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髋关节

2024-08-22

婴幼儿髋关节(共5篇)

婴幼儿髋关节 篇1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 是因股骨头在关节囊内失去其与髋臼的正常关系, 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畸形[1], 是儿童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之一, 发现年龄越早, 治疗效果越好, 早期发现的患儿有的经手法复位即能康复, 发现稍晚则需手术矫治, 更有甚者矫治无效导致终身残疾[2]。超声作为一种可视、无射线损伤、可重复的检查技术, 已成为早期筛查和诊断DDH的首选方法。本文采用超声检查技术对宁波市江东区妇幼保健院1847例婴幼儿进行了DDH筛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婴幼儿健康体检的1 847例0~6个月婴幼儿进行髋关节超声波检查, 其中男978例 (53.0%) , 女869例 (47.0%) , 平均年龄67天。经婴幼儿家长同意后, 分别详细登记婴幼儿的基本信息 (出生日期、母亲年龄、胎产式、孕次、羊水量、包裹方式等) 。

1.2 方法

1.2.1 使用的仪器

采用百胜魅力DCY-111008235-27B型超声波7.5MHz线阵探头。

1.2.2 检查方法

根据Graf静态检查法, 采用受检儿侧卧位, 检查医师将受检髋稍内旋, 使其保持自然屈曲状态, 将探头平行于躯体纵轴, 沿股骨大粗隆前后平行移动, 同时动态地观察股骨头与髋臼的发育情况和匹配情况, 获取并冻结最佳受检髋关节冠状位图像。髋关节冻结图像的标准为:冠状面图像同时出现髂骨平面、髋臼内软骨边缘含开口光点、髋臼外孟唇光点[3]。测量骨顶线夹角α和软骨顶线夹角β, 同时测量股骨头直径 (D) 和被髋臼覆盖部分的内径 (d) , 计算股骨头覆盖率 (MR) :MD= (d/D) ×100%[3]。

1.3 诊断标准

采用R.Graf髋关节分类方法将受检髋关节分成五类 (见表1) 。根据分类标准, 本组资料研究将正常髋关节之外的另外四类均作为异常髋关节;将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和髋关节脱位诊断为DDH。对于髋关节不稳定的婴儿, 指导家长对其孩子采取被动髋关节外展操等运动来促使其发育, 对于诊断为DDH的婴儿, 则建议家长先进行保守治疗, 并每月进行超声检查随访。

1.4 统计学处理

婴幼儿筛查资料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 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经超声检查的3 694个髋关节中, 正常髋关节有3 593个, 占97.3% (3 593/3 694) ;异常髋关节有101个, 占2.7% (101/3 694) 。可诊断为DDH者有14髋, 占3.8‰ (14/3 694) 。异常髋关节中左髋有8例, 占4.3‰ (8/1 847) ;右髋有6例, 占3.2‰ (6/1 847) 。按不同侧别髋关节异常分类结果表见表2。

双侧髋关节均无异常的婴幼儿有1 767例, 占95.7% (1 767/1 847) , 至少有一侧异常的婴幼儿有80例, 占4.3% (80/1847) 。DDH患儿14例, 占7.6‰ (14/1 847) 。受检婴幼儿中男性978例, 异常髋关节者有20例, 占2.0% (20/978) ;女性869例, 异常髋关节者有60例, 占6.9%,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4.0, P<0.05) , 见表3。本组受检的1 847例婴幼儿中, 有异常体征者336例, 检出异常髋关节者80例, 占23.8% (80/336) , 无异常体征者1 511例, 其中检出异常髋关节50例, 占3.3% (50/1 511) 。

在所有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例中, 诊断为DDH者共14例, 其中有羊水过少者1例, 生后采用错误的襁褓方式者 (双下肢包裹) 4例, 剖腹产10例。在80例异常髋关节病例中, 其中有60例接受了超声随访;未接受随访病例中部分因复查时年龄超过6个月而接受X线检查, 部分病例未到随访时间, 极少部分失访。在所有随访病例中, 有45例在首次复查时显示髋关节已达正常标准, 其中在首诊中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稳定者有53例, 占88.3% (53/60) ;其余15例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根据其具体情况指导家长继续进行治疗, 有9例于第二次复查时显示恢复正常。

3 讨论

自1980年Graf率先应用超声诊断新生儿和婴儿DDH以来, 在发达国家超声检查已成为新生儿DDH普查的主要手段[4]。因6个月内的婴幼儿的股骨头和骨骺均为软骨, X线检查不能全面显示髋关节影像, 而且X线存在电离辐射, 因此家长也不大愿意对婴幼儿实施此项检查。而超声波具有穿透软骨的特性, 特别适宜在股骨头尚未出现骨化的婴幼儿中实施检查。超声波检查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灵敏度, 测量髋臼形态变化比X线摄片测量更为准确, 且能辨别盂唇和圆韧带, 同时超声检查能够减少辐射危险, 因此可替代髋关节造影。总之, 超声检查快速简便、无侵袭性, 安全可靠, 是提高婴幼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诊断以及治疗随访中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手段, 已成为婴幼儿髋关节影像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

DDH的发病率目前报道不一, 从3.75‰到109‰不等[5], 其原因可能与地区、诊断手段、诊断标准、筛查人员和受检年龄不同等因素有关。本组资料中, DDH的检出率为7.6‰, 与报道相符。通常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检出率在新生儿中最高, DDH的检出率随着受检婴幼儿年龄的增大而降低。本组资料中受检婴幼儿的平均年龄为67天, 检出14例DDH患儿的年龄在52~79天之间, 其中12例年龄在出生后9周之前, 占85.7%, 因此提出首次髋关节超声检查适宜在出生后7~9周时间进行。

DDH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 目前还尚无定论。目前报道约有12%~33%的DDH患儿有阳性的家族史[6], 女孩、臀位、羊水过少、剖腹产、伴有其他骨骼肌肉疾病者或出生后错误的襁褓方式都被认为是易患DDH的高危因素。本组资料中, 统计结果显示发育性髋关节异常者女婴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45倍, 明显高于男婴。原因可能与女婴在宫内对母体的松弛肽相对更敏感, 使关节韧带更松弛有关[7]。DDH左右两侧发病例数之比为1.3∶1。左侧髋关节比右侧多发可能与胎儿在宫内左枕前位时, 其左髋向后依靠于母体的脊柱, 因此限制了髋关节外展有关。除了这些先天遗传因素外, 后天的某些外在因素也会促成DDH的发生, 如臀位生产、羊水过少、剖宫产、错误的襁褓方式等。本组资料中, 14例DDH患者中, 有1例是羊水过少, 10例是剖宫产、4例采用了双下肢包裹的错误的襁褓方式。孕期羊水过少者, DDH发生率相对较高, 原因可能是宫内挤压影响了髋关节的发育。臀位生产或剖宫产时, 由于对下肢的机械牵拉, 可能会导致髋关节过伸, 而不利于稳定。若对婴幼儿长期实施双下肢捆绑的襁褓方式, 会使股骨头与髋臼移位而处于相互无应力状态, 由此导致DDH的发生。从本组资料中可见DDH患儿中存在后天的外在刺激因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要重视外界因素。

综上所述, 超声检查髋关节操作简单, 无电离辐射, 无侵袭性, 且可进行重复动态观察, 能有效评估婴幼儿髋关节的发育情况, 特别适合在大范围婴幼儿中开展早期DDH筛查工作中使用。对婴幼儿DDH的早期筛查结合后期的跟踪随访, 可以大大降低晚期病例的出现率, 因此相关卫生保健部门可以推广超声检查, 重视对DDH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来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参考文献

[1]严双琴, 顾春丽, 杜宇青, 等.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发现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8, 14 (5) :400.

[2]张晚霞, 袁雪, 陈雪辉.新生儿访视期先天性心脏病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同步筛查模式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 19 (2) :149-151.

[3]陈博昌, 杨杰, 吴虹, 等.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超声波筛查[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7, 28 (11) :590-593.

[4]Graf R.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diagnosis of congenitsl hip joint dislocation by ultrasonograph[J].J Pediatr Orthop, 1983, 3 (3) :354-359.

[5]陈博昌.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诊断和早起治疗[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5, 26 (11) :603-605.

[6]杨军林.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遗传学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0, 31 (7) :554-557.

[7]Treiber M, Tomazic T, Tekatic-Golob A, et al.Ultrasound screening for developmental dyspasia of the hip in the newborn:a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the Maribor region, 1977-2005[J].Wien Kien Klin Wochenschr, 2008, 120 (1-2) :31-36.

婴幼儿髋关节 篇2

活动意图:

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人体有不同的部位,每个部位都有自己的用处。下面这个游戏带领孩子认识自己关节的同时,活动身体的每个部分,让成长更加健康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身体的每个关节部位。

2、在运动和生活之中保护自己的关节。

3、培养孩子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皮球几个、沙包若干、跳板几幅、节奏较欢快的一些音乐磁带。

2、宽敞的教室或室外空地。

3、简单的.关节介绍图卡。

活动玩法:

1、老师首先要教会孩子认识自己身体比较重要的关节。

2、认识各个关节之后,让孩子简单的进行热身。

3、将孩子分队,每个道具放在桌子前,每队道具不同。

4、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关节的用处或是怎么动的。比如老师“你用的是什么道具?”宝宝“皮球。”老师继续问“那你是怎么玩皮球的?”宝宝回答“用手拍”。老师接着说“用手拍啊?那么老师刚刚说过手部有什么关节呢?”宝宝“某某关节。”

温馨提示:

婴幼儿髋关节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6例样本收集自2012年10月~2013年2月来本院体检的婴幼儿中存在先髋症状及危险因素者。其中男童191例, 女童215例, 年龄30 d~6个月, 平均年龄35 d。所有体检儿童均接受髋关节手法临床检查, 包括臀纹是否对称和ortolani髋关节外展试验及髋关节click声响等, 有临床体征者385例。

1.2 方法仪器

美国GEIE33型实时超声诊断仪, 线阵式探头频率10Hz。采用Graf静态超声波检查法:婴儿侧卧躺于髋关节检查架中, 背对或面对检查者, 髋关节伸区略内旋, 以股骨大粗隆作为检查切入标志进行髋关节筛查操作探头垂直置于大转子上, 纵轴与躯干纵轴平行。前后平移探头, 动态观察股骨头与髋臼的发育和匹配情况, 捕捉并冻结获得的较清晰的髋关节的标准冠状断面声像图进行测量。

1.3 临床诊断

观察并记录髋臼、股骨头的结构和空间位置及髋臼盂缘。用超声诊断仪自带测量软件标记基线、骨顶线及软骨顶线。本文中髋关节不稳、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髋关节脱位诊断均作为发育不良, 后三者均为DDH范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受检患儿412例, 共计髋关节824个, 其中正常者674个 (81.9%) ;异常者150个 (18.1%) 。确诊DDH者37髋 (4.5%) , 异常髋关节中左髋81例, 右髋69例。双侧髋关节均无异常的患儿315例 (76.3%) 。至少一侧异常者97例 (23.7%) 。DDH患儿29例 (7.0%) 。受检患儿中男191例, 异常者32例 (16.7%) ;女221例, 异常者66例 (29.5%) ,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5, P<0.05) 。

3 讨论

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降低DDH晚期发病率, 也可以简化该病的治疗, 尽量避免晚期手术发生率[2]。临床检查和超声波检查是主要手段。高频超声波检查无放射性损害, 重复性强, 并能早期显示髋关节解剖结构, 对于新生儿检查具有独到的优势。Graf方法要求在标准图像上必须见到平直的髂骨、圆弧型的骨性髋臼顶和软骨性髋臼顶及髂骨的最下缘点[3]。此法参照点不稳定, 且观察者之间的误差具有显著性, 受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很大, 对操作者要求很高, 需要以标准的图像来评估髋关节的位置、稳定性和形态。

作者认为髋关节超声波筛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能有效评估婴、幼儿髋关节发育情况, 指导临床治疗并监测治疗过程, 能够准确地对髋关节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局限性存在于超声图像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操作者的解剖知识和经验, 但通过开展超声波髋关节筛查工作, 降低了晚期需要施行手术的DDH病例的发生, 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 (DDH) 的筛查的重要性。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2月本院体检的婴幼儿中存在先髋症状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危险因素者406例。其中男童191例, 女童215例, 平均年龄35d, 所有儿童均接受髋关节手法临床检查, 有临床体征者385例, 采用Graf静态超声波检查法进行检查。结果 824个髋关节中正常者674个 (81.9%) ;异常者150个 (18.1%) 。确诊DDH者37髋 (4.5%) , 异常髋关节中左髋81例, 右髋69例。双侧髋关节均无异常的患儿315例 (76.3%) 。至少一侧异常者97例 (23.7%) 。DDH患儿29例 (7.0%) 。受检患儿中男191例, 异常者32例 (16.7%) ;女221例, 异常者66例 (29.5%) ,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5, P<0.05) 。结论 髋关节超声波筛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超声波检查

参考文献

[1]沈洁, 廖鸿飞, 唐静, 等.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825例超声筛查分析.重庆医学, 2011, 12 (32) :3300-3302.

[2]王风梅, 赵虹, 李琳, 等.早期DDH筛查在儿保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中外医疗, 2012, 10 (14) :75-76.

婴幼儿髋关节 篇4

设计思路:

1、活动内容的分析

《关节的秘密》选自于《我自己》主题——“身体真有用”线索下,主要通过探索身体哪些部分会动,发现关节的秘密,懂得如何保护好关节,保护自己的身体。活动内容的选择,其价值点贴合该主题的核心经验,同时也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和目前已有的经验。

2、活动对象的分析

大班初期的幼儿,随着运动量的逐渐增大,身体动作的发展正在逐渐完善中,身体各部位的活动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自身的保护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这个阶段的孩子爱探索,爱发现,爱和同伴交流,对于“自己”、“别人”、“周围世界”也正在由无意识的关注转向有意识的关注,因此本次活动的开展对大班初期孩子的发展来说是相对比较适宜的。

3、活动方法的分析

本次活动重点聚焦幼儿的探索、体验和交流,教师通过创设多种机会引发幼儿自主的去探索“哪些地方会动?”、“为什么会动?”、“怎样动的优美?”、“如何保护自己”,在体验了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建构经验。因此,本次活动教师大部分采取情境探索感知法,借助影像、现场创设多种能供幼儿探索体验的情境,搭建幼儿大胆交流自己发现的平台,引发幼儿最大程度的探索、交流。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我的身体会动”的过程中,发现关节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活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灵活,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2、尝试用较直观清晰地方式记录自己探索的发现,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身体的秘密做过调查,知道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主要功能;尝试过多种记录的方式。

物质准备:相关课件、大小人体模型图、幼儿记录的笔等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关节

1、观看“郎朗演奏钢琴”视频,讨论:他的手指是怎么动的吗?你们的小手会干什么呢?

2、小结:因为人的手上除了有很多很多的骨头,还有关节,骨头和骨头的连接处叫关节。有了骨头,有了关节的连接,我们的手指才能这样灵活。

二、探索交流:身体哪些地方会动?

1、除了手指,在(添加微信/QQ:394005172领取一套幼教资源包)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好多好多的地方都会动,接下来我们就听着音乐一起来动一动,试试你的身体上哪些地方在动?(幼儿跟着音乐让身体动起来,第一遍自由,第二遍跟着老师一起从头到脚动一下,并在人体图上做好记号)

2、幼儿探索记录,教师观察:*幼儿让身体哪些地方动起来了?*如何记录的?

3、集中交流:

(1)你刚才找到哪些地方能动?

(2)用什么方法记录的?(关注记录的方法和清晰度)

(3)关节在哪里?一起找一找(丰富每个部位的名称及动词)

4、小结:原来,我们的身体之所以会灵活的动,是因为有了骨头的支撑,有了关节的连接,关节的作用真大。

三、经验验证:关节的重要性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学动作的游戏。看看有关节和没有关节的区别在哪里。

2、今天我还请来了另一位大明星,她能用身上的各种关节跳出优美的舞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看到她在跳舞的时候手有什么变化吗?

3、小结:关节不但在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而且能够做出优美的姿势,跳出优美的舞蹈,没有关节都不行,关节是多么重要啊。

四、经验拓展:保护关节,保护身体

1、出示护膝护腕,提问:它们是套在哪里的?什么时候会用到?为什么溜冰时要用到护膝和护腕呢?

2、讨论:如何保护好关节?

婴幼儿髋关节 篇5

1 材料与方法

对2006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治疗的89例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2例、女47例, 年龄10 d~1岁11月, 平均年龄5.7个月。参数包括临床表现、体温、血白细胞计数、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外周血培养、X线片、MRI、是否经过内科治疗、误诊率。

2 结果

临床表现:7例患者初诊存在肩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占7.86%。体温:17例患者有体温高于37.5℃病史, 最高39℃, 占19.10%。血白细胞计数:62例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占69.66%;15例白细胞计数>15×109/L, 占16.85%。血沉:76例血沉增高, 占85.40%;51例血沉>30 mm/L, 占57.30%;28例血沉>50 mm/h, 占31.46%。超敏C反应蛋白:81例增高, 占91.01%, 18例>30 mg/L, 占20.22%。外周血培养:18例血培养阳性, 占20.22%, 其中5例木糖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菌株) , 占27.77%, 2例表皮葡萄球菌, 占11.11%, 其他革兰阳性菌7例, 占38.89;革兰阴性杆菌4例, 占22.22%。X线片:24例未行X线片检查。65例行X线片检查者, 阳性者38例, 占58.46%, 其中7例显示大结节病变, 诊断为骨髓炎, 占10.77%;有3例显示软组织肿胀, 诊断为肩关节炎, 占4.61%;28例诊断为肩关节脱位, 占43.07%。MRI: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显示关节腔积液或骨髓信号改变, 32例存在骨髓炎改变, 占35.96%, 其中有2例提示骨脓肿形成。是否经过内科治疗:28例经过内科按照呼吸道或早产儿治疗, 占31.46%。误诊率:总误诊率为46.07%, 14例初诊为臂丛神经损伤, 占15.73%;28例初诊为肩关节脱位, 占31.46%, 3例初诊为脑炎, 占3.37%。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早期常常由于病变位置的深在, X线片无显著阳性改变, 甚至临床症状不典型, 加上外伤史或其他器官疾病现象的掩盖, 易延误诊治[2]。曾有回顾性报道在新生儿期做出化脓性关节炎诊断的仅29%[3], 婴幼儿ASAS临床相对更少见, 笔者统计在在初诊过程中总误诊率为46.07%, 因此, 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是获得良好愈合的关键。

3.1 临床表现:

婴幼儿ASAS通常并没有发热、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急性炎症典型表现, 低体质量儿或合并呼吸道、肠道等其他器官系统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更加隐匿。笔者统计本研究组病例仅有7.86%的患者存在典型炎症表现, 有高达31.46%的患者在接受内科治疗中或治疗后因更换衣物时发现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哭闹而就诊。临床仅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假性麻痹”者易与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混淆。3.2体温与实验室检查:Allen等[4]认为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发育, 炎性反应低下, 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并不能准确反映细菌感染, 病情严重时体温降低及白细胞计数减少更为多见。笔者研究发现仅有19.10%的ASAS患者存在体温增高, 16.85%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 20.22%的患者血培养阳性, 表明这些指标敏感性较差。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 超敏C反应蛋白的血清浓度会急剧升高, 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人体非特异炎性反应的敏感性标志物之一, 在临床已广泛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通常在患者发病时升高, 第2天达到高峰, 治疗后很快下降, 在1周内回复到正常值;合并有化脓性关节炎的患者CRP更高并且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大多数患者中血沉升高, 但要经过3~5 d才能达到峰值, 临床症状改善后也不立即下降。刘忠堂等[5]认为血沉是化脓性髋关节炎儿童最敏感的指标, 因为新生儿和较大儿童血沉明显>20 mm/h的正常值, 所以它不受年龄的影响。笔者研究发现高达85.40%的患者血沉增高, 高达91.01%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 且二者增高程度呈正相关, 表明这两种指标敏感性较高。

3.3 影像学检查:

俞阳等[6]研究发现小儿化脓性骨髓炎早期X线片显示患处软组织肿胀, 周围肌肉影增宽, 肌间隙模糊。最早6 d后出现骨质密度不均匀, 患病后10 d左右有骨膜反应, 骨质破坏发生在患病后2周左右。笔者研究发现X线片早期表现主要为关节间隙增宽, 阳性率达58.46%, 但高达43.07%的患者误诊为肩关节脱位, 表明此参数敏感性高而特异性差。MRI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 可在骨感染第3天发现骨髓的改变, 骨髓内出现病变是诊断急性骨髓炎最可靠的指标。Mazur等[7]对一组43例肌肉骨骼感染儿童进行研究, 发现MRI有97%的敏感性与92%的特异性。笔者研究组所有病例行MRI检查都可得到阳性结果, 主要表现为关节积液, 骨髓改变等。

综上所述, 婴幼儿ASAS临床表现极不典型, 误诊率高, 针对可疑病例行肩关节MRI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是重要辅助检查客观参数。

摘要: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客观参数特征, 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客观参数, 评价不同参数在该疾病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结果 7例患者临床表现典型, 17例患者体温增高, 62例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76例患者血沉增高, 81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 18例患者外周血培养阳性, 38例患者X线有异常征象但误诊率为43.07%, MRI阳性率达100%。结论 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临床表现不典型, 误诊率高, 肩关节MRI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是重要辅助检查客观参数。

关键词: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周晓康, 王萍, 甄磊, 等.婴幼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67例诊治体会[J].河北医药, 2009, 31 (24) :3400-3401.

[2]孟喜军, 白德明.28例婴幼儿化脓性关节炎诊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3) :115-116.

[3]张敬东, 彭明惺, 刘利君.新生儿化脓性髋关节炎的临床诊治问题[J].中华矫形外科杂志, 2003, 11 (8) :703-704.

[4]Allen L, Hsiao M, Douglas B.Fever in the millennium: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of markers or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 in febrile children[J].Curr Opin Pediatr, 2005, 17 (1) :56-61.

[5]刘忠堂, 温宏.客观参数在儿童化脓性髋关节炎诊断中的敏感性[J].实用骨科杂志, 2003, 9 (3) :218-219.

[6]俞阳, 刘利君, 彭明惺, 等.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治体会[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04, 3 (3) :178-181.

上一篇:汽车坡道下一篇:医源性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