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儿童

2024-09-13

低年级儿童(精选12篇)

低年级儿童 篇1

教育家克鲁斯卡娅曾说:“儿童阅读在孩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把阅读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课堂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低年级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适合儿童特点,必须在“喜欢”上下工夫。然而一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少,借助拼音进行阅读,速度慢,无法及时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喜悦,造成他们只愿听、不愿读的现状,影响对阅读的兴趣。那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现在教改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在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阅读氛围

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孩子的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不仅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增强阅读效果,让孩子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喜悦。我让孩子每人带一本喜欢的课外书到学校,因为孩子的喜好不同,所以有的带来寓言书,有的带来童话书、科技书等。我在教室的一角安排了一个读书角,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翻看。创设了一定的物质环境后,良好的心理环境也应注重,不强制他们看这本或那本,也不规定长时间阅读,而是让他们凭着自己的兴趣、需要、爱好去阅读。现在,在任何空余时间走进我们班,你都会发现:全班同学都静悄悄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读手中的课外书,没有一个人说话,也没有一个干部出来组织,是有趣的课外书把大家紧紧地吸引住了。

二、激发阅读热情

1. 故事引趣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孩子更是喜欢。只要有时间,不管时间长短,我都会随手从“读书角”取下一本书,给孩子讲上一段。中午休息时间,更是我和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会时间,我请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每讲完一个故事,孩子们总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讲得特别好的同学,我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并询问他是从哪里学到这么好的故事,他说他爱读故事书,从中还学到了很多好听的故事,可以讲给同学们听。于是我就趁机引导学生多看注音故事书、童话书。在以后的日子里,学生都迷上了故事,更迷上了故事书。孩子们总是把新买的故事书向我炫耀,并把自己新学到的故事讲给我和同学们听,如《拇指姑娘》、《笨汉斯》、《青蛙王子》等。采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珍惜文化的情感。

2. 设疑激趣

我讲故事的时候总会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有时我会挑一本书,讲了一个故事的前半段,然后放回书架,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故事接下去怎么样了,可以自己来看,于是那本书一下子成了畅销书,大家争相借阅,还有的读完后将后半段故事奔走相告。

3. 表演增趣

苏教版(国标本)低年级教材上不乏童话故事,如《北风和小雨》、《谁的本领大》、《蘑菇该奖给谁》、《三个小伙伴》等,十分适合表演。而孩子们带来的课外书也都以故事为主,当我们讲完一个童话故事,或一起阅读了一个故事后,我们总会抽时间演一演,这样既可锻炼孩子表演的能力,又可促使孩子认真阅读理解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童话故事能让低年级孩子充分想象,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

三、指导阅读方法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后,我们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可以指导学生唱游地读,让他们记得牢,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的兴趣,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哪个人物或动物。另外,我们可以有计划、有目标地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如教《鲁班和橹板》一课,我就推荐《小树长高了》一文,让学生懂得只有平时多观察、多积累,善于把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辨析、比较,才能创造出新的事物,得出新的结论,学到新的知识。还可以在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就会爱上书籍,从而就会自觉地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四、强化阅读动力

低年级孩子读书,不是一下子就能把书读好的,一遍、两遍读不好,要鼓励他们再读,表扬、鼓励、信任和期待是促使孩子读好书的法宝,是促使孩子上进的法宝。同时,要学会赏识,及时评价。对读书读得好的孩子,要及时把他们好的读法向大家推广,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品尝自己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读得不太好的同学,要多给他们信心和力量,相信他们会把书读好的,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直到他们读好为止。而我通常的鼓励方法就是奖给他们一张笑脸贴纸,可别小看这张贴纸,孩子们经常聚在一起比比谁的笑脸多,于是少的同学憋着一股劲,更加努力,希望争取更多;而听到集齐10枚贴纸就能换一块小橡皮,大家更是铆足了劲,充满了阅读的动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古人曾云:“开卷有益。”事实正是这样,读书愈多,愈富于睿智,愈具有眼光。书籍促进人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所以,我们要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把阅读变成真正的“悦”读。

低年级儿童 篇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善于自我推销,易于使他人接受。

一、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存在教师重视学习课文知识,轻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首先,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很少,忽视了借助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次,以朗读代替口语训练,并且训练不足,训练要求偏低,只要求学生能把话讲通顺,回答问题较准确。最后,学生不理解口语交际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大多数学生不能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研讨活动。总之,以上现状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1.重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内容与形式。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丰富有趣,形式要灵活多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

第一,发挥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借助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刻意培养学生倾听、深思、会说、敢说的良好习惯。在每一篇课文学习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从朗读入手,规范口语表达,夯实语言基础。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规范语言,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板块的内容。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编排了“口语交际”板块,教师要结合教材安排的内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学习,启发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发挥想象续编故事、补充情节或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口语交际”板块中,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三个故事让学生阅读,其次,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爸爸、妈妈的做法谈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学生互相讲讲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最后要求学生回家后把这三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以上的内容以三个故事为载体,为学生有序进行口语交际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创设了使学生有活可说的语言环境。

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习作展评,提供交流内容,培养交流意识,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游戏表演,创设情景对话等形式,激发学生交流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例如:我在教学《三个小伙伴》这篇课文时,制作了头饰让学生找自己的好伙伴表演课文内容,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也是为学生提供的一次很好的口语交际机会。

第三,口语交际训练要立足多项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学生天生好动,让他们与教师共同参与讨论,既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又能促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口语交际情景。生生互动,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人人练说。训练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小组之间互问互答、表演、比赛等形式,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学会做客》时,我让学生与同桌合作表演到同学家做客的场景,并请小朋友上台表演,对表演的好的一对颁发最佳合作奖。生生互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引发小朋友的灵感,同时也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而且提高交际能力。

第四,小学生口语训练课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实践中提高和发展。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本人利用班会课组织演讲比赛,还有利用少先队活动日组织班级进行讲故事比赛,然后由班中学生评选出“故事大王”进行奖励等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而且很好地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生活中感受语言、应用语言、发展语言。

2.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注意的事项。第一,构建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口语交际训练的良好氛围。要让学生敢说,把事说清楚;善说,喜欢与同学交流,学会与人交往。第二,坚持口语交际训练的几个基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多途径的训练原则、双向互动的原则。第三,口语交际要做到七个结合即训练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模仿训练与创造训练相结合、说话训练与与发展思维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口语训练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口语训练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第四,口语交际训练要力求有序、有趣、求异。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篇3

[关键词]感知 启蒙 注意力 记忆特点 思维 想象 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66

笔者一直在教育一线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在音乐课堂中,掌握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心理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在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抓住孩子的内心世界,精心设计教案,因材施教。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和谐的课堂。

一、感知是儿童音乐学习的启蒙

在课堂教学中,让孩子感知音乐,聆听音乐,用肢体语言去表现音乐,可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爱上音乐课堂。低年级儿童,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任何学习只凭个人兴趣,而这种兴趣随时会发生变化,或者渐渐浓厚,或者渐渐淡化。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激发兴趣从感知开始,所以感知是低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的启蒙,它将学生带进音乐的语言中。例如,在教学《玩具进行曲》时,拿出玩具汽车、玩具猫、玩具狗、布娃娃,让孩子给他们排排队,和玩具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播放歌曲以此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旋律和音乐的主题,增加了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孩子感到新鲜的同时增加了学习兴趣。

二、注意力的调动与保持

孩子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的,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因此,飞虫或者屋外的任何叫声都很容易分散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在小学低年级学段,关注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是很重要的事情。例如,在教拍皮球》一课时,带领孩子读歌词,唱歌曲,并适时带领孩子一起玩拍球的游戏。游戏可把走神的孩子带回课堂。开展游戏环节或者拍打节奏均可引起孩子的有效注意。在课堂中,教师适当的提醒或动作也能有效地唤回孩子的注意力。

三、尊重低年级孩子的记忆特点

小学低级段的孩子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而且儿童机械记忆的水平较高。低年级儿童记忆歌词是靠反复背诵来实现的,所以在课堂中不能浪费他们的这一能力。例如,在教学《动物说话》这一课时,导入新课后,带着孩子读歌词,读了两遍歌词后,孩子基本就能熟练背诵了。

四、思维与想象是音乐火花

低级段孩子的想象力是发散的。肚子饿时,看见圆形孩子就会幻想这是一个圆饼,会不由自主地流着口水;看见地上的积水,会想象这是一个小池塘,拿出纸片折成纸船放在“小池塘”里划行。音乐课堂上,孩子的思维与想象很活跃,只要教师适当地点拨,孩子就会发挥丰富的想象,使歌曲演绎得更完美。 例如,在教学《我当老师》这一课时,在孩子学会歌曲之后,让他们充分想象,猫咪、小狗、小鸟、小羊学习时会是什么样子呢?孩子很乐于去幻想,并愿意模范这些小动物。经过想象之后,孩子演唱歌曲时更有趣味性、更有表现力了,真正融入了歌曲的情景中。幻想是发展创造的基础。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老师应该多鼓励孩子幻想,给儿童的幻想创造机会。

五、注重个性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作为老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孩子特有的个性得到发展。在音乐课堂中,经常给学生表现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对于比较调皮、表现不好的孩子,更多地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并帮助孩子将闪光点发扬光大。例如,在教学《你早》这一课时,歌词中会出现:大公鸡在朝霞里喔喔叫。这时,就会遇到某个调皮的孩子大声地喔喔叫。这类孩子的个性和自我表现欲非常强烈,他可能希望通过这样的表现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如果这时候训斥他,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时候,笔者邀请他为大家表演一下大公鸡的叫声,表扬他模仿得真好,感觉大公鸡真的来到我们身边了。同时对他提了一个要求,希望下次能够先举手再回答,这样就更棒了。孩子欣然接受了。在以后的课堂上,每次发言都会举起小手。孩子上课的表现更棒了。这也给其他调皮的孩子带来了正能量,同时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依照低年级儿童的个性特征及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总结经验,就可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浅谈低年级儿童快乐识字 篇4

一、比一比, 想一想

汉字中形近字较多, 容易混淆,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找出正确区分的方法。如教学“目”字时, 问:“聪明的小朋友,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目’?”学生思考时, 教师启发:“‘日’与‘目’怎么区别?”学生回答“日”指的是太阳, “目”指的是眼睛。教师肯定学生说法时再启发:“那你要怎么区别这两个字呢?”学生回答:“太阳只有一个, 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眼睛有两只, 所以‘目’里有两横。”教师以“目”和“日”怎么区分为疑,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实际及学过的知识来识记生字, 对“日”和“目”的运用印象深刻, 出错率就低了。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 对于一些难区分的形近字, 可让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区分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以区分。如教学“喝”与“渴”时, 先板书这两个字, 让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结构:左右结构, 右边相同, 偏旁一个是口字旁, 一个是三点水。接着引导:嘴巴就是“口”, 张开大嘴要 (喝水!) ;看到“水”, 你想干吗呀? (就口渴!) 最后加以小结:因为我们口渴了, 所以看到水, 就口渴, “渴”是三点水旁;因为我们喝水时张大嘴巴, 所以带口字旁的便是“喝”。类似“拍 (怕) 、蓝 (篮) 、跑 (抱) 、跳 (挑) ”等形近字都可在对比中进行区分。

亲身经历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对于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形近字, 不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以区分。如“苗、描、瞄、喵”的区分, 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了解禾苗, 亲身体验一下描红, 看看射击比赛, 听听小猫的叫声, 从而让孩子们明白:禾苗是植物, 因此“苗”带有草字头;描红是用手握笔, 因此“描”是提手旁;射击瞄准用眼睛, 因此“瞄”是眼目旁;小猫“喵喵”的叫声与嘴有关, 因此“喵”是口字旁。最终让学生在体验中准确、轻松地区分这些形近字。类似“蜻、请、晴、清”“盯、叮、钉、灯”之类的形近字用此方法进行区分, 效果不错。

二、瞧一瞧, 记一记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特别是低年级儿童, 运用实物、模型、形象化的语言等直观手段进行识字教学, 既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又能启发其独立思考能力;既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增强记忆, 又能诱发求知欲, 培养科学精神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如“灭”字, 教师可先点燃蜡烛, 再用玻璃片等东西一盖, 结果“火”就“灭”了, 同时配以形象化的解说, “灭”字的字形和字义以及教学时的情景就牢记在学生的脑海中。又如在教学“笔”字时, 老师拿来一支毛笔, 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 上面是什么做的 (竹子) , 下面是什么做的 (动物的毛) , 因此“竹”和“毛”就组成了“笔”。这样学生就轻松地记下了“笔”。类似“灶、尖、歪、尾”的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让学生快乐地识字。

三、玩一玩, 记一记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 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 带学生进入‘快乐园’。”在识字课上, 我更注意把识字变成有趣的活动和游戏, 寓识字于玩乐之中, 备受学生欢迎。游戏识字的形式丰富多彩, 如“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摘水果”“对口令”“我说你猜”“超级变变变”等。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都能够帮助低年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如学了“机、沙、体、爸、床、细”等字后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 找朋友, 找到苹果送给你”, 把所学的字的偏旁分别写在半个红苹果上, 打乱顺序, 要求孩子在限定的时间内, 思考、判断把偏旁组成字, 读准了, 读对了, 就把“苹果”送给他。在游戏中识字, 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也培养了孩子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四、编一编, 猜一猜

孩子们好奇好胜,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汉字的构造特点, 编一些简单的谜语让他们猜字, 争取人人动脑、动手、动口,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知识, 增强记忆, 提高识字效率。老师准备了多种字谜, 一开始是老师来出字谜。例如:什么圆圆像盘子? (日) 什么弯弯像小船? (月) 什么清清哗哗流? (水) 如“雪”字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小小白花天上栽, 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 飘呀飘呀落下来。”通过猜谜语, 学生不仅知道了雪花的形状、特点, 而且使“雪”字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低年级儿童, 就应该根据他们年龄段的特点来编排他们的识字教学, 只要坚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以兴趣为燃点, 以学生为主体, 变浅层次的识字活动为深层次的探究活动, 开拓识字领域, 学生就等于插上了翅膀, 在识字的自由王国里展翅飞翔。

六年级儿童诗歌 篇5

《蘑菇》

蘑菇是,

寂寞的小亭子。

只有雨天,

青蛙才来躲雨。

晴天青蛙走了,

亭子里冷冷清清。

《海水》

海水海水我问你:

你为什么这么蓝?

海水笑着来回答:

我的怀里抱着天。

海水海水我问你:

你为什么这么咸?

海水笑着来回答:

因为渔人流了汗。

《浪花》

浪花家在哪儿?

家在大海中。

浪花几时开?

请你去问风。

浪花什么色?

朵朵白如云。

浪花开多少?

千千万万朵。

《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

她一来,

就绽开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琴师,

她一来,

就奏出万种歌声……

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他一来,

就送走万片渔帆……

海上的.风是狮子,

它一吼,

就掀起波浪滔天……

《春鸟》

春鸟是金嗓子的好伙伴

每天一大早

就把我从梦中唤醒

妈妈说春鸟是在召唤我

她要我和她一道到大森林里去

倾听大自然动人的合唱

更多热门诗歌推荐参考:

1.儿童诗歌经典

2.儿童节的诗歌大全

3.儿童诗歌

4.儿童诗歌精选

5.儿童优美诗歌

6.赞美大海的儿童诗歌

7.儿童成长诗歌

低年级儿童 篇6

【关键词】打好基础 加深理解 情境 环境

笔者通过多年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认为要培养好儿童良好的数学基础应做到以下几点:

正文:儿童时期是兴趣培养的黄金阶段。如何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逻辑思考习惯。培养严密的数学表达方式。我认为小学低年级阶段对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首先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加深理解。培养数学思维。

比如在教学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的,有不在少数的同学已经掌握的相当不错,但是同时也发现学生的起点存在着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给学生自学或者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让已经掌握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所学所感,为还没有掌握的同学提供学习方法,让每个同学能力都得到发展。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教学,以达到所预期的目的。

1.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针对学生一部分已经掌握的不错知识点,我们教师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就可以有选择的节约教学时间,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突破学生的学习的薄弱点,给学生最有效果的40分钟。

2. 提供相互学习和自学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3. 提供体验的空间,多角度建立1000数的大小的观念,培养数感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地从多个角度多种形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不同估计的方法地传授,避免学生乱猜的现象,以便学生以后更好地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其次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首先,播放一段小明购物付错钱的录像,大体内容是:小明买该付1元钱的商品,但由于小明不会认人民币而错付了一张1角的纸币。由此引起学生的争论,并通过四人小组合作,以1元、1角为例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然后,创设一个坐车到商店购物的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汽车,醒目地标上1元字样。“上车1元,请小朋友自觉投币。”由学生自由用各种不同的1元币值上车,从而理解1元=10角。 最后,创设一个购物付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办一个文具商店,每个小组招聘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充当顾客,开展购物活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元、角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体会1元钱的币值,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文具商店”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还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同时,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得自主、投入,效果自然不错。

三、让生活融入数学让学生创新发展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知识。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我们都知道,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练习题,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使学生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在学习认识直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并不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而是让学生拿数学本上的角与周围的角比一比,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角来比较。有的学生与桌面上的角比,有的学生与黑板上的角比,有的跑去与墙纸花纹上的角比……结果发现这些角都是一样大的(也就是两个角的顶点、边都分别重合了)。这时我们再告诉学生这类角就叫直角,学生感知充分,记忆深刻,让知识来源于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已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习惯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而且还能使学生向“会学习、会创新、会开拓”的目标靠拢,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

低年级儿童数学计算教学的初探 篇7

一、学生的方法——画圆圈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班里的一位智力稍好学生计算时, 在草稿纸上不停的画圆圈.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他上课不专心, 在胡乱涂鸦. 可是当我把他的纸拿来看时, 却发现上面的圆圈很有规律性, 在问过这名学生后才知道这是他独创的计算方法. 我们用一个实例来说:36 - 18 = 这是一道百以内的退位减法题, 方法就是列竖式, 按照计算步骤一步一步的解答. 但本题就涉及了刚才所说的要用到二十以内的减法口诀——个位上借了“1”就变成了16 - 8 = 这名同学就是在这里用上了他的方法:在纸上画好16 个圆圈, 然后一边数一边画去8 个, (如图)

这样只要数一数还有多少个没有被画去, 就知道了个位上得几了. 我们先不对这种方法加以评论, 这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 是应该表扬的. 我觉得也可以适当教其他后进生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虽然这个方法很不实用, 但对于后进生来说也算是个好方法. 但这种方法不能一直被运用, 考虑到学生的将来, 不可能一直在一张纸上不停的画着圆圈. 我之所以觉得可以先让学生用此方法, 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很多学生包括一些优生, 都是因为怕学或者厌学才会学不好, 只有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学得更好.再者, 本身智力落后教育遵循的原则就是“小步子, 多循环”, 我们可以把这一方法看作是“小步子”中的一个, 为以后的学习做一个准备.

二、“数数你的小手”

这是用学生的手指进行计算.

教学中, 教师能把算理讲得很透彻, 可是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那是根本无法理解的, 更不用说去运用算理进行计算了. 本身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就认为只要知道结果就行了, 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12 - 3 = 9. 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只是在一味的背, 当碰到没有背到的题目时就不会做了. 正常学生可以用简便计算方法, 我们的学生也可以用, 用他们的手指也可以帮助计算. 还是用刚才的一道题:36 -18 = 个位上借 “1”后, 就变成了16 - 8 = 如何算呢?先看好被减数是多少? 减数是多少? 这道题被减数是16, 减数是8, 可以让学生说“我从16 开始减”, 然后伸出手指, 一边扳手指头一边开始倒数, 从16 开始数, 数一个就扳一个手指头, 一直到扳了8 个手指头为止, 看看自己从16 倒数到了几, 就可以知道16 - 8 = 8 了. 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能数清20 以内的数, 要正数倒数都能数清. 另外, 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手指的小肌肉群和手指的灵活性,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了.

三、20 以内减9 题目的简便计算

减法始终后进生的困难点. 20 以内的减法题又是其他运算中经常会用的. 而学生却不能很好的计算给以后的学习会带来很多不便. 10 以内的减法, 学生可以借助手指和其他实物进行计算, 像11-9, 12-9……这类减9 的题目我们也可以又快又好的计算出结果来.

题目10-9 11-9 12-9 13-9 14-9得数1 2 3 4 5

题目15-9 16-9 17-9 18-9 19-9得数6 7 8 9 10

从以上算式中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规律:

A. 每道题的被减数中的两个数相加都和得数一样. 倒如:10 - 9 被减数是10, 它的两个数是1 和0, 我们把1 和0相加等于1, 而恰好10-9 的答案就是1.

B. 每道题的被减数的个位总比得数少1. 例如:12 - 9 被减数是12, 12 的个位是2, 而12 - 9 是等于3, 个位是的2 比得数3 小1.

C. 这十道题的答案正也是从1 到10. 只要学生记得第一题或者其中的一道题就可以推算出其他题目的答案了.

这三个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我觉得规律A比较适用, 对于学生来说十以内的加法是可以较正确的计算出结果的, 所以用第一种方法不仅可以做好20 以内的减法题, 还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不断巩固十以内的加法题. 而规律B可以让智力良好学生学习, 这样可以加快学生的计算速度, 能帮助他们练习口算. 规律C则要求学生能记住这张表格, 会推算, 一般这个方法对于智力偏后儿童不是很适用.

以上三种方法是我在大半年教学中总结出来的, 我也将其运用在了我的课堂中. 倒如, 部分学习能力较好学生在碰到减9 的题目时就能运用我所说的方法计算了, 而且正确率比以往要高多了.

农村低年级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8

一、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的意义

朱永新撰文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语文学科是学好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 “三分课内, 七分课外”, 课外阅读更是学好语文学科的基础。

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生活, 陶冶情操, 培养丰富的情感, 开发智力等,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标第一学段关于阅读的目标和内容, 第一条就是要孩子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 低年级儿童正处于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 如果能通过有效手段从低年起就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对语文教学及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及孩子的精神发育意义深远。

二、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的现状

虽然课外阅读的作用如此重要, 但一些孩子和家长仍没有把课外阅读放在应有的位置, 这一点在乡镇学校尤为严重。

(一) 孩子不喜欢。

从调查情况来看, 课余时间, 绝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看电视或者玩电脑和手机, 只有少部分孩子会选择看课外书。 但即使选择了看书, 他们中也有半数以上对动漫类的书更感兴趣。就算是在学校的午读时间, 在老师的监督下必须看书, 大多数孩子读书时都是心不在焉, 只看看图片, 一本书几分钟就能“看完”, 挑书、换书的时间几乎比看书的时间都长。

(二) 家长不重视。

我校为乡镇学校, 学生绝大多数为农村孩子及外来民工子女。 他们受家庭观念影响或生活条件制约, 只关心孩子的成绩, 关注作业有没有完成, 忽略了孩子的课外阅读, 个别家庭甚至没有课外书。 试问, 在这样的家庭中, 孩子怎么能爱上课外阅读呢?

三、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的目标

低年级儿童的阅读能力有限, 阅读以培养和激发兴趣为首, 新课标就为我们指明了低年级学生阅读的意义和阅读方向。 我们可以分层次实现以下目标:

(一) 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三)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向往美好的情境, 关心自然和生命,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并乐于与人交流。

(四)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

(五)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四、开展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的方法

虽然目标明确, 但实际情况却离目标相去甚远。 因此,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是当前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首要任务。

(一) 营造氛围, 激发读书兴趣。

荀子曰:“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可见环境对事物的影响不可低估。 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氛围。

1.营造氛围

前文中提到了乡镇学校的很多家长并不重视课外阅读, 家庭的条件无力改变, 那么, 在学校中, 就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要让孩子开始读书, 就要让他们随时都能看到书, 伸手就能拿到书, 首先要做的是丰富教室图书角的图书量。 我们可以鼓励家中有课外书的孩子多带课外书到学校与他人分享。 老师也可以带一些家中闲置的, 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到学校, 同时定期到学校图书馆借一些课外书放在教室……书多了, 选择多了, 孩子们跨出阅读的步子也轻盈多了。

2.以听代读

平时课间不看到孩子看书, 就说明他们不喜欢看书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我发现, 每次诵读课讲故事时, 孩子们都瞪大双眼, 竖起耳朵, 一动不动, 听得非常入神, 比任何一节课都要认真。 这说明他们是喜欢故事的。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不久, 识字量有限, 自己看起书来比较费劲, 这让很多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 而且因为拼拼音的速度慢, 故事连贯不起来, 让故事失去了原有的趣味性, 孩子自然不爱读。 这就需要老师利用午休、诵读课等时间为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读故事, 打开课外阅读的精彩之门, 为今后他们走进课外阅读打下基础。

3.师生共读

在低年级学生的心目中, 老师的地位是很高的。 常说:“有什么样的老师, 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虽然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但“言传身教”, 老师的言行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成长。 因此, 要让孩子爱上阅读, 老师自己要先爱上阅读。 每天的午读时间, 老师先拿出一本书安安静静地阅读, 用行动告诉孩子们, 现在该读书了。 这样的效果会比每天大喊大叫地让孩子读书要好得多。

教师还可以与儿童阅读同一本书, 在共读中引导儿童学习阅读的方法, 帮助儿童解决阅读中的疑问与困难。 边读边交流阅读感受, 提高阅读的兴趣, 同时也可以避免儿童因理解力不足而误解读物思想。

(二) 抓住儿童心理特点, 培养阅读习惯。

只有当阅读成为习惯之后, 我们才能说孩子真正爱上了课外阅读。 然而养成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活动随意性强, 往往要通过长期刻意的行为训练才能形成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因此, 我们可以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 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

1.绘本入手, 吸引儿童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以无意注意为主, 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易被直观、形象的教学环境吸引。 老师在上课时常常需要借助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课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读书亦然。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 绘本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绘本是由图画和文字组成的, 其图画是讲述故事的, 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 文字简洁明快, 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 还能帮助儿童发展理解力和想象力等。 因此, 老师可以从绘本入手, 多推荐孩子看一些有趣的绘本, 让孩子感到读书时有趣的, 而非枯燥乏味的。

2.领读设疑, 引发儿童好奇心。

低年级孩子通常好奇心强, 对身边的事物有广泛的兴趣, 善于观察和提问。 只要碰到好奇的事物, 就会率直地表露出欢快或吃惊的情绪, 表情丰富。 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点,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例如, 我们可以找一本有趣的书, 先为学生读上一部分, 当读到最精彩的内容时, 就可以合上书本, 对孩子们说:“如果你想知道这个故事的结果, 请你自己去读一读这本书。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会有许多学生会愿意找来那本书, 认真地读一读。

3.情境再现, 激发儿童表现欲。

绝大部分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 因为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是三维立体的, 生动活泼, 很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书中的人物形象是二维的, 相较而言吸引力就小了。 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可以想办法把书中二维的人物形象变成三维的立体形象, 吸引孩子走入书中的故事。

大多数孩子喜欢表现自我, 表演欲望强, 很多孩子在玩耍时喜欢进行角色扮演。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选择一些合适的童话故事, 让孩子用表演的方式把故事内容演出来。 相信有了表演这一过程, 孩子们在看书时会更认真, 更觉得有趣。

4.榜样激励, 启动儿童上进心。

孩子生活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度过的。孩子周围同伴的习惯能够及时而直接地互相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或改变孩子的内心世界及行为习惯。

读书时间, 每当老师看到有孩子在认真阅读课外书并予以表扬时, 能立即发现其他孩子也都开始认真读书了, 这就是同伴激励的作用。 因此, 老师不要吝啬表扬, 多表扬认真读书的孩子, 这些优秀的孩子能更自觉地表现得更优秀, 并对同伴持续形成积极影响。

(三) 家校合力, 引导家长亲子共读。

在学校, 有老师、同学一同阅读, 使阅读充满了乐趣, 回到家后, 就需要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 寻找阅读的乐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的影响, 从充满书香的家庭走出来的孩子肯定是热爱阅读的孩子。 但前文也提到了, 很多家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不太重视课外阅读。 因此, 老师应抓住各种和家长交流的机会, 告诉他们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教给他们和孩子共同阅读的方法, 鼓励他们多带孩子去图书馆坐坐。 孩子都渴望家长的陪伴, 只要家长愿意花时间陪同孩子在书海中遨游, 共同交流, 共同享受读书的快乐, 孩子就必然会爱上读书。

谈低年级儿童散文诗的教学 篇9

一、导入手段要激智、激情、激趣

儿童散文诗教学的导入方式应该是简洁、生动、准确的, 这样能集中儿童的注意力, 激发儿童活动兴趣, 帮助儿童明确活动目的。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激智、激情、激趣之效, 就必须认真考虑导入方式的设计、语言的使用及情感的传递是否具有趣味性、艺术性以及与所要学习的作品的情感基调是否相一致等因素。

教学散文诗《大海睡了》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 我们每天都要睡觉, 回去问问爸爸妈妈, 你睡觉时, 什么动作?什么姿势?打鼾吗?你想知道大海睡觉的动作姿势吗?你想听听大海的打鼾声吗?今天,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有关大海睡觉的散文诗……这是典型的与儿童作简短谈话的导入方式, 整个环节简洁、自然、切题。导入一开始, 我就非常注意良好情绪、情感氛围的营造。在谈话的过程中, 始终以一种轻松优美的语调、语气来进行, 并且在轻松的谈话中很自然地施以恰当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手段要“因材施教”

对不同的儿童散文诗要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般可采用自然情景、生活情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散文诗的教学。

1. 自然情景法。儿童散文诗《秋姑娘的信》《春笋》等自然特征明显, 比较形象, 这类作品可以采用自然情景法。比如《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 给他的好朋友写信。

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 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

作品构思新颖, 语言简练, 季节性明显, 生动形象。选择在秋季树下进行教学, 能充分发挥自然情景的认知教育功能。让儿童捡落叶、玩落叶, 在与落叶的亲密接触情景中, 理解散文诗优美的语言, 感受诗中角色的可爱有趣。通过对儿童散文诗的欣赏和有表情的朗诵,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里的内容画出简单的情节画, 并进行模仿说说等训练。

2. 生活情景法。例如,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反映了一种美德———尊老帮残。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 往往受长辈的关爱更多一些。所以, 对他们进行美德教育尤为重要。对于《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类作品可通过生活情景的表演, 发挥生活情景的行为教育功能, 让学生切身感受诗的情景。

3. 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呆板的画面变成生动的情景, 一些抽象的, 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的作品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比如《水乡歌》这个作品描述了清波荡漾的池塘、飘满白帆的湖面、水乡生活的繁荣画卷, 但凭学生的想象或一幅静态的画面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而运用多媒体技术, 配上轻柔舒缓的钢琴音乐背景, 伴随甜美的角色语言, 就能显示出美丽的水乡、袅袅的炊烟、归来的渔舟、点点的白帆、幸福的歌声……在这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就能积极地去说, 去读, 去悟, 去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三、示范朗读要声情并茂

“美文”需要用“美语”来表达, 才能让听者感受它的美。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示范朗诵很重要。散文诗教学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帮助和引导儿童去欣赏、创造散文诗的过程。如《鲜花和星星》, 诗人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抒发了夏天满地鲜花、满天星星相映成趣的大自然美景。作品生动活泼, 充满盎然的儿童情趣。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切准作品的情感基调是明快开朗的, 还是轻松诙谐的。在示范朗诵时的感情应是真实的。以情激情、以情感人是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散文诗的重要方法。

四、品析诵读要尊重个性

无论哪一部作品的创作, 都有它特定的背景、环境等因素。不同的人, 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 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散文诗的理解、思考,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对于“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应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使诗情画意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的最好方式是学生个性化的诵读、独特的理解。冰心写的《雨后》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是只顾着说话不小心滑的, 还是孩子的天性就故意滑一跤?怎么理解都可以, 只要读出雨后戏水的童真童趣就行。

提升低年级儿童言语表达能力浅探 篇10

1. 看图说话, 指向言语表达的形象性

看图说话是低年级言语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苏教版教材图文并茂, 每一页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色彩明快、趣味性强, 它们来源于课文, 或绘景, 或叙事,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说话材料。

如一年级下册的《识字五》, 除了勾勒出典型的夏景图, 还配了一幅很有趣的生活图, 图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情描绘得细致入微。观察后学生饶有兴趣地描述起来:“小敏和妈妈、奶奶在院子里乘凉。小敏大口大口地啃西瓜, 奶奶在一边看着她可爱的样子笑了。妈妈用扇子指了指奶奶, 小敏立即明白了, 拿了一块最大的西瓜给奶奶, 奶奶笑得更开心了。”多有生活情趣的画面!

2. 想象补白, 指向言语表达的丰富性

文本的留白留给读者丰富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教学时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核心内容, 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 对课文中的人、事、物进行评判, 在意犹未尽的语言空白处进行补充、续编、改写, 让学生在积极想象的同时得到快乐的感受、成功的体验。

比如教学《这儿真好》一课时, 笔者围绕“小熊找朋友”这条线索安排了下面几处进行想象:首先, 抓住“孤零零”一词让学生想象一只小熊住在一座小小的荒岛上的生活:“当他想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时……”“当小熊生病难过时……”等。从而让学生明白小熊多么寂寞, 多么希望身边能有朋友啊!在四、五、六自然段的教学时, 笔者放手让学生自读, 围绕“这儿真好”一词让学生想象小岛的样子:“这儿真好!有__________, 有__________, 有__________, 我可以在这儿__________。”体会小动物们对美丽的绿岛的喜爱。学生在言语表达中不仅感受了小熊结交到朋友的喜悦, 还明白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

3. 实践运用, 指向言语表达的生活化

学生言语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要靠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才能形成。而课堂, 正是儿童言语实践的主阵地。《世界多美啊》这篇课文中典型的ABB式表示颜色的词语和“__________是__________的”的句式训练是言语训练的重点, 在理解、积累的基础上, 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 咱们的家乡海安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是一颗璀璨的江海明珠。 (出示海安风景图)

师:咱们家乡美吗?如果小鸡来到我们的家乡, 作为小主人, 你准备怎样向小鸡介绍我们的家乡。

师:首先, 让我们邀请小鸡来到我们的校园吧。

出示课件:小鸡, 欢迎你来到 (我们学校) , 这里 (天空) 是 (蓝湛湛) 的, () 是 () 的, () 是 () 的……

生:小鸡, 欢迎你来到我们学校, 这里天空是蓝湛湛的, 樱花是粉嘟嘟的, 迎春花是金灿灿的。

师:参观完美丽的校园, 让我们再带小鸡四处走走吧。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色, 与同桌说一说, 然后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在班上汇报。

生:我想带小鸡来到七星湖, 这里湖水是蓝湛湛的, 桃花是粉嘟嘟的, 草地是绿油油的。

生:我想带小鸡来到家乡的田野, 这里的麦田是绿油油的, 小野花是五颜六色的, 梨花是白生生的。

师:其实这个句子我们还可以这样说:

小鸡, 欢迎你来到 () , 这里有 () 的 () , 有 () 的 () , 有 () 的 () 。

低年级儿童 篇11

【关键词】低年级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学校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多,家庭监督教育的弱化,学校应对措施的不力,直接导致低年级教育质量低下、高年级难以提升的局面。农村小学如何从教育主阵地的角度分析和着手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展示教育的能力,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笔者单就学校层面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加以探讨。

一、更新观念,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严峻形势,学校要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培训内容,使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各项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交流家访心得、教育教学案例等,进行教学研讨,提升教师能力,形成氛围。投入到位,如给教师适当电话费补贴,让其在电话交流沟通中放开手脚等。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工作做好。

二、提前介入宣传,促进家校融通,提升家教水平

马卡连柯说:“学校要领导家庭。”怎么领导?我们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高度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把“家庭早期教育”也提到议事日程上。从提前介入、分层渐进入手,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家教宣传。对本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细节加以规范和引导,让外出务工的父母与监护人等达成共识,使监护人知道该对孩子做什么,不该对孩子做什么,懂得家庭影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宣传要在详细摸底的基础上从幼儿开始,分幼儿、学龄前、学龄期三个阶段。宣传的形式可以采取村广播播音、村头巷尾办板报、散发小册子;宣传的内容可以从“生命之初”“科学喂养”“早期教育”“言传身教”“行为习惯”“入学指南”“家庭辅导”等方面展开;宣传的时间定期安排。为此,学校要组织有方:专人负责搜集编写宣传资料,专人负责播音,专人负责出板报,专人负责印制小册子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使有序宣传变为新常态,真正起到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作用。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小学在学生入学时会分发给每位家长一份《入学指南》,指导家长该对孩子做什么以及不该对孩子做什么,实质上就是一种通过学校和家庭方面的沟通交流来提升家教水平的对策。对留守儿童来说,我们可以召集其监护人共同学习《入学指南》,这会是一种很好的提升家教水平的方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室)如有专门人员搜集编写有关“家庭育儿”等方面的小册子供基层学校参考将会更好。

三、改革德育教学方式,细化、固化好习惯

灵活使用德育教材,把课时目标细化为一个好习惯,开展符合留守儿童实际的生活化情境教学,从低年级开始每一节课一个一个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根据心理学“21天效果率”,一种行为在坚持21天后,就可以形成初步的习惯,且从习得之日起,21天内均安排日程表,督促鼓励完成使之固化下来。假如我们能有一套适合农村小学实际(留守儿童居多)的德育教材,从4—5岁的学前班儿童开始就付诸实施,何愁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会有效养成呢?

四、开展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的对口帮扶活动

学校要建立以班主任为留守儿童的帮扶负责人,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对班内问题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帮助,对个体从心理、学习、生活各方面进行辅导。建立结对帮扶联系卡,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开展“五优先”帮扶活动:在学习上优先辅导、在生活上优先照顾、在活动上优先安排、在物质上优先资助、在家访上优先选择。如“生活上优先照顾”可包括帮孩子理发或梳头、帮孩子剪指甲、帮孩子洗衣服、给孩子过生日等。通过定期家访,与学生监护人座谈、物质帮扶与心理疏导,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庭的关系,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及生活困难,营造关心关爱特殊儿童的浓厚氛围。偏远的农村学校一般师资力量不足,要根据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对口帮扶措施,对个体发展全程追踪服务。

五、采取措施切实提高低年级教学质量

笔者曾教过一届二年级的语文,这届学生一年级末语文成绩及格0人。试想,二年级语文课如何去教?二年级的学生超过半数才刚满6岁,这与学前班及一年级不问青红皂白的“一刀切”升级不无关系,不只是教者施教水平低的问题。可想而知,不重视低年级教学质量,即使不是留守儿童,也会成为“问题儿童”。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体育、音乐等课(传统上所谓的负课)中的各项活动是激发学生成就心理、自信心理、满足心理等情感的重要平臺,可惜的是多数学校不重视。学前班老师由于施教方法陈旧,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生成,这种状况急需变革。

另外,学校要在详细摸底建档的基础上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如亲情联系电话、视频室),加强同基层组织、爱心人士的沟通联系,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老师同监护人保持联系,掌握孩子动态,了解孩子心理、学习等发展情况,及时提醒监护人引导、教育;通过电话同父母互交流育儿经验和方式方法,委婉要求父母利用节假日回家探望孩子,或把孩子接回务工地增进感情、帮助学习。

低年级儿童 篇12

一、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与调查分析

目前, 中云中学的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8%, 低年级留守儿童的辍学率小于4.0%。在广大农村儿童中, 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在整个学校学生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初中阶段的留守学生在本校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0.4%。调查结果显示, 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目前十分缺乏家庭教育, 留守低年级初中生中属于单亲监护的占48.5%, 属于隔代托管监护的有37.8%, 还有11.3%的低年级留守儿童属于亲属托管, 另外2.5%的儿童则面临没有人监管的问题。由于低年级留守儿童年龄较小, 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 亲情十分欠缺, 部分家长忽视教育问题, 对儿童的教育未形成正确认识, 导致低年级留守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偏差, 很容易出现一些焦虑、紧张、内向、自卑以及叛逆等心理问题以及性格问题。其次, 中云中学目前的学校教育仍有待提高, 部分低年级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以提高其学习成绩。最后, 部分低年级留守儿童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 在学校会发生一些打架、偷窃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 面临思想道德上的缺失。另外, 他们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事故, 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1. 坚持教育公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人们开始追求教育上的公平, 教育公平同时也是法律赋予群众的一项基本权利, 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就必须要坚持教育公平。现阶段, 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存在严重的不公平问题, 不同区域之间、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也未能实现真正的公平。目前, 我校低年级留守儿童在受教育方面同样面临着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国家以及政府部门、社会各方应该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低年级留守儿童的资金、资源投入, 慢慢弱化和消除相关的城乡隔离制度等, 保证低年级留守儿童以及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益, 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2. 加强沟通与交流管理。

应不断优化低年级留守儿童监管机制, 高度重视低年级留守儿童及其家长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 优化其沟通交流方式, 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低年级留守儿童由于心智还不成熟, 其与务工家长的沟通交流应在时间上和频率上形成一个良好的规律。针对具体沟通内容, 不但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 而且要多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健康。针对沟通方式, 可以选择电话沟通的方式, 也可以通过书信来保持联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家长还可以借助QQ与孩子进行交流, 多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真实想法。同时, 家长还要主动与儿童的班主任以及委托监护人进行频繁地联系, 时刻掌握儿童的成长状况。

3. 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和管理。

学校必须要处理好对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明确学校对于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 强化对他们的管理。首先, 从生活方面以及心理方面对低年级留守儿童进行进一步的关注以及关心, 要综合分析低年级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等, 不断加强对他们的行为规范培训, 强化对他们的生存教育, 同时兼顾安全教育以及法治教育等, 提高低年级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 使其掌握良好的自我管理方法, 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其次, 要增设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促进低年级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再次, 要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确保寄宿制学校能够建设成功, 促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学校安心学习和生活, 与广大教师及学生一起进步。最后, 不断建立健全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 设置家长联系热线, 给学校以及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创造条件, 方便家长全面了解儿童的受教育现状。

4. 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积极作用。

留守儿童教育属于一个社会性的问题。社会各界均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形成合力, 为广大青少年尤其是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发展的社会氛围。首先, 应推进宣传工作, 深化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认识, 提高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度。其次, 政府部门必须要尽可能发挥其职责, 同时站在留守儿童以及儿童家长的角度上, 寻找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的有效对策并执行。最后, 充分发挥青少年管理中心以及工会等社会组织、团体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与不同的学校建立联系与合作, 逐步构建和完善农村未成年人社会化教育与监护体系, 使低年级留守儿童能够在健康、有利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上一篇:病历档案管理员下一篇:业务合作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