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肾结石

2024-07-07

婴幼儿肾结石(共7篇)

婴幼儿肾结石 篇1

喀什地区是结石病高发地区,笔者统计了2009年1月~2010年7月在喀什地区二院泌尿外科住院接受治疗的婴幼儿结石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09人,女40例,男69例,汉族18例,维族91例,其中年龄3月~1岁59例,1~3岁50例,城市33例,农村76例。在临床症状上,本组病例中无症状由于体检发现结石者81例,以呕吐、腹泻、腹胀、纳差症状就诊22例,出现发热8例,血尿15例。109例均经B超及CT检查确诊。B超及CT检查发现其中单侧肾结石66例,单侧输尿管结石20例,膀胱或尿道结石5例,结石位于双侧肾或输尿管内18例。CT诊断率较高,但因对患儿辐射较大,所以不能做为常规检查方法,本组以肾结石为主,结石最大0.3~1.5 cm,平均0.8 cm。在双侧结石病例中,有5例以无尿急诊收治入院,入院检查血尿素氮11.2~29 mmol/L,平均17.4 mmol/L,血肌酐490~810 mmol/L,平均596 mmol/L。

1.2 治疗方法

(1)109例结石,直径≤0.5 cm的采取补液总攻治疗辅助碱化尿液,其中有61例自行排出。6例无法排出者,采取手术治疗,其中3例采取肾或输尿管切开取石,3例采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2)42例结石直径>0.5 cm的均采取手术治疗,35例行肾盂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7例采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机腔内碎石,并取出碎石。(3)5例合并急性肾衰给予急诊手术治疗,其中3例分别行双侧肾盂切开取石术,1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行盂管交界处切开取石及成型术,另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例同时行双侧输尿管下端切开取石术。

2 结果

2.1本组病例均手术成功,无输血、无输尿管损伤穿孔,术后恢复可。术后均复查B超及CT,证实结石清除干净的42例,结石残余的6例,其中双侧的1例。均顺利出院。

2.2结石成分分析:本组中共获取48例手术患者结石标本,其中:尿酸铵结石20例(42%),草酸钙尿酸混合结石19例(39%),草酸钙结石5例(10%),磷酸盐结石4例(6%),双侧结石患者的标本基本一致,为尿酸铵结石。

2.3有85例结石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其中未有新生结石患者。对于6例残余结石患者的随访半年,结石未见增大。5例急性肾衰结石患者术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在术后2周后均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结石复发及再次肾衰发生。

3 讨论

喀什地区是泌尿系结石病高发区,通过复习资料,结石发病率达64%。其中尤以低龄化、多发结石为特点。

总结本院近2年收治入院的婴幼儿结石患者,认为本地区婴幼儿结石病的特点:(1)发病年龄小,平均1.5岁,其中尤以维族农村儿童为主,这可能与此类儿童的饮食习惯及营养情况有关。(2)发病隐匿,难以发现,病情发展迅速而严重者多多见。本组有5例以急性肾功能衰竭接诊。主要原因是由于患儿难以交代病情,家人医学常识差,难以早期发现结石。经济较差,不进行常规的体检,直到出现严重症状(无尿)才就诊。(3)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上,主要通过B超进行筛查[1]。B超检查是发现及明确患儿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手段及方法,无创、便捷、价廉,高频超声是筛查小儿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手段,能够大致了解结石的大小、位置及造成的肾、输尿管积水的程度。而术前需要最终通过CT确诊,提高诊断率。(4)结石成分的特点:本地区结石病例以尿酸结石及尿酸草酸钙混合结石为主,究其原因,考虑可能与多是无母乳喂养,完全靠奶粉喂养;本地区属干旱、日照时间长、农村生活习惯不喜吃菜、以肉食面食为主等因素有关。

在结石病治疗上,笔者认为:结石的大小及积水的程度决定治疗的措施。小儿泌尿系结石结石≤0.5 cm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本组6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一个月,包括水化、碱化尿液和服用中药,结果61例结石排出,6例没有改善而转为手术。而结石大小>0.5 cm的均采取手术去除结石。积水的严重程度决定治疗的时机,严重的肾积水即使结石较小,也应积极早期治疗,以减少患侧肾脏的肾损害,以期尽可能保护和恢复肾脏的功能。

在急性肾衰的婴幼儿患者,治疗应以积极采取外科手术解除梗阻引流尿液,保护和改善肾功能为主。本组5例患者均同时通过手术解除梗阻疾病(结石或狭窄),并充分引流,术后肾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均获得满意的结果。

4 总结

喀什地区泌尿系结石病呈高发特点,并具有发病年龄小,起病重,结石成分以尿酸结石及尿酸草酸钙混合结石为主。这需要加强宣教,改善地区饮食特点,定期的体检,以期早期发现结石,早期处理,减少结石对肾脏的影响。在选择治疗方式上参考结石大小及肾积水的严重程度[2]。对于手术患者尤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早通过手术解除梗阻,引流尿液并保护肾功能是治疗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龙福芝,黎承杨.三聚氰胺与泌尿结石.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0,30(1):64-66.

[2]周骏,梁朝朝.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功不全的诊疗体会.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923-925.

婴幼儿肾结石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8年9月11日以来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确诊的报告病例。

1.2 方法:

用现况和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设计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对患儿的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录入统一设计的Epi data数据库, 采用Excel、Epi inf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截至2008年12月30日, 全省各地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11 900人,

到患儿家进行流调的占41.0%, 在医疗机构调查的占59.0%;调查病例在门诊就诊占67.7%, 住院病人占29.9%, 就诊情况不详的占2.4%。

2.2 性别、

年龄分布:11 900例患儿, 男童6 912例, 女童4 988例, 性别比为1.38∶1。年龄最小的不足1月龄, 最大的145月龄, 平均 (中位数) 21月龄;其中36月龄以下患儿占87.2%。分布在全省14个市 (州) 86个县 (区) , 仅1个县无调查报告。

2.3 就诊情况:

所有病例最后确诊医院都是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报告具体就诊医院病例11 459例, 占96.3%;在1所医院就诊的病例9 663例, 占84.3%;先后在2所医院就诊的病例1 462例, 占12.8%;先后在3所医院就诊的病例259例, 占2.3%;先后在4所医院就诊的病例75例, 占0.6%。

2.4 首发症状:

报告首发症状的病例5 081例, 占42.7%, 以哭闹和排尿困难所占比例最高, 分别为48.3%和42.8%。按系统划分, 以排尿困难、少尿、尿色深、浑浊和尿中有结晶和颗粒物等泌尿系统症状为主, 占76.3%;恶心、呕吐和腹痛等消化系统的症状占32.6%;发热、烦躁、咳嗽和乏力等一般症状占22.8%, 见表1。

2.5 主要症状和体征:

以排尿哭闹、排尿困难、尿色异常和少尿为多, 占94.3%;消化系统症状次之, 占54.6%;发热、咳嗽和烦躁等症状占41.4%;尿中有颗粒物、血尿和无尿等较严重的症状较少, 分别占5.4%、2.4%和0.7%。

2.6 B超检查结果:

报告B超检查结果的患者11 206例, 占94.2%;B超检查结果不详的694例, 占5.8%。11 206例患者中, 以肾结石为多, 占87.8%;其次为肾积水, 占23.3%;输尿管等结石较少, 占3.5%。B超还发现有个别的胆结石和尿道结石病例。也有个别病例检出先天性肾脏发育不全、肾囊肿、肾萎缩和肾弥漫性病变等。

2.7 主要治疗方法:

报告具体治疗方法的病例11 113例, 占93.4%;治疗情况不详787例, 占6.6%。以大量饮水治疗为主, 占68.0%;其次是内科补液治疗, 占26.1%;外科干预和透析治疗较少, 分别占0.8%和0.4%。

3 讨论

3.1 我省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婴幼儿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38∶1,

接近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 低于文献资料[3]。但男性依然高于女性, 考虑与出生人口的男女性别比和男孩较受家庭重视食用奶粉的高暴露率有关, 也不排除性别间泌尿系统的特征影响。36月龄以下的患儿占87.2%, 与该年龄段儿童对乳制品依赖性较强和摄入量较多的有关。首发症状以哭闹和排尿困难所占比例最高, 分别为48.3%和42.8%。按系统分, 以排尿困难、少尿、尿色深、浑浊、尿中有结晶和颗粒物等泌尿系统症状为主, 占76.3%;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的症状占32.6%;发热、烦躁、咳嗽和乏力等一般症状占22.8%。主要症状和体征以排尿哭闹、排尿困难、尿色异常和少尿为多, 占94.3%;消化系统症状次之, 占54.6%;发热、咳嗽和烦躁等症状占41.4%;尿中有颗粒物、血尿和无尿等较为严重的症状较少, 分别占5.4%、2.4%和0.7%。随着病程的进展, 患儿消化系统的症状和发热、咳嗽等一般症状增加。尿中有颗粒物、血尿、水肿和无尿等较为严重的症状较少, 说明重症病例相对较少。

3.2 小儿尿路结石仍以下尿路结石为主,

其次为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少见[3]。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婴幼儿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以上尿路结石为主, 肾结石占87.8%, 右肾结石或积水高于左肾。考虑与三聚氰胺较为黏稠的物理特性、代谢特点和人体组织学特点有关。此外, 我省还发现了2例胆结石的患儿, 不排除三聚氰胺引发泌尿系统以外其他系统和器官结石的可能性。仅见有关胆结石个别病例报告, 应考虑与事件发生后, 各医疗机构满负荷筛查泌尿系统结石, 没有对其他器官结石进行检查有关。

3.3 治疗以内科补液治疗和保守药物排石治疗为主,

外科干预和透析治疗较少, 符合我国发布的诊疗原则要求, 同时也进一步说明重症患儿占少数。

三聚氰胺的毒性较低, 在动物体内代谢很快, 且不会残留在体内[4]。如果摄入的三聚氰胺含量较低, 会很快经肾脏排出, 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婴幼儿在摄入含有高浓度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后, 可引起泌尿系统结石, 但食用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奶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病情较轻的患儿愈后较好, 即使发生急性肾衰竭, 及时治疗后肾功能也可以恢复。

参考文献

[1]廖承琳, 潘家骅, 吕勇, 等.问题奶粉导致小儿泌尿系统结石的诊疗策略[J].安徽医学, 2008 (6) :47.

[2]林祥梅, 王建峰, 贾广乐, 等.三聚氰胺的毒性研究[J].毒理学杂志, 2008, 22 (3) :216-218.

[3]米华, 邓耀良.中国尿石症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3, (10) :26.

婴幼儿肾结石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120例中, 男75例, 女45例, 年龄21~75岁, 平均40岁。临床表现:肾结石的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尿。诊断要点:典型的发作性绞痛、血尿史可提供诊断线索, 化验检查尿液见到红细胞, 血清尿素氮、肌酐测定可帮助了解有无肾功能损害。超声检查:B超可以初步诊断肾结石。因为B超简单、快捷、价廉、没有放射线, 通常作为首选常规诊断。泌尿系统X片也可以作为初步检查和治疗后的复查, 但要注意有1/10的肾结石在X片上不显影, 通常称为“阴性结石”。确诊肾结石需要依靠CT及静脉尿路造影 (IVU) 。去除结石的方法需要根据结石的部位、数目、大小、肾功能、是否合并解剖异常、是否合并感染、以及身体状态等情况来制定。一般来说, <6 mm的肾结石, 以保守治疗或观察为主。6~20 mm的肾结石, 首选体外碎石。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不能只凭一次B超结果或X片就进行体外碎石, 应当诊断明确后再进行碎石。>2 cm的肾结石首选经皮肾镜取石。治疗结石后, 一定要进行仔细的复查, 以明确结石是否完全排出, 这一点非常重要。

1.2 治疗方法

采用MJ-108C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本机是选用B超定位方式, 准确定位是碎石的根本保证。碎石前先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 了解患者结石在体内的位置、数量、形态、深度、最佳探测部位、角度, 有必要做好标记。患者上床前, 先确定患者应躺下的方向、体位, 待患者躺好后固定好绑带。观察B超显示器上结石图像是否出现, 如果观察到结石体准确使结石移至图像上第二焦点处, 开始释放脉冲。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3 d, 口服排石药协助排石, 5~7 d后B超检查复查, 重点观察输尿管是否通畅, 结石是否排净, 如有残留必要时复碎。

2 结果

本组120例中治疗1次者68例 (57%) , 治疗2次者35例 (29%) , 治疗3次者11例 (9%) , 治疗4次以上者6例 (5%) , 失败2例, 其中1例行经皮肾镜取石, 1例行输尿管镜下取石均成功。

3 讨论

3.1 治疗体会

本人近年来治疗数千例泌尿系结石, 有失败的教训, 对碎石治疗2次后, 形状、大小无变化的肾结石, 应考虑结石与肾盂存在严重粘连, 甚至包裹, 应改用其他治疗方法治疗, 输尿管本身狭窄或畸形, 造成结石散开也无法排出, 如有因膀胱颈部梗阻致使碎石不能顺利排出体外等报道[4], 结石停留输尿管某一部位时间长达6个月~2年, 患侧肾脏中、重度积水, 周围组织可发生较显著的炎性反应, 甚至在其下方产生息肉样增生、瘢痕形成、管壁增厚、结石嵌顿及管腔狭窄等病理变化, 肾功能差, 有报道肾功能正常或轻度积水患者疗效优于患肾不显影或重度积水患者[5]。也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 体会如下:大多数0.4 cm以下结石能自行排除, 0.4~0.6 cm以及部分1.0 cm结石经中西医治疗能排出体外。所以应严格掌握碎石禁忌证及适应证可以避免或降低相关并发症, 禁忌证有出血性疾病、孕妇、未控制的高血压、尿路感染期、过度肥胖以及尿路畸形, 对于个别不配合的患者可以适度镇静;纠正出血性疾病;急性尿路感染先用药物控制;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者需停药2周, 复查凝血功能正常后再进行体外碎石。对较大或较硬的结石, 建议高、低能量冲击波交替使用, 有助于提高碎石成功率及安全性, 不要强求一次性粉碎而增加冲击的次数、速率和能量。急性期的患者, 先抗炎、对症等治疗后择期碎石。体形肥胖及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常规行清肠后再行碎石可减少碎石次数, 提高碎石疗效, ESWL是一种效果好、创伤小的治疗方法。治疗前1 h饮水800~1 000 m L使肾盂及输尿管内不断有尿液充盈, 局部能量不能累积, 因此不会对输尿管造成损伤。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可扩张输尿管、增加输尿管的蠕动, 不但可起到尿液引流作用, 还可减少结石摩擦力, 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而且可避免产生“石阶”, 减少肾绞痛和肾损害的发生[6]。年老体弱、小孩及长期卧床患者, 且结石数目多体积在2.0 cm以上, 位于输尿管上段等, 尽管是适应证, 也不要选用碎石, 以免因碎石后结石排入中下段急性梗阻致肾衰。肾结石选择背部入路的原因:冲击波入径短, 能量衰减相对较少, B超检查肾脏图像显示更清晰, 利于定位, 治疗体位易于固定。定位要准确B超显示模糊或不清楚的尽量不做治疗。碎石时冲击波能量逐渐增加, 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左肾上极结石因距心脏较近, 能量稍低, 下段和膀胱结石可适当加大能量;ESWL少有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肉眼血尿, 常在12 h内消失, 武跃清和郭新武[7]认为肾损伤和ESWL的冲击能量和冲击次数有关, 也和结石的大小、位置有密切关系。力晓飞等[8]认为在ESWL治疗时, 电压高或冲击次数增多均可导致肾周围出血。

3.2 碎石后注意事项

(1) 饮水:每日饮水量约3 000 m L, 使尿量增加, 增水行舟, 起到冲洗结石的作用。 (2) 运动:跑步、跳绳、功能锻炼等, 能使输尿管平滑肌产生蠕动, 动作电位加强。 (3) 热敷:沿肾、输尿管走形部位或患处热敷, 可起到使肾盂、输尿管扩张作用。 (4) 饮食宜忌:少吃高胆固醇、高热量、高钙、高草酸及辛辣酒酪等食物, 饮食清淡。 (5) 对症处理。

总之,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一种微创、方便、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法 (ESWL) 治疗的120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的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1次者68例 (57%) , 治疗2次者35例 (29%) , 治疗3次者11例 (9%) , 治疗4次以上者4例 (5%) , 失败2例。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法 (ESWL) 治疗尿路结石创伤小, 效果肯定, 但对于较大的结石及停留时间较长的结石, 需多次碎石, 且并发症增多, 结石直径与停留时间作为选择ESWL的标准。

关键词:肾结石,治疗,体会

参考文献

[1]谷现恩, 梁丽莉.尿石症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00-318.

[2]郭应禄.腔内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399-429.

[3]叶章群.应重视尿石病的病因诊断和防治[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1, 32 (1) :6-7.

[4]王思泉, 朱洪炜, 张祖豹, 等.B超定位低能量ESWL治疗尿路结石4 512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 16 (4) :154.

[5]杨冬园, 李栋滨.B型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 (附820例报告) [J].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4, 27 (1) :78.

[6]周尤强, 殷波, 章成, 等.双J管在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 17 (3) :130-131.

[7]武跃清, 郭新武.肾结石ESWL致严重肾损伤的分析和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3 (13) :99.

复杂肾结石的手术治疗 篇4

关键词:肾结石,外科手术

肾内型肾盂合并鹿角形结石手术治疗较困难。1998年4月-2008年3月,我们对31例肾内型肾盂鹿角形结石行肾窦内肾盂及肾下极背侧肾实质切开取石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23岁~60岁,平均年龄42岁。患者均患结石多年,间断腰部疼痛,其中肉眼血尿病史17例,均未予积极治疗,经B超及KUB+IVP(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发现肾内型肾盂鹿角状结石,其中3例为双侧。术前抗炎,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健侧卧位,抬高腰部,取经腰部11肋间或第12肋切口入路,充分游离肾脏和近肾门上段输尿管,暴露肾蒂,分离肾脂肪及包膜,沿肾盂外间隙分离,于肾后唇下角处剪开肾包膜隔,用手指分离扩张肾盂外间隙达肾窦内,以食指伸入扩大。选择肾后唇下1/3始,沿下极背侧弧形切开,用7号丝线在切口两旁做锁扣式缝扎,每针相隔约1 cm,边缝边切,切口的长度视结石的情况而定,用拉钩牵开肾实质切口,充分暴露肾窦内肾盂。直视下在结石外面做Y形肾盂切开,仔细分离肾盂黏膜与结石之粘连,根据结石形态的不同,以不同的方向转动和牵拉结石,取出结石,对照术前X线片,仔细探查肾盂和肾盏,以取尽结石。将导尿管插入各肾盏,用生理盐水冲洗肾盂肾盏,将血块和残留小结石冲出,肾盂输尿管内放置双J管做内引流,用5-0肠线间断缝合肾盂。肾实质用7号丝线缝合,肾周放置多孔橡胶引流管,关闭切口。

2 结果

31例取石成功,结石最大者5 cm×4.2 cm×3.0 cm,合并小结石最多者达23枚。平均手术时间130 min,平均出血量260 ml,手术中及术后无大出血病例,术后血尿2 d~8 d后转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8 d,术后3个月行KUB+IVP,无结石残留,肾功能改善。

3 讨论

肾内型肾盂鹿角形结石的治疗是泌尿外科难题之一,目前主张治疗方法为经皮肾镜和开放手术。经皮肾镜取石可明显降低残石率,但设备技术要求高,且有一定的并发症;扩大肾窦内肾盂切开术,一般难以将结石取出,易引起肾盂和肾窦的撕裂,还可能损伤肾窦内血管而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

梅骅认为:肾血管在肾窦内,前干走行在肾盂的前方,分出上段动脉、上前段动脉、下前段动脉和下段动脉,后干走行在肾盂的后段,入肾后延续为后段动脉。每条段动脉均有相应供血区,上段动脉分布于肾上端,上前段动脉至肾前面中上部及肾后面外缘,下前段动脉至肾前面中下部及肾下端,后段动脉至肾后中间部分。肾各段动脉之间彼此没有吻合,若某一段动脉血流受限时,其相应供血肾实质即可发生坏死。肾窦间隙及肾内肾盂大于肾门口径与肾外肾盂,故延伸肾盂切口加后基段间区肾切开,符合肾动脉及分支的解剖基础,与血管平行,肾实质切口不大,却暴露良好,是取较大或巨大结石较合理的肾切口[2]。

不阻断肾脏血流行肾窦内肾盂及肾下极肾实质切开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得以推广和认可[3,4]。本手术方法具有不需要分离、阻断肾蒂血管及局部低温处理,肾实质损伤小,能提供充足的取石野,出血少,操作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肾内肾盂并发鹿角形结石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苏泽轩,金庆骝,梅骅,等.肾窦内肾盂加肾后部段区切开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9,10(5):323~325

[2]梅骅.泌尿外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0

[3]陈仕平,许恩赐,叶传忠.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5,16(9):594~596

肾结石手术治疗150例临床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观察组

本组150例患者为我院2006年6月~2010年3月门诊收治的肾结石患者, 其中男107例, 女43例;年龄19~74 (平均42.8±7.9) 岁;单发57例, 多发93例;其中左肾84例, 右肾61例, 双肾结石5例;鹿角形结石21例, 结石直径1.2~6.3cm。150例患者中伴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107例, 其中轻中度积水84例, 重度积水23例;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14例患者一侧肾功能不全, 其中9例患者一侧肾无功能;此外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2例, 肾性高血压3例, 肾积脓5例。行急诊手术27例, 其余123例择期手术。

1.1.2 对照组

本组158例患者为我院门诊同期收治的肾结石患者, 其中男97例, 女61例;年龄20.5~76.7 (平均43.0±9.5) 岁;单发65例, 多发93例;其中左肾86例, 右肾67例, 双肾结石7例;鹿角形结石20例, 结石直径1.3~6.2 cm。150例患者中伴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109例, 其中轻、中度积水85例, 重度积水24例;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一侧肾功能不全16例, 其中11例患者一侧肾无功能;此外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3例, 肾性高血压2例, 肾积脓7例。行急诊手术34例, 其余124例择期手术。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结石直径、数量、肾功能受损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本组150例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前150例患者均经B超、CT、静脉尿路造影、肾功能检查、中段尿培养以及其他常规检查。手术切口选用经患侧第12肋切口或肋下切口进入, 其中行肾盂或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91例, 肾盂、肾后下部联合切开取石48例, 肾盂、肾下极联合切开取石术11例。取尽结石后, 应用导管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各盏内小结石、碎石、血凝块等[3,4,5]。探查无结石残留, 输尿管通畅后, 留置双J管内引流, 肾周置负压多侧孔胶管引流,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5d。术后无出血和漏尿, 拔除引流管, 30 d拔除双J管[6], 2例患者术后4周起残石行ESWL治疗。

1.2.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 加药物排石治疗。仪器选用XT03C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由上海嵩海医用装备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前均经X线系统定位, 定位明确后开机治疗。治疗体位:158例患者在仰卧位、侧卧位下完成治疗。工作电压:9.0~13.0 (平均11.5±2.7) kV;频率60 次/min;放电次数1480~2790 (平均1956±257) 次。治疗结束后均行X线机复查, 确定结石已经被震碎, 或者部分震碎后, 择机行二次治疗。治疗1~4次, 治疗期间均口服排石汤治疗。组方:金钱草30g, 蒲黄炭30g, 小蓟25g, 白茅根25g, 白芍25g, 海金砂20g, 石苇20g, 冬葵子18g、生黄芪17g, 玄胡15g, 鸡内金15g, 泽泻各12g, 琥珀5g (研末冲服) [7]。每日一剂, 文火水煎服, 分早晚2次服用。7d为一个疗程。

1.3 监测指标与监测方法

统计患者手术治疗前肾内结石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结石残留率, 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统计术后肾结石的复发情况, 包括复发时间、结石位置等, 计算复发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 148例患者一次取石成功, 占98.67%, 2例患者发现残留结石, 冲击波碎石后, 结合药物治疗, 结石自行排出, 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对照组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 痊愈97例, 好转34例, 残留结石27例, 总有效率达82.91%, 27例残留结石采用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后痊愈出院。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住院时间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5~125min, 住院时间7~14 (平均9.5±3.5) d。对照组:除治疗无效转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外, 均未住院。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发生术后感染3例, 血尿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对照组发生血尿9例, 腰痛4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3%,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ESWL和PCN等微创碎石技术日趋成熟, 并获得成功推广, 大大减轻了泌尿系结石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使临床治疗时间大大缩短。但是微创碎石技术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当巨大肾结石, 特别是巨大的鹿角型结石、盏口狭小的盏内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有息肉形成或先天狭窄等解剖结构异常时, 碎石效果不佳, 目前仍不能完全取代肾结石的手术治疗[2,3,7]。对照组27例患者 (17.09%) 经2~4次ESWL治疗后仍然残留有结石, 最后采用手术切开取石治疗后痊愈。经过对比研究发现, 手术治疗对患者损伤较大, 治疗费用普遍较高, 且患者均需住院治疗, 但是疗效确切, 只要手术操作处理细致得当, 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 (2.67%) 。而对照组患者ESWL治疗期间均未住院, 随治随走, 基本没有耽误正常工作和学习, 治疗对患者损伤小, 但是有效率比观察组低,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8]。当微创碎石无法达到治疗目的, 患者出现手术指征后应迅速制定手术方案, 手术尽量保存肾功能或有功能部分的肾实质, 尽可能解除不利于尿液引流的梗阻, 以保存患者肾功能。

综上所述, 手术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对出现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解除患者尿路梗阻情况, 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肾功能。

摘要:回顾性分析150例手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158例肾结石患者进行对比。结果150例患者术后残留结石2例, 其余148例患者均一次取石成功, 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手术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 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无差别, 可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

关键词:肾结石,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朱福亮, 邓超雄, 鲁猛.185例肾结石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西南军医, 2008, 10 (5) :26-27.

[2]提恩思.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治疗62例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 2007, 18 (4) :228-229.

[3]张末成.采用肾盂切开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42例的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 1 (10) :51.

[4]张慎仰.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73例临床分析[J].江西医学, 1996, 31 (5) :294-296.

[5]查承志.手术治疗肾结石118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 (3) :70.

[6]甘能中, 黄侃慧, 岑立成.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10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5 (6) :963.

[7]马景伟.自拟排石汤剂治愈肾结石37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3:125.

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52例, 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 男13例, 年龄在23~71岁, 平均年龄为 (49.63±2.86) 岁;女11例, 年龄在22~73岁, 平均年龄为 (47.51±2.44) 岁。对照组28例, 男16例, 年龄在24~76岁, 平均年龄为 (48.49±2.07) 岁;女12例, 年龄在25~78岁, 平均年龄为 (45.63±2.18) 岁。经过尿常规、心电图与B超检查, 确诊为肾结石。单侧结石29例, 双侧结石23例。结石长径为2.4~7.6 cm。排除标准:肾肿瘤、肾脓积与肾结核患者。两组患者年龄、结石长径与结石位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 方法如下。实施全麻, 取截石位, 通过尿道膀胱将F5输尿道管插入并妥善固定, 之后选择俯卧位, 利用枕头垫高肾区腹部, 头胸位置与下肢位置保持较低, 轻度弓起腰背, 以妥善固定肾脏。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 于十二或者十一肋下做切口, 在肾脏上切一小口, 将碎石取出, 之后实施肾盏术。若术后仍有碎石残留, 间隔1~3个月再次采用冲击波碎石。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 观察患者结石清除率。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 两组患者病情均改善明显。观察组术中出血 (267.31±5.93) ml, 手术时间为 (273.26±3.07) min、住院时间为 (11.39±1.84) d、并发症发生率为8.33%, 结石的清除率为91.67%;对照组术中出血 (153.42±6.89) ml, 手术时间为 (155.47±3.88) min、住院时间为 (18.46±1.07) d、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 结石的清除率为82.14%。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工作方式与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患肾结石的人数逐渐增多, 且其发病率呈持续攀升趋势。临床中对于肾结石的治疗通常采用开放手术, 切开肾实质取出结石, 此种手术方法出血量大, 损伤肾脏器官。而且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感染、发热或者血尿等并发症产生, 患者术后恢复慢, 住院时间的延长, 也一定程度上增加医疗费用。现代医学中, 腔镜技术不断发展, 肾结石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被越发广泛的于临床中应用。与传统开放手术方法相比, 此种术式可以使患者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提高临床中结石的清除率, 降低手术风险。李云[1]在报告中提出, 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效果明显, 尤其是对体积相对较大的结石, 则效果更为安全高效, 清除率能够达到98%以上。本研究中, 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1.67%, 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82.14%, 而且观察组术中出血少, 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少, 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李云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 肾结石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效果明显, 出血量与并发症少, 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恢复快, 痛苦小, 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中医药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研究 篇7

关键词:肾结石,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

肾结石属于泌尿系统结石的一种, 处于肾盏、肾盂中, 临床表现多为尿血以及腰痛。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运动状态的变化, 近年来肾结石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临床治疗方面可采用西医或中医方式, 也可实施手术取石, 但手术取石对患者身心影响较大, 且在治疗成本方面较高, 会对患者家庭产生一定经济压力。本院基于这一背景, 采用中医药治疗肾结石患者, 治疗效果显著,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性25人, 女性19人, 年龄23~67岁, 平均年龄45.9岁, 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中男性23人, 女性21人, 年龄26~65岁, 平均年龄47.3岁, 采用中医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选取的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或心脏疾病的患者, 同时排除手术取石患者, 保障对比有效性。

1.2 方法

1.2.1 西药治疗方法

服用排石冲剂并且定期复查肾结石状态。西医药物治疗仅适应于结石直径为0.5~0.8cm的患者, 且输尿管没有变狭窄、肾无明显积水者;直径在1cm左右的结石单纯依靠药物一般排出难度较大。

采用西药药物溶解结石时, 单纯的尿酸结石用碱性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溶解, 同时严禁患者食用含高嘌呤的食物, 尿液检测pH需要保持在6.5~7.0, 同时每天大量饮水, 饮水量约为3000mL[1]。此外, 也可使用1.5%浓度碳酸氢钠溶液经肾造瘘管冲洗。若患者饮食不能控制高血尿状态, 可采用口服别嘌呤醇方式, 剂量0.1~0.2g, 每天服用3次即可, 服用半年左右可使尿酸结石溶解, 达到抑制嘌呤代谢中的氧化酶效果, 降低尿酸的产生量。

1.2.2 中药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活血补肾, 通过活血促进结石排出, 因此中医治疗以活血祛瘀为目标, 方剂组成:益母草30g、枳壳15g、乌药10g、川牛膝10g、地龙12g、芍药10g、川穹6g、当归10g、红花10g以及桃仁15g, 采用水煎方式煎煮得药汁600mL, 分2次服用;第二阶段采用利尿促排石, 采用通淋排石汤, 方剂组成:黄芪20g、乌药10g、冬葵子15g、瞿麦20g、篇蓄20g、川牛膝15g、鸡内金20g、海金沙20g以及金钱草50g, 水煎方式得药汁1 000mL, 分2次服用;第三阶段为活血补肾促愈时期, 药方采用六味地黄汤, 方剂组成:制首乌15g、三七粉3g、川牛膝15g、益母草20g、泽泻15g、茯苓20g、牡丹皮12g、山茱萸12g以及熟地黄12g, 每日水煎600mL, 分2次服用[2,3]。

1.3 疗效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 评判标准如下:显效:患者肾结石明显好转, 结石数量以及结石体积较治疗前明显优化, 疼痛感减轻, 部分患者已治愈;有效:患者肾结石状态有所好转, 检查下可发现已经有部分结石被排出但仍需住院加强治疗, 患者尚存在一定程度结石疼痛感;无效:患者肾结石数量及大小较治疗前变化并不明显, 疼痛感较重且出现了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相关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将治疗效果分为了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程度, 研究结果中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具体对比结果如表1。

[n (%) ]

由表1不难看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5.5%) 和显效率 (61.4%)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小于0.05) 。由此可见, 中药治疗相对于西药药物治疗效果更显著, 具有加速结石排出、防止肾结石再次复发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 结论

中医为我国传统治疗方式, 对于肾结石可通过调养身体达到溶解结石并从尿液排出结石效果, 在非紧急状态下不必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本研究结果证明, 采用西医治疗方式的对照组患者复发率偏高, 这是由于药物治疗未达到根治所致, 患者肾脏以及泌尿系统中尚存在血液淤积情况。而采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结石复发概率较低, 能够通过阶段性治疗达到较好的结石控制效果。

本研究采用中医治疗思路进行阶段性治疗, 不同阶段患者服用不同主治功能的药物。第一阶段通常持续时间为1~2周, 若患者在药物作用下出现患侧腰腹疼痛且疼痛感逐渐加深并慢慢转移至下腹及会阴则证明对结石有效, 可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患者需加大饮水量, 保证每日尿量充足, 促进结石排出, 约7~10天, 此排石阶段会造成患者尿道的轻微损伤导致肾阴受损, 因此在第三阶段需活血补肾;第三阶段为病情巩固阶段, 通常为1~2周, 减少结石复发概率[4]。

综上所述, 中医治疗肾结石在临床上需具备阶段性, 在非紧急状态下通过中医调养治疗效果更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相关医师可根据患者结石状态, 通过阶段性调养在减少身体损伤情况下排出结石, 促进疾病恢复。

参考文献

[1]龙泉.中药治疗肾结石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 (06) :484-485.

[2]费文献.中医辨证辅助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 (02) :563-564.

[3]杨政锋.运用温肾扶阳法治疗肾结石病64例[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11) :24-25.

上一篇:城镇化中农村环境问题下一篇: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