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融资困局

2024-06-17

中国式融资困局(精选10篇)

中国式融资困局 篇1

中国习惯将企业按规模界定为大、中、小型三类,在《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以来对企业的界定逐渐转变为大型和中小型企业。本文仍沿用这种名称上的分类,但出于分析企业贷款难题分析的目的,在界定标准上与其有所不同。由于中国中小企业的涉及行业广、分布范围大,单纯的数量界定有失偏颇,因此本文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来定义中小企业。即中小企业符合以下规模和特点的企业:从业人员在20~100 人之间,年营业额2 000 万元以下,融资具有局限性、常以内部积累、商业信用或银行信用等方式筹资,经营权与所有权重合、经济行为局限。

从以上对中小企业的的定义可以看出,这类企业的规模小、资金流动性也相对较弱,常常面临着经营风险。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目前约有中、小、微型企业6 000 万家;总结大量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型企业、尤其是近年来被称为小微企业的群体具有显著的特点:受资金规模、社会经济地位及经验的限制,这类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差,难以有效应对经济环境的突发变动;近80%的企业主的年龄在20~40 岁之间,这使企业很肯能采取冒险、激进的行为;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底下、短期行为频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殊的国情使这一企业群体在国企壮大发展的夹缝中艰难生存。这些中小企业的特点将有助于本文对其经营、融资困局的深入分析。

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不足有一定的共性,本文将同时对这些缺点造成的融资困进行解析。首先,中小企业的成立时间比较短,这也部分导致了其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低。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成立时间在零至七年之间;其中近50%的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纸质财务管理方式、没有相财务管理软件。财务管理的不系统和不透明不利于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进一步不利于银行以较低成本获得相应信息从而发放贷款。其次,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致使盈利能力较低。相关调查发现,70%左右的小企业的毛利润率仅在20%左右。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宏观经济转型以及较为缓慢的经济增长都会导致企业更低的毛利润率水平。鉴于在产品和原材料极度缺乏市场势的现实,中小企业是两边市场的价格接受者,盈利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边的市场价格。较低的盈利能力就难以体现较高的还贷能力,这也就增加了银行向中小企业群放贷的风险。第三,中小企业自身的特征不可避免地使缺乏战略管理、规范的日常管理以及相关人才成为其经营管理特征。第四,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加剧的筹资扩张困难、销售困难是中国中小企业主提及最高的经济困难。不稳定的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状况都增加了银行放贷的风险和阻力,进而不利于企业的间接融资。

在中国现阶段基本以国有控股四大银行寡头垄断的银行业结构及其主导的信贷市场现状下,中小企业的融资用途、需求和条件与大型企业的大相庭径也造成了中小企业群体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市场地位不同、资金用途分布也差异较大:前者在流动资金上较拮据、融资款项大都用于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等短期应付款。据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将47%的融资用于购买原材料、19%的用于支付工资、用于新项目开发的仅占15%。而大型企业的市场和规模优势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其流动资金问题,而新项目、新市场、新技术的开发占据了其融资用途的很大比例。然而,大型企业的贷款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从贷款需求来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更为紧迫。有调查显示,小微企业要求的贷款审批时效不超过10 个工作日,而大型银行严格的贷款审查程序、手续和等待时间加大了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在中国抵押贷款主导的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在资产抵押的条件上远不如大型企业,这也削弱了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由于规模和经营特点等的自身原因,中国中小企业造成的自身在信贷市场上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信息成本高以及盈利能力差、还贷能力弱的现状;加之这一企业群体的贷款规模小,又增加了银行的单位放贷成本与风险。同时,中小企业群体自身抵押贷款的条件不足,但对贷款手续和时效的要求较高,与大型企业相比,贷款融资难题更加凸显。随着中国中小企业群体的发展,即使排除外界因素的影响,其融资问题也会逐渐显现。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从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融资特点上进行分析,才可能逐步从根本上化解这一群体的贷款难问题。

透视新型城镇化融资困局 篇2

一边是新型城镇化所需要的天量资金,另一边则是各地政府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程商政教授认为,每年政府的税收收入很难满足城镇化所需的巨额资金,地方政府更多是要通过预算外收入来解决城镇化融资缺口问题。

土地财政弊端显现

目前,各地方政府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用的资金缺口并没有太多有效的办法。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背景下,中央财政代理地方政府发债、地方融资平台、国债再转贷和土地财政逐渐成为城镇化建设融资的重要补充。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莫过于土地财政,更甚至一度成为各个地方的融资主体。

土地财政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融资方式,但是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地方以之作为财政预算外融资的主要方式。显然易见,这并不可取。

众所周知,土地财政会导致土地资源在代际间的分配不公。土地资源有限,本届政府所出让的土地会减少下一届政府的财政收入,将直接影响地方政府未来的收入。这有可能导致未来公民获得公共服务质量的降低,在代际之间是一种不公平的分配方式,也并不利于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大部分地方的土地财政政策在初中期都有力地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但是房地产的资金来源却大部分的依靠银行信贷。这促使房地产业易于形成泡沫,进而导致房地产产业链的畸形发展,其经营风险会转嫁到银行,提高银行的金融风险。

抛开这些风险与负面影响来说,许多地方的土地财政也走到了尽头,再也无地可卖。与此同时,无地可卖的许多地方政府还债台高筑,也不能放任地方债务无止境地增加,否则又谈何城镇化呢?

融资平台再难承受风险

投融资平台主要由地方政府所设立的融资公司组成,包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以及城建资产公司等。目前,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规模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城镇化发展有关。

自2008年开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扩内需、保增长”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快速崛起,在解决中央投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这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虽然起到了许多积极作用,但是许多投融资平台的成立却是迫于资金短缺和财政压力而不得不成立的。

然而,随着这种融资方式的持续推进,风险渐渐凸显。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功能定位并不全然明确,职责边界也不清晰,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广泛成立的平台公司数量增长过快,大规模的举债造成了平台公司贷款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急剧膨胀,易给政府带来巨大的隐形债务。除此之外,平台公司的债务结构也不合理,到期存量债务偿还压力大,更是缺乏严格的资本约束,容易造成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较弱、债务风险较高的状况等等。

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

从1978年到2013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了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城市人口增加量平均每年超过15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向城市的净迁移人口的增加。

可以说,我国在此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无可避免的在此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将让中国未来城镇化面临诸多挑战。

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融资模式太过单一,而且也正面临“瓶颈”,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二者之间的缺口,需要依靠多元化融资模式的创新来填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方面,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像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等,建立科学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在2014年3月16日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要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在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与评级制度同时,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以推动城镇化建设。另外,还将鼓励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多渠道推动股权投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四川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则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构建适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和金融服务模式,多渠道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

“到2015年,四川要实现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城镇总人口达到4000万人以上、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800平方公里左右的目标,需要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四川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城镇化建设不仅需要“输血”来缓解“造城”资金难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扶持支撑产业促经济、增就业、拉消费,为新型城镇“造血”。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特约研究员陈海提出,用开发性金融来破解城镇化融资困境。在他看来,设立一个单独的融资平台,建立一个“政府+企业+市场”的模式,使地方政府的融资从主体不清责任不明走向有明确承债法人主体,从无约束走向有约束。

目前,已有部分这样的平台,以四川投促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为例,成为国内外各类股权与债券投资机构与各级政府机构联系的纽带,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结合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融资的需求,发展市政债券已显得十分必要,应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法律条例,以形成规范化的市政债券管理制度。”程商政说。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分析及建议 篇3

由于直接融资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融资成本较大,直接融资的大门基本上对中小企业是关闭的。目前,中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比例高达98%以上,直接融资不足2%。然而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接融资也并非易事。目前银行业由于高度的进退壁垒、行政干预等已经造成了由国有商业银行高度垄断的银行业。根据结构—行为理论,这种市场结构既不利于新的中小银行进入,又不利于已在位的中小银行的发展。中小银行难以获得发展进而导致了中国中小企业贷款的供给短缺。历年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无论在资产规模、负债规模还是中间业务上,国有商业银行都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城市商业银行无论从银行规模还是从市场份额,都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提并论。1999—2008 年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分布的数据显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各项指标(除利润指标外)所占市场份额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这种下降趋势表现得十分缓慢。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各项指标所占的市场份额总体上呈现快速上升势头。四大银行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增长明显,似乎行业中的垄断力量在进一步弱化。但是银行业因计划经济造成的长期垄断难以扭转: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在资产份额、存款份额、贷款份额三项指标方面都较为突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出在银行业市场资本配置不尽合理。短期而言,大型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不作为导致配置不合理;长期中,银行业市场结构陈旧,国有银行资本市场份额过高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降低国有银行寻找中小企业客户的动机,同时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力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本文认为在短期内,部分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应摒弃传统的低效的经营目标,向贷款发放建立在风险收益分析的基础上转型;其次,银行从业人员激励考核制度也应相应改善—明确董事会职责,充分保障监事会发挥其职能的权力空间,严格按照市场化竞争原则选聘银行高级管理人才,并实行银行体制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第三,在银行业委托代理结构方面,银行应实行贷款审批权力适当下放政策,以缩短上传下达所需时间、节约委托代理成本、发挥基层决策空间。在长期中,首先应该降低银行业准入门槛,积极推进民营银行进入市场,将更规范、更全面的、服务企业级别的中小规模的银行引入,在帮助中小企业贷款的同时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其次,建立银行业破产机制以及健康的存款保险制度。只有配合灵活的退出机制,银行业进入机制才能很好地确立,当银行业自由进出壁垒放开,银行业市场竞争才会充分,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才会得到满足;最后,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会使更多的资金流向合法的高风险的利率水平,从而从长期降低市场平均的Beta系数,使市场供应的资金结构符合市场需求的资金结构。但值得注意的是,利率市场化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银行业的充分竞争。

总之,针对目前市场中资金的供给、流动、需求三个方面,解决办法归根到底就是放开限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整这三个方面不合理的市场结构,使资金在市场中自由地匹配借贷双方的需求,也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可以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应有的资金保障。

摘要: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发展上升期,中小型企业正为国民经济发展扮演者重要角色。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现阶段有6 000万家中小企业,其创造的就业岗位覆盖全部就业岗位的95%以上,为国家财政收入做出巨大贡献,同时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股重要的经济力量。但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转型引起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上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部市场萎缩、人民币币值波动加剧,中国中小企业,尤其是其融资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从银行经营及相关制度和银行业结构及信贷市场的相关状况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涉农企业融资:老问题,新困局 篇4

中小企业融资难,涉农类中小企业融资更难!对于涉农企业来说,融资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大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日益增强,各种经营农业、服务农村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起来,成为联系千万农户,衔接三次产业,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有效益、有市场的涉农中小企业逐步发展为有规模的龙头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了企业总数的90%,提供了超过70%的城镇就业率,提供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但总体上看,这些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占有市场份额较低,尤其是涉农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如食品、种植、农产品加工等,其特点是从业人员多,产品附加值低,资本密度小,而且基本不具备大型企业健全完善的管理结构,更无法像大型企业那样获取足够的社会资源和资金支持。

很多涉农中小企业发展到今天,仍然徘徊在整个经济体系的下游和末端,始终处于一个从属的地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法走出“融资难”的困境。而由此,这些企业不得不在发展的机遇面前望而却步,融资成了横亘在前面的最大障碍。

企业见证融资难

“想贷款,但缺少抵押物,担保又不好找。”河南省滑县国兴农业服务合作社理事长黄国兴说,合作社的发展势头很好,但由于这些难题,目前发展所需资金大都由社员集资。

河南津思味农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书勤也在为同样的问题而烦恼,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成了他的头疼事。由于流转的土地和企业的厂房不能抵押,每次去银行贷款,他只好采取联保的形式,或者想方设法找朋友的一些资产作为抵押。

“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的共同难题。”河南省南阳市长江渔人实业公司董事长王志也亲身经历过融资难的困境。

一份来自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同样反映了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多在5万~20万元,而很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前期土地整理、水电基础设施、流转土地等方面的投入就超过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资金需求金额大;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期限一般仍为1年,而很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从事种植经济作物、养殖业的主体,生产经营周期多数较长;贷款办理手续烦琐、审批时间长,一些农户反映银行贷款办理手续烦琐,放贷时限较长。据了解,如果手续齐全合规,按照银行贷款审批正常程序,从向银行申请贷款到获取资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但实际办理时,由于种种原因,贷款审批一般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有的则费时更长,农业生产特点对资金需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果不能获得资金,就会错失种养殖时机,如果疫情灾情不能及时防治,就会遭受巨大损失。

搞过建筑,搬过水泥、跑过运输,当过“羊倌”, 汪其德一路辛苦地走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的位置上,因为有几十年基层经历,他对涉农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着真切的了解。

“目前国家对农村产业来讲支持的力度还不大,因为农业项目投入大、风险大、见效慢,希望国家在支援农村方面加大投入。虽然在县级层面有支持,但力度还不是很大,因为他们自己没有钱。现在农村资金欠缺,涉农企业融资难,商业银行政策性的支持力度小。”汪其德说,“涉农企业带动的人是最多的,能够解决农村很多人的就业问题,略微大一些的涉农企业就能带动上千户农民。但还有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虽然现在政府鼓励回乡创业,但农业方面最低投入都是上百万元,一旦银行不支持,企业资金断链就直接倒闭。”

汪其德表示,涉农企业融资特别难,即使融到资,成本也比较高。一般的贷款利息是10%,但最后到企业手里面则高达18%,最低也要15%。

融资途径需多元化

业内人士表示,涉农企业融资难,最难的是缺少有效的固定资产抵押。不少涉农企业的土地要么属于集体用地,要么属于流转土地,都不能用于抵押;相应地,这些土地上的房屋建筑也不能用于抵押;农机具由于其价值低,能够抵押贷款的金额小,对于企业发展的大笔资金缺口来说效用有限。

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中小涉农企业融资难是老问题,这个问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企业财务报表、经营稳定性和资产可靠性比较差,难以达到银行放贷的条件,这就需要花费比较高的融资成本。另一个原因主要是银行,银行做信贷有一个成本效益分析,中小企业单体小,对银行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比较大,回报较小,这影响一般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总的来看,涉农企业贷款难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且并非单单发生在这个时候。由于涉农企业资质、信誉相对较差,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物等,与大企业相比,他们在贷款上历来就处于不利地位。

还有行业人士这样分析指出,涉农企业融资难,也有政府方面和社会信用保障体系方面的原因。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涉农中小企业缺少政府必要的保护,缺乏扶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等;在社会上,由于社会信用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抑制了金融支持的力度等。

那么,究竟如何破解涉农企业融资困局?专家指出,解决涉农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政府与企业两方面都需要增加融资的渠道。

从政府方面看,一是规定商业银行为涉农企业留出一定额度,现在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有涉农企业信贷部来解决这个问题;二是加大金融体制创新的力度,鼓励成立各类中小银行、村镇银行等,这类银行经营成本较低、形式灵活,与涉农企业的融资需求正好匹配;三是大力发展担保公司,不断拓展抵押品、质押品的形式来使涉农企业较容易获得资金。

从涉农企业自身看,不要把银行贷款作为融资的唯一渠道,要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发展阶段的特点,寻求担保、股权融资、集资、典当等多种形式的融资,尽力度过发展中的融资困难阶段。涉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提升资质与管理水平,及早转型,跃升到更高级的产业与产品上,这样也有助于自己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

新模式破解涉农企业融资难

显然,破解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最佳切入点和着力点,致力于为涉农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前段时间,为解决涉农企业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河南省3家涉农担保公司同日揭牌,来共同探索担保服务新模式。

目前,银企之间存在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涉农企业发展要找资金,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在寻找优质信贷投放对象。而涉农担保公司则可在涉农企业与银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我们将以更加灵活创新的方式,为涉农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河南粮食产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筹建项目副组长王松安说。据了解,河南涉农担保公司探索的新模式有:流动资产抵押贷款,企业的存货、商业合同等,都可以作为抵押物,由担保公司提供贷款担保;贷款主体转移,打通企业与企业主的资产通道,企业缺少抵押物时,可以用企业主的资产进行抵押。

尽管涉农企业融资难的局面目前没有明显改观,但不管是企业、政府,还是银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都是有增无减,探索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比如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推进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在22个县(市)开展试点,探索农村金融创新。其中,在试点县(市)开展农村土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推动金融机构明确将农村土地“两权”纳入抵(质)押担保范围。

这显然又是一个新的举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俗称“两权”。如果农民凭借“两权”可以从银行、农信社、农商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可以为急需创业的农民解决贷款的燃眉之急。

“目前‘三农仍属于薄弱环节,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究其原因,源于农民贷款缺少抵押物。所以说,农村金融非常需要大胆突破和创新,‘两权抵押融资就是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一个突破口,不但可以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也可以为急需创业资金的农民解除后顾之忧。”一位多年在河南农信联社从事信贷业务的人士分析道。

对于“三农”财产权抵押担保融资问题,金融研究专家杜坤伦认为,中央一号文件虽然赋予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和集体经济股份、住房等财产抵押担保权等权利,可以在一定范围解决涉农贷款时的第二还款来源问题,但这些权利的具体实现,还需要具体的工作机制设计。而工作机制设计必须建立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使抵(质)押、担保权真正进入农村金融系统。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探索 篇5

1 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1年的专项调查显示, 我国中小企业的开业规模已经达到1023万家, 占企业总数的99%。而“长期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是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两条基本渠道, 尤其高利率的民间借贷更是成为其无奈的选择, 比例竟占到了67.8%。新设立的中小企业板在促进持续健康成长的中小型企业也发挥一些作用, 但在面对数量庞大的中小型企业严重的“资金饥渴”症, 中小企业板的出现也只能是“杯水车薪”。造成以上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

1.1 中小企业的内在缺陷

1.1.1 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不规范, 不透明

在我国, 大多数起源于私人出资的中小型企业, 并没有专业财务人员, 投资和经营集于一身, 其主要的业务决策, 通常的商业判断标准缺乏标准的财务概念, 财务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而来的中小型企业, 老爸是经理, 他的儿媳是会计兼出纳。尽管企业在发展, 但其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丝毫的变化, 财务账目混乱, 不透明, 甚至不少企业做两套账, 为了某种利益进行财务报表造假等。这些财务不透明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对企业的融资形成了很大的桎梏, 其造成的巨大的信贷风险也使各大银行对这一块业务望而却步。

1.1.2 中小企业规模不经济

目前, 中小企业在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上仍处在市场低端, 大多数的现象是广泛生产相同的产品, 同质化竞争, 效率低, 缺乏竞争力。在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大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削弱了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 增加了企业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和频率, 也导致信贷风险放大。此外, 相比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的经营性质决定其要求的贷款金额都比较小, 但银行贷前的一系列程序, 包括调查, 监督环节却是完全一样的, 这无疑增加了银行贷款的单元操作费, 也增加了银行贷款的经营成本, 据调查, 每单位贷款金额的银行管理成本, 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

1.2 外部金融体制障碍

1.2.1 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限制

通常银行在发放贷款前, 都会对企业的资信状况、经营风险、资产抵押状况做一个全面的评估。由于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公信力普遍不足、知名度偏低, 加上在经济转型时期, 由于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 较小的贷款违约成本, 更进一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 导致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普遍较低, 其资信状况和担保情况远远无法满足银行的要求;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大势不好的情况下其业务受到了很大冲击, 难以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 无法满足银行对营运能力的要求;很多中小企业产权不清, 组织结构和管理混乱, 财务管理薄弱, 财务信息不透明, 财务核算水分较大, 影响了会计事务所等机构对其报表进行审核, 造成银行不能准确了解对中小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决定其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少, 流动资金少, 无形资产多, 应收账款多, 坏账风险大, 银行为降低贷款风险, 对企业贷款提供的抵押物和担保物的条件越来越高, 从而无法达到银行对其贷款抵押资质的最低要求。因此, 由于中小企业在上述诸多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 导致银行的信贷风险加大而不愿意放贷, 这种影响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1.2.2 缺乏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据统计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存活年龄不到三年的时间, 这种严峻的企业生存环境下, 如果资金将缺乏一个健全的信用体系来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将会对提供贷款的银行带来巨大的坏账风险。而中小企业在自身资质无法满足金融机构授信审查的时候, 通过融资服务体系来补充和完善企业自身资信的不足将会显得很重要, 但中国目前的融资服务体系仍然是不完整的。首先, 表现在融资服务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 尤其是对银行债权的保护力度不够, 由于中小企业涉及的社会关系十分复杂, 在当前的法律法规层面上, 难以对如此错综的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其次, 担保体制还不成熟, 近年来, 许多地方都成立了地区贷款担保机构, 但是担保机构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跟不上中小企业的迅速增长, 并且政府对业务的干预也多, 各种手续繁杂, 审批严格, 担保公司的担保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及, 大部分的民营担保机构规模小和缺乏专门业务人才, 不能有效的开展担保业务。

2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途径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大中小企业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保障就业等方面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扶持中小企业是推动中国的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 但是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 中小企业得到的金融服务少, 导致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处在“贫血”状态。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 如何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应该及早提上日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2.1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性银行机构

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对口政策性银行, 而在这方面我国却仍然没有起步。以日本为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政府就通过其直接控制和出资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为中小型企业服务, 致力于向资金匮乏但有市场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另一个例子是, 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特殊的中小企业署, 其在全国各地设立办事处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财政援助, 援助方式有直接贷款、担保贷款等多种形式, 贷款政策对于中小企业是非常倾斜和有利的。

另外, 建议政府通过股权投资试点, 通过金融体制创新, 组建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对口政策性银行, 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给予一定的服务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 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达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目前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是改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对其增资扩股, 允许外资和民营资本对其参股。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选择几家这样的银行进行资产重组, 同时转变其经营方向为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 加上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 等试点见效后再将这种方式在全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中进行推广, 与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多元化, 多层次的立体网络, 从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2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担保制度

我国政府这些年来也采取过很多措施来扶植中小企业, 比如通过提供有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直接财政资金补助来扶持和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这些政策和措施帮助了很多中小企业, 却带来了破环市场公平和资金利用效率低的副作用, 因此我们现在要寻求一种间接的方式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具体途径是由政府建立健全担保制度, 通过担保向对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来对中小企业进行间接支持。

(1) 中央财政合力会同各省, 市, 自治区,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来建立健全各地的信用担保体系, 同时, 完善和发展省级再担保机制, 各区县每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应当有一块资金来规范和培育当地的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 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和担保流程, 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完善的担保服务。

(2) 各地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信用担保业的担保能力, 具体做法是, 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担保基金, 设立国有担保公司, 同时要根据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对融资的需求程度实时调整担保公司的资本金, 不断增加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

(3) 要严格限制国有担保公司的营业范围, 将其打造为专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机构, 业务以担保为主业, 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担保公司的资金流向要受到严格监控, 防止其进入股市和信托等高风险行业。

2.3 规范和完善民间借贷, 发展“草根金融”服务中小企业

(1) 对于民间资本我们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 一手抓民间资本的规范与监管,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划分非法集资和合法民间借贷的界限, 防止因民间借贷出现重大的社会问题;一手要抓正确引导民间资本的发展发展方向, 将民间资本形成合力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正确的途径进入国家融资体系,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草根金融”, 如近年来出现的面向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小额信贷机构以及村镇银行就是民间资本合理引导的好现象。

(2) 要及时推出配套的政策来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 依据现有的经济条件为民间资本入资民营银行设立一定的准入条件, 同时要在业务方面提供及时的指导, 在利率方面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同时, 考虑到民营银行的实力和现有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巨大差异, 要从战略的眼光出发, 布局各种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的业务方向, 加快金融体制创新步伐, 解决银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问题, 民营银行和国有银行要有不同的功能定位, 各司其职。最后, 加强直接融资体系的建设, 不断扩大民间资本直接融资的比重, 特别是要重点加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融资力度, 构建多维的、立体的金融市场体系。通过在试点城市开办债券、期货期权交易市场以及股票三板市场探索出一套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融资的成熟方式。

总之, 中小企业融资困局能否顺利打破, 不但影响中国改革步伐的进程, 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成败。尽管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及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但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政府的宏观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能及时的得到根本解决。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在增加就业,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 其生存环境却十分艰难, 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是融资。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无论是从社会稳定还是从经济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本文重点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 研究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外在原因, 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探索

参考文献

[1]刘秀菲.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2) .

[2]邱兆祥.关于民间借贷合法化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3) .

中国式融资困局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体系,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 浙江省中小企业抓住机遇, 快速发展, 已经成为浙江城镇经济的主要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截止到2006年底, 在我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己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 贡献了55%以上的GDP, 产值和利税分别占60%和40%, 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 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鉴于中小企业发展对促进浙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如何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中小企业良性健康地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与特点分析

(一) 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截止2008年底, 据中小企业局的调查, 81%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20%的中小企业倒闭或者停产和其资金紧张有着密切的关系。1据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的调查, 2008年1至4月份浙江省工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新增贷款减少了百分之七。浙江地下融资的年利率高达50%-100%, 1-4月份, 浙江中小企业财务费用增长40.6%, 其中利息净支出增长45.2%。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之路遇到重重困难, 中小企业每年仅有5%一8%能获得银行贷款。81%的企业认为一年内的流动资金仅能满足部分需要, 60.5%的企业没有l一3年的中长期贷款。

(二)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

60%左右的企业其原始资本依赖自己的积累, 约20%的企业是向他人借入, 约20%的企业向银行借入。这里不排除企业可能同时拥有几种来源, 自我积累占了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具有以下特征:

1. 以内源融资为主, 外源融资为辅。

约58%的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为内部集资, 这些企业的内部集资占整个资金来源的比重在50%-85%之间, 而从其他渠道的融资则几乎没有。

单位 (%)

资料来源:国际金融机构

2. 以间接融资为主, 直接融资渠道堵塞。

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 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 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 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据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的调查显示,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 即直接融资仅占1.3%。

数据来源:IFC的企业调查:2000年

3. 发达的民间融资是浙江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特点。

据央行统计, 截至2008年底, 中国民间资本沉淀金额达数十万亿元, 其中浙江民间资本沉淀8300亿元。例如在温州, 当企业无法从银行贷款时, 往往采用出面邀会, 请亲朋好友参加, 讲明用钱理由, 而后取得资金。当然, 我们也应看到民间融资的松散性、盲目性和不规范性, 民间金融有着相当大的风险。

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因素分析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内因即企业自身的因素, 但是主要原因在于外因, 即外部融资环境不佳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滞后发展。

首先就是一般性的原因。比如中小企业存活率低, 号称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 有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但即使这样, 美国中小企业存活率, 5年以上的占32%, 8年以上的占19%, 10年以上的只有13%。所以, 银行一定会非常小心进行挑选, 他们很重要的任务, 就是把存活超过10年的那13%的企业挑选出来, 才能保证到时企业把贷款还给银行。2

(一) 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

1. 民营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偏低, 经济效益不佳, 破产风险大, 使银行借贷中小企业的生存风险高, 其破产率远远高于大型企业, 研究表明, 超过20%的中小企业在成立后两年内就失败, 超过50%的中小企业在成立四年内就失败, 超过60%的中小企业在成立6年内就失败, 如此高的破产率必然使投资者望而却步。

2. 信息不对称引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是指从事交易活动的双方对交易对象及环境状态的认识存在差别, 其中只有一方拥有交易信息, 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 从而对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决策正确性产生不利影响。信息不对称理论分为事前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事后信息不对称理论。前者主要研究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前的信息不对称, 又称逆向选择理论, 后者主要研究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后的信息不对称, 又称道德风险理论。

3. 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正常经营, 没有按照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去投资, 盲目扩张, 包括买地, 建产房, 投资矿场, 炒房等, 可是当银根紧缩时, 扩大再生产的后续资金没有跟上, 对于这些急需资金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导致很多企业陷入困境。其实如果企业正常经营, 一般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资金链断裂问题。

(二) 外部环境影响中小企业融资

1. 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金融制度缺乏。

我国的大银行太多、小银行太少, 尤其是真正的民营银行更是凤毛麟角, 即使这些凤毛麟角的民营银行, 也想把贷款往大企业投,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没有更多的投资激励。而且, 我国的大企业本身也没有什么别的融资渠道。国外的大企业不一定要找银行融资, 比如说它可以发债券、商业本票, 直接到市场上借钱, 不需要通过银行就可以低成本借到长期贷款。而我国的债券市场非常弱, 所有的大企业主要还是依赖银行贷款。

2.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不同规模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易情况相差很大, 最想得到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 银行不愿贷款, 贷款愿望不强烈的大型民营企业却成为银行争夺的客户。经常听到企业管理者抱怨:“银行在我要钱时不给贷款, 在我不要钱时要我贷款”。这种情况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65%选择了银行贷款这种融资形式, 选择民间融资的企业为32%。

(三) 国家宏观因素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服务缺陷

从2007年年底开始的“两防” (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 , 就是要把中国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压下来。从去年的11.9%压到今年第二季度的10.1%, 压了接近2个百分点。显然, 这2个百分点最后都落在中小企业身上。宏观调控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是不是把那些政府的大项目根据轻重缓急做一个排序, 把那些完全必要的、国民经济瓶颈的赶紧上, 而那些可能没有那么重要项目先缓建、停建一部分, 让这些大项目、大企业一起来分担宏观调控的成本, 同时把一部分资金、资源腾出来给中小企业。

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步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 缺乏配套的专门为其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一是没有统一的权威性中小型企业服务管理机构, 极易产生政出多门、权责不清的现象, 影响中小型企业的自主稳定发展。不仅如此, 二是现行金融体系还对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的活动作了过分严格的控制,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三是信贷担保制度不健全。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策略

中小企业融资难, 既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同时, 也反映出在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制度安排上存在各种弊端。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宏观政策与微观措施相结合的多元途径或模式。结合本文前述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1. 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 走改制重组道路。

对集体企业要进行产权改革, 明晰产权关系;对私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 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 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

2. 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与企业诚信建设相结合的信用评价体系。

中小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 把诚信守法经营作为立身之本, 注重在竞争中建立良好的信誉, 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信用级别, 并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二) 完善银行信贷管理办法, 强化对中小型企业的金融服务

1. 股权融资。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众多的中小企业仍处于创立或发展的初期, 存在大量的股权性的融资需求, 虽然收益性会优于债权性融资, 但由于风险更大, 所以影响到这部分融资需求的满足。浙商创投由12家创始股东发起, 首期资金10亿元, 在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IT、金融等行业寻找有核心竞争力的成长型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目前浙江登记的风险投资公司和相关中介超过30家, 风险投资资本30多亿元, 累计投资项目近500个, 投资超20亿元。

2. 建立一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对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我们不仅要采取一些短期措施来缓解, 还应该趁着这个机会推出一些长期的改革措施, 这就是放开民营银行, 中国需要一大批以中小企业融资为主要业务的、以社区为业务范围的中小民间金融机构。目前农村绝大多数的小额贷款公司都做得非常好, 不良贷款率非常低, 利润也都不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宽容地接受民间融资, 并提供一个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 尽量减少行政管制及税负, 鼓励其发展。

(三)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优化融资环境, 完善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1. 从中长期来说, 我们需要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有比较大的支持。

首先, 我们已经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 但各地的执行情况究竟怎样, 它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我们需要尽快就《中小企业促进法》进行一次执法检查。其次, 《中小企业促进法》本身带有政府推动、鼓励的性质, 对权利和义务责权利不够明确, 对各部门的约束力还不够强。

2. 宏观调控在以后要做一些微调, 如果届时货币政策有所放宽的话, 一定要注意惠及到中小企业, 尤其是小企业和微型企业。

但是, 如果完全让银行自主决定的话, 很难保证这些钱会到小企业和微型企业那里。因此, 宏观调控就有必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与监督, 资金政策应对中小企业网开一面, 确保对中小企业合理的贷款总额, 加大市场对有效率的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力度。为什么我在这里特别强调有效率呢?就是因为中小企业不可能都能得到贷款, 如果凡是中小企业都能够得到贷款的话, 这就会把我们整个银行业拖下水。

四、小结

作为我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企业主体, 中小企业开始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应当从战略高度采用系统化的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 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金融机构, 但还有不少其他融资渠道, 并不单靠金融机构一家, 融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不只是贷款一种。信贷要与支持中小企业的其他措施结合起来。诚然,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是一个复杂的难题, 除社会环境外, 金融服务的跟进、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改革也是不可忽视的, 但目前最主要的还是要优化其社会的发展环境, 我们相信, 只要上述措施能够切实实行, 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必将在一定程度缓解,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必将进一步得到体现。

可喜的是,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银行等正在着手努力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些创新的作法开始出现,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刘萍透露, 由央行起草的《放贷人条例》草案已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 一旦条例通过就意味着银行在信贷市场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民间借贷阳光化”在国家立法层面得到确认。只要我们从思想上充分重视中小企业融资, 减少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挤压, 中小企业融资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 (l)

【2】胡小平中小企业融资[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3】刘冰, 周文兵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应对措施[J]财贸经济2002 (6)

【4】汤敏中小企业融资难缓解之道[N]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

【5】中国财经报道 (20090117) http://vsearch.cctv.com/plgs_play-CCTV2prog_20090117_6986359_0.ht

【6】林毅夫, 李永军中小企业融资根本出路在何方[J]投资与证券2003 (2) 26-27

【2】浙江省企业调查队等江浙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机构发展调查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03 (2)

【7】王晓梅等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J]企业经济2007 (8)

中国式融资困局 篇7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宏观经济陷入周期性减速与调整、“大小非”限售股份解禁形成巨大供给压力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近年来,中国股市走势低迷、表现欠佳。据统计,2008年上证综指下跌65.39%,深证成指下跌63.36%,两市总市值全年蒸发20.58万亿元,总市值缩水高达62.9%,沪深股市分别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年度跌幅。市场的深幅调整使投资者损失惨重、信心低落,市场活跃度明显降低。2008年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共计26.71万亿元,同比下降42%。与此同时,股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几近丧失,市场融资功能严重萎缩。据统计,2008年仅有76家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登陆沪深股市,比2007年下降38%;最具参考意义的实际融资额仅1 034亿元,比上年大幅下降78%。除新股发行节奏放缓外,2008年的大盘股IPO也寥寥无几,仅有5家公司发行规模在5亿股以上,占IPO的总家数由上一年的17%下降到6%。而且,新上市公司股价面临低估威胁。2008年沪深股市A股平均市盈率最低均跌破14倍,至去年末两市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85倍、16.72倍,平均股价为6.31元、7.01元,均创历史新低。随着市场不断下行,IPO上市首日股价涨幅大幅收窄,去年首家于1月16日上市的华锐铸钢首日开收盘股价涨幅分别为206%和189%,而去年最后一家于9月25日上市的华昌化工首日开收盘股价涨幅仅有75%和85%。值得注意的是从华昌化工登陆深圳中小板之后即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截至目前,没有一家公司IPO上市融资,沪深股市IPO市场已经陷入停滞状态,而且IPO审核也进入“真空期”,自去年9月16日证监会发审委2008年第135次会议审核通过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后至今未进行过任何IPO审核。据Wind资料显示,目前IPO已过会等待发行、上市的公司多达33家,有的首发申请获准后已超过6个月未实施发行、募资。

值得关注的是IPO市场的前景似乎也并不乐观。因为尽管管理层针对宏观经济和市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国际金融风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仍在加深和蔓延,中国经济还难以在短期内明显走出减速周期,同时2009年又将迎来“大小非”限售股解禁上市的洪峰,将有多达6 870.24亿股的各类“大小非”限售股份解除禁售,其解禁数量上的巨大和减持套现的高度不确定性都将给市场增加显著压力。更应该看到的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复杂性,现有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投入的效果很难明确预期,而对“大小非”限售股份解禁上市流通“不加第二把锁”的管理层政策宣誓事实上已经封杀了市场在“大小非”解禁限售股份的上市流通和减持套现上的任何政策想象空间,意味着在“大小非”问题上不太可能会有符合甚至是超市场预期的政策作为。种种迹象表明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内大的基本面不支持股票市场再现一年多前的牛市景观,市场很可能要进入和经历一个远超市场参与各方预期的弱势周期。

但是,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又不能容忍股票市场长期走弱和经历长期的市场失效,无论是从服从于配合实施启动和扩大内需、刺激经济保增长的当下阶段性宏观经济战略需要出发,还是从服务于建设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有效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看,都要求市场特别是管理层能有所作为,采取实质性动作与步骤,重建市场信心,恢复市场的融资功能,建设一个有效的股票市场。

二、可回售股票是破解融资困局的利器

可回售股票(Puttable Stock)是指进行股权融资的发行公司承诺未来某个时点或一段时间内,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低于发行时约定的某一预设价格时,持有人有权从公司获得股票市场价格与预设价格差额补偿的一种股票,即投资者在获得发行公司发售的新股的同时也获得了该股票的卖出期权合约。由于可回售股票具有普通股嵌入、叠加卖出期权的特性,因此是一个复式金融创新工具和产品。

可回售股票最早出现在美国。1984年11月,美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Arley公司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急需进行600万美元股权融资,但由于正值股票市场低迷造成融资时机不佳及公司规模与知名度制约,投资银行Drexel Burnham Lambert认为其股票发行价宜定在每股6美元,而Arley公司董事会洞悉公司拥有一家大型连锁宾馆订单的支持所奠定的在行业内的竞争实力和成长性优势与本次股权融资的良好和乐观投资盈利前景,认为每股6美元的发行价格是对公司以及公司股票实际价值的低估,并认为发行价至少应该在每股8美元。为了满足Arley公司的需要,投资银行Drexel Burnham Lambert利用金融工程的分解与复制技术,设计了可回售股票的创新融资工具并成功实现了融资目标。其具体做法是Arley公司在以每股8美元发售股票的同时免费向投资者赋予一份该股票的卖出期权合约,即投资者在获得Arley公司发售的新股的同时获得了该股票的卖出期权。该卖出期权约定投资者在两年后的1986年11月可按等于股票发行价格的行权价格8元(预设价格,下同)将其拥有的可回售股票“回售”给Arley公司。如果两年后Arley公司的股价等于或高于每股8美元,投资者没有发生投资损失或获得投资收益,投资者自然会放弃执行卖出期权合约,届时卖出期权自动失效,同时可回售股票还原为普通股;如果两年后Arley公司的股价低于每股8美元,投资者可选择执行卖出期权合约,从Arley公司获得卖出期权行权价格8元与股票市场价格差额的补偿,投资者在行权的同时其所持有的可回售股票转化为普通股。可见,可回售股票通过在普通股基础上叠加卖出期权的创新,对投资者来说保障了在未来某个时期所拥有的股权价值与财富额一定不低于某个预设价值,克服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判断难题,明显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程度,增强了投资者的认股和持股信心;对发行公司来说其承诺向市场展现了公司对未来经营与盈利前景的足够信心,以此吸引投资者来实现在低迷市道中以满意的溢价水平和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发行市盈率进行股权融资,避免了公司实际价值和股票内在价值的低估,在不利的融资环境下获得了扩张生产经营规模的有效资本支持。

第一,可回售股票的“回售”在含义上是非投资者在叠加的卖出期权到期时行权将所持可回售股票卖给发行公司,而是仅在执行卖出期权时获取行权价格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额补偿。由于投资者可在行权后将转化为普通股的可回售股票择机抛出,再加上行权获取的补偿,相当于投资者至少可以按发行时的发行价格(预设价格)收回投资,也就相当于将股票回售给了发行公司,因此这里的“回售”非发行公司的赎回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可回售股票不像普通股具有不可退股性,即打破了普通股的“非返还性”。

第二,可回售股票叠加的卖出期权是赋予投资者的选择权权利,该权利的行使是有条件的。投资者只能在卖出期权合约约定的时间到了后才可行权,之前是不可行权的,另外,一旦过期放弃行权则权利自动失效,同时行权必须按事先约定的行权价格(可回售股票的发行价格)进行,而且行权也只可能发生在股票市场价格低于卖出期权行权价格即卖出期权具有内在价值情形下。投资者行权后或放弃行权,其所持可回售股票都将还原为普通股股票。

第三,投资者行权获得发行公司差额补偿有以下不同方式并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1)现金。这是最初的“回售”方式。即发行公司以现金形式将卖出期权行权价格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额部分补偿给投资者,由于行权价格等于股票发行价格,差额的现金补偿无疑会涉及与影响到发行溢价转为资本公积金部分的认定、调整,可见,以现金方式补偿的可回售股票疑似“或有负债”,不利于发行公司的资本管理;而且,现金的释出也会增加公司流动性压力。因此,其显著的缺点导致这种方式采用不多并很快被更有效的方式替代。(2)普通股。即发行公司以普通股股票形式将卖出期权行权价格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额部分补偿给投资者。例如某投资者持有发行公司发行的两年后卖出期权行权价格为12元的可回售股票100股,两年后该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那么投资者行权后就可以从发行公司免费获得20股普通股,原来的100股可回售股票还原变身为普通股,从而该投资者便成为了拥有该公司120股普通股的股东。这一方式的优点是:对投资者来说,由于市场预期效应会使股价合理调整,“回售”前后其财富价值并没有变化,利益未受任何影响;对发行公司来说,以普通股方式补偿差价的可回售股票不会再被视为疑似“或有负债”,有利于公司的资本管理。同时,差额部分不以现金支付,有利于稳定公司的财务流动性。因此,支付普通股的差额补偿明显优于现金。(3)选择支付。即发行公司以普通股、现金、优先股和债券中选择一种或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组合支付差额补偿。这种方式只要投资者愿意接受就意味着给发行公司以更大的支付选择权,使公司能够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财务状况灵活选择最有利的方式实施可回售股票的“回售”,因此成为了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可回售股票的“回售”方式。

可回售股票的独特设计具有以下突出的制度优势:

第一,可回售股票为优势企业在弱市中进行股权融资提供了有效工具。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时机与股票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不可能完全对称、匹配。当优势企业急需抓住时机通过股权融资扩张生产经营规模时,可能股票市场陷入了融资功能萎缩的低迷阶段。这时,企业要么放弃融资行为从而坐失发展机会,要么冒发行失败的风险或严重低估公司价值的不利结局以低溢价甚至折价方式发行普通股进行股权融资。而发行可回售股票由于有最低价值的预设,保障了投资者未来财富总量不减少,可以在低迷市道下充分吸引投资者,从而能够使成长性明确的优势企业战胜市场波动及融资功能萎缩的不利影响,以预期价格完成股权融资,从资本角度保障优势企业实现生产经营规模的顺利扩张。

第二,可回售股票的引入有利于推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可回售股票赋予了持有人在一定条件下按预设价格将所持可回售股票“回售”给发行公司的权利,无疑给发行公司及其高管层以无形压力,倒逼其重视股东利益、勤勉尽职,认真履行受托、代理责任,提高经营效果,以尽力避免不利于公司的“回售”情形的发生,从而在客观上将发行公司和公司高管层与普通投资者捆绑在同一个利益平台,有利于促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解决现代企业制度中普遍存在的代理问题,降低“道德风险”。

第三,可回售股票通过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高效、正向配置效率。一般来说,公司及其高管层在市场信息传递链条上处于前端,相较于市场普通投资者享有明显的信息对称优势。发行可回售股票的公司通常若没有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与成长价值的准确把握和足够自信就难以承诺持有人未来财富价值不缩水的可“回售”所持可回售股票的条件和权利,这就使公司与其高管层掌握的信息最大程度地外显化,不仅通过准确的价格发现提高市场的有效性,而且将投资者通常难以把握的未来风险转移到发行公司身上,最终缓解市场一直努力解决但始终没有很好解决的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资源向高正效行业、企业和产品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

目前,中国推出可回售股票除了市场可受益于其以上独特的制度优势外,还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第一,至少可以局部恢复目前中国股票市场融资功能。时下,沪深股市IPO市场已经陷入完全封冻的停滞状态,同时IPO市场的前景也不乐观。在这一市场背景下,作为策略性因应措施,引入可回售股票至少可以局部改变市场失效状况,特别是通过融资功能的恢复使有明确成长性的优势企业能够抓住时机,适时登陆资本市场,不仅有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从资本市场策应、配合启动和扩大内需、刺激经济保增长的当下阶段性宏观经济战略的实施。

第二,丰富资本市场投资工具和产品。

第三,增强发行公司和保荐人压力以防范道德风险。只有避免了“回售”情形的发生才最终意味着可回售股票发行的成功,这就要求必须确保发行公司的品质、准确判断未来市场变化、合理设计卖出期权的条款,从而无疑将增强发行公司和保荐人压力,使可回售股票的工具创新得到有效、合理运用,真正使一批有成长潜力和价值的公司脱颖而出,使投资者从股票市场投资中充分享受到财富与价值增长,展现资本市场的魅力。

第四,促进金融创新。可回售股票具有普通股嵌入、叠加卖出期权的特性,是一个典型的复式金融创新工具和产品。推出可回售股票无疑是值得鼓励的金融工具创新行为,符合管理层加大资本市场工具与产品创新力度、推动市场持续发展的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的要求。

三、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为了有利于可回售股票的推行,切实发挥其效能,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公司法》、《证券法》没有明确将可回售股票视为证券的一个种类,没有就发行可回售股票作出规定,需要尽快在法律法规层面作出相应修订和补充,填补相关法律法规空白。鉴于“两法”修订程序上的复杂性,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之前,管理层可以出台作为暂行管理办法的发行可回售股票的试行规定,就发行可回售股票的条件和资质、回售条款设计限制、发行程序、监管要求以及上市交易、“回售”程序、登记结算等作出规定。

第二,发行可回售股票的适用对象。根据目前和未来一个时期资本市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建议以主板市场拟上市超大型公司和即将开设的创业板备选公司作为发行可回售股票的适用对象,既可促进蓝筹股市场建设,又有利于加快创业板的推出,并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提供更具灵活性、竞争性的股票发行与募资方式。

第三,遭遇“回售”情形时,提倡以股票作为补偿差额的基本方式,不仅使补偿变得直观、操作简便,也更能为投融资双方接受。

第四,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高管、保荐人责任约束。对于保荐不力、欺诈发行上市、公司经营出现恶化的突变导致公司遭遇大量“回售”的,除追究上市公司高管责任外,还要追究保荐人责任,取消保荐人保荐资格。

第五,规范发行可回售股票公司的大小非限售股份解禁减持与套现行为。为了给可回售股票的推出创造有利条件,最大限度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必须就发行可回售股票公司的“大小非”限售股份解禁减持与套现行为作出特别规定。凡通过可回售股票IPO的公司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包括增资扩股的新增股份)、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持有股份、董监事与高级管理人员持有股份必须在可回售股票内含卖出期权行权期过后才能解除禁售,减持套现价格必须等于或高于卖出期权的行权价格。

摘要: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宏观经济陷入周期性调整、“大小非”限售股份解禁形成巨大供给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的中国股市走势低迷、表现欠佳, 市场融资功能几近丧失, 而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又不能容忍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作用的股票市场长期失效。在宏观经济运行、“大小非”限售股份解禁等因素依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当下, 恢复市场融资功能、破解股票市场融资难题的出路只能是积极实施金融工具的创新, 发掘、培育和建立新的市场需求, 重塑投资者市场信心, 而可回售股票的融资工具创新是破解目前股票市场融资困局值得尝试的可行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股票市场,可回售股票,融资功能,工具创新

参考文献

[1]罗珉.资本运作---模式、案例与分析[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黄亚钧, 林利军.投资银行实务:金融工程及其运用[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8.

中国式融资困局 篇8

1.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之表现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过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即直接融资仅占1.3%。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

2) 由于信用歧视存在,导致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极少。中央为了搞活企业,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针政策,要求银行部门要重点支持大企业,确保大企业的信贷,再加上各国有商业银行提出的业务向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部分机构存在“重大轻小”的倾向,个别银行有诸如一定数额以下或注册资本金100万以下企业不贷的规定,恰恰断掉了贷款需求以“急、频、少、繁”为主要特点的中小企业融资主渠道,造成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歧视,导致银行在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的不平等,缺乏对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重视,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放贷。同时,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据统计,我国300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左右。2003年全国乡镇、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银行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仅为14.4%。据浙江省统计,全省民间投资中自筹占55.9%,银行贷款20.1%,直接融资不到1%。

3) 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中小企业之间往往互相担保,申请贷款。就中小企业自身来讲,一方面,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贷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屡有逃费、悬空银行债务现象发生,损害了自身的信用度。同时,企业也深感办理抵押环节多、收费多,如在土地、房产抵押评估和登记手续中,评估包括申请、实地勘测、限价估算等,登记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土地他向权利登记等,极为繁琐。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许多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往往互相担保,一旦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蒙受损失,则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若短期内急需资金,中小企业之间会互相拆借,或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解决。

4) 自有资金缺乏。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

2.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之途径

1) 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和《乡镇企业法》,这两部法规是按所有制性质和不同的组织形式分类立法的,缺乏统一的立法标准和行为规范。在金融信贷方面更是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扶持的保护法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和金融支持有相当完善的法律保障。

有关部门应组织制定有关中小企业贷款的法律或规定。首先, 要划分中小企业的分类标准, 明确中小企业的界定方法。其次, 要明确各类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制度中的作用和功能, 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的具体管理办法和鼓励措施。再次, 要落实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财政资金渠道、执行机构及管理办法。北京市在《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由北京市财政局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安排专用于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资金纳入专项资金管理。各区县财政部门应建立本区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在同级预算中安排。

2) 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只要符合《商业银行法》规定标准, 无论其所有制性质如何, 只要经过央行机关批准, 工商部门注册, 就可以开设地方性金融机构。并强化监督,鼓励竞争, 形成规范的地方金融机构优胜劣汰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以聚集更多闲散资金, 支持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

3) 逐步放开民间借贷市场, 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对于民间主体的融资活动不能简单禁止, 而是要用地方性法规进行规范, 明确融资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将其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

4) 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政府要引导中介机构经过科学评估和论证, 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和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档案, 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信用体系。

修订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等级的评定标准。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信用评级不利于中小企业, 含有对中小企业的心理歧视。实践证明, 盲目扩大经营规模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并不比专业化生产的中小企业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产生更稳定的效益, 信用更强。因而, 国有商业银行在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上也应及时调整策略, 变重视企业经营规模为重视企业经营效益, 取消某些歧视性的评价项目。

目前, 不少省市已出台了建立担保体系的办法, 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开拓信贷市场, 银行要积极协助和促进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要简化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手续和条件, 允许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为抵押;建立政府贷款担保基金, 为经过其评估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政府担保;建立中小企业共同担保基金, 由政府加以引导, 调剂各企业间的担保资源。

5) 建立对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贷款制度。党的十五大就已经明确指出, 非公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 使之健康发展。因此, 国有商业银行应对非公有企业一视同仁, 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不增加任何政治因素和顾虑,加大对非国有经济的投入力度。而且, 随着国有小型企业改制的完成,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的信贷市场基本上就是非国有企业的市场。在浙江、福建等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建立一种按照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主要面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制度,即以私营个体、外商投资企业为主的信贷市场。

6) 加强内部融资力度, 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一种全员入股的资合与人合相结合的企业组织形式, 它一方面可以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另一方面则可以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 将全体职工的闲散资金积聚起来, 发挥规模效应。对于组建股份合作制发展好的企业, 则可以转化为股份制公司, 直至最后争取上市, 突破融资的障碍与瓶颈。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还可以克服中小企业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使中小企业走上开放式经营与管理, 向最终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现在, 已有许多中小企业通过改组改制不断壮大有的已在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据统计, 截至目前, 在我国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已有400多家。这些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通过改组发展壮大而来的。这可以说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蒋树宽.银企信用风险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

[2]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 2001.

中国式融资困局 篇9

雏鹰农牧于2010年登陆中小板,受益于猪肉价格的上涨。上市后4年时间内,雏鹰农牧规模迅速扩大,投资建设了多个大型项目。其中部分项目的预计投资额达数十亿元,累计计划投资金额超过百亿元。不过,随着近年来行业景气度下降,雏鹰农牧的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今年上半年亏损近1.5亿元。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雏鹰农牧旗下首个终端产品品牌“雏牧香”今年上半年遭遇一波关店潮,近20家门店关闭,公司负责该项业务的副总裁区锐强也已离职。受终端销售不佳的影响,公司重金投入的三门峡生态猪建设项目的生产计划也已放缓。

但雏鹰农牧在自身“造血”能力下滑的情况下,为维持庞大的投资项目开支,仍需靠“输血”来维持项目的正常运转。仅今年上半年,雏鹰农牧就依靠非公开发行股票和发行企业债的形式融资近16亿元,但这依然满足不了其庞大的项目开支需求。雏鹰农牧于8月初再发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再融资近15亿元。不过,在自身大幅亏损的情况下,依靠外部融资来为前期的大肆扩张兜底,其可持续性值得商榷。

雏牧香快速扩张遇阻

相关费用短期翻倍

雏鹰农牧近年来快速扩张,在各地开设了近200家“雏牧香”专卖店,但今年上半年却迎来一波关店潮。

“雏牧香”是雏鹰农牧旗下首个终端产品品牌,于2012年9月正式上市,当年首批近50家终端渠道生鲜肉专营店在郑州开业。2013年上半年,雏鹰农牧继续快速扩张,当年上半年已有120余家“雏牧香”专营店相继开业。

不过,如此大规模的扩张在2013年下半年遭遇急刹车。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雏鹰农牧在河南、上海、北京开设了近200家专卖店。据此推算,雏鹰农牧在2013年下半年仅新开了不到30家“雏牧香”专营店,这与前期的大幅扩张形成鲜明对比。

更为严重的是,今年上半年,“雏牧香”迎来了一波关店潮。雏鹰农牧在今年中报中表示:“由于受电子商务消费习惯的影响,传统销售渠道受到较大的冲击,报告期内公司顺应市场发展趋势,逐步收缩了‘雏牧香’专卖店的开店计划,并淘汰了20余家不盈利的店面,控制了一定的成本。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180余家‘雏牧香’专卖店。”

实体店发展不佳,雏鹰农牧开始将“雏牧香”品牌的相关产品转移到网上销售。据“雏牧香”天猫旗舰店显示,“雏牧香”产品包括生态猪肉和熟食产品,生态猪主要来自40万亩三门峡生态养殖基地,生态猪冷鲜肉价格集中在65元/千克~100元/千克之间,是一般市售猪肉价格的2~3倍。不过,“雏牧香”在网上的生意却相当清淡。《投资者报》记者在天猫网站上搜索关键字“雏牧香”,同时按销量从高到低排名,其卖得最好的是熟食类产品,不过其月成交量也仅有9笔。而其主打的冷鲜肉产品则大多没有购买记录,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对于雏鹰农牧的发展状况,中信证券今年2月份发布的研报称:“公司先后在河南省、上海等地成立了200余家‘雏牧香’连锁店。连锁店模式本身的构想值得期待,但这种‘先铺摊子后做市场’的快速扩张节奏,导致运营资金紧张、费用率上升。目前,公司关停了部分经营较差的店面,并停止了增加数量的步伐。”同时,中信证券在研报里还表示:“(雏鹰农牧)自2012年以来涉足‘雏牧香’品牌肉连锁店,但运营效果低于预期。”

而为了宣传“雏牧香”品牌,雏鹰农牧近年来的相关费用大幅增加。为提高品牌效益,“雏牧香”广告曾登陆中央电视台;同时公司在《乡村爱情圆舞曲》中进行“雏牧香”生态肉的宣传。这导致雏鹰农牧的相关费用成倍增长。其中,公司销售费用从2012年的5031万元增至2013年的1.5亿元,管理费用由2012年的7890万元增至2013年的1.6亿元,均呈翻倍增长趋势。

上市4年计划投资超百亿

资金链紧张急融资

在各地迅速开设“雏牧香”专卖店的同时,雏鹰农牧还在大举扩张加大产能。

雏鹰农牧自2011年便开始了快速扩张的步伐,当年分别在开封市尉氏县和新郑市薛店镇投资1亿元建设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后于2012年又陆续启动了多个大型投资项目,如三门峡生态猪、藏香猪养殖等项目,总投资计划超过70亿元,仅三门峡生态猪项目总投资额便高达40亿元。按照雏鹰农牧的规划,三门峡生态猪项目在2012年~2016年将逐步建成达产,其投资额即使在这5年内平摊,每年也需要8亿元,但其2014年上半年就已陷入亏损,其后续投资资金来源令人堪忧。

不过雏鹰农牧的投资步伐并未就此止步。雏鹰农牧于2013年7月与吉林省洮南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书》,洮南市人民政府为雏鹰农牧提供了15万亩~20万亩的草原,雏鹰农牧力争5年内建设年出栏400万头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屠宰量100万头生猪屠宰场、年加工2万吨熟食肉制品加工厂、2座年产量70万吨饲料厂、有机肥厂和沼气开发利用厂等一体化的产业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额达56亿元。

以此计算,雏鹰农牧的在建项目总投资额已逾120亿元,不仅远超其上市以来的净利润总和(7.82亿元),同时也超过其目前的市值,截至2014年9月10日,雏鹰农牧的市值约为105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显然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撑。不过,截至2014年6月末,雏鹰农牧的账面货币资金为10.5亿元,其短期借债则高达14.1亿元,资产负债率已达60%。

为维持大规模的投资计划,雏鹰农牧展开了多渠道融资。2014年1月17日,雏鹰农牧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了8465.60万股股票,发行价格为9.54元/股,募集资金净额为7.95亿元。今年上半年,这部分募集资金已基本使用完毕,其中5.61亿元用于归还银行贷款,2.3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14年6月27日,雏鹰农牧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8亿元,扣除承销费后,雏鹰农牧实际融资金额为7.85亿元,截至2014年6月30日,上述募集资金中的5.85亿元已被使用。雏鹰农牧通过上述方式共取得近16亿元的资金,但这并不能满足雏鹰农牧对资金的需求。

为了维持庞大的投资计划,雏鹰农牧于8月7日再度发布融资公告。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15.2亿元,其中12.2亿元拟投资于“年出栏400万头生猪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的部分养殖场建设,剩余的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虽然雏鹰农牧为众多庞大的投资项目多方筹钱,但受制于目前行业整体的不景气,雏鹰农牧投资项目的进展并不理想。

雏鹰农牧中报显示,公司投资56亿元的洮南市400万头生猪一体化养殖项目,目前累计投入刚过3亿元,还有超过50亿元的资金需要继续投入;三门峡生态猪建设项目由于受终端销售的影响,生产计划已经适度放缓;西藏藏香猪项目采用边建设边生产的方式,目前仅有部分养殖场投入使用,截至6月末,存栏藏香猪不过5000头,预计2014年9月份可实现出栏。

子公司集体亏损 募投项目不及预期

雏鹰农牧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旗下主要子公司、参股公司共有15家,其中当期仅有4家实现盈利,1家净利润为零,另外10家全部亏损。

亏损金额最多的为开封雏鹰肉类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封雏鹰”),去年累计亏损5189万元。该公司由雏鹰农牧于2011年9月注册成立。目前雏鹰农牧在开封投建的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开封雏鹰便是该项目的运营主体。

除此之外,亏损比较严重的还有雏鹰农牧集团郑州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商贸”)、雏鹰农牧集团(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商贸”)、雏鹰集团北京雏鹰央区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经贸”)。2013年,上述3家企业分别亏损4660万元、1587万元和363万元,上述企业主要负责当地“雏牧香”品牌的运营。而郑州商贸和上海商贸的原法人代表区锐强(同时也是雏鹰农牧的副总裁)已于今年上半年离职。区锐强有着丰富的连锁企业管理经验,2011年10月进入雏鹰农牧负责“雏牧香”的相关工作。

破题中国式“电荒”困局 篇10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爆这一轮让人猝不及防的“电荒”?夏季用电高峰来临, 是否意味着更糟糕的情况还在后面?短期如何缓解用电紧张形势?长期又该怎样破解中国式“电荒”困局?对此, 学界、业界众说纷纭。

若因发电能力不足导致“电荒”, 尚可以理解。但在中国, 发电装机容量和电网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同时, 中国式“电荒”困局中还存在着如此现象:一边是东中部地区存在的3 000万至4 000万千瓦电力缺口, 另一边却是东北、西北地区“有电送不出去”, 富余电力约2 700万千瓦;一边是煤价持续攀升, 煤炭企业赚得“钵满盆满”, 另一边却是火电企业连年巨亏, 以至有的企业被迫停机;一边是国家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 另一边却是诸多高耗能企业依然我行我素……

探析2011年“电荒”的成因

业内人士认为, 今年电力供应紧张, 从表面上看, 是因为年初以来用电量猛增、电煤供应紧张和水电供应不足。但从深层次上来看, 本轮“电荒”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近两年整个电力规划与执行不配套, 即特高压电网建设进展缓慢、东部地区火电停批以及清洁能源投资比例大规模上升, 但电力产能供应不足, 属结构性缺电, 短期内难以解决, 故造成电力供求紧张局面在未来两年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

也有专家指出, 造成本轮“电荒”的部分原因是国家在电力体制改革方面存在滞后现象, 故属体制性缺电。

结构和体制等方面因素的综合, 加剧了“电荒”的严峻形势, 也增加了对今次“电荒”成因的剖析难度以及找寻对策的复杂性。

用电量猛增致电力供求关系转向

用电需求方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资料显示,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10 91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7%。其中, 1月、3月全社会用电量基本相当, 接近于去年7、8月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的用电量。2月份用电量为3 136亿千瓦时, 创历年春节所在月份用电新高。数据表明, 全社会用电量已大幅回升。

用电供给方面, 来自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的消息称, 4月份以来, 华东地区动力煤市场需求依然较好, 电厂煤耗逐渐升高, 存煤可耗用天数减少2天至12天。半个月之内, 动力煤市场的价格每吨上涨了10-15元, 电煤供应局部紧张的状况明显。

电力供求关系的逆转, 是造成本轮“电荒”的诱因之一。

高耗能产业复燃拉高用电需求

探究年初至今全国范围内出现“电荒”的原因, 太原理工大学的杜欣慧教授认为, 本次“电荒”同时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回头。去年“电荒”来得比较晚,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地区为了完成“十一五”的节能减排任务, 加速淘汰, 关停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一些地方采取了人为拉闸限电措施。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随着各地“十二五”规划的下达, 见效快的高耗能产业有所回头, 导致电力需求增速超出预期。以4月份为例, 化工、建材、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重点行业的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4.4%, 环比提高了3.1%, 反映出今年电力供需形势的紧张状态, 同时这也是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对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实施限电的主要原因。

水电出力不济加大电力缺口

目前, 在我国的电力结构中, 水力发电占到16%左右, 但受气候因素影响, 今年全国部分地区水汛延迟, 水电厂因缺水导致难以发电。在江西, 今年1月至4月, 平均降雨量为253毫米, 为多年均值的47%, 创历史同期新低, 比特大干旱年还少12毫米。因而, 作为新能源的水电还无法在负荷高峰起到支撑性电源的作用。

同时, 干旱不仅影响水电供应, 还会诱发高温天气提前到来, 从而进一步刺激电力需求大涨。

煤电价格关系未理顺加剧今次“电荒”

“煤电不能联动, 电煤价格不断上涨, 但是电价却没有同步上涨。火电亏损面持续扩大, 影响了火电这一发电主力的生产供应, 对本次‘电荒’也有影响。”杜欣慧教授指出。

“发得越多亏得越多”的现象在发电行业普遍存在。造成的结果是, 一方面, 在全国多地出现用电紧张的情况下, 不少电力企业不是开足马力生产, 而是在完成计划用电量后, 就以停机检修为名不再发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电荒”情况下, 很多发电企业的利用小时数不升反降的反常现象;另一方面, 此现象严重打击了发电企业的投资意愿。

此外, 在我国, 煤炭交易至今仍被生硬地分割为行政办法规定的重点订货合同交易 (即“计划煤”) 和市场采购 (即“市场煤”) 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 始终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各方共同遵守的交易规则。

在这一价格双轨制体系中, 按照国家规划建立起来的重点电厂, 可享受一定量的计划煤指标, 而“十一五”期间大量上马的纯市场化电厂则只能完全依靠市场煤。目前, 计划煤与市场煤的价差已高达260元/吨。于是, 在市场煤价疯涨的前提下, 重点电厂不缺计划煤故不愿购买市场煤, 纯市场化电厂则买不起市场煤。

4月初, 国家发改委曾下发紧急通知, 表示要严查电煤价格, 并告诫企业不得变相涨价。然而, 煤炭价格双轨制造成的困局, 寄希望于简单的行政指令加强管制, 根本无法压制住市场的冲动。

在煤炭的铁路运力中, 同样分为计划和市场两部分, 计划内运煤可执行国家规定的运输价格, 计划外运煤则要向中间环节付出高昂的成本。再加上车费、车板费等各种名目的收费, 物流成本已达电煤终端售价的50%以上, 其中近一半是不合理收费。中间环节的物流成本成为煤炭价格疯涨的实际推手。

更为甚者, 市场煤价格居高不下, 有些中间商和部分发电企业也开始参与到了倒卖重点煤合同。同时, 在许多“纵向一体化”的发电企业中, 自产煤并未供己生产使用, 而同样以市场价销售出去, 亦为煤价疯涨推波助澜。

总之, 煤炭从坑口运到电厂, 再变成电送到终端用户, 每一个环节都纠缠着计划内与计划外、政府定价与市场定价、权力与寻租、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复杂关系。

虽然市场上煤炭价格疯涨, 但目前我国的电价则始终由政府制定、发电量按计划分配。众所周知, 中国绝大多数能源都靠煤炭资源转化, 尤其是电力, 70%以上来自于火电, 火电最大的成本开支, 来自于上游原材料——煤炭价格的波动。受市场电煤价格持续高位的影响, 发电集团尤其是火电企业近几年一直深陷经营泥淖:发电越多, 就会亏损越多, 亏损越多, 日子过得越艰难, 最终, 越来越多的电厂加入了降低负荷、减少发电量的阵营。

从2008年开始, 全国五大发电集团 (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 火电连续3年累计亏损分别都在85亿元以上, 合计亏损达600多亿元。总之, 由于没有很好地理顺煤电价格机制, 电煤价格持续上升, 上网电价上涨缓慢, 导致部分省份火电出力明显不足, “电荒”如影随形。

“煤荒”提前显现催生“电荒”提早降临

今年一季度, 我国煤炭进口量锐减, 个别省份煤炭运输瓶颈长期以来难以突破, 以及煤电企业双方的博弈, 使这场提早到来的“煤荒”更多地表现为“电荒”。

细究煤炭进口量持续降低的原因, 从国际来看, 2010年底,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遭遇洪灾, 煤炭产量和出口严重受阻;加上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西亚北非局势不稳定、日本灾后重建以及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等因素, 很可能促使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在年内维持高位波动。因此, 中国煤炭进口量的下降势头可能在年内延续。

从国内来看, 最让人关注的是不断上涨的煤价、油价与运输价格。山西、陕西的煤炭整合大潮还未退去, 又一产煤大省内蒙古的新一轮煤炭企业重组大戏即将拉开大幕。据悉,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已全部结束, 5月底前所有过渡矿井彻底关闭, 过千万吨产能面临减少。内蒙古煤矿数量由上千个减少到数百个。受此影响, 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产煤地区减少了煤炭产能, 原煤价格普遍上涨15元/吨。甚至有业内人士预计, 煤价回调无望, 且年内或许有10%的上涨空间。另外, 由于油价上调, 汽车运费上涨10元/吨。多方因素综合, 亦加剧了“电荒”的到来。

电力工业转型战略与执行上的不同步造成“窝电”

我国能源资源富集区与主要能源消费区呈逆向分布, 导致煤炭、电力跨区转运压力很大。同时, 在“十二五”期间, 为改善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 国家严格控制东部等地区新增火电项目, 在大中城市及附近地区不再布局建设新的燃煤电站, 所需电力统统借助西部输电解决, 通过建设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 推进“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 西部的煤、水和新能源将就地转化发电, 然后通过电网输送到东部, 实现能源“空中走”。

然而, 由于战略与执行上的不匹配, 导致问题出现。一方面, 这两年东中部火电项目投资规模大大缩减;另一方面,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核准却比较迟缓。国家电网提出年内开建七条特高压线的规划, 但至今尚未有一条新线路获批。其结果造成当前我国的电力跨区输送能力与实际需求相比, 仍有很大差距, 导致东部、中部地区季节性电力缺口增加, 而西部、东北地区富余的电力却无法输送至东中部, 出现了“窝电”现象。

电力增长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

近十几年来, 我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但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我们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集中表现出来;与此同时, 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 资源、能源消耗量大。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扩张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增长的粗放方式, 也导致投资需求膨胀、煤电油运紧张、价格水平上涨等一系列问题。

今年一季度, 化工、建材、钢铁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三成。如果不能首先解决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而是片面强调高增长, 盲目要求电力扩容增量, 那么, “电荒”问题或许永远无解, 能源短缺与“电荒”问题将始终伴随左右。

破解“电荒”困局的出路

如何应对日趋严峻的“电荒”形势?表面上看, 这是简单的供求关系问题——只要增加能源供应量、扩大电力装机容量, “电荒”困局就可迎刃而解。然而, 电力作为经济建设的“先行军”, 电力增长速度一直远高于经济增速, 到去年, 我国发电装机容量高达9.62亿千瓦, 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二。但令人尴尬的是, 无论电力规模如何扩大, 增长速度如何赶超, 依然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导致“电荒”问题层出不穷。

对于本轮“电荒”的破解之道, 政府及学界业界各出奇招。

上调电价缓解“电荒”困局

有专家提出, 缓解本次“电荒”, 当务之急是上调电价。5月30日, 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通气会, 宣布从6月1日起上调青海、甘肃、江西、海南、陕西、山东等15个省市的上网和销售电价: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上调2分钱左右, 上调幅度最高的达3.09分, 最低的为1.24分;销售电价方面, 工业、商业和农业用户的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上调1.67分, 上调幅度居首的达2.4分, 幅度最低的上调0.4分。居民用户的电价未列入此次调整范畴。

对于上调电价的举措, 业界和学界支持者有之, 反对者亦有之。

厦门大学的林伯强教授认为, 发改委别无选择, 此次上调电价短期内可能会对缓解“电荒”起作用, 但从长期看, 仍需建立煤电联动的长效机制。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指出, 电价的所谓放开, 应当是根据燃料价格的变动, 更加频繁地调整电价, 而不要等问题越来越集中后才调整。应当紧跟市场上煤炭、原油等燃料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应当尽快放开电价, 实现能源价格与电价之间的联动。从各国电价水平看, 传统“金砖四国”的能源资源价格均较低, 其中中国和印度的电价尤其低, 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很多弊端, 应当改变这种局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对此进行回应。

“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如今最重要的问题是协调煤炭、发电、电网等统筹发展。”对于上调电价的反对意见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钱平凡博士为代表。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称, 没有解决电力体制的问题, 仅仅靠财政对于发电企业补贴、上调电价, 并不能解决煤电矛盾, 因为放开电价后电煤价格会继续水涨船高。历年所搞的“煤电联动”, 最后就导致了电价与煤价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地方政府参与电网建设与电价制定很重要, 这样地方政府就会想方设法来优化用电机构。

来自中电联的数据印证了韩晓平说法。据统计, 4月份国家上调部分省份的火电企业上网电价, 但煤价立刻跟风上涨, 导致当月火电企业亏损情况没有好转。

对于火电企业而言, 心情非常复杂。“发电企业又想涨电价、又怕涨电价。”山西省煤炭协会一位专家调侃, “电价上调一分钱, 总会引发电煤价格上涨四五十元, 反倒亏得更多。”

现实表明, “电荒”仍然在延续。看来提价似乎很难解决“电荒”困局, 甚至有能源专家说, 通过上调电价来解决“电荒”难题, 无异于扬汤止沸。

进行全方位的电力市场化改革

有业界专家指出, 无论是电网垄断企业瓜分走大部分利润, 还是“市场煤”和“计划电”的顶牛, 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对于电力行业的价格管制和垄断。政府应该痛下决心启动全方位的市场化改革, 瓦解电力的垄断经营, 开放电力直供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所谓电力直供, 即电厂通过电网将电力直接销售给每一个不同的消费者, 每一个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用电特性, 决定购买不同发电技术所生产的电力, 电网收取合理的过网费用, 实现公平竞争。在这些交易中, 电网好比一条高速公路, 各运输公司通过这条路来运送旅客和货物, 并支付一定的道路使用费。同时, 用户与电厂的选择都是多样的, 它们可以选择通过电网交易, 也可以直接签订直供电合同, 最终谁的电价便宜, 谁的服务更安全稳定, 谁就能在市场中得到认可。

对电网来说, 直购电方案一旦试点成功并推而广之, 势必会大大降低电网公司的收益。但推广直购电试点, 客观上也刺激电网公司提高效率, 进行更深入的改革。

赞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人士评价说, 在行政手段已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电价格矛盾时, 唯有进一步推进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 将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合而为一, 才是应对“电荒”的治本之策。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做到电力供应有保有压

当前用电量的激增, 高耗能产业可谓是罪魁祸首。因此, 要破解“电荒”, 首先必须重拳遏制高耗能产业的死灰复燃, 充分利用能源资源约束增强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电力需求侧管理, 是指对用电一方实施的管理。这种管理是国家通过政策措施引导用户高峰时少用电, 低谷时多用电, 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的办法。这样做可以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情况下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 从而缓解缺电压力, 降低供电成本和用电成本, 使供电和用电双方得到实惠, 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长远目的。

专家认为,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从用户终端着手解决“电荒”问题, 通过缩减市场用电量的需求, 促使电力供求趋于平衡。中国拥有13亿国民, 每个家庭节电1度, 全国的节电效果是相当可观的, 这将直接减少发电企业的压力。当然, 这种降低用户用电量的措施是在不影响大众生活质量、不影响工业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

节约用电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不仅要通过政策来宏观调控, 而且要运用市场机制来激励用户节约用电, 走好这步棋将对实现我国的电力市场供求平衡发挥巨大作用。因此要充分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电力供求, 实行差别电价, 引导均衡、科学用电。

对工商企业可以采取峰谷分时电价, 即根据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 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 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 以鼓励用电客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 削峰填谷, 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具体到我国, 凌晨2点到5点间用电量低, 可适当调低电价;而在晚上7点到10点间用电量大, 可适当调高电价。

对于企业而言, 星期一至星期五用电量较高, 而星期六、日等节假日用电峰谷不明显, 由此可以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电价, 提高用电高峰期的工业用电价格, 促使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在工业用电相对较低的时段进行生产, 自觉使一些高耗能设备在用电高峰期进行检修, 这样不仅减少和分散了用电, 平衡用电峰谷差距, 而且可以促使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减缓装机容量的增长。

实行峰谷分时电价, 既体现了商品的价值规律, 也体现了公平负担的原则。

对于电力迎峰度夏工作, 国家能源局要求确保居民生活和重点领域用电, 绝不允许拉限居民生活用电。

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加大移峰填谷工作力度, 可以确保居民生活、农业生产、重点单位和高科技等优势企业合理用电, 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用电。

对违规煤企处以重罚

对于少数地区和企业采取降低电煤合同兑现率、降低热值、高价搭售市场煤等手段变相涨价, 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称, 将组织对重点省份开展涉煤价格专项检查, 重点查处煤炭企业违反国家煤价调控政策、擅自提高价格的行为, 通过降低煤质、以次充好等手段变相涨价的行为, 以及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对违反国家规定的煤炭企业, 将依法收缴违法所得, 并处以五倍以内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无法确定的, 最高处以500万元罚款;对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并通报批评, 公开曝光。

加快特高压跨区输电建设

我国电力需求存在着季节性峰谷差以及东西部地域性用电需求差异, 电力市场呈现“旺季紧张淡季富余”、“东部偏紧西部充裕”的特点。要缓解区域性用电紧张, 相关部门应尽快完成诸如特高压跨区域输电建设, 实现“西电东送”。

目前各界对特高压输电仍存有争议。杜欣慧教授认为, 特高压输电的好处是距离远、损耗小, 正是由于距离远、电压高也产生了一系列困难, 比如维护困难, 如果出现短路, 会波及大范围用户。但就目前中国的电力需求实际状况来看, 中国还是应该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同时也可以考虑直流输电, 因为直流输电成本低。

发展新能源调整电力供应结构

调整电力结构, 提高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总量的比例, 将有利于缓解煤炭成本上涨给以煤为燃料的电力企业带来的经济压力, 有利于缓解“电荒”。

我国目前的电力结构中, 77%左右来源于用煤发电, 16%左右来源于水力发电。许多情况下, 由于多种原因, 中东部的火电厂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缺煤状况, 从而使电力供应受到影响, 最终导致局部“电荒”的发生。因此, 在未来, 煤层气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也可以作为小机组发电的后备军力量, 在技术成熟之后大力发展。

转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

“电荒”, 在很大程度上是耗电产业也就是重工业发展畸形造成的。面对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紧张形势, 电力短缺在未来一段时期还将客观存在。而且, 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惯性仍在, 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有继续反弹的可能, 这些都凸显出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因此, 解决“电荒”问题, 不能仅仅依靠发电量的增加, 还需站在全局高度, 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在节能增效上下功夫。同时, 必须调整经济和工业结构, 结构问题不仅仅是工业结构, 还包括工业的空间布局。不深入研究及解决经济结构问题, 不仅“电荒”将成为常态, 中国的经济也将难以承受高速发展之重。

把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能源、资源能够承载的区间, 加快经济和工业结构调整,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迫在眉睫。

各省应对“电荒”措施纷纷出台

面对来势汹汹的“电荒潮”,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应对措施。

以山西为例。“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可以保障省内用电需求, 电网发供将呈现总体平衡的态势。”这是2011年山西省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上传出的消息。

今年以来, 山西省上网电价涨了3.09分, 但电煤价格也跟着上浮50元/吨, 同时, 电煤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这是影响发电企业能否正常发电的主要原因。

对此,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袁纯清做出重要批示, 要求认真做好电煤生产供应工作。省长王君主持召开山西省政府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电力运行及“迎峰度夏”工作, 提出了具体要求。

山西省经信委明确提出, 鼓励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形成煤电互保机制, 逐步形成煤电战略联盟。对重点电力企业采取长期定点保量供应的措施。同时, 建立发电企业信用等级考核, 对现役机组, 如果因电厂原因不发电, 完不成季度电量计划, 将列入不良记录, 待市场好转后, 一并纳入惩罚名单。山西省经信委还加快了新建大机组并网审查批复工作, 对有条件进行试运行的机组, 积极协调各方准予并网试运行。

在其他省份, 应对“电荒”的举措也在不断上演中。

湖南省规定了“以煤定电”、“以煤定用”的政策。民生用电优先保障, 其次是公共服务用电、商业用电, 最后是工业用电。为了加大限电力度, 湖南还对钢铁、铁合金、电石等8个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 对超过用电限额标准的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湖南省还相继出台了“启动煤电价格联动、停止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停止执行丰枯季节电价政策、对电煤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和清理电煤中间环节”等5条强力措施。

“电荒”蔓延, 也导致有些省份想尽办法“自保”, 严禁本省火电跨省交易。在湖南、河南等省份, 地方政府愿意出资补贴当地发电企业部分资金, 条件是电厂专保当地用户的电力供应。而在浙江等煤炭资源较匮乏的地区, 政府和企业却在大喊“只要能保生产, 宁愿高价到外省买电”。

权威人士概括, 要彻底破题中国式“电荒”困局, 政府部门应在近期搞煤电联动以疏导“市场煤、计划电”的矛盾;在长期进行电力体制改革, 这是诸多电力领域学者和官员为中国式“电荒”困局开出的共同“药方”。

具体来讲, 近期内, 政府部门应下决心尽快取消煤炭、运力、电力的计划指标, 大幅度减少政府对煤炭生产、流通环节的收费;增加电力、铁路调度的透明度, 在政府监管下实行公开、公平、公正调度, 最大限度地调动煤炭生产和电力企业发电积极性。同时新上一批火电项目, 提高电力供给能力。

上一篇: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下一篇:有效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