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规范下的师德建设(精选12篇)
道德规范下的师德建设 篇1
提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就不得不提实证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关于这个问题激烈论战。实证派认为法律与道德应该分离;而自然法学派认为道德和法律是结合的, 法律从属于道德。在长期论战过程中两派因各自面临着的理论上的局限性, 观点出现了相互靠拢的倾向。许多学者也在吸收两派观点试图寻找法律和道德关系的妥协和统一。而究其本质, 道德与法律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规范, 因而本文在此视角下探讨如何在维护社会秩序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使二者关系重新梳理达到统一。
一、道德与法律的共同基础与差异
(一) 共同基础
人是社会性动物, 基于其社会生活习性, 有追寻并维护适合自己生存的秩序的倾向。而从本质上看, 道德和法律都是作为维护与正义、公正等积极价值取向相联系的积极社会秩序的社会规范。道德是社会团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耳濡目染自发形成和后天有意识的教育形成的并通过个人内心自律和社会舆论来约束进而维护其自身团体秩序。而法律则是统治者通过立法方式运用国家强制力保障进而维护其所认可的社会秩序。因而道德与法律其目的都是维护通过自己的方式维护社会秩序。
(二) 差异
虽说道德与法律存在一定的共同基础, 但二者作为不同社会规范体系, 其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追求不同。法律关注的对象是人的外部行为, 只追求其不违反社会基本秩序, 只要行为人的行为合法, 其思想和动机在所不问。而道德不只是关注人的行为而且关注人内在的思想, 注重对完美秩序的追求。道德要求人们在行为上符合社会一般性标准的同时, 更要求人在内心上要有高尚的追求。
标准不同。法律的标准是公开确定的, 法律本身的内在规范就要求法律必须公开确定, 这样才能期待人们去遵守。而道德则不同, 道德的规范往往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其规范内容没有被公开确定的表述。特别是愿望的道德的理解标准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更是是因人而异的, 缺乏社会普遍认可的确定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道德的内容本身也在不断变化。
基于以上这些本质和规范上的共同基础和差异侧重点的不同, 为这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在规范社会秩序上的衔接提供了统一的可能。
二、重新梳理
通过上文对道德与法律在社会规范视角下统一与差异的论证, 我们可以从维护社会秩序的方式和强度对两者规范机制进行重新梳理, 从而形成一个二者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衔接体制:愿望的道德进行自律规范, 法律进行他律规范, 义务的道德进自律前提下的舆论他律规范。
(一) 规范机制
愿望的道德进行自律的规范, 其通过个人的内心自觉自发的维护自己追寻认可的社会秩序, 他人与社会舆论也是通过自身对自己愿望道德的追求过程来影响他人进而使其内化为内心自觉。其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更强调来自个人内心的约束与评价。同时任何人不能因为他人与自身愿望追求的不同而进行否定性评价, 个人在愿望道德上有着个人价值取向上的自由。因为愿望的道德是对高尚品质下的完美秩序的追求, 这种追求没有对错只是存在差异, 而且即使没有做到高尚品质的追求也并不会侵害现有秩序。反之, 如果愿望的道德被用来进行社会的否定性评价, 则显然是对个人自由的侵犯。即“我应该这样做”。
(二) 转换与限度
以上这三种规范方式并不是绝对的、不相融合的。共同的基础也让它们隔绝不了, 只是各自侧重点不同。愿望的道德侧重对内心品德追求的自我约束, 义务的道德侧重对社会现实优良秩序的个人与社会约束, 而法律则侧重对基本社会秩序的强制性约束。因此, 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改变, 道德和法律内容发生变化, 三者在社会生活中就会发生转换。其中义务的道德与法律的转换在现实生活中最为活跃, 国家将一些义务道德规范通过立法将其转换为法律。例如醉驾入刑。
但三者的转换并不是随意的, 不然区分三者也就没有了意义。首先, 义务的道德和法律不能进入愿望道德的领域进行调整, 强求一个人内心的追求, 如前文所说, 这明显是对个人自由的侵犯。而同时也会导致道德价值的虚无, 因为所有的高尚的事都被要求去做, 道德的高层次追求就无从体现。其次, 义务道德向法律转换过程中要注重违反此项秩序是否严重侵害现实秩序, 如果没有就不应该立法保障, 否则不仅导致道德价值的虚无, 还会导致人们社会生活的恐惧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综上, 我们对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体系和二者的转换进行了一番重新梳理, 使二者在规范方式和强度上达成统一。两者在各自的规范范围内维护社会秩序, 并且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有限度的转换。当然这种统一也是不可能达到完善的, 这里的统一仅仅指正义的社会规范秩序基础上的二者矛盾的化解, 从而使其达到一种相对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景霞.法律与道德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郭忠.论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相互转化[D].西南政法大学, 2010.
道德规范下的师德建设 篇2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是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的平台,是维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保障。将师德纳入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表现,但这同时也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评价机制提 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能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判断能力和践行能力,是维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保障。新《规范》明确规定,“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也要多元化、个性化,应树立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观,通过开展全方位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有针对性地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提供支持,引导教师的职业道德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立足于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主体活动,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职业道德实现的根基。朱小蔓教授指出,“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人格、生命、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不能把道德教育从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离出来”。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也必须根植于教师职业生活这一土壤。因此,必须让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最前线。教师应通过 日常的教学活动,如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不断感悟和反思职业道德规范,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成为 自身职业生涯的常态。新 《规范》 的每一条都是为教育教学活动保驾护航,特别是“教书育人 ”,明确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支持,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是更高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规范》特别强调 了教师的“终身学习”,使其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必须。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为教师个性的张扬与主体地位的凸显提供保障。
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强调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职 业道德的一个重 要特征是 自律,而教师职业道德作为面向学生、面向教育的一种特殊专业活动,仅靠自律是不够的。因此,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他律,贵自律”,强调自律与他律的紧密结合。如新《规范》从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针对当前师德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作出了若干禁行性规定。这些„他律”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逐步深入,将最终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实现传统性与时效性完美结合我国古代师德思想源远流长,孔子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有教无类,孟子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苟子的尊严而惮,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朱熹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今天看来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古代传统的优秀师德思想,是当前加强教师
职业道德建设的宝贵财富。然而,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社 会意识形态,必然受到经济
道德规范下的师德建设 篇3
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由于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成功,促使其形成了相应的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世界各国又都非常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与建设,形成各有特点又反映教师职业共性的教师职业伦理要求和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世界一些典型国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综合比较、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各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从中借鉴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对推动我国的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况
为保证教师职业道德的顺利实现,世界各国建立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机制,并逐渐发展为系统化的职业道德规范,以保证教师在职业道德习惯养成上和社会对教师道德行为评价上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保证教师在实施学校道德教育中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建立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具有世界性
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当首推美国。早在1896年,美国乔治亚州教师协会就颁布教师专业伦理规范,随后,各州相继仿效。1929年,美国通过了“教学专业伦理规范”,1941年和1952年进行了两次修订。1968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正式制定了《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也称NEA准则),1986年,全美教育协会对《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又作出了全面修订,并沿用至今。新的准则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恪守职业伦理准则的重要性,强调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这个规范不仅成为美国教育界最有影响的执教行为规范,而且也成为其他国家制定师德准则的范例。此外,美国教育界先后确定了美国人事和指导协会的《伦理规范》、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家伦理规范》、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的《美国教授职业伦理声明》等这些教育伦理规范,涉及内容广泛,在实践中针对性较强。
法国对教师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国民教育部1997年的教学大纲指出,公民道德教育要求教师具有一种超过严格职业界限的高度义务感。在法国,道德教育已成为每个教师经常性的义不容辞的工作。
德国对教师讲授道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在课堂上,教师进行道德教育不能是生硬的、矫揉造作的,教师不应该被学生理解为道德思想和行为的布道者,应把道德教育变成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分析和评价道德问题的过程。
在日本的历史上,师德规范建设也同样得到了重视。日本近代学校创立之后,就大力创办师范学校,着眼于培养教师,并主张“师魂通士魂”,即要求教师应有武士风度。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宣告了军国主义天皇制国体结束,广大教师从政府发动侵略战争的反思中觉醒,力图追求民主主义的“现代教师形象”,1947年日本教职员组织成立,通过了以提高教职员地位与建设民主主义教育文化为目标的《宣言》。1952年日本教师联合大会通过《伦理纲领》,作为正式的师德规范颁布,至今仍然被广泛运用。从1959年起,把“道德教育研究”列为师资培训课程的必修课目。日本各地区的假欧元科学所、道德研究中心负责培训教师,研究讨论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道德问题,以提高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能力。
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于1954年8月在莫斯科举行第19次会议,到会的有中、法、德、英、苏、意等国家的教师代表,会上通过了《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宪章》中提出的各国应遵循的师德规范包括:(1)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并鼓励他们发展独立的判断力;(2)教师要致力于培养作为未来成人及公民的道德意识,并以民主、和平与民族友谊的精神教育儿童;(3)教师不能因性别、种族、肤色及个人信仰和见解的不同,将个人信仰和见解强加于儿童;(4)教师要在符合学生自尊心的范围内实施仁慈的纪律,不得采用强制和暴力。
建立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做法,这点我们还可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制定的有关规则得到印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处理国际教育、科学、文化问题的权威机构,尽管没有专门就师德问题发表文件,但在有关教师作用、地位以及其他文件中,都有很多地方涉及教师道德问题的论述。例如,具有重大影响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1966年10月通过)就提出了师德理想及师德的原则与要求。
上述例子足以说明,各国和国际组织都非常重视教师道德规范的制定,以保证教师职业的崇高的道德定位和对教师本人的道德行为的基本约束。
2.划分便于实施的师德规范结构层次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规范既要有理想性,又要有现实性,因此,西方国家比较注重区分师德规范的不同层次,以对教师整体与个体提出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要求。这里,我们以美国师德规范为例,即可以斑窥豹。有研究表明,美国的师德规范主要分为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的内容。
首先是师德理想,这是对教师专业行为的最高要求。这种师德理想体现了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即教师要“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培养民主信念”。就师德理想规定而言,不仅美国重视这个层次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师德理想也体现了这个方面的要求。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师德理想是应该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将最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对于和平以及对于各民族、种族或宗族集团间的了解、宽容和友谊所做的贡献上。
其次是师德原则,也即教师职业伦理准则和中级要求。师德原则受师德理想的制约,是指导教师的行为准则,它主要包括“奉献学生”和“献身职业”两个方面。在奉献学生上,要关心和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要力争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根本性原则;在献身职业上,要求教师树立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履行职业责任,尽力提升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
再次是师德规则,它属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或者是教师个人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师德规范的核心部分,规定得更明确、具体、具有操作性,直接影响与限定教师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和教学行为。它包括,第一,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不得无故压制学生求学中的独立活动;不得无故组织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与学生有关的材料;必须做出合理的努力以保护学生不受对于学习或者健康和安全有害的环境影响;不得有意为难学生或贬低学生;不得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原有国籍、婚姻状况、政治或宗教信念、家庭、社会或文化背景或者性别取向,不公正地排斥任何一个学生参加任何课程,剥夺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利益,给予任何一个学生以任何有利的条件;不得利用与学生的专业关系牟取私利;如果不是出于令人信服的专业目的,或者出于法律的要求,不得泄漏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的信息。这方面,美国的教师行为守则更为严格和细致。比如优秀教师必须做到,记住学生姓名、对学生不持偏见、锻炼处事能力充满信心、热爱学生、富于幽默感、认真备课、合理布置作业、善于研究如何根据学生需要和水平进行课堂教学、衣着整洁等等。第二,教师在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上要做到:不得在申请某一专业职位时故意作虚假的陈述,或者隐瞒与能力和资格有关的重要事实;不得出具不符事实的专业资格证明等等。
在1986年美国新修订的《教育职业伦理准则》中指出:“教育工作者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认识到追求真理、栽培人才、养育民主精神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这些目标的基础是保护学习和教学自由,保证对所有人教育机会平等。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坚持最高的道德准则。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固有责任的重要性。获得同事、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尊重和信任的愿望,为他们达到如何保持最高道德品质提供了源动力。”这充分体现了师德理想和师德规则的有机结合。
上述划分一方面说明,师德规范不是空洞的师德理想,而是具体的行为规则,它可以直接制约教师个人的从教行为与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师德规范的不同结构将发挥不同的功能:理想发挥激励功能,原则发挥指导功能,规则发挥约束功能。
3.把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丰富的实际内容,但从具体规定看,尤其强调师生关系这个维度,这是国外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原则。国外学者认为,教育和教养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在学校教育中又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的。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天然的教养关系是完全不同的,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和最独特的关系,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因素,直接制约着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影响着教育过程乃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关心和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这是教师职业要求的一个根本原则。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与理解,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处理,强调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
二、 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从国外对教师道德规范的研究和要求,可以看出,师德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师德规范体系,并使这种体系得到全社会的认可。结合我国的国情,吸取以前的教训,我们应该从现实基础上去构建并细化师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学校师德建设有章可循。
1.教师职业道德应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标准。高尚的师德固然需要崇高的理想来引导,但仅有“理想”是不够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只有道德理想的制约,而没有可遵循的具体规则的约束,往往只能约束少数人,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这一点早已被社会发展的事实所证明。因此,不能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重要和高尚而无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需求,过高的道德期待往往适得其反。所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应现实一些,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使教师首先从一个人、一个公民、一个公职人员的角色上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自己的道德义务。此外,还应借鉴移植国外重视“朴素”道德的做法,要求教师遵守那些维护教育教学秩序所必需的最起码的最简单的教育劳动行为准则,如坚持公道、保护学生隐私、不把学生作为“获利”的工具等等。如果我们的师德规范能从“高尚”回归“朴素”,更加符合人性,更加符合生活发展的实际,那么教师就更容易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行为就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2.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细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依据是基于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性的认识而作出的对教师的人格期待。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教师在人们心目中往往被定格为理想的“道德的化身”,由此对教师提出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种相当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及自身人格修养要求。其实,这种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期待,缺乏坚定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现实生活基础。在西方国家,师德规范的提出是基于社会法律准绳的,各种行为规则都定位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它首先是对公民的义务要求,在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来制定。例如,规范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等关系的处理准则,都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派生出来的。这样,教师自身对职业道德要求的理解和践行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即作为一个公民或公职人员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因此,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来规定,来细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如果他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涉及道德问题,而且涉及法律问题,进而养成在法律的意义上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组编.比较德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 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利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 张桂春,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教育科学,2001(1).
[4] 何仲山.美国高校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新视野,2000(6).
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现状及建设 篇4
一、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一) 研究方法
行为研究法:在教育情境中, 由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 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再把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 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 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 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 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 进行归纳与分析, 使之系统化, 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科学方法。
(二) 研究结果
近几年, 网络社区技术的发展普及使得互联网正跨入社区时代。为了了解我县青少年对网络的使用现状, 我运用调查法、行为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对部分中小学生对网络的使用进行调查。自1999年以来, 有80% 的青少年开始使用互联网, 男生略多 (57.4%) 。年级越高, 用户比例越高。 有关青少年上网场所调查显示:61.2%的青少年在家里上网, 30.5%的青少年在亲戚朋友家上网。由此看, 青少年上网地点主要在家里, 多数父母通过不同方式管理青少年使用网络, 完全不限制的父母只占7.4%。青少年平均每周上网时长约为230分钟。上网主要有:玩游戏占50.3%, 聊天占43.6%。关于浏览黄色网站的问题, 有17.2%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浏览过。以上调查说明, 当代青少年大多数上过网, 而且很多是经常上网, 有的甚至天天上网, 通宵上网。
二、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现状
部分青少年对网络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认识。网络的发展使他们尽情享受各种便利, 与亲朋好友沟通方便, 能更快了解科技动态、最新新闻, 极大丰富了业余生活。但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黄色信息的传播、黑客的攻击、金融诈骗、虚假广告、散布电子谣言等对青少年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 青少年迷恋网络以及用网络弄虚作假现象日益严重, 不文明行为便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增多。在这样的现实下, 网络社区很难充分发挥引导教育和服务青少年的作用, 我觉得国家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 通过多种方式展开监督。
三、网络社区道德规范与实施机制的建设
青少年身上有天然的发展性和进步性, 需要在社会进程中去认识他们, 观察青少年问题要选择发展的角度,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对青少年教育应在预防、引导、拯救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一方面, 要普及法律知识, 规范青少年的上网行为, 养成自律的习惯。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把社会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校纪校规, 强制学生遵守。对于年龄偏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 可规定上网时间和地点, 便于监督。还可利用教室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 大力提倡文明理性的网络道德观念, 提供网络化学习, 批评黑客型、玩乐型网络观念和活动方式, 形成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组织学生经常开展网页有名设计、制作等比赛和展览活动, 让学生领略创造的乐趣, 形成文明、理性、高效用网的良好风气。还要重视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家长除了平时重视培养青少年的适应能力、好奇心、自信心外, 要让青少年明确上网以学习知识为目的, 安排足够时间让其参加社交活动, 控制上网时间, 加密锁定不良网站, 防止上网成瘾。
总之, 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随着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社会的开放程度提高了, 每个人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网络就变得文明、高尚起来, 青少年在网上也能得到健康成长。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 然而网络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网络道德行为。研究目的是通过合理分析、研究尝试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行为提供参照, 一是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二是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现状;三是网络社区道德规范与实施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1]蒋有慧.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7) .
[2]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篇5
摘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建立和完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提高会计诚信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指明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必要性以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对当前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就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 职业道德规范 建设
前言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质,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其他不同利益体以及会计人员之间经济关系的总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会计行业中的“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面临严峻的考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尽快的使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走出尴尬的境地,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有三条:一是建立法制严明、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三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但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看,会计造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十分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工作规范的组成部分。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同各项规章制度、业务水平等有关,更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密切相连。因为各项规章制度、政策法规是会计人员来执行的,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业务处理的主观判断以及对规章制度的执行程度,从而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可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道德约束,促使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1、原性则:原则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典型特征,作为会计人员,政策观念一定要强,要勇于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自身的职业义务感和使命感,有效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使自己避免沦为一个丧失原则、认钱不认方向、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者。
2、无私性:财务工作要求财会人员具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为,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无私性集中体现在财务工作者的道德习惯行为上,廉洁奉公,不贪不沾,一尘不染,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传统作风。
3、服务性:财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财会工作者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因此,服务性是财会工作职业道德的显著特点。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财会人员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重新分析,如何把握自己,抵制不正之风,树立服务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4、时代性:时代性特征则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会计人员所要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将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越来越高的素质。
三、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分析
分析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才能有的放矢,采取切实措施。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利益格局势必多样化和复杂化。利益关系的变化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必然引起道德冲突。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意识有所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所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社会风气受到污染都是不争的事实。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面对着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困惑,会计从业人员为了争夺会计市场上的经济利益,不惜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都是个人利益的集中表现。
2、缺乏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
会计人员的工作不仅在会计领域,更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受聘、受雇于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其衣、食、住、行、奖惩、升迁,均依靠其所在单位的任职及任职的业绩。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则面临着坚持准则、坚持职业道德就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当前突出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绝大部分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
3、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注册会计师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职业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为职业道德失范提供了生存空间。我国虽然在80年代就恢复了注册会计师制度,但是,有相当多的从业人员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特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在执行过程中完全置“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于不顾,缺乏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甚至并没有把从事的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经营,执业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都相当淡薄。
4、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我国会计监管部门繁多,既有政府监管部门,如财政、工商、税务、审计等监管部门,也有行业监管部门,如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如此众多的监管者,按理说完全可以抑制职业道德违规事件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会计造假仍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就是会计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关系尚未理顺,重复、无效的监管使得企业不胜其烦,监管成本居高不下,致使会计监管收效甚微,职业道德违规事件屡屡发生。另外,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涨了造假的气焰
5、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设落后
目前所颁布的职业道德的有关规定基本上只起到指导作用。这些原则性的规定,常使会计从业人员觉得难以操作,当面对复杂的经济生活时,往往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指导意见而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正是由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整体框架尚未建立起来,职业道德基
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尚未理顺,整个规范体系缺乏完整性,从而影响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实施效果。
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明确界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约束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次。其次,要加大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强化相关人员的会计责任,明确任何触犯法律,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惩罚,使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对会计从业人员具有相当的法律威慑作用,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实现立法的效果。
2、加强会计道德环境建设
构建当前转轨时期的会计道德,必须加强与之相适配的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的会计道德环境的建设。所以,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进一步完善与会计道德直接相关的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贯彻执行和监督;培植和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终极价值观念和与之相适配的市场观念、经济效益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时间观念和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开拓进取、优胜劣汰、崇尚创造、讲求效率的习俗风尚。从这三方面着手,为会计道德的构建提供一个净化和优良的空间。
3、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自律机制与评价机制。
会计监督机制是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体系。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只有完善内、外部机制,才能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才能有效地防治会计造假行为地发生,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会计职业品德教育:包括敬业爱岗、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等;会计职业纪律教育:包括熟悉法规、依法办事、保守秘密等;会计职业能力教育:包括搞好服务、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等。形成以会计专业在校生教育、岗前教育和后续教育多层次的、完备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结构。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质量意识,让会计职业道德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刘德运.浅议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化建设[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6): 91-92
网络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篇6
关键词网络语境;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SKR19)阶段研究成果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冲击
1.信息接受源由单一转向多元,网络教育地位逐渐提高
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起教育主导作用的教师是大学生接受信息主要来源.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可忽略的阵地,教师作用逐渐受到网络的强力冲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各种信息、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交相辉映,如何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甄别道德正误,巩固和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体系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大学教师的重要课题.
2.内容更新速度加快,教育对象主体选择更灵活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特别是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传播,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体.从教育发展视角来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深入而广泛地应用,必将引发一场革命性的教育大变化.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开放性和主体选择性.教育对象是一个“建构者”,任何教育对象都可以在局部的知识学习或者在整个人生的设计上进行自主建构.伴随着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的共存,教育对象主体选择从生活现实向虚拟网络转变,主体选择也更加灵活.
3.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道德分辨难度加大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其中自由发表观点,网络世界的开放、自由也使任何信息都可以不加甄别自由出入,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体系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然要受到来自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对于缺乏足够判别能力的大学生来说,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要进行正确的道德分辨与选择,难度无疑加大.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失去外在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大学生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可能迟钝,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可能迷失.
4.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共存,道德教育更复杂
网络道德是建立在基于虚拟的网络文化中,与建立在现实生活的传统道德相比,网络道德无疑很难受到网络的规范与约束。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传统阵地主要是思政课堂教育,学校文化影响和家庭教育.新时期道德教育的阵地将逐渐向网络转移,网络道德不仅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使道德教育更为复杂.
二、网络语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
1.教育内容复杂化
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大学生,该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体系的思想道德规范.但在相对开放、自由的网络社会里,每个人都会平等、自由的接受网络信息.有关数据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里,来自中国的数据仅占0.5%,0%的数据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大量的网络信息不加甄别的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对高校教师来说教育内容日趋复杂,教育难度也逐渐加大。
2.教育方式多样化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网络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在教育内容上,既包括传统的道德规范,又要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特点,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根植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必然受到来自网络多元文化的冲击.在网络信息开放化、透明化的今天,教师在信息接收方面与大学生们相比,再没有绝对优势可言.枯燥的说教已经不能被大学生接受,教师也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多关注网络,多学习,多思考,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工作.
3.教育主体交互化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和单向的教育方式.在网络语境下,网络信息公平的对每一个人对等的开放,再加上知识更新换代速度逐渐加大,教师与学生在信息接受方面已然沒有差别,教育主体也逐渐发生变化,师生间相互影响、平等对话成为网络语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特点。三、网络语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1.转变观念,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新思路
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自主教育,树立受教育者主导地位和自我教育观念,构建新型师生互动关系.对高校教师来说,针对信息网络时代的特点,要认真帮助学生分析复杂的各种现象,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参与整个教育过程,使师生互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同时互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与学生协同学习的模式.另一方面要努力创造完善的立体化教育疏导体系,即以学校教育、社会疏导、家庭辅导、媒体引导四管齐下的方式构建对大学生的立体教育网络,形成大学生教育的整体模式.
2.加强监控,净化大学校园网络环境
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第一要加强宣传,提高网络宣传力度和宣传质量,构筑网络信息海关,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引导。第二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加强网络法制教育。通过严格立法和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
3.注重引导,化网络道德与法制观念
在网络世界里可以自由发言,自由发泄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怨恨,与现实社会里经常处于压抑和虚伪形成强烈反差,这也是大学生喜欢甚至沉迷网络的重要原因。作为高校教师,针对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应该注重引导,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上,要通过组织系统的网络知识讲座和选修课,普及网络知识,将网络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中.
4.提高素养,造新型思想教育工作队伍
搞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师队伍是关键。因此需要打造一支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懂网络技术并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型队伍.新型队伍具有在网络文化语境下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思路,他们具有探究能力,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能够及时更新观念和色.
参考文献
[1]王文昇.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005(7)
[2]杨敏.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09(3)
[3]汪华.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对策研究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5)
道德规范下的师德建设 篇7
一、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括
通过对相关参考文献的研究与实际案例的调查分析可以得知, 无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工作, 都将教师职业赞誉为天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正因如此, 教师师德建设始终是各个国家的教育界最卖力“经营”的重要领域。其实发达国家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已经取了十分骄人的成绩, 正是我国需要好好学习的重要榜样。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这个问题上, 可以说美国是最代表性的。因为, 早在1986年, 美国的乔治亚州教师协会就已经颁布了教师的专业伦理规范, 随后各个州相继效仿。而在1941年, 美国政府则是正式通过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内容, 并于1941年、1952年相继进行了两次修改, 直至1975年, 全美教育协会又对《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 成为了美国教育界中最具影响力的执教行为规范, 且一直沿用至今, 并也成为了其他世界各国在制定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上的重要范例。在亚洲, 日本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也具有着其独特的见解与亮点, 并得到了日本人民的高度重视。目前, 日本教师所使用的师德规范, 出自1952年日本教师联合大会通过的《伦理纲领》。而无论是对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情况进行分析, 我们都不难发现, 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中, 国外都特别重视: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师德的结构层次、师生关系、教师职业道德养成, 这几个方面的工作。而恰恰是对这几项工作的重视与发展, 发达国家普遍拥有着较为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一) 发达国家往往重视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建设。
而这一点我国可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就可得以验证。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文件中,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 其对教师的师德原则有着具体的要求, 教师应该尊重每一名学生享受教育的权力;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机密合作, 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与公共生活之中;教师应该与各行政部门充分合作, 为学生征求最大利益;教师应该公平、公允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应该做好学生人身安全的保护工作。可以说这些原则是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师德提出的相应规范要求。因此, 也足以说明了国外非常重视对师德规范的制定, 从而也为教师本人的道德行为作出明确的约束。
(二) 发达国家往往重视对师德规范结构层次的划分, 以此便于师德规范的实施与实际操作。
这里我国以美国师德规范为例, 可以清楚看到西方国家对师德规范不同层次划分的重视。根据郑金洲、黄向阳两位学者对美国教育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研究成果表明, 美国在师德规范划分上, 主要将其划分为三个层面: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师德理想是教师努力方向的直接体现, 即教师应该培养民主信念, 相信每一个人都具备价值、拥有尊严, 能够追求真理;师德原则是对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 明确规定了教师在对学生、对待教育上应该做到的行为, 是对教师的中级要求;师德规则则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基本要求, 也是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可以说三个层面分别体现出了师德规范的不同结构, 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理想发挥激励功能, 原则发挥指导功能、规则则发挥着约束功能, 三者相辅相成。
(三) 发达国家往往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核心内同所在。这是因为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之中, 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基本且独立存在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师生关系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 其关系质量往往发挥着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直接制约了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所以, 做好师生关系的处理早已成为西方国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重点所在。
二、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给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所带来的启示
对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况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清楚看到了发达国家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上的优点与亮点, 并吸取了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在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上,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 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上, 应该改变传统思想, 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在公民义务的基本上, 对其进行重新构建。
我国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上, 其根本依据主要依赖于人们对教师职业崇高性的自我认识, 进而对教师的人格做出了大众期待。所以, 我国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上应该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 结合我国的现有法律, 进而从法律的强制意识上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 促进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 让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云端”走下来, 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
要想切实贯彻与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仅仅依靠理想是远远不够的。理想只能约束少数人, 其所得到的效果也是极低的。尤其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社会经济仍处于转型的过渡时期, 人们在思想觉悟、职业行为还远远无法达到理想境界。因此, 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势必也无法达到那种高尚的人生目标。而这样构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更加符合人性, 符合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 教师势必也更容易履行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长期以往师德行为势必会具备更加强大的感染力量, 不断提高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三) 做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养成”。
纵观近些年来, 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 我们可以清楚认识到, 截止到今日, 我国的就业机制与劳动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一些已经从事教育岗位的教师们, 想要忠诚地服务于教育工作, 还必须要受到资质、职称的审查与限制。也正因如此, 在当前我国教师职业内部与外部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情况下, 还是采取对教师师德进行硬性灌输的手段势必早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要求, 无法满足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从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括入手, 对发达国家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并从中吸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实际情况, 提出构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新思路, 也希望通过本文粗浅阐述, 能够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助力。
摘要: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工作态度与教学行为, 还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 学生的未来发展情况。也正因如此, 做好教师师德问题的建设始终是教育界最卖力“经营”的重要领域。尤其是近些年来, 伴随着社会变迁而引发的教师职业道德颤变所带来的挑战, 更使得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根本所在。本文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与个人在教师职业道德领域的研究经验, 从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括入手进行粗浅的探讨, 并从中吸取成功经验, 进而反思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整体水平作出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道德规范下的师德建设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网络道德建设
2010年1月15日,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数据显示, 到2009年12月31日, 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3.84亿, 其中学生网民占28.8%, 大学生上网率超过85%。是中国庞大网民队伍主力军。网络社会的兴起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 网络社会中的不文明行为同现实社会的不文明行为相比, 其行为后果具有更大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 关注和规范大学生网民的网络文明行为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管理者和学生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 正确引导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大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的表现
在网络的高度自由开放的信息社会中, 大学生既能吸取许多及时、有用的信息, 也有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品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校园问题。据调查显示, 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常见的不文明行有散布虚假消息, 诽谤他人;语言低俗恶劣, 谩骂和攻击他人;浏览不良信息网站;侵犯他人权利等。
1.1 散布虚假消息, 诽谤他人
大学生在网络聊天中表现得易怒, 情绪激动、口无遮栏。他们会随意在互联网的聊天室、微博和各种贴吧、BBS上发泄自己对学校或者其他人的不满以及比较偏激言论。不论是国内外事件、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律、学校的教学行为、社会热点问题, 还是热播的电视电影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恶的导火线。他们经常不是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是在网络上为了好玩随意编造或者夸大事实, 散布不实言论、恐怖事件, 转载虚假信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由于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以及相关部门对网络资源的来源和传播的监管力度不够, 网上信息容易造假。有一部分不良企图的人, 利用网络社会的漏洞, 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或故意制造一些轰动性的话题。
1.2 语言低俗恶劣
有部分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 言语中习惯性渗透着不健康的内容。从他们网上昵称到聊天、发言的内容, 频繁出现低俗、污秽的词语。经常出现互相谩骂、挑衅闹事, 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所用语言不堪入目。网络上的大学生与现实中的似若两人。另外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一些话题经常分辨不清, 很多时候在事情真相未明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和加以批判, 用极尽挑剔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 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卷入“口水仗”中。
本人通过500人调查问卷调查统计, 学生有在网上时有使用过粗俗言语或谩骂他人, 占中人数73.07%。有26.93%的学生表示他们从未在网络发出不文明言论。有401名学生认为应该学校采取措施监控在网络不文明行为, 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可以接受此类行为。
1.3 出现双重人格、自我价值迷失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 脱离不了现实社会的环境影响。而网络社会中交往行为, 主体是虚拟的身份, 可不受社会道德的约束。这种高度自由的环境使大学生可按自己意志任意妄为, 没来得及理性思考就已被网络社会所影响并同化, 迷失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忽略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约束, 造成现实和虚拟的双重人格特点。
1.4 形成网络犯罪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现实社会中的伦理和法律约束形同虚设, 失去了它应有的威力, 如果人们没有高度的道德自律和法律意识, 容易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认感, 会大肆放纵自己。
1.4.1 成为网络黑客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对信息崇拜现象开始。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出现是信息崇拜的一种极端表现。某些大学生利用自己专业的特长, 编辑计算机病毒在网上发布。成为了网络黑客, 给网络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1.4.2 侵犯知识产权
四通八达的网络及其海量信息资源为大学生获取新知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给大学生获取知识提高便利渠道的同时,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数字化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复制和抄袭。严重侵犯知识产权, 触犯了法律。
1.4.3 侵犯他人隐私权
隐私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应得到充分地保障。在网络社会使用个人资料比较普遍。青年人中出现了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刺探他人私密信息;得到他人私密信息后, 干扰他人的正常的生活;对他人私密信息在当事人不知晓的情况下进行非法传播等行为。
2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建立文明的网络社会, 首先提高参与者的自身素质。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 必须提高其内在的道德修养。另外方面高校应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2.1 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
2.1.1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现代社会中, 大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 生活比较单调。随着电脑的普及, 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 精神生活空间却越来越狭小, 他们读书在绝大部分时候是为了考试、就业等硬指标, 他们忙于应付学校的各种考试, 部分学生沉迷于网游, 而并没有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高校应该多开始人文素养课程供选修, 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1.2 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性
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环境中, 人的一切行为缺乏他人监督和约束。在这种几乎无约束的环境下进行的自觉行为, 需要依靠个人的良知与责任来调控。这就靠高校平时对大学生的自律性培养。这是网络社会对个人自律提出的挑战。自律, 指在没有他人的现场监督的情况下, 用内省的方式去审视和判断自己的行为, 自觉、主动地遵循社会规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传统, 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用一条一条的规章制度来束缚自己, 而是强调行为者的理性精神和自控能力。大学生网络的自律性同时也考验了一个高校对学生培养的成果。
2.1.3 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靑年阶段属于人的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 而价值观则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2.2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建立正确的沟通方式
2.2.1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更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适应能力。“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指奋发向上、积极乐观、健康成熟的生活情感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合作精神品质。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完美的人格品行的人具有远大而稳定的奋斗目标、正确的自我认识、强烈的道德责任、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的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高校可以从加强学生素质拓展课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2.2.2 加强大学生的美学教育
使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必须将人的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等要素有机统一。人类的认识是人类在一定客观范围和程度上征服自然的结果。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关系具有价值性。美是审美价值的一种最基本的标尺。美的概念是对象或现象的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美的现象具有统一的审美属性和价值属性, 其基本因素就是要引起人的生理的愉悦反应, 同时又是变化多样的, 这种变化多样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社会而使人产生个性的喜好和精神兴奋。
2.2.3 开设学校传播素养教育的通识课
传播素养教育是通过伴随传播媒介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全民应有的一种素质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离不开信息的传播, 尤其在网络社会中人们被眼花缭乱的信息所包围。人们必须学会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辨别信息的真伪良莽, 拒绝不健康的信息数据。人们要依靠媒介素养教育来提自身的获取信息和选取信息的能力, 正确地运用网络资源, 促进个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传播素养是指人们对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拥有自己的判断, 对所接触的信息不盲目接受, 而是批判性地选着性的欣赏, 并且学会利用媒介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
2.2.4 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学校对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和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 不仅仅取决于对网络技术的管理方面, 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融于一体, 全面推进。这要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和网络素养, 还要学会将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去解决青年人面临的新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大学生逐渐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 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2.3 加强外在平台建设, 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2.3.1 加强对网络资源的监管, 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是天使与恶魔的结合体。我们每个人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 也受到它的伤害。网络是谣言蔓延的最佳载体和传播途径, 它会无限放大原来信息的威力, 甚至在中间的任何一环节中进行改变。网络上疯传的各种虚假消息, 不仅扰乱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 为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甚至人心惶惶, 影响社会的稳定。首先,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网络市场的监管力度, 规范网络市场, 学校要建立网络建设监督的长效机制。成立网络建设监督小组, 尤其对学校网络行为进行监控, 制定合理的监管制度。
2.3.2 加强青年人的法制教育
法律素质是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法制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依法行事。学校通过基础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 担负着国家未来的发展重任, 其法律素质的高低对国家长远的发展, 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 结束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承载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希望,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和学校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促使大学生养成网络文明习惯, 创建和谐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9) [EB/OL].
[2]蔡蓉英.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与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 2003.
[3]叶通贤, 周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4]张素玲, 张宝华, 上官林武.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
[5]李祥永, 蒋明明, 等.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调查及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02.
[6]戴伶俐.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对策思考[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论和谐社会下的道德建设 篇9
1 道德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由共同的道德价值观而形成的广大人民精神上的和谐, 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 面对重重矛盾和利益冲突, 只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人, 通过相互的沟通和理解, 为了达成共识, 协调行动, 去化解矛盾、解决冲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 它不仅表现为公民的行为规范, 还表现为公民的价值信仰与精神追求。一个人需要有精神的支撑, 一个民族或国家同样也要有价值理想和精神信仰。道德精神的缺乏, 既会导致公民的成员意识和团结精神的匮乏, 还会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 影响社会的稳定, 使整个国家失去了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严重情况下甚至将会出现一个社会或者民族的冲突与分裂。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的本质, 也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方向。为促成我们社会矛盾的化解, 为提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正确的价值导向, 强化社会主义道建设十分必要。基于道德观念的认同和行为的协调, 使社会上形成一种有利于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的优良的道德关系和精神氛围, 这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内容, 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2我国道德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道德滑坡。我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间, 道德出现了和社会发展要求并不一致的现象。如, 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唯利是图, 假冒伪劣;在政治生活中的权钱交易, 贪污腐败;日常生活中人情淡漠, 见死不救等。
对于我国道德的现状, 以下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1.1 人与自然的道德困境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以人为中心”的认识, 使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存在错误。人们认为大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 是人类发展的工具, 人是自然界的主导力量和绝对主体。在这种错误观点的驱使下, 出现了人们为了自生发展而破坏自然环境, 违背大自然的发展规律, 过度的盲目使用自然资源的现象, 造成资源浪费, 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例如, 人们对森林滥砍滥伐, 不仅使地球的森林资源大幅减少, 还因此出现了甚至逐步加剧了山区的山体滑坡, 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对动物的大肆捕杀, 使许多珍稀物种数量逐步减少, 濒临灭绝, 甚至有些物种由于人类的捕杀已经灭亡;人们滥用资源, 不仅造成可用资源量的大幅减少, 并且因不环保地使用资源造成环境恶化,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土地污染。
1.2 人际关系的道德失范
1.2.1 诚信缺失。
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也是当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诚信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也是公民个人良好道德的体现。在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诚信缺失、欺骗欺诈的事件, 这些道德失范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必然会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 影响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造成如此问题之根源:一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对人们的诚信理念造成冲击;二是公民个人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愿望驱使下, 选择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能带来短期经济利益的方式。这些都对当今社会的诚信水平造成破坏, 对社会道德建设带来挑战, 对社会文明带来消极影响。
1.2.2 利己主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整体经济水平逐步上升,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人们对社会国家利益为主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以往传统的道德理念“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正在悄然消逝, 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观念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凡事以自己的事为主, 凡事以自身利益为先, 这样的利己主义观念不利于人们正常健康的交往, 也不利于社会国家的长期向前发展。
1.2.3 人情淡漠。
在利己主义观念的影响下, 在社会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 在物质利益逐步占据重要的地位的当今社会, 人们越来越只关注自身的发展, 自身的利益。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开始出现人们沉迷于虚拟的世界, 忽视现实生活的交流的现象。人们对他人、集体、社会的关心关注逐渐减少, 人情淡漠, 互帮互助的传统道德被冷酷现实所打击。受助老人讹人事件, “小悦悦”事件, “碰瓷”场面, 围观不救助的场面在这个已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不断发生着, 这多么让人失望。
1.3 个人与社会的道德价值失衡
1.3.1 集体利益绝对至上。
这是以强调集体利益最大化的观点, 这种观点忽视人们的自身发展, 看似以国家集体的利益为主, 是爱国爱集体的行为, 然而人们自身生存生活条件不能得到满足, 长期以往必然会引发对社会的不安, 容易产生社会冲突, 激化社会矛盾。例如我国历史上的“大跃进”时代, 人们用自家钢铁器具用于大炼钢铁, 人们集体耕作却忽视个人效率, 盲目夸大忽视社会自然规律, 结果, 经济水平不仅没有提高, 个人温饱也没有解决。
1.3.2 个人利益至上。
与集体利益绝对至上相反, 强调个人利益至上, 绝对的利己主义, 忽视社会整体的利益。这种观点在贪污受贿, 不诚信经营中有明显体现, 以个人利益的获得来危害社会集体利益, 以不正当手段获得非法财物等等。这些不仅危害了社会利益, 还污染了社会风气, 对社会的发展带来消极腐败之风。
3 和谐社会下的道德建设的措施
3.1 社会角度
3.1.1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化公民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
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还需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包括人与人,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关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外部灌输内容,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地道德观念, 合理的处理各种关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民族精神, 诚实守信, 团结互助, 服务人民, 为规范社会秩序, 缓解社会矛盾, 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强化公民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 提升公民的良好道德自觉性, 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系统的道德建设, 促进形成和谐社会的社会道德。
3.1.2 加强道德规范的法治化建设。
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仅仅依靠道德规范仍是不够的, 道德规范的约束性有限, 必须将其法制化。加强道德规范的法制化建设能从根本上保证和谐社会的建设。正如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法律具备道德所不具备的强制性, 道德规范需要以法制化来使其加强强制性、约束性, 在道德建设中才能更好的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如今强调“依法治国”, 若将中华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予以法治化, 一方面是利用法律的强制性手段来促进人们重视道德规范, 另一方面也对社会道德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3.1.3 建立发展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就是要建立一个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道德体系。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优越于其他道德的重要标志, 集体主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进行政治建设, 社会建设等的要求。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 我们提倡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之中, 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反对个人主义、损人利己。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助于道德建设系统化、体系化, 有助于社会和谐。
3.1.4 宣传优秀的道德楷模。
道德楷模是我们在道德上应仿效的榜样, 是一种理想化道德的集中体现。他们的榜样事迹包括忠心爱国, 敬业奉献, 敬老爱幼, 助人为乐, 见义勇为等等, 在关键时刻, 他们能够毅然决然的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 以实际行动捍卫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为公众树立了光辉的模范形象。他们所捍卫的不仅是社会公共利益, 还是由这种公共利益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公共道德精神。任何利益都是短暂易逝的, 精神却拥有永恒的继承发扬的价值。所以, 尽管道德楷模的事迹是个别的, 但是他们的这种集体主义精神, 却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同。所以说每个时代都需要道德楷模。宣传优秀的道德楷模, 使广大群众不仅从行为上更要从心灵上学习道德楷模,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3.2 公民角度
3.2.1 增强社会主义道德意识, 提升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
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其中,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公民在和谐社会的建设热潮下, 应从自身做起, 在一点一滴中注意自己的行为, 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平。一个人的行为体现着他的道德和文化水平, 品德优秀的人, 他一定拥有良好的道德意识, 能分清自己所做事情的善恶后果;同时他也应具备良好的知识文化水平, 能树立大局观念, 具有多方面思考的能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公民个人要增强道德意识, 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 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良好品质修养的形成, 也有利于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3.2.2 自觉主动地向道德楷模学习。
道德楷模的优秀事迹和高尚行为不仅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推动作用。公民个人对于优秀的道德楷模要自觉主动的学习, 将优良的传统道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习并用于自身, 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 还可以为社会的健康和谐文明发展尽一份力量。
3.3 教育机构
3.3.1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 学校, 在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工作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的可塑性很高, 学生时代所获得的知识对其一生都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所以, 教育机构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 要在教学工作中宣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学习理念, 突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 宣扬助人为乐的品质, 加强学生提升自我道德的意识, 引导学生跟随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 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3.3.2 宣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和谐社会理念。
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为基础, 宣传和谐的社会理念,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端正的道德品行, 提升自身修养, 加强个人文明道德意识,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3.3 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道德意识, 引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学生日常行为中, 教师要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 纠正学生的不良道德意识, 以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学校教育中, 发现学生不良行为就要批评指正, 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以高尚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修养要求自身, 将身教施于学生。教师和学生同样都是学习者, 在道德修养的学习上, 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是提升人与人、人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平的良好方式。
4 结束语
道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道德建设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从自身做起, 加强各自的道德建设, 提高自身道德水平, 将个人力量凝聚起来, 促进社会道德发展。
摘要:良好的道德对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因此在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在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等客观因素发展的同时, 不能忽视道德建设的作用。实施道德建设, 首先要把握道德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再结合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现状与所反映的当下道德建设的特点, 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 为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使道德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有利方式。
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郭庆涛.试论道德与构建和谐社会[J].商情, 2008 (5) .
[2]张云杰.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道德建设[J].科技信息, 2007 (12) .
[3]刘云山.高扬先进文化的旗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J].党建, 2003 (1) .
[4]罗栋.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J].中国果菜, 2010 (7) .
道德规范下的师德建设 篇10
感动消费时代的基石是诚信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使中国的经济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企业的竞争已从资本竞争、技术竞争, 走向管理竞争;从价格战、服务战走向价值战;从商品匮乏、生产竞争的卖方时代, 经过商品丰富、营销竞争的买方时代, 正迈向提高服务、提高附加值品牌竞争的感动消费时代。
感动消费时代就是“心经营, 心感动”的营销时代, 诚信是其基石。所谓诚, “讠+成”, 就是讲出的话一定要成, 即为“承诺”。所谓信, “亻+言”, 就是人之言, 讲人话, 即为“信用”。电信行业各企业围绕“诚信”也纷纷提出了: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诚信铸就品牌, 服务编制未来;诚信兴业, 文明服务等理念, 为推进企业的诚信建设和企业诚信品牌的打造, 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感动消费时代就是企业职业道德提升的时代。如果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那么诚信也是道德的底线。人无信不立, 人无德难为人, 企业无信无德难成功。华为公司培训学院的门口的一块石头上雕刻的警言:小胜以智, 大胜以德。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警言: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翻开中国、世界的商业史, 百年老店、常青树无不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奉为企业常胜不衰的秘笈。电信行业几家主要运营商之间经营发展的差异, 固然在资源、政策有差异, 但从市场的角度来审视客户对企业的诚信品牌的认可, 不能不说也是存在重大差异的。
感动消费时代也是催生行业协会成立、发展的时代。法律仅仅是道德的底线, 在规范市场秩序, 完善市场体系方面, 作为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 行业协会将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内在重要组成部分, 将承担起法律以外的行业职业道德的制定、约束、监督职能。伴随着感动消费时代的来临, 企业共赢目标的追求, 行业协会在行业职业道德的建设工作方面, 将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工作。
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 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国发办【2007】36号文对行业协会的职能明确指出:行业协会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 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文件中用的是推动, 而不是推进。可见目前中国市场的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还仅仅停留在启动阶段。原因在于体制机制问题, 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考核、激励、治理机制问题和急功近利的政绩观, 导致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短期行为问题。这使得企业更多地关注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企业的诚信建设、企业的品牌打造、企业的短期效益, 动消费时代的关注焦点。加强行业职业道德建设, 推动行业诚信建设也就自然成为时代赋予行业协会的重要职能。行业协会也只有加强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的组织实施,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约束机制的建设, 坚持法规道德双重原则, 才能推进利益和谐、竞争适度、关系协调的市场新秩序的建立。
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市场秩序, 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国发办【2007】36号文明确指出:行业协会是一个自律性的组织, 行政执法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是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 行业协会担负着实施行业自律的重要职责, 要围绕规范市场秩序, 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 建立并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 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随着微观经济载体的增多和日益活跃化, 法律、经济、行政和舆论上的宏观性服务与监管, 迫切需要与民间组织
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管理组织中的内在组成部分和市场规划落实的微观监管者, 是中国市场体制初步建立起来后, 完善市场机制的重要载体。
而对行业的整体效益关注不够, 对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关注较少, 对行业诚信品牌建设的关注更少。而事实上, 行业整体诚信品牌的建设, 将是对企业个体诚信品牌建设, 在低成本、整体利益、整体形象, 高效发展, 特别是更好的社会效果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过去温州商品制假、售假的不讲信誉, 医疗保健行业虚假广告泛滥的低诚信, 电信行业短信陷阱的恶劣影响, 都给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形象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因此, 打造放心消费城市, 放心消费行业也就自然成为感的自我服务和微观自律相配合。
历史表明, 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 激发经济活力, 促进经济发展, 最有效的机制。市场秩序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而假冒伪劣、消费陷阱、行业垄断、市场分割、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 已成为困扰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顽疾。因此, 加强行业自律, 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 是当前协会重要而艰难的工作, 也是解决当前协会工作迷茫飘浮问题的一个落脚点。通过该项工作, 配合政府行政管理与监督, 弱化乃至消除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不和谐因素, 引导会员单位统一认识到:只有加强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的建设, 才能协调好会员间关系, 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和形象, 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达到企业间利益和谐、收益共享, 以及企业、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为此, 行业协会要在监管机制、协调机制、评估机制等方面作出积极、有效、大胆的探索, 使行业自律管理建设工作更有效地推动行业诚
关于市场化的行业协会思考
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 在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道路上, 已有很大的发展, 但必须承认, 中国社会“官本位”思想仍然严重, 权力对各种社会资源的过分控制、分配不同程度地存在, 从而不同程度地扭曲了某些领域的公共道德、公共规范的公正性。其后果之一, 就是不利于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形成。企业“宁找市长不找市场”的传统体制惯性, 仍制约着行业在行业职业道德、行业自律意识的培养和正常的市场秩序的建立, 也影响着行业协会地位的提高和权威的树立, 影响着行业协会充分发
道德规范下的师德建设 篇11
新中国第一个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1981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各新闻单位共同制定的《记者守则(试行草案)》。1991年,全国记协又制定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这是我国较为完备的新闻职业道德规约。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出现,都与新闻业内的一个事实紧密相关,那就是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这说明自新闻业出现以来,职业道德失范是各国新闻业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高新闻界的公信力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一、新闻职业道德失范在我国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新闻事业发展迅猛,新闻工作成绩斐然,社会有目共睹,但新闻腐败现象也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偿新闻大行其道。有偿新闻就是某些单位或个人为了上镜头、占版面,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而给记者或编辑送红包。还有45%的新闻工作者承认,他们会偶尔将广告处理成新闻。有偿新闻按“有偿”形态可分为四类:①接受劳务费等红包、有价证券、礼品,获取各类消费、好处,如餐饮、旅游、入学、住房和为亲友解决:工作问题等,这是最为典型的有偿新闻行为。②以新闻为诱饵换取经营利益(如广告、发行)或赞助;③以内参、曝光等为要挟,迫使对方提供钱、物、好处等;④媒体给采编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从而使有偿新闻堂而皇之地成为经营创收手段,如有偿组版、联办节目。
2.有偿不闻——有偿新闻的变种。有偿不闻,不是指那些“没有职业道德”的“记者”,收了人家的银子,居然不发稿子,不同“东家”结账。“有偿不闻”,是指你出了纰漏,出了乱子,本该受“舆论监督”,但是如果你“有偿,而且“到位”,他就可以“不闻”,不报道,不曝光,即不监督。2003年6月22日,山西繁峙县的义金寨金矿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38名金矿矿工不幸罹难。就是因为包括新华社记者在内的11名记者收受了当地政府的数万元现金和金元宝后才使这样的重大新闻成了“不闻”,从而也成为可以说是当代新闻史上一例给广大新闻工作者脸上抹黑的“特大丑闻”。
3.虚假新闻泛滥。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不容避讳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媒体上,虚假新闻频频出现,有关文化娱乐、体育和经济等方面的报道更是虚假新闻的“多发区”。有的捕风捉影、故弄玄虚,或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互联网上传播的未经核实的消息当成事实来报道,或把内部计划设想成已发生事实来披露。有的则夸大其辞、背离事实,或望文生义以至违反常识,或把新闻事实“深加工”成新“事实”。或一味追求标题“抓人”造成文题不符。有的甚至公然造假、凭空编造,借助社会纪实、口述实录、情景再现等手法,制造热点,夺人耳目。
4.凶杀、暴力、色情的黄色新闻成灾。这就特指新闻中刻意地报道一些色情、凶杀、暴力等内容,以及对某些所谓幕后新闻和隐私问题的恶性炒作,甚至还包括一些无厘头的文字、无聊的文字。比如2003年2月26号网上有两篇长篇报道:《南京破获特大杀人焚尸案》和《反贪局长奸淫幼女》。前一篇所谓特大杀人焚尸案的报道,非常细致地对被害人的每一块尸体是什么部位,而且这个部位有什么特征进行了描写。显然让人非常恶心。而《反贪局长奸淫幼女》的报道居然进行了非常多细节的描写,可以说添枝加叶,好像是这个记者亲眼看到的一样,其实是在故意地渲染这种色情氛围。
二、新闻职业道德失范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价值观的冲突。我国社会主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进步。它推动了包括道德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前进,培养了人们的市场意识,大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竞争观念和奋斗精神。然而,在市场经济促进道德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道德堕落现象,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道德价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重物质利益而轻精神激励;重目的而不择手段;重社会权利而轻道德义务;重自我而轻他人。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在新闻职业道德中的主要表现就是只讲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搞金元新闻、有偿新闻和以职谋私。
2.现有制度缺乏具体规定,可操作性不强。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为例,在维护新闻真实性中规定:“新闻工作者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道实情、讲实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或作不公正的报道。工作要认真负责,避免报道失实。如有失实,应主动承担责任,及时更正。”这些规则失之笼统,也没有具体规定如果报道失实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怎样更正。
3.法律监督约束不够。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它以强制的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不遵从法律规范将受到惩罚。与法律相比,道德则是软性控制,新闻道德则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公众对新闻活动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一句话,它通过调动人的正义感和良心来起作用。目前我国尚无新闻法,新闻从业人员采集、传播、出版、交流新闻的权利与责任,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媒体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依据指责其违法。
三、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工作者职业行为
任何行业都有基本的道德规范,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检察官、法官、律师都有职业道德,从事新闻工作理所当然也有新闻职业道德。当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1.倡导和培育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是紧密相连的,离开了新闻工作者所从事的具体新闻报道工作,空泛地谈职业道德修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必须切实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因此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就包含了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这四个方面,这种精神的本质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受众负责的高度社会性责任感。与此同时,新闻人要做到“三不媚”:第一要不媚权、第二不媚钱、第三不媚俗。
2.制定更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职业行为规范。现有的准则、规定,对新闻专业标准都有很多说法,都是新闻道德的重要文献。但这些准则、规范由于仍不够具体,可操作性还是不很强。国外有关规定常常很细致,便于操作,值得我们加以借鉴。如:以色列新闻记者道德信条第三明确规定,“决不接受企图左右自己写作方式的任何报酬”。以色列新闻评议会又专就这一条,拟定下列规则,以便于更明确地遵行:“一、新闻记者不得为其本人,要求与他直接或间接有职业上关系的社团及组织,给予减价优待;艺术或文化团体演出入场券的减价,必须由记者公会做集体安排。其他社团对新闻界集体的减价优待,则须获得新闻评议会的特准,该会将对每一情况,根据职业道德信条决定之。二、航空公司、轮船公司和旅行社,不得对新闻从业员作减低票假或免费旅行的优待,除非获得编辑人协会的认可。新闻从业员不得直接向这些机构提出要求;除非透过报社的安排。三,新闻记者不得接受任何与其职业发生关系之企业或社团。接受任何馈赠。此项规定唯一例外,是用于撰写新闻稿的货物样品;如果所赠并非真正的样品,则应拒绝接受。”
3.完善奖惩机制。奖惩机制就是通过对主体利益的调控,直接肯定符合道德规则的道德行为,并激励和推动此类道德行为的再现,坚决追究不道德行为的道德责任,使主体不得不慎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引以为戒。对于给社会带来很大危害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受到严厉的惩处,建立有效的踢出机制,以此来促成完善的新闻职业道德理念的形成。英美一些新闻记者一旦丑行暴露,则很难再在新闻界立足,比如美国黑人女记者贾尼·库克因捏造假新闻《吉米的世界》丢了饭碗,后来再也没能在新闻界谋到一份工作。而在我国,因为违反职业道德而被开除的记者少之又少,这极不利于新闻机构优良风气的形成。对社会影响极坏者就应清除出新闻队伍,性质特别恶劣,触及刑律者应移交司法机关惩办,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扼制不良风气的蔓延。
道德规范下的师德建设 篇12
1.法德兼治在师生道德建设中的表现形式。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通过制定与实施法律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伦理道德教化以实现对师生道德建设与发展的指引、评价、教育和预测功能。我国《教师法》第8条、《教育法》第32条等规定了教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及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与保护的法律义务。《教育法》第3条、第43条规定了学生应当具备的品德修养。但是仅从法律角度解释教师职业道德、学生的品德修养却无法确定其准确涵义。同时,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与创新, 社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教师职业道德与学生品德修养的具体内容与培养目标也会发生变化。因法律的修改需要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以维护法的权威性与稳定性, 所以能够解决上述困境的可行之法即是采用德治理念来确定不断变化着的教师职业道德与学生品德修养的内涵。对师生道德的建设与发展应以现阶段的伦理道德意识为准据, 对于符合社会阶级属性的同时又契合及推动社会发展的传统伦理道德可以有条件地接受, 内化为现有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 因此它又是实践的”[1] 。所以, 伦理道德不是不可捉摸的, 其实为实实在在的人的行为准则与标准。
2.法德兼治对师生道德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
师生道德的建设与良性发展需要建立在公平有序的稳定社会结构和民主宽松的良好学校氛围中。我国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国策领导下, 培育了适合师生道德良性发展的土壤, 但是由于某些制度未能全面落实法德兼治的国策而阻滞了其健康发展, 如高校教师学术失德、高校德育教育内容空洞、学生无道德底线的唯利是图等问题。如果要改变师生失德的面貌, 恢复学术的严谨与教育的纯净, 就必须确切地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同时应注意, 不能仅从形式意义角度遵守与执行法律, 而需要将法律与道德结合在一起内化为自身行为的标准。正如迪尔凯姆指出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在本质上表达了自我同一性要求”[2] 。作为具有特殊身份的教师与学生群体, 需要承担起法律科以其社会责任的同时引导与促进社会道德的发展。在这一群体中, 法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应承担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因为法学专业的教师担任着法学知识的传授工作, 法科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会从事法律职业活动。他们的法律职业道德与个人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法制的现状与发展, 对立法活动、行政活动和司法活动的公平正义的展开起着核心作用。同时, 对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人们也会产生榜样作用。法学教学中法学知识的传递与运用, 法的精神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现, 必须依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完满结合。
二、法德兼治对师生道德建设与发展的要求
教师道德应由职业伦理与个人道德两部分组成。学生道德是指因学生身份而产生的道德与个人道德:前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后者是学生作为公民个人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1.确立了师生道德的理念与目标。
通过法律可以规定教师的职业伦理与学生因其身份而产生的道德的部分内容, 确定其道德底线, 实为依法落实了教师与学生关于该领域内道德方面的法律义务;同时, 通过德治, 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定的道德内涵, 并进一步确定师生个人道德的内涵。教师必须依法树立遵守法律、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保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平等对待学生、不虐待体罚学生的法治理念;确定建立高尚的个人情操、端正的学术品德和学术素养的目标。学生必须树立爱国爱党的情感, 树立遵守法律法规和学生行为规范, 尊敬师长的信念;确立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目标。
2.确立了师生道德的培养模式与途径。
目前, 法定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规范教师道德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修养。通过德育课程的专门讲授, 让学生了解与习得相关法律法规、个人操守、善良的品行;通过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 将教师的个人道德与职业伦理感悟于学生, 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建立教师道德评价机制、开展教师思想教育活动、规范教师学术行为的方式来监督、促使教师塑造良好的个人道德与有高度责任感的职业伦理。当然, 刻板教条式地灌输道德并不利于人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正如朱小曼教授所认为的“道德教育的重心不在于实现工艺学上的某种技术转型, 而是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教学成为一种工具, 知识成为联系师生的纽带, 高校教师依靠教职获得收益, 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将来谋生的技能。这一过程中, 价值判断似乎成为多余, 道德似乎也可被抛弃。但是, 人具有感性的特质, 即使在理性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也无法抛弃自身的价值倾向去传递知识与信息。正如克里夫·贝克所指出在价值问题上, 教师不可能保持中立, 因为教师无法隐瞒自己的行为向学生传递某种价值观念[3] 。高校教师的学术才能、学术德行、个人道德无疑对学生具有表率和引导作用, 一般认为这样的影响是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性传递, 除非存在道德典型的学生。富勒认为个人成为教师的这一历程是经由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及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发展阶段而逐渐递进的。教师只有唤醒自身的内在自觉, 才可能移情到学生,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宽容学生, 帮助学生实现内在自觉。
3.确立了师生违德的不利后果。
《教师法》第37条明确规定了对教师品行不良、体罚伤害学生的行为以行政处分或解聘的方式追究法律责任, 同时不排除民法的适用。教师违反学术道德、学术素养的行为, 学生违反思想道德修养的行为, 教育类法律虽然没有具体规定追究责任的方式, 但是结合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范、各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形成的学术行为规则、学生校纪校规中的相关规定还是涉及了对违德主体的责任追究。学生如果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中规定的道德要求, 将被学校处以行政处分。教师如果违反学术道德, 除了所在学校追究因学术不端引起的违纪责任外, 其还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师生基于这样的意识, 如仍发生违德的行为, 即使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 仍然需要承担社会评价降低、荣誉感丧失、学术人品危机等道德层面上的不利后果。
三、法德兼治下的师生道德建设与发展的趋向
1.师生道德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 对师生道德培养的准确定位。高校需要修正人才评价标准和用人标准。在人才培养方面, 应避免只重视专业培养而轻视学术人品修养的培养;在用人方面, 应在确定人品的前提下考虑学历文凭和业务水平。第二, 明确师生道德范畴。围绕教师道德与教育道德的关系, 将个人道德与职业伦理道德分开, 采用不同的标准, 以避免将教师道德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第三, 发展与完善师生道德培养方式与路径, 重视学生阶段的学术道德教育。高校教师在学生阶段没有受到良好的学术道德教育也是造成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 建立完善违反道德的责任追究标准与模式理论, 以更好地督促教师与学生自觉守法守德。
2.师生道德法律制度的完善。
现行法律对师生道德的实体法与程序法规定不完善:对教师的职业伦理道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对违反了职业道德与品德的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较为缺乏, 特别是对学术失德的法律制裁基本上是空白;规范师生道德及追究违德责任的程序性规定较为缺乏。这可以通过修改现行法律或者订立新的法律以实现对原有法律的完善以更好地规范师生道德。富勒认为真正的法律制度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 完善的法是内在道德与外在道德的统一。社会道德的变化与发展必将对法律规范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除了法律以外, 需要制定更为灵活具体的下位法规。教育主管部门可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师生道德具体规定的建议, 由有权的政府机关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 构建能够反映时代道德要求的较为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 同时也弥补现有的法律空白, 补正法律。
摘要:文章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角度讨论了师生道德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 确立了法德兼治对师生道德建设与发展在理念与目标、培养模式与途径、违德的不利后果等方面的要求, 并从理论发展和法律完善方面讨论了师生道德建设与发展的趋向。
关键词:法德兼治,师生道德,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3.
[2]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