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与学

2024-10-11

小学英语教与学(共12篇)

小学英语教与学 篇1

众所周知,外语的教学总是涉及听、说、读、写等各种技能的综合培养。有不少人认为,初中学生对视觉、听觉、小组、动手和体验五种学习方式的喜爱程度都比较高,这种倾向暗示了初中阶段是学生学好外语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该如何去做呢?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

一、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是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因此,一堂课的开始,我常用过渡性的提问,甚至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顺势展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做到有的放矢。有时候让学生唱英文歌、做游戏等,使学生能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发展其求知欲,培养其稳定而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围绕目标精讲多练,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

坚持以自然环境教学为主,课堂上利用实物和图片,围绕知识点进行设问,引导或点拨,使学生通过机械性的操练和灵活运用,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我的具体做法是:1围绕本节课的具体目标点,先简洁明了的讲解,再做必要的机械性训练,然后进行举一反三、扩展性的灵活操练;2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学习,“温故而知新”,不断加深对语言知识的内在不可分割性的认识;3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训练。在教学中,我始终观察着全班的反应,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理解,如果学生还没有弄懂,有时根据需要重教,通过课堂讲练和多种形式的操练,真正达到让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的目的。

三、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重视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即语言是教不会的,只有学而能之。在外语教学中,我坚持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必要时才用汉语说明意思。这样使学生能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新的语言,有助于准确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并且我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情境,让每一位学生发表简短英语演讲。如班上有人生病缺席了,他们会说:“Today is Monday.December the fourth.Everyone ishere,but Yang Yi is away.I think she is ill at home.I hope she is betternow…”课后布置口头作业,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学生温习旧的知识,巩固上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这些对话联系生活实际,使基础差的学生听了别人的对话后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习得语言,体现“以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提高了他们语言运用的能力。

四、在教学中,体现教育、教养、教学三个原则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

五、面向全班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各种操练活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语言知识是零散的,就要有意识地降低复习的起点。教师用这样的方法能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终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促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小学英语教与学 篇2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英语教与学》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英语教与学》读后感1

回顾几年来的教学之路,心中充满了许多感慨和无奈,一方面想尽己之所能,教好学生,不留遗憾;一方面却不能摆脱来自分数至上的压力。如何平衡这现实的矛盾,着实令人费周章,看了《小学英语教与学》之后,似乎找到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一、教师必须明确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小学英语应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通过听、说、认、读、唱歌、游戏、表演、画画等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初步形成较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并使其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初级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二、在教学时,要重兴趣、成就感、自信心的培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英语教学应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爱学、乐学,而学习兴趣的保持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效果,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能否树立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多做激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课堂教学,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能力。只有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活动才能整合多重的内容和技能。这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课堂教学向课外体验延伸,教师可设立交际任务。把课内的虚拟情景放到课外的真实体验中,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安排学生按英文购物单到超市完成采购任务,使学生充分体验英语交际所带来的成功感。

总之,书中阐述了很多教与学的方法,我觉得对于我的英语教学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多多阅读与参考此类书籍。

《小学英语教与学》读后感2

这两个月来,我认真阅读了《小学英语教与学》,收获很多。这本书以“教”与“学”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了各种宝贵的教学经验,特别是介绍了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学生的策略,为我今后的教学开阔了思路,有经可取。没想到,随着自己阅读的深入,感觉这本书其实很不错的,比我想象的有意思多啦。我首先阅读了跟我的教学息息相关的文章,并把他们及时的运用到我的教学中,收效还挺明显的呢。

本书中谈到的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很深,即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精彩的语言创设情境。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在众多渴求知识的目光里,老师是他们眼中的一盏灯,任何语言及表情都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的、幽默、宽容的气氛,教师的身体语言必不可少。教师的身体语言即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教学情境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情境的表现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精彩、恰当的表情和动作能引起孩子的注意,让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起来。

英语是语言教学,英语教学更需要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配合。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去。

教师的教学语言及表情要幽默、有感染力、充满鼓励性,要能与学生融合,能够被学生所接纳,让他们喜欢我们,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充满趣味性的语言会使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教师启发性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老师眼神里流露出无限的探寻与启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一个鼓励的暗示能让学生变得勇敢自信。由此可知,老师的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书中谈到的另一个观点,我也有同感。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运用新颖时尚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和老套,设计的教学活动不够新颖或者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或者不能满足孩子们的视野和开阔的眼界,也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书中谈到:活动是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关键,只有课堂动起来,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起来。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力求使学生处于动眼、动手、动口的主体激活状态。因为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可极大调动眼、耳、口、手的动作。

在初级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作用下,使学生很快达到情绪的兴奋,主动探求知识,主动解决悬念、困惑的方法或途径,主动研究问题;在有了一些基础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想象创造动作、情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学生在愉快的创造、想象过程中,身心比较放松,主体意识大大增强,潜移默化地使自己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维空间。

我发现手指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妙用,如在教授《Shapes》时,就可以让学生用手指摆出各种图形、画出各种图形,边说边摆,学生就会兴高采烈的摆来摆去、画来画去。在画图形时我又把图形与单词的发音结合起来,如triangle有三个音节,我们正好是三笔把它画完,学生边画边有节奏的把这几个单词说出来,很快就可以记住了。当他们对单词初步掌握后,就可以让他们玩我画你猜的游戏,即用手指在对方的背后画图形让对方来猜。经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逐步掌握了单词。由于是自己参与活动,再学起来、说出来时就会更加起劲,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效果自然就会更好。

英语和谐教与学 篇3

一、合作共享的和谐同学关系

新课标下的和谐课堂是以学生为本,学生的互动合作主要是通过共同讨论、辩论、合作收集资料等学习方式实现的,在合作共享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达到共识。

从形式上看,合作学习并不是旧教材的单一的小组讨论活动,而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这样几方面的特点:①尊重与欣赏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②自信与创造,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思想。③互相碰撞,加强沟通,形成共识。④互相补充、支持与配合,拓展思维。⑤在互动中理解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

(1)自主学习英语的原动力——“我要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起点,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语言特有的美感与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魅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对英语的强烈兴趣,使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我要学英语”的境界,从而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英语的原动力。

(2)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说——“我能学”。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因而其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学习的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教师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成功不分大小,只要进步了就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在师生一起分享每个学生成功与快乐的时候,让每一个孩子切实地体验到“我能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有充分的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熱情。

(3)注重英语知识与学生个人生活、个人成长的联系,巩固自主学习的成果——“学有用”。语言来源于生活,因而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要转变学生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就要让学生在“做中学”。有位名人说过:“听了就知道,看了就明白,做了才是真正懂了。”因此,教学中务必要重视实践和操作。

如在教授U1,M1,One Task 时,教师让每位学生根据指定内容设计一份通知。这一任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设计的通知语言流畅,版面设计优美。教师让优秀者向全班同学present their work (活动的目的,意图,版面设计构思等),学生完成得非常出色。

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往往教师在授课时不敢放手给学生,都是一言堂,满堂问,填鸭式的教学。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需要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学会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把微笑带给学生,把耐心留给学生,要置身于学生之中,善于激发、赏识和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在宽松亲切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学生的思想也会在朋友式的切磋中日臻完善,学生充分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温馨。

三、探究开放和谐的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研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现象,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自主探求的过程。新课标和谐课堂在创设探究式学习的情境方面已有了突破,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

如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读故事想象结局、talk show等。学生不仅可以从中感悟和体验英语,而且能够激活思维,开启心智,大胆想象,发挥创新精神。如学Unit 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 时,本人设计一场辩论会 (Beau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health or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auty)这个任务,学生积极性很高, 双方争论激烈。在学 types of sports时,模仿“幸运52”设计猜词游戏等互动活动。

(1)互动体验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作文传授知识的主体作用往往能得到较充分的体现,而学生就成了知识的受体,他们参与课堂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被无形的压抑了。因而英语课堂教学迫切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精讲,是珍惜学生时间的表现,教师只要能控制课堂,给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的规律,把绝大多数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讲,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是最好的英语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的、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他们学习的自在动机和求知欲望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2)情景体验法。引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使语言内容直观形象,从而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运用医学知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个过程既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也可以将新知识直接置于情境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更直接、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情境的原则是不束缚学生的思维范围,带有诱导学生质疑的功能,以便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科学人性和谐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体验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学生交流评议,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自信心。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研究评价方法、成绩记录方式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无论何种方式,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并应注意与家长的交流,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

总之,作为一名新课改中的教师,要努力让教材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变僵硬的知识为生活化的知识、有生命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体验学习的积极性,把实践的空间,创造的空间留给学生,鼓励他们去交流,去感知,去参与,去体验,以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2]牛丽君. 新课程标准与中学英语教师新定位 [J]. 中学外语教与学,2006.12

反思英语的教与学 篇4

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国力日强。现在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外语人才所肩负的任务已不单单是继续引进西方精髓,而且要向外国介绍中国的文化,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我国对英语的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教育的现状却不甚理想,近期也听到不少批评的声音。主要是认为现在对英语教育的投入大却产出少。投入大表现时间的投入和设施的投入,有人估计学生在课堂和课余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约占总学习时间的1/3。学校对于英语学习的硬件投入也是相当的可观,如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英语课占用得最多。但是尽管投入很大,产出却很贫瘠。大部分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学的却是“哑巴英语”,不能跟别人交流。当学生踏进社会以后,过了几年,大部分人的英语水平退回了小学水平。

从效果来看,很多人实际上白费了功夫。作为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都需要对方法进行反思。在很多人的英语学习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而一些教育者鼓吹的方法实际上也妨碍了学习者英语水平的真正提高。下面是一些笔者认为需要我们思考的方面。

一、需要反思英语教育体制

目前的英语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是为了升学考试,大学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这种教育的目标是以卷面分数为主,而不是以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主。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老师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讲习题、考试方法;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做练习题和试卷。这种“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完全感觉不到这门语言的优美性和实用性,也导致老师过分强调所谓的做题技巧和方法。学生的心思不是放在如何能运用、欣赏这门语言,而是放在设法找到一种能让他们通过考试的“方法”。这种方式造成很多学生对某些考试过分崇拜。例如很多大学生好像认为“四级”考试是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以为过了四级就会有锦绣的前程。殊不知即使过了四级,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很多过了四级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哑巴”水平,根本进行不了沟通。很多学生是以沉默的方式来学习英语,因为卷面的成绩是要靠笔做出来的,导致学生开口说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英语只看重结果,不会享受学习的过程。对一些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是苦不堪言的事,这也跟我们的应试教育有关。

二、需要反思教学方法

由于有了考试作为目标,反映在教学方式上就是英语教学过分地求“精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考试的试题非常的“精细”。例如有些词汇辨析的题目,即使是外国人也不会费心去认真寻求它们的区别。在实际生活中,不是语言学家,如果不是从事法律这方面需要对词汇认真推敲的行业的话,基本上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但是我们的教学对于这些细微的东西特别讲究。这种过分求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耗费过多的时间,“时效比”不是很高。学习语言需要大量的输入、大量的重复,才能在脑海中建立起汉英的连接。时间过多地耗在这种“精细”上面会减少信息的输入量和重复率。与之相反,我们在教学方式上更需要的是“粗放”。要有广泛的阅读、广泛的听力,广泛地说。只有这样,词汇的重复率才高,接触的句型才越多,题材更广泛,也更令学生学得有意思。教科书文章的精读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是也应该鼓励学生多读英语版的报纸杂志、时事新闻这些泛读材料。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思想:只有钻研书本,与考试有关的东西,才能保他们考试过关。英语学习者有很多考试热,例如要通过四级,就所有时间都花在四级有关的书上;要过雅思,就拼命看有关雅思的书。有些学生好像不是很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语言是触类旁通的,只要能力提高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考试,分数都会提高的。

三、需要承认“中国式”英语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过于关注“什么式”的英语。现在“美式”英语很流行。很多学生拼命模仿美式的发音。能够有纯正的发音当然是美事,但是如果将太多的时间耗在上面,但效果只有一点点的提高,那就不是很恰当了。大部分中国学生的孩童时期不是生活在英语环境里,学习英语不是一种自然的学习过程。通常在开始学习这门外语的时候,语言学习的黄金敏感期已经过去了。加上英语老师大部分都是中国人,注定了我们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有纯正外国口音,一定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发音。到了一定的年龄要纠正发音,要变得非常的纯正是相当有困难的,可以说是事倍功半的事。但是现在有的学生好像非得要练就纯正的美式发音不可,在这上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到头来可能只是几个单词发准了,但基本上还是不地道,甚至怪里怪气的。到了外国,人家一听还是亚洲式的英语口音。事实上成年人学习英语,对于发音并不需要这么挑剔,毕竟我们学习的是第二语言,目的在于交流。我们学习英语的时间有限,如果我们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完美我们的发音的话,那么用在阅读、听力、写作方面的时间必然会减少。而读、写、听、说才是我们进行沟通所需要的技能。只要我们的发音不妨碍我们的沟通,能让别人听懂,就不必太在意是美式发音还是英式发音。何不把时间用于提高我们的实际沟通能力呢?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发音不重要,而是提倡不要钻牛角尖。

四、不要太过注重“知识”

有些学生太过注重教科书的研究、语法的研究、技巧的研究。诚然,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学生必须懂得一些语言的规则,技术性的分析来帮助我们的学习。但是问题出在学生都把时间埋头在书上,死记硬背,并不能把这些规则熟练地转化成英语沟通的技能。语言的交流在大部分情形之下都需要即时的反应,如果缺乏这样一种即时的反应,那书上的研究也只是纸上谈兵。很多学生重读写、轻听说,并不主动培养即时沟通能力。很多学生不愿意开口,除了一些性格上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对于听说这一课目并不重视。因为在英语成绩里,读写占了大部分的分数,听说只占小部分。

五、英语学习不能速成

社会上很多培训的广告鼓吹“三个月能让你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学生在考试前突击等现象,都反映了有些人认为在一段时间内依靠一定的手段就可以走一条捷径,可以把一门外语练得精通。这种错误的思维使我们不能养成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很多人学了一段时间感觉不到进步就放弃了。有些人推迟学习,认为现在不用努力,以后某一段时间通过某种手段就能一下子学会。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学习英语没有捷径,只能靠持之以恒。

六、增强自学

我们上课的模式也值得改进。中国的学生都在被动地学,缺少自学的学习习惯,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学习数理化需要老师的讲解才能够弄懂,但是英语学习不一样,只要有一定的积累,就完全可以自学,毕竟大部分单词都是懂的,不懂的只是小部分,老师只要点评就足以让学生弄懂了。

中国的英语教育需要在积累知识和沟通能力上面取得平衡。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太少,还是以研究书本为主。但是有时候也出现另一种极端,太过注重形式,一堂课嘻嘻哈哈,看上去很生动,但是留在学生脑海里的东西并不多。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读书心得 篇5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英语教与学》一书,受益良多。这本书会有效地帮助外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并且了解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英语课程已经超越了外语学科本身研究的范畴,它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缩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于教育在这场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必然会落到教育之上。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关键,是培养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主要依靠。

这本书有效地帮助外语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和教学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并且了解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实践,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这本书是一部把握时代脉搏,反映英语教学改革最新发展方向的力作;它不仅告诉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教学,而且带给我们在英语教学领域更深刻的思考。

《教与学》一书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优点:

一、把握时代脉搏,体现课改精神

第一章“走进《英语课程标准》”简要分析了中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我国中小学英语大纲的发展过程,解读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引导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走进新课程。《教与学》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第四章“英语情感教学”,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代替惟智教学,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策略纳入了情感教学的目标的范畴,把学生从学习的机器中解放出来,成为充满情感的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五章“学习策略及其培养”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策略的内涵、结构、以及有助于语言习得的策略。作者认为,学习策略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性格特征,使学习行为主动和坚定,大幅度提高效率;而且“至法无法,学无定法”,任何人要想学好英语,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控。

二、标题标新立异,内容丰富新颖

本书共有十章,除“英语知识教学”(第六章)和“语言技能教学”(第七章)以外,其余各章的标题都很新颖,例如“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二章),“教学方式的转变”(第三章),“文化意识与文化教学”(第四章)和“发展性课程评价”(第九章)等等。各章节内容渗透着前沿的理念。例如,作者在第二章中指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是要改变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的局面,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第三章论述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评介了一些能反映当今英语课程理念和教改动态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和词汇法。第八章在强调英语学科跨文化教育的目标的基础上,着力探讨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第九章提倡树立人人都行的教育理念以及多一条评价标准就多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倡导积极寻求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与信息整合该书不是简单地给读者陈述一些教学理论,而是将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英语教改的理论转化为教师的课程行为,不仅扩大了教师的视野,而且为教师的实践提

供可及性、可操作的方法与策略,使教师有章可循。例如,第七章从认知心理学理论角度阐述听、说、读、写技能的教学,侧重评介了比较成熟的“口语课”与“阅读课”课型的教学模式,这对于英语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十章“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为教师发现资源、利用资源、收集信息和运用信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已经被摆在日程上,学校和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力量,教科书已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四、改革传统教法、大胆超越教材

第三章“教学方式的改变”告诉读者:教科书只是一个范例,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教师要用教科书教,要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亦步亦趋。例如,作者详细列举了十多种任务型活动的实施方法,操作性强,富有指导意义。在合作学习教学中,交往已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课堂是一个动态、生动、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作者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可以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因此,教师应当依托教材,驾驭教材,设计有助于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不同层次发展、取得成功的教学活动,实现外语教学效益最大化。

五、培养问题意识,形成反思能力。

浅析小学作文的教与学 篇6

一、让阅读帮助学生积累材料

新课标为我们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阅读有其方,写作之能力也随之增长。”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他们读得好,得其方。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对语文教材加以利用,结合语文教材本身对作文训练的特殊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其作为一种依据。对于教材中的一些优秀范文,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借鉴其中的特色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与完善。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材料,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阅读中遇到的好的句子或片段摘抄到一个专用的本子上,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二、让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唱独角戏。现在,我们要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做教学的主角,老师当导演,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写”,逐步提高教学效率。著名的教育学家赞可夫曾经这样说过:“只有学生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强化自己的教学手段,在充满趣味的诱导与精妙的点拨下,让学生写作热情充分调动起来。结合作文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片段练习,让他们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写一个或几个小片段,然后再把这些片段连起来,就很自然地组成一篇文章了,慢慢地学生就不会畏惧写作文了。另外,在进行作文的讲评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让学生通过自评自改与互评互改的方式进行,最后教师再对其进行评改。在进行评改时,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不要只是一味地批评,根据严要求、低标准的原则,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评改能力。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他们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逐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一些其他的教学器具,如挂图、多媒体计算机等来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内心的想法通过作文表达出来。

三、让观察帮助学生积累生活

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让学生写日记,可交上来的日记要么是胡编乱造,要么是抄袭的。由此可见,写日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他们不知道在日记里写什么。对于这种境况,笔者觉得,我们应该让学生放下日记,先学习观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实情感,不说假话。”我们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让他们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他们的观察为作文提供材料,并将获得的材料进行加工,经过想象,将生活变成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自己的切身体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日记就会很轻松完成了,他们不再害怕写日记,也能够写出富有情感与趣味的文章了。如教五年级的作文时,笔者给出了一个半命题作文《我学会了____》,学生可以写任何自己喜欢的内容。经过笔者的指导,学生都认真思考,展开想象,写出了一篇篇才情各异的文章。有一位学生写的是《我学会了做值日》,其中有一个片段写得很好:“第一次做值日我不知道干什么,班主任老师安排我扫地,可我在家从来没摸过笤帚,没扫过地,这可怎么办呢?我想尽一切办法,可笤帚就像个‘调皮鬼’总是不听我的使唤,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唉!真拿它没办法。”在这篇作文中,小作者真实地写出了他第一次做值日的感受,读来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在学生的家中,很多家长是不愿意让孩子干这些活的,他们都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这种伸把手的事自己做就好了。也许,对于学生来说,第一次做值日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学生的思维一下就开拓了,也有了写作的灵感,在他的笔下,生活是既细腻又真实的。

四、让点评增强学生信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作文大多是不成熟的,有很多缺点,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通过点评给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在给学生的作文打分时,笔者都是努力发现他们作文中的优点,尽量让分数往高处走。在写评语时也会圈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作文的成功之处多加表扬,通过引导,让学生更能够接受。

另外,笔者还让学生为班级出刊物,将学生的优秀作文收入在刊物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作文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对于他们来说,作文已经不是难事了。

浅谈小学英语教与学 篇7

一、创新教学模式, 实行分层教学

1. 教学对象分层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基础知识, 学习态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分层。例如, 将求知欲强, 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 对英语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编为A组;将有一定英语基础, 但学习兴趣不强, 需要教师进行跟踪指导的学生分为B组;这样一来, 教师对学生培养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了, 既方便了教师, 又使学生感到轻松, 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做法。

2. 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教学方法就是要根据不同的个体, 就行适合个体不同的分层。上文提到可以将学生分为AB两组, 对于A组学生可以要求较高, 在掌握了教材上基础知识后, 可以要求其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 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获得较大的提高;而对于B组学生来讲, 教师注意督促其掌握教材要求的基础知识, 因为这一部分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但其学习兴趣不强, 教师主要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3. 分层评价学生

分层教育模式在评价学生方面也要求教师进行分层评价。根据AB两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 进行分层评价。一张一百分的试卷, B组学生达到八十分以上, 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给予优秀的评价, 但相对B组学生, 教师对A组学生的要求就要高一些, 甚至要求其满分。

另外, 分层评价的另外一层含义教师也要重视, 即不单单重视试卷分数, 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 让试卷分数成为总成绩的一部分, 这样不仅避免考试中抄袭的现象, 也增强了基础相对较差学生的自信心, 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

4. 分层布置课后任务

对于基础较好的, 较易掌握教材内容的学生来讲, 教师可以让其完成课后任务之后, 布置一些听力、写作方面的任务, 例如可以介绍一下英国BBC电台, 美国之音等节目, 锻炼其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创造其实践中运用英语的环境;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主要让其将课堂所讲授内容尽量消化, 掌握教材要求的基础知识, 避免出现抄袭课后作业的情况。

5. 利用现代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也是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例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可以给学生播放英文电影和脱口秀等节目, 让学生领略到纯正的英国英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 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这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二、重视情境教学, 让课堂成为英语王国

随着教学生活化的鼓点越敲越响, 情境教学越来越被重视起来。英语课堂情境教学可以应用到每个教学环境, 目的只有一个:给学生创设一个英语语言环境。

1、复习导入时, 创设情境给学生热身

热身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或起复习作用, 或给新课作铺垫。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的简短对话, 如How are you?What colour is it?等等, 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

2、教授新课中,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言教学容易形成枯燥、单调的氛围。如果能在新课教学中, 抓住教学要点, 精心设计情景, 激发起学习兴趣, 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自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巩固环节, 创设情境提高效率

背单词、记句型是个比较枯燥的过程, 所以创设情境让巩固学习也在一个有趣的情景中进行就尤为重要。例如利用卡片并配乐来帮助练习句型, 学生在音乐节奏感染下听说做, 单词与句型就能脱口即出, 这比老师一味强求学生死背硬记效果要好很多。

三、用“对话”创设语言环境, 在英语环境下锻炼语言能力

1. 学生与教师进行“对话”

学生与教师间的对话主要分为课堂对话和课下对话, 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形成一个英语语言环境。课堂上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 争取与教师进行完全英语的交流;而课下师生关系较为随意, 鼓励学生用英语与教师进行口语交流, 要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 也只有具有这样的环境, 英语语言能力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2. 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

这种学习方法强调的是用英语对话, 目的是在对话中锻炼口语能力。因此,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 教师还是学生, 都要无时无刻的意识到对话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课上布置问题, 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这样的对话可以锻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练习英语表达能力。

高中英语的教与学 篇8

一、以新课程教学理念实施英语教学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 使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 使之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 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因此, 根据高中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学业发展的需求, 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运用的基础上, 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 教师正面对着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新的课程研究模式, 一个要求教师角色向广度延伸、向深度扩展的时代环境。在这个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激烈对峙的转型时期, 交织着教师的退缩、彷徨、奋进的各种心态。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教师,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改革就难以成功。但像高素质的人才只能在改革之中而不能在改革之前产生一样, 课程改革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只能在改革中造就。所以, 在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英语老师究竟如何去应对这种改革背景,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就成为新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 为学生提供听说英语的机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困难是缺少语言环境, 他们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就是英语课堂。因此,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置身于英语氛围中, 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 是英语教师应经常考虑的问题。在初中阶段, 英语教学内容比较形象, 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 教师可以根据英语课本中的会话开展学生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也可以在启迪学生兴趣上动脑筋, 创设质疑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这样, 教师不断设疑、启发、引导,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被调动起来。在新课程的要求下, 如何启发学生主动去阅读英语文章, 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便成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教师指导学生做英语阅读的过程中, 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知识点;在学生找出知识点后, 教师可以用这些知识点来创设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活学活用。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素质, 鼓励开展多种课堂和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视野, 扩大他们的眼界。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地进行英语语言交流的机会,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外的时间, 有针对性地开办一些课外活动小组,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活动, 鼓励学生唱英语歌, 使英语渗透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较困难, 教师应从语言的实际意义出发来安排语言教学形式, 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同时, 教师也应在运用语言交际中创新, 不要墨守成规。因此, 教师应该吃透新课改教材, 在教学中创设浓厚的英语交际氛围, 逐步培养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用统一。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掌握英语知识, 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面对新教材, 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 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 才能避免“穿新鞋, 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在语言环境的欠缺中不仅要崇尚“苦读”“勤教”, 更要以人为本, 对学生“乐学”的潜能大力开发。英语教学过程既要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又要重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

小学统计概率的教与学 篇9

部分中小学生会对概率统计产生某些错误概念, 概率概念高度抽象, 随机现象很难把握, 尤其是概率说理有一个特殊的问题, 那就是它有时会与因果的、逻辑的、确定性的思维形成冲突. 如, 在教“三角形任意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时, 只需作图, 并稍作推理, 学生就能接受这一事实, 但若教“抛掷一枚匀称的骰子, 掷得一点的概率为1/6”时, 教师却不能在数次或几十次实验后, 保证学生能观察到这一事实. 而且要让学生接受, 要用大数次观察的频率作为一次试验概率的估计值这一观点更非易事, 这正是造成概率概念难教难学的原因之一.

李俊博士对中小学概率统计的研究为我们制定教学策略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和深刻的启示:

分析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 比如, 每名学生的数学现实与生活经验不同, 不同文化的影响, 题目中的数据和背景, 等等, 但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习常量数学所形成的片面地、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不适应于随机变量数学的学习. 为此, 相应的概率概念的教学策略应是:

第一, 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学会辩证思维.

概率与统计和微积分等变量数学进入中小学, 彻底打破了以往常量数学长期独占天下的格局, 片面地、孤立静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习惯已完全不能适应新数学课程的学习. 学生必须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学会概率思维的同时学会辩证思维, 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比如, “比例数”是静态概念, “概率”是动态概念, 古典概率计算体现了“动”与“静”的辩证观. 例如, “静态”地看, 一颗骰子奇数点所占的比例数为3/6;“动态”地讲 , 任意掷一次出现奇点的概率为3/6. 不难看出 , 在“静态”向“随机 ”转化时 , “比例数”相应于“概率”. 然而 , 概率思维与比例推导却是基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智模式.

第二, 以具体直观教学活动把握随机性理解抽象概念, 培养学生的随机性数学意识.

数学思维活动建立在直接感知具体形式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生动的直观和活泼的想象, 概率概念教学应通过真实的活动、真实的数据和直观模拟, 让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要创造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检查、修改和更正他们对概率的信念和常发生的错误认识, 帮助学生分析和发现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 采取探究式的学习策略学习概率概念知识, 结合实验教学, 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到机会可以被量化, 大量重复试验会使频率趋于稳定, 接受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 逐步引入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关于随机性数学意识的培养,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改进教学方式. 我们应注重确定性数学与不确定数学的联系, 统计与概率的联系, 概率统计知识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实践, 使教学的视野延伸到广阔的社会中去;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 (2) 转变思维方式. 概率可以用频率近似代替, 但频率是变数, 而概率是定值, 这里有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小概率事件虽然有发生的可能性, 但概率太小, 我们就认为是不可能事件, 这又体现了可能与不可能的辩证关系. 当然, 思维方式的转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在此过程中, 应首先学会学会“返璞归真”, 即当所学的新知识在原认知结构中没有恰当的知识与之同化时, 就必须以原始的初级的思维方式重建认知结构, 以形成顺应. 其次是学会“合理利用”, 即当思维回到原始状态时, 认知结构中一些看似已没有价值的经验却是可供利用的最好的工具, 因为它已塑造了个人的数学修养, 而数学修养是从“原始”走向“文明”的催化剂. (3) 改进学习方式.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逐渐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在学习中, 一方面要不断地丰富“模式库”, 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提高创建模式的能力.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努力创建模式来解决新问题, 就能在丰富模式库的同时, 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第三, 培养模型意识和应用能力.

见于有些错误的发生常与题目中的数据和背景有关, 因此, 概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替代物来模拟同一个概率问题, 使学生认识到怎样由现实随机问题抽象出概率模型, 并能举例说明某一概率模型的若干现实原型.

总结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各种错误概念, 科学地设计实例实验, 就等于为学生搭起了脚手架, 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 才可以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如何更好地实施教学实现2001版《标准》中的要求, 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突出统计思维的特点和作用;

(2) 统计教学应通过案例来进行;

(3) 注重从数据中提取信息;

(4) 重视对概率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淡化繁杂的计算;

(5) 注重对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的理解;

(6) 注重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

高职英语教与学探讨 篇10

1.1 高职英语具有较高的运用性与适用性的特点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社会以及各大企业正在逐步的与国际接轨。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 在我国各大城市之中早已有了非常广泛的运用。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肯定会更多的用到英语这一语言工具, 努力学习且熟练掌握英语的使用会极大的促进其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英语的灵活运用主要是指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而想要学生熟练掌握这样的英语能力, 就需要我们不断探讨并完善高职英语教学的方法。

1.2 高职英语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 教育部专门颁布了相关的文件, 在文件中明确指出了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文件中提出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应当注重其实用性, 够用即可。强调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在英语使用当中的基本技能, 在真实的国际交流当中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是指, 在相关的国际业务或者平时的交流过程中, 在听说这一方面能够与他人用英语正常的交流而非机械的英语翻译。具体到英语的读写及翻译方面, 则是以能够理解并撰写对外业务的文章为教学的目标。

1.3 高职院校中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因为我国各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来自高中、职高以及中专等学校的毕业生, 并且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 其学生的整体素质也表现的越来越低。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因为成绩较低所以才选择进入高职院校, 不可否认, 这类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其中英语基础薄弱体现的更为突出也更为普遍。

2 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育还基本处在以应对过级考试为中心的阶段, 大部分的课程依旧是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教师的教学过程主要还是围绕翻译、语法以及词汇来展开, 教学模式单一, 不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英语运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忽略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重视应付考试、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重视相关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应用技能的训练, 重视深入研究、忽略了广泛的阅读, 重视词汇语法的研究、忽略其学习的数量。不仅影响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而且影响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2.2 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偏低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高考的成绩较差, 其中的英语成绩表现更不理想。新入学的学生英语高考成绩一般都处于及格线以下, 其中理科学生英语成绩的表现更为突出, 普遍要比文科学生的成绩要低。同时因为中学阶段的教学过于重视学生应付考试的能力, 仅重视学生在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学习;轻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等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之后不清楚应该怎样去更好的学习英语, 不能顺畅的朗读英语文章、听不懂英语的听力课程, 不能且不好意思和他人用英语进行沟通, 英语运用能力偏低。因此,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是现代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

2.3 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畏惧心理

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文化基础偏低的中专及职高毕业生, 其英语基础同样普遍偏低, 再加上一些学生受到高考失败的挫折, 在其心理上不同程度的都有一些自卑。他们如果不能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快速加入到新的生活与学习之中, 那么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就会很容易出现畏惧与厌恶的心理。这样的心理在新入学的学生之中普遍存在, 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着比较多的压力, 情绪一般都比较烦躁和焦虑, 其中理工生要比文科生表现的更加突出。

2.4 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方面, 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普遍偏低, 尤其是理科专业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突出。而且这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 重视考取一些职业资格或者英语等级方面的证书, 忽略了英语基础的学习, 忽略了自身英语交流等实用性方面的锻炼, 在学习英语的目标和重要性方面认识不够深刻;缺少科学的英语学习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寄希望在“捷径英语”、“速成英语”这类的短期培训上面。同时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途径主要是依靠课堂上老师的直接灌输, 学习方式单一而且只能被动接受, 缺少自我学习的能力, 严重制约了自身英语能力的提高。

3 解决高职英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3.1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的知识灌输, 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面的交流与互动。整个的上课过程中, 教师一直在讲、学生一直在听, 学生根本没有机会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同样也没有消化知识的时间, 只能被动的接收教师所讲的内容, 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1)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针对英语的学习内容设置相应的交流情景, 在真实模拟的情景教学过程中将学术讲座、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讨论相互结合, 实现教、学、练的整体化效果, 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教师教学的热情, 进而提高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

(2) 开展网络教学。

充分利用学校里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 通过在多媒体教室或者学校机房开展网络教学, 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平台和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课程中的信息量和趣味性。

(3) 开展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将整堂课程的学习目标细分为多个容易完成的小目标, 并将这些具体的小目标作为任务分配给学生去逐步的完成, 进而实现本节课程的整体目标。

(4) 因材施教。

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和以后工作的岗位, 分析其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具体的交流问题, 以具体项目或工作任务为导向, 来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活动。

3.2 英语教学要和专业课程相互结合

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社会上需求量最大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但是现阶段其培养出来的人才英语能力普遍较差, 不是只记住一些专业性的英语词汇就是只懂一些基本的英语运用。相关调查资料表明, 现在用人单位稀缺的是既能灵活运用英语沟通又懂专业词汇和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所以,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做以下调整:

(1) 设置专业英语选修课程。

学校在开设公共英语的基础之上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设置关于经贸、管理、文秘、财会等专业方面的英语选修课程。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英语的同时掌握本专业的英语能力, 从而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 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培养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

要搞好英语教学和专业课程的相互结合, 培养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是主要前提。因为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激发现有英语教师的潜力, 通过参加培训和相互探讨等方式, 让他们在短期内掌握某一个专业的英语知识;还要在专业教师队伍中挑选一些英语水平比较高的, 让其开展本专业的英语教学活动。

(3) 对学校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近年来单纯以成绩高低来作为考核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因为成绩动机只能短期促进学生的学习, 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 学校不应当单一的将考试成绩视作考核目标。应当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应当参与到评价中来, 不仅需要评价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还需要评价学生英语运用的技巧和创新等方面;不仅在期末做评价, 还要在学习过程当中进行阶段性的评价。进而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4 结语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应当由以往知识的单方面传授转变为学习方法与学习观念的引导,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只要肯学就能学好英语,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建立特色化的英语教学模式, 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庆红.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 :183-184.

[2]王婷.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8) :102-103.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0) .

谈谈技校英语的教与学 篇11

随着国内外企业对外对内交流的扩大与延伸,在各类企业中,能直接用英语对话的技术工人更是受到热捧。因此,技工学校在训练学生各项技能的同时,更不能放松对学生的英语教育。

一、技校学生英语水平的现状分析

技工学校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读技校只能当工人,继续升学是没有希望的,所以凡是报考技校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比较差,许多学生英语成绩更是惨不忍睹,尤其在语音、词汇、语法和主观因素等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

语音、词汇方面。英语中共有48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而字母只有26个。同一个字母或字母组合可以读不同的音,不同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却可以读相同的音,这方面的知识我们称之为语音知识。我们技校录取进来的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即使之前中学老师教过,也大多忘在脑后,这就给英语的最初学习造成了障碍。语音知识缺乏势必会给拼读单词造成极大的困难。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根本,语音知识是掌握词汇的基础,而足够的词汇量又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

语法方面。事实上,技校阶段的英语语法学习主要是对中学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但是由于学生在初中没有好好学,语音知识缺乏,词汇量又少,这就影响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哪怕是最简单的句子,因为单词不认识也是举步维艰。这是阻碍技校英语教学的又一个因素。

主观因素方面。有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学英语是个慢工细活,三年的初中英语基础没有打好,要想在技校学好英语是更不可能了。再加上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也都认为,来技校就是为学门技术,找个好工作,将来有口饭吃。毕业以后就是一线的生产工人,学不学英语无所谓。所以,技校的英语教学中已经没有那种“我要学”的现象,“要我学”的现象却非常普遍,这更加使技校的英语教学雪上加霜。

二、如何进行技校生的英语教学

虽然技校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很不乐观,但是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和发现,总是可以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与兴趣培养为先。笔者通过与多届学生交流了解到,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某学科,是因为与之前的任课老师有点“纠结”,比如说太过于严厉或者其他特殊的原因让学生“厌屋及乌”。所以要想让学生们学好某门课就得先让学生喜欢老师,从而更愿意接受该老师上的课。在学生心里,亦师亦友是好教师的重要特征。技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可能会经常受到来自外界和自己内在的歧视。因此,作为技校的老师,要多去关注这种感受,理解这种感受并弥补这种感受的缺失。当然这要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因材施教。从目前社会的形式来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将是技工院校的发展重心,所以在技校,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会日益凸显。鉴于技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比较薄弱,要想让他们真正地学到英语,笔者认为不妨分阶段从头开始,也就是说从最基本的语音知识开始学习。第一阶段我们要以语音为重点,教会学生48个音素,拼读规则,利用小学学习的拼音知识来对比教学。语音知识初学时,因为和拼音相似的缘故,学生会读得有滋有味,但接下来会比较枯燥,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强调模仿原则。英文大师林语堂先生就曾说过,语言一定要经过模仿过程,从语音到语调,甚至表情动作,这种身临其境的体会符合我们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

第二阶段是基础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技校生英语的词汇量少得可怜,在校的学习时间又有限,他们已不可能通过学习课文来慢慢地积累单词。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把词汇“灌”给学生,在“灌”的时候要注意运用第一阶段学过的语音知识,教给学生记单词的方法,当然这种“灌”并不是瞎“灌”,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小活动、小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基本句型还是要学的,最好能配合贴近生产生活的场景,用最简单、最实用的语句表达。

第三阶段是综合练习。通过前二个阶段的学习,学生们有了语音、基本句型方面的知识,也积累了词汇量,这些都为进行系统的语法教学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阶段应用已有的知识来解读文章中的问题。经过这样的练习,英语各方面的知识在一定时间内能得以重复多次,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便更深刻。

三、对技校英语教师的能力要求

无论是情感和兴趣的培养,还是因材施教都对实施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校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至少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能力。

思想品德的教育能力。教学不仅只是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塑造灵魂、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与意义;其次,要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譬如教师在教学生礼貌用语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胆、准确地应用这些礼貌用语进行交流。为人师表,教师本身举止端庄,言谈礼貌,那么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能力。技校学生在有些人看来是个强悍的群体,因为一提到技校,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学生整天无所事事地打架斗殴。殊不知,技校的学生更是个脆弱的群体。他们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到对做任何事情没有兴趣。这中间最大的问题就是自信心的缺失。作为技校的老师要时时处处捕捉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正确表达,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老师,我们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戴炜栋.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杨自俭.关于外语教育的几个问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浅谈小学英语的教与学 篇12

一、让兴趣引领学习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 是做一切事情的动力, 它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调节作用, 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推动作用。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可事半功倍。

1. 图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每一课都有许多插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教材内容, 把不熟悉的, 抽象的单词用图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学“m an—m en, wom an—wom en, child—children”时, 给学生以直观的图片, 就很容易记住这些词的单复数了。

2. 情境, 提升兴趣。

刚学英语的小学生, 往往对英语抱有极大的兴趣。在教学中, 抓住这一心理特点, 多创设英语情境, 提升他们的英语的兴趣。比如:在学衣服一类的单词时, 如dress, shirt, skirt, blouse, pants, shorts, scarf, gloves, 我设计了服装表演这一环节, 在服装上标相应的单词, 学生们在边看边说边玩的过程中, 就记住了这些单词, 何乐而不为呢?

3. 竞争手段, 加深兴趣。

小学生有“好胜”的特点, 任何带有竞争性质的语言游戏都会使他们精神振奋, 跃跃欲试。在课堂上可以发问, 让学生抢答, 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达到很好的课堂效果。还可以在做游戏时, 教师与学生共同比赛, 这样既渲染了课堂气氛, 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同时, 也加深了对所学的内容的理解。

二、学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很容易被表面的东西所吸引。比如:学水果一类的单词时, 要尽可能地准备各类水果, 适时可以让他们尝尝好吃的水果, 这样, 绝对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 也能很好的区别各类水果的单词。再如, 在教学“H e is a boy”, “She is a girl”时, 把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叫到讲台上, 让学生面对着实实在在的人, 学生会觉得有意思, 所以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 句中的he和she也就很容易记住了, 会正确使用了。

三、学英语要做到多听, 多说, 多记

1. 上课专心听教师、同学读英语单词或句子, 在课下多听录音或英语广播。

刚开始, 可能听不懂或听的不顺畅, 时间长了, 可能就像听汉语一样顺利了。

2. 多说的问题, 也好解决。

日常用语, 同学们几乎天天都用, 对他们也感兴趣, 很想知道这些话用英语怎么说。如“早上好”, 教师念几次, 学生很快就会读了, 并且鼓励学生要多用多说。还可以让学生说简单的对话, 可以让各个小组边演边说, 也可以让学生轮流当学习委员, 说“Stand up”和“Sitdown”, 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体态要大大方方, 及时用不同的形式夸奖和表扬。肯定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3. 多记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要把所学知识牢牢地记在脑中, 当有用的时候把它再现出来。

比如:熟记单词随时可以用到, 识记重点句型在写作时能用到。同时, 在用英语相互交流时也能对答如流。这样, 就会使同学们感到学英语容易又有趣。

四、学会复习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复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最好方法。遗忘是心理活动的普遍现象, 遗忘曲线告诉我们, 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为了防止遗忘就要定期循环复习, 而不要在忘记之后再重新记忆。在时间间隔上, 采用先短后长的形式, 如: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 复习后做练习, 然后隔一、两天复习, 再隔一、二周复习, 最后再隔一个月复习, 期中期末总复习。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知识效果非常好。

五、重视师生交流, 培养师生感情

成语“爱屋及乌”告诉我们, 情感具有迁移功能。而“亲其师, 信其道”更明确指出,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小学生的情感迁移尤为强烈。教师与学生感情默契, 就奠定了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要讲究方式。即使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差错和困难, 也不要批评和指责, 要尽量说清他们错误的原因, 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鼓足他们的勇气, 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 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认真学习新课标, 仔细钻研教材, 让我们的每节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我们要不断研究, 不断探索, 尽力为学生创建一个想说、会说、爱说的平台, 让他们真正感觉到“Learn English, it's fun, it's easy。”

摘要:“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本文通过对小学英语新课标的不断学习及经验, 谈点浅薄的见解。

上一篇:全国环境监测下一篇:注水开发储层非均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