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风景区

2024-10-24

黄河风景区(共3篇)

黄河风景区 篇1

1 高青黄河水利风景区基本情况

1.1 景区建设概况

黄河高青段河道总长45.6公里, 堤防长46.92公里, 险工2处、控导7处、引黄涵闸2座。高青河务局坚持“整体规划, 依托黄河, 在工程管理与建设中突出水上特色, 建设优秀水利景区”的开发思路, 对高青黄河进行景观资源开发、利用。1994年在“引黄济淄”渠首工程区域建成“源泉”、“柳林金波”、“安澜”镇河犀等景点;2004年在刘春家险工建成了“河之韵”雕塑景点;2005年在马扎子险工决口堵复处, 建成了题为“警钟”大型石雕, 警示后人要铭记历史, 居安思危。这些景区景点每逢节假日, 游人络绎不绝, 已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也成为了宣传黄河的一个窗口。2006年, 聘请山东大学对高青黄河百里堤防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规划, 并进行了开发建设, 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旅游体系, 提升了景区档次。2007年8月, 黄河高青段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 被水利部正式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区的建成, 为维护防洪工程, 保护水资源、水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为高青水利旅游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1.2 景区管理体制

为加强景区管理, 2006年成立了高青黄河水利风景区管理处, 主要负责景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水环境保护、旅游接待服务、环境卫生维护、景点安全、景点绿化等日常运营管理工作。在经营形式上, 采取自主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 并研究制定了《高青黄河水利风景区水资源环境保护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游客安全须知》等规章制度, 强化对景区的管理力度。

1.3 景区建设投资

高青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投资渠道主要有当地政府、水利部门和社会投资三部分。政府投资主要是生态环境工程等基础设施建和政策支持;水利部门主要投资景点工程、旅游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投资以招商引资为主, 主要投资旅游服务项目的开发。2007年, 为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困难, 高青河务局与高青县人民政府联合, 针对黄河生态旅游开发实施了招商引资活动。经过广泛磋商, 12月与淄博塑工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开发黄河生态旅游的初步协议。根据协议, 淄博塑工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投资3亿元, 在黄河沿岸开发“黄河楼”主题公园等5处生态旅游景区。目前, 黄河楼已经动工修建。建成后, 景区将成为集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景点, 是淄博市特别是高青县人民休闲娱乐的极佳场所。

2 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成效

2.1 认识和观念的转变

通过近几年高青水利风景区建设, 维护了防洪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为人们近水、亲水、敬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在人们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同时, 也对水利工程、水资源、黄河水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转变了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单一认识, 提高了人们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促进了水利工程和水生态的和谐发展。景区的建成, 有效地改变了高青县城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为高青县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水生态环境保护

目前, 高青黄河逐步建成了临河30米宽的防浪林, 大堤背河淤背区50-100米宽生态林, 淤背区外侧10米宽的护堤林, 各类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水土综合治理率达到100%, 不仅有效地涵养了水源, 改善了工程面貌, 也从根本上改善了水生态环境, 实现了保护水资源和美化水生态的双重功效。同时, 充分依托工程水域, 在景区周边和道路沿线, 营造各种风景林木, 开发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区范围的拓展, 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水清、岸绿、景美”的场所, 也为保护水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3 综合经济效益情况

依靠水利风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围绕吃住行游娱五大方面满足游人的要求。刘春家景区附近的老百姓通过出售黄河文化纪念品、开办鱼馆等取的了丰厚的经济来源, 带动了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

2.4 社会效益情况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 能吸纳大批的劳动力, 随着高青水利风景区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 也为水管单位改革中分流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岗位, 并对当地社会闲置人员就业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每个景区可提供就业岗位几十个, 为水管体制改革和社会就业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3 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3.1 思想认识方面

一方面, 要认真做好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 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提高产品的档次, 增强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 要看到,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缺乏长远考虑的急功近利的开发方式, 往往会造成水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因此, 必须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开发、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 两者相辅相成。

3.2 规划编制方面

规划是景区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 高青黄河水利风景区规划工作还需完善, 专业性不强。下一步应聘请有关专家, 对现有规划进行补充完善。新的规划应以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和工程安全运行为基点, 全面考虑景区工程、水生态、园林景观、人文景观、文化历史、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 使景区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

3.3 投资体制方面

资金不足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瓶颈, 如何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统筹考虑。一是争取在水利工程建设立项时就将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纳入整体水利项目建设规划, 争取政府和上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景区建设的资金支持, 使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风景区建设相结合, 把建设水利工程和建设水利风景区统一于一体, 做到建一个工程而形成一个靓丽景点, 塑造一个生态家园, 满足一方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需求。二是还要将景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成果及发展前景充分向社会展示、宣传, 进一步提高水利风景区的社会认知度, 争取得到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使景区建设最终形成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机制,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三是培养风景区项目的还贷获利能力, 对于促进风景区建设项目的发展尤为重要。

3.4 经营管理方面

由于资金短缺, 对外宣传力度不大。缺乏总体促销形象、宣传口号, 没有和其他水利旅游风景区、景点以及旅游公司建立起互动旅游网络, 外地游客对高青水利风景区还不够熟悉, 对景区的旅游资源、风土人情、接待能力及条件缺乏了解, 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数量不多, 影响了客源市场。另外, 交通、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经营项目单一, 文化内涵挖掘少, 目前主要以餐饮和水面旅游为主, 其它配套旅游项目开发滞后, 景区综合旅游功能不强, 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制约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高青水利风景区景观少、客源不足的现状, 一方面要研究将一个区域内的数个小景点有机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网络, 变小景点为大景区, 同时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杂志等新闻媒体, 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 制作、印发宣传材料, 扩大景区知名度, 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并积极与旅游公司合作建立互动旅游网络, 借助他们的旅游信息和旅游资源优势来推动水利风景区旅游。

其次, 将黄河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 合理定位高青黄河水利风景区在地方文化延伸中的作用。充分挖掘当地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及人文景观, 在景区开办展览, 充实景区旅游项目, 巧妙地利用当地各种旅游资源, 吸引客源。如大芦湖水库、文昌阁, 还有日前刚刚发现的西周遗址, 都可以用来作为黄河文化的包装和载体。目前风景区交通不畅没有交通车, 游客出行十分不便, 这也是客源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尽快解决交通问题也是拓宽客源的重要措施。在这方面景区可视具体情况单独开行旅游专车, 也可以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开通公交 (专线) 车, 彻底解决景区交通问题, 有效的扩大旅游客源。

3.5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景区经营管理、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景区规范化管理程度相对较低, 经营管理人员大多由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兼职或转岗而来, 经营意识淡薄, 分工不明、责任不清、机制不活、缺乏专业人才。为此, 除积极引进专业管理人员充实管理层外, 还要对现有景区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特别是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方面, 采取走出去学习和请进来讲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强化人才队伍培养, 建立一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

黄河风景区 篇2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一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推荐的郑州黄河风景区导游词 篇3

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黄河铁桥参观游览,黄河铁桥即中山桥,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为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直到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才在如今的中山桥的位置上兴建了著名的镇远浮桥。此后500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桥”。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就像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坂;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这座古老的桥梁依然横跨黄河之上,与白塔山相呼应。“举头迎白塔,缓步过黄河。对岸两山峙,中流意兴多。”赵朴初的诗句颇能勾出人的游兴。和诸多桥梁相比,中山桥的观赏和纪念价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义。

黄河铁桥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去游览这传说中的黄河铁桥吧。但愿今天的黄河铁桥能给您留下难忘的记忆。

上一篇: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下一篇:建筑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