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

2024-10-30

产学合作(共12篇)

产学合作 篇1

0 引言

产学研合作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我国的产学研结合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92年, 国家提出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提出“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1]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 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

1 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产学研合作是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方通过优势互补的团队合作实现科技创新。随着我国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 整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 通过创建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势在必行。经过多年发展,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显著发展起来, 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仍然不高。笔者认为,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产学研合作资金投入不足, 交易成本问题难以解决

如何合理配置产学研三方资源, 使各方在合作成本分摊问题上达成共识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稳定的产学研合作资金来源, 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投入还不足, 已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项目基金与合作所需资金相差甚远。[2]产学研合作项目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到商业化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3]而就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 科研资金不足, 缺乏自我转化的资金能力;大多数企业本身研发资金不足, 也不愿承担投入过多的高风险, 那么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同时, 产学研合作为一种市场行为, 在合作过程中也存在着显著的交易成本, [4]比如说产学研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成本、谈判成本以及履约成本。[5]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而产生显著的交易成本已经影响到产学研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1.2 产学研各方在利益分配上难以达成共识

利益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产学研合作模式中, 由于合作各方所处行业、领域不同, 对待合作利益的分配标准和方式也有不同的看法, 常常产生分歧。[6]面对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时, 产学研合作各方对利益的分配及对组织贡献在判断标准上产生分歧, 难以达成共识。企业认同本身的资金投入的价值更大, 而高校和科研机构通常偏向于以科技成果和技术为标准分配利益。此外, 利益分配也存在于产学研合作各方内部, 在产学研合作项目中, 对于科研人员或企业人员的积极参与没有相应的奖励政策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因此, 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影响了科研人员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致使高层次科研技术人员流失而阻碍产学研合作的继续开展。

1.3 产学研合作层次低, 缺乏合作长效机制

产学研合作可以减少各方与外界合作中的信息搜寻成本、沟通成本和合作谈判成本, 将大量的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 降低交易费用。[7]而目前我国高校产学研的合作形式比较单一、合作层次偏低, 缺乏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产学研合作在组织形式上比较松散, 呈现出合作目标短期化、持续性合作关系少的问题, 大多数产学研合作是以单元项目为载体, 委托开发和技术转让为主, 而诸如共建研究机构和实验室等高层次的长效合作比较少。高校和科研机构通常以临时性的课题组或项目组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 课题结束合作也终止。这种低层次、短期的合作往往缺乏技术集成, 仅仅针对企业的单元技术问题和短期技术问题, 不利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和长远的产业技术创新。

1.4 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无法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直接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一是高校与企业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联系, 无法形成真正的良性互动。尽管高校具备很强的科研实力, 但由于高校科研人员往往以知识创新为重点闷头研究, 以学术性和科学性为标准衡量科研成果的价值, 脱离企业和市场的真正需求, 造成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脱节。二是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和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偏向于追求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 单纯以论文发表和获奖数量和级别、获得国家经费多少作为职称晋升、考核的依据。长期以来的评价制度大大影响了高校和科研人员参加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也使其忽视科研成果的可行性和市场需求。

1.5 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滞后

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为产学研各方合作的组织活动载体, 是基于协同创新理论, 围绕科研和产业的战略发展需求, 在政府的支持下,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各自资源优势共建的技术创新平台。[8]产学研合作平台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能够满足科技成果的需求和供给的顺畅对接, 充分发挥联合各个产学研合作主体的组织、协调作用。目前, 我国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相对滞后, 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实力有限。合作平台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 而我国政府在平台建设中的主导功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政府对合作平台建设投入有限, 造成平台和基地建设缓慢且规模小。同时, 合作平台建设发展需要大量高端管理、技术创新人才,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引进、激励制度和福利待遇, 这类人才流动性比较大, 显得相对缺乏, 直接影响到平台的建设。

2“博落回”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

“博落回”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在协同创新背景下, 由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美可达生物资源有限公司和湖南省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组建。该合作团队以鲜药材博落回为主要对象进行系统研究, 着力于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 创制开发中兽药及饲料添加剂新产品, 致力于解决“饲用抗生素”导致动物源食品不安全等问题。

2.1 依托学科优势和特色,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部与湖南省共建, 以农科为特色, 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综合型高校。学校科研实力强, 拥有47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 1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研究中心) 。[9]“博落回”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湖南农大动物医学、动物营养、中药资源与开发的强势学科,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业人才队伍和完备的实验仪器设备为重要支撑, 利用校内外两个创新基地、两种资源, 跨学校多学科人才整合资源优势, 推进“博落回”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

2.2 紧密围绕企业需求, 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博落回”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通过与企业联系紧密化, 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国家中药材生产 (湖南) 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的资源, 并依托湖南农业大学强势学科, 在“湖南省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平台的基础上, 以“产学研”方式组建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兽用中药资源与中兽药创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致力于博落回的种质创新与中兽药创制、抗炎促生长“替抗”机制的协同创新, 满足湖南美可达生物资源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对“替抗”中兽药添加剂及产品和市场对绿色安全型农用生物产品的需求, 实现科研成果供给与需求的紧密衔接。

2.3 创新管理与激励制度

为了落实各方在产学研合作交接点上的系统有效管理, 实现整体协同创新, “博落回”产学研合作模式将湖南省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作为主要日常管理运行机构实施统一管理, 为高校、科研平台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 减少交易成本, 避免资源浪费。同时, 工程中心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研激励机制, 既为博落回合作团队的老师、特殊引进人才、在读研究生提供科研平台, 给予相应的补贴, 并对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注册药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予以奖励, 同时将其作为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指标。统一协调的管理和科研激励制度使得“博落回”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

2.4 加强合作团队建设, 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相关科研单位与湖南美可达生物资源有限公司整合科研资源组建成“博落回产学研合作研究团队”, 吸收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共建实习基地培养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采用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团队形式服务合作企业。[10]而且, 学校与美可达共建湖南省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兽用中药资源与中兽药创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构建中兽药、替抗药物饲料添加剂创制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3 结语

博落回产学研合作模式有效利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优势资源, 在中兽药创制技术领域有了稳定的合作研究团队, 并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 通过多种开放式合作方式, 与国内外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机构合作, 持续开发高新技术成果, 申请的专利多达11项, 技术辐射企业多达40多家, 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刘伊庆.产学研合作与科学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1 (3) :38-39.

[2]李德明.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07 (34) :183.

[3]吴悔兴.广东省中药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药业, 2012 (16) :17-18.

[4]张米尔, 武春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费用[J].科学学研究, 2001 (3) :89-90.

[5]岳贤平.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 2009 (8) :120-121.

[6]杜鹃.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 :124.

[7]祖廷勋.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7:139.

[8]傅建球.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建构[J].标准科学, 2010 (2) :29-32.

[9]刘敏.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管理志[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1 (4) :141.

[10]柴蕾.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存在问题探析[J].统计与管理, 2013 (2) :74.

产学合作 篇2

本次实习的单位是上海贝塔斯曼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职位是保时捷项目助理,从开始制作简历,到实习圆满结束,过程曲折但却充满收获。

从进去公司的第一天,面对所有英文的材料和文件档案,我当时心中感受可说是五味杂陈,一方面对这份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跃跃欲试,一方面对我自己的英语水平没有足够的信心,但我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现在回首,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人需要不断挑战自己,给自己压力。

在刚开始实习的时候,从大学的生活环境里突然进入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些紧张,表现的比较拘谨,不知道要怎么做好。是同事们友善的微笑缓解我的尴尬。大家都很有礼貌,不管什么工作完成后都会说声谢谢,还会主动跟你拉家常。对于我这个很少跟陌生人打交道的学生来说,上了一堂礼仪课的同时也让我能很快融入到这个集体中。

实习生的工作内容相对于正式员工来说可能并难度不大,但任务比较多。指导我的主管教我,做事情要分主次、有条理。说着容易,做着难。每天要打印信纸、做Response回邮信件整理、清洗与整理数据项目沟通协调、方案的落实等,手头会有多件事情需要完成。当然这时候就要将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把所有事情的主次顺序排好。这样就不会乱。“分主次,有条理”是做好事情的关键,这次岗位实习让我更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岗位实习是我步入社会正式工作前的第一课,教会我怎么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各种事情。要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无论大小都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并且注意其中的细节,切忌“捡了芝麻,掉了西瓜”。工作的一部分是打印经销商信纸,经销商信纸分类多,而且不同内容都对应不同的模板,做起来是非常枯燥辛苦的,这种工作更容易因为你的机械劳动而出错,出错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会影响到公司声誉。这让我在工作中时刻

提醒自己要认真仔细,我也在逐步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进入社会工作还需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像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尤其是实习生,各方面都要涉猎,并不像正式员工有特定的范围,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这是前辈实习生对我的教导,这让我铭记与心。

作为项目助理,主要是协助部门的人完成一些工作,其中涉及到团队合作的内容就非常多,你要向不同组员问不同的信息,知道他们分配工作的具体要求,这就要求你能跟他们很好的沟通,你需要虚心表明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也要尽量让他们明白你工作的进展。就比如做Response登记,我需要向本组负责这项目的同事告诉本周要登记的内容,再制作表格,然后向信息部的同事帮我拉数据,完成后要给另外一个实习生做double check,最后再交给本组的同事。这让我更变得跟擅长与工作上的伙伴相处,提高了自己团队合作的水平。过程中,也肯定会讲到分工合作,有时候主管给的工作比较多,就要和其它实习生分配好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分工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而要结合每个同事的实际工作能力,合理的分配工作,尽量发挥每个员工的最大潜力,这在我工作的后期深有体会,因为在工作后期我要负责教其它新来的实习生完成手头工作,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让他们尽量接触到一些工作中不常发生的案例有助于他们快速的熟悉工作。真正做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深化产学合作 提高育人质量 篇3

关键词:产学合作;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期待高校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国际性、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这样的时代背景,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理念、机制和方式等都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要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应运而生。黑龙江工程学院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卓越计划”第一批试点院校。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在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尤其在创新“产学合作”教育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学校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新形势下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产学合作”培养模式进行总结,以期对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工程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全球性的时代话题。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一方面要面向世界,应对挑战,同时,也要承担工程师培养应尽的责任。因此,无论是培养研究型还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都要深刻认识到工程师的培养必须适应形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认识到随着工程技术系统性、复杂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人与人的协作,国与国的合作将成为一种必然。这就要求我们更新人才培养理念,突破狭隘的专业划分和专业隔绝,加强工程教育与人文科学教育的结合,培养工程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学科视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跨文化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等,把工程师的培养从面向行业甚至岗位的教育转变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构建产学合作培养的内容体系

“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的教学,关键是要构建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内容体系。

1. 校企联合制订培养方案

产学合作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要根据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积极整合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要重新梳理和搭建教育内容,处理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及素质拓展的关系,构建立体、交融、开放、丰富的课程体系;要增加通选课程门类、扩大通选课学分比例;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为进入宽口径的专业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作为实施“卓越计划”的主体之一,担负着至少一年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任务。企业要直接参与全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重点负责企业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管理和实施,保证企业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校企双方要根据专业性质、企业条件等因素,联合制订企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毕业设计要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真刀真枪”地做,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在真实、复杂的实践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

2. 构建产学合作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工科学生教学体系中的实践训练是任何理论学习都无法替代的,工科学生培养必须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学校要联合企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整体优化、分层分类的总体设计思路,遵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素质拓展的各个实践环节,与合作的企业联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论证规划,纵向要与理论教学体系交替进行,横向要与理论教学课程内容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独立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切实保证实践教学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当前,工程问题的创新性解决往往交织着科技、经济、环境、文化、艺术等多种复杂的因素。工程师需要善于联结多学科知识,综合集成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学内容要面向工程实际,遵循工程的实践、集成与创新的特征,确保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以培养、训练、形成和提高。校企双方要按照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三、加强产学合作教育平台建设

1. 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处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新形势下,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通晓国际规则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必然要求,这些都迫使我们要不断拓展新的合作空间与领域,充分利用现代企业的大工程背景,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黑龙江工程学院通过引国际大公司入校共建专业特色实验室等合作形式,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学校与瑞士徕卡公司、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等10余个国际大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了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NI虚拟仪器实验室、GE-Fanuc自动化系统实验室等多个专业特色实验室。此外,徕卡公司还捐建了GPS连续运行参考站。这是在国内高校建立的首个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引企入校共建专业特色实验室,使学校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同时,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在实践教学中广泛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效果。

聚焦东莞产学研合作 篇4

要实现东莞“十二五”规划中所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 依靠创新驱动、人才引领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促进产学研合作, 探索适合东莞发展需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和路径, 是实现东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高水平崛起的必然选择。

东莞市产学研合作概况分析

2006年, 东莞市颁布了《实施科技东莞工程,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模式, 以产学研合作和对外科技合作为重要途径, 走具有东莞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东莞产学研合作得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针对产学研合作出台了《东莞市促进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 并从配套国家/省科技 (专利) 计划项目、重大专项实施、产业集群发展、产业技术创新等资助环节上, 对产学研合作进行了扶持引导。因此, 无论是政府、高校、科研机构还是企业, 都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 这一合作模式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东莞的产学研合作, 成效初显:一是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 东莞市科技创新成果明显增多,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2010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1654件和20397件, 是2005年的3.2倍和6.5倍, 跃升至全省第二位;在重大科技成果创新方面, 志成冠军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成果“大功率不间断电源”专利获得国家专利金奖。二是突破和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分别与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暨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合作实施科技项目, 帮助企业在重点领域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集聚了创新人才。5年来, 东莞用于产学研合作的经费已达5.6亿元, 东莞市全市32个镇街已有25个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 每年累计投入超过4亿元。产学研合作在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为东莞市培训和引进了大批人才。东莞市产学研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企业的成功和人才的集聚, 正在成为东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推手。

东莞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分析

1. 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

东莞产学研合作逐步展开, 发展迅速, 规模从小到大, 层次由低到高, 组织形式由简到繁, 目前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

根据产学研合作的紧密程度分类, 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主要包括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研发、校 (院所) 办科技、共建科研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组建研发实体等7种。在产学研合作模式方面, 东莞主要采取两种模式, 一是以项目委托的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二是以共同开发或承担政府项目的形式进行合作。近年来, 东莞市企业承担各类产学研项目169项, 获得省级以上项目资助金额1.35亿元, 其中重大科技专项资助经费占三分之一。

本研究通过对东莞开展产学研合作的72家样本企业调查问卷分析, 东莞市采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前三项分别是合作开发 (86%) 、委托开发 (56%) 、共同组织重大项目招标或重大技术引进 (50%) , 而共建研究开发机构 (28%) 、共建经济实体 (25%) , 表明受调研企业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企业采取了这种模式。

因此, 东莞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现状是: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申报政府重点项目比较普遍, 由政府主导的公共创新平台、行业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技术联盟较多, 而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的产学研一体化程度高的战略合作联盟较少, 这些包括基于中长期合作的共建科研基地、组建研发实体、内部一体化等模式。

2. 产学研合作机制分析

产学研合作机制, 是指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 影响合作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受这些因素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根据产学研合作过程的发展阶段, 可以将产学研合作机制分为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三方面。

(1) 投入机制。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从2006年起, 东莞市财政每年投入10亿元、连续五年共50亿元实施“科技东莞”工程, 其中已有5.6亿元用于配套省部产学研专项经费、资助创新平台建设等。全市32个镇街已有25个设立了科技发展专项资金, 每年投入超过4亿元。为了深化产学研合作, 东莞市已确定在“十二五”期间,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每年投入2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

(2) 运行机制。重视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省部产学研联盟的建设、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实施。第一, 在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方面, 政府主导通过一系列重大科技举措, 与国内著名高校合作建立研究机构, 克服东莞高校少和本土创新人才不足的短板, 不断夯实产学研合作基础。东莞依托国家级高校科技园区———松山湖科技园区, 引进了3所高校、11个公共创新平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国际企业创新园、中小科技企业创业园、虚拟大学园等科技创新载体。松山湖科技园区的知名产学研机构包括: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所、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数理工程研究院、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这些公共创新平台, 对东莞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 成立于2007年的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 由东莞市政府、广东省科技厅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作为一个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公共技术平台, 该院集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身。成立至今, 该院已为机械、电子、汽车、玩具、纺织等行业的近2000家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 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孵化了7家高技术公司。第二, 在省部产学研联盟建设方面, 东莞市已建成了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4个, 分别是:广东省RFID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广东省数字化制造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信息传输 (线缆) 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广东省卫星导航产学研创新联盟。省部级产学研联盟主要是开展国家和省部产学研合作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以产业研发和产业技术提升为核心, 围绕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项目, 推动东莞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型人才集聚。第三, 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对实力较强的企业, 政府鼓励其直接与科研院所合作, 设立研发机构。目前东莞市已建有市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126个, 其中省级以上41个。第四, 抓项目实施, 谋求产学研结合实效。项目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 也是产学研结合最终取得成果的关键。东莞注重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 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10年东莞市企业和科研机构共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67项, 承担经费2.05亿元, 比2009年增长40%。其中大部分是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承担的。

(3) 利益分配。合作利益如何分配, 是产学研合作基础是否牢固的第一个挑战。产学研合作参与各方常常因利益分配不合理而导致合作失败的例子多如牛毛。本研究通过对东莞企业调研发现: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 东莞企业主要是技术的受让方或输入方, 所以对利益分配不是十分关注, 并且在日常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输出技术的科研院所的应得利益。然而我们在研究院调研中, 它们最为关注的是知识产权问题以及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因为技术输出方是科研院所, 所以是否签订了明确的契约协议、是否有恰当的利益分配方式, 是影响科研院所是否愿意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利益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健全不利于合作的长期开展。

3.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问题分析

东莞市在产学研合作方面, 还存在合作紧密程度不够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合作长效机制和工作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1) 合作紧密程度不够高, 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当前形式以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为主, 政府主导建立的公共创新平台、行业技术创新平台较多, 而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的研发实体较少。此外, 产学研合作方主要是针对某个专项合作, 或针对某个技术难点进行合作, 取得突破或失败后, 就不了了之, 最终能产业化的项目不是太多。因此, 为了避免短期行为, 东莞产学研合作需要重视构建长效机制, 如何整合政、产、学、研、商等各方面优势资源, 探索并建立一套高效、稳定的长效合作机制有待积极探索。

(2) 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目前, 东莞的产学研合作是政府主导型的, 政府在引导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 然而, 根据72家样本企业调研数据, 60%的被调研企业认为产学研合作运行成本较高、产学研合作效益没有达到预期, 制约了合作的深入进行。产学研合作运行成本中包括合作方投入的人、财、物、技术、知识和时间等资源, 还包括承担合作失败的风险成本;产学研合作效益没有达到预期将会影响合作双方进行长期合作。有30%的企业认为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弱和企业研发设备不足以支持研发项目开展, 这类企业往往以代工生产为主, 企业的技术人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不上, 即使具有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能力的意愿, 但由于自身条件有限, 一般不被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重视。而我们在问卷调研中, 相当多的企业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也希望政府能为这些资金、设备和技术能力不强的企业提供合作的渠道和政策支持;并且因为东莞资金和技术实力不强的企业占了绝大多数, 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投入机制尚未建立, 政府有必要在支持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方面加大力度。

(3) 产学研结合工作考核机制不健全。产学研结合是高校院所与企业相结合的产物, 对合作的考核不能完全照搬高校院所对人才考核的既定制度, 如果沿用学校的考核办法, 会影响产学研工作的推进。目前东莞市缺乏一套符合产学研合作的考核机制。

东莞市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建议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多方协同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产学研合作是一个需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多方参与的活动。目前东莞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尚未完全形成。从东莞产学研合作的实际来看, 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 产学研结合必须以企业为主体, 才能发挥市场机制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 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这一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要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通过实现产学研合作主体的协同, 也就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和中介机构的全面合作, 提高合作效率, 使合作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有效作用;通过合作研发、知识创新和管理、研发队伍的培养和研发管理能力的提升, 培养一批扎根于东莞的创新型人才, 东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才会有质的飞跃, 企业才能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此外, 政府有必要调整产学研引导方向, 针对东莞中小企业较多,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 改变过去偏重大企业的倾向, 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学研支持力度, 推荐专业院校与企业对接交流,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 改善融资环境, 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的发展。

2. 探索省部 (院) 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推动省部 (院) 产学研合作纵深发展

探索省部 (院) 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新模式, 建立政府、高校院所、科技平台、中介机构、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 逐步形成稳定、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机制, 营造省部产学研合作的良好环境;建立省部产学研合作诚信评价机制, 保障省部产学研合作顺利开展;切实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率, 真正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突破原来高校院所与企业的点对点项目合作模式, 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全方位合作,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包括技术战略规划、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针对东莞的产业特色, 加快高校技术力量和科技成果进入区域产业的步伐, 以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示范基地、产学研结合综合示范, 以企业为突破口, 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探索产学研合作国际化道路, 以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项目实施为抓手, 着力引进港澳台、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新资源和重大科技成果流入东莞, 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国际化进程。

3. 建立一套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结合工作评价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

东莞产学研合作需要建立一套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适合实际工作开展的产学研结合的评价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 综合、系统地评价产学研合作及其参与者的工作成效。可以借鉴新加坡、香港的产学研平台建设的经验, 他们的公共服务平台都有一套完整独立的考核体系, 相关负责人的薪酬与其为平台创造的效益紧密联系, 如果完成不了既定考核目标, 将面临严厉的追问机制。这些平台的专家都由政府发放工资。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在产学研合作实践中, 东莞政府可引导企业依据产学研合作的实际情况, 采取多种利益分配方式, 如:按股份分红、一次性转移支付、按销售额提成、混合支付等。政府要引导企业重视研发人员, 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以激励科技人员投入研发的积极性。强制受资助企业制定对科技人员的股权激励政策, 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激励政策, 有利于科技人才将自己的未来发展与企业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产学合作经验总结 篇5

一.开展产学结合教育的实践

1、“订单式”的学生培养

合作之初,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与发展规划对人才储备的要求,我院外语系与蓝山咖啡馆双方签订了“人才订单培养协议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准入门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就“订单人才培养”达成共识,制订出培养标准,并在07级两个专业的学生中通过本人自愿、学校推荐、企业考核,采用书面测试、企业面谈,初步选拔57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班级,针对岗位要求、个人意愿,初定实习工厂和岗位,进行暑期顶岗实习。(2)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成立蓝山咖啡班教学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每周安排出1.5天(周二下午和周六)进行与岗位联系紧密的理论学习,暑假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定岗实习。

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认真分析后,开设了与岗位联系紧密的专题讲座;针对学生到集团不同企业和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事实,采用整体教学和条块教学相结合的办法,使教学内容紧贴企业岗位需求。

共同实施教学。利用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上课教师包括学校资深教授、蓝山有关企业总经理和从我校毕业已担任一定管理/技术职务的学哥

学姐。设置了为期2个月的集中学习时间。

定岗实习,定向培养。暑期,班级学员按蓝山初定的岗位分别到8家下属企业以师傅带徒弟形式进行顶岗实习;9月1日返校进行专业课学习和蓝山班级课程学习,毕业进入工厂定岗实习,企业按照协议约定,与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落实学生就业。

共同管理和评估。“蓝山班”实行学校、企业和学生三重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实施人才质量评估,实行末位淘汰制。

2、“菜单式”的职工培训及教师培养

在合作中,双方发现学院和企业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型组织。学院利用自身的师资优势,为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理论培训。教师经常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专业应用推广等活动,积累教学案例,丰富实践教学经验,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08年暑期有3名年青教师去维科挂职锻炼。我们为蓝山举办了8期的职工培训。

3、互利合作,共建校企服务平台

在合作中,校企双方建立人才(资深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档案,积极开展人才资源共享,资深教师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进行专业培训与指导;企业资深的技术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

二、对高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思考

在前期开展产学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学生实习的安排和组织等方面还不太完善。因此,必须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从实际出发安排毕业实习,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出动手能力强,上手能力快,适应企业、行业需要的职业应用型人才。1.改革课程设置体系

课程设置应努力做到通识课适用、专业基础课管用、专业课能用和实践课好用,以此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酒店专业英语平台下,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模块,即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课模块、专业拓展课模块。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是各个专业方向共同的知识平台,专业方向课是形成专业能力的课程板块,专业拓展课可包括各种实践创新、专题研究、课程设

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为学生搭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改革后的课程设置体系有以下变化:一是减少了专业必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的学分,增加了任选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学分,将人文素质与背景教育纳入了课程体系,通过实践、实验和综合性课程设计培养专业意识。二是针对酒店餐饮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增 加了部分创新课程,培养学生使用专业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专业方向的知识体系构成,造就专业特长,开设了酒店发展史、现代酒店管理等课程,使学生对酒店发展史、企业管理有所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

2、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合作中,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相结合的办法。“请进来”就是双方共同制定实训计划, 共同选编教材, 共同培训教师, 共同管理学生。“走出去”就是在蓝山咖啡馆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一入校, 就带领他们到维科集团实训基地参观, 请蓝山领导进行始业教育,做市场与人才需求报告, 领会就业市场的要求。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定期到维科集团实习。“蓝山班”利用暑期、毕业实习进入工厂顶岗、定岗实习,将教室搬到工厂,让学生以“企业岗位人”的身份去系统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形成了“订单——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再教学——再实习”(定岗实习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 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零距离, 学生与企业员工的零距离”, 达到了校企共同发展的目的。

3.弹性设计和安排毕业实习

过去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后8周,第八学期开学初先上专业课,然后安排学生作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题目大都由指导教师根据专业情况拟订,由学生在校内完成,或是毕业设计题目几年不变,与往届毕业生雷同,这与合作企业用人情况不相符合。为此,我们调整了教学安排,按照教学活动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或者实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根据企业的需要可以初步拟订毕业设计题目及大纲,再由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毕业设计由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指导。学生在相关的岗位完成毕业设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能快速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几点体会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对于英语专业来说,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通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 会支持,特别是企业的支持,而且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也大多集中在企业就业,因此,必须依托企业,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赢得产业支持,寻求自身发展。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上,企业往往更具有前瞻性。让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可以为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稳定宽广的发展平台,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加强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较大程度上的和谐发展。3.有利于校企资源共享

日本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改革 篇6

一.日本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改革

在产学研合作机制初期,日本主要是吸收和引进其他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以弥补自身科研技术短板。随着国家保护主义的盛行,原有的“引进”的产学研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科技创新的需求,产学研合作机制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出现了种种问题,明显影响了国家创新工作的进程。

二.针对产学研机制中存在的矛盾与不足,日本政府进行了全方面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产学研合作空间

过去,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合作场所一般均设在高校,只有在大宗设备不方便运送到高校内时,合作场所才会转到企业。基于此,日本政府在科技研发的各个领域建立了多个“科技振兴局”,拓宽了产学研的合作空间,从而为产学研合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合作基础。依托于科技振兴局,日本各界还创办了《产学研合作杂志》,为产学研合作研究者提供了知识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同时,“产学研合作支持数据库”的建立也为产学研工作者查询和学习最新的产学研相关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2.建立三位一体产学研合作组织

根据2006年日本文部省的调查显示,日本的高新科技共同研究的项目经费在逐年增加,但是平均项目研究费用的却没有显著变化,这表明,近几年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的规模并没有质的突破。因此,日本政府出台了关于了《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计划倡导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组织,领导日本科研事业进步,突破现有阻碍,实现科学技术质的飞跃。

针对于企业,日本政府倡导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窗口,为高校产学研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合作契机。针对于高校,日本政府出台了《产业竞争力强化法案》,积极倡导高校建立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

3.产权利益的划分

在产学研合作机制改革前,日本政府针对产学研合作中的科研成果的产权归属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产权利益的具体分配细节缺乏完善的法律依据,因而挫伤了高校和企业双方的科研动力。因此,在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改革中,日本政府分别制定了关于企业及高校的产权利益的法律规章,保证产学研合作机制中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利益。

基于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权益的保护,日本政府修改了大学专利权益的归属原则,出台了《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将产学研合作研发的科研成果由个人归属变为大学集体归属,使得研发成果能够更多依靠具有更多人力,物力资源的高校,将现金科技及时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发展鼓励研究者转让研究成果。

日本作为我国邻国,其创新发展能力一直处于世界首位,同时,在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行期间,日本政府还针对自身产学研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使产学研合作机制继续引领本国的科研事业发展,协同促进日本的科技发展和创新国家核心地位。2015年7月15日,我国科技部发布了《2015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我国要尽快推进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

现阶段,我国在产学研领域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地位不明确,产学研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现状依然存在。因此,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国际环境中,我国必须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机制工作的推进,将他国经验设融入到我国将创新技术开发建设的国情中,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与制度的完善,实现企业与高校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尽早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转型。

产学合作 篇7

因此, 本文试图从研究的理论视角、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及产学研合作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产学研合作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 归纳其研究进展并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希望能够推动产学研合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并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支持。

1 研究的理论视角

在最初的研究中, 学者们主要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等理论视角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者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视角也在扩展。迄今为止, 除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之外, 产学研合作研究的理论视角还包括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博弈论, 等等。

1.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国家创新体系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源于熊彼特 (Schumpeter) 的创新理论和李斯特 (Friedrich List) 的国家学说。随着创新实践的不断发展, 创新研究开始逐步延伸到国家层面,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应运而生。1978年, 弗里曼在《技术政策与经济业绩: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 并认为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追赶和超越与其国家创新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技术行为因素, 也包括各种制度因素;不仅包括致力于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 也包括政府基金和规划之类的机构[1]。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干预、厂商主导研发以及教育培训系统与独特产业结构的支撑[2], 而厂商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之后, 纳尔逊在对美国创新体系进行研究时, 将国家创新体系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并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分析的核心在于企业、大学与国家技术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 伦德瓦尔等人从微观角度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进行了划分, 并探讨了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997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出版的《国家创新体系》一书强调, 国家创新体系就是政府、企业、学研机构等社会主体就生产、储存、转移以及应用不同类型知识、技能的相互联系的机构系统, 而企业则是这一系统的核心[3]。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强调了政府、企业、学研机构等社会组织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而产学研合作作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中任何部分或环节的缺失都会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 产学研合作不仅仅是指产业 (企业) 、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那些为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撑的政府产业政策以及中介结构的作用也需要加以重视。

1.2 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 (Triple Helix) 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 主要用来解释基因、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 亨利·埃茨科威兹和勒特·雷德斯道夫将该概念引入创新研究领域, 用来分析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 由此提出了三螺旋理论[4]。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类似, 三螺旋理论也强调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 认为政府、企业和大学的交迭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 三方互动是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因素, 在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 三方参与者互相作用, 从而推动创新螺旋的不断上升[5,6]。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特别强调以产业为创新主体不同, 三螺旋理论认为, 大学、产业或者政府都可以成为创新的组织者、主体和参与者, 无论以哪一方为主, 最终都是要形成动态的三螺旋来推动各种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在这个过程中, 三方相对独立但和谐地相互作用、协作创新, 推动创新与区域经济的发展[7]。作为创新研究的新范式, 三螺旋理论强调通过制度设计以及结构安排等加强产学研各合作主体以及政府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流分享, 从而有效提升科技资源的运用效率与效能。

1.3 协同理论

早在1965年, Ansoff就提出了协同 (Synergy) 的概念, 认为协同就是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企业群整体的业务表现。其后, 日本的战略学者伊丹敬之 (Hiroyuki Itami) 进一步将Ansoff的协同概念分解成了“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分, 并认为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系统地提出了协同学理论, 认为协同是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中所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的、整个系统的联合作用。

随着协同思想的盛行, 一些学者开始将协同理论引入技术创新的研究领域。事实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单一主体或单一要素的创新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区域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 这就使得涉及多主体、多要素的协同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研究的必然选择。产学研合作是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等多个领域的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过程。通过产学研合作, 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等不同主体的优势, 而且可以发挥出重要的协同作用, 加速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过程, 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区域以及国家创新活动。

1.4 交易费用理论

1937年, 英国经济学家科斯 (Coase) 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 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 究竟采取何种资源配置机制则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与资源内部配置成本的高低, 而交易费用是获取市场信息、谈判和签订交易契约并在契约实施中监督以及必要时调解与仲裁的费用[8]。之后, 达尔曼从契约过程对交易费用的性质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认为交易费用包括信息成本、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以及执行和控制成本。与此类似, 张五常将交易费用分为信息成本、度量成本和谈判成本三种[9]。为使交易费用的度量更加可操作化, 威廉姆森 (Williamson) 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 从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个方面考察了交易费用, 从而大大推动了交易费用的概念诠释、量化及其实证检验的进展。

作为一种市场行为, 产学研合作在实际中也存在各种交易成本, 因此, 学者们也广泛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来探讨产学研合作问题。例如, 苏敬勤[10]认为产学研合作的交易成本包括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以及主要表现为风险成本的其他成本;类似的, 张米尔等[11]将产学研合作的交易成本分为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三部分, 并认为交易成本对产学研合作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此外, 学者们研究也发现, 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包括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研发成本、控制合作风险与获得知识溢出效应等[12]。

1.5 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 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自给自足的, 所有组织都必须为了生存而与环境进行交换。在与环境的交换过程, 环境给组织提供了关键性的稀缺资源, 缺乏这样的资源, 组织就无法生存并获得发展, 由此, 对资源的需求构成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 资源稀缺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13]。Nohria与Garcia-Pont[14]认为, 跨组织合作形成的动因之一就是为了整合不同组织所拥有的互补性资源。

资源依赖理论部分解释了产学研合作形成的原因, 即通过合作主体之间的联结, 可将不同组织所拥有的互补性资源整合起来, 以获取对关键性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来发展技术创新。事实上, 很多企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在实践中之所以愿意参与产学研合作, 是因为通过这种合作可以有效获取与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稀缺资源和能力, 从而快速地实现创新。

1.6 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组织冲突和合作的主要理论之一。1944年, 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 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 (Oskar Morgenstern) 合作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 书中对经济主体的典型行为特征进行了概括, 并提出了策略型与广义型 (扩展型) 等基本的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从而奠定了经济博弈论大厦的基石, 也标志着经济博弈论的创立[15]。

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学研机构、政府等合作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形成的“非零和博弈”的平台。将博弈论运用于产学研合作研究, 可以帮助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主体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作出正确的博弈决策, 从而实现产学研合作参与主体之间的密切协作和创新发展。目前, 学者们采用博弈论主要围绕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收益分配、报酬激励与风险承担等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16,17]。

2 产学研合作模式

随着产学研合作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实践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呈现出方式多样化和主体多元化的特征。针对这种情况, 很多研究者们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基于分类依据的不同, 再加上研究者们的视角与观点的差异, 不同研究者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彼此相去甚远。

少数的研究者则将探索的焦点转向了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例如, 何郁冰[23]提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往往会受到企业规模和所在行业、企业创新目标、大学研究能力、产学间地理距离等的影响;D’Este等人[2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更多地受到研发人员个人特点的影响, 而较少受到高校等机构特点的影响;谢园园等[25]基于200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229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的研究则表明, 产学研合作程度和政策环境支持程度对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 高新技术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包括联合开发、人才培养等这类交互程度比较高的合作模式, 而企业规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并无直接的显著影响。

3 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指在政策法规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机构通过分工协作, 在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过程中, 系统内外各相关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26]。那么, 究竟怎样的合作机制才能有效推动产学研合作走向成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呢?目前, 学者们关于产学研合作机制的研究已经涉及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利益机制、风险机制、管理机制、道德机制和法制机制等多个方面[27]。

3.1 动力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如何兴起的?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些问题的回答与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有关, 目前已经形成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1种为技术推动 (Technology-push) 观点, 认为合作群体具有更强的科技力量, 因而在创新上优于那些科技力量相对较弱的主体 (企业) 。第2种是市场拉动 (Market-push) 观点, 认为企业是否会主动选择合作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 即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情况, 在供不应求或不存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可以轻松地获得超额利润, 自然也不需要参与产学研合作了[27]。第3种观点则强调技术、市场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驱动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例如吕海萍等[28]研究认为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科技推动以及人才培养等等。对于企业而言, 发展需要、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是其发起或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动力;对于学研方来说, 内在发展需要则是其倡导或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最重要的动力, 其他的动力因素还包括人才培养和已有合作关系。此外, 也有学者提出政府政策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动力, 因为政府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和金融体系等制度和政策环境、成立中间组织以及引入第三方模式,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外部激励机制、改善合作条件, 从而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进行[29]。综上可知, 产学研合作的动力因素众多, 只有在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驱动产学研合作的各种因素的互动作用的基础上, 才能构建高效的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

3.2 选择机制

当某一主体决定发起或参与产学研合作时, 如何选择适宜的合作伙伴就成了最为迫切的问题。毕克新等[27]通过对多个产学研合作案例的总结, 归纳出选择合作伙伴应当遵循共同目标、优势互补与良好信誉三大原则, 其中, 共同目标原则强调合作各方需要相互达成共识, 因为虽然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所处的领域不同, 需求也存在差异, 但是合作者们需要确保商业目标一致以使产学研合作朝着相同的目标前进;优势互补原则强调组织在选择合作伙伴前需要了解对方是否具备自身所没有的资源能力, 因为对于企业来说, 其优势在于资金、设备与市场信息等, 而学研方的优势在于科技信息、实验仪器以及科研专家等;良好信誉原则认为组织应与具备良好信誉的对象建立合作关系, 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并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此外, 选择机制还包括对合作项目的选择与评估, 以及根据合作项目类型选择匹配的合作模式, 等等。

3.3 利益机制

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之后, 合作各方常常因为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或者合作失败, 因此, 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促进产学研合作成功且持续发展的关键。那么, 如何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 实现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以及风险承担呢?罗利等[30]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需要遵循互利互惠、结构利益最优以及风险与利益对称3条基本原则, 强调不仅要确立利益分配的最优比例结构, 还需要采取合适的风险补偿措施。孙雷[31]则对产学研合作中技术成果的归属和分享进行了探讨, 认为经济利益的分配会对产学研合作的长期性与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对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及共建实体3种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析, 进一步认为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是产学研合作良性发展的关键。此外, 还有学者提出, 产权问题是利益机制的根本问题, 产权关系不清引发的利益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例如, 董静等[32]以上海企业为调查对象, 从企业视角对造成知识产权纠纷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契约完备度、组织灵活度、合作交流程度、合作时间长度、中介参与度以及合作经历对缓解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障碍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其中契约完备度的影响最为突出。

3.4 法制机制

为了保障产学研合作最终目标的实现, 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对产学研合作具有直接的保障和推进作用, 同时也对产学研合作的经济、政治、科技、思想文化等环境条件也有直接的调整作用。近年来, 随着国家整体科技创新政策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变迁, 各级政府逐渐加大了支持产学研合作法律政策工具的采用, 相应出台了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法规政策。胡冬雪等[33]认为, 目前我国既有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性法律, 也有相关的商事组织制定、契约制定与知识产权制度等法律规范, 还有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法律政策综合确定了产学研合作的大方向。与此不同, 瑞春[34]认为, 虽然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关于产学研合作的法律和政策并在不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整体来说法律体系依然不健全、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促进、引导、规范和保障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

另外, 产学研合作机制还包括风险投资机制、治理机制、管理机制, 等等。应当说, 产学研合作包括多种机制, 每种机制都是不可或缺的,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构成了整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因此, 深入探索各种不同机制之间的协同和互动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应当是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未来研究方向。

4 结论与展望

迄今为止, 国内外学者基于国家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与博弈论等不同理论视角对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就产学研合作模式、合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获得了诸多的创新成果。然而, 现有的研究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不足:

(1) 目前大部分研究所采用的理论视角单一, 缺乏综合的理论视角。应当说, 无论是国家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或者是资源依赖理论与博弈论, 这些理论都有其合理的一面, 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部分解释, 但无论如何, 单一而非综合的理论视角很难对产学研合作创新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也难以为产学研合作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2) 研究者主要关注了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类, 而较少注意到影响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也少有考虑在特定情境下如何选择最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甚至, 基于研究视角与分类标准的不同, 不同学者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也有很大差异, 自然也无法为相关主体选择适当的合作模式提供科学指导。

(3) 更多地关注各种不同产学研合作机制, 如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利益机制、法制机制等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影响, 而较少深入考虑这些机制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综合作用, 因而无法为实践中最佳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提供有效的指引。

(4) 欠缺考虑中国不同区域制度环境差异与市场分割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的重要影响。转型经济时期, 中国制度环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不同区域之间的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 不同区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尤其是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处于多个不同的区域时, 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可能会更为复杂。

针对以上不足展开全面深入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产学研合作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具体包括:

(1) 产学研合作综合理论视角的构建应当是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事实上, 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在本质上是一个多层面与多维度的研究, 因为产学研合作不仅涉及可能处于不同区域制度环境的企业、学研机构以及政府等多个主体, 而且其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深度与合作广度也可能存在极大的差异, 因此, 在综合国家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博弈论等多个理论视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能够全面深入地解释产学研合作的综合理论视角是未来产学研合作理论探索的重点。当然, 产学研合作综合理论视角的构建既依赖于研究者对于产学研合作实践的充分了解, 更依赖于研究者对于相关理论视角的深刻理解, 以及对产学研合作多种机制之间互动与协同影响的细致把握。为此, 我们需要在有机整合现有相关理论形成产学研合作初步的综合理论视角的基础上, 大量开展针对典型产学研合作的多案例比较研究以及大样本企业的实证研究, 从而构建出能够合理解释产学研合作的理论视角。

(2) 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的合适标准, 在此基础上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科学分类, 并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相关研究建立一个可以比较的分类基础;同时, 全面考察影响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揭示多种因素交织影响下 (特定情境下) 的最佳产学研合作模式, 从而为实践中产学研合作参与主体究竟选择何种合作模式提供具体的指导。

(3) 在全面理解各种产学合作机制, 如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利益机制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机理之后, 深入考察这些合作机制是如何交互并综合影响产学研合作的过程的, 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能够更好地解释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机制。

(4) 通过比较中国不同区域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方面的差异, 考察区域制度环境差异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的影响, 尤为重要的是, 通过对同区域与跨区域的产学研合作的比较研究, 探索中国转型期的独特情境———区域制度环境差异对各主体参与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影响, 为产学研合作理论的中国本土化与情境理论化发展提供支持。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 然而目前产学研合作研究在合作模式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未打开的“黑箱”。从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三个方面对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在此基础上归纳该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淮安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篇8

一是务实排查技术难题。充分发挥科技部门向企业选派的科技政策辅导员的作用,深入企业和企业老板及技术人员一起排查。对有些因不了解外面的先进技术而找不出难题的企业,将通过组织带领他们到先进企业去参观考察等办法,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对有些因难题涉及企业秘密而不愿透露、不愿公开的企业,将采取与企业个别交流等务实办法,打消企业的顾虑,了解到企业的真实需求,从而为帮助企业真正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是务实开展产学研合作。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将组织带领企业,带着技术难题,广泛开展与高校院所的对接、洽谈,努力达成有实质内容、能解决具体问题的产学研合作。

三是务实解决技术问题。积极引导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以务实的态度解决技术问题。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解决的效果如何,归根到底让企业说了算。在活动结束后,市、县科技局的同志将经常深入企业,跟踪了解问题的实际解决情况,对活动效果做出客观评估。

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策分析 篇9

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 产、学、研各主体为实现各自的组织目标, 对科学技术、资金、设备、人才等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产出的合理分配。产学研合作作为科技、教育与经济一体化的特定表现形式, 在其不断发展和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合作模式。

1.1成果转化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期, 由于体制等原因, 大学和科研单位开发的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在这种情况下, 产学研结合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方式之一就是促进大学和科研单位的成果向企业进行转化, 即所谓成果转化模式, 这种模式的作用是将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 并帮助企业将技术投入生产, 形成生产能力。然而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产学研结合形式成功率较低, 一般不到20%, 主要原因有: (1) 企业难以承担巨额的科技成果转让经费; (2) 企业内部技术力量薄弱, 承接能力差。因此这种结合模式常常陷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效益”的恶性循环, 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 另外, 由于这种模式仅仅采取单纯的技术转让, 很难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也解决不了企业的根本问题。

1.2项目委托模式

当某项技术或成果存在市场机遇, 而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较弱时, 企业以项目 (课题) 的方式将所需的技术委托给大学和科研单位进行研究开发, 即项目委托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依靠外部力量获取所需的技术或产品, 及时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获取销售利润;同时, 大学、科研院所也可获得相应的收益。不足之处是该模式并不利于企业自身研发能力的提高, 企业并不能完全掌握项目核心技术, 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同时, 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随着项目的完成而结束, 是一次性合作, 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委托方与被委托方管理人员之间可能会存在不信任、不配合的问题。

1.3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技术更新越来越快, 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使得企业对员工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解决企业人才不足, 企业寻求高校、科研机构为其在职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基此, 产生了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有利于合作双方相互交流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有利于企业建立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机制, 有利于大学或科研院所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找到新的研发方向。但这种培养模式形式过于单一、合作动力不足, 因此该模式应用较少, 发展也较为缓慢。

1.4合作研发模式

该模式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科研人员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研究项目, 工作地即可设在大学或科研单位, 也可设在企业。该合作研发模式的项目技术含量较高, 任何一方都难以独立完成, 合作对象主要为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 合作中双方或多方共同进入整个或某个阶段的开发过程。该模式优势在于较好地体现了优势互补效应, 结合度较高, 抗风险能力较强, 风险机会较小。合作研发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作伙伴的正确选择、风险责任的明确划定、利益分配的合理安排。

1.5平台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产学研各方共建、共享研究平台。具体表现为通过共建实验室、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共建研发平台等途径促使各方优势资源的有机结合, 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提高各方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实力, 是一种长期型的战略平台。其特征有:各方之间的权、责、利关系较为明确, 能够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各方在技术、人力等条件上相互依赖和互为补充;各方有共同的发展战略和利益目标;该模式一般具有较长期的合作关系。其优势有:该模式能够很好的实现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协同研发;信息传递速度快, 沟通及时有效, 学习能力强, 组织冲突少;同时, 这种合作模式的抗风险能力很强, 共赢度高, 持续时间长,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合模式。

1.6战略联盟模式

这种模式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本着“互为依托、精诚合作、务求实效”的原则, 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建立合作创新、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从而形成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各方重点围绕成果转化、科技攻关、高新技术产业化、决策咨询、人才培养、技术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主题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 并在契约的规范下合作进行研究和开发。其优势在于产学研联盟的结合度高, 交易成本较低, 技术创新能力强;能有效促进合作中各要素与资源的综合利用;具备较为持久的发展潜力, 联盟成员之间互动性强。

2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目前, 在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中, 还普遍存在利益分配不合理或难以达到合理分配的问题。利益分配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利益分配问题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产、学、研合作各方之间, 由于各方对技术价值的看法不同, 各方的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 从而影响了合作的进程, 有些甚至因此中止了合作。二是在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内部, 由于研究方内部利益分配的问题, 造成内部人员的流动或研发人员积极性不高, 常使研发工作不能按协议完成。实践证明, 产学研各方以技术、资金等投入要素为股本, 在以后企业营运中按股分红是较为合理的分配机制, 它是按产品的一定比例收付, 且是在成功商品化后由利益驱动将双方捆在一起, 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关系的良性发展。但在执行过程中, 计算、检查、监督较为复杂。

2.2研究成果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目前大多数科技成果处于基础研究和实验室阶段, 距离市场较远, 即使一些成果通过了鉴定或小试, 也无法实施产业化, 与企业期盼的科技成果能够快速进入市场、产生经济效益不匹配。技术成果成熟度不够也是导致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10%左右,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80%) 的主要原因。因此, 提高成果技术成熟度, 使之具有产业化基础, 并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是产学研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2.3融资渠道不畅, 合作资金不充足

融资渠道不畅, 资金缺乏, 是产学研联合过程中主要问题之一。从国家层面看, 目前尚无用于支持产学研合作的专项拨款, 缺乏稳定的产学研合作资金来源, 与此同时,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金不足, 缺乏中试基地, 企业缺乏科技与开发资金, 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对策:设立政府对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大己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火炬计划”等项目基金的支持力度, 使之真正应用到科技创新中。

2.4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产学研合作是各自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的独立单位之间的合作, 它们牵扯面广, 涉及到教育、企业、科研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各种利益关系。因此, 需要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和协调各方关系, 保证合作的成功。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技术市场管理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 各地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章, 但还很不完善, 可操作性不强, 在实际过程中很难实施, 尚需进一步完善。

2.5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体制机制不顺

产学研合作领导管理体系条块分割。一方面产学研合作各方都有自己的政府主管部门, 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都希望推进产学研合作, 但又都希望保护自己所属基层单位的利益。另一方面, 经贸系统、科技系统、教育系统各自运行机制不尽相同, 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机制, 如管理机构、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政策等都不尽完善, 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形式来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2.6产、学、研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对产学研合作的成功至关重要。由于技术能力、经营能力的信息分布不对称、信息交流不完全, 产学研各方彼此的私有信息无法掌握等原因, 都会给各方的理解和沟通带来障碍。信息不对称问题, 首先体现在技术价值的评估上。由于技术交易的自身特点, 即信息分布的不对称、信息披露的不完全, 易造成双方对技术价值看法不一, 给合作带来困难。有许多产学研合作最后的失败, 大多是由信息分布不对称造成的。因此, 政府加强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工作, 多搞洽谈会等多种形式的牵线搭桥, 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保障。

2.7中介服务职能有待健全

产学研合作不仅需要体制、机制、政策上的衔接, 还需要中介的粘合, 然而, 我国产学研中介服务职能还有待健全。目前, 为产学研提供中介服务的主要有技术转移中心、产学研合作网等, 但是, 还远远满足不了产学研合作对中介服务的需求。对成果的价值评估、风险分析、市场调研、推进产业化, 并提供各种后续服务, 这些深入的、专业的、周到的服务是目前中介机构所难以提供的。因此, 完善和提高中介服务职能也是形成与开展产学研合作值得关注的。

2.8合作各方自身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产学研合作各方自身管理体制不完善也是阻碍产学研合作顺利开展乃至达成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 当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评价制度存在严重的“重学术论文轻经济效益、重纵向课题轻横向课题”的现象, 这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许多教师、研究人员都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争取国家项目和发表科研论文上面, 而对参与企业技术开发或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兴趣则不大, 从而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及顺利推行。无论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还是政府, 均无一定的管理机构、管理程序或共同管理的制度和政策, 使这一环节成为真空地带。因此, 产学研合作各方要有全局观念, 健全自身管理体制, 才能使产学研合作顺利开展并达到良好效果。

3结语

江苏产学研合作发展思考 篇10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地方政府,合作模式,对策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合作, 是优化资源整合的一种先进模式, 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的形势下, 地方政府如何发挥其政府职能, 引导和促进产学研合作, 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经济效用, 调整产业结构, 提升地方政府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 充分研究产学研各主体在合作中的职能作用, 为江苏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转提供指导, 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各方促动和参与下,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 取得较大成绩。江苏在全国率先与“两院两校两部委一系统”开展战略性合作, 努力为全省企业搭建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中科院85个应用类研究所全部与江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合作项目近1, 000项, 占中科院与全国地方合作总量的1/5。新建的苏州纳米所、生物医学工程所、常州先进制造业中心及连云港清洁能源中心等初具规模, 江苏各地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单位的合作不断深入。随着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产学研合作逐步由国内走向国际。在江苏省科技厅推动下, 江苏产学研工作由省内国内合作向国际合作的更大范围合作转变, 推出一批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 每年实施国家和省级的国际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以上。为进一步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撑和引导, 2008年12月, 省政府又设立了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 主要用于支持江苏重大创新载体建设、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建设三个方面。在实体型合作平台方面, 江苏省已有一大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起全面合作、相对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实体平台。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江苏省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1个, 比较注重涉及国计民生的一些基础科技标准的建立和监管;二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 江苏省已经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2家, 其中国家级13家, 如依托南京工业大学建设的国家生化科技研究中心等;三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 江苏省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76个, 如东南大学科技园已有入园企业126家, 其中以东大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组建的高科技企业21家, 校企联合研发中心46家。截至2011年底, 江苏省各级政府与全国知名科教单位已签订全面合作协议315项, 成立各类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等工作机构253个, 每年政府投入的产学研专项经费超过14亿元;全省企业已与国内941家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实施各类产学研项目20, 000余项。江苏省已建立综合集成的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高校院所与地方共建大学科技园和研究院、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共1, 800多个。南京“软博会”、无锡“工业设计博览会”、常州“制造技术展洽会”、苏州“电博会”、连云港“中科院高技术对接会”等地方产学研活动各具特色。产学研合作加速了国内外创新资源不断向江苏省内集聚, 提升了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江苏产学研深入合作的障碍分析

(一) 法律政策不健全, 相应措施不健全。

从法律法规制定的现状来看, 目前, 我国还没有出台针对产学研方面的专门立法, 相关规定大多分散在《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技术创新的法规中, 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 企业和高校关心较多的“共同研发的关键技术的保密”等相关问题在现有法规下就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从相关的财税政策来看, 虽然国家或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措施, 但基本局限于税率优惠与定额减免, 没有形成税收优惠、加速折旧、技术开发基金、对无形资产及研发费用列支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优惠政策, 造成对事前研发支持不够, 易产生“技术空心化”现象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分散而缺乏针对性等。

(二) 合作双方信息交流有限, 道德风险影响严重。

从合作双方信息交流来看:一般项目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高新技术博览 (交易) 会、政府主导的校企见面会、科技厅 (局) 组织的项目招标会、业内同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 但成交率高、效果好的项目来源一般来自政府牵线, 项目合作双方间则缺乏有效地沟通。企业认为, 一些项目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较窄, 可选的高校就那么几家, 较为熟悉, 无需花人力、物力去了解, 再加上他们眼中的高校, 诚信度较高, 不必去做详细的资格审核;高校也认为, 在项目未形成之前, 根本无法进行事先的考察, 也就缺乏对企业的充分了解。

从道德风险方面看: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和交流的不完全, 在合作伙伴选择时, 没有细致深入的选择程序, 带来一定的选择风险;在合作伙伴选择后, 还要面临着诸如合同不执行等违约风险。例如, 一些企业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双赢, 在获得或学习到对方的关键技术后, 就过河拆桥或在财务上做手脚, 没有给足高校或科研院所应得的报酬, 或者与它们预期收入相差太大;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研发快要成功、预期利益越来越大时, 也存有违背合同规定、不肯将成果转让给企业而是自己办个公司单独干的问题, 损害企业利益。

(三) 合作资金投入不足, 融资渠道不畅。

资金是维系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纽带, 资金的缺乏和融资渠道的单一已成为影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一大障碍。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校来说, 它们是事业单位, 自身并不具备自我转化的资金能力和实力;而对于企业来说, 尽管国家和地方设立了一些专项基金支持产学研合作, 但支持有限, 主要仍来自企业自筹, 面对承担高投资、高风险的巨大压力, 企业对很多高新技术成果只能望而却步。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 能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进行研究开发已非常不易, 用于产学研合作的就更少;对金融机构来说, 它们对风险的规避非常敏感, 一般不愿对风险较大的合作项目提供资金, 再加上现阶段我国的风险投资机制尚不健全, 资金来源渠道有限, 导致产学研合作项目从基础性研究、中试到产业化各个环节都存在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

(四) 缺乏专门的产学研合作协调机构。

从部门协调方面来看, 由于产学研合作的涉及牵扯面广, 关乎企业、教育、科研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各种利益, 由于缺乏一个协调三方关系的专门机构, 导致合作的各方缺乏长期约束力和推动力, 这种缺陷导致大家都缺乏一个长期预期。由于缺乏一个固定的机构及制度安排, 这就导致, 如果政府强势一些, 主要领导重视, 这种协调就能够进行的比较顺畅, 但一旦出现人事变动, 这项工作重视程度下降, 协调立刻就会困难重重, 因而, 缺乏一个专门的协调机构, 会是制约产学研发展的重要障碍。

三、江苏产学研合作发展对策与思考

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 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求非常迫切, 这对江苏省各地方政府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机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来源于效率的提高, 技术的创新, 产品技术含量增加, 这势必需要产学研合作才能完成。江苏作为教育大省, 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当前经济全球化、开放化、协同化的规律要求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必须主动开放与合作, 其本质就是要求产业和学科双向整合, 形成兼顾产业和学科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格局的不断变迁。

(一) 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政策环境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 针对国内有关产学研合作法律的相对分散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建议在对现有相关法规政策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江苏省产学研合作促进办法》, 对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各方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以及优惠政策等做出明确规定。然后, 在此基础上, 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法规, 从而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开展打造一个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严格、市场平等竞争的良好法律环境。

2、规范产业政策制定程序和完善保障制度。

江苏各地区制定的产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过多依赖行政手段, 以审批手续为主, 缺乏必要的法律保证手段, 因此应提高政府在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运用财政税收手段、金融手段、信息手段、法律手段的能力。其次, 要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合理分布生产力, 实现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三, 产业政策的制定关系宏观经济中长期的发展, 涉及各方的经济利益, 因此要认真分析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研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高制定产业政策的针对性;要加强对不同产业发展前景的预测研究, 准确把握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发展趋势, 增强其预见性;要进行科学论证和民主审议。第四, 在实施产业政策过程中, 应建立保障制度, 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立产业政策的监督、检查及评价制度, 对产业政策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分析, 并根据经济形势、产业结构的变化, 提出相应修改建议。

3、设立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发展, 可建立国家、省、市三级政府产学研组织管理机构, 并赋予机构较强的协调功能。机构的组成要由政府机关有关部门、重点科技企业、高校、研发机构组成, 在职能上要发挥好产学研各环节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为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和吸纳提供活动场所, 定期公布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协助高校、科研院所选择研究课题, 或接受企业委托组织科研攻关、开发新产品, 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科学论证和优质服务。

(二) 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

1、转变合作理念, 找准自己的定位。

从高校来说, 要更新与转变对产学研工作的观念, 充分认识到只有建立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 才能使得科研人员站在社会的最前沿, 最直接地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和科研开发的要求, 推动学科发展, 使产业化为学科建设服务, 将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变为转化科研成果的“通道”。从企业来说, 不能过于急功近利, 应有战略眼光, 毕竟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了我国绝大部分科研力量;要主动与相关的科研机构开发新产品, 勇于分担合作的风险, 快速将捕捉到的市场信息反映到研发合作中, 促使创新产品尽快投入市场, 抢占先机。

2、实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方式。

要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 实现分层次、分阶段的风险责任, 谁投资多谁收益大, 谁决策谁负责, 谁影响了项目的进展谁负责, 谁承担风险大谁收益多。例如,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相应创新成果的市场适应性风险就应该由企业承担, 但企业可以把高校和科研机构向生产领域和市场方向推进, 在分配中减少先期技术转让费预付的金额, 采取提成、技术入股、技术持股的分配办法, 将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得的报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 减少企业的风险压力。同样, 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可以把企业向研究开发的源头方向推进, 让企业尽早参与研究开发, 分担研究开发费用和风险。

(三) 构建社会化的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

1、完善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联合信息网。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手段, 完善面向全社会的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网, 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发布, 并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咨询评价系统, 为产学研合作各方提供合作项目的技术性、先进性、科学性、经济性和价格参考资料, 也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互了解提供共享平台。最终, 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一个集咨询、检索、申请、评估、审批、交易、招聘、投融资、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官方权威产学研联合服务平台。

2、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

要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 充分发挥其技术服务、技术评估、技术经纪及信息咨询等职能, 具体包括:统一制定中介服务机构的标准, 对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定期资格认定和复查, 实施动态化管理, 以引导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中介机构人员的培训和规范化管理,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变简单服务为多方面服务。

3、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要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完善产学研合作中个人和企业信用联合诚信系统, 建立科技、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管理、产权交易等部门对科技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创立适合的信用评级体系, 为产学研合作奠定良好的信用基础。

(四)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在全社会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大学、金融机构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1、要加大政府的投入。

通过采取硬性措施, 确保每年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高于年财政支出增长, 并严格规定科技投入预算资金中要有一定比例用于产学研合作;同时, 省市级政府应该分门别类建立产学研合作基金, 不仅对重点产业、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项目进行支持, 提高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资金投入的专项性和稳定性, 还应该关注不同类型的企业、大学的合作, 以及他们在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化等不同方面的资金需求, 对他们进行资金支持。指导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加强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支持, 设立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专项贷款, 对不符合专项贷款条件但对前景较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融资条件适当放宽。

2、要加大企业投入。

通过经济杠杆手段鼓励企业增加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 确立企业在产学研多元投资体系中的主导性。同时, 积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以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减免企业用于科技研发资金的税收。

3、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困难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体系不完善、资金缺口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只有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体系, 才能弥补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身筹资、国家财政支持、私人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之间的空白。一方面要鼓励、引导风险投资, 探索风险投资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机制和种子基金投向产学研合作企业的办法, 出台相关风险投资补偿管理办法, 建设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风险转化评估体系等;另一方面要争取银行等金融部门参与和支持产学研合作, 保证产学研急用资金及时到位;要积极吸纳国内外企业、知名人物等社会各方的投资, 建立产学研合作基金或成立风险投资公司, 使产学研合作向多元化投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红梅.产学研合作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以常州市为例.上海交通大学.2011.

[2]李洁, 朱佩枫, 熊季霞.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政策体系现状及政策创新研究.科技管理研究, 2011.17.

[3]张远鹏, 曹晓蕾.着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对策[J].群众, 2012.6.

[4]熊季霞.江苏省产学研合作主要模式及发展对策[J].经济与管理, 2011.7.

高效产学研合作的三个前提 篇11

事实上,英特尔早在2008年就与微软、加州伯克利以及伊利诺斯州大学开展了并行计算的合作研究。2008年3月,我们和微软以及当地州政府一起向这两所大学的通用并行计算研究中心共捐赠了2000万美元(注:每年两个公司各出100万美元,州政府配套资金200万美元,共投资5年),用以解决多核处理器编程的难题。这是一项非常高效的产学研合作,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这个项目开始前的一些故事,以及我对高效产学研合作的一些看法。

首先,合作的目的一定是要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当时我们认识到多核必将成为未来处理器的主流,以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计算需求。比如当你路上遇见一个熟人,却怎么也想不起他的名字时,只要用手机一扫,它就能赶在你给他打招呼前,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向你提供他的名字和相关资料。但类似于这样的应用需要极为强大的运算能力,光靠硬件的提速显然是解决不了的。我们当时遇到的挑战便是如何使软件的运行速度跟上多核处理器的发展。加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计算机专家Katherine Yelick指出,实现软件在未来的快速运行,就一定要借助于并行编程技术。基于这样的技术需求,我们才选定并行计算作为课题。其次,合作各方一定要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像英特尔研究院这样的工业研究院自己并不从事非常前沿的“原始”创新,因为大学、研究所往往在这方面更有优势。工业研究院要从学术机构创造出来的前沿科技成果中,找到有商业前途的、适合卒公司的技术。比如,2006年的时候伯克利大学就发表了关于并行计算的白皮书,指出现有串行编程模型在迎接多核时代到来时将面对的挑战。因此我们和微软希望借助与伯克利在并行计算上的合作研究,充分挖掘多核处理器的潜力,为消费者创造更佳的计算体验。

另外,在选择合作伙伴上一定要充分沟通并开展严格、公平的审查。当时,我们和微软各四个人,组成了一个八人委员会,一起与来自加州伯克利、伊利诺伊斯等25所高校的教授讨论,审查他们提交的方案。这些教授都非常知名,但在审查过程中,他们也得像论文答辩一样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经过反复筛选,我们留下了五所大学进入最后一轮审查,最后挑了两所进行合作。有趣的是,里面有很多教授与我平时都是朋友,没有人选的自然对我很有意见,但大家也都能互相理解。

传统产学研合作的观念误区 篇12

误区1:将企业和教育的社会角色完全逆转, 违背了彼此发展的客观规律。众所周知, 企业界和教育界属于社会群体的两个不同分支, 他们彼此分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企业关注的是自身效益的提升, 属于赢利性事业;而教育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的程度, 属于公益性事业。诚然, 企业需要为其量身定做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才能快速的融入企业, 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教育同样需要企业接纳自身培养的人才, 这样的教育才具有意义。但这决不意味着需要逆转教育和企业的角色, 由企业直接投资来兴办教育, 或者由教育直接投身企业参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因为企业和教育教学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也就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 盲目逆转二者角色, 只会让两者都走向失败。再者, 企业关注的是经济效益的提升, 所以它的所有出发点都是为了盈利的目的, 它培养的人才更多的关注是否适合自身需求, 而不会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当然这不是教育所希望看到的。企业和教育管理面对的是不同群体, 企业面对的是生存追求者, 而教育面对的是知识获取者, 因此管理方法不可能一样, 现在许多企业投资兴办教育或者许多高校投资兴办企业, 真正成功的是少之又少。在激烈的竞争中, 企业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发展, 更多的关注市场供求的变化, 而没有更多精力去顾及没有直接利润的教育事业。因此, 必须要求企业站在第二方的位置, 他们可以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资金, 而不应该独立兴办教育, 也不应该直接参与教育的管理。另外, 高等学校是否应该参与企业管理或者直接投资兴办企业呢?答案也是否定的。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 但是并不具备兴办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功能。他们能够产生科学研究的成果, 并具备科研成果推广的功能, 但是不具备将科学成果大面积生产并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他们不熟悉市场规律, 不了解企业管理, 不懂得经营之道, 当然不能有效地经营企业。而且让学校和教师参与企业的管理, 往往会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经营效果, 会把更多的精力投身到企业管理中去, 从而丧失教育的主要目的, 影响教育培养人才的效果, 最终会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此外, 将企业和教育的社会角色完全逆转, 将会丧失企业的自主权利。我们知道, 企业生活在一个竞争的环境, 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 随时调整经营管理的策略。但是传统产学研道路过分强调学校和企业的联合, 却没有充分认识到, 企业和学校是两个不同的主体, 他们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能。过分让学校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 不仅不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律, 而且也使企业受到过多的不切实际的干预, 从而使企业失去竞争的动力, 而成为学校的附庸,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其有害的。

误区2:传统产学研过分关注科研成果的产生, 但往往忽略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过去的科研往往存在这么一种怪异的现象, 研究者将研究成果研究出来之后, 就往往局限于实验室等狭小的领域, 有的甚至将其束之高阁, 这就使得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的高校科研, 多年来重理论、轻开发, 重研究、轻推广, 许多成果依然中看不中用。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 前些年在重要技术领域, 国外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占比在九成以上。在过去的产学研道路发展过程中, 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理论和成果的产生, 却忽视了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造成了一种本末倒置的局面, 使得大量的科研经费并没有产生真正的生产力。更为可悲的是, 在科研领域, 对科研理论成果缺乏一个定性的评测标准, 致使诞生了不少不符合实际的理论。当然, 在这里我们不是说基础研究不重要, 事实上,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等重要, 应用研究要以基础研究的理论成果为依据, 基础研究要为应用研究提供指南。唯有如此, 科研成果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误区3:传统的校企联姻, 停留在一种短期合作, 缺乏长效机制。由于传统的校企联姻中双方主体站在两个不同的立场, 学校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获取必要资金以及自身科研成果得以转化而参与到这个联盟中来, 企业是为了盈利而参与到这个联盟中来, 因此双方出发点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种不同的目的, 致使学校和企业双方都无法把彼此的合作当成一种发展的战略部署, 而是局限在一种短期的利益联盟, 他们往往在单项、短期、有限合作中寻求利益的平衡, 一旦利益平衡被打破, 这种合作就会瞬时瓦解。因此, 过去的这种模式无法形成一种长效、稳定、共赢的合作机制, 当然对于彼此的发展是不利的。

误区4:传统产学研合作缺乏必要的合作资金。产学研合作是一种科技发展的有效道路, 但是要建立一种完备的合作道路, 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国外一般都有专门的合作基金以供这种道路的良性发展, 如美、英、日等国设立的“科学基金”、“教育与工商业联合基金”、“教育与企业合作奖励基金”等。但是在我国, 目前还没有建立用于支持产学研合作的专项基金, 因此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源。已经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火炬计划”等项目基金, 由于是以企业为中心, 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 在研发费用的划分、利益分配等方面, 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目标价值相差甚远, 因此无法达到三者的平衡, 这也就是过去的产学研合作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的重要因素。

误区5:传统产学研合作中, 学校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尽管传统产学研合作过程中, 学校已经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学校管理和人才输送当中, 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仍然盘踞在学校中, 并时时刻刻影响着学校的各类行为。从人才的培养到专业课程的设置,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 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尽管关起门来办教育的思想已经得到改观, 但是传统思想仍然限制了市场效应的发挥, 以市场机制为合作基础的校企合作受到传统思想的严重挑战, 致使这种合作无法充分发挥双方优势, 形成互补。

上一篇:新型孝文化下一篇:垃圾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