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问题调查报告(精选12篇)
农村问题调查报告 篇1
2007年11月,学校安排我们到清远市飞来峡镇大厂三村学农。我认为学农就是要了解农村,认识农民,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因此决定结合学农对目前农村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争取写出一篇有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这一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支持。于是我制作一份调查问卷,在学农期间到村庄农户进行随机访谈,请农民叔叔阿姨回答问题,拿到了第一手材料,现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
问卷涉及的问题和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在老师的帮助下,根据所学知识,我从四个方面提出了11个问题 (见附表) 。第一方面是党中央有关政策 (第1-3个问题) ;第二方面是发展问题 (第4-5个问题) ;第三方面是民生问题 (第6-8个问题) ;第四方面是精神生活问题 (第9-11个问题) 。每个问题有2-5个选答,有的问题可多项选答。
我总共访谈20人,由我提问,他们根据问卷进行回答,我作记录。由于是在欠发达的农村,我随机问卷的对象受教育水平都不高,受过高中教育的1人,受过初中教育的6人,受过小学教育的9人,没有受过教育的4人,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5%。21-30岁的1人,31-40岁的3人,41-50岁的5人,51-60岁的6人,61岁以上的5人。男性10人,女性10人。
问卷统计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
第一方面涉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的了解情况,有10个人即50%的人“完全不了解”,这反映了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针在基层农村宣传不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民,如果农民对建设新农村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这项工作就很难开展。10个了解的人都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农民的利益,都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农村的发展方向。这说明,只要宣传得好,大多数农民是赞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第二方面涉及发展矛盾问题。调查中有45%的人认为“农村生产科技化需求与农民素质普遍低下的矛盾”、50%认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陈规陋习的矛盾”、35%认为“村干部与村民的矛盾”是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矛盾;有2人认为“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矛盾。虽然,几个急需解决的矛盾关注度都没有超过50%,但关注文化、科技发展这种根本性矛盾的人更多些,这是很有意义的。90%的人认为“村干部与村民的矛盾”只是“有,但一般”,说明这种矛盾普遍存在,但不突出。其实,我认为,“经济发展”问题是目前农村的主要矛盾,这可能是农民认识问题的差距。
第三方面涉及民生问题。调查中90%的人认为“目前农村贫富悬殊严重程度”只是“一般”,说明在他们周围,农村贫富差距还不严重。70%的人认为“家庭支出最大的开支”是“医疗”,同时有50%的人认为是“教育”、20%的人认为是“农村生产工具”,只有10%的人认为是“吃”。80%的人认为“农民的个人素质影响农村科技现代化进程”。这说明,“教育”、“医疗”问题凸显,是民生问题中的焦点。“吃”支出退居其后,表明温饱已经不是农村的主要问题。如果降低农民“教育”、“医疗”的支出,提高教育水平,生产又能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就会提高。
第四方面涉及精神生活问题。80%的人认为“目前农村较常见的陈规陋习”是“赌博”,45%的人认为是“帮派”、15%的人认为是“吸毒”,有2人认为是“迷信”,说明“赌博”、“帮派”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有50%的人认为是“未成年人频繁进出游戏机室”,说明目前农村游戏机室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65%的人认为是“目前农村存在宗族意识”、“宗族意识的存在影响村民的整体利益”,说明农村封建的宗族陋习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
解决问题的建议
经过问卷调查分析,我发现,农民叔叔阿姨思想朴实,最大的愿望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医疗问题、文化科技发展问题。我觉得地方政府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从一个高中生的角度,提出一些肤浅的建议,供参考。
1、彻底解决农民最关心的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决定免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书杂费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免费义务教育,农民家庭孩子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费用支出压力基本解除,这项政策大得人心。但接着有两个问题又会凸显,一是如果孩子要读高中,一些家庭的教育费用压力又来了。因此,如果高中也能逐步免收所有费用,那就能进一步解除教育费用支出给农村家庭造成的压力。二是教育质量问题。在学农过程中,我们除了干一些农活外,还到农村小学听课、代课,发现农村中小学校校舍普遍比较破旧,设施普遍比较落后;农村一些老师的教学水平不高,与广州的学校老师素质相比,他们的素质看上去有较大差距,这使我开始担心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质量问题。如果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不好,农村孩子成才的根基就不牢,也就会影响他们的成长。所以我认为,政府一方面需要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省市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开办一些短期的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班,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以及为人师表的责任心。此外,在全省经济状况愈来愈好的情况下,希望政府尽力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医保标准,解决农民群众看病的经济负担问题。
2、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如果能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又好又快问题,其他问题就有条件解决。深入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地发展,就可以创造财富,有钱就能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和农民医保问题。所以,关键还是要发展要致富。发展农村经济,要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创造力。在政府这方面,则要增加对农村的投入。我们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要制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人的温饱解决了,自然而然就会追求精神生活。健康的精神生活是需要政府来提供条件的,也需要由政府来引导的。其实,成年人与我们青少年一样,如果没有好的文化生活,就难免会受到封建迷信、落后腐朽文化的影响,使农村的社会风气变差,这与“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符。青少年的自制力比成年人差,在农村由于缺少健康的文化娱乐设施,青少年就更容易受到封建迷信和落后腐朽思想的影响,甚至很容易迷上游戏机之类的成瘾性电玩,陷于黄色、暴力的电子游戏中不能自拔,丧失了抵制封建迷信和落后腐朽思想侵袭的能力而走上歧途。所以,希望政府能提供适合农村需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比如多举办“普法教育进农家”、“送戏下乡”、“农村书吧”等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动。积极鼓励开设“绿色网吧”,引导农村的未成年人正确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管理生产。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彻底关闭毒害青少年的游戏机室,严惩赌博、吸毒贩毒、宗族斗殴等不良行为。
4、加大党中央政策宣传力度。虽然我所见到的农民叔叔阿姨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但他们都有了解政策与形势的愿望,热切希望通过学习寻求发家致富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我觉得,向农民叔叔阿姨宣传党中央的政策,除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外,还可以定期派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下乡,向农民群众解释党中央的农村政策和介绍国内外形势,现场为农民群众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样更有利于中央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党中央的政策更加深入民心。
附件:清远市飞来峡镇大厂三村农村问题问卷一览表
农村问题调查报告 篇2
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09中文2班
学号:090102065
姓名:谢小梅
正文:放假回家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特别是春节的时候,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心态回到家中。家固然美好,但是我发现现在的农村就像是一个垃圾厂,到处都是垃圾。农村本来就是环境最好的,最适宜生活的地方,但是随处可见的垃圾给这美好的意境添上了败笔。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许多投资者更是到农村办起了工厂,农村垃圾因此而逐年增加。为了弄清农村是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同时也为了增强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我特选取了我所在农村(三堡村)为对象,进行了比较详细全面的调查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首先,我调查的农村是三堡村。三堡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堂堡乡,这是一个我从小长大的地方,以前我的家乡环境优美,一条小溪在我的家门口贯穿而过,还记得每天早上起来都可以看到炊烟缕缕,这时的空气是最让人舒适的空气。我生在农村,但我不为我是乡下人而自卑,反而我觉得骄傲自豪,因为我拥有了城里面的孩子所没有的生活环境。我有他们所没有的美好的童年时光。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小溪里面抓鱼,还记得在山上漫山遍野的掏鸟窝„„
但是现在我的家乡却因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垃圾成片。一些工厂的建立,废水的排放污染了小溪,小溪里面的河水已经干枯,更何况是鱼了。我深深地为自己的家乡感到痛心,因为美好的环境就这样断送在我们的手中。为了比较真实的反映现实情况,并通过对农村垃圾及其处理现状的分析弄清农村垃圾已造成的危害以及农村处理垃圾的各种方式方法,所以我才选取我所在的农村作为调查研究的。在调查过程中拜访我们村的村委等各部门,了解领导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走访我村人口对生活环境改变的看法。
二、调查过程
(1)垃圾现状
我在走访中发现,如果村内有一定数量的池塘、洼地和沟渠,往往它们的走位变堆放着一堆堆的垃圾。甚至在池塘的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塑料、纸片、树叶等。经过走访得知,这些垃圾是村民每天从家里清扫出来的生活垃圾,垃圾在堆放地日积月累就成了一个个“小山包”,可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垃圾还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结果是,池塘、洼地和沟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农村,村民一般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树木,可没想到的是,这些本来代表“净’的绿树却成了垃圾场。只要细看,就会发现,树下往往会堆放着许多垃圾,如塑料袋,纸屑,果壳等。当有风的时候,这些垃圾就会”随风起舞”
虽然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的机械化作业在逐渐增多。但传统的耕作方式并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还有部分村民家里养着者耕牛,同时农户家里一般也会养一些鸡、鸭、鹅等禽畜。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村民不会轻易将禽畜的粪便丢弃,而是沿袭传统的习惯用禽畜的粪便来沤农家肥。一些村民在处理家庭垃圾的时候,为了方便,便会直接将垃圾丢弃在院子里的沤肥池里,当农家肥被运往农田的时候,塑料等垃圾便随之一起进入农田。
(2)村委及村民看法
在调查中村委给的看法是:农村现在要发展就要引进工厂和养殖场,这些是造成污染的主要问题。还有就是村民的环保意识不高造成了垃圾成堆。对于垃圾处理问题村委也是想了办法如建了垃圾集中点,但是效率不高。
在调差中大部分村民的看法:工厂和养殖场的废气废水直接排放,直接导致了村里的空气质量的下降,水质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还有就是垃圾集中点不多,导致了村民的生活垃圾所处乱丢,没有同一处理导致垃圾成堆,同时垃圾集中了却没有及时处理,使得垃圾堆积成山,堵塞道路,造成空气污染。
三、调查结果
(1)垃圾分类
根据我的调查,我自己将农村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和产业垃圾两大类:
A、生活垃圾: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如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等。
B、产业垃圾:工业、医疗卫生业等生产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例如砖窑厂、木材加工厂、村内私人诊所等产生的废弃物。其中的部分废弃还具有毒性。这些垃圾由于其数量大,难处理,逐渐成为影响农村垃圾处理的关键。
(2)农村垃圾处理方法
传统农村条件下,农村垃圾的循环利用和农村环境的自净相结合,完全可以解决农村自身产生的垃圾。但随着农村垃圾数量的增加,成分的复杂,传统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垃圾处理的需要。当前情况下,村民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原有垃圾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更多的开始采用填埋、焚烧、沤肥等方式来处理农村垃圾特别是农村的产业垃圾。
(3)存在问题
A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开始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事实上,这种处理方法,处理是不彻底的,会造成巨大的二次环境污染。
B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产品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而上级部门也没有用来处理垃圾的专项资金,因此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C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是当前村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严重,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环保意识较为淡薄、思想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观因素。
四、农村垃圾处理建议
1、完善立法
处理农村垃圾,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可以采用很多种手段,但总的来说,立法途径是高效处理农村垃圾的关键,是利用各种手段的前提。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防治污染环境。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控制废弃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专门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由地方性法规规定。”但是这些法律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农村垃圾的处理受地域的限制较大,但地方性农村垃圾处理法规很少,没有强制性回收制度,对农村垃圾回收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对垃圾处理缺乏指导。
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立法,应借鉴国外经验,应该重视农村垃圾处理的专门性立法。同时立法过程应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使农村垃圾处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促进农村垃圾问题的早日解决。
2、引进科技
除却传统的简易填埋、焚烧、堆肥模式外,还应该创新垃圾处理模式。一些新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在实践中得出,例如一些有条件的村庄已经建起资源再生产产业、垃圾处理厂、垃圾化肥厂。
农村垃圾技术处理的技术突破不能单凭村民自身的摸索,必须借助相关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针对农村的具体情况, 对垃圾的处理实现资源利用回收,将科技运用到垃圾处理上,把村民眼中的垃圾变成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在自然生态基础良好的农村,尽量实现用生态的方式实现垃圾的自净处理,减少清运垃圾的成本和费用。
农村问题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驻马店
一、基本现状与特点
河南省驻马店市地处黄淮平原,下辖九县一区,全市总人口8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3万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全市耕地面积1239万亩,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2.02亩。常年粮食产量120亿斤左右,占河南省的八分之一,其中小麦产量占河南省的近七分之一。该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仍占GDP的27.8%,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选择该市进行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在黄淮平原粮食主产区有一定代表性。早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上,该市就出现了农户之间为便于耕作而进行的小面积承包经营权互换、转包。
目前,该市土地流转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流转形式多样化。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转包。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之间的土地经营权的租赁,使用人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者支付转包费,这类形式有202765亩,占总流转面积的45.6%。二是出租。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共86593亩,占总流转面积的19.5%。三是入股。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正规的法人股份公司,按股份多少享受公司生产经营的效益,这种形式有2725亩,占总流转面积的0.6%。四是转让。农户经发包方同意,将已承包的土地经营权转让他人,这种形式有26691亩,占总流转面积的6%。五是托管。外出务工农户短期把自家承包地委托亲戚或他人耕种管理,纯属农户间的自发行为,此种形式有41446亩,占总流转面积的9.3%。二是土地流转规模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流转的土地规模再扩大。2005年该市土地流转面积327131亩,占家庭联产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7%;2007年流转面积增加了117616亩,比2005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2007年,仅西平县盆尧乡就流转土地14500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23%。二是承包大户承包土地的规模再扩大。据统计,全市承包100亩以上的大户324家,其中承包1000亩以上的大户76家。上蔡县承包大户岳汉东,承包土地1600亩,主要培育花木品种,实行规模化经营,年产值1300多万元。确山县承包大户赵全群在竹沟镇承包荒山4000多亩,以种植林木和中药材为主,兼顾发展养殖业,年利润近100万元。三是流转主体多元化。前些年土地流转大多是在农户间进行,参与主体主要是本集体内部组织农户之间的流转。现在,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除本集体内部组织的农户外,外单位、个人、集体也以承包、转包、出租、入股等形式参与了土地流转。如新蔡县砖店镇周寺村1100亩流转耕地中,有160亩以每亩每年400元的价格出租给了县畜牧局发展鹅业生产,其余部分租给个体户发展养殖业,还有部分用于温室蔬菜大棚和发展种植业,经过几年的经营,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农村土地流转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表现在:一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在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既可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效益更高的工作,又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解除农民离乡离土的后顾之忧。二是提高了农业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获得相对较高和比较稳定的有偿转让收入。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民通过流转土地,一般每亩可以得到300—800元不等的租金收入或等价粮食,如果将土地租赁给种、养殖大户或龙头企业,每亩租赁费可高达1000元以上。租赁者通过规模经营,也可获得利润可观的经济效益。西平县土地流转以前,每亩耕地年效益在600元左右,流转后的土地年效益平均达1990元;该县环城乡观音堂村300亩流转土地用于食用菌生产,每亩每年收入近万元。三是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土地的合理流转为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基础。该市流转土地基本上用于畜牧养殖以及种植收益较高的蔬菜、食用菌、林果生产、烟叶等经济作物,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问题与成因
土地流转是一个长期复杂过程。从调查情况看,该市土地流转虽在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下有所推进,但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服务与市场化运作机制,土地流转缓慢,分散性和盲目性较大,与实际需求较远。
1、思想保守,不愿流转。一方面,部分县乡干部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热情,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情,顺其自然。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传统的种植业收益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但大多数农民仍不愿放弃土地,小富即安等小农经济思想意识仍比较严重,认为外出打工挣钱只是暂时的,土地才是他们最终的依靠,对土地流转抱着“金不调,银不换”的态度。2003年取消农业税并实行粮食补贴后,土地的价值日益显现,一些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又返回家乡耕种土地。
2、服务缺失,影响流转。目前,该市乡村基层尚未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或中介组织,造成流转信息不畅,多以自发为主,流转双方既不签订书面合同又不履行其他手续,给以后土地纠纷埋下隐患,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的撂荒地无人问津,有的地方涉农企业和承包商需要农地却找不到可用资源,“想转的转不掉,想包的包不到”,这就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由于管理不到位,少数流转后的土地改变了农业用途,进入了非农领域。
3、效益偏低,阻碍流转。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少,是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对转让方来讲,由于当前土地的价值还没有显现,土地价格低,流转收益少,农户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大,农作物生长周期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投资效益低,而国家对流转后的土地用途又有很多限制,土地流转后的收益并不十分明显,受转方也不愿出更高价格租赁土地。特别是分散偏远的土地,更是难以流转。
三、对策与建议
1、认清形势,支持土地加快流转。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充分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全国农民由贫困走上富裕。但随着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到非农产业就业需要流转;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土地拥有者为提高土地效益要求流转;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形成新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应该流转。驻马店作为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土地流转、规模和集约经营是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要认真学习理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农村实际,站到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稳定农村大局、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2、把握政策,重视土地科学流转。2003年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和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进一步明朗化、法制化,为推动农村土地科学流转创造了条件。一要正确把握“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等价有偿,确保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生活的稳定。二要正确把握“稳制、分权、放活”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必须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分离,创新流转机制,探索有效形式,放活土地使用权。三要正确把握“三个不得”的原则。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原则。必须以此为红线,确保土地流转在政策范围内顺利进行。
3、注重引导,促进土地增效流转。土地流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使农村土地潜能和农业综合效益最大化,最终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民对土地流转既怕政策有变失去土地,又怕土地流转后见不到效益。中央已明确土地承包经营长久不变,这在政策上让农民吃了定心丸。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使农民真正从土地流转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把扶强产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关键,立足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积极发展各种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进行合作生产,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和连片开发经营农民流转的土地,促进农村土地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龙头企业转移,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4、加强管理,规范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流转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农民自发流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管理,确保流转在政策和法律范围内有序进行。一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科学界定土地产权归属、交易方式与流转程序,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土地流转。二要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合同制度、交易登记制度、公证制度、纠纷仲裁制度,明确流转双方权利义务,规范流转程序。三要完善土地价格评估制度和土地流转补偿制度,在兼顾集体、农户和承包者利益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流转补偿标准和利益分配比例,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四要组建管理机构,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县乡村应依托涉农部门组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委员会和农村承包土地合同专管员队伍,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指导,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流转有人管的问题。
农村失地妇女权益保障问题调查 篇4
一、农村妇女失地情况调查
在失地妇女中, 90%以上是已婚妇女。
第一, 结婚妇女可能首先失去娘家村的耕地承包和使用权。按传统习惯, 妇女结婚一般要“从夫居”, 这意味着出嫁女的户籍将从娘家迁到婆家, 而户籍人口是决定农户家庭承包耕地多寡的最主要依据, 因此, 出嫁女面临一次不可回避的土地权利流失。在问卷中有17.4%的出嫁女土地被收回, 土地未被收回的出嫁女也陷入一种尴尬境地:拥有在娘家的土地承包权却因身在婆家而无地可种。
第二, 嫁入婆家村的新媳妇可能得不到承包耕地。“按户籍分地原则”赋予了因合法婚姻关系而迁入的新媳妇平等的耕地承包权利, 但由于80%的村庄没有足够的“机动地”可以随时用来补充新增人口的承包耕地, 所以, 新媳妇及其他新增人口只能“排队”等待。在调查中发现婆家不分给土地的高达87.5%, 只有当本村有户口迁出, 被收回的土地作为“后备土地资源”, 到村内土地调整时, 按排队的先后顺序分配给“待地”者。如果所在村庄一直不调整土地, 这些妇女也就一直没有属于自己和子女的承包地。
第三, 离婚或者丧偶妇女土地权利也面临一次裂变。在通常情况下, 离婚妇女的土地权利变化有两种可能:一是离婚又离村的妇女, 因其户籍的变化, 承包土地要被所在村庄集体收回, 或者由离异的丈夫家庭继续承包和使用;二是离婚不离村的妇女, 因户籍未发生变化, 村集体一般不收回离婚妇女的土地, 其承包地可能通过协商或调解, 从离异的夫家分离出来由离婚妇女承包使用。但是也有些特例:在一些地方, 土地被看成夫家的财产, 离婚妇女不敢提出要土地的要求, 由于怕失去土地而失去生活来源, 所以有些已经破碎的婚姻关系, 女方也不敢轻言离婚;更有少数村庄因无地可用于分配, 从而不接收离婚妇女的户口。
二、失地原因分析
第一, 政策法规制度滞后于土地承包经营中问题的出现。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在建设和实际操作中无现存经验可借鉴, 需要结合实际探索, 逐步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法规制度体系。因此政策法规制度滞后于土地承包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其结果必然导致一些矛盾解决起来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如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 土地承包经营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 并没规定家庭成员在家庭承包中应享有的土地承包份额, 而当妇女离婚后, 发包方并不为离婚妇女变更发包合同, 重新确定属于离婚妇女的土地, 导致离婚妇女无地可种。
第二, 《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到位。《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土地的承包期为30年, 且规定了调整土地或收回土地的条件和程序。但在各地的落实情况并不尽一致。有的地方实行“30年不变”的政策, 有的地方坚持“大稳定, 小调整”的原则, 个别地方还存在“5年大调整, 3年小调整”的做法, 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这种政策执行不统一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地方甚至同一个村不同队 (组) 之间, 土地承包和流转的规定也不一样。土地调整的不同步, 使相当一部分出嫁女在娘家的土地被收回, 而嫁入的地方因已经调整完而得不到土地, 沦为失地妇女。
第三, 传统观念及村规民约导致妇女失地。一是男权社会结构强加给妇女依附性性别角色。男性在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家庭生活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与之相对应的社会是希望女性从属于男性。女性在生理性别角色的压力下实现了社会性别角色的转换, 不情愿地长期被局限于家庭事务, 这是妇女经济边缘化和社会依附化的根源。二是与女性依附性性别角色相对应的社会风俗、习惯。首先, 男“娶进”、女“嫁出”。一般而言, 妇女结婚总是到男家落户和居住, 男娶“进”、女嫁“出”被认为是正常的合法的;反之则被认为是不正常的、甚至是不合法的, 并且在分享村庄集体共有资源和利益时体现出来。受“从夫居”的牵连, “上门”女婿亦受到歧视。在农村, 有的村庄对上门女婿不分或少分配土地, 理由是妇女本应该“嫁”出去的, 反而招了女婿上门来挤占土地资源。不给上门女婿分配土地可以看成是村庄对违反“从夫居”习惯的制度性惩罚。其次, “男主外、女主内”。家庭事务与社会事务分离, 男女社会性别角色分工, 使男子走向社会而女子局限在家庭。再次, 农业的女性化趋势对妇女的影响。男性外出找工作谋求更大的经济回报, 因此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女性成为“留守大军”, 包揽了家庭承包经营和家务等一切劳动, 即所谓“农业的女性化”。目前“农业的女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由于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是以自给自足和半自给自足为特征的, 这就使得妇女增加的田间劳动不会或很少变成现金收入, 她们创造的价值被维持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掩盖和埋没了, 与外出挣钱的丈夫创造的显性收益形成巨大反差。由此而生的“男人是家庭顶梁柱”的假象, 加大了女性的自卑感和依附性。
三、解决妇女失地问题中的困难
第一, 妇女失地情况的多样性与我国相关土地政策法规的矛盾。妇女失地的情况多种多样, 特别是一些妇女几年前放弃了土地承包权, 由于中央惠农政策的连续出台使得土地不断增值, 故而她们又想重新获得土地承包权, 而我国《土地承包法》和新颁布的《物权法》都明确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 使这一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另外, 《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对土地经营权的主体都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 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个体成员, 还是与“家庭承包”相一致的“农户”?对于作为主流观点的后者, 因为个体权利对家庭权利的依附性, 一旦个体脱离了家庭, 其权益的保障必然受到影响。如出嫁女、离异妇女、丧偶妇女的合法土地权益很容易流失, 出现被剥夺或侵害的现象。
第二, 相应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是贯彻实施《土地承包法》、稳定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也是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有效途径, 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还未完全建立。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一些基层法院对土地纠纷不予受理, 还有一部分法院只受理男女双方离婚后, 男方霸占承包地, 不允许女方耕种这一种情况的, 对出嫁女失去土地承包权、妇女主动放弃承包田几年后, 又想重新要回等情况, 基本不予受理;有的基层政府在组织村民大会或村民委员会表决土地分配调整问题时, 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 在解决土地纠纷中, 因存在许多障碍而有畏难情绪, 对妇女反映的失地问题一拖再拖。信访和妇联组织在协调解决妇女失地问题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妇女户口所在地党委或政府, 因此难度较大。
第三, 缺乏必要的补救措施。一方面, 历史遗留问题存在, 随着人口的流动, 新的土地问题在不断增多, 另一方面, 土地已分配调整完毕, 调查发现只有不到20%的乡镇留有机动地可用于再分配或调剂, 而由于经济状况所限, 村集体更没有用于补偿给失地妇女的储备资金, 因此, 解决妇女失地问题十分困难。
四、保障妇女土地权益的几点建议
失地后, 有31.5%的妇女外出打工, 17.2%的妇女靠家人养活, 从事家庭手工业、种植业、养殖业或个体经营的占47.6%, 靠政府就济的占1.7%, 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生活问题的有2%。可见, 失地后妇女们的收入来源不同, 但部分人的生活状况确实堪忧。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许多妇女开始寻求解决之道。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失地后的妇女70%找村委会, 找法院解决的仅占5%, 找多个部门协调的占25%。但最终能够解决的只占总数的43.7%。可见, 单凭失地妇女自身的努力很难彻底解决失地后的权益保障问题, 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 在立法完备的前提下, 要确保政策措施的执行到位。早在2001年5月8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了农村出嫁女、离异及丧偶妇女的土地权益, 如“不管采取什么方法, 都要确保农村妇女有一份承包地”、“妇女离婚或丧偶后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 原居住地应保证其有一份承包地。离婚或丧偶后不在原居住地生活、其新居住地还没有为其解决承包土地的原居住地所在村应保留其土地承包权”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在法律和政策上与男子是完全平等的, 甚至在个别情况下妇女的土地权利优越于男子, 这可以从“优先解决出嫁女土地承包问题”的政策规定中得到证明。但是起点的公平在实际执行起来却并未达到“过程公平”的效果。由于涉及土地调整的问题, 与土地承包期限30年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相违背, 原则性和灵活性难以把握处理好, 有些地方索性只考虑“30年不变”, 对“小调整”则不予理会, 也就造成了时有发生的土地纠纷。因此, 我们认为应当建立统一的土地调剂制度, 并且统一执行, 落实到位, 以保证妇女真正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权, 实现结果的公平。
第二, 大力社会生产力, 为妇女权益的保护提供厚实的经济基础。之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土地纠纷和矛盾,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经济上的欠发达。经济的不发达, 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匮乏使得人们的生活来源过于单一, 只能更多地依赖于土地。土地之于一个农村家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 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积极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这样, 富裕起来的县市、乡镇可以摆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并通过村集体经济补偿办法, 给予其一定的保障。
第三, 积极探索在沧州市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失地妇女保障制度, 将其纳入农村社保体系, 以切实保障其土地权益。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此, 2009年中央作出重大决定, 从2010年开始, 全国320个试点县实施“新农保”, 其中沧州有3个, 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在这样有利的大环境背景下, 本课题组认为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失地妇女权益保障制度, 充分考虑性别敏感性, 以确保农村这一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
第四, 摒弃传统习俗的影响, 倡导两性平等。传统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因素使许多政策法规常常变得软弱无力。毕淑敏曾说, 有男人的家庭女人永远不会成为户主。形象地说明古老的“三从四德”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习俗和观念中, 人们思考问题总是以男性为本位, 从保护男性利益出发, 有意无意忽略或损害了女性的权益, 影响了妇女土地权益的实现。所以, 要在全社会进行社会性别意识宣传, 改变传统观念, 提高全社会的性别意识和妇女自身的维权能力, 用两性平等观念代替男权观念。只有这样, 才能使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真正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5
在当今社会,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和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整个国家已经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它,我们的政府也已经开始着手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社会老龄化是整个的社会发展趋势,而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因此,老年人问题也必将成为当代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为此,作为有志向,有抱负的大学生,2007年7月23日到26日,我们东北电力大学青年志愿者一行7人在吉林市永吉县西阳镇大岗子村和响水河村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和农村养老问题做了调查。我们主要针对老年人的居条件及现状,健康状况,精神状况,医疗保障状况和文化体育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调查。调查以访谈形式展开,在与老人谈话的过程中填写相关表格。我们走访了福利服务中心,入户和随机调查,咨询镇民政局老年庇护所等相关机构。
一. 入户调查和随机调查
1.老年人生活来源问题
该村老年人生活费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他们的子女供养,大多数农村老年人都和自己的儿子、孙子生活在一起,并承担部分的家务劳动,如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小孩等等。二是少数体格交好具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自己还拥有土地,土地的收益基本归老年人自己支配。据调查该村正常家庭中基本不存在老年人生活困难的问题。另外该村有少数五保户,他们居住在大岗村的敬老院里。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由财政局、民政局提供生活费用。生活在家里的老年人每月可以领到10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保障了他们最基本的生活。
2.老人的医疗问题
医疗问题在农村问题中应该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大多数村民的经济条件一般,只可以承担老年人非重大疾病的费用。我们去的时候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在该村实行,也能为该村老年人减轻了部分医疗负担。按规定,每人每年只需要10元,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数目医疗费用享受不同比例的报销数额。此项政策在该村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绝大多数人都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尽管有村民反映合作医疗存在报销手续繁琐,且必须在定点医院看病等各种不便,但合作医疗为大家带来了明显的补助,所以村民都对这项制度表示肯定,并希望未来能在此基础上改进,更进一步的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合作医疗制度给村民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在现目前,医疗费用主要还是由老人所在的家庭承担,当老人出现重大疾病,无钱看病,因病致贫的情况仍然存在,当然这个问题也是社会普遍问题,在医疗保险还未能在农村实行推广之前,这基本难以彻底解决。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在我们的调查中没有发现有现遗弃重病老人的现象,就算遇到了重大疾病,家庭还是会尽力为其医疗。
3.老年人的休闲活动
由于现在农村的大多青壮年子女都外出务工以赚取比留下做农活更多的酬劳,所以该村的老年人要承担一些日常的简单田间劳作和家务劳动,家里有小孩的还要照看小孩,因此老年人的空闲时间并不算太多。在我们随机抽查的老年人中,部分老人偶尔观看电视节目。原
因有多个:一是为节约电费。二是给家里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三是现在的电视节目除新闻和极少的电视剧外,老人们都不喜欢。该村还没有设立图书角,原因是考虑到光顾的老年人不会太多。这与农村老人受教育的程度是有很大关联的,所以与城市的老人不同,这里的老人对国家大事也不太关心。对精神生活关注相对较少。
4.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我们随机抽取了几十个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对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超过了80%。大多数老年人对目前的生活现状都表示满意对未来的预期都充满乐观,这里的老人更多的体现出了与世无争的清淡。由于该村老年的生活比较充实,生活中有琐碎的伙计,家里有孙辈的孩子,所以笼罩在城市老人中的孤独感和彷徨感在该村很少见。该村被调查的老年人绝大多数没有宗教信仰,他们并不迷信于鬼神。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老年人对目前生活感到满意,晚年生活幸福安康。老年人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率为 94.4%。调查中,有 63.3%的老年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31.1%的老年人感到基本满意;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不太满意的占 5.6%。调查中,有 96.6%的老人对子女给予自己的关心和照顾是满意的;感到非常满意的占 24%;感到比较满意的占 53.1%;感到基本满意的占 19.6%;感到不太满意的仅有 3.4%。
村医院的调查
在村医院里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前任院长,而且这位院长担任此职位长达十七年之久。院长也反映老年人普遍都患有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并发症等疾病,而且“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在农村十分突出。在老人的传统观念中,都已经一大把年纪了,不想再拖累儿女了,即使有病也最好一托再托,没到病倒就不会去医院,而且,现在农村的收入依然比较底。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则成为院长和我们的主要话题了。院长介绍说,在这一政策出台后,医院的就诊率逐步增高了,住院人数也有所增加,此前一年才能有几十个老年人就诊,而2007年的半年就已经有超过一百二十人就诊了。
在采访的村民老人中,大家也普遍反映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解决了很多困难。
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农村问题调查报告 篇6
摘要:农村宅基地调查是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它为保护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提供信息保障。本文通过已有的调研资料和数据,总结出宅基地调查要注意的问题及数据处理方法。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调查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课题(201111015-03)资助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6.0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阐述了农村宅基地确权问题。一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二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三是建立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需要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如何开展好宅基地土地权属调查是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关键。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宅基地土地权属问题,如何开展好宅基地土地权属的确定是土地调查的关键。既要开展好确权工作,又要符合法律、文件等要求。本文对权属调查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如何解决外业调查数据入库问题
宅基地调查涉及千家万户,如果将所有的工作中遇到文件、证明材料、测量控制点等均录入数据库,会给数据造成冗余的同时也使数据库管理运行较慢,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本着一切为了发证的目的,地籍调查表属性除按国家颁布的《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设置外,应在地籍调查表中增加“原证号”字段,“原证件号”是权利人已有证件号码(土地证、房产证),为新增字段类型采用char,长度字段应在20位以上。
2 宅基地面积调查的问题
国家明确农村宅基地面积要有一定的标准,每个省根据各自的情况,规定的面积也不同。目前来看,大多数宅基地均超过标准,根据建房的年代不同而宅基地面积大小不同。宅基地超占面积在调查时应按不同的性质进行区分,应在数据库中增加属性字段,便于统计汇总,统计的数据对政府与对超占面积的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3 一户多宅调查的问题
国家规定农村宅基地为一户一宅,但目前有许多一户多宅的情况,如何解决一户多宅是工作管理的难題。平时的工作是靠查找记录表和文档,这样做的缺点一是增加工作量,核实时有遗漏的现象,二是对于一个村内有重名的容易产生错误。
该情况在《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字段,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注记也麻烦,而且即便注记以后是否符合国家要求,目前仍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地方在数据表中建立了字段,字段名为一户多宅等,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备注已知的情况,但是仍有许多未知因素会遗漏,而且这种备注是否满足国家的数据规定也不确定。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权属调查时增加户籍调查,给每个户的户籍所有成员都录入数据库中,将在数据库中检索是否一户多宅,这样可大大节省时间,检索准确。
4 权属资料的存储
宅基地调查中的权属资料包括:身份证、户口薄、房屋产权证、土地证、契约等相关证明文件,这些权源材料页码加起来10多页,每个县需要调查宅基地的有几万户。以前管理储存方法是将这些权源基本信息录入电子表格中,原件扫描后保存为JPG格式文件。这种存储方法优点是操作方面、存放简单,而缺点是文件容易混淆、容易丢失、数据量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和管理的能力。这些信息在数据中设定相关表格的字段,把信息导入数据中,比如在数据库中建立属性表,即“SFZ”、“HKB”、“QT”三个表,用来录入相关信息及权属资料照片。在表中设立相关字段,分别储存宗地代码、照片名、照片。宗地代码、照片名称应按照国家数据库管理平台要求设立字段长度,格式按照国家要求来设立,照片采用blob格式,这种格式建立方式的优点为:一是将所有照片与属性数据录入数据库中,方便整理、防止丢失、容易存储;二是在查找某一宗地属性,可以通过属性字段连接,很快锁定宗地,读取宗地所有信息,查找方便,方便数据管理;三是根据实际需要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便于管理需要与管理开发;四是大多数数据库管理平台是通过GIS平台开发,数据库导出的格式与其他数据库管理平台通用,应用方便;五是减少重复工作,在数据库增加属性数据项,可很快查找到身份证、户口本等原始文件,进行属性补录;六是存储文件、属性信息不损坏、不失真,文件照片存储采用blob字段,保证文件长期存储。
目前大多数宅基地调查采用了原始模式进行存储,在实际工作中不便于管理,一直制约行政管理的效能。本文提出了宅基地调查中地籍数据的基本格式和原始资料存储的新方法,同时提出了宅基地调查时与政策的应对处理,对于目前开展宅基地调查、数据整理、汇总及使用管理有很大的帮助,提高生产效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监管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同时解决了一些法规规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尔双,晏爱民.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相关工作流程探析[J].江西建材,2016(01):244,249.
[2]刘旭. 农村宅基地调查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01):186-190.
作者简介:董开臣,本科学历,桦甸市国土资源局,工程师,研究方向:地籍管理、土地开发整治。
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 篇7
一、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
(一) 农民对职业教育知之甚少
在我们的调查中, 当问及被调查农民是否知道“农民职业教育”时, 有75%的人回答是否定的, 他们表示从未听说过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这回事, 多数人认为接受培训是“城里人”的事, 或者说农民是被人家看不起的, 不屑于对农民培训。
在我们调查的比较富裕的农村中, 不足5%的人听说过“绿色证书工程”, 并且误解为与绿色蔬菜有关的意思;没有一个人知道“跨世纪青年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民学历教育”等概念。对于是否被组织参加培训的问题, 被调查者也表示基本没有接受过组织培训。在“听说过”或“了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25%的被调查者中, 仅有27%的人表示接受过培训, 73%的人因种种原因未接受培训。在接受培训的人群中有50%的人认为经过培训生活有很大改善, 有50%的人认为没有显著改善。
(二) 农民对技术培训最感兴趣
在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相关内容调查中, 有45%的人认为“技术”最有用, 25%的人认为是“管理”, 17%的人认为是“经营”, 13%的人认为是“其他”;41%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接受经营管理方面教育, 25%的人认为“有一点”, 34%的人认为“没有”;对于科技培训50%的人“很感兴趣”, 25%的人“有点兴趣”, 25%的人“没有兴趣”。
(三) 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民多是自己联系
在对农民职业教育的组织者调查中, 16%的是由村委组织, 75%的是自己联系, 9%的是用人单位组织。可见, 绝大多数农民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联系学校或培训组织接受相关教育。据调查, 66.7%的农民认识到技术与收入是正相关的关系, 即大多数人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四) 电视报刊是农民了解职业教育信息的重要途径
农民了解职业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在我们调查中, 有9%的农民是通过“村委宣传”获得职业教育信息, 41%通过“电视广播”, 42%通过“报刊杂志”, 5%通过“大学生志愿者”, 3%通过其他途径。电视和报刊在职业教育宣传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是农民了解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
(五) 夜大是农民最喜欢的职业教育形式
据调查, 50%的农民喜欢“夜大”的教育形式, 16%喜欢“函授”形式, 8%喜欢“电大”, 26%喜欢“脱产”。
二、农村职业教育落后原因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落后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根据我们现实调查的状况和农民的迫切愿望, 我们从教育对象、培训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体系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 教育对象相关问题明显
1. 农民文化基础薄弱。
在我们所调查的农村中, 绝大多数农民是小学文化水平, 他们反映在接受教育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 很难听懂部分培训课程, 从而导致对一些感兴趣的课程不敢报名参加。
2. 教育对象整体数量较少。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较低, 农民即使上到初中, 由于学费高、成绩不好等原因, 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 有相当部分是在初一或初二辍学。正因为农民的素质低、能力差, 所以需要通过培训加以提高, 为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持。但据调查, 在农村大量劳动力中, 受培训的总体数量偏低, 这也是制约农村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
3. 重点教育对象和一般教育对象关系模糊。
农民的总体数量庞大, 从国家财力、物力, 以及培训效率考虑, 应有培训重点, 才能确保培训绩效。通过调查得知, 农民技术来源的主要途径是邻居、亲友和能人, 其次是电视和广播报纸, 再次是科技书刊。这表明培养农村中的核心农户和骨干农民是培训新型农民的重点。由于重点教育对象和一般教育对象关系模糊, 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 从而造成了培训资源浪费, 又达不到教育目的。
(二) 培训内容实效性太差
1. 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农民致富增收的需要。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 首先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来考虑。农业劳动力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技术、科学生产”。他们参加培训不是图虚荣, 而是讲求培训的实用性, 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致富本领。而当前的一些农民培训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 没有达到农民接受培训的初衷, 不能给农民致富增收带来帮助。
2. 培训内容没有与优势产业相结合。
农民培训的重点是农业生产技术, 但技术必须与区域优势产业相结合, 否则就没有吸引力和实际意义。农民培训与优势产业相结合的机理在于:农民学了就能用, 用了能增收, 因此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培训工作与优势产业衔接不紧密的培训内容很难受到农民的欢迎。
3. 培训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太差。
农民最讲究实用性, 因此, 培训的重点是提高技术能力。但必须看到, 农民受各方面的限制, 有狭隘性, 对思想道德修养有所忽视, 无论是道德需求, 还是文化需求, 都远远小于技术、经营管理和市场信息的需求。这是农民狭隘思想所造成的培训失衡。
(三) 教育渠道与方式过于单调
主要表现为:对于主导产业明显的专业村, 实施整村推进培训力度不够;教育渠道单一;教育方式过于呆板, 等等。
(四) 教育体系不健全
目前农民素质不高, 农民培训工作薄弱,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转协调的教育体系。从调查来看, 农民教育体系的五个子系统 (管理系统、服务系统、项目监管系统、绩效考核系统和信息系统) 建立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为:管理系统衔接不紧;服务系统部门单一;项目监管系统混乱;绩效考核系统缺乏严格标准;信息系统不灵敏, 等等。
三、农村职业教育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 改进措施
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工作措施是:瞄准教育对象、创新培训内容、改进教育方式、建立教育体系。
1. 瞄准教育对象。
教育对象是在农村地区居住, 年龄在17—60周岁之间, 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农村管理的农民, 以及将来有志于参加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后备人力资源。在重点培训骨干农民的基础上, 兼顾对一般农民的培训, 造就一批新型实用人才, 实现整村推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农民培训管理信息系统, 随时掌握农民培训的进程, 为现代化管理提供技术平台, 并使这一平台成为农民培训的重要途径。
2. 创新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要精确化, 要具有可操作性。内容设计要以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为主, 同时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训内容要突出区域优势产业, 以现代适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 并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 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培训力度。对于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贸易的不同层次的农民进行培训, 其内容应各有侧重。
3. 改进教育方式。
按照实效性的要求, 以实践培训、现场教学、短期培训为主, 采用“学中做, 做中学”的方式, 并以村为单元, 进村入户, 实行就地培训, 方便农民学习, 降低培训成本, 确保整村推进。要发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优势, 强化其在进村入户农民培训中的主导作用。农村后备人才的培训, 也应以职业教育为主。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根据农民需要结合农民特点, 应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形式, 重点利用好广播、电视、电影、报纸等媒体, 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
(二) 政策建议
培养新型农民,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需要在政府主导下,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需要创新应用机制, 加强项目管理, 出台鼓励政策, 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具体建议如下:
1. 强化政府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统揽全局的领导机构, 负责制定提高农民素质的宏观规划和政策;提出农民科技培训的目标任务,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 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
2. 加大农民培训的投入力度。
加大农民科技培训投入, 符合WTO“绿箱”政策, 是公共财政的扶持方向。多年来, 农业职业学校享受不到国家的职业教育基本建设扶持, 基本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教学培训条件落后, 已影响到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议国家在安排职业教育基本建设项目时, 把农业职业教育纳入其中, 改善基层农业职业教育的落后状况, 提高基层农业职业教育的培训能力。
3. 出台和完善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 应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投资为辅的投入体制。在土地政策方面, 完善土地流动政策, 使农民拥有土地的相关权利。在税收政策方面, 参加农民培训的企业应给予税收优惠, 调动企业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在农民创业资金扶持政策方面, 对于参加培训的骨干农民, 提供政府贴息贷款。
4. 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与交流。
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省份在我国开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比较早, 这些省份在培训模式、培训途径、培训考核, 以及投资、立法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建议我省与这些省份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并安排人员到上述省份学习和考察, 全面掌握其培训农民的情况, 供我们在制定规划时参考。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11) .
[2]祝士明, 王卿.新农村职业教育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1) .
[3]张玉林.中国农村教育:问题与出路.中国农村研究网, 2006, (3) .
[4]杨旭东, 李新萍, 都艳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拓宽农民就业渠道[J].吉林农业, 2007, (01) .
黔北农村留守初中生问题行为调查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于 2012 年 11 月在黔北地区3个行政县抽取农村中学各2所, 对初一至初三5 840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 608份, 有效回收率96. 03%。其中男生2 858名, 女生2 750名; 初一学生2 635名, 初二学生1 689名, 初三学生1 284名。留守初中生定义为因各种原因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0. 5 a以上, 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 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初中生[4]。以此划分为留守初中生2 400名, 非留守初中生3 208名。调查人群年龄为 ( 13.88±1.15) 岁。
1. 2 工具
1. 2. 1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5]共60个条目, 包括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10个因子, 采用5级评分。总均分≥2分表示存在心理问题, 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使用该量表调查问题行为的内隐部分, 即情绪、认知等内在感受。
1. 2. 2自编外显问题行为调查问卷查阅文献[6,7], 自行编写外显问题行为调查问卷, 包括成瘾行为、伤害行为、性相关行为和品行问题4个方面26个条目, 采用“是、否”进行判定。
1. 3 调查方法 问卷现场施测, 匿名填写。调查前所有工作人员都经过统一培训, 按规定指导学生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
1. 4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17. 0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采用 χ2检验和独立样本 t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内隐问题行为检出率比较被试留守初中生中心理健康 955 人, 存在内隐问题行为1 445人, 检出率为60.2%; 非留守初中生中心理健康1 364人, 存在内隐问题行为1 844人, 检出率为57. 5% 。留守初中生的内隐问题行为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4. 210, P = 0. 04) 。2. 2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内隐问题行为因子得分比较留守初中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情绪不平衡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4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05) 。见表1。
2. 3 留守与 非 留守初 中生 外 显 问 题 行为 比较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留守初中生“过去12个月曾玩过赌博游戏”发生率低于非留守初中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5. 926, P < 0. 05) ; 其余各项外显问题行为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05) 。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 黔北农村留守初中生内隐问题行为检出率为60.2%, 高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 ( 24.00% ~57. 14% ) [8 -10]。留守初中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情绪不平衡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4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徐丽华等[11]调查发现, 安徽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强迫、抑郁问题明显。孙丽[12]对长春地区初中生的调查发现, 留守儿童在强迫、情绪不稳、焦虑、学习压力感、人际敏感方面较非留守儿童严重。留守初中生由于家庭环境子系统的改变, 维护心理健康最为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父母的缺失, 使其情感支持和正向引导资源大为减少, 导致留守青少年在成长适应过程中存在相对较大的脆弱性。
在外显问题行为方面, 留守初中生的吸烟饮酒等成瘾行为检出率与江西农村初中生相似, 自杀意念、自杀计划、离家出走检出率和性相关行为检出率低于江西[13]。此外, 本研究发现, 在外显问题行为方面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此国内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王新柳等[14]认为, 留守初中生在品行问题上较非留守初中生严重。刘霞等[15]也发现, 留守初中生在违法违纪等外显问题行为上较非留守初中生严重, 认为初中生在青春期面临心理生理的急速变化, 容易引发行为问题; 加之父母外出打工造成亲子教育的基本缺失, 从而造成攻击违纪等问题行为的发生。也有研究表明, 两组人群外显问题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认为初中阶段同伴影响逐渐大于父母影响, 同伴的社会支持可以缓冲家庭子系统受损带来的消极影响[16]。笔者在对学校进行深入访谈后了解, 黔北地区对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实行寄宿管理, 政府大力投入专项经费, 照料留守儿童的生活[17], 减轻留守学生的经济压力; 同时, 学校有严格的学生行为规范及奖惩制度, 这些措施也起到了规范引导初中生行为的作用。
农村问题调查报告 篇9
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 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 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 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 比例高达56.17%。随着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长, 留守儿童也将呈相同增长趋势。因此,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研究现状
1、留守儿童分布现状
段成荣、周福林 (2005) 认为, 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与此相对应, 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 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 城市和城镇留守儿童的比例仅为13.5%。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地分布在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海南等省;在重庆、江西、四川等省市, 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20%左右。这些地区的留守儿童应该成为关注的重中之重。留守儿童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安徽、湖南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
2、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有研究者曾对242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有30.3%的留守子女明显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亲子监护的儿童。 (孙闯2007)
由于亲情缺失, 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 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 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陈越 (2007) 撰文指出“留守学生”容易自暴自弃, 丧失信心、上进心不强。卢先群、卢春、樊炳辉 (2007) 也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 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 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负面新闻报道屡见不鲜, 关于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也凸现出来了, 相应引起的一系列的社会普遍性问题不得不让我们认为对留守儿童的系统性研究迫在眉睫,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真实的数据上, 这样才能得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方法
本文对留守儿童的定义为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时间外出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未满18岁的儿童。
本次研究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是根据我们的调查目的对以前各种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问卷和调查表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加添而成的。调查问卷采用MHT量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 根据日本的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 成为适应于我国中学学生标准化。本文同时运用Excel工具及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为留守儿童的情况分析提供精确数据。
本次调查笔者着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剖析。我们还设计了两个对比:第一是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比, 看看他们的心理方面是否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二就是父母外出前后留守儿童的情感世界的变化。最后我们将通过上面的研究, 得出一个具有意义的结论。
三、调查结果分析
1、上饶市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上饶全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上饶市儿童为1291072人, 农村留守儿童有676788人次, 占儿童总数的52.24%, 余干县留守比例为70%, 鄱阳县留守比例为60%。
数据来源:万年县妇联的调查结果
万年县十二个乡或镇的调查数据显示, 万年县的平均留守儿童比例为57.23%, 从不同的乡镇的比例可以看出陈营镇的留守比例很小, 原因她是政府所在地, 商业相对比较发达。而青云镇虽然也是一个镇, 第一、她只是一个起着中转作用的小镇, 这里商业在这几年交通的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相对很差, 中转地位逐步减弱。第二、这里农民的观点介于老百姓与城市人之间。在这几年镇上萧条后, 自然萌生外出的念头, 所以外出的人也很多。
2、留守儿童性格、心理分析
一个儿童成长的良好环境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然而农民外出打工仅是他们权衡利弊的理性选择, 也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留守儿童更是被动的接受者, 默默的接受父母为他们安排的一切。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很多人客观的认为他们的性格应该是孤僻, 心理应该有很大的问题。事实是这样吗?
(1) 留守与非留守之间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在心理方面并不存在太大差异。从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方面的数据看出他们这方面心理状况表现不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自责、过敏、身体症状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但程度都不是很深。
在学习焦虑量化指数上显示学习焦虑是一个普遍现象, 与是否留守无关。通过对一些学生和老师的访问调查发现, 学生普遍不能正确对待学习, 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 无法安心学习, 十分关心考试分数。
(2) 不同类型的儿童之间的心理状况比较
从整体来看, 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影响最大, 具体体现在身体症状上;父亲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影响最大, 具体体现在学习焦虑指数上;而在心理方面从对人焦虑、孤单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等方面都可以看出, 父母外出对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之间, 以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差比不是很大。
(3) 留守儿童眼中的受父母影响程度
性格很受父母外出务工影响比例为23.9%, 性格有一点受父母外出影响比例为39.3%, 认为自己的性格没有受父母外出影响的比例为24.8%, 拿捏不准自己有没有受影响, 大概占总比例的12.0%。
总体来看, 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 这从23.9%和39.3%就可以看出。有23.9%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性格很受影响, 比对学习的影响比例要高10个百分点, 说明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影响很大。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留守儿童现象在上饶农村比较普遍, 农民的外出务工造成家庭的不完整
我国当前的农民工主要以三个群体组成:青少年打工群体、青壮年打工群体、中老年打工群体。其中, 已婚且有未成年子女的青壮年打工者占的比重最大 (叶敬忠, 2005) 。他们之所以做出外出打工的决策, 往往是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好、农业生产无法满足声场和生活的需求、当地的经济条件不好, 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同时子女的抚养及上学需求费用很大, 为了维持生计, 也为了挣钱供子女上学, 他们迫不得已只能外出打工。然而农民工无力支付城里昂贵的教育和生活费用, 他们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 留给监护人代为抚养。所以, “留守儿童”现象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外出打工时留守儿童父母理性的选择, 然而在理性选择背后凸现出来的是不理性, 他们忽视了父母不在身边照顾、陪伴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 这里的利益关系没法算清楚, 因为没有人知道具体的收益方程式。每一个外出父母的收益方程式:收益=外出后收入-外出前收入-监护费用等费用, 但这是错误的, 他们忽视了自己外出对子女的影响, 很多影响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但对于这些留守儿童只能接受。
2、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影响较大, 他们普遍很想念父母, 同时只能无奈的面对现实
从留守儿童对外出父母的情感需要来看, 外出父母不能给予过多的温暖与关怀, 但留守儿童普遍对父母的外出表示理解。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 普遍表现出对在外父母的强烈思念。很多孩子对父母的安全和健康表示忧虑, 并能够理解父母外出的选择和生活的艰辛。从留守儿童对外出父母的愿望来看, 无论是希望父母回家还是期待能去城里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留守儿童都普遍表现了对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渴望。
3、劳动力外出对监护人的影响
监护人也是家庭的留守者之一, 他们不仅负责整个留守家庭的正常运转, 还要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进行照料, 而家庭成员的外出同样也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的很多方面造成了影响。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后, 不仅所有的家务活和农活负担全部落在了监护人身上, 还要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 监护人普遍感觉负担过重, 尤其是隔代监护的监护人。
另外, 监护人在处理大事务时很难做决策, 这里表现在缺少帮手和在重大事情上没有主意或不敢拿主意。对于隔代监护的监护人来说, 他们本来应该过颐养天年的日子, 却没有儿女在身边照顾, 老人们内心常常感到孤单和寂寞。尽管儿女的外出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 但他们没有怨言, 在他们心理装的是儿女的幸福, 他们很少想打自己。前面也讲到隔代监护的比例很高, 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 老人和小孩一样需要家的关爱甚至比小孩更加需要, 事实上这个问题比留守儿童问题更严重。
4、政策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深刻地认识到“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而且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国家各部门已经在密切关注这一群儿童, 中组部、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等十二部委业已成立了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 已经对全国留守儿童状况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调查工作。各政府机关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关爱这些留守儿童。
关于应对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缺失的对策, 国内已经有很多研究, 例如姜良琴就提出“提升家庭监护意识”、“建立监护监督制度”、“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社区委托监护机构”等措施。很多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这方面的措施, 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措施的效果却不那么令人满意, 留守儿童并未得到切实、有效的帮助。在调查中问到“有心事向谁诉说”和“你遇到困难的时候, 最先向谁求助?”时, 只有2.86%和11.4%人选择老师,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对于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从实际中总结的建议或许才是最符合实际、最有效的。本调查组由于时间有限并没有进行很细致入微的调查, 因此并不能提出很具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但在调查中我们看到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每年寒暑假孩子会被送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和父母团聚。政府完全可以为这一农民自创的团聚沟通方式提供便利。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伴随着农民工的大量出现,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近年来对留守儿童的负面报道不断, 然而扎实的研究较少。基于此, 本文对江西省上饶市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实地调查研究, 采用MHT量表, 得出一系列重要一手数据和结论, 并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实地调查,MHT量表
参考文献
[1]段成荣, 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 2005 (29) .
[2]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农村问题调查报告 篇10
这次调研的地方,位于西部X省最北部,辖1区11县,220多个乡镇,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29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2.9%。农耕地1646万亩,林地1906万亩,牧草地2294万亩,五荒地402万亩,农业人均占有耕地5.6亩,居全省第一。这里有闻名世界的大煤田,这里曾发生过震惊全国的因土地问题农民与政府对抗的事件,包茂高速公路和包西铁路贯穿全境,大量农地曾被征占。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之前,许多人告诉我,这里没有什么土地纠纷。当我来到这个城市的第一天,在和朋友介绍的一位当地官员接洽时,坐在办公室的一位他的同事,得知我是进行农村土地纠纷调研时,说了句“来我们这调研土地纠纷,算你找对地方了。一亩地几百万,农民眼里在滴血呀!”。当时,我并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几天调研下来,我看到了这位朋友所要表达的和他没有表达的许多东西。
一、“农民眼里在滴血”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塞北小城,丰富的煤炭资源造就了数以万计的巨富,他们挥金如土,随便集合几个人就可成为一个“购车团”或“购房团”,买房不问价格,挥手间就可买下几个单元或整幢的楼房。他们不仅将本地的房地产价格炒得飞涨,甚至连省城的房地产价格也会受其影响。一位乡镇干部这样描述去年该市房地产价格飞涨的情形:“简直不敢想,你刚看好的一套二三十万的楼房,没两天就成了四五十万了。城里的房价飞涨,城里人就跑到农村买地、买房;乡下的农民也“闻风而动”,抢修乱建的,搞小产权房的,倒卖土地的,问题一下全来了,都是利益驱动啊!我们镇去年就集中一段时间处理农民乱修乱建问题。那个时侯,宣传政策法律,做工作已根本不管用了。在那么大的利益面前,农民才不听你的那一套呢。最后,不得不联合土地、公安部门强制拆除违章建筑”。
一位做生意的中年男子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去年曾在这里发生的炒地风潮:“现在的农民太不像话了,拿起沙梁子(沙地)卖几次,集体卖,个人也卖。地一下子就炒起来了。炒地嘛,胡倒腾就像炒股票。有的是直接从农民手上买,大家站在公路两旁的沙梁上,用手大概指划一下,说‘就那几个梁’,然后给你一张纸条子,上面有村民的签名和手印,再盖上村委会的章子,土地买卖就算成交了。也有的是在买了地的人之间相互炒。那阵势就像农贸市场买菜一样,热闹得要命。我也不是一个不懂法律的人,可那阵就像疯了一样,啥也不管了,跟着大家就炒啊。到现在,我手上还套着一部分沙地没能倒出手。我老婆和她的几个同学一起凑了几十万买的沙梁子全被套住了。”之后,在和当地法院一位资深法官的谈话印证了这里曾发生过的炒地情形。“去年XX一带,人们炒沙地简直炒疯了。一孔窑洞地基大小的沙梁子就卖一、二万元。多少人都去炒呀!许多机关干部都参与进去了。那里的农民一块地卖几次,只要有人买,他们就敢卖,把许多人都给套进去了。”我问“有无因此发生纠纷起诉的?”法官说“没有起诉的,他们知道法院不会受理,加上机关干部也不敢公开此事,但私下里来咨询的人不少。那些农民什么都不怕,钱一到手就跑到外地去了,你连个人影子也找不到”。
一位农经干部沉重地向我介绍着他的调研和观察:
“现在农民种地没有任何负担,国家还给发补贴,所以农民要地的积极性挺高。但农民要地并不代表他就用这块地搞种植。为什么呢?现在工矿区、近郊区的地价不断上涨,他是在等土地增值,给他带来更大的利润,这才是他重视土地的根源。那么土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为什么有纠纷?我认为当前土地问题的真正根源在侵害农民土地利益上,特别是在征地补偿方面。我们这儿一些地方的地价特别的高,在我们的开发区建设和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亩地上过600万。近郊的地,一亩四五十万。如果离城远一点,比如说我们的Y开发区和Q开发区,那里的地价一亩地也在三十万以上。
离市区有20多公里的X乡,在公路两旁,你调研路过也肯定看到了,一些荒沙地还被零星的植被覆盖着,一些已经被开发了。其实这些荒地已大都不掌握在当地农民手里了,而早已被当地一些机关干部、私企老板以承包五荒地的名义买去了,就是人们常讲的圈地。现在这些荒地一开发就值钱了,一卖就是几十万,可这巨大的土地收益作为土地主人的农民已沾不上边了,而全被圈地者拥有。
按照国家政策,集体土地是不能买卖的,但是他们却能把这一大片甚至几千亩的土地买了。他们采取的办法就是写两份合同,一份是符合《土地承包法》的合同,有承包期限,如50年、30年等。让这一片原来承包土地的农民都在合同上签名按手印,讲清楚我一亩地给你多少钱。现在承包荒沙地一亩也要几千块钱,可在90年代那个时候,一亩地也就是几百块钱。如两三百,三五百元。
这种圈地主要发生在我们市的近郊开发区,这个占的比例没有具体的统计。但是从我们直观的分析,方圆二十里内的荒地也罢,可利用地也罢,应该占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吧。象S至H这一块,基本上农民已没有一块完整的土地了,特别是公路两边。”
你想想这个道理,圈地者几百元钱从农民手中拿到土地,再一转手就是几十万、几百万,农民眼里能不滴血吗?
二、“娶媳妇盖房还要等规划?”
这几年农民乱修乱建的问题一下突出起来,我在陕北和关中的调研中此类问题都有明显的表现。农民未经批准即在原宅基地上,或在承包的荒地上,甚至在集体的边角零散地上修窑建房。这种状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宅基地纠纷多了,侵占集体土地的情况多了,违章建筑多了。然而对此现象却有着不同的说法。一位村主任讲道:“说农民乱修乱建是违法,可农民按规定申请宅基地,你们(政府)批(准)吗?多少年了你们没批一个,说什么要等规划。可娃娃大了,娶媳妇要盖房呀,总不能不娶媳妇一直等规划吧?”。一位乡党委书记则抱怨道:“按规定农民申请宅基地,审批权在乡(政府)上,可几年前市上就把审批权收上去了,要统一规划。可好几年了,农民申请宅基地是只报不批,搞得怨声载道。农民又不可能不去建房,可一建房又成了乱修乱建了。”当问及如何处理农民乱修乱建问题时,书记说:“怎么处理?我们乡上左右为难。一方面要考虑农民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又要执行政策法律。一般也就罚款处理吧”。“那农民能交这个罚款吗?”“农民还是愿意交的。他们认为罚了款就算是政府已处理过了,合法化了,心里就踏实了。”但一些地方还是通过综合执法强制拆除农民违章建筑,以致引发冲突。在另一个市的调研中,一位土地管理所所长介绍说:“因为市上要统一规划,所以规划区内的农民建房一直不予办理审批手续。快十年了规划一直未出台,农民就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或公路两边自行建房。我们作为执法部门是管也不对,不管也不对。最后往往是我们一边劝阻,农民一边垒墙,我们白天推墙,农民晚上建房。弄不好了就要发生冲突,我们的执法真是理不直,气不壮呀!”
三、都是老祖先们没把事弄好”
“在我们这里,近几年来土地纠纷要数地界纠纷最多啦”。这是一位非常精干的分管土地工作的乡干部,他老练地向我介绍着情况:“我们这地广人稀,主要是沙地,现已全部退耕还林或退耕还草了。在我们辖区内有几个大的林场,有国有的,也有集体的。过去人们不太重视土地,也没人计较地界问题。现在搞林权改革,可就不一样了,是谁的土地都要分得清清楚楚的。可是在我们这里许多地方的土地边界却都不是很清楚的,特别是村与村之间、村与组、组与组之间的地界不清楚的很多,农户之间的地界基本上还是清楚的。这里主要是草地和沙漠,你看就连我们乡的名字都是蒙语中草滩的意思,过去老祖先们划地界都是胳臂一扬大概指划一下,一般以沙梁为界,哪有什么明确的四至呢?尤其是北部草地的地界就更不清楚了。现在一搞林权改革问题就来了,纠纷也多起来了。地界不清造成你争我抢的,谁也不愿退让。我们乡上只能调解,尽量通过协商来划定地界。但有的根本就调解不了,象国有林场和村集体之间的林地纠纷。唉,都是老祖先们没把事弄好。”
而一位区土地局的干部则很专业地解释这类问题:“我们省农村集体土地定权发证工作一直未开展,导致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又多又难解决。由于历史上许多村子之间、村组之间的地界没划清楚,现在进行林权改革受利益驱动,矛盾就突现了,甚至会引发激烈地对抗和冲突。我们土地管理部门也只能是调解,没有其他好办法。”
四、“我看是我们的一些干部有问题”
去X县司法局调研,刚向局长说明调研主题,局长笑言:“你来的正好,今天一早我们局就派了七名干警(司法所的干部)配合县上几个部门的统一行动,去XX村处理土地纠纷了。现在县上一有大一点的纠纷,特别是群体性纠纷,就把我们司法所的同志拉上去了”。原来包西铁路复线工程目前正处于征地测赔阶段,我去的几个地方都在忙乎此事。“由于前几年征地修铁路,一些遗留问题没处理好,有些事情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和感情,加上这几年经济发展快,农民也变锝精明了,出口要价都很高,所以这次修复线的征地测赔工作难度大、纠纷多”。一位司法所长说到此处直摇头。司法局长说的XX村,也正是村民们对征地测赔工作不满,所以全村男女老少几百号人出动,要求合理赔偿。县上紧急调集几个部门的人员前往协调解决,而此类情况在当地则是此起彼伏。征地测赔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需要抽调大量土地管理部门和乡镇干部配合铁路部门工作,如果工作安排不周密,干部工作不细致、作风不正派,就很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中午吃饭时,从纠纷现场回来的一位司法所长大声地、激动地向我们讲述纠纷的过程和冲突的场面。这位从部队转业下来的司法所长,仍保留着军人的执着与耿直。在谈及纠纷发生的原因时,他大声说道:“我看是我们的一些干部有问题。测赔都是有标准的,树有大小,按直径赔偿,你为啥不执行?青苗补偿你不用尺子量地块,而用步子大概测一下怎么能行?拆人家的窑洞,也不管人家有没有住处。遇上熟人你就赔得多,生人就抠得紧,老百姓怎么能服气?有的地块的树木、附着物还没登记确认呢,就用推土机给铲平了,我看你是把麻烦惹下了。干部嘛,是解决问题的,不是制造问题的。你这样做,不出问题才怪呢!”
五、“他们的地钱扎手呢!”
农村问题调查报告 篇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教育提供多方面、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这就给学校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过去那种“千校一貌,万生一面”的办学模式和忽视学生能力发展,把升学作为办学唯一目标的中小学教育,是难以适应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校,学校离县城比较近,交通很便利,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生源,除了提高教师的素质,细化常规管理,向课堂要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与能力外,还要创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强化特色,以特色办学,逐渐形成本校特有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特点,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最终形成“一校一品”的个性风貌,在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上形成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明显标志,形成自己独当一面的特色教育品牌。基于以上形式的需要,我校提出了《农村小学办学特色创建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即教育特色——做好每一件小事,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学校办学特色创建中的诸多问题,找到符合我校实际的办学特色,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即设计——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循环往复。
1.特色创建发展程序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人生。如果连一件小事都不能用心去做,不能把它做好,那么大事也一定做不好。我们就是要使教师、学生不好高骛远,养成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习惯。
“做好每一件小事”既是我校的校训,又是真正从学校的办学理念之“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出发。
2.行为特色创建采取的策略
(1)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提高师生对做好细节的认识。
我们学校德育、师德工作以“做好每一件小事”为方向,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在学生中开展“打造甬路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甬路上养成三人行,必成队,右侧走,不乱跑等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开展“文明就餐”活动,让学生就餐时养成“先洗手,讲卫生;单列队,静静行;勿剩饭,餐盘静”良好的用餐习惯;通过开展“我是寝室文明星”活动,让学生在寝室中做到“不吃零食不打闹,习惯刷牙和洗脚,按时睡觉起得早”。通过做好每个细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演讲活动,以及做好每个细节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主题班会、主题队会等活动,使全体师生对“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个细节”有深刻的认识,使师生自主做好每个细节的意识极大增强。
(2)创编细节要求细则、儿歌,明确细节准则。
为了将学校将“做好每一件小事”熟记于心,在德育主任与高年级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总结“做好每一件小事”校园行为习惯三言两语,让学生在记忆儿歌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根据教师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创编16项各岗位及各项工作的细则要求汇编。从上课到作业到考试再到阅卷,从早自习到晚就寝都有细节要求,真正使师生明白自己应做好哪些细节,应怎么做好这些细节。
3.问题与对策
问题一:“做好每一件小事”这一细节缺乏概括性。
对策:庄局提出:改为“细节教育”。
问题二:缺乏对外宣传,缺乏上级部门的指导。
对策:(1)每年聘请上级领导对行为特色工作进行评估指导;(2)聘请督导检查组来校指导特色创建工作;(3)及时总结本校细节教育特色的成绩,并向报社和电台投稿。
三、成果与分析
1.直接成果
(1)学校被桦甸市评为特色办学先进校。
(2)学校被评为桦甸市学生养成教育先进单位。
2.间接成果
(1)学校整体。
学校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小事,促进学校各岗位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发展。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良好。桦甸市电视台多次报导我校细节教育的成果。
(2)教师个人。
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教师个人的素质也得到了提升。教师能结合语文教学模式从认真备课、讲课这些小事做起,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充分了解学生,大大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师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深刻变化。
(3)学生层面。
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尤其是语文成绩得到快速提升。学校连续两年小升初考试成绩排在桦甸市同类学校的第一名。学校连续三年获得桦甸市教学质量优胜单位。
3.成果分析
通过以上成果可以看出,我校的特色创建基本成功。学校的特色抓既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上新台阶,又让学校的师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有力地促进各项工作的细致落实,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长足发展。学校的特色定位比较准确,能切合本校的实际。学校的特色创建程序设计清楚明确,策略得当,而且能够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认真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促使特色建设有序开展,效果显著。
四、结论与反思
1.特色的定位要与学校理念相呼应。确定哪方面的特色,什么特色要从本校的办学理念中来,而不能凭空想象。反过来,创建特色又是对办学理念的诠释,对办学理念的一个支撑。
2.特色创建的落脚点要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不论是什么样的特色,最终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3.特色创建要确定好目标,确定好程序,确定好策略,不能盲目,不能风一阵雨一阵。
4.特色创建要持之以恒,不能紧一阵松一阵。
5.特色创建要借助外力,要取得上级领导的认可与支持。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来打造特色,能有效地促进特色的形成。
7.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和制度并严格执行是确保特色创建成效的必要条件。
8.及时总结、及时修正策略可以矫正特色创建过程的偏差。
五、问题与设想
1.学校的细节工作包含在工作的各个角落,虽然学校能尽自己最大努力照顾更多,但是存在死角。此项课题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教师还应一如既往地做好此项工作。
农村问题调查报告 篇12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化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 城市化建设的需求, 又推动着这些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从事着各项建设工作, 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的同时, 又带来了一个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2005年5月22日, 在郑州召开的首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上, 公布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有2000万人, 其中14周岁及以下者占86.5%。按照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 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实施情况显示, 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约1.5亿人, 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2000万人, 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0万人, 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18%[1]。
儿童早期的社会化对人格、情绪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人格发育过程中, 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他们需要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父母长期在外, 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 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 对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近几年, “留守儿童”的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 其问题也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而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目前“留守儿童”身上的常态表现, 深入探讨了产生这些常态表现的原因, 归结为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解决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
㈠道德品质一是抚养人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普遍采取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导致他们道德情感的缺失。他们只是单向的接受爱, 不去施爱, 对家长、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 缺乏社会责任感。二是行为习惯上易发生消极变化, 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 不服管教, 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案件逐渐增多, 这类“留守青少年”犯罪案件占到全部案件的40%以上[2]。
㈡学习成绩一是在学校中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很少有人问津。二是由于父母亲不在身边, 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失去了接受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机。当“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或遇到失败时, 父母亲很少有机会采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给予他们鼓励、奖赏或正确引导。
㈢心理状况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也是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三类:一是学习差或学习动力不足;二是纪律性差;三是个性问题, 突出表现为攻击型性格和畏缩型性格两类。攻击型的性格特征, 动则就吵闹打架, 情绪自控力差, 好冲动,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畏缩型表现为情绪冷漠、畏惧、抑郁、自卑、优柔寡断、害怕与人交往等。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分析
㈠抚养功能的弱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家庭是“为了保障孩子得到保护和供养而造下的文化设备”。因此, 抚养儿童就成了家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人类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每个个体在“较长的依赖生活期”内必须得到家庭提供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 以使每个儿童在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在“留守儿童”家庭中, 父母双方或一方在缺位的情况下, 通常将子女交给 (外) 祖父母、亲戚朋友、同辈群体或由父母一方来照顾, 也就是目前学术界所区分的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同代监护及单亲监护, 这是一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 它会导致家庭的抚养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 并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造成一系列影响。第一, 部分“留守儿童”面临着“饭不饱、衣不暖”的困境, 卫生意识较差, 且家务负担比较重。这里主要针对那些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来说, 由于 (外) 祖父母的年龄高、文化程度较低、身体素质差、责任意识也相对淡漠, 再加上家里农活繁多且缺少劳动力, 造成他们在有些情况下没有精力照顾好孩子。据笔者调查, 在农忙季节, “留守儿童”回家后遇到“冰锅冷灶”的情况时有发生, 祖辈通常只给孩子一顿“便饭”, 如只提供给他们一包廉价的方便面或些许干馍馍等, 这些食物很有限的营养价值对于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有部分“留守儿童”还会面临冬缺暖衣、夏少薄衫的困境, 基本的卫生状况也很不尽如人意。另外, 在各种类型的监护家庭中, 劳动力缺乏的事实使监护人不得不将一部分家务活交给儿童来完成, 多数“留守儿童”都担负着较为繁重的家务活。比起那些有父母做“后勤保障”的“非留守儿童”来说, 繁重的家务活无疑成了“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又一道障碍。第二, “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 “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缺乏及时、有效的家庭监护, 加之他们自身年幼、思想单纯, 辨别是非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低下, 这些原因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伤害。从实地调研中得知, 有些“留守儿童”由于生病时没有给予及时有力的治疗, 以致延误了病情甚至留下了许多后遗症等。还有些“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也面临着诸多人身安全的威胁。一位房东告诉笔者, 住宿学生由于条件有限, 通常多人居住在一间屋内, 在屋里用蜂窝煤炉子做饭, 再加上空气不通畅, 有时可能会出现煤烟中毒的情况, 不过每天晚上房东都需要提醒他们在睡觉前一定要将炉子提到屋外, 以前曾就出现过多起住宿生因煤烟中毒而导致身亡的事件。
总之, 当面对衣食有忧、生病无人照顾、家务活繁多、处处缺乏安全感的困境的现实时, “留守儿童”原本应有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已被蒙上了几许暗淡的色彩, 家庭保护和供养孩子的基本作用也有所丧失, 这给“留守儿童”顺利地完成初级社会化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麻烦。
㈡家庭情感培育与交流功能的弱化及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联系是一种自然的爱, 孩子最初的个性就是通过与父母亲的思想感情交流和互动而形成的。在各种社会环境中, 家庭给予个人的感情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 儿童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体验亲人的爱和家庭的温暖。一个人的感情能否正常的发展, 他能否理解爱, 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 也能给予别人爱, 这种感情方面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条件。对于“留守儿童”来说, 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缺位使得他们不仅不可能感受到来自正常家庭的那种父爱或母爱, 而且他们连向父母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机会也很少, 这很不利于儿童健康心理与人格的培养。监护人由于文化程度、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等种种原因的限制, 一般只重视儿童的温饱与身体健康状况, 很容易忽视他们的心理感受。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同时来自外界环境的冲击与自身生理的变化通常会使他们感到迷茫与错乱, 父母的缺位让他们找不到合适的交流或倾诉对象, 更得不到必要和充分的情感滋润与呵护。“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与父母的有效情感互动, 部分已经呈现出了内向、自卑、情感冷漠、缺乏爱心及同情心的心理特征, 这会对其今后的人格塑成造成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
㈢教育功能的弱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一般而言, 儿童是在家庭中逐渐习得基本社会生活技能与社会行为规范的, 而父母的家庭教育在此时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一方面, 父母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引导与教育使儿童形成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 即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谋生技能。另一方面, 父母需要教导儿童认识与遵从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这些技能与规范的掌握是儿童顺利扮演某种为社会所认可的预期角色的必要条件。在“留守儿童”家庭当中, 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会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产生负面的影响。一是, 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 这是儿童个体形成独立行事能力以及能够良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儿童个体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种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的获得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 而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 使儿童习得基本生活知识和技能的“信息”遭到了破坏, 这不仅阻碍了儿童对于基本生活技能的获得, 也不利于儿童预期社会化的顺利发展。根据调查, 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留守儿童” (尤其是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 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强, 生活自理意识较强但自理的能力相对较差[3]。二是, “留守儿童”在内化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过程中出现偏差。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曾将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即“他律阶段” (5岁~8岁) 与“自律阶段” (8岁以后) 。他认为, 儿童在他律阶段主要通过服从权威来获得基本的道德意识, 而在自律阶段则有了相对自我的判断能力, 不再是盲目的服从。那些处于“他律阶段”的“留守儿童”在习得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关键阶段, 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使得他们失去了可靠的权威, 这对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意识与法律意识等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另外, 皮亚杰曾在研究了“个体的认识发展”之后还指出, 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 主要靠感觉和模仿来认识整个世界, 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样,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 一方面会表现出对外界新奇事物的强烈感受力, 另一方面, 由于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 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通常会产生盲目的模仿行为, 但这种模仿行为在缺少父母正确及时的监督与引导的情况下, 很可能会形成和产生一系列的认知偏差与行为偏差, 以至于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三是, 尽管“留守儿童”的父母可能会很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 有些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给孩子将来的学习与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 但是, 父母长时间的“缺失”还是给子女们当下的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首先, “留守儿童”的学习缺少他人辅导。由于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有限或其他原因, 儿童们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都是学校解决, 由于对老师的畏惧心理, 更多的儿童是选择通过抄袭别人的作业来完成任务, 长期下来, 致使学习受到很大影响。其次, 儿童由于认知能力差, 学习缺乏一定的自觉性与自律性, 再加上在学校以外由于缺乏家长的有力监督, 他们很容易受同龄群体与外界的诱惑而去玩耍、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 多数“留守儿童”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受到老师的责备与惩罚。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㈠家长应改变观念, 注重家庭教育的效应有父母参与的家庭教育才是最优的家庭教育模式。《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通知》中指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所有家长都应对社会负责, 对后代负责, 身体力行, 教育子女, 要转变陈旧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指导家庭教育。”由此可见, 家长要改变陈旧观念,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是有着重要意义的[4]。要解决“留守儿童”教育上的问题就必须要家长多关注孩子, 一方面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 把外出挣钱是为了让他能有更好的学习条件的道理讲清楚, 但现在必须要先渡过难关, 不能让父母失望。另外, 多给予亲情的关爱, 而这种关爱不能是溺爱, 也不能是一个电话, 几句话就了事。此外, 父母偶尔回家和孩子相处时也要注意言传身教, 在孩子面前应树立良好形象, 切不可行动鲁莽或语言粗俗。在关注孩子的成长方面, 父母不能只关注学习, 更不能只看考试成绩, 而应多关心孩子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完善, 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5]。
㈡学校要扎实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 学校应主动站出来, 扎实围绕“关爱工程”做好多方面的工作。首先, 弥补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学校和教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 构建起一个类似家庭的充满信赖、真诚、和谐的亲情活动网络, 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感受家、享受爱, 不再感到孤独无援。其次, 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 包括监护人姓名、身份、家长姓名及打工所在地的联络方式, 孩子在校表现和成绩等, 以便能随时与家长和监护人联系, 在发现不良表现时多方面进行及时教育[6]。再次, 搭建心理健康平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教授相应的知识, 尽量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 同时使全体同学都受益;设立心理咨询室, 为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最后, 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约束能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根本上讲需要其发挥主动精神, 因为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动力。“留守儿童”与“常态儿童”相比, 家庭和父母的监管力度弱, 要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培养其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7]。
㈢全社会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 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首先,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减少农民向大城市流动, 缓解进城农民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项目, 在有条件的地区尝试发展大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商品化, 同时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城市化。这样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城市化, 从而减少农民向大城市的流动问题[8]。另外, 改革户籍制度, 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等壁垒, 为农民工带子女进城提供良好的制度条件, 尽可能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健全的社会化环境。其次, 政法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 净化社会环境。当前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村不再是一方净土, 盗窃、抢劫、贩毒、赌博等不良现象在农村大量存在和发展, 这些丑恶现象的存在对“留守儿童”非常不利[9]。因此, 要给“留守儿童”一个安宁环境就必须净化农村社会环境, 对农村进行综合治理。成立青少年维权中心和青少年法制学校, 在各乡镇开办青少年法制班, 落实专门民警担任法制老师, 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强化对“空壳”式家庭的管理, 减少违法犯罪青少年漏管失控。再次, 加强农村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为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必须对家长进行再教育。既要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 也要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10]。后者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方面起工具性作用, 一般文化素质的提高、读写能力增强, 有助于家长对家庭教育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在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下, “留守儿童”教育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事, 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协调配合。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 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 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村委会应建立农村邻里管护网, 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 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 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2]谢海燕, 刘玖玲.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J].理论观察, 2006, ⑷.
[3]冯霞, 白雪萍.家庭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影响的探析[J].海南医学, 2005, ⑽.
[4]周宗奎, 孙晓军, 刘亚, 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⑴.
[5]熊亚.公共政策视野上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 2007, ⑴.
[6]黎韵.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J].社会科学战线, 2007, ⑹.
[7]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⑺.
[8]李斌强, 赵鹏程.和谐社会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 2006, ⑴.
[9]秦秋红.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财经论丛, 2006, ⑹.
【农村问题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农村治安问题调查报告07-02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07-31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10-03
农村医疗问题调查表08-26
关于全市农村水利问题的调查报告09-04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10-15
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社会实践报告05-16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09-24
农村党员失联问题的情况报告07-26
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