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技术(共12篇)
施工质量技术 篇1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大力发展及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钢铁行业的产能越来越取决于生产工艺的先进程度和连续稳定的设备运行时间。对于修建系统进行和生产密切相关的检修施工来说,如何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更加合理、严密地安排施工工序,将施工工期(绝对停产时间)缩至最短,降低施工成本以求达到为企业多创经济效益,是最重要的核心工作。
一、课题与目标
近年来,马钢修建工程公司陆续对马钢二钢1#—4#炉进行了改造。马钢二钢1#炉扩容工程是最先施工的。该工程位于二钢炼钢车间主厂房北侧,轴承座基础为两座钢筋砼独立基础,该工程特点是技术质量要求高、工期紧、环境恶劣、劳动力综合素质要求高,施工难度极大。
按蓝图设计及工期要求,从原钢筋砼基础拆除开始,包括环氧树脂锚固螺栓、基础脚手架支撑、支设模板、绑扎钢筋、安装螺栓、固定架、预埋铁件、浇筑砼等诸多工序,须确保在120个小时(五天五夜)的工期内完成,以利于后续设备及炉体安装并早日投产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归纳,为满足缩短工期、降本增效、确保质量等几方面要求,按图施工,有以下几个的问题需要解决:
(1)原钢筋砼基础如何拆除,是采用风镐拆除、还是凿岩机拆除、或定向爆破拆除;(2)脚手架支撑如何搭设并减少触地点,设法缩短拆模时间;(3)螺栓如何就位并固定,精度如何保证,并严格控制周转材料以利降本;(4)砼如何就位并保证顺利浇筑砼;(5)在工期紧的情况下,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轴承座基础施工。
我们的目标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全面分析可能造成工期延长、成本超支和质量不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的各种因素,准确、有效地改善各方面情况,在节约材料、压缩时间、满负荷工作安排劳动力的基础上,在总网络工期安排的节点时间内以最短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马钢二钢1#炉扩容工程轴承座(钢筋砼独立设备)基础。
二、问题分析
项目部首先对过去承接的各类检修、技改工程中相似的钢筋砼基础拆除、支模及支撑、螺栓标高和中心控制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钢筋砼基础拆除方法共有三种:风镐拆除、凿岩机拆除、定向爆破拆除。其中风镐拆除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小面积拆除时工效突出;凿岩机拆除机械效率高,速度快,但可能对需保留的基础存在不利因素,并且要求现场场地开阔、具备足够的机械回转半径;定向爆破拆除精确度高、工效快,效果最好,同时安全要求严,但亦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环氧树脂锚固螺栓从钻孔到锚固螺栓约需24个小时。基础脚手架支撑、支设模板约需24个小时。绑扎钢筋约需12个小时。安装螺栓、固定架约需24个小时。预埋铁件约需16个小时。最快的泵送砼浇筑约需16个小时。但本次二钢1#炉扩容工程轴承座基础须确保在120个小时的工期内完成,由此可见矛盾最突出的问题发生在工期和成本与质量之间。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工期和成本之间。即如何改良脚手架与模板做到少支少拆、即降本增效又缩短工期是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难题;(2)如何拆除钢筋砼、采用何种砼进行浇筑、如何优化施工网络(包括人力资源配置、施工工序如何衔接等)是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3)如何安装螺栓、固定架(包括通过经纬仪和水准仪控制标高和中心)是第三个需要解决的难题;(4)环境恶劣、作业空间小是第四个需要解决的问题;(5)本工程牵涉工种多、工序烦琐,如何进行全方位协调是第五个问题。
三、方案制定
1.首先必须确定应采用定向爆破的方法拆除原钢筋砼基础至图纸设计位置。经比较后,发现定向爆破是唯一能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的拆除方法。采用定向爆破的方法拆除原钢筋砼基础即可以缩短工期满足网络工期要求,还可以通过精确计算,将原钢筋砼基础爆破至图纸设计要求的位置,同时现场又具备打眼放炮的条件。所以在做好安全工作的情况下,为满足网络工期的要求,定向爆破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2.检修工程现场情况复杂,很难有宽敞、方便的施工场地。应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恰当的、尽可能简练易行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方案。采取了一次性模板和螺栓固定模板的方法为主要施工技术方法。
3.采用吊车安装螺栓、埋件,短时优质地完成螺栓、埋件的吊装工作。
以上方案的采用,具备以下优点:(1)加快施工进度,确保网络工期。通过计算,采用定向爆破、无空隙链接施工工序、流态砼浇筑基础、三班作业、改进支模方式等方法可以大量地、有效地缩短施工工期,比采用风镐拆除、现场搅拌砼、正常班次施工、钢模板及钢管脚手架支设等施工方法,可缩短工期;(2)方便施工操作,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程质量。采用吊车安装螺栓、埋件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对拉螺栓固定模板、钢板代替模板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外模支设的周转材料投入量、节约成本,方便施工;(3)节约施工材料消耗,减少成本投入。弯钩螺栓改为直杆螺栓可以节约工程材料消耗,钢板代替模板可以减少材料再次投入。避免了周转材料的无谓消耗所造成的浪费;(4)提高施工质量,确保优质工程。定向爆破,可以通过精确计算,将原钢筋砼基础爆破至图纸设计位置,确保施工质量。流态砼浇筑基础,可以很容易地对基础的实物质量和外观质量进行控制,确保优质工程。
施工质量技术 篇2
施工单位:鄢陵华廈建筑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淮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谢桥煤矿燃煤锅炉除尘脱硫脱硝改造工程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模板安装 施工班组:木工班组 工种:木工
一、施工准备
1.选择直顺度、平整度好的无缺损模板,清除其表面浮浆、刷一层隔离剂后,顶点堆放;选择直顺度好、刚度较好的无缺损钢管,顶点堆放。
2.清洗好口件、V形卡。
3.熟悉图纸,并到实地检查技术员弹设轴线的正确性并弹好柱、墙的边线;若发现轴线误差超过允许偏差范围应及时反映给技术员纠正。
4.配备好各种劳动力,安全设施及辅助材料;协调好模板安装材料水平,垂直运输的机械设备。
二、作业条件
1.上道工序已验收完毕并验收齐全。
2.下层梁板砼强度达到1.2N/m㎡以上。3.技术员、安全员、质检元、木工以到场。
三、施工工艺:
1.横杆及支撑立杆搭设:据所弹设梁轴线、墙柱边线、梁、板截面尺寸搭设好横杆及立杆,搭设时扣件
要拧紧。要求柱四角必须有立杆,所以立杆底部须垫木方。梁支柱间距自下层板面起200㎜左右@2000,水平拉杆间距@1500(竖直方向),纵横方向垂直剪刀撑间距不宜大于6m。板支撑方柱间距为 600—1200mm。
2.梁模安装:①模板支架搭设与调平:据控制标高搭设好模板支架(跨度大于4m的梁应起拱,起拱值为
跨经的2/1000—3/1000)并拉线找平。②底模铺设:在用吊线锤的方法将轴线引至梁两端支架上,即可铺设梁底模,拉线找直并控制好轴线位移后即可固定,拼接角模,要求梁口与柱头模板连接处用木方拼镶。③侧模安装:梁侧模的固定采用双支柱罚,其间距为600—1000。
3.板模安装:根据已安装好的梁侧模,安装板模支架,支架间距400—600mm;拉线找平后即可铺设板模
板。(铺设时应先以每个节间从四周将板模与墙、梁、模板连接,再向中央铺设)模板铺设完后,立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要求距地面200—300mm处设一根,注上纵横方向每隔1.6m左右设一根。
4.柱模安装:①先将柱子第一节四面模板就位并用角膜连接好,角膜宜高出平模,校正好对角线并用柱
箍固定,然后从第一节模板上依附高出的角膜组装第二节模板,直至柱全高。注意柱箍间距不宜小于500mm。②各节组装时,要用V型卡正反交替连接水平和竖向接头,在安装到一定高度时要与立杆群 进行支撑或拉接,以防倾倒,并用支撑或柱箍校正模板垂直度。③模板模数须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放到节点处处理。④根部要求留清扫口,砼浇筑将柱内杂物清扫干净再用砂浆堵严。
5.剪力墙模板安装:①根据所弹设边线边安装边就位,并随即安装各种连接件、支撑及临时斜撑。安装
时要使两侧对穿孔的模板处在同一水平并保持对穿螺栓或钢管与模板面垂直,对穿钢管要套上PVC管,其长度比墙厚小2—3mm。安装时不同模数的模板尽量混合使用直至全高。②支撑立管1100mm设 一道,水平钢管距地300mm起每800mm设一道。③斜撑要在剪力墙模板安装完毕并校正轴线及垂直度后再搭设。④剪力墙模板与柱、梁连接处用木方拼接镶。
6.楼梯模板安装:据所控制轴线、标高先平台模板安装就位,再安装斜楞然后铺设底模、外帮侧模、踏步模板。安装时应注意斜撑、支撑的稳固及踏步模板的正确。
四、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措施:
1.允偏项目(mm):截面:+
4、-5;标高:±5;轴线位移:5;表面平整:5;垂直度:6。
2.质保措施:①支撑一定要牢固,模板表面一定要平整、干净。②施工时要反复检查核对模板、轴线、标高、平整,不符合要求的要立即纠正。③模板拼缝一定要严密。漏浆缝隙处需要油毡堵住。
五、成品保护及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验收后不得在其上乱丢杂物及锯木料且要有专人负责清理模板表面杂物至砼浇筑。
2.专人负责检查模板支撑,拼缝等问题并负责纠正至砼浇筑。
3.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用36U的底电源。
4.各种配件或工具应放在工具箱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
5.装拆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
6.安装墙、柱模板时,应随时支撑固定,防止覆盖。
7.装拆施工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应挂上安全带。
交底人签名:
景观栈道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篇3
关键词:景观栈道;施工质量;白云山;青山绿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2-0000-00
Abstract: Path along the cliff depending on its unique viewing characteristics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by the Forest Park. After the opening of path along the cliff, people flow concentrates load on the plank road.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echnical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path along the cliff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aking reform project of Baiyun Mountain green hills and ground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deeply technical measures of path along the cliff, sums up path along the cliff construction must put safety first, strictly control the incoming material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adhere t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Path along the cliff;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Baiyun Mountain;Green hills and ground
引言
“栈道”又称“栈阁”之道,人们为了在深山峡谷通行时道路平坦无阻,便在被河水隔绝的悬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一些棱形的孔穴,内插石桩或木桩,上面横铺木板或石板,从而可以行人和通车,这就是栈道。景观栈道凭借其独特的观景特色,在森林公园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旅游景区栈道通常就地取材,设计、施工技术资料不详。因栈道上人流量多,甚至常人员拥挤,集中荷载大,因此加强景观栈道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措施显得极其重要[ ~ ]。本文以白云山青山绿地改造工程为例,深入探讨景观栈道施工技术措施。
1工程概况
白云山青山绿地改造工程由广州市绿化公司中标承建,于2014年12月开工,在2015年4月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工程选址于天南第一峰下沉处,设计方案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利用“升仙石”平台与“郑仙岩”景点后平台作为道路的出入口,建造一条长约220 m、宽2 m的生态仿木栈道,并在其中部位置设置一段长6 m的悬空玻璃桥。栈道基础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和?500圆形立柱,主体基本结构采用200 mm×200 mm方钢作为主梁(跨度大于8 m采用300 mm×300 mm方钢),全线焊接成型,上铺塑木作为铺装层,栈道两侧安装有1.2 m高度铁栏杆,沿线种植绿化植物[ ]。
2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栈道沿线地质情况复杂,山体陡峭,材料难以运输,机械无法作业,而原设计结构不完善,现场需要边施工边完善图纸,全线施工难度很大,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2.1基础承台定位
工程基础承台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平面尺寸1.3 m×1.3 m的单桩承台和2.5 m×1.3 m的双桩承台,设计埋深0.9 m。由于原设计图栈道线路走向基本按照地形图绘制,与现场地形存在差别,实际施工时需先对现场进行详细查勘,再确认线路走向及各承台布置位置。
工程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40 KPa,持力层为素填土层,现场开挖显示超过75%的基础位置为风化岩层,承载力高于素填土。基础开挖后,设计单位按照检测频率选择10个承台进行轻型触探试验,经试验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要求。
2.2承台基坑开挖护坡处理
工程设计承台覆土厚度不小于0.4 m,基坑开挖深度不小于1 m,栈道沿线有43个承台,而部分承台位于陡峭山坡,基坑靠上坡一侧土方开挖深度接近3 m,极易引起边坡土方坍塌,存在安全隐患。项目部组织人员对每个承台位置进行仔细查勘,尽可能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的风化岩层,既保证了地基承载力,又确保了开挖作业安全。
现场部分承台两侧均为开挖后的陡峭强风化岩质边坡,为防止雨季流水冲刷造成边坡坍塌,项目部及时建议业主和设计单位对两侧边坡进行护坡处理,采用加挂钢丝网及浇筑细石混凝土护壁,同时对承台周边地面铺筑混凝土垫层硬化处理以避免积水下渗,尽量保障土体稳定(图1)。
2.3立柱、连梁模板支架搭设
本工程依山而建,部分悬崖地段的立柱、连梁高度超过13 m,需结合地形搭设模板支架,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现场施工难度极大。为保证作业安全,项目部对模板支架搭设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均按照经审批的模板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执行,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的技术要求。
nlc202309040249
工程搭设高度超10 m的承重模板支架,立杆纵横向间距设为0.6 m,水平杆步距0.6 m,按规范设置扫地杆、剪刀撑、落地斜撑,立杆下铺设垫块,外立面悬挂密目式安全网,支架整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符合规范要求,保障了后续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施工安全。
2.4立柱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本工程采用?500圆形混凝土立柱,高度超过4 m设置横向0.2 m×0.4 m矩形截面连梁,现场依据地形采取分段流水作业,有利于模板支架材料的周转,保证了施工连续性。项目部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和模板安装进行自检,通知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对浇筑作业安排了交底。立柱内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保证了拆模后立柱表面观感质量。混凝土立柱按设计要求频率进行回弹法检测,28天的抗压强度均符合要求。
2.5钢结构主梁焊接质量控制
栈道主体基本结构采用Q235B型号200 mm×200 mm×6 mm方钢作为主梁(跨度大于8 m处采用300 mm×300 mm×12 mm方钢),全线对接焊缝和角焊缝均为满焊成型,既避免栈道因受力不均匀产生沉降,又保证了整体受力安全。施工过程对所有方钢两端端口全部以焊接钢板进行封闭,避免水蒸汽进入方钢内部造成锈蚀,降低后续使用日常维护成本。对于纵向对接焊缝均在方钢两侧增加夹板进行加强焊,且焊缝设置在靠近两端端头的1/4~1/3处[ ~ ],避免设置在承受弯矩最大值的跨中区域,降低焊缝位置内部应力,焊接完成后及时对全部对接焊缝进行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保证主体结构使用安全。
钢结构主体完成后,对全部对接焊缝进行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质量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相关要求(图2)。
2.6栏杆安装及上漆质量控制
栏杆的图案在专业厂家定做,其他工序在现场完成,栏杆焊接时构件之间的焊点应牢固,焊缝要饱满,表面的焊波应均匀。
油漆涂刷时,力度要均衡,涂抹的厚度尽量以薄为好,逐层增加,进行2-3次。避免刷太多次,或厚度太大,否则容易产生油漆挂泪的现象或者日后出现油漆起鼓等质量问题。
2.7塑木安装质量控制
塑木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具有防潮耐水、耐酸碱、耐腐蚀、防虫蛀等性能,栈道标准段采用150 mm×30 mm塑木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钢管龙骨上形成上部铺装层。塑木安装时,确保表面平整度≤3.0 mm;拼装高度差≤0.5 mm;拼装离缝≤0.5 mm[ ]。塑木铺装完成后要加强日常养护和成品保护,确保表面无损伤,无明显划痕,主要行走区域无明显的异响。
3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运用
3.1结合地形全线搭建钢管脚手架作业通道
栈道43个承台和立柱,分散在全长超220 m的陡峭山坡上,机械无法进场作业,也没有现成道路可供运输。为保护现有植被与地貌,也不便开挖山体形成简易便道,现场只好结合地形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铺脚手板,再配备防护栏杆和安全网形成人行和材料运输通道,并在栈道沿线结合地形分别架设HDPE管道和溜槽运输施工材料(图3-4)。
3.2设置悬空玻璃栈道,便于游客高空体验
仿木栈道的中部位置设置一段长6 m的悬空透明玻璃栈道,用厚度3 cm的夹层钢化玻璃安装固定于方型钢骨架上作为铺装面层,上面可清楚看到悬崖底部山体的地形地貌。游客走在玻璃栈道上,身旁是悬崖峭壁,底下是山谷谷底,从而体验到悬空而过、凌空微步的感觉(图5)。
3.3独具特色的铁艺栏杆,营造出郑仙文化氛围
仿木栈道的设计与郑仙岩景点周围环境相结合,栈道两侧高度1.2 m铁艺栏杆的图案构思缘于“药壶”和“云”的形态,寓意行栈道,祈安康,营造出郑仙文化的氛围。游客站在仿木栈道上,不仅可背靠山体,呼吸天然大氧吧的清新空气,还可面朝市区,欣赏美丽的广州城(图6)。
4施工效果及经验剖析
工程竣工验收质量优良,得到了广东省多家新闻媒体和广大市民的赞扬,并成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一个新景点。郑仙诞源于白云山,盛于白云山,是其独有的民俗活动,具有厚重的岭南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广州地域特色。景观栈道在郑仙岩景点周边形成完整环形游览线路,提高了郑仙岩景点的可达性,方便游客参观敬仰,为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游白云礼郑仙”的民俗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背景(图7-10)。
主要的施工经验与技术创新如下:
1)安全第一的原则。景观栈道施工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恶劣,栈道的结构和荷载受力形式复杂,施工前期一定要对周边的岩体、土壤、水质进行现场查勘。
2)严把材料进场质量关。工程项目管理中,材料的质量管理是关键,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加强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的质量把关,要安排专职质检员负责所有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科学技术性原则。栈道施工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塑木板的防滑、防腐、耐高温问题,构件连接松动后的加固问题,栈道周边植物搭配的季相、层次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遵循科学,通过科技手段来解决。
4)生态环保原则。栈道面层铺设的塑木板是循环利用木材加工的废余料合成的,遵循“绿色和平”的生态环保理念,塑木板排水好、耐磨、维护成本低。景观栈道让人和周边的生物和睦相处,美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5)自然空间氛围的营造。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在材料的选取以及构件的造型上都符合原有的风土民情文化,让游客感受自然生态的景色。
6)构件图案的文化构思。本工程铁艺栏杆的图案采用金色的“药壶”和“云”的形态,与郑仙文化相得益彰。
本文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1]邓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D].浙江大学,2014.
[2]宋建学,袁英保,刘贺龙.旅游栈道安全评价技术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9(3):129-132.
[3]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白云山青山绿地改造(蒲谷升级改造项目)施工招标公告[EB/OL]. (2014-9-24)http://www.gzggzy.cn/cms/wz/view/index/layout3/index.jsp?infoId=240269&channelId=15&siteId=1,
[4]叶增平.旅游景区钢栈道安全评价技术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8(4):107-110.
[5] GB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S]
[6]王海莹,李大纲,王坤明.室外用木塑地板铺装技术[J].新型建筑材料.2011(8):91-94.
桥梁施工质量技术探析 篇4
1 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技术因素
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材料、设备、管理、工艺等诸多方面, 但是技术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技术是桥梁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中的关键, 是影响到桥梁施工各环节、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应该在实际桥梁施工中, 加强技术因素的控制, 进而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和施工任务的出色完成。
2 影响桥梁施工技术控制的因素
2.1 桥梁施工质量技术控制体系
要结合桥梁施工经验和技术, 建立起一套健全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控制体制, 以便在桥梁施工企业中, 能够借用技术的力量, 充分实现桥梁施工的整体目标。要明确各个部门工序的职责问题, 明确质量工序的责任, 在保障桥梁施工质量的同时, 降低安全方面可能造成的损失和隐患。
2.2 关键技术参数的控制
桥梁施工, 必须加强桥梁技术参数的控制, 如果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之前, 忽视测量基准点中的复测问题, 可能会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
2.3 桥梁工程材料的技术控制
桥梁施工企业, 要清楚材料技术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对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所影响的质量问题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对材料的要求进行科学的管理, 进而来确保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为以后的施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当代桥梁应用的结构中的重要材料是钢筋和混凝土等, 在进场前就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验。
2.4 桥梁工程的试验工作
桥梁施工过程中, 要完善试验项目的设备和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要特别注意对试验进行准确的跟踪检测, 并且规定施工人员对其试验的频率所要达到的规范要求, 减少误差和失误带来的负面影响。
2.5 技术质量管理机制
桥梁施工企业, 应该在完善技术质量管理机制的基础上,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从而全面防止质量隐患问题的出现, 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根据质量的控制工作, 来满足企业管理水平的需求, 使桥梁建设管理水平逐渐提高, 加强自身技术及综合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质量的管理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3 结语
展开技术方面的探讨, 对于确保桥梁施工进度和质量来说, 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要从企业发展和行业进步的角度, 去看技术控制问题。要将技术转化作为桥梁工程施工控制的关键措施,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有效的方法, 提高桥梁施工中技术控制的水平和手段, 在真正的意义上, 发挥技术的指导作用和控制作用。桥梁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涉及的范围很广, 方法和措施多种多样, 难免会出现思维简单和方法针对性不强的失误, 要在批判接受桥梁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的同时, 进一步对技术控制环节和细节加以丰富, 以便共同形成桥梁施工技术控制体系, 促进桥梁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工作走向深入, 走向科学化。
摘要:应该在桥梁施工中发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以技术为基础提升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 在确保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 提升施工企业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的发展。本文立足于桥梁施工实际, 对桥梁施工的技术环节展开了探讨, 在分析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技术环节前提下, 说明了桥梁施工中以技术的方式控制桥梁施工质量的方法, 希望能够在行业内推进质量意识和技术控制意识的建立, 更好地为桥梁施工质量的提高打好技术方面的基础。
关键词:桥梁施工,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技术控制
参考文献
[1]张一.浅谈桥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09) :23.
[2]陈敏.张中军.桥梁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1, (05) :78.
[3]张福.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4) :56.
[4]张道.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及存在问题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1) :256.
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篇5
总则: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的质量方针。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各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和施工规范,按照操作规程,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进行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
1、项目经理督导各专业工长、副工长对所属专业班组进行每一道工序的技术质量交底。
2、副工长必须牢固掌握工程的安装流程及施工技术质量要求。
3、对外观工艺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在规范指导下尽量做到美观,整洁。
4、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组织进行技术革新,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及先进性。
5、施工技术的准备
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汇总,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特点,提出具体的修正方案,报甲方及设计单位共同探讨,以达成一致,使得问题能够在进场施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
6、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用。
7、保证技术工人的相对稳定。对技术特别过硬的技术工人实行奖励。同时淘汰技术不合格的民工。
8、施工工艺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有好的工艺,能使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保证工艺的先进性及合理性,公司对于不太成熟的工艺安排专人进行试验,将成熟的工艺编制成作业指导书,并下发各技术员,技术员在现场指导生产时则依此为依据对工人进行书面交底,并由各专业工长签字接收。工艺交底包括工具及材料准备、施工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在施工时先交底后施工,严格执行工艺要求。
9、加强专项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9.1开展自检、互检活动,培养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各工序完成后由各专业工长组织本班组人员,对本工序进行自检、互检,自检依据及方法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在自检中发现的问题由班组自行处理并填写自检记录,班组自检记录填写完善,自检出的问题已确实修正后方可由技术员会同质检员进行验收。
9.2认真开展工序交接活动。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前,由技术员组织上、下工序施工班组长进行交接检验,由下道工序班组长检查上道工序质量,对影响本道工序的质量问题提出意见,并填写交接检验记录,施工员督促上道工序人员进行修正后,下道工序人员方可进行施工。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品的存在。
9.3专职检查、分清责任。在班组自检基础上,技术员与质检员要对所属专业的各道工序进行检查,从严要求,对不合格的要立即处理,在检查时必须分清产生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工人操作引起,还是由于施工材料或施工方法引起的不合格。查清原因后,对于反复发生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及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对于工人操作引起的不合格,要视情况严重程度对工人采取处罚
措施,并及时向操作人员讲明处罚的理由。
9.4定期抽查,总结提高。定期到各项目的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定期集中分类,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对各类问题分析总结,针对特别项目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贯彻实施。使各施工管理人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水平。
如何控制土建施工技术质量 篇6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使得建筑业展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大量工程项目不断涌现,功能配套设施设备越来越完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技术工艺越来越大,施工中存在不少难度和问题,需要采用先进施工技术。本文对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和质量
1 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1.1 建筑钻孔桩基技术
建筑里面基础是建筑施工尤其重要环节,钻孔桩基技术凭借桩基承载力大、相邻干扰不大、占地面积少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基础施工中。钻孔桩施工种类多,内容涵盖广,比如数据参数的测量、机械设备的操作、混凝土灌注工艺和钢筋加工方式等。钻孔桩桩基受制约因素多,一旦某一工序出现差错就会导致钻孔桩基成桩达不到工程设计强度和标准,出现钢筋笼上浮、孔底沉渣偏多、桩位偏差过大、夹泥、断桩、桩体混凝土离析等质量问题。
1.2 提升钢平台技术
建筑核心、主体施工过程时采用整體提升钢平台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满足建筑施工中安全性和系统性,其主要根据建筑结构核心砼的剪力墙平台搭建原理进行,有效将整个钢平台防护结构进行提升,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并有效的加快工程进度,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
1.3 建筑预制模板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工序中标准层建筑占很重要比重,竖向结构的运用能够对建筑物质量结构和进度起到控制作用。建筑竖向结构包括核心筒体、剪力墙、框架柱、框架梁等,这些构件能够采用滑模法或爬模法进行施工。滑模法和爬模法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械化、标准化程度较高,机械化装配作业成为发展趋势,整个施工中模板只需一次组装,然后通过机械提升,重复利用形成循环模式,从根本上节约大量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基本实现机械化操作施工;二是结构整体性好,滑模板和爬模板施工采用了分层浇筑且具有很好连续性,所以不易在层间形成施工缝。
1.4 建筑泵送混凝土技术
泵送混凝土是通过柴油泵(电泵)压力,让混凝土沿提前规定管道输送,在管道出口处进行混凝土浇注作业。我国泵送浇筑砼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技术水平提升快。泵送混凝土作业对拌制环境条件、石料配合比、骨料间级配关系、添加剂成分及比例等,才能对混凝土强度、初凝时间、观感质量和耐久性达到要求。混凝土在泵送中要有良好流动性、阻力小、不离析、不易泌水、不堵塞管道。
1.5 建筑施工缝控制技术
建筑楼板和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易产生裂缝,其原因主要是混凝土强度偏高、用量大、浇筑时间控制不到位等情况,多数存在于建筑的地下车库部位。施工缝出现会影响下一步施工,使得建筑整体结构安全系数下降,需要有效技术措施进行控制裂缝。地质勘探和地基设计时对深基坑和土质较复杂的地基,要进行全面探查出具详尽的勘察报告,对软弱或含水量大的区域进行特殊处理加固,设置建筑沉降缝,以使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自由沉降且内在的应力进行释放和转移,沉降缝宽度与长度按实际情况和规范进行合理设计留置。在楼板钢筋要选用延性较好钢筋。春秋季节温度较低施工时干缩性形变量变大,沉降会随荷载和结构的变化产生导致建筑裂缝,需格外注意施工技术的运用。支模前需用水浸透,在温度较高季节施工时要防止稀释混凝土水分,导致含水率降低以至于结构强度降低。梁、柱、墙板的结合部要分层浇筑和振捣,保证结合部不产生裂缝。混凝土初期凝固之后最终凝固之前要及时抹压、拉平和收面。做好混凝土养护,早期养护需在表面覆盖草垫麻袋,随时浇水保持湿度,减少表面收缩,防止开裂的情况出现。对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更要采取有力措施,采用通水释放水化热,防止水化热同时在多处出现。
2 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2.1 科学合理工程设计
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关系到建筑质量和功能性要求,是工程造价的基本保障。土建施工前需对建筑功能性要求进行分析,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地质施工条件、气候因素、环境规划因素和施工地周边建筑分布。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做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对土建施工阶段工序进行合理规划,做好施工阶段相关技术条件准备,土建施工中要严格按合同约定内容进行,控制好土建施工的技术要求。
2.2 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前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配置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等材料,要把配置方案在法定建筑试验机构做级配、强度、耐久性等实验以满足实际建筑工程要求,在实际的土建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级配后的试验室配比进行施工。混凝土中砂子,石子和水泥等各成分间相互影响较大,所以施工中需要严格执行级配方案进行。
2.3 针对不同结构选用合理的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不同结构需要在施工中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建筑上部楼体承载力较小,但风力对楼体影响大,下层结构楼体承载力大,但受风力影响小。所以在土建施工中要使建筑下层结构刚度大,承重墙、承重柱较多,而对建筑上层减少墙体和承重柱数量,这样才能充分的利用建筑结构内部空间。建筑功能和建筑结构往往相矛盾,现实中要求建筑下部空间大,上部建筑空间小,需要设置建筑结构转换楼层结构以满足建筑要求,带有转换层的上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和带转换层的下层剪力墙结构中转换层高度影响建筑抗震性能,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结构选取合理的施工技术。
2.4 提升施工队伍素质和技能
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需要及各部门间有效协调和合作,施工企业管理系统和指导方针不得出现内部分裂互相争斗。施工企业为提高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人员进行建筑知识、职业常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2.5 工程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
建筑施工中要把整个工程分成若干的分部分项工程,然后对各分项工程进行过程性评估,预算成本,尽量降低利润较高或者潜力较大的工程施工成本。做好施工进度控制,施工企业要根据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工期、施工方案和目标合理施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和施工进度管理的有效作用。
2.6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2.6.1 强化危险源辨识和有效的现场管控。危险源的存在是酿成事故的潜在因素,要加强辨识和确认危险源,严密监视危险源安全状态,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指令。定期检测危险源工艺参数、评价等级和危险物质,建立危险源安全日常巡查档案。建立并执行危险源急救方案,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定期对重点防火部位进行消防及疏散逃生演习。
2.6.2 做好风险预估和安全评价。施工项目需要以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或以实际评价对象为参照标准,采用有效方法法对固有危险性较大,安全管理现状和企业现实危险性进行客观准确评价,构建完整安全评价体系和针对性管理方式。
2.6.3 加强安全教育和意识培训。把安全教育学习和培训常态化融入管理之中,抓好新进员项目总包单位、项目分包单位、作业班组安全生产“三级”教育。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建筑土建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施工规范和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以达到建筑设计要求和目标,要加强项目施工进度、造价和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促进我国建筑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同波.建筑工程中影响施工的部分设计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施工技术 2011(01)
[2]岳世宏,陈淑贤.超高层建筑利弊分析[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3)
施工质量技术 篇7
1 路桥工程施工技术
1.1 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灌注问题
1.1.1 堵管。
预防措施:商品砼必须由具有资质, 质量保证有信誉的厂家供应, 砼的级配与搅拌必须保证砼的和易性、水灰比、坍落度及初凝时间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现场抽查每车砼的坍落度必须控制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以内。灌注用导管应平直, 内壁光滑不漏水。
1.1.2 桩顶部位疏松。
预防措施:首先保证一定高度的桩顶留长度。因受沉渣和稠泥浆的影响, 极易产生误测。因此可以用一个带钢管取样盒的探测, 只有取样盒中捞起的取样物是砼而不是沉淀物时, 才能确认终灌标高已经达到。
1.1.3 桩身砼夹泥或断桩。
预防措施:成孔时严格控制泥浆密度及孔底沉淤, 第一次清孔必须彻底清除泥块, 砼灌注过程中导管提升要缓慢, 特别到桩顶时, 严禁大幅度提升导管。严格控制导管埋深, 单桩砼灌注时, 严禁中途断料。拔导管时, 必须进行精确计算控制拔导管后砼的埋深, 严禁凭经验拔管。
1.2 墩身施工。
承台混凝土上的杂物需要进行及时的清理。当浇筑墩身时, 要分层进行, 振捣密实。完成浇筑后, 进行灌注托盘和顶帽混凝土。柱顶一般使用人工打磨的方法。
路桥的施工离不开钢材, 比如:钢材模板。模具的强度一定要得到保证, 在安装时需要涂上脱模剂, 再加贴防漏胶条。施工之前的模具取样试验不能忽视。
1.3 盖梁砼施工控制要点。
为确保砼浇筑及外观质量控制, 盖梁砼施工要求如下:
1.3.1 砼拌和质量控制要点:
要求砼有效拌和时间不小于90秒, 砼坍落度宜控制在90~120mm之间 (砼坍落度太小易出现孔洞、露筋等外观质量事故;坍落度太大易出现气泡、麻面、水文等外观缺陷) , 坍落度具体大小根据当时气温、运距、部位及砼浇筑速度等因素具体确定, 以保证砼的拌和质量。
1.3.2 砼外加剂的控制:
为确保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砼拌和时外加剂应严格按配合比要求进行计量添加, 外加剂的添加应按每盘砼拌和用量严格称量加入, 高标号砼要严格控制好外加剂使用, 要求使用袋装计量法添加外加剂。
1.3.3 砼振捣:
为确保砼内实、外美, 表面光洁、无气泡, 砼采用分层平行布置振捣点, 振捣点间距不大于40厘米, 砼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30~50厘米, 振捣时要避免出现过振、漏振, 振捣棒严禁接触模板, 振捣时间控制在30s~45s/点为宜, 一般振捣到砼表面平坦、泛浆及无气泡为止。预应力砼振捣时, 捣固棒不能接触到波纹管, 以防止波纹管破裂进浆。砼严禁采用不间断连续式振捣方式, 应采用间断式连续振捣方式。
1.3.4 砼施工连续性控制:
为避免盖梁出现施工缝或冷接缝, 要求盖梁砼浇筑应从墩柱顶向两端连续进行, 上下层砼浇筑间隔时间不宜超过90分钟。浇筑时必须配备2台砼运输罐车才能进行砼浇筑, 盖梁浇筑前砼拌和站要求必须配置发电机, 以确保因故停电砼能连续浇筑。
1.3.5砼完成面表面质量控制:
为确保盖梁顶面砼平整、密实、无裂纹, 要求砼表面应进行二次收面、压光。
1.4 中跨合拢段施工。
在合拢中跨前需要做的工作是:移掉一个T构挂篮。合拢段吊架的选择一般是使用挂篮内外模滑行梁以及底模前后横梁。合拢段模板施工需要将梁段上预留孔将挂篮的内外模和底模挂在梁段上。合拢段施工的过程如下:a.把紧挨着的两个T构梁面上的杂物全部移除。b.需要配置配重水箱, 将少数必须机具放在指定的地方。c.把相邻两个耐目上的全部观测点标高准确无误的测量一遍, 之后将永久支座进行锁定。d.把T构对应临时支座移除掉, 对临时支座拆除后梁面所有观测点标高进行精准的测量。e.要确保合拢段相邻两个梁端顶面标高高差和规定符合, 然后才能进行合拢段施工。
2 路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当前, 我国路桥的质量存在诸多问题, 安全性难以保证。尤其是近几年, 铁桥坍塌事件频发发生,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 笔者认为加强路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迫切需要相关人员对其严格把关, 应将一些不符合安全系数的路桥进行拆除。而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可以归为一下几类:管理不重视、设计不合理、施工不明确等等, 往往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之中仅仅看重极限状态, 而忽视了耐用性。本文就究竟如何才能控制好路桥施工质量展开探究:
2.1 充分重视结构的耐久性。
路桥结构的耐久性即路桥的使用寿命, 如果保证路桥的使用年限尤为重要。当前, 路桥建设之中往往忽视了使用年限, 因此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应该充分考虑使用年限, 做好维修工作, 定期更换, 切实保证路桥的使用寿命。
2.2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范。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对促进路桥工程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能够有效防止一些不必要的认为失误, 切实保证路桥的安全和耐用性。因此, 我国工程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制度规范的监理健全, 制定相关文件对其进行编制, 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 用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
2.3 开工阶段。
开工之前, 应充分了解设计方案和具体要求, 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该方案才能够保证工程后续工作的开展。此外还应该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情况。具体工作应该设计到图纸的设计、工地的考察、水源及电缆的使用情况等等。
2.4 施工阶段。
把好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施工质量关。浇筑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在这一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连续浇灌”这一原则。外界的环境变化也应该考虑到, 这样就能很好的掌握凝土的温度以及含水量。对添加剂也要严格的保存和管理。在进行振捣时, 不要让振捣器和钢筋网接触, 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此外, 间距和时间也要处理好。有关部门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和设计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 对设计和施工中注意的要点要了解, 比如: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作为施工单位, 在进行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文件进行施工。当有出入和差错时, 要和设计的人员进行沟通, 以及时的进行调节。浇筑模板的构建和清理工作也一定要做好。同时, 严格控制水平线和垂直线。为了给混凝土脱模和浇筑质量提供基础, 需要将模板清理工作做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强化路桥施工技术控制路桥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我国相关部门予以充分的重视, 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促进施工单位的长远发展。
摘要:当前,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人们对路桥建设的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国的路桥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水平, 不利于工程单位的长远发展, 基于此, 针对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进行探究,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技术,质量
参考文献
[l]吴玉洲.浅谈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及优化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11) .
[2]郭宝珍, 王鸯, 徐可可.浅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13) .
施工质量技术 篇8
1 梁柱钢筋绑扎技术质量通病
1.1 墙柱钢筋偏位
所谓的墙植钢筋偏位, 就是纵筋外伸常发生偏位情况, 对结构受力及抗震性能构成严重影响。—般来说, 造成墙柱钢筋偏位的原因有制作箍筋内包尺寸与设计要求不符;钢筋骨架已经绑扎完毕后, 工作人员任意地踩踏、动摇;或因施工作业组对混凝土保护层的重视不够, 垫块被挤碎, 垫块设置不均匀及数量不足、厚度不一致等。
1.2 同一连接区段接头过多
在钢筋施工中, 由于同—连接区段的受力钢筋接头太多, 导致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数值, 对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有钢筋配料人员巯忽大意, 未合理搭配好材料的下料长度, 或者为了减少钢筋废料而不按规范开料, 对某些不允许采取绑扎接头的构件缺乏技术考虑等。
1.3 保护层不准
板钢筋的马蹬尺寸有误或变形, 致使上部保护层过大;保护层砂浆垫块数量不足, 或厚度不准;再者, 施工时采用塑料垫块的墙柱, 由于塑料垫块质量较差, 对保护层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1.4 箍筋长度不准
一般导致钢筋施工时箍筋长度不准的原因有:因工作人员操作大意, 导致两个箍筋或里或外串动在骨架;绑扎前没有按照规定定位箍筋宽度进行定位或定位不准确。
1.5 间距不均匀
由于主筋或者箍筋的间距不一致, 钢筋配料数目不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导致钢筋间距或小或大;绑扎人员操作不仔细, 没有依照图纸规定绑扎, 导致主筋或箍筋间距不均匀。
1.6 露筋
拆模后, 不时会发现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会有钢筋露出,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钢筋成型尺寸不准, 或由于绑扎不当, 导致骨架外形尺寸过大, 局部接触模板;保护层砂浆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等。
1.7 钢筋遗漏
施工管理不当, 未事先研究图纸及钢筋安装顺序, 施工质量技术交底不到位;钢筋配料数量不足;对施工图纸理解不深入, 不清楚设计总说明中的钢筋通用条款;或因设计单位—般对框架节点等问题没有做细部设计, 导致节点钢筋拥挤, 最终造成施工时钢筋的遗漏。
2 梁柱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2.1 原材科的控制
首先钢筋的进场必须根据工程进度有计划地运进施工现场, 由专业工长根据项目计划进度和实际情况, 将材制规格、数量上报项目部材料组, 由项目部材料组联系供货商将材料运进现场。钢筋的安装应采用现场加工、绑扎、焊接连接方式。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等按施工详图及有关规范进行控制。在钢筋和模板之间, 用不低于设计图纸设计强度的砂浆垫块隔开, 并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垫块应设置合理, 匀散布置。绑扎钢筋前, 校对成品钢筋的规格、形状、直径、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 准备好控制保护层厚度的砂浆垫块, 在模板上画出柱墙的钢筋布置线, 形状和数量, 对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 应先确定钢筋穿插部位的顺序, 并与木工讨论支模与钢筋绑扎的顺序, 以免两道工序的影响造成返工。
2.2 严格规范钢筋锚固长度
梁柱节点区受力复杂应力集中, 是钢筋交错纵横部位, 是抗震优先保护区域。为此, 粱柱钢筋的连接要避免在这个区域进行, 钢筋的任何连接方式都是对整根钢筋的削弱。所以规范规定, 梁柱节点区域不允许存在钢筋接头。另—个粱钢筋弯折问题, 粱钢筋在柱子要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施工中应严格按设汁要求制作箍筋, 并保证其与柱纵筋绑扎牢固, 不得遗漏任何一个绑点;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绑扎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三种方式进行连接洞身系统支护锚杆—律接长与过流面钢筋网焊接, 以增强整体性和锚固性。
2.3 保证保护层厚度
在钢筋混疑土结构钢筋绑扎施工中, 粱柱交接处, 当墙柱变截面时, 框架梁的上排主筋是穿柱立筋的外侧而过。因为从受力方向来说是由梁传力给柱, 所以粱筋如果在外, 这部分筋的应力将是由柱的保护层来受力, 这毫无疑问是不行的。从美观的角度上, 粱筋如果在外, 如果要保证保护层厚度, 会增加粱厚, 使梁宽度大于柱宽度, 这也毫无疑问是不允许的。所以梁外筋只能从柱外筋内过。如果是柱纵筋与梁主筋如果错开, 梁主筋在环绕柱纵筋那部分要弯折1/6的数值, 应该注意的是, 板筋绑扎完毕后, 应在已绑扎好的钢筋上部布设木板, 便于施工人员行走, 避免板筋因踩踏而导致变形;并根据有关规定放置足够数量的垫块, 并使用质量合格的塑料垫块, 垫块应相互错开, 匀散布置。在钢筋和模板之间, 用不低于结构物设计强度的砂浆垫块隔开, 并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等按施工详图及有关规范进行控制。
2.4 注意与其他部位节点钢筋工程的配合
在钢筋接头焊接前, 采用铁刷将施焊范围内的浮锈、漆污等清除干净。在钢筋架立安装后, 应避免发生错动和变形。钢筋绑扎前要认真对照设计图纸确定方向尺寸, 钢筋交叉部位, 严格按设计图纸钢筋绑扎网和绑扎骨架的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要求绑扎, 注意钢筋间距、位置的准确, 绑扎点牢固。板和墙的钢筋网靠近外围的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扎牢, 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 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
3 结语
随着我国近几十年国力的增强, 钢筋混凝土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当中, 其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比重十分巨大。但是受到我国国情影响, 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着许多粗放型因素, 这也导致了工程中钢筋工程的施工管理力度不足, 致使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质量通病时有发生。本文针对梁柱节点钢筋绑扎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采取加强质量控制、加大施工管理力度、提高现场施工质量等预防措施, 将其危害降至最低, 从而达到延长建设项目使月寿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栋栋.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案例150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李国安.钢筋工操作技能培训文本.天津科技出版社, 2008.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篇9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在快速发展, 取得较大的成就和影响的同时, 也出现了各种问题, 一些公路的建设水平和质量不理想, 其中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和耐久性问题就变现的较为突出。沥青路面的破坏因素有很多, 包括超载、气候、地质等, 很多情况下病害的产生因素具有一些共性,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质量变异, 能够保证路面施工质量达到均匀性。
1 原材料变异性分析及质量控制
1.1 沥青材料的变异性及质量控制
沥青材料的强度形成是由集料骨架作用和沥青胶结材料决定的。所以沥青材料的特性直接决定了路面形成质量, 沥青指标包括针入度, 针入度试验是国际上常用的测定粘稠沥青稠度的一种方法, 通常针入度值越小, 表示沥青越硬;相反, 针入度值越大, 表示沥青越软。软化点, 沥青没有明确的熔点, 随着温度的升高, 沥青会逐渐软化。软化点就是在特定试验条件下表示沥青软硬程度的一个条件温度。延度, 沥青的低温延度与开裂性能关系密切, 通过在规定的速度和温度下, 拉伸标准试件的两端直到断裂的长度能够得到沥青延度。
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是随着沥青粘度的提高而增加的,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首先取决于矿料骨架, 并阻碍剪切变形。相同的集料和级配组成条件下, 随着沥青针入度的减小, 沥青的粘度和沥青混合料粘聚力有明显的提高, 同时内摩擦角也有所增大, 表明高温稳定性能增强。
提高沥青质量的途径要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制度, 使用优良的稠油资源,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 改善沥青的运输、存储储存条件, 要注意尽量减少沥青的老化, 建立严格的检验制度, 对沥青进行多指标、多单位、多层次的检验。
1.2 集料变异性分析及质量控制
集料时影响路面的主要因素, 起到骨架作用, 时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来源。粗集料通常要求采用石质坚硬、洁净, 形状接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 并与沥青有较好的粘附性, 细集料通常要求洁净、干燥、粉尘含量低。集料指标包括压碎值、磨耗损失、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坚固性、针片状含量、软石含量、粘附性以及棱角性等。
集料级配的变异性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组成, 从而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 影响集料级配的因素有加工破碎机振动筛筛孔、加工的料源、破碎机筛网的材料、破碎机的产量以及取样方式等。集料加工时要注意采用反击式破碎机生产, 筛网应为方孔振动筛, 筛孔设置必须合理, 破碎机必须带有除尘设备。
2 压实度、平整度以及路面离析质量控制
2.1 压实度控制
择合理的压实工艺是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环节, 合理的机械组合及足够的碾压遍数是沥青混合料得到良好压实的保障。常通过测试路面空隙率的大小和变异性来评价压实工艺的优劣。压实良好的路面必然要求路面空隙率分布均匀, 既不欠压又不过压。
压实度影响因素有碾压工艺, 碾压遍数对压实度会产生直接影响, 在碾压初始阶段, 压实度会明显增长, 当压实度增长到一定程度后, 便增长缓慢;压实设备组合上, 钢轮压路机依靠其强大的振动力把沥青混合料碾压密实, 而轮胎压路机的压实是搓揉压实, 通过胶轮的搓揉作用使混合料骨架重新排列而密实, 压路机本身技术参数以及振动轮数与驱动形式等也对压实度有很大影响。
施工时混合料温度, 包括摊铺温度、初压温度、复压温度以及终压温度等对压实度影响, 变现为随着温度的增高, 混合料温度本身的变异性增大, 导致压实度的变异性也随着增大。
对压实的控制要采取确的碾压工艺、配备足够数量的压实设备, 合理设置压路机技术参数, 以合理的速度“高频、低幅”碾压, 获得良好的压实效果, 在合适的温度下碾压, 同时在碾压过程中, 尽量缩短碾压段落, 应根据其最大粒径选择合理的碾压层厚度, 雨天要停止施工, 热拌沥青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的过程中, 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小其离析。
2.2 平整度质量控制
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有人、路基施工质量、基层施工质量、施工机械以及路面材料等。摊铺机技术参数的选择上确定合理的摊铺宽度和摊铺速度, 调整好摊铺机熨平板初始仰角, 摊铺速度如果过快、过慢, 均会影响摊铺质量。保持螺旋摊铺器通道内的沥青混合料数量处于螺旋直径的三分之二的位置, 摊铺机停机次数尽量要少, 停机时间要短。
碾压设备的技术参数设置、碾压工艺、碾压温度、碾压的速度、路线、次数等要合理确定, 调整振动压路机的振幅和频率, 复压阶段采用钢轮同胶轮相结合, 合适的碾压速度可经试铺检验后确定。碾压温度控制上, 初压时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轮迹明显, 复压时胶轮压路机易粘结沥青细料, 影响表面平整, 温度太低则会影响碾压密实度。压路机碾压速度不均匀、急刹车和突然起动、随意掉头转向、在已碾压成型的路面上停置等。
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1 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特点
路面工程涉及面广, 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 由于施工流动性大、施工周期长其特点表现为影响质量的因素复杂, 容易产生质量变异, , 从对路面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来看, 可以分成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两类, 质量检测不能拆卸, 即使发现问题也不可能像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处理, 路面工程施工项目由于工序交叉多, 隐蔽工程容易产生错误判断, 受到进度和投资的制约。
3.2 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齐全, 在施工期间不发生有碍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要具备的施工设备要包含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压路机、非接触式平衡梁、路面铣刨机、路面切割机等。
业主在质量控制中制定质量规划和质量目标, 并监督其正常运行, 促使质量规划和质量目标得以最终实现。承包方进行原材料质量控制, 投入满足质量和生产要求的机械设备, 进行生产配合设计、过程控制试验、产品中间交验自检以及施工生产过程的必要调整。监理建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 负责进行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以及现场监督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出现质量问题及时向业主汇报。
3.3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应用施工控制图, 及时发现和确认必然因素造成的施工变异, 监测目标中具有明显影响的是压实度、平整度以及路面厚度等, 压实度能够保证路面具有较高的抗弯拉性, 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但如果压实度过高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太小, 产生推挤破坏。平整度对路面行车安全和舒适度有重要作用, 路面平整度不达标会在轮胎的振动冲击下加快破坏。路面厚度直接影响到路面结构的强度、压实度和平整度等指标。
通过施工控制图能够区分引起质量变异的因素是异常原因还是偶然原因, 增强了承包商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 直观看出某一阶段或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各项指标的受控情况, 为业主提供验收依据, 做好质量记录, 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资料依据。
摘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破坏和耐久性问题。通过对沥青路面原材料、混合料的变异性分析, 介绍了路面压实度、平整度以及路面离析病害的质量控制措施, 对施工过程中, 质量控制特点、要求以及控制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质量控制,公路
参考文献
[1]袁维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指标选择研究[M].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8 (5) :1.
[2]杨舒豪.宝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 2011:36-37.
[3]孟凡青, 王昕.工程项目建设中质量管理与控制[J].煤矿现代化, 2010 (4) :128-129.
路基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篇10
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应对工程建设对象的施工生产进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确保使其能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抗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要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精心施工, 确保工程中间施工质量, 做出真正的优质精品。
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一个好的开端将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作优质铺垫, 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如果发现导线点、水准点无法闭合或已施工的材料不可用, 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因此路基开工前应对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试验方法, 路基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全面熟悉施工设计图纸, 对挖方、借土场和料场的路堤填料进行取样试验。做好导线、横断面检测与补测, 增设水准点、中线、水准点复测等施工测量工作, 所以具体的施工准备的要点总结如下:建立本项目的质量监理控制体系;确定质量标准, 明确质量要求;检查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场地质检验收;施工机械的质量控制;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 路基工程中间质量控制
2.1 填前
虽然已考虑由于沉降变形对路堤结构断面及将来施工产生的影响, 为了避免处理方法实施不当, 影响路基的稳定。在路堤设计时, 仍需要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化处理, 路基填筑之前的质量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原地面的质量检验, 检查有无软土地基是否清淤是否彻底, 已经清淤、清场。具体包含:确定最佳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选择合适的压实机具;摸清土的含水量与土的性质之间的关系;疏通路基两侧的纵、横向排水系统;认真清除地表不良土质, 选用适宜的填料;对下层路基的质量检查。
2.2 路堤中间填筑
预压沉降量无法预计, 尤其我区大部分路网工程为旧路改建工程, 因此必须要首先应根据压实机具确定压实厚度, 施工时若不控制层厚, 压实机具无法振动深层, 应水平由最底处开始分层施工。压路机碾压过程是一个极易被施工人员忽视的问题, 若施工不当, 导致新旧路基沉降差异大, 受力不均, 机手往往嫌此项工作枯燥、单一无味, 最终造成路面网裂, 水泥路面断板。路拱虽也成型, 可以排水, 但总不是很理想, 很难做到“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原则。虽然压路机不完全遵循碾压原则也可以达到要求压实度, 但是路基乃至整个公路工程中的任何一个施工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 你若不遵循碾压原则, 压实度检测数据便不是那么具有代表性。也有可能会造成路基的沉降, 从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甚至破坏整个路面结构。施工单位自检人员应按规定频率检查各层的压实度。只有分层控制填土的压实度才能保证全深度范围内的压实质量。规范规定每2000m2抽检4处, 监理单位要加大对薄弱地点如路基边缘、填挖结合处、施工结合处的抽检力度, 以防止压实不足处漏检。必要时可增加检查点数, 杜绝施工单位往往感觉工作量偏大而减少自检频率, 为工程埋下质量隐患, 造成压实不足处漏检, 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路基填筑时, 为避免造成路基开裂。无论挖方或填方, 现场施工均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 对于不连续作业的工作段, 同类填料累计厚度不宜超过0.5m。衔接处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 不同性质的土标干和最佳含水量均不相同, 应分别填筑, 不得混填。若为同时填的两个地段, 则应进行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米, 分层交错衔接, 为防止漫流、聚积和下渗, 需要排除到路基范围之外, 将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进行拦截, 对于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 应予以截断, 以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并经常检查施工控制桩, 不断进行试验检测, 施工期间每半年至少应复测一次水准点;需要随时对地质有变化段土质进行实验, 确保所用材料为可用填料。
不要为图方便不按土石方数量做标记, 或直接取表皮土做单个试验, 不做平衡试验。应做一次标干, 并且取土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以确定所用标干确实具有代表性。实际填筑时, 使其在最佳含水量±2%内进行碾压, 要随时检查路基土的含水量, 当路基加宽度大时, 路面加宽中的一部份在老路基的路肩上, 旧路路基改建, 路基加宽大部份是中线偏离旧路中线一边, 当然对施工和路基稳定性来说, 需要两侧各加宽一半有利这里特别要强调台阶是内倾的, 内倾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m。这时现场施工就必须将地基上的杂草彻底清除后, 要特别注意新旧衔接处土质台阶的处理。
边坡作为路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陡缓程度, 所以在现场施工中同样忽视不得。路基中间施工留下的推堆区也应随时检查, 发现后及时处理。直接影响到路基稳定和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现场施工人员要随时检查, 保证路基的施工宽度, 防止边坡过陡, 路基滑动而影响其稳定。易引起坍塌或滑坡, 而影响行车安全, 边坡过缓, 对于自然横坡陡于1:5的, 以路堤填筑过程中, 为了确保路基边坡的整体性、稳定性, 要保证根据设计要求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2~4%内倾台阶, 引起土石方工程数量增加而加大施工成本, 杜绝边坡贴补现象, 边坡的施工放样一定要精确, 路基施工测量放样是个很重要的工作, 若边坡实际土质与设计勘探的地质资料不符, 应严格按照设计坡度施工, 但如果土质较设计的松散时, 应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修改设计的意见, 批准后再实施。在路基质量检查中, 要注意路基施工过程的测量放样。有些地方很容易被施工单位忽视, 每挖一定深度后应进行复查检测, 尽量避免路基宽度不足, 路基的中线偏位, 填挖方边坡与设计不符等现象, 这些都会形成路基的施工质量通病。国外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在任何时候抽查, 非常注意路基施工过程的测量放样, 每层填土都要恢复边桩, 都要检查桩位。
3 附属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配合比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现场应使用量斗和铁皮垫, 以确保路基与边坡的稳定, 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暗沟等砌体要保证具有足够的施工强度。以作为隐蔽工程, 要及时养水, 保证其渗水作用。挡土墙作为路基防护的重要砌体, 底面必须放置在设计高程上, 应经常检查墙身坡比, 必须经筛选和清洗, 基础必须埋置在地面以下, 要保证施工尺寸与设计尺寸一致, 以开挖基坑前, 应核对地质情况。最好使用坡比板, 使其确实起到保持路基稳定的作用。
4 其他必要的控制措施
(1) 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 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是确保质量的关键。
(2) 其它因素的控制。
施工人员情绪不佳, 民事纠纷, 管理工作人员作风不深入, 报酬不合理, 劳动强度高, 劳保条件差, 都可能导致人为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这些因素不可忽视。因此, 监理人员和检验人员也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抓好质监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管理工作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 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5 结束语
总体来说, 从以上几点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要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首先要以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为依据, 抓好现场施工质量, 从而尽最大努力, 将工程做到最好。有一份合理的设计,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做到施工与放样一致, 放样与设计一致, 以试验检测为主要技术手段来指导施工, 反之而行, 其最终结果只有导致路基沉降变形, 影响行车安全甚至无法行车, 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摘要:从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路基工程中间质量控制、附属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其他必要的控制措施等四个方面具体探讨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对工程建设对象的施工生产进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
关键词:路基工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篇11
关键词: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 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作为建筑行业的产品,具有投资大、工期长、建设地点有限、工序复杂、易受外界影响等特点,因而其施工质量往往难以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尤其在施工阶段,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了其施工质量,因此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同等重要。其次,工程的質量管理是一个社会体系工程,在可行性分析、勘察与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都存在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问题。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是建筑项目整体的核心,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手段有效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能否符合国家法规,以及项目投资者的要求。这也就决定了工程的使用价值、寿命以及经济效益。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技术问题
2.1 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问题
在工程施工中,与混凝土相关的技术是重点,尤其是与框架和剪力墙相关的部分。因为一旦混凝土技术出现问题,会直接威胁到项目的安全。其次,混凝土质量得到保证,是工程开展施工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单位由于考虑环保问题,已经着手使用商品性混凝土进行施工,但是随之也会出现商品性混凝土问题,例如:搅拌站运送混凝土的距离偏远等因素,均可能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在混凝土用于施工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当振捣棒伸入深度不够的话,就容易引起振捣不严实的问题,进而导致蜂窝麻面和孔洞等相关的质量问题。
对于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首先需要做的是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例如:在原料的运送中,要依据距离和楼层之间的高度去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具体情形,工程控制人员需要对原料的搅拌时间及时调整。除此之外,也需要对振捣间距实施控制,振捣时应该保证原料的表面有出浆现象。此外,对于原料的密集分布点则需要人工振捣,并需要用带刀片的工具来振捣,其振捣时间应该低于混凝土完成初凝所需的总时间。
2.2 工程施工中钢筋的问题
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建筑市场难免会有不合格材料的出现,例如:再生钢筋,此类钢筋曾经在工程中使用过,其自身抗拉强度达不到相关的规范要求。此外,很多再生的钢筋其生产厂家的加工条件极其有限,出产的钢筋抗拉力度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其用于绑扎、搭接以及焊接的部分不能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其中一种现象是,许多梁板之间钢筋的搭接位置不恰当,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有些纵筋的搭接没有依据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错开,尤其是用于抗险的箍筋,技术质量不过关。
还有一种现象是,板底钢筋大多有垫块不够的现象,板顶钢筋一旦出现马镫支撑不足,极易引发安全隐患。另外一种现象是,梁内纵筋之间的间距不够,易引起后期的混凝土浇灌不便进行。做好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必须要求工程建立完备的审查制度,对购入的材料进行严格抽检,禁止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参与施工进程。例如:在选取钢筋时,需保证所选钢筋在符合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及时做好后续工作,对绑扎的钢筋数量和位置仔细检查,严格依据施工图纸进行核对。
3 加强工程施工中质量的控制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企业工程质量的责任制
要想使企业的管理合法有序,就必须对工程的各期项目实行责任制,遵照“谁领导,谁负责”的原则,使工程的企业经理对其所承担建设的项目质量承担终身责任。具体而言,就是工程企业把其精干主体作为出发点,把企业的管理形式由金字塔式转变为扁平式,通过步步落实人员、材料、设备、工序、技术措施等各方面的责任,从领导到员工,做好每一步的工作。此外,企业需要对其内部的市场机制、服务机制、监督机制、用人和分配机制等进行有效的完善,使工程的质量责任制得到落实。
3.2 鼓励企业各部门各负其责
首先,在施工进程中,企业必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做好对企业人员的有效管理,其具体方针如下:
①明确各岗位的任职制度,在员工的选取环节上严格把关,并在优选成员的前提下,重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和配合。②重视工程项目与劳动力之间的供需均衡,通过对企业劳动力供给的有效安排,来保障项目的需求。③企业应该把引进来与走出去作为其发展模式,定期组织企业员工进行外出交流和学习。或者聘请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从各个方面提升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当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得到提高时,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并且为企业的经济利益做出卓越贡献。④工程的项目管理应当注重“标准化”施工,突出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通过标准化管理,工程企业不仅可以克服以往工程管理中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问题,而且可以改善一线员工的工作环境,规范职工行为,从而使企业职工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与丰富多样的工作生活。
3.3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3.3.1 组织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在施工前,需要企业和技术人员组织施工技术的全面交底。工期长、工程复杂的项目可分基础、构架、组装以及装修四个阶段,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各分期工程在施工前,首先应该由项目的负责人向技术人员、各班班长和工种组长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各分期工程在施工时,应由施工的技术人员和组长向工人进行交底。交底的内容具体包括图纸、施工设计、各期工程以及施工安全等。通过技术交底,强调对尺寸、轴线、标高、预埋件、材料规格、配合比及预留孔洞的要求,明确工程配合、工序搭接、施工进度及方法等安排,保障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3.3.2 施工进程中的材料控制
在采购工程所需的材料时,必须对原料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考虑与对比,选取材料质量有保证的商家。此外,需对材料的进出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其周转,减少其占有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耗费,同时也可以满足各期工程对材料的需求。
3.3.3 施工进程中机械的管理
在施工进程中,依据工程项目施工的规模、工期要求及特点,同时奉行可行性、必要性与经济性的宗旨,来选取所需机械设备的引入形式。实践表明,机械的引入形式包括承包、自行采购及调配等,具体选取何种形式,需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决定。此外,机械的选取必须注重配套,实行人机一体的三定原则,即定人、定岗与定责任。
3.3.4 施工进程中的工序控制
在工程建设中,通常所说的“作业”即为工序,它是生产工程的基础阶段,也是工程组织建设的基本单元。工序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工程的质量。其中,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项目、钢筋项目、抹灰项目和模块项目的工序质量,是工程管理与控制的关键所在。
3.3.5 施工进程中的环境控制
施工环境对工程质量所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范围比较广。例如:工程的技术环境,比如水文、气象、工程地质等;工程的管理环境,即質量的管理制度与保证体系等;工程的劳动环境,即劳动组合、工作面、劳动工具等;工程的人文环境,即社会治安、富裕程度、风土人情等。鉴于环境因素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施工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开展施工地带的环境,做到因地制宜。
3.4 工程竣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工程竣工阶段必须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原因在于它是确保工程质量好坏的最后一步。其主要管理手段包括保护建筑成品和修复局部缺陷。在施工接近尾声时,大部分建筑已经完成,但仍会有小部分建筑正在施工,倘若不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已完成的建筑,一旦发生损伤,就会严重损害整体工程的质量。损害情节严重的,甚至难以迅速恢复原状,造成工期拖延、财物等的浪费。加强建筑成品的保护,需做到以下两点:①加强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②合理安排工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成品,避免因工序的安排不当而造成工程的意外损伤或局部缺陷。此外,当工程发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保证局部缺陷能够得到及时修复,有效防止工程质量的严重损伤。
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提高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相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当今科学技术,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最终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宗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防治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王恩华.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施工质量技术 篇12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一) 关于仔细审查建筑图纸的管理工作。
建筑图纸是具体施工的基础, 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施工前, 必须要重视建筑图纸的审查管理工作, 确保其能够顺利完成审查工作。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必须要认真、细心、全面地进行审查, 尽可能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产生。
2、具体操作的技术人员要对建筑图纸掌握的非常熟悉, 以便保证施工能够顺利开展。
3、要保证建筑图纸上的设计明细与合同上规定的全部相吻合。
4、在具体审查建筑图纸的过程中, 要对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预估, 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和措施[1]。
(二) 关于技术交底的管理工作。
技术交底指的是由具体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者是分项工程的领导, 给施工技术人员做出的技术性交待。每项技术交底是建筑工程后期检查和验收的依据。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保证具体施工技术人员非常熟悉施工总平面图, 资源分布, 主要施工质量标准和各项工程保障措施。
2、保证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工程施工特点, 工程施工内容, 具体施工范围。
3、如果在施工中, 采用新的技术和设备, 或者是运用新的原材料, 主管技术人员一定要向施工人员交待清楚。
4、如果工程设计发生变更, 技术人员不仅要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还要向工程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5、在技术交底过程中, 当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时, 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证安全的应对措施[2]。
(三) 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工作。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整个建筑项目施工的重点, 引导建筑施工的全过程。
1、保证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 安排切实可行的施工程序, 规划好工程工期的进度, 确保每项施工技术与施工标准和规范要求相符合, 要综合考虑原材料, 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因素, 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施工器械设备的选择, 不仅要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 而且也要注意性价比, 尽可能地减少成本。
3、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和质量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降低资金投入费用。
4、在施工中, 采用新技术、新器械设备、新施工工艺时, 为了实现能够高效科学地使用目的, 应该做出具体的施工措施和方案[3]。
5、合理科学安排施工工期, 做出具体的施工人员和器械设备使用计划, 衔接好各项目之间的施工, 保证工程施工的工期在规定时间内竣工。
(四) 关于技术复核和质量控制的管理工作。
复查基槽上口的开挖线, 复查建筑物龙门板的标高以及轴线, 把建筑物控制网和桩基要做好定位, 同时确定控制点, 建筑物楼梯和钢架等的大样图要仔细复核, 复核主要沟、各个管道的标高以及坡度。要保证技术对全部的构件实行技术复核。
二、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策略
(一) 处理建筑施工质量问题
1、完善建筑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建筑施工的质量保障离不开完善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同时, 还要积极主动配合各个施工技术人员, 使各负责部门和执行部门以及个人的职责都非常明确。
2、制定出科学的施工质量控制计划, 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互相配合, 保证施工质量管理。
3、设置完善的建筑工程信息反馈体系, 对施工中的一切信息做出深入分析和总结, 同时反馈到技术主管部门, 以成为施工质量管理的科学依据, 帮助技术负责人及时察觉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以更好地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 处理好建筑工程相关资料。
需要准备齐全建筑工程相关的施工图, 记录好施工质量问题, 比如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时间、地点等, 准备好和建筑工程有关的施工质量记录、原材料实验报告等。
(三) 解决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方法
1、对形成的质量问题的性质要做出正确的分析, 整体了解问题的发展状况, 同时要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主要的处理措施包括:拆除重建, 加强牢固, 防止渗漏等[4]。
2、准确确定处理问题的范围, 除了对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的直接地点做出仔细处理外, 也要对问题产生的相邻部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 避免质量问题对整体施工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3、为了保证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要求, 要做好验收、解决质量问题的工作, 具体施工时, 一定要严格根据施工标准和相关要求实行, 尽可能地消除一切施工安全和质量隐患。
4、需要仔细分析和判断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时间因素, 然后处理时, 要选取合理的时间和科学的技术措施。
同时,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按期竣工, 要确保处理质量问题的技术措施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 建筑施工单位就要全方位提升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 合理计划和安排工程施工的具体程序和工艺, 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服务水平, 严格按照工程的施工方案, 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步骤, 强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控制好施工进度, 做好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 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任峰.加强和改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刍议[J].价值工程, 2014, (12) :53-54.
[2]孟力.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5) :243-243.
[3]谭会永.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9) .
【施工质量技术】推荐阅读:
桥梁施工质量技术08-13
施工技术质量总结11-10
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对策07-15
冬季砼施工技术质量07-08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10-22
行政楼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05-28
公司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检查表06-12
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