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广告设计书法艺术

2024-09-12

平面广告设计书法艺术(共12篇)

平面广告设计书法艺术 篇1

我国的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书法艺术其本身具有雄厚的影响力且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书法是我国民族性极强的一门古老的文化艺术。从最初的“书画同源”到后来诞生的以意象为美的汉字。汉字的萌生,也就伴随着书法的孕育, 而书法比汉字更有它独具形式美的法则,这体现在书法上就突出地表现了书法书写过程中抑扬顿挫的书写运动,具象中饱含抽象,简约却不简单,而真正意义上的平面设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又一产物,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经济高速发达的影响下,人们才开始认可和接受这一术语和职业。我们生活在步伐飞跃的时代,又加之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慎密与频繁,中国的平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让人惊叹的发展, 而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融入与平面设计中。

一、融入书法元素的广告设计更具民族性

虽说平面设计真正的产生是上个世纪中后期,但我国早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就开始了广告设计的萌芽,古代两军交战的军旗,古城中井市之交的茶旗,还有挂羊头卖狗肉的例子,将相知府的牌匾,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招牌的表现形式异形各态,有的只书不画,有的只画不书,亦或书画结合甚至已交易实物高挂而夺得众人注目。

现代的广告设计,基本功能是广而告之,但更为重要和主要的功能是能使人赏心悦目。将书法艺术融合在广告设计中,不仅可以达到上述两种功能,而且更能将我国的书法元素恰到好处的体现在相对时尚的艺术中。例如在靳埭强《汉字》系列作品中“山”、“水”、“风”、“云”磅礴大气让人心仪,使人深感“山之伟岸博大”、“风之聚动无影”、 “云之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远”,以及其中天地万物潜藏的天人合一的阴阳脉动,可谓将书法元素中水墨的民族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欣赏之后令人心旷神怡,倾心悦目的广告设计才能继而在世界上行走下去。这种惟妙惟肖的运用虽已有所发展,但在作品中必须要考虑到书法与平面结合后的整体意识形态和呈现效果,从而在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深刻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深叶茂,为人惊叹的同时不虚此行。

二、融入书法的标志设计更具灵动性

书法有自身独有的艺术语言,虚实相间,笔墨幽韵,生动灵活,无限的遐想空间。

在书法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不能宜”“从宜”与现代的标志设计有很大的共性,标志与其他类别的平面设计最大的区别是超强且具有与众不同的可识别性,这就对标志的制作与欣赏者的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一方面设计师必须从产品文化深层挖掘,尤其是对于我国本土化的品牌,另一方面,必须要考虑到受众对设计作品的直觉与感受,从“一位不能宜”与“从宜”中找到标志设计的关节点与关键点, 在“不能宜”与“从宜”中体现标志的灵动性,因为这种带着书法的灵动是电脑技术与其他科技所不能及的。它独有的墨色与宣纸的结合,产生的韵味活灵活现。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众多国内设计师会经常利用书法一书中的元素将之提炼到标志设计中,有的甚至大篇幅都为书法元素,以简代繁中国移动发布的“G3” 标识,造型源于中国古文化太极,由中间的一点逐渐向外延伸,墨色也随着延伸出现浓淡变化,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喻意3G时代生活的精彩与信息的丰富;其核心视觉元素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元素和朱红印章, 以现代形式并以简约方式设计,该标识还有丰富的书法元素内涵和外延,这体现了中国科技时代的大力发展与积极创新,造就了新的沟通平台和新的社会交流方式,布置合理、 形态灵动、通俗易懂、意蕴悠长、耐人寻味这无疑是传统与时尚的一次完美的碰撞。

三、融入书法艺术的包转设计甚具地域性

中国书法我国文字艺术形式的集中体现,在包装的视觉传达上不但具有其独特的地域形态,尤其是以世界这个大范围为基点,无疑突出的代表了中国这一地域,书法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具有审美形式,更能产生视觉生产力, 也能借书法之势吸引众多消费者,使商品从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表达了我国特有的产品之外还能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中国劲酒的“劲”字,酒鬼酒的“酒鬼”二字,等等, 无不运用中国的书法作为重要设计元素,既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又表现出了较强的生命力与现代感。另外,回顾历届“世界之星”作品评比,中国获奖的多数作品都是设计师不断地从中国书法中汲取营养所得。正因如此,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形式与理念,已在包装设计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中最富有精华的一部分,书法是我国乃至世界都绝无仅有的艺术。书法艺术中饱含人文气息, 从质朴与拙略又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和进步,书法成了我国艺术中的不可磨灭的组成元素。其中的书法元素无不对我国的平面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无以计数的运用,这时继承与创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书法这一艺术的宝库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和学习的,我国现代设计虽然快速发展并壮大但它总脱离不了我国本有的民族文化(其中书法艺术就占有很大篇幅),这时将两种元素的结合就迸发出智慧的创造,设计的创新不仅是艺术新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方式的创新更是一个民族与国家艺术的发展与新生。这种艺术新的表现形式与传达方式就更有效果,不仅推动了我国传统元素的发展也更能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

平面广告设计书法艺术 篇2

1、形的对比

对于各种性,有直线就有曲线,有竖线就有横线,有方就有圆,有长就有短,但对比的最基本要素是主次关系和统一的效果。在形的对比中,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是十分明确地,但这还要看形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给人的感觉而论。统一是形式问题,用大去统一小,用整去统一缺等都能产生一些较好的效果。

2、色彩的对比

任何一种色彩的对比都有三种基本的要素,即色相对比、色度对比、冷暖对比。

这三种对比是色彩对比的设计因素和前提,离开了这些对比关系,就不存在色彩对比;繁殖,若能控制好,就能达到各种色感没的境界。平面设计中的色彩对比,坑内是强烈的,也可能是微妙的,但无论是怎么样的一种对比,就好比音乐中的交响曲一样,没有和声没有配器,智慧产生单调、生硬的效果。济南最专业的平面设计公司讲,所以色彩的对比同样不能忽视色阶的过度,一幅成功的色彩设计,往往色阶的处理是它成功的妙处所在。设计时往往既要把握好大对比中的小对比,又要控制征服作品的色彩基调及诸多视觉心理的有机组合。处理好色彩的对比关系,就能有效提高平面设计的视觉效果。

3、感觉的对比

感觉的对比是心理和视觉情绪上的反映,比如轻重、静动、刚柔、快慢、等。由于人们的认识红多首先是通过感觉,于是强调感觉的某些刺激给平面创意设计的对比形式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平面创意设计时一门视觉艺术,视觉作为感觉的器官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在平面创意设计中强调感觉的某些刺激,将有助于作品与观众在最初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进一步的情感交流,与观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并留下难忘印象。能作用于感觉刺激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美御品牌设计公司认为,

比如情感,广告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中式,它除了有视觉效果外,更偏重于心理方面的作用。这种平面设计画面优美,情调高雅,富有人情味和艺术魅力。

对于平面设计还有很多表现手法,例如:直接展示法、突出特征法、对比衬托法对、合理夸张法、以小见大、运用联想法、富于幽默法、借用比喻法、以情托物法、悬念安排法、选择偶像法、谐趣模仿法、神奇迷幻法、连续系列法等等。

只要我们在设计时,时刻保持灵活的头脑,善于发现,能根据事物本身,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以上平面创意设计表现运用到设计中去,就可以设计出满意的作品,甚至成为设计界的经典。

浅谈平面公益广告艺术设计风格 篇3

平面公益广告的相关概述

公益广告是指政府、相关部门或者企业为公众和集体的利益而设计的一种广告形式。对于企业来说,公益广告宣传不仅向社会传递出了一些积极思想和观念,而且也向广大消费者充分展示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企业公益广告使企业留给大众的印象不再只是纯粹地榨取员工的剩余价值,而是对国家和社会等诸多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和付出。

(一)公益广告的特点

首先,公益广告与企业商业广告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企业或者政府进行公益广告宣传,其目的在于向大众传递积极的思想、认识和观念,以提高全民整体道德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树立社会风尚。而后者却是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对企业产品、服务等相关信息的传播,从而加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功能、特点的了解和认识,进而刺激受众消费,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利润。

由于商业广告受到企业商品、服务本身的限制,因此与公益广告相比,显然其广告题材、涉及范围以及创作风格等都不及公益广告那么自由宽泛。另外,在广告艺术设计的创意上也无法与公益广告同日而语,公益广告内容丰富,涉及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好人好事进行大力的激励和宣传,对有损于社会形象的行为予以讽刺与提醒。总之,公益广告对于大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修养、文明礼貌等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向导作用。

公益广告面向社会大众,因此广告设计若要获得全民的认同,设计者就必须要深入到大众内部,充分了解大众心理,与大众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听取大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公益广告才具有一定的人情味,才能动之以情,引起大众与广告情感的强烈共鸣。准确把握公益广告的特点,有助于企业、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平面公益广告的发展状况

我国平面公益广告的发展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的历程,其历史的悠久性要远远超过广播、电视与网络公益广告。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广告市场一片晴好,公益广告得到长足发展,并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如在2003年,国内“非典”疫情严重,全国上下人心惶惶。面对死亡与分离,国内不少名人、艺人、明星纷纷加入了公益广告的行列之中,短时间内,全国出现了一大批以“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为主题的平面公益广告,如此大范围、高频率的平面公益广告的出现,这在平面公益广告的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平面公益广告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广告艺术创意总体上还略显稚嫩,诸多公益广告作品并没有通过大众媒体与公众见面,对那些需要长期宣传的、对公众有潜移默化影响的平面公益广告题材投入不足。

平面公益广告艺术设计的风格特征

由于平面公益广告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在进行平面公益广告设计时,对其内容题材的选取就显得更加自由和宽泛。社会、政治、宗教、文化、教育等都可以成为平面公益广告直接的宣称对象,都可以成为公众所普遍关心的话题。因此,平面公益广告的设计风格要千变万化、多种多样。总体来说,可以根据平面公益广告内容涉及领域的不同,将其分为文化主题、教育主题、环保主题与和平主题四大类型。笔者在此将一一做出详细探讨。

1.文化主题。在我国多数公益招贴广告的图案中,常常会伴有一些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的元素。例如在我国,牡丹象征着富贵和繁华,松鹤代表着寿命长久,五个蝙蝠利用中国汉语的谐音就是“五福”的意思。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文化特质应用于我国招贴公益广告的图案设计中,形成了我国现代平面公益广告新的设计理念。

2.教育主题。平面公益广告在进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对情感的定位。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看到一些遭遇惨淡或者境况不如自己的人时,常常会产生同情或者“同病相怜”的感觉,因此能够较强地触及大众心理,从而改变自身行为方式。将平面公益广告对大众产生的强烈心理触动用于教育领域,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例如有一幅这样的平面公益广告:在一间破败不堪的教室里,一个身体单薄、衣衫褴褛的灾区小女孩睁着大眼睛看着摄像镜头,手中拿着一本小学课本,从她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一份对知识的渴望,对学校的憧憬。图片的一侧写着“我想上学”。此则广告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极大地引发了人们对灾区人民生活现状的同情以及对灾区孩子教育问题的关注,不少学生在欣赏完这幅平面公益广告后,都会觉得自己和灾区孩子们比起来幸福多了,从而坚定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决心。

3.环保主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却越来越差。空气、水资源污染严重,造成大量生物死亡,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我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以及沙漠化、泥石流等灾难的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的公益广告从来都没有离开过环境问题,例如“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等。在平面公益广告设计时可以适当地运用“联想”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从而使广告设计更加形象生动。例如,奶牛抗议因生态环境恶劣导致的断奶,看似好笑的拟人化的形象,但寓意深刻。

4.和平主题。在平面公益广告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常常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互相战斗的双方进行劝说和感化,希望他们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和谐相处,从而营造一个和平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平面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方面,反战主题的平面公益广告多采用幽默、隐喻表现手法。例如,设计者在进行平面公益广告艺术插图设计时,为了突出自己对和平的向往,有时巧妙地将子弹、枪管等组合成一个“心”形或者和平鸽的图案。

nlc202309040015

平面公益广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平面公益广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平面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发展,它对社会所产生的重要价值也逐渐被更多的人认可和重视。从整体来说,我国平面公益广告事业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成绩,人们的道德素质修养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社会文明与和谐氛围大体上也已经形成。然而我们在肯定平面公益广告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就目前我国平面广告的设计水平来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笔者在这里总结原因如下:

1.资金保障体系缺乏

走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街道上,可以观察到这些发达国家的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分布密度是相当的高,几乎每四个平面粘贴广告中就会有一个公益广告,而且设计风格千变万化,缤纷多彩,极大地吸引着路人的眼球,起到了良好的公益宣传作用。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公益广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设计风格上都与之相去甚远。

在我国,公益广告的发起一般来说都是由上而下的,或者是由一些社会团体自愿出资、组织设计并进行广告的投放和宣传。因此,我国的平面公益广告市场并没有形成一种完善的运行机制。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平面公益广告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就是资金方面的困难。由于我国公益广告制作与宣传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而公益广告宣传又不同于纯粹的商业广告,它能为企业产品和服务真正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小,企业资金投入与收益两者之间不成比例。因此,有一部分急功近利的商家、企业不愿意将资金投放在公益广告上。目前,我国平面公益广告的投放主要还是依靠国家、政府的辅助支持和一小部分大型企业、单位的义举或者是他们短时间的资金投入。由于缺少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因此我国公益广告的制作与投放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广告设计风格和理念都将只是空谈。

2.广告运行机制保障缺乏

平面公益广告所宣传的某种社会道德观念、价值、思想等同样需要利用推销商业产品和服务的原则与技巧来进行传播,需要“像销售商品那样销售观念”。平面公益广告的设计目的是政府或某些社会团体为了宣传社会伦理道德,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与加强公民保护环境、创建和谐社会等理念,传递的是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行为的关注,基本上与企业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系。但企业却可以通过平面公益广告的宣传,展现自身对社会、国家的关注和支持,从而给消费者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有利于他们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和接受,这也正是平面公益广告真正促进企业走向良性发展轨道的关键。

(二)平面公益广告设计的对策

1.多角度地挖掘平面公益广告题材

平面公益广告主要通过影响公众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来改变他们的行为和做法。设计者在进行平面公益广告设计时,要注意多角度、深入地探索和分析平面公益广告丰富多样的主题。平面公益广告内容的选材范围广泛,无论是政治时事、文化宗教还是环境保护等都可以成为其宣传的主题。内容选材方向不同,那么平面公益广告所设计出来的风格也会不尽相同。因此,把握好题材的选取,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平面公益广告便会呈现出多样化的设计风格。

2.合理设计平面公益广告风格

平面公益广告的设计风格会影响其被公众接受的程度,一般来说,平面公益广告作为面向社会大众、具有较强社会性的广告,要想让大多数观众认可和接受,笔者建议在进行公益广告设计时,设计者可以较多地加入一些情感元素。有人情味的广告,往往充满人文关怀,有利于增强平面公益广告的亲和度,拉近广告自身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加容易打动受众,达到情感共鸣。许多成功的案例表明,商业广告虽是一种纯粹的商业性诉求活动,它也应借鉴平面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方式和独特设计风格,来完成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这样一个最终目的,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总而言之,平面公益广告作为政府、社会团体对公民进行社会道德文明教育的一种手段,不仅有利于公民塑造美好的心灵,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平面公益广告应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鼓励创造不同的平面公益广告设计理念,形成不同的平面公益广告设计风格,使平面公益广告在社会中展示自己的魅力,把我国的平面公益广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编校:王 姣

平面广告设计书法艺术 篇4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设计界叫得很响的一句话。但是, 我们不能使之流于口号, 还应该脚踏实地, 从一点一滴做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需要对之进行深入细致地参悟和研习, 发掘其精华, 吸收其营养, 使其为创造今天的中华文化起到应有的作用。下面就中国传统书法对今天平面设计的价值作以论述。

一、传统书法蕴涵着形式美之至高境界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奇妙、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蕴涵着二维空间中形式美的至高境界。书法艺术的美凝结了我国从古至今的历代书法家对美的孜孜不倦地追求。其历程可追溯到原始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和兽骨龟甲上的卜辞书契, 后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变, 至今已经各体皆备、流派纷呈。文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古文 (金文) 、大篆 (籀文) 、小篆、隶 (八分) 、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 总体上可以分为发展、成熟和繁荣三个过程。书法以汉字为内容, 以笔墨为工具, 以线条为表现形式。这些线条看似简单, 实则蕴涵着深奥、奇妙的形式美原理。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间架结构方面

汉字是方块字, 结构较为复杂, 总体可分为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等。笔画也是从最简单的一笔到繁杂的十几笔、二十几笔, 甚至三十几笔。要使每个字都能平稳而有动势、均匀而有疏密、繁杂而有序、简单而丰满是极其不易的。历代书法家们通过不断地追求和探索,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原理。他们巧妙地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视错觉原理。例如, 等宽线条的交叉处略显膨胀, 便有了穿插接让的原则;封闭形面积比等大的开放形面积略显膨胀, 便有了包围结构的字体略收, 而其它字体外围的点、撇、捺等笔画略放的原则;在平面中, 观者的视觉中心比几何中心略高, 便有了上紧下松的原则等。这些原理都是我们在平面设计中应该好好借鉴和利用的。

书法艺术是一种高级的抽象艺术, 以特有的墨线为元素, 以汉字的结构规律为骨骼, 只在二维空间内作有限度的造型变化, 却创造出了无限丰富而又深远的审美意境, 同时使得各种不同的书体呈现出了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如楷书沉静平稳, 然而又不是绝对的横平竖直, 它很好地避免了僵死呆板, 做到了稳中有变化、静中有情趣、平中有势态。写好楷书最关键的就是对字体重心的掌握, 由此楷书也因奇险或安稳的取向而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行书的体态灵动多变而又连贯流畅, 即所谓的“行云流水”。它在拥有楷书的几个基本特点的基础上, 以动为主, 体现灵活多变、正侧离合、俯仰有致、疏密收放又极富变化。还有草书的龙飞凤舞、狂放不羁, 充满着书者的主观感受和审美情趣, 无异于意境高远的抽象绘画。这种情趣和意境也是平面设计中应该努力追求的。

(二) 骨法用笔方面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感中, 骨法用笔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历代书法家都对“骨法用笔”的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如宋代书法家米芾认为无垂不以收、无往不收。每一用笔都应该显示出力度、厚度与速度。故行笔要用中锋, 用笔起始与收束时要讲究“垂”、“缩”、“往”、“收”。笔锋的藏露、行进的角度要讲究方圆的变化, 呈现出各种书体独特鲜明的点画形态。书法艺术通过“骨法用笔”的方、圆、藏、露、提、按、涩、疾所呈现出的是丰富多姿、变化万千的线条。这些线条丰满或俊秀、甜润或苦涩、柔美或苍劲、华丽或古朴, 书法艺术正是以这样的线条及组合来传达复杂的意境情趣。而线的面貌特征与其内含的个性情态也是平面设计理论中所必须研究的课题。

(三) 整体布局方面

书法艺术的布局决定了作品的气韵和节奏, 是作品整体气势经营的要义。首先, 书法艺术作品中字体与空白的比例和分布要讲究黑白虚实关系。这种黑白虚实关系不是整齐平均, 而是整体经营和统一气势所营造的一种和谐之美。形式上的空白和间断, 本质上是彼此呼应和联系的。书法艺术追求一气呵成, 有时局部看似空虚, 实则却是整体上的虚实相生。如飞白, 看似虚, 却显得别有韵味, 时断时续之中贯穿着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气”。这种“气”的感悟能力和支配能力是书法家经过千锤百炼得来的。在平面设计中, 只注重设计创意, 而忽略画面的经营布局的现象是很常见的, 其结果就是使得作品浮躁浅表, 经不起推敲。这就要求设计者们多向书法大师学习, 甚至积淀一点书法功底, 必将大有裨益。

二、传统书法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传统书法是我们的国粹, 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瑰宝, 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鲜明的东方文明的特征。古时候, 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大都是知识分子 (文人) , 他们把东方的思维方式、世界观和宇宙观渗透到作品中, 主张天人合一。既要外师造化, 又要自省内修。书法家们大都是知识广博的能者, 诗、书、画、印俱通。他们的介入, 使书法艺术创作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历代书法大家和他们的作品中, 最为显著的是王羲之和他的《兰亭序》。王羲之出身名门望族, 饱读诗书, 充满着江左风流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雅士才情。而他的《兰亭序》不仅在笔墨技巧上表现得几近完美, 而且在文字内容上也是千古传诵的绝好文章, 堪称是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还有苏东坡、黄庭坚、赵孟、董其昌、祝枝山等书法大家, 都是有着超一流的个人素养、学识、风度和才情。历代书法家也体现了自身所处时代和社会的文化特征。如晋代崇尚“韵”, 唐代崇尚“法”, 而宋代则崇尚“意”。每个时代都提出了不同的创作标准和审美追求, 都体现出当时对自然和宇宙的解读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当今, 我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要使我们的平面设计走上世界之巅, 这种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气息就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甚至是关键, 更是设计的灵魂。

三、书法艺术蕴含着丰富而又精妙的图形符号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 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欧美体育明星们的汉字纹身。当明星被问及汉字的含义时, 他们大多茫然不知, 而只是把汉字当作美妙的抽象图形或神秘的符号。此时的汉字似乎已失去具体的含义, 代表的却是东方的古老文明。把汉字纹在身上, 表达了对东方古老而又神秘文化的好奇与向往, 甚至是崇尚。所以, 某些西方抽象艺术家们感叹, 他们努力追求的艺术, 其实在中国千年前就已经登峰造极了。的确,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最美妙最丰富的徒手线, 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就是平面设计中难得的造型素材。

当今, 书法作为图形符号被运用在平面设计中已经不足为奇了, 甚至大有流行之势。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会徽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一作品采用了中国书法和“印”的传统文化形式。作品中的形象, 似字似形, 似“京”似“人”, 潇洒飘逸, 充满张力, 以舞动的似“京”似“人”的视觉形象, 象征着生机勃勃而又极具文化底蕴的现代北京, 象征着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国形象, 更象征着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纯朴自然的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理解和把握, 验证了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的交叉和统一。著名设计师靳埭强有很多作品, 如《山》《云》《风》也成功地运用了书法这一图形符号。此外, 还有中国银行、蒙牛、泸州老窖等的标志都运用了传统书法。韩家英大师为大型文学杂志《天涯》所做的系列设计, 同样采用书法汉字为设计元素, 准确、凝练地表达了醇厚的东方文化和哲学思想, 从而创造了新的封面设计风格, 颠覆了文学杂志封面的传统设计模式, 也成为韩家英为中国的文化出版和设计领域所做的成功范例之一。同时《天涯》的封面和海报设计在国际上也获得了高度的赞誉。这种在平面设计中越来越多地利用书法要素的现象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当今的平面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和审美意识有了提高, 认识到了传统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二是随着国力的增强, 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已开始回归。然而, 我们在欣喜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书法艺术是极富内涵, 同时也是极具能量的, 要想驾驭好它, 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处理技巧, 否则就是对书法艺术元素的堆砌, 以致使作品浮躁浅白, 流于表面。

四、结语

传统书法艺术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精华, 蕴含着形式美之至高境界, 其中的间架结构、骨法用笔和整体布局无不体现出奇妙的形式美原理, 对平面设计极具指导意义。同时书法艺术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是当代平面设计走向世界之巅的关键和灵魂。再者, 书法艺术蕴含着丰富而又精妙的图形符号, 这些符号的巧妙恰当的运用已使当代平面设计中涌现出不少的成功案例。总之, 书法艺术不仅可以为平面设计提供丰富的物质素材, 还可以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 更可以为平面设计者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言而蔽之,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堪称现代平面设计之沃土。

参考文献

[1]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

[2]俞建华.游云惊龙——书法艺术鉴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广告艺术与平面设计专业个人简历 篇5

一份简历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基本信息;②教育背景;③与应聘岗位相关的学校社团经验、项目经验或实习经历;④技能;⑤自我评价。

下面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广告艺术与平面设计专业个人简历范文,更多内容请关注个人简历网站。

个人信息

姓名: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北京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湛江身材:175 cm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4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设计/广告类:广告平面设计

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1500—希望工作地区:北京

个人工作经历:

实践:

.1-2007.4 入职于“瑞行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 服务过的品牌:格林琴ci项目系列

2007.4-2007.10 入职于“柏信饮食娱乐管理有限公司”做平面设计 服务过的品牌:花地酒店项目系列、柏胜茶艺项目系列

爱好特长:运动、画画、研究时尚的事物、阅读各类书籍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07-01

所学专业一:广告艺术与平面设计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9-至今 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艺术学院广告艺术与平面设计

主修课程:设计概论、平面、立体构成。书籍、包装、海报设计。ci设计、摄影、版画、服装设计效果图等(有作品集)

证书:photoshop技能证书,,英语b级证书,电脑初级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一般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技能水平:能熟悉应用photoshop、coreldraw、freehand等设计软计。

详细个人自传

平面设计中书法线性的运用 篇6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优秀的线条是永恒的……”。无论是西方绘画或是东方绘画都曾用线条作为造型的基本手段。线是造型元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富有表现力的手段。从某种角度上讲,任何线条都是点的延伸,因此线条在空间中的延伸都不可能是静止的,都是相对运动的。当我们用目光观看任何线条,都会从各种形态不一的线条中发现一种运动感,当然各种线的运动趋势或移动的轨迹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整体、和谐而有序地律动的。

关键词:

平面设计 书法线条 设计结合

平面设计中的线条,是平面设计中艺术构成的主体,也是艺术语汇中最生动、最丰富的传达形式。平面设计中的线条可分为规则线和不规则线两个部分,其规则线具有极致的精准性,不规则线又具有明显的随意性。所以书法线条与规则线相比,书法的线条有一定的规则,因其必须符合汉字笔画和结构需要,然而由于书法的线条是徒手挥写,因此其缺乏规则线的精准性;书法线条与不规则线相比,其虽然是徒手挥写,但是其书写还得遵循汉字结体和笔画规则进行书写,而不能完全随心所欲进行挥写。因此,书法中的线是介于规则和不规则之间的另一种特殊的线,这就是书法线条具有的显著线性特征。另外,书法线条除了鲜明的表现特征外,还有极为丰富的情感内涵,书法线条这种丰富的情感性将线的质感表现极致,因此书法是“线的艺术”。而把书法的线性特征融入到平面设计中,并不是说简单地借助书法的工具,完成平面设计的创作。而是要把书法中线性的形态、线性的运动、线性的组合以及线性的情感表现,与平面设计中的构成元素、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以及色彩的表达融合起来,使得书法的线性可以以一种更具艺术特征的表现方式在平面设计的空间中充分激活,演绎情感,无限延伸。本章节具体阐述书法线性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可能性。

一.挖掘线性元素的丰富性

1.不同线性种类的表现

汉字的书写结构,以及不同字体的表现特征,决定了书法线性的多种属性。因为当毛笔在纸上运动时,通过提按、顿挫、迟缓、轻重所形成的方圆、刚柔、曲直、转折、粗细、凝重、轻快等不同的线性形态,蕴含了书家的情绪、感情、修养和气质。所以,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书法线性的属性,既能丰富了平面设计中对于不同对象的情感表达,又能满足了平面设计对各种线性载体选择的审美需求。如篆书中单一的中锋线条给人一种安静平和的感受,而草书中千姿百态的笔锋表现令线条极富动感和张力。这种书法线性中视觉传达的差异性,与平面设计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意象的丰富性自然吻合。(图1)

图2是靳埭强为美国《传艺设计》杂志设计的封面。画面中心是由一根毛笔写的弧线,一把尺和一支笔组成的。用毛笔写的弧线是字母“C”,而笔和尺,两根直线组成的夹角,恰好暗示着字母“A”的外形。画面中的弧线、直线由于各自不同的形态和属性,决定其传达了不同的情感。弧线多富有弹性,活力,韧劲;而直线则更加刚毅,强劲。巧妙地运用线条的不同形态可以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张力。

图3是日本设计师味冈伸太郎的字体设计,有一种极有张力的古朴与简洁,风格十分独特。粗看上去,一切似乎都那么随意。他利用了书法草书中“方折圆转”的书写规则,把书法的线条变成了平面设计中的规则弧线和直线,尽管在线条中没有书法的粗细变化,但这种组合使我们获得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笔者根据书法中线性的丰富性,用楷书的书写方式书写英语。(图4)由于书法线性种类的丰富性,笔者用书法中的横、竖、撇、捺、竖弯钩等笔画,能够很自如地书写英语字母的各种形态,使得外文在书法规则的统一书写下,形成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这种用书法的笔画来书写外文字的做法,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徐冰创作的《天书》系列中,(图5)他设计的“新汉字”中,就初见端倪。只是他并没有从书法线条的本身出发,而是探讨“新汉字”的图像性和符号性等问题。

2.线的外形多样性表现

在书法中不同字体呈现出不同的线条,可谓风格迥异。如图6,笔者为了突出线条的差异性,用楷书和行书的笔画分别书写了汉字的局部,即使只是部分汉字,但不同字体呈现出的不同线条,已经有了强烈的视觉差异。

图7是靳埭强为“服饰与文化”设计的海报。靳埭强用衣架暗示着海报的主题是与服饰有关,他又巧妙地采用了两种线条的对比。徒手线与规则线在视觉上形成了三组对比。分别是其一,粗与细的对比。徒手线的线条较粗,墨色却较淡;而用“尺”代表的规则线,则线条较细,颜色较深,两者却在视觉上达到了平衡。其二,刚与柔的对比。画面中,用毛笔蘸淡墨书写的弧线,充满了柔韧和含蓄的意蕴,而表现直尺的规则线则显得挺拔刚毅。形成了明显的刚柔对比。其三,是虚与实的对比。按照绘画中透视近实远虚的原理,虚实的变化使得画面具有了前后。

二.强化线性运动的穿透力

1.空间性

书法的笔法,是指毛笔在三维空间中的线性运动方法。因为书法线条的书写过程就是毛笔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过程,其不仅有水平运动,还有上下运动,由此形成了书法线性运动的空间性。既然书法线性运动中有上下运动,因此构成了书法线条的立体感,宗白华先生曾说:“中国书法用中锋写的字,背阳光一照,正中间有道黑线,周围是淡墨,叫作‘绵里铁’,圆滚滚的,产生了立体的感觉。”由此可见书法线条的立体感,是由中锋行笔所表现的。书法中的隶书和篆书都是由中锋藏锋起笔,因此在行笔过程中保持自然的中锋行笔。而楷书、行书和草书主要是由侧锋起笔,要保持中锋行笔就必须娴熟地运用提按来完成中侧锋的转换。所以通常所说的书家的功力,就是指中侧锋转换的驾驭能力。因此,凡是历代书法名家所创作的书法作品的线条都是富有弹性和立体感的。而平面设计中的线条大多由较机械的规则线组成,因此缺乏立体感。

图8是靳埭强1989年创作的《国际舞蹈学院舞蹈节》海报,既以庄周与蝴蝶的典故阐释了道家合一的思想。设计师用六笔简单勾勒出了一只蝴蝶的形象。简单的六笔蕴含了书法中丰富的笔法表现。书法线条的书写过程就是毛笔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过程,其不仅有水平运动,还有上下运动。由此形成了书法线性运动的空间性。例如:画面中的“蝶身”类似楷书中“悬针竖”的笔法,用侧锋按下,然后通过提笔转成中锋行笔,最后用笔尖收笔。“蝶翼”的四笔宛如草书中的转折,但是运笔各有不同。如“右上画”和草书中的横折运笔一脉相承。起笔明显地运用侧锋按下,随即通过提笔转成中锋行笔,尤其在转折过程中中锋行笔十分饱满,令线条富有弹性。然后收笔时如草书般疾速提到笔尖。

nlc202309031053

海报的主题是舞蹈,而舞蹈的动势和书法行书线条的同构,早在唐代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中,便初见端倪。张旭观剑舞时,感悟到草书“一笔书”连绵不绝的线条形态和神采。而作者,也正是用书法丰富多变的线条,来诠释舞蹈的主题,可谓相得益彰。

图9“似与不似”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以韩美林设计的2008申奥标志为一个很好的例子。韩美林把奥运五环的图形旋转四十五度角,演绎成颇具动势的五角,与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神似,而整个图案又好似一个正在打太极拳的人形。同时,线性的图案整体呈现自由书写的状态,内紧外松的动态表现给予人们一个完整的运动体验。标志整体紧紧相互环扣的形式则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同心协力、热盼奥运、携手共创新世纪的美好愿望。申奥标志的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介于“似”和“不似”之间的意象。其脱离原有表意符号(中国结)却又有着新的双重指向(奥运五环和太极人形)的特色使其成为了一个相当出色的设计作品。甚至有人认为申奥标志的设计要优于2008年奥运标志,从对于传统线性元素的运用上来看,不无道理。

2.时间性

由于书法线条是徒手挥写而成,因此在书写过程中应毛笔的柔软性,蓄墨的枯温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会导致书写过程中行笔的缓急变化。这就形成了书写过程的时间性。正是由于书法线条中存在的时间性,所以在线条的表现上有粗与细、缓与急、张与弛和疾与涩等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就形成了书法线条的节奏感。由此可见,线条的节奏感,是由线条固有的运动性质决定的。节奏,原为音乐术语,这里借用。其实凡能产生某种周期性的合规律变化的运动形式,都具有一定的节奏。艺术的节奏感是艺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力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以自身特有形式,传达人的情感意趣。作为视觉艺术的书法,主要通过线条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快慢、强弱、轻重、缓急等)表现出节奏来。故称书法是“无声的音乐”。

图10是靳埭强为澳门回归所创作的几年海报。图中表现主体是用毛笔写成一个篆书的“回”字,从这“回”字的图形中可以明显折射出作者浸润其中的丰富情感和书写过程中线条表现的节奏感。整个“回”字分两笔写成,第一笔由饱蘸浓墨的中锋藏锋起笔,由于墨色滋润,因此运笔不能迟缓,而必须迅疾完成,形成了第一个“9”字。第二笔虽然重新起笔,但未蘸墨,起笔方法与第一笔相同。起笔后在行笔过程中由于毛笔的蓄墨量递减,令墨色由湿变枯,因此迫使行笔速度渐缓,增强了毛笔和宣紙的摩擦力,使线条在枯笔中仍保持中锋行笔。并形成了第二个“9”字。以传达了“九九归一”之意,充分了表达了澳门落叶归根,祖国统一。

图11是一画会会展海报。画面中构成“画”字的线性元素是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而线性元素又是由两种完全不同属性的线条组成的。分别是画面中唯一独立的笔画,用毛笔写成的横画,以及下半部分是用纤细均匀的几何线构成的形态。这两种几乎冲突的形态,却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活跃。其一,静与动的对比。几何线的方向是水平和垂直的,纤细匀称的线条,给人_种平稳静态的意向。而毛笔写的粗画由于是徒手写成,具有一定的动势,相对水平,使得画面有了生气。其次,轻与重的对比。位于视觉中心的横画不仅形态上较为粗壮,而且在颜色上是运用了最深的黑色,极具力量感,而几何线条笔画横竖交织,较为纤细,从视觉的重量感上形成了明显的区别,叉不觉得突兀,达到了一定的视觉平衡。最后,实与虚的对比。几1可线的边缘是光滑硬质的,有实在感;而图手线的边缘则是毛糙的让人觉得相对虚化。因此视觉各要素以不同的轻重存在在画面中,两种不同质地的线条,在画面中的不同属性给人一种既冲突叉和谐,既反差又统一的平衡感。

海报《一画会会展》由书法字体与等线字体相结合而成“画”字,既是“一字两体”,又是一字两意:构成“一画”二字。这种独特的风格,标志着靳棣强开始将其艺术的理念引用至他的设计中来,他的设计思考也开始逐渐渗入其艺术创作,艺术家与设计家的身份开始融合。虽然此时出现在海报中的书法笔画乃是浓墨所书并非日后所用浓淡变化的水墨,但成为其“水墨设计”的开端。

图12是靳埭强为2008年设计的奥运会海报,依旧采用了一贯的中国水墨元素,并通过书法线条把运动的动势表现得恰到好处。线条以小篆的线条为主,结合草书的运笔,每笔的起笔都运用了藏锋,使得起笔的头都是蚕头,而线条的走向突破了小篆的规则,笔画的走向依附于图形的需要,而收笔自然提笔消失。这样的线条依循了小篆的起笔,草书的连笔,把小篆起笔的内敛和草书线条的运动张力,合二为一,可谓动静皆宜。画面中再次结合了规则线条与不规则线条相,其中规则线的粗细不同,

线条有其刚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有实的线,也有虚的线。这些特点在他的设计中均体现无遗。以静凸现动,以余白凸现主题,是靳先生海报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大量的余白使观者产生一种沉静空灵之感,以凸显主题之凝重强烈,使之产生出一种对比与和谐。

三.探求线性表现的生命力

1.墨韵的表现

书法中的线是通过水墨来表现的,而水墨呈现出的润与燥,又浓与淡有关联,又有明显的区别。浓淡侧重墨本身含墨的程度,墨多水少则为浓,墨少水多为淡,因此多称浓墨、淡墨。润燥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一般地说,墨浓水少易燥,墨淡水多易润。但也仅仅是“易”,而非全然如此。它主要决定于笔对墨的摄取数量及实际留在纸面上墨的多少,控制得当,浓墨也能润,淡墨也能燥,所以润燥关键在用笔,故多称润笔、燥笔。(如图13)

形式美的最高原则是和谐,书法形式美的和谐,不仅仅是表现在字的结体及整体布局的浑然有序,也表现在墨色的自然协调。墨色要自然协调,首先,要燥润适中,过燥,拉不开笔,流不下墨;过润,水太多,渗化一片,也是难协调。其次是润笔、燥笔之间要有必要的衔接、过渡,期间应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能生硬地忽燥忽润。总之,润笔与燥笔,不是一个简单的用笔技巧,它反映著书家对书法艺术、笔墨内涵的认识程度,也体现书家的审美取向与追求。

nlc202309031053

山、水、风、云四个汉字(图14),“通过微妙的毛细管跟纤维的接触”,水墨渗透之中,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呈现出了中国山水画般的意境,不但给人以美感享受,而且极具视觉冲击力。这张海报独特的东方语境和直白的概念把神秘的东方美表现了出来,对本土文化的思考和对现代设计的理解进行了精妙的结合。另外,版式的文字处理也比较特别。其特别之处是把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四宗器物,分布组合在这四幅“字画”之中,器物与书法浑然一体,展露出行云流水的视觉效果,飘散着化物为意的玄奥气息,令人涌动着奔放的遐想。形象的“笔架山”、“静止(纸)水”、“沿(砚,意沿海)台风”、“墨色云”,山高水深,风云变幻,内涵十分丰富,自然景观被提升到“物我统一”的人文高度,表现了书法独特的形式美感和很高的文化功能。笔、墨、纸、砚等材料相互组合在一起,包含着文化与自然间的复杂含义。—方面,文化依附着自然;另—方面,文化也重塑着自然,使之更容易被人类所接受。书法线条的节奏感表现出来的是动态美,而这种动态美是指书法线条的用笔起伏、轻重、快慢节奏,而这正是书法线条的精髓。这幅作品把象形文字的意向美和同型的文房四寶做了一一的对应,在视觉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山”字,在蘸墨的过程中,不是一次蘸墨,而是先蘸墨后沾水,或沾水后蘸墨,这样写出的线条,由于在笔中没有完全融合,因此在纸上水和墨会分别渗化。产生一种多层次的墨韵渲染表现。同时在运笔中,山的左上部分,用笔缓慢,使墨韵在宣纸上充分得以表现,然后在运笔过程中,速度突然加快,依靠速度的变化,线性节奏感的轻重疾徐表现得一览无遗。“山”字右半部分出现的飞白,与左边部分形成了干湿、浓淡和虚实的强烈对比,可谓相得益彰。

“风”字,也是一次蘸较淡的宿墨,利用宿墨中墨与水相对分离的特点,运用草书的笔法进行挥写,尽管书写的速度十分迅捷,但是线条中充裕的水分仍然向四周自然地渗化,增强了线条的立体感。立体感的体现在“水”字中更为明显。

“水”字,运用较淡的宿墨,表现大篆的结体和线条。而且将“水”字斜向书写,给一种像瀑布一泻千里的气势感。运用了篆书中锋运笔的方法,使线条中间浓,两侧淡,具有立体感。立体感的构成,则依靠中锋为主的用笔,使得线条饱满圆实、浑厚圆润。而线条的立体感正是平面设计中线条缺乏的特质。

“云”字,采用了大篆的结体,并在蘸墨时,用笔先蘸水后蘸墨,令浓墨聚于笔尖,然后运用侧锋运笔的方法任意挥写,使线条,粗细不一,浓淡不一,形似天边飘浮的白云,使线条极具内力和弹性,或者说是线条内涵的一种生气和活力。

前文提到墨韵的艺术性是艺术化地运用自然墨法。图15运用了自然的墨法,利用了墨与水溶和后的特性来掌控墨色变化的节奏,使墨色的浓淡枯湿错落有致,对比分明。用墨在纸面上形成的线性形状,联想到体操运动员手里的飘带、跳水运动员跳入水中的动势,令线条的墨韵变化多彩。图16笔者运用了墨与水自然融合的状态与书法的“同”字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动势与视觉冲击力。

2.情感的表现

一般而言,在书法艺术上,静态的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给人-种强烈的节奏感(体现在书法线条的墨色、粗细、用笔起伏等方面),张旭、怀素、黄庭坚、王铎、傅山、张瑞图等草书大家的狂草均有此特点。

(1)情感的过程表现(动态表现)

图25是靳埭强为“儿童是世界的旋律”创作的海报,表达的是儿童的主题,画面的线条很活泼,动感十足。作者运用了行书的线条,运笔时候的轻重徐缓表现得淋漓尽致。把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通过线条的跳跃,流动,表现得惟妙惟肖。

(2)情感的结果表现(静态表现)

图26是靳埭强为《香港佛教周》设计的海报,海报中的红点,则既是佛法,又是我心,表现了佛法与人常在,佛法与我心常在,我心即佛法,佛法即我心的“知心见性”之禅宗精神。而此处运用了篆书中的线条,粗细均匀,以匀速运笔,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

书法线条的内在表现伴随着汉字的演变而不断发展,书法线性特征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并引发人们对平面设计中的“线性”问题的启迪与思考。文中提出了充分挖掘书法线性元素的丰富性、强化书法线性运动的穿透力等观点不失为帮助中国平面设计的有效方法;而传统书法在空间性组合的表现及对与线性表现的生命力等问题上对当代中国平面设计有着借鉴作用。

借助本文中的诸多思考,对照了书法与平面设计在线性元素上的运用,希望可以使中国的平面设计更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不断推进平面设计艺术本土化进程,既有助于加快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又能增强平面设计艺术的持续创新。

摄影与平面艺术设计 篇7

1. 表现形式与要素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 摄影与平面艺术设计都是由点、线、面及色彩构成的二维图形。设计中设计者将点、线、面及色彩这几种元素根据一定的规律在平面中表现出来, 摄影中摄影者则主要是从构图方式, 主体位置摆放, 色彩搭配与光线运用等方面呈现画面的内容、节奏感、立体感和美感。

设计的表现要素由形态、色彩、肌理等外在造型要素构成。同样, 摄影的表现要素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上来定义。形态通常指某种特定的外形, 是物体在空间中所呈现的轮廓。摄影中的形态可以理解为对客观事物在空间中形态和位置摆放的主观记录和选择, 也就是摄影过程中的构图。平面设计与摄影中所提到的色彩多指色彩构成, 即色彩的相互作用, 是凭借人们对色彩的感受, 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而再创造出色彩效果的过程。设计中的肌理是材料的表现形式, 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创造新的肌理形态给设计对象带来肌理、质感和技术工艺所造成的质量效果。对摄影者来说在, 则是通过利用光线、特写或其他技术手段, 抓住物体材质本身的特点, 来表现物体表面质感。

2. 形式美与评判标准

摄影与平面艺术设计都具备着艺术性这一学科特性, 它们的艺术性体现在艺术家对作品的艺术手法、表现形式上的自主取舍, 并且都遵循着同样的美学法则及评判标准。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设计的形式美体现了形式结构的秩序化, 作为一种形式美的法则, 它恰好与自然规律相吻合, 常见的还有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然而, 摄影作品也是如此, 也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其主题内涵和意境。摄影者通过空间布置、光线利用和色彩搭配等形式, 使作品具有对称和均衡、对比和调和、节奏和韵律的视觉美感。从形式语言来看, 摄影与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其实是相通的。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 能够提升人们对于美的感受能力, 使得人们更好地去欣赏和创造美的事物, 从而达到美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做出好的设计, 拍出好的照片。

具体来说, 好照片的评判标准是首先要选择一个鲜明的主题, 发现一个吸引注意力的主体;其次是画面要简洁;第三是作品必须具备形式美, 最好是能体现摄影作品的首创性, 画面完美性和难以复制性。最后按照拍摄者自身的满意度, 观看者的共鸣程度以及市场和时间的检验度来检验是不是一幅好的作品。其实对摄影和设计作品的评判都很难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 但由于人类的审美具有趋同性, 因此评判摄影和设计作品的标准也具有一致性。

好的摄影作品和设计作品要有一个好的主题, 这源于拍摄者和设计者对生活的把握, 需要拍摄者和设计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在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好的摄影作品和设计作品都要有一定的形式美感。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感受或者体会, 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 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好的摄影作品和设计作品不仅要能够感动自己, 还要能够感动别人。摄影和设计作为一门艺术, 要求其作品不仅要满足于人的视觉美感, 从深一个层次来看更要映射出人的心态, 揭示出人的本性, 使作品有更深邃的内涵。这就要求拍摄者或设计者不仅仅只是用眼睛去观察事物, 还要用心去体会和感悟, 使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二、摄影与平面艺术设计的差异性

1. 实现手段和过程

从实现手段上来看, 平面艺术设计主要是设计者根据设计意图主动地凭借手绘、计算机绘制和图像处理为主要方式来表现, 而摄影则是摄影者根据现有的客观条件和环境通过前期场景布置、拍摄构图选取和计算机后期辅助来表现的。

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 这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对自己将要创造的对象进行前期构思到实现这个构思的整个过程。从整体上来说设计是以主观能动性为主的创造性活动, 摄影虽属于设计活动的一种, 主要是对真实客观条件的主观性选择和创造性过程, 是摄影者通过对主题的选择和取景, 然后进行拍摄以获得图像的过程。从实现过程上来看, 虽然摄影与设计都要经历早期、中期、后期三个主要阶段, 但是它们在具体阶段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设计的早期阶段是设计者对设计主题的构思, 而摄影则包括摄影者的拍摄预想、构图、布景和取景等;中期阶段设计者将设计方案用手绘、计算机绘制或图像处理的方式表现出来, 而在摄影中摄影者则是利用不同光线、不同的拍摄技巧和手法通过相机拍摄来实现;设计的后期阶段是设计者对设计对象进行主观的调整与修饰, 可借助于计算机软件或者其他设计工具完成, 而可以进行颠覆性地调整。摄影主体上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一般而言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有限的后期调整和处理。

2. 可设计性与商业性

摄影和平面艺术设计都需要摄影者和设计者凭借自身美学修养、设计能力、生活积累, 通过现实设备和材料来表现主题思想和意境等, 但两者在可设计性上有很大的差别。设计是以主观性为主的活动, 可设计性极强, 除山寨设计以外。山寨设计是利用消费者喜爱名牌的心理, 对原有设计的照搬, 是一种可设计性很小的设计。而摄影是基于真实的基础上对画面进行再设计, 再创造, 虽然这一过程中也带有明确的主观性, 但拍摄的画面内容以反映真实性为主。尤其是新闻纪实性摄影, 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 从报道的角度来选择素材, 来源于生活和真实, 可设计性相对较弱。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 是创造人的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物和环境, 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如果需要宣传一场演唱会, 那就设计一张宣传海报, 如果需要改变书本的设计来提升销量, 那就设计一款吸引消费者的封面, 设计几乎都是商业性的。而大部分的摄影作品都不具有商业性, 是以新闻纪实、情景再现、艺术创作为主, 用摄影这种表现形式, 展现现实世界, 展示美的发现, 表达思想情绪, 反映艺术追求, 体现精神境界。只有少部分的摄影作品可以成为商业性的摄影作品, 这一方面是由于摄影者一开始即应商业要求进行有目的性的商业摄影活动。另一方面是在摄影作品完成的后期, 在人们的认同之下, 认为该作品具有商业性。商业摄影也因为商业性这一特点从摄影中衍生而来。因此相较于摄影来说, 设计主体上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 而摄影则不是。

三、摄影与平面艺术设计相互影响与利用

1. 相互提供素材

平面艺术设计作品可以成为摄影题材, 相反摄影作品也可以成为艺术设计的素材或者直接成为艺术设计的元素或主体图案, 两者都可以从自然和现实社会中提取表现内容, 并创作出新的美的形式。在感性消费流行的今天, 广告摄影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一种摄影与设计相结合的设计形式。摄影的真实性符合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设计者利用这一点, 将照片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 真实再现商品物体的同时加入设计元素, 从而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同样的, 设计的产物同时也通过摄影的方式成就了视觉美的艺术摄影作品。例如雕塑, 建筑, 景观等设计产物能为摄影创作作品的产生提供拍摄题材。摄影中的光影创作也为新的设计提供设计元素和参考, 设计者可以将光影摄影作品中的图案或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中去。

2. 相互借鉴手法

平面艺术设计与摄影的思维是共通的。设计的原理可以告诉人们如何有技巧地组织画面内的图像信息, 摄影者可以决定画面内的图像信息, 强调或是削弱的内容, 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拍摄位置来捕捉所需要的图像。

在没有摄影之前艺术家都是凭借记忆来进行设计与绘画, 而现在摄影可作为参照本成为设计创作与绘画的素材与基础。摄影作为一种手段把有意义的图形截取下来, 作为设计创意的参考资料供艺术家研究与参考。

摄影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可以表达观念的艺术手段。因此, 平面艺术设计与摄影其实都是创造视觉美的活动, 都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并且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随着时代发展, 科技进步, 观念更新, 为摄影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为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并且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借鉴, 共同发展。

摘要:摄影与平面艺术设计在视觉传达上有许多的共性, 设计师和摄影师一样, 都是在制造可供视觉传达的图像, 摄影的要素、构图、形式美感等与平面设计的规律是一致的。但是它们也有自身的个性, 比如目的性、主观性、可设计性等, 并且从实现手段及过程上来看, 两者之间也差异甚远。文章将从摄影与设计的互通性, 差异性, 及相互影响三个方面来阐述摄影与设计的关系。

关键词:摄影,设计,互通性,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概论[M].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3 (3) .

[2]度本图书.美的形式法则[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3]彭澎.摄影与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 .

[4]尹定邦, 邵宏.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

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篇8

一、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内在联系

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两者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第二, 两者都体现出作者较强的设计意识。基于这些联系, 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更具实践意义。现阶段, 由于我国平面设计的相关理论起步较晚, 许多设计者往往需要借助于国外的一些理念来完成设计, 最终, 其作品本身缺少一定的文化内涵。事实上, 设计者缺少的不是设计素材, 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挖掘以及将其巧妙地融入设计的能力。在平面设计领域, 文字是重要的元素之一。而对于书法来说, 文字又是其核心部分, 需要通过一定的设计才能将其以艺术形式完美呈现。

(一) 两者都具有艺术性与实用性。

书法自产生之日起便具备实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其艺术性逐渐增强。即便如此, 书法依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换言之, 中国书法艺术实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统一。对于平面设计来说, 其经历与书法类似。[1]一是从构成要素上看, 点和线是最重要的两种元素, 这不仅适用于书法艺术, 还适用于平面设计, 只不过对于后者而言, 还需要将点与线这些基本单位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或扩展, 最终以“面”的形态出现。二是从构成形态上看, 书法艺术讲究的是由点线所构成的二维空间的立体感, 而空间设计往往更加注重点线面所体现的三维空间的立体感。三是不论是书法艺术, 还是平面设计, 都十分重视整体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其中, 书法艺术常常以大小、长短、疏密等细节来调节空间的和谐度;而平面设计则是在设计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的和谐统一。

(二) 书法艺术体现出较强的设计意识。

对中国书法而言, 不论字体、笔墨, 还是题跋、印章, 亦或书法装裱等, 无一不体现着古代书法家的设计意识。我们知道, 书法就是由若干笔画进行穿插得以形成, 经过若干年的设计变更之后, 今天的每一个文字都比以往更加简单美观。具体而言, 第一, 从字体结构上看, 书法作品就是利用基本元素 (即点与线) , 通过对笔画或笔墨的不同安排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其中, 笔画应当注意黑白、浓密等关系;笔墨则应注意浓淡、刚柔、粗细等对比关系。这些均是对书法家设计意识的体现。[2]第二, 作为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题跋与印章的介入也充分体现出了书法家的设计意识。为了更好地将题跋或印章融入整个作品或篇章, 书法家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设计或创造。一般来说, 题跋和印章在体现汉字特征的同时, 还蕴含着作者较为丰富的心理情感。第三, 当书法作品完成之后, 为防止其可能遭到毁损、灭失等情况, 就需要对其进行装裱。其实, 装裱对书法作品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从这一意义上说, 装裱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除此之外, 在审美上, 装裱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二、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实践运用

(一) 对传统书法的直接运用。

通常来讲, 传统书法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并最终得以保留的一种艺术形式, 往往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当设计者选择是否使用传统书法时, 往往基于对其特性的认识与欣赏。此外, 如果选择使用传统书法, 设计者对其进行再创造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这是因为, 传统书法犹如程式化的识别符号已经为人们所接受、所习惯。一旦被加工或更改, 极有可能丧失原本所具有的视觉意义。因此, 传统书法应当直接被设计者所应用于实践。

平面设计并非单纯、简单地对图形、文字进行拼凑, 而是根据一定的原则, 有逻辑地对其进行设计, 从而达到传达信息与美感的愿望。而传统书法恰恰是一种关注并追求视觉感受的表达形式, 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运用传统书法之前, 必须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 并对书法有较为专业的认识与准确的把握。一方面, 设计者需要对书法艺术的书体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例如, 经过刀刻形成的甲骨文, 笔划稚拙神秘;在竹木条上所写的简牍, 笔划蚕头燕尾或移位走格;[3]再如, 变化多端的草书, 笔画更显连绵;方方正正的楷书, 笔势相对平稳;整齐统一的隶书, 笔势更加生动等等。另一方面, 设计者还应当对书法艺术的形式风格有更深的把握。一般情况下, 在对传统书法进行设计时, 应当着重考虑如下几点:第一, 考虑形式要素, 即曲直性、疏密性、虚实性、阴阳性等等。第二, 考虑风格要素, 即笔法、墨法以及章法等等。第三, 考虑艺术审美性, 即神韵、意境、情性、品格等等。当然,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 还需要结合设计主题进行设计。总而言之, 传统书法是人们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 对汉字这一独特元素进行的加工、创造与设计后的形象。如果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 能够做到恰到好处, 便可能在发挥书法自身优势的同时, 还能使作品更具生动性, 更具文化气息。

(二) 对现代书法的创新性运用。

所谓现代书法, 就是在吸收并继承传统书法艺术精髓的基础之上, 立足于当代特征, 融合绘画、设计等多种处理手段, 最终形成的一种新型表现艺术。亦书似画、亦书亦画, 是现代书法最具魅力的主要特征。与传统书法一样, 现代书法离不开文字、笔墨等要素的变化, 这无疑给平面设计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如前文所述, 草书的变化多端、连绵灵动, 楷书的方方正正、平稳直接, 隶书的整齐统一, 生动高雅, 都能够在传达信息的同时, 还展现了作者的内在情感, 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具体到平面设计领域, 这些独有的特征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事实上, 很多设计作品只是体现了其实用性的一面, 而在艺术性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 显得较为呆板。众所周知, 创新是平面设计的灵魂, 缺乏创新的设计已经渐渐脱离社会需要。也就是说, 我们要抛弃生搬硬套, 在借鉴书法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创新, 从而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作为设计者, 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深入了解并发掘现代书法的文化内涵, 并将其融入设计作品之中。具体来说, 一方面, 设计者应当在掌握各种书体的基础上, 懂得灵活变通;另一方面, 设计者还应当充分考虑设计主题, 并将现代书法巧妙地融入作品之中,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除此之外, 还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等设计手段对现代书法作出适当的处理, 从而增强作品的设计感。

三、结语

总之,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在平面设计中具有极强的艺术潜力。对于设计者来说, 在研究书法中所涉及的某个或多个元素的时候, 不能仅仅局限于其外在形式上, 而要深入挖掘其内在精神, 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平面设计中;与此同时, 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要求与价值取向, 对现代书法适当地加以创新, 从而真正做到中国书法与平面设计的完美结合。唯有如此, 才能在平面设计上烙上中华民族的色彩,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艺术。

摘要:在平面设计领域, 文字是重要的元素之一。而对于书法而言, 文字又是其核心要素, 需要通过一定的设计才能将其以艺术形式完美呈现。如何将书法艺术的构成之美融入设计是设计者应当考虑的关键性问题。应当立足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积极借鉴和挖掘书法艺术的独特之美, 并将其运用到平面设计之中, 从而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书法艺术,平面设计,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 .李照.书法与平面设计艺术的共性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 .刘继.书法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 2009, 2

平面广告设计书法艺术 篇9

书法艺术的根本特征是:它以汉字为独特的素材, 对这种素材进行深刻的艺术想象、巨大的艺术加工, 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书法艺术形象。如果用一句话概括, 也可以说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素材的造形艺术。这意思是汉字本身只是文字符号, 现在把它加工成艺术形象, 这便是书法艺术。这样的诠释才能揭示中国书法艺术的最显著特征, 也就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大特殊性之所在。

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性艺术, 应该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特色鲜明, 最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二是有悠久的历史;三是较为充分地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积累;四是这种艺术本身具有巨大的张力和发展前途。中国书法艺术全面具备这四个条件, 所以它的确是中国民族的标志性艺术[1]。

书法线条的抽象之美使它包含的含义更广, 通过线条的走向、走速、用笔的顿挫, 产生一种意象丰富的艺术高度。“骨所以支形体, 筋所以司转动。骨贵劲健而筋贵灵活, 点画劲健者谓之有骨, 软弱者谓之无骨。点画灵活者谓之有筋, 呆板者谓之无筋。毫无虚发, 墨无旁溢, 功在指实, 故曰骨生于指。[2]”说明书法中对书法线条的要求极高, 线条有力才会有生气、活力。书法线条含有内力或弹性, 才显得活跳圆转, 富有表现力。写字要求“肥而不肿, 瘦而不削”。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的一节, 他认为“写字”成为美术在于有线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个性表现四方面[3]。

书法艺术中还有两种美感。一是发于意志, 曰气, 代表气势的阳刚之美;二是发于情感, 曰韵, 代表风韵的阴柔之美。风神气韵是属于书法作品的内容范畴。作品固然包含书写文字的内容, 书法艺术同文字内容有机结合, 就能清晰地表现出书家的感情, 也可以使欣赏者产生共鸣。“书为心画”, “书如其人”。书法作品是以文字的点线组合来表情达意的, 书法家总是给没有生命的笔画和结构注入思想、感情和意志。由于书家的精神气质不同, 艺术修养和创作时情感意绪不同, 他们在用笔、结构、布局方面也就有了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产生了不同的神采和境界, 书法家的情感意绪也就从那充满强烈个性色彩的作品中显现出来。所以, 书法作品流露的神韵、达到的意境, 才是它的真正内涵。这是书法的最高追求。前人说过:“夫书道之妙, 神采为上, 形质次之, 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欣赏书法作品要顾及到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要善于透过抽象的静止的点画结构形式去体会它所表现的精神内涵, 领略作品的意境情趣, 从中获得更好感情的共鸣[4]。将书法元素吸收应用到平面设计中丰富平面设计的设计语言, 弘扬民族个性。

平面设计的书法设计:

在平面设计中, 常常要用到线这一元素, 因为平面构成离不开点、线、面。线就是构成元素之一, 因此他在平面设计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书法讲究点、线、面的构成, 章法、布局、韵律、节奏这同平面设计中的构成有相似之处。线条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线条是中国的美, 中国的书法是线条极致的典范。

几何学定义中线是没有粗细之分的, 只有长度与方向。平面设计中, 当把线断开分离后, 仍保有线的感觉, 称为点的线化。线的种类有几何直线、几何曲线、自由曲线、徒手曲线之别。水平的线给人心理上带来平静、安逸、沉稳、舒展及向两侧无限延伸的力感;垂直线挺拔、刚毅、尊严、下垂或升腾;倾斜的线有运动感, 如前冲、倾倒、惊险等;曲线紧张、刺激、上下起伏的曲线还具有波动感, 折线左右急转具有紧张感, 弧线具有旋律节奏感, 同心圆线则具有辐射感。曲线的构成可产生虚面, 由宽窄变化的线可构成曲面, 渐变和辐射的线构成又可产生光效应变化, 突变的线构成还可以产生动感和空间感。线的表现力还在于线与线的组合, 直线与曲线、直线与直线、曲线与曲线之间彼此交错进行加减组合, 粗者能形成多变的画面, 细者能产生丰富的肌理。所以, 平面设计中线的视觉性质不容忽视, 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平面设计中也存在意境之美。形式上简单, 可是传达的内容却有多层次。具有高度的精准度与有活力的简练视觉信息。设计师要全神贯注于达到最正确、最好的传达结果上。现代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创作的大量文化海报, 就具有很强的意境之美。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他主张把中国传统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的设计理念中去, 他的许多海报设计运用了中国的书法技艺, 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 现代又不失传统。

靳埭强2005年设计的海报作品《山外有山》, 中国成语主题海报邀请创作, 作者以书法结合山水画与现代体“山”字, 构成山外有山的意境。2001设计的海报作品《悼念田中一光》, 作者根据田中一光设计的“明朝体”, 将书法中的“一”字倒置, 并配入墨线与泪水, 表达悼念之情。1995年创作《汉字·山》文字的感情是代代文人的感觉融汇, 笔与笔山, 都是艺术爱好者的珍品。《汉字·水》纸与纸镇, 如鱼得水的美妙。《汉字·风》石砚和水注, 若松风得意。《汉字·云》古墨与墨床, 似云烟飘逸。这些作品都表现出了深远的意境之美, 画面中充满了“意”和“神”。

余秉楠设计的以书法字体“家”为设计元素的招贴, 如图1所示。“家”字一笔融合台湾的外轮廓, 说明“有这一笔家才是一个完整家”的意义。作品中“家”以各个时代的书法来表现, 说明自古人们对“家”都有不一样的心境,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台湾的形状刚好是“家”字中的一笔, 再次点题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中神圣不可分裂的主题。

结语

中国的书法艺术中“计白以当黑”、“黑处是字, 白处也是字”、“以少用多”、“疏可走马, 密切不透风”、“脱形写神”、“似与不似”等等的艺术语言, 为我们平面设计留下了重要的财富。中国的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流传久远, 虚实相生的关系, 阴阳的关系, 都是我们当代人应该好好思考的元素。将传统与现代设计结合最好的代表者是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先生, 他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者一, 意念先行, 一形取神;创新者一, 承先启后, 破旧立新;活用者一, 适身合用, 灵活生动。靳埭强先生主张把中国民族艺术的精髓和西方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 以此将世界的设计信息带到中国, 亦将中国的好东西推广出去, 增进互相交流, 提升中国的设计到国际水平。中国的设计师用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做为平面设计的符号, 要使中国的设计要朝向民族化得方向发展。这不是照搬照抄, 生搬硬套, 而是对传统艺术元素加以改造提炼运用与创新, 形成自己本民族独特的设计艺术, 变成我们自己的语言, 使世界了解中国, 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金开诚.书法艺术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叶锦添, .神思陌路——叶锦添的创意美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0

[3]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著[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浅析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研究 篇10

关键词:平面设计,艺术,审美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诸多行业得到了迅速崛起, 平面设计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生活中处处可见有关平面设计的影子, 如公交车站台、企业宣传彩页、杂志广告等多个方面, 可见平面设计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中, 而且在技术这一因素的作用下, 平面设计在技术的帮助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更加涉及多个领域, 平面设计在诸多领域中发挥着它的作用, 也给平面设计的工作带来了不少的挑战。

一、平面设计艺术审美特征

平面设计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设计出来的作品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需求, 而且作为一门艺术, 其自身就具有一些审美特征, 那么, 平面设计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如下:

( 一) 立体化

平面设计艺术走向立体化是艺术设计的时代走向, 空间性由传统的二维平面走向三维、四维等多维空间状态, 从而构建出更富有表现力的新的视觉语言形态。 立体化平面设计突破以往传统的平面设计,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是空间上的转变, 使平面设计在立体化之后更加贴近自然的真实情况, 呈现出独特的、新颖的视觉效果;第二, 是能给人带来错觉的效果, 让人们在错觉上产生混乱, 从而在视觉上享受不一样的感受, 更加能够体现出平面设计的观赏性;第三, 在多媒体的作用下, 给平面设计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增加创意。

( 二) 生态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尖锐的矛盾, 与此同时, 人们呼吁保护环境的声音越来越高, 环境保护意识也进一步加强, 因此平面设计艺术也趋向于生态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生态化的平面设计一般会结合实际出现的环境事例, 根据一定的想象力, 将人类运用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对我们生态环境破坏的一种反思融入艺术的审美中, 通过强烈的对比引发观者的思考。

( 三) 人性化

人性化也是平面设计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趋向, 主要就是在设计中体现以人文本的思想, 在艺术设计中更能体现对人的一种尊重, 通过平面设计来展示人类对生活理念以及生活方式的追求, 因此人性化的艺术可以让艺术更具张力以及更富美感。 与此同时, 人性化的设计通过不同层次的设计体现不同程度的人类, 以此来满足不同的精神与物质追求。

( 四) 民族化

现代化的平面设计艺术已经不再是囿于一地, 而是吸取了各个民族的各种平面设计艺术的思想, 因此, 平面设计艺术趋向于民族化方向发展, 民族文化也能在设计中直接体现出来。

( 五) 个性化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平面设计在这一趋势下审美也逐渐转向于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原先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风格已经被市场所淘汰, 个性化的艺术设计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个性化的设计是富有挑战, 它所呈现的特点是多元化的, 不仅在形式方面是多变的, 而且媒介多变, 形式上是更加模糊化。

二、平面设计艺术的反审美倾向

平面设计以其独特的设计方法能够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但是, 并不是每一样作品都能给人带来新奇的审美体验, 如果在设计过程中稍有不慎所带来的效果就是相反的。 现代平面设计的市场中, 好的设计作品并不多, 反而是一些模仿别人创意的作品层出不穷, 出现反审美倾向。 在如今的社会, 人们对设计作品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 眼光变高的同时对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更加厌恶以及出现审美疲劳, 更进一步加剧反审美问题的严重。

平面设计随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对平面设计的艺术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本文从审美角度出发, 对审美的五大特征进行探讨, 进一步加深对平面设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贾荣林.平面广告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2]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二十讲[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6.

平面广告设计书法艺术 篇11

艺术设计是文化职业。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导致个人生存空间的拓展。同时,由于人生觉悟、社会经验、历史情怀的融合,个人的艺术表现,进入到一种文化创造空间之中,从而形成持久的精神影响力。

水墨元素的文化艺术风格

陈绍华,是当代中国最有个性、最有成就的设计大师之一,代表作是“申奥标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现从张扬、眩目以及传统纹样新表达的风格转向含蓄、单纯而洗练的黑白风格,中国传统书法风格汇聚在它的整个设计作品之中,他独爱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从而有利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传播,而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他一直强调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他把中国精神通过设计中的色彩、图形等任何可以表达的元素体现出来。艺术设计家的创造意识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转化为一种自觉地文化追求,并且在艺术设计中,不断地因地制宜地变化着风格与手法,以满足社会大众的物质需求。因此艺术设计家获得和提高创造力,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体现。

民族化艺术特色艺术设计风格

日本平面设计家福田繁雄被誉为“五位一体的视觉设计创意大师”福田繁雄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大师一,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大量招贴设计响誉世界,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设计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不断地探索之中的,从而来尝试不同的方法结晶,他总是弃旧图新, 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福田深悉人本民族传统文化色彩,有掌握现代的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有幻想和令人着迷,同时有极其简洁,具有一种的幽默感,在他的招贴创意中,重视对人性的刻画,表达出个人的文化观念,对现实的思考与理解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寓意图案的“本土化”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改革的进步,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的回顾与眷恋。平面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的“乡土风”。都有意地选择了传统文化的素材,来形成新的设计流行风格,以以区别于西方设计所带来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国际流行样式。因此平面设计中开始出现大量的以 “本土化”的文化元素。日本设计师田中一光,通过他的作品感受最强烈的是他大胆的想象和表现技法地简练性。细看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大和民族单纯的简练性,没有那种罗可可式的繁琐和纤巧,更具有一种原始的生命力,那种貌似不经意的随意性,那种去掉了雕饰的淳朴,那种追求线与色面本身的量感和张力,那种超乎西方传统的透视和素描意识,那种举重若轻地寓对比色于平和,在田中一光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因此“本土化”的流行虽然可以强化艺术设计的原创性,并有着温故知新的社会作用,甚至引发着重新解读民族艺术传统传统的现实意义。

民族化艺术情感的设计风格

一些欧美等国家的艺术设计家,喜欢以饥饿、干旱、贫穷的非洲景观为题材,展示出个人的人文精神,在对人类社会话题的强烈关注中,形成自己特殊的艺术设计语言。而在其他的招贴设计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通过荒诞、尴尬的美学启示,所形成的强烈的反差对比,揭示生活中合理和不合理的现象,运用讽刺尖锐批评,引发人们重视,抒发着艺术设计家的个人情怀。德国设计师冈特·兰堡,设计了几千副招贴,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兰堡发现了很多艺术来源于生活,他把生活中常见的主题作为创作的元素,加以艺术的处理,而土豆系列是洋溢着德国民族化的气息,他的土豆本身并不是让人所称赞的,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魅力,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每个画面都以土豆为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他把土豆与色彩的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土豆色块与招贴的黑色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奇特魅力,这些作品都天除了兰堡独特的奇思妙想,可以在平面上展示空间效果是的平凡的土豆获得了超凡脱俗的艺术气息,观赏者往往会倾向于感知简洁化的视觉。

因此一个中国当代的艺术设计家,更需要积极的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不同文化风格的艺术创造背景,会给招贴设计增添很多的艺术魅力,,在转化人类共有的文化资源时,建构一种现代设计艺术体系,即将西方人文主义和科学技术的成果,化作人类的共同财富,这种化西为中、化古为今,以及个人的积极努力,才是中华民族现代化进步中的文化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平面设计中的留白艺术 篇12

一、设计中的留白内涵

设计中的留白区域并不能顾名思义, 设计中的留白区域不局限于白色, 留白的"白"指的不是颜色的"白", 而是空白的"白", 留白区域指的是某一区域无额外元素, 无装饰, 处于空白的状态。

二、留白的作用

在平面设计中, 画面的空间与图形、文字的作用同样重要, 它犹如乐谱中的休止符。留白在画面中的不同比例直接影响作品的风格与成败, 影响到受众的视觉心理。

1. 留白可以突出主题

要想突出设计的主题, 并不是信息越多越好, 也不是文字和图片越紧密越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为有时候太多的文字、图片反而会挤在一起给人压抑的感觉, 使人们产生视觉疲劳, 不知道往哪里看。其实, 传达信息, 突出主题并不需要太多的内容, 相反却需要留有一定的空白, 使空白部分去烘托主题, 凸显主题, 使人们的视觉对象比较明确。所以我们在平面设计中, 适当地利用留白可以传达、突出主题。

2. 留白能使设计更为简约

现代社会, 生活压力较大, 生活节奏较快, 导致人们已经不崇尚繁复了, 反而更喜欢简单、简约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放眼望去, 无论是服装设计, 还是包装设计, 亦或是书籍设计、海报设计, 都是尽量做到简约、简洁。而留白恰恰可以使我们设计的简约做到最佳。

3. 激发观者的想象力

平面设计师和观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所以好的平面设计作品要做到使观者参与到设计中来。留白所营造的意境可以使观者有一种发挥的空间, 他们观赏作品时可以去想象, 去猜测, 去思考, 这样留白就为观者的联想和想象得以驰骋, 得以发挥。而这种观者想象力的激发, 则可以让平面设计真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所以, 平面设计师应十分关注留白所产生的空白空间在平面设计中的合理运用, 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激起观众的艺术想象力, 从而能更好地去深深发掘平面作品中所潜藏的深刻含意。

三、平面设计中如何运用留白艺术

上面我们提到, 平面设计中运用留白的艺术可以突出主题, 能使设计更为简约, 还能激发观者想象力, 由此可见留白艺术对于平面设计的重要性。那么, 在我们的平面设计中, 我们又该如何运用留白艺术呢?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1. 从整体入手, 兼顾局部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胸有成竹, 根据不同题材设计版面, 要从整体出发, 把握留白与画面中黑成分的比例关系, 同时还要黑白呼应、相互映衬, 宏观把握整个版面。另外还要将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灵活运用, 如虚实、比例、点线面的穿插构成, 用心设计留白位置, 追求简洁清晰的画面效果, 明确合理的视觉中心, 使画面从整体到局部处处透着美的法则, 从而设计出精彩的、个性鲜明的、视觉冲击力强的作品。

2. 将留白视为设计要素

我们应该把留白作为一种设计要素进行必须的设计考虑。在一幅作品设计前, 我们就应该把各要素的大小、形状、面积、颜色进行全面分析, 并将这些原色巧妙组合, 包括留白。精心的设计安排留白的形状, 面积, 留白处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 设计时一定要将留白重视起来并精心处理, 那些随意留白, 或不考虑留白的设计都是不完美的设计, 更谈不上意境, 谈不上优秀, 留白处并非可有可无, 恰恰是体现高水平设计的一个元素所在, 我们有必要与各图形、形状、色彩同样对待, 使我们的设计作品清晰瞩目, 充满活力和动感, 也使我们的设计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3. 解放平面设计的构图形式

对称和不对称在艺术中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平衡。对称设计有安定、均匀、协调整齐的视觉美感, 我们常见的设计作品多为将主体放在版面的中心位置, 而在其周围进行留白处理, 这样的作品无可厚非, 是很常见的, 也无错, 其安定、均衡的对称式构图让人感觉不到有任何出彩, 也不会吸引人的眼球。这样的画面是平和的、静止的, 其留白空间未产生任何艺术效果。我们在设计时不妨打破对称式的构图规律, 解放思想, 在构图上大胆创新, 追求更加灵活、自由的表现形式, 使我们的作品更具活力。例如在设计时不要再考虑版面中心这个老位置, 将主体部分放在画面的左上角或右下角, 而其余部分大面积留白, 主体的面积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将我们常见的作品缩小50, 这样的话, 虽然主体部分所占比重不大, 但是独特的画面构图及大片的留白空间, 增加了版面的生动性和美感, 会使主体更加突出, 设计作品更耐人寻味, 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因此, 灵活运用好留白对设计好版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设计师应利用各种设计技法, 创作出整体和谐又富有美感的画面。

那么是不是做到这三点就可以成熟地运用留白艺术与我们的作品中了?也不尽然。在具体的作品设计中, 我们还需要做到三点:第一, 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设计思路、设计构图手法, 不要安于现状, 墨守成规, 而是要敢于创新, 敢于想象, 敢于突破;第二, 要博览群书, 多看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 虚心向前人学习, 理解并领会大师们的设计想法, 日积月累, 为我所用, 积极探索, 使我们的平面设计作品既具东方品味, 又不乏对时代的追求。只有这些都努力做到, 留白艺术才能被我们熟练地运用, 我们的作品才能具有一定的意蕴。

四、结语

总之, 要创造出优秀的平面设计品, 我们不仅要了解留白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艺术体现, 而且还要正确把握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创造出积极的留白空间, 在设计中表现这种无声的美, 借无画处的留白描绘出无法描绘的东西, 使留白、文字、图形、图片、色彩等要素, 共同为设计内容的表达服务,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平面设计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吴海燕.“知白守黑”—论平面设计中的白色设计[D].西安美术学院, 2010.

[2]李建军.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0.

[3]郭珺.空白在平面设计中的多维表现及运用价值[D].山东大学, 2011.

[4]贺星临.“留白”与现代产品设计探索[D].同济大学, 2008.

[5]张静.包装视觉设计中的留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9.

[6]刘彦鹏.论“留白”在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隐现[D].中央美术学院, 2010.

上一篇:农村问题调查报告下一篇:不同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