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牢思想基础论文

2024-09-28

打牢思想基础论文(共9篇)

打牢思想基础论文 篇1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也是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不变灵魂。对于军队院校来说, 要强化军校大学生的军魂意识, 铸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 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紧紧扭住铸牢军魂、恪守宗旨的根本要求,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军, 大力加强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 深入进行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更好地把全军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来, 确保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确保军队有效履行历史使命。”[1]这就为军队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铸牢军校大学生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指明了基本方向。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当代军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坚定的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理想信念, 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2]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 民族就没有凝聚力, 国家和人民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对军人来说,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革命军人的政治坚定性、思想先进性和道德纯洁性的核心与基石, 是人民军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一切风险考验、取得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是我军全体官兵始终不渝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根本思想基础。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成为了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 军队院校必须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军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增强学员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献身国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近几年来, 军队院校紧跟党的创新理论发展步伐, 紧贴时代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紧贴广大学员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 紧贴部队建设和岗位任职需要, 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七大精神, 不断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强化日常政治理论学习, 确保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重大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及时、准确、完整地进入课堂, 进入学员的头脑, 有效地回答和解决了学员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 军队院校还根据自身实际, 注重发挥实践教学对课堂教学的拓展深化作用, 建立了一批批红色资源、改革开放、部队建设等实践教学基地, 广泛开展以教学基地为依托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活动, 坚持常态化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员走出象牙塔, 走向社会, 走进社区和农村, 走入基层部队, 让学员通过亲身感受国家和部队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提高分析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更加坚定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并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个人理想。

二、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使当代军校大学生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拥护者和忠实执行者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其最高纲领即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实现其纲领和奋斗目标, 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要根据不同的形势和任务, 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为全党提出前进的目标和行动准则。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我们党根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新的历史任务的要求, 逐步提出和丰富完善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的基本纲领, 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也为实现党的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创造了条件。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历来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和忠实执行者。军队院校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 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 未来的新型军事人才能否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能否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队院校培养的人才的政治素质, 取决于军队院校对军校大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成效。因此, 军队院校要有忧患意识,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坚持以培养政治合格的新型军事人才为己任,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贯穿于院校思想政治建设及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近几年来, 军队院校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任务要求, 以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政治理论学习为主阵地, 针对不同培训层次学员的实际和特点, 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十七大精神、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等重大主题, 开展专题教育, 并充分应用网络信息平台, 开展网上论坛、专家答疑等活动, 加强军校大学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不仅使广大学员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拥护者, 而且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积极宣传者。

三、加强我军历史使命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为铸牢军魂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新世纪新阶段, 我军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是不行的。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和军校大学生的现实思想状况, 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我军的历史使命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为铸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军队与使命共生, 军人与使命同在。我军的历史使命, 从根本上规定着我军建设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我军的历史使命有不同的内涵。新世纪新阶段, 我军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新的变化, 胡锦涛同志把它概括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新的历史使命, 是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生动运用和展开, 体现了党的历史任务对我军的新要求。军队院校要坚持把我军历史使命的教育融入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院校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引导军校大学生科学把握胡锦涛同志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背景和时代特点, 深化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以及重大意义的理解, 不断增强军校大学生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自觉性坚定性, 增强军校大学生履行使命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引导军校大学生牢记使命, 立足本职, 刻苦钻研, 不断提高履行使命所需要的能力素质, 真正做到履行使命、不辱使命。

战斗精神是军人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意志作风的凝结和体现, 是每个军人的必备素质, 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新阶段, 着眼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着力培育广大官兵的战斗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军队院校在培养军校大学生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战斗精神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 要强化军校大学生当兵为打仗、准备为打赢的思想, 把培育战斗精神贯穿于院校的各项教育之中, 用爱国主义激励军校大学生, 引导军校大学生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增强忠实履行我军职能使命的紧迫感责任感, 坚定军校大学生为祖国统一而战、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战、为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根本利益而战的意志。其次, 注重培养军校大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激发军校大学生刻苦钻研、苦练本领的积极性、主动性, 更好地掌握现代高新技术, 克服对高新技术武器的畏惧心理。再次, 严格训练, 严格管理, 把教育中激发出来的精神状态体现在刻苦自觉的训练中, 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制度中, 落实到依法从严治校中, 把战斗精神教育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全过程, 抓好平时的每一次训练, 一点一滴的养成。在艰苦严格的训练中, 培养军校大学生坚定的战斗意志、顽强的战斗作风、过硬的心理素质, 大力宣扬谋打赢、钻打赢、练打赢的先进典型。通过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 使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作风, 以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也是军队形成良好风气、促进团结和谐、保持道德纯洁性的重要基础。进入新世纪, 在文化与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军队官兵的道德品质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加强军队的价值观教育, 让广大官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极为重要。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键在于脚踏实地予以践行。军队院校要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修养机制、示范机制、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机制, 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完善的机制保障, 进一步强化军校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走在全社会前列的意识, 引导军校大学生模范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军人道德;教育军校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提供勤俭节约, 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广泛开展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活动, 在实践中提高军校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摘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也是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不变灵魂。要铸牢当代军校大学生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 军队院校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军校学员的头脑,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使当代军校大学生不断强化军魂意识, 打牢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党领导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军校大学生,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8:92-93.

[2]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636.

打牢思想基础论文 篇2

发布者: 蔡红建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大学新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成功的新生教育是学生顺利完成大学教育的一半。对大学新生适时开展教育,有助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对其整个大学生活,甚至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针对大一新生在环境适应、学习适应、心理适应、生活适应等方面不断增多的问题,我们把加强和改进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根据每年新生特点,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专题立项研究,更新理念,注重过程,不断修订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整体规划新生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学生不再满足于能上大学就行了,还希望享受到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招生数量的增加、考生数量的减少、愈演愈烈的生源大战进一步表明,学生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学校必须转变观念,把育人作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我们首先从新生培养计划入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整体目标要求,构建了“基础有平台、特色有选修、专长有政策、学习能自主、学业能分流、学程能灵活”的培养模式,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新生中开设创新试验区,给有专长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同时,针对少数新生的专业情绪问题,改变了过去只允许个别优秀学生重新选择专业的权利,给每个新生再次选择的机会。我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学生只有学自己所爱,才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积极性,成才的可能性也最大。

为加强一年级新生工作,学校每年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印发专门文件部署新生教育,在人财物各方面重点支持。比如,精挑细选配足新生辅导员;选聘热爱学生、经验丰富、学历高的专任教师和机关干部担任新生班主任,校长亲自聘任;在晋级晋升、评优评先、津贴补助等方面向新生班主任倾斜;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招募品学兼优的志愿者给班主任配备助理;对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及班主任助理进行专门的培训;校、院、机关部门党政领导联系新生班级,等等。此外,还选聘了一批离退休的“教授爷爷”、“教授奶奶”做新生的“班级之友”。新生入学后,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都要参加新生座谈会、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座谈会以及少数民族新生座谈会,听取新生反映。

二、新生教育从入学前开始

《学生手册》是各学校为新生全面成长提供的一本必读的实用手书,也是新生教育的重要教材。我们以前是在新生入学后发给每人一本并组织学习辅导,由于时间短、事情多、课业重,实际效果不太明显。现在高考和录取时间都提前了一个月,新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最渴望的是想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甚至想尽快来到学校。为了用好这段时间,这几年我们将《学生手册》、《学生学习生活指南》及“致新生和家长的一封信”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给新生,让广大新生和家长在家中就能了解到学校有关学生的一切,让家长及其亲邻、中学母校帮助我们一起开展工作,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让家长也成为新生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教育从新生家中开始。

新生党员是新生中的特殊人物,数量逐年增多,素质也参差不齐,周围同学有不少非议,对学生党建工作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我们针对这种现象开展了专项研究,从2006年开始,安排新生党员提前四天入学参加培训,要求新生党员自觉佩戴党徽,给他们压担子,布置具体工作。通过连续三年对新生党员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显示,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充分了解学校的资助政策,让他们不因贫困失去学习机会,不因贫困失去理想信念。近几年,在寄发录取通知书后,先后组织了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交大资助进老区”、“交大资助边疆行”等活动,奔赴沂蒙山区、延安榆林、云南边陲、内蒙古大草原等地,宣讲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措施,将学习生活用品送到新生家里,确保他们今后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把绿色通道铺到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家门口。

三、找准新生教育的切入点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是在新生报到后专门安排出一周的时间集中进行入学教育。由于多数新生是第一次走出家门,长途旅行来到学校,办完各种手续已是精疲力竭,疾风暴雨似的教育内容并没有深入学生头脑。为取得实效,我们一方面减少各种手续,低调迎新;另一方面在新生教育的时效性上下工夫,分阶段进行。

学校把安全教育列为新生入学第一课,把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健康作为第一责任。针对学生中的各类案件、各种心理问题,在新生放下行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用电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集中的案例教育和实操演练。同时,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成功与失败,增强心理素质。

其次,从新生最关心的就业、考研、出国、转专业、奖学金等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学生四年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编写了“大一新生百问百答”并系统讲解,从选课开始,帮助新生从大一开始规划职业生涯。

三是充分发挥朋辈的力量,表率引路。新生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愿意听学长的话,为了避免某些学长片面的“教导”和误导,除了班主任助理以外,我们还精心安排了一大批或综合素质高、或有专长的学生“牛人”、“明星”给新生传送“真经”,让新生最愿意接近的“过来人”出面做工作,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

四是注重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我们把校史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新生入校后第一眼看到的人文景观设计成不同的旅行线路,编成故事,印制成册,由学生志愿者担任导游和讲解员,让新生和家长了解这些景观背后的含义,激发学生爱国荣校热情,弘扬学校精神。

四、加强新生教育的衔接

大学新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固化的重要时期,好比一张白纸,是开展思想教育的处女地。在多元文化、多种思潮的影响下,我们采用先入为主的教育方式,完善规章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落实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依托生源基地,加强与中学德育工作的衔接,重点加强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其次,加强校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学生工作部门与后勤公寓管理部门的配合,形成育人合力。宿舍是新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们把学生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课堂,把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学生公寓学生自律会”,辅导员住进学生公寓,学生楼长、层长、宿舍长挂牌上岗。通过开展文明宿舍建设,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培养学生从扫一屋开始学习练就扫天下能力。

三是发挥家长在新生教育中的作用。不辞辛苦送子上学是每年9月高校一景,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子女成长成才的期盼。既然挡不住送子女上学的家长大军,我们就因势利导,邀请家长参加各种新生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契机,召开各类新生家长会,详细介绍学校情况、注意事项,安排家长与班主任、辅导员见面,列席新生开学典礼、参观校园、观看学生演出等。同时,我们还设计了家长需求问卷,把家长的意见作为开展工作时考虑的重要因素,通过信箱、电话、手机等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日常联系,用邮寄或手机短信方式向家长报告学生成绩,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在每年学生毕业的时候,专门给家长发出请柬,邀请他们出席毕业典礼。

打牢标准基础 促进转型升级 篇3

会上,东莞市质监局罗晓勤局长用生动的语言、翔实的数据、透彻的分析,对东莞市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

罗晓勤: 标准化战略成为

区域经济核心要素

“说起标准的始源,我个人认为,应该追溯到秦朝时期,其“度同衡、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的四统一,为秦国实现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闻发布会上,罗晓勤局长富有文采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全体参会人员的注意力。

罗晓勤局长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逐步由要素驱动快速向创新驱动转变,标准化战略已成为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核心要素。国际上,发达国家在不断刷新传统领域国际标准的同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信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国际标准的争夺。

无论是国际挑战还是国内需求,都使得标准化工作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东莞市的经济发展起步于“三来一补”,形成了由外资企业为主的外源型经济的发展模式。虽然众多世界知名企业进驻促进了东莞的经济繁荣,但是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发生根本变化,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不断显现,一旦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升高,产业资本就会掉头而去另觅低处。在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东莞意识到,东莞起步于制造、发达于制造、扬名于制造,转型升级也必须立足于制造,以标准化的手段打造东莞的“优质制造”,从而全面提升东莞制造的竞争力和含金量,推动东莞制造在逆境中砥砺前行。

自2008年以来,东莞市两次出台了“推进制造业标准化工作实施办法”。尤其是2011年出台的“技术标准战略“十二五”规划”,作为标准化战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首次把标准化工作上升到战略规划层面,为全市标准化工作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进一步加速外源型经济向内源型经济并举发展转变,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

在组织领导上,通过引入考核机制,促进了镇街政府重视标准化工作。2010年6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东莞市镇街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实绩年度分类考核方案》,将涵盖标准制修订、采用国际标准和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技术标准指数纳入社会发展类指标当中,作为镇街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考核指标之一。这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了镇街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有效促进镇街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同时,形成了政府牵头,职能部门联合,行业协会推动,企业主动参与的“标准化”工作大格局。

正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出台的一系列高规格文件政策措施,使东莞质监局按照标准化战略规划要求,通过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兴产业等领域开展标准化战略活动,使全市的标准化工作从动力之变到理念之变,加速了标准化战略实施步伐;从观点之变到思路之变,提升了标准化战略综合效能。

2015东莞标准化工作五大成果

一是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继2010年主导制定2项国际标准后,再一次主导制定的1项IEC国际标准(IEC 61189-2-721)于2015年5月正式发布。打破了印制电路产品国际标准一直由欧、美、日三强垄断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标志着东莞市在该领域高端技术产品科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信息传输线缆及云计算2个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今年9月落户东莞,标志着东莞市将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标准规划和制修订,增强产业游戏规则的“话语权”,引领着产业发展。

三是市质检中心主导制定的2项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评价国家标准于今年5月正式发布,这也是国内首次发布电子商务平台国家标准,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是一个利好消息。

四是东莞市特色产品“莞香”于今年8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仅实现了相关领域零的突破,而且将借助品牌优势,推动沉香产业向沉香文化并举发展,提高“莞香”的美誉度。

五是东莞市正式发布5项城市共同配送服务联盟标准,这是东莞市成为全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和承担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后的初步成果,并将进一步促进物流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和助力电子商务业发展。

这五项近期成果表明:自“十二五”以来,在打牢标准的基础上,东莞市标准化工作重点已经由传统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并举转变,将为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三组数字清晰反映十二五东莞标准化战略成效

首先是全市企事业单位承担的全国不间断电源分技术委员会、省印制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省造纸和纸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国家、省TC/SC/WG工作组和秘书处工作达58个,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引领着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是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分别达10、306、317、140项,不仅抢占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而且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再次是全市企事业单位在16个产业,制订联盟标准达125项,部分高于国家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填补了部分国内外标准空白,助力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整体产品质量提升,并推动了这16个产业集群不断聚集壮大。

也就是说,东莞市逐步建立起了以支撑产业发展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为主体,联盟标准为补充的先进标准体系,不仅扩大了全市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标准领域的“话语权”,而且实现了东莞市由原来的外源型经济向内外源型经济并举发展的转变。

四大变化展现东莞标准化

工作新格局

一是动力在变。几年来,东莞市不断出台的相关政策,以考核激励和财政资助为手段,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市财政已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撬动企业技术标准科研经费投入近27亿元,企业已成为标准研发、制定的主力军。从而加强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重要专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促进了自主创新和技术标准的融合,抢占了产业制高点。根据奖励《办法》,对每主导制定一项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分别给予100、50、30、10万元的奖励。通过激励政策,推动企业由单纯被动的执行标准,向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标准转变,从而推动全市产业的调整升级。

二是理念在变。引导和鼓励企业“向上看”,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的企业标准并建立先进标准体系,成为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领头羊”。

没有先进的标准,就没有先进的制造业,更无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为此,东莞将标准化工作调整到顺应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借力国家、省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工作建设、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推进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等,积极搭建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为企业主导和参与标准化制修订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详细的指导。首先是将标准化工作成效的“事后”奖励与“事前”资助相结合,对企业主导和参与标准化的奖励有“奖”更有“励”,推动优秀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的竞争。其次通过不断向企业灌输标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产品质量基础的理念,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全市334家企业的895种产品获得“采标”,实现了重要工业产品主体基本与国际接轨。再次是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创建作为重要手段,使201家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获得“标良”称号,使产业发展有了规范,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标杆样板,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通过选择在大朗、塘厦、长安、茶山等镇及会展、虎门港开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制定严于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的企业标准,为标准化体系建设树立了新“标杆”,推动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实现高标准、高质量带来高效益。

例如按照《东莞市联盟标准管理规定》的要求,引导虎门线缆产业集群企业结成产业联盟,促进了线缆产业技术联合和自主创新,制定了达到美国等国外先进水平的联盟标准,抢占了美欧日市场,实现了技术标准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化。目前,形成了线缆上下游企业超过210家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年总产值已突破165亿元,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9,且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显现出继续向集约化规模生产发展的趋势,跃升为虎门镇第二大产业。

三是观念在变。如何摆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在标准化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中,不仅盯着制造业,而且关注服务业,用标准化引领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标准化战略实施过程中,东莞认识到,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制造业大市,必须修补现代服务业“短板”。为破解一些服务业无标可循的困局,选择了会展、港口、物流等一些有代表性的服务业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以此改变长期以来标准化工作基本上都围绕制造业,使服务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的局面。同时,将标准化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东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思路在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为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为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发展落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东莞市根据新兴产业发展、变化、更新快以及技术含量高、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特点,把建立新兴产业标准体系放在了标准化战略的突出位置。通过扶持企业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实现成果的产业化,为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

几年来,东莞质监通过联合科技等相关部门在云计算、虎门线缆、机器人、LED照明等新兴产业,为其发展提供重要指引,将自主研发的“独门绝技”转化为标准,抢占产业制高点,实现了技术人才90%以上在企业、研发资金90%以上来源于企业、研制标准项目90%以上来源于企业的集聚发展模式。

有效阅读 打牢习作基础 篇4

关键词:阅读,实效,习作教学

课外阅读究竟对小学生的习作有什么帮助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 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表达,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 让大家知道, 或者用嘴说, 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 就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 吸收越充分表达就越贴切, 详尽。”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通过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 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理说, 学生读书多了对写作会有好处, 但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读了很多书, 但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并不强, 一到写作文时仍然是无从下笔, 内容枯燥。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索: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从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 从而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一、激发读书兴趣, 让学生爱上阅读

传统的中国语文教育讲究“阅读要早, 开笔要迟”。曾国藩不让儿子过早地作文, 他认为儿童的精力应花在读书和背诵上。书读多了, 需要表达的时候, 自然会表达的。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也一直奉行这样的理念, 实践证明大量阅读是基础, 诵读的文章多了, 学生有了满腹经纶的积累, 自然“胸藏万卷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歙张”, 学生那些优秀的文章不是我“教”出来的, 而是他们自己“读”出来的。因此, 我们作教师的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让孩子们领略到阅读的乐趣, 进而爱上阅读。

二、课外阅读的内容应丰富化、经典化

周国平在《一定要读真正的好书》一文中写道:“要读好书, 一定要避免读坏书。所谓坏书, 主要是指那些平庸的书。读坏书, 不但没有收获, 而且损害莫大。一个人平时读什么书, 会在内听觉中形成一种韵律, 当他写作的时候, 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韵律走。因此, 大体而论, 读书的档次决定了写作的档次。”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后, 我开始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 陶冶情操, 汲取营养。

1. 自我品读, 建立文学家偶像库。

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时,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进而了解作家, 作为自己心中的偶像仔细研究, 学习他们的文学风格, 并定期开展“我心中的偶像”辩论会, 激发兴趣, 受到熏陶。

2. 师生共读, 编辑“文学小报”。

组建一个“新芽”编辑部, 组员向几个实验班公开招聘, 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 内容可以设“新书介绍”“佳作欣赏”“作家轶事”“小小文学家”等栏目。编辑部的组员承担选稿、编辑、展出等全部工作, 教师只做适当地指导。稿件由组员向全校师生征集, 小报一个月出一期。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 在编辑“文学小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了习作水平。

3. 亲子共读, 举行“读书报告会”。

根据阅读教学的进程, 在每两周一次的口语交际课上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 让学生自由交流各自欣赏经典名著的感受。我向家长推荐许多优秀小学生课外读物, 如《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新课标经典阅读系列》等书, 倡导家长和学生一起买书, 一起看课外书, 节假日可以一起到市图书馆、新华书店看书, 并写好相应的读书笔记。通过“家长会”, 交流孩子读书的心得, 建立“亲子小书房”, 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形式应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现在家长都给孩子买了许多课外书, 教师也总是告诉学生要多读书, 但是实际上, 学生不仅课外阅读量不容乐观, 而且课外阅读的内容也良莠不齐, 学生对于快餐式的阅读很感兴趣, 学生的课外阅读对于写作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基于这种现状, 我在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上下足功夫, 首先对名师韩兴娥的《把学生引上阅读快车道》进行了认真的拜读、学习, 汲取名师的智慧精华, 结合所教学生实际情况,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1. 每周一节的阅读赏析课。

学生阅读教师推荐的优秀作品, 教师进行解读和学生共同赏析。让学生在求奇、求趣、求乐中进入阅读状态, 感悟语言的美、韵律的美、意境的美, 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在每次的阅读赏析课上我都和学生打成一片, 精心准备录音带, 让学生感受名家的朗诵和名文的魅力, 带着学生一起沉浸在动听的乐曲中, 沉浸在优美的语言中, 把学生带进了美文美境中。

2. 开设每周两次有教师指导的课外阅读积累课。

采用“阅读、摘抄、交流、评选、仿写、展示”或“看、画、摘、读、想、忆”六部指导法,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 前者重运用, 后者重积累。我班的学生, 只要一读书学生就会自觉拿起笔圈圈画画, 在文章中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所看过的每一本书, 封面崭新, 但是你翻开书就会发现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都是学生读书时进行的勾画点评, 这也成了本班的一大特点。

四、引导学生读思结合, 让阅读更有实效

古人读书讲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审问、慎思、明辨”都是读与思的结合。阅读方法有很多, 核心点却只有一个, 那就是读思要结合。学生的文学素养才会越来越丰厚, 写起文章来就会越来越出色。

打牢思想基础论文 篇5

来源:宣讲家独家评论 |作者:王联斌 | 上传时间:2013-04-20 20:55

我要评论(4)字号:小大

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真善美就有假恶丑,阴暗是光明的影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筑“中国梦”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实现“中国梦”建树起一座座精神丰碑。

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打牢思想道德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人有一句良好的祝福语,叫做“好梦成真”。“中国梦”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是当代中国最伟大、最壮丽、最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好梦”。要使这一“好梦”成真,不仅要有美好祝福意识、真诚的期盼情结,更需要有一种付诸于实践的思想道德精神为之奠基、铺路……

打牢实现“中国梦”的思想道德基础,也是亿万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真善美就有假恶丑,阴暗是光明的影子。在我们今天沐浴着文明之光的园地里,依然顽固地生存和不断地产生着的思想道德垃圾,显得更加阴暗肮脏。例如:政治生活中的各种腐败,特别是一些官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骄奢淫逸、作风糜烂;经济生活中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强买强卖;食品和服饰领域的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避孕鱼、毒面料、甲醛服;以及文化生活中的黄毒泛滥,等等。对此,人民群众强烈不满。“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这种“不满”正是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蕴含着人民群众对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呐喊与期盼。打牢实现“中国梦”的思想道德基础,首先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就在于她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美好前景,也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完美融合。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实现兴国的根本动力。“兴国之魂”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把握,成为全体公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的价值实践,才能真正地实现兴国强国。

打牢实现“中国梦”的思想道德基础,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和行为准则的统一,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符合历史、合乎实践,又贴近民情、顺乎民意。可以预见,“三个倡导”一旦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必将更大地焕发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激情与活力。

打牢实现“中国梦”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要褒扬“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树立更多实现“中国梦”的先进典型和时代楷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出和谐的社会主义风尚。我们这个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从舍生忘死抗击非典的白衣天使,到地震中奋不顾身的无名英雄、先进个人和群体;从舍身救人、献身职守的英烈,到平凡中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无数“当代雷锋”;从刘姝威、高耀洁、任长霞、王顺友、钱学森、朱光亚,到一腔热血铸大爱的“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当代雷锋”庄仕华;还有“最美卫士”、“雷锋法官”、“美德少年”、“棒棒哥”、“白菜爸爸”、“修桥大爷”……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千千万万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高尚的道德情操,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净化着人们的灵魂,激发着正能量的传递,为实现“中国梦”建树起一座座精神丰碑。楷模就是旗帜,就是力量,就是信仰,就是希望,让层出不穷的英雄楷模之精神成为我们时代生活的普遍诉求吧!

打牢实现“中国梦”的思想道德基础,要求干部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必须走在全社会的最前列。十八大明确提出:“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楷模人格,是无声的“命令”。孔子断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黄石公三略》说,“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之要”,同样强调为官之道要“化人先化己,治世先治身”。据报道,在前不久的学雷锋日,传记电影《青春雷锋》在某省府所在市首日上映,却出现了4场“零票房”的尴尬局面。也许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现实的拷问是:那里的官员们有几个带头去看的?又有几个真心学雷锋的?也许有,可群众没见到,这样领导学雷锋不会收到什么好效果!反思之,当年毛主席号召领导带头学雷锋,以带动社会风气转变,并明确说向雷锋学习包括我自己。三年自然灾害,毛主席带头节衣缩食,与全国人民共渡难关。倘若没有领袖言行一致的道德引领,能有上世纪60年代学雷锋的火热春天吗?

“德者,得也”。德是事业之基,成功之道,幸福之源。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筑“中国梦”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坚信,壮丽的“中国梦”必能得以“成真”!

打牢思想基础论文 篇6

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基本上都是在中低年级任教,对该级段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都能够深入分析,有针对性研究解决办法,通过实践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这一板块。识字写字是学生踏入学习殿堂的敲门砖,是学生打牢学习的“地基”,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但是,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写字成了儿童教育的难点。从学生的作业反映来看,学生掌握汉字不太牢固,要么书写不端正,要么音读不准,要么笔顺错、偏旁错或结构失调等,这都说明在识字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那么如何进行识字教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读“音”准,激发兴趣

新课标对识字与写字的具体要求就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但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场合下使用的是家乡话,不习惯用普通话,所以日常使用普通话时不正确,如翘舌音与平舌音的发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的发音很容易出错。更有不少学生读得南腔北调,有气无力,毫无兴致可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主动识字的愿望。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趣味”呢?

1、教师“示范”要标准。我一直都勤于参加学校、乡镇、县市区举行的语文听课活动,其中都不难发现:如果上课的老师自身读音不准,在范读、教读过程中出现太多的失误,那么该班学生的识字、读字水平肯定相对比较差,特别是偏远乡镇学校的老师,这方面情况更为不理想。这几年,我多次参加省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比赛和语文教学论坛的活动,当听到省里优秀教师侃侃而谈的标准普通话时,我感触很深,那真是一种语言艺术上的享受啊!同时,也为在这些老师所教的学生而感到幸福。

俗话说“打铁还需本身硬”,所以,教师平常一定要多听、多讲、多读、多练,因为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真正为学生示范,真正做好“领头羊”的“领头”工作。

2、课堂发现“问题”纠正要及时。在教学中如发现学生发音不准,不能视而不见或延迟指导,要“细微处见真知”,教师可采取引读、范读,优秀学生教读等方式,强化读的训练。对读得准确的学生要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读得一般的学生也要发现其闪光点进行适当的表扬,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读的欲望,充分调动读的积极性。

3、读准的含义要明确。对于每个字来说读准就是声韵调都要读准确,对于词组来说,有轻声、变调等,对于每句话来说,读时不加字不少字,要学会断句,读得自然流畅不生硬,不得在词中断句,不得在意思不连贯处断句。总之,吐词要清、音节读清、不读多不读少、自然流畅。在课堂教学中不时见到学生读得断断续续、多字少字、断句不准确、一字一读的现象,而有的老师仿佛已经麻木,认为“学生还小”、“这是普遍现象”,不重视问题,导致不少学生到中高年级甚至到初中仍不能准确流利地读课文,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语文老师反思。

二、感“形”美,体现魅力

汉字本身就是一种美,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结构美、形态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强记忆,发展思维。我坚持上课时所出示给学生看见的字,都必须一笔一画认真书写,写出行笔轻重快慢、顿挫,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学生写好汉字的兴趣,那怎样做到呢?

1、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结构美。汉字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如“趣”字,这个字属于半包围结构,在书写“走”字的時候,这一笔“捺”一定要拖到适当位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汉字不同的形体和结构美。

2、引导学生感受笔画的美感。传统的书法讲究起笔收笔的顿挫、行笔的快慢轻缓、章法的布局等,在书写中要认真引导学生体会书写的感觉、乐趣,让学生感受中华书法传统艺术的魅力。

3、利用好写字教材。写字教材与各年级的生字教学是同步的,在进行生字教学的同时,进行书法的教学,可谓“一举两得”,即强化了生字的识记,又受到书法熏陶,何乐而不为!根据以往教师写字教材的利用情况,发现有教师只管布置,不管结果,任凭学生“画”;有教师只管教学,一讲到底,不管效果,学生不知其所云,最终都没达到理想化的结果,为什么?关键未落实,学生是否听懂,内心的感受怎样?学生是否感兴趣?学生练得如何?练的时间有多少并是否得到保证,这些问题值得教师深思。

三、重“记”法,强调内化

有时发现学生生字的听写准确率只有七成左右,学生书写出现缺笔少画,结构不合理,字迹模糊不清潦草等现象,如“弹琴”的“琴”底部的“今”字容易写成“令”,休息的“休”容易写成了“体”字,学生组词也花样别出,这些说明低年级应继续加强识字教学“识记”方面的教学,防止学生遗忘,引导学生将教师教学的内容内化为己用。

1、注重识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备课,上网查找资料。我平常会出示一些简单的字谜来识字记忆。“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死一口人,流了四滴血”(照),“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等等。儿歌有趣,自然提高了识字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根据自己的识字记忆方法,也能编一些简单的字谜,提高了识字效率,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能力。

2、及时巩固“识记”成果。根据遗忘规律,对暂时记住的事物要及时强化,才能记得牢,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指学习新知识后要反复练习,从中感受到愉悦和高兴。识字教学,可采用课前听写、相互纠正、激励表扬、课后辅导、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等措施强化效果。

3、开展一系列的写字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为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最终实现“练字,恋书。炼人品”的奋斗目标。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写字比赛,2013年11月在一至三年级开展了首届利用点读机进行了汉字书写大赛。通过这一次比赛, 在丰富多彩的识字写字活动的熏陶下,我发觉: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我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喜欢汉字,并能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了独特识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为了丰富校园写字氛围,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老师和学生比赛,把写字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

打牢思想基础论文 篇7

龙, 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十二属相中, 龙是唯一超脱现实的神话之物。自古以来, 龙寄托着人们无限的期盼与梦想。封建帝王自诩为龙的化身, 强调君权神授的治国理念, 享有至高无上的权贵与威严;普通百姓对龙顶礼膜拜, 祈求的是风调雨顺, 繁荣与安康。近现代社会, 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以龙的传人自称, 龙又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团结奋进的纽带。龙象征着祖国的强大与昌盛, 人们盼望着中华民族的振兴, 期盼着东方巨龙的腾飞。

翻开中国历史, 鸦片战争打碎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神话, 被西方列强嘲笑为“东亚病夫”。强烈的心理落差, 使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 他们开始学习西方之长技, 大力发展民族工业, 引进西方的思想与文化, 巨龙开始惊醒。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帝制, 巨龙重新回到人间, 人民思想解放, 东西方文明交融, 东方巨龙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建立, 彻底搬开了压在中华巨龙身上的三座大山, 民族的独立与自由, 使中华民族焕发出蓬勃的力量和智慧,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全民族的奋发图强, 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世人开始惊叹, 东方巨龙已经扬起高昂的头。

中国的巨大成功, 是多方面因素合力而成。但最根本的应该是务实稳定。经济社会基础扎实, 国家发展才会平稳有力。我们是成功了, 但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 更不可骄傲自满。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当前,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 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静下心来, 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努力解决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继续贡献力量、积攒后劲, 中国的腾飞才会坚实有力。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不思进取, 思想意识躁动, 行为举止失衡, 发展方向出现偏差, 只能使我国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就像是一条巨龙, 站在坚实的大地上, 奋力一跃定会直冲云霄。假如陷入泥潭, 纵使勉强起飞, 最终也会折戟沙滩。

打牢思想基础论文 篇8

一、扶贫开发在构建和谐上饶社会的进程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赋予了新阶段扶贫开发更丰富的内涵,提升了扶贫开发的地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吃透市情,从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上饶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扶贫开发在新阶段的重要战略定位。

首先,扶贫开发是构建和谐上饶社会的基本前提。党中央郑重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正确把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的认识。目前,上饶仍然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贫困地区吃饭难、喝水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都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去甚远。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搞好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富裕,则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否则,贫困面貌依然,老百姓穷困潦倒,则社会必然不和谐、不稳定,乃至出现动荡和混乱。所以说,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扶贫开发进程,把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作为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把加快扶贫开发进程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位置上来。

其次,扶贫开发是全面构建和谐上饶社会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强调,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只有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才能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进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各地区协调发展的社会。向市外看,2009年上饶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1184元,而同期江西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7185元,只有全省水平65%,可见只有加快我市扶贫开发进程,才能有效减少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从市内看,2009年上饶市境内的经济发达县(市区)德兴、广丰、信州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23814元、17309元、26692元,基本达到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而同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鄱阳县、上饶县、余干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只有5184元、9642元、6336元,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发达县与落后县发展极不平衡,可见只有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尤其是加大对偏远山区、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才能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从而为构建和谐上饶提供坚实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再次,扶贫开发是构建和谐上饶社会的主要内容。构建和谐上饶社会,建设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使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能够有效增加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收入,逐步扭转城乡、区域、贫富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能够有效发展贫困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使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二、认清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上饶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省、市各级定点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把扶贫开发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创新开发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五年来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6844万元;各级定点扶贫单位累计直接投入资金15460万元,帮助引进资金32250万元。着力实施了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一体两翼”扶贫战略重点,充分发挥了小额信贷、社会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的作用,全市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逐步增强,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至2010年末,全市扶贫重点村人均收入达到4464元,比2006年增长42%;四个重点县人均收入达到39%元,比上年增长45%,高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

但是,我们在欣喜地看到所取得的这些成就的同时,也需要冷静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人口数量规模大。按照新的贫困标准,我市还有贫困人口50余万人。按照目前的投入力度和减贫进度,到2020年实现全面消除贫困人口有一定难度。二是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我市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滨湖地区、武夷山脉以及怀玉山脉的边远山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特别是由于我市每年自然灾害频发,因灾返贫问题还十分突出。三是推进工作面临的问题多。比如,我市各级财政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支持力度比较有限,投入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又如,在工作中存在着重基础设施轻主导产业发展和移民发展的倾向。所有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我市加快扶贫开发进程、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加快上饶扶贫开发进程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审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表明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纲要》精神,认清形势,明确重点,抓住机遇,应对挑展,为加快我市扶贫开发进程、打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而扎实工作。

一是始终瞄准贫困对象主攻目标,在提高扶贫精确性上强化新理念。随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财政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投入,我市贫困农民年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但如何使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更大的扶贫效益,是我们亟待研究的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上饶的实际出发,以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为契机,进一步摸清贫困人口规模、构成、需求和分布的特点,逐步建立对贫困人口和贫困重点区域的“瞄准”机制,按照“一地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原则实施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

二是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基本方针,在增强扶贫持续性上开拓新途径。开发式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的基本方针,是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我市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但现阶段我们看到,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计成本、盲目开发、重基础设施建设初级开发的苗头,既浪费了有限的扶贫资金, 又没有取得较好的扶贫效果。为此,我们的开发式扶贫要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契机,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与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结合,将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培植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造血机能作为开发式扶贫的核心,走全面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三是始终围绕“一体两翼”战略措施,在谋求扶贫长效性上建立新机制。首先要着力抓好整村推进。要总结借鉴“十五”、“十一五”重点村建设的成功经验,瞄准“十二五”省定的648个贫困村,全面实施水、电、路、气、房、网“六到农家”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村一品”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建设,“三清五改”为重点的村容村貌建设,扶持贫困村整体脱贫。二是大力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和发展扶贫主导产业。重点围绕增加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收入,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泡桐和三清山有机茶两大扶贫主导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着力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发展,着力提升产业扶贫效果,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和品牌,巩固完善扶贫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承建产业加工销售平台,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规模,提高扶贫主导产业规模效应。“十二五”期间,我市要重点扶持扶贫龙头企业70家以上。三要着力推进贫困劳动力培训。我们要将贫困劳动力培训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培训的针对性,跟踪掌握培训效果,确保培训转移就业率,提高就业稳定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转移培训贫困地区劳动力6.7万人。

打牢思想基础论文 篇9

【关键词】中职语文;语言基础;基本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职高学生是义务教学阶段优胜劣汰后较早走上职业选择的一部分群体。他们是激烈的中考选拔中分流下来的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肯定存在着劣势与不足。因此,他们文化课的学习应该会有一些吃力。另外,这些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激烈求职、应聘等竞争和挑战。因而他们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表达能力、交流水平,能够严密、准确、活泼、言简意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显得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从基础抓起应该是一种可行又是必需的教学路径。

一、重视语言基础,加强语言掌握与交际运用

职高学生在初中已基本被“放弃”,因而他们的学习态度是不够端正的,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基础是有待夯实的,学习能力是亟待提到的。就语文学科而言,不少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对句、段、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很是不足;语文基础的语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不懂或者不知运用,更谈不上能够赏析谋篇布局,写出优秀的文章了。

(一)夯实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读记能力的提高

正确书写、掌握读音是一个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因此,对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的职高学生,我们首先要强调一些常见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拼读的教学。我在教学时,对学生预习要求比较简单,就是让他们阅读课文,大致了解文章内容、情感,强调课文中比较难写的字词和意思的识记和理解。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我们的职中学生多是农村学生,他们因为没有很好的教学环境和设施才使其在中考中失利。因而,他们普通话水平也是不高的,也是急需提高的。因而在课堂教学时,我通过检测重点字词识记和理解的同时,让学生在文章中注上自己以前不认识或是读不准的字的拼音。此后重点放在朗读训练和朗读指导上。先从基本开始,要求学生读准音、读对字,不多读,不丢读,不倒读。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可以让学生注意阅读文字中的情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加强朗读方法指导,并通过交流合作、竞争比赛的形式,在学生之间开展互评互议。当然,我们在教学中要持有赏识的眼光,采用鼓励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的普通话和朗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之后,再开展诸如复述、演讲等的训练来锻炼学生的口才,训练学生的思维。

另外,在听说训练的同时加强学生识字写字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的字词认读、记忆、书写中与听说同步进行,从而从基础知识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

二、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语言学习更深入

阅读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对于职高学生,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方法,加强指导。我们学生基本上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如《我与地坛》教学前,我重点介绍了史铁生苦难的一生,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青年应该怎样活下去,思考他与我们相比,我们怎能轻贱自己?然后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庭,谈谈自己的父母,让学生从点滴中感受亲情之爱。如此,学生便能够在对比中生出阅读的兴趣;能够自主的掌握文章的重要字词,扫清阅读中的障碍获得基本阅读能力的提高,读出文章的情感。当然,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用层层深入的问题引领学生,提出若干带启发性的又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读,从而让他们对文章内容有所认识和理解。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自己喜欢的一些内容进行仿写、续写或片段训练。如《雷雨》学习之后,让学生写写人物性格品质的分析,写写布局安排的好处。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当然,我们要为学生选择适宜的阅读内容,给他们明确阅读目标,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写作针对性,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

写作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衡量标准。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结合内容进行适当的作文小练,专题训练。而在作文写作中除了让学生学会写中规中矩的记叙文、议论文之外,还要突出应用文体的学习和训练。中职学生面临着就业。因此,他们掌握基本的应用文、实用文体写作是必要也是必需的。因此,我们在作文写作教学时,要从一些常见的诸如书信、启事、通知和合同文本等文体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开始,引导学生分析格式特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写作训练;从而掌握这些文体的要求,写出高质量的应用文体。另外,写作活动要改变方法,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阅作文;在发现问题中,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和评改作文的能力。

总之,我们职高学生的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重视与生活实际以及他们以后的工作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主动性的参与,形成能力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今后的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继文.中职学校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初探[J].吉林教育,2012(7).

[2]刘茄葆.中职语文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训练 [J].课程教育研究,2013(9).

[3]安崇敬.立足职教实际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J].读与写,2011(9).

上一篇:腹膜阴道延长下一篇:军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