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岛

2024-05-29

基因组岛(共4篇)

基因组岛 篇1

辛基酚 (OP) 用于制造洗涤剂、增塑剂、热稳定剂、石油添加剂、燃油稳定剂等, 也被广泛用于制造奶瓶、罐头盒、食品包装袋等的内壁涂层及化妆品等[1,2]。由于辛基酚具有类雌激素作用, 辛基酚的污染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3,4,5]。为了进一步了解辛基酚对雄性大鼠的毒性作用机制, 试验在对青春期大鼠毒性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雄性大鼠精子Igf2和Peg3印记基因DMR区Cp G岛甲基化为研究靶点, 通过对精子印记基因模式甲基化分析, 以了解辛基酚对精子发生过程中表观遗传信息建立的影响, 为阐明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与试剂

PCR扩增仪 (型号为My Gene MG96+) , Long Gene公司生产;离心机 (型号为LG16-WA) , 北京金立离心机有限公司生产;凝胶电泳仪 (型号为DYY-6C) , 北京六一仪器厂生产;凝胶成像仪 (型号为SC805) 、摇床 (型号为培英DDHZ-300) 、恒温培养箱 (型号为HH-B11) , 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生产;DNA甲基化修饰试剂盒-DIRECT、甲基化热启动酶, zymo research公司生产;胶回收试剂盒 (Zymoclean Gel DNA Recovery Kit) 、连接试剂盒, 庄盟国际 (北京) 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SPF级SD大鼠48只, 均为雄性, 40日龄, 体重为140~160 g, 合格证号为SCXK (湘) 2009-0004, 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试验动物饲养在江西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屏障系统环境[合格证号为SYXK (赣) 2003-0003], 试验温度为 (22±3) ℃, 相对湿度为40%~70%。SPF级基础颗粒饲料, 由北京科澳协力饲料有限公司提供[生产许可证号为SCXK (京) 2005-0007], 饮水经121℃高压灭菌30 min, 自由采食和饮水。

1.3 试验动物处理及分组

辛基酚 (Sigma公司生产, 纯度为97%) , 按要求配制成各剂量, 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分别为辛基酚低剂量组 (25 mg/kg) 、中剂量组 (100 mg/kg) 、高剂量组 (400 mg/kg) , 灌胃量为每千克体重10 m L, 试验D组为对照组。每组各12只大鼠, 采用灌胃的方式, 连续4周饲喂辛基酚, 对照组灌胃等量普通饮用水。试验28天随机剖杀1/2试验动物, 另1/2试验动物在35天时剖杀, 剖杀前禁食16 h左右。

1.4 试验步骤

1.4.1 精子分离及精子DNA提取和处理

取附睾尾放入EP管中剪几下, 加入碱性磷酸盐缓冲液 (PBS液) , 37℃静止1 h, 取上清液, 反复用PBS液洗2次, 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其他杂细胞污染, 无污染6 000 r/min离心15 min, 去上清液, 沉淀加入350 m L的细胞裂解液, 20%SDS 30μL, 蛋白酶K 20μL, 55℃消化12~16 h, 加入100 m L饱和Na Cl, 4℃沉淀20 min后离心, 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Tris) -饱和酚, 6 000 r/min离心5 min, 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 (25∶24∶1) , 6 000 r/min离心5 min, 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 (24∶1) , 6 000 r/min离心5 min, 取上清液;加入2倍体积的冷乙醇沉淀, 12 000 r/min离心5 min, 倒掉乙醇, 用70%乙醇洗1次, 25℃真空干燥10 min, 用Buffer 100μL溶解, 储存, 备用。

1.4.2 精子DNA甲基化修饰

按说明书方法进行。

1.4.3 PCR扩增

Igf2 DMR2区扩增引物:F1 5'-AACTAAAATTATCTATCCTATAAAAC-3', R1 5'-TTGATGGATTTATATTGTAGAATTAT-3';F2 5'-GGAATTCCCTATAAAACTTCCCAAACAAACCTTCAA A-3', R2 5'-GGAATTCCTGATTTATTGATGGTTGT-TGGATATTT-3'。

Peg3 DMR区扩增引物:F1 5'-TTTTTAGATTTT-GTTTGGGGGTTTTTAATA-3', R1 5'-AATCCCTAT-CACCTAAATAACATCCCTACA-3';F2 5'-TTGATA-ATAGTAGTTTGATTGGTAGGGTGT-3', R2 5'-ATC-TACAACCTTATCAATTACCCTTAAAAA-3'。

第1轮反应体系 (25μL) :Zymo Taq Pre Mix12.5μL, 模板2μL, 上、下游引物各1μL, 加dd H20补至25μL。反应条件:95℃预变性4 min;95℃变性55℃, 72℃退火30 s, 72℃延伸30 s, 共30个循环;72℃再延伸5 min。

第2轮反应体系 (50μL) :第1轮反应产物4μL, 加入Zymo Taq Pre Mix 25μL, 上、下游引物各1μL, 加dd H20补至50μL。反应条件:95℃预变性4 min;95℃变性63℃, 72℃退火30 s, 72℃延伸30 s, 共30个循环;72℃再延伸5 min。

1.4.4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及胶回收

在紫外灯下切出含有目的DNA的琼脂糖凝胶, 按胶回收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胶回收。

1.4.5 PCR产物连接及转化

上述回收的DNA溶液, 按照庄盟国际 (北京) 基因科技有限公司p BLUE-T载体连接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将纯化的目的DNA片段克隆到p BLUE-T载体上, 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 挑取阳性克隆, 菌液送测序公司进行序列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精子印记基因Igf2 DMR2区扩增结果

分别从3个剂量组及对照组大鼠 (n=3) 的附睾尾分离成熟精子, 提取DNA, 应用BSP方法扩增Igf2的DMR2区。扩增片段大小为731 bp, 含30个Cp G岛, 与预期结果一致, 见图1。

1~12.扩增产物;M.DL-2 000 Marker。

2.2 Igf2 DMR2区扩增产物测序结果

采用BSP方法扩增正常精子Igf2 DMR2区, PCR产物克隆到T载体后测序。父源Igf2 DMR2区处于甲基化状态, 正常对照样Igf2 DMR2区为高甲基化状态, 97%Cp G位点呈甲基化状态, 非甲基化Cp G位点占总Igf2 DMR2区位点的2.55%。

各剂量组Igf2 DMR2区Cp G位点非甲基化百分率, 见图2。

2.3 精子印记基因Peg3 DMR区扩增结果

分别从3个剂量组及对照组大鼠 (n=3) 的附睾尾分离成熟精子, 提取DNA, 应用BSP方法扩增Peg3DMR区, 扩增片段大小为422 bp, 与预期结果一致, 见图3。

1~5.扩增产物;M.DL-2 000 Marker。

2.4 Peg3 DMR区扩增产物测序结果

各剂量组的Peg3 DMR区甲基化模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改变。精子中母源印记基因Cp G岛是呈非甲基化状态, 辛基酚没有影响母源印记模式。

3 讨论

基因印记也称基因组印记、配子印记或亲源印记, 是一种不遵从孟德尔定律、依靠单亲传递某些遗传学性状的现象, 也就是某些基因呈亲源依赖性的单等位基因表达, 另一等位基因不表达或表达极弱[6]。Igf2是经典父源印记基因, 父源等位基因甲基化, 该基因编码1条多肽参与GF/INs信号传导通路[7]。Peg3在母源的等位基因不表达处于甲基化状态, 父源等位基因与之相反, 该基因编码锌指蛋自, 在胚胎和成年大脑中表达该基因可能与TNF-NFkappaβ的信号传导通路有关[8,9]。

精子发生中, 生精细胞经历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3个阶段, 其中表观遗传修饰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沉默等) 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并受严格的时间、空间调节[10]。试验以雄性大鼠精子Igf2和Peg3印记基因为研究靶基因, 以Igf2差异甲基化DMR2区的扩增片段 (731 bp, 跨30个Cp G点) 和Peg3 DMR区的扩增片段 (422 bp) 为靶点, 研究辛基酚造成睾丸生精上皮和精子减少的可能分子机制。试验结果表明, 辛基酚没有影响Peg3 DMR区甲基化模式的改变, 但Igf2 DMR2区非甲基化程度有所提高。

此次试验未发现28天组及35天组在Igf2 DMR2区甲基化丢失的差异, 可能在选择时间点上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宋卫国.欧盟15个物质或进入下一批高关注物质 (SVHC) 清单[J].上海农业学报, 2012 (4) :105.

[2]王艳, 于滢, 芮昶, 等.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壬基酚和辛基酚的危害及检测技术的研究[J].广东化工, 2013, 40 (3) :75-76.

[3]蔡德培, 乔丽丽, 郑力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儿童性早熟发病的关系[J].上海医药, 2013, 34 (6) :26-31.

[4]乔丽丽, 郑力行, 蔡德培.性早熟女童血清中双酚A、辛基酚、4-壬基酚测定和分析[J].卫生研究, 2010, 39 (1) :9-12.

[5]柳春红, 王伟华, 褚, 等.深圳居民膳食壬基酚和辛基酚暴露的风险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7) :1316-1322.

[6]周亮, 冷慧敏, 王勇, 等.IGF2基因在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中的印记丢失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 (10) :1851-1854.

[7]朱婵, 徐勇飞, 渠利利, 等.IGF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 31 (9) :966-969.

[8]HUANG J M, KIM J.DNA methylation analysis of the mammalian PEG3 imprinted domain[J].Gene, 2009, 442 (1/2) :18-25.

[9]SONG J, LU Y, GIANG A, et al.Promoter analysis of the mouse Peg3gene[J].Biochim Biophys Acta, 2008, 1779 (2) :134-138.

[10]葛少钦, 李向阳, 李建忠, 等.DNA甲基化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J].生命的化学, 2012, 32 (3) :221-227.

基因组岛 篇2

关键词: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综合开发项目,影响评价

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一些港口工程及滨海旅游项目离海洋观测站的距离越来越近, 一定程度上会对海洋水文、气象和大气要素观测造成影响。笔者以小麦岛综合开发项目为例,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范的要求, 运用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等方法, 分析评价了项目建设对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观测环境的影响, 并为海洋环境监测站的搬迁工作提供依据。

1 小麦岛综合开发项目简介

小麦岛位于青岛浮山南麓海滨, 面积0.2 km2, 距海岸约200 m。根据青岛市政府的综合开发规划, 将在小麦岛区域实施综合开发项目, 对小麦岛进行整体改造。该开发项目包括:在小麦岛南侧海域建设两个人工岛———新月岛和七星级标志性豪华酒店所在的人工岛, 并通过跨海大桥与小麦岛连接, 同时对小麦岛本岛和小麦岛北部海岸线进行改造等内容。考虑到国家海洋局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的验潮井和气象观测场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基础设施, 必须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连续性, 因此小麦岛监测站气象观测场、验潮井保留在原址, 波浪观测室移至新填成的人工岛———新月岛上。

2 国家海洋局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现状

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于1959年建站, 是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设置在青岛地区从事海洋环境、海洋灾害监测和海洋科学实验的基层台站, 也是国家级的海洋环境监测示范站。主要承担海洋水文、气象观测和海洋大气环境监测, 同时还担负着我国海洋仪器设备的中试试验、国家重大课题船舶监测联调实验及二氧化碳岸基站监测等工作。建站50年来, 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通过对青岛沿海海域长期、连续、动态地监测, 获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在海洋防灾减灾、经济建设、交通运输、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观测基础设施全部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建设, 观测要素代表性好,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气象观测场位于小麦岛海拔29.8 m处, 四周没有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 观测场四周空旷且较为平坦、视野宽广, 观测要素能较好地反映该区域较大范围气象要素的特点。

(2) 波浪测点海拔高度适宜, 观测视角较大, 其前方海域开阔, 无暗礁等障碍物, 现有测波楼面积约234.5 m2。波浪观测浮标抛设处离波浪观测室约800 m。海底比较平坦, 观测的波浪要素能较好地反映该海域较大范围波浪的特点。

(3) 验潮井为双井结构, 外井主要进行水温、盐度观测, 内井进行潮汐观测, 井体设有多个进水孔与外海畅通, 受波浪影响较小, 其海底平坦, 底质坚实, 冲刷、淤积比较轻微, 最低潮时水深在1 m以上。

3 临近海域的基本情况

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附近海域是海洋产业非常集中的海域, 有港口航运、滨海旅游、海水养殖和海洋渔业等海洋产业。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附近海域海洋产业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图1和表1) 。

3.1 航道

(1) 海上旅游观光航道:距拟建新月岛南部边缘0.2 km, 是小型旅游船舶航道。

(2) 青岛港主航道:距离拟建新月岛南部边缘4.5 km, 是各种船舶进出青岛港的主要通道。

3.2 银海大世界游艇码头

该码头是青岛浅海旅游东段重要的旅游码头, 同时也为青岛水上奥运会分会场提供相关的服务设施。

4 小麦岛综合开发项规划方案概述

(1) 总体方案

小麦岛综合开发项目共分7个区域, 总占地面积46.51 hm2, 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 (1) 麦岛路西地块, 用地面积为7.63 hm2, 规划建设用于办公、商业、旅游的4层以下建筑 (图2中A区) ; (2) 麦岛路东地块, 用地面积为10.3 hm2, 规划建设用于办公、停车场、商业的4层以下其中岸边用地控制在3层以下的建筑 (图2中B区) ; (3) 小麦岛规划路西侧用地, 用地面积约4.65 hm2, 规划建设4层以下用于旅游、商业及配套的服务设施 (图2中C区) ; (4) 小麦岛规划路东、小麦岛北侧用地, 这一地块用地面积约2.8 hm2, 规划建筑面积19 300 m2, 建设4层以下用于文化中心、会议中心设施 (图2中D区) ; (5) 小麦岛规划路东、小麦岛南侧地块, 用地面积约6.13 hm2, 规划建筑面积59 700 m2, 规划建设4层以下用于酒店、商业及配套的服务设施 (图2中E区) ; (6) 新月岛, 用地面积为14 hm2, 规划建筑面积为122 900 m2, 建设度假酒店、商业及服务设施, 建筑控制在4层以下 (图2中F区) ; (7) 西侧填海地, 用地面积1 hm2, 规划建筑面积35 000 m2, 根据方案和其他控制要求确定建设酒店及服务设施 (图2中G区) 。

(2) F区和G区人工岛建设内容

F区为扇形人工岛, 是本工程的主体工程, 外侧设有护岸, 北侧设有私人游艇码头, 并通过两座跨海大桥分别与小麦岛、G区相连接。岛上建筑物主要为~层产权式酒店。

G区为圆形人工岛, 是七星级标志性豪华酒店所在地, 酒店为45层高。G区外侧设有护岸, 并通过跨海大桥与F区相连接。

考虑到小麦岛与新建人工岛之间的水体与外海水体之间的交换, 依据有关研究成果, 平均低潮位时小麦岛与F区护岸之间的间距为150 m, 效果图见图2。F区护岸总长度为2 210 m, G区护岸总长度为338 m, G区离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气象观测场的最近距离约390 m。

根据《小麦岛综合开发项目填海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的测算结果, 小麦岛综合开发项目F人工岛填海占用海域面积为25.716 9 hm2;G人工岛填海占用海域面积为3.069 7 hm2。

5 附近海域海洋地质地貌条件

5.1 地形地貌概况

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于小麦岛南侧。区内基岩出露面积较大, 岩性主要为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 其次为后期沿构造线充填的细晶岩脉、花岗岩脉和辉绿岩脉, 这些基岩是构成海岸、海中岛礁的主要“基底”。受区域构造控制, 海岸曲折, 岬湾相间, 海蚀地貌发育。

小麦岛前海底礁石出露, 水深变化快, 海底地形坡度为5°左右, 总体上由岸向海倾斜。近岸礁石出露, 海底微地貌凹凸不平, 离岸300 m外水域为胶州湾湾外潮流深槽。该深槽水深大于20 m, 属涨潮槽性质, 形成于全新世海侵初期, 多年来冲淤平衡, 底床稳定。小麦岛两侧水深变化平缓, 2 m、5 m、10 m等深线成凹弧状逐渐向外分布。

5.2 地质概况

小麦岛及其周边底质沉积物主要有淤泥、黏质粉土、细砂、贝壳细砂粉土混合和裸露基岩等5种类型。近岸海域主要分布在裸露基岩区域, 基岩岩性为花岗岩。小麦岛西侧为细砂分布区, 东侧为贝壳细砂粉土混合区域, 两区域内沉积物厚度较薄。

5.3 海底沉积物

麦岛外围距岸150~300 m的范围内分布着大片基岩, 无松散沉积物覆盖。基岩外围分布着细砂、淤泥、贝壳细砂粉土混合物质以及黏质粉土。两侧小海湾湾顶地带有中粗砂和砾石分布, 沙源不丰富, 目前岸滩略有侵蚀。

小麦岛附近海域东、西两端海底有松散沉积物分布。其西端表层主要为细砂, 但沉积物厚度小;其东端海底表层为贝壳细砂粉土混合物质, 局部有淤泥, 但沉积物厚度小, 均不超过几十厘米。

5.4 泥沙来源

小麦岛地处市南区和崂山区交界附近, 属城市区域, 附近没有大河来沙。

6 开发工程对海洋水文观测要素影响预测与评价

小麦岛区域综合开发项目填海工程将改变小麦岛及周边海域的自然环境。因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工程前后潮汐和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并分析评价工程建设后对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附近海域水文观测要素的影响。

6.1 工程建设对潮流的影响预测与评价

6.1.1 模拟区域及计算参数

采用POM二维嵌套模式。控制方程采用矩形网格有限差分法求解。开边界的水位边界条件参照日本海岸厅1984年出版的调和常数表和渤黄东海水文图集 (水文1993) 得出, 共取4个主要分潮 (M2、S2、O1、K1) 。模式设置3层嵌套:第一个范围为渤黄东海, 模拟范围为24°20′~41°10′N, 117°20′~130°10′E, 网格距为1/24经纬度;第二个范围为山东半岛至盐城海域, 模拟范围为33°3′~37°10′N, 119°~122°39′54″E, 网格距为1/240经纬度;第三个范围为小麦岛附近海域, 模拟范围为35°53′12″~36°12′N, 120°8′30″~120°31′54″E, 网格距为1/2 400经纬度。有关POM的细节及该模式的发展可参阅Mellor G L等[1,2,3]和Blumberg A F等[4,5,6], 在此不再详述。

6.1.2 潮流、潮汐的模拟结果检验与分析

(1) 模拟结果检验。利用上述模式对工程及其附近海域进行潮流、潮汐数值模拟。提取小麦岛海洋站位置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 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图3是模拟区小麦岛海洋站潮位实测值与模拟计算值的比较图, 由图3可以看出, 潮位变化基本一致, 吻合较好, 这说明该计算模式能较好地再现该海区的实际潮汐状况, 可以用于对本海区的海流、潮汐进行预测分析。

(2) 工程前后潮流模拟结果分析。图4和图5为工程建设前后落急和涨急时流矢量对比图。从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 工程前后小麦岛附近海域均呈明显的往复流特征, 高潮时流速较小、流向较乱;落急时流速较大, 最大值约为90 cm/s, 流向为E—NE向, 平均流速约为45 cm/s;低潮时流速较小、流向较乱;涨急时流速较大, 最大值约为120 cm/s, 流向为SW—W向, 平均流速约为50 cm/s。

由于工程的建设, 验潮站附近海域流场发生如下变化:落急时在工程的东侧和西侧都存在流速减小区, 流速最大约减小90 cm/s;东南侧存在流速增大区, 最大约增加15 cm/s。水道内流速最大值约为25 cm/s (图6) , 位于验潮站附近, 比工程前约减小20 cm/s;涨急时在工程的东侧和西侧存在流速减小区, 流速最大减小约110 cm/s, 工程的西南侧存在流速增大区, 流速最大增加约15 cm/s, 水道内的最大流速约为/ (图) , 位于验潮站附近, 比工程前增大约15 cm/s。流向变化方面, 落急和涨急时验潮站的西侧和西南侧潮流均呈顺时针旋转, 东侧和东南侧潮流均呈逆时针旋转。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工程建设对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验潮井附近海域潮流影响较大。

6.2 工程建设对潮汐观测的影响分析

图8是小麦岛填海工程前后潮汐的模拟结果。从图8中可以看出:工程前后小麦岛验潮站的水位曲线变化规律几乎一致。工程后比工程前水位略有升高, 最大值约0.9 cm, 最大值出现在涨。由此可知, 工程建设对潮汐影响很小。

6.3 工程建设对海水温度、盐度观测结果的

影响分析

根据规划, 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验潮井在原址不动, 验潮站以南保留低潮线至人工岛为150m宽的水道。虽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人工岛建设对小麦岛与人工岛之间水道内海流的影响较大, 但仍保持了海水的流动性, 若工程建设过程中及营运期间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生活污水全部汇入城市管网, 人工岛建设对验潮站海域水温和盐度影响不大。

7 气象要素观测影响分析

7.1 陆域建筑物的影响

小麦岛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后, 小麦岛气象观测场保留原址, 即位于项目规划中的E区 (图2) , 以西为C区, 以北为D区。小麦岛综合开发项目C、D、E区的建筑物均低于4层。按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规定, C、D、E区的建筑物若为孤立建筑物, 观测场围栏距建筑物最近点的距离与建筑物最高点超出观测场地面的高度的比值应大于等于3, 或障碍物遮挡仰角不大于18.44°。C、D、E区的建筑物若为成排建筑物, 观测场围栏距建筑物最近点的距离与建筑物最高点超出观测场地面的高度的比值应大于等于8或障碍物遮挡仰角不大于7.13°[7]。C、D、E区的建筑物若按此要求设计, 则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视为无影响。

7.2 道路建设对气象观测场的影响

按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规定, 与公路路基距离须大于30 m。因此, 规划中小麦岛道路路基离气象观测场的距离若按此规定设计, 则符合规范要求, 视为无影响。

7.3 人工岛建设对气象观测场的影响

规划中F区建筑大都低于4层, 且距气象观测场较远 (约336 m) , 因此F区建筑对气象观测基本无影响。

G区建筑为45层孤立建筑, 陆域回填高程为10.0 m, 离气象观测场最近距离约390 m。按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规定, 观测场围栏距建筑物最近点的距离与建筑物最高点超出观测场地面的高度的比值应大于等于3, 或障碍物遮挡仰角不大于18.44°。根据上述规定, G区建筑物的海拔高度若不高于160 m, 则符合规范要求, 视为无影响。

8 工程对波浪观测影响分析

由于新月岛的建设直接影响了波浪观测, 因此, 北海分局要求建设方将波浪观测楼移至规划建设的新月岛南部视野开阔地域, 高度应高于两侧建筑物, 临海视野不小于180° (图2) 。

8.1 施工期波浪观测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 为保证波浪观测资料的连续性, 该站临时使用遥测浮标作为波浪观测手段, 数据采用无线传输, 因此项目施工期对波浪的无线传输不会有影响。

8.2 项目建成后对波浪观测的影响

8.2.1 对人工观测波浪的影响

假如搬迁后的波浪测点位置如图2所示, 观测视野比原来更加开阔, 对人工波浪观测比较有利, 代表性提高。

8.2.2 对波浪观测的影响

从工程海域海洋产业分布看出, 新月岛南部约0.2 km处为海上观光旅游航道, 航道宽度约300 m。由于观光旅游船只一般较小, 航速较慢, 过往船只引起的涌浪也较小。青岛港主航道离新月岛南部边缘约4.5 km, 距离较远, 因此, 若将波浪浮标布置于新月岛南1.0~1.2 km处, 既能满足《海滨观测规范》的要求, 又避开了航道。营运期间, 浮标至测波楼之间将铺设海底通信电缆, 根据《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 为保护测波浮标和海底电缆的安全, 应在浮标周围和电缆两侧设置500 m的保护区[8]。

9 工程建设对海洋大气监测影响分析

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海洋大气测点属岸基监测点, 海洋大气监测项目主要有海洋大气悬浮颗粒物监测中的总悬浮颗粒物、铜、铅、镉、锌、硫酸盐、营养盐, 海洋大气降水检测中的电导率、pH、营养盐及硫酸盐等。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海洋大气测点若建设于规划中的新月岛新建测波楼顶, 与原观测点位置周围环境接近, 工程建设对海洋大气观测影响变化不大。

1 0 泥沙冲淤影响预测与评价

该海域水域开敞, 波浪作用强、水流流速大, 泥沙来源少, 水体悬沙含量低、处于自然侵蚀状态下。本工程拟在小麦岛外侧修建弧形构筑物, 构筑物大部分建于裸露的基岩海底, 仅东、西两端海底覆盖有薄层的松散沉积物。构筑物和小麦岛之间的间隔水域海底没有松散沉积物覆盖。

施工期, 建设方如果按照先护岸围堰后回填的方式施工, 则对验潮井的淤积影响较小。但应加强对风暴潮、巨浪等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防御, 避免造成围堰坍塌, 导致验潮井的淤积。

工程修建后, 不会改变附近海域的海底地貌格局, 构筑物局部由于水流、波浪作用的改变, 海底地形稍有变化, 但由于沉积物厚度有限, 加之该海域水深较深, 一般的波浪掀沙作用有限, 因此工程引起的海底冲淤变化很小。工程前后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验潮井附近海域冲淤变化不明显。

1 1 结果与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 小麦岛区域综合开发项目对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观测要素的主要影响如下。

(1) 对流场的影响:潮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由于工程的阻挡, 项目建成后对验潮井附近海域流速影响较大。

(2) 对潮汐、水温、盐度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工程后比工程前水位最大升高0.9 cm。虽然人工岛建设对小麦岛与人工岛之间水道内的海流影响较大, 但仍保持了海水的流动性, 因此如果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严格执行国家的环保法规, 人工岛建设对验潮站海域水温、盐度和潮汐影响不明显。

(3) 对气象观测要素的影响:规划中F区建筑大都低于4层, 且距气象观测场较远规划中F区建筑大都低于4层, 且距气象观测场较远 (约336 m) , 因此F区建筑对气象观测基本无影响;若C、D、E、G区的建筑物离气象观测场边缘的距离满足《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则小麦岛改造项目对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海面能见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和天气现象等气象观测要素的影响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4) 对波浪观测的影响:若搬迁后的波浪观测楼位于如图2所示位置, 则观测海域比原来更加开阔, 对人工波浪观测比较有利, 代表性提高。若将波浪浮标布置于新月岛南1.0~.处, 既能满足《海滨观测规范》的要求, 又避开了航道。

(5) 对海洋大气监测影响: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海洋大气测点若建设于规划中的新月岛新建测波楼顶, 与原观测点位置周围环境接近, 工程建设对海洋大气监测影响变化不大。

(6) 对冲淤的影响:小麦岛以南海域属泥沙来源不丰富段, 加之工程构筑物与小麦岛之间的间隔水域水深较深, 海底基岩裸露, 抗侵蚀能力强, 工程后依然保持水流畅通, 因此工程建成后验潮井附近海域侵蚀、淤积变化状况不明显。

参考文献

[1]MELLOR G L, YAMADA T.Development of aturbulence closure model for geophysical fluidproblem[J].Rev Geophys Space Phys, 1982, 20:851-875.

[2]MELLOR G L, BLUMBERG A F.Model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ffusivities with the sigma coor-dinate system[J].Mon, Weather Rev, 1985, 113:1379-1 383.

[3]MELLOR G L, EZER T, OEY L Y.The pressuregradient conundrum of sigma coordinate oceanmodels[J].J Atmos Oceanic Technol, 1994, 11 (1) :126-1 134.

[4]BLUMBERG A F, MELLOR G L.Diagnostic andprognostic numerical circulation studies of thesouth Atlantic bight[J].J Geophys Res, 1983, 88 (4) :579-4 592.

[5]BLUMBERG A F, MELLOR G L.A Description ofa Three-dimensional Coastal Ocean CirculationModel, Coastal and Estuarine Sciences 4:Three-dimensional Coastal Ocean Models[J].Amer Geo-phys Union, 1987:1-16.

[6]BLUMBERG A F, HERRING H J.Circulationmodeling using orthogonal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three dimensional models of marine and estuarinedynamics.J C J Nihoul, B M Jamart Eds, EIsevierOceanogr[J].Ser 1987b:45, 55-88.

[7]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Z].2004.

基因组岛 篇3

一、文化资本与旅游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与联系

根据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的理论,文化资本的“大多数特征可以从事实中推断出来,即文化资本在其基本的状态中是与身体相联系的,并预先设定了某种实体性、具体性。文化资本的积累是处于某种具体状态之中的,即采取了我们称之为文化、教育、修养的形式,它预先假定了一种具体化、实体化的过程”[1]。即说明文化资本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积累而成的,而且是附着在社会各种具体的形态中,如教育、遗产、书籍、工具、图片等等。文化资本的获取并没有像其他资本一般有社会阶层或者群体的限制,因为文化资本的获取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随着民族记忆、历史认同同步形成,烙印在个人和群体的性格和记忆中,并且具有继承性。在旅游中被客观化的文化资本,诸如山水、碑刻、文化遗产、考古遗址、纪念馆等等,在其物质方面是可以传递的。“在这一点上被客观化的文化资本,与具体化的资本一样,都是从属于相同的传递法则的。”[1]将淇澳岛的沙滩、山林、故居、纪念馆、宗祠等物化为文化资本,或许更容易理解淇澳本地人对于景致遭到破坏的痛心疾首,以及对于自身历史和宗教的自豪感。因此在调查中,笔者时刻将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的概念作为首要的原则,观察这些资本是否被传承,如何被传承,以及拥有它们的人所持有的态度。

现代旅游存在着一个大的背景,那就是现代工业社会。对于旅游的研究,人类学界已经有许多学者做出了自己的成就,但大多数的旅游研究中,都集中在对于旅游目的地“社会外部的、可视的、物化的、政策的、行政的、操作的等方面,鲜见对东道主地方社会的内部动力,包括地方文化系统对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旅游的承受力,小族群社会结构在旅游冲击下受摧残的程度预估,地方民众在心理上接受游客的态度等方面的研究”[2]。法国学者纳什(Nash,1977)在《前工业社会中的旅行》一文中将现代旅游称之为“帝国主义行为”。人类学对于旅游的研究,“是为了描述旅游在不同情况下的客观表现,包括通过比较的方法解释旅游行为的原因和结果。”除此之外,它还要“从人类学的角度尽可能了解旅游作为社会行为的表现特征,尽最大可能地去理解和分析人类在旅游情境中的行为”[3]。无论在哪一领域的人类学研究,归根结底,人类学家最为关注的还是社会群体的文化表现和社会行为。在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中,除了采用传统的田野方法如同访谈、观察等外,人类学家还需要对一个族群的物质形态,包括自然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生产工具、民居、器物、服饰等都应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进而通过这些自然与物质的存在和变化去描述和记录某一民族、族群、社区的文化形貌,在此基础上去寻找特定人群的精神活动,包括认知、信仰、精神、心理等活动[2]。这一观点与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认识和传递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旅游资源是一种文化资本,体现在其社会化和客观化的物象中,可以被感知、传递。

旅游人类学关注的重点,在史密斯(Smith,2001)看来,有四个“H”:旅游景区(Habitat)、历史(History)、遗产(Heritage)和工艺品(Handcrafts)。这四个关键词可以对旅游的各个方面产生作用和影响,比如旅游资源与实际承受能力的关系;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发展机会以及这些机会使得东道主社会发生的变化;因为旅游活动产生的潜在的文化冲突等等。这四个“H”的确是旅游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要时刻铭记的四大要素。

二、淇澳岛旅游资源介绍

淇澳岛,因下大雨时,岛屿有很多湾,宋名“奇独澳”,清末改“奇”为“淇”,并去“独”字,而成“淇澳”。淇澳岛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海域,地理位置为北纬22°25’,东经113°38’,距大陆约1公里,岸线长24公里,陆域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

淇澳岛的旅游资源在本地诗人钟大元、钟大安笔下形成了“淇澳八景”,后来因为大桥建设、时间变迁、树木砍伐、海滩破坏等原因,大多景点已经不复存在或者破坏严重。前人淇澳村老人协会会长钟金平先生,是一位热爱家乡的诗词爱好者,他带领喜爱诗词的老人们将“淇澳八景”重新整理,形成了“淇澳新八景”,这新八景都是近年来才认定,全部有据可查。这“新八景”和“老八景”除去重合的部分,一共有十五处,分别是:淇澳老八景:赤岭观日、婆湾晚舟、松涧流泉、峡州烟雨、金星波涛、蟹珠夜月、鹿岭观霞、鸡山返照;淇澳新八景:赤岭观旭、沙丘溯古、牛湾纱影、扪角蚝园、白石烽烟、红林雾霭、金星晚望、岗树新风。

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仅挑选几处有代表性的景致,以体现淇澳岛从风景秀美的南海小岛到如今满目疮痍的废墟的变化过程。

(一)赤岭

赤岭分别出现于新老八景中,是唯一重叠的部分。这个景致是在和平公园山顶看日出。半山腰还有淇澳最大的宗族钟氏的祖坟,但也被荒废,仅仅清明祭祖的时候会有钟氏代表前往祭拜。整个公园是作为影视基地开发的,据村民说因为不收取任何费用,很多剧组选在这里拍电影。但笔者先后前往和平公园三次,并没有看到任何剧组在这里工作。

整个公园以水泥路为主,环山公路是中新公司收购地皮之后建设的,人们都认为是地产商为了获取政府许可而随意修建的,作为公司保值和增值的手段而已,因此也就在公路和影视基地稍微修建好之后,停止了对和平公园的进一步开发,这就造成了现在大部分地皮荒废、管理人员和力度不够的情况。

(二)婆湾

婆湾是淇澳的老八景之一:婆湾晚舟。婆湾是钟大元、钟大安等诗人歌颂最多的景点,“玉水明沙岸一湾,钓家渔艇聚其间。晴波雨浪奇堪醉,雾嶂烟发秀可餐。宿鸟噪林催棹去,乱鸦啼树挂帆还。星星灯火明如画,水调渔歌响一滩。”说明在大桥建设之前婆湾沙滩资源丰富,是渔民的主要码头和聚集地。然而现在已经没有沙滩,原因是在大桥修建时建筑工人将沙子用作建筑材料,很多中山、珠海人也前来运沙,有的是给建设大桥用,但更多的是向外地运输,低廉的成本和松散的管理让这些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满。这样大规模地偷沙,使得现在淇澳绝大多数海滩已经没有沙滩。

(三)牛婆湾

牛婆湾位于岛的东北部,是大澳海湾中的一个小海湾。整个大澳都没有人烟,是曾经伶仃洋大桥计划上桥的地方,连桥墩都建好了,然而由于整个伶仃洋大桥计划搁浅而彻底荒芜。据老乡介绍,当年在这里连开工仪式都准备好了,曾花费十几万搭建舞台,这里还因伶仃洋大桥计划而短暂畸形繁荣过,连发廊、饭店等都开张了,很多公司买下了地,却因为大桥改道而放弃投资,只是圈了起来,也没有人看管,于是也就成了现在荒凉的样子。可以说,这里是随着伶仃洋大桥沉浮最典型的地方,也代表了整个淇澳岛的沉浮。

这里有绵长的海岸线、一望无际的草甸和丛林茂密的苍山。但是在这些景致中,最为显眼的是遍地的工业垃圾,海滩上堆满了从其他地方飘来的拖鞋和泡沫塑料,数量之多令人惊异。整个大澳的路况非常差,土和石子铺的路令人几乎难以前进。

(四)沙丘遗址、后沙湾遗址

沙丘遗址位于淇澳岛东北部沿海,近婆湾。后沙湾遗址位于大澳山上,有古道可以到达。在珠海,只要有淡水流过的沙滩几乎都是史前遗址,即沙丘遗址。后沙湾遗址有新石器时代两期文化堆积层,第一期文化层出土的彩陶圈足盘和刻划白陶豆,都是极为罕见的。根据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用热释光对彩陶进行测年,其年代距今4818年(误差加或减482年,1989年测定)。后沙湾遗址是最早有人来开发珠江三角洲的物证。从此,“珠海历史五千年”成为学术界公认的结论。

两处遗址保护得并不好,沙丘遗址已经是烂泥滩,连牌子都难以找到;后沙湾遗址的碑立在一片荆棘中,很难靠近,也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珠海市政府和文物局立的遗址碑已经被淹没在荒草中,倘若不仔细观察根本没有办法发现。这和大澳的后沙湾遗址情况相似,当地人说当年的开掘是野蛮式的,似乎仅仅是为了增添遗址的数量而开掘,根本没有保护性措施,开掘结束之后也迅速撤离,没有对现场进行任何程度上的修复,就连树立几块宣传牌向游客介绍一下遗址的情况和出土文物都没有,可以说根本没有从保护旅游资源方面考量。”

三、日本端岛的旅游开发

在旅游研究中,日本一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域,因为无论从自然资源还是人文历史,日本并不能算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度。然而,作为全世界游客,尤其是近几年“大举攻占”的旅游热门目的地,日本在自己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上做得非常出色。日本的国内旅游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在进行乡村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时,非常重视在原有的一些遗址上进行开发(‘复原’和‘修整’),尽可能保留其传统的、‘旧式的’、古董的、原貌的民俗景点或博物馆,使之成为‘乡土式的综合博物馆’。”[4]其实,不仅是乡村旅游开发采用这样的模式,日本本土旅游相比于“新建开发”显然更加倾向于采取“保存修复”的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旅游吸引力。

吸引力的构建和标志物密不可分。例如,日本端岛的标志物就是如同军舰的岛屿形状和岛上荒废的众多的楼房建筑等。再简单一点,端岛的标志就是灰色。笔者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里找到一本名为《1972青春军舰岛》的摄影集,是日本摄影师大桥弘重回军舰岛———端岛进行对自己儿时记忆的重拾之旅,照片都是灰黑色的楼房、走廊、住宅、学校等等,倒不是摄影师故意采用黑白照片的方式,是因为端岛的的确确就是一片灰黑的废墟。人们想到端岛,就会想到这些水泥废墟,就如同想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就会想到翠玉白菜一样,这就是标志物在旅游吸引力塑造中的作用。

去端岛观光的游客需要统一上船,在岛上的游览也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由专门的导游带领解说,不可以自己随意行动或者拍照。一旦有人跨过政府树立的标志牌界限以外,就会被拘捕长达30天之久。端岛实际上是一个“露天博物馆”或者“生态博物馆”,作为日本明治时期的遗产群,承载着历史和时间的记忆。对端岛的开发倒不如说是对端岛的重新发现,并没有加入任何现代人的痕迹,仅仅是在端岛规划出了一条观光路线,修筑了栈道和护栏。大部分岛上的区域是严禁人们进入的。对外展示的,不是经过精心修饰的景观,而是原原本本的废墟,即使它看上去可怖又巨大。前文提到的标志物的宣介功能,也被端岛开发利用得非常好。风靡全球的《007》系列电影中的《大破天幕危机》就曾在端岛取景。作为反派头目的基地,那或许是端岛第一次进入世界人的视野,也被一些旅游杂志列为“全球最可怕的九个无人岛”之一,人们并不知道这个岛屿曾经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在1960年比东京的人口密度高出了9倍多,也拥有着全日本第一幢水泥大楼。

维基百科上有一个摘自日本《军舰岛实测调查资料集追补版》第566页的关于端岛人口变化的表格显示,1960年时端岛的人口数量达到了顶峰,超过其承受能力,于是人们加快建设高楼住宅以将过多的人口塞进房子里,也就造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端岛上密密麻麻的建筑废墟,每一幢楼都可以看出非常结实,也体现了当时端岛上的日本居民的高收入和高技术。当时在端岛工作的矿工,薪资是50万日元为底线,比日本本岛上的同类职业收入高出许多。岛上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从学校到市场、从游戏室到西餐厅,都呈现了一幅因煤炭而欣欣向荣的经济景象。可是,仅仅在十五年后,往日繁华一时、熙熙攘攘的端岛就从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变成了一个“鬼城”,不禁令人深思世界经济能源的转向对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影响。

端岛在2015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通过了审核,作为明治时期工业发展遗迹登录为世界遗产,成为了“明治日本的工业革命遗产钢铁、造船和煤矿”的一部分。19世纪在端岛发现煤矿资源。日本政府支持的三菱矿业(现三菱材料)接手经营煤炭产业后,便强迫所征用的朝鲜人当矿奴,让他们在海底700米处的煤矿里劳作,受尽残酷的虐待和劳动折磨,因此这里被称为“地狱岛”“监狱岛”。日本在将端岛纳入为明治日本工业遗产的一部分时,遭到了韩国的强烈反对,更有当年被强征到岛上开掘煤炭的韩国劳工们的泣血抵抗。然而无论如何,端岛还是成功“申遗”,并利用联合国遗产这样一个名号大肆宣传自己的旅游业,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人类遗产”和“象征资本“都可以放入博物馆的广泛定义中,作为展示人类历史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令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标志符号。日本将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和推动旅游发展联系在一起,成功申遗。端岛重新开放旅游后,前来游玩的旅客并不多,而且大多是日本本国游客。而在2015年世界遗产大会结束,端岛“申遗”成功后,游客数量便呈现出爆炸性增长,长崎到端岛的定时船运已经不足以容纳大量前来游玩的旅客。由此可见,“申遗”和旅游业发展的紧密联系。

作为端岛建筑群的标志物,30号建筑是整个游览路线的核心。建造于1916年的日本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的高层建筑,30号建筑七层楼曾经震惊了日本本土。这样的标志物也是端岛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旅游景观和旅游标志物是旅游象征结构的展示方式。彭兆荣教授将旅游象征分析为一个具有跳跃化的关联效应,即“景观→标志物→景观”的转换[2]。端岛的30号栋,从“物”的角度看,仅仅是一幢荒废破旧的水泥建筑。然而,当它成为端岛的标志物,换言之是日本明治时期煤炭工业催生的城市繁荣的标志性景观后,它就成了一个真正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物,人们也不再会从“难看的破旧楼房”的角度去理解它了,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端岛的象征”。同理,端岛也成为“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产的象征”。在布尔迪厄看来,社会中的个人通过资本的投入和积累可以获得“象征资本”,而这种“象征资本”又可以与社会地位相联系并取得与权利关系的转换,它们都在进行着“争夺空间”的事情[1]。麦克内尔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与旅游人类学的结合。他认为旅游中的“象征资本”,即附加在标志物上的价值是非个人可以得到的,“象征资本是一个充满了地方和认同价值的标示物,它包含了地方和人们所赋予的著名价值,但却无法用于买卖和交易。”[5]因此,旅游标志物的主要作用就是代表整个景观并且进行宣传工作,手段可能有印刷小册子、拍摄宣传片、制作纪念品等不同的方式,以达到宣传整个旅游目的地的目的。30号栋、端岛小学等标志性景物,就被日本观光局当作标志物而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利用。在端岛的观光路线上,导游会向游客介绍面前的建筑是用来做什么的,什么时候建造的,并会拿出历史照片和现在对比,在几个标志物前还会推荐游客拍照,介绍到这里是“必须要拍照的标志点”。这样的旅游宣传非常符合如今游客希望向别人展示“到此一游”的心态,上岛的游客一定会在这几个标志点拍照,进而利用社交媒体发布给更多的人,无形中就等于帮助端岛进行了宣传工作,也是观光局非常乐意看到的“双赢”局面。

日本端岛的旅游开发可以说只进行了非常小的一部分,但已经可以体现出旅游人类学中几个核心观点和概念,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单纯从开发手段的借鉴意义,相比较塞班岛、巴厘岛这些风景优美、海滨旅游资源丰富的海岛,端岛对于淇澳岛的启示意义更大。淇澳岛的旅游开发,不需要符合人们心中关于“海岛旅游”的刻板印象,只要把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曲折发展的路径展示出来,就足够有特色了。

四、关于珠海淇澳岛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做好旅游定位,抛弃传统“海岛旅游”的观念

淇澳岛并非如同一般旅游海岛一样,有沙滩、椰林、海浪、度假村等“海岛因素”。相反,它的海岸嶙峋、垃圾遍布、海水浑浊,也没有高大上的度假村和高端酒店。那么,索性就放弃这个“海岛梦”,去还原一个真实的淇澳岛,一个有自己伤痛和“丑陋”的淇澳岛。

很多海岛有海滩有椰林,但也许只有淇澳岛有伤痛和无奈。这个因为港珠澳大桥而兴起的小岛,在最高潮的地方被狠狠地抛下了云端,剩下了一片愁云惨淡。从前因为大桥计划准备动工的土地、准备开业的店铺、准备装修的住宅,随着计划的搁浅戛然而止。走在淇澳的烂尾楼群里,笔者竟然有一种在端岛上的错愕感,只不过,这些房子从未住进过人,而端岛则是曾经的居民因为政策原因全部撤走。这两者竟然有如此相近的地方。总之,淇澳岛的旅游开发,走传统海岛旅游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光是治理海水污染、清理海岸垃圾、搬运沙子覆盖海滩就根本不可能。相反,如同端岛一般走“记忆旅游”“开放博物馆”的道路则更加可行。

(二)确定旅游标志物

淇澳岛旅游标志物可以是“港珠澳大桥”这个虚拟的概念,根据这个并未成形的计划延伸出的民居、道路、海滩、自然景观和村民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也可以是传统的宗教旅游,在淇澳有一句话特别流行,那就是“不怕淇澳人,就怕淇澳神”。一座小小的岛上竟有17座庙宇,更不用说路边随处可见的社坛和碑了。在这里,几乎每个居民都有信仰,宗教信仰已经深深根植进他们的人生和族群记忆中,每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离开人世,都有相应的宗教信仰在背后指导着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方式。岛上居民的信仰可以被归纳成为三级信仰,他们并不是信仰单一宗教的,而是有各种各样的神灵,根据自己的需求向不同的神灵祈求。淇澳岛的天后宫和观音阁,据说非常灵验,很多外地人每月逢初一和十五都会到这里来拜神祈求保佑。无论是采用哪种标志物,它对于整个岛屿的旅游开发都起到最核心的凝聚作用。当旅游标志物和目的地形成一个整体之后,它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就有了“神圣的仪式性”作用了。这里并非指宗教一般的吸引力,而是“在旅游活动中游客被某种黑色会价值和道德力量所引导,在现代传媒宣传的作用下,在游客的情感中产生一种对某些景点的特殊的吸引”[2]。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旅游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树立旅游标识物,因为它是游客“必须要去”某个目的地最大的吸引力来源。“为了实现这一吸引力,游客会不自觉地遵循着旅游的结构程序一步步地往下走,最终完成旅游行为。”[2]

(三)对于标志物要进行保护

淇澳岛有很多文化遗产,有考古发现的遗迹、有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宗教庙堂等遗产,去做所谓的“申遗”工作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但也不能否认如今“申遗热潮”中那些因为拥有“遗产”头衔地方在旅游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淇澳岛本地的遗产,在开发、宣传之余,更应注重保护。因为当旅游事业迅速发展,游客骤然增多的时候,人类本身很可能因此成为破坏遗产的罪魁祸首。为了接待更多的游客,扩大旅游范围,会出现一些破坏性的建设,可能会对旅游标志物造成严重的影响。以淇澳岛的文昌宫为例,倘若他日游客增多,势必要将庙里天花板上众多的环香取下来,以免香灰掉落烫伤游客。但这样一来,文昌宫可能会失去了往日的氛围,变成了观光之地。所以,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之间,仍旧存在不少冲突之处,似乎并没有办法永远达到东道主和游客之间“双赢”的状态,而这也是珠海市政府今后应该考虑的。

摘要:根据在珠海市淇澳岛的田野调查,对淇澳岛上新老“八景”及其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并实地拍照、分类,详解旅游资源的变化和原因。从旅游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淇澳岛的旅游资源,并以近期“申遗”成功的日本端岛的案例为导向,为淇澳岛的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文化资本,旅游资源,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包明亚.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33.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193.

[3][美]丹尼逊·纳什(Nash Dennison).旅游人类学[M].宗晓莲,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84.

[4]段从军.法国和日本民俗资源开发利用的启示[J].民俗研究,2002,(4).

篇首语——妹岛印象 篇4

说到描述妹岛和世先生,我想用一句网络语言来称呼她:大师妹。在日本, 对有她这样成就的建筑师我们不必称为“女士”,而应称为“先生”。非常有意思的是,我称妹岛先生为“大师妹”,是因为我真的觉得她就像我邻家的一位姐姐。 看看荧幕上显示的照片,再看看妹岛先生专门为报告会准备的鲜亮中国黄礼服, 她应该是报告会现场上千人中衣着最鲜亮,最青春的女士。让我惊讶的是,在跟妹岛先生接触的短短时间里,她拿着灰色真皮的ipad在不停地拍摄,像极了邻家的小女孩:出门看到任何感兴趣的东西,都要不断地记录下来。一位建筑师, 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正是因为她能够一直保持一个人初入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新鲜感。也许对于一个大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这点。我们过去经常在媒体中将大师描绘成神仙下凡一般,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一副俯视人间的样子,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妹岛先生在建筑学院座谈会上谈到,她关心的问题是人与环境的问题,她希望她的建筑成为人们喜欢去的花园, 她希望她的建筑能打破内外环境的阻隔,她希望能借用一己之力去完善我们每天开启的门和窗这样的每一个建筑细部。也许,建筑师就是应该用他毕生的经历去做这样点滴的事情。这让我肃然起敬,一个好建筑师应该就是这样。这次我们有幸和妹岛先生在西安相聚,这是她第一次做客西安,介绍她已经完成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和一些现在还在图案上未被熟知的作品,我相信大家通过与妹岛先生的交流一定受益匪浅。同时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妹岛先生未来能够在西安留下一个作品,与我们这座城市结下更深厚的情谊。

上一篇:现代住宅设计新趋势下一篇:武汉银行业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