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开发储层非均质性

2024-10-11

注水开发储层非均质性(精选4篇)

注水开发储层非均质性 篇1

摘要:油气藏油、气、水渗流及采收率直接影响并反映着油气藏的开发效果, 其中储层非均质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层间干扰、单层突进、剩余油的分布情况等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分析储层宏观, 层内和微观非均质的特征, 可了解油藏的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影响因素,注水开发,非均质性

油气储层的沉积过程、成岩过程以及地质构造作用等漫长地质演化使得储集层在物性 (孔隙结构、渗透率) , 储集层岩性和厚度、表面属性, 所含流体性质, 夹层等各个属性都存在不均匀的变化即为本文所要探讨的储层非均质性。油气藏油、气、水渗流及采收率直接影响并反映着油气藏的开发效果, 其中储层非均质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层间干扰、单层突进、剩余油的分布情况等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通过分析储层宏观, 层内和微观非均质的特征, 可了解油藏的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1 储层微观结构的非均质性

微观非均质主要是指孔隙结构、孔喉以及岩石表面性质的非均质性。

储层的物性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度大小直接决定了注入水体的多少即注水量。渗透率大小及其非均质性在各方向上的差异决定流体的方向和流动能力, 我们将在后面详细阐述。孔喉结构:孔喉比增大即小大的孔隙与微细喉道相连即成死孔隙, 降低了水驱采收率, 其比值越大, 越不利于采收率。润湿性:润湿性影响着水在岩石孔隙中运动的难易, 因为如果岩石是水湿的, 水就容易驱替吸附在岩石表面上的油, 驱油效率就大, 而若为油湿, 油就不容易被水驱替, 驱油效率自然就低。

2 层内非均质性

层内非均质性包括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即其差异程度、粒度韵律性、以及层内的不连续夹层 (泥质) 等。

2.1 粒度韵律

粒度韵律即单砂层内部碎屑颗粒粒度大小于垂向上的变化, 分为正韵律、反韵律、复合韵律、均质韵律。

2.1.1 正韵律油层剖面水淹特征

因为正韵律油层上部渗透率比下部油层渗透率低, 导致油层上部吸水程度较差, 而下部吸水程度较好, 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 流体涌入油层的下部, 造成水流沿高渗透带突进的现象。而进入中上部油层的注入水由于重力作用下沉, 导致了油层下部特别是底部的水洗强度加大, 油层剖面的水洗程度差异加大, 油层动用程度差, 使得正韵律油层开发效果相对较差, 最终采收率较低

2.1.2 反韵律油层剖面水淹特征

由于反韵律油层下部渗透率低而上部渗透率高, 差异明显, 在注水开发情况下, 虽然反韵律油层上部渗透率高吸水多, 但由于注入流体受重力作用逐渐下渗, 使得吸水较少的下部油层水洗得以加强, 从而吸水较多的上部油层水推速度和水洗速度受到控制。所以反韵律油层剖面水洗差异程度小, 动用程度大, 因此反韵律油层开发效果相对较好, 最终采收率较高。

2.1.3 复合韵律油层油层水洗水淹特点介于正韵律反韵律油层之间。

油层剖面动用程度优于比韵律油层好。

2.2 渗透率非均质

渗透率韵律可分为正韵律、反韵律、复合韵律等。

(1) 垂直渗透率/水平渗透率 (K v/Kh) 。Kv/Kh影响着油层水洗效果, 其比值越小, 则流体垂向渗透能力相对越低, 层内水洗波及厚度可能越小。

(2) 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表征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的各项参数:

1) 渗透率变异系数V k即用于度量若干数值相对干其平均值的变化程度。V k<0.5为均匀型, 0.50.7为不均匀型 (如图1) 。

2) 渗透率突进系数Tk:表示砂层中最大渗透率/平均渗透率的比值。T k<2为均匀型, 23不均匀型。

3) 渗透率级差J:砂层内最大渗透率/最小渗透率。渗透率级差越大则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就越小。

4) 渗透率均质系数即表示砂层中平均渗透率/最大渗透率。显然值小于1, 越接近1, 均质性越好。

2.3 层内夹层

一般层内夹层上部多为中、高水洗, 其水洗程度较好。其下部多为低、未水洗, 夹层下部水洗程度差。

3 层间非均质性

在同一套含油层系内部, 砂层的非均质性即为层间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使得油层的动用程度差异大, 尤其多层合采时, 注入水体进入不同油层的水量、速度差异导致不同油层的水洗动用开采效果差异。这会影响整个油田的采收率, 采收率因此会下降大约4%-11%。在同一口采油井内, 不同的油层产油量, 压力相差悬殊, 各层渗透率差异, 导致不同油层吸水、出油情况差异加大, 油层水线推进进度不同。因此针对由于层间非均质性造成的注入水单层突进的现象, 水驱动用效果差异大, 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这一弊病, 我们要仔细分析储层属性, 选择合适的注水层位, 以加大注入体的波及程度从而提高水驱开发效果。

4 平面非均质性

平面非均质性指一个储层砂体的形态结构、连续性、规模, 以及砂体内孔隙度、渗透率在平面的变化。平面非均质性影响着注入水体所能波及的平面和效率。其中渗透率方向性 (沿某一方向渗透率大于其它方向的渗透率) 是我们应该主要关注的方面。平面非均质性储层与注水井的相对距离明显影响着整个储层的等效渗透率, 岩心的渗透率变异系数越小, 从微观角度来看则表示组合岩心的孔喉道越均质, 油层水线单层突进的现象较小, 大部分吼道得到水驱, 因此岩心的驱油效率与其等效渗透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合理安排井网、井距是有利于提高水驱动用效果的关键。

5 总结

储层层间、平面、层内和微观非均质造成开发层系各个层次的矛盾。针对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层内矛盾、层间矛盾、平面非均质性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关键影响要素, 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孔间、孔道非均质:封堵大孔道、调剖堵水、化学处理、三次采油等。层间非均质:合理层系组合、细分注水, 选择合理注水层位。层内非均质:调剖、堵水、改变液流方向。平面非均质:合理安排井网、井距。加大注入水的波及平面和强度提高水驱效果。层间矛盾常常会造成储层的孔间矛盾、平面矛盾。针对这三者的微妙关系, 首先解决层间矛盾, 降低油层动用差异, 使未动用或者动用较少的油层动用起来, 也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了储层的平面矛盾、孔间矛盾。三者之间相辅相成, 亦是动态变化的。因此, 我们需要持续加深对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动态变化的了解和研究, 不断提高对非均质性的认识和了解, 才能做好油田开发的各项决策。

参考文献

[1]邵先杰.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表征新参数——渗透率参差系数计算方法及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10.

[2]张一伟.熊琪华陆相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杜, 1997.

[3]蒋明煊.确定渗透率变异系数方法的分析和讨论[J].石油钻采工艺.1996.

[4]刘泽容.油藏描述原理与方法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3.

注水开发储层非均质性 篇2

1.1 储层非均质性分类

在对油田储层的研究中, 按非均质性划分的方案有很多, 不同研究专家也针对油田非均质性提出了相应的分类方案, 其中受到研究专家一致赞同的方案是由Petijoho提出的以河流沉积储层研究为参照的方案, 该方案内容是按照非均质性及规模的大小, 将油田储层划分为五种规模, 包括层系规模, 砂体规模, 层理规模, 纹层规模以及孔隙规模, 不同规模下的非均质性储层对应不同的厚度级别, 如层系规模对应100m级, 砂体规模为10m级, 后面的规模级别依次降低。与Petijoho方案不同, Weber所提出的油田非均质性分类在考虑非均质规模的同时, 更加强调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流体渗流过程的影响, 他依照影响作用的大小, 将储层非均质性分为七个种类, 分别为封闭, 半封闭, 未封闭断层和成因单元边界, 成因单元内渗透层以及成因单元内隔夹层。除此之外还有多数学者的实用性分类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 如裘亦楠的非均质性大小分类方式和W.J.E.Van De Graff的油田储层范围划分等。

1.2 储层非均质性与剩余油

在油田开发技术的发展中, 注水式开发技术的不断成熟, 使得油田采收率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加之油价的不断上调, 更是使得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加。在储层非均质性与剩余油的关系中, 砂体的几何形态与平面展布特征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平面水驱油效率和波及体积。储层中的高渗条带作为注入水的优势渗流通道, 其稳定性的波动会造成注入水的无效循环, 进而导致平面水驱油性能无法得到均匀统一。在油田储层的单砂层规模构建中, 垂直储层特征变化直接控制和影响着单砂层内部的注入水波及体积, 这不仅会加重剩余油分布的不均性, 也会进一步加大多油层合采时分析层间的矛盾。

1.3 储层非均质性与油气成藏

随着油田储层开发工程研究的逐渐深入,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的影响逐渐受到油田施工队的高度关注。从油田储层结构性质角度分析, 储层结构中的物性和岩性之间存在着非均一性变化的关系。在油田的储层中, 具有良好渗透性的结构通常会出现大量油气的聚集和运移, 进而导致储层结构中平面含油性的差异。在油田储层的油气成藏中, 储层层内不同粒度的韵律性变化和层理发育程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成藏含油性, 由于韵律段的粗粒部分具有良好的含油性, 而层理密度过大则会导致含油性的降低。

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技术发展现状

2.1 储层非均质综合表征

在传统模式下, 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表征一般属于单参数表征, 在结合渗透率变异系数, 单层突进系数和渗透率极差进行运算的基础上, 更为直接的反应油田储层的表征特性。在对油田储层非均质表征特性的研究中, 不同研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油田参数进行了非均质性分析, 在处理不同参数表征的非均质程度不一致问题时, 所做出处理方式就会面临一定难度, 所以为保证油田储层参数能够更为充分的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变化特性, 通常利用“非均质性综合指数”来对储层非均质程度进行定量表征, 并通过利用变差函数, 模糊数学以及非线性映射法等计算方法对参数进行综合计算。此外, 部分油田储层研究学者还通过总结试井压力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 以及测井和地震资料进行特殊运算处理来进一步研究油田储层的非均质性, 使得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地质分析能够更为充分的应用测井, 地震和岩心等动态信息, 使其为油田储层的深入开发提供更为有效的数据参考。

2.2 储层地质建模技术的应用

为更为快速直观的实现油田储层内部结构的可视化,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储层地质进行建模处理, 通过对模型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以有效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与不同级别非均质性的数据刻画。在实际模型构建中, 通常将储层地质模型分为预测模型, 静态模型和概念模型三种, 不同构建方式下的三维地质模型为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表现形式, 在少量离散观测值统计计算的基础上, 储层地质建模技术结合了更为丰富的三维象元统计计算, 有效提升了储层非均质性描述的精确性, 随着地质模型构建技术的日渐成熟, 更多的油田开发以及井网构建将会得到更为精确的数据参考, 而这也将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地质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3 实验测试方法的进步

实验测试方法作为最具时效性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手段, 其内容主要包括模拟实验技术和实验室测试技术。模拟试验技术能够通过实验途径为施工者提供更多的可参考数据, 如在水驱油的驱替实验中, 流体在非均质性储层中的流动规律能够帮着我们更加真切的认知非均质性储层中的流体运动及其分布规律。现阶段模拟实验类型主要分为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 物理模拟的主要内容是测试技术, 如土层结构孔隙度, 渗透率以及饱和度的测定, 数值模拟内容则主要依赖先进设备进行数据测量, 如利用X射线衍射仪, 核磁共振和荧光显微镜等对油田土质表征数据进行测定。

3 未来展望

随着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在油田开发工程中的融入, 储层非均质性综合表征方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加之高分辨率技术的科学利用, 更是为油田储层的非均质性研究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4 总结语

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技术的发展, 对我国今后油气的聚集, 产出与分布情况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油田开发工程施工的后期, 在对老油区进行剩余油挖掘以及采收率提升的过程中, 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更是工程开展的核心内容。在我国油田开发技术的发展中, 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以及研究内容的极大丰富, 都为油田储层资源的深度挖掘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开发手段, 加之我国在油气成藏储方面的研究成果, 更是为我国今后的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穆龙新.储层精细研究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 (20) :69-95

[2]裘怿楠.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1 (25) :75-86

注水开发储层非均质性 篇3

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可以指导油气田开发的方向、确定注采方案及了解剩余油形成机理, 还能预测剩余油分布的范围, 为油田进一步地挖潜提供了依据。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对我国油气田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

目前我国油田普遍使用裘亦楠提出的分类方案。将碎屑岩的储层非均质性划分为微观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及层间非均质性4类。

3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方法

3.1 储层沉积相岩相分析法

成岩相分析的研究是以储集岩石的次生成岩特征的差异为依据来划分并定义成岩相, 然后根据各测井或露头网点成岩相厚度数据编制成岩相分布图, 结合沉积相、测井相等资料圈定有利成岩相区, 划分出不同级别的有利储集区[1]。

3.2 储层非均质参数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测井、岩心资料求取反映储层物性特征和渗流特征的各种参数, 再通过一定的数学处理得到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参数。每项参数与其权系数的乘积的和就是非均质综合指数[2]。

3.3 储层微观特征分析

压汞法是最常用毛管压力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压汞压力与进汞饱和度之间关系曲线求得进汞饱和度与吼道半径之间的关系曲线, 然后确定在某一吼道半径处所有大于该半径的概率, 最后利用分形几何理论求得相应的分形维数。

3.4 实验方法

实验室测试技术包括薄片, 铸体薄片, 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测定, 重矿物测定, X射线衍射仪, 色谱-质谱仪, PIA技术等。

4 主要研究内容

4.1 层内非均质性

层内非均质性指的是单个砂层规模的内部垂向上储层性质发生的变化, 我们主要从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进行研究。

4.1.1 渗透率垂向变化规律

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单砂体内部渗透率的变化规律主要是正韵律型及复合韵律型, 具体表现为单砂体内部渗透率变化规律不明显, 垂向上高、低渗透率段交替分布, 高渗段主要分布于砂体中下部。

4.1.2 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

常用来表征层内非均质程度的参数有渗透率变异系数 (Vk) 、渗透率突进系数 (Tk) 、渗透率极差 (Jk) 以及渗透率的均质系数 (Kp) 。根据这些参数可将层内非均质程度分为三级, 即弱非均质型、中等非均质型和强非均质型 (表1) 。

本文研究时主要计算了渗透率的非均质参数, 计算公式如下:

(1) 渗透率变异系数:

式中:

Vk—渗透率变异系数;

Ki—层内某样品的渗透率值, i=1, 2, 3, …, n;

—储层内渗透率平均值;

n—层内样品个数。

(2) 渗透率突进系数:

式中:

Kmax—储层内最大渗透率值;

—储层内渗透率均值。

(3) 渗透率级差:

式中:

Kmax—储层内最大渗透率值;

Kmin—储层内最小渗透率值。

综合分析表明:长官庙油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和长4+5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强, 延安组延10和延9也主要呈强非均质性。

4.2 层间非均质性

层间非均质性是指垂向上相邻单砂层之间岩性、结构、物性等方面的差异。三叠系延长组长6和长4+5层段内部发育多套隔层, 将长6和长4+5层段分隔为长63、长62、长61和长4+51、长4+52层段, 这些稳定的隔层对油水的上下渗流可以起到较好的隔挡作用, 所以各油层组的层间非均质性较强。

4.3 平面非均质性

平面非均质性是指储集体特征在平面上的变化情况。长官庙油区延长组长6、长4+5储集层的分布受到沉积相带的控制, 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 长6和长4+5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分布与砂体的展布基本吻合, 油层组分流河道砂体粒度相对较粗, 泥质、碎屑云母含量低, 粒间溶孔较为发育, 物性相对较好;分流河道侧翼则由于粒度较细, 泥质及碎屑云母含量较高, 物性相对较差, 油层不发育;综合分析认为长官庙油区延长组长6和长4+5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较强。

5 结语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经历了开始的定性描述到定量表征的过程, 研究内容也从储层储集空间刻画发展到重建储层地质模型。未来的研究方向是:提高测井资料的精度, 设计新的测井方法或新的测井解释方法, 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的特征, 认清非均质性形成的实质, 从而来预测储层的非均质性, 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服务。

摘要:储层非均质性是指油气储层在沉积、成岩以及后期构造作用的综合影响下, 储层的空间分布和各项属性的不均匀变化。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构造

参考文献

[1]李斌, 朱永铭, 管英柱.应用成岩相分析法研究非均质性储层[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 (4) :322-326[1]李斌, 朱永铭, 管英柱.应用成岩相分析法研究非均质性储层[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 (4) :322-326

注水开发储层非均质性 篇4

1 构造变形对煤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

1.1 构造发育及分布特征

樊庄区块褶皱构造比较发育, 且以宽缓褶皱为主, 在全区稳定分布, 总体上呈等间距排列;褶皱的面积和幅度都较小, 背斜幅度一般小于50m, 延伸长度5~10km, 呈典型的长轴线型褶皱;主要由燕山期NNE向、近NS向和喜山期NW向背、向斜构造组成。

研究区断层构造也非常发育, 地表出露较少, 除西部寺头正断层外, 钻孔揭示及野外露头发现的断层很少, 且规模较小。跟据二维地震探测资料的解释分析, 樊庄区块内煤系断层发育近50条, 其中规模较大者有8条, 延伸距离多在3~15km, 落差在15~40m左右。寺头断层是本区的西部边界断层, 区内延伸长度约17km, 断层规模较大, 断层两侧伴以羽状张性小断裂, 表明该断层为具有张扭性质的正断层[8]。

1.2 煤储层非均质分布特征

褶皱对煤储层的煤体结构变形和裂隙发育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一般在褶曲轴部煤储层裂隙发育, 甚至在局部强烈变形地带会形成构造煤。樊庄区块以固县地区褶皱最发育, 其次为蒲池地区, 樊庄地区最差。由于该区总体以宽缓褶皱为主, 不会造成煤体的强烈变形, 所以褶皱核部及附近区域裂隙发育, 为有利煤储层分布区。

二维地震解释成果表明, 樊庄区块煤层中断裂构造非常发育, 以正断层为主。其中寺头断层作为该区的主要断层和西部边界, 自印支期就开始形成, 以后的数次构造运动中它都在活动, 其形成必定影响构造应力场在本区的展布, 进而控制着区内构造的形成和展布。具体表现为, 寺头断裂带及其附近断层非常发育, 且断层的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在正断层的形成过程中断层面附近为一明显的应力集中带, 所以, 越靠近断层, 煤层变形破碎越明显, 裂隙越发育。比如, 寺头断层对煤体变形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沿断层形成软煤条带;向东逐渐过渡为碎裂煤分布区, 煤层构造裂隙也非常发育, 是有利煤储层分布区;进一步向东为基本不受影响的原生结构煤发育带。樊庄区块固县地区正断层最发育, 可以推断该区构造裂隙发育程度要优于蒲池和樊庄地区。

2 现代构造应力场对裂隙开合的影响

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和大小控制着已有裂隙系统的“开、闭”, 煤储层中天然裂隙的壁距对原始渗透率起着关键性的控制作用。当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与煤层优势裂隙组发育方向一致时, 裂隙面实质上受到相对拉张作用, 主应力差越大, 相对拉张效应越强, 越有利于裂隙壁距的增大和渗透率的增高[9,10]。

利用ANSYS软件对樊庄区块进行了地应力模拟, 根据模拟结果可以将樊庄区块的各应力值导出, 并可根据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计算主应力差, 最后根据区内各点的应力数据分别绘制了山西组3#煤层的水平主应力差分布图 (图1) 。

本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与煤储层主裂隙发育方向平行, 即在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 主应力差值越大, 越利于煤储层裂隙的开启。综合以上分析认为, 研究区内距离寺头断层较远或位于背斜轴部的地区以及主应力差高值区为有利煤储层发育区。由水平主应力差分布图可以看出, 研究区固县地区水平主应力差为11~19MPa、樊庄地区水平主应力差为23~31MPa、蒲池地区水平主应力差为15~23MPa。所以从水平主应力差角度分析, 樊庄地区煤储层要优于固县地区, 蒲池地区则介于两者之间。

3 有利煤储层分布规律

综合考虑构造变形和现代构造应力场因素的影响, 对樊庄区块煤储层的非均质分布进行综合评价。可将研究区3#煤储层由好到差分为三类。固县中部构造裂隙最发育, 且主应力差适中, 所以可将其划分为I类储层;蒲池东南部与樊庄地区虽然总体上构造裂隙不如固县中部发育, 但这两个地区的主应力差大, 有利于裂隙的开启, 所以也为I类储层;寺头断层东部附近由于煤体结构破坏严重, 所以将其划分为III类储层;蒲池东北部和固县东部则介于前两者之间, 为II类储层, 这两个区域在褶皱轴部的煤储层最有利 (图2) 。

4 结论

褶皱和断层对煤体变形和裂隙发育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褶皱核部煤储层裂隙发育程度较好, 有利于煤储层渗透性的改善;距离寺头断层一定距离的范围内由于派生断层的影响, 煤储层裂隙相对发育, 储层渗透性也较好。主应力差值越大, 越利于煤储层裂隙的开启。综合考虑构造变形和地应力因素的影响, 固县中部、蒲池东南部与樊庄地区为I类储层分布区, 蒲池东北部和固县东部为II类储层分布区, 而寺头断层东部则为III类储层分布区。

摘要:樊庄区块煤储层发育的非均质性较强, 直接导致了煤层气井间产能差异较大。在对樊庄区块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和地应力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该区块煤储层的煤体结构和裂隙发育特征, 深入研究了构造变形和现代构造应力场对煤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樊庄区块褶皱构造比较发育, 主要为轴向近NS的宽缓褶皱, 褶皱轴部构造裂隙发育, 对煤储层有利;该区煤层中断裂构造非常发育, 以正断层为主, 越靠近断层, 煤层变形破碎越明显, 裂隙越发育, 但在寺头断层附近为强烈变形的软煤发育带, 对煤储层不利。现代构造应力场对煤储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裂隙“开、闭”的控制, 水平主应力差越大, 越利于煤储层裂隙的开启。

关键词:煤层气,煤储层,构造,非均质性

参考文献

[1]秦勇.中国煤层气产业化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Ⅲ) :走向与前瞻性探索[J].天然气工业, 2006, 26 (36) :1-6.

[2]张群, 李建武, 张新民, 等.高煤级煤的煤层气开发潜力:以沁水煤田为例[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1, 29 (6) :26-30.

[3]王红岩, 刘洪林, 赵庆波, 等.中国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4]陈金刚, 张景飞.构造对高煤级煤储层渗透率的系统控制效应:以沁水盆地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 (1) :134-136.

[5]傅雪海, 秦勇, 姜波, 等.高煤级煤储层煤层气产能“瓶颈”问题研究[J].地质论评, 2004, 50 (5) :507-513.

[6]卫明明, 琚宜文, 薛传东, 等.沁水盆地南部变质变形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富集区划分[J].地质科学, 2011, 46 (3) :905-918.

[7]赵贤正, 桑树勋, 张建国, 等.沁南煤层气开发区块煤储层特征分析及意义[J].中国煤层气, 2011, 8 (2) :3-7.

[8]王秀兰, 要惠芳.樊庄区块煤层气富集高产分区[J].煤炭工程, 2010 (1) :80-82.

[9]秦勇, 姜波, 王继尧, 等.沁水盆地煤层气构造动力条件耦合控藏效应[J].地质学报, 2008, 82 (10) :1355-1363.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与学下一篇:资本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