优越, 周围2千米范围内无果树、茄科作物及十字花架作物。
关注气候变化 保障农业生产 篇2
1.气候变化使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
气候变化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一是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粮食产量波动加大;二是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三是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气候变暖的公认原因,同时CO2又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生长,但是不同作物对CO2浓度增加的反应不一。CO2浓度增加可以使C3作物光呼吸耗能减少,光合效率提高,这对小麦、水稻、豆类等作物有利,而C4作物则对此反应不明显。CO2浓度增加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正效应,同时也存在潜在的不利影响。在农业实践中,这种有利影响的实现还往往受制于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供应,不同作物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也使这种有利影响大打折扣。
3.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1作物生育期发生变化 气温升高使作物生长发育加快,有限生长习性的谷物由于生育期缩短會降低产量;而无限生长习性的作物如块根作物和牧草,则因为生长期延长而增加产量。在我国,升温能明显延长气候寒冷的东北农业区生长季节,并且减少低温冷害的威胁,是其有利的方面;对于亚热带的农业区,生长季节延长的同时将面临高温热害和伏旱的不利影响。
3.2作物产量发生变化 气温升高对水分有效利用也将产生影响。CO2浓度增加将减小叶片气孔开度,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气温升高也会使蒸发量增加,又会减小水分的有效性。如果气温升高和水分增加相匹配而且同季,农作物将增产;如果气温升高而水分减少,农作物将减产;如果气温升高而水分无变化,冷凉湿润地区作物将增产。气候变化还将影响土壤肥力,改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变土壤水平衡、土壤结构和土壤营养状况,大多数非灌溉耕地受到的影响将更加严重。
3.3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发生变化 我国华北地区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强冬性),将被其他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取代;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而且还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对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同时可以改善目前热量条件不稳定、冷害频繁发生的状况,还可以提高复种指数,使农业生产更加稳定。
3.4气候变化将对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造成严重的威胁 海平面上升还会推动盐土向内陆地区扩展,土地因海水侵蚀形成严重的盐渍化和沼泽化,大片沿海及内陆临近区域土壤发生严重退化,水资源受海水污染,农业土地利用将大受影响。
3.5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将波及到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将导致降水更趋极端化,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得干热,沙漠化扩大,冰川雪线进一步北退和缩小,暴雨洪水经常发生,这些气候异常变化加剧了全球水资源的不均匀性,区域水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更加明显。气温升高还会增加地表水的蒸发量,土壤有效水分将会减少,导致危害作物生长的水分胁迫加重,农业水资源短缺加剧。
3.6气候变化对农业灾害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异常气候出现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尤其是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多,势必导致世界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巨大损失在所难免。气候变化可能加重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土地沙化、碱化和草原退化,引起区域气候灾害、荒漠化、沙尘暴的加剧,还有可能加重北方一些地区的干旱天气和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受高温季风气候的影响,东南沿海台风频率、强度可能增加,并将加重沿海地区的风灾和暴雨洪涝灾害。
农业气候评价 篇3
农业气候资源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利用到的物质或能量, 并且这种物质和能量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过程的农业气候要素。农业气候资源中的一些因子在空间中分布不同, 包括数量、光、热、水、气等要素的构成情况完全决定了此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农作物的种类和农业生产潜力。对于如何高效的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如何合理的布局农业生产结构, 并且在趋利避害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将农业发展、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 将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与农业资源进入到良性的循环当中, 以减少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为最终目标。因此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了河南省郑州市为研究对象, 对光、温、水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策略, 针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提出农业应对策略, 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和开发本地农业气候资源为本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郑州农业气候资源特征
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呈现春季干旱少雨,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晴朗日照长, 冬季寒冷少雨雪的基本气候特征。郑州市冬季最长, 夏季次之, 春季较短。处于西部浅山丘陵区的荥阳、巩义、新密和登封四市, 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 并且每十年平均气温以0.34℃的速率往上升。今年6月13日14时左右, 长葛市出现了40.0℃以上的高温天气。据连续观测, 温度最高达40.9℃, 刷新了近30年以来同期极值。6月13日14时, 境内的3个自动气象站日最高气温均突破40℃.其中, 本站最高气温41.3℃, 小庄4要素站最高气温达到了44℃。郑州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 每10年降水量增加5.0mm。无霜期220天, 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适宜的温度条件, 充足的光照和农作物生长季节较为丰沛的雨量, 构成了良好的农业气象条件。
3 郑州农业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及对策
气候变化容易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几率增加, 比如, 高温、干旱、洪灾、风灾等。高危的农业生产环境使得农业生产面临更多的气象灾害, 对农作物产生影响, 最终势必会影响作物产量, 影响粮食的安全生产。气候变暖, 气温升高, 作物得到的积温增多, 使得作物的发育期提前, 作物生长季相应的延长, 复种指数也相应提高, 同样的在土地利用率上也会相应提高, 选择适合的作物与品种, 进行一年三熟的种植制度。尤其是冬季, 最近几年来我市小麦越冬期不会出现的几率增加, 即便是出现, 亦是在冬季末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过不了几年我市秋季播种小麦的品种上会产生一些变化, 可以更多地选择不需要春化作用的小麦品种。冬季气温升高, 使得设施农业有条件更快更好地发展, 冬季大棚与春季拱棚数量的增加显著, 瓜果蔬菜等产业也会迅速发展。在气温升高的同时也存在病虫害的危机, 由于春季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与冬季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在气温上升, 病虫越冬成活率明显增加对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对策大致可以概括为, (1) 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加强农田设施的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 改进作物品种布局。针对未来一段时间气候的变化对农业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进行逐个分析。光、温、水资源重新分配, 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 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技术措施等对不利天气与气候进行预防。 (2) 加强监测预测, 建立农业生产气象保障和调控系统。加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预测工作, 发展与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相关科学研究基础数据库。建立农业生产气象保障和调控系统, 促使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资源, 减少或避免因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要综合应用气象科学技术。
4 应对气候变化而实施的农业气候资源应用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应用策略为:
(1) 我们需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以便降低农业生产在气候发生变化时的敏感性。生态环境的改善非常利于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改善, 而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改善更加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特征下的敏感性,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要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包括光资源、热量资源、水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均是天然资源, 对于天然资源的应用不能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 如果开发的不够合理, 将会造成气象灾害, 所以在开发和应用气候资源的同时要做到既要防灾又要趋利避害。郑州市光资源丰富, 在水资源与土壤条件较好的配合下, 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 从而达到提高植物生产力, 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在选择适宜本地区的作物和品种时要充分利用郑州本地的光热资源, 如果选择长日照植物, 由于其生育期过长, 不能正常成熟, 对作物产量与品质均有影响, 如果如果选择短日照植物, 由于其生育期短, 便对光热资源造成无形的浪费。
(3) 发展相关前沿学科与高科技。农业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 可以促使农民根据资源的不同性质和用途, 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活动, 提高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性和效率, 使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农业气候评价 篇4
1.气候变化的特点
1.1平均温度明显上升 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明显增加,造成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起全球的气候变化。中国近100 年来年平均氣温明显增加,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这对农作物生产具有重大影响。
1.2降水出现区域性与季节性不均衡 温度的提高会加快地表水的蒸发,导致水循环加剧,暴雨出现的概率增加,虽然降水量很大,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各地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显著改变。降水既会出现区域性不均衡,也会出现季节性不均衡,即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出现季节性干旱,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过去的概念是中国西北部缺水,今后在中国南方也可能出现季节性干旱,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1.3极端气候现象有增多趋势 极端气候现象指一些发生在特定地区和时间的罕见天气事件,极端气候现象的罕见程度一般相当于观察到的概率密度函数小于10%,这些极端气候现象包括干旱、洪涝、低温暴雪、飓风、致命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和全球变暖有关,也是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下,大气的环流特征和要素发生了改变,引发复杂的大气——海洋——陆面相互作用,大气水分循环加剧,气候变化幅度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加,导致这些小概率、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机率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往往大于气候平均变率所带来的影响。
1.4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 在内陆地区增温造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在南极冰川逐步融化、冰架面临坍塌,而北极冰帽正在持续消融中,漂浮在北冰洋上的成年厚冰块不断融化,这些因素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将会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问题。
2.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农作物对降水存在类似倒U 型曲线的敏感性关系。当降水严重不足时,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出现干旱症状,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当降水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内,加上温度及光照的配合,作物得以茁壮成长;当出现连续大雨、降水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又会对作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开花期出现阴雨会影响作物授粉,造成落花落果;长期阴雨还会诱发病害;降水量过多会造成农田渍害,严重时作物会被淹死。
2.2气候变化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CO2 倍增时温度升高,增加了各地的热量资源,使各地的潜在生长季有所延长,无疑对多熟种植有利,从而使当前多熟种植的北界向北推移。当前我国的一年一熟制大约可向北推移200~300公里 ,一年二熟制和一年三熟制的北界也将向北推移 500 公里左右。麦、稻两熟区、双季稻种植区和一年三熟制的水稻产区,只要水分条件能满足生育期的需要,种植北界均可向北推移。这种变化有可能使一年二熟、一年三熟种植的面积扩大。
2.3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 由于温度升高,害虫发育的起点时间有可能提前,一年中害虫繁殖代数也因此而增加,在新的有利环境条件下,某些害虫的虫口指数将增加,造成农田多次受害的几率提高。病虫越冬状况受温度影响将更加明显,冬季变暖,容易越冬,虫源和病源增大;害虫的休眠越冬期缩短,世代增多。
3.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气候变化与农业用水安全 篇5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用水,水安全,需水管理
当前,气候变化正在对世界各国产生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导致了近50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这种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水资源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领域,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的水资源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近50年来我国主要江河的实测径流量多呈下降趋势,其中,海河流域1980年以后河川径流较前期减少了40%~70%。未来气候变化将对全球及区域水资源安全产生严重影响。而我国水资源赋存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并不优越,加之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分布与国民经济发展布局不相匹配的矛盾日趋显现,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农田灌溉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用水大户,在保障粮食生产、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安全构成的威胁逐也日趋显现,并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为此,国内外广大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在其评估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将显著影响灌溉需水、生活需水变化过程[1]。结合印度灌溉作物发展规划,采用IPCC A2和B2气候情景,分析了未来灌溉需水量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受气候变化影响,印度未来灌溉需水在2020年将增加1%~3%,在2070年将增加2%~7%,并指出在B2气候情景下灌溉需水量达到最大[2,3];德国环境部(Federal Environmental Agency,FEA)分析了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气候变化趋势,指出未来气候情景下,来水条件将发生明显改变,同时温度升高将加速土壤蒸发,增加灌溉用水过程,尤其是夏季和冬季的季节性变化,使供需矛盾更加尖锐[4];加拿大环境保护部(Environment Canada,EC)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加拿大水资源的影响,指出气候变化加速作物蒸腾过程,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并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5];2010年11月,美国水业协会(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AWWA)针对全球变暖的趋势和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指出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需水预测的不足,拟投入巨资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需水的影响机理研究[6];我国在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7]。因此,全面分析我国农业用水现状,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安全造成的影响,加强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管理,趋利避害,已成为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
1 我国农业用水现状
农业用水包括灌溉用水、林牧渔用水。其中,农田灌溉需水量包括农田灌溉净需水量和农田灌溉毛需水量,可采用灌溉定额与灌溉水利用系数方法进行计算。而林牧渔业需水量包括林果地灌溉、草场灌溉、鱼塘补水和牲畜用水等4项[8]。长期以来,农业用水一直是国民经济用水大户。资料显示,1949年,我国农业用水量为1 001亿m3,占总用水量的97.1%,至2009年,农业用水总量虽保持在3 723亿m3,但其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已缩至62.4%,见图1。尽管如此,农业用水比重依旧超过工业和生活用水比重。
除了用水总量的变化之外,我国农业用水效率在过去多年间也发生了显著改变。1949年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为8 565 m3/hm2,至2009年已提高到6 465 m3/hm2,其中海河、淮河流域分别提高到3 480 m3/hm2、4 200 m3/hm2。尽管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但当前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4,与发达国家0.7相比,相差甚远。同样,灌溉水分生产率平均1 kg/m3左右,与以色列2.32 kg/m3相比,亦存在明显差距。农业用水效率的变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农业灌溉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将直接威胁到农业用水安全。
2 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需求的影响分析
众所周知,水分是决定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之一,水分不足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关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都有影响,严重的水分胁迫将导致作物产量的大幅度的下降。一般情况下,作物需水量的大小,取决于该作物的耗水强度,即日均需水强度,而作物的需水强度过程线则是其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反映,受到气温和降水等外部环境条件的显著影响[9,10,11]。
首先,气温变化直接影响作物腾发量,进而改变作物需水量。根据1990年FAO对参考表面的定义,即“参考表面为生长均匀茂盛、完全遮蔽地面、供水充分、植株高度0.12 m、具有固定的表面阻力和反射率的面积无限大的绿色草地”。在此环境中,FAO推荐Penman-Monteith公式、Blaney-Criddle公式等多个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Penman-Monteith公式表达形式如下:
式中:ET0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mm/d;Rn为植被表面净辐射量,MJ/(m2·d);G为土壤热通量,MJ/(m2·d);Δ为饱和水汽压~温度关系曲线的斜率,kPa/℃;γ为湿度计常数,kPa/℃;u2为在地面以上2 m高处的风速,m/s;e0为空气饱和水汽压,kPa;ea为空气实际水汽压,kPa。
这是一个组合方程,可分成2个部分,前一部分为辐射项(ETrad),后一部分为空气动力学项(ETaero)。方程中涉及到的均是标准气象资料,包括旬平均温度、旬平均最高温度、旬平均最低温度、旬平均日照时数、旬平均相对湿度和旬平均风速[12,13]。
FAO-Blaney-Criddle公式表达形式如下:
式中:ET0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mm/d;Tm为平均温度,℃;P为月内日平均昼长小时占全年昼长小时的百分比[12]。
可以看出,在2式中气温是影响 的主要因素,且随着温度的变化,ET0亦呈明显变化。
其次,温度升高会导致大部分作物的生育期发生变化。气温升高导致春季作物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从而延长作物生长过程,并最终影响作物需水量[2]。研究表明,冬小麦一生中的日需水强度变化很大,出苗后到冬前分蘖期间,日需水强度逐渐有所增加,进入越冬期后逐渐减小,返青后又明显增大,至孕穗-扬花期冬小麦日需水强度达到最大,以后有所减少。因此,在冬小麦日需水强度过程线上有2个峰,即冬前分蘖期的小峰和孕穗-扬花期的大峰,而后一个高峰期所需水量,约占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的65%左右。
此外,降水作为作物生长的主要水源,通过贮存于作物根区后用于蒸散过程,可有效减少作物灌溉用水量[13]。但当降水强度超过土壤的入渗能力或降水超过土壤储水能力时,一部分降水将作为地表径流流走,或形成深层渗漏流出作物根区,从而不能被作物利用。同时,降水特性、土壤特征、作物种类等多种因子,均影响有效降雨。有效降雨系数作为综合反映降水量、降水强度、土壤质地、作物生长等因素的综合因子,被广泛应用于当前的研究与设计中[14]。
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与灌溉相同,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植被蒸腾加速,进而使需水量增大。
笔者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灌溉用水、种植结构等因素之间动态反馈关系,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灌溉用水响应模型。以关中宝鸡峡灌区为例,分析了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灌区灌溉用水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随着未来气温升高趋势的增加,灌溉用水亦呈明显升高趋势,不同情景稍有差异,但差别不大,而不同作物间差异较大。以B1情景为例,温度升高1 ℃,灌区内灌溉净需水量约增加12 050万m3,毛需水量约增加20 080万m3,灌区内小麦单位面积约增加需水量420 m3/hm2。玉米约增加120 m3/hm2,温度升高对灌区用水安全带来极大挑战[15]。
3 应对策略
随着未来气温的升高,灌溉用水量的增加,世界各地也采取了广泛的应对措施。其中,需水管理作为新的管理手段,近年来先后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银行(WB)、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IWMI)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国际上一种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理念,被广泛应用到各国的水资源管理中[16,17]。而我国的需水管理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但是在灌区节水改造、水权制度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8,19]。2010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明确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 700亿m3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6.7万hm2。可以看出,实施需水管理,调控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已成为缓解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间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当前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20]。为此,笔者认为根据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种植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水平,妥善考虑农业用水户经济承受能力,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
(1)严格农业用水总量控制。
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由于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能力的水资源有限,所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各行业用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取水建设项目严格审批,确保合理分配有限的水量[20] 。当用水户达到或者超过用水总量指标时,应积极推进水权转换,不断促进工农业各部门在总量约束下,科学合理地使用有限的水资源。同时尽快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不断完善现有的各项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水资源管理。在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的同时,充分考虑农民经济承受能力,适时给予节水、抗旱设备补贴政策。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广泛推广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
(2)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农业用水效率受到灌溉条件、科技水平、来水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通常,节水技术的推广、用水水平的提高、重复利用率的提高都直接影响用水定额[21]。因此,要加大农业灌区节水改造力度,不断改善灌溉条件,逐步提高用水水平。同时结合不同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步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和节水栽培措施,减少农作物蒸发蒸腾,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逐步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行农业水价改革,建立科学的水价政策[20] 。此外,要逐步推广节水灌溉的产业化模式,加紧制订和尽快实施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计划,同时加强产品质量监控,规范市场行为,不断提高节水设备的产业化和服务产业化程度。积极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让广大农民参与灌溉用水管理,提高农业用水的组织化程度和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水平。
4 结 语
(1)农田灌溉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用水大户,在保障粮食生产、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安全构成的威胁逐也日趋显现,并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1949-2009年,我国农业用水量由1 001亿m3增加到3 723亿m3,占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总量比例从97.1%降低至62.4%。尽管如此,农业用水依旧是我国主要用水大户。同时,受到节水技术的推广、灌区节水改造等工作的推进,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亦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由1949年的8 565 m3/hm2提高到2009年的6 465 m3/hm2。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明显差距。
(2)气候变化通过气温与降水2个要素影响农业用水。一方面,气温变化直接影响作物腾发量,进而改变作物需水量,同时,气温升高使作物生育期发生变化,影响灌溉需水量。另一方面,降水条件改变亦直接影响灌溉需水量。以关中宝鸡峡灌区为例计算表明,在B1情景下,温度升高1 ℃,灌区内灌溉净需水量约增加12 050万m3,毛需水量约增加20 080万m3,灌区内小麦单位面积约增加需水量420 m3/hm2;玉米约增加120 m3/hm2,温度升高对灌区农业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要保障我国农业用水安全,制定科学的适应对策迫在眉睫。从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现状来看,需水管理作为缓解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对各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我国农业用水现状,提出对农业用水需求总量、用水效率进行调控的需水管理措施,从调控需求、提高效率的角度缓解供需矛盾,进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安全的影响。
农业气候评价 篇6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影响,对策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988年,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成立, 并在第四次评估报告 (2007年) 中指出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升高0.74℃ (0.6℃~0.8℃) , 这是近1000年来温度增加最大的一个世纪[1]。随着气候变暖, 全球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干早化加剧、生态系统退化、极端气候事件增加、水土流失扩大、自然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环境问题[2]。而农业由于其对气候条件的敏感性强也将大受影响。该问题在中国尤其显著。中国13亿人口的生存有赖于农业, 而中国农业目前已面临严峻的生态与经济方面的挑战, 而全球变暖将使这一问题更为严峻。本文拟从中国近年气候变化情况入手, 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并结合宁夏自治区农村相关工作, 对农业开发应采取的相关措施作浅要的综述。
一、我国近年气候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
㈠我国气候变化事实我国近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温、降水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上。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 近10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 升温幅度约为0.5~0.8℃[3], 并且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特征。林学椿等 (1990) [4]研究指出, 近40年来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北区的年平均气温倾向率是正的, 最大增温区在东北, 可达0.192℃/10年, 其次是华北, 为0.104℃/10年;长江中上游、中下游及西南区均为负倾向率, 最大降温在长江中上游区, 达到-0.141℃/10年。降水变化比温度变化复杂得多,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新疆地区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无论在范围和强度上都是最大的。同时在西北中部, 青藏高原西南部、华中至华北地区和东北中部4个地区的降水量有明显减少趋势, 其中华中至华北地区降水量的减少趋势无论在范围和强度上都非常显著[5]。我国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表现在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极端降水平均强度和极端降水值都有增强的趋势, 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 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其次是夏季高温热浪增多[3]。第三则表现在我国北方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2]。华北地区近20多年来干旱不断加剧的形势十分严峻。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华北地区更是连年出现大旱, 如1997, 1999年~2002年, 不少地区连续5年~6年遭遇干旱。
㈡我国气候未来发展趋势根据气候模式预测结果, 未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度仍会增高, 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 西北和东北地区上升明显。到2030年, 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 西南可能上升1.6℃~2.0℃, 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1]。王维强等 (1993) [6]用GCMs进行模拟研究认为, 约在2050年, 我国年平均温度提高4.6℃, 雨量增加7%, 届时我国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部消失, 亚热带面积大幅度增加。唐国平等 (2000) [7]选用GCM模型对未来中国气候变化的情景进行模拟, 并用AEZ模型评估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论表明气候变化将使中国境内的平均气温普遍升高, 并且气温升高的幅度在高纬度地区大于低纬度地区;内陆地区大于沿海地区。未来降水略有增加但增幅不大, 其中, 沿海地区降水量可能会增多, 副热带北部及温带南部降水可能减少, 大陆地区由于气温升高, 降水减少, 干旱进一步加剧[8]。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带来的影响
㈠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第一, 大气成分变化的影响。大气成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随着CO2浓度增加, 光合速率不断增强, 农作物的产量会有所提高。对C3植物来说这种影响尤其显著[10]。然而从另一个角度, CO2浓度上升也会产生杂草繁茂、病虫害加重、农药和肥料效果减弱、干旱激化、地力耗损等负作用。因此CO2对农作物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还需要进行大量科学研究。另一方面, 臭氧的减少也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例如在强烈的UV-B照射下, 地表落叶层降解过程被加速, 植物的初级生产随之减少。臭氧减少将使得约50%的植物生长受到影响, 对大豆进行的田间试验表明, 减少25%的臭氧后, 大豆产量降低20%~25%, 大豆的质量也有所下降[9]。第二, 降水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降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气候变暖使降水有所增加, 但同时温度升高却会导致蒸发加剧, 因此水量变化可能为负。降水的增加或减少可能会改变土壤的蒸发、冠层的蒸腾和土壤水分含量, 这些因素反过来又会对植物的功能以及水分的收支产生影响[11]。同时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 海平面升高, 不仅会使沿海、沿江被围垦的农田被淹, 而且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隐患, 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第三, 对农业水资源的影响。就用水条件来说, 气候变化会引起水循环的改变, 而水循环的改变将可能影响各种灾害天气时间的长短、频率、损失以及水资源的可利用率[12]。就农作物本身来说, 气温每上升1℃, 农业灌溉用水量将增加6~10%[1]。两方面的双重作用使得农业极易受到水分改变的影响。一是径流变化。气候变暖后, 我国各地区大江大河将有不同程度的径流量减小状况。模拟研究表明, 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径流量变幅较小, 为-8%~8%;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年径流量变幅最大, 将达到15%~17%, 径流量减幅可达降水减幅的4倍以上[9]。二是供需矛盾。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地区上的组合不匹配, 水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不相适应, 各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差异较大[13]。在未来我国多数地区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的情景下加大了潜在蒸散, 使农业水分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特别是未来北方旱情较当前更为严重[14], 这都将使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一步加大。三是水质。气候变化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水温升高威胁着水生生物的生存, 一方面是由于凉水栖息地的消失, 另一方面是由于水中溶解氧的减少[15]。同时, 河水温度的上升, 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 从而使水质下降[16]。某些地区 (如西北地区) 由于蒸发量加大, 河水流量趋于减少, 可能会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四是旱涝灾害。我国属于季风气候区, 降水变率大, 气候变暖将使这种变率加大。1950~2003年全国干旱区面积资料统计[17]表明全国旱灾面积逐渐加大, 干旱期在逐渐延长, 严重干旱年份出现频率有增加的趋势。洪涝灾害方面, 我国降水大部分发生在夏季, 年际变化十分明显, 洪涝灾害较为频繁, 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导致的旱涝灾害将对农业带来巨大的影响。第四, 对土壤及其成分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土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土壤水分的模拟表明, 北半球大陆中部将变得干燥, 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可能会增多, 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冰川融化可能使土壤水分有所增加[18]。而同时气温升高蒸发加快, 可能造成土壤盐渍化[19], 并且会使荒漠化加剧, 耕地面积减少。另外气温升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的流失, 加速了土壤退化、侵蚀的发展, 这都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0]。第五, 对农业灾害的影响。一是病虫害。气温升高对农作物害虫的繁殖, 越冬、迁飞等习性产生明显影响, 会使作物和家畜病虫害的地理范围扩大[21], 尤其是冬季变暖, 将更有利各种病虫安全越冬, 其发生期延长, 食料丰盛, 危害将比当前更为频繁和猖獗[22]。因此,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不容忽视。而同时温度和降水格局的显著变化, 可能阻碍树木生长或使它们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23]。双重作用下, 可能导致病虫害暴发的频率加大。为了抵御病虫害, 农民必将加大农药的施用量, 这对生态环境将是一个新的考验。另一方面, 肥效对环境温度变化也十分敏感, 温度升高1℃, 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1]。气候变暖后, 要想保持原有的肥效, 就需要加大施肥量, 这样不仅增加了投入, 对土壤和环境也不利[24]。因此, 气候变暖引起的化肥施用量增加对农业的影响不仅仅是农业成本投入的增加,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二是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我国冬小麦的种植地域一直未能成功地突破长城界线;柑桔等亚热带果木一直局限于32oN以南;长江以北各大中城市冬春季蔬菜供应一直偏紧, 究其原因主要是夏、冬季低温冻寒限制[10]。气温升高后, 各地冷害将大大缓解, 冬季作物产量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另一方面, 气温升高又使得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夏季温度过高, 形成高温热害。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自2000年起持续发生严重干旱, 2003年南方发生了1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4年华南也发生严重干旱。新华网曾报道, 2010年云南广西贵州发生的特大旱情也是由于全球变暖, 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 破坏了大气结构, 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造成的[25]。三是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导致海洋膨胀和冰川积雪融化, 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 将可能淹没沿海地区地势较低的农田。海平面上升将加剧多种海岸带灾害, 淹没大量滩涂资源、导致滨海低地及河口区盐水入侵、扩大海岸与海滩侵蚀等[27]。全球气候变暖后, 水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摄食、产卵、洄游、死亡等, 影响鱼类种群的变化[27]。我国沿海地区具有许多优质渔场, 气候变暖将使渔业受到冲击。
㈡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第一, 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CO2的升高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作物的产量。高素华等[26] (1992) 建立了主要作物农业气象产量预测模型, 据此分析了大气中CO2浓度倍增时主要作物产量的变化, 其结果表明, 我国华北冬小麦为减产趋势, 西北为增产趋势;水稻各生产区均为增加趋势;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玉米为增加趋势, 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为减少趋势。崔读昌[27]则指出这种影响因地区和作物种类而存在正负效应。如随着温度的升高, 作物的干物质及产量均会有所下降, 并且还会改变作物的生长速率和生育期长度, 从而影响产量[12]。研究表明, 气温每增高1℃, 水稻生育期平均缩短7天~8天, 冬小麦生育期平均缩短17天, 玉米的生育期平均缩短7天, 使得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8]。第二, 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 可能对植物生长和品质有一些直接影响。研究表明, C02浓度的增加使农作物株高增加, 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增加明显[2]。冬小麦、棉花品质呈良性变化, 利大于弊;玉米品质可能有所下降, 弊大利小;大豆品质变化不明显[29]。由于CO2浓度的增高, 会导致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 使根系吸收更多的矿物元素, 有利于提高作物产品的质量, 例如水果中的糖、柠檬酸、比黏度等均有所提高[30]。第三, 对农作物地理分布和种植制度的影响。温度对种植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能扩大作物的种植范围, 提高全球的土地承载力水平[31]。我国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是多熟种植, 复种指数达到150%以上[32]。随着气候变暖, 我国大于0℃的活动积温等值线将向东北方向推移约200~300千米[17], 两熟区将北移到目前一熟区的中部, 目前的两熟区大部分将被各种不同组合的三熟制取代, 三熟制北界将由目前的长江流域北移到黄河流域, 约移动500千米[2];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 而且还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将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9]。
三、农业生产应采取的措施
㈠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措施第一,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 因此要从根源处下手, 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分为工业措施和非工业措施两大类[26]。工业措施包括工业部门减少排放量, 工业材料循环利用,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节能工业技术的推广;交通部门减少尾气排放量, 提高交通工具的能源效率, 同时减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民用住宅、商业及娱乐设施要推广节能技术;使用含碳量低的燃料和不含碳的新能源等。非工业措施包括增加生态系统碳储量, 增加植被覆盖和生物量, 防止森林砍伐、草场退化和沙漠化[26];积极保护和营造植被, 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固定量;逐步增加生物能取代化石能的程度;减少森林、草原火灾, 减少生物能源燃烧[26];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较大的施肥方式[27]。第二,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条件。要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必须对已有的农业设施进行改造以增强其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要更新改造老化农业灌排工程设施, 扩大灌溉面积;发展节水农业、科学灌溉[2];建设综合防治自然灾害工程;改造地形以减少径流和促进水分吸收、减少土壤侵蚀[24];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应以改土治水为中心,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改善农业生态与环境, 建设高产稳产农田[2]。要加大农田防护林的建设, 研究表明, 在农田防护林有效防护范围内, 地表风速减少30%~40%, 相对湿度提高10%~20%, 地面蒸发率平均下降29.2%, 土壤含水量增加20%~30%[10]。另外森林本身就是CO2气体的主要吸收库, 因此营造和养护农田防护林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增强农业系统抗逆性的重要措施之一。第三, 发展节水型农业。发展节水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包括水资源的时空调节、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以及提高植物自身水分的利用效率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根本目标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7]。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 旱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近一半, 尤其是秦岭-淮河以北主要是旱作农业[33]。应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采取各种措施涵养水源, 调蓄水流 (如挖蓄水窖、跨流域引水等) , 以便截取雨季降水[38];灌溉农业区应开展渠道防渗衬砌和建设畦田, 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发展喷灌、滴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引进和推广地膜覆盖、杂交玉米、免耕种麦模式化栽培等一系列栽培技术[38]。
㈡农作物方面的措施第一, 培育选用抗逆品种。由于气候变暖, 使农作物有效生长期延长, 同时还要预防自然灾害, 因此选用品种十分关键[22]。应选用耐热、耐旱和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38], 同时利用基因技术, 培育耐高温、耐干旱、抗病虫害、抗冷冻害的优良作物品种[34]。如淮北小麦品种选用可向半冬性、弱冬性方向发展, 既有利于冬季防冻, 又能发挥高产优势;多熟制可选用晚播早熟小麦品种;棉花选用高产潜力大、耐高温、耐阴雨的高产杂交品种;玉米、大豆可选用生长期偏长的高产品种[22]。另一方面, 可选育高效光合作用、光周期不敏感的优良作物, 以应对生育周期缩短和种植北界北移时对产量的影响。第二, 调整农业布局和耕作制度。气候变化使作物生长期的光能资源和热量资源增加, 复种面积扩大, 一些作物的种植北界北移。另外, 气候变化会增加或减少各个地区的降水量, 也需要调整水稻、小麦等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分布[40]。因此要对植被带和种植带北移的可能性采取规划措施[37], 合理安排农作物布局, 适度的将冬季越冬作物北移;通过发展冬季农业、麦棉两熟、小麦玉米间作和恢复、发展双季稻等途径, 提高复种指数[17]。
无棣县农业生产气候条件分析 篇7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利用无棣县1980—2010年的降水、气温和日照时数数据, 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在分析对农作物的不利或有利影响时, 分别对气象条件进行季节平均[3], 并挑选对农作物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进行阐述。
2 无棣县基础气候条件分析
2.1 水分条件
无棣县的年降水量通常为500~900 mm, 属于降水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无棣县春季的平均降水量一般为50~90mm, 较有利于作物的春季生长需要。当地夏季的平均降水量通常在300~900 mm, 完全能够满足农作物的水分需要。当有暴雨发生时, 要防止田间积水导致的洪涝灾害。当地秋季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20 mm左右, 较少的降水较有利于作物的成熟和收割。当地冬季的平均降水量20 mm, 降水量相对较少。研究表明, 不同作物生长对降水、日较差的要求不同, 喜旱作物要求的降水量相对较低, 平均降水量太高对其生长发育不利;而喜湿作物则刚好相反[4]。无棣县的年降水量能够大致满足小麦、玉米、大枣和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
2.2 温度条件
温度 (气温、地温和水温) 影响农业生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地理分布, 植物的光合、呼吸及蒸腾等生理过程, 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产品的产量与品质等。无棣县平均气温为13.6℃左右, 当地四季分明,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发现, 无棣县春季平均气温为14.3℃左右, 较适宜农作物的播种;夏季平均气温为26.7℃左右, 有时出现超过37℃的高温, 但往往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高温热浪对农作物有一定影响。当地秋季平均气温为15.1℃左右, 丰富的积温条件较有利于农作物成熟。当地冬季平均气温在-1.6℃左右, 较有利于隔年农作物的越冬生长。气温、地温和水温还间接通过生物体温对农业生物生命活动及产品生产产生重要影响[5]。温度条件还是病虫害发生发展以致蔓延的基本条件之一。从整体上看, 无棣县的气温条件不太利于农业害虫的生长和传播。
2.3 光照条件
光照是影响农作物的重要条件之一[6]。不同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的关系不完全相同, 但各种作物“光合作用—温度”曲线的一般形状是基本一致的。据多年统计资料, 无棣县属于日照比较丰富的区域之一。当地的平均日照时数在2500 h左右, 其中春季的平均日照时数为760 h左右, 较有利于农作物的春播和苗期生长, 能够基本满足农作物的越冬需求。
2.4 霜期气象条件
从多年的无霜期变化情况来看, 当地无霜期的演变趋势与农作物的生长趋势较为匹配和一致。从气候变化来看, 在20世纪60—70年代, 无棣县的平均无霜期一般在150~270 d, 80年代以后无霜期有所增长, 尤其是80年代后期无棣县出现严重霜冻的概率较小。晚霜则对大枣的生长和成熟有较大益处。
3 不利气候条件分析
冷害是指农作物生长季节温度在0℃以上, 有时甚至在20℃左右的条件下对农作物产生的危害。发生冷害时, 作物形态一般无明显变化, 有“哑巴灾”之称。根据农作物受害情况, 可将冷害分成延迟型、障碍型和混合型冷害。无棣县虽然四季分明, 温度变化比较平缓, 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北, 在夏季时有超过37℃的高温发生, 但一般持续时间不长, 因而危害相对较少[7]。当地的高温灾害主要包括热害、暖冬害等。但无棣县夏、秋季常有高温伏旱情况发生, 由于当地大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不高, 农业基础灌溉设施比较落后, 灌溉条件较为缺乏, 因而一旦发生高温伏旱, 极有可能导致农作物产量的降低。
4 结语
总体来看, 无棣县的温度、降水、霜期和光照条件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但低温冷寒和高温热害等对当地农作物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高温伏旱常常导致当地经济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因此, 必须合理利用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来规避气象灾害, 以趋利避害, 提高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杜顺义, 王志伟, 郭慕萍, 等.气候变暖对山西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 2009 (S1) :29-32.
[2]扎兰屯地区近30年气象条件变化及与作物产量的关系[J].气象, 2006 (8) :113-117
[3]黄先锋, 王胜兰, 赵开军.1961-2008年新疆奎屯垦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0, 4 (2) :54-58.
[4]周长江, 薛新慧.克拉玛依冬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1, 5 (2) :50-53.
[5]张青文, 林昌善, 张一宾.河北省农业气候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J].华北农学报, 1989 (3) :54-59.
[6]丁一汇, 任国王, 赵宗慈, 等.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及预估[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1 (1) :1-10.
东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篇8
关键词:东北地区,气候变暖,农业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全国气候的变化预测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这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 尤其是近期全世界异常的气候现象已经给许多的国家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人类的科学技术不管发展的如何迅速, 由于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依然最为直接。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生产大国, 世界水稻产量的约为一半为中国水稻的产量, 东北地区又为中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基地。因此关注东北地区的粮食问题, 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东北地区地处中国中高纬度及欧亚大陆东端, 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是中国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近百年东北地区气温变化的趋势与全球及中国的气温变化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呈明显变暖趋势[1-2]。近期时间, 全球的气温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呈现明显的变暖, 东北地区气温的变化与总趋势是一致的。作为世界三大黑图带之一的中国东北地区, 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基地, 由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商品粮约占到中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所以, 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东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对农业的灾害预防和指导粮食市场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农业的气候资源变化的表现如下:
1.光能源的变化:黄志英等以河北省为例, 通过对小麦和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估算, 得出自然降水条件下, 生产潜力很低, 仅为光温生产潜力的50%左右;而在灌溉条件下, 作物的灌溉潜力可达到光温生产潜力的80%。出现减少趋势还表现在东北大部分地区的生长季日照时数和年日照时数。最为明显表现的为:松嫩平原的东部。辽河平原的西部以及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大陆地表太阳总辐射总体呈减少趋势, 但是有明显的区域上的差别, 比如:吉林省太阳总辐射显著下降, 夏季增加显著。
2.热量资源的变化:研究表明, 近50年东北地区气温普遍呈升高趋势[4-8], 表现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气候变暖的表现还体现在夜间的增温, 早晚温差出现减小的趋势。作物的生长季积温出现明显的增加, 有效积温也开始增加。由此可以分析出东北地区的热量生产潜力开始提高, 热量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3.风速的变化:由于气候变化, 中国的东北地区的平均风速也呈现减少的趋势, 尤其表现明显的地区为:内蒙古的赤峰, 宋辽的平原, 辽宁的西部。
4.水资源的变化:近50年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4, 7-11], 但区域、年代以及季节差异显著。明显的表现地区为吉林的西部, 黑龙江的东部, 辽宁的东南部。在降水量减少的同时, 年降水量也在相应减少, 如果从季节上面来看, 春季降水数量减少的不明显, 冬季和秋季次之, 夏季减少的最为明显。
5.湿度的变化:同样出现减少的趋势还有平均相对湿度, 但是在区域上依旧有很大的差异, 辽宁的南部以及东北的中部的平均相对湿度呈现减少趋势, 其他地区则呈现出略微增大。
气候改变将会对农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气候的变暖, 会改变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黑龙江省的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的高产中心将会发生移动, 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
在本次影响评价研究领域中, 只有气候极端事件发生在作物生产季节内才会威胁作物的产量, 并且温度等气象因子的容忍度和敏感度在作物生长季的不发育阶段是不同的, 所以针对作物的发育阶段研究气温极端温度事件和它的影响才有意义。在此同时, 除了有不连续变化特征和波动性, 对于任一区域地区气候的变量, 还可能会出现偏平稳状态的强天气波动现象。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强天气波动中, 不管是多个气象因子还是个别气象因子综合引起的强天气波动, 维持的时间都比较短。如热浪, 寒潮等一些异常的强天气波动事件, 有时不一定会导致气候要素达到绝对的极端, 只是达到一种相对的极端。但是如果在作物的生长季内发生此类短期的相对极端气候, 往往就会给农生产带来巨大的无法估量的损失。比气候的平均变化更能威胁到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是发生这种危害的强度和概率比较高。
综上, 尽管因为气候的变化对于农业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但事实表明, 因为气候的变化, 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受到了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未来粮食的安全, 保护粮食安全的对策研究和适应技术非常有必要。适应技术可以分为两方面:一为在面对因为气候的变化对于作物的减产或增量的变化时, 政府的有关决策机构应积极的宣传指导, 对于农业结构有计划的进行调整, 以便实现潜在的效益和减少损失, 增强适应的能力。二为在面对气候变化时, 农民及农村社区应自觉调整他们的生产实践, 这取决于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掌握水平及收入的高低。所以气候变化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技术、政策、资金等的支持和投入, 需要多领域的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王遵娅, 丁一汇, 何金海, 等.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J].气象学报, 2004, 62 (2) :228-236.
[2]陈隆勋, 周秀骥, 李维亮, 等.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气象学报, 2004, 62 (5) :634-646.
[3]黄志英, 梁彦庆, 葛京凤.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估算及有效增产途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3, 24 (6) :446-451.
[4]刘志娟, 杨晓光, 王文峰, 等.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东北三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 (9) :2199-·148·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第41卷2206.
[5]李爽, 王羊, 李双成.中国近30年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 2009, 28 (6) :1593-1605.
[6]董满宇, 吴正方.近50年来东北地区气温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 2008, 30 (7) :1093-1099.
[7]付长超, 刘吉平, 刘志明.近60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时空分异规律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12) :0-65.
[8]中国气象局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东北气候变化公报.[EB/OL]. (2006-12-1) .http://www.lnmb.gov.cn/sy_news_content.asp?ID=2787.
[9]范昊明, 张瑞芳, 周丽丽, 等.气候变化对东北黑土冻融作用与冻融侵蚀发生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6) :48-53.
[10]孙凤华, 吴志坚, 杨素英.东北地区近50年来极端降水和干燥事件时空演变特征[J].生态学杂志, 2006, 25 (7) :779-784.
农业气候评价 篇9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应对措施;展望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61-02
Discussion of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A Case Study of Hanzhoung City
Chen Hao et al.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in Hanzhong City,Hanzhong 7230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aking Hanzhong Shaanxi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agricultural ecosystem of Hanzhoung basin,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Designed to la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and policy guidance to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 changes.
Key words:Climate change;Effect;Countermeasures;Research progress
1 氣候变化研究提出的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a或更长)的气候变动[1]。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响应是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发展而逐渐成型的。1992年UNFCCC阐明了其行动框架,力求把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从而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目前,气候变化相关问题已经被广泛关注和研究,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温变暖的影响,以及应对极端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已被世界主要经济主体国家作出区域的定位[2-4]。而UNFCCC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5]。
2 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目前,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这是全球整个生物圈的4个主要组成因子,涵盖了全球自然资源的形成源泉[1]。其中,气候变化最明显的是太阳辐射带来的气温变化异常,导致全球生态系统其他环境因素发生相应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以汉中市为例
3.1 汉中气候特征 汉中位于北纬32°08′54″~33°53′16″,距东南海洋约1 200km,在中国亚热带的北部。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横亘于地区之北,米仓山屏障于地区之南,它们对气流的运行有抬升阻滞作用,使寒潮暑气不易侵入。这样的地势和海陆位置对于汉中地区的气候因素影响较为强烈,使本区气候具有由暖温带向热带过渡之特点。在区内以秦岭、米仓山海拔800m为界,分为亚热带和暖温带两大气候类型。
3.2 气候变化影响 气温上升使汉中盆地区域原有优势作物产量降低,经济作物熟期提前,农艺性状发生改变,生育期、花期、种子成熟期、农业生产管理周期发生改变,农作物品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引起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发生改变,不可预测灾害性自然现象频率上升,病虫害草害新物种增加,寄生于农业生态系统的有益生物数量减少。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农化性质随着人类应对气温变实施的改善措施而发生变化,例如,施肥量的变化、施肥元素比例的变化、土壤有效养分土层深度发生。同时,汉中作为全国主要农业生态型城市,气温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当地野生动植物种类、种群的繁育和迁徙的改变,使野生生物资源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
3.3 应对措施 (1)农业主管部门或相关组织机构建立农业生态系统应急机制,针对逐年变化的气候问题构建农业生态系统评估模型,从农业作物产量、农业生态调功能、环境改善功能、农业生态潜在的社会效益进行综合预测和评估。(2)针对已经发生的农业生态变化的现象,合理且适宜地开展农业生态工程综合治理,比如土壤结构改善、农业地下水源涵养、农业污染综合治理等。(3)在提出相应改善措施的同时,需要加强农民对政策的支持力度,需要从生态补偿的角度来完善农业补偿政策。这部分的补偿不仅仅指农业产量的经济收入补贴,更重要的是气候变化后为改善农业良好环境而得到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补偿。
4 讨论与展望
目前,自然调控的机制在学术界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深入,但由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为因素,如何在尊重和了解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把握好人的行为准则尤为重要。那么,针对不同地区开展“农业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或建立“农业生态评价模型”,是目前较为合理、较为有效预测和改善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最佳方式和方法。该评估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面指标包括经济效益(如粮食生产、秸秆资源)、环境效益(蓄水防洪、涵养水源、水土保持、调节气温、净化空气、消纳废弃物)、社会效益(保持生物多样性、娱乐休闲、科研教育文化、就业保障和粮食安全)等;负面指标包括水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农药化学品污染等。这些评价模型的建立可以为应对今后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和政策指导。
参考文献
[1]王馥棠.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2]葛全胜,郑景云,郝志新,等.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地理学报,2014,69(9):1248-1258
[3]郭建平.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 2015,26(1):1-11.
[4]李虎,邱建军,王立刚,等.中国农田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控制技术[J]. 生态环境学报,2012,21,(1):159-165.
和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 篇10
和县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大县, 也是安徽省蔬菜生产第一大县、安徽省蔬菜产业化十强县, 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9万hm2, 年产各类绿色无公害蔬菜110万t, 产值21亿元, 占同期种植业总产值的72%, 农业总产值的50%, 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菜园子”。改革开放以来, 和县积极探索有效利用气候资源, 通过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更加适宜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 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尊重客观规律, 选择宜种地区、宜种作物和品种及适宜的种植时间、种植模式, 产出更加优质、安全、生态的农产品。同时, 积极探索有效利用气候资源给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 为农业三产带来了更多机遇和丰厚的回报。
1 和县农业气候资源分布特征
1.1 区域概况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 长江下游西北岸, 地处东经118°04′29″~118°29′52″, 北纬31°50′31″~31°50′46″, 地形地貌复杂,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及沿江一带地势较为平坦, 为长江冲积平原, 沟河港汊纵横交错, 水库、坑塘星罗棋布。沿江平原圩区土地面积占全县57.7%, 圩田最低海拔7.3 m。西北部多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岗地, 耕地面积约占全县48%, 最高山地海拔315 m。境内有牛屯河、姥下河、太阳河、得胜河、石跋河等5条河流, 另有滁河为县北界河。
1.2 气温
根据和县1981—2010年气象资料统计, 该县年平均气温为16.2℃, 全年最热月份为7月, 月平均气温28.4℃, 最高气温达38.6℃ (2003年7月29日) ;全年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为14.6 d, ≥35℃最多的年份是1998年, 达17 d;全年最冷月份是1月, 最低气温-9.2℃ (1984年1月23日) , 月平均气温为3.0℃;日最低气温≤0℃的日数平均为37.1 d, 日最低气温≤0℃最多的月份出现在1984年2月。春、秋两季温度升降快, 冬、夏温度变化小 (表1) 。
(℃)
1.3 日照
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对水稻、小麦等大宗农作物和辣椒、番茄等大棚蔬菜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影响。根据现有资料2000—2015年气象资料统计 (1981—2010年观测资料不全) , 和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912.6 h, 月平均最强日照月份集中在5—8月, 6月由于长江中下游梅雨季节的关系, 出现拐点低值。年日照百分率43%, 年日照百分率60%日数156.3 d (表2) 。
1.4 降水
据统计, 和县年均降水量为1 118.5 mm, 其中8月降水最大, 达229.3 mm, 全年降水分布不均, 6—8月降水较为集中 (图1) , 占年平均降水量的37%, 5—9月为暴雨多发期, 年平均暴雨日数3.1 d。由于地形和下垫面的影响, 极端天气发生时易旱、易涝。
1.5 地温
地温是表示土壤中的热量状况。根据1981—2010年气象资料统计, 地面温度 (即0 cm地面) 年平均温度为18.1℃, 年平均最高地面温度30.7℃, 年平均最低地面温度11.5℃。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气温较为相似, 适宜的地面温度对农作物增产增收及作物品质等有着重要作用, 加强土壤温度的监控, 合理调节土壤温度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2] (表3) 。
2 主要气象灾害及气候资源利用
2.1 主要气象灾害及特点
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分析, 和县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为暴雨、台风、干旱、大风、寒潮、雷电、低温冻害、高温热害。其中, 1991年特大暴雨洪涝、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1年持续干旱、2008年初雨雪冰冻、2013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持续性高温热害等天气过程, 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很大影响, 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2 气候资源利用及成效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积极倡导农业产业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 在创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过程中, 引导广大农业技术人员、种养农户大胆引进、应用“三新”技术。
以蔬菜产业为例, 11月至次年3月, 日照时间短、气温低, 和县广大农技人员以蔬菜生产棚体改良为抓手, 利用和县的气象资源优势, 积极开展GP-C9532复式日光温棚研究。由于年降水丰沛, 每年均受到台风的影响, 冬季有积雪, 气候条件要求蔬菜棚体从以元竹为材料的第1代棚体技术发展到以钢架为主结构的第2代棚体技术, 继而形成比较成熟的以多层次、多结构为主的第3代棚体技术, 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GP-C9532复式日光温棚棚型结构设计新颖、科学实用, 具有抗压性强、保温效果好、便于操作、生产性能和经济性能好等优势。截至2011年底, GP-C9532复式日光温棚技术实际应用面积48.33 hm2, 经测算平均效益高出普通大棚12.0万~16.5万元/hm2。棚体结构的改良和变化, 带动了农膜、微滴灌、微耕微播等新型棚体材料和蔬菜无限生长等新型栽培技术的更新应用, 拉长了和县蔬菜生产周期, 扩大了蔬菜种植范围、品种, 形成了具有长江中下游地区特色的“春提前”“秋延后”蔬菜栽培模式。
3 发展思路及建议
3.1 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 (养殖) , 增强农业抗灾防灾能力
以蔬菜产业为例, 近几年来, 和县把膨胀规模、建设基地、促进标准化生产作为核心, 通过政府推动、财政助力、农业实施、社会参与的方式, 积极推进蔬菜产业“西移北进”, 已建成的蔬菜生产标准园41个, 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7个, 辐射带动全县逾2.67万hm2蔬菜种植。各蔬菜生产标准园 (基地) 以设施化栽培为主要模式, 实行基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 较一般农业经营的抗灾防灾能力有很大提升[3]。
3.2 推进多样化经营方式, 减少农业生产灾害的影响
一段时间以来, 和县推进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大宗农作物, 大力引进和运用“三新”技术, 如油菜育苗移栽技术、水稻旱育秧与机插秧技术, 对增加产量、改良品种等具有较好效果。针对西部、北部山岗丘陵地带地形地貌特点, 从技术、良种、设施3个方面积极向广大农户推广“小五早”作物种植技术, 如利用地膜覆盖技术等, 促进早豆、早瓜、早薯、早玉米、早花生等“五早”作物生长发育, 不仅解决了种植结构、品种提前上市等问题, 也是丘岗地带农户现实的增收致富捷径, 而且避开了气象灾害易发时段, 间接地增强了农业抗灾防灾能力。
3.3 加强气象预警预报, 指导农业防灾抗灾
气象部门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关系密切, 及时做好农业气象预警预报, 能够有效防范农业生产灾害。农业部门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把农业气象灾害性预警预报列入农业应急预警处置机制, 建立工作机制,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工作联系, 如建立联席会议、工作通报等制度, 对于农业部门做好农业灾害性天气预防预警、指导农业抗灾防灾十分必要。
4 结语
和县地处东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 气候资源丰富, 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 既适宜种植喜温作物双季稻, 又利于秋播作物的安全越冬, 比较适宜水稻、小麦、油菜、棉花、大豆及辣椒、番茄等大棚蔬菜生长发育。
合理避开低温冻害天气、炎热高温天气, 如该县总结推广的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广大农户种植的蔬菜生产技术———“春提前”“秋延后”的大棚蔬菜种植模式, 高温闷棚煮田抗病虫技术, 病虫害绿色防控中和防治技术, 辣椒在田保鲜技术等, 不仅拓宽了农业生产活动时间和空间, 而且合理利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更能有效防范和减少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损失。
文章分析采用的和县近30年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象数据, 在气候因子、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会给分析的结论带来偏差, 今后将结合时间序列更长、范围更广泛的气候资料来分析, 以取得更客观、准确的结论。
如今, 互联网在经济领域引发各产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建构[4], 农业的发展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互联网+”当中。在“互联网+”时代, 可以利用气象卫星、互联网新媒体等,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 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 在“互联网+农业+气象”的时代, 农业抗灾防灾能力必将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段若溪, 姜会飞.农业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3.
[2]郭阳.探析地温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 2015 (1) :20.
[3]丁贤昌, 李衍素.设施蔬菜生产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
【农业气候评价】推荐阅读:
**省气候中心气候评价科创建“青年文明号”汇报材料10-08
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与气候的几个“极”08-30
气候类型05-29
气候背景06-06
春季气候06-29
气候趋势06-29
气候条件07-05
地理气候08-17
气候关系08-17
气象气候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