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环境

2024-10-19

投放环境(精选12篇)

投放环境 篇1

区域活动会使幼儿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 各种合理需求得到必要的满足。这种以个别化学习为主的方式, 更有利于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使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这一观点得以真正体现。以下是我们在大班主题《动物王国》下开展区域活动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

1.区域内容要丰富多彩

在区域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五大领域的内容, 为幼儿的多元化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每一区域的内容要丰富。我们创设了生活区、美工区、科学区等八个区域。不是说一个区域只能进行一种项目活动, 而是在一个区域活动中投放了多种项目活动, 让幼儿自主来选择自己所要去的区域和所要玩的项目。

2.合理布局各区域的空间

我们一共开设了八个区域, 每个区域采用不同的高度进行隔断, 比如阅读区我们是让孩子在地面上铺上毯子进行阅读的, 益智区我们利用了一些大箱子让孩子们坐着游戏, 而在科学区我们运用了桌子让孩子们既能站着又能坐着游戏。这样设计比利用一个个版面进行隔断效果要好, 孩子们不会感到空间的压抑。同时在每个区域的不同年内容上我们利用一些小的块面进行小的隔断, 这样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不会相互影响。

3.区域活动的标志设计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 幼儿便于参与, 选择。我们在活动每个区域都设立了一个标志性的标志牌, 代表了不同的区域。在标记符号设计上, 我们是和孩子在一起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幼儿一看就明白, 因此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区并有序进入。

二、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在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对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区域活动中有主体相关的, 也有非主题的, 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调配, 结合主题的进度、孩子的需要等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既要为主题的开展做好相关的准备经验, 又要控制好投放材料的适切性。

1.根据主题有计划, 有目的投放材料

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 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 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学习、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的结构。而区域游戏正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投放游戏材料。在我们动物王国这一主题活动中, 其主要目标是:让孩子自主地认识动物的特征, 了解动物神奇的本领, 探索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存状态。可见在这一主题中, 主要是让幼儿认识动物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人类更是动物的伙伴让孩子萌发保护动物的情感,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在区域活动中阅读区提供了很多动物的图书, 其中恐龙系列孩子们特别喜欢, 在美工区提供了丰富形象而多彩的材料让孩子们制作纸杯、纸盘动物, 而表演区的孩子们最喜欢表演《狮王》、《小狗抬轿》等乐曲乐此不彼。

2.材料的投放在大主题下同样也要有主题———背景

在投放材料时孩子不是为了玩而玩, 教师也要为孩子考虑它的目的, 也就是富有情趣。这样孩子的兴趣更高, 更能拓展孩子的思维。比如在美工区“动物乐园”里我们在墙面设计了一个运动会场, 在上面布置了跑道, 孩子通过画, 折, 剪, 贴请昆虫参加运动会。在益智区我们设计了在地上玩的一个大的动物棋, 在每个动物上面都有一个相应的数学题目, 这种形式孩子们特别喜欢同时又与数学结合, 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进行思考。

3.提供层次性材料, 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

不同的幼儿, 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 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 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 千万不能“一刀切”, 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 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 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4.根据兴趣师生共同设置区域

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设置, 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 不断融入有价值的内容,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使他们在区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 积累经验, 从而得到发展, 得到提高。

5.注意及时调整材料

在活动中幼儿的能力、兴趣往往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特别是大班的幼儿。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利用情况和兴趣倾向, 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 使材料投放呈现动态性。

(1) 删减

如果一种材料的操作要求对幼儿来说已经不具有挑战性或幼儿对这种材料已失去兴趣, 教师就应考虑删减一部分材料, 让幼儿保持新鲜感, 应对新的挑战。比如我们生活区的扣扣子, 刚投入的时候很感兴趣, 但是很快发现对孩子们来说有些简单, 孩子们不怎么愿意玩, 我们就把它减掉了。

(2) 添加

当原有的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但材料本身尚有开放、利用的空间时, 教师乐意有目的地添加新材料, 提高操作要求, 使原有材料产生新的玩法, 引发幼儿新的探索与活动, 重新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区域活动的开展能否发挥其重要作用, 很大一部分需要看教师如何创设和投放材料, 教师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 无论环境的创设还是材料的投放, 都要以幼儿作为主体来考虑, 使区域活动适宜并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

摘要:《纲要》提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有利于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区域活动应运而生, 它注重活动过程, 把活动看作是不断探索的持续过程。在区域活动中, 孩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他们自主地控制着活动内容、时间、地点、材料及玩伴, 尤其在“注重幼儿学习差异与特点”上, 区域活动显示了独特的优势。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在主题环境创设中应该突现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让环境成为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探索途径。

关键词: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主题活动

投放环境 篇2

昆山市淞南幼儿园 金 祎

一、利用有限的空间,创设学习性区域环境

环境是中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所以在创设的时候要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环境,是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

目前在我们班有44名幼儿,所有的玩具和材料都摆放在封闭的教室周围,中间留下一个较大的空间摆放幼儿桌椅,是幼儿进行集体教学活动的场所,所以活动室环境创设将师生活动主要局限在教师教、幼儿听的层面上,忽视环境、材料、玩具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进行了改善。

1.充分利用室内外地面、墙面空间,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知识或信息刺激,提高幼儿的无意识学习。

(1)彰显合作性。在室内墙面上设置益智游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幼儿可以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规则,共同开展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增强幼儿的合作能力。

(2)凸现教育性。如:开展“美丽的秋天”主题活动,活动中,可结合中秋节在主题墙上粘贴幼儿自己绘制的月饼。在游戏的内容上,选择和秋天有关的蔬菜、水果进行蔬菜水果印画等。

(3)注重趣味性。在布置墙饰或制作玩具时坚持以幼儿参与为主,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与环境长生互动。如:在设计玩具串项链的时候,利用幼儿的绘画作品设计成项链的模特,在装饰墙面时用给幼儿绘画的桥等。

2.有效利用橱柜、桌面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学习性区域活动环境。如:在橱柜上做好标记,或加减对应、或点数对应,或图形对应,或数数对应,不但有利于培养幼儿物归原处的好习惯,而且将计算、分类等整合到学习性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二、坚持特色原则,创优活动材料投放。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容易改编,要在材料上进行合理使用,大部分教师只选择材料也能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一小部分的教师选择材料的利用性,只有少数教师选择了材料应经常更换,固定的少、变化的多,注意材料的层次性、递进性。处于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1.反复操作使用,材料破损。材料隐含的教育价值是无穷的,包括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保证操作材料完整及美感,能使幼儿在与材料发生互动过程中,获得合理构图的美感、色彩协调的美感、制作精美的美感等,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反之,如果材料反复使用,导致材料破损,失去美感,幼儿对操作材料易市区兴趣。

2.参与人数过多,材料缺少。孩子很喜欢学习性区域活动,应多安排开展活动,但是太麻烦,特别是孩子在区域活动中会因为游戏材料而发生纠纷。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第一次出示材料,由于教师准备时只考虑材料适合那一层孩子而忽视了投放的数量,孩子们便会引发争抢。

3.游戏投放材料难易程度把握不当,幼儿易缺乏兴趣。幼儿若对教师新增添的材料使用缺乏自信,则无法实施活动。另外,材料设置难度小,幼儿就容易完成游戏,材料市区挑战,幼儿易变现出不耐烦,兴趣全无。

4.游戏完成后,作品闲置,未有效利用。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特别是美工区的操作,教师将幼儿的作品闲置在哪里,如同垃圾,忽视了幼儿的劳动成果,从而抹杀了孩子再次参与的欲望。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班里进行了优化,策略如下: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材料。以“装饰花篮”为例,教师提供了即时贴、剪刀、双面胶、彩纸等多种材料供幼儿装饰,刚开始,幼儿可能感兴趣,但是时间一久,这个游戏就没人玩了,看到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反思:中班幼儿的想象力有限,他们还不能想到很多的装饰图案,所以我适当投放了小花贴纸、魔术棒等这些直接能的材料,吸引幼儿重新投入到游戏中。

2.根据幼儿发展实际投放材料。以“图书角”为例,刚开始在图书角中和自由符合幼儿年龄段的图书,但是中班幼儿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久,刚开始幼儿能专心看书,但没过多久幼儿就把书丢在一边,和同伴聊天了,针对这个情况,我在“图书角”中投放了各种毛绒玩具、背景图片、手指娃娃等,让幼儿自由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有了这些材料,幼儿表演起来难度小了许多,对这个区域的兴趣逐渐变得浓厚了。

3.根据教育目标投放材料。如在培养中班幼儿对相邻数的概念时,我提供了“小火车”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火车两头的数字找到相应的朋友,这样火车才能开动,利用了小火车这个材料,幼儿能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对其感兴趣了。

4.根据主题目标投放材料。如在“可爱的动物”主题中,我们根据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在“益智区”利用小动物的形象制作小动物排队,幼儿在巩固排序、数数的同时,让幼儿观察各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对各种小动物有进一步的了解。这些材料符合主题要求,也能促进幼儿发展。

5.注意投放材料的组合性。各个学习性区域活动材料之间网王存在着互动作用,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应该考虑菜鸟组合使用。如在区域活动“青花瓷”中,幼儿需要利用纸线进行拼贴,组合出各种图案,然而在制作纸线也是一个区域游戏“搓柳条”,我把两个游戏结合起来,让搓柳条的幼儿把制作好的纸线让玩“青花瓷”的幼儿继续使用,提高区域活动之间的互动,这样,区域之间的材料也能更好地组合、使用。

6.注意投放材料的安全性。手机的材料很多来源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用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教师必须事先做好卫生安全工作,比如有可能划伤幼儿的材料,我们进行了包边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美工区里的材料投放和环境创设 篇3

一、材料的投放

(一)材料取材于废旧物品

材料应该取自身边的资源,也就是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会合理有效地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这样不仅节省了其它资源,而且也能教育孩子学会勤俭,学会创造,学会通过自己的创造让废旧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如我班的材料都是发挥家长资源,利用从家庭中收集到的废旧纸盒(鞋盒、牛奶盒、牙膏盒、喜糖盒、化妆品盒等等)、废旧光盘、卷筒纸芯、废旧布片,还有废旧的瓶瓶罐罐等等。这些东西取之于家庭生活,既节约,又好收集。每个家庭都提供一点,积少成多,全班三十个孩子,三十个家庭,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资源库。

(二)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材料投放应该有易有难,满足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美工区主要是让孩子动手制作、绘画、设计等,在这些方面,孩子之间较之其他区域存在着比较大的水平差距。比如说我投放了卷筒纸芯、包装纸、卡纸条、剪刀等材料,让幼儿制作望远镜。有的孩子小手肌肉发展比较灵活,从包装纸筒到剪圆形按钮都能应付自如,有的孩子就显得特别吃力。所以,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我们就会多提供一些半成品,减少制作过程中的难度。这样,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锻炼,既能体验到制作的快乐,又满足了成就感。

(三)结合班级主题活动积极渗透

主题课程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主题活动可以和美工区角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活动主题可以渗透在区角中;另一方面,主题活动中有很多需要孩子们参与制作、设计、绘画的内容,而这些正好又是美工活动范畴。这样,主题与区域就能行之有效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主题的开设,又丰富了区域活动,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上也给老师省了心。

例如,我班曾经开设了“环保服饰秀”和“地球的南北极”两期主题。开展“环保服饰秀”的主题活动时,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皱纹纸、吸管、浆糊、各种纸袋等让幼儿做衣服,还用废旧的雨伞伞面、包花纸制作裙子,同时提供了各种颜料装饰这些衣服。开展“地球的南北极”这一主题时,又让孩子们通过合作来画出“极光”,给爱斯基摩人的房屋做装饰,利用废旧的矿泉水瓶、牛奶盒制作企鹅等。最后孩子们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在美工区的墙上、窗户上、窗台上,与主题墙形成互动。

二、环境的创设

从环境方面而言,美工区是一个创造美、展现美的区域。所以,在环境氛围上更应该注重美的体现。孩子们从环境中感受到美,才会更有兴趣徜徉于其中创造美。不仅如此,孩子们还能在美工区中增强美的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一)合理利用空间

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就更应注重美的体现。我班的美工区正好在走廊上,所以就利用了天花板、吊灯、窗户等悬吊一些手工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是老师做的,有的是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的,但是从视觉上能烘托美工区的气氛,给孩子们美的享受;还可以在窗台,分隔柜上摆放一些3D彩泥制作出来的手工艺品,这些环境创设都可以让孩子从中欣赏美。静止的环境会说话,它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美,无形中就陶冶了孩子的情操。

(二)围绕主题活动设计环境

围绕主题创设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由于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因此,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根据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丰富环境,使美工区环境与主题活动形成一体。如结合“地球的南北极”、“环保服饰秀”的主题活动,围绕主题用各种材料来制作衣服,体验成功的喜悦,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等。最后将这些做出来的成品展示在窗台上、窗户上,使美工区的环境美上加美。

美工区材料投放及环境创设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挖掘的空间,还有待于反复的学习和实践。相信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我们的美工区域活动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鱼苗种投放技术 篇4

1 清塘消毒与水质调节

入池前鱼苗首先要用密眼网进行空塘清野, 将敌害彻底清除干净, 使池底的剩余清塘药物充分溶解。如发现敌害, 还要用敌百虫进行清理。在确定敌害清除干净后, 鱼苗入池前检查清塘的药物毒力是否消失, 水的肥度是否合适[1]。取半桶水, 将鱼苗放入水中观察8~10 h, 看是否正常, 以确定鱼苗能否入池, p H值应在7.0~8.5范围内。还可根据水色、透明度和饵料生物情况判断水的肥度, 如发现池水过肥, 可加注清水调剂, 池水的肥度不够, 应立即补施少量化肥或增投人工饵料。养殖水体施用肥料是补充水体无机营养盐类、提高水体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但过量施用则可能会使养殖水体的水质恶化和环境污染, 造成天然水体的富营养化。施肥主要用于鱼、虾、贝类的池塘养殖和海带、紫菜等大型藻类的养殖。使用有机肥应经过发酵、腐熟、消毒、杀菌等处理, 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 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

2 培育浮游生物

养殖池塘池底消毒后, 可施肥培育浮游生物。刚下塘的鱼苗以轮虫和无节幼体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 因此鱼苗下塘前3~5 d, 应依水温按每100 m2池面泼洒粪肥22.5~45.0kg, 进行肥水, 以满足鱼苗的营养需求。鱼苗的生长速度和轮虫的生物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轮虫的生物量在0~30mg/L的范围内, 鱼苗的日增重率随轮虫数量的增多而加快, 两者呈正相关;轮虫的生物量在32~160 mg/L的范围内, 轮虫的数量越多, 鱼苗的日增重率越低, 两者呈负相关。因此, 控制轮虫的生物量极为重要。鱼苗下塘时, 轮虫的生物量为20~30 mg/L (7 000~10 000个/L) 较适宜。水体轮虫生物量的检查方法:在晴天中午, 用有刻度的小量筒随机取塘水数毫升, 对光看, 像灰尘大的乳白色小点即为轮虫, 数其个数, 求出每毫升水中的个数。多取几个点求平均值, 如水中有轮虫10个/m L, 即达到肥水标准。观察水质, 以灰白色水色最好, 黄绿、嫩绿、黄褐色也很好。当池塘内已有丰富的饵料生物, 且水质达到要求时, 即可准备放苗。

3 苗种放养时间

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晚, 在2月下旬前放养完毕。这样可使苗种尽快适应生活环境, 减少应激性。鱼苗入池时要求池水温度不能低于运鱼水温3℃, 如果水温相差过大, 应先逐渐调整温差, 鱼苗适应后再入池。用塑料袋运输的鱼苗, 在入池前应先将塑料袋开口缓慢放入预先安置在渔池中的网箱内, 待池内水温与袋内的一致, 让池水与袋内的水逐渐混合, 停10~20 min后再将鱼苗连水一起缓慢倒入箱内,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称为“缓苗”。如果开袋时发现鱼苗呈仰卧状态, 这是二氧化碳中毒现象, 只要经过缓苗, 放入清水一段时间即可恢复。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即使在放养时肉眼观察生活正常, 下塘后也会发生死亡, 即运输后死亡。因此, 塑料袋运输鱼苗, 入池前要特别细致操作。选择无风晴天的上午下塘, 避免风天、雨天或夜间入池。

4 苗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期必须进行消毒[3]。老塘排干水后, 彻底清除污泥和杂草, 采用翻耕曝晒及冲洗等办法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排除, 最后再进行消毒。常用消毒剂有生石灰、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方法:一般先将养殖池注水10~30 cm, 将消毒剂溶于水后, 泼入池中。水泥池用药水多次冲洗, 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消毒在放苗前15~20 d进行, 池塘进水10~30 cm, 用漂白粉615 kg/hm2、强氯精120~150 kg/hm2, 溶于水后泼洒池塘。2 d后排干池水, 用生石灰1 500~2 250kg/hm2全池泼洒, 进水浸泡2~3 d, 然后排干池水再进水20~30 cm, 用菜籽饼浸泡后连渣全池泼洒。消毒时间应由当时的水温、天气和鱼种忍受度来定。在正式放苗前, 必须对养殖水体和水质进行检测。

5 苗种质量

苗种选购和放养苗种要到技术力量雄厚、信誉度好、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供苗企业购买, 应购买原良种繁育的优质苗种, 并索要本批苗种的检疫合格证和发票等凭据。苗种质量简易鉴别方法:一是看苗种体色, 体色正常、有光泽的质量好;二是看苗种的游动, 活泼、游动有力、具有一定的抗逆流能力, 则为好苗;三是看苗种体表, 体表完整、无残缺、无破损、无炎症, 则为好苗;四是看苗种规格整齐度, 个体差异小、规格均匀的质量较好。购买苗种后, 应在傍晚或凌晨运输, 放到池水透明度达到养殖对象要求的养殖池暂养。放苗时间、方式、密度与苗期管理都要适合不同池塘的养殖条件和养殖容量。苗种暂养期间做好饵料投喂、水质监测、水交换处理、病害防治处理、苗种生态状况的记录, 做好养殖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等日常工作的管理。在苗种的选择上必须坚持体格健壮、体型正常、无疫病且规格整齐、同种鱼规格基本一致的原则。同一池塘应尽量争取一次放足, 以免发生大鱼吃小鱼及出池规格不齐。规格不一致的鱼苗放养在一起, 大鱼苗的生长速度远远超过小鱼苗, 两极分化会更加明显。

6 鱼种放养注意事项

一是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鱼苗入池前喂1~2次熟蛋黄或饲料酵母、轮虫, 其成活率或成长速度都比不喂的有明显提高, 所以要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4]。二是鱼苗下塘时要选择深水处, 紧贴水面慢慢放苗。三是自行孵产鱼苗要看到2个眼点、1个腰点这3个点, 并能平行游泳时即可入池, 否则要及时投喂, 以免鱼苗因饥饿而致死。

参考文献

[1]李勋业.北方地区鱼苗下塘技术[J].科学养鱼, 2010 (3) :10-11.

[2]刘庆营.苗种冬春安全运输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 2009 (24) :22-23.

[3]黄浦东, 中亚平.鱼苗下塘十注意[J].渔业致富指南, 2008 (12) :30-31.

投放环境 篇5

l企业资源类型

根据资源的所有权,可以将网络广告资源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①内部资源。内部资源即企业自行创造、积累和拥有的各种网络广告资源,例如.企业自建的网站、发行的电子刊物等。内部资源可以由企业白行控制和自由利用,一般不会涉及到交易费用的问题,往往不被纳入网络广告预算之中,

②外部资源。外部资源则是利用专业服务商,通过购买其广告空间或者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投放网络广告。外部资源的利用牵涉到广告费用的问题,需要进行预算。

2广告资源选择原则

在企业的网络广告计划中,通常是指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尤其是专业服务商的网络广告资源,如网页广告空问、电子邮件广告等。这就是需要对外部网络广告资源进行选择,尽可能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广告资源。虽然这种选择没有严格的标准,但仍然有一些可以遵循的规律,可根据某些重要参数来进行判断,这些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网站访问量。把广告投放到什么样的站点中是非常重要的。投放广告的主要目的是能为企业带来收益.而前提就是广告的访问量。如果访问量太小,尽管广告费用支出也相应较低,但广告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因此,人们更加喜欢在访问量高的站点做广告。有统计资料表明,占全部网站数量1%左右的大型网站控制了90%以上的网络广告市场,因此.大量的中小型网站实际上并没有成为被认可的网络广告资源,

②目标定位。投放网络广告的站点类型也很重要,选择与广告内容相关的站点可以获得更好的广告技果。因此,虽然门户网站、娱乐网站、新闻网站等通常有较高的访问量,但由于其目标定位较低,总体广告效果未必最好。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充分考虑与那些广告内容更为贴近的专业型网站。

④价格因素。企业在投放广告时,不仅仅要考虑效果.还要考虑为此而付出的成本。网络广告价格取决于不同的站点、广告的不同位置及投放时间的长短。作为广告的使用者,最好对比几家类似的网站.在同等情况下,当然要选择物美价廉的形式。

④广告效果监测。,广告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有相关的监测系统,目前大多采用第三方监测系统的方式,第三方网络广告监测系统是一个多用户网络广告流量统计系统,它可以监测投放广告网页的浏览量和指定网络广告的点击量,并可以提供浏览者查阅的时间分布和地域分布(国家、省、市),从而有助于广告主正确评估网络广告的效果,调整网络广告策略。广告主通过监测可以及时了解访问者主要来自什么地方、访问者的偏好、重复访问是否过于集中等相关问题,并及时调整,对提高网络广告的最终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⑤方便广告管理。网络广告投放之后,作为广告主的企业还需要经常性地对其内容进行更换,比如,在特定节假日时的促销,新产品的宣传等。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广告内容也应相应地变化。所以投放过后的广告还应该给企业提供一个日常管理的接口,便于企业上传、查看、调整、确认等操作。

博世:科技投放中国 篇6

战略标签:本土研发、技术创新、电动车

作为一家零部件供应商,要想在国际车展上吸引到观众的眼球并非易事。博世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向人们破解了那些整车厂宣传的技术密码,随着中国市场逐渐点燃各家跨国车企的热情,博世也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力度。

4月27日,博世集团公布了其2011年业务表现,博世集团在华合并销售额达到4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3%。“博世在华业务的稳健增长得益于我们持续的投资和不断深化的本土化战略。”博世集团董事、亚太区负责人瑞世轲表示,“稳健的业务增长势头将使中国继续成为博世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尽管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博世集团全球业绩仍在2011年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博世在全球创造了515亿欧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达到9%。这与2009年出现的自1945年成立以来首次亏损相比,最终实现收支平衡并出现增长,主要来自当时让博世CEO菲润巴赫感到“很惊喜”的中国市场。

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表示,今后博世将大力加强中国本土研发能力。截至目前,博世已在中国建立13个技术中心,有超过2700名研发人员致力于开发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技术。

“四大方案”

面对来自能源与环境持续加剧的压力,“对于汽车行业而言,纯电动将是长期发展方向,但在短期内,包括混合动力在内的多样化汽车动力系统仍然是满足行业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对《汽车观察》说,博世每年在动力总成电气化领域投入4亿欧元。同时,在传统内燃机节能减排方面,博世希望通过多种节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将汽油车和柴油车的油耗进一步降低至少30%。

为此,博世在车展上展出了包括分离式电机与双电机控制器在内的电力轴驱混合动力系统,还首次展出了与马勒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博世-马勒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涡轮增压器。

为了满足更安全、更舒适的驾驶需求,博世也积极在相关领域展开持续创新。其中,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及预测性紧急制动系统等技术的驾驶员辅助系统在本次车展上向国内公众亮相,并将应用于国内自主品牌车型。该系统通过中、长距离雷达传感器、多功能摄像头以及超声波等传感装置监测车辆的周围情况,将处理后的信息反馈给驾驶者,并在需要迅速采取安全措施的紧急情况下向驾驶者提供帮助。

在当今中国,约1/4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摩托车驾驶导致的。第九代摩托车ABS的首次亮相,主要是针对摩托车特别研发的主动安全技术,系统可以有效防止摩托车车轮抱死,显著降低翻车风险并缩短制动距离。

商用车尾气后处理系统Denoxtronic 6.5也是一看点,作为博世专为本地市场开发的清洁柴油技术,可以帮助商用车以低成本实现将于2013年7月实施的柴油车国IV排放标准,并具备更加出色的氮氧化物排放表现。该系统将于年内在国内投产。

技术未来

对科技、创新的不断追求,同样是博世在中国的核心。

2011年博世在华投资额继续保持增长,达到41亿元人民币。博世中国核心业务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汽车技术业务和包括博世力士乐、热力技术、包装技术在内的众多业务都大幅提升了在华生产能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本土市场需求;此外,博世一直致力于加强本土研发能力。

2012年,博世集团总投资额中的30%将投向亚太地区。至2015年,博世每年的在华投资额将达到30亿元~40亿元人民币。瑞世轲表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博世集团加强在华战略布局的重要原因。”

为积极响应于去年正式公布的中国“十二五计划”,博世中国三大业务均致力于在相关领域进行绿色科技创新,以契合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今年初博世中国建立了横向职能部门,通过整合旗下热力技术、太阳能技术和安防系统,为中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提供节能的建筑技术方案;在电动出行领域,一个约120人的本地工程团队正致力于新能源车的研发,为这一中国未来交通的主要解决方案作出贡献。

此外博世也为未来节能科技的研发进行着努力:去年启动的博世“全球院校计划”在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博世与其中两所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同时已经在电动车技术领域取得了首批专利。

在中国政府加速中西部开发,“西部引擎”优势日益凸显的形势下,博世中国也继续强化在西部地区的业务发展——在强化既有沿海地区业务的同时,博世三大业务板块都加速了走向中西部市场的步伐:2011年11月,博世包装技术宣布在成都投资建设在华第二生产基地,而博世底盘控制系统新工厂也于2012年2月落户成都,使其成为汽车技术业务在华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博世将继续在本土化方面不懈努力,为支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博士说。

区域活动材料的科学投放 篇7

一、材料的投放要围绕教育目标和内容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不同的材料蕴含不同的教育功能,不同的材料会萌发儿童不同的游戏行为和思维创造。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有的放矢的,是和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应当直接指向教育目标,尽量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并通过操作充分显现某一现象,使幼儿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启迪。同时,教师应跟随幼儿的兴趣以及探究的不断深入,及时提供给幼儿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吻合的材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投放,逐渐推进,以适应幼儿在探究的各个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出现的新挑战,帮助幼儿顺利完成探究活动,从而达到教育活动的目的。如在“物体的弹性”活动中,笔者为幼儿提供了各种皮球、橡皮筋、弹簧、气球、手表带和海绵块等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体验。

二、材料的投放要围绕主题发展需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游戏材料能刺激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区域材料是幼儿的隐性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中,教师必须遵循安全性、就地取材、富有探索性、一物多用和多层次性投放的原则,围绕主题发展投放主题性活动区材料,引发幼儿兴趣和探索欲望。例如,在“农家乐”主题活动中的“豆贴画”,教师请家长为孩子提供了很多五谷杂粮投放在活动区“农家巧手坊”里,并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豆贴画作品和照片,布置“豆贴画”展示区,幼儿对新展现的作品、照片等资料很感兴趣,并主动地去观看观察,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接着,在活动区游戏中开设了“夹豆子”“分类”“包装豆子”“称重”“买卖豆子”“磨豆浆”等活动区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对材料不断进行添加、删减、组合,甚至在一段时间后幼儿经验已经发生了变化,再把以前的材料重复投放,以此来推动主题与活动区的不断发展。

三、材料的投放要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作为独立个体的幼儿,他们之间在不同层面上存在着个性差异。不同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不尽相同,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甚至同龄的幼儿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生长速度也不一定相同。为此,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分析适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活动材料。一方面根据材料的加工层面,在同一个活动区域中,可以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材料。如操作区,提供制作沙漏的空塑料瓶、装饰好的塑料瓶和制作好的成品,激发幼儿在操作中探索,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的材料,应该从易到难逐步向纵深迈进。

例如,为了促进幼儿小肌肉健康发育,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在操作区中,开设了“穿项链”的活动项目。在开展用绳子穿项链练习时,对于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引导时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能力差的幼儿选择孔大的珠子及较硬的绳子来穿,对能力中等的幼儿则选择稍微硬点的绳子来穿,对能力强的幼儿就选择用细且软的线来穿孔小的珠子。

在操作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认真查找、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操作舞台,激发了学习动因。在区域活动过程中,让操作速度快、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任务后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第二个区域活动内容,减少他们等待的消极心理;让能力弱、操作速度慢的幼儿有足够的时间继续操作。如此调整活动方式,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程度中都会产生获取成功的情感。区域活动就是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由此可见,在区域活动中,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多层次投放区域材料,营造适宜的环境,促进每个孩子健康发展。同时,在投放材料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从易到难、从单一到多功能结合,引导孩子在区域活动中轻松自如地使用材料,让他们的自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从而达到自我发展的真正目的。

四、材料的投放要体现动态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幼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区域活动内容和材料也应根据幼儿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必须提供动态的材料。区域活动中,无论多么有趣的材料,如果总是一成不变,就会失去其原有的魅力。因此,应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不断地调整、充实活动区域所投放的材料,让幼儿对区域材料感觉耳目一新。即使是在完成同一目标时,也要不断地变换材料,以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例如,在完成“对称”这一目标时,第一天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涂色卡片,第二天提供粘贴材料,第三天提供拼插玩具,通过多种方法和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对称。如果原有区域材料无法满足幼儿的需要,孩子对活动就会失去兴趣。又如,备受幼儿喜爱的表演区又无人问津了,教师通过对区域活动的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发现表演区的道具投放时间较长,完全无法满足幼儿表演的需求。于是,教师就发动幼儿一起动手制作新头饰,让幼儿表演新学的故事,并引导幼儿创编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这样,表演区又恢复热热闹闹的景象。各个班级的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现存情况,一旦发现材料不足或缺乏,各班必须及时互补,实现区域材料资源共享,让区域投放的材料真正为幼儿活动提供服务。

区域活动材料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发展特点、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科学地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从幼儿感兴趣的点出发,利用各种材料,支持幼儿积极探索操作,鼓励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主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让简单的材料发挥的价值最大化,从而真正地让幼儿在探索中体验乐趣,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情感,在创造中感到惬意!

摘要: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会根据幼儿教育目标和幼儿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投放各种材料。材料承载着教育的功能,区域活动要顺利开展,操作材料的提供是关键。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积累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参考文献

[1]焦婷.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索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6,(3).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 篇8

一、根据教育目标投放材料,让材料有效地体现教育目标

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教育目标可以隐含在投放的材料中,渗透在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当幼儿一旦进入教师所精心创设的环境中,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就可获得某方面的发展。例如,平时我们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的精神,就为幼儿提供了有趣的、直观形象的、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材料,如关于沉浮的小实验材料,幼儿将纸片、木块、铁片、塑料玩具等放入水中观察并发现铁片是最快沉到水底的,木块和塑料玩具是浮在水面上的,而纸片先是浮在水面上,然后慢慢地沉到水底去了。通过操作观察,幼儿发现了很多问题:为什么纸片先是浮在水面上,然后再沉入水底?为什么铁片最快沉下去?为什么木块和塑料玩具不会沉下去呢?有了问题幼儿就会继续实验、观察、探索,通过实践,幼儿逐渐有了探索科学的兴趣。所以,在投放区域材料时要做到目标在前、选材在后,让材料有效地体现教育目标。

二、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投放材料,一物多用

活动区材料投放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但是,投放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尽管能吸引幼儿,但容易让幼儿分心,不能专一地进行活动。因此,在材料投放时,就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材料与幼儿需求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和小朋友一起散步,观察植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春天时,幼儿会被各种发芽的植物所吸引,于是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各种种子,并和幼儿一起种种子,制作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在美工区让幼儿发挥想象用种子粘贴各种美丽的图案,用皱纸做柳条等。在生活区,幼儿还可以用勺子舀种子,用筷子夹种子。夏天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小石头也“来到”了教室。在美工区,小石头成了幼儿特殊的画纸,一幅幅石头画就此诞生了。在音乐区,小石头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在建构区,幼儿尝试着搭建石头城堡、石头小桥等有趣的东西。秋天,每天散步后幼儿的手上都会有很多落叶,于是老师引导幼儿用这些小树叶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科学区,将树叶塑封做成标本,供幼儿认识各种树叶,还可以做成书签。美工区,树叶成了百变金刚,变成了小金鱼、蝴蝶,等等,他们还将树叶的轮廓拓印下来,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与创造。语言区,幼儿把自己在美工区的贴画,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让人百听不厌。表演区,幼儿还把树叶顶在头上做帽子,把树叶串在一起做裙子,等等。这样,把幼儿的兴趣带到了教室,带进了幼儿的生活、学习之中。

三、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

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在投放材料之前要观察幼儿,分析符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活动材料,材料所呈现的梯度是否适合幼儿的心智水平,是否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层次,以尽可能地考虑幼儿的发展程度。

例如:在生活区,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豆子、勺子和玻璃碗,让他们将豆子舀进玻璃碗中,要求相对较低;为能力较强的幼儿提供豆子、筷子和碗,让他们将豆子夹入碗中,或增加难度用筷子把豆子夹入瓶中,还可以更换豆子的大小和瓶子的口径大小来变换难度的大小。这样,区域的材料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在自身适合的环境中逐渐提高。

不断对原有材料进行抽取或添加,适时增强材料对幼儿的挑战,在材料投放中,对原有材料进行部分抽取或添加,是对原有材料的提升和创新,也是对幼儿的一个新挑战,而且意味着有新的任务吸引幼儿。在数学区投放的纽扣分类材料中,原本只是请幼儿按颜色进行分类和数数。随着幼儿兴趣的减弱,教师在此材料中添加了一份记录表,请幼儿将每次抓出的纽扣在记录表中按颜色分别记录数量。记录表的添加增强了该材料的可操作性,提高了任务的难度,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且能使幼儿直接、及时地看到自己在操作材料时的成果,给幼儿产生成就感。在数学区投放的扑克牌材料中,在原来的完成整理扑克、清点每个大小牌的张数的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随意抽取一张或几张牌,引导幼儿发现少了一张或几张牌,并自己想办法添补完整(可以自制)。这就对幼儿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且更好地利用了原有材料,对原有材料的玩法进行了创新,给幼儿带来了新的体验及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投放适宜的相关材料

主题活动的进行是以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区域活动是与集体活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投放区域材料时,我们根据主题活动实施的需要,科学地投放与主题相关的区域材料,使主题活动中的集体活动、区域活动能更好地互动,从而使主题的实施更加完整、深入。

另外,投放的材料还要有探索性。探索性的材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动手操作和简单的重复训练,而是幼儿积极动手与动脑的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必须在幼儿动手操作的同时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发与支持幼儿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与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如,在科学区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瓶盖,配合瓶盖投放了记录表(分类记录盖子数量)、记录瓶(在瓶子记录与瓶子相吻合的盖子数量)。投放时,教师并没有讲解,只是提醒幼儿瓶盖有很多种玩法,请小朋友自己动脑筋,自己想想怎么玩,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瓶盖的玩法。幼儿看到记录表,结合以前的经验积累,慢慢地就发现了记录表的用途;幼儿看到瓶子立刻动手选择适合的瓶盖,渐渐的,他们也了解了瓶子上的记录表的用途。此外,幼儿还发现了瓶盖可以向上叠高,可以根据颜色组合图案,等等。从中我们也发现了幼儿巨大的探索潜能。

五、注意区域之间材料的组合、使用

各个区域活动材料之间往往存在着互动作用,教师在投放材料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材料之间的组合、使用。例如:在《时装秀》活动中,教师先在美工区投放了许多彩色广告宣传纸,幼儿将广告宣传纸裁剪,卷成一个个纸圈,用线将纸圈串成一串串很漂亮的项链或者手链,并将它们使用在自己制作的时装上作为装饰品。然后,教师在数学区投放了记录表与水彩笔,引导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彩色项链”进行比较长短、记录纸圈排列的顺序及颜色分类等活动,这样,区域之间的材料便能很好地组合、使用了。

不成熟产品不要急于投放市场 篇9

相反, 我们看看去年市场上热销的约翰迪尔6488玉米机。这个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研发的产品, 历经4年多研发试验投放市场后一炮打响, 加上迪尔的“饥饿式营销”, 一时洛阳纸贵, 一机难求。传闻中的迪尔水稻机, 虽音讯传出有经年矣, 但至今并未大量推出;另外迪尔宁波工厂也早传出做插秧机的消息, 却也还在试验当中, 市场上并未见到。

放慢, 是一种策略, 是一种务实之举, 也是企业所需要的。不少企业太过着急, 在产品、人员、供销质保体系能力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 就仓促地大干快上, 结果导致营销与市场脱节、产品力与品牌定位脱节、技术能力与销售能力脱节, 甚至拆东墙补西墙, 影响了品牌的销售, 损害了整个公司的利益。

一个好的品牌, 需要有好的产品来支撑。若是为了塑造品牌而忽视产品力, 舍本逐末, 会得不偿失。为此, 将新产品上市计划推迟一段时间, 这样的休克疗法, 虽有阵痛, 但有利于品牌的长远塑造。

我们还有些企业, 对产品关注不够, 一味强调以服务来弥补。从企业发展的某个时段看这样做也许并没有错, 但如果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看, 并不值得大力提倡。因为产品本身不足, 需要的后续服务精力太大, 况且即使服务很好, 产品本身的缺陷对于打造企业品牌也是有害的。像迪尔、久保田这种产品可靠性相对较高的外资企业, 就减轻了较大的后续服务压力。

要做成高端品牌, 并不是由企业自己说了算, 而应该由市场和消费者说了算。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内在品质, 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并且认可这种品质的提升, 才可能实现品牌向高端市场的越级。今年以来, 新切入农机行业的奇瑞暂停了插秧机项目, 国内农机知名企业雷沃停掉了较低端的小型挖掘机项目, 一拖进入国机集团后剥离掉了收获机械项目, 这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动, 是基于企业资源、集中精力做强做专的务实之举, 值得肯定。

目前, 国内农业装备产品和品牌升级是必须攻克的难题。如今洋品牌来势汹汹, 未来几年, 约翰迪尔、纽荷兰、爱科、马恒达、久保田等国际农机巨头在中国抢占市场的力度将会加剧。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上, 国内农机企业都处于明显的弱势, 然而, 我们更不能丢掉信心、自乱阵脚。

区域活动中幼儿材料的投放 篇10

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 材料是幼儿操作、学习和探索的中介、桥梁。在材料丰富、有趣、吸引幼儿的情况下, 孩子们会非常投入地操作, 这说明材料的重要性。那么到底提供怎样的材料既能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 又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呢?

一、投放材料的趣味性

区角活动时,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对老师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原因是什么呢?通过一个阶段的观察、思考, 我发现原因主要是:材料比较单一, 趣味性不强。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一定要形象、美观, 在视觉上要吸引幼儿。在操作区“瓶盖配对”中, 我就感觉到了这一点的重要。刚开始, 我提供了各种大小不同的瓶子和相对应的瓶盖, 让孩子们瓶盖配对, 孩子们参与兴趣一般。后来, 我给每个瓶子装饰一下, 制作了一个个不同的瓶娃娃, 并把相应的瓶盖装饰成帽子, 给活动区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瓶娃娃戴帽子”, 孩子们一看就忍不住要去玩。在操作过程中, 孩子们的兴趣很高, 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

二、投放材料的适应性

区角活动要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的不同发展目标设置, 游戏内容和所投放的材料也要相应变化和调整。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区角活动基础, 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材料的投放时目标的定位显然要比小班时更深一些、难一些, 更有操作性。比如, 美工区“服装加工”, 就由小班时以撕贴装饰为主过渡到剪贴或自己设计、装饰各种漂亮的服装;“钓鱼”游戏, 也从利用磁铁吸过渡到用钓钩钓。同时, 不断地结合主题投放适宜的、有特点的材料, 让每个区角中的活动材料都适应幼儿发展水平的需要, 让幼儿体验到学校的快乐, 真正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三、投放材料的丰富性

丰富性即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的多样性, 但丰富的材料并非越多越好, 是需要讲究策略的。首先, 教师可以从幼儿发展及教育活动领域的各个方面为幼儿选择提供材料。可以开设不同类型的区角, 类似语言区、探索区、美工区、表演区、数学操作区、建构区等等, 再根据不同区角的不同教育功能提供不同的材料。比如, 在探索区, 可提供给幼儿探索发现类的材料, 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观察、思考、分析和比较, 发现问题, 乐于探索。在数学区, 为幼儿提供“排序”“小动物吃饼干“等分”“数物匹配”等。为了让幼儿体验各种不同的排序, 我们准备了各种实物、图片, 像长短不一的冰棍、高矮不同的瓶子、粗细不等的笔、大小不同的容器以及各种图片。其次, 材料的丰富性还体现在材料数量的充足, 能够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 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 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和相同的材料进行操作。幼儿好模仿, 他们有时会因为同伴操作材料的新奇有趣, 而产生对该材料的操作欲望, 这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供幼儿自由选择、使用。

四、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在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因此, 在材料投放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 使幼儿在选择材料操作摆弄时, 能够按自己的能力, 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材料, 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 才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

以往开展区域活动时, 我们根据每个活动的教育目标提供统一的活动材料, 一段时间下来, 发现有的幼儿对活动明显缺乏兴趣, 常常会听到“老师, 我不想玩!”幼儿能力水平发展不平衡, 有的能力较弱, 对投放的统一材料无法进行操作。对此, 在以后选择和投放材料时, 总是先深入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然后, 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 针对同一内容, 在同一活动中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能力, 去学习、去探索、去发展。

五、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区角活动中, 材料的投放是与我们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紧相连的。老师每次提供一份材料, 心中都应该明确它的教育功能, 知道孩子通过这份材料会得到什么样的发展。区角活动是现实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让幼儿在反复多次地与材料的互相作用的过程中, 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一般, 某个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与多种材料的共同作用来实现, 当然, 一种操作材料也有可能存在着多种教育功能。在材料的提供中, 我力求让孩子在一份材料中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把士兵投放到绝境 篇11

谁知吴国军队反而不进击了,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是这么说的:“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

意思是:“困兽还知道拼死一斗,何况人呢?如果楚军知道必死,势必个个拼命,我们哪里吃得消?不如暂缓进军,他们知道可以逃跑,就没有斗志。等他们渡了一半,我们再出击不迟。”

当然,这个战例最重要的意义还是:一定要避免和敌人背水一战。项羽和韩信,都是充分利用过这个战例的。《孙子兵法》里也记载了这种打法,《九地》篇说:“帅与之(士兵)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这段话是说:将军带兵,就像把人引上高处,再抽掉他们的梯子。带领他们跑到外国,寻找作战之机。就像驱赶一群羊,羊们根本不配知道自己到处跑的目的。把军队放置到极为危险的地方,这才是将军该做的事。

這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打仗宝典,读后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做一个普通士兵是多么可怜!在将军眼里,他们从来没有当人看待,让他们最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投放到绝境。水边,就是最常见的绝境之一,和别的绝境不同。如果士兵深陷沼泽或者山谷,有力也无处使;而水边空旷,是将军成名的最理想之地。

公元前207年,秦国名将王离率领三十万精兵,围住了赵国的巨鹿城,诸侯率兵去救,却都慑于王离的军威,只敢远远观望。项羽也被楚国派出,去营救巨鹿。他击杀了犹豫不决的主将宋义,率领所有的兵马渡过黄河,之后把船全部凿沉,锅碗瓢盆砸了个稀烂,帐篷烧了个精光,工兵、火头兵全部改装为战斗兵,不成功,便成仁。王离军奋勇迎战,可是楚军已经不要命,以一当十,九次合战,王离的陕西兵再也支撑不住,大败。项羽一战成名,诸侯们见了他都腿脚发软,奉他为上将军。

这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背水一战,当然,韩信的那次更典型。公元前204年,韩信奉刘邦的命令进攻赵国,赵军堵住了井陉口,号称二十万。赵将李左车劝主将陈余,韩信兵精,不可硬碰,应当利用地势,深沟高壁,拖死汉兵。谁知陈余嗤之以鼻。韩信大喜,率领军队出井陉,命令一万人先出击,渡过绵蔓水,背依水为阵。赵国普通士兵当然不懂兵法,都哈哈大笑:哪有这么布阵的,我们往前一挤,你们不都要变成鱼鳖吗?真蠢。

脑残陈余虽然号称儒侠,在江湖混了多年,对兵法一无所知,令赵兵精锐齐出,双方厮杀一阵。韩信假装害怕,鸣金撤退,扔掉大将旗鼓,仓惶逃入背水为阵的那支万人队。赵兵争先恐后上前抢掠追杀。汉兵背水,躲无可躲,都拼死厮杀。赵军数目估计有汉军的十倍,竟不能取胜。韩信又派人暗暗偷袭赵军老巢,两边夹攻,将赵国二十万精锐全歼。

战后,汉军将领都问韩信,为什么这样冒险竟然赢了,韩信说:“看来你们都不读书,兵书上说了,置之死地而后生嘛。”

其实对那些只会打仗的大老粗来说,要他们学兵法实在太苛刻了。兵法书枯燥,连贵族项羽都懒得学完,何况那些泥腿子。其实只要办个培训班,给大老粗们讲讲《左传》中的打仗故事,寓教于乐,效果是一样的。满清入关前,将领们也没什么文化,都以《三国演义》为兵书,道理相似。曹操真的没必要硬着头皮去注什么《孙子兵法》,节选《左传》,教诲下属,岂不轻松。

当然,不管从什么书学兵法都不能胶柱鼓瑟,得权衡自己的实力。当年项羽只率区区三万特种兵,就将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像赶鸭子似的赶入大河,淹死二十多万,那时汉兵怎么不背水一战了?所以,还是霍去病说得对:“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兵书是要看,但只要懂得精髓就行,真正上阵,还得靠灵活运用。总之,以《左传》为兵书,事半功倍。

区角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 篇12

关键词:区角,材料投放,策略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 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而区角活动是一个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一定的教育目标, 是否符合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 就成了影响区角活动质量的关键。因此, 在区角材料投放时,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情感、能力及培养目标等因素, 同时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年龄段幼儿能力差异等因素, 采取不同的有效策略, 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区角材料的教育功能, 促使幼儿的创新潜能在与材料的交互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材料投放的目标性策略

艾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 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目标性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前提。由于区角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 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 因此, 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 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例如结合《新年到, 喜洋洋》的主题活动, 我们围绕“让幼儿感受新年的节日气氛, 体验过年的忙碌、热闹, 参与新年的准备活动”这一活动目标, 在社会性活动区角———湾湾超市里, 为幼儿提供大量红色包装纸、纸卡和各种礼盒等, 让幼儿通过在超市里的加工、分类、采购和互赠等活动, 从而达到落实活动目标, 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目的。

二、材料投放的适宜性策略

区角活动中的材料投放应是具有目的性的, 并不是随意投放, 教师应充分考虑材料要能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需要。因此, 我们对各年龄的幼儿提出了相应的材料投放的要求。对于小班的幼儿我们比较注重材料的情趣性。例如:在喂“小动物吃饭”的区角材料投放中, 我们在各种饮料瓶和纸盒上贴上神态多样、色彩漂亮、形象生动的小动物头像, 让小班孩子能根据小动物的饮食特征来喂给它们相应的食物。由于小动物形象漂亮、可爱, 极大地吸引了小班孩子, 不仅使他们能力得到了发展, 同时也使孩子体验了活动的乐趣。对于中班的幼儿在区角材料的投放上, 我们强调的是多变化。例如:在“操作区”我们设计的“纸条变变变”活动, 让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颜色、长短、宽窄各异的纸条, 通过丰富的想象, 拼贴出他们心中最美好的形象。到了大班, 在材料投放上, 我们更注重的是综合性, 孩子到了大班年龄, 各种能力已经形成, 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操作活动, 这时候为他们提供综合功能的材料, 就更能激发他们创造挑战的欲望。比如:在“语言区”我们会将听、讲、画集合在一起, 在“美工区”将智力、科学等内容综合在一起等等。

三、材料投放的层次性策略

区角活动最大的优势莫过于能为兴趣、能力各异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变、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哪怕是平时最不善于交流、沉默寡言的幼儿, 在区角活动中也可以自信地操作、自主地交往。能充分调动其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也是区角活动深受幼儿喜爱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材料的提供上应注意材料的层次性, 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例如, 同为生活区, 教师投放到小班、中班、大班的材料就要有明显的差异。为了让小班孩子获得基本的生活操作技能, 教师提供了大小各异的勺子和五颜六色的珠子, 让幼儿练习使用勺子, 使之与进餐要求相对应;提供小水壶和杯子, 让幼儿学习倒水, 增强手眼协调能力;提供各种塑料夹子和动物图片, 锻炼手部机肉的的力量。中班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 他们需要进行一些较为精细的动作练习, 于是教师加入了用镊子夹豆子、别回形针、串“糖葫芦”、剥瓜子等内容。大班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进一步发展, 教师就提供材料让他们进行打结、系鞋带、编辫子、扣别针、用筷子夹物等更为精细而复杂的活动, 以提高其自我服务能力。

另外, 同一班级中的孩子虽然年龄相同, 但是理解操作表达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 在为孩子准备区角活动材料时就要以适应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等为基础, 材料应有难易差异。如:在计算区中我们为孩子投放了苹果树 (数的形成) 、刺猬背枣 (数的组成) 、小猫钓鱼 (加减法) 以及数学智力迷宫 (综合练习) 等多种材料。这样既可以按照幼儿的意愿、也可以视幼儿的实际能力鼓励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学习。如此, 使每个幼儿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材料投放的多样性策略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我们预设了不同类型的区角, 并根据不同区角的不同教育功能, 投放不同的材料, 使投放的材料丰富多样, 把材料与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相匹配, 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活动区, 我们投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有动作技能练习类的材料, 有可供幼儿探索发现类的材料, 有表现表达类的材料等。在各区材料数量与种类的准备上比较充足。这样不仅能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 同时也促进了区角活动良好秩序的维护。

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材料的同时, 我们也比较注重材料的功能多样性, 使同一材料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例如:在“点心区”我们提供了各种小豆子, 这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豆子, 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点心”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根据这些豆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来进行排序和分类。

因此, 提供丰富而多样功能的材料, 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活动的乐趣, 同时也使幼儿在与众多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充分运用自身的各种感官, 通过看看、听听、试试、比比、想想, 提升思维能力, 理解事物的多样化, 使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有所发现, 有所进步, 有所提高和发展。

五、材料投放的动态性策略

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 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 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如教师发现前阶段备受幼儿喜爱的语言区无人问津了, 通过对幼儿区角活动的观察和了解, 发现语言区角里的图书因投放时间长, 造成破损严重和内容陈旧。于是, 我们就在园内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 教师动员幼儿把家里的新图书带到幼儿园和同伴一起分享。同时, 根据近期主题目标有目的地投放一些用于幼儿查阅资料的科技书籍。果然, 语言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 孩子们相互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 介绍自己的新书, 并时常光顾新到的科技书籍。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年龄段及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 各班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角活动的情况, 做到材料的互补, 资源共享, 让材料真正地为活动提供服务。

六、材料投放的本土化策略

在材料的投放上, 我们也比较注重材料的本土化, 使投放的材料从本园、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废旧材料。

我园位于昆山市开发区, 周边有着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源, 为了真正体现区角活动材料的本土化文化, 我们在各区角, 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自然材料。例如:在“点心区”, 幼儿将自己精心制作的点心, 放在竹蒸笼上、竹架上。在“针线区”, 孩子们从各种漂亮的竹筐、竹匾中取拿针线与钮扣。在“编织区”, 孩子们将一根根麦管、一根根稻草编成各种漂亮装饰品。所有这一切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 都让孩子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 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又如, 在“美工区”, 在竹凉席和竹窗帘用水粉颜料印画, 在竹筒、竹片上用油画棒装饰……经过孩子们精心与任意的涂描, 一件件漂亮的竹工艺品就此诞生了。所有这一切当地资源的应用, 使我们的幼儿园大环境和教室环境都体现出一种浓浓的乡土风味, 使人身置其中, 留连往返。在区角活动中, 充分利用废旧竹制品材料, 不仅使我们的孩子了解了本土的文化, 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同时更让他们对不同材料有了不同的体验, 因而更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更多的操作技能技巧。

实践证明, 区角活动中富有特色的材料投放, 给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自我表现的机会, 创造了较为宽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 而且又能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 能使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 激发他们探究的动机, 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师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鼓励幼儿与环境的交往, 通过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 促进其自主性的发展。

上一篇:日语教学下一篇:消费拉动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