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治

2024-07-15

农村政治(通用12篇)

农村政治 篇1

一、农村标语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重要载体

有人认为:“农村里的标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政治标语、商业标语和行政标语。政治标语是指过去革命和运动年代残留下来的具有较强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口号;行政标语主要是指用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昭示基层政府行政行为和措施的一种权威性宣传口号。”本文探讨的农村标语是 政治标语和行政标语。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农村标语必须同时符合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 农村标语承载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且能为教育者所运用。农村标语是公权力的主导价值观和政策主张的体现,它承载了国家和社会的目标,农村标语传达的精神内涵是要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同时,农村标语的内容具有影响广大农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规范其行为的作用,所以农村标语承载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原则和内容。农村标语营造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改变着人们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因此,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农村标语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 农村标语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一种桥梁,而且主客体之间在这种联系中发生互动。首先,农村标语不仅仅是要规范广大农民的行为与道德,而且还要求公务人员作为教育者应该起到榜样和表率的作用,这样的教育者才更加具有说服力,才能够使得农村标语所传达的精神深入被教育者之中并为被教育者所接受和积极遵守;其次,农村标语从过去的粗暴生硬的风格渐渐向现在的日趋人性关怀的风格转变, 也体现着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一种互动。以前的农村标语中不乏“宁可血流成河,不可超生一个”、“宁可家破,不可国亡”、“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等暴力标语,这些标语使得农民群众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如今的农村标语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近几年新农村建设、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标语以及宣传优生优育、勤劳致富、村级民主的标语在农村随处可见,深刻地反映了农村标语正朝着人性关怀的方向发展。

二、农村标语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目标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作为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依据地位这个标准来划分,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可以分为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然而具体目的则是多种多样的。中国 共产党在不同的领域,具体目的是不同的,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具体的目标导向。例如,在经济领域,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等标语; 在安全教育领域,提出“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等标语;在环保领域,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等标语。这些不同领域的具体目标是不一样的,但它们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若不以根本目标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性质极易发生改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目标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农村标语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农村标语不仅要包含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还要倡导新时期的农民应该具备法制观念、民主观念、平等观念等。同时也要与时俱进, 也要向农民传递时政信息,例如农村标语也在大力宣传文化兴国、弘扬“中国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农民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之一, 作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对象, 农村标语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农民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人格品格等的培养,使其成为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份子,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标语的价值体现

农村标语作为党和国家价值取向和政策主张的高度概括,具有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育人功能,因此农村标语对农民群众的行为规范、人格品质、价值取向等具有积极的影响, 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路径,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农村标语的内容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还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政治目标,以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现实目标。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新农村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非常重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农民群众的精神素质, 增强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建立和谐 的人际关系,使农民群众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

农村标语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一,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农村标语离开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些空洞的文字,只有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让农村标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农村标语的价值寓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

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着农村标语发挥作用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调节农村社会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等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开展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和谐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农村标语的拟定要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

首先,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要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有利于农民群众形成益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价值观, 有利于农民群众提高对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体现在同一个地区农民之间收入、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又体现在各个地区的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内部日益分化为个体私营业主、农业劳动者、外出打工者、农村企业职工、农村企业管理者等阶层,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随之复杂化,这就更加需要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样才能凝聚农民群众的斗志,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因此农村标语不能放松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力宣传。

其次,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农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农民群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改革开放 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其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爱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凝聚农民群众的斗志,把这种热情与斗志转化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思想共识与实际行动,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的巨大合力,是历史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第三,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农民群众适应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新环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是一种开放式地表述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农村标语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形象化、生活化,将它内化为自身价值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农村标语可以与图画相结合,例如笔者在农村里看到这样一条标语———只写了一个“孝”字,下面配了一个画面,即一个儿子再给年迈的父亲洗脚。这种宣传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能够让观看者内心有所感触与认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摘要:农村标语作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稳定性、概括性以及思想教育性的特点。本文以农村标语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关联性为切入点,说明农村标语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切实地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握好、用好农村标语这个工具。

关键词:农村标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联性

农村政治 篇2

赫山街道办事处杨朝霞

党的十六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解“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对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决策和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村务民主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有效措施。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是贯彻依法治国方针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诸多矛盾和问题、密切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形式。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村民自治的实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宣传不到位,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理性民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五四运动算起,民主启蒙在中国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商品经济的落后、封建专制遗毒的存在,中国人民的理性民主意识不强,专制、非理性和无政府主义等观念仍阻碍着民主的传播和建立。从干部的角度讲,有的人没有认清民主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专制史的彻底否 1

定,需要作出巨大的、艰辛的、长期的努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民主是创新的机制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民主进程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振兴。有的基层干部把民主作为自己集权统治的一种策略,摆脱不了专制意识的影响,控制甚至歪曲民意,把神圣的民主看作是可随意篡改甚至是实现集权的工具。从群众的角度讲,既受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又有无政府主义的意识存在,缺乏理性民主观念和系统的民主理论教育,在这种情况下给予民主权力,会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受集权影响,漠视民主。不相信真正民主的存在,认为一切都是集权者骗人的把戏,不看重自己的民主权力,人云亦云,或者滥用权力,致使宝贵的民主权力失去意义甚至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别人赚取权利的工具。二是非理性民主。鉴于有些人缺乏理性民主观念,宗族意识、集团意识、利己主义观念的存在,一旦给予民主权力,往往把这种权力作为宗族、集团或个人获取利益的手段,不顾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在选举中为达到自己的私利而抱成一团,民主权利成为集团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的工具,使民主遭到扭曲甚至倒退。三是无政府主义抬头。由于缺乏对民主的理性意识和系统的民主理论的教育,一旦给予民主权力,小私有者的无政府主义意识就会抬头,表现为一盘散沙,严重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和自律意识,主张不要政府和村委,各家顾各家,无为而治,拒绝民主权利或者滥用权力。民众的以上行为会造成一种严重的假象,似乎在农村实行民主没有条件,甚至把在农村实行民主看作是农村不稳定的原因,更迎合了一部分有意或无意地习惯于专制的人的观点,否定民主在中国的巨大进步意义,歪曲控制民主,把民主作为实现集权的工具。

第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程序需要进一步健全。民主是一种进步的思想理论,是人类在政治制度的长期探索中取得的重大文明成果,但他更是一种严格完整的政治制度和运行程序,换句话说,民主的进步性正体现于民主制度的安排及这种制度安排给大多数人带来的巨大利益。因为在人民主权达到共识后,通过怎样的政权组织和程序安排使民主落到实处是一个重要课题。单以政权来源和目的来界定民主是理想主义和乌托邦化的概念,只有经验的、描述的和程序的民主概念才能够提供分析上的准确性和操作上的可行性,使之成为有用的概念。因此,严格完善的民主制度和运行程序比民主理论进步性本身更为重要和关键,也是历来民主实践的重点。在我国的民主实践中,人民当家作主已得到普遍认同,重要的是怎样把宪法的规定变为现实。这就需要有一整套可操作的严密的制度和程序,确保民主的正确贯彻执行。目前,基层民主在制度上还不十分严密,程序上还存在漏洞,更重要的是如果人们对制度与程序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执行中的混乱就容易发生。

第三,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从民主发展的规律看,作为人类文明史的重大进步,民主的启蒙、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曲折过程,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是一种实践中的制度安排,必须也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作为民主实践的主体也只有在民主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加深对民主的理解和认同,理性民主观念和民主经验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这就表明在民主实践的初期,由于民主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缺乏,民主操作的不规范甚至某种程度的混乱是一种正常现象,是民主逐渐走向正轨的必然表现。如第一次选举,可能出现群众不选、乱选和其他非理性的选举问题,但一旦他受到了非理性选举结果带来的损害,第二次选举就会更庄重和谨慎一些,依此类推,选举就会逐渐走向正轨。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民主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它的规律性,牢牢把握民主发展的正确方向,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倒退。当前一些基层干部对民主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认识上存在误区,容易使民主进程停滞、扭曲甚至倒退,影响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危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因此要加大教育、引导和规范的力度,在正确的民主思想的指导下,发挥党的坚强领导作用,尽可能减少民主实践初期的不规范现象,注重用严格科学的程序和制度来保证民主实践尽快走上正轨。

二、加强领导,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加强党的领导,保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进行。我们的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国家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唯物辩证法是其根本的哲学指导思想,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主权是党奋斗牺牲的出发点和宗旨,也是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原因,更应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落实、健全和完善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基层民主建设有序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否则就会出现混乱,一事无成。

第二,加强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教育,端正态度,提高认识。要大力加强对干部群众的理性民主教育,明确民主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民主进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了解民主政治建设的一般规律和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干部群众的理性民主观念。尤其要加强对广大基层干部的民主

理性教育,保证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实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第三,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法规和章程,抓好四个环节,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民主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严密的可操作的程序,因此要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环节的各项制度、法规和章程。选举中应建立健全选举组织办法、候选人产生办法、候选人竞选规定、秘密选举规定、公开选举结果规定等制度,确保候选人和选民的合法权利,确保选举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决策时应严格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保护少数人的正当权益,严防歪曲控制民意和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民主管理中要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具体规定各项村务必须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越权代管无效。民主监督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严格村民理财小组和其他村级组织的工作规程,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创制权、罢免权和否决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是一个互相渗透、互相衔接的统一整体,各项制度要环环紧扣,严格建立,狠抓落实,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给稚嫩的民主带来严重的损害。

第四,在实践中完善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措施和制度,使干部和群众在民主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提高理性民主观念,养成良好的民主行为习惯,保障基层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第五,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是民主与

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篇3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农村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将面临一个全新的模式,大量的利益关系、社会问题和矛盾纠纷在这个层面集中反映出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建设和谐文化,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认识不足,地位不高。宣传队伍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有的宣传文化干部眼界不宽,创新意识不浓,在新形势下对如何策划活动、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方面探索不够,在打造特色亮点上办法不多,总感觉“老办法行不通,新方式跟不上”;有的在知识和能力储备上缺乏底气,对新知识、新事物、新规律认识不充分,对政策法规学习研究不透彻,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有的危机意识淡薄,安于现状,进取精神不足,工作质量满足于一般化、完成任务,缺乏钻业务、出精品的拼劲、闯劲。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开展政治运动、应付上级检查、突击开展群众思想教育的临时性措施,而没有真正成为理顺群众思想、化解基层矛盾、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往往是要开展政治学习了,就想起了它,在征地拆迁、就业安置等工作做不动了,才用上它,风头一过,束之高阁,使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开展不稳定,系统性不强。

2、力量不足,创新不够。人员配置上,大部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是由乡镇的宣传委员兼职,没有配备专职的宣传专干,个别乡镇安排办公室工作人员兼任宣传专干,宣传队伍严重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群体薄弱;硬件设施上,普遍呈现缺乏阵地、缺少宣传设施、缺少宣传工具、缺少活动经费的状态,造成工作创新不足,一方面是农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年龄偏大、思想模式固定,对于新的宣传方式、宣传手段接受慢,工作精力也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太少,无法使用更新、更好的手段。

3、脱离实践,效果不佳。大部分农村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思考不够,而是被动等待上级安排,再依葫芦画瓢部署,而没有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由于力量不足,相对于经济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总是慢半拍,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既不能针对群众思想上的问题答疑解惑,又不能融入农村工作助推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得大部分农民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秀”,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愿参与其中,工作效果不佳。

二、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要创新思想政治宣传内容。把农村思想政治宣传上升到事关社会稳定和谐的战略高度。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不能仅仅“唯上”,在宣传党的大政方针的同时,更要联合文化、教育等部门贴近百姓,做好与百姓利益相关的政策宣传,要把“走基层”活动深入开展、广泛开展下去。基层是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的“显微镜”,比如子女就业上学,退耕还林、征地补偿、婚姻家庭等问题。这些都在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在这种状态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实,群众的思想通了,对社会的怨气散了,矛盾才能化解在基层,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要通过长期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正本清源,划清主流和非主流的界限,让广大农民认清唯心主义的、反科学的、低俗的、不健康的、自由主义的东西,用主流思想占领农民头脑,使农民更好的对社会各种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达到用宣传思想工作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效果,

第二、要创新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思路,增强思想政治宣传的敏感性和针对性。当前,许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如果只是采用应急式、运动式宣传,就不能把政策讲明、道理讲透,解疑释惑,就不能起到宣传、引导群众的作用。所以,要规范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必须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发展等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充分发挥镇、村党支部的龙头作用,结合农村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组建一系列群众自治性质的宣传队伍,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完善农村舆情信息收集上报、宣传工作激励和考评等方面的制度,用制度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同时加强资金保障。采取多条腿走路,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中涉及的重大项目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按比例投入。对长期宣传教育活动所需经费,要建立专项基金,明确资金来源。

第三、要创新思想政治宣传形式。对于重点要宣传的工作,一定要结合时政,注重活动前的策划。宣传干事要善于从常规事件中挖掘闪光点,结合时政寻找好的角度制造新闻点,发挥榜样的作用。要坚持服务大局、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原则,研究思考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农村建设、文化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之中,探求新的工作思路。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我们宣传什么,群众就接受什么,而是什么吸引群众,群众就选择什么。因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分析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因人而异,因事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思想教育。比如,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方面,要重点宣传尊老敬老、家庭和睦的范例,教育农民尊老爱幼;在关心爱护、扶贫济困方面,要重点宣传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事,教育其自强自立、转变就业观念;对农村的流动人员和青少年,要加强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不会泛泛而谈、空洞笼统、留于形式,才有吸引力。要深刻认识“三贴近”,准确把握人们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做到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加具体实在、入情入理、可亲可信。不能只是简单地开个会、读个报,而要从改进活动载体、手段入手,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把群众吸引到活动中来。要寓教于文。适应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发挥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各种活动阵地的作用,引导群众在学习中提高、在交流中构建共同的思想基础;要寓教于宣。要发掘先进典型,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来启发、教育群众,及时引导,针砭时弊,弘扬正气,用正气熏陶人、影响人、改变人。

第四、要创新思想宣传阵地,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不竭的动力。提宣传干事必须与时俱进,加强计算机应用知识学习,掌握必要技能,建立电子信息传递渠道,顺应正确的舆论导向,多联系、勤沟通,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积极发挥高新科技成果的作用,推动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互相融合,对干部群众进行开放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教育,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能动性和时效性。要夯实工作基础,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硬件支撑。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公共宣传设施和文化设施,要切实加强阅报栏、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建设和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居民健身广场等文化设施建设,让群众学习有地方、活动有场地,思想时刻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二是要规范工作运行,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打造成推进农民自主管理的强大引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花大力气及时解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急、难、愁”问题,形成服务保障网络,使广大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基本问题得到解决,增强农民对社会的满意度,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有了基础和支点。当前,大部分农村都建立了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整治等群众组织,这些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具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天条件。这些人思想觉悟高,工作干劲大,工作经验足,在群众中有威信,特别是一些老党员、老劳模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用好这支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利用这支隊伍,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于涉及群众利益的各项具体事物中,更易于群众接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成为部分社区居民的另一种身份,这个群体相对文化素质较高,对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理性的认识,如能利用这个群体组建“思想政治工作网宣队伍”,不仅能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迎刃而解。

浅论中国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 篇4

1.1 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不高、自主性参与程度较低

随着村民自治这一基层民主政治形式在中国农村的施行, 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政治热情和参与意识已有所提高, 但调查中发现妇女的政治参与意识依然较低, 她们的政治影响远远还没达到与她们所占人口比例相应的程度。由于历史上妇女长期被排斥在村落的决策权力之外, 因此她们对自身的政治权益普遍缺乏认识, 更缺乏主动参与民主选举的竞争意识和热情, 在政治参与中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和一定的盲从性。了解选举程序是正确行使投票权的前提条件, 但调查显示, 对村委会选举程序“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农村妇女占了65%。在被问及是否参加过村级妇联组织的活动时, 有29.7%的妇女回答“偶尔参加”或者“没有参加过”, 而回答“经常参加”的不到60%。由此可见, 大多数农村妇女民主政治参与从意识到行为都缺乏自主性。而参加选举的人中, 有相当一部分妇女参与只是一种被动参与, 而非自主参与。

1.2 权利意识淡薄, 主人翁责任不强

当前, 大部分农村妇女缺乏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她们过分强调自己的家庭功能, 而忽视自己的社会功能, 漠视自己的权利。在村委会选举过程中, 选举态度“非常认真”的仅为13.8%, 选票由自己填写的被调查妇女仅为42.6%。可以看出, 很多农村妇女害怕参政, 怀疑和低估自己的参政能力, 在村委会选举中处于被动地位, 从众心理强, 政治权利意识淡薄。

2 提高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对策

2.1 构建平等的性别文化, 并贯彻到实处

必须加大男女平等性别文化的宣传力度, 为妇女参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规和政策, 构建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 使妇女的各项权利切实得到保障。在农村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如发传单、搞讲座、上门宣传等;其二可以尝试建立“模范丈夫”机制。具体方法为:村委会可以每半年举行一次“模范丈夫”评比活动, 对主动做家务和分担家务的丈夫适当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而对表现很差的丈夫, 应将其作为重点教育和说服对象, 直至他们态度转变。

2.2 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妇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选举成功与否, 只有不断提高妇女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制定农村妇女教育规划, 采取季节性和经常性、单项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方法, 组织农村妇女学习文化技术和政策法规。各级财政要拨出专门预算用于农村妇女教育, 给参加农函大、农广校学习, 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农村妇女发放学费补贴。在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 加大“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教育救助项目力度, 保证贫困女生受教育权利。

(2) 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经常性举办乡村妇联主任培训班, 并在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中大力实施“女性素质工程”, 帮助农村妇女增强“四自”、“四有”意识。

(3) 要组织妇女广泛参与农村经济建设, 提高妇女社会影响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 要想成为村民的代言人, 首先就要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 在群众中树立起较高威望。农村妇联组织要鼓励广大妇女要积极投身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踊跃参与农村妇女“学科技、学经营、比成绩、比贡献”竞赛活动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 以自身努力和奉献来赢得社会认可, 从而为有效参选参政奠定良好基础。

2.3 完善村民自治和相关法律, 为妇女参政提供公共政策和法律支持

完善村民自治, 使之真正体现民意, 贯彻民意, 使之真正成为农民维护自己权利的机构, 从而调动村民参政的积极性, 调动农村妇女参政的积极性。在村民自治法中, 最好能明确对待在村委会成员中妇女所占的比例和名额, 通过扩大比例和名额来增强农村妇女参政的机会。

2.4 充分发挥妇联在农村妇女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妇联是一个把党和妇女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组织, 在广大妇女的地位中, 尤其是农村心目中的心目地位中妇联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妇联组织, 为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做好基层服务。比如说我们可以教导妇女摈弃把家庭看成全部的观念, 家庭并不是第一位, 应该组织她们多多参与政治活动, 增强她们的参政议政的意识, 开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学习班来为妇女们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 加强妇女群体的健康的人格, 增强她们受教育的机会;进一步推动家庭中家务劳动的合理解决, 比如可以为她们的后代做好学习和生活中的保障, 来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 对政府的各项旨在保护妇女参政的措施的实施予以监督等。

2.5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经济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广大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的积极性。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那么她绝对不会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在现阶段, 广大农民群众最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经济收入的问题了, 所以只有把自己的生活搞好了, 她们才会有兴趣去参加国家的政治问题和政治生活。所以在政府和党组织在推动农村的基层建设的时候, 仍然会不断努力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这才是提高广大妇女同志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的热情的最基本的。

摘要: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是衡量当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中国, 占农村人口半数的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对整个社会的政治民主化发展无疑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 村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实质性内容和主要表现之一, 是广大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途径。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是值得关注的农村问题之一, 农村妇女由于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且受教育程度不一, 因而研究其参政状况有着一定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文结合理论和实际分析探讨了其影响因素, 并对如何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国农村,农村妇女,政治参与

参考文献

[1]谭兢娥, 等.英汉妇女与法律词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1995:145.

[2]鲁慎.城乡差别与城乡关系—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21) :27.

[3]刘筱红.塘沽模式: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村民自治主流—对“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政策创新示范项目”的观察与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 2005 (5) .

[4]仝雪, 屈锡华.我国基层农村妇女干部现状分析—以河南省南阳市郭滩镇、毕店镇农村妇女干部状况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 2005 (11) .

[5]李绪勤, 王敏.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妇女参与—从对茅坪镇的调查看农村妇女参政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 2003 (1) .

[6]刘中一.对一次民主选举的考察─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妇女参政的难点及制约因素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 2001 (S1) .

[7]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 2001 (5) .

如何加强农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 篇5

黄倩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二十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提高认识,始终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从解决温饱到步入小康,进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的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其他各项工作,始终起着提供动力支持和方向保证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四有”农民的需要;是解决新时期农村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保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和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统一乡镇干部的思想,提高村社干部和党员对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做好农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能保证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有一个正确方向,而且能保证党对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不但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农村文明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为此,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农村其他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政绩考核、任用、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只有提高了认识,才能确保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是新农村进程中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的切入点。

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在农村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和广泛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要靠广大农村干部去贯彻落实。所以,提高农村干部的政策水平、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

来,认真组织开展乡村干部任职培训、任期培训、进修培训和学历教育,积极拓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渠道。

在开展党员干部培训的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注重培训活动开展的灵活性,针对农村党员普遍存在面广、量大、年龄高、文化低和外出党员、困难党员多、学习培训组织难等诸多现实矛盾和问题,要灵活应对,适时调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培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信息丰富、高效快捷、便于交流、形象直观的优势;其次,培训内容应该与农村工作的实际更加紧密结合,要考虑到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村级党员的构成因素,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客观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学习培训方案,使培训对象适得其所、各有所为;第三,培训要求突出实际性。在学习培训中,立足当前工作,结合实际,把农村党员个个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排头兵,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党员的示范、辐射作用,营造思发展、求富裕、奔小康的氛围。

三、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政勤政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拆迁、招标等工作大范围开展,“村官”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和蔓延,涉农犯罪案件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严重危害农村的和谐稳定,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影响中央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老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肃清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强化学习培训,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法、知法、守法,严格执行政策、依法办事。要紧紧围绕中纪委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廉政准则》,适时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强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二)规范制度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化,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建立责、权相统一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二是要完善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制度。切实加强乡镇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严格按标准选人,杜绝贿选、拉票现象,确保党性强觉悟高的经济能人、致富能人、理财能人走上村干部岗位;三是健全农村财务监督制度。要建立财务双重审核制度,加强对经费支出票据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核;四是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推行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反馈纠偏等制度,坚持做到敢公开、真公开、常公开,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监督。一是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广泛发扬民主,扩大

监督范围,明确监督内容和程序,提高可操作性,形成群众便于监督、敢于监督、乐于监督的良好局面。二是将村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同涉及其切身利益的奖金、评先选优等各方面挂钩,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三是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全程监管。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将集体资产转让、出售、租赁,土地发包、大额物资采购、重点工程建设等全部纳入乡镇收付中心进行公开交易,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制度的行为。

四、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为农村干部思想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做好基层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设好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也是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篇6

一、教师应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原则,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积极主动的求知者。教师不仅要真诚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此外,还要营造民主、互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现自己思想情感的机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全力探究政治知识、学习政治知识,使其把所学的政治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譬如,教师在教学“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后,可组织学生针对家乡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学生体会到政治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热情。

二、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是提高农村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是科学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摆在政治教学的首位。针对农村初中学生初次接触政治时感到枯燥乏味的情况,教师在上七年级思想政治导言课之前要认真准备,开示有力,让学生明确学习政治的目的、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和了解政治在社会进步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政治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为学好政治奠定基础。

二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备课,认真研究教材,以教材提供的理论素材为主线,灵活运用理论材料联系实际进行授课,并精心设计问题(所提问题应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譬如,教师在教学“学会合理消费”时,可给学生设置以下情境:如果本月爸爸给我们100元钱,怎样用好这笔零花钱呢?可让学生自己制定使用零花钱的计划,随后出示课题,整节课围绕学生制定的消费计划展开探究教学,让学生讨论自已的消费计划,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让学生有感而发,从而喜欢上思想政治课。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让课堂充满激情,把握好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尽量用准确的措词、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表情,这样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使其对政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创造机会使学生得到认知上的满足和学习上的鼓励,通过勉励和表扬暗示学生:“你有学习的潜力,还可以学得更好!”“你的学习能力很强,再加把劲!”

三是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农村初中学生来讲,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维护已经培养起来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为学生的政治学习创设条件。教师还要增强政治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采用启发教学法、点拨法、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法,使用趣味性故事、典故、谚语、漫画、表演、朗读、辩论会等课堂教学手段,也可以把新授课的内容编成题目让学生抢答,从而营造充满激情、充满趣味且使学生想学、愿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的课堂。

四是利用多媒体增强课堂吸引力。教师应采用网络或多媒体教学,把政治教材中的无形变为有形,无声变为有声,使那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如可通过网络及时把一些现实中的热点材料下载给学生或安排学生上网浏览,然后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统一。另外,多媒体教学要适时适度,课件的制作要具有针对性、直观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三、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尝试

思想政治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时代性强。因此,政治教学必须紧扣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丰富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求新的需要。政治课堂教学,不能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认识社会的本领。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提高政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心社会,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还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如开展标语设计、剪报、展览、新闻时事分析、问答比赛,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透过“乡愁”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篇7

一、从 “乡愁”到 “愁乡”

春节刚过, 网络上涌现大批返乡日记、返乡见闻。农村春节豪赌互攀、城里媳妇怒掀桌……, 引发网民的热烈讨论。事后调查, 这些都是虚假新闻, 但是虚假事件引发了巨大的舆论效应。话题炮制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精准扣住了农村变革中的敏感点: 农村失落的精神文明。

消淡的感情、贫乏的文娱、滑坡的道德、空虚的精神等等让曾经的 “乡愁”开始隐隐变为了 “愁乡”。

二、从 “愁乡”到 “乡建”

面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愁乡”更多是对农村精神层面问题的忧愁。“愁乡”最终引发乡村建设的思索, 解决农民精神层面的问题, 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如何实现 “愁乡”到 “乡建”的跨越就必须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建设农村精神文明, 从内容上看:

第一, 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文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 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要想改变农民群众的思想、修正不文明的行为。首先要改变其价值观念, 让其有着正确的人生追求, 正确的是非标准, 从而有正确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对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练, 其基本内容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深入人心, 才能让农民群众的精神找到正确的归宿, 有着正确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标准。

第二, 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1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必然要加强农村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美德, 比如仁、义、礼、智、信, 可以提高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 改善农村日益滑坡的道德现象; 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智慧, 比如琴棋书画, 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陶冶农民群众的情操。 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让传统优秀文化这块瑰宝重放光芒, 才能让农民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 才能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提升。

第三, 加强农村现代先进文化教育。变革中的农村必须要有变革的思想与之配套。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要得以根除, 必须加强农村现代先进文化教育。现代先进文化中的先进科学技术, 比如QQ、 微信、微博等等互联网工具让农民享受与外面世界沟通的机会, 不再停留与小圈子交流, 而是与世界连为一体; 现代先进文化中的先进知识, 比如先进的科学种田知识, 科学的投资方式让农民受益匪浅。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让农民接受现代先进文化, 才能让农民的思想与时俱进, 与世界同行。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建设农村精神文明, 从方法上看:

第一, 要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经济建设一起。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经济建设又是发展的中心任务。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经济建设一起, 引导农民树立发展的理念, 树立正确竞争的理念。与此同时, 经济建设又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要想做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与此同时要善于利用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 农村思想政教育需要协同政府、社会、农民三者之力。 政府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投入。社会组织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 妇联组织要加强农村妇女教育, 引导农村妇女接受先进思想; 青少年组织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 引导农村青少年群体树立正确思想; 其他各公益组织, 要与政府一道, 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贡献力量。农民作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提高教育的主动性。

第三,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要同时搞好文化建设与思想建设。文化建设与思想建设两者密不可分, 没有文化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发挥成效; 没有思想建设, 就没有学习文化的积极性。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把文化知识与思想建设结合起来, 培养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有素质的新时代农民群众。

总之, 只有通过各种社会合力, 结合经济工作一起, 搞好农民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深入人心, 让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魅力, 让先进文化引领农村潮流, 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美好农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建设农村精神文明, 让故乡成为载的动乡愁的美丽乡村。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革, 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故乡却仿若渐行渐远。贫乏的娱乐、空虚的精神、失落的道德、苍夷的环境……, 这些都让游子对家乡的精神层面的问题感动深深的担忧, 如何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让农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浅谈乡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篇8

一、当前乡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问题、新情况

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打破了农村原先的整体性, 农户相对独立, 分散经营, 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空间和时间上的不便。

二是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政策水平的提高, 主体意识的崛起, 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农民素质的提高, 思想的活跃, 给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带来新的挑战。

四是农民经济主体地位的凸现, 对经济利益的关注, 冲淡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五是农村基层不同程度地存在党组织涣散、战斗力不强的问题, 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

六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文化水平、政策水平的局限, 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乡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把握的原则

因农村实际情况的特殊性, 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原则。解放思想, 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就是实事求是。胡锦涛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法宝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能搞形式主义。

二是走群众路线, 联系实际原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讲实效, 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 有的放矢。对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流行的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思想问题, 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 进行充分调查研究, 及时掌握群众的意愿, 并进行周到细致、有充分说服力的教育, 简单武断的做法是不行的。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 要据实讲解,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毛泽东同志曾对此做过生动的解释:“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 经过研究, 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 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 化为群众的意见, 使群众坚持下去, 见之于行动, 并在群众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 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 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由此可见, 群众路线, 联系实际原则, 对做好乡镇思想政治工作,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是效益、效率原则。不能单纯为思想工作而进行思想工作, 要与当前国家的中心工作及农村的焦点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必须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密切联系起来,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简化一切形式, 内容要少而精, 少而活, 要快节奏, 抢时间, 讲实效, 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和综合效益。

四是物质利益原则。物质利益是社会生活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和农民的物质利益相结合, 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物质是基础, 农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 精神面貌就会有大变化。

三、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之策

针对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难点以及在工作中应把握的原则,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就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方面来说, 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提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文化素质, 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基层党组织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 领导班子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提高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 增强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 从而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基层党组织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 要积极主动地和农村家族势力、黑势力作斗争, 弘扬正气, 打击歪风邪气, 抢占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通过党组织积极主动的工作, 弘扬正气, 打击歪风邪气, 明辨是非, 伸张正气就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促进农村的发展。

二是农村基层干部政治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培养, 形成以政治理论教育为重点, 岗位职务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相配套的培训工作格局。基层干部要自觉地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 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自身的内心体验和反思, 排除各种错误观念的认识, 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才能, 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这是使教育对象开阔视野、澄清疑惑、疏通思路、振奋精神的重要工具, 一个缺乏才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难以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提高了, 也就增强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三是就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方面来说, 要提高农民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正确处理好个人眼前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关系, 自觉配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各级领导和政工人员要经常深入农民之中, 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 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 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这样讲道理才有人听, 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奏效。当前, 随着改革的深入, 各项政策的出台, 肯定会触及到农民一些现实利益, 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农民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绪, 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因此, 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 不仅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讲清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全局利益和农民的长远利益等, 还要正视现实, 实事求是地分析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农民群众所遇到的实际困难, 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 全心全意为农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 取得农民的理解和支持, 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四是就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来说, 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适合农村、农民的方式方法, 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 坚持民主平等, 缩小思想政治工作与农民的情感距离。随着形势的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外部条件、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因而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大胆改革和创新, 探索新路子, 探索新方法, 创立新制度, 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万雪峰.浅谈如何做好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J].沈阳干部学刊, 2009 (5) :47-48.

[2]李志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25.

[3]段学莲.对切实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党史文苑, 2005 (2) :79.

[4]王太平.浅议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3 (3) :45-46.

[5]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6]孟宪琴.欠发达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探析——以鲁西北地区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8) .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 篇9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现状, 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现状

目前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留守儿童政治思想观念意识淡薄弱

当前, 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思想政治素质上比较差, 思想政治比较薄弱, 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对于民族精神的概念他们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更别说我们国家现在的政策形势情况知之甚少, 总认为这些与自己无关紧要。

2、农村留守儿童理想信念模糊不清、价值观念错位

当前, 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对于理想信念模糊不清、价值观念意识错位日益突出, 很多的留守儿童特别崇拜歌星, 他们觉得人生的目标就是能够挣到很多的金钱, 缺少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陷入拜金主义的功利性中, 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理想信念模糊不清、价值观念错位。

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感上的缺失, 且极端的压抑会带来心灵上的伤害, 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他们的性格过于倾向偏激, 如果一遇到烦心的事就会脾气暴躁走向极端, 从而形成了严重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社会交往。

4、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现在正处在一个心理极为敏感、内心情感的渴望时期, 他们特别依赖于家庭和父母。现在的很多农村家庭中, 父母离异或是父母外出打工等原因, 使得这些孩子缺少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 最终形成了内心情感的缺失。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在内心情感上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他们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二、当今, 我们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注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家长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以心灵的关爱, 父母要从站在孩子的立场出发, 为孩子找到并落实合适的监护人并应尽可能多的保持与孩子的联系。有些年轻的父母常年外出, 舔犊之爱与抚育的义务感使他们内心强烈的愧疚。这种愧疚成为一种强大驱动力, 促使他们去寻求补偿。以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经历为教育媒介, 加强父母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沟通交流, 这也是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措施之一。

2、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提高教师素质, 学会因材施教

学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要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 因为教育的力量是来自于自人的个性这个话的源泉。任何人设置的规章制度的结构, 不管是多麽的巧妙, 也不能取代教育事业的个性。同样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也是如此, 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特点, 以因材施教的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 来保证时效性。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 他们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 因此, 学校以及教师了解这一特点后,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采取有效以及特殊的教育方式来对他们进行教育, 通过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寄宿制学校可以方便与教师对留守儿童的了解, 通过了解之后, 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帮助以及及时的指导。学生在寄宿学校上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同时还可以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寂寞。对于走读的学生和在校寄宿的学生来讲, 后者更为方便安全, 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所以说, 建立寄宿制学校是当前可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对策。

3、制定政策措施, 健全法律保障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生活的初始点, 家庭的教育影响是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替代不了的。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的原因, 这对他们未来的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所以,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来讲, 和不在身边的父母团聚是它们最大的心愿。那么, 变革现行户籍制度, 真正的帮助了农民工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对改变他们的生活待遇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解决了和孩子不见面的状况, 这使得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结束了远离父母的生活状态, 能够健康的成长。

从政策方面来说, 要大力推进法律的完善以及加强政策的调整, 尤其是推进国家制定的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一起进城生活的有关政策, 以改变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带来的诸多困难, 不仅要创建还要完善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 制定有利于农民工利益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同时还要坚持以进入地政府管理为主的同时, 还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为主, 抓好并落实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要严格执行并落实国家政府制定而且已经出台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措施, 于此同时还要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另外, 国家和当地政府要加大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 在实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 要合理保护并完善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保障, 同时还要强化监护人的职责, 确立对监护人的法律制度, 创建一个以家庭监护为主、学校为保障的制度。

结束语:

总之,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繁琐的工作, 那么我们要针对于当前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状况主要存在的问题采取一个很好地解决办法, 才能开辟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安平.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探析[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2]留守儿童.www.baidu.com/view/109106.html.

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探讨 篇10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 以及素质教育深度推进, 过去以分数为命根, 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正在被唾弃, 而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现实生活, 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诸多学科中,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 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回顾多年来的城乡素质教育成果, 不得不承认, 城镇学校的学生成绩优于农村学校, 尤其是近几年城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差距正在逐年扩大, 令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视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

一、农村思想政治教学的几大问题

(一) 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足, 农村学生学习视野较为狭窄。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偏低, 导致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对其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部分农村学校甚至连课时也无法保证。久而久之, 形成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不良状况。同时, 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对电视、报纸等媒体关注较少, 加之农村的教育配套设施如图书馆、科学宫等文化场所较少, 这使得学生们课余时间接触的知识面明显小于城市孩子接触的知识面。

(二) 农村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 由于城镇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薪金待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 所以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入城市学校, 而愿意从城市调入农村工作的优秀教师少之又少, 致使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始终处于较薄弱的地位, 教学质量无法提升, 城乡学生成绩差距不断加大;其次, 思想政治教师不重视自身素质及理论水平的提高, 没有及时补充和更新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 所以也就无法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队伍建设的滞后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的改革需要。

(三) 思想政治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落后。

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 教师没有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在课堂上以知识灌输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 这种单一的、教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并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 没有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教学条件开展教学活动, 使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探析

虽然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有较大的差距, 但并不能说明农村孩子不如城市孩子, 相反, 借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同样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 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作为一项社会性学科, 在树立学生正确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上是相通的。改革农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与网络信息技术打开学生视野。

近几年来, 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进一步加快了全球化进程, 也使得全球时事热点新闻仅几秒钟便可通过网络传达至世界各个角度, 包括对热点事件的深度分析, 让“秀才家中坐, 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农村学校可借助这些成本不高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 时刻关注实事热点, 弥补农村学校教育配套设施相对不足的问题。另外, 网上书店、音像制品店也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说, 网络的出现为学生们拓宽视野、拓展思维开辟了新渠道。

网络的虚拟性也让农村学校的学生们与城市学生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网上教育论坛、时事论坛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 运用知识点对时事热点分析提供了与城市学生平等的平台。但是在这里, 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如何正确运用网络加以指导, 防止沉溺网络、利用网络进行游戏等现象的出现。

(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课程, 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学生, 他们正处于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思维方式的养成便成就了他们未来的思维模式, 这一阶段也是他们获取、吸收知识的黄金阶段。针对农村学校在这方面不太重视的问题, 要加大重视程度, 积极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 做出积极有效的判断与解决。一方面, 学校要加大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重视程度, 每个学年至少配备一个专职教师, 积极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使教师获得更多的知识, 提高其专业素养, 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 改变课堂模式加强政治教育趣味性。

目前无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 其思想政治教育仍处于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 使学生们如填鸭般获取知识。因此, 必须改变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 利用一些影视短片进行实事分析, 培养学生学会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城市里的各项思想政治活动, 加强与城市学生交流, 为农村学校学生提供更多拓展知识面的机会。结合学校内部的文化活动, 如论文大赛、辩论会、知识讲座、轮流演讲等, 对学生进行系统指导, 并灌输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 也为展示学生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以提高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针对农村实际情况, 田间、地里也可以是教师的课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到熟悉的土地当中, 从中找寻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如市场经济对蔬菜价格的影响链等, 通过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周湘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相互关系[J].社会主义研究.2004 (02) .

[2]徐晓萍.范宝华.关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2004 (01) .

如何创建农村思想政治高效课堂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法;主体;高效课堂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国家立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关系到教育事业改革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课堂是教师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课堂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表现和缩影,因而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面对这样的大背景,我们教师要顺应改革的潮流,不能固步自封,要积极投身到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的实践中去。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效率,创建高效课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学识和人品两方面提出的宏观要求,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教师肩负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神圣使命,客观上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素质,在学生眼中,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教学本领、严谨的工作作风、风趣的语言表达、庄重的举止行为、豁达的胸怀……只有教师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用人格力量在循循善诱和言传身教中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学生才会接纳你,才会从心底欣赏你。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和命题方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转变。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和思维定式因素,教师专业化的差异、地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填鸭式”“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依然严重,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但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相反,会出现教师因为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产生职业倦怠,责任缺失,由于恨铁不成钢,导致体罚过滥,甚至师德失范。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学习负担越来越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这在农村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真谛在于创新。教育光靠热情是不够的,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主要原因在于好多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就变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地接受,这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拥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相信、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成就感,树立学习的信心。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身份,自觉承担起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改变课堂评价模式

每个学生由于存在着先天的、后天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发展历程和目标的差异性,作为教师就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去评价学生,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评价学生,把学生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科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分层次评价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要求,对学困生则采用“小步子,快节奏”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及时使用合适的语言和合理的方式进行肯定和评价,确保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不应使用尖锐的话语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而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宽容。老师既要肯定正确的地方,又要补充和纠正不足之处,对表现好的地方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实施赏识教育,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对表现较差的学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实施鼓励教育,激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进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想法实施动态评价体系,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淡化学生的相互比较,强调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关注学生的纵向比较。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原则,让学困生增强成就感,树立对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挖掘生活化资源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灵魂,承担着智育和德育的双重任务,离开实际和生活,思想政治教学就会变成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老师讲得枯燥,学生听得无味。这就意味着政治课教学不能囿于课堂和教材,而应把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有意让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和义务清扫街道等活动,深深认识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对遏制我国恶化的环境形势的作用。带领学生观察附近小河流的污染,让学生感受一下农村环境面临的压力,体会小到农村大到国家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让学生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在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节后,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调查梳理本地的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民风民俗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学生会积极参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效果显著。这就说明思想政治教学不是空洞无物,其实处处有素材,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归纳,挖掘生活资源,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意识到学有所用,思想政治教学就会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就会顺利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总之,多年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改变课堂评价模式,充分挖掘生活化资源,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政治 篇12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的推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社会主义民主中重要的一环,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国家政治社会的长治久安。进入新世纪, 特别是这十年来, 随着我国农村村民收入的增长, 村民对政治民主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只有在新农村建设中, 紧紧抓住民主政治建设这条主线, 才能更好的协调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如皋市自2007以来着眼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 把大学生村官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先后选聘592名高校毕业生到村 (社区) 任职。这给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同时也给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

(一) 基层党组织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现状分析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以来就一直重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无论是在农村基层的民主建设还是在军队的民主政治, 以及党内的民主, 都体现了党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视。

首先, 坚持党的领导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在农村基层的民主建设体现在村民自治上,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有序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就是村民自治, 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其次, 坚持党的领导是由农村村民自治的现状决定的。我国的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起点比较低, 是在中国经济文化最落后的农村实行的。没有党的坚强领导,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就有难度, 也会滋生许多问题。只要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真正的做好基层民主建设。

最后, 坚持党的领导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 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却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在基层民主政治中不至于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二) 农村自治委员会的现状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现实运行过程中, 村委会在发挥其职能服务基层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一, 发展本地区经济。在实际工作中,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村的集体经济迅猛发展。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担负起带领群众致富的职责, 特别是在发展本地区的区域特色经济的过程中, 村民委员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办理村内事务。在农村基层村务工作纷繁复杂, 村委会既要发展本村经济, 同时也必须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需要, 国家对农村基层的政策性扶助和经济补贴都需要村委会做好落实工作。

第三, 团结村民,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基层民主政治推进的过程中, 需要广大村委会成员做好宣传工作, 并教育广大村民积极参加到基层民主中去, 关注选举支持党和政府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农村基层民主在很大程度大就是看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的选举和运行情况了。在农村基层农村的村民自治委员会的选举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有时会存在一些不符合程序的做法。但是在党和政府的一再重视下, 基层民主政治的进程还在继续向前推进。在农村基层,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需要。改革开饭三十年来, 我国的经济文化面貌焕然一新。各个地区的经济都有了长足稳步的发展, 文化事业蒸蒸日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治民主建设也适时的推进, 这对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奠定政治基础, 也为社会和谐注入新的生命力。

其次,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层民主作为我党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新时, 期根据新要求不断积极推进基层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 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和有益深化。

第三, 进一步将民主法制化制度化, 使得民主理念得到普及。在基层民主推进过程中, 地方党委和政府是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相关法律积极指导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广大村民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得到了法律教育, 一方面使得村民得到了法律和民主的普及教育;另一方面使得民主法制化制度化。

三、大学生村官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新鲜力量, 同时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有着相当的积极和推动作用。通过对如皋市下原镇大学生村官和村民的实地调查, 大学生村干部的专业知识、人文关怀以及民主理念, 在不同程度上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大学生村官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基层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现总结了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 提高了基层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高学历、高素质的群体代表, 在高校的学习中接受了系统的理论教育, 理念先进, 思想丰富。地方党委和政府在向农村基层选派大学生村官给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改变了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文化层次、知识水平、年龄结构, 这一方面对基层组织的日常工作带来新的工作方法和方式, 同时也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同时大学生村官加入到基层党支部和村委会中去, 给这些组织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和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知识和工作方法, 提高了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党支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村官其中有许多都是党员, 所以在服务农村基层的过程中都是以村支部副书记的身份出现的, 在基层的支部建设中, 自然就得承当起相应的责任, 甚至更多的责任和任务。首先, 对村支部的选举做好宣传工作;其次, 推动村支部的党内民主生活;最后, 给村支部注入新鲜活力, 带动村支部学习党的知识和经济知识。

(三)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村委会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服务的角色是村主任助理, 在村委会这一自治组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 参与、宣传并监督了村委会的选举工作, 让选举更加透明, 程序更加合法;其次, 直接参加村委会的村务公开, 并起到监督作用, 对村委成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最后, 积极参加村务工作, 在日常的村务工作中, 处理群众问题时能够采取民主的方法, 使得民主理念在工作得以贯彻。

(四) 大学村官对村民的组织、教育、宣传作用

大学生村官通过日常工作, 宣传基层民主政治的政策, 特别是宣传村民会议相关知识的宣传。在事关村民利益和村集体的命运时, 能够积极推动村民代表会议的开展, 一方面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另一方面为以后解决问题树立了榜样, 同时也解决了村务工作中的许多阻碍和问题。同时通过基层民主建设的推进, 提高村委会解决群众事情的能力和公信度, 对农村的信访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解决在基层, 没有造成更坏的影响。

四、结束语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不仅仅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同时也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存在着重要联系。进入新世纪后, 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这也是我们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机遇, 把两者结合起来, 同时注入大学生村官这一新鲜力量, 这势必对新农村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只要一批能够肯吃苦愿意扎根农村的具有服务意识的大学生村官积极服务基层农村, 这对我们农村建设, 甚至国家建设都是非常有益且必须的。

参考文献

[1]潘维, 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6

[2]郭红冬, 韩玲梅.中国新农村建设:基于村官与村民的访谈与问卷调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3.

上一篇:个人代理人下一篇:乳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