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生长

2024-10-15

仔猪生长(精选8篇)

仔猪生长 篇1

仔猪繁育包括多个环节, 环环相扣,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 都会影响效益。现将整个过程作一概述, 仅供参考。

1 初生体质量与生长速度的关系

三元杂或二元杂商品猪, 平均初生体质量应达1.2~1.5 kg;28 d断奶体质量应达8.0~9.0 kg;65d体质量平均达到25.0 kg。在标准化饲养条件下, 仔猪的初生质量每增加100 g, 则28 d断奶质量可增加500 g, 65日龄体质量可增加1.0 kg;育肥期可提早3~5 d出栏, 出栏体质量可增加3~5 kg。初生个体质量超过1.2 kg的仔猪, 至育肥后出栏的成活率≥98%。同时, 体质量达到25 kg的日龄越小, 商品猪的体型越好, 瘦肉越多, 卖价越高, 料肉比越低, 饲养成本越低, 经济效益越明显。

2 后备母猪

2.1 营养

后备母猪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群体, 常常当作育肥猪饲养, 导致日粮养分中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足。中小型猪场往往对其进行限饲, 营养更不足。有的猪还会过早初配, 配种时后备母猪还未达到适宜的日龄和体质量。结果, 各地都存在母猪发育不良, 繁殖潜力发挥不充分的现象。

2.2 补救措施

配制后备母猪专用饲料, 分阶段进行饲喂。

母猪断奶后应用生长猪的饲料, 自由采食。体质量在50~95 kg时, 限制饲喂后备母猪专用饲料, 促进骨骼和生殖器官的发育。95 kg至配种前2周, 根据体况限制饲喂, 防止过肥或过瘦。配种前2周进行短期优饲, 保证性欲, 促进发情, 增加排卵数。

初次交配时间一定要达到220~230日龄, 在第2次或第3次发情时交配。

3 妊娠母猪

3.1 配种前

短期优饲。经产母猪在发情或配种前11~14d, 初产母猪在配种前7~14 d。对体况差、产仔数高、泌乳能力强、在哺乳期体质量减少显著的母猪, 每日增喂3~4 kg, 效果更好。经产母猪, 在断奶至配种期间, 继续使用高能高蛋白的哺乳母猪料。

初产母猪, 断奶后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进行药物催情, 避免初产后发情延迟和2胎产仔少的问题。

3.2 妊娠母猪

1) 配种后的28 d内, 减少精料喂量, 降低胚胎死亡率, 确保产仔数。

2) 妊娠29~90 d, 提供妊娠母猪专用饲料。该期是胚胎器官分化与形成阶段, 应提供优质饲料。

3) 妊娠91~112 d, 增加精料喂量, 提供高能高蛋白的哺乳母猪料, 根据采食量的不同, 添加3%~5%的脂肪粉, 少食多餐, 临产时减料。妊娠90 d时, 胎儿体质量不足400 g, 妊娠的后20 d内, 胎儿体质量增加800 g。妊娠的最后20 d优厚饲养, 还能促进乳腺发育, 提高泌乳量。

4) 母猪产前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母猪产前1周, 清洗全身, 进入产房。临产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乳房和阴部, 做好接产准备。

4 哺乳母猪

在哺乳期内, 母猪的体质量下降的幅度应该控制在10 kg以内。而多数猪场普遍减重25~40 kg。观察表明, 哺乳期的母猪每减少10 kg体质量, 断乳仔猪的体质量就减少0.5 kg;下一胎的产仔数减少0.5头;断乳至发情的间隔时间增加3 d;母猪需要多喂50 kg饲料才能恢复10 kg体质量。

保持哺乳母猪体质量的关键在于饲料营养要全面, 数量足。饲料配方中能量过低, 会抑制氨基酸的效果。

1) 仔猪初生时体内脂肪含量只有1.5%~2.0%, 容易缺少产热的褐色脂肪。不饱和脂肪酸是母乳的基本成分, 也是仔猪体内最容易缺少的营养物质。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提高母猪产奶量和奶中脂肪含量。高能饲料中, 应添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3%~5%。

2) 母猪饲料营养不全面。许多猪场使用质次价低的饲料, 导致蛋白质、能量、赖氨酸严重不足, 母猪在哺乳期产奶量不足, 奶质下降, 仔猪下痢增加, 是造成仔猪断奶时体质量小的重要原因。

3) 增加泌乳母猪采食量的技巧。产后7 d内, 采食量逐渐增加。第7天起, 饲喂次数加至3次以上。餐数越多采食量越大;湿拌料也可增加采食量。

4) 控制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包括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病原等。

5 哺乳仔猪

1) 早吃多吃初乳。

2) 补铁补硒。初生仔猪每头分别肌肉注射补铁剂、0.1%亚硒酸钠各1 m L。15日龄再注射2 m L补铁剂。

3) 15 d去势。

4) 早期诱食。哺乳仔猪生长阶段营养物质的来源, 一是靠母乳, 二是靠补饲。抓好哺乳仔猪早期补饲, 尽早采食, 是提高仔猪采食量的好方法。

5) 采用标准化的饲养管理。如仔猪护栏、自动保温室、发热地板等。

6) 疾病防治。除强制免疫外, 通过综合防治, 保证仔猪不发生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

7) 过好断奶关。仔猪断奶后普遍产生应激综合征, 表现为仔猪腹泻, 拒食, 生长停滞 (甚至负增长) , 出现僵猪, 甚至死亡。断奶时让仔猪逐渐过渡, 断奶后继续使用代乳料, 是让仔猪提早断奶的关键技术。

仔猪生长 篇2

关键词:断奶仔猪;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S852.6;S828.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8-0218-04

在养猪生产中,养殖户普遍采用早期断奶技术,但是断奶仔猪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发育均尚不成熟,斷奶后不但会失去来自母源抗体的保护,同时又要面临环境条件和饲料变化等因素的应激。因此,断奶仔猪的免疫力下降,病原菌易侵入机体,导致仔猪生长缓慢、失重,甚至是腹泻死亡。试验证明抗生素可有效防治动物的亚临床感染,减少具生长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积累,降低有害微生物的营养竞争力,促进动物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2]。因此抗生素被认为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在生猪养殖中通常被用来提高断奶仔猪的育成率。但是近年来发现抗生素有滥用的趋势,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微生态失衡,大量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益生菌制剂以其无毒性、无残留、无耐药性、低成本,并可有效补充动物消化道内的有益菌群,调节微生态平衡等特点,被认为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中药黄芪因富含黄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而具有补气固表、排毒生肌等保健功效。李亚杰等通过试验证明黄芪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物生长性能[3]。李同洲等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可提高仔猪的日增质量,降低腹泻发生率,提高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4]。中药麦芽具有开胃健脾、促进生长、增强机体抵抗力及预防疾病等多重功效。彭代国等通过试验证明饲料中添加麦芽,可有效改善断奶仔猪的消化不良症状,降低白痢的发生率,提高仔猪日增质量和降低料肉比[5]。由于工业化生产的益生菌制剂对不良环境抗性差、在肠道中定殖困难等原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而中草药因其药效发挥缓慢、某些有效成分不易被吸收利用等问题而限制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左峰等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促进中草药的吸收和利用[6],田碧云等研究表明中草药能够促进益生菌增殖[7]。本研究以乳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为益生菌制剂,以黄芪和麦芽为中草药制剂,复配制成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在27日龄断奶仔猪的基础日粮中,经过35 d的饲喂试验,观察并测定仔猪的生长性能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探索益生菌制剂复配中草药制剂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 试验用益生菌制剂是由实验室制备的含乳杆菌L5株微胶囊、枯草芽胞杆菌B8株和地衣芽胞杆菌B3株的菌粉(有效活菌数均在5×109 CFU/g以上),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0.2%。试验用中草药制剂是从亳州市中药材市场购买的黄芪和麦芽,100目粉碎过筛等量混合,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0.5%。

1.1.2 抗生素 试验用抗生素为市售吉它霉素和硫酸黏杆菌素。

1.1.3 基础日粮 试验采用市售的百盛预混料作为断奶仔猪的基础日粮。

1.1.4 试验动物 27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90头。

1.1.5 试剂盒 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谷丙转氨酶(ALT)试剂盒、谷草转氨酶(AST)试剂盒、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总蛋白(TP)试剂盒、白蛋白(ALB)试剂盒、血清尿素氮(BUN)试剂盒、葡萄糖(GLU)试剂盒由南京博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6 主要仪器设备 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IO-TEK(ELX800)酶标仪、美菱(BCD208-ZM)冰箱。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将9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头(15头母猪,15头阉割公猪),供试猪群饲养于同一栋猪舍,且朝向一致,各组仔猪进行编号并称质量,调整各组始质量差异不显著。试验3组仔猪的基础日粮相同,分组处理见表1。试验期为35 d,饲喂试验的时间从27日龄开始到61日龄结束。饲喂试验所用基础日粮为颗粒状,抗生素、益生菌制剂和中草药制剂均是在饲喂前添加于饲料中并混合均匀。各组仔猪自由饮水,每天09:00、17:00各喂料1次,饲料以槽中无剩余计量不限量。猪舍每天清洁2次,观察记录猪群的采食与腹泻等情况。试验期间仔猪免疫接种程序按常规进行。

1.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1.2.2.1 头均日增质量、头均日耗料量和料肉比的测定 分别在仔猪27~62日龄,每天08:00对每头仔猪空腹称质量,记录每头猪的始质量和末质量,每组取平均值,计算头均全期增质量、头均日增质量。记录每天饲料实际消耗量,每组取平均值,计算头均全期耗料量、头均日耗料量、料肉比(料肉比=头均日耗料量/头均日增质量)。

1.2.2.2 腹泻率和死亡率 试验期间,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记录腹泻个体,以组为单位计算仔猪腹泻次数(1头猪腹泻1 d记为1次腹泻);以组为单位记录死亡头数。计算死亡率和腹泻率:

腹泻率=某组腹泻总次数/(某组猪总头数×饲养天数)×100%;

死亡率=某组死亡头数/某组猪总头数×100%。

1.2.2.3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饲喂试验结束后,各组按20%比例选取体质量相当的个体进行采血。每头猪前腔静脉采血2管,每管5 mL。1管血样在室温下静置30 min,待血清析出后2 500 r/min离心10 min,制得血清样品保存于-20 ℃冰箱中备用,另1管血样加入肝素钠备用。检测指标及方法见表2,具体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

3 讨论

3.1 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功效

本研究以乳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作为益生菌制剂,添加中草药黄芪和麦芽复配制成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代替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的抗生素制剂。乳杆菌可分解饲料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并可促进有机物质的发酵分解,它能通过分泌乳糖酶,将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半乳糖可发酵成乳酸,降低动物肠道内的pH值,由于肠道环境被酸化,有利于肠道对钙、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枯草芽胞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是一类需氧细菌,可以给乳杆菌创造一个良好的缺氧环境,有利于乳杆菌的定殖。同时芽胞杆菌可将饲料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供乳杆菌利用。中草药黄芪富含黄芪多糖、皂苷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并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中草药麦芽具有促进动物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促进生长的作用[8]。如前所述,益生菌可促进动物对中草药的吸收利用,中草药可促进益生菌在动物肠道内的增殖,两者复配组合能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9]

3.2 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选用的抗生素为吉它霉素和硫酸黏杆菌素,是畜牧养殖业普遍采用的抗生素添加剂。吉它霉素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破伤风杆菌等的繁殖。硫酸黏杆菌素主要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如肠杆菌属、绿脓杆菌、志贺氏菌属和沙门氏菌属等的繁殖。这2种抗生素在抑制病原菌的同时具有如前所述的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那么作为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在抗病促生长功能上要优于抗生素或至少与抗生素持平。

本研究以益生菌制剂、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替代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的吉它霉素和硫酸黏杆菌素。在头均日增质量和料肉比方面,益生菌制剂组能达到与抗生素组持平的促生长效果,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组优于益生菌制剂组和抗生素组。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和益生菌制剂组腹泻率均显著低于抗生素组。这些与益生菌制剂中的乳杆菌和芽胞杆菌可以产生诸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聚糖酶和植酸酶等多种酶类相关[10],从而解决动物机体内源性酶不足的问题,以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率。芽胞杆菌在动物肠道大量繁殖,可消耗肠道内大量的氧气,从而抑制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等需氧致病菌的生长。中草药制剂具有增进食欲、增强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促进生长、增强机体抵抗力及预防疾病等多重功效,从而提高机体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

3.3 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中ALP活性的强弱与动物生长密切相关,其值升高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增强,钙、磷等在骨中的沉积增加,骨生成较为活跃[11]。血清中ALT和 AST是动物机体重要的转氨酶,ALT在肝细胞活性最高,可反映肝脏结构和机能;AST在心肌细胞中活性最强,可反映心脏结构和机能。通常将ALT和 AST的变化作为判断肝脏和心脏功能的重要依据。血清中LDH是糖酵解途径中重要的酶类,反映肝细胞活性,血液中乳酸增多可提高糖酵解酶的活性[12]

血液中TP、ALB和GLO指标可以反映动物机体免疫机能的相关状态。血清中T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饲料中蛋白质成分含量,以及动物机体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其含量是ALB与GLO含量的总和。血清中ALB由肝脏合成,主要参与机体组织蛋白的合成,维持血浆渗透压,同时作为脂肪酸、氨基酸、金属离子和激素等的运输载体。血清GLO由浆细胞分泌,可以反映动物机体的抵抗力水平[13]

血清中BUN是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其浓度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动物机体内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之间的平衡状况,其浓度低说明蛋白质合成大于分解,组织中蛋白质处于沉积增加状态。血液中GLU是动物机体内能量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浓度的升高标志着动物肠道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14]

本试验结果显示,益生菌制剂组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组与抗生素组在血液ALP、ALT、AST、LDH、TP、ALB、GLO、BUN和GLU生化指標上差异均不显著,但是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抗生素组和益生菌制剂组,说明了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的肝脏和心脏功能不但没有影响,还可以增强骨细胞活性,促进钙、磷在骨中的积累,提高蛋白的合成及积累水平,提高动物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率,从而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3.4 试验设计与分组

由于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复配了中草药黄芪和麦芽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方面的影响是否优于单纯的益生菌制剂,以及能否替代抗生素作为新型的饲料添加剂来使用的问题。此外,结合养猪生产实际,如果设立不添加抗生素和益生菌制剂的空白对照组,断奶仔猪可能会有一定的死亡率,给试验猪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故在试验设计上只分了3个组,即抗生素组、益生菌制剂组和中草药复合微生物制剂组,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组。

3.5 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通過试验数据可以得出:复配了中草药麦芽和黄芪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具有较好的抗病、促生长效果,在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方面的影响均优于益生菌制剂组和抗生素组,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作为断奶仔猪的饲料添加剂使用。由于本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使用了中草药黄芪和麦芽,可能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给养殖户增加一定的养殖成本,但是通过添加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饲养的仔猪,不会产生耐药性菌株,其猪肉制品中无抗生素残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猪肉制品的品质,增加养猪户的收益。在人们日益追求绿色环保和健康的今天,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Francois A C. Mode of action of antibiotics on growth[J]. World Review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1962,3:21.

[2]Visek W J. The mode of growth promotion by antibiotics[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78,46:1447-1469.

[3]李亚杰,赵献军. 益生菌·黄芪多糖微胶囊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00-103.

[4]李同洲,侯伟革,臧素敏,等. 黄芪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饲料,2007(12):36-38.

[5]彭代国,赖勤农. 麦芽、陈皮饲喂仔猪的效果观察[J]. 四川农业科技,1997(3):31-32.

[6]左 风,严梅桢,周钟鸣. 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2,27(8):568-572,616.

[7]田碧文,胡 宏. 阿胶、五味子、刺五加、枸杞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2):11-13.

[8]Chen HL,Li DF,Chang BY,et al. Effects of Chinese herbal polysaccharides on the immunity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young broilers[J]. Poultry Science,2003,82(3):364-370.

[9]李树鹏,赵献军. 黄芪多糖、益生菌合生元对雏鸡生长和免疫的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51-54,57.

[10]Park Y S,Lee J Y,Kim Y S,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from feces of newborn baby and from dongchimi[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2,50(9):2531-2536.

[11]张立彬. 复合蛋白饲料全豆粕替代物饲喂生长育肥猪作用效果的研究[D].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6.

[12]张海奇,刘学文,郎森阳,等. W-7对PTZ诱导的癫痫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7(5):423-425.

[13]张宏福,秦加华,卢庆萍,等. 断奶日龄对仔猪血清中几种生化成分的影响[M]//张宏福,顾宪红. 仔猪营养生理与饲料配制技术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4-239.

肠白金促进仔猪生长的试验 篇3

1 试验材料

大长白初生仔猪及育肥猪, 保定市固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提供。肠白金, 批号200903001, 500ml/瓶, 保定冀中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提供;烟酸诺氟沙星, 从济南山鹏经贸有限公司购入, 批号20080926;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规格100ml:20g, 辉瑞制药, 批号20080912;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 规格2ml:250mg, 购自山东新华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20080615;唯泰C211 (乳、仔猪专用型) 从大连三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购入, 批号20090306;奥特奇的霉可吸, 批号:20080617;发霉玉米 (经测定含黄曲霉毒素B1167ppm) 实验室自制。电子称型号BBK-6SM;显微镜型号ME31数码金相显微镜;切片机:益迪电脑切片机, 型号L223490。

2 试验方法

取同窝出生仔猪每窝12只, 母猪健康, 体况良好。出生仔猪体征正常, 采食良好。随机分成六组每组2只, 以相同方法设不同期出生仔猪8个重复。使用肠白金组出生即灌服肠白金1ml, 每日一次, 连用3天。断奶前和断奶后分别灌服肠白金3ml/天, 连用3天;抗生素组1出生即灌服烟酸诺氟沙星0.05g断奶前和断奶后分别灌服0.1g;抗生素组2出生即注射长效土霉素注射液0.5ml, 七日龄注射1ml, 14日龄注射1ml;抗生素组3出生即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0.5ml, 七日龄注射1ml, 14日龄注射1ml;微生态组七日龄即灌服唯泰C211 (乳、仔猪专用型) 0.1g, 断奶前后分别灌服0.3g;空白对照组只喂给母乳及乳猪料。15日断奶后3天统计各组发生腹泻的只数和计算各组平均体重。断奶后三天随机抽取同窝各实验组宰杀做小肠绒毛切片观察。

抽取转群育肥猪体重10~15kg30只, 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10只。饲喂发霉玉米 (经测定含黄曲霉毒素B1167ppm) 每日每头15g饲喂5天, 饲喂肠白金组每日每头使用肠白金5ml;使用霉可吸组0.1%霉可吸拌料, 自由采食;空白对照组每日口服生理盐水5ml。观察腹泻情况, 及饲喂前后称重对比增重数量。

3 试验结果

十八日龄仔猪使用肠白金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提高797g, (P≤0.01) 差异极显著;抗生素组以使用土霉素注射效果较好, 但与使用乳酸菌组差异不显著 (P≥0.05) , 与口服烟酸诺氟沙星组差异不显著 (P≥0.05) ;使用硫酸卡那霉素组效果最差, 与使用其他抗生素组差异显著 (P≤0.05) ;各实验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说明初生仔猪容易患肠道疾病, 肠道疾病的预防好坏决定了仔猪生长的整齐度, 决定了以后生长速度的快慢。肠白金组与抗生素组和乳酸杆菌组净增重也差异显著 (P≤0.05) 。肠绒毛的数据分析结果与净增重结果相同, 两者呈正相关 (见表1) 。

饲喂发霉玉米试验结果, 使用肠白金组未发生一例腹泻仔猪, 比空白对照组平均增重267.5g, 差异显著 (P≤0.05) , 使用霉可吸组腹泻六只比对照组平均增重66.9g, 增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0.05) 。可见肠白金能很好解决霉菌毒素的危害, 不仅能与霉菌毒素有效结合, 还不妨碍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利用。霉可吸只能有限的抑制霉菌毒素的危害, 增重效果不明显 (结果见表2) 。

4 分析讨论

三种抗生素是否具有防治仔猪腹泻的代表性, 本实验所使用抗生素包括口服、注射及日常保健三个方案, 本身具有普遍应用性和实效性。微生态组乳酸菌是否具有代表性, 常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在仔猪肠道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乳酸杆菌, 所以乳酸杆菌具有相应的代表性。

肠白金促进肠绒毛生长的机制是该产品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反应, 促进肠绒绒毛细胞分化, 增加肠隐窝深度, 给肠壁细胞提供足够营养, 同时调理肠道微生态环境, 为肠绒毛的正常生长提供有益的环境, 改变肠绒毛上皮细胞间的间隙, 使选择吸收得以实现,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侵害和修复受损的细胞。

肠白金组与抗生素组和乳酸杆菌组净增重差异显著 (P≤0.05) 的主要原因:仔猪在出生的头三天肠道粘膜没有很好的选择吸收性, 使用抗生素能杀死部分有害菌, 同时也杀死了有益菌, 使肠道得不到有效保护, 导致仍有部分仔猪肠粘膜受损, 最终导致拉稀, 从而抑制了肠粘膜的正常生长, 使肠壁变薄、肠粘膜变脆, 小肠绒毛不能生长到正常的大小, 使仔猪的营养吸收受阻, 影响了净增重。而肠白金组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初生头三天使用可避免微生物侵害肠道, 保持和提高肠粘膜的生理活性, 使肠粘膜正常生长, 养分得到充分吸收利用, 使增重和健康成长成为现实。微生态组在出生后七天添加, 能起到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 但在前期出现空白, 出现拉稀仔猪仍较多, 但肠绒毛生长与抗生素组有所提高, 最终增重效果也比较好。说明肠绒毛的正常生长与一个良好的菌群有关。肠白金不含任何抗生素, 使一开始在仔猪肠道定植的就是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所以肠粘膜能很少受到损伤而长的较好 (结果见表1) 。

肠绒毛的生长与净增重呈正相关, 仔猪生长初期营养吸收是生长发育中关键中的关键, 肠绒毛是否健康的生长直接关系着仔猪养殖的成败。

通过饲喂发霉玉米试验可见, 肠白金能有效清除霉菌毒素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仅是肠白金与毒素结合最终清除毒素的作用之一, 肠白金尚可清除细菌毒素、甚至是环境致病菌, 从实验一的结果没有一例发生腹泻可得出此结论。

5 结论

仔猪生长缓慢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篇4

农户养猪多采取一次断奶法, 断奶后立即上市, 使仔猪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改变, 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所以应当在断奶前5~6 d内, 逐渐减少仔猪哺乳的次数。

2 补料不及时

仔猪在哺乳阶段没能及时补料, 断奶后不能很好地进食, 又没有奶水补充, 引起生长缓慢, 发育停止。一般应在仔猪7日龄就开始补料, 这样在母猪的泌乳量下降时, 就能正式补上料, 以弥补母猪泌乳量的不足。开始以香、甜、脆、易消化的饲料为主, 以后逐渐改为正常饲料。

3 饲料及饲养方法不合理

断奶后, 仔猪吃不上母乳, 且饲料质量很差, 喂料中水多料少, 日喂次数也由断奶前的6~8次, 急剧减少到日喂3次, 这些条件的剧烈变化使仔猪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因此, 要做到饲料保质保量逐渐过渡、精青粗饲料逐渐过渡、饲喂次数由多到少逐渐过渡。

4 环境条件变化大

仔猪断奶以前以母体为中心, 同胞间共居。断奶后, 一般是一猪一圈, 仔猪短时间内不能适应这种孤独的生活, 特别是冬季寒冷天气, 吃不好睡不好, 容易产生多种疾病, 甚至死亡。所以, 要尽量为仔猪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饲养条件的变化要逐渐进行。

5 管理粗放

现在农户养猪一般是一猪一圈, 有的猪吃食、睡觉、排粪在同一地点, 加之不勤打扫、垫圈, 造成环境污秽, 卫生条件极差, 特别是在冬季, 很容易引起猪只感冒、下痢等一系列疾病, 严重影响猪只健康。为此, 可根据吃食快慢、性情好坏以3~6头为一圈, 做好调教工作, 使其定点吃食, 定点排泄, 定点睡觉, 保持环境卫生。

6 防疫、去势时间不合适

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篇5

研究开发替代抗生素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丁酸已经成为替代抗生素的重要产品之一。丁酸又名酪酸, 以丁酸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动物乳汁中, 约占乳汁总含量的4.5%, 对仔猪有很强的诱食性。丁酸能维持胃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 降低肠道后段内容物的pH值, 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同时, 丁酸还能促进一些有益菌 (如乳酸杆菌等) 的生长, 调节肠道中有益菌和有害菌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 具有类似于抗生素的作用。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为丁酸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分组

选用120头21日龄的PIC断奶仔猪 (Camborough♀×402♂) , 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 每组2个重复 (♀和♂各1个重复, 分栏饲养) , 每个重复15头猪, 试验期14 d。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500 g/t的国产包被丁酸;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000 g/t的进口包被丁酸;试验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000 g/t的国产包被丁酸;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不添加丁酸。

1.2 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云南神农育种有限公司进行, 采用封闭式圈舍, 漏缝地板平养。预试期为2 d, 次日清晨空腹称重, 试验期为14 d, 饲养管理及其免疫程序与猪场日常管理相同, 定期消毒, 发现猪只生病及时治疗。试验期间饲喂干粉料, 保持试验断奶仔猪的自由采食和饮水, 注意温度和通风, 每天如实记录4次投料和次日清晨剩料的重量以及圈舍内的温湿度。试验期结束后, 次日清晨空腹称重。试验期间喂给猪只的基础日粮的配方和营养水平如表1所示。

1.3 测试指标

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 并观察试验猪只的发病次数。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1为差异极显著, P<0.05为差异显著, P>0.05为差异不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期间, 各组猪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看出, 在14 d的试验期内, 3个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没有对照组的高, 对照组的料肉比低于3个试验组。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 在平均日增重方面、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方面, 3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 (P>0.05) 。在本次试验中,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丁酸没有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产生正面影响。在整个试验的过程中, 猪只均未发病。

3 讨 论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 在日粮中添加进口包被和国产包被的丁酸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均没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丁酸作为一种生物调节剂对动物胃肠道的健康具有广泛的作用。在目前报道较多的是关于研究丁酸钠对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尚未发现关于研究丁酸对猪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的报道。在本次试验中,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为0.312、0.353、0.371和0.373 kg;平均日增重分别0.222、0.255、0.265和0.276 kg;料肉比分别为1.40、1.39、1.40和1.35。对照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比3个试验组的略高, 对照组料肉比略低于试验组。在3个试验组中, 添加进口包被的丁酸与添加国产包被的丁酸相比, 在平均采食量与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料肉比方面均没有太大的优势;而2个添加国产包被丁酸的试验组相比, 添加1 500 g/t丁酸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是0.312和0.222 kg, 添加2 000 g/t丁酸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是0.371和0.265 kg, 添加2 000 g/t丁酸比添加1 500 g/t丁酸的试验效果更好, 表明丁酸的添加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在本次试验中, 丁酸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没有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对照组的断奶仔猪始重重于3个试验组的断奶仔猪始重, 可能是导致本次试验结果的原因之一, 丁酸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是否真的没有正面影响,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致谢:在本次试验过程中, 得到了云南神农育种有限公司刘锴纬场长、熊金华、金江华、王正坤和徐锋及所有员工提供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摘要:以120头PIC断奶仔猪为材料, 研究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21日龄的断奶仔猪, 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 (基础日粮) 和3个试验组: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500 g/t的国产包被丁酸;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000 g/t的进口包被丁酸;试验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000 g/t的国产包被丁酸。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为0.312、0.353、0.371和0.373 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222、0.255、0.265和0.276 kg;料肉比分别为1.40、1.39、1.40和1.35。试验表明:在本次研究中, 丁酸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没有产生太大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丁酸,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参考文献

[1]PLUSKE J R, HAMPSON D J, WILLIAMS L H.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nthe weaned pig:a review[J].Livestock Production Science, 1997, 51 (1-3) :215-236.

饲用鱼油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分四个处理,基础配方相同的4种粉状饲料中脂肪的添加量为Ⅰ3%的菜籽油,Ⅱ2%的菜籽油+1%的鱼油,Ⅲ1%的菜籽油+2%的鱼油,Ⅳ3%饲用鱼油,每个处理5个重复,先进行5 d预饲期,再进行30 d的正试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期各处理组仔猪生产性能

将试验期内各处理组仔猪生长性能基本情况整理统计后列于表2。

2.2 添加不同比例的饲用鱼油对仔猪采食量的影响

对仔猪采食量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2.3 添加不同比例的饲用鱼油对仔猪日增重的影响

对日增重结果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当饲料中鱼油2%和3%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以上结果表明:在仔猪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饲用鱼油会显著地增加其日增重。

2.4 添加不同比例的饲用鱼油对仔猪料肉比的影响

%、MJ/kg

kg、g

对料肉比结果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当饲料中鱼油2%和3%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以上结果表明:在仔猪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饲用鱼油会显著地提高饲料利用。

3 小结与讨论

由于饲用鱼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它的成分主要是n-3系列脂肪酸,包括EPA (顺式一5, 8, 11, 14, 17二十碳五稀酸) 和DHA (顺式-4, 7, 10, 13, 16, 19一二十二碳六烯酸) ,是属于仔猪的必需脂肪酸,添加能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日增重,但鱼油容易氧化变质,氧化变质的饲用鱼油不但降低了饲料的适口性,而且容易引起仔猪腹泻,因此,添加的鱼油要保证新鲜。鱼油有鱼腥味,能在肉中残留,大猪饲料中不建议添加。

4 结论

实验表明,在仔猪饲料中添加超过2%的的饲用鱼油能显著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降低料肉比,由于饲用鱼油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酸败,故在仔猪的饲料中添加量不宜过多,且注意抗氧化剂的添加。

参考文献

[1]代建国, 李德发.鱼油在猪饲料中的应用效果.饲料饲草, 2006, 18 (3) :8-10.

[2]白向宾, 董绍国.鱼油在猪料中的应用.养殖技术顾问, 2006 (7) :23.

[3]韩新燕, 朱军华, 郭勇.饲料中添加鱼油的研究.饲料工业, 2000, 21 (8) :30-31.

仔猪生长 篇7

1 采暖设备

试验采用两种保温设备,一种为红外线灯,一种为加热电板。红外线灯代表上部加热形式,加热电板代表下部加热形式。红外线灯功率为250 W,悬挂高度为50 cm。电热板功率为110 W,放置在保温箱地面上。

2 方法

试验前,按常规对饲养器具及栏舍进行消毒处理。在接产完成后,试验猪饲养管理均按猪场日常管理进行,包括仔猪的疫苗注射、补铁等。选用15 窝刚出生的哺乳猪,随机分成红外线灯保温箱、加热地板保温箱以及红外线灯加热地板保温箱3 个处理,每个处理5 个重复,试验期为30 d。对保温箱内地面温度以及仔猪背部、腹部温度、行为、腹泻率和死亡率进行记录,并采集仔猪的血液进行皮质醇浓度分析。采血时间为从试验期开始,每隔5 d测1 次,每次早晨8: 00,采用猪皮质醇( Cortisol) 酶联免疫分析( ELISA)法测定。

利用Excel 2000 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 1 保温方式与仔猪行为

固定的时间对仔猪在保温箱内的行为观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不同的保温方式对仔猪有一定的行为影响。表1 结果表明,加热地板和加热地板+ 红外线灯的保温方式下,仔猪的扎堆现象明显低于红外线灯,差异极显著( P <0. 01) 。说明不同的保温方式对仔猪的扎堆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结果和白林等[3]的结论是一致的。

3. 2 保温方式与仔猪的应激水平

仔猪在不同的保温方式下,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也有所不同,结果见表2。从表2 中可以看出,在红外线灯和加热地板的共同保温作用下可以使得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单一的保温方式,在冷应激下,仔猪的皮质醇含量会升高,只有在舒适的温度下仔猪的皮质醇水平才处于低水平[4]。

注: **表示与以上两种保温方式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1) 。

3. 3 保温方式对仔猪的舒适性

试验在舍内进行,舍内的温度都保持在10 ℃及以上。在试验的时间内,测得在不同的保温方式下,仔猪的腹部温度在加热地板和红外线灯作用下明显高于红外线灯,略高与加热地板,而死亡率从低到高依次是红外线灯加加热地板、加热地板、红外线灯保温方式,利用加热地板保温,可以给仔猪提供比较舒适的温度,使仔猪在伏卧休息时,腹部均匀受热,很大程度上减少仔猪的腹泻[5]。不同保温方式保温效果见表3。

4 小结

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篇8

益生菌是指投入后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 达到提高宿主 (人和动物) 健康水平和增强应激能力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与抗生素相比, 益生菌克服了使用抗生素所造成的菌群失调、耐药性菌株增加、内源性感染、药物的毒副作用等缺点, 是一种优良的生物制剂, 可以增进健康,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3]。大部分益生菌还能合成多种维生素, 也有助于减少毒素的吸收[4]。应用益生菌饲料是克服畜禽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危害人类健康的较好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只

试验猪只为湖北省畜牧兽医局桑梓湖种猪场的体重相近的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

1.2 试验分组

随机抽取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20头, 随机分为4组, 每组30个重复, 经检验各处理间体重差异 (±0.5 kg) 不显著 (P≥0.05) 。依据益生菌添加剂量设计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其中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 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低剂量益生菌制剂, 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剂量益生菌制剂, 试验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高剂量益生菌制剂。不同组的日粮配方如表1所示。

%

1.3 饲养管理

半开放猪舍饲养;试验猪自由采食、饮水;按常规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每天记录采食量和死亡头数;实验开始和结束当天早上空腹称重, 并计算平均体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死亡率及料肉比。预试5 d后进入正式试验, 正试期为4周。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处理数据, 并用邓肯氏法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4周后仔猪各生产指标的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在体增重方面, 试验1组极显著 (P<0.01) 高于试验3组, 显著 (P<0.05) 高于抗生素组, 与试验2组差异不显著 (P≥0.05) ;在料肉比方面, 试验1组显著 (P<0.05) 低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 低于抗生素组但差异不显著 (P≥0.05) 。

注:同列数据小写字母相同者差异不显著, 相邻者差异显著, 相间者差异极显著。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微生态学在我国的飞速发展, 以微生态调节剂为主的新一类药品、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促进剂已经或正在形成产业, 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饲料工业中人们将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最有效的替代产品之一, 寄希望于通过微生态制剂生产安全的畜产品, 同时强化对环境的保护[5]。益生菌通过一种共生增殖关系, 组成复杂而稳定的微生态系统, 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 调整动物生理机能, 消除环境恶臭, 净化水质, 循环利用资源等[6]。减少或停止使用抗生素情况下, 如何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微生态制剂、酶制剂、中草药制剂等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将在饲料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代表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方向[7]。益生菌饲料作为生物技术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发展, 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采用[8]。

从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在体增重均值、日采食量、死亡率和料肉比各个指标方面, 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益生菌的效果明显优于抗生素添加剂;而在不同添加剂量的3个试验组, 随着添加剂量的升高, 饲养效果反而逐渐下降。可以初步推断, 益生菌添加剂的效果比抗生素添加剂要好, 但关键要添加适量, 否则效果欠佳。

参考文献

[1]王清义, 汪植三, 王占彬.中国现代畜牧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郭永松.生命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生命伦理学探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3]赵瑞香.嗜酸乳杆菌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4]许珂, 魏萍.益生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9, 21 (1) :90-92.

[5]刁其玉, 屠焰, 齐广海.益生菌 (素) 的研究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 2002, 23 (10) :1-4.

[6]鲍行豪, 沈为民.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1 (1) :15.

[7]刘虎传, 张敏红, 冯京海, 等.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 (6) :1124-1131.

上一篇:数字放映机下一篇:面积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