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精选11篇)
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篇1
反复呼吸道感染多见于婴幼儿, 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 占门诊呼吸道感染的30%, 它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和发育, 而且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1],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目前普遍认为其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所在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应用复可托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0例, 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住院患儿, 诊断均符合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拟订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2]。男32例, 女28例, 年龄6个月~3岁。6个月患儿就诊前近半年呼吸道感染1~3次。近期均未接受过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免疫调节剂治疗, 并排除Ⅱ度以上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 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 (1.4±0.8) 岁, 病程1~3年, 平均2.6年, 每年患呼吸道感染5~12次, 平均8.5次;治疗组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 (1.6±1.0) 岁, 病程1~3年, 平均2.5年, 每年患呼吸道感染7~11次, 平均9次。两组呼吸道感染的类型均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 其症状为反复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咳痰、喘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相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 给予复可托 (浙江丰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2 mg/d, 睡前凉开水冲服, 30 d为1个疗程。
1.3 免疫学检测指标及方法
两组患儿在首次就诊时、口服脾氨肽口服冻干粉1个疗程、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血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 。血清IgG、IgA含量测定用透射免疫比浊法。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IgG、IgA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现代医学多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以免疫功能异常为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婴幼儿, 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患病期间更易受大量致病原反复刺激, 而致免疫反应降低。研究发现, 呼吸道感染致病原可作用于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 使其活性降低, 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而使患儿再次发生呼吸道感染, 形成恶性循环[3]。免疫功能降低, 表现为IgG、IgA等的降低, 引发了病毒或细菌反复感染。因此对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不仅需要抗感染对症等处理, 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更为重要。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是从健康新鲜动物脾脏中提取, 主要成分为肽及核苷酸类复合物, 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免疫调节因子, 具有免疫调控作用[4], 能够特异地将供体某一特定细胞免疫转移给受体, 非特异的增强受体的细胞免疫体系, 改善单核细胞与含有Ig复合体结合的能力;具有促进干扰素及淋巴因子释放的功能, 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诱导了体内淋巴细胞转化和白细胞诱生干扰素, 激活单核-巨噬系统的活性, 提高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IgG和IgA水平, 并对组织中病原体的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本组资料中治疗组30例给予服用1个月的脾氨肽口服冻干粉,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免疫球蛋白等变化,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证实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确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抗病能力, 降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调节剂。口服给药与注射给药相比, 简单方便, 经济安全, 患儿及家长容易接受, 未发现不良反应, 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较好选择。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59-621.
[2]胡吉仪.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依据[J].中华儿科杂志, 1988, 26 (1) :41.
[3]刘亚莉, 武康, 黄慧君, 等.胸腺肽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观察[J].中外医疗, 2010, 29 (8) :80.
[4]卢海儒.复可托[J].中国新药杂志, 1999, 8 (12) :845-846.
[5]方德刚, 肖清华.支原体感染免疫研究进展[J].医学临床研究, 2006, 23 (8) :1276-1377.
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篇2
目的 观察健脾固表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于急性感染期均根据病情给予中医辨证及西医抗感染和对症治疗;间歇期治疗组给予自拟健脾固表方,对照组给予左旋咪唑片,均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固表方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对防治RRTI有显着疗效。
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为儿童常见病,好发于6岁以下小儿,近几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频繁发病,严重影响了小儿健康、体质和正常生长发育。目前本病尚未找到有效的疫苗和特效的防治药物。笔者运用健脾益肺补肾法拟健脾固表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资料比较完整的115例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5例病例来源于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患儿,均符合1987年成都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中,男性43例,女性20例;年龄1~7岁,平均(3.25±0.34)岁,88.9%的患儿发病始于3岁之前;合并有营养性贫血者31例,活动性佝偻病15例,食欲不振者35例,自汗或盗汗者44例;其中单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占62%(39/63),单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占9.5%(6/63),反复上、下呼吸道感染占28.5%(18/63);病程0.5~3年,平均(2.23±0.6)年。对照组52例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1~7岁,平均(3.17±0.29)岁,82.6%的患儿发病始于3岁之前;合并有营养性贫血者23例,活动性佝偻病16例,食欲不振者25例,自汗或盗汗者34例;其中单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占65%(34/52),单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占12%(6/52),反复上、下呼吸道感染占23%(12/52);病程1~3年,平均(2.11±0.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于急性感染期均根据病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和西医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间歇期治疗组予以健脾固表方,药物组成:黄芪15 g,太子参10 g,茯苓10 g,白术10 g,防风8 g,熟地黄15 g,菟丝子10 g,鸡内金5 g,甘草3 g。纳食减少者加焦山楂、炒麦芽各10 g;夜惊盗汗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各10 g。上药隔日1剂,水煎,煮沸后改文火煎15~20 min,两煎共取汁200~300 mL,兑匀后分3次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以上中药为3~7岁小儿剂量,其他年龄段小儿可酌情增减剂量。对照组予西药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片1.5~3 mg/(kg·d),分3次服,隔日服用,连续服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3~6个月间分别采静脉血查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血红蛋白,服药期间记录患儿发病情况、症状、体征,两组均于停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随访1次,观察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次数及每次发作的病情轻重,并进行比较。
1.4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观察期1年内未发病或偶有上呼吸道感染;显效:观察期内呼吸道感染每年减少5次以上;有效:观察期内呼吸道感染发作减少3次左右;无效:病情无改变,发作无减少。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将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用?字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31例(49%),显效24例(38%),有效5例(8%),无效3例(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痊愈16例(31%),显效15例(29%),有效10例(19%),无效11例(21%),总有效率为7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
2.2 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血红蛋白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IgG、IgA及血红蛋白均有升高,对照组IgG、IgA有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M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临床主要症状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 讨论
临床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称为复感儿,据统计,我国儿科呼吸道感染占门诊患儿的80%,其中30%为反复呼吸道感染[3],现代医学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免疫功能缺陷,此种缺陷与营养紊乱、年龄、药物、感染等因素有关[4]。由于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作,影响T细胞功能,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免疫球蛋白降低而更易于发病,形成恶性循环。中医学认为此症属虚证感冒、咳嗽、喘证范畴。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肌肤嫩,藩篱疏,卫外不固。肺为娇脏,小儿肺尤娇,易于受邪,加之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对营养需求量相对较多,若调护稍不慎,则易损伤脾胃,脾常不足,纳运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土不生金,致受邪后易于反复,缠绵难愈;反复受邪,易伤及肾,肾为元阳之根,肾气亏虚致肺脾更不足;由于肺脾肾的不足,造成小儿的正气亏虚,卫外机能不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弱。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本病的发病机制关键在于正虚。临床所见,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多见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纳差多汗,大便不调等症状,提示此类小儿正气不足,尤以肺脾气虚更多见。根据小儿生长发育时期“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气尚未充盛之特点,予益肺健脾补肾之中药增强患儿正气,减少复感患儿的发病及缩短病程。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固表,健脾和中;防风祛风解表,与黄芪配伍固表不留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鸡内金健胃消积,与白术并用为消化瘀积之要药;菟丝子、熟地黄滋补肾阴、肾阳。
诸药合用,使脾健胃强,气血化源充足,肺气得养,肾气充足,卫外之气随之而壮,正气足则邪自除,外邪难以入侵,病患自然减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显着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尚可明显提高人体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功能[5];太子参、白术、茯苓、菟丝子等能不同程度地增强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显着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贫血,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各脏腑功能,改善症状。故经上药治疗后患儿IgG、IgA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得以纠正,以发挥正常的抗感染及免疫作用,从而达到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 防感冒制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 药食同源作文
★ 春季育儿知识 春季易发幼儿呼吸道感染
★ 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是什么
★ 政务中心市监局食药审批窗口年度工作总结
★ 食府 范文
★ 疫情反复的文案
★ 医院感染年度计划
★ 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篇3
(新疆兵团农九师医院儿科新疆832000)【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方法:1.判断脱水;2.纠正脱水和电介质紊乱;3.药物治疗。结论:此三种治疗方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病因;小儿【中国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83-01 《中华儿科杂志》举办的《儿童慢性咳嗽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学术研讨会》,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进行了讨论和修订,旨在对儿科临床起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以摸索出治疗的最佳方案。一、资料(基本常识):1、产生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一)机体因素1)小儿呼吸道解剖生理的防御功能不完善;2)小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二)疾病因素1)营养不良;2)佝偻病;3)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A缺乏;4)治疗不当:(三)环境因素1)气候变化;2)环境污染;3)被动吸烟2、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类:1)急性水样便腹泻:急性起病,病程14日以内,每日多次水样便,无脓血,可伴呕吐和发热。后果:很快脱水,甚至死亡。进食少,丢失增多——营养不良。2)痢疾:指有脓血便的腹泻,可伴有发热、食欲差,体重迅速减轻,肠粘膜受损。要及时抗炎,注意中毒性菌痢:因细菌内毒素入血,全身小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表现为高热、休克、惊厥等中毒症状,而往往在发病后24-36小时后才出现脓血便——诊断困难。3)迁延性腹泻:起病可能为急性水样便或痢疾,但病程大于2周,有明显体重下降。4)慢性腹泻:经常发作或持续很长时间的腹泻(一般大于2月),并且一般不是感染造成的,而是由于一些食物或一些遗传代谢病引起。3、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理特点:1)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被患者粪便污染的水和食物,直接接触有病原体的粪便等。有关危险因素:人工喂养,室温保持食物时间过长,水源污染,粪便处理不当等。2)患儿本身易感因素:没有坚持母乳喂养、营养不良、病毒感染——暂时性免疫功能低下。3)年龄特点:绝大多数为2岁以下的小儿,高发人群6-11月婴儿。 因为:从母体带来的抗体水平下降,自身产生的抗体少;开始添加辅食,食物容易被污染等。4)季节特点:一般细菌性感染――夏季;病毒性――秋季;迁延性腹泻多随着急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而发生。5)流行特点:常见可造成流行的病原体:霍乱弧菌、志贺痢疾杆菌等,流行时多有季节性和区域性。二、方法(腹泻的治疗方案):1.判断脱水2.纠正脱水和电介质紊乱:2.1方案一:适用于有腹泻而无脱水的患者家庭治疗。1 纠正脱水和电介质紊乱—方案11)腹泻一开始就要给予口服更多的液体以防脱水:ü米汤加盐溶液:米汤500ml+细盐1.75g(一平啤酒平盖的一半)。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ü糖盐水:白开水500ml+蔗糖10g(2小勺)+细盐1.75克(一平啤酒平盖的一半)。随时口服;üORS溶液:每腹泻1次给服ORS 50-100ml。(ORS液为2/3张液体对预防脱水张力过高,应注意另外适当补充白开水)。2) 足够的饮食以预防营养不良可进食平时习惯的饮食,只要有食欲可鼓勵其进食。腹泻病人禁食是有害的。不用担心饮食不能被消化吸收。3)密切观察病情如在治疗3天内临床症状不见好转或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应立即去看医生。2.2方案二:适用于有些脱水的患者(即轻-中度脱水),此类脱水约占90%。完全可用ORS液纠正脱水,既经济又方便,效果也很好。1)纠正脱水ü最初4小时ORS液量:75(ml)X 体重(kg)=ORS用量(ml)ü4小时后再评估一下脱水症状,如脱水纠正,即可回家采用家庭口服补液,方案一;ü如仍有些脱水,则按方案二,再给一份ORS液纠正脱水。2)继续饮食:2.3方案三:1)纠正脱水:2)补钾:见尿才补。重度脱水一般采用10%KCL每日200-300mg /kg ,分3-4次口服或配成0.15-0.2%的浓度由静脉均匀输入,速度切忌过快。3)补钙:佝偻病患儿在输液同时即可口服钙0.5g/次3/日。若出现手足搐弱症,立即给予0.1%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后缓滴。4)一旦患儿能饮水,应尽量改用ORS液。补液6-7小时后重新评价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案一二或三继续治疗。3.药物治疗:ü急性水样便腹泻:不用抗生素,液体疗法患者可以自愈。ü采用中药或肠粘膜保护剂治疗可加快痊愈。ü黏液脓血便儿(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难治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特点:ü发病年龄小,多见于<3月小婴儿;ü病程>2周;ü合并有营养不良与生长发育障碍;ü一般治疗无效;ü预后严重、病死率高。难治性腹泻的病因:ü宿主因素:年龄<1岁;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ü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弧菌和病毒不引起迁延性腹泻,余导致腹泻的其他病原均可引起。ü肠粘膜继续损害:微生物侵犯,双糖吸收障碍(尤其是乳糖)和蛋白过敏。ü粘膜修复迟缓: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延缓粘膜修复;微量元素锌、铁、维生素A、B12、叶酸缺乏。三、结果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显著降低,总有效率93%。以上三种治疗方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四、讨论1.合理喂养:坚持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小儿饮食以主副食为主,不乱加额外的“营养食品”。2.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定时、按顿进食。饭前不吃零食(包括饮料),饭后吃水果,睡醒午觉可集中吃些糕点和糖果。家长注意经常变换饮食的花样品种、荤素搭配,不要偏食。保持轻松愉快的进食情绪。因种种原因,即使有几次进食不好,也不要着急,不要威胁恐吓或/和乞求小儿进食。一顿不吃、不必顾虑,也不要再用零食补充,下顿饿了自然会吃。3.积极治疗原发病。4.停用引起胃肠反应的抗生素及其他药物。5.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如补充锌剂。6.助消化剂:口服胃酶合剂、酵母片对增进食欲有一定作用。7.胃动力药:对胃肠动力障碍引起的厌食。8.激素疗法:顽固性厌食可考虑应用强的松、胰岛素等。参考文献[1]韩瑞珠主编,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状况,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年10期 [2]《中华儿科杂志》:《儿童慢性咳嗽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学术研讨会》,2007年9月
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治疗研究 篇4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 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相关研究加以总结如下:
1 玉屏风散加减治疗RRTI
如连氏[2]用加味玉屏风散 (组成:黄芪, 白术, 防风, 茯苓, 太子参) 治疗RRTI, 纳呆加鸡内金、焦三仙;肾虚加山萸肉、龙骨牡蛎, 疗效显著, 认为, 小儿RRTI为虚实夹杂证, 脾肺两虚为其本, 肝脏积滞为其标, 故治疗宜扶正祛邪, 标本兼治。
巩氏[3]选用玉屏风散加减拟方 (组成:沙参, 黄芪, 炒白术, 防风, 茯苓, 鸡内金, 五味子, 陈皮, 茅根, 莱菔子, 郁金) , 治疗RRTI可明显提高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且治疗后血清Ig A和IgG均有显著提高。
朱氏[4]用抗复感汤 (组成:党参、黄芪、炒白术、山药、茯苓、陈皮、防风、补骨脂、淫羊藿、红枣、生姜, 加减:余邪未清者, 加连翘、黄芩;厌食腹胀者, 加鸡内金、山楂、炒麦芽、藿香;咳嗽者, 加紫菀, 川贝母、款冬花;多汗者, 加五味子、浮小麦、煅牡蛎:夜寐不安, 易哭闹者, 加柴胡、白芍、钩藤) 治疗RRTI。在改善复感儿的症状、体征、减少复感次数上有较好的疗效。等等。
玉屏风散是中医"扶正固本"的传统名方, 由黄芪、白术 (炒) 、防风组成, 配伍精练, 药简效宏, 为历代医家推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气管粘膜上皮, 减轻气管粘膜损伤, 对抗细菌粘附, 减少发病[5,6]。玉屏风散为纯中药制剂, 无毒副作用, 且能加到牛奶、果汁等饮料里一起饮用, 服用方便、安全[7]。
2 其采用它方剂加减或自拟方治疗RRTI
如贾氏等[8]认为扶正女贞素片 (中药女贞子等植物中提取) 对提高机体免疫、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或终止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
张氏等[9]用千龙合剂治疗RRTI。千龙合剂以太子参、麦冬、石斛等补肺养阴, 调整机体不足;千层纸、龙利叶清除呼吸道慢性炎症, 起标本兼治的作用, 故服用后可见复感儿的发病频度、病程等皆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孙氏[10]受《脾胃论》"脾胃虚则肺最受病。"启发, 用运脾方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认为脾与肺是母子关系, 而卫气根源于下焦, 滋养于中焦, 卫气强弱直接受中焦脾胃的影响, 其作用在于运脾治疗以运脾和胃、益气化湿, 从而达到培土生金之功效。其研究结果显示运脾方对复感儿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潘氏等[11]以补肺防感汤 (组方:黄芪、桂枝、茯苓、牡蛎、太子参、龙骨、陈皮、甘草) , 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了与传统名方玉屏风颗粒相同的效果。等等。
3 发挥中医药特色, 采用针灸、推拿、膏摩、外帖、刮痧、穿药衣、穴位注射或结合现代中医药离子导入等方法治疗RRTI
王氏[12]研究认为赛拉油膏摩法治疗免疫力低下的RRTI患儿, 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赛拉油为膏摩递质, 以传统膏摩手法操作, 具有疏通经络, 宣通肺气, 调达营卫, 抗御外邪, 提高免疫力, 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张氏等[13]从固本培元入手, 治以补肺气、健脾胃、填肾元, 把中药及人体经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采用穴位贴药治疗RRTI, 起到培补肺脾肾功能的作用, 增强机体免疫力, 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改善肺卫抗病能力。
王氏等[14]根据吴师机"外治之理, 即内治之理"之论述, 运用健肺膏穴位贴敷, 药物通过经络传导而发挥作用。健肺膏药物大多辛香走窜, 刺激性较强, 能调和阴阳, 使营卫通利, 精气行于经, 卫气护于外, 寒温调和, 皮肤坚固, 免疫力增强, 从而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作。
史氏等[15]采用刮痧及背部走罐法, 认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因外邪侵袭, 正虚邪恋。沿背脊部的督脉膀胱经刮痧、走罐能祛邪外出, 大椎穴为诸阳之会, 留罐可增强驱邪作用。而针灸大椎穴和背部膀胱经走罐能明显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陈氏等[16]以消喘膏 (每贴含生药炙白芥子5g延胡索5g甘遂3g细辛3g, 研为细末, 加姜汁、添加剂调成膏状) 穴位 (肺、心、膈俞穴及膏盲穴) 外敷。治疗后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 并能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
庞氏[17]用肺炎治疗仪终端电极连接肺炎贴片 (由杏仁、麻黄、百合、黄芪、贝母、地龙等组成) 贴附在两侧肺俞穴治疗RRTI, 效果较好。
朱氏等[18]发现拔火罐 (取穴:肺俞;脾俞;肾俞, 用郁血法) 和穴位注射 (取穴:定喘;足三里;丰隆, 注射维丁胶性钙注射液) 治疗复感儿取得较好疗效, 认为, 肺脾肾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关系密切, 通过健脾、补肺、补肾, 均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等等。
4 按语
RRTI的发病主要涉及脾、肺、肾三脏不足, 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疗效显著, 已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所认可;它方治疗, 方虽不同, 其理相似, 也获良效。而中医药许多特色疗法, 或其与方药配合在RRTI的治疗中也显示出较好疗效, 且有些简便易行, 如膏摩、推拿等, 使患儿免除打针吃药之苦, 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 篇5
(浙江省金华市秋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金华321017)【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14-0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1]是儿科常见病,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临床状态。RRI的最基本原因为小儿免疫功能的不健全,免疫水平低下。在1种或1种以上后天原因的作用下,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故病因复杂。为探讨其发病原因,现将我院儿科2006年1月-20011年6月收治的56例RRI患儿临床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56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男44例,女12例;城镇41例,农村15例;早产儿26例,过期产儿2例;母乳喂养15例,人工喂养29例,混合喂养22例,病人年龄、性别和症状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采用全国第一届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即:0~2岁: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3次;3~5岁:上呼吸道感染6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6~l2岁: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天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但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应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其间隔期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3、反复感染的病因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与免疫功能异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先天因素、营养不良、慢性病灶、治疗护理不当、缺乏体格锻炼等多种因素有关[2]。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90%以上是病毒所致的,而呼吸道病毒有130多个型别,且变异繁多,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不能持久,血清抗体不能防止再感染的发生,因而不能用计划免疫的方法来防治;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会造成菌群失调、免疫功能紊乱,易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另外,儿童耐寒力弱、室内空气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等,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3.1先天性因素:未成熟儿、低体重儿由于先天发育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抗感能力下降,易罹患RRI。如小儿有呼吸系统先天发育不良性疾病或畸形,如食管-气管瘘,食物、异物经食管-气管瘘进入呼吸道引起堵塞或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部淤血,易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另外,若罹患经母婴传播的疾病,如AIDS,由于免疫功能受损[3],可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3.2自身因素:小儿呼吸道短、窄、直,无鼻毛(过滤能力低下),支气管纤毛运动差,粘液分泌腺发育不良(清除吸入微生物作用不足),肺弹力纤维发育差,血管丰富,肺泡数量少,故肺含血丰富而含气相对较少,易于感染。由于呼吸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差[4],小儿咳嗽反射及气道平滑肌收缩功能差,难以有效的防止尘埃,异物颗粒到达肺泡,而粘液、纤毛的作用亦差。小儿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数量不足,肺泡吞噬细胞功能不足,均易造成呼吸道感染。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或缺陷,胸腺、脾脏、淋巴结及淋巴组织不成熟,细胞、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整体抵抗力低下。3.3后天因素:患儿未实行母乳喂养,特别是未进食初乳。母乳含微量元素较多,钙、磷比例适宜,且含较多消化酶,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初乳中的多种抗体,具有免疫及抗感染作用,未吸食初乳者抵抗力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小儿生长发育较快,如添加辅食不及时,人工调配不合理,极易发生腹泻、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易发生RRI;维生素A可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增加皮肤、粘膜的抵抗力,有促进免疫力的功能。缺乏时,可致呼吸道上皮细胞分化障碍,损伤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功能,致抵抗力降低;锌参与蛋白合成,还参与和免疫有关酶的作用,缺乏时可使胸腺及脾脏萎缩,免疫功能低下;铁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血素和其它酶的重要成分。铁缺乏时,呼吸系统上皮细胞发生改变,呼吸道免疫球蛋白合成受阻。淋巴增殖反应减弱,IL-6、IL-4活性降低,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下降,B淋巴细胞功能下降。另外, 当钙缺乏时,可使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清除功能下降,也使巨噬细胞能力下降[5]。3.4治疗因素: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90%为病毒所致,下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及细菌混合感染。临床中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导致细菌耐药,给治疗带来困难。而疗程不充分,当症状稍减、体温始降时,马上停药,这种情况使致病菌暂时受抑制,一旦受凉、过劳、抵抗力下降,就会再次发病。反复感染又加重免疫功能损害。此外,皮质激素的不当使用也是原因之一,其能迅速改善疾病症状,但可掩盖病情,使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形成"假愈"或新的感染,使感染加重,免疫功能更加低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时首先明确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如营养不良、护理不当、严重疾病恢复期,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免疫功能检查,以排除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引起的反复感染。用药应根据病情或既往用药史,正确选择抗生素,一般连服3天,如病情不好,方可考虑换药,切忌频繁换药,而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产生抗药性,疗程7~10天。对那些慢性病灶,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或鼻窦炎,可考虑进行扁桃体摘除或鼻窦手术。治疗上还可选用增加抵抗力的药物,一般疗程需2个月以上。加强户外活动,增加适应外界环境及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护理,科学调配饮食。参考文献[1]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中华儿科杂志,1988,26: 41.[2]王慕逖.兒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2-273.[3]李凤敏,王爱华,张海燕,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球蛋白IgG亚类的相关性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412-1413.[4]蒋玉红,魏强,秦璞.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免疫功能改变的初步观察.中国小儿血液,2000,5(1):16~17.[5]孙海丽,刘亚玲,李佩玲.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138-1139.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7月本科收治的RRI患儿81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2例, 女39例;<3岁40例, 3~7岁28例, 7<年龄≤12岁13例。以同期本科收治的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78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38例, 女40例;<3岁38例, 3~7岁26例, 7<年龄≤12岁14例。RRI组和对照组患儿性别和年龄段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均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采集静脉血2 ml, 应用日本富士SERODIA-MYCOⅡ试剂盒,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BV-IgM抗体, P/N≥2.1为阳性, 1.5≤P/N<2.1为可疑阳性, P/N<1.5为阴性。咽拭子MP培养要求患儿近3 d未用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在入院当天用药之前采集咽拭子, 应用上海奥普生物医药公司MP专用液体培养基, 培养液由黄转红为阳性。采集静脉血2 ml, 采用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小儿佝偻病诊断BALP试剂盒, 由固定检验员在同一操作条件下完成, BALP<200 U·L-1为阴性, 200~250 U·L-1为可疑阳性, >250 U·L-1为阳性[1]。
1.3 统计学处理
RRI组和对照组患儿性别、年龄段分布比例和EBV-IgM抗体阳性率、咽拭子MP培养阳性率、血清BALP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统计学分析由SPSS 13.0统计软件完成。
2 结 果
RRI组81例患儿中有23例 (28.40%) 在血清中检测到EBV-IgM抗体, 而对照组79例患儿中有9例 (11.11%) 在血清中检测到EBV-IgM抗体, RRI组EBV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RRI组患儿中有30例 (37.04%) 咽拭子MP培养呈阳性, 而对照组患儿中有11例 (13.58%) 咽拭子MP培养呈阳性, RRI组MP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RRI组患儿中有27例 (33.33%) 血清BALP检测呈阳性, 而对照组患儿中有5例 (6.33%) 血清BALP检测呈阳性, RRI组患儿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见表1。
注:括号内为百分率
3 讨 论
RRI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每次感染可迁延10 d以上, 且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易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和肺炎[2]。近年来儿童EBV、MP感染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RRI的关系逐渐引起儿科医师关注。
EBV感染在婴幼儿中较常见, 主要通过口-口方式传播。EBV首先在咽部上皮细胞繁殖, 此时患儿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 随后病毒可经B淋巴细胞传播到其他部位, 导致其他疾病或症状[3]。EBV-IgM在EBV感染早期产生, 感染后1~2周达高峰, 感染后4~8周消失, 是EBV感染早期诊断指标[4]。本研究中RRI组患儿EB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因此对于RRI患儿应注意EBV感染的诊治, 防止继发疾病的发生。
MP是社区儿童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当前MP感染儿童年龄范围增大, 婴幼儿感染增多[5]。MP在体内生长缓慢, 发病潜伏期长, 携带时间长, 呈慢性持续传播特点。咽拭子MP培养是临床检测MP感染的常用方法。本研究中RRI组患儿M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于MP感染导致的RRI患儿, 不仅应加强诊治, 还应针对其感染和传播特点及时干预, 阻止感染在儿童群体内扩散。
维生素D对人类免疫功能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维生素D缺乏是婴幼儿容易发生各种感染, 特别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6]。BALP由成骨细胞合成, 主要来自生长旺盛的骨骼。当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时, 骨钙化不全, 成骨细胞活跃, 血清BALP上升, 是早期诊断佝偻病的特异性指标。本研究中RRI组患儿血清BAL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因此对RRI患儿除了应当重视病原感染的因素外, 还应当充分重视维生素D缺乏, 采取综合性措施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加义, 文庆华.小儿佝偻病诊断用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研制成功[J].中华儿科杂志, 1994, 32 (5) :284-285.
[2]陈慧中, 胡仪吉.如何认识反复呼吸道感染[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2) :83-84.
[3]Borza C M, Hutt-Fletcher L M.Alternate replication in B-cellsand epithelial cells switches tropism of Epstein-Barr virus[J].Nat Med, 2002, 8 (6) :594-599.
[4]Ikuta K, Satoh Y, Hoshikawa Y, et al.Detection of epsteinbarrvirus in salivas and throat washings in healthy adults andchildren[J].Microbes and Infection, 2000, 2 (2) :115-120.
[5]刘勇, 郭小玲, 付四毛, 等.339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04, 11 (3) :476-477.
2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篇7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本院于2008年3月-2009年5月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29例患儿, 其中男19例, 女10例, 年龄:~2岁16例, ~5岁9例, ~14岁4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例,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9例, 其中1例诊断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 1例诊断肾病综合征, 1例诊断先天性脑发育不良, 1例诊断唐氏综合征。
1.2 诊断标准
反复呼吸道感染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 超出正常范围。依据1987 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上提出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
1.3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 C反应蛋白, 胸片 (正侧位) , 鼻窦柯瓦氏位摄片, 肺CT, 肺功能检查, 支气管激发试验, 过敏原检查。
2结果
3年后随访发现, 原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29例患儿中, 11例患儿未再反复呼吸道感染, 4例合并有其他先天性或慢性疾病, 诊断为哮喘12例, 占41.4%, 过敏性鼻炎2例, 鼻窦炎1例, 白细胞减少症1例, 微量元素缺乏1例, 慢性扁桃体炎2例。
3讨论
现多认为RRI与患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红细胞免疫低下、细胞因子紊乱、铅中毒以及微量元素缺乏有关。本文发现, 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以2岁以下儿童多见, 占55.2%, 而5岁以下儿童占86.2%, 说明5岁以下儿童免疫力低下, 易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随着年龄增长, 其中37.9%的患儿可痊愈。同时发现, 哮喘共12例, 占41.4%, 所占比例最大。在张会娜等[2]的研究中, 哮喘也占到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40%, 目前, 哮喘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故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应予哮喘相关检查, 一旦确诊, 尽早给予吸入治疗, 减少反复发作。微量元素缺乏所占比例仅为3.4%, 可能与现在患儿父母较为重视儿童均衡营养有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 (J)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2) :108-109.
痰热清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篇8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1987年全国儿科呼吸会议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3]。将以上病例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男70例, 女40例, 年龄1.5~16岁, 平均年龄6.4岁。入院时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 伴气急、气喘26例, 伴流涕、鼻塞87例, 伴肺部细湿啰音11例, 伴肺部痰鸣音20例, X线示肺炎改变的16例, CT示鼻窦炎3例。两组症状体征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在感染时给予抗感染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根据年龄和体质量大小, 加用痰热清 (生产厂家名称:上海凯宝药业, 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30054) 一次0.5 ml/kg静脉点滴连用10 d。
1.3 疗效判断
①显效:治疗后半年内无呼吸道感染;②有效:治疗后半年内呼吸道感染≤3次;③无效:治疗后半年内呼吸道感染≥4次
2结果
1.4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治疗组和对照组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总有效病例比较 (见表1) , 其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较复杂, 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原因:①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决定;②与小儿机体免疫功能未完善及免疫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小儿全身免疫功能和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均不足, 尤其婴幼儿。如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数量少, 且功能差, 杀菌与吞噬能力低下;婴幼儿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溶菌酶、乳铁蛋白、补体、干扰素等可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含量较低, 故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
痰热清注射液是上海凯宝药业研制的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二类新药, 经现代药理学研究, 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病毒、降热、抗炎、镇惊等作用, 且抗病毒谱广。
同时痰热清还能调节患儿免疫功能, 能显著减少RRI患儿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且该疗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疗成本不高、家长能坚持等特点, 克服了以往左旋咪唑、转移因子等药物疗程长、见效慢等缺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痰热清因其有效成分的复杂性能从多方面对机体进行调节和修复, 因而更适合RRI的治疗。综上所述, 本疗法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开辟了一种更安全有效、快捷的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静脉点滴10d, 随后6个月随访其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 对照组总有效率7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痰热清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治疗作用, 同时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关键词:痰热清,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
参考文献
[1]何颜霞, 胡皓夫.小儿肺部反复感染.临床儿科杂志, 2003, 21 (8) :451-452.
[2]张庆立, 朱保权.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治疗.卫生职业教育, 2003, 21 (9) :32-33.
[3]胡仪吉.全国小儿呼吸道学术会议纪要.中华儿科杂志, 1988, 26 (1) :402.
中西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12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住院患儿122例, 男63例, 女60例, 患儿病症: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喘息、气促、耳道疼痛等。按照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确诊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将患儿平均分为2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 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发作次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每次发病给予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手段, 补加用其他的免疫药品;观察组在上述同等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玉屏风口服液, 每日3次, 每次1支。同时测定所有患儿治疗前的血清免疫蛋白指标, 治疗1个疗程后, 再次测定患儿血清免疫蛋白指标, 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同组用药前后血清免疫蛋白变化值。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Ig A的指标分别为 (0.95±0.22) 、 (1.1±0.27) Ig G的指标分别为 (7.22±1.60) 、 (8.16±1.74) , Ig M的指标分别为 (0.85±0.45) 、 (1.20±0.46)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3项指标为Ig A (0.9 1±0.2 5) 、 (1.2 4±0.8 2) , I g G (7.0 3±1.6 2) 、 (9.1 6±2.2 4) Ig M (0.860.48) 、 (1.620.44) 。观察组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 多数患儿停药6个月未在发生呼吸道感染, 有个别发生的患儿也较以前病情减轻, 病程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3 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一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的次数过于频繁, 超过了一定范围的呼吸道感染。其原因主要有小孩先天性心脏病、肺发育不良、气管食管瘘;小儿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白血病;小儿的喂养方式不当、环境污染等因素。其临床主要表现因感染部位不同而不同, 如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喘息、气促、耳道疼痛等, 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 反复呼吸道感染往往有慢性发展的倾向。由于反复发作的感染及经常或长期应用抗生素, 致小儿食欲不振, 睡眠及精神状态不良, 亦可造成营养障碍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互为因果, 使病情迁延不愈, 甚至造成严重感染并发败血症、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及感染性休克等严重状态[2]。
玉屏风口服液是中药制剂, 方药由黄芪、防风、白术制成。黄芪甘而微温, 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 于内可以大补脾肺之气, 于外可以固表止汗, 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等导致的体虚盗汗, 是处方中的主打药物。专家发现黄芪能使血液中的白细胞显著增加, 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 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同时黄芪能处进抗体合成, 对体液免疫有处进作用, 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临床药理实验表明, 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服用黄芪可以使其免疫功能增强。白术是培补脾胃之要药, 强身状体之佳品, 最新的研究指出, 白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所以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防风有祛风、镇痛、发汗、解热、抗菌之作用。玉屏风口服液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增加血清Ig G/Ig A/Ig含量, 并提高抗原结合细胞, 抗体分泌T、B淋巴细胞。玉屏风口服液海可以提高脾脏指数, 增加脾重量和细胞数。同时促进淋巴细胞B增值分化, 浆细胞抗体合成。另外玉屏风口服液还可以诱发干扰素的合成和分泌, 从而提高体弱儿童集体免疫力而增强其抗病能力。
笔者认为作为家长要对患儿做好积极预防。首先要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和注意户外活动, 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其次要锻炼孩子适应天气突然变化的能力, 特别是御寒能力。从夏秋季开始就逐渐培养孩子用冷水洗脸、洗脚、洗手、洗澡及喝凉开水和少穿衣服的习惯, 以增强抗寒能力, 但切忌突然减少衣服或置孩子于寒冷环境中。另外防寒足当先, 足部受凉也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下降, 使细菌、病毒乘虚而入, 导致呼吸道感染, 因此冬季要注意小儿的足部保暖。再次, 要注意环境卫生, 小儿的居室要经常通风, 去除室内烟尘提高室内清洁度和氧含量;冬春季是流感和其它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 要避免带小孩去公共场所, 一旦发现周围的人患有流感或其它传染病要注意隔离。最后要及时治疗营养不良等疾病, 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必要时还可以应用免疫调节药物或中药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力, 增强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应用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 2001, 39 (6) :379~383.
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 篇10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发病原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987-02
在临床中,出现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成年患者的年纪一般在18岁以上,反复呼吸道感染一般多為单位时间内重复发作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急性。容易出现此种疾病的患者每年的发病率远远要大于健康人群,发病率一般高于5倍左右[1],本文为研究分析呼吸道反复受到感染的原因,对在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引起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的研究对象为在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有男患者51例,女患者31例,平均年龄在19-79岁之间,平均(36.2士2.6)岁;本组患者的患病病程在3年以内的有56例,患病在4-5年的有26例;在上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平均发作频率在(4.9士2.8)次,下呼吸道感染的发作频率在(4.5士0.8)次。
1.2方法实验室检查事项包括:①对ffTL象的检查,观察患者的白细胞数量、中兴粒细胞的百分含量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数含量等等指标,可以有助于诊断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灶原因是细菌导致的还是病毒导致的感染。②实验室咽拭子的培养,针对考虑是否为细菌所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给与实验室咽拭子的培养观察,即对患者咽部的分泌物进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的实验。以便对细菌种类进行辨别。③实验室放射学的检查,针对于反复出现患有肺炎的患者,在临床中应给与肺部的X线检查或者是做拍片检查,因为大多数患者的病程时间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疾病的感染细菌均有不同,所以在放射学影像所检查出来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④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检查,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针对其免疫功能做及时的检查可以帮助观察患者的免疫能力是否正常。
2结果
2.1发病的原因在本组的82例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有31例患者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有51例患者是因下呼吸道感染导致。在本组上呼吸道感染的31例患者中,有3例为胃食管返流,13例为慢性的扁桃体炎,10例的慢性过敏性鼻炎,原因不名的患者有5例。在本组的51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有5例是胃食管返流,有16例是原发免疫缺陷病,有12例为纤毛不动综合征,有12例是支气管有异物,有7例为慢性支气管炎,有1例为原因不明的患者。
2.2反复性的呼吸道感染伴有支气管扩张伴有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患者在本组51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有15例是出现伴有支气管扩张的,在本组的31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没有存在支气管扩张的患者。
3讨论
在临床中,出现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成年患者的年纪一般在18岁以上,反复呼吸道感染一般多为单位时间内重复发作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急性。容易出现此种疾病的患者每年的发病率远远要大于健康人群,发病率一般高于5倍左右。而成年人发生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原因一般是先天的自身因素或者是自身体质过差、免疫力过低导致的,另外还有因为遗传、日常保护、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匀速有关,是一种综合作用导致的问题,但是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很有可能会出现哮喘、心肌炎、急性肾病等严重问题,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观察发现,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一般普遍存在呼吸道粘膜下层的淋巴细胞会出现一种情况,即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总数降低的情况。经现代医学的反复研究发现,正常适当的应用药物治疗,通过药物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激活体内的巨噬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最终实现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且有效的抵抗细菌或者是病毒的感染,明显的减少发生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在临床的观察汇中发现,一般免疫力差的患者患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几率比正常健康的人几率大,因为病毒或者是细菌最长见的感染原因即呼吸,患者在受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后,会使上呼吸道的细胞组织坏死或者是脱落,没有机会进行全面的粘膜覆盖,造成其下体暴露,所以给呼吸道感染创造了机会。在本组的研究中发现,下呼吸道反复出现感染的患者普遍存在基础的疾病,而且伴有支气管扩张的发生率比较大,相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的患者一般多为慢性疾病导致。所以,在临床的诊断中因正确的分娩这两种呼吸道感染。
参考文献
[1]方芳,王凡,符丽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21):3384-335.
[2]朱景明.小儿反复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03):169.
[3]陈望.小儿慢性咳嗽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5):237.
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2010年12月来恩施州中心医院儿科就诊的6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病例组, 其中男45例, 女23例, 年龄2~6岁, 平均年龄4.2岁, 入选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08年制定的有关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另选取同时间段来我院体检的5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两组儿童均排除遗传代谢病、先天性疾病、先天性肺发育不良、过敏性疾病、哮喘、近期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及近期服用影响免疫功能药物者。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T细胞亚群、NK细胞的检测
检测仪器:KDC-40型低速离心机, 由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中佳分公司提供。FC500型流式细胞仪, 由美国COULTER公司提供。试剂:T细胞亚群 (CD3+, CD4+, CD8+) 、NK细胞 (CD3-/CD16+CD56+) , 溶血素均由北京友华志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标本:EDTA抗凝外周血0.5mL。标本处理:分别取T细胞亚群 (CD3+, CD4+, CD8+) 、NK细胞 (CD3-/CD16+CD56+) 各10μL置于两个12×75试管中, 然后加入受检者EDTA抗凝血各50μL, 待充分混匀后在室温下静置40min, 各管加入溶血素, 在室温下静置10min, 待试管血液透亮后, 采用KDC-40型低速离心机进行离心, 弃去上清液, 用生理盐水洗涤1次, 最后取500mL生理盐水悬浮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流式分析, 先打开激光电源, 待预热30min后, 用FLOW-CHECK调整光路, 用SS9 (侧向散射光) 、FS (前向散射光) 设门, 收集10 000个淋巴细胞进行检测。
1.2.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统计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T细胞亚群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NK细胞病例组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3 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一年内频繁发生的呼吸道感染, 其次数已经超过正常范围, 好发于5岁以下的幼儿[3]。根据T细胞表面标志与功能的不同可将T细胞亚群分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 (CD4) 与抑制性T淋巴细胞 (CD8) 两大亚群[4]。国内外学者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T细胞亚群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内学者认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T细胞亚群比正常儿童低。国外学者Bajoriuniene等[5]研究发现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CD4+淋巴细胞计数比正常儿童低, 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而CD3+、CD8+、CD4+/CD8+和正常儿童比较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本组研究中结果显示T细胞亚群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天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 ce11, NK细胞) 可直接将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直接杀死, 其在抗感染及免疫系统调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 国内对于NK细胞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次研究中主要将NK细胞上的CD3-/CD16+CD56+表面标记进行检测, 结果NK细胞病例组低于对照组,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结果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因早期对病原清除能力较差,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弱, 使得临床对NK细胞的检测有利于患儿的诊治与预后。
总之, 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T细胞亚群没有变化, NK细胞变化明显, 其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检测具有临床意义。除此之外, 为了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还需合理用药, 加强保健, 合理膳食及坚持运动等, 从而提高患儿机体的抵抗力, 降低临床发病率。
摘要:目的:了解恩施地区2~6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0年12月来恩施州中心医院儿科就诊的6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病例组, 另选取同时间段来我院体检的5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分别对两组进行T细胞亚群与NK细胞的检测, 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细胞亚群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NK细胞病例组低于对照组,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 T细胞亚群没有变化, NK细胞变化明显, 其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检测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T淋巴细胞,NK细胞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2) :108-109.
[2]陈慧中, 胡仪吉.如何认识反复呼吸道感染[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2) :83-84.
[3]周小燕, 余华, 邓朝霓.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28) :105.
[4]韩瑞珠, 郝艳艳, 侯安存.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状况[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 (10) :73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