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秧育秧

2024-09-06

机插秧育秧(精选7篇)

机插秧育秧 篇1

摘要:介绍了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包括床土准备、苗床准备、种子准备、秧盘及其他材料准备、播种、苗期管理、大田准备等方面内容, 以为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育秧是水稻机插秧工作的核心, 是机插秧工作成败的关键。水稻机械化插秧对秧苗质量的要求更高, 除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基本要求外, 秧苗的密度、整齐度等必须达到机械作业的特殊要求[1]。只有培育达到机械化栽插要求的高标准、高质量秧苗, 才能保证机械栽插的顺利进行。

1 床土准备

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和淤泥土都可以用作机械化育秧的床土。在育秧的过程中要求床土细碎, 在育秧前将苗床用土过筛, 保证所用床土土粒直径小于5 mm, 其60%土粒的直径要在2~4 mm之间。要依据大田的面积来确定床土的用量, 一般用量为1 800~2 250 kg/hm2。为培肥床土, 确保秧苗质量, 可以在床土中加磷肥或复合肥以及细牛粪或猪粪水。将肥料与床土混合均匀后堆闷在避雨的地方, 现做现用的不能加化学肥料。在播种前用2/3营养土加研磨成颗粒的壮秧剂混合均匀后作底土, 育秧剂与床土的比例一般为1∶100~120。床土的1/3留作盖土, 盖土不拌壮秧剂[2]。

2 苗床准备

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旱地或稻田。一般大田与秧田的面积比为100∶1, 开厢宽度为2 m, 旱地可做成厢沟式或茶盘式, 稻田只能做成厢沟式。厢沟式苗床, 沟宽0.3 m, 沟深0.2 m, 保证厢面净宽1.5m;茶盘式苗床, 床面净宽1.3 m。旱地苗床深挖16.5~19.8cm, 整细耙平, 喷施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 施人畜粪水15~20 kg/m2, 起浆摆盘;稻田苗床施肥耙平起厢收浆后摆盘。盘与盘之间紧密接触, 不留缝隙, 防止杂草滋生。

3 种子准备

一是水稻品种的选择。为获得高产, 要求选用的水稻品种增产潜力大、米质优良、产量稳定, 应优先选择当地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的水稻主推品种。二是准备足够数量的种子。机插秧粳稻的大田用种量一般为52.5~60.0 kg/hm2, 杂交稻为22.5~30.0 kg/hm2。三是对种子进行处理。播前晒种1 d、浸种48 h, 催芽至粉嘴。在浸种时, 应该去掉空秕粒, 以保证苗齐、苗全、苗匀、苗壮[3]。

4 秧盘及其他材料准备

为培育壮秧在育秧中选用的软盘要求有孔, 其用量一般为450张/hm2;为了对秧苗进行覆盖, 还应该准备农膜, 农膜的宽度为2 m, 长度为4 m。除了秧盘和农膜外, 还要根据育秧的要求和操作的过程准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如运土工具、挖土容器、衡称、2~3根木条 (宽27 cm) 、灌溉用具等。

5 精细播种

5.1 适宜播期的确定

一般机插秧的秧龄为15~20 d, 可根据秧苗栽插时的大小来确定播种日期。机插秧的播种面积一般都较大, 作业需要的时间较长, 为了确保秧苗的质量, 适时移栽, 可以采取错开播种的方法, 使秧苗的成熟时间不一致, 这样可以保证在栽插时秧苗不会过大[4]。

5.2 播种

播种时先将秧盘铺好, 然后将营养土均匀地撒于秧盘上, 最后在秧盘上洒水, 使土壤湿润, 用没有用壮秧剂拌过的营养土盖苗。步骤如下: (1) 铺盘摆放。将每块秧板横排2行, 按顺序铺平, 秧盘要摆放整齐, 相互之间要靠近。保证秧盘不变形。 (2) 秧盘铺土。为确保秧盘内的土铺得均匀一致, 可以采取定量铺土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取一个秧盘, 在其上铺土, 铺土厚度一般为1.9~2.0 cm, 将这一个秧盘作为标准。将秧盘内的土进行定量称量, 然后将相同量的土铺在其他容器中。用木尺刮土, 确保其表面平整。 (3) 土壤湿度调节。为保证出苗效果, 秧板土壤用喷水壶洒水, 也可以在播种前一天给床土浇水, 以确保床土湿润。 (4) 播种。播种时一般采用发芽率90%的芽谷作种, 粳稻一般用量为0.14~0.16 kg盘, 杂交稻为0.09 kg/盘。若发芽率有变化, 则相应的播量也应该做出调整。 (5) 覆土。播种后在种子上覆盖0.3~0.5 cm厚的床土, 要求将芽谷盖住, 播种后还要进行围边。

5.3 覆盖地膜, 盖草

播种后可以在秧盘上放一些覆盖物, 如芦柴秆等, 然后再进行覆膜。注意将农膜四周压紧。再均匀地将稻草覆盖在农膜上, 直到看不见地膜而光线能够透过为宜。要确保秧田排灌方便, 以防大雨泡田。雨后要及时采取排水措施, 保证秧苗正常生长。遇到大风天气要防止稻草被吹散。

6 苗期管理

6.1 温度管理

温度管理要根据天气变化, 在晴天膜内温度达到30~35℃时, 应立即揭膜通风降温, 3叶后在气温高时可揭膜炼苗。

6.2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的原则是足水发芽、控水盘根。床土要保持适宜的含水率, 确保其不发白。在晴天早上床土发白, 叶尖无露水时必须补水, 每次补水必须补足, 达到厢面有渍水。

6.3 施肥管理

追肥应少量多次, 从二叶期施断奶肥开始, 根据苗情隔3~5 d追肥1次, 以稀粪水为主, 如秧苗较弱, 可加施1%尿素, 每次施肥后应立即用清水清洗干净, 其主要的施肥时期如下: (1) 断奶肥。一般的施用时间是播种后7~8 d, 施肥的具体时间要依据苗情而定, 一般为秧苗1叶1心时施用。在土壤肥沃、土壤墒情较好的秧田可以不施。一般在傍晚秧苗吐露水时施用。肥料和用量:尿素75~105 kg/hm2对水7.5 t/hm2, 或碳铵225 kg/hm2对水22.5 t/hm2。 (2) 送嫁肥。该肥料一般的施用时间是移栽前3~4 d。如果苗情较差, 则施用尿素60.0~67.5 kg/hm2对水3 t/hm2;如果秧苗的颜色正常, 可以适量的少施肥;如果秧苗的颜色较深且叶片下披苗, 就不再施肥。

6.4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防治, 特别是立枯病的预防, 每次追肥时加敌克松、育苗壮等药剂进行预防。移栽前3 d, 施三环唑及锐劲特预防稻瘟病及螟虫。

7 大田准备

7.1 整地要求

移栽前要对大田进行整地, 整地后使田土平整、整洁。在播种前田中灌浅水。灌水深度为0.5~2.0 cm。

7.2 基肥施用

农家肥和化肥均可用作基肥, 化肥一般施用碳铵450kg/hm2或复合肥375 kg/hm2左右。农家肥的用量为11.25 t/hm2。基肥用量不宜过大, 否则容易对植株造成伤害。

参考文献

[1]张清武.机插水稻无纺布塑盘育秧和大田管理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 2010 (3) :22-23.

[2]罗国权, 卢福安, 王立洪.杂交水稻机插保护性育秧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 2010 (5) :8.

[3]陆会茹.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建议[J].农机科技推广, 2010 (10) :31.

[4]何水清, 陈向阳, 李建华.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0) :56-57.

水稻机插秧稀泥育秧技术 篇2

1 秧母田选择和整理

1.1 秧母田选择

要求选择背风向阳 (由于实际中条件有限, 背不住风, 一定要向阳, 不能使用阴暗冷侵田, 以减少秧苗后期病症) 、土质疏松 (一般选择中性偏酸含有机质土壤, 不能使用冷沙土) 、肥力较高、排灌方便 (方便后期厢沟水的管理) 、无污染、无杂草 (杂草会影响后期秧盘取土质量, 若秧盘中装进了不容易腐烂的杂草, 会影响秧苗生长, 秧苗栽插时容易整盘变形、卡住机器) 、交通运输便利的田块作秧母田;按1∶90的比例 (稀泥育秧在做秧沟时同时留下作业道, 会占用一定面积) 备好秧母田。

1.2 秧母田翻耕

在播种前15 d, 对秧母田进行杂草、秸秆、谷桩等的清除, 保持土壤干净, 然后灌水泡田耕耙。制作苗床前3~5 d, 每公顷施水稻配方专用肥525 kg, 磷肥1.05~1.5 t, 常年冬水田每公顷用锌肥15~30 kg, 肥料撒施均匀后, 将秧母田反复梳耙平整, 耙田达到有15 cm左右的一层绒泥。

1.3 秧厢的制作与规格

1) 使用开厢器。直接将厢沟一次性推出来, 开厢器制作的规格参数, 按需要的厢面, 厢沟的宽度进行制作。

2) 划印法。按需要的厢沟宽度, 用竹棒制作标尺, 用尼龙绳拉直线分厢, 工作人员沿尼龙绳用脚踩出印记。按厢面宽1.5 m (软盘是58 cm×28 cm, 2张拼起也才1.2 m, 每边15 cm, 用于插拱、压膜, 如果厢边太窄, 边角泥软容易垮塌, 厢太宽, 人一般正常弯腰工作半径为70 cm, 不方便中间操作) 、厢沟宽0.3 m (有条件要做成0.6 m, 后面的取土、播种、起拱、盖膜、压膜、打药等都要在厢沟完成, 所以厢沟宽点方便后续田间管理, 人在里面打转身不会误踩秧厢) 做成秧厢, 厢面铲高补低、平整踏实, 不能积水, 播种前厢沟要浅, 以保证厢沟内有稀泥装盘, 并做好秧母田四周围沟, 以便于排灌。

2 秧盘和其他材料的准备

1) 育秧软盘:每公顷栽插大田应准备长58 cm、宽28 cm的秧盘330~375张。

2) 地膜:每公顷栽插大田准备2 m宽, 0.025~0.03 mm厚的地膜60 m, 1.8~2 m宽超微膜60 m。

3) 拱棚竹板:每公顷栽插大田应准备长2.2 m、宽3 cm搭拱的竹板180~240片。

4) 旱育保姆、农药:根据秧母田面积准备适量育秧保姆、辛硫磷, 每3 kg谷种用旱育保姆2包 (每包350 g, ) 拌种包衣, 辛硫磷直接撒施在做好的厢面上。

3 播种

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播种, 应看气温、海拔、小春茬口、移栽秧龄而定。注意秧龄应控制在35~40 d左右, 叶龄4~4.5叶。由于苍溪县水稻播种期间寒潮频发, 注意防低温寒潮和大风雨, 最好躲过清明节期间的寒潮或大风天气后再播种。

1) 晒种:播种前5~7 d拆开包装透气, 抢晴晒种半天, 禁止在混凝土地面上晒种。

2) 消毒:消毒剂采用使百克, 种子下水半小时左右, 捞去浮于水面的秕谷、病粒谷后, 对种子消毒, 浸种时间24 h。

3) 规范播种。一是规格摆盘。摆盘前要将秧母田内的水放干, 先用木板把厢面烫平, 以厢的一边为基线, 留够用于压膜的厢边15 cm, 拉线横摆2个软盘, 轻轻压平软盘, 尽量使秧盘与秧厢贴实, 以免秧盘悬空造成死苗, 第二个软盘的放置要扣紧第一个盘和对面那个盘的边缘, 不能有空隙, 每隔一段距离应放适当的稀泥在盘内压盘, 防止大风揭盘。秧厢的两头应各预留出0.3~0.4 m的位置不放盘, 用于避免秧厢两端秧苗生长差的极端效应。放盘后, 应确保横平竖直, 秧厢两边各有15 cm空边以便压膜。然后将厢沟里的营养稀泥装入摆好的软盘中, 用泥抹子将软盘中的稀泥刮平, 去多补少, 确保泥浆高度达到秧盘深度的80%左右, 不可超过秧盘边缘, 而秧盘内的泥浆刮平, 不得留积水, 以谷种撒播后不沉陷于稀泥中为宜, 待泥浆沉紧踏实后即可播种。

二是精量播种:按大约1∶4药种比拌种, 即350 g旱育保姆拌1.5 kg种子, 须注意的是要随拌随播。每批次将3 kg消毒处理好的水稻种, 沥去水稍干后倒入便于搅拌的大盆中, 分2至3次均匀加入2包 (每包350 g) 旱育保姆, 拌种包衣, 包衣好的谷种, 装入方便携带的容器, 下田分3次均匀撒播到44个软盘中, 要求杂交水稻每个秧盘播种量不低于60 g。

撒种方法:第一次撒种应尽可能照顾盘中大面积, 第二次撒种主要查漏补缺, 达到规定密度, 做到均匀播种, 第三次撒种主要针对软盘的边缘、四角补种, 防止发芽缺苗、变形。播种后, 田间各项操作应小心谨慎, 防止将泥水带入盘中覆盖种子, 造成不能发芽或者发芽迟缓。

4 起拱盖膜

稀泥育秧根据当地海拔、当年气温选择是否覆盖内膜。每年清明前后大风、寒潮频繁, 采用宽1.5 m的超微膜为内膜, 内膜的边不能用泥压紧或挂包在盘悬上, 应当将内膜轻轻平铺, 多余两边折回, 轻轻放在盘子上, 轻轻压住内膜两端, 如果秧厢太长还应在中间位置将内膜切断, 便于后期管理中抽出内膜, 给秧苗留有生长空间, 能较好的保温保湿, 病虫害发生少, 后续管理中天气气温过高, 应揭开拱膜两端通风散热, 内膜不抽, 也不会烧苗。

按拱高40 cm左右、拱距50~60 cm搭好竹拱, 竹拱不能压住秧盘, 以防秧盘变形, 秧厢两端预留出的0.3~0.4 m的位置应该起拱, 然后铺盖拱膜, 清理出厢沟中多余泥土, 将拱膜四周用泥土盖严压实, 同时疏通厢沟、围沟, 做到沟沟相通。

5 秧母田管理

1) 出苗前。保持秧田厢沟畅通, 不关水, 厢面不积水, 每隔2~3 d, 选晴好的早晨将厢面两端薄膜揭开通风5 min左右, 排出厢内废气、毒气, (主要指当年新使用的薄膜在太阳照射下化学分解的有毒物质) 使谷种吸收新鲜空气。随时检查盖膜情况, 发现地膜被风等外力掀开, 应及时盖好, 若遇无风高温晴天, 应揭开拱膜两端通风, 防止高温煮芽, 下午3~4点后应将拱膜盖严。

2) 出苗后

一是立针现青后, 气温稳定在12℃以上, 天气晴朗, 将拱膜两端揭开通风, 内膜保持不动, 厢沟灌满水至厢面, 也就是软盘底面, 要保持盘面干爽以促秧苗根系生长。

二是在一叶一心前, 让内膜保持蓬松状态, 轻轻覆盖在秧苗上, 拱膜两端敞开并固定好, 秧厢太长的还需要在中间适当增加对流窗, 如遇大风雨降温天气, 还应将拱膜盖严加固, 同时加开平口缺, 保证水不上厢。

三是在二叶一心时, 先抽内膜, 抽膜时应视未来几天天气情况, 遇寒潮时暂不抽去内膜, 气温稳定后就可全部抽去;抽去内膜后5~7 d时, 先收回拱膜, 拱膜顺放在厢沟中备用, 以防低温天气。天气正常时再拔去竹拱;增施断奶肥, 每公顷施用尿素30~45 kg, 按1%浓度兑水喷雾或泼洒, 两叶至三叶期厢沟水的管理, 前期应灌水长苗, 后期控水促根, 期间应注意病虫害防治, 使用到的药物有康宽, 宝剑、三环唑、叶面肥、生根剂等。

四是在三叶至四叶1心时, 秧母田排干水晒田, 促进根系旺盛生长, 只要秧苗不倦叶、不枯萎, 不用灌水, 期间应追肥和防治病虫害。

6 机插前准备

1) 适合栽插的苗盘, 根系发达, 抓起不变形、不散盘、含水量低, 端在手上感觉轻巧、不沉重。

2) 看苗施好送嫁药, 大力推广带药移栽, 每公顷用康宽 (或宝剑) 150 ml加丰登 (或三环唑) 450 g兑水300 kg, 在栽插前3 d喷雾1次。

水稻机插秧基质育秧效益分析 篇3

1 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试验采用设点基质规模化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研究与试验, 选用连云港恒奥达肥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基质与人工采集配制的泥土作营养土育秧, 在育秧机械、插秧机械、秧田、硬盘、栽插大田、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育秧软盘、育秧硬盘、水稻品种、播种量、育秧时间、插秧时间、育秧、插秧用工费、每667 m2大田插秧28盘左右、育秧电费等相同的情况下, 研究试验其省工、节本、增效等内容对照分析、测算。费用测算以每667 m2大田育插水稻除去相同费用外产生的费用为核算标准。

1.1 省工、节本

(1) 泥土作营养土机械化育秧成本为19.2元/667 m2 (不计算种子、农药、打水费用) , 具体费用为:

(1) 泥土购置费5.6元/667 m2

据调查, 一般一台手扶拖车装泥土约0.85 m3, 含装车费、运费、泥土费等, 时价45元/车左右, 经过筛、除杂等处理后的营养土可育秧栽插大田0.53hm2左右, 育秧泥土费为5.6元/667 m2。

(2) 筛土、拌肥、堆集等用工5.6元/667 m2

据调查水稻育、插专业户、种田大户、机插合作组织等对当年所用泥土总量与其在过筛培肥等用工费用总额分析, 每盘用工费0.2元左右, 每667 m2按插秧28盘计算, 由此可得出大田泥土育秧营养土其用工费用为5.6元/667 m2左右。

(3) 肥料8元/667 m2

近些年我县农户泥土育秧多采用机插专用肥, 据测算, 每667 m2大田栽插秧苗培肥费用为8元。

因此可得出泥土作营养土育插水稻省用工本费合计19.2元/667 m2。

(2) 基质机械化育秧费用36.4元/667 m2 (不计算种子、农药、打水费用) , 具体费用为:基质购置每包价13元, 每包50 L, 育秧10盘以上, 每667 m2插秧28盘, 所以大田栽插秧苗所用育秧基质费用为36.4元/667 m2。

1.2 增产

据2个试验点两年来在水稻成熟收获期采取多点割方测产分析看, 基质比泥土育插水稻产量高。测产数据显示泥土育秧试验区水稻产量在650 kg/667 m2, 基质育秧试验区水稻产量在678 kg/667 m2, 增产28kg/667 m2, 按水稻市场价2.8元/kg, 则大田水稻增产增收78.4元/667 m2。

由此得出基质机械化育插秧增效为:78.4元/667 m2- (36.4-19.2) 元/667 m2=61.2元/667m2。

综上所述, 基质规模化机械化育秧技术试验示范产生效益明显, 既增产增效又安全方便, 用户只需“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

使用基质育秧解决了泥土作营养土的机械化育秧存在的以下问题:

(1) 泥土作营养土育秧需要从大田中取走大量的土壤制作营养土, 如果连续多年进行取土作业, 造成土壤中的熟土层越来越薄。

(2) 解决了育秧时节的用工荒和用工成本不断增加问题。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农村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 营养土配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形成用工荒等现象。

(3) 解决了大田中取土, 土壤中的杂草, 要进行药剂处理, 可能造成药害和苗床草荒等现象。

(4) 解决营养土培肥中因人工操作很难搅拌均匀、容易造成秧苗生长不平衡出现肥害等现象。

(5) 基质容重轻, 育出的秧苗轻易于运输, 对插秧机械负荷小, 因而机械磨损轻, 栽插速度快, 且稻田缺株率显著降低。

(6) 秧苗移栽后缓苗期短, 秧苗根系发达, 盘根力强, 与泥土作营养土育苗相比, 每株苗白根增加4.03条, 盘根力增强25%, 移栽时伤秧减轻、发根力强, 早期发苗快, 有利于本田化学除草。

2 社会效益

基质机械化育秧节约取土等方面的用工, 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增加了农民收入, 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试验研究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早稻不同育秧基质试验

试验在永昌街道姜坞底村一农户责任田内进行。设5个处理, 分别为全基质、母剂+客土、壮秧剂、本田土、客土 (CK1) 。4月1日播种, 每盘芽谷180 g (干谷/芽谷比1∶1.262 5) , 4月25日取样考查。

同时, 在赤溪街道常富粮食合作社进行了全基质和母剂对比试验, 供试水稻品种为金早09。试验于4月25日机插, 大田采用大区对比设计, 大区面积43.74 m2 (24.3 m×1.8 m) , 密度30 cm×11 cm[1]。

1.2 早稻育秧基质母剂与客土不同配比试验

试验在上华街道黄家勘村某农户责任田进行, 供试水稻品种为金早47。试验设3个处理, 分别为育秧母剂与本田土体积比1∶3和1∶4, 以客土为对照 (CK2) 。4月10日播种, 每盘芽谷150 g, 5月4日机插并取样考查秧苗素质, 7月25日收获并测产[2]。

1.3 单季晚稻甬优9号机插秧育秧基质试验

试验在永昌街道姜坞底村某农户家责任地进行。设4个处理, 分别为育秧全基质、育秧基质母剂 (母剂客土比1∶3) 、壮秧剂 (施用于秧板, 15 g/m2) , 以常规客土 (山地红壤, 肥力较差) 为对照 (CK3) 。采用大区对比, 试验田前作为油菜, 5月23日播种, 6月6日取样考查秧苗素质, 6月11日机插, 10月28日收获[3]。

1.4 单季晚稻甬优9号机插秧育秧壮秧剂试验

试验在永昌街道姜坞底村某农户责任田进行。设4个处理, 分别为施壮秧剂0 (CK4) 、25、50、75 g/m2。5月23日播种, 6月6日取样考查秧苗素质, 6月11日机插, 10月28日田间考查有效穗数并取样考种, 机收并测定实产[4,5]。

1.5 单季晚稻甬优12机插秧育秧基质试验

试验在永昌街道姜坞底村某农户责任田进行。设2个处理, 分别为母剂、全基质。5月16日播种, 每盘播芽谷90 g, 6月4日取样考查秧苗素质[6]。

2 结果与分析

2.1 早稻不同育秧基质试验结果

由表1可知, 本田土每盘苗数最少, 母剂、全基质、客土3个处理每盘苗数基本接近, 明显多于本田土处理;壮秧剂处理苗数最多, 明显高于其他各处理。客土由于完全采用山地黄土, 未经培肥, 缺肥明显, 秧苗植株较矮、出叶慢、基宽小, 秧苗较弱。育秧田具有一定的肥力水平, 采用本田土, 秧苗素质与客土比相对较好。壮秧剂对提高秧苗素质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本试验中控制苗高的效果不明显。从赤溪试验结果来看, 母剂每盘苗数高于全基质, 说明出苗率较高, 但百株地上部鲜重、干重略低于全基质处理。

由表2可知, 全基质、壮秧剂处理产量基本接近, 分别为5 802.90、5 795.85 kg/hm2;其他处理产量依次是客土、母剂+客土、本田土, 产量分别为5 640.30、5 611.80、5 594.55kg/hm2。赤溪秧苗全基质和母剂产量十分接近, 分别为5 939.55、5 904.30 kg/hm2。

本田土处理有效穗数最多, 为293.25万穗/hm2, 客土处理最少为270.90万穗/hm2。穗总粒数以母剂+客土处理最多为115.54粒, 本田土最少为102.22粒。结实率以本田土最高为94.40%, 其次是客土92.17%, 而母剂+客土结实率最低为88.13%, 全基质和壮秧剂处理分别为88.96%和88.81%。赤溪秧苗全基质处理结实率为88.84%, 低于母剂处理的92.22%。

各处理间千粒重以壮秧剂处理最高为23.93 g, 其次为全基质23.86 g, 本田土最低为22.85 g。赤溪秧苗全基质处理千粒重为23.92 g, 低于母剂处理的24.18 g。

2.2 早稻育秧基质母剂与客土不同配比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 处理间每盘苗数基本接近, 以母剂客土比1∶4处理苗数最多为2 787株, 其次是客土 (CK2) 为2 785株, 母剂客土比1∶3处理最少为2 760株。说明各处理对出苗影响不大。各处理间苗高以客土 (CK2) 最高为14.35 cm, 母剂客土比1∶3处理最低为13.77cm, 母剂客土比1∶4处理为14.31 cm。说明母剂对株高有一定的影响。各处理间出叶速度有一定的差异, 客土 (CK2) 出叶慢, 叶龄为3.20, 母剂客土比1∶3处理叶龄为3.57, 而母剂客土比1∶4处理为3.45。各母剂配比处理基茎宽、地上部鲜重、干重均高于客土 (CK2) , 说明母剂对提高秧苗素质具有一定的效果。

由表4可知, 各处理有效穗数没有明显规律, 以母剂客土比1∶3处理最高为319.50万穗/hm2, 母剂客土比1∶4处理最低为308.40万穗/hm2, 客土 (CK2) 有效穗数为317.25万穗/hm2。各母剂配比处理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均不同程度高于客土 (CK2) , 但差异不大, 说明母剂处理穗型相对大于CK2, 这与秧苗素质较好有一定的关系。

各母剂配比处理比CK2产量有不同程度提高, 对照产量为6 405.75 kg/hm2, 母剂客土比1∶3处理和母剂客土比1∶4处理产量分别为6 739.80、6 682.95 kg/hm2, 分别比对照增334.05 kg/hm2、5.21%和277.20 kg/hm2、4.33%。据生育期记载, 基质母剂的2个处理均比常规客土早2 d左右。

2.3 单季晚稻甬优9号机插秧育秧基质试验结果

由表5可知, 母剂和壮秧剂处理每盘苗数比CK3有不同程度增加, 分别为1 388、1 369株, 全基质处理苗数与对照基本接近, 分别为1 345、1 340株。说明母剂和壮秧剂对提高成秧率具有一定的作用。各处理间秧苗高度以壮秧剂处理最高, 达14.41 cm, 其次是母剂13.55 cm, CK3为12.89 cm, 全基质为12.86 cm。可能是母剂和壮秧剂具有较好的肥力有关。叶龄考查来看, CK3的出苗速度比其他各处理慢, 这与育秧土肥力较差有关。

由表6可知, 全基质、母剂和壮秧剂处理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均高于CK3, 而结实率则以CK3最高, 但差异不大。千粒重各处理间较为接近, 母剂处理最高为25.48 g, 全基质处理最低为25.33 g。

收获期分区测产, 以母剂产量最高, 为9 850.05 kg/hm2, 比CK3增产801.60 kg/hm2, 增幅8.86%, 其次是壮秧剂和全基质, 产量分别为9 564.30、9 547.50 kg/hm2, 分别比对照增产515.85 kg/hm2、5.70%和499.05 kg/hm2、5.52%。

2.4 单季晚稻甬优9号机插秧育秧壮秧剂试验结果

由表7可知, 施用壮秧剂对成秧率有一定的影响, 试验中施用壮秧剂的各处理每盘苗数均低于对照处理。壮秧剂有一定的控苗效果, 随着用量增加苗高降低, 但对出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可能是壮秧剂含有一定的氮素。考查表明, 施用壮秧剂各处理基茎宽、百株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均比CK4有明显增加。

由表8可知, 各处理间有效穗数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 最高为50 g/m2处理, 有效穗数221.70万穗/hm2。穗总粒数、穗实粒数随着用量增加而递增;千粒重各处理间相同或十分接近。

各处理间产量表现为先增后减, 最高产量为50 g/m2处理, 产量为10 274.70 kg/hm2, 75 g/m2处理产量为10 138.50kg/hm2, 25 g/m2处理产量为9 280.35 kg/hm2。

2.5 单季晚稻甬优12机插秧育秧基质试验结果

由表9可知, 母剂处理叶龄、苗高均高于全基质, 基茎宽、百株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则全基质高于母剂处理。

在总结前些年试验示范工作的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工作, 初步明确了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育秧的效果, 以及较为合理的配比及施用方式, 并初步了解了水稻壮秧剂在机插育秧中的效果及不同施用量对水稻育秧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在总结前些年试验示范工作的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工作, 初步明确了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育秧的效果, 以及较为合理的配比及施用方式, 并初步了解了水稻壮秧剂在机插育秧中的效果以及不同的施用量对水稻育秧的影响。明确年度间的效果差异, 进一步完善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提高机插秧秧苗素质, 提高水稻产量, 促进水稻机插秧的推广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商品基质对提高秧苗素质具有较好的作用, 并且使用方便, 但育秧成本略有增加, 一般早、晚稻分别增加225、150元/hm2。壮秧剂对水稻机插秧育秧有较好的效果, 由于壮秧剂中有一定的多效唑成分, 不同品种对多效唑的敏感性不同, 其适宜的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明确, 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品种确定适宜壮秧剂用量。

参考文献

[1]全坚宇, 朱为民, 闻育琴.工厂化育秧条件下不同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 2014 (1) :45.

[2]马登玉.水稻硬盘育秧基质配方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4) :9-10.

[3]刘华招.水稻机插中苗育秧基质的研究[J].现代化农业, 2009 (3) :1-3.

[4]周青, 陈新红, 丁静, 等.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 (1) :76-79.

[5]隋常玲, 左祥文, 喻本雨, 等.有机育秧基质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 2014 (8) :76-78.

水稻机插秧人工旱育秧技术 篇5

1 种子处理

浸种前选晴天晒种1~2 d, 每天翻动1~2次。采用机械方法除去稻芒。用密度1.08~1.10 t/m3的黄泥水或盐水选种, 捞出秕谷后用清水洗种1~2次。采用5%~10%的生石灰水、浸种灵等药剂消毒。用15~20℃的温水浸种3~4 d。当种子吸水量达到其重量的25%时进行催芽, 以种子刚好破胸露白为宜[1]。把浸透的种子放入35~38℃的热水里加温, 加温后控制在38℃的温度上限内催芽, 温度愈高, 种子的生理活动愈旺盛, 破胸也愈迅速而整齐;反之, 则破胸愈慢, 且不整齐。在38℃的温度上限内催芽时间不宜太长, 否则会烧坏种子, 约经15 h高温破胸后, 种子会基本破胸露白, 再把种子放到25~28℃的温水里降温补湿, 清洗在破胸阶段产生的酒味, 然后适当摊晾促芽长根。当种子达90%破胸露白、根芽初露时即可播种。

2 育秧前准备

选择秧盘的标准尺寸为长58 cm、宽28 cm、厚2.0~2.5cm的专用塑料硬盘, 可满足在育种过程中的层叠加温加湿的要求, 另外可以保证秧板的规格。否则, 秧块会卡滞在秧箱上使送秧受阻, 引起漏插, 或者会导致植伤加重, 影响栽插质量。最好选用土壤肥沃不黏不砂的菜园土, 或是耕作熟化的稻田土。利用冬闲时间用机粉碎或者人工整碎田土过筛, 要求细土粒径不得大于5 mm, 其中2~4 mm粒径的土粒达60%以上[2], 在碎土中不得有小石子等杂物, 否则会影响插秧进度或者损坏秧针。按照210~240盘/hm2, 每盘4~5 kg泥粉备足当年早、晚造水稻耕种总面积用量。将尿素90 g、磷肥275 g、钾肥70 g、敌克松12 g溶于适量的水, 用喷雾器喷在175 kg的泥粉中充分搅拌均匀, 以此比例根椐实际的用量进行配制。配制育秧土的干湿度应以手捏成团、落地用小木板快速刮平盘面, 装入的育秧土在充分喷淋水后 (以盘底渗水为宜) 稍低盘面10%~15%为宜, 以便于播种和盖土。根据育秧的不同季节, 选择适宜的地方进行层叠秧盘, 在春季应选择背风向阳的空闲地或者背风向阳的地堂 (晒谷场) 等, 有条件的选择大棚最好, 但要通风良好, 以防烂秧。夏、秋季可选择在空闲地或者收割完水稻的稻田上, 不用耕地, 铲平地面即可, 但要注意排水。

3 播种

由于机插育秧的播种密度比其他育秧形式高, 秧苗根系在厚度仅为20 mm左右的薄土层中交织生长, 因而秧龄不能过长, 一般按照秧龄15~22 d推算播期 (早造时间长, 晚造时间短) , 宁可田等秧, 不可秧等田。机插面积大的, 要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 安排好插秧进度, 合理分批播种, 确保适龄移栽。为适应机械栽插秧的要求, 机插育秧的播种量相对较高, 一般杂交稻芽谷的播量为100~120 g/盘, 常规粳稻的芽谷播量为150~180 g/盘, 粳籼稻最终成苗2.5~3.5株/cm2。在确保播种均匀与秧苗根系能够盘结的前提下, 根据品种气候等因素可适当降低播量, 以提高秧苗素质, 增加秧龄弹性。将装好育秧土的育秧盘按用秧210~240盘/hm2为标准, 按所需插秧面积的秧盘总量平铺摆放在平整的空地或者水泥地板上, 摆放要平整, 不留空隙, 以横放2行为1列, 播种要求特别认真细致、均匀地撒播在秧盘上。然后覆土, 覆土以刚盖没种子为宜, 似露非露最好, 厚度为0.3~0.5 cm, 不能过厚, 此时不能洒水, 否则会影响长芽。覆土注意使用未经配制肥料的过筛细土, 按175 kg泥粉用12 g敌克松进行消毒, 以防治立枯病。

4 立苗

把播好种覆好土的秧盘层叠起来, 秧盘层叠可以30~50盘叠为1列 (可根椐实际操作方便而定) , 层叠要垂直齐整地放在铺好薄膜的地面上, 堆放要平整, 待全部堆放好后, 在每1列的最顶层秧盘再用空秧盘装上泥土或小石子压在上面压顶, 然后一起用薄膜把整堆秧盘严实地密封起来。立苗时间48 h左右, 一般要求温度在28~35℃, 湿度在90%以上。在春季气温低时可酌情稍长一点, 夏季气温高稍短一点。

5 秧苗管理

立苗后, 把薄膜打开, 秧盘上已长出白白的1 cm左右长的幼苗, 小心地把秧盘摆放开来, 以横放2行秧盘为1列排放整齐 (操作时注意不要损坏秧芽, 应小心轻放) 。秧苗摆放应选择在晴天午后摆, 阴天全天摆, 小雨雨前摆, 避开大雨摆的原则[3,4]。秧苗摆开2~3 d后, 幼苗会慢慢地转绿。每天应在早、晚喷洒水, 保证足够水分, 在水泥板上摆放的要保持水泥板上有水迹。在春季应注意“倒春寒”的天气, 必要时秧苗要加盖薄膜, 以防冻死秧苗。正常情况下秧苗不用再施药, 但要防止烂秧、死苗现象的发生, 如果发生, 可用65%的敌克松600倍液喷施, 每隔3~5 d喷1次。如果用大棚秧盘育秧的要注意大棚的通风, 以防烂秧发生。秧苗15~20 d, 叶龄在3~4叶即可插秧, 由于秧盘育秧的密度较大应做到适早插。插秧前2~3 d应控制喷水, 以秧盘边缘叶片微卷为度。

6 秧苗起运

做到随起、随运、随栽[5,6]。遇烈日高温, 运放过程中要有遮阳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运输工具配秧架随秧盘平放直接运往田头, 亦可起盘后小心卷起盘内秧块, 叠放于运秧车, 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 切勿过多而加大底层压力, 避免秧块变形和折断秧苗, 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 让秧苗自然舒展, 利于机插。

摘要:从种子处理、育秧前准备、播种、立苗、秧苗管理、秧苗起运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机插秧人工旱育秧技术, 以期为广大农户提供简便、低成本的水稻机插秧人工旱育秧技术。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人工,旱育秧技术

参考文献

[1]宋双, 徐志江, 付立东, 等.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J].北方水稻, 2007 (3) :118.

[2]孟桂平.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8 (12) :21-22.

[3]朱天笑.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要点[J].农业装备技术, 2007 (3) :25.

[4]马刚.水稻育苗与机插秧技术[J].农村科技, 2008 (10) :12.

[5]张传福.徐州市多措并举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J].江苏农机化, 2010 (1) :28-29.

机插秧育秧 篇6

种子:品种为武运粳23、或抗条纹叶枯病的武运粳19、每间亩大田备种子3kg。

硬盘:每亩移栽大田备25只硬盘。

无纺布:每亩移栽大田备160cm幅宽的无纺布4m。

壮秧剂:75kg过筛细土中匀拌0.8kg壮秧剂。

浸种药:所有稻种全部采用咪鲜胺加吡虫啉加杀螟丹浸种。即用6%杀螟丹4ml加25%咪鲜胺2ml加10%吡虫啉10g加水5kg浸种3~4kg, 浸种60h, 起水后不要淘洗就可直接催芽播种。

2 床土准备及要求

底土:应用基质作底土, 用量每盘约1.2kg。

盖籽土:用营养土作盖籽土 (稻田土经壮秧剂培肥的) , 用量0.75~1kg。

3 苗床准备及要求

苗床面积:秧大田比例按1:100配置。

苗床整地:建立通气式苗床, 整地方法:水做或干做, 均要上水验平, 然后再排水露田做硬板:整地时间:在播种前15d要到位。

秧板规格:长田横做板, 秧板宽130cm, 沟宽30~40cm, 沟深10cm。

板面要求:成型的秧板要求达到“平、实、光、直”。

4 播期及播量调控

适期播种:5月20~25日落谷, 6月15日前机插结束;面积大的要分批播种。

秧龄控制:掌握秧龄12~18d, 苗高12~18cm适期移栽。

精量播种:根据种子千粒重与有效面积落谷数量来确定播种量, 按2cm2上落谷5粒种子为宜。例如:武运粳23种子千粒重为27g, 每盘 (58cm×28cm) 播种量控制在110g (干种子用量) 为宜。

5 种子处理及要求

晒种:在浸种前择晴天晒种2~3d, 增强种子活力。

脱芒:脱芒去枝, 避免播种时塞机, 种子滑落不畅, 导致漏播。

浸种:浸种前先用清水淘洗然后浸种, 施用浸种药按市植保站情报;间歇浸种 (浸种一昼夜后起水露种1~2h后再浸种) 浸足时间, 一般浸48~60h。

催芽:浸种结束后将种子适度催芽, 掌握破胸露白播种。

6 育秧程序及管理

6.1 育秧程序

机械流水线作业:硬盘——上底土地 (铺基质1.2kg) ——喷水 (调节至湿) ——落谷 (调节至适宜播量) ——盖籽 (用营养土盖籽至不露籽) ——堆放 (叠堆高度约2m, 室内堆放时间1~2d, 然后移至秧田) 。

移至秧田育秧操作:搬运至秧田——平摆硬盘——覆盖无纺布 (居中覆盖, 四周用土块压实) ——沟灌洇墒 (底土吸足水) ——湿润出苗。

6.2 秧田管理

水分管理:湿润育苗, 硬盘育苗易失水受旱, 尤其是久晴天气, 要常揭布观察墒情和苗情, 做到缺水时及时补水, 掌握控水至硬盘上沿以下为宜, 同时要保持无纺布湿润;用无纺布覆盖的, 当秧苗齐苗后应松去无纺布四周压实的土块, 让无纺布随秧苗生长而松动自如。

揭布炼苗:无纺布覆盖10d左右, 要揭布炼苗, 以免造成秧苗窜高以及病害的发生。

苗期追肥:送嫁肥于移栽前2~3d追施, 一般用氨基酸类叶面肥根外追肥。

病虫防治:揭布时及时打药, 每亩秧田用25%吡蚜酮16g对水30kg细喷雾。

摘要:水稻机插秧育秧, 用硬盘:操作方便, 利用率高, 机插作业率高, 不易变型, 经久耐用。用基质:重量较轻;通透性好, 盘根较好, 利用率高, 安全性好可塑性强, 秧针损伤小, 返青活棵快。用流水线机械播种:均匀度好, 标准化高, 效率较高。

长江流域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篇7

1 机械插秧的优点

1.1 增产增收

机械插秧使单位面积基本苗数得到保障, 同时不需经过人工拔秧、深栽造成秧苗损伤的过程, 具有返青快、低分蘖、多分蘖、快分蘖的特点。由于机械插秧规格标准统一, 实行了浅栽、宽行、定穴、定株, 边际效应充分发挥。通风透光, 病虫害发生大幅度降低, 农药使用量也相应减少, 水稻品质好。

1.2 节本增效

一是成本较低。插秧时节, 水稻种植户的拔秧、插秧、人工费、生活费等工效成本平均花费1 050~1 500元/hm2, 而机械插秧只需600~750元/hm2。二是节约育秧农田、用水用电和肥料。机械插秧水稻大田与育秧秧田比为100∶1, 而人工插秧水稻, 则为100∶12。由于育秧面积大幅度减少, 灌溉用水、用电、肥料等农用物资也随着大幅度减少。三是节省劳力, 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作业效率。1台手扶式插秧机机械插秧1 333.34~2 000.01 m2/h, 1 d可插秧1.3~2.0 hm2, 接近40个劳动力工作量, 而乘座式插秧机工作效率就更高了。

1.3 防灾避灾

机插水稻育秧所需的农田面积很小, 既可以在房前屋后, 又可以在旱地水田进行育秧, 结合塑料薄膜、拱棚覆盖等农艺措施, 在旱涝、暴雨、低温条件下都能对秧苗及时管理和控制, 可有效避免和降低自然灾害对秧苗造成的损失。

2 育秧准备

2.1 营养细土准备

营养细土来自耕作熟化的农田土壤, 或是在早春时节, 施用过畜禽农家肥、氮、磷、钾复合肥的农田中取土制作。有条件的地方, 最好使用鱼塘淤泥。细土用量:机插水稻大田, 需7 m2育秧面积, 准备100 kg细土即可。当土壤含水量在15%左右时, 选择晴好天气过筛, 过筛细土粒径要求小于5mm, 其中2~4 mm粒径的达到60%以上。过筛后, 每100 kg细土可均匀拌入0.5~0.8 kg壮秧剂, 使其成为具有培肥、调酸、助壮秧苗作用的育秧营养细土。做成的营养细土要求手捏成团, 落地即散, 并用农膜覆盖堆闷, 充分熟化, 避免使用时烧苗。营养细土的p H值应在5.0~6.5范围内。

2.2 秧床准备

选择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为秧田, 制作秧畦 (南方叫作秧床) 。按照机插水稻1∶100留足面积。旱地育秧秧床为畦面宽1.4 m。水田育秧秧床为畦面宽1.4 m, 秧沟宽25 cm, 深15 cm。水田秧床做好后排水晾板, 使床面沉实, 播前2 d铲高补低、填平裂缝, 并充分拍实, 最终达到“实、平、光、直”[1,2]。

2.3 种子准备

双膜育秧由于要切块除边, 用种量略高于软盘式育秧, 一般机插水稻大田应精选52.5 kg/hm2左右干稻种。根据秧田与大田1∶100计算, 育秧秧床就需播0.5 kg干稻种[3,4]。

2.4 药剂浸种

水稻稻种带菌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和条纹叶枯病等, 这些病害均可用药剂浸种的方法来防治。浸种时可选用“使百克”或“施保克”2 m L, 加入10 m L“毗虫琳”对水6~7 kg, 可以浸种5 kg。

2.5 催芽

根据种子生长萌发的过程和特点, 催芽可以分为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和摊晾炼芽3个阶段。 (1) 高温破胸阶段。当稻种种胚突破谷壳露出时, 称为破胸阶段。种子吸足水分后, 在30~38℃的条件下, 生理活动旺盛, 破胸迅速而且整齐。必要时进行翻拌, 使稻种受热均匀, 促进破胸整齐迅速。 (2) 适温催芽阶段。催芽时将种子装入编织袋中, 用温水浸泡20 min。水温手感不烫即可, 40℃左右取出后包上稻草保温, 并将温水倒入稻草上, 大约12 h种子根芽均匀长出。 (3) 摊晾炼芽阶段。为了增强芽谷播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催芽后还应摊晾炼芽。一般在稻种芽催完成后, 放置室外摊晾5 h即可播种, 也可在播种现场摊晾。

3 育秧播种操作

3.1 软盘育秧操作步骤

一是铺软盘。每块秧板横排2行, 依次平铺, 盘边相互重叠, 紧密整齐, 盘底与床面紧贴。二是铺营养细土。铺撒准备好的营养细土, 厚度为2.0~2.5 cm, 土面平整, 厚薄均匀。三是补水及消毒。旱田育秧即湿润育秧。要浇足底水, 在播种前直接用喷壶洒水, 使秧床土壤含水量接近85%左右。用65%敌克松对水配制成1∶1 000药液, 进行喷洒消毒。四是精细播种。播种量按盘称种, 每盘均匀播破胸露白芽谷120~130 g。手工播种时先要细播, 然后补播, 做到播种均匀。四是均匀覆盖素土。盖土厚度以看不见芽谷为准, 大约0.5 cm。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覆盖的素土不能添加任何肥料和药剂, 避免芽谷烧伤; (2) 素土覆盖后不宜浇水, 避免素土干后结块, 抑制芽谷破土萌发。六是封膜盖草、搭建拱棚。覆土后, 在床面上等距离平放芦苇杆或细竹竿作为支撑物, 平盖农膜。膜面上均匀加盖稻草, 盖草以基本看不见农膜为宜, 目的是防止阳光灼伤芽谷。早稻播种时, 如气温较低, 要搭建拱棚, 利用日光、灯光增温保湿, 促使齐苗。棚内膜内温度控制在28~35℃。温度升高时, 要在拱棚两头和中间揭膜通风降温, 同时在秧床边沟内灌水保湿。

3.2 双膜育秧操作步骤

双膜育秧与软盘育秧原理大致相同, 操作上稍有差别。在秧床上平铺带孔塑料薄膜, 并使其近贴秧床, 两侧固定木条, 然后铺放营养细土, 并刮平, 铺土厚度与秧床两侧固定的木条高度一致, 为2.5 cm。播种量按秧床面积称重计量, 略高于软盘育秧, 均匀撒播芽谷0.6~0.7 kg/hm2。封膜盖草, 必要时搭建拱棚。

4 苗期管理

4.1 高温高湿促苗

经催芽的稻种, 播后需经一段高温、高湿立苗期, 出苗才能整齐。因此, 应根据不同育秧方式和茬口, 采取相应的增温保湿措施, 确保安全齐苗。拱棚最适于气温较低时的早稻育秧, 但是在幼芽出土后, 晴天中午棚内、地表温度要控制在35℃以下。

4.2 揭膜炼苗

揭膜炼苗盖膜时间不宜过长, 揭膜时间因当时气温而定, 一般在秧苗第1叶抽出时开始揭膜炼苗。揭膜原则:晴天早上揭, 阴天中午揭, 小雨两侧揭, 大雨两头揭, 低温推迟揭, 并做到日揭夜盖。当最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方可拆除塑料薄膜拱棚。

4.3 湿润管理

揭膜时可用喷壶、喷雾器补水。同时清理畦沟, 做到雨天秧床边沟无积水, 保持旱育优势。若秧苗在中午出现卷叶, 可在傍晚或清晨人工喷洒水1次, 喷水时尽量让喷嘴贴近秧苗, 保持土壤湿润。

4.4 用好“断奶肥”

一般在一叶一心期秧床用对水稀释过的腐熟农家肥液体7.5 t/hm2, 或者用尿素75~105 kg/hm2对水7.5 t/hm2, 于傍晚喷施。

4.5 防病治虫

秧苗期病虫主要有稻蓟马、灰飞虱、立枯病、条纹叶枯病等。秧苗期应密切注意病虫发生情况, 及时对症用药防治。在一叶一心期用“吡虫啉”有效成分2 m L加水80 kg喷施。

5 栽前准备

5.1 送嫁肥

一般在移栽前3~4 d施用。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秧苗颜色而定, 叶色褪淡的秧苗, 施尿素60.0~67.5 kg/hm2对水7.5 t/hm2, 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 施后并喷洒1次清水, 以防肥害烧苗。

5.2 控水炼苗

控水炼苗一般在移栽前5~7 d进行。控水方法:晴天保持半沟或浅沟水, 中午秧苗卷叶时可洒水补湿。阴雨天气要盖膜遮雨, 并排干秧沟积水。防止床土含水量过高而影响起秧和栽插。

5.3 带药移栽

机插秧苗由于苗小, 个体较嫩, 易遭受螟虫、稻蓟马及栽后稻橡甲的危害, 栽前要进行1次药剂防治工作。在栽前1~2 d, 按照对症下药原则, 进行药剂喷雾。在螟虫发生区, 防治时采用苯吡唑类杀虫剂。如使用悬浮剂农药, 用量为1 m L对水50~60 kg, 均匀喷洒在秧苗植株上, 抑制病毒传播危害, 做到带药移栽, 一药兼治。使用悬浮剂农药必须经过2次搅拌稀释, 先用空瓶对水摇动稀释, 倒入喷雾器对水进行2次搅拌稀释后使用。

5.4 起秧运秧

软盘育秧方式起秧时, 先慢慢卷起秧块, 在卷的过程中, 拉断穿过盘底渗水孔的少量根系。

双膜育秧起秧方法与软盘育秧不同。起秧前要将整板秧苗用切刀切成长58 cm、宽27.5~28.0 cm的秧块, 切块深度以割破底层带孔地膜为宜, 而后起秧卷块。切块后多余秧苗用于插秧机工作区补秧。为了不使秧苗压坏, 秧块运输时最多堆放2层, 秧块运至田头时应随即卸下, 要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为了避免烈日伤苗, 也可成卷田头摆放, 防止秧苗失水枯萎, 但放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直接摆放在插秧机的秧架上, 即插即用。

参考文献

[1]朱和平.水稻机插秧苗培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5) :65.

[2]黄重亮, 邹香元.水稻机插生产与栽培技术特点研究[J].现代农业装备, 2011 (1) :102-104.

[3]王丽香.浅谈水稻机插秧标准作业[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 (4) :62, 65.

上一篇:技改效果下一篇:数学日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