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题调查

2024-07-13

规划问题调查(共12篇)

规划问题调查 篇1

摘要:林业调查是一项对专业技术和知识要求极高的工作,同时也是在林地内进行的实践性较强的工作。林业调查包含林地面积调查、林分环境调查、蓄积等多方面,林业调查的工作环境异常艰苦、住宿饮食条件差、工资待遇不高,是对从事林业调查工作人员体能、耐力、意志力的多重考验。基于林业调查工作的这些特点,如果没有一个长远合理的规划策略,林业调查工作将难以开展。

关键词:林业调查及规划,存在的问题,建议

林业调查规划虽然是一项具有指导性和计划性的理论设计,但它的工作基点却是在实践中落实的,没有严谨求实的林业调查数据,林业调查规划就失去了参考依据,没有可行性。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林业调查及其规划是一个关联密切的整体,规划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上,没有规划,调查工作也会失去理论指导方向,力不从心。

1 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意义

与林业有关的很多工作都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的,而调查任务工作多在野外进行,受到很多不确定自然因素的影响,天气、季节、地形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拖延了林业调查的时间,调查完成不了,接下来的很多工作无法进行,连锁反应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阻碍了林业建设的发展速度。林业建设工作环环相扣,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紧密关联,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林业管理系统,确保林业建设各项工作的实施开展。林业管理包含了调查、规划、监管、检测等多个分支,其中规划工作在林业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对林业的各项工程建设具有承上启下的理论指导作用,相关林业政策也需要经过细致的调查规划才能顺利落实。

在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中,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多方面综合素养,它是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过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同时,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多变的林区气候又考验着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体能耐力。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本身就是最有效的人才培训手段,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考量有着深刻意义。

2 林业调查与规划中的问题

2.1 相对落后的专业技术水平

林业调查需要用到地形图的判读、地物判读、地貌判读等各种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用到罗盘、GPS、测高仪、夹板等技术设备。任何一个概念的模糊混淆,任何调查仪器的操作失误,都会使得最终的数据不够精确。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尽管目前林业调查工作队伍的专业技术有所提高,但远远满足不了林业建设的需求。另外,调查规划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还没有及时更新,部分地区调查装备陈旧过时,甚至出现短缺。

2.2 工资待遇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力的日渐强盛,社会各领域都急需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专业人才会给一个企业乃至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人才的价值体现应该与之创造的经济效益成正比。林业调查规划作为一项对技术要求非常严格的工作,并且需要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艰苦的野外环境,衣食住行的条件相对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林业调查工作者理应有更好的工资待遇,以保证他们的安全与健康,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艰苦的工作条件,长期的野外作业,不高的工资待遇,致使林业建设中各种人才的流失。

2.3 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

通俗点说,林业调查和规划工作离不开资金。人力物力的开支,仪器设备的开支以及在户外工作的各项日常生活开支等,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资金投入不足,林业调查人员在工作中难以展开手脚,常常出现有技术、没设备的尴尬情况。另外,从调查人员的工资待遇不难看出,林业的调查规划,还没有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

2.4 缺少专业教育

一方面林业调查规划工作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然而,针对林业调查的教育培训却几乎没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重视思想教育培养,工作经验的总结交流等,却没有重视专业人才的培训,加上各种原因造成的人才流失,导致能担负起林业调查工作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对林业调查及规划不够了解,部分具备专业技术的人员不会轻易选择这项工作。

3 林业调查与规划的建议

3.1 调查工作的完整性

林业调查根据具体工程建设的不同,调查项目和内容也不同。林业调查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技术设备和仪器,加上天气、温度等自然因素的干扰,在调查时需要多次反复地测试对比,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和数据的准确。调查步骤和环节要完整,不能因为操作难就不调查。

3.2 提高工资待遇

具备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理应得到尊重和善待,物质基础是一切工作展开的前提,只有实实在在地提高林业调查人员的工资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减轻生活和生存压力,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林业建设事业中。

3.3 更新技术装备

目前,一些地区用于林业调查工作的仪器设备等,依然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与目前很多林业建设工程严重脱节。由于设备的老套陈旧,加上年代久远难免会出现技术故障,极大限制了林业调查工作的进展速度。林业调查的资金投入和使用,除了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外,最主要的就是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林业调查工作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

3.4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时代需要技术创新,需要开发新技术。林业调查人员在原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要借鉴和参考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理念,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相结合,提炼出一套适合自身工作性质的技能方法。技术的创新不能拘泥于形式,只要有助于工作,有益于林业事业的发展,它就是创新。

3.5 增强法律意识

法律知识的欠缺,会让林业调查工作陷入被动,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例如,不能仅凭所谓知情人的片面说辞,就因此确定林权的归属。调查工作要严谨求实,调查结果要有理有据。任何企业、任何员工都不愿意陷入法律纠纷中,在加强专业技术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习林业调查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

3.6 提升职业荣誉感

林业调查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技术人员常年处于山区野外、风餐露宿、劳动强度大,经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使命感和荣誉感”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如果林业调查队伍没有高尚的精神支撑,就无法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常年累月地坚持工作。因此,针对林业调查工作的特殊性,要格外重视和关心调查人员的心理和生活健康,人文关怀同样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素养,这应该纳入林业规划中。林业调查工作的质量不是取决于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只有林业调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我国的林业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

4 结语

林业调查规划是一个庞大的工作体系,它的制定和完善需要多方面综合的考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林业调查规划的工作成效,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才能体现,工作人员必须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去等待和面对。只有真正地热爱这项工作,才能做好林业调查及规划工作,投身林业建设事业,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赵新强,王万峰,魏来等.关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

[2] 李利学.林业调查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15(16)

[3] 彭正武.林业调查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若干建议[J].绿色科技,2015(5)

规划问题调查 篇2

1、国家的政策指引

在我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之初,正是因为有了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支持,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近几十年,国家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政策机制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整体工作的模式和观念都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不重视,导致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发展的滞后,这也是造成现阶段国内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不完善的主要原因。建议,充分调查收集地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全面资料,经过专门、专业的顶层设计,根据时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契合此项工作本身的政策制度,并严令地方遵照执行。

2、地方政府的宣传引导

当这种思想观念体现到地方的林业部门时,就更加明显。除了少数几个林业大省,大部分地方政府的林业部门都是冷清衙门,无人问津。各地的宣传媒体可以经常看到各个部门的新闻内容,却很少能见到林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政府会议时,林业相关工作也经常同其它工作一起打包处理,一笔带过。建议,作为最直接的林业管理单位,各地方政府要适时转变思想观念,将林业发展的问题同其它发展问题同等考虑。因为林业生产建设工作是地方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又是林业生产建设工作的基础。

3、大众的林业发展意识

出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大众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更加模糊。很多人刚听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这个词时显得非常茫然。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国民对于林业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对森林植被覆盖率的关注甚至超过很多经济发展问题本身。建议,在全社会倡导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让植树绿化等活动跳出专门节日的秀场,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让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有一个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工作条件亟待加强

1、工作条件有待提高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一项非常坚苦的实地勘测工作。很多一线工作人员要常年在荒郊野外奔波,经历很多坚苦环境和突发状况的考验,甚至有时会遇到生命危险。但是现阶段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改制正在进行,很多一线人员能否继续在事业编制内工作尚不明确,再加上工作条件坚苦、收入较低,就会造成很多的人才流失。建议加大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资金投入,保证一线工作人员的待遇收入水平,并对长期在野外勘测奔波的人员进行专门补贴,改善野外工作条件。同时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野外工作人员进行跟踪报道宣传,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2、技术设备有待提升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对专业化、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有较高要求,好的技术设备对数据的采集和汇总处理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设备还是上世界七八十年代的水平,而且大部分已经年久失修,无法正常使用,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建议,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购置先进适合的专业技术设备,使得测量仪器和相关设备能够满足现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需要。

三、专业培训亟待开展

1、管理人员培训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项工作开展程度好坏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决策和定位。我国现有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十分匮乏,很多相关部门的领导都没有太多的林业管理经验,这就使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发展定位受到严重制约。建议,建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评机制。因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要求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和法律意识,在一段时间的培训实践后,如果不能满足本岗位的领导要求,就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保证地方林业发展工作的顶层设计无偏差。

2、一线人员培训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一线勘测是一项对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工作,需要他们有很强的综合专业素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真是的专业技术人才因为工作环境、待遇和个人发展问题不愿进入,非专业人才在其岗位上盲目蛮干,一些曾经的老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建议,有计划地组织现有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传授给大家,并定期组织考评测试,进行动态的淘汰管理机制,让真正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结论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对我国林业的管理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上述的几个关键问题之外,人员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思想观念、工作条件和专业培训等问题。所以我们在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同时,也是注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

作者:江坚 许鹏云 单位:德兴市林业局

参考文献:

《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调查分析 篇3

基于上述意图,我们设计了读书动机、学习状况、职业观、就业与择业,以及学生创业等方面共15个问题、65个选项内容,使学生做无记名选择回答。这样做比较能认真地反映学生心理状态,同时也规范了调查内容范围,能够较好地实现调查目的。

我们在各实验班进行实验,各班主任在组织选择作答及统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调查时间大约用了一周,参加调查测试的学生共有6个班,全部是一年级(下期)的护理专业学生,共有258个人接受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3个,其余皆是女生。

我们在对各班的调查统计进行了汇总,从汇总的情况看,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职业与就业观、竞争与创业意识,整体主流是正常的,这与学习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无关系。但是仍然有较大比例的学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误区。比如“就读职业学校是我的自愿”仅占参测人数的49%,可见多数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是不够的,甚至还有10%的学生认为“读职业学校是被招生老师骗来的”,有70%的学生认为“在职业学校毕业后应该由学校安排工作”,还有3%的人认为“我可以凭家里的社会关系找到工作”,有56%的人认为“根本没有想过创业”;“我不想创业”、”我不需要创业”、“我不可能创业”、“我不敢创业”的人分别为8%、6%、34%、8%。可见中职学生的创业意识是很淡薄的,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没有发奋学习的要求,无所事事,贪玩好耍。认为“自律性差的人创业能够成功的占了26%。种种心理误区不能不说是教师工作、学校育人的障碍因素,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研究新情况,切实消除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障碍,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中职学生。

从统计中可知,不想读书的占16%,想读书的但不想读职业学校的占15%,认为到职业学校读书是人生的一大错事的占7%,尤其是女生最为突出。表明就读职业学校是我的自愿总人数,从调查答卷中统计虽然占49%,但这部分学生的内心是矛盾的,因为女生占这部分人数的绝大部分,这表明部分女生在回答问卷时两面都选,由此看,宣传职业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还有待加强,端正好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心态,消除他们中存在“读职业学校实属无奈的心理”,使他们感受到读职业学校的优势和前景,自觉地热爱学校,热爱职业教育,为就读职业学校而感到自豪。

我们还要注意解决好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动力问题。事物的发展没有外动力不行,但没有内动力也不行,内因和外因是相互相成的。从调查统计可见,“靠家长和老师要求来读书”的占25%,这部分学生,缺乏主见性,什么事情都要依靠父母的选择或老师的规劝,当然,还有一些同学是随波逐流,一窝蜂的都来就读某个职业学校,并且大家都选择某个专业,读了几天书,才知道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假期中可能还有极个别的学生回家和父母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思想斗争;“为了让学校分配工作的”占70%,他们想在学校的帮助下求得一份稳定的职业,这部分学生家里社会关系简单,对社会了解很麻木,需要得到别人的指点和更多的帮助;“为了找一个知心的异性朋友的”占5%,这些学生对待学习很马虎的,这要求老师们要高度重视激发和调动学生们读书的内在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树立起学生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好风气。学习风盛,班风才良,全体班风良,全校风气才好,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和塑造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性人才。

对少数以异性朋友为读书动力的学生,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讲究工作方法,既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又要矫正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要让学生认识未成年人早恋的危害性和危险性。

关于自信心问题,统计显示,有21%的学生感到学习很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觉得学习成绩差,不可能提高学习成绩、自信心不足的心理状态。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参加有益活动,使他们感受和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后,还要解决好老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问题,统计显示,有35%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随老师的不同和老师的情绪变化而变化。这要求老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饱满的情绪,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去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趣和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能力是指順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中职生要顺利实现“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获得首次就业的成功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中职生在校就要培养自己与别人交往、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推销的能力;提高自己抗挫折的能力等等。当然,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平时在学习、生活中的训练,需要学生在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职业指导和法律》教学中,我们同样要抓好“热爱学校、热爱专业、热爱职业教育”的教学,开展读书竞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知法守法,为今后就业和创业打好理论基础;开展“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讲座,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同样要渗透职业指导和就业观的教育,更要加强学生的升学和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观和创业意识,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建立一个理想的平台。以集体为单位,以班主任为导师,在班级中开展以大家共同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主题的班团活动,这一方式是心理辅导中的一种集体辅导法。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可以是个别辅导也可以是集体辅导或伙伴辅导,而集体辅导和伙伴辅导更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在同伴与同伴的交流、讨论和辨析中,学生更易产生共鸣,这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将心理辅导课和班级的主题班会活动课结合起来,分年级开展不同主题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如《成长不烦恼》、《扬起青春的风帆》、《我行我秀》《职业生涯规划》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在宿舍中开展了“宿舍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宿舍美化大赛,“宿舍是我家”为主题的摄影、征文比赛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自然而然地深入到每个学生心理,学生之间的交流多了,相互体谅多了,团结协作相互鼓励多了,在全校形成了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逐步形成。

规划问题调查 篇4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要求技术人员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过硬的业务能力, 这样才能严格执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标准, 为指导林业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也要为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执行林业政策提供技术参考。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目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完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制度, 是每一个林业管理从业者都必须要面对的。

1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现状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在当前林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实地调查勘测实事求是地做好相关设计, 能够为林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对有效保护林业资源有特别意义。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主要承担着查清林业资源状况、科学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科研重任。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是脑力劳动, 也是体力劳动。不仅劳动对象众多, 而且工作情况带有不可预测性, 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需要野外工作, 作业面积广阔, 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内业整理工作也比较繁琐, 调查成果要用内业资料的形式体现出来。

2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存在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之处, 认识不足、资金落实不到位、人员素质低下、监管不力等不利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制约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健康发展。

2.1 认识不够, 观念落后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是林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可因为历史等原因, 人们对此重视程度不够, 不能把林业调查、检测、监督和林业发展有机融合, 林业建设缺少科学发展的基础, 对林业资源摸不清, 管理当然就缺少针对性, 有效保护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往往成为纸面上的口号。

2.2 资金不足, 设备陈旧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是比较艰苦的行业, 技术人员要常年在野外工作, 劳动强度很大, 生活条件比较差。由于受经济和社会条件的限制, 技术设备落后, 严重制约了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因为经费不足, 技术装备落后陈旧, 好些设备还停留在20世纪70代的水平, 当然会对调查规划设计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3 人员不整, 技术滞后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工作, 可从业人员的素质却是参差不齐, 有些人知识结构老化, 还有些人本身就不是科班出身, 技术功底也是先天不足。加上工作任务繁重, 有时还要赶时间赶进度, 必然会导致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效率不高, 含金量低下。由于长期从事野外工作, 内业都是通过夜晚加班完成, 设计质量难以达到要求。

2.4 意识不强, 监管薄弱

由于受到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一些调查规划设计人员, 法制观念淡薄, 经不住诱惑, 也会造成调查设计质量的下降。特别是监管不到位, 伐区调查规划设计质量更是大打折扣, 严重损害了林业的健康发展。

3 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的对策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林业体系, 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渗透, 我们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仅仅局限于资源调查这个单一的层面上, 难以形成完整的系统结构, 不能将调查规划设计和整个林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些调查规划设计方案必然带有片面性, 改革势在必行。

3.1 加强学习, 提高人员素质

不管是林业主管部门领导, 还是调查规划设计职工, 都需要加强相关学习。要提高认识和工作积极性, 当然就要进行思想学习和改造;要提高技术水平, 就要进行相关的业务学习和培训。领导要有长远的战略目光, 切实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抓紧抓实, 确保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有严明的制度, 有具体的目标, 有健全的监管机制。要把提高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当成一项建设工程, 建立学习培训制度, 落实好学习计划, 让职工在工作中成长, 在学习中进步。

3.2 加大投入, 改善工作环境

加大投入力度是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物质基础。更新老旧设备需要资金投入, 人员素质提升了, 如果技术设备不给力, 调查规划设计成果依然不会完美。所以, 进行设备更新, 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调查规划设计人员长期工作在野外, 生活环境较差, 要提高其工资待遇, 增加一些生活补助, 有效改善工作生活环境。这对提高调查规划设计质量肯定有助推作用。

科技实力需要加强, 这方面也需要投入。要提高整体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素质, 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 可以征聘技术骨干加入到队伍中来。这样可以最快速提升队伍整体水平, 对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3.3 科学管理, 打造过硬队伍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专业性很强, 而且要求专业对口, 可以说, 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决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的高低。所以, 做好专业调配, 对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至关重要。

3.3.1 要配齐配强设计人员

不妨在林业系统内部进行针对性招聘, 将那些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人员纳入设计队伍中来。只要待遇上有保障, 相信肯定可以配齐需要的人员。

3.3.2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好多新知识、新方法需要学习, 所以, 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要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这样才能迅速提高人员素质, 保证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质量。

3.3.3 加强设计人员思想学习和法制教育

调查规划设计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 难免有人要有权钱交易的想法, 设计人员法制观念高低, 对设计工作的影响不容小觑。加强设计人员思想学习和法制教育, 当然就是必须的和必要的。

3.3.4 设计工作管理中建立激励机制

只有充分利用激励措施的杠杆作用, 才能够迅速提升人员工作热情和责任心。要对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重奖, 并作为单位评先树优和职称晋升的优先条件, 这对建立行业新风必定会发挥正能量。

3.4 技术创新, 提高工作效率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虽然劳动强度大, 可其效果未有很好的保障, 这与技术落后有直接关系。所以新技术开发, 对加快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肯定有积极意义。

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先进平台来做文章, 不仅是技术更新, 也是观念更新。可以建立林业地理信息系统, 把数据统计与计算机数据、遥感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3S技术、森林资源数字模式等手段, 把最先进的技术成果运用于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之中, 当然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3.5 明确方向, 适应社会发展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缺少系统性, 工作形式简单, 工作内容单一, 这都不利于设计工作的健康发展。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也是当务之急。

修补漏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不是孤军奋战, 它是整个林业的一支生力军。调查规划设计成果也不能和林业系统分离开来, 这些原始数据, 不仅是设计人员的辛苦劳动结晶, 也是整个行业的宝贵财富。要把这些数据和整个系统进行有效互动, 只有调查、检测、监管要遥相呼应, 才能有效保护林业资源指导林业健康发展。和木材市场建立有效联系。林业资源调查不能是闭门造车, 要和木材市场、木材深加工、林业机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也只有掌握第一手的市场动态信息, 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调查规划设计方案。

4 结语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林业整个系统中最艰苦的岗位, 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因为对林业资源的调查规划设计, 关系到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这对林业健康发展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只有不断加强学习,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杜建忠.建宁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 2013 (02) .

[2]蔡文春, 叶章发.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 2000 (02) .

[3]巩文.林业调查规划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3 (01) .

村庄规划调查问卷 篇5

您好!我们组织这次“村庄规划建设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准确了解本村建设的真实状况,并及时掌握您对本村建设的心声和期盼,从而为我们更好地规划建设本村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填写本表是不记名的,希望您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实事求是地在___内填写和在“□”内酌情打“√”。谢谢您真诚的合作。您的年龄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从事职业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主要收入来源_____________家中是否有人外出打工_____________

1、您平时的空闲时间主要做些什么?

A.看书(报)□B.看电视□C.打牌□D.喝茶闲聊或走访亲友□E.其他□

2、了解各类信息的主要渠道是:

A.与人面对面交谈□B.电视、报纸、网络□C.电话或手机□

3、您家人主要出行交通方式是:

A.自驾(私家车)□B.公共车□C.自行车□D.其他

4、您认为村庄经济发展不快的原因是:

A.农业技术落后□B.农产品成本投入过高□C.本地经济落后,增收渠道过窄□

5、您认为本村应该新增一些什么样的基础设施?

A.体育设施□B.娱乐设施□C.花园广场□D.图书室□

6、本村未来建设中您最担心出现哪些问题?

A.自筹资金比例过高□B.出现豆腐渣工程□C.有人从中以权谋私□

7、您认为本村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规划的制定□B.乡风民俗的改善□C.资金的保证□D.其他_____________

8、您和家庭未来想采用以下哪种方式增加家庭收入?

A.发展高效农业□B.外出打工□C.贷款创业□D.旅游业(开馆子和旅馆)

9、如果村庄未来发展旅游业,您更希望如何经营?

A.自己经营□B.村委会统一经营后分红□

10、如果提供新的宅基地给您,您愿不愿意从老村中搬出,归还现有宅基地?

规划问题调查 篇6

关键词:重庆市;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97-02

为深入了解高职类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对重庆市2011级医学高职高专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选取重庆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大一学生,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形式为辅,通过现场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表、网络聊天交谈、深入宿舍访谈等形式抽样调查500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494份,有效回收率为98%,学校主要涉及重庆三峡医专和重庆医专,专业涉及中医骨伤、护理、临床医学、中药等20多个专业(方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当前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1.医学生专业选择依据和喜欢情况

专业选择是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素,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适合自己及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能够实现专业和职业的有效对接,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快速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据调查发现学生选择专业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图1所示,34%的人认为适合自己或喜欢专业而选择专业,26%的人根据就业形势来选择专业,40%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没有自我明确的观念和想法。而对于专业的喜欢程度,40%的学生喜欢目前所读专业,34%的学生不确定,不喜欢和没考虑过的占30%左右。这反映出有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比如家庭、就业形势,同时还有相当部分学生仓促、普遍盲目选择专业,缺乏综合决策,导致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

2.医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情况

如图2所示,在此次调查就医学生学习目标、未来打算、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当问及有无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过规划时,在随机抽查的500位学生中仅有27%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过非常清楚的分阶段性的规划;37%的学生有比较清楚的规划,但无长期规划;将近40%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规划或从来没有想过。在学习和生活目标确立方面,大多学生有清楚的长远或短期的目标,有35%左右的学生目标模糊或没有目标。这说明有相当部分学生对自我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学习和生活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对人生发展缺乏主动规划的意识。

3.医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度

大学生处于职业探索和职业准备期,要合理安排大学学习周期,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我们就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关键依据、内心需求度等方面进行了抽样问卷,结果如图3显示,有58%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重要,一般的占23%,只有11%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医学生内心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方面,60%学生需求度很高,25%的学生需求一般,仅有约为10%的学生不需要。可见绝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观念转变问题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

4.医学生对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满意度

学校在医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起到理念引导、具体指导、过程监控、条件保障及创造等作用。对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的满意度如图4所示,22%的学生非常满意或满意,47%的学生满意度一般,30%左右学生的学生不太满意。对所在的学校或社区职业生涯规划的中介或服务机构数量调查显示,17% 的学生认为较多,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数目较少,也有30%左右学生对此无关注。

在对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以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发展的调查时,绝大部分学生选取的方式是学校开设相关指导课程或举办讲座。34%的学生期望学校提供培训方式为邀请校外专家进行就业指导、求职技巧等方面服务,30%左右学生期望是到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实习。在对“在学习职业指导中,你最期望学到的是什么”一项调查中,有60%左右学生期望学习“求职、面试技巧、职业礼仪、形象设计”等方面的指导,选择期望学习“工作中为人处世原则”的比例为25%,15%的学生期望学习“从专业知识方面择业”。

从以上调研数据看;目前,几乎所有高校对于学生的就业工作都非常的重视和关注,学生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得到大家的认同和重视,也做了相关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限制,如缺乏专业专职的指导教师、缺乏物力财力的支持等,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和效果并不理想。

5.医学生就业观念和信心的情况

医学生的就业信心如调查如图5所示,绝大部分同学相信能找到工作,仅7%的同学无信心找到工作。在对“选择就业时,你以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及用人单位最看中的是什么”进行调查了解时,半数以上的同学把良好的发展空间作为择业的首选,爱好、薪水高低、稳定性各占15%~20%左右比例。对于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一题,有超过60的同学认为是个人能力,学历和专业各约占15%,从以上反应出当今就业压力大,以及对自己能力信心不足,缺乏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专业技术、社会实践少,成为同学们对就业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从医学生就业观念和信心的调查情况来看,医学生的自主择业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择业标准发生了变化,勇于打破传统观念和思维,不再单单重视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福利待遇,对单位的发展前景和用人机制的也很关注,同时高学历和名校效应也逐渐被淡化,更多注重个人能力。

三、推进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形式化,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明确目标,突出专业特色,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对于大一刚入校的新生,应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当前就业形势的了解和职业生涯的初步认识和规划。二年级学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对于毕业年级学生,应侧重临床实践操作能力锻炼以及就业形势了解、择业技巧的指导及就业前的心理调适。通过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教育,培养学生准确定位自我、主动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的发展和要求,有导向行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其次,职业生涯是一个持续动态的发展过程,不同的学生因自我特长和未来职业定位和发展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学校要有针对性开展职业咨询,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就业途径、职业发展等个性化咨询,让学生通过相对专业化的职业咨询少走弯路,充分调动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同时满足医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最后,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网建设,动态更新就业网信息,及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给予学生全程职业指导,拓宽学生的就业面,适应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制度体系改革的需要。同时,还可考虑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法规、政策咨询等在线服务及学生相互交流经验的平台。

2.加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持续发展

职业指导老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医学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培训,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在专业发展、职业定位、就业知识、就业信息判断和个性化咨询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任课教师、各院系招就学工干事、辅导员的技能培训,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教育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同时,加强与学校心理咨询室合作和联系,共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指导,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李存茂.医科类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J].时代人物,2008,(4).

[2]苟加明.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思考[J].就业咨询,2008,(15).

规划问题调查 篇7

平均月收入越低的老年人, 每年能够承受的教育经费就越低, 甚至于不愿意接受有经济成本的教育, 其中, 平均月收入低于500的老人, 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老年活动;在被调查的对象中, 表示愿意参与老年教育活动的人数占总比例的71.4%, 而表示不愿意参与老年教育活动的占28.6%;但是真正参与过老年教育活动的人数所占比例只有61.2%, 有38.8%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受访者中约有44.9%的老年人表示自己能够承受的教育经费平均每年在l00元以下, 100-200元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49.0%, 200-500元的占6.1%, 而没有受访者愿意接受每年500元以上的教育经费;所有受访者中认为老年教育很有必要的占总人数的81.6%, 可有可无的14.3%, 不需要的占4.1%。认为目前现有的老年教育活动能够满足需求的占总比例的12.2%, 基本能满足需求的占34.7%, 认为说不清的占总数的2.0%, 而表示不能够满足需求的占到了总受访人数的一半以上。受访的老年人中认为有必要设立有关部门来负责老年教育活动的占总人数的79.6%, 不需要的占14.3%, 不清楚占的占6.1%。

本次调查旨在分析和解决切实存在于老年人当前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对于有效提升葫芦岛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社会整体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快推进葫芦岛市老年教育的必要性

1.1人口老龄化时代迫切需要老年教育

1999年起, 我国已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 并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2015年7月16日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 截至2014年底, 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2.12亿, 占总人口的15.5%;其中约有2400万为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 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000万。一支数量庞大的老年队伍正无可回避的存在于我们的视野当中,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老年问题都要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不可避免的规划项目。老年人空闲时间多, 常常不知道干嘛, 甚至容易由此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而发展老年教育, 就是解决老年问题的很好的途径之一。因此, 推进新时期的老年教育, 已然成为了目前我国这个人口老龄化时代的迫切需要。

1.2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老年教育

目前我国的老年群体是一只较为特殊的庞大力量, 他们既是构成社会及家庭亲密和谐的桥梁, 又是维系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既可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 提高老年人的素质, 又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使老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 推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使老年人在生活中有所好、有所为, 既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和再社会化, 减轻社会压力;又可以增添老人对生活的热情, 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爱好及特长, 更加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纽带作用。因此, 推进新时期的老年教育工作, 已成为人口老龄化社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1.3老年教育能够使老年人“再社会化”

老年人是社会之宝藏, 他们经验丰富, 更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虽然他们不能再去一线挑大梁, 但如果加以正确引导, 并创造相应条件, 他们完全能够继续用自己积累的知识、经验、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 加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老年教育, 有利于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睿智才能, 更能够使老年人再次走入社会, 发挥余热, 在社会中进行“再利用”。

2当前我市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对老年教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 葫芦岛市很多人对老年教育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很多老年人自身对老年教育的重视就远远不够, 认为其可有可无, 甚至根本没有去接受教育的意识, 使得老年教育远远滞后于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其实, 老年人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殊不知, “老”是一个谁也无法背逆的命题, 而一个人是否“老”, 除了看年龄, 还要看精神。充盈的物质生活并不等于幸福快乐, 人类更需要充实的精神世界。人在少年时总忙于读书学习, 中年时忙于生计奔波, 只有到了老年时, 才算是真正能有时间交给自己。那么, 又为何要浪费这来之不易的自由时光呢。

2.2当前的老年教育难以真正适应需求

在国家的提倡之下, 我市也开始重视老年教育, 很多地方开设有老年大学, 甚至细致到很多社区都设有老年活动中心。但其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有很多老年教育重量而不重质。比较突出的是在课程的设置上, 受师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场所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还不能充分满足老年学员的社会化、个性化需求等等。另外由于我国老年教育相关的政策及法规仍处于空白状态, 使老年教育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3对葫芦岛市老年教育的发展建议

3.1提高社会对老年教育的重视

首先, 也是最重要的, 是要提高社会、尤其老人自身对于接受老年教育的认识度, 认可老人受教育的意义, 使他们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老年教育中去。其次, 社会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应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提高市民对老年教育的认可度和重视度, 让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重视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如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 充分强调了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让社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到老年教育中来, 让更多的社会人员关注老年教育, 鼓励社会成员以诸如志愿者、义工等方式参与到老年教育事业中来,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2老年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老年教育的形式不必只停留在“教育”。因为老年人不仅仅只有求知需求, 他们同样愿意展示自我、参与社会活动, 因此我们的老年大学应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学要, 为他们体现自我价值积极搭建平台, 可以开展第二课堂, 组织学员参与社会活动。再者, 可以积极开展高质量的社区化老年教育, 因为这种社区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便利的优势, 使更多的老年人就近参与进来, 能够有效的曾进他们受教育的积极性。

3.3把老年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结合

我国的老年教育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事业, 因此, 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靠政府, 更加离不开社会的资助。如果可以考虑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 能够让老年教育事业同社会的福利事业二者相结合, 使老年人接受教育成为社会给老年人的福利中的一部分, 让相当的资金投入到老年教育事业中来。相信有了福利部门的参与及帮助, 可以使我国的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更加顺利。

4结语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不断满足社会广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仅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我市的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就我国现状来讲, 老年教育事业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 更需要提高社会和老年人自身的重视。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 老年教育问题更加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摘要:人口老龄化的矛盾在我国日益突出, 随之而来的老龄事业发展问题也是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本文通过对辽宁省葫芦岛市的城市人口老年教育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研究, 以加快推进和发展葫芦岛市的老年教育事业为出发点, 对如何加强葫芦岛市老年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自主性、多样性、服务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了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一些办法。

关键词:老年教育,调查研究,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王戈.当前我国老年教育的问题与反思[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0 (5) .

[2]武国荣.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教育问题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9 (2) .

[3]人生贵善悟.北山梧桐.老同志之友[Z].2015年总第458期6下.

规划问题调查 篇8

学风是一所高校办学质量、育人水平、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 优良的学风能够促使学校教育事业长久而健康地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因此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永恒的主题。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结果看, 高校的学风整体状况不尽如人意, 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学风令人担忧。原因比较复杂, 有学生的原因 , 也有教师 的、学校的 原因 , 甚至跟整 个社会也 有一定关系。所以, 探索有效的教育机制和对策显得尤为紧迫。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差异, 加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自己的实际情况, 因此在制定教育与管理方案时, 不能不切实际地照搬照套, 更不能闭门造车。

在学风建设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系研究方面, 我国有不少教育学者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 大多认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成为学风建设助力的观点。正如赵会利所说:职业规划教育与学风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 所以高校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助力推动学风建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笔者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 (大二) 、2013级 (大一) 学生的学风情况及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展开深入调查与分析, 希望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优良学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二、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主要采用何瑾编制的《大学生学风建设调查问卷》, 以及袭开国、顾雪英编制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进行了问卷, 并根据高职生的理解能力及本研究的需求对问卷的问题表述做少许修整。

《大学生学风建设调查问卷》问卷共设置了四个因子 , 分别是学习的态度和观念、学习的认知和品质、学习的环境和压力、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在原有的确定目标的能力、认识自我的能力、认识环境的能力、制订计划的能力、反馈修正的能力五个因子的基础上, 增加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因子。两份问卷分别三十道题目。问卷按Likert5级评分 , 即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 有点符合、较符合、完全符合, 分别赋予1分、2分、3分、4分、5分, 得分越高学风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现状越好。

本研究采用克伦巴赫Alpha信度系数法对两份问卷分别进行信度分析。《大学生学风建设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为0.8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为0.95.这说明两个量表经过修改后的信度都是可以接受的。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2013级、2012级 ( 大一、大二 ) 学生为调查对象 , 共发放问卷300份 , 回收问卷247份, 剔除无效问卷后, 有效问卷220份, 有效回收率为90%, 其中男生96名, 女生124名, 2013级学生78名, 2012级学生142。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 主要分析对我院学风和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在年级上的差异, 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对学风的预测力。

(一 ) 学 风 和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能 力 的年 级 差 异 。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

由表一可以看出, 220名调查对象在学风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值基本在三四分之间, 大一、大二年级学生除了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上有显著差异外, 其他因子并无差异。也就是说, 大一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显优于大二学生。

(二 ) 学 风 与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能 力 的 关 系 。

首先本研究采用Pearson的相关系数, 对学风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各个因子方面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在此基础上, 本研究又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各因子对学风的预测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二: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

由表二可以看出, 当以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作为自变量对学风进行预测时, 只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学风的三个因子有较好的预测力, 它们分别是学习的认知和品质、学习的环境和压力及学习的态度和观念。其次是认识自我的能力、确定目标的能力及制订计划的能力分别对学风有一定的预测力。也就是说,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越强的学生, 学习认知和品质、学习的环境和压力、学习的态度和观念越佳;认识自我的能力越强, 学习认知和品质、学习环境和压力越佳;确定目标的能力和制订计划的能力越强, 学习态度和观念、学习习惯和方法越佳。

四、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 ) 加 强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意 识 教育 不 松 懈 。

从以上调查结果看,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优于大二学生, 这并非偶然现象。由于学院在大一新生刚入学时, 进行了大规模的入学教育, 其中重点内容便是树立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意识, 而随着入学教育的结束, 职业规划教育慢慢淡出学生的生活, 导致大二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逐渐淡薄。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强弱关系到学风的优劣, 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应该不断强化, 采用多种教育形式长期不间断地进行教育。

(二 ) 从 学生的 职 业 发展 需 求 , 建立完善 导 学教育 体 系 。

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良好学习风气的关键。学习主动性的形成, 一是要有强烈的内驱力, 二是要有足够的外动力。大学生对职业发展的需求, 是可以利用的最好的内驱力。但是如果没有外动力的及时促进, 这个内驱力就会消耗殆尽。

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及对未来就业问题的关注, 在学习方法、学习方向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当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时, 学习很可能便处于懈怠或停滞的状态。因此, 外部导学教育发挥的引导、指导、监督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学院已有学业导师、导生等制度, 但导学教育体系仍需进一步研究普及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会利.对推进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教育职业, 2011 (11) :90-91.

[2]王珏.理工科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6:59-63.

[3]张精华, 蒋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的目标导学体系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1:52-54.

[4]袭开国, 顾雪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的编制心理学探新, 2010.1:78-83.

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思考 篇9

1 林业调查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对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要进行林业建设就需要有清晰的目标作为指导, 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思路, 切实可行的方法是林业管理有效实施的保障。这些标准与规则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林业调查规划, 对辖区内的林业资源进行摸查, 才能掌握其具体的发展规律。但是,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 林业部分的一些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度不是特别高, 导致林业调查与规划工作的质量一直上不去, 在制定林业发展目标的时候缺少有效的数据支持, 使得林业资源的管理与控制成效不高。

1.2 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工作队伍不稳定

由于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任务量相对比较大, 工作的强度也比较高, 导致当前的林业调查规划工作难以满足需求。第一个方面, 林业调查规划单位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随着我国事业体制的改革, 林业单位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改革中, 虽然林业单位具备生产服务性的特点, 归属于事业单位, 但是还存有财政以及人员界限不是特别清楚的问题。这样的状况就可能导致一些工作人员思想上的不稳定, 难以全身心的放在工作中去。第二个方面, 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条件不是很好, 其具体的待遇跟工作人员的付出不成比例。可以说, 林业调查规划是整个林业工作中条件最艰苦的一个, 这些工作人员要长时间在边远的林区工作, 存在比较大的劳动强度, 生活与工作条件都不是特别好。加上林业调查工作可能存在的危险性, 社会舆论给这些林业调查与规划工作人员施加了无形的压力, 很多专业化的人才正在流失之中。第三个方面, 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教育力度跟不上。一般来说, 林业调查规划的专业骨干力量都是来自一些高等院校或者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但是由于近年来对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宣传力度达不到, 一些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 不愿意考虑这个专业, 还有很多新毕业的学生都只是看到了其工作艰苦的一面, 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使命感, 他们觉得即使改行也不想从事这项工作, 导致人才队伍的不稳定。

2 提高林业调查规划工作质量的策略

2.1 提高对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重视度

由前文所述, 因为一些林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不重视, 导致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质量存在问题, 加上这项工作的体系不是特别健全, 在调查的时候只是注重了比较浅显的部分。随着人工造林数量的增长, 加上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导致林权的复杂程度也在提高, 传统的工作方法难以适应林业发展的需求。所以, 对于林业部门来说, 要提高对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重视度, 对现有工作中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地方进行改革。在开展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时候, 可以先综合考虑我国的木材市场行情, 积极了解林业相关的一些机械设备。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 负责调查规划的人员要顾及林业建设的各个环节, 从造林管理、树木采伐到木材的加工等部门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查规划。这样一来, 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才能更加全面地反映林业发展的状况, 为林业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2.2 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与信息化建设

林业调查规划属于一项综合性质的工作, 对专业性的要求比较高,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也可以看做是一项政治工作。林业调查规划人员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 这样才能加快调查规划的速度, 不断提高调查质量。对于林业调查规划的成果来说, 主要是评定森林经营的具体成效、从而制定林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吃苦耐劳、大公无私的精神, 还要有专业化的技术做支撑。作为林业部门, 要加强专业人员的思想培养, 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 多层次地开展培训工作。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 还可以送那些学历不是特别高的工作人员去林业院校培训, 或者请院校的专业教师来单位培训, 这些都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 随着科学信息化的发展, 林业部门也要注重信息化建设, 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 因为互联网带来了很多新的知识与实用的软件, 提供给工作人员有效的信息, 要加大互联网资源在林业中的应用力度。

2.3 增加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规范性和执法性

在现阶段, 要提高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人员的水平, 就要对各自的任务与工作职责进行划分, 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用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让他们明白干与不干有很大的区别。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重点是生产的业绩、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通过有效的考核与管理, 让工作人员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晋级, 让单位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结合在一起, 把个人能力与福利待遇挂钩, 从而提高调查规划的整体队伍水平。现在林业调查规划已经逐步涉及到法律层面, 在调查中还可能存在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没有被重视, 像林权问题是不是科学严谨, 因为由此带来的误差可能存在法律纠纷的隐患。所以, 要保证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系统性与专业性, 就要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林业工作的正常开展, 维护林业秩序, 保护集体与个人的合法权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 科学合理的林业调查规划是系统的、整体的, 具有很强远见性质的, 也是符合客观规律、切实可行的, 不能存在漏洞和缺陷, 不能加入主观臆断的因素。我国林业要发展、要振兴就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提高对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重视度, 注重林业调查工作的开展, 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与信息化建设, 增加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规范性和执法性, 制定科学性、前瞻性的工作方案, 从而为林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王宗宇, 陈彦兵.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进森林调查工作.科技与企业, 2013 (15)

[2] 伍国荣, 潘开志.冕宁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探析.中国西部科技, 2013 (18)

村庄规划调查研究初探 篇10

关键词:村庄规划,调查,研究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城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乡村聚落也快速地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在这一极佳的背景和形势下, 进行村庄规划调查研究对于完善新农村发展理论体系和指导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研究视角的“内察”

1.1 城市化的冲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由国家统计局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当时城镇人口总数已临近全国总人口数的1/3, 比2000年前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由于中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10年底, 中国城镇人口已达到6.6亿人, 城镇化水平经统计已达49.6%。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浪潮不断侵袭, 对其乡村地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首先, 城镇建设用地区域的不断扩张, 乡村地区被强行压缩, 其表现为城市范围扩展逐渐慢慢向乡村地区推进。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 我国城市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3个增加到了666个, 城市拟建成区面积也由1999年的2.42万平主公里增加到2004年的3.03万平方公里, 6年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40%。其次, 为迅速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 许多农村地区也被加入其中, 开展了大规模的“拆村并点”等工作。根据建设部《历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 到2007年未, 全国当前集镇有14168个, 村庄总数264.7万个, 与2006年统计数据相比, 集镇与村庄数量都在逐步缩减 (表1) 。然而, 取而代之的却是传统的乡村居住模式被所谓城市居住“新村”模式所“改朝换代”, 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地域特色不复存在。再者, 大多数村民对于自身的历史文化环境常常表现出默然的态度, 尤其是一些传统聚落古民居, 面临着被“推倒重来”的命运, 亟待保护 (图1) 。

面对城市化的强烈冲击, 当今的村庄建设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 更新传统乡村聚落, 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而非拷贝城市的发展模式, 是我国当前村庄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资料来源:《历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

1.2 严峻的“三农”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都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究其根源在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大国, 其农村社会位于全世界最复杂的社会形态, 村落文化底蕴深厚、人地矛盾堪紧、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体制复杂。从我国当前总的国情来看“三农”, 其主要的特征集中表现为农村、农业、农民欠发达, 现代化程度较低, 城乡收入差距不平衡等方面 (图2) 。其“三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收长增长缓慢, 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不成正比。根据历年中国财政部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 到2010年底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数已由80年代初期的1.9倍上升到了3.4倍, 这一“只增不减”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当前仍然存在着城乡收入增长差距过大的社会问题 (图3) 。

第二、财政和金融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有限, 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基础发展滞后。以2004年为例, 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11452.4亿元, 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34%;各级财政支农支出1671.4亿元, 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5.89%;农业贷款余额9843.1亿元, 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5.55%。这些支出数据表现, 显然可以看出与“三农”问题在国家的地位不相称。

第三、农村贫困人口仍然“恒河沙数”。据不完全统计, 农村有绝对贫困人口2000多万, 相对贫困人口4000多万, 每年还有因各种灾情产生的7000多万灾民需要救助。这一现象足以让我们看出“三农”问题的严峻性。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 “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没有得到实质的改善。一直以来, 农业是弱势产业, 农民是弱势群体, 他们的利益很难得到实质的保障, 农民因土地、生活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上访的人数每年都创下历史新高, 这足以说明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1.3 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

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乡村生态环境总体都在恶化, 只有局部得到恢复和改善。由于快速的城镇化与盲目追求经济的增长、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和环境保护制度与措施的不完善, 造成了乡村资源被不合理开发与利用, 使乡村生态环境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如农田使用面积缩减、土地荒漠化加快、化肥以及农药污染危害加剧和乡镇企业不断增加等等 (图4) 。村庄原生态循环系统发生了质的变化, 传统的乡村景观风貌与自然景观亦渐消失殆尽, 对于今后村庄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极其不利。

然而, 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大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承载能力过大的现象, 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人口过剩、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 其中生态经济建设成为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几年来, 我国的农村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比较活跃的发展阶段, 农村城镇化不仅成为缓解我国大中城市发展过程中压力过大的重要手段, 而且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新方向。因此, 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经济建设成为关系到我国健康发展的进程乃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内察”后的方向确立

上述种种问题的产生渊源, 实际上都来自于现代各种极具渗透的“外部力量”, 这一“外部力量”从逻辑关联的层面来看, 它不是与乡村空间内蕴着的各种“自然”逻辑加以交织融合, 而是“试图替代”, 对其主体的积极性漠视。将自己当作成“无所不能”的使作者, 是带来一种脱离村庄、村民的真实需求的“成见”或“偏见”态度来行动, 大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和花架子, 热衷于“盲目性”变新、变样, 不顾实际, 不求特色。针对我国当前村庄规划建设误区的存在, 从认识论及实效性层面来看, 主要是一种针对城市规划主体的认知及其实践的有效性而展开的先验批判经验, 将其得来的经验不加区分地用于村庄中来, 认为建立在此经验基础上才具有“合法性”。这种“看似当然、其实不然”的经验主义, 从而导致对其村庄研究的“背景”缺乏“交代”。村庄是村民的村庄, 而村民是分布在千差万别的各个区域内的深受地方文化浸染的具有地域化特征的具体的个体。为及时纠正偏向、偏见, 走出误区, 需对村庄与村民求得更加贴切的剖析, 由此开展的村庄规划建设, 方能深度体现村庄、村民的需求。

3“人文转向”的村民需求重构及建议

“人文转向”是在村庄建设与发展中, 要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 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 着眼于人性, 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为此在村庄人居环境营建中应该营造服务于大众也利于大众使用与需求的空间来强化和满足人们在这些空间中得以尊重与关怀。

村民休闲生活主要是在农闲时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和健身活动, 如北方地区农村村民经常进行扭秧歌、唱大戏等活动, 南方地区村民喝茶、聊天等, 此外还有大众棋牌、麻将等活动。

3.1 生活场所的重塑

在武汉地区大多数村庄都没有广场和公园, 公共生活场所整治的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 如将打谷场、场院或闲置地等, 整治成村民活动的公共场所。村庄的室外公共性生活空间通常是村民闲暇时光聚集、休息、娱乐的场所, 条件好的村庄建立村民中心活动广场或者绿地公园;条件较差的村庄通常可利用本村的村委会或是道路交叉口的空闲地, 成为村民聚集交谈、休息、娱乐的活动地方。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丁店村将废弃农舍改造为休闲功能区。此空间, 在农闲期间“一张方桌、一副麻将、一杯热茶”, 村民十分热衷于此, 其乐融融 (图5) 。

3.2 习惯性场所的吸取

几乎在每个村庄都能发现村民常常聚集的一个相对较为固定的场所, 尽管此空间质量可能不高, 如古树下、水塘边。因此, 村庄建设的过程中, 应该尽量继承和拓展这些空间, 延续已有的场所精神。在黄陂区李集街六家砦村, 生活洗涤塘是一个较好的传统延续, 在规划中针对村民使用村庄右部水塘洗涤的习惯, 对此空间进行了拓展改造。建成后, 村民对此空间延续的建设模式, 认可度普通较好, 时常村民还会定期对此进行一定的维护 (图6) 。

参考文献

[1]宫本宪一.环境与开发[M].林志明, 译.日本:岩波书店, 1992.

[2]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3]郑弘一.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曾菊新.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规划问题调查 篇11

关键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

为了解我县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通过对2011年秋期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资料分析,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存在着建证建卡率差、接种率低等问题。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垫江县境内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和小学2011年入托入学新生。

资料来源:收集各乡镇卫生院、桂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总上报的辖区内2011年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统计报表及相关资料。

资料分析:将收集的垫江县2011年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补证、补种疫苗报表资料,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通过对垫江县2011年秋期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数据统计,入幼儿园7 500人,有预防接种证6 709人,持证率89.45%;入小学1年级新生11 526人,有预防接种证9 277人,持证率80.49%;Ⅰ类疫苗接種合格率,脊灰89.69%和73.46%;百白破81.57%和83.34%;麻疹81.91%和83.34%;乙肝91.33%和83.50%;流脑86.03%和54.92%;乙脑78.20%和74.55%。2~3岁入托儿童比6~7岁入学儿童,在持证率和Ⅰ类疫苗接种率上有显著增高,说明低年龄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好于高年龄组儿童。但均与规范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讨论

提高辖区内适龄儿童建证率、Ⅰ类疫苗接种合格率既是免疫规划的中心工作。要整合资源,多措并举提高“两率”。⑴利用妇幼部门的孕产妇保健资料,全面掌握辖区新生儿出生情况,及时为其建立“预防接种登记信息”。基层医疗机构,对辖区内所有孕产妇从怀孕的第12周就要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开始健康管理。妇幼机构还要定期统计上月各乡镇、社区新生儿出生的基本情况。要充分利用好此些信息:①对所有新出生儿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②对所有辖区内新出生儿童建立预防接种登记信息,并发放预防接种本、预约成长期间的疫苗接种。⑵拓展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为儿童补建“预防接种登记信息”和接种疫苗。基层医疗机构要对辖区内新生儿家庭开展访视,要对0~6岁儿童建立《健康手册》。要将预防接种纳入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去做,在日常的健康管理中,要重点检查儿童有无预防接种证、免疫规划疫苗是否按时全程接种,要建立转介机制,若遇儿童无证和未接种疫苗,及时转介到预防接种门诊补证和补种。⑶建立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合一的新模式,共推两项工作上新台阶。基层医院,疫苗接种和儿童保健各是一拨人在做,两者信息互不交流、工作互不往来,要将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工作整合,儿童无论是到医院来搞保健还是来接种疫苗,都先由儿童保健医师分诊,需要接种疫苗的,就转入接种疫苗程序,若需儿保的就做儿保。⑷认真实施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有计划地开展补建补种。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能有效促进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管理,保持疫苗的高接种率,为控制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在学校的流行发挥积极作用[1]。①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协调,督促教育、卫生部门认真实施。②要加强对从事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要让他们熟记0~6岁儿童,需要免疫疫苗的品种、程序、针剂次。③入学入托查验时,卫生部门要安排专业人员蹲守,现场督导查验工作。④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参与查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教育,要宣传查验预防接种的目的和好处,求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⑸多形式发送接种信息,预约告之疫苗接种。基层预防接种门诊首先要全面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每个月末要通过系统进行认真筛查下月各村有哪些儿童需要接种疫苗、要接种哪种疫苗,打印《疫苗接种通知单》,派由村医生等有目的地发放到需接种儿童监护人手中,通知其按时前来接种疫苗。其次是在接种本次疫苗时,在其预防接种证上,用铅笔填写预约下次接种疫苗时间、接种疫苗品名,发放知情同意书。

参考文献

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分析 篇12

1 实例概况

重庆规划地块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峡口镇大兴村, 规划区为三峡库区吴淞高程175.00 m (黄海高程173.32 m) 水位线以上, 面积约0.345 km2, 调查范围为评价范围外延至长江, 调查面积约0.423 km2。滨临长江右岸, 南东侧为苦竹溪, 西侧紧靠茶园新区的通江大道, 交通条件较好。

2 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概况

2.1 评估区实际地形地貌情况

评估区地貌特征为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地形呈呈半岛状, 北东侧临江, 南东侧为苦竹溪, 西侧紧靠茶园新区的通江大道, 总体地形北西高, 南东低, 地面高程为162.34~230.46 m, 相对高差69.12 m。苦竹溪一侧斜坡自然坡角一般在10°~20°间, 长江一侧岸坡自然坡角一般15°~45°间。

2.2 评估区实际地质构造及地层结构

广福寺向斜穿越调查区外东侧, 向斜南东翼岩层倾向为285°, 向斜北西翼岩层倾向为115°~133°, 倾角为16°~30°。

评估区主要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土 (Q4ml) 、统残坡积 (Q4el+dl) 粉质黏土以及统冲洪积 (Q4al+pl) 粉质黏土, 其中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 (Q4al+pl) 粉质黏土当中的下伏基岩属于侏罗系里面统沙溪庙组, 岩性为泥岩以及砂岩等类型。

2.3 评估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

经过对该区域的水文条件进行评估发现地下水较为贫乏。在整个区域内大部分地区被残积物以及填土层所覆盖, 每年的雨季都会出现上层滞水现象, 但是并不严重, 而旱季的水量大多会经由蒸发或者下渗等逐渐消耗流失。基岩裂隙含水岩层本身属于侏罗系当中的统沙溪庙, 岩性主要包括泥岩以及砂质泥岩等。水文地质条件总体简单。

2.4 评估区地震情况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 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 5 s, 另据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评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5 评估区域内的不良地质现象及主要人类工程活动

经现场调查, 调查区内在长江、苦竹溪侧库岸带, 存在塌岸现象 (影响面积0.050, 占规划区面积14.48%) 。此外, 未见泥石流、地下采空区等其他不良地质现象。

评估区西侧修筑的茶园新区通江大道侧, 形成了一般高约5~15.00 m的人工填土边坡和一般高约7~20.00 m的人工挖方边坡。人工边坡按公路设计的坡比自然分阶放坡, 填土边坡取1∶1.50~1∶1.75, 挖方岩质边坡取1∶0.50左右。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小, 边坡分布规模小, 影响面积为0.0008 km2, 影响面积小于调查区面积10%。综上所述,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总体不强烈。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综合总体划分为中等。

3 致灾地质体类型及稳定性评价

(1) 滑坡现象:通常滑体的外形都呈现阶梯状, 后缘部分裂缝发育, 通常都是呈现圈椅状, 局部位置会出现下错变形现象, 严重的话甚至出现滑塌问题, 坡体的裂缝一般情况下会与坡向斜交, 主要呈现的状态有直线以及之字形等, 长短程度各不相同。一些滑坡的前缘部位会出现鼓丘。根据物质组成情况可以将滑坡划分为土质以及岩质滑坡两个主要类别, 通常土质滑坡的滑体厚度都会保持在2~5 m之间, 上部较下部薄一些, 滑面呈现单一状, 并且滑动面跟坡面几乎呈现一致。在评估区域内, 滑坡灾害影响的规模较小, 但是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 会对居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等造成极大的威胁。一般滑坡主要表现为将居民居住房屋拉裂进而出现变形甚至倒塌等现象, 处于滑坡上的房屋所处地基发生变形、院坝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开裂下错问题, 给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根据相关调查发现, 该规划区域内滑坡的一些地攻会出现较大的蠕滑变形问题, 虽然目前能够保持稳定, 但是在遇到降雨季节、库水涨落较大时节以及受到人类工程活动的较大影响后, 都容易出现整体滑动问题。在还没有进行滑坡问题的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之前, 需要实时监测滑坡的稳定性程度, 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

(2) 危岩 (崩塌) 现象:这一问题大多数是由一些自然因素引起的, 一般都会出现在高陡边坡坡肩的坡角超出70°的一些高临空面上, 通常会在沉积岩地层当中进行发育, 在遭遇强降雨等季节时会受到重力卸荷营力的影响从而引起崩塌问题。通常在陡崖位置处都会发育多组陡倾裂隙, 而且这些裂隙的排列非常杂乱, 大多都呈现不规则状态, 在降雨等的影响下岩体的裂隙会不断加大, 最终引起崩塌。在评估区域内危岩 (崩塌) 都是具有较强的突发性以及隐蔽性的岩质, 会带来较大的危险隐患, 一般都会在持续降雨过后出现, 它的发育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人们很容易对其产生松懈情绪。在发生这类型的崩塌问题时会伴随非常大的势能, 直接顺坡而下, 并且不断的翻滚撞击, 会将其下方的所有建筑物全部摧毁, 造成较大规模的破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崩塌灾害会产生较大的危害性, 而且防治起来难度较大, 在重庆境内受该灾害的影响较大, 陡崖地貌经常可以见到, 所以需要将该区域作为主要的防治对象。

(3) 不稳定斜坡及人工边坡现象:该问题具有较为明显的变形迹象, 而且潜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在该评估区域内发育有土质不稳定斜坡以及岩质不稳定斜坡, 前者一般都会在连续强降雨时发生, 与此同时还会受到人类工程活动的较大影响;相对于滑坡来说, 土质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变形迹象会小一些, 变形体通常会在应力较为集中的地方发生拉裂缝甚至局部坍塌等问题, 位于变形体位置上的建筑物基础普遍下沉, 斜坡上面的房屋会发生歪斜, 地基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形。调查区主要为构造侵蚀剥蚀丘陵地貌, 斜坡坡角一般10°~25°, 局部可35°~45°。斜坡上土层薄, 主要为可~硬塑状粉质粘土, 一般厚度0~2.00 m, 局部洼槽内3.00~10.00 m。通过调查, 斜坡地表覆盖层无滑移变形现象, 区内斜坡体未发现滑坡, 地表无变形、开裂等不良迹象, 斜坡天然整体稳定性好。通过岩体结构面的赤平投影分析人工挖方边坡, 不存在沿外倾结构面滑移, 故边坡不易发生整体沿结构面滑移破坏, 仅坡面风化严重 (如图1) 。

(4) 塌岸现象:塌岸是指河湖岸坡, 在地表水流冲蚀和地下水潜蚀作用下所造成的岸坡变形和破坏现象。调查区位于长江与苦竹溪之间, 库岸长2.65 km, 库岸均为土质岸坡。根据岸坡工程地质条件与变形机制, 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库岸再造主要为冲蚀、剥蚀型。本次调查评估采用图解法进行塌岸预测及库岸再造分级, 预测结果为塌岸主要发生于长江库岸一带, 塌岸高程为186~203 m, 高于城市准建线182 m, 最大塌岸宽度为68.04 m, 塌岸程度较强烈;而在苦竹溪库岸一带, 塌岸高程为179 m, 低于城市准建线182 m, 最大塌岸宽度为23.05 m, 塌岸程度轻微;冲蚀、剥蚀型塌岸规模较小, 危害、影响范围小。综合上述, 调查区库岸塌岸强烈程度总体为长江库岸较强烈~强烈, 苦竹溪库岸轻微。

4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根据调查区内地质环境条件的异同、致灾地质体发育程度的异同和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可能性的异同及降水量, 结合易发程度指数并配合宏观判断进行。本次将调查区划分为19个小区。

再根据地质环境易发程度指数计算, 将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地质灾害低易发、中易发和高易发三类区, 其中低易发区 (Ⅱ) 面积0.2487 km2, 占评价区面积的72.02%。该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 易发程度指数Y=0.517~0.560;中易发区 (Ⅲ) 面积0.0466km2, 占评价区面积的13.50%该区地质环境条件中等复杂, 易发程度指数Y=0.690~0.721;高易发区 (Ⅳ) 面积0.050 km2, 占评价区面积的14.48%, 其地质环境条件复杂, 易发程度指数Y=0.838~0.88 1。

5 结语

通过本次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评估区内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Ⅱ) 规划基本不受限制, 在规划区外围的临江一线进行规划建设时, 应注意基础形式的选择和埋置深度。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Ⅲ) , 一般不宜规划可能导致高切坡、高填方、深开挖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Ⅳ) , 该区规划应慎重, 不宜规划人群集中及可能导致高切坡、高填方、深开挖的建设项目, 宜作绿地建设。

摘要:对于拟建工程来说, 在提供防止灾害发生、进行工程用地等方面规划的过程中, 需要收集大量的有关区域地质环境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调查和分析工程建设场地附近潜藏的地质灾害情况, 并有效的评估拟建工程所在地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具有的危险性、易发性。基于此, 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1]郑颖人, 赵尚毅.岩土工程极限分析有限元法及其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 2005 (1) :91-98.

[2]邱向荣, 袁仁茂, 许伟文.公路边坡灾害危险性预测模糊综合评判法[J].水土保持研究, 2003, 10 (3) :26-28.

[3]左三胜, 赵志祥.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初步研究[J].灾害学, 2004, 1 9 (2) :4 7-5 0.

上一篇:公共权力腐败下一篇:热动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