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乳仔猪

2024-07-31

断乳仔猪(精选7篇)

断乳仔猪 篇1

仔猪断乳重对后期猪的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 是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仔猪在哺乳前期 (20日龄之内) 主要靠母乳来供给营养, 哺乳后期则以补料为主。影响仔猪增重的管理因素很多, 主要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尽早吃好初乳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高。仔猪在吃初乳时, 这些特殊的蛋白质很容易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 有80.0%在出生后6h被吸收, 在出生后36h这种功能就消失。尽早吃好初乳, 可以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力, 为其尽快生长发育奠定物质基础。

2 做好寄养工作

对于体重差的仔猪和群体大的仔猪, 应选择泌乳性能好的母猪进行寄养哺乳, 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对于同窝仔猪, 也应注意把个体弱小的仔猪固定到母猪前边泌乳量大的乳头上, 个体强壮的相对调整到后面泌乳量小的乳头上。

3 固定乳头

固定乳头是为了使小猪有秩序地在各自乳头上吸乳。母猪乳房结构与其他家畜不同, 各乳房泌乳量和乳的品质各不相同。将弱小仔猪固定于前边的乳头, 因乳汁分泌量大, 仔猪生长发育快;而较大的仔猪吃后边的乳头, 因拱乳有力, 也能吃足乳汁。通过人工及时扶助弱小仔猪尽早吃到初乳, 减少饥饿时间, 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4 补充铁铜硒等微量元素

在哺乳仔猪的生长过程中, 铁、铜、硒是最容易缺乏的三种微量元素。母乳只能提供仔猪铁需要量的5.0%。在仔猪出生后3~4日龄, 仔猪体内的储存铁就会消耗完, 如不及时补充, 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皮肤和粘膜苍白, 食欲减退, 轻度腹泻, 抗病力减弱, 生长缓慢, 严重者死亡。一般于3~4日龄时注射100~150mg的培亚铁针剂、右旋糖酐铁等, 2周龄时再注射一次。也可以通过添加铁制剂到饲料中来进行补铁, 还可以让仔猪接触土壤, 放牧于泥土地上, 或在栏内放置红土, 仔猪亦可从土壤中获得部分铁质, 达到补铁的目的。

铜的缺乏会减少仔猪对铁的吸收和血红素的形成, 同样会发生贫血。仔猪对铜的需要量不大, 在通常情况下不会缺乏。硒与维生素E具有相似的抗氧化性, 他与维生素E的吸收、利用有关, 硒缺乏时, 仔猪突然发病, 病猪多为营养状况中上等的或生长较快的仔猪。体温正常或偏低, 叫声嘶哑, 行走摇摆, 进而后肢瘫痪。仔猪对硒的需要量, 根据体重不同为0.03~0.23mg。对缺硒仔猪, 可于出生后3~5d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生理盐水。3日龄时注射0.5ml。断乳时再注射1.0ml。硒是剧毒物质, 用时应谨慎, 加入饲料中饲喂应充分拌匀, 否则会引起中毒。

5 补水和补料

水是消化、吸收、运输养分和排出代谢物的溶剂。水在体温调节上起重要作用, 还可调节体液的电解质平衡。缺水会导致食欲下降, 消化作用减缓, 损害仔猪健康。仔猪代谢旺盛, 需水量较大, 若不及时补水, 便会饮用圈内不洁之水。仔猪出生后3天就要供应清洁饮水。仔猪在哺乳后期的生长主要靠饲料。母猪产后3~4周, 泌乳量日趋下降, 而此时正是仔猪生长旺期, 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 必须有优质的饲料才能满足他的需要。因此, 应尽早调教仔猪吃料。在仔猪接触任何诱料前, 采用强制的方法, 将料抹入仔猪口中, 然后再任其舔食, 可以促使仔猪早开食。仔猪学会采食后, 应按仔猪营养需要配制饲料, 饲料的选择因地制宜。给仔猪补料, 做到少喂勤添, 以增加自主的日采食量, 在仔猪旺食阶段饲喂时, 做到及时补料, 30~50日龄每天喂4~5次或适当增加投喂次数。

6 积极进行保健免疫

仔猪由吃奶转变为吃料, 由母猪哺乳转为断乳, 有较好的仔猪料转变为较差的饲料, 对仔猪是一种环境的改变, 是一种“应激”, 常常会引起腹泻。对仔猪危害最大的是腹泻病, 产后3~7天接种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2~4周依次接种猪蓝耳病、气喘病、猪瘟疫苗。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对仔猪进行3针保健计划, 即在仔猪3日龄、10日龄及断奶前1天各肌肉注射1针长效抗生素 (如得米先长效注射液0.5ml) , 可以预防仔猪腹泻, 促进增重, 提高断奶仔猪整齐度, 并能预防猪萎缩性鼻炎、细菌性肺炎及其他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减少因病毒性疾病而引起的继发感染。目前在仔猪料中, 添加某些特殊成分, 如抗生素、有机酸、化学合成促生长剂、益生素等, 可有效防止仔猪腹泻和促进生长。

7 控制好环境和小气候

环境和小气候对哺乳仔猪生长和成活影响是十分明显, 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冬春季节, 低温、潮湿是造成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集约化养猪生产对仔猪的饲养主要采用网床培育。高床网上培育仔猪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克服寒冷、猪圈潮湿、减少污染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有的猪场对35~70日龄的断乳仔猪继续采用高床饲养。有的地区和猪场, 哺乳母猪也采用高床饲养。通过控制仔猪生活环境可以非常好的促进仔猪的生长, 提高断乳重。

仔猪早期断乳优点 篇2

2早期断乳缩短了母猪产仔间隔, 提高了母猪繁殖强度, 增加了产仔窝数。如果小猪3周龄断乳, 母猪每年可多产小猪5头。

3可提高饲料利用率。采用早期断乳方法, 小猪直接摄取饲料, 使饲料直接转化成体重, 由料———乳———体重, 变成料———体重, 减少了一次转化, 大大提高了饲料利用率。

4早期断乳时, 根据小猪对营养的需求配制全价营养日粮, 可使小猪生长均匀, 减少弱猪、僵猪的出现比例。

5早期断乳的小猪开食早, 对饲料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对缩短肥育期有重要影响。

6早期断乳可降低饲料成本。一年内仔猪3周龄断乳的母猪比8周龄断乳的母猪少吃200kg以上的饲料。提早断乳可使饲料用量大为减少。尽管提早断乳的仔猪需要多吃饲料, 但这比母猪省下来的饲料少得多。实践证明, 小猪3周龄断乳饲养到20 kg所需饲料加母猪所用饲料与仔猪6周龄断乳饲养到体重达20 kg所需饲料加母猪所用饲料相比, 可节约20%~25%的饲料用量。

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篇3

1 保育舍的基本要求

保育猪舍要求干燥、温暖、通风。猪舍温度应保持在22~30℃, 在冬季不能低于20℃, 相对湿度50%~80%, 同时要经常通风, 排出猪舍的有害气体。

2 保育舍的设备条件

2.1 配制专门的加温热源

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 必须在保育舍内安装取暖设备, 农村常用的有煤火炉、热火墙等, 取暖效果都不错。最好是用250~300W红外线灯泡。

2.2 防潮设施

仔猪保育舍配制专用仔猪培育床, 对防潮效果最理想。农村比较简单而又适用的是加工木制仔猪床, 床的下部四边用砖头抬高10cm左右, 防潮湿效果也不错。

2.3通风

因猪舍强调保温, 门窗关闭较严, 很容易造成圈舍内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多, 对仔猪毒害较大, 容易引起仔猪呼吸道疾病发生。因此, 要根据猪舍建筑具体情况, 在中午气温高的时期进行通风换气。

2.4 饮水设备

仔猪应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仔猪保育舍每栏若饲养10头以上仔猪, 应安装2个饮水器, 距离50cm, 有利于仔猪随时饮水。

2.5 温度与湿度

最好在仔猪保育舍内安装温度计和湿度计, 以便随时了解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3 进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1 保育舍消毒

保育舍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仔猪进舍前2~3天, 首先要把保育舍冲洗干净, 将舍内所有栏板、饲料槽拆开后冲洗, 舍内的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水管等也要彻底冲洗。同时将下水道污水排放掉, 并冲洗干净。然后配备消毒药液对保育舍进行彻底消毒。

3.2 保育舍设施卫生安全

修理栏板、饲料槽等, 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通水, 检查所有电器、电线是否有损坏, 检查窗户是否可以正常关闭。

4 分群与调教

4.1 分群

刚断奶的仔猪一般要在原来的圈舍内呆1周左右的时间再转入保育舍。在分群时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同圈、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 个体太小和太弱的单独分群饲养。这样有利于仔猪情绪稳定, 减轻混群产生紧张不安的刺激, 减少因相互咬斗而造成的伤害, 有利于仔猪生长发育。

4.2调教

仔猪赶进保育舍后, 头几天饲养员就要调教仔猪区分睡卧区和排泄区。假如有小猪在睡卧区排泄, 要及时把小猪赶到排泄区并把粪便清洗干净。饲养员每次在清扫卫生时, 要及时清除休息区的粪便和脏物, 同时留一小部分粪便于排泄区。经3~5天的调教, 仔猪就可形成固定的睡卧区和排泄区这样可保持圈舍的清洁与卫生。

5 饲养管理

5.1 喂料

保育猪以自由采食为主, 不同日龄喂给不同的饲料。当仔猪进入保育舍后, 先用原乳料饲喂1周左右, 以减少饲料变化引起应激, 然后逐渐过渡。换料采用渐进性过渡方式:即第1次换料25%, 第2次换料50%, 第3次换料75%, 第4次换料100%, 每次时间3天左右。饲料要妥善保管, 以保证到喂料时饲料仍然新鲜。料槽中的饲料吃完后再加料, 且每隔3天清洗一次料槽。

5.2 饮水

仔猪刚转群到保育舍时最好供给温开水, 以后逐渐饮用自来水。高温季节保证猪的充足饮水尤为重要。为了缓解各种应激因素, 开始1周内, 通常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抗生素等药物, 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降低发病率。

5.3 饲养密度

在一定圈舍面积条件下, 密度越高, 越容易引起拥挤和降低饲料利用率, 空气质量也相对较差, 猪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但在冬春寒冷季节, 若饲养密度过小, 会造成小环境温度偏低, 影响仔猪生长。每头仔猪占圈舍面积为0.3~0.5m 2。

5.4 温湿度的控制

5.4.1 保持适当的温湿度

冬季应正确运用保温设备, 做好仔猪特别是刚断乳10天内的仔猪的保温。保育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21~30日龄为28~30℃, 31~40日龄为27~28℃, 41~60日龄为26℃, 以后温度为24~26℃。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可通过温度计和湿度计随时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5.4.2 通风控制

通风是消除保育舍内有害气体和增加新鲜空气的有效措施。但过量的通风会使保育舍内的温度急骤下降, 对仔猪也不利。生产中, 保温和通风换气应采用较为灵活的调节方式, 两者兼顾, 高温则多换气, 低温则先保温再换气。

6 疾病的预防

6.1 搞好卫生

每天都要及时打扫仔猪的粪便。保育舍要保持干燥, 尽量少用水冲洗。如潮湿, 可洒些生石灰或煤灰。

6.2消毒

在消毒前首先将圈舍彻底清扫干净, 包括猪舍门口、猪舍内外走道等。消毒包括环境消毒和带猪消毒, 要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猪舍门口应设消毒池。冬季趁天气晴朗暖和时进行消毒, 防止仔猪受凉。消毒药要交替使用, 以避免产生耐药性。

6.3 驱虫

驱虫主要包括疥螨、虱、线虫 (主要是蛔虫) 等体内外寄生虫。驱虫时间以35~40日龄为宜。体内寄生虫用阿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0.2mg或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0mg计算用量, 拌料于早晨喂服, 隔天早晨再喂1次。体外寄生虫用12.5%的双甲脒乳剂喷洒猪体。注意驱虫后要将排出的粪便彻底清除并作妥当处理, 防止粪便中的虫体或虫卵造成二次污染。

6.4 疫苗免疫

免疫注射时, 一定要先固定好仔猪, 然后在准确的部位注射, 不同类的疫苗同时注射时要分左右两边注射。每栏仔猪要挂上免疫卡, 记录转栏日期、注射疫苗情况, 免疫卡随猪群转移。此外, 不同日龄的猪群不能随意调换, 以防引起免疫混乱。免疫对象主要是猪瘟、伪狂犬病以及口蹄疫等。出现免疫副反应的猪要放在空圈内, 防止其他仔猪挤压和踩踏, 等过一段时间即可慢慢恢复过来。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则肌注肾上腺激素进行紧急抢救。

7 日常观察和记录

仔猪湿拌料结合断乳法 篇4

仔猪断奶是饲料由液体母乳转变为固体饲料, 这对仔猪是一个大的应激。由规律的1天16-24次吮吸母乳变为固体饲料, 常常出现仔猪拒绝采食的现象。一旦饥饿后, 仔猪又会饱食一顿, 吃入过多固体饲料。由于仔猪的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 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 容易发生腹泻。这一阶段的平稳过渡成为保育的重中之重。湿拌料结合断乳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1) 选一个大饲料厂的开口料, 仔猪断奶后切断水源, 3小时后在圏内放水料槽和干料槽, 将开口料和水按1:3拌成稀饭, 干料槽放开口料, 这时仔猪很渴, 都上来抢喝。

(2) 以后按时拌料, 3天后撤掉水槽, 仔猪可吃干料了。这样很顺利地开食、旺食, 仔猪不拉稀。当然, 此期间你要注意饲槽的卫生。这个办法让仔猪断奶后不掉膘、不消廋, 断奶7天日增重200g以上, 降低了断奶应急, 提高了成活率。

断乳仔猪营养性腹泻的原因与对策 篇5

一、断乳仔猪营养性腹泻的原因

㈠断乳仔猪自身的营养生理缺陷

1.消化生理缺陷。仔猪在断奶阶段, 消化器官尚处于发育阶段, 容积和重量都较小。据叶忠明介绍, 南湖猪在30日龄时, 与60日龄相比, 大肠重量和长度只有27.7%和50.9%, 小肠重量和长度也只有31.4%和60.9%, 胃、肝、胰腺分别为23.0%、10.2%和10.7%[1]。此外, 据Cera等人报道, 仔猪断奶后, 食物由液体变为固体, 若日粮含大量禾本科谷物时, 在日粮干物质的机械磨损作用下, 肠绒毛很快磨损变短。同时, 绒毛表面由高密度手指状变为平舌状, 隐窝加深, 这种变化将持续7~14 d, 严重影响断乳仔猪消化过程。断乳仔猪的消化酶同样严重分泌不足, 据报道, 与哺乳仔猪相比较, 早期断乳仔猪的胰酶分泌不足, 且胃肠道消化酶活性较低, 胰腺的发育趋缓[2]。21日龄断乳仔猪在断乳后1周内, 胰腺组织脂肪酶活性下降, 而小肠内容物脂肪酶活性则升高, 胃蛋白酶不受断乳应激影响, 且随日龄及采食量的增加而增加[3]。胃肠道消化酶降低很可能是由于断乳影响了消化酶合成和分泌环节。断乳仔猪除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消化酶分泌有缺陷外, 胃酸分泌不足也是一个问题。断乳仔猪胃底腺不发达, 壁细胞分泌盐酸能力差, 再加上日粮的中和作用, 胃内p H就较高, 致使胃蛋白酶不能被激活。仔猪在断奶后1~2 d拒食、少食, 而2~3 d后由于饥饿便大量进食, 由于断乳仔猪存在上面三种生理缺陷, 摄入的大量营养物质无法被分解和吸收, 并在胃肠道被有害细菌发酵, 最终导致腹泻。

2.免疫力低下。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和抗病能力的低下, 仔猪3周龄时才开始正式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 并且速度较慢, 到4~5周龄时抗体才能达到一定的数量而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2]。同时, 断奶应激可降低循环抗体水平, 抑制细胞免疫能力。张宏福的试验就表明, 21日龄前断奶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白细胞数量;14日龄断奶仔猪直至42日龄血液中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水平[4]。日粮蛋白质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抗原物质, 是引起断乳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断乳仔猪较低的免疫力, 日粮抗原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其中蛋白质是主要抗原物质, 日粮蛋白质水平过高易引发仔猪腹泻[5]。

3.稳定的肠道微生物区系未建立。断乳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中菌群种类和数量易变化, 此时, 微生物区系很脆弱, 易发生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失调。断乳后, 由于饲料中带入大量的细菌和真菌, 同时, 胃肠道较高的p H共同导致了稳定的微生物区系的破坏, 有害细菌开始增多, 最终导致腹泻。

㈡饲料因素

断乳仔猪饲料的配方是影响仔猪营养性腹泻的最主要因素。如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过高, 较多的蛋白质进入大肠发生腐败分解, 产生多量的尸胺、腐胺等毒性胺类物质, 继而对肠壁组织造成损害, 使肠道的蠕动加快和分泌增加, 结肠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弱, 同时还使小肠绒毛水肿, 最终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4]。日粮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和泛酸含量过低, 均能导致腹泻的发生[6]。同时, 日粮中矿物元素硒、铁和锌的不足, 也导致腹泻的发生。日粮纤维过高, 会使消化道黏膜机械损伤, 导致腹泻。此外, 饲料的发霉变质、脂肪的氧化酸败及各种抗营养因子也会造成断乳仔猪的腹泻。

二、断乳仔猪营养性腹泻的对策

㈠合理配制日粮

断奶仔猪的饲粮的配制应符合断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除营养要满足其需求外, 适口性和消化性也要高。蛋白质可选品质好的动物蛋白如鱼粉、血清粉和血浆蛋白粉等, 而少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据郭志明和苗钟环的报道, 日粮中含有高水平的蛋白质对断奶仔猪有促生长作用, 但是对仔猪的营养性腹泻有一定的影响。所以, 蛋白质的含量也要合理。有研究表明, 18%蛋白质饲粮能够满足早期断奶仔猪对蛋白质的需求, 不仅提高了日增重, 而且降低了仔猪腹泻的发病率[7]。而饲粮中的能量物质, 可以选用乳糖。此外, 日粮中合理的粗纤维, 对仔猪胃肠道及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及维持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具有重要作用, 但过高反而会导致腹泻的发生。乔建国等的试验表明, 日粮中添加1%的粗纤维浓缩物, 有降低仔猪腹泻率的趋势[5]。而李雁冰等的试验结果则表明, 日粮中粗纤维含量由2.8%提高到5.3%, 对于仔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没有产生不利的影响, 能有效地防止仔猪腹泻。

㈡调节猪体电解质平衡

林映才等试验表明, 5~10 kg体重的仔猪电解质最佳平衡值为225 m L/kg, 10~20 kg体重时为300 m L/kg, 拉稀率明显下降[6]。现在基本证实, 调整钠、钾、氯等离子不平衡是防治仔猪腹泻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措施。

㈢添加饲料添加剂

1.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高锌日粮是控制仔猪腹泻、提高其生产性能的一项有效措施。一般比较经济适用的是在日粮中按0.06%的比例添加氧化锌或硫酸锌, 并按锌、铜、铁比1∶0.25∶1.5的比例添加硫酸铜和硫酸亚铁[8]。此外, 还要注意补充硒、铁等必需矿物元素添加剂。维生素在机体内可起辅助酶催化作用, 日粮中添加充足的与腹泻有关的维生素如维生素PP、泛酸、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可有效预防断乳仔猪的腹泻。

2.酸化剂、酶制剂和益生素添加剂。柠檬酸等有机酸用于仔猪饲粮, 可以缓解因仔猪胃酸分泌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腹泻等问题[7]。虞泽鹏等报道, 益生素可降低断乳仔猪的腹泻发生率, 但不影响日增重和料肉比。断乳仔猪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如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不仅可以减轻饲料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弥补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 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提高饲料利用率, 消除消化不良, 减少腹泻的发生, 而且还可以刺激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 促进内源性酶的分泌。

除此外, 关于降低断乳仔猪腹泻率效果较好的添加剂也不断有报道, 如抗菌肽、低聚糖、中草药添加剂、活性酵母制剂和谷氨酰胺二肽等[7~8]。

㈣其他为了更好地降低断乳仔猪腹泻, 除了采取上述步骤外, 断奶前充分补饲和改变断乳仔猪的饲喂方式也是应该执行的。

断乳仔猪的早期饲养是猪高效生产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阶段, 腹泻是一个亟待改善的问题, 其不但影响了猪的日增重, 而且增加了企业额外的治疗费用。因此, 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就要降低断乳仔猪的腹泻率。这其中采取的措施除了加强预防和治疗外, 断乳仔猪的营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充分掌握断乳仔猪的生理机能, 并提供提高仔猪健康性能的日粮才是降低营养性仔猪腹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叶忠明.断乳仔猪营养性腹泻及预防措施[J].四川畜牧兽医, 2002, 29⑿:46-47.

[2]张振斌, 蒋宗勇, 林映才, 等.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与日粮配制[J].中国饲料, 2000, ⑽:4-6.

[3]张宏福, 杨琳, 秦加华, 等.断奶日龄对仔猪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⑵:37-41.

[4]姚晓武.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及防治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 ⑵:102-104.

[5]乔建国, 杨玉芬, 林智勇.粗纤维浓缩物对断乳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J].福建畜牧兽医, 2008, 30⑷:1-4.

[6]林映才, 蒋宗勇, 吴世林, 等.仔猪饲粮中电解质平衡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 1996, ⑵:22-24.

[7]王玲, 蒲万霞, 扎西英派, 等.活性酵母制剂对早期断乳仔猪腹泻率、生产性能和肠道pH值的研究[J].中国兽药杂志, 2008, 42⑼:1-5.

断乳仔猪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选取山楂、甘草、白术、白头翁、五倍子、青黛、白矾、滑石粉和石膏等十几味中药经60目筛粉碎加工而成。具有消食健胃、清热燥湿、抑菌抗菌、补气养血、促进新陈代谢及增强生理调节机能的作用。

(2)试验设计。从“长×大×杜”三元杂交28日龄断乳仔猪20窝191头中选择12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抗生素组和健胃中药组。每组30头断乳仔猪,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抗生素组、中药断乳宝组与对照组饲喂的无动物源性低蛋白基础日粮相同,消化能3.18Mcal/kg、粗蛋白质17.38%。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阿莫西林(40mg/kg)、金霉素(65mg/kg),中药断乳宝组添加0.2%的复方中草药。

(3)指标测定。在试验开始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于早晨空腹逐头称重,记录每日各组耗料量,逐日记录仔猪的腹泻率(每日每组出现腹泻的头数)。腹泻率(%)=腹泻头数/总头数×100%;腹泻频率=腹泻头数×腹泻天数/(试验猪总头数×试验天数)×l00%。试验仔猪中途死亡者,记录体重和同栏余者的平均重、日期,用公式(死亡时体重+同栏余者余下天数内平均日增重×余下天数)来计算试验末重,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多重比较作差异显著性检验。统计断奶后试验期内的采食量、试验开始时的平均体重和试验结束时的平均体重,然后计算出试验期内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断奶后腹泻率,以及腹泻频率。

(4)统计方法。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作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多重比较采用LSD法。

2 结果分析

(1)中药断乳宝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仔猪生长性能结果为:平均断奶重(㎏),对照组7.44±0.03,抗生素组7.44±0.05,中药组7.41±0.03,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末重(㎏),对照组14.00±0.02,抗生素组15.19±0.20,中药组15.22±0.4,抗生素组和中药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g),对照组220.33±5.78,抗生素组253.33±15.28,中药组256.67±5.77,差异不显著(p>0.05);日采食量(㎏),对照组0.51±0.05,抗生素组10.59±0.08,中药组0.60±0.09,抗生素组和中药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饲料/增重,对照组2.38±0.05,抗生素组2.33±0.07,中药组2.32±0.04,抗生素组和中药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中药断乳宝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中药断乳宝组保育仔猪经过28天的饲养试验平均末重相比对照组增重提高17.27%(p<0.05),相比抗生素组增重提高0.77%(p>0.05)。中药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16.49%(p<0.05),较抗生素组提高1.33%(p>0.05)。中药组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增加17.66%(p<0.05),较抗生素组增加1.70%(p>0.05)。

(2)中药断乳宝对保育仔猪死亡率与腹泻率的影响。保育仔猪死亡率与腹泻率。死亡头数(头):对照组、抗生素组与中药组分别为3、1和1。死亡率(%):对照组14.29,抗生素组4.76,中药组4.76,抗生素组和中药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腹泻率(%):对照组73.68,抗生素组57.89,中药组63.16,抗生素组和中药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腹泻频率(%):对照组30.33±0.01,抗生素组21.67±0.02,中药组22.33±0.02,抗生素组和中药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1)中药试验组临床结果表明,其开胃健脾的效果特别显著,投药10天后仔猪肯吃肯睡,皮毛光亮,生长迅速。这与中兽医理论中的脾主运化,脾气健运,消化吸收功能才旺盛、气血才充足相吻合,也证明本方的设计与临床反应一致。

(2)本试验表明,中药试验组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日耗料量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之间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刺激仔猪增重与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关系非常大。

(3)中药试验组与抗生素组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试验组、抗生素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中药试验组与抗生素组的腹泻率、腹泻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试验组、抗生素组与对照组比较腹泻率、腹泻频率差异显著(p<0.05),说明中药组方在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力方面与抗生素具有同样的功效。

4 结论

断乳仔猪 篇7

1 早期断乳仔猪腹泻疾病发生的原因

1.1 断乳应激性反应

早期断乳仔猪的应激性主要来源于母与子分离的心理应激, 仔猪从母乳转向饲料的营养应激和仔猪从分娩舍到保育舍转变的环境应激三方面, 而三种应激源中, 尤其以营养应激对仔猪的影响最大。由于断乳时, 仔猪体质差, 调节机制尚未发育成熟, 对外界应激性差, 同时胃肠道机能发育不完善、突然改变饲料, 由温热的, 易消化的液体母乳转向半干或干饲料, 再加之气温、环境等的变化, 易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其结果在临床上表现为腹泻, 粪便以未消化完全的稀粪为主, 断乳仔猪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降低, 虽死亡率不高, 但仔猪质量急剧下降。

1.2 免疫反应受到抑制

母猪初乳中乳蛋白含量7%, 其中主要是免疫球蛋白。由于新生仔猪肠壁通透性大。可完全吸收初乳蛋白。从而获得被动免疫。而此后常乳中乳球蛋的量仅有0.5℅, 仔猪主要靠主动免疫。早期显著抑制仔猪免疫反应。引起仔猪免疫力下降, 导致腹泻发生。

1.3 消化生理功能不健全

仔猪胃肠道消化酶活以身殉职随着周龄的增长而增强, 但仔猪断乳对消化酶活性的增强趋势有明显的影响, 尤其对蛋白质的消化。断乳后经1~2周后才会重新增加。断乳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 不能适应植物必蛋白质高的饲料, 易引起胃肠机能紊乱, 这也是仔猪早期断乳1~2周内消化不良, 导致腹泻的原因之一。

1.4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又称猪流行性腹泻, 是由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腹泻、呕吐和失水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 大小猪都可以发生, 但以32周内的哺乳仔猪发病和死亡最多。多有冬春季节, 但每年1~2月份和10~12月份为高峰期, 环境恶劣、气候剧变、缺奶缺水和饲料突变是该病发生的诱因。该病常与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 导致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死亡率增高。断乳仔猪发病时, 首先出现呕吐, 继而水样腹泻, 粪便呈黄绿色或白色, 有强烈腥臭味。p H<7, 极度口渴, 明显脱水, 同时发病急, 传播快。但随着仔猪日龄增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 根据以上临床症状可初诊传染性胃肠炎。

1.5 仔猪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是猪消化道内的常在菌。处出生至断乳均可发病。但因仔猪的生长期和病菌血型不同, 其症状有3种。 (1) 仔猪黄痢, 常发生于1周以内, 以1~3日龄居多; (2) 仔猪白痢, 常发生于10~30d, 以10~20日龄居多; (3) 仔猪水肿病, 见于断乳仔猪。仔猪水肿病是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其特征为胃壁及胃大弯和贲门部位发生水肿。其发生于饲料和饲养方法突变, 气候变化有关, 初生期发生过黄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发病时体温无变化, 先腹泻后便秘, 共济失调, 盲目运动, 水肿是主要特征。常见于脸部、眼睑、结膜、齿龈、有时波及到颈部皮下, 病程一般为1~2d, 病死率约90℅。

2 早期断乳仔猪腹泻的预防措施

2.1 科学的断乳方法, 减少断乳应激

为了养好断乳乳仔猪, 过好断乳关, 就要做到饲料、饲养制度和生活环境的“两维持, 三过渡”即维持原圈管理和维持饲喂断奶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的过渡。具体做法: (1) 仔猪要早期补料, 仔猪出生后7d用乳猪料诱食, 使仔猪在断乳前胃肠消化系统能适应植物性饲料, 胃肠消化机能得到加强。可减少营养性应激的影响。 (2) 逐步实行断乳, 即在断乳前1~5d逐步减少哺乳次数, 补料逐日增加, 断乳前最后2d夜间将母猪移舍以减少心理应激的影响。 (3) 断乳时采取移母留仔的办法, 让仔猪留在原圈饲养一段时间, 以减少环境应激的影响。

2.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创造良好的小气候条件

为减少断乳仔猪的环境应激反映, 应为仔猪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保育条件。断乳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因年龄而异, 一般30~40日龄为21~22℃, 41~60日龄为21℃, 60日龄为20℃, 冬春寒冷季节, 特别是饲养在开放或半开放猪舍要采用保温措施。断乳仔猪适应的相对温度为65%~75%, 地面经常清扫, 有条件的养殖户可采取网上保育断乳仔猪, 减少了仔猪与污染源的接触机会, 床面清洁卫生、干燥、能有效遏制仔猪腹泻病的发生传播。同时建立严格消毒制度, 猪舍门设消毒池, 撒入2%Nao H溶液, 出现病死仔猪应及时做无害化处理, 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

2.3 合理的营养调控, 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

仔猪营养是否合理是断乳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发性病因。实践证明, 在仔猪哺乳期20日龄左右实行强制补料措施, 到35日龄断乳前, 保证仔猪至少采食600g饲料, 才能使消化系统适应植物性饲料, 降低腹泻。对断乳仔猪料中降低蛋白质水平, 添加赖氨酸, 可使仔猪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显著提高, 而仔猪腹泻明显下降。一般将饲料中蛋白质水平控制在18.5%~19.2%为宜, 赖氨酸营养水平达1.18%, 控制植物蛋白引起的免疫下降而拉稀, 在15kg体重内使用膨化饲料, 有助于防止腹泻。断乳期过后可逐步提高饲料粗蛋白质水平。

2.4 日粮中添加酸制剂

因断乳仔猪采食较多饲料时, 其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容易与猪胃内游离盐酸结合, 引起胃酸下降, 导致大肠杆菌繁殖增多, 消化酶活性下降, 最终造成断乳仔猪腹泻。据报道, 在仔猪日粮中加0.5%柠檬酸, 可使大肠杆菌减少10.2%, 肠球菌减少68.8%, 对仔猪有益乳酸杆菌增加5.1%, 仔猪腹泻率减少22.83%。在仔猪饮水中按1%加入乳酸。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大肠杆菌明显减少。

2.5 药物预防

(1) 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如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痢菌净、杆菌肽锌、喹已醇、磺胺咪、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嘧啶等, 对预防仔猪断乳后腹泻有一定效果。 (2) 在母猪预产前15~30d采用K88基因工程苗、987P基因工程苗、K88和K99双价基因工程苗口服免疫, K88、K99、987P三价基因工程苗注射免疫, PEDV和TGE二联灭活苗注射免疫, 可使仔猪通过初乳获得免疫, 大大降低断乳腹泻的发病率。

2.6 其它措施预防

(1) 采用酶制剂, 添加在早期断乳仔猪日粮中, 可弥补其内源性消化酶不足, 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消除消化不良和减少腹泻的发生。 (2) 应用乳清粉。国外研究表明, 在早期断乳仔猪日粮中添加10%~30%乳清粉 (含乳糖60%~70%, 乳清蛋白加12%以上) 不仅使乳清粉中乳糖发酵产生乳酸, 降低胃肠道p H值, 而且有利于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 促使乳酸菌增殖, 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 加强消化道蠕动, 帮助消化和防止腹泻。

3 早期断乳仔猪腹泻的治疗

3.1 口服补液治疗

腹泻造成仔猪死亡通常是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所致。因此, 补液是减少死亡的一项关键措施。常规方法是注射5%葡萄糖盐水20m L, 1~2次/d, 但很难大面积应用。目前采用配制电解质水溶液饮用的方法, 可大规模实施。且疗效显著, 具体配方:纯葡萄糖25g, 氯化钠4.5g, 碳酸氢钠2g, 柠檬酸0.3g, 醋酸钾0.2g, 氯化钾0.05g, 加水1000m L。

3.2 抗生素和磺胺药疗法

5%恩诺沙星注射液, 肌肉注射, 0.1ml/kg体重, 2次/d;庆大霉素5000U, 肌注2次/d;先锋9号注射液, 2~3万IU/kg体重, 肌注, 连用2d;磺胺咪0.5g加甲胺嘧啶0.1g研末, 5~10m/kg体重, 2次/d, 连用3d。

3.3 痢菌净疗法仔猪腹泻粪便中出现血液时, 选用0.5℅痢菌净口服或肌注, 0.5m L/kg, 2次/d连用3d。

3.4 微生态制剂疗法

微生态制剂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活微生物添加剂, 可使腹泻下降50%~69%, 但不能与抗生素药物同时应用, 否则会抑制或杀死其中的活菌。如促菌生 (止痢灵) , 仔猪出生后灌服, 1次/d, 连用3d, 也可采用乳康生, 在仔猪出生后早晚各服1次, 连服2d, 以后每隔1周服1次。连服6周, 1片 (0.5g) /次。

3.5 验方治疗

【断乳仔猪】推荐阅读:

新生仔猪07-21

健康仔猪10-15

仔猪生长10-15

仔猪培育08-19

仔猪痢疾10-22

腹泻仔猪10-26

保育仔猪11-03

仔猪饲养11-17

仔猪猪瘟11-28

仔猪存活12-25

上一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浅见下一篇:拉力分散型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