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规划

2025-01-05

分类规划(精选9篇)

分类规划 篇1

摘要:为填补技术空白。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也为落实国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的需要.进行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研究工作。村庄用地现状情况各地差异较大.村庄建设主体、方式以及用地管理等也存在较大区别.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是在现有国家政策方针下提出的一个技术指导.将为下一阶段形成全国性村庄用地分类标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村庄规划建设管理

1990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颁布实施,经过21年的实践,2011年,按照城乡统筹等新的城乡规划理论与城乡建设实际,该标准原主编对其进行了修编,形成了新一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2011),新的标准增加了城乡用地分类体系;调整了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调整了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标准。应该说,新版标准为进一步适应新时期城市用地规划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也为促进多规合一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新版标准意在探索打破城乡二元的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建立城乡统筹的技术体系。然而,受标准名称、适用范围、编制原则以及长期的城乡二元标准体系的影响,该标准虽在城乡用地分类体系上有所创新,但对于镇建设用地、乡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的分类尚难深入与细化。

2007年,《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颁布实施,原《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废止,自此,村庄规划用地分类缺少全国性的标准规范,各地在指导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过程中,除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以外,多数均延续《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或参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的用地分类方法。

为填补这一技术空白,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也为落实国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的需要,2014年4月,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的要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研究工作。

研究组梳理了《土地管理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2011)、《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与北京、山东等多地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对比研究了23个省(市、区)的村庄规划编制地方法规规定,深度解读了3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各地优秀村庄规划案例。

通过前期研究,发现村庄用地以及相关分类标准的特点与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1)村庄内用地相对复杂,土地权属与土地使用性质共同影响了用地的建设与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土地既包括农民集体所有,也包括“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用地,在实际操作中两种类型用地的管理制度、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差异巨大。

(2)村庄不同于城市,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村庄内建设存在规模小、用途多、功能高度集中复合的现实情况,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往往一个村民委员会办公楼复合了行政、医疗、图书阅览、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部分地区还存在小学教学点、幼儿园、敬老院等设施与村委合设的现象,因此,过于详细的用地类型划分不利于村庄现状情况的反映以及村庄规划的编制。

(3)村作为基层单位,村民住房用地属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村民是住宅建设的主体,此外,村内配套设施服务层级相对单一、类型少、规模小,其建设方式、建设主体以及管理方式与城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村庄用地分类中不能简单套用城镇用地分类中的“居住用地”概念。

(4)我国村庄普遍规模小、面积小、功能少,村民基本生活休憩场所形式灵活多样、位置不一。宅前院后的零散空地往往成为村民活动的场所,对大多数村庄而言,村内小广场、绿地设计应以满足村民休闲活动等生活功能、以小面积、分散式布局为主,应引导村庄规划编制中对满足村民休闲活动需求的公共场地的设置,而非形式化、景观化、盆景式的绿地广场设计。

(5)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加快,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业设施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提高。然而,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名,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促进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理应增强对设施农用地管理,促进对农村土地建设监管制度的完善。

(6)新时期的相关用地分类标准在满足建设部门管理需求的同时,也注重与其他部门相关标准的对接和衔接。这集中体现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编制中,该标准在同等含义的地类上尽量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衔接,充分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用地,以利于城乡规划在基础用地调查时可高效参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也为促进多规合一提供了重要支撑。

基于以上问题与农村用地特点,研究组提出村庄规划用地分类的原则为:紧扣国家政策、促进多规合一、引导村庄规划、有利部门管理、实现全域管控,重点做到与现有标准相衔接、分类宜粗不宜细。

最终提出村庄规划用地共分为3大类、10中类、15小类,适用于村庄的规划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见表1)。

村庄用地现状情况各地差异较大,村庄建设主体、方式以及用地管理等也存在较大区别,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是在现有国家政策方针下提出的一个技术指导,随着该指南在各地实践中的不断应用、全国村庄发展情况的不断变化,问题也将逐步呈现。下一阶段,在形成全国性村庄用地分类标准之时,有必要对村庄用地的现状、建设方式、管理机制等做更为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与研究。(本文为“第一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优秀论文)

分类规划 篇2

1、组织机构:计划免疫领导小组;辖区内各级行政区划;从事计划免疫专业人员情况统计表;免疫门诊接种周期。

2、人口资料:人口年报表;村居月出生人口数统计表;小学生人数;中学生人数;流动人口数。

3、疾病监测:AFP、麻疹、新破主动监测旬报;计免针对疾病流调表及爆发调查表。

4、疫情资料:计免针对疾病统计表;疾病三间分布分析;疫情调查处理报告。

5、常规免疫接种率:常规免疫年报表;常规免疫月报表;乙肝、卡介苗首针月报表;主动搜索记录表(月)

6、强化免疫接种:强免方案;強免数据报表;强免活动情况总结。(若多次强免分件管理)(永久保存)

7、疫苗管理:疫苗使用计划;疫苗出入库;疫苗库存;疫苗破损、报废记录;疫苗使用情况统计报表

8、冷链及注射器材管理:冷链设备及维修登记;温度记录;疫苗运输记录;注射器材管理;注射器材使用情况;消毒记录、毁形记录

9、接种反应资料:预防接种反应个案调查;预防接种反应月报表

10、培训记录、宣传:培训计划、记录、总结;各种免疫规划宣传材料

11、工作计划、总结(文书档案):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基于遗传规划的植物分类识别方法 篇3

植物的分类识别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在农业生产及林业统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传统的分类识别主要依靠工作人员手工操作, 不仅识别效率低, 而且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如何寻求一种有效的、能够实现植物的自动分类识别的方法, 成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 国内外在植物自动分类识别方面的研究有了一些成果, 但是都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分类识别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遗传规划诞生以来, 遗传规划与图像有关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其中包括图像处理、图像分类及目标检测等方面应用研究。遗传规划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结构描述方法, 其实质是用广义的层次化计算机程序描述问题。这种广义的计算机程序能根据环境状况动态改变其结构和大小, 具有良好的自学习和自适应性。遗传规划分类器的进化和分类速度非常快, 实时性能好, 分类识别需要领域知识很少, 便于推广使用。本文应用遗传规划对植物叶片进行识别分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遗传规划概述

遗传规划是从遗传算法中派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搜索寻优技术, 由J.R.Koza于1989年首次提出。它仿效生物界中进化和遗传的过程, 从一组随机生成的初始可行解开始, 通过复制、交叉和变异等遗传操作, 逐步迭代而逼近问题的最优解。遗传规划从遗传算法发展而来, 但是表现形式有很大区别[1]。遗传规划中所使用的个体是长度和大小可变的程序树, 这种动态树状表示方式自然灵活, 更接近人类解决问题的自然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遗传算法的局限性, 是一种不依赖于具体问题领域特定知识的机器自动学习的方法。

1.1 遗传规划的程序表达

1.1.1 遗传规划函数集 (Function set)

1) 算术运算符“+, -, ×, /”, 这里的“/”是保护除, 即当除数为0 时, 其商定义为0。

2) 三角函数及其它函数, 如sin, cos, exp, log 等。

3) 逻辑运算符为AND, OR, NOT, XOR。

4) 其他:甚至可以是复杂的程序结构、傅里叶变换等。一般非常复杂的程序 (如循环结构) 不放在函数集中, 避免造成程序过程进化太复杂和适应度计算不便[1]。

1.1.2 终止集 (terminal set)

终止集由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特征值组成, 有时也根据具体情况加入常量值。一般常量用随机函数随机产生, 还可以加入其他与问题领域有关的常量。

1.2 遗传规划的进化过程

1) 确定各控制参数。主要包括:确定函数集和终止符集;确定适应度函数;确定各个遗传操作的概率 (如复制概率、交叉概率等) ;确定终止准则。

2) 随机产生初始群体, 本文中函数集为 (+, -, *, /) 。

3) 确定每个个体的适应度, 如果满足停止准则, 则停止, 否则转到第4步。

4) 对群体中个体施加遗传操作, 以便产生下一代群体。一是复制, 即将现有个体复制到新的群体中;二是交叉, 即交换两个个体的相应随机选定的部分;三是变异, 即改变个体的随机选定的部分;四是转回第3步[2]。

2 方法设计

方法设计如图1所示。

2.1 图像样本采集和预处理

为了便于研究, 本文收集若干植物叶片图片作为实验样本。通过c++编写程序对样本进行了去噪和灰度化等处理, 得到了比较清晰的灰度图像。

2.2 图像分割与特征值提取

为了提取有效的图像特征值, 一般要对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分割方法有很多种, 如矩形环域划分、六矩形区域划分、同心环域划分和三角形区域划分等。根据叶片形状的特性, 本文采用等宽同心环的方法进行分割[3,4]。使用像素统计法提取图像特征, 分别统计划分区域的像素亮度标准差和像素亮度平均值。每种窗口划分方法都是6个区域划分, 每个识别的图像提取12个图像特征值。公式为

式中 n—区域内总的像素个数;

f (x) —像素点的亮度值。

2.3 遗传规划的参数设置

2.3.1 叶节点的选择

个体树的叶结点由输入变量与常量构成。本文算法是:选取从图像样本中提取的特征, 把每个特征值作为一个叶结点, 并用这些点和临时随机常数P表示终端集, 即

2.3.2 数集的选择

通常函数集可以由运算函数、三角函数、布尔运算符和条件运算符等构成。经过研究发现:使用算术运算符 (+, -, *, /) 不仅能很好地进行图像的识别和分类, 而且可以提高程序进化的效率。因此, 本文选择算术运算符“+, -, *, /”作为函数集。

2.3.3 适应度函数的定义

适应度函数是对个体相对于要解决问题的优劣程度的评价。根据适应度的大小决定个体是繁殖还是消亡, 因此适应度是驱动遗传规划的动力。从生物学角度讲, 适应度相当于“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的原则, 在程序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5]。

为了提高分类识别精度和控制种群规模, 本文选用带有反馈因子的识别误差形式, 即

式中q (x) —反馈因子, 根据正确率的变化而变化;

x —分类的正确率;

s —个体的规模。

2.3.4 算法控制参数的确定

算法控制参数包括种群的大小、遗传操作 (如交叉、复制、变异) 的概率。应用遗传规划必须先提供一个初始的种群, 该种群的选择对遗传规划的进化速度有一定的影响[6]。

2.3.5 终止条件选择

分类系统在识别分类时, 若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则分类器停止进化:

1) 种群 (population) 中程序 (program) 的最好适应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标准, 即进化得到的问题解决方案符合要求;

2) 系统进化的代数达到了预设的最大代数, 意味着条件1) 没有达到分类识别的效果。

3 实验结果与总结

应用上述方法挑选160组试验样本作为训练集, 对分类器进行训练。另选240组试验样本验证集进行分类识别, 程序进化代数为62, 正确识别组数为231组, 识别正确率为96.25%, 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规划进行植物的分类识别方法, 通过对植物的最直观、最易收集的叶片部分进行研究, 利用简单的像素统计方法提取叶片图像特征值, 达到了较高的识别准确率。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在遗传规划的进化程序中, 初始种群是由电脑随机产生, 同时产生了大量冗余, 最终影响了分类器的识别效率, 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云庆夏, 黄光球, 王战权.遗传算法和遗传规划[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7:58-85.

[2]李敏强, 寇纪淞, 林丹, 等.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17-347.

[3]Milan Sonka, Vaclav Hlavac, Roger Boyle.图像处理、分析与机器视觉[M].艾海舟, 武勃,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385-412.

[4]Linda G.Shapiro George C.Stockman.计算机视觉[M].赵清杰, 钱芳, 蔡利栋,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62-79.

[5]Langdon W B, Poli R.Foundation of genetic programming[M].[S.l.]:Springer-verlag, 2002.

分层分类逐步做好新农村规划建设 篇4

———以合肥市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

胡小兰

作者简介: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摘要:我国村庄数量大、分布广而且各地的经济水平、地理条件、自然资源、风俗习惯有着很大差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阶段上也就存在着悬殊的差距。要想在一段时间内按照统一模式完成所有的村庄建设规划,不可行也不现实,因此实施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坚持量力而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抓好各层各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试点先做、样板先示范,分层分类逐步做好全覆盖式新农村建设。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新时期改善城乡结构,协调城乡发展,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分层分类建设模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然而现状农村人居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村庄布点乱,农房占地多,基础设施欠缺,直接影响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新的形势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标志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又一个高潮的到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创新规划理念,高水平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强化规划在统筹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以城带乡。

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320.7万个村庄,我国村庄数量大、分布广而且各地的经济水平、地理条件、自然资源、风俗习惯有着很大差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阶段上也就存在着悬殊的差距。要想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全覆盖式的建设规划,不可行也不现实,因此实施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坚持量力而行,分层分类逐步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长远的历史任务。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需先做、试点需先行、样板需先树。新农村规划可为村庄布点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两个层次。在进行村庄建设规划时根据村庄的不同现状可分为不同的建设模式,每种模式以若干典型村庄建设为示范并逐步推广。

1村庄布点规划

1.1 村庄布点规划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村庄布局分散,规模小占地大,环境保护不到位,造成大量的土地和资源的浪费,因此要达到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第一步必须按照全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科学确定村庄建设方向,编制市域(县域)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布点,事实上是优化村庄分布,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有利于改变农村生产、生产方式,有利于集约、高效,经济地建设和使用基础公益服务设施。由于在不同的区域,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方式、村庄风格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村庄进行分区,区别对待,因村制宜。村庄布点要实现村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显、公共设施完善、资源利用高效、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舒适。群众有愿望、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实施宅基地整理、旧村改造,撤并小村,进行中心村布点,再以一个中心村带若干基层村的模式进行基层村的拆并和规划建设。

1.2 以合肥市域村庄布点规划为例

1.2.1 规划区现状村庄分类及发展方向引导

2006年我们对合肥市域范围内的中心村进行了布点规划以及若干典型村庄的建设规划。中心村布点范围界定为:合肥市市域范围,包括三县、四区的1216个中心村,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大体划分为四种类型。

(1)规划建设区村庄:指地处城镇规划建设区范围内的村庄。这些村庄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将被纳入城市建成区,这类村庄应按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建设新社区,住宅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等都应符合城市规划的各项要求。

(2)近郊区村庄:指城市建成区以外5公里左右、县城建成区以外3公里左右内的环形带状区域内分布的村庄。镇建成区以外一公里左右的环形带状区域内可以共享城镇的基础公益设施,如自来水、供电、供气、科教文卫等设施不设中心村。近郊区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要以高效农业、城郊型农业、观光农业及休闲产业,农产品初加工业为支柱产业。

(3)远郊区村庄:市域内除以上两种区域以及特殊区域外的村庄。根据所处地形地貌单元的差异,将这部分村庄划分为平圩区村庄、岗区村庄和山区村庄,在村庄拆并、保留和新建时区别对待。

(4)特殊区域村庄:即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包括一级水源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或生态敏感区内和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行蓄洪区及其淹没区,以及自然灾害严重区、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等区域。地处这一区域的村庄必须尽快进行整体搬迁,或就近后靠新建村庄,或异地挂靠井入其它村庄,或转型为城镇社区。

1.2.2 中心村调整、布点主要原则

(1)保护、利用、改造、发展相结合(2)适度规模(3)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共享(4)区位优越、交通便捷(5)建设条件优越(6)依托现状村庄(7)结合产业布局,实现村庄与产业互动发展 合肥市村庄布点规划,按“层圈式”模式对村庄进行分区,即以城镇为极核,结合地形地貌单元的差异,由里向外划分为规划建设区、近郊区、远郊区(平圩区、岗区、山区)、特殊区域等四种区域类型村庄。

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和专家的建议,再结合合肥市的实际情况,中心村布点的具体依据为:

(1)村庄耕作半径以1-2公里为宜;(2)中心村人口应该达到1000-2000人;(3)村委会(行政村)辖区人口以4000-5000人为宜;(4)不足50户的村庄要向较大的村庄靠拢集聚,不足20户的村庄要逐步撤并,山区村庄规模可以小一些。

1.2.3 中心村调整、布点规划

2村庄建设规划

2.1 村庄建设规划要区别对待

农村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人文风俗景观都不相同。这些特殊的发展条件,在村庄建设布局上,利用或把握得当,就能形成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崭新的时代特征,既协调又丰富多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根据不同村庄的各方面特点,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诸如高效农业型、农产品加工型、观光旅游型、边贸型等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村庄,打破小而全、大而全、村村雷同格局。

2.2 村庄建设模式分类

主要划分改造扩建型、旧村整治型、特色保护型、新建型等模式。改造扩建型村庄主要

指已有一定的建设规模,具有较好的(或便于形成的)对外交通条件,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并可以实施更新改造,村庄周边 用地能够满足改建扩建需求的村庄。此类村庄建设规划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并合理撤并周边较小的居民点,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立足于相对集中,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妥善处理新旧村的建设关系,积极推进旧村的改造和整治,合理延续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有序建设新村。新村建设应与原有村庄在道路系统、空间形态等方面良好衔接,在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有机协调。

旧村整治型村庄主要指村级经济水平较低、环境一般、配套设施缺乏,近期难以撤并的村庄,此类村庄整治规划重点是有步骤地改造和拆除危旧房,注意保护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村庄内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同时结合农村宅基地整理,使“空心村”和“脏、乱、差、散”状况迅速得到有效改观,达到规划要求。特色保护型村庄主要指上位规划确定的重点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名人故里等人文景观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需要特殊保护的村庄。建设规划重点是在保持村庄原有基本格局、布局形态、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评价,确定保护、整饰、拆除的建筑,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

新建型村庄主要指城市社区型。城市社区型指位于城市及二、三级城镇规划区范围内,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将被纳入城市建成区范围的村庄;此类村庄建设规划应按城市规划建设标准,住区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等都应符合城市规划各项要求。

2.3 合肥市域典型村庄建设规划实例

2.3.1 中心村建设模式

(1)近期中心村建设方式 目前,现状中心村共有1225个,规划2006-2010年期间采取四种方式建设。其中,实施改造扩建型的中心村437个;旧村整治型的中心村690个,到远期后转化为基层村;特色保护型的中心村9个(肥东瑶岗村、肥西三河、铭传等人文景观型村庄以及肥东境内的岱山湖风景区、浮槎山风景区,肥西县的紫蓬山风景区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型村庄等);拆迁新建型的中心村有89个,其中,多数位于近期城镇建设区范围内,少数(6个)位于特殊区域内拆迁安置到城镇社区。

(2)远期中心村建设方式 2010年时的中心村共有954个,远期(2011-2020年)主要采取四种建设方式加以引导;其中,改造扩建型的中心村410个,拆迁新建型的103个,旧村整治型的431个,特色保护型的中心村10个。

2.3.2 典型示范村庄建设

每个县选择1-2个具有典型性的中心村作为村庄建设规划的试点,并逐步推广。规划根据现状条件和规划目标先在中心村行政范围内进行自然村(基层村)的布点,确定中心村位置,然后进行中心村修建性详细规划,如肥西长刘村,规划选择了位于沪汉蓉高铁线以北现状规模较大、建设条件较好的长刘村作为中心村(村部所在地)。中心村建设规划在保留现状质量高的建筑的基础上延续原来村庄的建筑布置格局,实现新老建筑的协调。

3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庄建设,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表现为农民收入的增加、综合素质的提高、共享基础设施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同时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持之以恒。在规划建设中要与时俱进,不断探寻新途径,创新思路。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要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分类规划 篇5

1 旅游用地及现有用地分类

在进行旅游用地分类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对旅游用地整体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对于促使旅游用地规划全面实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旅游用地进行研究中,了解到现在存在的旅游用地主要是相应人民政府批准的旅游胜地,这些旅游胜地不仅仅能够为人们提供合理的旅游环境,还能提高人们自身生活乐趣。对于旅游用地来说,要想促使其自身的发展,还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但是目前进行的旅游用地分类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个过程中参与土地规划的部分还非常少。加上在进行旅游用地分类的时候,一般只进行旅游地的功能规划,并没有对其他方面进行有效考虑,这就导致旅游用地分类本身存在一定片面性,与地理环境的其他方面并不能达到完全协调。对于现在社会上构建的旅游用地来说,其主要目的是在为人们提供观赏环境的情况下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其自身设计的商业性和公益性等方面进行有效划分。对具备商业性的旅游用地来说,其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并不能对其自身涉及的商业性进行全面表达,使得旅游用地规划与开发者的思维还存在一定偏差。

在目前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这就导致在目前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全面落实,造成旅游用地的相应方案并没有明确提出。对于近些年来社会实施的相关法律规章要求,要想保证旅游用地分类的全面落实,还应该对按照分级制度进行旅游用地分类,并按照土地的自然属性和覆盖特征等相应因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不仅仅能够体现出旅游用地的多样化,对于促使旅游用地分类更好的进行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 旅游用地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困惑和挑战

对于现在社会上进行的旅游用地规划,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进行土地规划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土地自身环境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信息全面掌握。加上我国在目前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时候,往往只考虑旅游景区自身布局规划,保证旅游产业的经济提升,并没有考虑该块土地和其他土地之间的平衡。加上现在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用地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展,这就导致土地资源出现使用紧张的现象。另外在目前进行的旅游用地规划往往将其建筑用地规划同时进行,使得建筑物和旅游行业的整体指标并不能全面完成,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违反我国土地使用的有关法规。因此在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时候需要保证其与土地整体利用规划有一个合理的衔接,有效解决在进行旅游用地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3 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探讨

现阶段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的探讨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注重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从而忽略旅游用地自身的特性。贺倩认为有关旅游用地的问题中,最大的问题是旅游建设用地,为了平衡旅游用地需求与供求之间的矛盾,提出把旅游用地划分为旅游建设用地和旅游非建设用地。苏琨等探讨旅游用地在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中的归属情况,并总结了旅游用地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周炳中等建立的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形式方案中,在一级分类中出现了旅游用地。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切实调查土地分类体系中涉及旅游用地的各个地类,为解决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衔接、旅游用地与其他用地矛盾尖锐等问题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视角提出旅游用地分类新体系。

3.1 旅游用地分类新体系方案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类分类主要依据各地类用途功能划分,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现状地类主要分为农用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其他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类主要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水域、自然保留地以及交通用地规划用地区。为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新分类方案将旅游用地单独为一级类,把旅游农用地、旅游建设用地、旅游未利用地、自然生态旅游用地设为4个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根据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景观功能划分。

3.2 旅游用地分类体系的特点

旅游用地分类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旅游建设用地存在问题。因此新的分类体系重视旅游建设用地,在三级类中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分为城镇村旅游用地、旅游交通水利用地,在四级类中按其景观功能细化分为风景游览建设用地、旅游服务设施用地、旅游机构用地、旅游生产用地、旅游交通用地、水域旅游用地。这种分类较全面地概括了旅游建设用地,使其不与其他用地类型相混淆;加入生态用地,使旅游用地利用可持续。新的分类体系将自然生态旅游用地单独划分为一个二级类,明确要求严格保护此地类,禁止进行任何土地开发活动。该研究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讲旅游用地进行重新分类,明确了旅游用地范围,使旅游用地与其他用地不相混淆,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为以后旅游产业规划工作与旅游用地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在目前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导致的,因此在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时候需要对整个土地资源的现有形态有一个全面考虑,这样对于促使旅游用地规划顺利实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由于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广泛,因此在对土地进行研究的时候,还要对土地自身的结构和美观程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加上现在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在进行土地规划的过程中向各个地点的旅游用地进行合理的分类,保证土地规划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但是在目前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过程中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于这一点还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促使土地规划和旅游用地分类更加合理的进行。

关键词:旅游用地,土地利用规划,分类,体系

参考文献

[1]贺倩.基于各相关部门土地分类体系的旅游用地分类研究[J].现代商业,2010(12).

[2]吴郭泉,王文娜,刘加凤.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用地分类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8(3).

[3]苏琨,周勇.旅游用地在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中的归属与应用初探[J].资源与产业,2008(3).

[4]张娟.旅游用地分类的探讨[J].资源与产业,2008(1).

分类规划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浙江省选取了代表流动人口数多、中、少的3个地区, 分别宁波北仑区、嘉兴嘉善县和绍兴上虞市, 作为试点县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1.2 研究方法

通过基线调研, 了解3个试点向流动儿童的特征和预防接种本地情况, 分别制定针对性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干预措施, 实施以后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等对各种管理干预方案进行评价总结。

1.3 统计分析

定量调查的资料经质量检查后采用EpiData软件输入, 数据的统计分析由统计学专业人士完成, 软件包括SPSS 13.0版、EXCEL2003等;定性访谈材料则有研究组成员进行讨论整理, 提炼焦点问题作为研究证据。

2 研究结果

2.1 试点县基本情况和流动人口特征

北仑区位于我省东部, 经济发展迅速, 是流动儿童比例最大的地区之一;区内共有8个街道, 户籍人口35万, 共有14个接种门诊, 外来人口约40万, 2005年免疫规划管理的流动儿童有1.9万, 流动人口分布三资企业和集贸市场等, 素质参差不齐。上虞市位于杭州湾南岸, 辖3个街道和18个乡镇, 总人口77万, 共56个接种门诊, 2005年全市登记外来人口约10万, 免疫规划管理的流动儿童有0.3万, 流动人口集聚于砖瓦厂等, 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嘉善县位于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第一站, 经济较为发达, 辖11个镇, 有15个接种门诊, 总人口60万, 外来流动人口近20万, 多集中于木业、小五金和纺织等加工行业, 分布较为复杂, 2005年免疫规划管理流动儿童约0.8万。

2.2 建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分类管理干预模式

结合当地特点, 针对流动儿童特征, 我省在3个项目点建立了分类干预模式。

北仑区创建“主动搜索、现场建卡”模式。由于流动儿童数量众多, 分布地方广, 因此在北仑区将流动儿童建卡重心从乡镇卫生院前移到村级, 建卡点数量从8个增加到280多个, 改变了原来的依赖被动局面, 方便了外来人口前来咨询, 另外在接种证内预约首次接种日期, 定期将登记及建卡情况上报当地卫生院。

上虞市实行“企业主配合、以外管外”模式。针对当地流动儿童大量集聚在砖瓦厂, 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没时间带孩子接种等特点, 由政府部门协调, 各砖瓦厂企业主配合, 在厂内设立联络员, 及时将流动儿童的信息告知乡镇卫生院, 通过这个网络及时摸清儿童底数, 并面对面宣传接种知识, 促进流动儿童及时到当地免疫接种。

嘉善县形成“政府主导、长效管理”模式。流动儿童的快速增长, 单单由卫生部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嘉善县从长远利益出发, 成立 “新嘉善人管理委员会”, 负责摸底登记、发放宣传单和接种通知单等, 接种单位落实预防接种, 形成多部门协作的长效工作机制。

2.3 分类管理干预模式实施效果

实施干预方案以来, 健全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服务网络。3个项目县410名工作人员调查结果显示:90.3%人员认为“实施干预以来网络建设有明显提高”;96.9%人员认为总体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与2005年基线调查时候相比, 流动儿童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晓率从88.8%上升到96.5%, 认为有必要接种的比例也从90.8%上升到96.6%。详见图1。

流动儿童管理人数和接种率均有明显上升。如表1所示, 从2005年至2007年, 3个项目点0~7岁流动儿童管理人数合计从29 318人增加到54 021人, 增加了84.26%, 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从9 102人上升到14 842人, 增加了63.06%。

流动儿童接种率稳步提高。2005—2007年间, 流动儿童建证率从2005年的88.01%提高2007年的95.31%, 免疫规划疫苗各单苗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也均从2005年的30%~70%, 提高到2007年的80%~90%。详见表2。

3 讨论

建立流动儿童分类管理干预模式, 能够完善免疫规划网络, 提升了服务能力。如北仑通过有村级现场建卡直接发放预防接种证及书面预约形式, 提高了接种对象的信任度和信息及时性。上虞市由企业主配合, 建立联络员制度, 使得接种工作与外来人口的联系更为紧密, 信息沟通更为直接、便捷。嘉善县则是由新嘉善人管理委员会主导建立多部门管理机制, 弥补了卫生力量单薄等不足, 加强了流动儿童管理。另外, 实施干预措施以后, 流动儿童管理人数、接种人数和接种率均有上升, 表明分类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各地的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利用率。

不同地方的流动人口在预防接种认识、意识、利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4], 应根据其自身特征, 针对性地研究有关管理策略和服务模式[5,6]。本研究对不同地区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分类管理模式的探索和评价, 在建立流动儿童管理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时, 可以在针对流动儿童的特点, 借鉴本研究的分类干预模式, 因地制宜制定服务机制, 能够有效提高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建华, 陆静珠.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与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8) :629-630.

[2]刘硕, 韩明, 范培军, 等.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因素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 2003, 30 (6) :906.

[3]余晓琼, 路秀平, 武滨.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J].中国计划免疫, 2005, 11 (1) :73-76.

[4]刘大卫, 孙美平, 刘维祥, 等.北京市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9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比较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 2007, 13 (2) :165-169.

[5]陈志明, 潘金仁.常住儿童与外来儿童常规免疫后接种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2) :146-147.

分类规划 篇7

关键词:必要性,问题,强化和控制

1 修改的必要性

1.1 城乡统筹是形势发展对规划工作的要求

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 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0%, 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时期。城乡发展的联系日趋紧密, 原来“二元制”的城乡分置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我国“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 加强城镇化管理, 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城镇化的动力是城市对城市化的“拉动力”和农村对城市化的“推动力”, 二者必须兼顾, 否则就会出现“短板效应”。我国按照每年城市化提高1.5%, 城镇就会增加195万人口, 相当于两个特大城市或者四个大城市。

1.2 农业用地管理压力巨大

我国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但是对土地使用的粗放管理和严格控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小产权房、空心村问题并存, 城市建设用地压力很大。土地管理和建设用地管理必须统一, 以便强化用地管理, 保护土地资源, 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1.3 城镇化发展要科学

经济不均衡发展造成城镇化发展的不均衡, 使劳动力的不均衡流动, 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我国未来要向中等国家迈进, 实现收入翻番, 首先是农民的收入翻番。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公共利益、住房、绿化、公共空间更加关注, 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1.4 新《城乡规划法》的要求

城乡规划法改变了就城市论城市大的思路, 要求规划工作要城乡统筹考虑。“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 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规划必须正视上诉问题, 集中到规划用地上, 必须要有相应的变化, 以适应形式的需要。

2 规范修改应该解决的问题

原来的《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对引导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和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用地分类、建设用地统计和计算口径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是:对改革政策性体现不够;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不够;乡村用地管理缺位;对非建设用地控制不力;对政府职责与市场调控的责任不清;最主要的是与现行的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标准、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缺乏有效地衔接, 长期以来, 对于建设用地规划“两张皮”的现象长期存在, 影响了政府对土地管理的决策。因此, 对原来的标准进行调整, 以适应规划工作的需要已经势在必行。

2.1 体现《城乡规划法》对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要求;

建立覆盖城乡的用地分类标准, 便于城乡规划的统一管理。落实国家土地严格管理控制的政策, 把各类开发区、园区等纳入规划统一管理。

2.2 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满足新城镇规划的需求;

对于农村出现的新的经营模式如:农家乐、设施农业以及新出现的“准城市型功能”———风景区旅游度假、生态疗养等纳入规划用地管理。对于近些年来出现的生产服务、经营型科研等新型商务形式;大型交通枢纽、物流园区等在规划上得到落实。

2.3 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 保障政府的主要职能———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基本职能在规划上得到落实。

把政府必须控制的保障性用房、教育、医疗、大型文化设施等单独并列, 保证留有足够的用地和空间。要与公共财政投资的项目做到衔接。对于涉及城市安全的防洪排涝设施、消防设施、抗震设施等在规划上得到落实。

2.4 分清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的区别;

即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区别。

2.5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规划的有机衔接。

2.6 体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以强化规划的可实施性。

我国的疆域辽阔, 必须分别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2.7 做好与其他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衔接。

主要有: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相关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及相关规范、居住区设计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标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等。

3 城市和镇强制性内容的体现

新规范中对城市强制性内容进行了强化和控制。主要有:

3.1 明确了对城镇区域规划中必须控制的内容

主要是明确了在规划区内必须控制的开发区域, 即空间管制的区域。主要有:风景名胜区;湿地和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等。注意规范规定的强制性内容是保护和控制的区域, 不能做出行政许可行为。

3.2 明确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控制

按照规划法的规定, 在本期规划期限的建设用地范围内, 规划部门不得做出行政许可。规范中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结果, 提出用地的限制性规定及各类用地的布局。为行政许可等规划管理行为提供了依据。

3.3 基础实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与“黄线”相衔接, 主要按照规范控制城市道路走向、市政工程和公用事业的用地位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城市系统的运转, 其建设用地必须保证。

3.4 自然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

主要与“绿线”和“紫线”控制相衔接, 根据规范要求, 规定核心保护区、建筑协调区等特定区域。

3.5 综合防灾规划

分类规划 篇8

目前, 苏州村庄整治规划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效, 但是笔者认为, 传统村庄的分类对村庄整治规划的工作指导始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使得村庄的整治规划工作做得不够全面。笔者认为, 在村庄整治过程中, 引用“显性”特征的概念, 然后运用系统学的方法, 在传统村庄分类的基础上, 建立规范化的村庄特征综合组合模型, 用综合模型来引导村庄整治规划的工作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苏州村庄整治规划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村庄分类指导的片面性

村庄整治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村庄整治规划过程中可以根据传统村庄分类, 对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相应的整治规划。如按主导产业分的农业型、工业型、旅游型村庄。但整治规划过程中, 按照传统村庄分类, 可能会遗漏村庄的其他重要特性, “有重点但不全面”将影响了村庄整治规划的成效。另外, 传统村庄分类是按单一要素进行分类的, 有些村庄不好做单独分类, 比如古村落型, 城市沿线周边的村庄等。因此, 用传统村庄的分类方法来指导村庄整治规划工作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1.2 村庄综合特征模型建立的必要性

1.2.1 村庄“显性”特征

笔者将“显性”特征定义为:在村庄整治过程中, 通过村庄现状分析和村庄上位规划研究, 村庄所体现的直观的主要特征, 并且这些特征在村庄整治过程中占有一定的重要性的一系列特征。“显性”特征可分为村庄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两个板块。

1.2.2 综合特征模型的指导作用

在传统村庄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提炼相关“显性”特征, 并归纳其他不好单独分类的“显性”特征, 系统性地建立村庄综合特征模型, 将每个特征的整治规划模式规范化。在村庄整治规划过程中, 结合“共性”特征, 针对所选村庄选取符合自身村庄条件的“个性”特征进行组合, 再依次对于各个特征的整治规划模式并进行组合, 相同的整治规划模式进行合并, 不同的则进行叠加, 结合“美丽乡村”的建设元素, 总结出符合自身村庄的综合整治规划模式。这样的村庄综合特征模型的构建将对村庄整治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 苏州村庄“个性”特征研究

通过苏州一系列的村庄整治规划, 在结合现有村庄分类的基础上, 本文提炼了苏州村庄的一些重要的“个性”特征, 主要为区位特征、主导产业特征、可视型特征、历史人文特征、山水资源特征、状态特征。

2.1 区位特征

按照区位特征可以分为将苏州村庄分为城中村型、近郊型、远郊型三种特征。

2.1.1 城中村型

城中村型村庄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 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 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

城中村型重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加强, 村内环境品质的提升和管理制度的加强 (见图1) 。

2.1.2 近郊型

近郊型村庄是指位于城镇强辐射区的周边村庄。这些村庄与其依附的城市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他们的规划与开发建设相对滞后, 具体表现在规划水平不高、规划雷同、建设发展无特色等方面。

近郊型村庄重在尽可能共享市区便利基础设施进行自身的建设;发展村庄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 注重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城郊区的农业用地环境与城镇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 (见图2) 。

2.1.3 远郊型

远郊型村庄是指位于城市弱辐射区的周边村庄。这类村庄距城市郊较远, 针对城市的缺乏资源具有一定的后备补充能力, 如大规模养殖业供应等。

远郊型村庄重在适当合并村庄;规模化生态农业、农业区配合小型旅游;做好村庄内部环境整治, 包括建筑外形, 道路景观, 局部景观修建 (见图3) 。

2.2 主导产业特征

按主导产业可以将苏州村庄分为农业型、工业型、旅游型三种特征。

2.2.1 农业型

农业型村庄是传统的村庄, 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 在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产业具有鲜明特色, 而且有发展乡村旅游潜力。

农业型村庄整治规划模式主要为:做好一产和三产的规划;对不同类型农业型村庄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平原区、水网湿地区等;主要路径的规划要注重形成生态景观到村落游再到生态景观的一种形式;注重对村内建筑苏式化改在和村口景观、驳岸、庭院的生态打造 (见图4) 。

2.2.2 工业型

工业型村庄是指由于工厂的兴建, 如农副产品加工厂、大城市附属配套厂、化肥厂、农机修造厂等, 使原来的农村变为工业村庄或工农业并重的村庄。工业型村庄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工人或农业户口的工人。

工业型村庄整治规划模式注重工业布局合理性, 引导工业集中;对不同类型工业型村庄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平原区、水网湿地区;村口景观的提升注重现代感;注重工业型村庄乡土气息的打造, 包括水岸处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风貌协调处理以及厂房立面的整治;注重开敞空间的打造, 主要路径应串联更多的开敞空间, 体现工业型村庄的空旷感 (见图5) 。

2.2.3 旅游型

旅游型村庄常常是拥有或者频临丰富的优美的风景, 悠久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等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或是休闲娱乐项目, 具有一定旅游接待能力可吸引大量观光者, 是旅游目的地, 对人流的吸引力较大。

旅游型村庄整治模式主要为旅游资源的提炼、旅游方式的选择;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型村庄采用相应的措施;打造水路交通结合的回游路线;村口景观提升注重生态或者仿古气息的体现;建立旅游标识系统 (见图6) 。

2.3 可视型特征

根据可视型特征可将苏州道路沿线村庄分为城市主要干道沿线可视型和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可视型两种。

2.3.1 城市主要干道沿线可视型

城市主要干道沿线可视型村庄是指位于城市主要干道周边的, 沿线能清晰看到建筑细部的村庄。

主要干道沿线可视型村庄整治规划模式主要为:利用“显、露、透、遮”空间处理手法处理沿线空间;对沿线建筑进行风貌整治, 注重沿线建筑立面整体一致性;对沿线环境进行整治和水体进行绿化 (见图7) 。

2.3.2 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可视型

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可视型村庄是指位于高速公路、铁路周边的, 沿线能清晰看到建筑细部的村庄。

高速、铁路沿线可视型村庄可以分为自然景观段、人工景观段和自然与人工结合段, 对不同段采取相应的措施。自然景观段内存在沿线为农田、设施农业、水产养殖、水生植物种植、自然山体和林带的类型;人工景观段内存在着沿线为民居聚居点和工业企业等类型;整治过程中可以对苏州自然景观段进行“山、水”主题的提炼, 对沿线特殊区域的建筑立面进行文化要素的融入 (见图8) 。

2.4 历史人文特征

按历史人文特征可以将苏州村庄分为古村落型和传统村落型。

2.4.1 古村落型

苏州的古村落型村庄形成于1911年以前, 能较完整体现一定时期的历史风貌;村落内河道水系、地貌遗迹、街巷空间、格局形态等保存完整;文物古迹比较丰富且较为集中, 保存古建筑、古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10处以上;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村落型村庄主要整治规划模式重在保护, 因此要确定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保护框架的结构, 以及保护的主题是什么;划定相应的保护范围 (即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 , 并制定相应的保护要求;多建筑高度进行控制, 对古建筑进行分类, 进行相应的保护整治;主要路径串联主要历史古建筑和景点, 在主要路径上做好标识系统;村口标志可以选择仿古牌坊、古木、桥梁、或者民居等 (见图9) 。

2.4.2 传统村落型

传统村落型村庄是指具有一定历史和人文特色的村庄。这些村庄与古村落相比, 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 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人文特色价值。

对传统村落型村庄的整治模式重在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 提炼文化要素, 选择村内主要几个点作为文化气息的传播, 主要路径结合文化传播地一起规划, 考虑文化长廊的建设;对村内古建筑进行保护, 对民居进行修缮;村口选择相对比较自由, 可以选择仿古式的牌坊、苏式文化墙、景观石作为村口标志 (见图10) 。

2.5 山水资源特征

按照山水资源特征可以将苏州村庄分为临山型和临水型。

2.5.1 临水型

临水型村庄水资源比较丰富, 村庄布局傍水而建, 水资源的优势大大提升了村庄经济发展的能力。

对临水型村庄的主要整治规划模式重在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水产养殖、种植业;对沿水不同景观空间进行优化, 包括居民点、工业和农业;对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多种人工自然驳岸结合水系工程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治 (见图11) 。

2.5.2 临山型

临山型村庄山地资源较丰富, 村庄被山地所环绕。

临山型村庄的整治规划模式重在为村庄划分三个圈层:村庄建设区、村庄建设区外围区、山地区, 分别对应整治;划定特色种植区, 根据当地林业、果业特色, 在山地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并配合小型旅游进行发展;不要良好的交通可达性 (见图12) 。

2.6 状态特征

按照状态特征可以将苏州村庄分为保留型和非保留型。

2.6.1 保留型

对位于古村落、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内、具有自然生态特色或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保留型村庄, 应着力抓好规划建设。

保留型村庄的整治规划模式重在不仅要对居住点进行规划, 还要对外围水田、林地进行建设控制, 与产业分布密切结合, 在居住用地范围之外划定乡村风貌控制范围, 确定村庄的村域规划范围;划定不同类型的保留村庄重点, 包括以旅游特色为主的、以滨水居住功能为主的和以历史遗存为主的村庄 (见图13) 。

2.6.2 非保留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 有碍农田规模化或不适宜居住的零散村落, 以及镇村布局不合理、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时需进行宅基地置换的非保留型村庄将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命运。

非保留型村庄的整治规划模式重在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非规划保留村庄;对于被确定为近期型非保留村庄的和远期型非保留村庄采用相应的措施, 近期型考虑鼓励农民申请搬迁等, 远期型则在近期以整治为主, 待时机成熟进行拆迁;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 (见图14) 。

3 苏州村庄“共性”特征研究

3.1 公共服务设施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是村庄整治的重要内容,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 优化布置活动场地:建议建设规模应适中, 不宜过大;紧扣村民生活需求, 且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 避免干扰周边住户的正常生活。

(2) 合理配套服务设施:公共服务中心应尽量集中布置在方便村民使用的地带, 充分利用现有建筑改造并体现乡土特色;对公厕以及其他设施包括日用百货、集市贸易、综合修理店、小吃店等的布置都应做到相应的考虑。

3.2 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至关重要, 整治规划时应注重完善村内道路与外部道路的连接, 提高道路的交通可达性, 适当配置安全设施;完善村镇公交体系;改善村内道路, 提出线性自然、宽度适宜、断面合理、铺装生态;设置停车场, 包括集中停车和路边停车两种形式。

3.3 给排水与污水设施

(1) 给排水方面应做到疏通排水沟渠, 完善收集官网, 排水建议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应采用管道收集, 使用塑料管材。

(2) 污水处理应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就地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不同处理方式;规划布点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工艺应经济有效、简便易行、资源节约、工艺可靠。

3.4 杆线与照明设施

(1) 杆线应整齐有序, 布线经济, 无安全隐患, 特色村庄还应体现地方特色, 讲究“更换、梳理、协调”的原则。

(2) 在村庄主要道路单侧按照合理半径布置路灯, 非主要道路根据需要设置一些路灯, 实现亮化;随杆架设节约造价, 经济实惠;路灯随山墙架设应注意不能对墙体造成损坏, 不影响该户村民生活。

4 村庄特征综合模型研究

4.1 显性特征列表

将苏州村庄“显性”特征和“共性”特征进行列表, 分别进行代码编排, 目的在于在实施村庄整治过程中, 有助于迅速选取符合村庄显性特征进行提炼 (见表1) 。

4.2 案例论证

4.2.1 苏州东山镇杨湾西巷村

(1) 西巷村基本情况

西巷自然村位于东山杨湾村西南山区, 自2011年11月东山镇环岛公路开通后, 在西巷附近修建的长圻码头、开发的岭下杨梅园, 都不断给西巷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该地的区位优势也逐步展现出来 (见图15) 。

(2) 显性特征提炼

根据现状调研和村庄上位规划, 西巷村的主要显性特征为农业型, 外加远郊型特征, 临山、临水特征, 未来结合旅游一起发展 (见表2) 。

(3) 整治规划模式

通过组合显性特征, 并进行叠加合并, 得到以下主要整治模式:

(1) 挖掘旅游特色:提炼西巷景点, 包括至高点观景平台、果品交易场地、杨梅基地关观带等, 围绕主要景点共同规划自行车观光路线 (见图16、图17) 。

(2) 主要路径规划:对重点地块内包括东山杨梅园、骑龙殿、两个水塘的重要节点进行打造, 共同串联起重点地块的主要游览路径。

(3) 村口景观提升:两个村入口的营造, 对于北面机动车道的路口, 考虑设立木质宣传栏, 宣传西巷的乡村文化;南面步行路口设立文化石作为西巷的指示标 (见图18) 。

(5) 风貌整治:对古树和古庙进行保护, 将其作为整体进行整治;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 以及建筑质量极差和临时搭建的建筑, 拆除后建设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对要保留的建筑进行外墙粉刷 (见图19) 。

(6) 庭院整治:对破碎庭院进行修复, 采用石砌庭院和仿木栏杆形式 (见图20、图21) 。

(7) 软质驳岸整治:沿河建设观景小道, 建设小品和休闲场地, 形成滨河休闲带;打造生态驳岸, 建设沿河绿地, 加以种植垂柳等树种, 丰富河道景观 (见图22) 。

(8) 基础设施系统:对村内主要干道, 统一修整为青砖加石板路面, 更加的体现西巷浓厚的古文化气息。对机动车道进行修复并拓宽, 周边选择当提特色植物种植;完善给排水与污水设施以及杆线路灯照明设施。

(9) 公共场所打造:打造村内小游园, 便于居民生活;对于村口空地, 可以结合主要机动车道, 利用原有空地建设停车场方便居民日常停车 (见图23) 。

4.2.2 苏州七都镇开弦弓村

(1) 开弦弓村基本情况

开弦弓村位于七都镇东南部。水域呈弓字形, 区位交通条件比较突出, 而且更重要的是, 这里就是费孝通曾经26次造访小村的地方 (见图24) 。

(2) 显性特征提炼

根据现状调研和村庄上位规划, 开弦弓村的主要显性特征为旅游型, 外加近郊型、工业型、传统型、临水型、保留型村庄的特征进行组合 (见表3) 。

(3) 整治规划模式

通过组合显性特征, 并进行叠加合并, 得到以下主要整治模式:

(1) 历史文脉梳理:该村是古代文人抒发情感的聚居点, 也是费孝通26次造访的地方, 费老写下的以开弦弓村为样板的《江村经济》使这个小村闻名海内外。

(2) 提炼文化要素:总结出村里的几条特色弄堂, 作为文化气息的传播地, 在弄堂内的建筑立面上绘上带有历史文化象征的图画和符号, 用费老的语句和民俗民语等打造主题类的文化弄堂 (见图25) 。

(3) 提炼历史人文足迹:提炼费老的足迹点, 在每个主要的足迹点上做上标识, 用标识系统将费老足迹系统性的串联起来, 足迹点包括费老曾经欣赏过的景观点或者走访过的民居 (见图26) 。

(4) 主要路径规划:结合费老足迹, 以及村内费孝通纪念馆等其他重要节点, 重要文化弄堂以及小游园等来组织主要路径的规划, 重点突出历史文化气息, 更好选出开弦弓村文化 (见图27) 。

(5) 村口景观提升:对村口硬质道路进行适当软化, 清楚垃圾, 布置石凳、石椅等景观小品, 营造别样休闲空间 (见图28) 。

(6) 古桥整治:对村内东清河古桥进行修缮, 对周边景观进行绿化补充, 通过景观整治, 将硬质古桥进行适当的软化, 更好地融入周边景观 (见图29) 。

(7) 建筑及庭院整治:墙面翻新, 整治堆放和搭建, 利用乡土植物绿化院落, 采取木篱笆区分院落景观和道路, 并在庭院内种植经济型花卉和经济作物 (见图30) 。

(8) 工业厂房立面遮挡:工业厂房立面景观效果极差, 选用苏式文化墙, 配合高大乔木种植, 对两个入口处的工业厂房立面进行遮挡 (见图31) 。

(9) 文化廊道设计:在村委会前面空地处设置文化长廊, 供村民平时休憩之用, 文化廊道内设置宣传栏, 用于村内公告通知和相关知识传播 (见图32) 。

(10) 基础设施规划:对村内部分路段进行修复, 对村口道路进行适当拓宽, 周边集中修建停车场;完善给排水设施。

5 结语

苏州村庄整治规划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规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苏州村庄特点, 构建村庄综合显性特征整治规划模型, 这样的模型构建来指导苏州村庄整治规划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同时, 在村庄整治规划中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指导建议, 进一步深化村庄整治规划内容。

总之, 村庄整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应急措施,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不可缺的初始工作, 作为规划设计人员应在规划中把各项内容落到实处, 使农民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李正仓.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技术要求[Z].2012.

[2]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考核标准[Z].

[3]邵爱云.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分类指导[J].城市规划, 2006 (8) .

[4]刘彬.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苏州乡村空间生态化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2013:45-47.

[5]朱恩琪.苏州旅游型村庄规划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2009:37-49.

[6]吴光莲.城乡统筹背景下村庄整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51-53.

分类规划 篇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物流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趋势,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省域物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直接关系到全省甚至更大区域的物流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对物流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TOPSIS功效系数法、模糊综合判断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聚类法以及效用理论法等。而物流绩效评价指标多,涉及因素繁多,评价过程较为复杂。鉴于此,本文则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对全省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类。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很多,如主成分聚类分析在广东省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应用(李婷,2007),在长三角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应用(陈超,2009),区域物流发展评价——以浙江省为例(金萍,2007)等,这些关于省内区域物流规划的研究都是基于主成分类聚分析理论对各地区的物流发展综合实力进行实证研究。

二、指标构建和模型选择

(一)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广东省21市作为样本,并根据广州省《2009年统计年鉴》作为数据来源,对广东省各市的物流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二)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原则、可操作原则、可比性原则、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战略性原则五大原则,本文选取了以下指标来构建区域物流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①社会经济发展类:综合反映了区域物流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包括GDP(X1)和人均GDP(X2);②生产消费流通类:分别从生产、消费、国内流通、对外贸易等不同角度反映了区域物流服务的需求状况和规模,包括农业生产总值(X3)、工业总产值(X4)、建筑总产值(X5)、社会消费零售总值(X6)以及进出口总额(X7)。③交通运输类:反映了区域物流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全社会运货量(X8);港口货物吞吐量(X9);④人力资源类:反映了物流发展的人力资源和劳动者素质,包括专业技术人员(X10);⑤信息发展水平类:反映了物流信息的发展水平,包括邮电业务总量(X11);移动电话用户数(X12);国际互联网用户数(X13)。

(三) 构建模型

1、区域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模型。

主成分分析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化为较少的综合主成分指标来代替,综合指标保留了原始变量的绝大多数信息,且彼此间互不相关,能够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假定研究问题观察了n个样品,P个变量,即原始数据为矩阵X=Xij,i=1,….,n;j=1,….P。具体步骤如下:(1)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评价矩阵X;(2)计算指标间相关系数矩阵R及其特征值λ1≥…≥λP≥0和正则化特征向量ej;(3)于是得到主成分Yj=Xej;(4)第j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αi当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一定数值时,取前q个主成分Y1,…,Yq,即认为这q个主成分就以较少的指标综合体现了原来P个评价指标的信息。(5)用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线性加权求和得到综合评价函数Yi,其值越高,说明该地区物流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2、区域物流发展聚类分析模型。

采用前面主成分分析已经得到q个主成分指标对广东省内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聚类分析,步骤如下:首先,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前q个主成分组成一个新矩阵Y*,以此作为聚类分析的样本矩阵,计算欧式距离;然后,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画出聚类图,得到各地区物流发展的分类结果。

三、实证分析

广东省作为全国物流业起步早、发展快的省份,物流发展规划在对其物流实践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整个广东省物流系统规划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一) 广东省各地区物流发展综合评价

1、原始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与可行性检验。由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要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分析过程中SPSS将自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然后,利用巴特利特球体验法和KMO检验法对原始指标标准化数据进行适用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K M O值为0.795,在0.5-1.0之间,X2的统计值为656.17,相应的显著性概率为0,说明指标间具有相关性,适宜做主成分因子分析。

2、确定公因子数目。以主成分方法作为因子提取方法,选定因子提取标准为:特征值≥1。根据SPSS计算结果表明,前2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满足条件。并且,按照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的2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1.45%,这说明提取的2个公因子能解释13个原始变量的91.45%,较为充分地保留了原始变量信息,所提取的公因子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以代替原来13个变量来进行分析。

3、求得综合绩效得分。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我们可以得到区域物流发展的综合评价函数:Y=0.791Y1+0.124Y2,由此可以求出广东省17市物流发展的综合得分(见表-1)。由此计算出的综合指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城市在区域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价得分越高,说明这个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越高。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可以将广东省区域物流发展大致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Y>0)为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区域物流发展综合实力遥遥领先;第二层次(-0.2

(二) 广东省各地区物流发展聚类分析

对广东省各地的物流发展水平作聚类分析,根据结果(如图-1),取类间距离d=6,将广东省21个城市分为6类:①广州;②深圳;③佛山;④珠海、东莞、中山;⑤湛江、茂名;⑥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阳江、清远、潮州、揭阳、云浮、肇庆、江门。

(三) 结果分析

根据前面主成分类聚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广东省各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将全省的区域物流中心划分为三个级别。①一级物流中心,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地区,广州两翼地区和惠州地区,经济实力强,地理区域好,交通发达,并且拥有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整个广东省中处于领先地位;②二级物流中心,包括茂名、湛江、珠海、中山、江门、汕头、梅州、韶关,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西南沿海地区,中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宏观经济形势好,依托便利的交通运输,其物流得到了较好的发展。③三级物流中心,包括清远、肇庆、云浮、阳江、河源、汕尾,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实力一般,地理优势不明显,物流发展水平一般,但是还是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四、结论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广东自身具有众多有利条件,但其必须树立忧患意识来面对来自其他省市的挑战。广东省内沿海城市众多,各大沿海城市今年来均把以海港为中心的物流业作为其战略发展中心,例如深圳、珠海、惠州等。而近些年来,如长三角地区城市物流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限制了广东物流水平的发展,广东港口的优势也被极大削弱了。在这样的形式下,广东各市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为未来可预见的积累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21个重要城市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广东各地区的物流发展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再利用新得到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代替原采较多的评价指标,对省内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对广东省区域物流中心做出了总体规划。

关键词:区域物流,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广东省

参考文献

[1]、万征,张文欣,张缇.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比较港口物流发展趋势-以广州港为例[J].水运工程,2007(,8)

[2]、焦玥,孙晓东,胡劲松.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CPA)方法[J].物流技术2005,(6)

[3]、李婷.主成分聚类分析在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应用-以广东省为例[J],物流科技,2007,(9)

[4]、李玉民,李旭宏,毛海军,顾志康.主成分聚类分析在省域物流规划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5]、孟兵,吴群英.基于主成分分析在山东省物流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2007,6(9)

[6]、陈超,周德群.基于主成分类聚分析的区域物流规划-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物流科技,2009,32(3)

[7]、朱中华,伊俊敏.基于主成分类聚的江西省物流规划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8)

[8]、吴文一,刘丽.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区域物流中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技术与方法),2009,28(12)

上一篇:视频采集下一篇:循环经济的多维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