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论文

2024-05-23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论文(精选12篇)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论文 篇1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唐诗宋词更是其中的精髓,语言精练和谐、内容丰富多彩、感情深沉细腻。学习古诗文是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好古代诗歌呢?针对这一问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认为阅读古诗歌,应指导学生抓住五个环节,即读懂题目、了解背景、诵读内容、体会意境、领悟情感,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技巧,通过反复朗读,深入体会,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1.读懂题目

诗歌的题目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春夜”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洛城”点明了地点,“闻笛”是主要事件,这个标题就是诗歌内容的高度概括。还有些诗歌标题中有“送”“别”之类的字词的,往往暗示了诗歌的体裁是送别诗。

2.了解背景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都到上了一定的时代印记。从“背景”入手,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歌中的内容、主旨。因此,学习诗歌,首先应要求学生把握诗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本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如曹操的《观沧海》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诵读内容

诗歌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特别适合诵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之径,通过读准字音、节奏、停顿,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古诗特有的韵味。诵读对于深刻地理解作品,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比如《蜀道难》中感情色彩深厚的自然景观,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作者大胆奇特的想象,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慢慢感悟。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课堂上开展多形式朗读,熟读成诵是古诗学习必由之路,也是古诗文学习的正途。让学生熟读成诵,既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更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深厚的语文积淀,提升其人文素养。

4.体会意境

意境也称境界,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其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和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2453页)。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诗中所能描绘的寄托情思的物象,即艺术形象,只是意象。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在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杨柳”是诗歌中经常用到的意象,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留”与“柳”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增加了深厚的离别情意。“月亮”也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意象作为诗歌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对于领悟诗歌的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结合意象展开想象,从而领悟诗歌的意境。

5.领悟情感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抒发,诗歌中的情感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是直抒胸臆,诗人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刘禹锡《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都表明了作者的鲜明态度。诗歌中第二种情感表现方式是托物言志,即通过描写外界的自然物象来引发人的情思。这种方式《毛诗序》中称之为“兴”。如《诗经》的开篇《关雎》就是用“兴”的方式来表达作者对“淑女”或者美好事物的渴求之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通过对“雎鸠”这种水鸟的描写,引起内心的感发,联想到鸟可以成双,人何以无侣?这种幽深的情思不是直接诉说的,而是借物起兴,使情意更加幽深。古代诗歌中主要抒发的情感有: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以及坚守节操、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教给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指导学生走好这五步,那么学生就不会再为古诗词阅读而头痛,而能够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来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感受古诗词的艺术形象,领悟古诗词的思想感情。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论文 篇2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

⒉过程与方法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

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 【设计理念】

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设计时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踏实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在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是必然的催化剂和目的。【教学过程】

一、以错字板书激趣,营造学习氛围

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2、板书:已亥杂诗(把“己”写成“已”)

3、指名读课题,学生发现错误书写并指正(请学生讲解并总结“己”和“已”的区别和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

4、全班齐读课题,解释诗题

①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课前学生已经通过查字典和翻阅工具书,明白“己和亥”两字的意思,学生自己汇报: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所以诗题就是1839年。然后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和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下,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②在1840年,你们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

③小结: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5首。(PPT一出示)

5、简介龚自珍

学生把自己课前查阅并收集到的龚自珍资料在班上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PPT三、四出示)

二、明确学习目标

(PPT五出示)齐读学习目标

三、初读全诗,整体把握

1、(PPT六出示)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斜 xiá),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朗读的节奏,找出韵脚。

2、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3、听配乐范读(PPT七出示)。

3、学生再齐读整首诗

四、了解诗歌大意

1、解决了生字,我们来了解生词(PPT八出示)

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即马鞭;作者在途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故言。

东指:出城门向东;

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

落红:落花,作者自况。龚自珍因被迫辞官回乡,故自比为落花。后一“花”字,可指一代新人。

(自由读,指名读)

2、结合词语解释,写出诗句大意(提问)后(PPT九出示)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五、研读赏析(PPT十出示)

1、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一词一般用来形容水势汹涌壮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修饰“离愁”有什么用意?)

(“白日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PPT十一出示)

2、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人离开京城会有什么感受?即将回归家乡又会有怎样的心情?)

(PPT十二出示)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在这里用了“移情于物”的手法,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现在人们常用这两句赞扬什么精神?)

(PPT十三出示)

六、领悟主旨

齐读诗歌,问:这首诗歌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呢?

(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奉献情怀。)

(PPT十四出示)

七、布置作业(PPT十五出示)

背诵本诗

教学反思:

诗歌阅读教学中如何诵读 篇3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足见诵读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诗歌诵读教学,是学生在琅琅书声中培养语感、涵泳品味、感悟融通、积淀语言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我国一向重视诗教,“诗言志”和“诗缘情”是古人对诗歌内涵的本质认识。诗歌本身具有语言的象征性、隐喻性、多义性和非确定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节奏、韵律的音乐美和语像造型的画面美。这些都要求我们应当从诗歌本身的特点出发,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去品味语言艺术和把握诗的情趣与韵味,真正实现诗歌教学中学语文与学做人的统一。

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如何才能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我想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自然上口。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生字词和多音多义的字词,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另外,在朗读时要做到不增减、颠倒、重复字、词,力求读顺诗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意。

2.流利朗读 朗读时做到语气连贯,节奏分明,句读清晰,没有句中停顿错误,符合诗句节拍,句中停顿长短适宜,长短句能读出应有气势,各种句式能读出恰当语气,并且能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这是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感知,不要求学生马上读出诗的全部内在涵义,重点要求学生从字面意义上疏通诗意。这一阶段是诗歌鉴赏的起点和基础,是由诗歌的表层意义向深层含义的过渡。

3.有感情地朗读,也称为情读 诗是心灵的燃烧,情感的喷发,古人读诗时常常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这正是领悟到了诗中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新课标中关于情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教学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来提高审美能力。对于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情感世界。”在诗歌鉴赏前,教师可大致向学生讲解一下诗歌的有关知识,像古诗的格律,新诗的流派等方面,为诗歌鉴赏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但不可做过多过细的讲解,以免造成分析有余而鉴赏不足。

诗歌阅读教学的着眼点 篇4

一.以背景介绍渲染氛围

丰子恺把自己的《缘缘堂随笔》送给他的义父杨孟江敬求批评, 他的义父的结论是:“这种文章, 教我们做起来, 每篇只要廿八个字———一首七绝;或者二十个字———一首五绝。”丰子恺风趣的把自己的随笔与古诗相比较认为是:“爆过、放松过的年糕!”的确, 古人作诗言简意繁, 辞约义丰, 既然如此, 诗词背景介绍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背景介绍渲染氛围, 了解作者产生丰富细腻情感的原因, 便于激发读者感情的共鸣进而理解诗意。我在执教公开课李清照的《武陵春》这首词时, 听课老师建议背景介绍不要太多, 太冗长, 突出不了本课的重点。我认为, 作为诗歌, 背景介绍不能太略, 太略, 会影响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感悟。李清照之所以写下名篇《武陵春》, 是与她的经历分不开的, 没有经历国破、家亡、夫死、文物丢失等不幸遭遇的多重磨难, 没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 她就不会有感而发写下《武陵春》。背景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愁重的原因。否则, 学生就无法理解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的深刻的意境, 就不会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学生的赏析不会透彻, 也不会缩短读者与作者间的心灵距离。其他的诗也是如此, 尤其是背景复杂, 典故较多的诗, 背景的补充就显得弥为重要了。

二.以诵读指导体验情感

梁实秋先生曾说:“诗不仅供阅读, 还要发出声音来吟, 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 这样才能陶冶性情。”讲授诗歌, 教师的作用只能是点到即止, 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走进诗人内心世界, 非诵读不能见其意境。

我在教读李清照的《武陵春》时, 教学设计上我以面向全体学生, 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重视学生朗读指导, 教学中既有整体的指导要领, 如从整首词分析朗读的技巧:语速缓慢, 语气沉重, 重音处要重读、要拖长读。又有具体的文字处理指导, 如:香、花、尽、倦、愁、载、非、休、欲、泪、恐、拟、泛, 强调这些词语须重读, 并在课件中以不同颜色的字加以强调。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语感, 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 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指导训练, 所有的学生在朗读技巧上都得到了提高, 朗读展示入情入景, 非常出色。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朗读技巧, 说明学生理解了诗意, 理解了作者的感情, 有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要达到背诵默写实现终极目标都将迎刃而解。

三.以鉴赏为主展现能力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 不讲, 囫囵吞枣会走入误区, 讲得太透彻就缺少了诗意。古诗词虽有值得传承的地方, 但是今天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主要以欣赏为主, 而不是剖析、肢解学习仿写。既然是赏析, 我们在赏析时要注意借助客观物象 (如山川草木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形象的“意象”, 注意情景交融相映的“意境”, 注意古典诗词中的“修辞”, 注意作品的“含蓄之美”, 注意作品中“典故”的运用。这些知识不必在每首诗中都讲解琐碎,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白, 让学生自己去赏析, 去发现, 去归纳, 去体验, 学生才会更有兴趣更有成就感。

诗歌课外阅读教学随笔 篇5

一年级新教材中,选篇了好多篇富有童真童趣的童诗,如《比尾巴》,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还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孩子的喜爱。课外的一些童诗中,我记得孩子们欢迎的一首童诗是王宜振的《月牙》

你的颜色是那样金黄/像一个鸭梨又甜又香 /是哪个馋嘴娃娃咬了一口 /把剩下的一半挂在天上……

这首诗歌描写了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在这一节小诗里,“咬”“剩下”等词用得十分精准,丰富的想象既准确描绘了月亮的特点,又写出了小朋友的天真稚趣,听到这首儿歌时,好多孩子都捧腹大笑:“原来,月牙是馋宝宝咬出来的呀……”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诗,正将孩子们带入无限的童真童趣中,让孩子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了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首契合儿童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色彩,烙上一重烙印,带来一种节奏。我发现,经历童诗教育的孩子,爱读诗的孩子,即使极其平凡的生活景象,在他们充满诗意的双眼中,在充满爱的心灵里,都会是无比美好的事物。慢慢地,他们将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份创造美的热情,他们心中都有更多的热爱。正因为有了这些发现,我经常在课堂上利用一些时间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儿童诗,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在我的感染下孩子们渐渐地乐于朗读,一些本来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孩子,读起儿童诗来居然也是摇头晃脑,津津有味,我知道,他们正沉醉其中呢!

润物细无声,一些家长向我反映,孩子会要求家长给他们购买儿童诗,并且经常在家里自觉地朗读,朗读给自己听,朗读给家人听,因为爱上短小精悍、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进而爱上朗读、爱上阅读,这是一种多么可喜的成长!

法国哲学家巴什拉尔曾说:童年持续于人的一生,童年的回归使成年生活的广阔区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有时,在我们心中,会出现一个孩子,在我们的睡眠中守夜。诗人将有助于我们重新在心中发现这生机蓬勃的童年。

童年贯穿了人的一生,这使成年人永葆一颗童心成为可能,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在面对一群群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时,更是应该让孩子们多多与童诗零距离接触,让孩子们保留着这一份童真,让孩子的心灵更加纯粹、情感更加丰富,让童诗带给孩子一个诗意的童年吧!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论文 篇6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诗歌通过其情景意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然而,在学校里,绝大多数的学生学诗都抱有为考而学的态度,对诗歌没有任何自己的见解,所有的诗歌意识全部被考试做题淹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诗歌教学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何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诗歌的浓厚兴趣,自觉的阅读学习诗歌,就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入境,寻情”这一教学模式,来教给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培养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入境,寻情”模式的步骤

“入境,寻情”这一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就是引导学生先进入诗的意境,然后在诗中体会诗人所描绘刻画的意境,基于此,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魅力所在。

(一)创设情景,“请君入瓮”

由于时代相差甚远,中学生对于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人物风土人情等都感到陌生又遥远,他们理解不了,在那凝练的语言中,为什么可以蕴含那么多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做的是,创设特定情景,让学生能够对诗中的情景有所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例如在学习《登高》时,配上一副《登高》图,学生一边看着诗歌的内容,一边欣赏图中白发苍苍的诗人,独立高台,面对无边落叶,萧瑟秋风,就能更好的体会其苍凉悲壮的秋意。

(二)反复诵读,入境感悟

诗歌很讲究韵律节奏,在抑扬顿挫中阅读,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在有感情吟诵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阅读,让学生在吟诵中进入情景,从整体上感悟诗歌的情感。例如在《登高》一诗的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悲”的基调,“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要提高声调,读的悲愤,重读“悲”“病”“独”等字来描绘刻画作者年老多病,流寓他乡之苦。

(三)触摸意象,体会意境

意象简单的来说,就是寓“意”于“象”中,把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等借助于一个客观物象来表达,“他是意与象、主与客、虚与实、情与景的结合,也是表达与解读之间的桥梁” [1]如 “梅、兰、竹、菊,因为符合儒家的‘君子思想,所以成为历代文人墨客钟爱的对象。山、水、泉、林因为是情绪恬淡的理想之境,所以成为释道之徒,出世之士心爱的栖身之所”[2]诗歌中,就是由这样的多个意象交融构成了整首诗歌的意境,因此,在吟诵诗歌时,要准确地找到意象所表达的特定的情感色彩,才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如在学习《登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找意象来体会诗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的,在文中我们可以发现首联连续借助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風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在分析这些意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阅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句中的“无边”“不尽”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从这里我们还能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就这样从意象开始展开,慢慢分析诗中所创设的意境,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体会意境。

(四)体悟诗情,拓展延伸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写诗,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所想”“所感”,因此在以上的三个教学步骤后,在学生对诗中的意象、意境有了很好的把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引导学生,体悟诗人的主观感情。例如:在《登高》一诗的学习中,我们在对整首诗歌由景到情的分析后,就可以轻松的领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我们都知道,一两首诗歌的学习并不能形成系统的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只有通过触类旁通,拓展延伸,使学生形成对类似或者完全相反的诗歌类型的分析鉴赏能力,让他们在拓展延伸的阅读之中,进一步发现诗的魅力,同时这也会为未来的诗歌知识学习积累一定的基础。例如我们在《登高》的学习完成后可以在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杜甫的其他诗文如《蜀相》等让学生经行对比赏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入境,寻情”这一诗歌教学模式并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教学工作者可根据不同诗歌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进行运用与设计。每一个模式的构建,都要根据一定的心里教育理论,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入境,寻情”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有三个重要的特点: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3.学习的情景性。知识不能脱离活动情景抽象的存在,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活动结合起来。因此,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主动的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引起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从而开始自己主动的建构性学习。同时,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吟诵,在吟诵过程中,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达到体会诗歌情感的目的。

学生总是在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下来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在诗歌教学中同样如此,对于诗歌的学习与感悟,并不能只靠一两首诗歌的学习,学生只有在教师指导学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阅读积累,拓展延伸,才能培养出一种具有诗性的阅读思维,从而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与阅读中,更好的了解和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诗歌阅读教学中,更要如此,因为时代的差异性,学生本来就觉得诗歌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开始之前,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先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在有趣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吟诵,与时代相联系的讨论问题等设计思路中,调动课堂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诗歌本身的特点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因此,在诗歌的教学中,我们要进行反复的吟诵,分析诗中的意象,来感悟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着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对于诗歌教学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诗歌的魅力,继承和发扬诗歌传统。

“入境,寻情”这一诗歌教学模式,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重视诗歌的积累,其基本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诗歌教学,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吟诵,学会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任何教学模式的建构,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与一反三。” [3]“入境,寻情”这一诗歌教学模的最终目的同样是希望引起学生对诗歌阅读的兴趣,能在原有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拓展积累,触类旁通,学会分析诗歌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注释:

[1]王新新:《栖息在诗歌的密林里——诗歌教学模式探讨》,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5期。

[2]祁志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现代诗歌阅读教学的主题词 篇7

“诗言志”, 现代诗歌总是或借助形象含蓄地表达情意, 或直抒胸臆。“我” (抒情主人公) 和“你” (抒情对象) 是诗歌所创造的主要形象。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现代诗中, 大都“我”“你”共存。苏教版的《发现》《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啊, 船长, 我的船长哟!》《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人教版的《致青年公民》, 直接在诗面上呈现了“我”和“你”。苏教版的《相信未来》《北方》《祖国土》, 人教版的《六月, 我们看海去》则间接地加以表现。这些显性或隐性的“我”和“你”, 其所代表的形象各有不同:

诗人通常借助不同的意象将“我”和“你”进行链接, 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思考和探究成果, 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用“我是——”的句式将“老水车”“矿灯”“稻穗”等意象呈现。初看, 我们便有些似懂非懂———“我”到底指什么?原来, 诗人先将“我”具象化为“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用以表现祖国贫困悲哀的特点, 接着又将“我”具象化为“花朵”表明祖国充满希望, 然后将“我”具象化为“胚芽”“笑涡”“起跑线”表示祖国已经走进新时代, 最后将“我”转换为经历过“迷惘”、“深思”, 现已“沸腾”的一代人, 将“我”与“你”之间的血肉联系予以明朗, 将“我”对“你”深沉而复杂的爱细密吐露。这看似复杂的“我”, 将祖国从悲哀到复苏的过程, 以及经历苦难的一代人的丰富情感尽情展示, 诗的意蕴由此而深广。

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用“矿坑的深处”“阴暗的地底”“阴暗的牢门”“苦役的洞窟”“沉重的枷锁”“黑暗的牢狱”等意象表现西伯利亚囚徒 (“你”的复数) 所处的恶劣处境, 反衬“你们”的高贵心境, 传递“我”对“你们”的挚情;《六月, 我们看海去》则以“驼铃”“天空”“大海的喧响”“贝壳”等意象表现“我们” (“我”的扩大) 的青春活力, 表明“我们”的自信, 用“看海去”展现“我们”对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你”) 的向往。

现代诗歌中的“你”和“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其中, “我”表达的不仅是自我, 还有“我”对“你”的情感倾诉。每首诗的内容和形式常常因情而异, 抒写的“我”“你”也各有侧重。透过每一个凝练如珍珠的文字, 捡拾起“我”和“你”, 弄清“我”和“你”的关系, 我们便可比较快地走进文本, 领略意境, 体悟诗情, 进而与诗人共鸣。

二.抓住“我”和“你”实施教学的意义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时集中解决了这样一组问题: (1) 这首诗, 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逐节解读) (2) 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3)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 这样写对于情感的抒发有什么好处?

应该说, 这位教师的教学体现了明确的诗歌教学目标 (把握意象及诗人创造的意境、理解诗情及其表达技巧是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两个主要目标) , 摒弃了诗歌教学常用的套路 (介绍背景, 诵读诗歌, 整体感知诗意, 逐节解读, 理解意象, 分析情感) , 思路清晰。但设计的问题除了“感情”还是“感情”, 在内容上缺乏广度和深度, 形式上也比较试题化。课堂上, 学生思绪平淡, 答题应付, 诗歌的美妙无从体验。

如果我们以“我”和“你”为主题词来设计问题, 也许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1) 诗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称代词?各代表什么?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2) 诗中的“我”和“你”有关系吗?作者是怎样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诗中的“你”全用“祖国”来替换好吗? (3) 每节诗末的“祖国啊”的读法是不是一样?应该怎么朗诵呢?

这组问题内容集中而具有整体感, 由易到难连贯递进。它涵盖了对诗歌形象、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发展性。

课堂上, 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脱口而出:“我”和“你”;“你”代祖国, “我”指诗人。这时, 教师抓住机会反问:“我”真的是指诗人吗?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文本解读。在逐节解读的过程中, 教师始终抓住“我”不松手, 启发学生分析意象, 使迷雾渐散, “我”的形象逐渐明晰, 感觉到“我”是“你”的特征的具象化, 是“你”希望的化身, 是生活在“你”的怀抱里的孩子, “你”养育了“我”, “我”要用生命来报答“你”, “我”和“你”血肉相连、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于是学生对诗中用系列意象链接“你”“我”的技巧颇为折服。诗中的“你”当然可以还原为“祖国”, 但没有“你”来得具体可感, 来得亲切, 因为“你”是“我”情感的倾诉对象。第三个问题, 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解基础上的朗诵, 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感的丰富、细腻、复杂。祖国由“你”而抽象, 情感由“你”而深聚于对祖国的呼喊, 或痛苦, 或深沉, 或欣喜, 或自豪, 朗诵使学生体验到了诗人之心的激越跳动。

用“你”“我”来建构现代诗歌阅读教学的内容, 易于教和学。因为找出“你”和“我”, 就找到了诗歌抒情的主客体;理解“你”和“我”, 就基本理解了诗歌的核心内容;把握“你”“我”之间的关系, 诗歌的内涵就掌控在你的手中了。抓住“你”“我”来解读诗歌, 我以为即抓住了诗歌教学的关键。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 启发学生抓住并理解诗歌中的“你”和“我”, 就等于开启了学生理解诗歌文本的路径, 有了与作家对话的核心话题。这有利于学生愉悦而快速地亲近诗歌, 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鉴赏诗歌的一种非常经济的方法———抓住抒情主客体探究诗歌的意蕴和风格。

三.“我”和“你”教学模式的普适性和灵活性

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现代诗歌, 大都可抓住“你”和“我”进行教学。

教学《发现》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 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称代词?各指代什么?把“你”改为“祖国”好不好? (2) “我”发现了什么?“我”与“你”有什么关系? (3) “我”这样赤裸裸地表达情感, 是不是有些矫情?第一个问题引出抒情主客体, 提醒学生准确把握“我”和“你”, 特别是“你”的含义。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研习文本, 读懂诗歌内容, 体会意象的链接作用。第三个问题重在启发学生探究诗风, 可结合背景, 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教学《啊, 船长, 我的船长哟!》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 诗中的“我”和“你”有关系吗? (2) 诗中的“你”还有哪些称呼,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是不是给读者的阅读制造了障碍? (3) 本诗的诗句排列样式有些特别, 你能看出其中的玄机吗?这与“我”“你”有关系吗?这里, 第一个问题旨在要求学生明确诗人对领袖的深爱与领袖的伟大和崇高, 第二、三个问题旨在引领学生分析“怎样写”并深究其表达效果。

“你”“我”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关键在于教师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深刻理解, 在于对学生知识结构现状的了解和关注, 在于教师对学习目标的恰当定位, 在于围绕“你”“我”来设计由浅入深、由表象而本质的富有启发意义的系列问题。但如果把“你”“我”当成套话, 无论什么诗歌都一味的以“你”“我”来提问, 就恐怕会牵强附会或令人生厌。比如教学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 如果重点探讨“我”和“你”的关系, 就显得教学目标和重点定位不当, 因为这首诗抒情的主体是年轻人而不是“我”, 客体是那个时代的祖国, 诗人着重表现的是年轻人与那个时代的祖国的关系, 而“我”只是对青年人提出希望的诗人而已。实施“你”“我”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需要教师根据文本实际来构建恰当的教学内容, 从而达到诗歌教学的最佳效益。

显性呈现“我”和“你”的诗歌, 可以用“你”“我”直接提问。对于隐性呈现“我”或“你”的诗歌, 就要细加斟酌了。如《北方》中的“你”似乎是隐藏着的, 但不难看出这“悲哀而古老的国土”就是“你”, 我们设计这样的问题可能比较恰当: (1) 诗中描述的是何时的比方?如果你是一个行走于那时那地的人,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2) 若你是画家, 根据这首诗, 你的组画中将会出现哪些画面?表达什么样的意境? (3) 对于这样一个悲哀的“你” (北方) , “我”消沉了吗?“我”为什么会这样? (4) 诗中“悲哀而古老的国土”用“你”来替代可以吗?为什么?

关于隐性呈现“我”或“你”的诗歌的教学, 宜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关于“你”和“我”的问题, 这符合文本阅读循序渐进的规律。设计关于“你”和“我”的问题的目的在于提醒学生把握诗歌抒情的主客体, 体会诗人雪藏起“我”或“你”的用意, 从而体会诗歌样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论文 篇8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诗歌教学,背景故事感悟,画面烘托联想,对比赏析探究,读写结合体验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堪称国粹。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奏感、优雅的韵律美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诗歌还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文体特征:抒发情感,直视生命意义是诗歌最本质的目的和功能特征;依靠形象思维、创造意象是诗歌的表达特征;形成节奏和韵律是诗歌显著的声音特征;语言凝练、精致是诗歌显著的语言文字特征。诗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入选的古诗都是传颂已久的名篇。读诗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一方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受益终身。孟子曰:“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师应根据诗歌特点,围绕“情感体验、形象思维、节奏韵律、精致语言”这四个关键词,遵循诗歌的文体特征开展教学。

一、背景故事感悟法

每首诗都有其写作意义和写作背景,所谓诗歌的背景,就是对诗中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事件或环境。古人写诗多以意持意,以景寄情,常常是意不离情、情不离景,或直抒情怀,或借以咏志,或隐喻实事,或借古喻今,方法不拘一格。教师借助资料,引导学生知诗人、知背景、入诗境和悟诗情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步骤。

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枫桥夜泊》时,就从朗读陈小奇所创作的歌曲《涛声依旧》的歌词导入新课。当学生听着“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时,王老师就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了三位不同朝代的诗人对枫桥钟声所写的诗作———清朝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明朝高启的《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以及南宋陆游所写的《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引入这些资料,不仅能丰富学生对枫桥千年钟声的感知,也让学生了解了古诗的背景故事。

随着教师的层层点拨,学生在背景故事中不断感悟着古诗中的丰富内涵,从而理解了枫桥钟声的魅力。经久不变的枫桥钟声,伴随着学生的声声朗诵“走”进学生的心田,似乎也在敲打着学生那颗颗求知若渴的心。枫桥的钟声带着学生“走近”张继,真切感受着诗人独听寒山钟声时那份孤独与寂寞的愁思。

二、画面烘托联想法

诗歌中的联想,就是诗人把眼前事物和过往事物通过相关、相似或相反的联系所进行的一种由此及彼的高级思维活动。联想在这两种事物之间起着一种纽带或者桥梁的作用。画面烘托联想法就是把画面和诗歌联系起来,使诗歌形象被烘托得更鲜明、更突出。古诗往往会着力表现一种意境,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置身于诗的意境之中,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因此,在理解诗的大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诗意的理解就会更深刻、更深入,从而既丰富想象力,又发展空间思维力,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枫桥夜泊》时,诗人张继描绘了一幅“秋江夜泊图”。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对江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孤寂忧愁的情怀。教学这首古诗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把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想象出来。因此,教师首先可给学生配上一段蕴含淡淡忧思的轻音乐,让学生从“月落霜天”和“江枫渔火”中想象出画面的形象和色彩,从“乌啼”和“钟声”中去想象当时的声响,最后在学生进入意境、意犹未尽的时候,相机让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定格心间,进一步感受诗人那种孤寂忧愁的情怀。正所谓月落是愁,乌啼是愁,江枫是愁,渔火是愁。那一切的景都围绕着愁眠、笼罩着愁眠,诗人心中是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入境生情地感受诗人那绵绵不断的愁思,促进学生达成“悟诗情”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目标。

三、对比赏析探究法

所谓对比赏析法,就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应用对比赏析法引导学生探究古诗,让学生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而且能促进学生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还能帮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中国古诗的个性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鉴赏古诗的能力。对比赏析可以在同一首诗之间进行,也可以在不同诗篇之间进行,对比的内容包括字词、句子、典故和人物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组成。这两首诗脍炙人口,千古传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诗仙”李白的作品,不仅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写,他的好友元二即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而喻。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两首诗高度相似的情感表达,为我们的对比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理由。找到这两首诗相关联的切入点可以有效进行对比赏析教学。

一是单首诗中的对比探究。王维写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两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么的图画?引导想象:渭城的早晨是美好的,空气是新鲜的,客舍是舒适的,朋友是知心的。多美的渭城啊!可就在这样一个清晨,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客舍,诗人却要和他心灵相通的朋友元二分别了。元二要到哪里去呢?此去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当时阳关以西一路上关山重重,大漠茫茫。即使元二使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也得走上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出发地的一切(如朝雨、客舍、驿道和绿柳),看上去虽平常,读来却是风光如画、清新怡人。可朋友即将远行之地却是黄沙茫茫、满目荒凉。景与景的对比、画与画的衬托是如此强烈。诗人巧妙运用景语,不但写出了两地风景的迥异,而且给风景抹上了感情色彩,在层层渲染中将情感传递得淋漓尽致。

二是两首诗之间的对比探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诗人情感。虽然两首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依依惜别之情,但联系当时背景,扬州是开元时代的繁华之地,李白送别时心中没有太多的伤感,只是不舍中带着向往;安西是西北边疆,王维送别时心中多了几分关切与担忧。接着对比诗歌结构。两首诗虽然都采用了叙事加写景的方式,但李白采用的方法是先叙事后写景的方法,王维采用的是先写景后叙事的方法。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词语。李白送好友从黄鹤楼到达扬州,由西向东走,李白是“西辞”,王维送好友从渭城前往安西,由东向西,王维是“西出”,二者方向完全相反,但两位诗人却不约而同地选择“西”,原因何在?通过讨论,学生对送别之情必有更深体会。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诗歌选景。李白选用“孤帆”“碧空”“长江”和“天际”这样一组大小对比非常强烈的景物,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豪放与大气,而王维选用“朝雨”“客舍”和“绿柳”这些典型的送别之景,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含蓄表达的心中那淡淡的伤感。诗歌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对比,强化了学生对诗歌的记忆与感悟。这就是对比的力量。

四、读写结合体验法

“读”与“写”是两种重要能力,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综合素养。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帮助学生在读写中品味诗歌带来的独特魅力。事实上,读写结合不但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而且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王崧舟老师教学《枫桥夜泊》时,同样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写话。

师: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

(学生随着音乐,想象写话)

师:好!请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像张继那样,用心去感受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孤独的张继这样说———

生1:张继啊张继,如果你无法入睡,如果你很孤单,就让我来陪伴你吧。

生2:张继啊张继,人的一生有悲欢离合,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当你烦恼忧愁的时候,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呀!

生3:张继啊张继,你的亲人在等着你回家,赶紧回去吧,赶紧回去吧!

师: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家是你永远的温暖!这钟声有抚慰,这钟声有劝解。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绪也渐渐消去了。

学生的交流分享让我们感受着“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的力量。同学们一旦打开心扉,张开想象的翅膀,就如同舞动起诗的“翅膀”,他们的心活了,他们的心柔软了,他们的思绪也飞到云端。是啊,那钟声,那月亮带给学生的是无尽的遐想。此时,学生的能动性与生长潜力在读写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

[1]郑桂华.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建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宋)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论文 篇9

一、回归诗性的文体阅读

诗歌是将情感、思想等融于意境之中, 要读懂一首诗歌并且懂得鉴赏, 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否则, 学生所读懂的仅是诗歌的皮毛, 其内涵则很难通过阅读而领会和掌握。在进行诗歌阅读教学时, 教师要重点突出诗歌的文体,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 同时按照历史的顺序把握诗歌发展的脉络, 进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句法、用韵、对仗等诗歌的基本知识[1]。如《再别康桥》一课, 首先引导学生略读课文, 随即提出问题:“这首诗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勾勒诗意的?为什么?”而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 并再次以问题引导:“诗中应用了多少个韵脚?分别代表了什么?”如此在这样的阅读引导下, 学生会逐渐掌握阅读的技巧, 并由此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诗意。

二、细读内容, 读、思同步

人的记忆机能就如同浩瀚的海洋, 当人们的大脑接收到某些信息, 会迅速通过想象在记忆的海洋里搜寻同类信息, 从而形成表象, 而这即是人们常说的记忆表象。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诗歌的内容, 不能让阅读成为惯性, 随读随忘。只有关注诗歌内容, 才能引发学生的记忆表象, 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意。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在阅读时, 首先关注“空山”, 随即感受“新雨”, 继而“看到”天气, 最后读出“秋”意。

读:

空山 (停顿, 想象场景) 新雨 (加重语气, 感受“新雨”) 后;

天气 (停顿, 感受天气) 晚 (感受) 来秋 (感受) 。

三、回归诗性的风格阅读

由于不同的诗歌作者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和艺术素养, 因此诗歌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格调、气质和风韵, 而这就形成了诗歌作品的不同风格。如毛泽东的诗壮丽雄健, 徐志摩的诗委婉蕴藉, 王维的诗恬淡生动, 李白的诗潇洒飘逸。在阅读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读出诗歌的风格, 感受诗歌作者作诗时的心境, 形成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由此学生也能够在经验积累中逐渐地学会鉴赏。此外, 通过阅读了解诗歌作者的写作风格, 还有利于学生把握诗中的思想情感, 从而对诗歌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 最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用。

四、读懂诗歌的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 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综合来说, 诗歌的语言特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其一,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 不落俗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其二, 平淡或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 或用白描, 不加修饰, 显得真切深刻, 平易近人。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其三,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白的《将进酒》;

其四, 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李清照的《一剪梅》;

其五,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 常常不是直接叙述, 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 言此而意他, 或引而不发, 或欲说还休, 让读者去体味。如李煜的《虞美人》。

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对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启发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要让学生边读边感受, 边读边想象, 只有这样, 才能加强学生对诗歌的感受能力, 而学生也才能更好地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2]。

五、读懂意境, 感受诗歌之美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 是诗歌作者情感与寄托的融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是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举措。例如《雨霖铃》一词, 作为我国古代诗词中的名篇, 这首词通过深刻的环境描写展示了词人的深切情感。而在这堂课中,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诗词的意境, 就必须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取诗中的关键词, 如“寒蝉”“长亭”“兰舟”“暮霭”。而相对的, 进一步从第二大部分提取关键词, 如“冷落”“清秋”“良辰”“风情”等等。通过在阅读中对这些关键词的提取, 可有效帮助学生感受这首诗的意境之美, 在对照中了解作者的情感以及诗所要表达的内涵。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多思而敏感的如诗一样的年华, 他们眼中的世界应该是诗意盎然的, 而如何让诗歌与诗般美丽的年华共同擦出情感的“火花”, 为中学生重要的人生历程添上浓浓的一抹诗意, 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去“品读”诗歌。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诗歌课堂, 应该是充满着朗朗的诵读, 充满着多彩的回味, 充满着体验的快乐, 充满着创造的自信, 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 学生们才能恣意享受诗歌带来的美感, 享受尽情挥洒才思的幸福;也只有在这个时刻, 无论是诗歌, 还是学生都成为了这灵动课堂最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时德安.优化组合课堂要素, 提高诗歌阅读教学实效——诗歌阅读“四环节”教学模式实践与反思[J].中学生课程辅导 (教学研究) , 2013 (25) .

论高中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审美 篇10

关键词:古代诗歌,阅读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1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教学是开展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欣赏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诗歌蕴含丰富的美育因素, 在高中古代诗歌阅读教学要倡导学生走进经典,品味优秀古代诗歌,从而提高学生诗歌阅读的审美能力。

一、品味语言美

古代诗歌往往讲究押韵,读起来具有一定的节奏和美感,这些因素使古代诗歌的语言具有音乐美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充分表明朗读在诗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个读、齐读、竞赛朗读等形式展开朗诵,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代诗歌的语言美。在品味诗歌语言美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节奏、声调等的变化,体会古代诗歌通过押韵带来的美的感受。

古代诗歌创作过程中经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更具美感, 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品析诗句中的修辞,感受其妙处。如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把早晨头发比做“青丝”,把晚上满头白发比做“雪”,形象生动地表现光阴易逝的遗憾,触发无数读者的万千感慨。又如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通过夸大描写达到突出和强调的效果,如王维《终南山》诗中“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一句,用夸张修辞手法突出了终南山的巍峨高大接近天都, 横跨辽远直到大海。

二、感受意象美

古代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通过含蓄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的品析感受含蓄的意象美。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几句,诗人用了许多富有含蓄美感的意象。教师激励学生细细品味诗中意象,“昨夜星辰”这一意象表面上写昨夜的繁星,但表达的却是良辰美景之夜和思念的人相遇时心中的欢喜。“灵犀”这一意象运用得很传神,把无形的恋情写得真切可感,从而使整首诗更有韵味,表现出美的情思,使整首诗歌更具含蓄美感。

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意象是自然景物,如春花、秋月、松柏、白雪等, 这些意象本身就富有美感, 有利于我们进行审美感受。教学中先让学生找到诗歌中的意象,然后激励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美的意蕴,在整体朗读感知之后,提示学生结合整首诗歌的意境思考这些意象的涵义,感受意象的含蓄美,进行深层审美体验。如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阅读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找到词作中的意象,如“黄花”、“雁”、“梧桐”等自然景物,然后引导学生在自由朗读中体会。在学生对词作有了初步感知之后,提示学生联系整首词作的意境感悟“黄花”、“雁”、“梧桐”等意象的内涵,对这些意象展开审美,感受这些意象内在的含蓄美。在品析意象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北宋灭亡的时代背景,介绍作者遭遇到国破夫亡的悲惨境遇等, 从而让他们更进一步领会词作的思想感情,感受词中意象的深层内涵。最后让学生朗读这首词作,进一步感悟“黄花”、“雁”、“梧桐”等意象的凄楚之美,升华审美体验。

三、体会情感美

古代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非常丰富, 有的赞美祖国大好山河,有的表现恋人相思之情,有的表达慷慨激昂的报国之志,如此等等,表现出情感美的特点。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诗歌中表达的情感美。知人论世是感悟诗歌情感的重要方法。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总是有感而发的,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感悟情境,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体会诗人倾诉的情感。

中国古代诗歌多运用比兴手法, 诗人往往托物言志表达感受,常常言在此而意在彼。因此,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言外之趣,感受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又如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词人描写了云、月、花三种自然景物,分别用破、来、弄三个动词饶有情趣地描绘了相继的动作,展现了美的情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激励学生展开想象:风吹云破后,月光洒下照在花儿上,地面上摇曳着斑驳陆离的花影。通过这样的想象感知作者描绘的美的图画、美的姿态。这样能更好地感悟作品表达的美妙情思。像这样,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诗歌赏析中深入领悟,美好的情感就会在学生心灵深处开出美丽的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2。

四、学会鉴赏美

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中的美,通过多种方法开展古代诗歌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鉴赏诗歌中的美有很多方法,朗诵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对诗歌的诵读感受美的意象,体会美的意境,从而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享受。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兴趣对诗歌鉴赏有着重要作用。多媒体能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展开诗歌鉴赏能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描绘的美的画面,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感受古代诗歌蕴含的美。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根据这首词作意象、意境特点选取表现波涛汹涌、悬崖峭壁的形象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现苏东坡描绘的气势磅礴的“大江东去”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之中,更好地鉴赏诗歌中的美。

浅议诗歌比较阅读的原则与方法 篇11

【关键词】诗歌鉴赏 比较阅读 原则方法 知同辨异

诗歌的比较阅读是诗词鉴赏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朝历代,诗人辈出,灿若星河;诗歌园地,百花齐放,争艳斗奇。作品的丰富多样性,为比较阅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同时,目前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为诗歌的比较阅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比较,是人们认识、分析、鉴别事物的有效方法;比较阅读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在对比中能够发现作品的特色,挖掘出作品蕴藏的内涵。许多诗词在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相同、相似或相关,为了突出其个性色彩或挖掘其深刻内涵,在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从诗歌的主题、表现形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归纳,引发学生由此及彼地去思考和联想,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诗歌的比较阅读既符合诗词鉴赏自身的特点,又符合新课改自主、探究学习的理念和构建多向联系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要求。近年来,诗歌的比较阅读纷纷走进高考试卷,不少省市的高考命题采用两首诗词进行比较阅读,如浙江07年卷甚至选用三首词曲进行比较。诗歌的比较阅读成为高考试卷中的新亮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诗歌的比较阅读如此重要,那么,怎样进行比较阅读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近年来高考的试题。

2008年广东卷第10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这是两首不同作家的同题之作,出题者主要在“同”与“不同”上设置考点。第一题是“求同”,从“雨后霜前”和“破小寒”等处可知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耐寒”的自然属性;从“着意”、“无言”、“任”和“辛苦”、“心酸”、“留连”、“愁”等词句中可以看出两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题是“辨异”,两首诗虽然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描述了相同意象的相同自然属性,但在两首诗中,木芙蓉形象的含义和表达的主题是不相同的:前者刻画的是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表达的是不屈与奋进的主题;后者刻画的是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忍、淡定、安闲的形象,表达的是坚韧、超然的主题。

“知同辨异”是诗歌比较阅读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法。“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这一原则和方法在其他省市的高考试题中也有体现。

例如2007年湖北卷第14题,阅读吴融的《华清宫》和李约的《过华清宫》两首同题之作,第一个问题是: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第二题是: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再如2007年江西卷,阅读高蟾的《金陵晚望》和韦庄的《金陵图》,回答:(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知同辨异”这一原则指导下,诗歌的比较阅读往往要注意以下对比点:一是诗作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出来的情感;二是诗句的意思和作用;三是诗所塑造的主要形象,创设的具体意境;四是遣词的生动、形象、精巧;五是修辞手法的功能、作用等。这些都是命题人常设题作比的焦点。如2006年湖南卷,选用薛宝钗《咏白海棠》和林黛玉《咏白海棠》的颔联进行比较赏析,从表现手法、思想情感、语言特色甚至句式倒装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考查。

在目前情况下,高考试题对中学语文教学仍然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针对高考命题诗词鉴赏的新动向以及诗歌阅读自身的特点。在诗词阅读教学中运用“知同辨异”的原则方法,进行有效的比较阅读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是许多高中语文教材都选用了的篇章,苏教版将其选为高中教材的首篇。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组织比较阅读的。首先请同学回顾初中学过的描写秋天的同题之作,看看与本文毛泽东笔下的秋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学们可能会说出很多,如诗经中的《蒹葭》,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刘禹锡的《秋词》等,但最有代表性的应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大家都熟悉,我们将它与《沁园春·长沙》来进行一番比较。一是“知同”,两首诗都是写秋,并且都写的是寒冷的秋天,分别从“独立寒秋”和“古道西风”中可以看出。二是“辨异”,先辨特征:马致远以凝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夕阳秋景图。作者排列了九个名词,不用一个虚词,把九种不同景物极巧妙地组织起来,由此渲染出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毛泽东则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景物进行描写,“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这是一幅色彩绚丽,生机蓬勃的图画。再辨情感:马诗表现的是旅人漂泊、游子思乡的愁苦情感,被称为“秋思之祖”;毛诗表达的是昂扬炽热的革命激情,表现出奋发前进的信心力量,展现出少年革命家的伟人情怀。

上述比较是不同作家的同题之作,在诗歌的比较阅读中,还可拿同一作家的不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同样是学习《沁园春·长沙》,不少教师也想到了毛泽东的另一首《沁园春·雪》,但往往是用它来做导入,请同学们背一下,然后说我们来学另一首“沁园春”等等,如此而已。很少有人作进一步的比较挖掘。我在教学时将其作为拓展延伸,同样用的是“知同辨异”的方法。先问同学两首沁园春的相同点,有同学说两首诗都有一种霸气。我说很有道理,但用词不当,能否换一个词,有同学说是英雄之气,我说这就不错了。再结合具体的诗句,《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写于1925年10月,作者正在苦苦寻求救国之路,时间推移至1936年2月,经过十年求索,十年攀登,十年磨一剑,作者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光明大道,于是又挥笔写下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诗句,对上句作了巧妙的回答。所以,两首词词牌相同,结构相似,手法一致,主旨相连,一问一答,遥相呼应,妙趣横生,让人不能不佩服一代伟人的神来之笔。

这两首词相同的地方很多,比如同是写景抒情,同是表达革命豪情等等。当然,由于写作年代不同,两词在主旨方面也有不同:《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提出苍茫大地由谁主宰的问题;下片回忆峥嵘岁月,表现以天下为已任的豪情壮志。《沁园春·雪》上片以排山倒海之势,描绘辽阔的北国雪景,更隐喻当时波澜壮阔的革命全景;下片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展开壮丽的中华历史长卷,更暗含了建设国家的全盘大计。两首诗同中有异,都是当之无愧的稀世之宝。

总之,诗歌作品丰富多彩,高考试题千变万化,日常教学也是各显神通,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如果我们能够牢牢地把握诗歌比较阅读的原则和方法,在语文教学的诗歌鉴赏中对作品进行多角度的联系比较,全方位地知同辨异,就必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论文 篇12

目前,对于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课很难带给他们快乐。由于考级的压力,学生所阅读的读物多以课本为主,目的多为通过考试,以获得乐趣为动机而阅读的学生只有20%。

综观大学英语各个版本的教材不难发现,教材题材单一。在阅读选材标准的相关研究中,多名学者提到了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选择适当的材料,以便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都认为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45%的学生喜欢选择标题或者内容有趣的材料,调查对象在英语阅读中的最大困难是难以找到适当的阅读材料,或不知什么读物更适合自己。

2.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

2.1 陈述性知识。

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指由能够作为命题储存起来的有意识掌握的事实、概念或观点构成的信息。换言之,这也是语言学家所说的知识的输入过程。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积累陈述性知识的过程,但陈述性知识越丰富不一定意味着具备很强的理解力。有效的阅读过程是读者注入自己的思想和活力,与作者进行交流、产生共鸣的双向活动。Richards等把理解分为四个层次,即字面理解,推断理解、批评理解及欣赏理解。通常情况是学生接触一篇阅读材料时几乎认识每个词却不能领会真实的含义,这无疑是陈述性知识缺乏的表现。

2.2 过程性知识。

过程性知识是关于一些我们知道如何做的事情但并非有意识掌握的知识。有效的阅读过程是读者注入自己的思想和活力,与作者进行交流、产生共鸣的双向活动。但观察发现,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英语知识及某领域的知识,但在实际阅读中常有费解感,究其原因是只达到了字面理解,而未实现推断理解,更谈不上欣赏理解。

3. 诗歌的特征符合大学生的需要

在目前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在公外课堂进行广泛的文学课教学,条件还不成熟。公外的学生还需通过系统的教材来增加语言知识,而通过补充适当的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笔者通过一年的调查认为,诗歌是大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文学形式之一。著名教授董亚芬先生也说过,英语学习应该重视英语诗歌的学习。因为诗歌的目的在于通过快感给人以教益。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诗歌有以下适合大学生的特点:

3.1 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

“每个词都有极强的表现力,做到一言穷理,两字穷形,以少总多,使情貌无遗”。学生可以将诗歌一点点剖析,从中观察语言的各个要素,如语音、语法、书写形式、意义等的常规与变异,从愉悦的审美体验中去把握语言的变化规律,而且可以在其他语境中创造性地发挥这种经验,从而有效地促进英语水平和技能的提高。

3.2 诗歌是想象的艺术。

按照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说法,想象具有创造的能力,能将人的全部灵魂带动起来,激发和支持人们天性的永久部分。它为想象力丰富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发挥思想的余地。

3.3 诗歌富含各种修辞手法,比如意想、比喻、象征等。

学生可以通过较少的篇幅获取较多的文法知识。对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理解也有好处,诗歌中的用典多,典故是文化的一种体现,通过读诗,提供了又一了解文化的窗口。

为什么诗歌一直没有受到同行的重视?经过与同行及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许多人认为诗歌难教难学。事实上,无论是国内或国外,从小学起,诗歌就一直是语文课本的主体之一。诗歌如同其他的文学作品,也有难易、雅俗之分。教师的任务是选择推荐适合的作品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大胆去读。在教授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的美,从而激发其对语言的热爱。

4. 诗歌赏析对阅读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解读英诗是交互阅读模式的体现。交互阅读是读者的心理与外在语篇的相互作用。阅读活动能激活读者脑中的世界知识,并被语篇所提供的新的信息修改和延伸。阅读过程是这两部分信息互为补充的过程,并最终丰富和充实了读者的世界知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评析诗歌帮助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有如下作用:

4.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用“动机”这个词来解释个体发出能量与冲动,指导个体将行为指向某一特定的目的并维持这一行为的种种内部状态与过程。当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时,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诗的意境美妙无比,一首诗就像一幅画,情感得到了升华。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愉悦的环境下从事学习活动能有效克服影响学习进程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还能降低学习难度,因而阅读过程变得快乐而充满激情。

4.2 丰富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变得丰富的,而丰富的陈述性知识又能使理解更加深入。对诗歌中每个词的解析不能局限于字面含义,应进行深刻挖掘,得到其引申义和比喻义,方能回味出诗歌中的意境,这是丰富陈述性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比抽象而概括的语言具有更强的信息传递性和传神性,同时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丰富性和深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乃诗歌的典型特征。

4.3 提高过程性知识。

学生能够在欣赏诗歌的愉悦中走向创作之路,这表明过程性知识得到了提高。诗歌短小精悍、耐人寻味,学生在创作的同时得到了视觉、听觉、感觉的享受,得到美的熏陶。过程性知识是建立在陈述性知识基础之上的,唯有丰富的知识输入方能产生高效的知识输出。

5. 结语

解读英语诗歌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使阅读不再是读者被动接受语言刺激,而是读者主动作出反应的过程。读者与语篇间不断地相互作用以建立完整的意义。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用外语获取信息,而阅读则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摘要:本文结合大学公共英语课教学现状, 以及影响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 分析了英语诗歌的特征符合大学生的需要, 并提出英语诗歌阅读和欣赏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阅读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英语诗歌,阅读能力,教学现状,影响因素,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Grellet, F.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Johnson, K.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Study Publishing House, 2002.

[3]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4]孙翠兰等.运用现代阅读教学理论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 2001, 84 (3) :79-81.

[5]王凌, 何宁.非专业英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研究[J].外语界, (84) :11.

[6]应惠兰, 徐慧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材料的选择[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3) :206-207.

上一篇:道德规范下的师德建设下一篇:安全优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