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工程

2024-10-25

修复工程(精选12篇)

修复工程 篇1

0 引言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加快的生活节奏及日益激烈的竞争,促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到休闲农庄放松身心。在显著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型休闲农庄内的水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以水产品养殖和垂钓为特色的休闲农庄,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加剧。本研究于2010年10月到2012年5月针对南通世外桃源休闲农庄的养殖水体污染问题,采用多项生态修复工程进行综合治理,通过1年6个月的修复,各项水质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养殖水体的水质得到了改善。这次的综合生态修复工程,可为其它农庄的养殖水体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农庄养殖水体概况

试验地选择南通世外桃源休闲农庄养殖水域,该农庄位于南通市南郊、长江边上,集渔业、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与南通著名的濠河风景区、狼山风景区构成一条具有南方水乡特色的旅游热线。农庄占地58hm2,水产养殖面积为16hm2,其中4hm2用于特种水产养殖,主要是养殖河豚、南美白对虾、七星鲈、湘云鲫等,垂钓水面为12hm2,其中13hm2用于普钓水面,养4万千克鲫鱼;高钓区1.3hm2,养4万千克鲫鱼、彩虹鲷;其中3.3hm2为特色垂钓区,养6万千克的鲈鱼、草鱼、青鱼、鲫鱼等。这样就可以将农庄的养殖、种植与餐饮垂钓、销售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该农庄紧邻长江,农庄水体和长江水通过闸门相通,水系为淡水湖水系。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00~1100毫米,夏季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40~50%。

南通位于长江下游,水质比较差。加上该农庄处于南通经济开发区,企业较多,工业废水、农庄的生活污水的长期排入,以及养殖水域养殖产品的高密度导致水体为劣Ⅳ类到Ⅴ类水之间,影响了农庄的景观和水产品的质量。

2 污染源分析

2.1

生活污水农庄现有员工100多人,加上每天的游客,每天几百人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养殖区域,加剧了水体水质恶化。

2.2

面源污染农庄现有大面的果园和蔬菜园,长期使用有机化肥,剩余营养物质经将于地表流入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氮磷比条件下浮游藻类群落变化。农庄现养殖大量的天鹅,天鹅的排泄物也对水体造成了污染。水体四周种植的一些水生植物到了冬季由于未及时收割,腐烂的植物也对水体形成了污染。

2.3

养殖过程污染养殖过程中,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养殖的产品比较密集,加上投饵量难以确定,投入饵料不能被充分利用,形成残留堆积在水体底部。资料表明,即使是管理最好的养殖场,也仍会有多大30%的饵料未被摄食。以饵料和育苗形式输入养殖系统中的N只有27%~28%通过鱼的收获而回收,有23%积累于沉积物中中国海水养殖环境质量及其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2.4

水体相对静止农庄现有的养殖池之间是相通的,而且和长江水有闸门相通,但是水域水深平均有2米以上,深水区有4~5米。即使利用长江水来换水,仍会有很多局部区域形成“死角”。而且整个农庄水域面积较大,用长江水来换水,成本太高,每年也就在清底水体的时候和长江相通的闸门是打开的,但是换水的同时对长江水造成了污染。

3 生态修复工程及其综合利用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工程学或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或手段,对受污染或受破坏、受胁迫环境下的生物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万金保等,2006)。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复杂的人工措施,目的是依靠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适当的人工措施,加速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

纵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最近几年养殖水体治理的状况,他们主要是运用生物氧化塘、人工湿地和土地处理系统等进行综合治理。具体来讲,应用的比较普遍的是生态、生物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效果是比较好的,它其实是强化了水体自净能力,运用了生态系统自身规律,而在具体实施时,其实是综合运用了多种技术。

本文针对世外桃源休闲农庄的地理位置、水文特点、污染源类型和分布,结合农庄整体规划和景观需求,比较了各种工程方法的利弊和效果,以水体的生态修复治理为主线,同时控制污染源,使水质得到改善的同时将长期试验的研究结果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增产增效。

3.1 预处理工程根据农庄水域环境的特点,将长江水在引入养殖水域之前,对江水进行预处理。

取水:根据紧邻水域的长江水历年水体变化规律,环境状况与分析,以及该水域的发展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国家相关部门计划、规划相协调,将国外先进的输水工程技术与长江水域特点相结合,以技术和经济为基础,依靠科学技术,设计取水工程措施,保证水源持续充足、水质优良、稳定。为保持整体规划的一致性,避免传统的具有大型水泥架上下移动的大闸门,采用新颖美观的设计,进行左右移动和垂直隐蔽型电动闸门和,不影响景区景观。

预处理:由于长江水水质也有一定的污染,并有潮汐变化,必须予以预处理后再引入水域。规划利用现有的水沟和集水池进行水质的预处理,预处理主要工艺流程:江水→潜流小湿地→格栅→集水→过滤→净化池→收集→引入养殖水域。

3.2 水生植物修复工程

水生植物的种殖主要是通过调整水体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南京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在江苏澄湖放养水花生、水葫芦,使遭受苏州市城市废水污染的澄湖水质有了好转。1998年南京玄武湖通过种植菹草、伊乐藻、狐尾草及轮叶黑藻等大型沉水植物,成功地恢复了沉水植物,使玄武湖从藻型湖泊变为草型湖泊,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效果显著。

根据国家“八五”科技攻关环境保护项目—湖泊富营养化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推荐选用的水生植物物种及其主要特性见表1。

本研究根据农庄的规划和景观特征,在水域周边种植芦苇、菱草和荷花,在水深>0.8米的水域,种植马来眼子菜、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为主体的水生植物群落。

3.3 微生物净化工程

微生物净化是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或其它污染物吸收、分解和转化,成为无毒害、无机化的本质。

本次采用定期向水中投放光合细菌来净化水质。利用投菌法降解水中污染物的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物与叶绿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和90%,含氮化合物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而且投入微生物可使水体DO值由1mg/L增加到7mg/L;施用生物激活剂对水体COD、BOD5、TP、浊度等均有显着的去除效果,并可显着提升水体溶解氧。

3.4 增氧和提水工程

为了加强整个农庄养殖水体的循环流动,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使水体的自净能力增强,使水循环起来,在养殖池和湿地之间架设风力水车来进行提水,提水进入湿地经过净化重新流回养殖池。南通地区紧靠长江和黄海,风力较大,可以选用合适的多叶片风车来进行提水。净化水质的同时也美化了景观、节省了能源消耗。

本研究架设了3台大型风力水车在养殖池和湿地之间,经过风车输送的水在进入养殖池之前要经过1台7.5KW悬浮式曝气增氧机,以增加水体含氧量。另外在每相邻的养殖池之间也架设小型风力水车以增加水体的循环流动。

3.5 人工浮动绿岛工程

浮动绿岛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运用高分子材料,采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在治理和修复污染水体的作用上主要是直接吸收利用植物对N、P等营养物质和促降有机污染物;植物根系、浮床和基质不仅能够吸附悬浮物,使微生物和其它水生生物具备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还能达到美化水域景观的目的。

本研究根据前期对植物的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管理难易、综合利用价值和美化景观等5项方面综合评价比选,确定了鸢尾草、美人蕉、水竹、睡莲、花叶芦苇、梭鱼草、菖蒲等9个品种的水生植物作为浮岛植物。本次研究共建设了50个浮动绿岛,总面积达到了1500m2。

3.6 人工湿地建设工程

在长江和农庄的闸门入口处,设立了一个5500m2的人工湿地,种植了包括美人蕉、荷花、芦苇、菖蒲、梭鱼草等共8个品种12个类型挺水植物。该技术综合了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人工湿地设置及迷宫湿地有机结合,有效的提高利用现有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效率。

3.7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镇居民综合生活污水排放量255L/人·d,农庄的员工加上游客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每天接近5吨,这些生活污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进入养殖水域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

本次研究对农庄进行了排污、排水官网的建设,在餐厅等产生产生生活污水比较集中的地方,将可控制的生活污水大部分引入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净化处理,部分引入沼气池,这样既发展了新型能源,又节省了开支。其次对养殖池周边的建筑物及一些比较分散的建筑物,其生活污水可通过简便的生活污水装置处理后直接排入水体中,这样可减少管系的布置和规划,节省了成本。

4 结果与分析

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对世外桃源休闲农庄的3个养殖池的水质(TN、TP、NH3-N、COD)监测结果见表2。通过1年6个月的综合修复工程,从监测的数据可以看出,主要水质指标TN、TP、NH3-N、COD和PH均接近Ⅴ类水标准,甚至个别的水质指标优于Ⅴ类水。TN和TP下降了超过30%和20%。截止到今年5月份,1年6个月的生态修复工程的运行,农庄养殖水域的水质指标达到甚至优于Ⅳ类水标准,恢复了水体自净功能。

5 结论

通过水质预处理、水生植物修复、微生物净化、增氧和提水、人工浮动绿岛、人工湿地和生活污水等各项生态修复工程对世外桃源休闲农庄的养殖水域进行综合治理,使治理后的TN、TP、NH3-N、COD等各项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国家地表水Ⅳ类水要求,农庄的水质、水体景观和养殖效益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我国目前休闲农庄旅游业方兴未艾,但是农庄的水环境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次的研究利用多项生态修复工程对养殖水域进行治理,从水域修复的效果来看,改善明显。可以将其综合生态修复工程应用于其它的一些农庄。

摘要:通过水质预处理、水生植物修复、微生物净化、增氧和提水、人工浮动绿岛、人工湿地和生活污水处理等各项生态修复工程对世外桃源休闲农庄的养殖水体进行综合治理,使治理后的TN、TP、NH3-N、COD等各项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国家地表水Ⅴ类水要求,农庄的水质、水体景观和养殖效益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这一套综合的生态修复工程为休闲农庄的养殖水域的生态修复提供了一套可参考借鉴的技术。

关键词:养殖水体,生态修复,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王世岩,周怀东.水污染与环境修复[J].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张峰,周维芝,张坤.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益及可持续利用[J].地理科学,2003,23(6):674-679.

[3]朱亮.生物降解微生态系统优化技术的基础研究[D].河海大学,2004.

修复工程 篇2

目前,已建的旧建筑空腔构造防水渗漏不少。主要是由于自然温差影响、材料干缩、墙板质量、施工质量等诸多因素造成。

外墙板空腔渗漏主要表现有:

(1)竖横向墙板之间、外墙板与水平墙板之间连接点构造防水不合理或构造防水破坏。

(2)墙板的立缝、平缝、十字缝空腔被堵塞,背衬材料破坏,空腔减压作用失效,无法切断板缝处毛细管的通道而引起渗漏。

(3)上、下墙板及楼板与墙板安装时连接处的混凝土或砂浆强度低,辅设不密实导致渗漏。

本文就已建外墙板渗漏工程谈谈修复方法。

一、修复空腔构造外墙板防水处理

1、墙板接缝处的排水槽、滴水线、挡水台、披水等部位渗漏,应将损坏及周围酥松部分剔除,用细丝刷清理,冲水洗刷于净。基层干燥后,涂刷一遍基层处理剂,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补修粘牢。防水砂浆勾抹缝隙,新旧缝隙接头处应粘结牢固,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无空漏。

2、墙板垂直、水平、十字缝恢复空腔构造防水时,应将勾缝砂浆剔除、疏通、排除空腔内堵塞物,冲水洗净。缝内位移的塑料条、油毡条应调整恢复至设计位置,损坏和老化部分应更换。板缝护面砂桨应分2-3次勾缝,用力适度,避免塑料条、砂浆挤人空腔内。十字缝的四方必须保持通畅,勾缝时,缝的下方应留出与空腔连通的排水孔。

二、修复空腔构造外墙板改为密封材料防水处理

、墙板垂直、水平、十字缝防水材料损坏,应凿除接缝处松动、脱落、老化的嵌缝材料,清理并冲水刷洗。待基层干燥后,用与原嵌缝材料相同或相容的密封材料补填嵌缝。封贴保护层要求同前述。

三、修复外墙板板面渗漏防水处理

四、高层建筑或高级装饰的混凝土墙板渗漏防水处理

1、清理基层:铲除墙面渗漏部位的粉刷层,裸露出混凝土墙板板面,清理平整、干净,铲除范围应大于渗漏周边300mm。

2、找平层:墙面浇水湿透,用水泥拌合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腻子嵌补,应平整、干燥。

4、粘结过渡层:第二道涂膜完成后,应在涂层表面均匀铺撒中粗砂粒,用铁板轻压,使砂粒既粘结牢固又不能穿破涂膜层。

五、修复混凝土外墙板其他渗漏状况的防水处理

1、上、下墙板连接处、楼板与墙板连接处坐浆点不密实、风化、酥松引起的渗漏修复,可采用内堵水维修。应剔除松散坐浆点,清理干净,浇水湿透。防水砂浆分次嵌缝压平,空隙部位较深,人工操作困难时宜采用压力灌浆,灰浆应密实,填满空隙,最后应用密封材料分二次嵌缝。

2、对现浇混凝土墙体渗漏修复。可采用在外墙面喷涂无色透明或与墙面相似色防水剂或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1mm。

3、维修时,原孔洞中嵌填的砂浆及浮灰、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重新嵌填的密封材料与孔壁应粘牢封严。外墙内侧维修应在混凝土内墙面上涂刷防水涂料,涂刷直径应比套管孔大400m,涂膜厚度不小于2mm。

六、墙体渗漏修

复质量要求

1、墙体修复后不得出现渗漏水现象,在完工3d后进行检验。墙面冲水或雨淋2h无渗漏水。

2、抹面、嵌填应粘结牢固,表面平整,不得有皱折,空鼓、气泡、流淌、脱皮和开裂。

3、缝隙、孔洞应嵌填密实,表面平整,接搓牢固,嵌填深度应为缝宽的0.5-0.7倍。

4、伸缩缝和分格缝的宽度、深度应均匀、平整、整齐,横平竖直畅通。

修复工程 篇3

关键词 海洋生态;综合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220-01

如今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存空间一再受到破坏,往往在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环境问题,海洋生态坏境也不例外,为此,海洋生态修复工程迫在眉睫,解决好海洋生态问题必须强化海洋综合管理水平,本文从海洋生态面临的现状和强化海洋综合管理水平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明确了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作用。

1 海洋生态面临的现状

1.1 海洋渔业资源衰退

海洋渔业资源一直在衰退,因为人们的过度捕捞,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鱼类生物明显减少。在20世纪90年代,鱼类生物的多样性不断的减少,普遍从3.5下降到2.4,游泳动物种类也由4.5﹪下滑到2.2﹪,例如:我国的辽东湾渔场,有些鱼类已经开始一步步灭绝,特别是凤尾鱼、鱼虾蟹等基本上都面临着死亡,我国的海洋渔场也步入了危机的行列。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全球渔业资源中过度捕捞一直在20﹪左右,渔业资源必须得到保护,才能更好地维持海洋生态平衡。

1.2 海洋生物不断减少

海洋生物不断减少,其一是因为珍稀的生物受到污染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其二是因为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大规模的水工建筑以及围湖造田等导致海洋生物多样化下降,我国海洋生物调查表明,生物多样化持续减少,特别是遗传多样性,得不到合理的保护。我们必须明确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在陆源排污中,对领近海域进行统计,55﹪的海洋水域受到污染,严重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海洋生物种类趋向单一化,海洋生物也随之不断减少,已经成为事实。

1.3 海洋生态污染严重

海洋生态一直都受到严重的破坏,主要是工厂所排放的废气物以及大量的垃圾,造成海洋生态污染,超出了海洋本身所能承受的净化能力,特别是从陆地排入的污染资源,污染水体达到298亿吨,海入口污染为1?378万吨,污染物一般是无机物质、石油、活性磷、有机物质等,而且海洋污染一直都在蔓延。我国到目前为止,设置了200多个排污口,切实处理了养殖区环境的退化问题,有利于海洋近海养殖的发展,但是往往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损害了海洋生物的繁殖。

1.4 赤潮对海洋生态的威胁

赤潮是大海对人类排污入海的回报,根据海洋相关部门的调查,1985年以后,我国海洋的赤潮现象非常严重,而且赤潮次数相当频繁,覆盖面积也逐步扩大。赤潮是海水中某些浮游生物,在短时间内增殖所产生的一种现象,2005年发生在我国海域90次赤潮,面积达到25?520平方公里,发生在长江口的外滩海域6?859平方公里,赤潮发生时,海面必然会有臭水等,严重导致海洋内的鱼大面积死亡,破坏生物生存的环境,造成海洋养殖严重的经济损失。

2 强化海洋综合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明确海洋管理的宗旨

明确海洋管理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与技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海洋区域管理和统筹协调的海洋综合管理的实施,必然从不同的方向、侧面转变并丰富海洋管理的组织方式、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及其相关的法律与技术制度和支持保障工作体系。比如海洋区划必须进行海域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功能的区划,并制定出各种生态系统功能的健康指标和其他标准、规范类的技术制度。可以作出如下认识结论:任何一个管理新理念的采用和实施,其影响都是系统整体及其组成部分,这必然是不依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规律。

2.2 构建海洋管理规划

构建海洋管理规划,保护海洋管理的有序进行。近几年,我国的沿海城市,制定了海洋管理规划,主要涉及到海洋功能,提高海洋的综合性管理水平,促进海洋综合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健全海洋法律规定,例如:《厦门市海洋综合管理条例》,有利于使海洋管理列入依法治理的轨道。针对于海洋管理的规划,必须从海域开发建设为根本出发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我国海洋管理相关部门必须灵活的运用地理信息,提高对海洋的污染等问题的管理。

2.3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

海洋生态文明,可以促进海洋的生态平衡。它是一种和谐的发展理念,并不是要求人们不断地索取海洋资源,而是在海洋领域,必须有效地把握海洋的发展规律,主动地发挥海洋的利用价值,改造海洋,同时进行产业调整,改变海洋生态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海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地深化海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的解决海洋生态中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污染问题,促进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减轻海洋事业发展中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3 结束语

海洋生态,可以说是海洋生物生存的空间环境,包括渔业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一直都受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人为行为,从而使海洋表面受到严重的污染,人们也不断意识到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提出了强化海洋综合管理,达到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净化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丽君.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看我国海洋管理体制之完善[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02.

[2]哲伦.反思美国的海洋管理[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01.

加快水毁农田水利工程修复 篇4

1 洪涝灾害对农田造成的影响

1.1 对农作物生长过程及产量的影响

洪水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当洪水侵入农田后, 会带来大量的石块和杂物, 对于一些根系不发达的农作物来说, 有被洪水冲走的可能性,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 会给农田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根系发达的农作物来说, 农作物的根部会出现腐烂的情况, 这需要及时使用农业的科技手段进行恢复, 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作物生产成本。同时, 洪水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十分不利, 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使土地无法再种植农作物。此外, 污染物会侵入土壤中, 继而进入到农作物中, 这使得农作物会产生一定的毒性, 使得无法再为人类食用。

1.2 对农田土壤土质的影响

洪水一旦侵入农田会对农田的土壤产生恶性的影响, 洪水会侵蚀农田表面的土壤, 农田表面的土壤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农田表面的土壤有着大量的腐殖质和营养物质, 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洪水强大的侵蚀力会冲蚀掉土壤的营养部分, 这使得农田不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 使得农田不再具有耕作的条件和意义, 同时会造成农作物的绝产或绝收, 使农民损失大量的经济利益。

2 水毁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复技术

2.1 对水毁农田进行受损状况调查

在对水毁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修复时, 应当对水毁农田的受损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主要调查农田的实际受损状况, 这主要是根据实际的受损状况开展修复工作, 确定施工的具体方案和实际的施工时间。同时还要对水毁农田周围农民的实际受损情况和经济、生活的受损状况进行调查, 这主要为了在制定相关修复方案时, 考虑到修复方案对于农民生活的影响。调查工作主要是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防止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造成对于水毁农田的再次伤害, 更好地安排修复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也能够防止修复工作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2.2 对农田表面杂物进行清理

在对农田进行相关调查后, 制定修复方案时, 首先应该进行的是对农田表面杂物的清理和整理, 因为这些杂物往往含有一些有毒物质, 这些有毒物质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生长出来的农作物会含有有毒物质, 不能够通过相应的农作物生产质量检查, 人们食用了这种土地生产出的农作物后会产生食物中毒,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有毒物质一旦侵入土地, 会对土地整体的营养结构造成破坏, 使得农田不再适应农业生产, 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3 对农田表层土壤进行修复

在对农田表面杂物进行处理后, 就要对农田表层的土壤进行修复, 洪水会冲蚀掉农田表层大量的营养元素, 还会在土地表面沉降一些有毒和有害物质, 因此对于表层土壤的修复就显得十分重要。主要方法是根据实际的调查情况了解表层土壤被侵蚀的深度, 对受侵蚀和污染的土壤进行清理, 同时要在原有的土层上补充新鲜且有一定腐殖质的土壤。要对新土壤和旧土壤进行充分融合, 保证表层土壤具有肥力, 能够适应农作物的耕作。整理过的表层土壤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休耕之后才能够再进行相关的耕作作业, 否则会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的现象, 损害农民的经济利益。

2.4 对农田地埂进行修复

在发生洪水时, 洪水强大的冲蚀力会对农田地埂造成损害, 会出现无法辨认土地, 无法进行机械化和正常工作的情况。因此, 要对农田地埂进行有效的修复, 才能够保证农业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行农田地埂修复工作主要是使用石块对地埂进行修复或者重建, 保证地埂的整洁性, 方便耕作, 减少水土和土壤营养成分的流失。要根据土地的范围、受损程度、受损情况和土地当时的环境, 根据这些预测工程方案, 必要时进行彻底重修。

3 减轻农田遭受损害的长效机制和手段

我国的洪涝灾害频发, 这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 只有加强对于恶劣天气的预报, 让农民及时了解洪涝灾害的动向, 及时对农田进行加固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减少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 应当加强对于我国农田的建设, 主要是加固农田地埂, 对农田进行定期的治理等手段, 采用这些手段才能够真正增强农田的抗灾害能力。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只有加快对于水毁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复, 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和防治政策, 才能够真正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4 结语

通过对我国水毁农田的调查和研究, 我们针对不同的受损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首先要对洪涝灾害对耕地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和调查, 以便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对耕地进行及时的修复性处理。最后要对耕地进行保护性措施的修建, 防止其再次因遭受洪涝灾害而无法耕种。只有加强预防措施的建设, 并及时对受损土地进行处理, 才能够真正保证我国农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艳春.加快水毁农田水利工程修复[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1) :24-25.

工程质量及修复费用鉴定申请 篇5

申请人:陕西万合实业有限公司,住所地西安市凤城一路利君时代A座。法定代表人冯颜红,公司总经理。

被申请人: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广阳道20号,联系电话:0316-2228725、2228111。

法定代表人李文健,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被申请人:李茂良,男,汉族,1972年8月7日出生,现住西安市雁塔区高新路三十五号604号,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邓剑,男,汉族,1976年1月20日出生,户籍地:四川省南部县石河镇西坪寺6组34号,联系电话:***。申请事项:

保安大厦6#楼基础(基础褥垫层、C15混凝土垫层、地下室筏板SBS卷材防水等,不含桩基)是否存在放线偏移和钢筋锈蚀,放线偏移和钢筋锈蚀是否在工程质量合格范围内;

事实与理由:

在申请人诉被申请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中,被申请人就基础部分(不含桩基础)进行施工中放线偏离195㎜,加之近日工程遭雨水侵袭,需鉴定其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可修复及修复方案、费用,或者拆除费用等。故申请人民法院委托鉴定,望批准。

此致

志丹县人民法院

申请人:陕西万合实业有限公司

修复工程 篇6

关键词:改质沥青;路面修复;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Q52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124-02

沥青路面出现网裂、龟裂、纵裂、坑洞、松散、沉陷、车辙、波浪是常见的道路破坏形式。这些损害形成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原因是路基、底层及面层压密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另一类则是因沥青表面老化及地表水的渗入所引起。沥青路面出现上述损坏,不但降低了公路服务质量,而且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对于因强度不足而引起的沉陷、纵裂等损坏原因,需透过承载力计算分析做补强,并从路基、底层及面层进行补强。而对于因面层沥青老化及地表水渗入而造成的网裂、松散、剥落等损坏,多采用封层技术处理。在一般公路养护施工中,对沥青路面因地表渗水而引发的损坏处理,大多采用改质沥青表面细微裂缝处理技术,既节约养护成本,又可提高养护质量。

1 路况及案例分析

某公路是一条南北向快速道路,设计用途是汽车专用道。路面宽度12 m,路基宽度15 m。路基以上结构层分别是:基层30 cm,底层15 cm,沥青混凝土面层6 cm,其中有部分路基在高填土路段为弱膨性土壤,每天车流量约2 600车次。

根据该路的设计用途及车流量特点,这条新完成的道路应该具有足够的负荷能力和良好的使用状态,但自从正式营运当年起就出现了许多损坏情形,如路基大面积沉陷,路面布满裂缝并出现连续坑洞。因此在第二年开始就对其进行大规模整修,一些路面严重剥落的路段则实施细粒料沥青砂浆封层。然而,即使在加铺层上,当年仍然出现严重网裂,面层粒料又逐渐剥落,形成大小不一的坑洞,平整度下降。

经过对该路段损坏分析,发现它的损坏成因如下:一方面是高填土路基的整体沉陷及部分软弱路基问题造成了该路面的沉陷和开裂,另一方面是大量地表水渗入路基进一步加快了上述沉陷发生,同时也造成了对路面的破坏,厚厚的底层和基层单从受力的角度来说它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当面层的沥青碎石级配与下方的底层材料含水量到达饱和时,地表水可以很快透过这两个结构层浸入基层甚至路基,导致整体承载力下降,以该地区而言,因属海洋性气候且水份对柔性铺面会产生剥脱作用,故在春雨、梅雨或台风等季节,年降雨量约在1 500 mm以上时,这种多雨气候对该路面从面层到底层的破坏作用是非常严重的。雨水的破坏力同时表现在道路的面层,长期的水份磨损使得以沥青为黏结料的沥青面层失去沥青的保护而使含水量到达饱和状态,进而产生疏油性,加上沥青面层滚压密实性如果有问题,就会造成面层剥落形成开裂以至坑洞形成。总之,无论从防水或改善路面现状来讲,都应该为该路面提供一个密实的表面来做为它的防护层。综合分析,我们养护人员先后提出三种方案,做为改善措施:第一,热拌沥青混合料填补法;第二,喷雾封层;第三,道路表面细微处理。但是即使按热拌沥青最小施工厚度来做也是一笔很大的投资,经济条件不允许。而且在防汛期施工质量及进度都没有保障。喷雾封层虽然可以阻隔地表水却不能解决原路面粒料剥落所形成的破碎和坑洞问题。最后,我们考虑了道路表面细微处理这项新兴的养护技术。

2 道路表面细微处理

道路表面细微处理(以下简称细微处理)也称为改质乳化沥青砂浆封层,是以高分子改质乳化沥青为黏结材料的一种冷拌细粒料沥青混凝土薄层施工技术,其施工厚度在3~10 mm之间,可作为上、下封层。细微处理的混合料在乳状液成形之前为流体状。因而能填充到裂缝中减轻网裂的形成。级配的骨材中适量地添加了石灰石,经过碾压成型的处理层有较高的压密度。又因为黏结材料为改质沥青,因而这种混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耐磨耐久性。所以,它可以成为道路表面的一个很好的磨擦层和防水层。

细微处理是依据专用设备进行施工,设备本身装载各种物料有如粒料、水泥、改质乳液沥青、水、添加剂等。各物料通过乳液层机精确地计量设备进行,按比例配料与化学添加剂调配,然后经过双轴强力拌合器制成均匀的混合浆体,注入铺装机尾部的铺筑槽,在设置厚度与铺筑槽平面控制条件下进行铺筑,因细微处理兼具有灌缝和调整路面平整度的功能。它的施工速度很快,以美国产HD10型砂浆封层铺装机为例:每车载料10 m3,铺筑只需要10~15 min。由于细微处理使用的是乳化沥青,特别适应在潮湿的路面上施工。

3 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

③施工方法程序。清扫路面清扫干净,尤其是清除黏附在路面的泥土与杂物树枝,确保处理层与原路面的黏结。鉴于原路面龟网裂和干缩现象严重,处理前先以橡胶增黏剂配制的50%改质乳化沥青在原路面喷洒并封固裂缝。以中粒料、粗粒料级配标准分别进行6 mm、10 mm两种处理,通过化学药剂配制把开放交通时间控制在15~20 min内。正常日任务量为3万m2。

4 结 语

①改质沥青用于道路表面细微处理采用大规模机械化养护操作,施工快捷,处理以后的路面色质均匀,平整度明显提高,行车舒适性明显改善。道路透水率降低85%。

②细微处理是用于改善道路表面状态的一个薄层。主要作用是提高路面防水、耐久耐磨耗、抗滑等方面的质量,或经过改善道路表面状态避免“病从表入”。就其厚度而言,这个表面薄层不具有补强作用。因此在决定实施处理之前,应该对道路强度进行必要的测试,低于承载力许可范围较大的路面是不能用细微处理来解决问题的。

③对于细微处理,要强调和谋求它的早期防护作用,把这种手段用于道路早期预防性养护,就一定会在这项新技术的应用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沈金安.90年代道路沥青研究的热门课题[J].中国公路学报,1995,(S1).

[2] J C Vander Werff,李福普.根据BTDC和QUALAGON指标评定道路沥青的质量[J].石油沥青,1994,(4).

[3] 林贤福,陈志春.沥青的纤维增强改性及其改性剂的研究[J].公路,1999,(1).

[4] 朱静,魏林,金鸣林,等.胜利100B道路沥青老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0,(2).

[5] 刘治军,赵济民,李海泉,等.EPS改性沥青的性能[J].华东公路,1995,(4).

[6] 李洪峰,周子兵.对沥青化学组分分析方法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8).

[7] 程国香.高速公路用石油沥青的研制与开发[J].石油沥青,2000,(1).

修复工程 篇7

世界上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一个以金属为核心的几乎完整的岩石球体,绕太阳旋转。它由一层叫做大气层的气毯包裹,还有一颗卫星。就目前所知,地球是惟一存在着生命的星球。

地球的构成,在薄薄的地壳下,地球内部非常热。向下70 km,有一层半熔融(部分熔化)岩石地幔。地幔层是一块块像拼图板的板块,各板块的顶上是大陆。地球最初只有一块大陆地,现在分成了7块,称为7个大陆。人类世世代代都赖以生存在这地球大陆上。

我国耕地面积360万平方公里,老百姓一代又一代都靠土地生活、生存、发展。我们爱祖国的土地,就像爱我们自己的生命一样。但是现在却让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地球担忧起来。今年,4月中旬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那么,何谓土壤?土壤是指陆地面上具有肥力而能使植物生长的疏松表层。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而产生的有机物质以及水分、空气等组成。主要成分是粘土、硅石和腐殖质,并含有钠、钾、钙、镁、铁等的氯化物、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含有大量石灰石或白云石粒子的土壤具有碱性,称做碱性土壤。含有大量腐殖质的土壤具有酸性,称做酸性土壤。

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1.6%、2.7%、2.1%、1.5%、1.1%、0.9%、4.8%;六六六(六氯环己烷)、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据了解,这是首次进行的全国性土壤污染普查,环保部自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开展了历时8年的调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调查的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6.3%,主要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造纸、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化纤橡塑、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力等行业。调查的工业废弃地中超标点位占34%,工业园区中超标点位占29.4%。

在调查的188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场地中,超标点位占21.3%,以无机污染为主,垃圾焚烧和填埋场有机污染严重。

调查的采油区中超标点位占23.6%,矿区中超标点位占33.4%,55个污水灌溉区中有39个存在土壤污染,267条干线公路两侧的1 578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20.3%。

此外,重金属镉污染加重,全国土地镉含量增幅最多超过50%。据调查结果显示,镉、汞、砷、铜、铅、铬、锌、镍这8种重金属为主的无机物的超标点位,占了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其中又以镉污染占大头,达到7%,镉的含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增幅超过50%,在华北、东北和西部地区增加10%~40%。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虽说污染类型最多的是无机物,但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程度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上升到国际层面。不仅耕地、林地、草地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屡屡可见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的身影,而且在工业废弃地、化工园区、垃圾焚烧和填埋场、采油区等典型地块也发出有机物污染严重的警告。

土壤污染的老问题还未解决,新门槛又出现了。国际上,开放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受控清单不断加码。3月26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修正案新增列的10种POPS正式对我国生效,我国将面临履约新任务。

POPS的显著特性有4个。

(1)持久性:POPS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具有抗光解、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的特性,在水中的半衰期大于两个月,在土壤中和沉积物中的半衰期大于6个月。

(2)生物蓄积性:POPS具有高度的脂溶性,能够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并通过食物链逐级放大,这也就意味着会对处于食物链顶级的人类造成更大的危害。

(3)远距离迁移性:POPS不仅可以通过河流、海洋水体或迁徙动物进行远距离环境迁移;同时,因为POPS具有半挥发性,可以远距离散播到地球各地。

(4)POPS能够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危害,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效应。生物体通过饮食等途径摄入POPS,将可能导致自身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受到影响,从而危害机体健康,并且这些毒性危害可持续数代之久。例如,日本1968年发生多氯联苯污染导致的米糠油事件,事件受害者们的第三代体内仍能检测到有毒物质存在。

目前,环保部对新增列POPS掌握的情况是:在这10种新POPS中,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PFCS)在我国的应用领域很多,包括:轻水泡沫灭火剂、电镀铬雾抑制剂、农药等生产,近年来发现在油田回采处理剂领域有所应用,但基础信息获取的难度很大。而同样作为新增受控POPS之一的硫丹,我国的生产量仅次于印度,约占全球产量的1/4。目前,我国登记生产硫丹原药的企业仅有两家。近两年,我国硫丹年产量稳定在5 400吨左右。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在登记有效期内的硫丹产品有38个,制剂登记作物有棉花和烟草,防治对象为棉铃虫、烟青虫和蚜虫。

根据环保部的统计,在其他新增POPS中,我国从未生产和使用十氯酮、六溴联苯、六溴二苯醚和七溴二苯醚3类物质。另有5类物质在我国曾生产和使用过,但目前已经停止了生产和使用。

不过总体来说,耕地土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威胁到老百姓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粮食、事关“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与人在健康息息相关,那么,怎样保住“舌尖上的安全”,一句话,首先就要保证土壤安全。

据悉,国家将采取5大措施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坚决向土壤污染宣战。

一是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二是加快推进土壤环境保护立法进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土壤环境保护列入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法律草案。

三是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在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环保部将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进一步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目前已初步形成总体实施方案。

四是实施土壤修复工程。

根据目前我国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据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被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修复降低其风险或危害从而恢复其功能,一般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3类方法。

但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有时靠单一方法难以修复土壤污染,需要采用多种技术,特别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等等情况。为此,国家将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示范,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国际法院理修复。例如,国内首座高标准环境修复示范车间项目———全隅环保土壤修复系统已在北京投入使用,该系统引进了美国空气支撑膜技术。又如广西河池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污染土地实施生物修复方案。

五是加强土壤环境监管。国家将强化土壤环境监管职能,建立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加强对涉重金属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情况下的监督检查;妥善管理化学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城市道路挖掘修复工程的施工技术 篇8

关键词:城市道路,挖掘修复,工程技术

0前言

国家在发展, 越来越多的道路被修通、扩宽, 但是越来越多的城市车辆对道路造成的压力是非常显著的, 这就对道路修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质量与效率要求。道路的修复工作无外乎大型的挖掘、拆除设备对问题路面实施破除, 然后通过修复将路面恢复至正常可使用的状态, 在这个挖掘修复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直接的技术难题, 同时还面临着日益增多并复杂化的地下管理系统, 要保证这些系统的使用不受到影响, 同时还保证道路修复的质量与速度, 就只有从技术角度进行提升, 提高挖掘修复的水平。

1 城市道路挖掘修复存在的问题

1.1 挖掘修复工艺存在不足

现在在城市道路修复时, 常常是先观察混凝土层的毁坏程度和类别修复, 如果距离毁坏处在10 cm以上, 塌陷和裂缝比较大, 达到混凝土层中间位置, 那么可以凿除一部分混凝土再进行填充修复。并采用专用设备把毁坏、塌陷、裂缝的地方切割成区域形式, 以便后面的施工, 同时保证没有损毁的路面可以再利用。使用破碎的设备把分割成区域的混凝土破碎成块, 然后进行清理。但这样的挖掘修复工艺存在明显的技术不足。首先, 当开始进行路面的挖掘和破碎时产生的废料不能被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同时会产生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其次, 将原有被破碎的地面清理, 重新用新填料来满足路面高度的要求会大幅增加原料的用量, 也增加了资源的浪费程度;最后, 清理之后的修复过程是运用沥青修补实现的, 这种工艺极易引发渗水, 从而造成路面的再次开裂, 需要不断地反复修复。

1.2 挖掘修复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

目前在挖掘修复的技术使用上, 一般常用的有三种, 非传统的挖掘修复技术对实现道路修复工程的尽快完工有一定的作用, 实现了施工效率的有效提高, 但每一种具体的技术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使得这些技术仍然无法完全满足城市道路修复的需要。

1) 运用二灰土与混凝土灌注技术修复道路。这种方法在完成了基础的挖掘破碎流程之后, 开始对道路进行基层二灰土的铺设, 当二灰土层被夯实形成平整的基层路面之后, 再实施混凝土的灌注。由于混凝土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干燥恢复道路交通, 因此, 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挖掘修复对效率的要求, 同时由于混凝土较强的稳定性后期产生的再修复需求相对是比较少的。但是这种工艺虽然有着高稳定性、高质量、高效率, 却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废弃物的增多更造成了对城市空间的大面积占用。

2) 常用工艺是毛石与混凝土的结合使用。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毛石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不占用过多的城市空间也不产生多少废弃物。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先将挖掘后的基层路面夯平再直接灌注毛石与混凝土的混合物, 节约资源和成本同时, 施工效率也是极高的。但是由于毛石本身与混凝土的结合状态不够密实, 所以这种修复方法很快就会出现路面的再次修复。

3) 利用分层铺设技术, 底层也是采用二灰土铺设并夯实, 然后会进行水稳的铺设, 这一层的设计能够使路面的底层更加均匀、密实, 实现高稳定性。完成了第二个步骤之后可开始进行沥青面的铺设, 路面的修复会获得非常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沥青铺设需要专用的大型设备, 如果路面的被损坏面积较小, 无法容纳大型设备, 就不适用这种修复技术的。另外由于设备的运行效率有限这种修复方法还会占用较多的时间, 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时间比较长。

2 新型城市道路挖掘修复技术的应用

2.1 聚苯乙烯泡沫应用技术

聚苯乙烯泡沫是一种非常好的硬度性质的塑料物质, 不仅能够进行随意的发泡塑形, 同时还有着不错的保温效果。由于它本身不会吸收水分, 因此, 就减少了由于水量变化对道路造成的破坏, 增加路面的稳定性。另外通过特定的发泡塑形还能够控制它内部的空腔结构形式, 能够根据底层路面铺设需求调节密度, 控制聚苯乙烯泡沫的使用量。这种修复工艺能够有效发挥聚苯乙烯的高硬度特性, 有效增加路基的承重水平, 减小路面压力对路基造成破坏, 实现比较稳定的道路修复效果。另外由于聚苯乙烯泡沫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因此有着更加稳定的化学特性, 不易被老化, 起到了最佳的路基沉降控制效果。

2.2 泡沫珠混凝土修复技术的应用

泡沫珠是将EPS材料加工成珠状颗粒, 与混凝土进行有效地混合, 以此作为修复的主要材料。具体的混合比例以混凝土的立方数为依据, 每m3的混凝土加入15~20 kg的泡沫珠进行充分地混合搅拌之后, 形成泡沫珠混凝土混合物, 再加入其他混合物, 使混合物的各项参数能够满足道路施工标准的要求。在路基上铺设这种泡沫珠与混凝土的混合物, 虽然各方面指标无法达到与混凝土一样的标准, 但在铺设完工固定成形后就会拥有非常稳固的性质。泡沫珠的颗粒较小, 在与混凝土进行充分地搅拌混合后, 能将混凝土的强力凝结在一起, 从而获得整体较高的承重能力, 并且大量的坚硬泡沫珠成分与混凝土的结合, 能够减少单纯混凝土在经历长期压力之后产生的沉降幅度, 更好地保证路面稳定。

3 新型挖掘修复技术的不足及发展前景

新型修复技术已经能够比较好地控制因长期路面压力造成的沉降, 实现减少道路修复的工作量的目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运用不同的修复技术实现的道路修复会产生不同的路面沉降幅度, 未经修复的或者采用目前常用的非传统型修复技术进行修复的道路, 其沉降幅度是比较明显, 而新型修复技术由于很好地控制了路面沉降的问题, 因此, 就容易与其他修复技术修复的路面产生沉降差, 造成路面的不平整。连接在一起修复路段自然能够通过新型修复技术的实施来实现沉降差问题的解决, 但以往的道路修复或者现有的非问题路段所面临的与新型修复技术之间的路面沉降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也是未来新型道路挖掘修复技术普及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另外由于以上两种新型的施工技术需要耗费较多的施工时间, 因此, 在效率上不及目前在普遍使用的非传统性施工技术, 所以这也是新技术需要重点研发的任务。在未来的城市道路施工中新型技术应用的普及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运用科学的手段对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改进, 提高施工效率, 降低施工成本, 将新型技术有力的推广开来, 实现对城市道路的统一修复, 达到严格控制道路沉降幅度的目标, 仍然是一个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发展方向。

4 结束语

针对目前我国道路挖掘修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新型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 只有进行不断研究, 提高施工技术的普及程度, 才能够有效地控制道路修复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此外面对当前新型材料多元化的开发空间, 再加入更多的新型材料研究寻找更为合适的材质来代替新技术中的原料, 也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通过各种技术的不断融合, 提高道路挖掘修复的技术水平, 促进城市道路稳定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建国, 练慧.城市道路挖掘快速修复技术探讨[J].交通标准化, 2012, 37 (7) :74-77.

[2]高永媛.浅议市政道路挖掘修复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5 (7) :153.

粘接技术在工程修复中的应用 篇9

建筑及工程装备由于受到断裂、腐蚀、磨损等作用常产生“跑、冒、滴、漏”等现象, 是长期影响建筑及工程装备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的难题之一。同时, 随着水利工程和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 普遍存在的渗漏现象也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解决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人们采用一定的设备、材料和工具, 按照一定的作业程序和方法用胶粘剂将设备、管道、阀门或工程建筑物上的泄漏处进行堵漏处理, 从而达到防渗止漏的目的。该方法工艺设备简便, 且快速、安全和节能, 在许多工程领域中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1,2,3]。

1 粘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粘接是个复杂的过程, 有关粘接的原理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论, 至今仍缺少将粘接堵漏的微观物化性能及修复体实际强度完全联系起来的有效理论。现有的理论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只能用来解释某种特定的粘接现象[4]。主要的理论列举如下:

1) 机械理论。材料的表面不是绝对光滑的, 由于胶粘剂渗入被粘接物体表面, 经过固化, 与表面的微观凹陷或凸起部分产生楔合、钩合、锚合现象, 从而把被粘接的材料连接起来。该理论对于多孔性材料的胶粘行为可以进行很好地解释, 但对于其他材料的粘接现象则实用性较差。

2) 吸附理论。该理论认为粘接是类似于吸附现象的表面过程。胶粘材料中的高分子链段与被粘材料表面的分子基团相互接近并吸引, 从而产生范德华力或氢键等相互作用, 宏观上就形成了粘接行为[5]。

3) 扩散理论。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分子链段相互扩散并穿越粘接面进入被粘接面, 从而产生一个物理化学性质的过渡区, 即界面。因此, 胶粘材料与被粘接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越为接近, 固化的温度越高, 这种相互扩散的作用就越强, 理论上粘接强度也越高。该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高分子材料之间的粘接。

4) 静电理论。胶粘材料与被粘材料表面由于物化性质的不同, 会在界面处产生一对双电层, 这就产生了静电吸引力, 这就是静电理论的基本原理。该理论的适用场景是高分子膜材料与金属材料的粘接。

以上是胶粘作用形成的四种常见理论, 但这四种理论仍无法解释所有的胶粘现象。因此, 研究人员又相继提出了化学键理论、非界面层理论等, 用以扩充胶粘现象的理论队伍。但是, 每种理论都还只能解释某些特定的粘接现象, 能够解释所有粘接现象的“万有”理论, 至今仍未出现。

与螺栓连接、铆接、焊接等连接方式相比, 采用粘接技术进行工业管道的堵漏修复时, 可在不影响其正常运转的情况下, 进行不动火修复, 整个过程无需停机停产, 从而避免了因停机停产带来的进一步经济损失。无论泄漏设备的形状、大小尺寸、制造材料 (除软塑料、橡胶外) 如何, 对其任何泄漏部位采用该技术, 均能予以修复。

2 粘接技术在工程修复中的应用

2.1 在机电设备快速修复中的应用

许多机电设备工作在较为恶劣的工况下, 其零部件由于断裂、腐蚀、磨损和气蚀等问题, 导致许多含有流体介质的机电设备 (如液压管路、油箱等) 出现渗漏。粘接技术可以快速解决机电设备的漏气、漏液问题。同时, 该技术也能挽救生产环节出现的承压件瑕疵, 因而可以帮助企业节约资金、提高生产效率。因此, 粘接技术在机电设备的快速修复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 耐压铸件的修复。铸件中由于混入气泡等原因有时会产生砂眼, 这会严重影响零部件的性能, 甚至导致该零部件提前报废。例如, 山西省平阳机械厂曾生产了一批铜铸件, 加工到产品的设计尺寸后, 发现其中几件的表面存在砂眼, 导致产品不合格。最后, 通过其自配的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堵漏, 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6]。实际效果表明, 修补后的耐压铸件满足使用要求, 从而节约了大量资金, 保证了生产进度。

2) 机电设备和管道的修复。一些机电设备及其管道由于长期工作在恶劣环境下, 且由于腐蚀、气蚀和磨损作用而产生渗漏, 若不及时修补, 将大大降低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 严重时甚至导致设备提前报废。采用粘接技术对渗漏部位进行堵漏, 可以在不停机情况下完成快速修补, 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减少损失。

3) 装备关键部件的维修。在装备维修过程中, 由于装备的某些关键部位如油箱、水箱、变速箱体、机油箱等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针对这类问题, 传统的解决手段是采用氧气-乙炔焊修补法。然而, 这一方法施工温度极高, 容易导致钢板的热变形, 费时费力, 因而不适于应急快速抢修。

2.2 在石化管路应急抢修中的应用

石化行业是关系国家生命线的战略产业, 石化行业的安全稳定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而, 一旦石化行业出现泄漏, 应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快速抢修。但由于受到抢修现场的温度、压力、介质毒性等因素的制约, 现场的快速抢修又面临很多不便。例如, 石化行业的流体介质一般均具有较强的可燃性, 因而无法使用动火的焊接手段;又因为抢修时间的严格限制也不能对损坏设备进行大拆大卸。实践中, 为了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抢修任务, 粘接堵漏技术被广泛采用, 也解决了许多应急维修中的难题。

1) 原油泵及阀门的修复。原油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等杂质, 这些杂质会对原油泵的叶轮、泵壳等部位形成持续的磨损和汽蚀作用, 久而久之, 这些部位很容易产生泄漏。李哲[7]等研究者首先将损坏部位取下, 对该部位首先进行喷砂预处理, 然后采用防护剂对损坏壳体的表面进行填充修复, 最后将修复表面进行表面修饰, 保证其粗糙度在要求范围之内, 经过两年的实践结果表明, 该方法效果良好。

2) 输油、输气管路的应急抢修。输油、输气管路在输送线路较长, 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自然环境及人为破坏等原因导致管路产生损伤破裂, 从而产生泄漏。管路的抢修和险情紧急处理的技术和手段对于其安全维护尤为重要, 而粘接技术快速堵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为安全、快捷、经济的方法。2008年, 深圳地铁五号线在某路段与直径为Φ610 mm的液化天然气管道发生交叉, 为了保证燃气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采用四点不停输封堵工艺进行管道改线作业, 该作业不仅安全快捷地完成了700多米管道的迁移, 同时在改造期间没有停止供气, 丝毫不影响下游用户的正常生活[8]。

3) 储油罐的带压堵漏。储油罐是石化行业的关键设备。同时, 储油罐又有易燃、易爆的特点, 同时, 许多储存罐储存的化工产品还具有腐蚀性、毒性。快速带压堵漏技术不论是对腐蚀介质还是某种气体都可以有效堵漏, 对介质本身不会产生影响, 也不会对设备产生腐蚀等不良作用。粘接技术还可以做到无火常温修复, 边漏边补, 也提高了生产效率[9]。

2.3 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粘接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由来已久。但采用聚合物材料作为化学灌浆剂的快速堵漏技术却是工程中的一项全新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高分子单体或者低聚合物组成的混合液灌入需要堵漏的部位, 经过高分子交联过程, 形成高聚物, 将泄漏部位粘接堵漏, 达到防身堵漏的目的。目前, 该技术已大量应用于水利工程中大坝的基础加固和地铁开挖、文物保护等诸多领域。

例如 , 1992年天津地 铁管理处 对某段长 度为7.4 km的洞体进行了工程检查, 共发现64处渗漏, 其中严重漏水22处。导致轨道与地面绝缘降低使信号传送失灵, 钢轨锈蚀严重, 腹板由15rnm锈蚀剥落为11 mm。上述恶劣条件, 已严重危及行车安全。采用丙凝、氰凝为主要材料对裂缝进行了粘接堵漏处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0]。

又例如, 重庆某水电站于2007年1月下闸蓄水。然而在蓄水期间, 发现引水弯管的衬砌混凝土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工程人员采用“凯顿百森”堵漏材料进行抢修, 主要施工流程如下:打引水孔→裂缝表面处理→注浆嘴 (管) 埋设→封闭缝口→试气→化学灌浆→检查验收。采用以上施工工艺对泄漏处进行处理, 在规定的3 d时间内完成了任务, 达到了堵漏要求并通过验收, 电站随即蓄水发电[11]。

3 粘接技术在工程修复中的应用展望

粘接技术已经在工程防渗堵漏中得到许多实际应用, 但是要完全发掘出粘接技术的技术优越性, 使之在工程防渗堵漏中发挥更大作用, 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1) 开发新型快速高效的防渗堵漏用胶粘剂。继续寻求新的胶粘剂配方, 同时对现有胶粘剂品种进行改性, 使其更加快速高效。综合利用共聚、共混、接枝、交联和互穿网络等手段, 结合纳米颗粒改性、晶须改性和纤维改性等技术, 使胶粘剂具有理想的固化速度、而且更加高效。

2) 开发能够满足更多特殊条件下堵漏要求的胶粘剂。如耐高温型 (200~500℃) 、耐低温型 (低至液氮温度) 、耐酸碱型、医用型 (可用于手术快速止血和伤口缝合) 。

3) 发展环保型胶粘剂。如今市面上的胶粘材料大都在生产过程。因此,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胶粘材料的绿色无污染、环境友好性应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 从有机溶剂型向水基型发展、从溶剂型向无溶剂型发展, 从不可降解型向生物降解型发展。

4) 发展轻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堵漏工作装置。未来的快速堵漏工作装置应具有轻型化、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的特点, 为粘接技术在防渗堵漏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可能。

5) 发展研究新型防渗堵漏技术。防渗堵漏本质上是一种力的平衡技术。因此, 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在机械力、磁力、化学力、电力、激光力等领域寻求新的合力解决渗漏问题。

摘要:概述了粘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分析了粘接技术在机电设备修复、石化管道应急抢修及建筑工程堵漏等领域的应用, 并对粘接技术在工程堵漏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粘接技术,工程堵漏,抢修,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翟海潮.工程胶黏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李宝库.中国胶粘剂行业发展预测及如何实现飞跃[J].中国科技成果, 2001 (14) :13-15.

[3]马琳.胶粘剂新专利[J].粘接, 2011 (3) :84-85.

[4]阿方萨斯V波丘斯.潘顺龙, 赵飞, 许关利, 译.粘接与胶黏剂技术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5]翟海潮, 李印柏, 林新松.粘接与表面粘涂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6]杨国红.高强度胶粘剂在耐压铸件堵漏上的应用[J].粘接, 2005, 26 (3) :52-53.

[7]李哲, 王天全, 焦维光.粘接技术在石化设备应急维修中的作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1 (3) :62.

[8]江龙强.管道封堵抢修技术现状及发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 (2) :100-103.

[9]邢世平, 杨志华.快速带压堵漏技术及其应用[J].石油工程建设, 2001 (1) :28-31.

[10]冀玲芳, 李养平.高分子化学灌浆材料及其在混凝土防渗堵漏工程中的应用[J].江苏化工, 2002, 30 (6) :42-45.

修复工程 篇10

水体污染、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和功能衰退是城市河流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水体,由于污水的大量排放和汇水区的不合理土地利用,点源、面源污染及生态破坏更为严重。

水生态修复是以恢复重建水生态系统及其景观为目的,通过对水治理工程的生态设计与调控,恢复水生态系统合理的内部结构、高效的系统功能和协调的内在关系[1]。由于水生态修复技术更加注重自然调控、水体自净、景观建设、人为措施和谐统一,是城市化地区水环境治理与修复的必由之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大规模拆除已修建的混凝土河道,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美国基丝米河是在流域尺度下进行生态修复的成功实例[2]。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提出了“重新自然化”概念,重视河流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如 160km长的Danube河“重新自然化”修复工程[3]。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4]。在我国,近年来的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中也有不少水环境修复的专题,如国家“863”计划“十五”项目, 2005年起,水利部确定了桂林、武汉、无锡等作为水生态修复试点城市。然而目前基于生态系统的城市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理论框架和技术在我国正在探索阶段,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多注重水质量的改善,而不强调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修复[5],且水生态修复措施多停留在原理论述上,缺乏对工程应用的指导。

本文将针对观澜河清湖段生态修复开展工程规模的研究。观澜河清湖段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镇,属观澜河干流中游河段,观澜河流域历年来受洪涝灾害影响,干流大部分河段的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环观路至清湖桥段除日常维护外还未进行整治,存在防洪安全隐患。加之观澜河水体水质逐年降低,使周边居住环境、投资环境、社会发展受到影响。观澜河清湖段生态治理工程由此产生,工程内容包括河道防洪整治、水质改善、河道景观建设、水生态修复。由于正在建设的龙华污水处理厂位于该河段附近,也为该河段水质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主要介绍该工程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具体的工程实施,为水生态修复提供实践经验与参考。

1 工程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1)工程地概况。

观澜河位于深圳市中北部,是东江水系一级支流石马河的上游。本工程河段处于观澜河中游,南起机荷高速公路,北至环观南路,全长约1.5 km,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33~0.88 m3/s, 河宽20~50 m。河道周围现状为菜地和杂草地,河岸保持了良好的自然河道形态。河道东侧开阔,尚未开发,河道西侧设有简易路。龙华污水处理厂位于该河段上游机荷高速公路南侧,河道西岸。

(2)研究方法。

2006年1~12月间开展了水生态调查,调查范围为工程河段,采样点位置为工程起点机荷高速路处河道,终点环观南路处河道。水质理化指标测定参照文献[6];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定性、定量采集和测定方法参照文献[7]。沿岸高等植物种类调查方法为采集现场植物标本,对标本进行分类和科、属、种类鉴定。植物的优势度按目测估计,分为5级:①极少;②稀少;③不常见;④丰富;⑤极丰富。

2 结果与分析

2.1 观澜河清湖段水质现状

观澜河清湖段水体平均水深为0.55 m,而透明度仅有10 cm左右,DO低,不利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和污染物的好氧分解。河水中有机污染严重(见表1),水质指标均值CODCr为129.3 mg/L,BOD5为65.5 mg/L,NH3-N为24.3 mg/L,总磷为5.26 mg/L,与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水质相近,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环境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目前整个流域内河水黑臭,沿途接纳的各个支流实际上己成为生活污水排放沟,各种垃圾漂浮物及污染物随支流河水汇入干流,加重了水质污染。

2.2 浮游植物的监测

2.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观澜河清湖段机荷高速路处、环观南路处两处采样点共检出浮游植物16个属18个种,隶属于5 个门。蓝藻门的种类数最多,达6个属6个种;绿藻门的种类数次之,为4个属5个种;再其次为硅藻门,为4个属5种;其他隐藻和裸藻门,各检出1种(见表2)。

蓝藻门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最多的,尤其丝状种类的优势程度更为突出,如泽丝藻(Limnothix redekei)、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调查样点的绿藻组成为衣藻、纤维藻和栅藻等小型种类、唯一的丝状绿藻是刚毛藻。调查样点的硅藻除了中心纲的模糊直链藻以外,其余都是羽纹纲的种类。

2.2.2 观澜河清湖段浮游植物种群丰度

观澜河清湖段机荷高速路、环观南路两处采样点叶绿素a分别为17.7,4.22 mg/m3,但2样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很相似:均以蓝藻门的泽丝藻和硅藻门的星杆藻为优势种(相对丰度>10%),且蓝藻占了浮游植物总丰度的55%以上,其优势种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常见的泽丝藻。见图1。在下游环观南路样点的浮游植物中,硅藻的丰度高达37%,主要由大量的星杆藻组成。说明该处的水文特征更适合流动性较强的硅藻的生长。此外,还有蓝藻门的平裂藻在上游机荷高速路是优势种类,在下游环观南路为次优势种类(5%<相对丰<10%)。绿藻门的衣藻和刚毛藻,以及硅藻门的脆杆藻也是下游环观南路的次优势种。从相对丰度比例看,该河段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

从浮游植物数量上看(见图2),环观南路游样点的浮游植物总丰度比机荷高速样点多了一倍多。其原因主要是下游环观南路样点的泽丝藻(蓝藻门)和星杆藻(硅藻门)的丰度比上游机荷高速样点多了很多。这两个种类都是喜欢轻微水体波动的种类,它们的增加说明下游样点的水流环境更适合这2种藻类的生长。

2.2.3 浮游植物生物多样分析

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了各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生物多样性指数越大,说明群落内物种数量分布越均匀,相应的水质状况越好。表3给出了浮游植物3种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Margalef's index)、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 index/歧异度)和均匀度指数(Pielou's index)的计算结果。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可以较客观地反映不同样点之间的水质差异。3种多样性指数均表明该河段上游机荷高速路处污染程度小于下游环观南路处。但是从其具体数值所在的范围去判断水体是重污染或者是轻污染则可能造成错误。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水质的关系是复杂的,不同的水体之间的差异较大,生物多样性的高低与水体类型、计数的方法及鉴定种类的详细程度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

2.3 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监测

本河段定性样品中只检到3种浮游动物:上游机荷高速路样点的北碚中剑水蚤和微型裸腹溞,下游环观南路的旋轮虫。浮游动物不仅多样性相当低,而且总丰度也不超过0.01个体/L。这说明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单一化、小型化和耐污生物占优势说明观澜河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

底栖动物已经没有常见群落,只检到水丝蚓一种,而种群密度高达3 600个/m2。水丝蚓是耐污性比较强的种类,高的水丝蚓种群密度表明观澜河有机污染严重。由于有机污染严重,水体严重缺氧,不适合浮游动物的生长,因此浮游动物多样性及丰度均相当低。

2.4 高等植物的调查

本次高等植物调查范围为河滩及其两岸河堤。由于观澜河清湖段河岸未被混凝土硬化,河岸常受水流冲刷,河床污泥较多,使得植被以自然植被为主,人工种植的观赏植被较少。沿岸植被组成主要以热带和亚热带种类为主,共发现植物38个种, 21科,分属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其中,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共有16科28 个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分属5科 10个种类。其中,禾本科和菊科植物种类最多,各有6 个植物种(见表4)如类芦、竹节草、铺地藜、双穗雀稗和狗尾等,禾本科植物多数分布在河堤的边坡上。这些禾本科植物对稳定河岸,减少土壤侵蚀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为薇甘菊、蟛蜞菊、含羞草。数量占第三的植物为莎草科植物,如苔草、黑莎草、鳞籽沙等,这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河道滩涂上。此外还有蓼科植物,如辣蓼、大叶蓼以及假马齿苋、香负、苍耳、竹节草、少量的逸生蔬菜植物。但是,分布在水域环境中的典型水生植物不多,植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仅存在少量芒草、象草群落,植株高度超过2 m,值得注意的是,外来入侵种薇甘菊、蟛蜞菊在沿岸某些点也形成优势群落,呈斑块状分布。

注:+,不常见;++,丰富;+++,极丰富。

2.5 观澜河清湖段生态修复措施

针对观澜河清湖段目前存在的水质污染严重,浮游动植物种类较少,且多为耐污种,水生植被匮乏等问题,采取如下生态修复措施。

2.5.1 物理环境的营造

各类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因子,如适宜的光照、温度、溶氧、pH、营养水平等。水体中的藻类、沉水植物生长需要太阳辐射能,若水质浑浊,水体透明度低,则水生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难以存活。研究证明三倍透明度以下水草难于生存。如水体光强不足入射光的1%以上时,沉水植物就不能定居。同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应过高,对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最适的N∶P=7.2∶1,且水中的溶解氧低于3~4 mg/L,影响鱼类的呼吸。溶解氧也是影响河流浮游动物的重要因素,当溶解氧低于3 mg/L时,浮游动物面临缺氧问题,丰度均不超过5个个体/L。硅藻、金藻等浮游植物多生在透明度较大、有机质含量低的水体中[8]。为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减少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质浓度,首先,观澜河全流域进行截污、治污,并实现污水的再生利用。本河段内可充分利用附近龙华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经过深度处理,并回用至河流,保障河道枯水季节的生态需水;其次,在污水处理措施的选择中,结合河道周边绿地,采用人工湿地、土地渗滤、植物吸收等自然净化措施,减少大规模工程建设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干扰或破坏;第三,采取植物缓冲带、修建透水下垫面、湿地、滞留塘等多种方式控制河流周边的面源污染;第四,对河流中已经被污染的沉积物进行生态清淤,消除河流内源污染,避免底质污染产生的无氧环境对水生植物根系、底栖动物的毒害。

2.5.2 生物栖息地的营造

保留岩石、泥质、沙砾河床,利于底栖生物附着和隐藏。如岩石、砾石多出现附着或紧贴石头表面的种类如蛭类、螺类和仙女虫类。淤泥和粘土的底质则富含沉积物碎屑,饵料基础丰富,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大。护岸将采用自然土质护坡,有利于植物生长,并确保了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在局部水流冲刷强烈地段的河岸,在采用工程措施进行工程加固时,采用多空隙护岸材料,如石笼、木桩等,利于水系沟通和水分浸润至护岸水面线以上,扩大水生生物栖息地范围。

2.5.3 多样性栖息地的营造

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就意味着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9]。天然弯曲河流具备急流区、滞水区,有利于适应急流和缓流的各类生物生存。如急流区多为丝状附着藻类,底栖动物多为体形扁平的扁蜉幼虫以及石蝇幼虫等。水流较急处多为营固着生活的昆虫幼虫,如毛翅目幼虫和双翅目中的蚋类。同时河床浅滩便于水鸟啄食水中生物。滞水区则是鱼类等生物的栖息和避难所。通常静水水体中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大于流水水体,如寡毛类中维氏沼丝蚓、软体动物中的壳菜在清洁河流中常见[8]。在具体工程措施上,一方面将保留河流自然弯曲形态和自然形成的河心洲、河滩洼地,另一方面构建仿自然的丁坝、溢流堰等,形成急流、滞流,营造多样性生境。

2.5.4 食物链重建

河流生态恢复除了要恢复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还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只有构成生态金字塔底层的植物复活,处于河流生态系统上层的鱼类等高级消费者才能够栖息生存。

水生植物是草食食物链的起点,作为生物环境,是水体生物多样性赖以维持的基础。大部分螺类、昆虫幼虫和仙女虫类均集中在水草地区生活。藻类是水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是水域的另一初级生产力,水体氧气的制造者,又是鱼、虾、蟹、贝的饵料,在水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网)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水生植物的恢复可采取人工措施,先种植耐污水生植物,建立先锋种群,之后随着生境的改善,逐步栽种新的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水体中藻类等浮游植物的恢复可通过沉水植物的恢复,借助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实现自然恢复。水生植物可选择的种类有沉水植物菹草、金鱼藻、黑藻、眼子菜、挺水植物菖蒲、芦苇、香蒲、水葱,漂浮植物浮萍、菱角、睡莲等水生植物。在水陆交错带种植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与陆生灌木带、乔草带、绿化隔离带相衔接以保证充分利用多层次空间生态位,构成多样化植物生态群落。陆生树种,选择产果树种,树木高度满足高低错落搭配,林带具有荆棘、爬藤类、灌木丛的自然林相结构,便于鸟类停留筑巢。

2.6 生态恢复工程的目标可达性分析

生态恢复工程完工后,在一定时期内需要人为干涉或管理,以便使设计的生态系统和它的结构和功能维持可持续性,因为河流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是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学过程所引起的变化,当外部力量的影响大于系统内生物学过程的作用时,生态系统的发育往往朝着相反方向进行[10]。为此应从生态修复评估角度,持续开展河流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群、数量、分布及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生态学调查[11],掌握生态系统变化情况,以便不断修补不完善的地方,促使修复后的生态系统向正演替方向发展。

为了直观反映水生态系统变化的趋向,可根据生态调查结果,依据生态修复不同阶段的生态系统中的指示生物推断接近生态恢复目标的程度,评价修复措施是否奏效,可借鉴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的生态监测法(如表5所示)。这些指示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以及轮虫、浮游甲壳动物、鱼类及底栖动物等。

3 结 语

观澜河清湖段生态恢复工程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河道治理工程中,针对该河段段存在的水质污染严重,水生动植物种类较少,且多为耐污种等问题,采取了健康水环境营造、多样性生物栖息地修复、食物链重建等生态修复工程措施,提出生态监测法直观判断生态修复工程效果。但应指出的是,观澜河清湖段生态恢复工程具有一定研究和试探性,相关工程手段还可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摘要:对深圳地区观澜河清湖段水生生物与河岸带植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属于劣V类水质;浮游植物有16个属18个种,优势种为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种蓝藻门的泽丝藻和硅藻门的星杆藻,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为2.19;浮游动物仅检到北碚中剑水蚤、微型裸腹溞、旋轮虫,总丰度不超过0.01 ind./L;底栖动物仅有耐污种水丝蚓,种群密度为3 600 ind./m2;河岸植被群落以禾本科为主,乔、灌木、水生植被稀少。为恢复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出如下对策:按照适宜水生动植物生存的水环境因子制定水净化目标,采取相应净化措施;按照适于底栖生物或其他生物附着的栖息地环境修复河床或护岸;以营造多样化栖息地为目的修复天然弯曲河流形态,并构建急流区、滞水区;人工种植水生植物重建生态系统食物链,并提出指示生物法以监测修复措施的有效性。通过水生态状况调查、水生态修复措施选择与工程实施过程生物监测可为水生态修复工程提供可操作性途径和范式。

关键词:生态修复工程,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指示生物

参考文献

[1]杨海军.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7-52.

[2]吴保生,陈红刚,马吉明.美国基西米河生态修复工程的经验[J].水利学报,2005,36(4):1-6.

[3]William J Mitsch,Jean-Claude Lefeuvre,Virginie Bouchard.Ec-ological engineering applied to river and wetland restoration[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2,(18):529-541.

[4][日]财团法人,河道整治中心.周怀东译.多自然型河流建设的施工方法及要点[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5]王薇,李传奇.河流廊道与生态修复[J].水利水电技术,2003,34(9):56-58.

[6]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7]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8]刘建康.高级水生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9]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利学报,2003,(11):1-7.

[10]Morten Lauge Pedersen,Jens Moller Andersen,Kurt Nielsen,Marianne Linnemann.Restoration of Skjern river and its valley:Project description and general ecological changes in the projectarea[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7,(30):131-144.

修复工程 篇11

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把对市场的预期作为投资的核动力。看好“十八大”前的行情,主要是基于政治“维稳”的要求。于是乎,对市场就形成了良好的预期。同样的道理,我们从预期这个角度来看,“十八大”之后宏观经济开始明朗,新的领导班子开始接替,新的气象开始形成。那么对市场的良好的预期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

另外,从经济数据上来看,上周公布了9月份和三季度经济数据,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其中三季度增长7.4%。不难看出,我国的经济还在探底过程中,但是第三季度主要指标增长速度虽然还在回落,不过回落的速度已经有明显的收窄。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四季度经济数据将有止跌回升的预期。这个对A股市场将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从盘面上来看,1999点反弹至今,我们有着明显的感觉,那就是低估值的股票没有得到修复,蓝筹股虽然价值被严重低估,但反弹幅度基本上输于大盘。对此笔者认为,这是行情处于初期阶段的正常现象。一般而言,一波中级以上级别的行情,首先进行的往往是价格修复行情,它以超跌低价为主要动力,而后随着行情的深入,价值修复行情才逐渐展开。

这段时间,涨得最凶、最猛的是超跌低价股,两三块钱开始起步。比如重庆钢铁、宁波海运、金杯汽车、天津磁卡、莲花味精、本钢板材、太极实业等等,这些都属于典型的价格修复行情。而那些价值严重低估的,银行板块、券商板块、地产板块、石油板块、有色板块等等并没有动静。这说明目前行情处于初级阶段,它是以超跌低价率先反弹为主导的,对大盘指数的贡献度相对有限。真正对指数产生巨大动力的是价值修复行情,一旦价值修复行情启动,市场就会出现“蓝筹搭台,题材唱戏”的局面。

当然,行情处于初期阶段,也就是价格修复期。大盘指数表现出反复的特征,这个阶段也是最安全的。因为大盘蓝筹股没有涨,市场系统性风险还处于极低的水平。所以在操作策略上,要分三步走。

第一,分出部分资金进行结构性操作,通常以总资金的三分之一比较合理。结构性操作,主要是针对市场中热点,所以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市场敏感度,有一定的短线操作能力。利用短线的灵活性,在市场风险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获取滚动性收益,同时提高自己对市场的自信心。当然对于那些短线能力较差的,市场敏感度较低的投资者不建议如此操作,以免来回失败影响心态。

第二,再用部分资金进行价值布局,通常也是总资金的三分之一。这些资金布局那些具有价值优势的二三线蓝筹股,等待价值修复行情的到来。需要记住的是,这部分的操作,需要对自己选择的品种有信心,要有足够的耐心。

第三,手中预留最后三分之一的资金,以备灵活操作。一是价值修复行情到来,可以用于加仓;二是手中的筹码被套可以用于补仓,滚动操作。

总而言之,本轮行情预计有望贯穿“十八”前后,目前还处于价格修复期的初级阶段。系统性风险很小,结构性机会比较多。特别是11月开始后,市场将迎来四个月的无业绩压力期,这更有利于市场结构性机会的发挥。在操作上要准备两手抓,一手抓价格修复机会,一手抓价值修复机会。

(作者系深圳市国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修复工程 篇12

1 混凝土特点

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首先要了解混凝土的特点。混凝土作为道桥工程中的基础材料, 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 经济实惠。混凝土的取材较为广泛, 成本低, 价格较为实惠。从养护上来说, 作为道桥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材料, 混凝土的养护费用相较其他方面来说较低。第二, 抗压性和可塑性强。混凝土抗压性强, 同时拥有可以浇筑为各种各样形状的可塑性。第三, 抗拉能力较弱。在经过众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分析后不难发现, 日常所用的混凝土的结构件均是具有裂缝的, 区别只是裂缝有大有小而已, 甚至有的裂缝细小大几乎用肉眼看不到的程度。虽然都具有裂缝, 但是非常细小的裂缝是不足以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和安全性能。但是, 某些混凝土裂缝会随着外部的作用力而使裂痕不断的增大或者产生更多裂缝, 使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强度降低。这种情况容易降低工程施工质量。

2 道桥工程产生裂缝的原因

2.1 由荷载而引起的道桥工程混凝土裂缝

因外荷载的原因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主要有两种情况, 即直接应力裂缝以及次应力裂缝两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导致产生直接应力裂缝的原因主要为:a.设计阶段因设计员而导致裂缝。在计算阶段, 因为设计员在进行结构计算、计算模型等时发生漏算或者计算不合理, 使得荷载漏算, 造成最后使用的结构因尺寸不当而导致裂缝的产生。b.在道桥施工阶段, 因为施工人员忽略了预制结构的受力状况, 没有合理的安放施工设备, 在施工时也脱离了施工设计图而致使裂缝的产生。c.在道桥正式进入使用时, 产生裂缝的原因多样化, 比如, 通过的车辆载荷超出来道桥设计时所预期的载荷、天气条件的恶劣、自然灾害等都是道桥产生直接应力裂缝的原因。

第二, 次应力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为:a.当实际的结构物工作的状态公式计算得出的常规结构有些许出入时, 由于外载荷的作用下导致了一些结构的开裂。b.当道桥工程的结构体需要进行诸如开洞、牛腿设计等时, 其实际的受力状况与图纸中模拟出的计算结构产生一定的出入时, 常常导致混凝土次应力裂缝的产生。

2.2 由水分收缩而引起的道桥工程混凝土裂缝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的混凝土裂缝都是因为混凝土中水分子的蒸发或其保湿方法不合适而导致的裂缝产生。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况:a.塑性收缩。塑性收缩主要是指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所需要花费时间为四个小时, 在这期间水泥水产生了激烈的化学反应, 使得水分子快速的蒸发产生失水收缩现象, 这种情况就形成了混凝土的塑性收缩。b.缩水收缩。当混凝土变硬后, 表面的水分会慢慢蒸发, 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湿度也逐渐降低, 致使混凝土的体积变小, 产生收缩。c.自生收缩。自主收缩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结硬时, 其内部发生的水泥同水之间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d.炭化收缩。炭化收缩产生量较小, 一般出现在湿度为50%的情况下, 这主要是应为炭化收缩是因为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混凝土中的某些成分而发生了化学反应, 导致了混凝土的收缩。

2.3 由于地基而引发的道桥工程混凝土裂缝

地基作为道桥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 对道桥工程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如果地基下沉或者地基水平方向发生位置移动, 会造成混凝土的结构抗拉的能力不足以支撑因地基变化而产生的附加应力, 致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地基变形常见的原因主要由两个方面。一方面, 在道桥工程施工前期的考察阶段, 因为没有细致的查看地质情况, 致使考察的结果并不准确, 无法掌握好该地区的地质特点, 不能准确地结合地质情况进行施工, 引发地基的变形。另一方面, 冻土也会引发地基的变形, 主要表现在冻土可使地基沉降或者发生水平位移。除了上述两方面原因, 在道桥使用后, 也会因为外部的荷载力问题而引起地基的变形。

2.4 温度引发的裂缝

温度变化因素有:年平均温差引起的均匀温差;日照引起的昼夜温差;季节引起的温差;蒸汽养护或施工时措施不当引起的温差;不可抗拒力引起的温差。温差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发生变化, 导致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下降, 影响到道桥结构的稳定性。

3 裂缝修复措施

3.1 对裂缝进行温度控制并进行温度预测分析

通过先进的诸如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对混凝土现场进行温度监控, 并通过分析, 为混凝土寻找较为合适的温度环境, 保证混凝土处于合适的温度环境内, 从而制定一套特定的养护方案来对施工中的混凝土进行养护, 使其避免裂缝的烦扰。

3.2 采用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裂缝之前, 需要进行严格而精密的计算, 根据科学的计算结果, 再对裂缝进行浇筑修复。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 需要强于常规的振捣。在这期间, 对混凝土的温度也要进行严密监控, 以及对插入的深度和移动距离的严格控制, 保证浇筑在裂缝中的混凝土是最合格的。在所有修复工作完成后, 有效的养护方案也应该随即投入实施。

3.3 采用通水冷却方案

在修复裂缝的过程中, 混凝土的分层浇筑需要借助薄壁钢管, 这些钢管中有一些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防止管道的漏水和阻塞, 通过试水可以迅速判断是否存在漏水和阻塞等问题。同时, 冷却水在内部的流量和温度也是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监控的一种途径。

3.4 压力灌浆水泥灌注法

此种方法的实施措施是:裂缝应先进行检测, 实施灌浆前应对需要修复的部位裂缝进行细致的检测, 以此确定裂缝的数量和范围, 设计钻孔位置和灌浆的用量;然后进行钻孔和清理, 水泥浆液是通过砌筑体或者混凝土中不同的方法成孔, 并从孔中灌入到裂缝中。孔眼钻好后, 随后就需要进行清理, 用水从上到下的清理钻孔。然后利用空气压缩机对其进行吹干。钻孔清理应从上至下逐层清理;灌注过程中灌入到砌体或者混凝土中就会通过大裂缝或者孔隙流到结构表面, 因此, 将裂缝和孔隙封闭起来, 防止灌浆外溢。

摘要: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如果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 那么工程的质量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为了保证道桥工程的质量, 还需要做好混凝土质量的预防和控制, 在根本上避免裂缝问题的发生。主要介绍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桥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修复措施

参考文献

[1]胡存国.桥梁荷载、温度变化裂缝产生原因浅析[N].伊犁日报 (汉) , 2009.

[2]路明.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把持措施[J].山西建筑, 2007 (4) .

[3]杨彦中.混凝土桥梁裂缝成因[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3 (9) .

上一篇:兵团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下一篇:破解民营企业融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