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及影响

2024-08-04

冲击及影响(精选11篇)

冲击及影响 篇1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冲击矿压的影响因素, 包括开采深度、地质构造、采煤方法、开采顺序等。然后提出了冲击矿压防治的原则和防治措施, 为冲击矿压防治和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指导参考。

关键词:煤矿,冲击矿压,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冲击矿压属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一种煤岩动力现象, 这种现象发生在矿井巷道和采场附近煤岩中的能量突然释放, 造成井下发生剧烈的爆炸, 产生的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 并且产生巨大震动将煤岩体破坏, 井下设备损坏, 井下人员受伤, 巷道坍塌等。还可能引起例如:瓦斯爆炸、地面建筑物破坏、水灾、火灾等, 是影响煤矿安全的重大事故之一。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度不断加深, 冲击矿压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造成的安全威胁也将增大。因此, 研究冲击矿压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对提高煤炭安全生产十分关键。

1 冲击矿压影响因素

1.1 开采深度

煤岩体应力与煤矿开采深度成正比, 因此开采越深发生冲击矿压现象的概率也就越大, 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其中, 冲击矿压的发生有一个临界深度值, 据研究表明, 当开采深度小于350m时, 不会发生冲击矿压现象;当开采深度在350~500m之间时, 发生冲击矿压的概率也相对增加;当大于500m时, 冲击矿压的发生概率急剧增大。

1.2 地质构造

在地质构造不同的地区, 煤矿中通常存在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带。通过研究得出, 冲击矿压通常发生在向斜轴部, 特别是在地质构造变化大的部分, 煤层褶曲及断层, 煤层倾角变化带附近, 这些区域由于应力较为集中, 有产生大量弹性形变的趋势, 因此冲击矿压也最易发生。

1.3 煤层和顶底板的力学特性

冲击矿压还与煤层的冲击倾向有关, 煤的强度高, 较小的应力就能引起冲击矿压, 相反来说, 煤强度小时, 引起冲击矿压所需的应力较大。因此, 煤质中硬或存在裂隙相对于不发育的煤产生冲击矿压要强。由此可知, 将软煤体转换成离散体或塑性时, 可以有效防止冲击矿压的发生。此外煤层的厚度也是影响冲击矿压发生的一个因素, 煤层越厚, 所产生的局部应力也就越大, 如发生冲击矿压, 造成的破坏也就更强。根据研究, 顶板岩层厚且硬度大易积聚更多的弹性能且不易冒落, 这就增加了发生冲击矿压的概率。煤层上100m范围内的岩层是影响冲击矿压发生的区域, 且厚大的砂岩层起主要作用。

1.4 采煤方法

对于不同的巷道布置和顶板管理方法, 采用的采煤方法是不同的, 所产生的煤层压力和分布规律也不同。短壁体系采煤方法由于巷道交叉多、遗留煤柱多, 更容易发生冲击矿压。因此, 直线长臂式开采适用于易发生冲击矿压的矿井中。

1.5 开采顺序

工作面的布置方式和开采顺序会影响煤层的应力分布, 因此, 是否选择合适的开采顺序也会对冲击矿压的发生产生影响。在采煤工作面和巷道同向推进, 邻近工作面错距不够等不合理布置下, 会造成应力叠加而使发生冲击矿压的可能性增大。因此, 应当尽量避免同一区域上两侧的工作面同时接近上下山。

2 冲击矿压防治原则

(1) 采煤与掘进时应保持与最大地应力方向平行, 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

(2) 扩大应力释放范围, 防止应力释放过快和应力过于集中;

(3) 防止顶板能量的释放与加载过快;

(4) 尽量限制煤层过多的储存能量;

(5) 对于无冲击矿压危险和无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应优先开采;

(6) 尽量降低构造对冲击矿压的影响。

3 冲击矿压防治措施

3.1 全面防治措施

(1) 开采技术合理

开采方法的合理安排能够有效避免能量积聚和应力的过分集中, 是防止冲击矿压形成的有效措施。在地质构造复杂, 冲击矿压发生概率大的区域, 通过合理的采场布置后, 将会大大降低了发生冲击矿压的危险。

(2) 开采保护层

由于煤层的开采受上下煤层的影响较多, 因此, 在设计阶段应规划好煤层群的开采顺序, 先开采不易发生冲击矿压的区域, 减少安全区域对危险区域的影响, 降低危险区域煤层发生冲击矿压的可能性。

(3) 煤层预注水方法

现今, 煤层预注水技术已日趋完善, 多个国家都应用在冲击矿压防治、瓦斯突出等方面。矿井中回采工作面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对煤层进行注水防护, 包括长孔注水方式和短孔注水方式。

(4) 厚层坚硬顶板处理

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包括顶板注水软化法和爆破断顶法。顶板的厚度过大且较为坚硬容易产生冲击矿压, 原因是回采工作面上方厚层坚硬老顶的大面积悬顶和冒落, 将会导致煤层和顶板内的应力过于集中;另一个原因为工作面上下平巷附近暴露的岩石, 易发生周期性的压力增大和无规律垮塌, 这都会给工作面顶板管理和巷道的维护提出更高的要求。

3.2 局部防治措施

(1) 卸压爆破

卸压爆破是采用爆破方式减少局部应力积聚的紧急措施, 适用于容易发生冲击矿压的危险区域。这种方式已被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采用, 几乎在开采冲击危险较大的煤层中, 都采用这种措施。

(2) 主动爆破

主动爆破是在线监测发现要发生冲击矿压的区域, 主动利用足量的炸药将其先爆破, 诱发冲击矿压的发生, 从而避免突然发生冲击矿压, 给矿井造成更为巨大的影响。

(3) 钻孔卸压

钻孔卸压是利用大直径钻孔的方式来减缓煤层应力集中, 将钻孔周围形成的破碎区贯通, 使煤层破裂后卸除压力, 降低发生冲击矿压的危险性。

3.3 预测措施

冲击矿压的预测主要包括时间、地点及规模。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数值模拟分析法、综合指数法、钻屑法、振动法、微震法、重力法等。以上方法均可较好的预测发生冲击矿压的区域, 准确的预测震动释放多少能量和矿压发生的具体强度。

3.4 织管理措施

对于参与冲击矿压预防和预测的工作人员, 应定期组织冲击矿压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及操作指导, 熟悉如何预防冲击矿压发生的基本知识。此外, 在冲击矿压容易发生区域, 相关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 防止突发冲击矿压时对人身造成更大的伤害。对于井下常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固定工作, 并将不用设备及时清理出去, 防止冲击矿压发生时, 设备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4 结语

目前煤炭开采工作面临着开采条件变差, 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本文对冲击矿压影响因素的分析, 弄清煤岩层中应力变化及冲击矿压的防治措施, 有效降低冲击矿压发生的概率, 使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坤鹏, 等.浅谈冲击矿压影响因素与防治技术[J].煤矿安全, 2008 (8) .

[2]迟德友.浅谈冲击矿压防治技术及形成机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8) .

[3]杨丹, 等.浅谈冲击矿压的预测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 2009 (9) .

[4]强岱民.深部煤层冲击矿压防治技术的探讨[J].山西焦煤科技, 2010 (6) .

数字化时代对教学的影响和冲击 篇2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教学;教师

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迅速扩散,人类己全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以数字为基础和核心,它将各类信息数字化,用于计算机运行,从而达到信息的可视化、智能化与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必然引起教育发生多方面的转变,尤其是教学方面每个要素的转变。数字化时代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把计算机普遍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导致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的承载和呈现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均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甚至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数字化时代引发教学多方面因素的转变

现有的教学,它的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资源的承载和呈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面临着许多改革和发展的机遇,只有进行恰当的转变,适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1.教学资源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资源以纸质文本、教师主讲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所获得的信息量较少。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信息量不足和信息量缺失的局面得到明显的改善。教学资源数字化的转变主要有两点:

(1)教学文本数字化之音频资料

教学纸质文本数字化一方面体现为音频资料。从信息量来看,数字化后的教学文本的信息量大大的超过了纸质文本的信息量。如英语四六级教学光盘,内容涵盖非常丰富,包括单词、词组以及句子的书写和听力等多方面。因此,较之传统的纸质教学文本,数字化之后的文本的信息容量及其便捷性都大大的加强了。

(2)教学文本数字化之视频资料

教学纸质文本数字化另一方面体现为视频资料。视频资料在信息量上较之音频资料还要高出一部分,因为视频资料不光包括有听觉上的信息传递,还包括了视觉上的信息的传递,更能使学生印象深刻,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总之,数字化资源对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2.教学目标的转变

数字化时代要求教学的目标要从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数字化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在过去是老师和学生都站在知识的海洋的边上,老师从海里先舀上一桶水,再一碗一碗的分给学生,而现在,在数字化的时代,大量的资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轻松获得,老师和学生都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再需要老师去舀水、分水,老师应该去指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数字化时代的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要做的是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构建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3.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转变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打破传统的、固定的室内教学成为了可能。首先,“链接”技术,互联网把教室和外部世界连接起来,拓宽了教学的空间;其次,“泛在”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使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可能,拓展了教学的时间。

4.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包括终结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在数字化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只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學习的过程,要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改善,数字化时代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更应评价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这一过程,及时的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数字化时代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在网络环境中变得越来越方便,教师培养学生最重要的不是训练学生技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而是要培养具有更加良好的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年轻一代。以往,专业化教师是适应工业化的发展而提出来的,根本的目标在于以工业化大生产的方式为工业社会培育大批的标准化人才。在这种专业化的视野下,压抑了师生双方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只是在机械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学生活惨淡没有生气。

1.教师要能够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使获取、加工、处理信息资源的最基本的认知工具和学习平台,只有熟练的掌握网络技术,教师才能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快速高效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2.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职业责任感

教师要把自己的职业当事业来追求,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鱼人,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在数字化的时代,教师更要增强职业责任感秉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的教好每一个学生。

总之,数字化时代是对教学的巨大挑战,不只是教学的各个因素,也包括教师的转变,其中不光有积极的影响,也有巨大的冲击,我们只有及时的做出正确的调整,改变以往传统的标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潮流,积极探索,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才能笑到最后。

参考文献:

[1]刘影虹.对数字化时代下历史教学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9(01)

[2]叶文梓.觉者为师:数字化时代的教师素养要求[J].江苏教育,2015(01)

[3]吴兆颐.超越课堂:21世纪教与学的新视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4]许传华.数字化时代的俄罗斯文学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5]戴晓娥.信息技术对课堂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13(02)

[6]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002:2

[7]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8]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 2013

[9]陈敏,胜泉.“微课”设计[J].中国教育网络.2013(06)

作者简介:赵佳,女,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郝娜(1990-),女,辽宁鞍山人,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教育政策。

冲击及影响 篇3

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德国Dornier公司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获得成功[2,3],此后在世界各地相继开展研究应用和推广。该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也已经历20多年,如今在我国广大城乡医院,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得到了广泛普及[4]。我院1990年开始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前后使用过NE-Ⅱ型和ZL502C型2台液电碎石机,经治病例2万多例次。在将近20 a的临床治疗实践中,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治疗效果总体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影响疗效的因素,现将这些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案作一探讨。

1 机器因素

1.1 电极安装不紧密或电极质量不佳

我们知道,冲击波碎石的原理是在第一焦点处进行高压脉冲放电,产生高能冲击波,通过反射体聚焦将能量会聚在第二焦点上,使处于此点的结石破碎。如果电极安装不良、接触不紧密或电极质量不佳,会造成焦点偏移,轻者影响疗效,重者损伤人体脏器。电极的问题由加工工艺和加工质量造成,具体表现为:一是1个或2个尖端径向位移;二是电极间隙轴向位移;三是电极间隙增宽>0.3 cm[5];四是电极尖端耐电弧销蚀特性差。

对策:电极安装要紧密牢固,防止其在治疗过程中受到强大的振动而松脱;向电极制造厂商索要电极原始技术数据,据此自制或委托加工测量器材,每次安装电极前测量电极是否符合要求,不符要求的将其修正或撤换。

1.2 反射体聚焦不良

刚购回的新机器其反射体内壁表面一尘不染,光洁如镜,但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极放电掉落的铁屑及水中杂质慢慢沉淀下来附着在内壁,生成铁锈样物质,大大影响冲击波的光学反射特性,使形成在第二焦点上的焦斑变大,能量减弱。

对策:每隔2~3周用柔软纱布蘸肥皂或牙膏轻轻擦拭反射体内壁,务必使内壁光洁如新。如果内壁附着物太多,上述方法不能去除,则可使用精磨金相砂纸轻轻打磨。切忌使用普通砂纸、不洁布等粗糙物品。

1.3 冲击波能量不足

冲击波高压产生后储存在高压储能电容器中,在脉冲点火电路的触发下电容放电,传导至反射体中的电极,产生冲击波能量[6]。在电容脉冲放电过程中,有2个因素造成能量不足:一是电容使用较长时间,一般经30万次充放电后,电容性能会慢慢下降,储能不足,造成冲击波能量不足;二是放电回路各线缆接点经长期使用后,因每天受到巨大振动逐渐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引起高压打火,造成传导至电极的能量衰减。

对策:虽说厂商生产的高压储能电容质量有优劣,寿命有长短,但当听到放电噪声显著变小或放电次数达到30万次时即可更换电容。出现电路打火情况,可在各线缆接点处用粗砂纸或锉刀加工光洁后再拧紧或焊接即可。

1.4 水囊内气体太多、注水不足、水囊表面耦合剂太少

治疗前,我们都要将水囊内的气体排空,但在治疗开始后,由于电极不断高压放电,水中局部产生脉冲高温,促使溶于水中的一部分气体逸出,使水囊内气体越来越多。结石在体内的位置不同,病员的治疗体位也有不同,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在某种体位下,气体会聚集在能量传导的通道上,影响治疗效果。另外,当水囊内注水不足或水囊表面耦合剂涂抹太少时,冲击波能量传递就会受到阻碍,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对策:治疗开始前进行定位时注水要充足;水囊表面耦合剂涂抹要足量、均匀;治疗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不断巡视,一旦发现水囊内气体太多且聚集在能量传导的通道上,要及时排气。

1.5 机器性能参数发生变化

碎石机定位设备有的配备B超,有的为X线机,不论何种仪器,在长期的强振动工作环境下使用后,其性能、参数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例如超声探头参数变化造成测距误差、探头定位架偏移造成定位不精确、X线机球管与增强器的偏移或X线机监视器参数变化造成监视屏上第二焦点位置与原设定的标记有偏差等。另外,碎石机的反射体在使用一定年限后,其技术指标也会发生一些误差,使治疗效果降低。

对策:经常检查测试仪器的性能与参数,如无技术条件检测,可主动或被动与当地政府的技术监督部门联系,让其帮助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碎石机反射体在使用多年后,须使用压力传感器与示波器测量第二焦点位置和焦斑大小[7],如果超出技术指标要求,则必须调换反射体总成。

2 人体因素

2.1 肥胖与饱食

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餐桌上食品丰富,营养过剩,导致肥胖人群较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明显增多[8,9]。由于冲击波能量在水中衰减极少,而在脂肪组织中传递时衰减较大,所以胖人疗效较差,瘦人疗效较好。另外,饱食后肠内容物包括食物、水分和气体增多,也会影响能量的传递。

对策:理论上最佳方案是在减肥后进行治疗,但实际上短时间内减肥很难做到。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治疗前一晚服用一些缓泻药,治疗当天空腹,尽量缩短冲击波能量在人体组织内的传导距离,相对地增加其在水中的传导距离。

2.2 多言与疼痛

人们在讲话时,不断地做吞咽动作会咽下不少气体,气体到了胃肠道后,一是阻碍了超声波的传导,二是在X线透视下产生特透亮的影像,妨碍我们对结石的诊断和治疗定位。另外,输尿管内结石易引起输尿管括约肌痉挛,使机体发生应激反应,往往反射性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肠腔内会产生不少气体,也会影响结石的诊治。

对策:预约治疗前叮嘱病员治疗当天尽量少讲话,以减少胃肠道气体。绞痛正在发作的病员,由于肠腔内气体干扰X线透视,使定位效果不满意,可采用压腹带使气体受到挤压而旁移,结石影像就会清楚一些。

2.3 腹式呼吸

我们知道,男性呼吸以腹式为主,女性则以胸式为主。腹式呼吸时结石随呼吸的上下移动度要比胸式呼吸大得多,一些病员如运动员等腹式呼吸运动幅度特别大,结石在第二焦点上的位置就不易被确定。

对策:理论上我们可采用呼吸同步的冲击波碎石,但呼吸同步碎石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大多数碎石操作人员都不采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腹部放置1~2块经2~3次折叠的毛巾,然后缚上压腹带压紧,以病员不感觉难受为度。在此外力作用下,结石的移动度就会显著减小。

2.4 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性质等因素

临床上遇到的结石病例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有的结石大如鹿角或为铸形,有的小如芝麻绿豆或泥沙样;有的仅1枚,有的2个肾均有多枚结石;有的肾、输尿管、膀胱均有结石;有的为感染性结石,有的为尿酸结石,有的为含钙结石;有的伴高度肾积水,有的伴绞痛;有的患病后未及时就诊,经长时间保守治疗仍排不出结石才来就诊。

从治疗效果看,小结石疗效要优于大结石;数量少的结石疗效要优于多枚结石;膀胱结石和肾结石的疗效要优于输尿管结石;肾脏中盏和下盏结石的疗效要优于上盏结石;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要优于上段和中段的结石;感染性结石疗效要优于其他结石;一经发现立即就诊的结石疗效要优于患病长久的结石。

对策:从经济角度考虑,对直径小于0.6 cm的结石可以不做冲击波治疗,让其自然排出,或配合使用溶石药、中成药、改变体位等方法;但有些病员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特狭窄,小结石也通不过,疼痛难以忍受,可以及时治疗,一旦结石粉碎,剧痛立即缓解;嵌顿数月甚至经年的输尿管结石往往引起结石与输尿管内壁粘连,结石击碎后仍难以排出,这种病例一是事先要向病员讲清,以取得病员理解,二是碎石后配合使用溶石药或中成药,以溶化粉碎后的小结石;对于尿道内口结石和后尿道结石可设法使身体倾斜,冲击波能量从中下腹部斜向进入体内,以避开耻骨阻挡;对于巨大结石如鹿角形结石可在征得病员同意的条件下试做治疗,取得初步成功后再继续;对难治性结石如特大、特硬、病员体形超胖等可劝服病员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腔内碎石、开放性手术等。

总的来说,影响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影响因素较多,我们医务人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治疗前做好充分准备,对病员的病情、碎石机器的状态要心中有数。治疗过程中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积极跟踪动态变化,随时调整仪器,使结石在超声仪、X线机上的影像与第二焦点重合。要采取多种手段,排除一切不利因素,务必使碎石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谷现恩,刘继红.尿石症[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13.

[2]韩见智,吴开俊.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

[3]Sheir K Z,Madbouly K,Elsobky E,et al.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in anomalous kidneys:11-year experience with two second-generation lithotripters[J].Urology,2003,62(1):10-16.

[4]ZHONG Weide,ZENG Guangqiao,CAI Yuebin,et al.reatment of lower urethral calculi with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 and pneumatic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a comparison of effec-tiveness and complications[J/OL].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3,116(7):1001-1007[2008-08-07].http://www.cmj.org/periodical/IssueList.asp?pyear=2003&pissue=7&pvol=116&pjournal=Chi-nese%20Medical%20Journal.

[5]中科院电工所.YY0001-90.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通用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

[6]谷现恩,梁丽莉.尿石症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2-303.

[7]马世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压力波形的测定[J].医疗卫生装备,2000,21(4):19-20.

[8]Krambeck A E,Gettman M T,Rohlinger A L,et al.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Shock Wave Lithotripsy of Renal and Proximal Ureteral Stones at19Years of Follow-up[J].J.Urol,2006,175:1742.

冲击及影响 篇4

摘 要: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连网而出现的,网络作为网络文学的载体使得网络文学表现出新颖性、时效性和交互性等方面的.特点。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接受主体、语言等方面都体现出平民化特征,从创作目的看网络文学创作更体现出非功利性,是1种自娱的行为,网络文学的评论出现溃散的趋势,这些都对文学新秩序提出了新的构建。作为1种全新的文学样式不可避免的对传统文学产生冲击和影响。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文学 非功利 自娱

Abstract: Online literature appears with Internet, the network makes online literature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 in such respects as emergent novelty, prescroption and interaction ,etc. as the carrier of online literature. The creation subject of online literature, accept such respects as the subject, language,etc. and all embody the popular characteristic, think from purpose of the creation network literary creation it embodies to be utility still more, one behavior that please oneself, the comment of online literature appears the defeated and dispersed trend, all these propose the liking of readers to new order of literature, produce striking and influence on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s a kind of brand-new literature design is unavoidable. New construction. This text attempts to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from these respects.

冲击及影响 篇5

然而随后传出,这一历史罕见的股市奇闻其实是光大证券造成的乌龙事件。

光大证券对事件的陈述是这样的:2013年8月16日,公司策略投资部按计划开展ETF套利交易,9点41分,交易员分析判断180ETF出现套利机会,及时通过套利策略订单生成系统发出第一组买入180ETF成分股的订单(即177笔委托,委托金额合计不超过200万元),随后又陆续买入两组180ETF成分股的订单。11点07分,交易员通过系统监控模块发现成交金额异常,同时,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问询电话,迅速批量撤单,并终止套利策略订单生成系统的运行,同时启动核查流程并报告部门领导。为了对冲股票持仓风险,开始卖出股指期货IF1309空头合约。

截止11点30分收盘,股票成交金额约为72.7亿元,累计用于对冲而卖出的股指期货IF1309空头合约共253张。

事件发生后,公司相关管理人员召开紧急会议。由于当天增加了72.7亿元股票持仓,为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暴露和可能的损失,公司需要降低持仓量,但当天买入的股票只能在T+1日实现卖出。可行的做法是尽量将已买入的ETF成分股申购成ETF卖出,以实现当天减仓,也可以通过卖出股指期货来对冲新增持仓的风险。

由光大证券引起的A股史上最大乌龙,造成投资者大量高位追涨,据业内人士初步统计,相关投资者损失或近百亿元。面对巨额亏损,公众难免产生诸多疑问:

首先,光大“乌龙”是否会被其他券商重演?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因一个小小的程序错误,竟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推动沪指上涨百点,更引起不明真相的短线主力资金跟入。其他资质更强的券商是否会伺机而动,采用更隐蔽的方式来操纵市场?更何况在券商加速大资管背景下,银证等业务发展迅猛,券商和其他机构联合,一手做股市、一手做期指,跨市场套利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其次,光大卖空股指期货对冲是否涉内幕交易有违“三公”原则?

关于这一点,市场目前的质疑集中于交易时间差:若光大证券11时07分之前的买入操作是无意为之,那么之后的卖空行为明显是信息不对称前提下的有意为之,14时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公告。正如公告披露,ETF操作以及卖空股指期货都是为了减小公司新增持仓的风险。这就造成了事件知情方在大举对冲自身风险的当口,大量投资者还在被误导着大举做多。光大涉嫌违规的嫌疑显然较大,当然最后以证监会裁定为准。

再次,信息披露滞后谁应承担责任?

在光大证券、股市、监管层三方对于事件的反应速度上,普通投资者不禁疑惑—在光大“乌龙”事件中,光大无疑是事件信息的第一手来源者,而市场迅速作出了反应,但投资者在三个多小时后才知道事件的初步真相,这让人担忧监管层的反应速度。

最后,高位买入的投资者损失是否应该赔偿?

在光大“乌龙”造成股市暴涨的过程中,大批投资者误以为有重大利好消息发布而高位跟风买入的股票,根据T+1的交易制度使投资者高位买入的股票当日难以抛出,当日收市投资者损失惨重。

光大证券在公告中承认:因本次事件对投资者可能产生的损失,本公司将依法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证监会目前已对光大证券立案调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理。如果本次事件是由光大证券有意操纵市场的行为引起,投资者的损失应当由光大证券负责赔偿;但如果事件确实是由于系统问题导致,光大证券对投资者损失进行赔偿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少。

当然投资者关注的光大证券在16日上午买入的这72.7亿元股票如何处理?光大证券为何有234亿资金可以动用……这些谜团还有待逐步解开。

综上所述,我们就该事件对证券市场、券商、以及量化交易业务的发展有三点看法:

光大“乌龙”事件虽然短期对市场走势造成了很大的扰动,但影响是短暂的,而且经此事件,券商及交易所对于该类事件的预防、风控力度都会加大,对于市场的长期发展是好的;量化交易在我国还处于新兴阶段,出现这样的事件,对于开展相关业务的合规、风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台与后台交流合作深度加大、发展速度契合要求更高,短期内后台部门的完善需求会带来业务推进的压力;但是,券商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后,量化交易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广阔的。

冲击及影响 篇6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城市规模的扩大, 振动对城市生活环境和工作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国际上已把振动列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 并着手研究振动污染规律、振动产生的原因、传播路径与控制方法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等等。

在建设工程和采矿工程等行业中的爆破、打桩施工, 工厂中大型风机、空压机、锻锤、压力机等可能产生强度较大的振动, 为此, 有时要考虑隔震措施或其他防护措施。交通振动, 对周围建筑的振动影响也不容忽视。建筑物受到振动的影响有大有小, 其表现形式为抹灰层龟裂或脱落、墙体和楼板开裂、地基基础下沉和变形等, 严重者甚至导致倒塌。

1 振动与冲击对建筑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振动与冲击对建筑的影响主要涉及室内振敏设备的影响、人体振动的舒适性影响及建筑物自身的损伤影响三个方面。目前在以上三个方面国家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规范, 主要有:《振动与冲击对室内振敏设备影响的测量与数据呈报方法》 (GB/T 14125-1993) 、《多层厂房楼盖抗微振设计规范》 (GB 50190-93) 、《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降低界限和评价准则》 (GB/T 13442-92) 、《机械振动与冲击对建筑物振动影响的测量和评价基本方法及使用导则》 (GB/T14124-93)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0070-88) 、《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 (GB/T50355-2005) 、《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 。

室内振敏设备的振动限值主要以竖向的位移和速度作为控制指标, 对于精密机床、精密天平等振敏设备较为严格的竖向振动允许值为[1]:4.8μm (0.3mm/s) 。

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降低界限 (加速度均方根值) 按振动频率 (或1/3倍频程的中心频率) 、暴露时间和振动作用方向的不同而异, 在人体的最敏感频率范围, 界限最低。对于aZ振动, 其范围在4~8Hz对应于暴露24小时的界限数值为0.04m/s2;对于aX、aY振动, 在范围为1~2Hz对应于暴露24小时的界限数值为0.03m/s2;针对城市各类区域的铅垂向Z振级允许标准值为65~80dB, 对于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 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10dB, 夜间不超过3dB[2]。

现行的相关国家规范对具体建筑物的振动冲击影响尚无完整、明确的评价准则。《爆破安全规程》对不同类型建 (构) 筑物和其它保护对象的振动影响, 采用不同的峰质点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作为安全判据和允许标准, 这一标准主要针对结构的安全影响, 在对建筑振动损伤这一层次尚无规范界定;《机械振动与冲击对建筑物振动影响的测量和评价基本方法及使用导则》适用于各种振源引起的振动对建筑物影响的评价, 该评价主要针对建筑物的结构响应, 但该标准只能用于评价建筑物的相对烈度, 而不能作为容许与否的振动量级。许多国家的法规将建筑物基础尚几个毫米每秒的峰质点速度作为有明显效应的界限, 峰质点速度为几百毫米每秒时, 产生损坏的可能性很大, 低于人们感觉界限的振动量级在精密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要予以重视[3]。

振动与冲击在建筑范畴的影响按照建筑物自身的损伤影响-人体振动的舒适性影响-室内振敏设备的影响这三个层次的限制准则是逐级严格的, 同时后两方面的限制准则在现行国家标准中是相对较明确的, 而振动与冲击对建筑物振动影响的评价仅有评价建筑物的相对烈度。也就是说, 相对于室内振敏设备及人体振动暴露的舒适性, 目前国内尚无针对性明确的允许标准作为评价依据, 这也反映了对于建筑物的振动影响尚缺乏振害特征的宏观调查资料及其相对应的振动的观测值, 来确定建筑物或构筑物较为可靠的破坏标准。

2 工程应用-打桩振动影响鉴定实例

(1) 工程概况

某变电线工程线塔桩基础采用冲孔成桩工艺, 施工产生地基土的振动波及邻近的居民房屋, 该线塔平面尺寸为8.5m×8.5m, 每个塔脚设4根直径1.2m的灌注桩, 桩长约21m。

与塔基相邻的民房为单层 (局部两层) 砖混结构, 其中 (1-2) 轴两层部分为现浇混凝土楼屋盖, 设圈梁, 未设构造柱, 该部分底层层高约2.5m, 二层层高约3.4m; (3-6) 轴单层部分为木屋架, 水泥波纤瓦屋盖, 设砖壁柱, 未设圈梁;房屋采用条石基础, 未设地圈梁;房屋外墙未抹灰, (1-2) 轴二层内墙抹灰装修。房屋平面布置及与塔基的平面分布如图1、2所示, 房屋现状如图3所示。

(2) 打桩振动测试结果

为采用确切的数据说明冲孔桩施工对相邻民房的振动量, 对冲孔桩施工进行现场的振动测试。根据现场的桩位及房屋的平面分布情况, 现场测试时分别在同时施工的两根桩位之间及房屋底层的地面设置两个测点, 具体布置示意如图2所示;根据评估振动烈度及建 (构) 筑物振动损伤较直接的物理参量, 选取质点振动速度作为测试参量;现场测试采用300Hz采样频率, 40Hz低通滤波频率。现场振动测试时, 两根桩的冲孔进尺约18m~20m, 数据采集时间约1小时。

在两冲孔桩之间设置地面测点A (距离两桩位分别为8.5m、8.3m) , 在房屋底层地面靠近桩位的墙边设置测点B, 采集冲孔引起的地质点振动约1个小时, 两个测点振动幅值及主频统计结果详表1, 冲孔桩施工产生的测点振动波形及频谱如图4所示。

由现场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两台冲孔桩机器同时施工时进行振动测试, 所测设在两冲孔桩之间设置地面测点A (距离两桩位分别为8.5m、8.3m) 的水平向峰值振动速度最大值为4.18 mm/s (振动主频为13.5Hz) , 竖向峰值振动速度最大值为2.46mm/s (振动主频为13.2Hz) , 三方向速度拟矢量和最大值为6.13mm/s;所测设在房屋底层地面测点B的水平向峰值振动速度最大值为0.21 mm/s (振动主频为4.4Hz) , 竖向峰值振动速度最大值为0.33mm/s (振动主频为5.9Hz) , 三方向速度拟矢量和最大值为0.44mm/s。各测点的峰值振动速度尚未超出民宅类房屋的地基振动速度限值【4, 5】, 所测冲孔桩施工引起的房屋地质点振速未对该民房构成结构安全影响,

(3) 房屋损伤调查及鉴定

该房屋建于水塘边的软土地基上, 基础采用浅埋的条石砌筑且未设地圈梁, 单层厂房部分的纵墙上未设置圈梁, 木屋架直接搁置在纵墙上, 无可靠连接, 房屋的整体性差, 单层厂房的纵墙高厚比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要求; (1-2) 轴住宅部分的二层部分墙体直接砌筑在楼板上, 多处墙体未落地, 承重结构竖向不连续, 房屋自身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

该房屋单层部分的1Q- (A) - (2-3) 、1Q- (D) - (3-4) 沿砖壁柱边产生贯穿裂缝, 局部砖块断裂, 现场所检最大裂缝宽度为5.62mm, 其中1Q- (D) - (3-4) 裂缝沿木屋架搁置处延伸至窗角, 1Q- (A) - (2-3) 裂缝沿木屋架搁置处延伸至墙底, 该两处墙体裂缝宽度已超出现行鉴定标准的裂缝宽度限值5mm, 构成结构性损坏【6】。

二层 (1-2) 轴部分墙体产生裂缝, 现场所检墙体最大裂缝宽度为0.24mm, 其中2Q- (2) - (A-C) 、2Q- (A) - (1-1/1) 、2Q- (B) - (1-1/1) 为内墙的粉刷层细小裂缝, 该部分墙体裂缝属装饰性损伤。

3 结论

振动与冲击的影响是以应力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由于人体的振感和房屋的振动损坏混杂在一起, 在实际遇到的众多振动影响工程案例中, 一次的振动冲击影响往往涉及的是一片量大面广的建筑物, 所以与其影响直接对应的是一个影响范围的界定, 即如何划定振动影响的实际范围是实际工作中所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到鉴定评估对象所在地的振动量 (幅值、频谱、持续时间) 和房屋自身结构的抗震性能 (结构类别、整体性、构造的合理性、是否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等) 。关于建筑结构振动损坏影响的评价, 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是质点的峰值振动速度及主频, 主要因为速度参量与振动的能量相关性较为密切, 同时现有的宏观调查资料及其相对应的振动的观测值较多的是速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GB 50190-93多层厂房楼盖抗微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4.

[2]中国工程爆破协会, GB/T 13442-92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降低界限和评价准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3]全国机械振动与冲击化技术委员会.GB/T 14124-93机械振动与冲击对建筑物振动影响的测量和评价基本方法及使用导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4.

[4]桩基工程手册编委会.桩基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建筑振动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冲击及影响 篇7

矿车制动梁吊环在刹车时受到冲击载荷, 针对经常断裂的问题, 我们收集了20多个闸瓦托吊, 发现在同一时期断裂的断口宏观形貌可分为三类: (1) 只有极浅的疲劳纹断口绝大部分面积为结晶状 (图1) 。 (2) 断口上疲劳区域和结晶状区域相差不多 (图2) 。 (3) 全部为疲劳断口 (图3) 。

为什么用同一材料Q235制作的闸瓦托吊, 在同一时期会呈现出不同形貌断口呢?为了搞清产生这些不同断口形貌的原因, 对一部分断口做了金相分析S-550扫描电镜的观察, 同时又用实际的闸瓦托吊断件及采用Q235钢制成试样进行了工艺性试验和系列冲击试验。本文仅就组织形态对断口形貌及冲击韧度aku值的影响进行分析。

2 组织形态对断口形貌的影响

收集的这批闸瓦托吊采用准25mm热轧Q235钢, 经1150℃-900℃锻造后空冷不经任何热处理即装车使用, 由于该钢材本身的性质及锻造工作环境、工艺的影响, 很难保证其组织形态的一致性。图4、图5、图6金相照片是分别对应图1、2、3断口形貌的吊环取样的, 从这三个金相照片可以看出, 组织形态的不同将直接影响断口的形貌, 断口的形貌又取决于断裂的方式。所以, 控制材料的组织形态是防止脆断的重要一环。从图4中可以看到, 除有粗大的魏氏体组织, 还有上贝氏体组织。而图5的组织形态与图4相比有很大差别, 只有微量细小的魏氏体组织。通常魏氏体组织的形成总是要伴随着晶粒长大, 明显看出前者的晶粒较后者大。反映到断口上也明显看出图1的结晶状粗大组织所占的比例较多。其断口上结晶状区域占总面积的91.5%, 而图2的结晶状区域只占总面积的44.6%。图6为正常的低碳钢正火组织铁素体+珠光体, 它所对应的断口图3为全疲劳断口。根据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断定, 凡是断口上呈宏观结晶状的断口及断裂部位都是解理型的断裂。图7、图8是图1、图2断口上结晶状部位的电镜照片。在S-550电镜上通过对整个断口扫描观察可以看出, 图1的断口结晶状部位全是解理型断裂, 而图2的断口其结晶状部位是以解理断裂为主, 有少量的准解理断裂, 整个断口的解理条纹也较图1断口的弯曲。图3的断口在电镜下扫描观察断定为解理型脆性疲劳, 如图9所示, 疲劳条纹的间距较大, 是低周脆性疲劳。一般认为通常在有腐蚀性环境或缓慢的施加循环载荷时才会出现脆性疲劳[1]。从吊环的工作状况分析结果基本符合这种现象[2]。

从金相照片来看, 只有图3断口形貌所对应的图6金相组织是属于正常的组织, 其余都属于非正常组织。一般规定在零件中不允许有粗大的魏氏体组织。实物闸瓦托吊上产生魏氏体组织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其在锻造过程中有可能加热温度过高, 而在锻后的冷却过程中在A-A温度区间的冷却速度较快, 过冷度较大而使先共析铁素体不能沿奥氏体晶界析出, 而在奥氏体晶粒内部自发形核, 并沿一定晶面长大为片状或针状的魏氏体组织。魏氏体铁素体将使钢的塑性与冲击韧性显著降低, 还会使脆性转变温度升高。

3 组织形态对冲击韧性的影响

结合系列冲击试验做金相分析后, 发现冲击值aku受组织形态的影响也较大。

图10及图11分别是由两个断裂闸瓦托吊上取样的金相照片, 这两个闸瓦托吊的处理状态是锻后空冷, 相当于正火状态。但分析这两张金相照片, 都不符合Q235钢正常的正火组织。图10是明显的魏氏体组织, 图11为铁素体加片状珠光体, 也有一定量的魏氏体。从这两个闸瓦托吊上取夏比U形缺口冲击式样在-40℃进行冲击试验, 其aku值分别为53kJ/m2和120kJ/m2。图11所对应的aku值比图10的高一倍多, 证实了魏氏体组织的出现及其所占的比例多少将严重的影响钢的冲击韧性, 魏氏体组织的出现, 其晶粒度也往往随之长大。从两图可以看出图10的晶粒度较大, 这也是其aku值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试验的过程中发现, 对同一热处理工艺处理的试样在同一温度下冲击试验, 其aku值也有很大的差别。通过金相分析, 其组织形态的差别对aku值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图12、图13是两个不同试样的金相照片, 其热处理工艺都是加热到920℃, 随后用10%NaCl水溶液喷淋淬火冷却以增加硬化层深度, 600℃回火。前者是铁素体+回火索氏体组织, 而后者则是上贝氏体和回火索氏体。两个试样在-60℃下冲击时aku值分别为263kJ/m2和10kJ/m2。纤维状断口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和0%。这样的两个试样的aku值、断口形貌相差的如此悬殊, 主要是其内部组织形态不一样引起的。但引起组织形态不一的根本原因何在?图14、图15是把前两个试样固定在一起, 在同时、同样条件下进行抛光, 浸蚀后得到的一组金相照片。图14对应着图12的试样, 图15对应着图13的试样。从这两个金相照片上看出铁素体的分布是不一样的。图14铁素体是基本有规律的等轴状均匀分布。这一形态的差别经分析认为并不是试样在本试验过程中的淬火、回火工艺造成的, 可能是由试样用钢的原始状态, 吊环的锻造工艺等因素引起的组织差别, 这种差别对于本试验所用的热处理工艺是无法消除的, 最终导致aku值的差别。

4 结论

(1) 吊环产生脆性结晶状断裂在于内部组织上的缺陷, 主要是有魏氏体组织及上贝氏体组织;

(2) 锻后空冷这一工艺很难保证其内部组织符合性能要求;

(3) 对Q235钢这种冷脆性较敏感的材料采用合理的调质热处理工艺, 淬火后得到板条状马氏体组织, 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 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冲击性能, 尤其对低温冲击性能更有显著提高。

摘要:通过对矿车制动梁吊环在普冷环境下的脆性断裂及对吊环用钢冲击试样断口的宏观分析及微观分析, 显示了组织形态、断口形貌和冲击韧性的对应关系, 从而对吊环用钢的热加工工艺和断裂行为的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吊环用钢,组织形态,断口形貌,冲击韧性

参考文献

[1]金属学编写组.金属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7.

冲击及影响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7-2010年收治甲真菌病患者145例, 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60例, 女85例;年龄26~84岁, 中位年龄46岁;病程3~50年, 平均病程10年。其中纯指甲真菌病40例 (男18例, 女22例) , 患甲数目每例1~10个, 共计126个, 平均每例3.15个;靶甲损害面积20%~100%, 平均65%。纯趾甲真菌病78例 (男30例, 女48例) , 患甲数目每例1~10个, 共计355个, 平均每例4.55个;靶甲损害面积20%~100%, 平均75%。指趾甲均有真菌病患者27例 (男18例, 女9例) , 患甲数目每例3~20个, 共计178个, 平均每例6.59个。靶甲的临床分型: (1) 远端侧位甲下型97例 (66.9%) ; (2) 近端甲下型13例 (9.0%) ; (3) 全营养不良型22例 (15.2%) ; (4) 白色表浅型13例 (9.0%) 。所有患者真菌直接镜检均可见菌丝和孢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伊曲康唑200mg, 每天2次, 早晚餐时口服, 连用1周、停药3周为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患者用药2个疗程, 每月复诊1次, 观察6个月;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真菌病患者用药3个疗程, 每2个月复诊1次, 观察10个月。复诊时进行疗效评价和真菌镜检。第3疗程开始前复查1次血常规、肝肾功能, 第3疗程结束1个月后 (2个疗程的指甲真菌病患者也在此时间段) 再次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国家卫生部1988年颁布的《抗真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4级标准来判断疗效。痊愈:病甲完全消退, 代之以健康新甲, 光滑平整有光泽, 真菌镜检阴性;显效:病甲消退60%, 真菌镜检阴性或阳性;有效:病甲消退20%~59%, 真菌镜检阳性;无效:病甲消退<20%或未见消退或见继续加重, 真菌镜检阳性。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肝肾功能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结果

67例 (40例单纯指甲真菌病+27例指趾甲真菌病) 指甲真菌病患者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5.5%。见表1。105例 (78例单纯趾甲真菌病+27例指趾甲真菌病) 趾甲真菌病患者治疗10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3.3%。见表2。

2.2 肝肾功能

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服用伊曲康唑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及血肌酐 (Scr) 、血尿素 (BUN) 数值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 论

伊曲康唑为新型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 阻断真菌正常代谢中的羊毛固醇合成麦角固醇, 导致真菌细胞膜损伤而抑制真菌生长[1]。伊曲康唑有一些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包括胃肠道症状, 如恶心、呕吐、头痛、可逆性的肝酶升高、肝炎、月经紊乱、过敏反应等, 但多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 一般不会影响治疗的连续性。笔者查阅国内外文献[1,2,3]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的结果与本文结果近似, 且治疗剂量的伊曲康唑安全性较高, 无明显肝肾损伤。

综上所述, 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效确切, 安全性、依从性高, 不良反应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45例甲真菌病患者中, 指甲真菌病40例, 趾甲真菌病78例, 指趾甲真菌病27例。均予伊曲康唑治疗, 指甲真菌病患者用药2个疗程, 每月复诊1次, 观察6个月;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真菌病患者用药3个疗程, 每2个月复诊1次, 观察10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67例 (40例单纯指甲真菌病+27例指趾甲真菌病) 指甲真菌病患者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5.5%。105例 (78例单纯趾甲真菌病+27例指趾甲真菌病) 趾甲真菌病患者治疗10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3.3%。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服用伊曲康唑后各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效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伊曲康唑,甲真菌病,肝肾功能

参考文献

[1]Tosti A, Piraccini BM, Stinchi C, et al.Relapses of onychomycosis after successful treatment with systemic antifungals:a three-year followup[J].Dermatology, 1998, 197:162-166.

[2]De-Doncker P, Gupta AK, Marynissen G, et al.Itraconazole pulse therapy for onychomycosis and dermatomycoses:an overview[J].J Am Acad Dermatol, 1997, 37 (6) :969-974.

冲击及影响 篇9

混凝土是目前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而混凝土自身存在早期易于产生塑性收缩裂缝、抗冲击强度低等缺陷。各国学者的研究均显示,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加纤维是克服这些缺陷的有效途径。本文对不同掺量改性纤维混凝土进行了早期塑性收缩开裂和抗冲击强度影响试验。

1 原材料及配合比

1.1 原材料

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集料为细度模数为2.6的中砂,粗集料为5~10mm(早期塑性收缩开裂用)和5~25mm(抗冲击强度用)连续级配碎石,拌和水为自来水,纤维为江苏某厂生产的改性纤维,其各项性能见表1。

1.2 配合比

早期塑性收缩开裂试验中,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1:0.75:0.75:0.50,纤维掺量按试件体积比计量加入。

抗冲击强度试验中,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1:1.89:3.45:0.54,纤维掺量同样按试件体积比计量加入。

2 试验方法及依据

2.1 早期塑性收缩开裂性能

试验方法参照JC/T 951—2005《水泥砂浆抗裂性能试验方法》进行。为了便于混凝土浇注成型,对试验所用的模板尺寸进行了调整,高度调整为35mm。另外,模板内钢筋框架四角焊接的钢筋端头离模板底部的高度调整为12mm。其余试验步骤及评定参照JC/T 951—2005,试验用原材料和配合比根据试验要求进行了调整。

2.2 抗冲击强度

试验方法参照GB/T 15231—2008《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考虑到该方法抗冲击强度对试样尺寸有一定的要求,为便于浇注成型,试件制备按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和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规定进行,试件尺寸为120mm×100mm×50mm,共成型3块试件。试件在标准养护室养护28d后,用混凝土专用切割机在垂直于试件的成型面中部切取试样,取样厚度为15mm,每块试件取2块试样,即抗冲击强度的试样尺寸为120mm×50mm×15mm,共6块。试验步骤和评定参照GB/T15231—2008。

3 试验结果

基准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开裂试验结果见表2。

基准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抗冲击强度试验结果见表3。

4 结果分析

4.1 早期塑性收缩开裂性能

在混凝土浇注后到硬化前的阶段,只有20%~25%的拌合水参与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剩余的水分会发生蒸发和转移而产生收缩,这种收缩受到基底、模板和钢筋框架等不同程度的约束后在混凝土内部产生了拉应力,而此时的混凝土仍处于塑性阶段,尚未产生足够的抗拉强度来抵抗此拉应力,因此,混凝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早期塑性收缩裂缝。环境温度和混凝土自身的温度越高,环境湿度越低,空气流动速度越大,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和转移就越快,产生早期塑性收缩裂缝的现象也就越严重。

掺入纤维后,大量的纤维乱向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犹如在混凝土中布置了大量的微细筋,形成了密集的三维乱向支撑体系,起到了牵制约束作用,使得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裂缝在产生过程遇到纤维的阻挡,并消耗了能量,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从测试结果(表2)可看出,纤维的加入延缓了第一条裂缝出现的时间,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第一条裂缝出现的时间更加延迟。

另一方面,混凝土产生的裂缝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遇到纤维时,纤维可以部分或全部抵消裂缝尖端形成的应力,阻止裂缝的进一步发展。从测试结果(表2)可看出,裂缝的最大宽度也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减小。

纤维的加入,缓解和抑制了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可起到减少及细化裂缝的作用。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效果更明显。从试验结果可见,纤维掺量为0.6kg/m3、0.9kg/m3、1.2kg/m3时,其抗开裂性能比分别为49.2%、74.8%、90.1%。

4.2 抗冲击强度

由于纤维乱向均匀分布在混凝土的各个部位,抑制和减少了混凝土的早期塑性收缩裂缝,从而提高了混凝土内部介质的密实性和连续性。试件受外力冲击时纤维可吸收冲击荷载所产生的动能,使得试件的抗冲击韧性得到了提高。同时,纤维与水泥基材料有较强的粘结力,在混凝土受冲击破裂后,纤维从水泥基材料中拔出、脱离,脱离后被拉长,这一过程要吸收较大的能量,混凝土断裂前首先要消耗这一部分的能量,因此,纤维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水泥混凝土的抗冲击强度。由测试结果(表3)可见,试件的抗冲击强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有明显提高,纤维掺量为0.6kg/m3、0.9kg/m3、1.2kg/m3时,与基准混凝土相比,试件的抗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2倍、1.5倍、1.7倍。

5 结语

大量的工程实践和试验证明,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是克服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裂缝的有效途径之一。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的三维乱向支撑体系,产生了一种有效的“次加强筋”作用,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抗冲击性能。且掺加纤维对混凝土施工工艺与设备无特殊要求,易于操作,已在公路、机场道面、桥梁、隧道、矿井、水利、港口等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摘要:依据现行标准,对不同纤维掺量的改性纤维水泥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早期收缩开裂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缓解和抑制水泥混凝土试件早期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减少并细化裂缝,且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这种效果更加明显。

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应对 篇10

金融风暴的主要危害及影响

金融风暴来势凶猛,挫伤力大。

美国金融风暴的席卷,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震荡着全球的金融市场、房地产业、出口加工贸易、汽车、旅游业和消费市场。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速放缓,欧美国际贸易需求消减,远程货运减少。今年1至8月,全国商品出口额与去年同期比回落5.3个百分点,其中,与美国的商品出口回落6.1个百分点。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比例已从5年前的30%下降为12%。预计我国的集装箱需求由年初计划时的250万箱减少到150万箱。中集重庆物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集装箱生产,9月已开始停产。

金融风暴致使欧美丝绸市场需求大幅减少,重庆嘉泰丝绸进出口公司的丝绸出口同比下降了4成,预计全年出口额将减少500万美元(由年初计划2500万美元减少到2000万美元),近期已损失60多万元人民币。目前,重庆市丝绸出口市场的企业由13家已减少到8家,1/3的企业停产,1/3的企业亏损,丝绸业已陷入了“严冬”。美国金融危机直接造成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大幅度减少。随着外需放缓,外贸出口受阻,中国的纺织行业、汽车、化工、机电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出口型产业以及国际旅游业将受到重创。预计明年全国的外贸出口压力将增大,众多出口企业转向内销,这无疑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尤其是消费能力提升的中西部地区的重庆市场形势更加严峻。因此,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动,将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和产业的发展造成更大的冲击。

金融风暴带来的不确性,让更多的产业走向倒闭。

10月5日,美国金融海啸泛滥,全球股市风雨飘摇,每分钟就有一企业停产倒闭。一些城市的旅游市场也面临清淡,入境游客在大幅度减少。现在很多欧美游客预定赴中国的旅游计划都取消了,就重庆海外旅行社的业务已下降了30%。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扩散,股市基金在暴风中飘散。受美国股市大跌的影响,亚洲资本市场刮起一阵倒闭风,中信泰富巨亏……中国香港、日本和韩国等亚洲股市纷纷暴跌。沪指10月下跌25%(沪指收盘1728.79点),累计跌幅达24.63%,创1994年7月以来最大月跌幅。10月29日,深沪两股市成交额(517亿元)萎缩10%。目前,股指较一年前的历史高点仍有近70%的跌幅,深沪两市A股总市值将蒸发2/3(即由2007年10月16日的27.5万亿元人民币减少到2008年10月30日止的11.42万亿元)。中石油A股大跌减幅6%,地产指数跌4.3%,A股每个账户平均损失38万元的市值。房地产是金融风暴触及最敏感的行业之一,让更多的购房者持币观望。目前,英国房价大跌,将有120万个家庭承担负资产的困境,美国已有1200万户家庭因金融危机受到负资产的严重威胁,民众的经济压力大。重庆腾祥房地产经纪公司忍痛割断所有业务关闭公司。估计我国在2年~3年内空置房率将会增大,由目前的1.3亿平方米将增加到1.45亿平方米(由144.4万套增加到161万套)。保险业也在滞待,一些企业主和高级管理人士(VIP)客户在门外思索,金融理财产品让民众失去信心,投保力度随之减弱,美国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波,已使中国保险业感到阵阵“寒意”。

汽车产业更面临降温的严峻形势,英国轿车销量下降21%,德国戴姆斯公司宣布停产。由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的萧条,以及诸如俄罗斯、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的萎缩,整个汽车行业发展受到威胁。重庆长安、庆铃、力帆汽车老总也在呼吁救汽政策,提高出口退税费率。重庆力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各种金属表面加工处理的油漆和化学试剂,今年以来,每月提供给机械加工和汽车制造企业的产品减少20吨,一年将减少收入400多万元。金融风暴的冲击,由此带来全球汽车产业减员达2万多人。其中,德国戴姆斯公司将减员5000人,法国汽车业减员4700人。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金融危机有可能使世界失业人口增加2000万人,2009年将达到2.1亿,世界失业人口率将达到7%~8%。同时,金融危机更使我国青年大学生分配工作难。前时金融风暴已刮走广东东莞市樟木头镇合俊玩具厂的重庆4000名打工者的饭碗。

经济危机的严重信号

20世纪,世界出现过两次大的全球经济危机,第一次是1929年由美国出现的经济大萧条,造成了1930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第二次是1973年中东石油紧缺,使世界经济萧条,市场退缩,出现短暂性的危机。这次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比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更为剧烈、冲击力强、扩散面大、影响深远,无不使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僵局,严重的可能导致整个经济崩溃。美国、冰岛、韩国、巴西、土耳其、英国等国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受到巨大的破坏,股票飘散、房贷艰难、汽车滞销、旅游减少,使更多的经济实体受到重创和摧残。据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10月28日的估算,持续不断的金融危机已使全球金融机构损失1.8万亿英镑(约合2.83万亿美元),全球金融股市已蒸发5.79万亿美元,其中美国2.25万亿美元的市值。迄今为止,各国央行和政府为支撑银行渡过难关,扶持经济实体稳定发展,已纷纷拿出总数高达5万亿英镑(约合7.85万亿美元)的资金救市,(欧盟救市资金已达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金融援助7000亿美元,但未包括美国信用卡9517亿美元的欠账和损失3650亿美元的债券放大),以拯救股市、房价的大跌,稳定金融资本市场,减少和防范金融危机对经济实体的冲击和摧残,扼止金融危机升级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世界几个主要经济发达国家面对金融危机采取的金融救市资本(详见下表):

面对经济危机的策略

加强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共同应对预防金融危机升级为经济危机。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难点,中国政府应和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加强协调与合作,参与各种救援计划,共同应对和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实施温家宝总理就上合组织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出的继续推进区域内贸易投资便利化(包括国际道路运输和成员国的毗邻地区建立经济特区等开展合作);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网络化,互联互通;加快与联合国亚太经合会、欧亚经济共同体、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合作;在“上合组织发展基金会”建立后捐赠启动资金的四点建议,支撑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大幅度减少,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比例已由前几年的30%减少到12%。特别是纺织品出口需大量转入内销,这就给我国纺织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害。汽车产业、机电设备制造更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出口造成的转移排放将占总量的14.5%~24%。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应加快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按照国内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企业结构,为进一步扩大内需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加大新產品的开发力度,增加节能减排的投入,努力盘活存量,提升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走出去”,在危机中寻找机遇,着力研究制定企业走出困境、稳定发展的策略措施。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启动内需和促进技术进步,产业转型是面对金融危机政策选择方向之一,其中,加快农村土地制改革是扩大内需的着力点,通过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启动内需进入市场。同时,应松动医院、航空、铁路等服务业和垄断行业的准入管制,让在金融危机中的受损企业找到新的增长点。尽快落实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同时,应加快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众的消费水平。

增加财政对金融行业的资金支撑力度,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近来,国家两次降低利率和下调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共涉及3400多个项目、占全国对外出口商品的25%。下调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贷款成本。这次利率降低0.25%,相当于为经济实体释放增加流动性资金2000亿元。同时,应放松开发贷款和增加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贷款及土地政策,为企业经济发展和稳定市场起到助推作用。

在金融危机扩散中认真处理好三大关系

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挫伤着“敏感”行业,使一些企业陷入深渊、金融市场崩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泛滥,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应处理好三大关系,即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储蓄与消费的关系。以增强企业经济发展的活力,防止造成资产的泡沫化和经济发展中消费不足的问题。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探究冲击地压对矿井开采的影响 篇11

1 冲击地压的概念

冲击地压是矿山动力现象的一种表现, 它是由于采场周围的煤岩体发生弹性变形的瞬间释放而产生的以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冲击地压发生时, 时常伴有很大的声响、岩体抛出和冲击波, 冲击波力量巨大, 能够瞬间摧毁巷道, 伤击人员, 还会排出大量瓦斯。对于矿开采, 随着矿井开采强度不断增加, 开采深度不断加大, 地层内的应力分布较浅部开采有着很大的不同。岩体中积聚能量的不断释放, 造成岩层的不稳定, 时常发生不同种类的矿震。当岩体中积聚的弹性能突然释放时, 就会造成岩体的破坏, 发生冲击地压。能量释放理论在矿井开采中分析其冲击地压形成机理时经常用到, 其主要是能量的释放, 造成应力的不均衡分布, 使得矿井开采中的岩层应力结构发生改变, 导致断层、结构面的冒滑现象的发生。

2 冲击地压产生的原因

2.1 冲击地压发生的内部因素

第一, 冲击地压的发生是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直接的表现。一般情况下, 发生冲击地压的地区煤层都具有冲击倾向性。第二, 大多数冲击地压是由直接坚硬的顶板突然断裂失稳造成的。随着采空面积的不断加大, 基本顶板的应力状态发生巨大改变, 因此增加了煤层的应力水平。当基本顶的悬露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缓慢下沉并伴随着周期性断裂跨落的现象发生;直接顶的断裂跨落对于下部的煤岩体来说, 增加了它的冲击载荷, 加剧了工作面的应力集中程度, 从而增强了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性。

2.2 冲击地压发生外部因素

第一, 煤矿工作面采深程度的不断加大, 顶板的自重应力超过了煤层的抗压强度, 原岩应力遭到破坏。第二, 为了满足煤层防火的需要, 相邻采区之间和上下阶段之间都会有采区和阶段隔离煤柱的存在, 根据现场实测数值得到的计算结果表明, 煤柱的应力集中峰数值范围是7~12m, 当煤柱尺寸超过12m后, 煤柱内部就会产生叠加应力, 为煤柱冲击的发生提供了基础应力条件。第三, 5~35m是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集中范围, 应力集中系数是2.5, 但是基本顶的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可达120m。所以, 对工作面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工作面采动集中应力。第四, 回采工作面推采速度过大时, 工作面煤体产生的集中应力不能及时释放, 就容易造成应力集中, 从而引起冲击地压的发生。第五, 回采工作面放炮时, 容易使煤岩体的能量释放, 因而工作面放炮是诱发冲击地压的主要因素, 据统计, 煤矿放炮所诱发冲击地压占冲击地压总数的75%以上。

3 冲击地压倾向性鉴定

冲击地压的发生是由煤岩层的物理力学决定, 煤岩层是否具有冲击的特性, 要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来进行冲击倾向性的鉴定。

4 冲击地压对煤炭生产的影响

4.1 影响煤矿的开采

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是冲击地压对井下巷道的主要影响, 它使巷道周围煤岩的结构以及支护系统遭到破坏, 致使它丧失原有的功能, 对煤矿的开采工作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4.2 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冲击地压对井下作业工人的身体损伤比较大。冲击地压和震动会使人体各器官发生共振现象, 从而导致身体损伤。医学数据分析表明:脑部损伤占的比例最大为91%, 胸部损伤次之, 内部器官损伤和上下肢损伤最小。

4.3 影响生产设施

冲击地压会使地表建筑也受到破坏, 有时甚至会引起地震, 对地表的煤矿生产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5 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为了避免产生应力集中区是采取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主要目的。根据施工技术、现场工作和施工观测记录, 煤矿针对冲击地压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 煤层注水

煤层注水后煤的结构发生变化, 致使煤的强度以及煤体弹性能的能力下降, 冲击倾向性也随着减弱, 有时会完全没有冲击能力。煤层注水采用的是长钻孔交叉的注水方法。顺着巷道走向的煤壁每10 m留1个钻孔, 并且孔长为60 m, 孔宽是65 mm, 利用封孔器进行封孔。在动压注水30h之后, 动压注水换为静压注水, 到巷帮湿润结束。在注水的过程中, 如果遇到煤层比较坚硬, 密度较大, 那么在注水孔的工作完成之后, 要在孔内装药进行爆破, 好扩展孔壁的裂缝数量, 以增大注水浸润的面积。

5.2 煤层顶板爆破卸压

煤层较厚、顶板坚固难冒是造成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容易积蓄大量的弹性能, 在顶板破断之时, 大量的弹性能瞬间释放, 就会产生强烈的震动。大面积的悬空顶板会发生突然垮落, 强烈冲击采场后部。采用顶板深孔爆破的方法, 是为了在顶板中形成裂缝, 并使原生的裂隙变大, 破坏顶板结构, 使顶板中积聚的大量弹性能量得到释放, 冒落采空区的顶板, 使顶板来压时的强度和冲击性减小, 减小冲击地压带来的危害。

5.3 大直径钻孔卸压

是在煤岩体的应力集中区域或着是应力集中可能发生区域, 布置直径大于95mm的钻孔, 利用钻孔周围破坏区煤体变形或者钻孔冲击带来的大量煤粉, 不断扩大钻孔周围煤体破坏区, 以起到预卸压的作用。大直径钻孔每2m布置一组, 回风巷和运输巷都要布置在煤壁侧的巷底或巷帮。

5.4 煤体爆破卸压

煤体卸压爆破主要是为了破坏煤体强度、减少煤体的冲击倾向性、降低煤体的振动释放能量, 以此形成冲击地压的煤体阻隔带, 以便于高应力向煤体深部转移。当深部发生地压冲击时, 这个松散带就会产生吸收缓冲的作用, 以此降低冲击波对巷道的破坏力, 煤体爆破卸压钻孔5m就需要布置一组, 并且钻孔直径为65mm, 孔深达到20m, 采用双导爆索引导爆破。

6 结论

开采煤层的工作指南是冲击地压理论, 将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指出了发生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是构造应力, 而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发生冲击地压的主导因素是坚硬顶板断裂, 只有把握冲击地压理论全面的理解和得心应手的应用, 才能确保煤矿生产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陶勇.冲击地压致灾因素及防控技术研究与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 2012 (6) .

[2]潘一山, 赵扬锋, 李国臻.冲击地压预测的电荷感应技术及其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2) .

[3]门会理, 马学民, 张勇, 柳海滨.深井冲击地压评价方法及解危技术[J].煤矿支护, 2012 (4) .

上一篇:系统考察下一篇:东西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