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艺术平面设计

2024-10-15

文字艺术平面设计(共10篇)

文字艺术平面设计 篇1

鲁迅先生曾说过, 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 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在视觉传达过程中, 文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 具有传达情感的功能, 因而它必须具备视觉上的美感, 给人以美的感受。文字设计是人类生产与实践的产物, 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成熟的。根据作品主题的要求, 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 创造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 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 有利于作者设计意图的表现。设计时, 应从字的形态特征与组合上进行探求, 不断修改, 反复琢磨, 这样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文字形象, 使其外部形态和设计格调都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

进行文字设计, 必须对它的历史和演变有所了解。世界各国历史尽管有长有短, 文字的形式也不尽相同, 但世界文字的发展历经悠久历史长河之后, 逐步形成当今世界文字体系的两大板块结构:代表华夏文化的汉字体系和象征西方文明的拉丁字母文字体系。汉字和拉丁字母文字都起源于图形符号, 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发展, 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字体系。欧洲的拉丁字母最初起源于图画, 后来规范为腓尼基字体, 最后到古罗马体, 逐渐形成水平位置上的正方、长方、三角、圆、垂直、水平、统一斜度的规范性字体。它以最简洁的符号形式表现, 具有高度识别性, 这种强化视觉识别或阅读的成功性演变使其在现代世界通用语言中一直被沿用。汉字的原始雏形也是图画, 从黄帝时期的仓颉造字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 再到秦汉时的小篆、古隶和宋明时的印刷字体, 直到我们今天常用的宋体、黑体、仿宋、综艺、圆体等, 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我们依据现代设计要求, 对文字进行清晰完美的设计, 可以增强文字的形象魅力。文字的设计也不是随心所欲, 要有一定的要求及原则。

一、文字的设计要求及原则

(一) 字形要正确

不同汉字或拉丁字母的构成, 笔划都是固定的, 只要有一点笔划不符, 就成别字, 轻则字义不同, 重则不成字, 无人认得, 这就完全失去了文字本身的作用。因此字形要做到确切无误, 既不能任意增加笔划, 也不能任意减少或改变。

(二) 风格要统一

无论拉丁字母或汉字, 字体、笔划都必须统一。如写汉字, 不宜三笔隶书、二笔仿宋, 写拉丁字母也不宜小楷、花楷杂组一字, 印刷体与手写体也不能在一字中混合运用。

(三) 字体表情要适应文字内容的精神

每一种字体都有它自身的表情。如黑体有醒目严肃的感觉;老宋、楷书有端庄刚直的表情;仿宋、行书有清秀自由的意趣;而篆书则有华贵古朴的风貌。拉丁字母的花楷, 相当于汉字的篆书, 具有华贵古朴之感;印刷体则相当于老宋、楷书, 具有端庄明确的感觉;手写体则相当于仿宋、行、草, 有轻松活泼的体态。因此选择字体为设计美术字之基调时, 应该依文字内容的精神而定, 这样才能表里一致, 发挥出文字感染力的最大功能。

(四) 文字的可读性

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 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因此, 设计中的文字应避免繁杂零乱, 要使人易认、易懂, 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

(五) 在视觉上应给人以美感

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 文字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 因而它必须具有视觉上的美感, 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字型设计良好、组合巧妙的文字能使人感到愉快, 留下美好的印象, 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反应;反之, 则使人看后心里不愉快, 视觉上难以产生美感, 甚至会让观众拒而不看, 这样势必难以传达作者想表现的意图和构想。

(六) 在设计上要富于创造性

根据作品主题的要求, 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 创造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 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 有利于作者设计意图的表现。设计时, 应从字的形态特征与组合上进行探求, 不断修改, 反复琢磨, 这样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文字, 使其外部形态和设计格调都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

二、文字设计的组合

文字设计的成功与否, 在于字体自身的书写, 同时也在于其运用的排列组合是否得当。如果一件作品中的文字排列不当, 拥挤杂乱, 缺乏视线流动的顺序, 不仅会影响字体本身的美感, 也不利于观众进行有效的阅读, 更难以产生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要取得良好的排列效果, 关键在于找出不同字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其不同的因素予以和谐地组合, 既保持其各自的个性特征, 同时又能取得整体的协调感。在文字的组合中, 要注意人们的阅读习惯。文字组合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其视觉传达功能, 赋予审美情感, 诱导人们有兴趣进行阅读, 因此在组合方式上就需要顺应人们心理感受的顺序。人们的阅读顺序:水平方向上, 视线一般是从左向右流动;垂直方向时, 视线一般是从上向下流动;大于45度斜度时, 视线是从上而下的;小于45度时, 视线是从下向上流动的。

要注意字体的外形特征。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视觉动向, 例如:扁体字有左右流动的动感, 长体字有上下流动的感觉, 斜字有向前或向后流动的动感。因此在组合时, 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字体视觉动向上的差异, 而进行不同的组合处理。比如:扁体字适合横向编排组合, 长体字适合作竖向的组合, 斜体字适合作横向或倾向的排列。合理运用文字的视觉动向, 有利于突出设计的主题, 引导观众的视线按主次轻重流动。

要有一个设计基调。对作品而言, 每一件作品都有其特有的风格。在这个前提下, 一个作品版面上的各种不同字体的组合, 一定要具有一种符合整个作品的风格, 形成总体的情调和感情倾向, 不能各种文字自成一种风格, 各行其是。总的基调应该是整体上协调而局部有对比, 于统一之中具有灵动的变化, 从而具有对比和谐的效果。这样, 整个作品才会产生视觉上的美感, 符合人们的欣赏心理。除了以统一文字个性的方法来形成设计的基调外, 也可以从方向性上来形成文字统一的基调, 以及色彩方面的心理感觉来达成统一基调的效果等等。

还要注意负空间在文字组合上的作用。负空间是指除字体本身所占用的画面空间之外的空白, 即字间距及其周围空白区域。文字组合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空间的运用是否得当。

三、文字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海报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设计师可以运用很多不同的视觉元素和表现手法去设计海报, 使它成功地传达设计主题。

文字是传达信息的主要视觉元素, 设计师常用文字作为海报设计的主要手段。不同的排字方法, 不同的字体, 不同的内容, 不同的空间和色彩运用, 都可以取得不同的视觉传达效果。在海报的文字内容中, 一个词语或一个单字, 都可以突出地表达主题。设计师可以利用字体笔画造型、字体局部变形设计出引人注目的效果。例如靳埭强1983年创作的一画会会展海报, 用直线方格几何形和毛笔墨线组成“画”字, 将“一”字拼入“画”中, 以对比的笔画表现传统与现代结合, 简洁有力, 明净和谐。

字体也可与图像结合起来, 使字的意义表现更加丰富。配合字体的图像可以是摄影、插图或图案等等。汉字亦可与其他文字或者符号组合构形设计;文字构成可以简洁严谨, 也可以作反规律的编排组合, 做成意趣不同的设计。例如史亦群1996年创作的中国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形象海报。该公司主要加工产品为优质食用面粉, 原料为麦子, 用麦穗组合“食”字, 麦穗象形“米”, 所以组合既为“粮”, 又为“食”, 体现了公司经营特色。

当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简约设计风格将成为字体设计的主流。中国文化有重己役物, 以简为美的审美思想, 中国文字设计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 形成一种简约质朴风格。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 世界趋于一体化, 人们不再有太多的语言文字或文化交流的隔阂, 艺术设计也随着技术的发展, 向国际化演变, 各国的传统文化将很容易受到覆盖。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成功经验, 同时将传统文化理念输入到现代设计思维中, 方可使设计作品充满魅力和竞争性。

参考文献

[1]靳埭强.中国平面设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3][美]艾莉森.古德曼.平面设计的7大要素.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4][英]艾伦.斯旺.英国平面设计基础教程.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

[5]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07

文字艺术平面设计 篇2

关键词:PPT多媒体课件 文字编排 界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49-02

在PowerPoint(PPT)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过程中,艺术美感是一个不容忽视且决定多媒体课件质量的重要因素。多媒体课件的视觉艺术美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悦地接受所学的知识,同时还能得到美的享受。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并将最合适的文字、图片等,按照最理想的方式组合起来。才能达到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1]。要做到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的艺术化,需要认真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字体的设计要求

文字是组成多媒体课件的最基本的元素,起着更为直观清晰的表意效果。PPT多媒体课件界面的文字直接体现着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课程内容的风格倾向。

1.1 利用文字属性表现所需要的艺术效果

智能化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让多媒体课件制作手段日趋完善,使文字的创意设计有着丰富的表现空间。多媒体课件界面上以三种类型的字体为主:一是常用标准字体,如:黑体、宋体、仿宋体、新魏书等;二是书法艺术类,如: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三是具有抽象的点划、文字结构和鲜明视觉个性形象的美术字体。字体不同其艺术表现特点不同,应用范围就不同,黑体、隶书、楷体、宋体等多是标题、正文中的首选,书法类字体楷书、行书、篆书等富于文化底蕴的字体多用于同样富有文化气息的学科,而美术字可根据专业学科内容需要,进行个性化创作,让学生体会到个性化字体所表现的朦胧而宽泛的思想感悟和特有美感,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2]。

1.2 体现字体的创意应用

多媒体课件字体的设计,不仅要求学科教师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制作技术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还要充分考虑字体的特征与学科专业内容的协调性[3]。字体的设计与风格的选择应根据课程特色加以取舍,并能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特点,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体会教师的讲授意图、了解课程内容的整体风格,有助于学生学好学科专业知识[2]。

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体现字体的创意应用,首先,要确定一种字体作为整体风格基调。根据不同字体形态,体现出的不同艺术风格以及不同的视觉导向来选择字体,以表达设计制作者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意图。其次,要考虑是否符合本专业学科学生的阅读习惯、心理因素等。再者,文字的大小、排列组合要与课件背景、界面内的图形、图片相协调,实现专业学科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完美融合[2]。比如,中医、中药专业的课程,选用古雅质朴的篆书、隶书字体风格基调,风貌就比较贴近中国传统医学的神韵。而军事学科,选用雄健有力的黑体、新魏书字体风格基调,则可体现出紧张、严肃的气氛。标题文字的创意应用更要体现专业学科内容风格。主体文字与局部文字要注意大小相间,把握平实与亮点的结合,如央视《健康之路》的标题中“之”字用写意的书法艺术体,配上鲜艳的红色,富于创意和美感,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2 合理配置文字的颜色

在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颜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元素。颜色对人的视觉感官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能够激发人的各种联想、想象力和情感。在所有设计元素中,颜色是最具表现力的元素,更容易感染人的情绪。当学生的目光投向多媒体课件界面的瞬间,感受最强烈的往往是颜色。颜色不仅能够吸引人、传递情感,给人深刻的影响,更给人以思考。颜色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合理配置能提升多媒体课件的品位[4]。

多媒体课件界面中,最分散注意力的也是颜色。因此在涉及颜色时,一定要简单,选择能增强界面文字效果的颜色、阴影、轮廓和背景。不同颜色的文字表达不同的气氛和情感,可以应用颜色来进行强调[5]。如深蓝色背景上的白色文字让界面清晰易辩,显得客观、真实、准确;重点内容部分可使用蓝底黄字、红字等颜色形成很好的强调效果。黑色、灰色可构成清晰的轮廓和阴影。根据专业学科内容的需要即可使用活泼、张扬的文字颜色,也可使用清新、素雅的文字颜色。但是都必须考虑的是与专业学科内容主题以及灯光色调的协调。并非越“花哨”效果越好。颜色是用来为设计添光加彩的,为了颜色而使用颜色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6]。要让课件文字分出层次来,文字颜色可以与背景的颜色完全相反。这样,你就可以拥有多种选择,同时又不会有过多种类的颜色弄乱课件的界面。要不厌其烦地对颜色进行试验。有些你从未想过能用作课件界面文字的颜色,实际上在某些应用中却是效果不错的。

3 对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的要求

多媒体课件界面是学生视觉接触时间最长的部分。学生与课件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的关系是建立在多媒体课件界面上的,阅读通过课件界面来实现,课件界面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的心理状态。

3.1 合理布局

文字的合理布局是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制作的很重要的部分,文字的设计不但要全面考虑教师的教学意图,还要适合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视觉习惯,才能更充分的发挥多媒体课件界面的作用[7]。具体表现为:主题突出、焦点明确、层次分明等。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来自于阅读的流畅和趣味愉悦性,通过课件界面空间点、线、面的组织安排,黑、白、灰的巧妙经营,不仅能给学生以美感,还能表现出多媒体课件的品位和文化底蕴以及时代气息。

3.2 把握细节

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制作是一项艺术性很强的创造活动。细节的把握不仅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精心刻划,还会产生引人入胜的魅力[8]。从教学内容、结构出发合理调整界面中心文字行距和留白的关系,确保行气的流畅、移行清晰。要注意字体粗细适当,过于粗犷的文字常常会变模糊;过于纤细的文字既难于辨认,又不能起到提示作用。在加衬图形或彩条来突出要点时,文句要简单明了。

PPT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其卓越的教学功能和巨大的教学潜力,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随着大学生审美观的提高,对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品位和艺术价值,满足学生的审美情趣,要求教师在PPT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中,了解掌握多媒体常用的加工、处理软件。以敏锐的时尚捕捉力和形象创造力,最大限度发挥文字属性的表现功能,用生动的字体和精美的界面表现形式来展现多媒体课件和内容[3,9],以提高授课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菁.网页型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5):139-141.

[2]董克清.电视节目字幕字体的风格与创意[J].大众文艺(理论),2009(17):107.

[3]舒晖,龚显卿,蒲实.医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2):145-160.

[4]卢立建,林睿.谈色彩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原则[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159-160.

[5]李晓东,韩玲玲,孟庆红.多媒体课件的艺术表征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0):60.

[6]孙登洋.浅论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08(7):165-166.

[7]李速.浅谈PowerPoint医学多媒体课件的视觉效果[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6):582-583.

[8]樊祥民.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4):318-320.

文字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 篇3

现代设计中, 文字已不仅仅单纯地传递信息, 而是更多地追求个性化、风格化的形式语言, 以求脱颖而出获得最大的关注。如果说传统的文字以“叙述”为主, 那么, 现代文字的表达形式则带有强大的表现性, 文字作为设计中存在的点和线的元素, 它的功能亦应从“叙述”向“表现”提升, 设计者便力图以形式来强调对文字进行夸张, 有意识的引导人们进入形式所表现出的视觉心理可接受的状态中, 给予人们造成强烈的、难以忘却的视觉印象和心理印记, 这也是现今信息化时代, 文字设计上的倾向。设计师们在力求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 极力寻求文字艺术设计形式上的标新立异, 字体的设计编排越来越灵活自由, 文字艺术在平面设计领域的每一种变化都以“创意性表达范围的扩大”的形式出现。

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也随处可见文字的艺术展现出的不同格调的美。现代字体设计的“潮流”大致可以概括为:视觉图形的多元化、艺术化、个性化、意象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使世界各个不同地域国家的人们接受信息已无时空上的差异,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加快, 促使设计师必须创造独树一帜的风格、独特的理念想象与创造性地思考。

设计正以社会受众群体需求形式及审美品位的变化, 逐渐从有序走向“无序”, 并在“无序”中寻求有序。文字己不再是单纯可供识别、阅读的符号, 而是成为视觉传达中的情感载体。如果说平面设计中的汉字设计是借鉴了许多现代艺术及国外现代设计手法, 可越来越多的“汉字艺术设计”, 也愈加不依附于实用字而独立存在, 将文字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形语言, 这也正是设计家的独创之想。

我们以前强调文字的表达、内容的传达, 这里不仅是字体的变化, 还有文字组合排列的疏密、空间、诱导的作用。任何艺术风格存在和形成不是孤立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 艺术思潮的变革, 也会影响设计风格, 在创作时, 将文字视为所有生命力元素, 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利用一切设计要素——文字、图像、色彩、纸张、工艺手工融于作品中, 促进了文字艺术设计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世界各国的设计师都把文字作为设计元素, 用于视觉传达的主要设计手法。瑞士设计家阿明·霍夫曼讲究构成的基本元素, 如点、线的安排和布局, 在保证文字的识别性的同时, 更为讲究形式的价值。不仅丰富了文字的阅读性, 而且富有人情味、生活化与大众化, 因此, 我们在尊重文字的信息传递功能、阅读功能时, 更应该看到文字作为一种视觉信息的文化载体, 文字具有着独特的图形魅力与传播作用。

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视觉媒体中, 文字和图片是其两大构成要素, 在计算机普及的现代设计领域中, 文字的应用是为了增强视觉传达效果, 提高作品的感染力。设计创造过程中, 我们要从文字与图形是否符合主题, 巧妙的文字与字体的造型是否使人感到愉悦, 同时文字的外部形态和设计格调是否都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

在创意一幅作品时, 我们要考虑到文字的艺术价值运用不仅在字体上, 颜色与文字的排列都会影响视觉效果, 我们可以从文字的风格、大小、方向、明暗度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比较, 才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文字与画面的融合与统一。在现代设计领域中, 国际化设计风格和多元化设计风格共同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流设计, 文字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元素, 形式上也上升到新的层面, 不完全与功能相符合, 而是作为某种说明的元素或全新的元素面貌被设计师们所应用。因此, 文字已不仅是表达概念的符号, 而且表现生命的要素, 正如德国著名设计家冯德里奇所理解的那样“文字与人类文化同样古老”。

参考文献

[1]戚跃青.《平面设计中文字的图形特征》. (装饰) .

[2]胡国瑞.《关于“图形文化”》. (美术研究) .

[3]谭冰玉.《谈文字的装饰性》. (中国美术教育) .

[4]郑曙阳.《传统艺术理论的概要》. (今日设计) .

文字艺术平面设计 篇4

而在语文课文中,有些精妙的语言文字,就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带给人强烈的冲击和无限的遐想。作为教师,如果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镜头”,创造性的在课堂上利用这些“镜头”,艺术性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我相信,一定会将这些“镜头”定格在学生的脑海,把拍摄这些“镜头”所运用的方法,融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学到这些艺术,成为一个个“艺术家”。

下面就具体地谈谈如何艺术性地捕捉镜头,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一、抓特写镜头

在语文课本中,有些字词用的非常的绝妙,这些字词堪称“特写镜头”。遇到这样的“特写”,可以用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直观演示法,近义词替代法,比较法,(即通过删、换、调的方法进行比较。)来进行训练。这样做,学生不仅对词义的理解更加深刻,领悟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长期训练下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品词析句,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表达时斟词酌句,提高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松鼠》一课时,老师抓住首段中的“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这句话进行了如下的词语教学:先出示这句话,让学生读,然后问:“这句话中那个字用得好?”学生马上回答是“嵌”字,接着老师出示换成“长”字后的句子,拿它和原句比较,体会作者为什么用“嵌”而不用“长”。学生在读中比较鉴赏,从而领悟出:一个“嵌”字把小松鼠写活了。松树的眼虽小,但“闪闪发光”,很有神、很灵活,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卡”在它的面孔上一样,显得那样美。读后让人感到一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松鼠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若是用“长”字,就不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反而会使句子显得很死板。

二、扣“大特写”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把拍摄对象的某个细部拍得占满整个画面的镜头。取景范围比特写更小,因此所表现的对象也被放得更大。这种明显的强调作用和突出作用,使大特写具有极其鲜明、强烈的效果。

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大特写”,让学生在文本中“趟”那么几个来回,在把书“读厚”与“读薄”之间培养语感,理解内容,运用语言文字。再突破文本,把在文本中学到的方法迁移到课外,在课内课外“行走穿梭”, 促使学生在围绕主题的不断的阅读对话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

在《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我就抓住了两个“大特写”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一个是“笑”,一个是“叹”。

在新课导入环节,先随机指定几个学生表演一下“笑”,大家来评他们笑出的意味。这样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出示课件《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导学生比较、品味“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和“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句。抓关键字“笑”。第一个“笑”字写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笑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金戈铁马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的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第二个“笑”字是苏轼自嘲,他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被贬黄州,同三十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自感惭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豪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

接着,我话锋一转,为了强化兴趣,采用轻松时尚的说法引入课文:苏轼在文学界成就很高,很“牛”,而他在周瑜面前自愧不如,周瑜“更牛”。周瑜在另一个人面前却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可见这个人是“极牛”。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新课中的主人公——诸葛亮。板书课题《草船借箭》。在文中,诸葛亮也“笑”了,我们要品一品他“笑”中的深长意味。让学生找到课文中描写诸葛亮笑的那一句,引导学生品读出诸葛亮“笑”中的多重意味之趣:一笑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随机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曹操的句子品读)这是讽刺、轻蔑的笑;二笑周瑜嫉贤妒能、狡诈毒辣,(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品读)这是自信、胜利的笑; 三笑鲁肃忠厚老实 、不知底细,(同样品词析句)这是幽默、友善的笑。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此时,出示练习:“诸葛亮( )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让学生填空,然后根据所填的词,读出不同的语气。这样抓住诸葛亮的“笑”以此为轴,训练学生理解课文,分析人物性格,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人物个性,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读的训练,课上得既轻松愉快,训练又扎实深入。

与诸葛亮的“笑”相对应的是周瑜的“叹”。这一叹,叹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叹出了周瑜的自愧不如。这时,老师顺势引导:“这样的一叹,使“草船借箭”这件事终于尘埃落定,但我们的阅读和思考远远没有结束。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笑还有很多,周瑜也多次叹息,去认真地读读原著,看看他们都在什么情况下“笑”和“叹”的?又分别是怎样的“笑”和“叹”?从中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性格?这样从文本拓展到课外,把文本中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到整本书的阅读,又把训练提升了一个层次。看来紧扣文本中的“大特写”来大做文章,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会大增。

三、品“慢镜头”和“快镜头”

在喜剧片《甜蜜的事业》中,当《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歌声一起,招弟与五宝在密林中互相追逐嬉戏,他们的动作缓慢轻柔,宛如飘游一般,给影片增添了抒情的色彩。而在有些电影中,表现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时,却用极快的镜头,用具有代表性的几幅图,几秒之内闪过,这样的快镜头,也给人以视觉冲击。

在语文课本中,也有这样的一些“慢镜头”和“快镜头”,抓住这些镜头,引导学生品味,恰当地渗透语言文字训练,效果非同一般。

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有一段“慢镜头”——“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在学习这一段时,可以设置这样的练习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反复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形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2.倒装句式与正常与句式比较读,这样的句式更能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浓厚感情。

3.改成诗句的形式再读,体会语言的诗意化。

4.仿照这段的写法,学生自己创作一段文字。

5.经过这些训练,学生把这段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提升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在这课中还有一段“快镜头”。作者连用了三个“立刻”,表现了母亲的辛劳。从中可以让学生品析“立刻”这个词语的准确性,这个词在情感烘托上的作用后,同样让学生仿写来内化所学,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四、悟“远镜头”和“近镜头”

远镜头用来表现开阔的场景和远处的人物,主要用于表达整个场景的雄壮观,会让整体场景更有气势,更有规模,并以此感染人。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则要用到近镜头,以便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描写群鸟翻飞的热闹场面时,作者采用的是“远镜头”。写那只画眉鸟是则采用的是“近镜头”。两者的结合就是“点面描写”。抓住这种描写的方式,设计练习,让学生悟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最终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五、补“留白镜头”

在影片《城南旧事》中,观众在暗淡的色调中看到逶迤的长城,桐树掩映的墓地,无叙事意义的留白性空镜头构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影像,写意写实手法相糅合,是诗与画的融汇,给人以意味深长的审美意境。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留白镜头”。 这些留白的意境之美,是淡雅清香的极致,可以让学生触摸着字里行间的情愫,让学生尽情的遐想,把学生思维跃动的纷呈叠出,在想象中获得享受,在体验中收获饱满。让精彩在留白里尽情的舞动、尽情舒展。教学时以课文的留白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课文的留白处涂色、着墨,不但让课文留白处更加的精彩纷呈,还适时恰当的对学生进行了课文导写的训练。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充分挥想象,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样的教学,把学习的过程还给了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也得到了落实。

该板块教学王老师先让学生对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知道了什么,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着重感悟“不可估量”与“化为灰烬”中,积淀了沉重的历史辛酸感。然后让学生针对2-4自然段,领会圆明园宏伟的建筑与奇珍异宝,在诵读想象中充分领略圆明园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享受。而正当学生“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教师话锋一转,“但是,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边说边将不可估量、举世闻名、化为灰烬这三个词语圈起来)这一切早已永远消失了!(边说边将不可估量、宏伟建筑、化为灰烬这三个词语圈起来)这一切早已被两个强盗的一把大火化为灰烬了!(边说边将不可估量、珍贵文物、化为灰烬这三个词语圈起来)教师深情地诉说这一场人间灾难,愤慨地控诉英法强盗的罪行,把学生从人间天堂一下子带进了人间地狱。而之后足足停了10秒钟,这短暂而漫长的10秒钟带给学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就在这10秒钟里,幼小的心灵被打碎了;就在这10秒里,学生对“化为灰烬”、“不可估量的损失”的理解更透彻了,体验更深刻了。

文字艺术平面设计 篇5

汉字是一种表达思想语言的符号.同时也能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它的构成方式和形式美独立在世界各国文字中。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书法是中华文化之精气神合一的一种独特的表相。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创造, 美轮美奂, 独一无二, 汉字书写也成了专门的艺术.并传承了千年之久。

中国的书法艺术已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书法是美的总汇, 是艺术中的艺术, 她能敲动人的心弦, 感受人的心灵, 使人受到启示, 受到教育, 受到熏陶, 净化思想, 得到享受。”1

二、汉字传统文字艺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

以汉字及其书写作为创作媒介元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一大取向, 靳埭强以其新的书法抽象写意风格“意造云山”, 意在强调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差异性, 保持文化归宿感, 为这一取向又添新格。这表明立足于本土的生存体验, 自觉延续传统文脉, 巧妙利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当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民族当代文化复兴的一条可行之路。古人以墨代色并总结出“运墨而无色俱”的观点, 靳埭强也是借用了墨色的丰富变化而表现出海报作品的内涵。墨色巧妙地变化, 给人独特的视觉感受, 使画面具有节奏感。

在《汉字》 系列作品 中, 主题字分 别为“云”“山”“风”“水”, 字字铿锵有力, 磅礴大气。“云”有着飘逸动感的身姿 ;“山”有着伟岸的胸襟 ;“风”有着骤驰电掣的速度 ;“水”有着柔弱胜刚强的灵动。汉字与笔墨纸砚构成新的意象, 表达了书者与工匠的情感融合, 字与笔是“恩重如山”般的感情, 字与纸是“如鱼得水”般的亲昵, 字与砚是“如沐清风”般的得意, 字与墨是“闲逸如云”般的飘逸。在靳埭强设计的汉字系列山、水、风、云海报作品中, 设计者靳埭强正是通过对中国书法中线条的“势”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代构成的深入思考、理解才创作出了以上含蓄而委婉的靳埭强特有风格的作品, 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三、传统文字的延续发展与创新

许多设计师的作品在适应现代设计潮流的同时, 映射出本国的文化和特色。他们的设计作品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见解和体会。正如范淑英所说 :“任何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都具有两方面的突出才能, 一是对当代艺术的风格流派的把握能力, 二是在继承以往艺术成就之上的开拓创新。”2

解读靳埭强大师作品中的, 有助于我们对于平面设计做出自己的理解, 诠释和重构, 进而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设计中文字元素的应用并不是形式字形上的简单模仿, 而需要具有真正的思想和感情, 融入到不同的历史文化和风格样式中去, 这样的作品才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东方气韵, 从而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启示

平面设计和中国文字的结合, 恰恰符合了靳埭强所主张的创作理念 :将带有东方特色的文化载体融入到西方现代化的平面设计创作中, 靳埭强曾经强调过, 这种东西方文化载体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意象堆砌, 不是生产出四不像的作品, 而是借用西方的设计理念来进一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提现。在研究靳埭强平面设计作品的过程中, 都会从他运用的汉字元素中感受到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情怀, 应用不仅停留在视觉上, 更是渗透到观者的心理, 激起中国文化心灵的共鸣。

五、总结

也不能缺少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元素。世界需要中国, 同时中国也不能脱离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因此, 我们应该倡导民族文化的先进性, 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蓬勃发展, 打造出新的民族形式.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 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中国传统元素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 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 从而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 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中国文化。

摘要: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 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我国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都受到传统美学、传统文字的影响, 设计大师靳埭强就是将传统文字融入当代设计中, 准确地掌握了这些元素的深刻内涵, 并将它和现代的设计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使它注入了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 让古老的艺术经得起时间的验证从而不断地延续下去, 共同融汇成了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本文从靳埭强先生的几个代表作品分析, 中国传统汉字艺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艺术,当代艺术,文字,书法,融合,继承发展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

[2]陈大中.当代书法创作模式与流派研究[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05.

[3]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辩[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5]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6]李泽厚.美的历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文字艺术平面设计 篇6

一、民俗艺术及民俗艺术文字符号

(一)民俗艺术的内涵。民俗艺术,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相约成俗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音乐、舞蹈、 曲艺、杂技,以及绘画、剪纸、雕塑和雕刻等多种造型艺术形式。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艺术具有典型而鲜明的艺术特征:它不仅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了民俗风情,表现民间百姓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而且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稚拙古朴的艺术神韵。

(二)民俗艺术文化符号的意义。民俗艺术文字符号是一种符号形式,是受自然环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通过其字形、字义和字音等特征来表现民俗文化。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和意象性:民俗艺术文字符号通过在文字中添加图形或进行其他方式的修饰加工,在表达原意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意境;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往往将世间万物的形象融入其中,生动形象;民俗艺术文字符号通常是对汉字的再创造,赋予了更多的美学意义;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可以看作是汉字与图画的结合,能够表达出特定的含义。

(三)在现代广告设计中运用民俗艺术文字符号的意义。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发展,民俗艺术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识和了解,并被设计者整合运用于现代广告设计中。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运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 有助于生动传达设计者的理念;2. 有助于增强广告的文化感和美感;3. 有助于发扬我国民俗艺术文化。

二、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一)以吉祥符号为主题。中国的民俗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民俗和习惯密不可分,因此能够长盛不衰,源远流长。 比如说龙的符号,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象征着权威、 吉祥和力量。当龙的意识和象征意义被运用于现代广告设计中时,它不仅体现出民族特色,而且表现出神圣、吉祥之意。中国结在古代经常被作为信物,以结表情,以结寓意。 在现代广告设计中,中国结可以表达出人们对于祥和生活的追求。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即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宝的 “八吉祥”之“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相辅相成”之意。由此可见,民俗艺术中的吉祥符号已经是现代广告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以寓意联想为主题。在现代的广告设计中,设计师往往是将事物的美好寓意进行象征,人们通过对广告的揣摩,才能体会到广告中所运用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也经常采用寓意联想这一艺术手法:石榴和葡萄意味多子多孙,桃、 龟、松寓意长寿等。所以,在现代广告的设计中,设计者也常常发挥自己想象力,以寓意联想为主,继而传达出广告的设计理念。例如,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与“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愿望。“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 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三)以文字组合为主题。中国人民内心向往着吉祥如意,因此特别钟爱带有吉祥意义的文字,尤其是传统的 “福”“禄”“寿”“喜”等。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它们常被作为吉祥符号加以应用,其文化内涵也随之被不断地拓宽和丰富。设计者常常借助民俗艺术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国泰民安等吉祥语,表达人们内心急求吉祥的美好愿望,同时也传达出广告产品的信息。这种方式,不仅符合人们追求美好的普遍心理,也提高了商业宣传的效果。

三、总结

现代广告设计不仅是传达出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载体,也是实现对中国民俗艺术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一种形式。民俗艺术文字符号的运用,有效提升了广告的文化内涵, 成为创意广告的精神支撑。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和现代广告设计结合,不仅有利于弘扬民俗艺术文化,也赋予了传统民俗艺术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雪.现代广告设计中民俗艺术文字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22):98.

[2]冷增龙.浅谈民俗艺术符号在当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2015,(04):106-107.

文字艺术平面设计 篇7

仔细翻看这本经书就会发现其不同于平常经书, 通篇只有图画没有文字。我们不禁会产生众多疑问, 此经书讲的到底是什么?其实, 这本经书中的简笔画便是文字, 通过简单的图画传递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象形文字。因这些简笔画传递的是关于东巴教文化的内容, 故将这些“文字”称作为“东巴文”。如若认为“象形文字”是简单易理解的, 仅需对其所描绘的简笔画的意思来进行理解即可读懂《东巴经》, 那便是自作聪明。据史料记载, 东巴文字大约有1600字左右, 而《东巴经》却是个庞大的工程, 有“万卷经书”的称号。如此庞大的工程怎么会依附在一个个小小的东巴文字上发展起来呢?这就要归功于形似而意不同的东巴文字。虽说东巴文字以简笔画形式表现, 但若细节略有差别, 意思就截然不同, 不可完全以理性推理的模式来学习和阅读。基于此, 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传延至今就主要依靠于“世袭制”的东巴, 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沿用至今, 所以东巴文又有被称之为“活着的象形文字”的美誉。

一、东巴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东巴文最初是出现在岩壁上, 以岩画的形式来记录, 继而慢慢有所改变, 出现在可以随身携带的木板上, 以木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们开始进行狩猎之后, 便用动物的皮制成书, 作为书写东巴文字的“记事本”。随着物质生活各方面的匹配齐全, 制纸工艺的产生, 东巴文的记载也转战于纸上。东巴文主要是以简笔画的粗线条形式来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由此可以看出, 东巴文字的形成来源于对生活的真实写照, 具有极强的象形性。正因东巴文字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随后在大洋彼岸也刮起了东巴风。

在大洋彼岸较早对于提及到东巴文的著作, 是由法国人太伦·拉科佩伦1894年在伦敦出版的一本著作《西藏附近文字的起源》, 其中收录了部分《东巴经》的手抄本。而法国著名学者巴克 (BOCOT) 教授也造访当地, 随后将此次造访纪实录入《LESMSOS》著作中。而在国内对东巴文字的研究是由以和志武为代表的研究团体共同对东巴文进行研究, 由方国瑜编撰、和志武参订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对东巴文字做了初步的认知, 对文字结构的构成进行分批比对讲解。但目前的书籍记载并没有明确的关于东巴文字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特色、突破点的较为明晰的探究。作为艺术设计者, 我们应赋予其新生力, 挖掘其内在潜力和价值。

二、东巴文字独特的视觉艺术

现在的时代是一种快节奏、量产的时代, 一些新生事物成为引领时尚的主流。但并不是时尚主流完全被“新生”所引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这些新生主流反倒是会促使人们对过去的某一个时代、事件、人物等产生“忆”、“怀旧”、“复古”感。所以, 一些文学界、设计界大师如中国文学界的和志武、日本的设计师浅叶克己等人开始对东巴象形文字展开深入研究, 将5000年前就产生的东巴文字进行整理、研究、创新, 赋予其新的含义, 寄予希望。使这种古老的美学开始升温, 慢慢回归到了时尚“T台”。

东巴文对所描述的事物形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他们对所要描述的事物的表现经得起推敲。在对某种物品的某个时间、状态如“空”、“满”、“溢”的表现, 简单直观看是以容器的器壁内“点”的多少、密集度来进行较直观的描述。

“空”字则是在曲线弯曲凹陷的容器内一片空寂、无杂点, 意为没有、空空的意思。又如“饿”字的表现则是线条勾勒出的一个人腹部鼓起, 但腹腔内空空, 指代“饿”、食不果腹的意思。

“满”字则是在曲线弯曲凹陷的容器内有诸多实心小圆点充满整个容器。同理“饱”字的表现则是线条勾勒出的一个人腹部鼓起, 且腹腔内部有许多形如细沙的小点填充满整个腹腔, 意为有食物“饱”的意思。

“溢”字则是在弯曲凹陷的容器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充实细小如沙的圆点, 并且顺着弯曲的容器壁内侧向外蔓延开去, 直至容器口顶端溢出来, 给人的感觉犹如刚斟好的啤酒, 啤酒泡沫向外溢出的感觉。

通过以上三个字对东巴文的表现形式、文字的构成进行梳理, 我们可以看到东巴文的表现对于美术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基本三要素进行合理的运用, 从而构成文字框架、明确传达所表现的字 (词) 意。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东巴文字的写实性与超强的象形性。

三、东巴文字的发展前景

我们可以突破一定的局限性, 将东巴文字不作为单个字来识记、理解, 而是将东巴文看作为元素, 运用其中的一个元素或几个元素, 在招贴中加以运用。将东巴文中对于食物的描绘应用到餐饮行业, 在对餐饮行业的宣传招贴、包装上运用, 即能增强产品的趣味性, 又可以运用人的“好奇心”增加对产品的关注度。就如日本设计大师浅叶克己就已经在对产品的外在包装设计中灵活运用到东巴文字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同时, 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有趣的东巴文象形文字融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例如在平常以招贴作为媒介进行产品宣传, 会引起人们的好奇, 引发共鸣。在礼品方面书写成祝福语既有“心意”又有“新意”。在日常的电脑、手机等作为聊天“提趣”的形式, 增加情趣, 这不仅有助于烘托气氛, 更增强活跃度。在这里的研究日本要比中国先行多年, 并且现在日本对于东巴文化的热爱也成为了主流趋势。

四、总结

千年以前东巴文的主要职责为记事、纪实性质, 作为东巴教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出现、发展。而今我们除了对于这种远古时代的艺术进行保护之外, 还可以合理开发, 寻求创新, 唤醒沉睡千年的美学, 使之发挥其巨大的潜力, 从而丰富当代对美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丰富我们的视觉艺术和对古典美感知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方国瑜, 和志武.纳西象形文字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2]喻遂生.纳西东巴形声字研究纲要[A].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G].成都:巴蜀书社, 2003.

[3]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郭贸来.视觉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秦诏版文字的艺术特征 篇8

秦代书法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发展最重要的历史阶段,对整个书法发展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秦诏版无论在秦代书法发展史还是在秦代文化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尤其对后世的书法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书同文字”的秦代书法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一、诸侯割据 , 政治、经济、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汉字的发展也受到了战乱的影响。文字异形、书体多样化的景况每况愈下。但从书法发展的多样化上讲并不无好处。可是语言文字毕竟是人们日常思想交流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言不同声、字不同形对人们的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是极其不方便的。因此,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秦朝建立之初,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沿用西周秦系文字的基础上统一了全国的文字。小篆作为儿童启蒙的识字课本,以此为推广应用的楷模。从此,统一后的文字—— 小篆就成了秦代的通行书体。这种书体,与以前的文字相比较,书写线条圆润匀称,结构统一定型,字型呈长方纵势等特点。从汉字的发展史上讲,这无疑是汉字的一大进步。但秦代书体并不只有小篆一种。东汉许慎说 :“秦书八体 :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说明当时与小篆并行的还有 : 大篆、隶书 。“虫书”又名叫鸟虫书、鸟篆 , 以鸟虫头起笔 , 以虫身区曲为线的篆书美术字。是赵国越王勾践铭文一类书体的延续 ;“刻符”为小篆 ;“摹印”为结体方正的小篆, 开汉印篆体的先河 ;用于门榜、封简题字的“署书”,刻于兵器的“殳书”,都是大篆、小篆或隶书应用范围的变化而已。

二、秦诏版文字的产生及其价值

(一)秦诏版文字产生的时代背景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结束了长期的割据与纷争,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秦朝在历史上只有短短15年,但这个短暂的15年的王朝对后来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社会却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其主要经济政策是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 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通行全国 ; 主要的文化政策是先以小篆,后以隶书作为标准字体统一文字。“秦诏版”是秦始皇落实经济政策中的统一度量衡而颁发的文告,命令丞相将文告铸于“铜诏版”上,将七国原来不一致的度量衡用统一的标准明确起来,统一了度量衡。诏书或是在权、量上直接凿刻,或是直接浇铸于权、量之上, 更多地则制作成为一片薄薄的“诏版”颁发到各地使用,这就是《秦诏版》。

(二)秦诏版文字的艺术特征

诏版是皇帝用来发布诏书的,为了统一度量衡, 向全国颁布的诏书,《秦始皇二十六年诏铭》就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所发布的诏书。这篇诏书文字仅有40字,篇幅较短,或者在权量上直接凿刻或浇铸,又或者制做成一片薄薄的诏版,发到各地供使用,这就是《秦诏版》。 由于诏版是自上而下颁布的,目的是只要能让百姓看懂就可以,所以它不像许多的秦代刻石那样庄重严肃,当然秦诏版也有规整的,但目前所见到的大部分版诏都是字型大小不一,章法参差错落,极为随便,其中更有一些诏版中的字笔画缺少,对字进行随意的简化,形成自己独特的风味。这种特点虽然不合法度,却给人们一种天真、稚拙的美感。诏版主要是出于记事、实用的需要,决定了它只能是相对急就的特点,因此诏版大都是秦代的“急就章”。

(三)《秦诏版》的价值

现在看起来,秦诏版的作用有两个 :一个是它的本来意义,也就是为了昭告天下,统一度量衡,这是下发诏版的主旨 ;一个是它的文字示范意义,即借此发布统一要求人们使用的文字,即小篆。 因此,无论在书法上,还是在史学上, 秦诏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诏版的实用性,使得作者在书写上有其独特的特点,写法草率随意,笔画直上直下,行款参差错落,该诏版文笔划方折是因为刀刻所致。秦诏版文字仍旧是属篆书的范畴,对后世的书法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今,广大书法爱好者及篆刻研究创作者均以此为蓝本,进行临摹研习。

摘要:随着战国后期青铜器的衰退,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越来越少。到了秦代,除诏令、符节上的文字稍多外,“物勒工名,以考其诚”逐渐发展为这一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特征。当然,秦代的金文也表现了自己时代的重要特点。刻于秦诏版、权量、虎符、泉币、印章和其他金器上的文字,大都使用标准小篆,它与秦代陶器铭文一起,展现了常用通行文字的主要面目。

关键词:秦诏版,诏铭,简帛书

参考文献

[1]张韬.《大学书法论文写作教程》[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

字道——文字设计对话 篇9

文字设计近年成为国内设计专业的大热话题,这也是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一个文化表征,中国文字以它的表意性和旺盛的文化生命力而被人所津津乐道。基于院校的文字学术研究和基于设计师、字体设计爱好者的线上线下活动分别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将文字设计变成了渐渐为公众所周知和重视的设计门类。也正因为如此,文字设计仿佛进入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这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现象。作为中国最好的设计学院之一,中央美院设计学院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梳理工作,我们希望借助这两个平行展将我们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向观众讲一个个文字设计的故事。

“字道——文字设计对话”系列展览、研讨会、大师工作坊和亲子活动是我们基于以上目的针对不同层面观众、字体设计爱好者的不同叙述方式和体验方式。同时,她也不仅仅是展览、研讨会、大师工作坊和亲子活动,在八天以前开始的微博推送话题至今,字道——文字设计对话这个话题仅在微博的浏览量已经突破240万,她已经成为了一个事件。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北京汉仪科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文津雕版博物馆、艾迪尔森(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悦声纸业、北京奇良海德印刷有限公司、康戴里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市京津彩印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向以上支持我们的单位表示感谢!本次系列学术活动无疑将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本季设计盛事之一,感谢美术馆唐斌副馆长对当代设计的重视和推动,感谢我们策展团队蒋华、周博、吴帆、章寿品、胡雪琴、李少波等老师的智慧和努力,感谢美术馆李伟、任蕊及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希望本次活动拉开中央美院美术馆未来世界顶级设计展览、学术活动的序幕。

展览之一:第六十届纽约字体设计指导俱乐部全球巡展·北京站策展人:吴帆、刘钊

纽约字体设计指导俱乐部(NEW YORK TYPE DIRECTORS CLUB,简称TDC)成立于1946年。其宗旨是推动文字设计在当代印刷、屏幕等各类媒介领域内的应用与创新。由它举办的年度竞赛是全世界第一个以字体设计和文字编排为主的设计竞赛,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平面设计竞赛之一。第六十届纽约字体设计指导俱乐部全球巡回展北京站为我们带来了文字设计和交流设计两大板块233件耳目一新的设计作品,其中包括24件获奖的文字设计作品和来自十八个国家的209件交流设计作品,它们一并为我们勾勒出当下文字设计极富活力的生动面貌。在中国语境下,本次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的TDC巡回展北京站在展览方式上通过对展示内容作出全新的编辑和设计,突破了以媒介和作品为核心的布展方式,将“文字”本体作为展示的主角和主线,通过此种努力,我们真诚地希望中国观众能够更好地领略这个充满魅力的文字世界。

展览之二:传统的激进——现代中国文字设计的诞生策展人:蒋华、周博、章寿品

作为平面设计最重要的基石,文字设计,包括了文字的语义(意义、内容与概念)、符号学(形式、风格与语言)和语法(应用、方法与媒介)。在中文中,“文字设计”被用来作为西方“TYPOGRAPHY”的对应。正如同费正清曾谈及的,如何从中国社会内部去寻找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这亦是我们所期待的。与屡级清晰的拉丁字母文字体系不同,中国文字设计的真正基石与实践课题是一种西方模式无法简单移植的中文。除了中文语境这样一个独特母体,还因在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发轫之初,就已交织许多不同的矛盾与论争,并一直纠结至今 诸如传统文化之现代化(古与今)、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之西化(中与西)等。可以说,基于中文的文字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至今依然存在着巨大的空白。中国的现代性在文字设计中何以萌发?我们基于实践语境与学科立场来重新审视这些文献,那些本来呈碎片状的证据被连接成一条条隐秘完整线索,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复杂而激动人心的宏大场景。不只是字体工匠的立场,还包括那些被遗忘的早期大师、那些混迹工商业中的美术工作者、那些余事做设计的文人,以及更多不为人知的证据。在这一命题下,诸多要点被清理出来,诸如中文印刷字体的工业革命、美术字现代主义风格的自由生长、书法资源的激活与使用、社会转向中的视觉文化、独立文化出版的兴起、文字设计中的社会图景等。显然,中国自身久远的书法与文字传统在这个早期工业化时代与来自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字设计的激烈相遇,呈现出更多的方向与模式。在这一中国语境(CHINESE CONTEXT)下的设计实践中,异于西文字母逻辑的中文,其本身既是设计的内容对象,同时往往也成为东方世界独特的创作范式与设计方法之源流。这种亚洲文化深处的艺术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闪烁的光辉,使我们有机会去探索一种蕴含东方智慧的设计观与方法论,一种从汉字的大地中生长出来的设计方法。

展览通过对20世纪现代中国字体设计的文献梳理和学理推演,首次从设计学科立场出发,形成一个小型但注重研究性的展览,呈现现代中国文字设计与中国现代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新闻摄影的文字说明与图片艺术 篇10

文字是新闻照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在看报刊上的图片报道时, 必定是先看照片紧接着就会看图片的文字说明, 然后又会把目光重新回到照片上再次读取图片的内涵, 直到照片和文字说明相结合所报道的这一新闻被了解为止。文字在新闻摄影报道中具有照片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照片很少可以单独地代表完整的意义, 那么在对待照片和文字的关系上的厚此薄彼是不可取的, 所谓“一图胜千言”在新闻摄影报道中是不可取的。

摄影技术发展到今天, 一些人机械地认为, 所谓新闻摄影就是一种纪实性摄影, 就是见啥拍啥, 不讲究构图, 不讲究艺术性, 艺术性是艺术摄影的专利,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看看很多成功的新闻摄影作品, 它们不仅不反对和排斥艺术性, 而且非常地讲究构图与用光的艺术性, 具有更高的美学追求, 是一种纯朴真实之美。只是新闻摄影的艺术性因具体作品的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

很多时候, 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是相互融会的, 我们更应该关注二者之间的一致性, 那就是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美的, 它们的分歧在于美的形式不同。对于新闻摄影工作者来说, 除了要培养对新闻的敏感性, 还应注重研究新闻摄影的表现手法, 在拍摄时间充分的情况下, 尽可能将新闻图片拍得完美一些, 尽可能地做到表现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 使新闻摄影报道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

作为新闻摄影记者, 他的重要职责就是用相机真实地记录下社会上的人和事。新闻摄影既是一种用图片表达的新闻, 又是一种新闻信息的传递方式, 是新闻记者反映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摄影记者成天东奔西忙, 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 然后将作品投向报刊杂志, 无非是使自己的劳动成果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认可, 使大家关注的信息借助自己的劳动得以传播, 而这个过程既需要摄影记者付出劳动, 更需要摄影记者对拍摄对象付出一种激情。■

上一篇:校园植物名录下一篇:陕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