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的宝库

2024-06-02

书法艺术的宝库(精选11篇)

书法艺术的宝库 篇1

天津地毯工业源远流长。早在清朝初年, 天津就开办了地毯厂, 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优势, 成为东方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天津地毯花色瑰丽, 加之质地坚韧, 绒面柔滑光亮, 享有世界名牌工艺品盛誉。早在1893年, 天津地毯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即获得金质奖章;1903年, 又在美国圣路易斯城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天津地毯成为中国近现代出口地毯的发祥地, 名扬海内外。

20世纪30年代, 中国的民族工业 (包括手工作坊) 得以发展, 天津地毯的出口量占全国第一, 国内外有很多人慕名来津学习这门特有的先进技术, 使天津享有“地毯城”的美誉。与此同时, 新技术剪片工艺的创新完善、编织地毯由手工制作转为工厂式生产、织染工艺的改进提高, 特别是1930年以后, 天津地毯在工艺上不断提高改进, 花叶由分瓣改为深浅润色, 树干和花梗也用深浅润色方法编织, 更加提高了天津地毯的艺术性。1935年, 天津商人成立冠华洗毯工厂, 洗出的地毯和外国厂家洗的质量一样, 避免了在国外洗毯常常出现一些缺点而被退货赔款等类的纠纷。至此, 天津地毯业完成了独立的工艺体系, 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这些成就都凝聚着天津地毯工人的智慧和结晶, 其产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民族图案上地毯, 中西结合色鲜艳”。在地毯工艺方面, 精明能干的天津人在图案设计上, 借鉴了西方近现代工业技术, 以寓意多子、多福、多寿的“石榴、佛手、仙桃”三种水果组成的“福寿三多”和由“玉兰花、牡丹花、海棠花”组成的“玉堂富贵”图案, 将地毯处理的新工艺演绎得淋漓尽致。富有中国民族民间风格的特有图案, 深受世界地毯市场和外籍客商的青睐。

二是“手工制作要求严, 一套流程八道工序”。工人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按照规定好了的地毯图案, 凭着记线头数或技术高低程度充分地发挥了对某种花纹的想象力。如, 因为客户指定以硬币上的团龙为图案, 但是图案太小, 看不清花纹, 技师便集思广益, 将小样放大好几倍, 解决了小样看不清的问题, 进而相应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此同时, 在编织手工地毯时, 认真地吸取了北京的编织工艺, 严格地按照“纺、染、织、平、片、洗、投、整”八道工序操作, 一丝不苟, 造就了世界名牌工艺品的盛誉。

三是线整色明印彩花, 大批出口美英法。天津地毯多采用民间吉祥图案样式, 具有工整对仗而又富丽流畅的特征, 使地毯中央是一簇较大的圆形团花图案, 俗称‘夔龙’, 早期都是采用以团龙为图案, 四角布置着与‘夔龙’相对应的花卉景物, 称为“角隅纹”, 四周绕有几层宽窄花边, 组成大小花边图案。这样的地毯共有三层边, 通常绘有“松、竹、梅、兰”等吉祥纹样。这种地毯大部分出口到英、德等国。早年, 还有美术式的地毯, 俗称为“法国式”。这种式样借鉴了有名的法国奥比松壁毯的边框花卉图案, 经天津地毯工人逐步地改进, 形成了新的图案花样。这种图案体现了既雍容华贵, 又经典浪漫的风格, 非常符合法国人的口味, 所以在西欧十分畅销。再有就是色彩随意、构图简单自如的彩花式地毯图案, 具有耐践踏、质地厚密的特征, 这种地毯, 既美观、大方, 又牢固、耐用, 符合美国人自由自在的性格, 美国人比较喜欢。

应该说, 天津地毯在历史上曾做出过两项重要的贡献:1924年, 天津织毯工人在技巧熟练的基础上, 将抽绞过纬改为拉绞过纬, 用毛线将纬线包起来, 使背后看不见纬线。这一改革虽然用的毛线量增加了, 但地毯面貌焕然一新, 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1930年, 天津地毯又有一项重大创造, 那就是片活, 片活是由剪活逐渐改进成功的。经过剪片的地毯, 毯面上的花卉栩栩如生, 给人的视觉以立体感。从此, 片活成为地毯行业中一种新的工艺。

在这一张张漂亮精细的地毯背后, 凝聚着天津地毯工人辛勤的汗水, 他们兢兢业业, 起早贪黑不停地织做。解放前, 天津私人地毯作坊很黑暗, 童工劳作时间长, 只管饭不发工资, 工作异常辛苦, 黎明即起, 就和业主或者老师傅学习手艺, 就这样, 还要无偿为业主工作3年后才能出师, 有一点微薄的工资, 但是1年也只有五六块大洋。那时候, 一个小作坊里面会雇佣十几个小童工, 夜以继日地为业主赶制地毯。一块地毯可以卖到几十块大洋, 每天童工创造的价值要远远超过他们得到的价值, 正是这些工人, 以勤劳的双手, 成就了天津地毯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 天津地毯又有了长足发展。1958年,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国际博览会上, 我国不仅展出了地毯, 还委派了天津地毯工人在会上做编织表演, 当场剪片了一块阿富汗地毯。阿富汗国王查希尔看完后, 连声称赞“精湛!精湛!”在这次博览会上, 中国地毯被抢购一空。

1959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新落成, 一幅面积为374.46平方米、画面为钢、煤、粮、棉大丰收图案的地毯, 铺在了大会堂的正厅。其面积之大为当时全国之最, 与正厅墙上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国画相映生辉。这块地毯也出自天津地毯工人的手, 主要设计者李景汴, 还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的亲切接见和称赞。

天津地毯在国际上素享“软浮雕”、“锦缎毯”的美誉, 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根据国内外市场要求的变化, 在工艺和构图上又有创新。如:构图吸取了先秦青铜器、汉代砖刻石雕、唐代蔓草、宋代花鸟、明清锦绣、敦煌石窟、苏州园林等古代艺术之精华, 设计出了古典式、敦煌式、园林式等新类别, 既体现民族特色, 又适应欧美、日本、港澳及中东市场的需要。

1974年, 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珍藏着的世界各国赠送的艺术珍品, 流金溢彩, 琳琅满目。其中有一块崭新的大型艺术挂毯, 格外引人注目, 常有人在此流连忘返, 啧啧称奇。毯面上纺织的是蜿蜒曲折、巍峨壮观的万里长城。这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赠送给联合国总部的《长城》挂毯, 长10米, 高5米, 是天津地毯工人用1000多个工作日, 240多种颜色, 5300多万根毛纱织成的, 堪称殚精竭虑的艺术杰作。

1997年, 由天津市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天津黄崖关长城》栽绒壁毯 (规格为:长19.97英尺, 宽7.1英尺) , 由地毯行业很有名的“十姐妹”在天津地毯二厂制作完成。整个壁毯的图案群山苍翠, 长城如带。壁毯色彩鲜明、生机盎然, 精湛的剪片浮雕和水洗丝光等工艺令人赏心悦目, 这幅有3248根经纬线、210多万个结的艺术作品, 凝聚了900多万海河儿女喜迎香港回归之情。

1997年, 由天津地毯工人为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设计制作的巨型壁挂毯《海阔云舒》, 壁毯总面积108.108平方米, 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壁挂毯而获吉尼斯之最。

登高还望天际阔, 奋飞始从足下起。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天津地毯工人正在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拼搏精神, 向新的工作目标冲刺, 征途漫漫无终曲, 铺青叠翠再辉煌!■

书法艺术的宝库 篇2

【重难点】重点:莫高窟、龙门石窟

【教学过程及重点知识】

一、敦煌莫高窟(千佛洞)

1、地理位置:敦煌莫高窟位于东南鸣沙山的断崖上。

2、至今保存着、、等时期的洞窟,大部分是时期开凿的。

3、代表性成就:和。

4、历史地位:是世界上__,为后世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二、云冈石窟

1、地理位置:云冈石窟屹立在_武周山麓。开凿年代:主要洞窟开凿于_。

2、艺术特点: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独特,继承了我国__石刻艺术传统,又融汇了_ 一带的雕

刻风格,是研究我国佛教石刻艺术的宝贵财富。

三、龙门石窟

1.2.

规模建造的。洞窟大部分为开凿。

3.龛。

4. 历史地位:龙门石窟最大的窟龛(kan)是奉先寺佛地理位置:。建造年代:____后开始大是_________,为研究雕刻、绘画、书法、建筑、社会风俗等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堪称一座大

型。

四、乐山大佛

1.市郊。

2、建造年代:_________。

3、历史地位:乐山大佛是世界上______。

五、大足石刻(大足石窟)

1.内的摩崖造像的总称。

2.地理位置:乐山大佛坐落于地理位置:分布于______境开凿年代:始凿于__初年,主要开凿于1

至。

3、大足石刻特点:雕刻精美,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具有、的特色和极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历史地位:被誉为。

【当堂检测】

1、“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是唐朝诗人赞美飞天的诗句,“飞天”形象来源于()

A.莫高窟壁画B.龙门石窟C.云冈石窟D.乐山大佛

2、下列对我国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佛教的产物②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

③莫高窟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④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3、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同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关系()

A.社会动荡B.社会稳定C.佛教盛行D.绘画发展

4、不属于“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的是()

A.莫高窟B.云冈石窟C.龙门石窟D.大足石刻

第21课石窟艺术宝库学案

【重难点】重点: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和《清明上河图》

一、书法

唐代:

1、、的草书,流走飞快,连字带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

2、颜真卿创造出体,人称“蚕头燕尾”,代表作有《___》、《》。

柳公权的楷书清劲挺拔,人称__体,代表作有《》。

宋元:

1、宋代著名书法家有_、等。

2、元朝书法家(fu)综合了晋、唐、宋代的书法特征,创造出骨力遒劲的体。

二、绘画

唐代人物画:人物画在__进入黄金时代,著名画家有、。

1、阎立本的人物故事画用线道劲坚实,设色浓重,着笔沉着清俊,富于立体感、空间感和真实感,代

表作有《》 和《》。

2、吴道子的人物画:笔势迅疾飞动,线条疏落而神气贯注,被誉为“_”,代表作。山

水画:时期达到高峰。______山水画宏观总体,______“残山剩水”,_____水墨山水。

风俗画:风俗画的代表:画家的《》。这幅杰作是 ______的真实写照,是中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花鸟画:至__ 代技法变得成熟而完美。的大写意花鸟画,把中国传统绘画推向近代绘画艺

术的新阶段。

【当堂检测】

1、上海世博园中国馆中有这样一幅作品:它以动漫的形式向中外游客展示了我国古代都市的繁华。请你

判断这幅作品是()

1. 赵梦的《秋郊饮马图》B.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D.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2、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于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①阎立本②颜真卿③吴道子④柳公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a.被誉为画圣的是()

A.阎立本B.吴道子C.张择端D.徐渭

1、在宋元时期达到高峰的画种是()

A.人物画B.山水画C.宗教化D.风俗画

5、两宋时期,反映民间生活的风俗画日益流行是因为()

1. 宋词的高度发展B.南宋政府鼓励画风的创作

C.佛教的发展受到限制D.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活跃

6、在明代绘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宗教化B.人物画C.山水、花鸟画D.泼墨画

7、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送子天王图》B.《洛神赋图》C.《清明上河图》D.《步辇图》

8、“我评此画如奇书,颜筋柳骨追欧虞。”宋代诗人陆游这句诗中的“颜筋柳骨”是对唐朝哪两位书法家

书体的合称()

纽约傲人的现代艺术宝库 篇3

集近现代艺术精华于一身的“大蜗牛”

热情与巧思催生的前卫艺术宝库

纽约中央公园对面的一排高级公寓中,有一栋像是现代雕塑的白色建筑格外地引人注目,它就是集近、现代美术精华于一处的所罗门·R·古根汉美术馆。

所罗门·R·古根汉是一位以采矿业积累财富之实业家的儿子,生长在优越的家庭之中,很早便对艺术产生兴趣,并持续收集古典绘画。1927年所罗门结识了一位女性,使他的爱好为之一变。这位女性名叫希拉·莱比,是位德国男爵夫人同时也是位画家,当时她与前卫艺术家交情甚深,坚信“抽象绘画才是伟大的艺术”。古根汉被她的热情打动,此后按照她建议,陆续地购入前卫艺术作品,并于1937年设立了所罗门·R·古根汉基金会。两年后,基金会在纽约开设了“抽象绘画馆”,由莱比出任第一任馆长;所罗门更进一步梦想建造“前卫艺术的宝库”,他于1943年委托弗兰克·罗德·莱特设计一座新的美术馆。但建筑尚未完成,古根汉便于1943年去世,享年88岁。3年后,基金会为了纪念故人,决定把绘画馆改为现名。整栋建筑于1959年竣工,从动工开始,历经了16个年头。完工时,设计者莱特已经去世,莱比也从馆长职位隐退。

螺旋状画廊汇集19世纪未到今日的绘画经典

成为莱特遗作的美术馆建筑。造型新颖奇特,一开馆就引起广泛的讨论。旋涡状的外观宛如一只巨大的蜗牛,而且馆内展厅与一般美术馆的平面展厅不同;围绕着中央的挑高屋项,是一条缓缓倾斜而上的螺旋状画廊,观画者置身其间,轻易地就可以融入艺术的世界之中。

有了崭新的场所后,收藏的名作日渐丰硕,从印象派到现代美术的作品已达6000余件,其中包括所罗门侄女贝姬的藏品。贝姬与前卫艺术家的绯闻迭起不休,并以“一日购入一幅画”为目标,竭力收藏20世纪美术作品,其藏品大部分现存于威尼斯的贝姬·古根汉美术馆。

1992年,古根汉美术馆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由于菜特所设计的建筑已不敷使用,在“大蜗牛”旁,馆方又增建了一座10层楼高的新馆,并且在纽约苏活区开设分馆。未来,馆方还计划在西班牙、奥地利和日本设立分馆。古根汉美术馆正朝着“世界性的美术馆”这一伟大梦想努力挺进。

穿着黄色毛衣的珍妮·赫布特妮

为至死无悔的爱情作见证

一生不离酒与毒品、贫困与疾病的天才莫迪里亚尼,在35岁时便结束了短短的一生,客死他乡,其戏剧化的一生,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产生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画家的身旁有一位以自己生命热爱着他的女性——珍妮·赫布特妮,她也正是这幅名画中的女主角。在画家病逝的翌日,珍妮跳楼自杀,追随画家而去。

20世纪初的巴黎,万国博览会盛况空前展开、地铁开始运行……这一切使得还保存着恬静田园风貌的蒙巴拿斯展现未曾有过的活力,大街上出现了迄今仍然屹立的“罗顿德”、“圆顶”等咖啡馆,据说华灯初上之时,从蒙马特的山丘上就能够远远地看到蒙巴拿斯的灯光。也正是在此时,巴斯珊、金斯林格、史丁等后来被称作巴黎画派的艺术家们,从意大利、俄国等地陆续来到这里,此外毕加索也从蒙马特搬来这里,蒙巴拿斯成为新的艺术之村而显得热闹非凡。也就在蒙巴拿斯的大街上,33岁的莫迪里亚尼与珍妮相遇,珍妮白皙的肌肤,纤细的身影,挽在头上、略带红色的头发,宛如是维纳斯女神般光彩照人。此时的她还只是位芳龄19的美术学校学生,带着孩子般的天真笑脸、纯洁无邪的珍妮,没多久便擒住莫迪里亚尼的心。这幅作品是在两人同居1年之后,珍妮体内正怀有第一个孩子时完成的,整个画面充满了明亮色彩,曲线白腰部缓缓舒展开来,呈现出平稳厚实的感觉。画家巧妙地捕捉了怀有身孕的恋人,从少女蜕变成为一位成熟夫人的甜美瞬间。这幅作品同时是两人炽热而短暂的爱情见证。

在与珍妮相识的短短3年之间,莫迪里亚尼以珍妮为模特儿,画出了20多幅作品,而其中又以这幅《穿着黄色毛衣的珍妮·赫布特妮》最受瞩目。鹅蛋型的脸、细长的颈、典雅的削肩,“s”型的身姿……这幅名作,充分体现了莫迪里亚尼的绘画特点。在画家死后,这幅画作从莫迪里亚尼的画商兹博罗夫斯基手里,辗转经过法国美术馆评论家菲利克斯·费乃翁的收藏,最后,再于1932年被贝姬·古根汉购入,并于7年之后,在纽约的古根汉美术馆公开展出。

《穿着黄色毛衣的珍妮·赫布特妮》在绘画史上的意义

莫迪里亚尼是20世纪初期巴黎画派的画家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人物。他一生几乎只画人物肖像画,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很难被归类成特定的艺术流派。莫迪里亚尼把人物还原成单纯的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人物的真实性格,这一点与他在艺术创作之初曾经是一位雕刻家不无关联。此外,因为与前卫雕刻家布朗库西相识,莫迪里亚尼接触到了非洲原始美术,造型能力因而大为提高。《穿着黄色毛衣的珍妮·赫布特妮》可说是集合了诸多莫迪里亚尼独特的创作手法之力作。

欣赏现代建筑与艺术极品

古根汉美术馆被称为“大蜗牛”,建筑物本身即是一件现代艺术作品。1992年6月,在“大蜗牛”的旁边又增建了一座10层楼高的新馆,使展室的面积的扩大为原来的两倍。

从古根汉美术馆本馆的正门入口进入右手边的主要大厅,然后乘电梯上三楼,再往右走即是古根汉引以为傲的常设展览室。这里,不可错过的有,莫迪里亚尼的《裸女》以及毕加索初期的作品《煎饼磨坊》。接下来,顺着本层的斜坡,往二楼走,进人二楼的常设展览室,在欣赏过米罗的《翻耕过的土地》之后,沿着右手边楼梯,可到达新馆的二楼,那里也陈列了不少古根汉重要的馆藏,例如夏卡尔的《从窗口见到巴黎》、《绿色的小提琴手》,克利的《红气球》,表现主义画家柯克西卡的《游侠骑士》以及克尔赫纳的《格达肖像》,异彩纷呈,令人赏心悦目。而在此室的里端,陈列有古根汉号称是全世界收藏最齐全的抽象主义大师康定斯基的许多名画,其中必看的是《在方格子中》,这幅画使人感到生气澎湃。至此所需约1个小时。

美术馆6000多件的藏品,通常只展出180件左右,即使是常设展览,展品也经常变动,因此每次来到这里,都可以欣赏到不同的作品。这当然也是古根汉美术馆吸引人一再前往的魅力之一。

对当代艺术影响深远的特展

打开一座神秘的宝库 篇4

历史档案资源丰厚连接起通往东北历史深处的路径

走进辽宁省档案馆呈机翼形状的主楼, 思古的情怀也会在这古朴的建筑中油然而起。这座曾是80多年前张学良将军捐资修建的东北大学图书馆, 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杨廷保先生设计的建筑里虽然没有了往日学子刻苦攻读的历史情景, 但却依旧静穆, 依旧渊博, 作为辽宁乃至东北承载历史档案的最高殿堂, 全省甚至在全国仅存的最珍贵的史料档案静静地安放在这里, 秘密接通着通往历史深处的路径, 等待着为寻找过去的人们点亮一盏盏照亮幽暗的明灯。在这里, 不仅保存有堪称稀世珍品的我国档案馆中现存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唐档, 而且荟萃了举凡明清以来, 涉及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 同时收藏了大量的满文和日文档案资料。档案资料历史跨越1200余年。

在档案领域, 辽宁省档案馆有着“中国第三历史档案馆”之称, 在我国,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明、清中央机构的档案;第二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民国时期各政权中央机构的档案。而辽宁省档案馆虽然是综合性地方档案馆, 但其保存的历史档案的丰厚与价值却是有口皆碑。在这里保存的唐档是全世界档案馆中保存的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 不说其史料价值, 仅仅是其每页纸都是极其珍贵的。在特藏室, 记者第一次目睹了清朝皇室家谱———玉牒, 那有学生写字桌大小, 厚及半米多的玉牒不仅彰显着皇家的气势, 更有着历史的厚度。作为清朝入关定都北京后的陪都盛京 (今沈阳) , 按照当时的定制, 清朝皇室活动形成的重要文档, 如满文老档、实录、圣训、玉牒等, 都要抄录送盛京一份保存, 因此, 成就了辽宁省档案馆清代档案藏品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同时并有的丰富馆藏。

在辽宁省档案馆, 数量最大, 范围最广, 系统最完整, 内容最丰富的当数民国档案。在从辛亥革命起一直延续到“九·一八”事变的这部分历史档案中, 包括原东北和热河、辽宁省级机关及其所属的外交、警务、司法、海关、盐务、土地、财税、文教及各道、府、厅、州、县衙门的档案完整地记录和反映了奉系军阀的崛起形成及其对东北的统治, 记录和反映了沙俄对东北的侵略以及日本对东北的侵略。而日伪档案、国民党时期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东北大区档案, 比较齐全完整的建国以后的档案, 对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东北历史、社会发展状况, 对东北政治、经济、文教、民俗等所具有的史料价值以及现实意义都是无法估量的。

档案作为一种历史记录, 本身就是文化遗产, 如今, 辽宁省档案馆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名单已是长长的一列———“唐档”、“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实录稿本”、“清玉牒”、“廷寄”、“戚继光签批的申文”……

科技档案资源名列前茅以及不断拓展的档案资源新领域

档案作为承接社会发展的桥梁, 其不仅维系着国家、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 而且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明延续的基础。因而就档案资源来讲, 除了作为珍贵文化遗产的历史档案资源, 更为重要的资源则是现在每天还在不断形成的各种档案。在我国, 《档案法》已明文规定, 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电子数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历史记录。”按定义所指档案在构成上既包括档案馆的档案, 也包括机关档案室的档案, 在种类上既包括党政档案, 也包括各类专门档案。作为历史悠久, 又是国家重要工业基地的辽宁, 不断积累着极其丰富和珍贵的现存档案, 其中科技档案、工业档案之丰富在全国各省市名列前茅。

在我省, 除了现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115个, 各级各类档案馆153个外, 各级机关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和档案室工作, 企业、事业单位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 以及农村乡 (镇) 、村的档案工作已构建起了一张密密层层的立体大网, 将全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各个领域当下正在流动变迁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信息固定为档案形式保存下来。

而伴随社会的不断变迁, 档案资源也不断扩展出新的领地。我省已将一些新领域纳入到建档存档领域, 档案资源拓展源流的触角已经由历史延展到当下, 由过去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拓展到社区、家庭。如今,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 民营企业建立健全档案也由此生发, 全省亿元产值以上民营企业进行档案登记者已达214家, 占42.3%。农村档案工作获得了全面推进, 全省已有11434个行政村开展了档案工作, 占总数的98%。而于1999年开始的社区建档工作亦取得积极效果, 目前, 全省社区档案基本实现规范化管理, 这不仅推动了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而且对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了规范保障。在沈阳, 档案资源的源头更是拓展至家庭, 沈阳市档案局在全国率先开展的家庭档案工作已经取得成效, 目前全市已有12.53万户家庭建立了家庭档案。

档案在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日复一日地形成, 档案在一项一项的工作和生产活动中日积月累地形成, 而档案的最后归宿则是各级各类档案馆。在我国, 档案的收集工作是通过两次集中完成的, 一是基层档案室对本单位有保存价值文件的集中, 二是档案馆对国家与社会有保存价值档案的集中。而已经建立的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室为基础、以保存党和国家历史档案的各级各类档案馆为基地的完备的档案事业体系像汇聚了无数支流的庞大水系最终汇成档案资源的汪洋之渊, 从而保留了各个历史时期各个社会领域的历史足迹。

如此众多的档案资源虽然不能全部为档案馆收藏, 但为档案馆的馆藏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如今, 我省档案馆档案接收工作已更突出特色、更为细化。“十五”以来, 仅辽宁省档案馆一家就先后接收了四万余卷档案, 一大批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档案进馆保存。进馆档案除传统的文书档案外, 还有大量电子档案、音像档案等。省档案馆同时加强了对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 目前已将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辽宁, 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振兴等一批重大活动, 重要历史事件的档案资料收集进馆。

档案具有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开展社会教育、资政决策等众多功能, 盘点我们的档案资源家底, 只是第一步, 如何让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成为发展的动力与不竭源泉, 如何利用好档案资源挖掘出其中的潜在力量则是更值得努力的方向。

书是知识的宝库 篇5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的确是这样,当你打开绚丽多彩的图书,你就起进了知识的大门。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动人的小说,美妙的诗歌,感人的童话,精美的散文……都会让你难忘怀,给你无穷的欢乐。让你置身于新的世界——知识世界。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教我们怎样作文,怎样做人。在我们孤单时,它像大朋友一样安慰你。中国古时候有一位文学家说过:“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遇到困难时,它会帮助我们,给我们力量。

书还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像《桂林山水》《林海》《福州动物园》等很多地方我都没有去过,可对这些景色我还是了如指掌,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读了很多有关类似的文章。虽然我没有去过,但是我仿佛和作者们游玩了一次。书还可以增长知识,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虽然我只读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却为我提供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考试竟然考了这些知识,我当然不用犯愁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种种困难。当我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时,老师教导我: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当我对书中的话语百思不得其解时,妈妈鼓励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我写日记写作文感到笔下枯竭时,老师告诉我:读书而不积累,就象一个人身入宝山,却空手而回;当我在书店不加选择随意借看时,妈妈建议我: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反之还不如不读。渐渐地我明白了,读书要读好书,读书要积累,读书更要思考。

书法艺术的宝库 篇6

五代吴越国国王钱镠及其后继诸王都十分崇佛,境内广种福田,修建寺庙佛塔,开凿摩崖造像。在飞来峰东麓的青林洞,洞口内外布满石刻造像。其中,吴越国造像仅存5龛11尊。在青林洞南口西侧的崖壁上有一龛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15年)常山清信弟子滕绍宗造“西方三圣”造像(图2),是飞来峰现存有题记的石刻造像中时代最早的一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均坐高束腰仰莲须弥座上,身后有缘饰火焰纹的背光,尚有晚唐余风。飞来峰的五代吴越国造像体量虽然较小,佛龛亦浅,雕造手法也比较简洁,但古代的匠师们巧妙地利用青林洞这个天然洞穴作为窟室,将造像雕刻其中,使造像有天然洞穴,遮风挡雨,得到保护,又方便善男信女礼佛。

飞来峰北宋时期的造像,部分有北宋咸平、乾兴、天圣纪年的造像题记,分布在青林洞内外以及玉乳洞内和龙泓洞口,尚存200余尊,极大部分是光头净发,身披袈裟的罗汉。其中高不盈尺的小罗汉近百尊之多,雕于悬崖之上,环绕佛排列,应是五百罗汉的一部分。体量较大的罗汉,在青林洞内有十八罗汉二铺,在玉乳洞内除雕有一铺十八罗汉外,还有一铺和十八罗汉同样服饰的佛教禅宗六祖像。这些造像都呈方圆脸,神情都比较严肃,阴线刻衣纹较浅而疏。弧形下垂的阴线刻衣纹显示袈裟覆盖下的盘坐姿势。

除此以外,在飞来峰北宋时期的造像中,还出现了数量较多的浮雕造像,玉乳洞佛教禅宗六祖像周围的凤凰浮雕和雷公浮雕,颇富装饰趣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位于青林洞南口的“卢舍那佛会”浮雕(图3),在一块近正方形的花头龛内,浮雕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天王、供养菩萨、牵狮侍者、牵象侍者以及侏儒等。龛楣上还刻飞,2尊,共计造像17尊。龛内造像数量虽多,但排列有序,布局匀称,雕镂精致。富有装饰趣味的构图,显示出宋代雕刻华丽,繁简相间的艺术风格,龛的左侧还铭有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胡承德造的题记,被公认是飞来峰造像中最精美的一龛浮雕。

南宋风格的布袋弥勒造像位于冷泉溪南岸的崖壁上,依岩石的自然形状雕成一个半园形的佛龛。本尊布袋弥勒肥头丰颊,慈眉善目,喜笑颜开,袈裟往后脱落,袒露出胸前的双乳和便便大腹,左手执一串佛珠,右手搂一个布袋,赤足露趾,屈膝踞坐在一块岩石上。围绕布袋弥勒两侧的十八罗汉,或降龙伏虎,或观画诵经,或者手托宝塔,或者背荷锡杖,有静有动,姿势各异,颇有自然天成的意趣(图4)。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慈氏”。这是他的姓,名叫阿逸多。根据《弥勒上生经》等佛经的说法,他出生于右印度南天竺一个大婆罗门家庭。当他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以后,又成了佛的既定接班人。因此,他现在虽然还是菩萨,将来必定成佛,是未来的佛。

但是这一尊布袋弥勒造像却和作为未来佛的弥勒无关。这尊造像是根据布袋和尚的形象雕造的。根据宋代释道原编《景德传灯录》等文选记载,布袋和尚生于晚唐,是明州(今宁波)奉化县人,并在本县岳林寺出家。自称“契此”、号“长汀子布袋僧”,他形体肥大胖,大腹便便,出语无定,随处偃卧。还时常背着锡杖,挂上布袋,随处乞讨,并将吃不了的食物藏入布袋中。他还十分喜欢小儿,时常和他们嬉戏,悠然自得。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他端坐在岳林寺一块盘石上,口中念着“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就圆寂了。由于他在临死前念过关于“弥勒”的几句偈语,有人就把这个神秘的胖和尚,当成“弥勒”的化身。为了和真正的弥勒佛区别,就叫他布袋弥勒,大肚弥勒,甚至直接称呼为布袋和尚。

这尊布袋弥勒造像,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内在性格的刻划方面,和《景德传灯录》的记载相符,在这里,法相已不再庄严,形象的勾勒完全来自真实的社会现实,颇能反映佛教世俗世化的倾向。这是石窟艺术世俗化的代表之作,也是南宋时期崇尚平实的文化氛围的客观反映。因此,此像一出,各地效法,迅速推广。大量庙宇,一进大门就有一尊胖和尚笑脸相迎,无不以此尊布袋弥勒为定型。

元朝是一个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当时,佛教以喇嘛教的形式在西藏得到复兴并广为传布。忽必烈初登帝位,为招附西藏喇嘛,扩大其政治势力,以喇嘛教为国教,并封西藏佛教萨迦派领袖八思巴为帝师(上师),命其统领帝国境内的佛教,使喇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灭掉南宋后,忽必烈派其十分宠信的番僧杨琏真伽为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带来了大量藏传佛教“梵式”造像的粉本,入驻杭州并主持雕造飞来峰造像。选择在杭州近郊的飞来峰大规模开凿造像,有其重要的政治原因。即作为新王朝的喇嘛教造像厌胜南宋故都“风水”。镇压南宋“王气”,以肃清其影响。并视祝蒙古“皇帝万岁,国泰民安”、“祈保自身世寿延长,福基永固,子孙昌盛,吉祥如意者”。

飞来峰尚存元代造像68龛,造像近百尊。其中有明确纪年的12龛22尊。从现存造像题记看,开凿时间最早的为至元十九年(1282年),最晚为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藏传佛教的“梵式”造像约占半数之多,成为飞来峰造像中最显著的特点。这些元代造像,一般体量都比较大。除龙泓洞内的一尊观音外,其余都分布在冷泉溪南岸以及青林、玉乳、龙泓、呼猿诸洞周围的巉岩峭壁上,占据着十分显眼的位置。

元代造像中“汉式”和“梵式”造像有明显区别。“汉式”造像指沿袭传统风格的造像。佛的肉髻高大,连螺发为两层,着双领下垂袈裟,衣质厚重,胸腹部系裙束带。菩萨的宝冠较高,上侈下歙。纹饰繁缛,雕刻精细。耳垂珥珰。上着垂领天衣,或搭宽博帔帛,身体斜绕帛带。仰莲座莲瓣比较瘦长,座的上端被佛衣的下铺年裾覆盖。位于冷泉溪南岸,一线天以西的第59龛西方三圣坐像,就是这样一龛汉式造像。该龛龛形横长,龛底地面上生长出缠枝莲花一株,向上开放出形状相似的三朵大莲花,成为三个仰莲座,其上分别端坐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图5),构思巧妙,颇有新意。

飞来峰元代汉式造像中的佛像,除阿弥陀佛外,还有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等。本文在介绍布袋弥勒时曾指出弥勒佛和布袋子弥勒是不相同的。这类弥勒佛坐像,在龙泓洞口北侧崖壁上也有一尊,螺发肉髻,方颐长耳,面相丰满,身着宽袖佛衣,全身佛妆,和佛略有区别的是他作善跏趺坐式,坐平座上,双脚下垂踏莲花。表示他是未来的佛(图6)。

飞来峰元代汉式造像中的菩萨,除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外,还有普贤菩萨等。这尊普贤菩萨造像位于通天洞西侧的崖壁上,天女形,半跏垂足坐,石足踩莲花,坐六牙象上(图7)。

汉式造像中的观世音菩萨有数珠观音,青头观音,杨柳观音,水月观音等多种。除了女相的观音,甚至还有男相的观音,种类颇多。第54龛是一尊男相的水月观音,位于“一线天”东侧的悬崖上,方颐圆脸,嘴上有胡须,形象威武,充满阳刚之气(图8),在佛教造像中,观世音菩萨常作为女性形象出现。其实,早期观音有作男性的,在敦煌唐代壁画中,观世音菩萨有胡须,就是明证。到宋代以后,观世音像女性化特征加强。男性特征的观世音越来越少。

飞来峰元代汉式造像中,天王造像也十分常见。在龙泓洞口外南侧,有一个凸字形佛龛,一尊高2米的天王立像,着武士装,双手合十。臂上横置一根降魔杵,恭立在一位双手捧莲蕾的菩萨的右侧。形象十分威武(图9)。

喇嘛教的“梵式”造像,通常被认为是元代初年时,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引入的,最初兴起于西藏。中统二年(1261年)阿尼哥被帝师八思巴带到大都(今北京),受到了忽必烈的器重,授与人匠总管,把“梵式”造像带到了元大都等重要政治文化中心。在实践中,阿尼哥还培养了许多藏、蒙、汉弟子,制作了大量的“梵式”造像,使这种造像迅速向全国传布。

飞来峰的元代“梵式”造像,除了佛和菩萨外,还有佛母、护法和上师等题材,远较汉式造像复杂。佛造像中除了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外,还有释迦佛宝生佛,毗卢舍那佛,金轮炽盛光佛等等,种类十分丰富。佛的肉髻上多置宝珠顶严,连螺发,肉髻为三层,形状高尖,着轻薄贴体的袒右袈裟。在袖口,领口和下摆边缘,雕出凸棱或繁缛的浮雕形式,以示服饰不仅存在,而且十分轻薄和华贵。扁平仰莲座,在肥短的莲瓣上沿,饰一周联珠纹。第89龛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的无量寿佛就是这样一龛“梵式”造像。该造像位于冷泉溪南岸的崖壁上,龛后壁光素无纹的背光两侧刻梵文佛经(图10),龛的正下方有至元二十六年灵隐虎岩净伏谨述的《大元国杭州佛国山石像赞》题记。

不仅如此,在元代“梵式”造像中,同一佛造像还有多种化身。既有面如满月的如来相,也有作菩萨妆的佛像,位于冷泉溪南岸崖壁上的宝冠释迦佛。头戴五叶冠,宝缯飘扬,长发披肩,耳垂珥珰,赤裸上身,胸佩璎珞,手臂环钏,右手按膝施降魔印,结跏趺坐在仰莲座上,身后有项光和身光。这是一尊作菩萨妆的释迦佛坐像(图11)。

飞来峰元代“梵式”造像中的菩萨有文殊师利菩萨,金刚萨锤菩萨,摩利支天菩萨,狮子吼观音等等。佛母也有救度佛母,大白伞盖佛母等多种,有的女性菩萨或佛母,上身赤裸,双乳丰满,细腰肥臀,体态窈窕,女性特征十分明显。摩利支天菩萨是这样,救度佛母也是这样(图12)。

佛母又称明妃,是佛、菩萨变化或女性得道者的通称,是西藏密教中重要的一种造像。在元代的时候,以大白伞盖佛母最流行。大白伞盖即光明广覆之义,西藏密教认为这位佛母能放光明,覆盖一切众生。因此,当年的元大都,每年二月十五日都要搭彩楼,仪仗队演奏各种乐器,男女倾城出游举行盛大的仪式,供祈大白伞盖佛母。帝师八思巴还在忽必烈的宝座上制一大白伞盖,以示庇护。这种大白伞盖佛母在通天洞“一线天”的东侧也有一尊,像作天女形,一面三目,戴五叶冠,左手执伞盖,斜倚在左肩上,右手施无怖畏印,结跏趺座,龛楣上刻八思巴文和汉文各一行,汉文为“一切如来顶髻中出大白伞盖佛母”(图13)。

除了上述一首双臂的菩萨和佛母外,在飞来峰元代“梵式”造像中还有一首四臂的观音以及三首八臂的尊胜佛母多尊,其中以冷泉溪南岸的尊胜佛母龛最为精美。在凸字形龛内,高浮雕喇嘛塔一座,塔的覆钵内,除本尊尊胜佛母外,还有胁侍菩萨立像二尊,金刚力士四尊。塔的上方还有飞天二尊,共计造像9尊(图14),本尊尊胜佛母坐像作天女形,三面八臂,每面皆三目,手中托坐佛、净瓶,持弓、箭、绳索、金刚杵等法器,或结与愿印(图15)。

元代梵式造像在佛和菩萨的组合方面也和汉式造像不同,众所周知,无量寿佛是阿弥陀佛的音译,二者是同一尊佛。在“汉式”造像中,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三者合称“西方三圣”。而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一样,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三者合称“华严三尊”。至于救度佛母,汉式造像中未见。而元代梵式造像中虽然也同样有无量寿佛(阿弥陀佛),但是却将上述三者组合成为一龛,在这里,作为菩萨变化身的救度佛母和文殊菩萨一起,成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胁侍。位于呼猿洞口西侧崖壁上的第99龛,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杨琏真伽造无量寿佛,文殊菩萨,救度佛母坐像,就是这样一龛元代“梵式”造像。亚字形须弥座,既富丽堂皇又很有特色(图16)。

飞来峰元代“梵式”造像的护法有多闻天王骑狮,金刚手菩萨和宝藏神等,其中以多闻天王骑狮最为精美。这尊造像总高3.14米,他方颐大眼,身着甲胄,足登武士靴,右手握伞幢,左手执鼠狼,骑在一只十分暴烈的卷毛青狮上,形象十分威武(图17)。这尊多闻天王,在外形上和显教的北方多闻天王没有区别,但是在喇嘛教里却是一尊特殊的“财神”,号称“大黄财宝护法”,鼠狼口中吐出的是串串珠宝。他既护法,又司掌财宝,给你福寿如意,所以俗称“多宝天王”。龛前石亭额以“多宝天王”即是此意。

宝藏神在喇嘛教里作布禄金刚,也是一尊专司财宝的护法神,他全裸大腹,半跏坐,右手持如意珠,左手也握着一只口吐串串珠宝的鼠狼(图18)。

位于冷泉溪南岸与壑雷亭隔溪相望的密理瓦巴和两侍女像,是飞来峰元代梵式造像中,唯一一龛上师造像。这龛造像本尊密理瓦巴位于龛右,身躯肥硕,形象奇谲,昂首鼓腹,赤身踞坐在一张方形矮床上,龛左雕二位衣饰华丽的年轻侍女,手捧食钵和酒壶,侧身恭立,酷似婢女服侍主子的生活图,与一般佛教造像中本尊位居正中的形制有明显区别(图19)。

在飞来峰还有一龛以真人为题材雕凿的造像,这就是位于冷泉溪南第73龛杨琏真伽和闽僧闻,剡僧泽像。这龛造像,是杨琏真伽主持雕造飞来峰造像时的自造像。杨琏真伽任释教江南总统多年,伙同闽僧闻和剡僧泽,盗掘宋帝和大臣陵墓,鱼肉江南百姓,作恶多端。明嘉靖三十二年(1543年)二月,杭州知府陈仁贤游飞来峰,认出这三个恶和尚,十分恼怒,“命斩之,身首异处。”此事在明代文学家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余》一书中有详细记载,现在这三尊造像的头颅都是后人补配上去的(图20)。

书法艺术的宝库 篇7

一、汉字的独特魅力分析

4300年前, 汉字由仓颉——黄帝的史官发明, 经历代人民传播传承至今, 汉字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除此之外, 汉字还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高达13亿以上。从历史开源至今, 世界各地发生发展过很多种文字, 像古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波罗米文字及玛雅文字等等, 然而不幸的是, 这些文字都已冲散在历史的长河中, 消声匿迹。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字可以如汉字——文字中的奇迹般这样历尽沧桑的, 同时又能够永葆青春。

汉字能够传播传承至今, 并非只有历史的偶然性, 还在于汉字本身魅力所致的必然性。

(一) 汉字易认, 直观达意

汉字属于象形文字, 本身即是将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而创造出来的文字, 因而比其他文字更具有直观性和达意性。也正是这一原因, 即使是儿童也可以辨认并朗诵出像是“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这样唐诗宋词甚至数千年前的《诗经》等经典文化作品的语句。此外, 汉字的构词能力强, 用字集中;汉字以拼形为基础, 同音异义字差别明显;书写形式规范, 便于认知;语法意合, 言简意赅, 使得汉字阅读在阅读速度、感知理解上都有较之其他文字有更高的速率。

(二) 汉字读音悦耳动听

古汉语中, 汉字的音调即分为四个音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南北朝时期, 周舍就曾在回答梁武帝时提出过“天子圣哲”, 恰好涵盖了四声。发展到现代, 四声已发展成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由此不同声调的汉字组成的文章, 特别是讲究平仄对仗的古诗词, 读起来或是铿锵悦耳、响亮清晰, 或是婉转动听、节奏鲜明, 朗朗上口。因此, 使得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愿意朗读, 愿意记忆。

(三) 汉字字形优美

经过历代人民智慧的发展, 汉字字形愈发端庄优美, 甚至已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书法艺术。作为传播汉字的载体, 书法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声的乐、无图的画、无行的舞, 成为汉族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

二、初中语文教学之“三味”

(一) 语文教师的“味”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还应当对学生有引导作用。对于教授语言的语文老师, 特别是侧重培养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初中语文老师来讲, 语文味则更显重要。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用词准确, 而且要语气充沛, 腔调分明, 一开口就有浓浓的语文味。

此外, 语文教师在“写”上也要有语文味。写字方面, 虽不需讲究笔笔刚劲有力, 笔道有法, 但必须做到写字横竖点撇提折勾均依规范, 排列摆布得当顺眼。作文方面, 语文教师的作文偶尔可以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范本, 其基本要求应当是可以写出来, 且可以拿出手, 在文章构思与结构上都能体现出语文基本素养。

(二) 解说教材的“味”

语文教师教授语文, 犹如庖丁解牛。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教材上的经典作品虽是被死死地印刷在纸面上, 是否能够使经典跃然纸上, 并深入学生内心, 就在于教师如何“解牛”。解说教授水平的高低在于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切入点、解说方式以及教导方式。一个高水平的语文教师可以做到“目视”经典, 了然于胸, 并“因其固然”地“下刀”, 拆解有道, 能够让教材上经典作品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除了表现出来, 语文教师还要能教给学生, 会设置条件、营造氛围、创造情景, 使得学生自我感受、主动认知、自我感悟, 从而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 在介绍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时, 教师应当以诗人和时代背景作为基础, 在此之上, 通过将人生的四个阶段和四个意象相结合, 将抽象的乡愁思绪巧妙地转化为具体的意象,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诗人深切的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

(三) 课堂氛围的“味”

这里的课堂氛围是指课堂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和理想的审美效果。语言的最终目的即是为了表达思想、交流思想和记录思想。故而语文教学尤其应当注重思想情志的培养、表达、交流和记录, 如若没有“文化”的气息, 语文课堂也就不能称之为语文课堂。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还应当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 应当在课堂上参入一定的审美教育, 充分地传授教材上经典作品的文化因素和审美因素。例如, 教师在讲到近代杰出诗人臧克家的代表作《有的人》时, 在日常的教学目标完成后,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朗诵表演比赛, 让学生们组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一首现代诗的演绎, 通过动作、神态以及队形的改变来表现这首诗。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了解把握诗人对鲁迅先生的纪念, 更好的结果则是学生可通过不断地排练思考这首诗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哲学意义。

三、结语

作为中国学生, 有义务要认真学好汉字。希望本文对汉字魅力以及语文教学的解读, 可以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用的建议。

摘要:汉字, 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介绍了汉字的独特魅力, 解读了语文教学的“三味”, 为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汉字,初中语文,三味

参考文献

[1]马慧.凸显文化品质, 上出“语文味”——应用汉语课汉字教学方法例谈[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2013 (3) .

[2]王鸿.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散发“语文味”——《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活动课课例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 (C) , 2010 (9) .

教育家故居:承载教育贡献的宝库 篇8

关键词:教育家,教育家故居,教育文物

教育家故居是我国珍贵的教育文物之一,承载着我国优秀教育家的教育教学贡献,见证了教育家教育思想的进程。教育家故居是进行教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记录教育家教育历史贡献的宝库。

一、教育家文物的内涵

文化遗产视野下教育家的教育文物,是教育家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教育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用文化遗产内涵与价值来确定教育家的标准,教育家则是在教育发展史上有教育贡献、传世作品以及教育活动历史记录的人物,具体应该有如下几个标志。

首先,教育家的教育贡献或教育成绩应该有文物载体,有物质标志或文物见证。这种见证教育家贡献的文物载体、标志是历史遗留,是前人创造,是世代相传的,可以为今后教育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其次,教育家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主张等应该有具有文物价值的物质载体或文献载体世代传承,诸如具有传世价值的被世人认可和推崇的教育名著、名篇、碑文、石刻等。

再次,教育家是重大教育实践活动、重大教育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推动者,在教育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并有教育历史记录的教育人物。

最后,教育家有自己独到的教育学术贡献,有自身独创的教育学术话语、教育概念、教育理论和教育主张,并在教育史上有文献记载和世代传承的教育观点,其教育思想观点对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以上这些要点是衡量教育家的标准,其教育活动的遗迹、遗物和遗存具有教育文物性,具有教育文物价值。

教育家文物,是教育家在历史各个时期各种教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教育价值的教育物质遗存。

教育家教育文物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育家故居、墓地,教育家所创办学校的遗址、教育建筑,与教育家有关的碑文、石刻和壁画;与著名教育家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教育史料价值的教育遗迹、教育实物、代表性建筑;教育史上各个时期教育家创造或与重大教育事件、重要教育活动有关的珍贵教育艺术品、教育工艺美术品;教育史上各时代教育家重要的教育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教育手稿、教育著作和图书资料等;反映教育史上各时代、各民族教育制度、学校制度、书院制度、科举制度、私学等代表性的教育家实物。其中,教育家故居作为教育者遗存下来的重要历史资源,具有重大的历史研究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二、教育家故居的价值

教育家文物直接和教育历史发展相连,见证着教育的历史变化,承载着教育发展的时代变迁,透露着教育历史的转换信息。其价值与作用对教育发展而言是重要的,它的教育意义更直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其教育效能更为持久有效。因此,加大对教育家故居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教育家的思想,体验教育家的教育写作经历,丰富对教育家的认识,使教育家的形象在人们的头脑中更加鲜活。

教育家故居的历史价值在于教育家有重大的历史贡献,而这些教育故居就是教育家历史贡献的见证与物证。教育家故居既可以证实史料的记载,又可以纠正教育家文献中的错误和补充教育文献记载的不足。通过对教育家故居的参观、展览、研究,可以缅怀教育家业绩,纪念教育家的历史贡献,发扬教育家的精神,使当今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家故居的科学价值在于其教育成果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引领性。教育家故居是其所处时代的教育成绩,是其教育贡献的成果。教育家故居具有科学价值,主要表现在教育家故居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表现着历史各时期民族教育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透露着教育家智慧和科学教育发展水平。通过研究教育家故居,可以了解历史上各时期各地区教育发展的科学因素、专业因素以及发展程度与水平,可以为认识教育的历史发展规律提供参考。通过展览教育家故居,可以丰富社会民众的文化历史知识,提高教育发展的历史意识,形成科学教育史观,解决教育科学问题,为科学教育决策服务。

珍贵教育家故居就是一道风景,可以提供美的享受,为人们提供学习、娱乐的场所。教育家故居、教育家纪念馆等日渐成为国家级保护单位的重要遗址并成为当地旅游胜地,有的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如山东曲阜孔子故居。因此,加强对教育家故居的参观游览,可以学习教育、历史、书法、建筑等知识,扩大人们的眼界和知识面,浏览教育家故居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这种艺术的美又以其独有的魅力陶冶人们的性格、情操,启迪人们的心灵和智慧。

教育家故居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通过保存、展览、参观、交流等活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数千年的教育史,给祖国大地留下了无数教育家痕迹,无不凝聚着先人的教育智慧,给后人以启迪。

三、教育家故居的保护与利用

教育家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开创者和建设者,是中国教育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教育业绩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保护、收藏、展览与研究中国教育家的教育故居,建设教育家纪念馆,使其成为教育界的文化品牌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教育家故居的保护、展览与研究,可以承继教育家的教育遗产,发扬教育家的教育精神,缅怀教育家的教育业绩,对于教育的继往开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我国教育家教育故居保护现状并不乐观,教育家故居保护力度、保护水平、利用能力都十分落后。通过调查,重要教育家故居、纪念馆数量很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教育家故居、墓地和纪念馆不到十位。古代有朱熹墓、韩愈墓、王守仁故居墓,近代有严复故居和墓、康有为故居、梁启超故居、蔡元培故居、晏阳初故居、鲁迅故居。有些教育家故居和纪念馆是近几年新建的,个别成为省级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极少的教育家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说明教育家文化遗产、教育遗存传承、保护的范围和程度与中国教育的发达是不相称的。因此,挖掘、整理、建设教育家纪念馆,保护、展览教育家教育文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事实来看,教育家是一个多方面、多程度、多贡献的教育群体。就程度来看,包括重要教育家、教育名人、教育专家、著名教师等;就范围来看,有教育事业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教育活动家等。教育家故居不应该仅仅指重要教育家的教育故居,还应包括许多默默无闻的教师、学者、专家、教授,甚至学生的故居。教育事业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教育家纪念馆、教育博物馆应该成为当地教育家群体的教育记忆,收藏、展览、保护所有教育人士的教育文物。

书法艺术的宝库 篇9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性

1. 高职学生数学基础弱, 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其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等数学内容抽象、信息量大,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 一般能争取在课堂上听懂就不错了, 教师不能奢望学生把所要学的内容通过听课就完全掌握。因为高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 数学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普遍较弱, 有的甚至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既有助于他们弥补数学差距, 为学习高等数学奠定基础, 又可以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2. 现代社会需要自学能力强的人。

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需要用没有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这时, 就必须自己学习、自己探索。有人估计, 学生所学的知识, 仅占今后十年内工作所需知识的10%左右, 还有90%的知识要靠他们在工作中自学取得。可见,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形势, 大学生只有学会自学,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工作以后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1.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程有个大概的了解, 哪些内容自己已经明白或掌握, 哪些地方难懂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 要心中有数。这样, 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 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

(1) 提出预习要求。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 学习自觉性较差。针对这些特点, 在开始阶段要对预习提出具体的要求, 将预习的完成情况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2) 明确预习内容, 给出预习提纲。每节课结束前, 教师要给学生明确下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教材内容、教材重难点和下一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给学生安排好下一节课要检测的教材内容和习题, 要求学生预习不能流于形式, 要达到较好的效果。

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包括:预习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例题。在预习之后, 要列举出本节课有几个值得掌握的知识点, 你理解了多少, 哪些知识点是难点, 列举出本节课出现了几种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师要给出预习提纲, 指导学生预习。通过预习提纲, 要求学生找出学习内容的疑点、难点, 并要求学生与教师换位, 写出教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打下基础。

2. 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正所谓“有思才有疑, 有疑才有问”, 有问才能激发学生就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开展“思、疑、问、辩、答”。可见,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关键在于怎样使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对我们学过的知识点, 遇到过的各种各样事物脑子里能不断出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类的问号。教师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 应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训练, 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示范一些提问的方法。也可以在教案中针对教学的内容呈现可以质疑的地方,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堂中生生、师生进行探索和讨论。要让学生慢慢做到在质疑中自学, 在自学中质疑。

3.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复习总结能力。

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学过的知识, 只有通过及时地复习和总结, 才能不被遗忘;对所学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地复习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才能让人体验成功。因此, 我们每个人都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所学过的知识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归纳和总结, 这是绝对重要而且必要的。数学比较强调思维方式和方法, 善于总结不仅可以巩固知识, 更能够拓展思路。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每次课堂授课结束, 应适当抽出几分钟时间, 双向提问, 共同质疑, 达到明确、巩固知识的目的。这是目前被高职学生忽视的学习过程。通过复习——阅读教材、笔记和参考书, 以及将课上例题自己再解答一次, 能说出今天讲了哪些内容?重点、难点是什么?自己接受了其中哪些内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如何?还有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每章内容结束, 教师指导定期开设讨论课并要求学生总结, 以进一步达到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效果, 促进知识的转化。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 应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这样有利于从宏观上、整体上掌握知识。

4. 培养学生养成查阅、积累资料的习惯。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学会获取信息。学生在校学习, 信息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但课堂知识毕竟有限, 学生无法获得与之相关的最新知识, 而通过查阅资料能使学生的课堂知识得到延伸。

学生要进行查阅资料的教学活动, 需要有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是学生查阅资料能力和习惯养成的关键, 因为一般学生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 没有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 对查阅资料的方法、过程不熟悉,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其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 所以, 在起始阶段更需要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指导。

(1) 教师在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前, 自己首先进行查阅, 了解某一教学内容查阅的范围和途径, 然后将范围和途径告知学生, 以方便学生进行查阅。

(2) 布置查阅资料的任务, 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于学生完成的情况和质量, 教师要对学生查阅资料的成果进行检验。其目的一是督促学生真正地去完成、重视这一教学任务;二是对学生查阅资料的成果要进行挑选, 拿出较好的成果在班级内交流。

(3) 教师将学生查阅资料的成果进行整理。

书法艺术的宝库 篇10

关键词:学生,学法,学会学习

“授之于鱼, 不如授之于渔”的故事家喻户晓, 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指导的内容上侧重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另一个方面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诸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应考等方面的习惯;再一方面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

1. 培养兴趣

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例如:在初一数学《多边形对角线》一节教学中, 学生们问我:“老师, 我们学的这一节到底有什么用, 用在哪?”我说道:“我们班一定参加过篮球循环赛吧, 如果我们同年部有10个班, 每两个班都要赛一场, 要赛多少场?”对这么生活化问题, 学生们听了先是一愣 (之前的确没有留意) , 经过一番思考争论, 惊呼道:“老师, 我们比赛次数正好是十边形的对角线条数加上边数的和, 我可以画图说明……”

2. 锻炼学习意志

如果说成功是一幢大厦, 那么自信就是大厦的奠基石, 而意志则是浇筑大厦的混凝土。一个人的意志直接影响其事业的成败, 然而, 意志常常与困难同在, 并在困难面前凸显。教学中要经常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练习, 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心智努力, 在探索与思考中解决问题, 但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应适中, 太难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

3. 端正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如果说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意志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那么, 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我认为: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除了获取学生的信任与支持外, 还要依仗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 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 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要求, 并不断反馈、不断调整、不断强化。

二、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内化的指导

1. 起始年级开设学法课

初一学生的学法指导课, 每周开设一次, 开设一个学期或一年。由教导主任或副校长兼课, 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六认真” (预习认真、探究认真、听课认真、练习认真、复习认真、作业认真) ;四能力 (阅读能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耀篱笆墙上的牵牛花, 紫色的小喇叭上闪动着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秋风吹过, 几片枫叶随风飘落, 红色的精灵在空中表演芭蕾;晚上回家, 走到家门口, 发现一双慈爱温柔的眼睛, 妈妈接过你的书包, 轻声地说:“回来了。”生活中, 总有这样那样的细节让你欣喜、感动。在记叙文的写作中, 捕捉到一刹那的精彩, 你就走在成功的大道上了。

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而细节描写就是对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刻画, 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写人则如见其人, 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要有以下特点:

1.真实

真实就是细节的选择源于生活。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 的学法指导。向学生传授与教法改革相配套的学习方法及操作技术, 这主要包括: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迎接初中新学段;上好每堂新授课力争当堂达标;掌握应考方法, 做好调整补救。

学法课教学应努力做到三个结合:讲授理论根据与实际事例相结合;指导方法与布置实践作业相结合;教师指导示范与学生模仿、讨论相结合。

2. 学科教学渗透学法指导

初中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学科结构、学习方法, 而学法课只能传授一般学习原理、基本学习方法, 所以各科任课教师在自己学科的教学中, 有机地渗透本学科的学法指导, 对学法指导课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拓宽和延伸。

3.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1) 相机点拨———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 要抓住教学契机, 运用教学机智适时适地的点拨。

(2) 迁移训练———教师应经常提醒学生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 不断总结, 不断强

明察秋毫, 细节制胜

(1) 杨海霞 (2) 刘长宝

在她的文章中写道, 这是母亲的遗传, 母亲生过肺病, 我也生肺病, 也算是一种母爱吧。

这种情感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 真实可信必然感人。

2.典型

典型就是选取的细节一定要展现人物的突出特点或性格, 我们一定还清晰地记得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文中一段父亲买橘子的情节就很典型, 充分描绘出父亲对儿子朴素的爱。

选用典型细节, 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 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3.词语传神

在细节描写中, 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 以期以少胜多, 乃至一字传神。下面一段细节描写, 语言锤炼得很成功。

每日暮, 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 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去吃草, 他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 鼓起腮, 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靠在父亲腿上, 看着化, 学会迁移运用, 在实践中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 学法的矫正指导

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 总会出现因学习方法或学习行为不当而导致学习发生困难的现象。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我的做法是: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档案, 加强调查与观察, 随时记录学生反映的困惑和问题, 采取相应矫正措施, 并对矫正结果跟踪记录, 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5. 经验交流

学生对于同年级、同班学生实践活动, 领悟、总结的学习方法, 具有亲切感、认同感, 容易学习、易于吸收。因此, 组织学生定期地总结学习经验、学习方法, 进行介绍、交流、讨论。这样做不但可以使个别学生的学习经验变成全体同学的共同财富, 而且还可以发现和总结具有个性特征、符合学习规律的创新方法, 加以提炼、总结, 丰富学法内容,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提高。

传神的语言更准确地刻画人物性格。

4.巧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 润色语言。

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 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 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这一细节, 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民众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的情景。

生动的语言如同早晨的红枣, 鲜亮诱人, 让你甜到心里。

另外, 在写作中, 细节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外貌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

硼的宝库——苹果 篇11

别名

柰、頻婆、天然子。

食事提醒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不宜生食苹果。

食谱推荐

苹果炖草鱼

用料:

苹果2个、草鱼肉100克、瘦肉150克、红枣10克、生姜10克、盐8克、味精2克、胡椒粉少许、绍酒2克。

制作:

1.苹果去核、去皮、切成瓣,并用清水泡上,草鱼杀洗砍成块,瘦肉切成大片,红枣泡洗干净,生姜去皮切片。

2.烧锅下油,放入姜片、鱼块,用小火煎至两面稍黄,倒入绍酒,加入瘦肉片、红枣,注入清汤,用中火炖。

3.待炖汤稍白,加入苹果瓣,调入盐、味精、胡椒粉,再炖20分钟即可出锅食用。

食之来源

苹果原产于欧洲、中亚、西亚和土耳其一带,于19世纪传入中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食事求适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每餐约30克〜50克。

食疗保健

苹果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效作用。法国科研人员试验得出:吃苹果可以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分泌和胆汁酸功能,因而可避免胆固醇沉淀在胆囊中形成胆结石。

苹果具有通便和止泻的双重功效。苹果中所含纤维素能使大肠内的粪便变软;所含的丰富有机酸可刺激胃肠蠕动,促使大便通畅。另一方面苹果所含果胶能抑制肠道不正常的蠕动,使消化活动减慢,从而抑制轻度腹泻。

苹果的香气是治疗抑郁和压抑感的良药。有试验发现,在诸多气味中,苹果香气对人的心理影响大,它具有明显的消除心理压抑感的作用。

吃苹果既能减肥,又能帮助消化。且苹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苹果中的纤维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及发育。苹果中的锌对儿童的记忆有益,能增强儿童的记忆力。但苹果中的酸能腐蚀牙齿,吃完苹果后最好漱漱口。

苹果含多糖、钾离子、果胶、酒石酸等物质。现代人在平常饮食中摄入蛋白质过多,这些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从而造成大多数人的体液都呈“酸性”。酸性体液就会不断在体内堆积,容易使人感到疲劳乏力。苹果中所含的多糖、钾离子、果胶、酒石酸等,可以中和酸性体液中的酸根,降低体液中的酸性,从而缓解疲劳。

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患感冒的几率要低。所以,有科学家和医师把苹果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全科医生”。

祖国医学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养心益气、润肠、止泻、解暑、醒酒等功效。

上一篇:德育教育方法与途径下一篇:通风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