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系统(共10篇)
词义系统 篇1
“玄”词义有很多, 《汉语大字典》收“玄”收义项16条。而“玄”在《现代汉语词典》只收3条义项, 表明“玄”在古代典籍中还有很多其它意思。那么, 我们在阅读古代文献时如何领会掌握这些意思?“玄”的这些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有必要对“玄”词义系统加以探讨, 梳理其引申脉络, 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玄”的词义, 甚至还可以为词典义项的设置提供点参考, 为字典、词典释义的修订工作提供点依据。
一、“玄”探源
“传统训诂学是把本义作为引申的出发点的。引申是一种有规律的词义运动, 词义从一点 (本义) 出发, 沿着它的特点所决定的方向, 按照各民族的习惯, 不断产生新义或派生新词, 从而构成有系统的义列, 这就是词义引申的基本表现”。[1]P109可以看出, 要探讨某个词词义的引申, 就要对其进行溯源, 因为词的源头决定了其意义引申的方向。
《说文解字》注:“玄, 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凡玄之属皆从之玄。, 古文玄。”许慎对“玄”的解释, 只是取自文献中的常用意而已, 与“玄”的字形所显示的意义出入很大, 也就是没有揭示“玄”的本义。“玄”的本义, 诸家对其阐释也各不相同。
林义光在《文源》卷三中写道:“说文云:‘, 玄, 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按古作, 象丝形, 本义为悬。释名云:玄, 悬也。如悬物在上也。悬之义为虗, 故引申为玄妙空虗之外。色黯然而幽, 故引申为黝黑。《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悬不发玄之借字, 亦空虗幽黑之义也。说文云:小也, 象子初生之形, 按与子初生不类, 古玄字, 凡幺麽字疑本借幽为之, 省作幺, 遂与同玄相混。”[2]P325
周谷城在《古史零证·古代对天地的认识》中说:“我们若把玄字解成悬字, 则形音义三方面很畅通。就形来讲, 就是悬起的东西, 其实若以子为树上新结果子, 那就很像了, 不独如此, 而且小的意义、悬的意义都齐涌现出来, 至于大概是果子上面覆着的两片树叶, 就是果子悬掛之外, 两者合起来就成了。玄字的悬义最初大概是从果子悬在树上的悬义来的, 后来引申, 凡悬都用玄来表达, 再变音来讲, 玄与悬完全相同, 声与韵都一致。更就义来讲, 玄就是悬字, 《释名》中释天释亲都保存了这个意义:天谓之玄, 意思就是有物悬在上面, 玄孙谓之悬, 意思就是说上悬于高祖, 本身排在最下。”[2]P325
李孝定《金文诂林读后记》卷四记载:“玄字金文作, 与玄字无别。玄字许君说解支离, 因不可信。周谷城从林义光说, 谓玄是悬之本字, 实为无据。悬从糸从倒首会意, 即悬之本字。之为玄, 似以假借说之为优也。周氏又谓许君幺下说解‘象子初生之形’之‘子’, 为果子, 说尤新异, 果子未闻有但称‘子’者, 且舍葫芦外, 实无他果以当之也。”[2]P326
综合诸家阐释, 各有合理之处, 亦有不足之处。关于“玄”本义究竟是什么?为了与“玄”各义项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采用陆宗达、王宁的说法, 即:“玄, 《说文》:幽远也。古文作。刘熙《释名》说:‘天谓之玄, 玄, 悬也。如悬物在上也, 这个声训解决了玄的词义来源, 是很有价值的。‘玄’在金文、甲骨文中都像一股倒悬的丝线。”[1]P145“玄”甲骨文字形为, 的确像一股丝线。以此, 我们可以知道“玄”本义就是“悬丝”。
二、“玄”词义引申
“玄”本义为“悬丝”, 以此引申开来, 就有悬挂、高挂之义。如汉班固《终南山赋》:“傍吐飞濑, 上挺修竹;玄泉落落, 密阴沉沉。”章樵注:“玄泉, 瀑布泉也。”唐孟郊《送草书献上入归庐山》:“手中飞黑电, 象外泻玄泉。”再如《文选·张衡〈东京赋〉》:“左瞰阳谷, 右睨玄圃。”李善注:“《淮南子》曰:‘悬圃在昆仑阊阖之中。’玄与悬古字通。”
悬挂、高挂必须处于高处, 高高在上, 这样“玄”又引申为“天”, 因为“天”是高高在上的, 是至高无上的。如《管子·幻官》:“六会诸侯, 令曰:‘以尔壤生物共玄官, 请四辅, 将以礼上帝。’”尹知章注:玄官主礼, 天之官也。”《淮南子·览冥训》:“日行月动, 星耀而玄运。”高诱注:“玄, 天也;运, 行也。”《楚辞·招魂》:“青骊结驷兮齐千乘, 悬火延起玄顔烝。”王逸注:“玄, 天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祈福乎上玄, 思所以为虔。”薛综注:“玄, 天也。”
“天”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 也是非常伟大的。从“天”又引申出“大”之意, 又从甲骨文来看, “天”和“大”都是从一正面人形分化出来的, “天”甲骨文为, “大”甲骨文为, 都像一正面人形, 只是“天”突出了头部, 本义为头顶之义, 《说文》中注:“天, 颠也, 到高无上。”“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故大象人形。”上古以人为大, 因为人是万物之灵, 所以古人为了表达这一概念, 就将一个四肢展开的人形来表示“大”字。可以说“天”和“大”有共同语源。如隋许善心《神雀颂》:“功玄不器, 道要无名。”唐张说《述圣颂序》:“德厚者施溥, 功玄者应速。”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蹈炎飇而不灼, 蹑玄波而轻步。”《云笈七籤》卷九八:“玄波振沧涛, 洪津鼓萬流。”
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 将天空分成东、北、西、南区域, 称东方为苍龙象, 南方为朱雀象, 西方为白虎象, 北方为玄武象。后来用“玄武”专指北方, 进而“玄”有北方之意。如《庄子·大宗师》中:“夫道, 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日月得之, 终古不息;堪坏得之, 以袭昆仑;冯夷得之, 以游大川;肩吾得之, 以处大山;黄帝得之, 以登云天;颛顼得之, 以处玄宫。”陆明德释文:“玄宫, 北方之宫也。”《淮南子·天文》:“北方曰玄天。”《管子·幼官》:“非玄帝之命。”尹知章注:“玄帝, 北方之神。”
悬挂在高处, 如果从时空来看, 就有“远”之意, 那么“玄”又有“远”的意思。如《庄子·天地》:“玄古之君天下, 无为也, 天德而已矣。”成玄英疏:“玄, 远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睿哲玄覧。”李善注引《广雅》:“玄, 远也。”《汉书·叙传上》:“系高顼之玄胄兮, 氏中叶之炳灵。”王先谦补注引王先慎曰:“系, 本也;玄, 远也。言本高顼之远胄也。”
另一方面, 悬挂在高处, 如果从空间距离纵向来看, 那就有“深、厚”之意了。如《楚辞·九章·惜往日》:“临沅湘之玄渊兮, 遂自忍而沈流。”《后汉书·张衡伟赞》:“不有玄虑, 孰能昭晣?”李贤注:“玄, 犹深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海若游于玄渚, 鲸鱼失流而蹉跎。”吕延济注:“玄渚, 池之深也。”《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胡地玄冰, 边土惨裂。”刘良注:“冰厚故色玄。”
“深”之意又从三个方面进行引申, 一方面从光亮方面来看, 深之物都是亮度不够, 一般比较暗, 从而引申出“幽暗”之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天为玄。”王冰注:“玄, 谓玄冥, 言天色高远, 尚未明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虚深玄。”王冰注:“玄, 言高远而黯黑也。”
“幽暗”之物由于光线不够, 看起来就可能模糊, 甚至黑乎乎的, 这样就由“幽暗”引申出“赤黑色”之义, 许慎《说文》中就取了此意。后来又泛指“黑色”, 如《诗·豳风·七月》:“载玄载黄, 我朱也阳。”毛传:“玄, 黑而有赤也。”《书·禹贡》:“厥篚玄纖缟。”《广雅·释器》:“玄, 黑也。”《书·汤诰》:“敢用玄牲, 敢昭告于上天神后, 请罪有夏。”孔颖达疏:“夏家尚黑, 于时未变夏礼, 故不用白也。”《楚辞》:“拔搴玄芝兮, 列树芋荷。”王逸注:“玄芝, 神草也。”洪兴祖补注:“《本草》:黑芝, 一名玄芝。”《文选·宋玉〈高唐赋〉》:“必先齐戒, 差时择日, 简舆玄服。”李善注:“冬王水, 水色黑, 故衣黑服。”
另一方面, 从听觉方面来讲, 深远之物听起来比较幽静, 从而“玄”又有寂静、清静之意。如《广韵·先韵》:“玄, 寂也。”《淮南子·主術》:“天道玄默, 无容无则。”《后汉书·冯衍传下》:“大老聃之贵玄。”李贤注:“玄者, 幽寂之谓也。”《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玄晏先生曰。”李善注:“玄, 静也。”
再一方面, 从“深”可引申出深奥、神妙之意。如:《老子》:“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玉篇·玄部》:“玄, 妙也。”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向常侍》:“探道好渊玄, 观书鄙章句。”《后汉书·崔骃传》:“协準矱之贞度兮, 同断金之玄策。”李贤注:“玄策犹妙策也。”韩愈《进学篇》:“记事者必提其要, 纂言者必钩其玄。”
神妙、深奥难懂的东西, 人们看来往往是奇特、玄虚的。如杨朔《三千里江山》十三:“这个人长得样样都大, 大的真玄。走到什么地方一站, 像座影壁。”我们经常说“这话靠不住, 有点玄。”这个“玄”就是玄虚的意思。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清楚地描绘“玄”的词义引申系统图:
摘要:“玄”词义有很多, 《汉语大字典》收“玄”义项16条, 说明“玄”的词义是不断引申出来的, 为了理解“玄”的意义, 我们就要了解其词义引申脉络。本文主要描绘“玄”词义引申系统图。
关键词:“玄”,词义引申,词义引申系统图
参考文献
[1]陆宗达, 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4.
[2]李圃等.古文字诂林 (第四册)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3]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6.
[4]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 1988.
[5]宗福邦主编.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收馆, 2004.
“马 虎”词义考 篇2
关键词:马虎麻胡模糊
“马虎”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常用的词。《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又作“马糊”。《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①草率、疏忽大意;②勉强、将就。所引几例均是现代汉语用例,未见古代汉语用例,可见“马虎”一词至少在表示这两个语义的时候是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从“马虎”一词的词义来看,“马虎”与现实生活中的“马”和“虎”显然是无关联的。“马虎”作为一个记音词,其“草率、疏忽大意”义到底从何而来?本文试考察“马虎”一词词义的来源。
一、“马虎”与“麻胡”
“马虎”之“草率、疏忽大意”义是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在“马虎”之前承担这一语义的应该是“麻胡”一词。“马虎”的本字应为“麻胡”。
“麻胡”一词在隋代已经出现,多指当时的人们用来恐吓小孩子的说辞,“麻胡”指凶恶的人。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下“非麻胡”:俗怖婴儿曰“麻胡来”。不知其源者,以为多髯之神而脸刺者,非也。隋将军麻祜,性酷虐,煬帝令开汴河,威稜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曰:“麻祜来!”稚童语不正,转“祜”为“胡”。而关于这凶恶的人到底是谁,说法却很多,有的认为是隋将军麻祜,有的认为是胡人麻秋,甚至还有文献记载“麻胡”是恶鬼的名字,莫衷一是。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芸》卷六:怖小儿之麻胡,前有秋,后有祜,又有刘胡及鬼,俱曰麻胡,凡四见。
清·翟颢《通俗编》卷三十四《状貌》篇中提到的“麻胡”表述很详细,不仅收录了《资暇集》《朝野佥载》《大业拾遗记》中有关“麻胡”的记载,并且认为有关麻胡的传说“数说各殊,未定孰是。今但以形状丑驳、视不分明曰麻胡,而转胡音若呼。”可见,“麻胡”到底指的谁或指的什么已无确切说法,“但以形状丑驳、视不分明曰麻胡”,“麻胡”已带有“模糊、不确定”之义。
清代以至近代,“麻胡”一词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一个记音词。“麻胡”也写作“麻糊”,并且还有重叠形式“麻麻糊糊”。
1834年出版的《正因撮要·卷三·叠字》中有“清清楚楚、麻麻糊糊”两个反义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2回:“还有那六十万,值得了多少?麻麻糊糊拿了出来,好歹顾全个大局。”第104回:“我一向倒是吗吗糊糊的过了,你们越闹越不成话了!奴才跨到主子头上去了!”
朱自清《古诗一首》:“这两句从文义上看,只是说麻麻糊糊办完了公事,上快阁看晚晴去了。”
从以上文献材料我们明显可以看到“麻胡”的“不确定、不清楚、草率、疏忽大意”之义。《现代汉语词典》既未收“麻胡”条,也未收“麻麻糊糊”条,取而代之的是“马虎”及“马马虎虎”。
至于为什么“马虎”会取代“麻胡”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存留下来,刘瑞明在《“马”与“狗”的谐音示虚趣难词》中认为,“马虎”与“麻胡”之间是隐实示虚、设难成趣造词(所谓隐实示虚、设难成趣造词,就是有意隐蔽词中的真实理据,而用谐音的办法代写成与词义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用字,词义理解的困难换得了才智妙趣的艺术欣赏性。)古语“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麻胡”平实无文,“马虎”趣难有文,生命力强,通行全国。笔者认为其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况且既然都是记音词,词语的意义与构成词语的词素意义没有联系,人们自然会选择比较常见易记的字来记录,在这一点上,“马虎”也较“麻胡”有优势。
二、麻胡与模糊
从上述材料来看,“麻胡”最初确实承担着“凶恶的人”的意义。其模糊性是由于所指的不确定性,其“模糊”义是引申出来的。真正承担着“不分明、不清楚”义的“模糊”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是这样的:
唐·崔珏《道林寺》诗: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
唐·杜甫《戏作花卿歌》: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二:绍兴间,曾天隐作中书舍人。曾亦贤者,然尝为蔡京引用。后修《哲宗实录》成,太上赵丞相要就褒赏修《实录》官,制辞上说破前后是非。曾以蔡之故,常主那一边,及行词只模糊。
《汉语大词典》:“模糊”又作“模胡”。
宋·胡宏《五峰集》卷二《与彪德美》:须是指摘分明说出,难为模糊说也。又《与谈子立》:见处要有领会,不可泛滥。要极分明,不可模糊,直到穷神知化处,然后为是耳。
从文獻中可以看出“模糊”与“模胡”为记音词,皆有“不分明、不清楚”义。由“不分明、不清楚”义引申出“草率、马虎”义:
明·朱棣《普济方》卷八十三《坤壬》:呕而发热用柴胡,此证多由胃气虚。怫郁诸经并表里,良医审视莫模糊。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自被严诏,终全大节,非特误国偷生之辈,不足供其奴隶,即仓猝遇寇,模糊捐生,幸厕忠义之林者,亦岂足比拟百一哉。
鲁迅《藤野先生》: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汉语大词典》中“模糊”有三个义项:①不分明、不清楚;②谓草率、马虎;③使模糊。仅从上述文献材料来看,“模糊”的第一个义项在隋唐时期已经出现,第二个义项至晚在明代就己出现。第三义项从第一个义项发展而来,有现代汉语用例:不要模糊了双眼。而“麻胡”作为表示“模糊”的“不清楚、不确定、草率”之义到了清代才出现。后来,“马虎”取代了“麻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模糊”又作“模胡”,有两个义项:①不分明、不清楚。②动词 使模糊。“马虎”指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与《汉语大词典》相比,“模糊”没有了“草率、马虎”义。这一意义仅由“马虎”来承担。由此我们可推论,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马虎”(本字“麻胡”)已将“模糊”的“草率、马虎”义分离出来,不再表示“不分明、不清楚”义。而“模糊”仅表示“不分明、不清楚、使模糊”义,不再表示“草率、敷衍”义。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实际使用情况也的确如此。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最初“模糊”承担着“不清楚、不分明”和“草率、敷衍、疏忽大意”的语义。而“麻胡”一词出现以后由于其所指的不确定性,慢慢也有了“模糊”一词的词义。从语音上来看,二者的语音关系也很密切,语音的相似性也是其可以承担“模糊”一词词义的重要原因。现代汉语中,“模糊”语义范围缩小只表示“不清楚、不明白、使模糊”义。“麻胡”则演变为“马虎”,用来表示“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义。
参考文献:
[1]刘瑞明.“马”与“狗”的谐音示虚趣难词[J].宁夏大学学报,2002,(2).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3]吴庆峰.“麻胡”讨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3,(3).
[4]徐时仪.“马虎”探源[J].语文研究,2005,(3).
[5]徐中舒.汉语大字典(八卷本)[M].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1990.
[6]杨冰梅.《莱州方言志》中“马虎”一词来历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王明月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315211)
词义系统 篇3
1.1汉语词义系统理论。
汉语词义系统理论, 是指词义是成系统的。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引申义和引申义是互相联系的, 它们构成词义系统。
1.2汉语词义系统理论应用的前提。
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只适用于探求词的本义。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 有时我们需要探求词的引申义。我们要利用汉语词义系统理论解决实词教学的问题。利用这一理论的 前提是, 我们要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探求词的本义, 因为词的引申是以词的本义为起点的。而且词的本义决定了词引申的方向。 二是沿着引申的一个或几个方向, 整理引申的系统。
2.汉语词义系统理论在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在中学文言文中, 新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 有一部分实词出现了直接与字形切合的本义, 我们可以把本义作为利用汉语词义系统理论教学的起点。也有一部分实词没有出现本义, 但是出现了引申义, 可以把引申义作为利用汉语词义系统教学的起点。还有一部分实词, 可以引进它的本义或引进它的今义, 把引进的本义和今义作为利用汉语词义系统理论教学的起点。
汉语词义系统理论的运用, 需要学生积累的词义相当丰富。然后, 利用这一方法。让学生理解一个词的本义, 进而理解这个词的引申义。或者让学生理解一个词的引申义, 进而掌握这个词的其他引申义。所以, 这一方法的运用, 在高中二年级或三年级比较合适。
2.1利用已学的本义或相关引申义进行新的词义教学。
2.1.1本义见于中学文言文, 利用本义实施引申义教学。
倍:《说文》:“倍, 反也。从人, 咅声。”段玉裁注:“以反者覆也, 覆之则有二面, 故二之曰倍。”
(1) 本义为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翻译:希望您具体地跟项王说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 )
上老老而民兴孝, 上长长而民兴弟, 上恤孤而民不倍。 (《大学》。翻译:在上位的人扶养老人而百姓兴起孝敬之风, 在上位的人尊敬兄长而百姓兴起尊敬兄长之风, 在上位的抚恤失父的孩子而百姓不违背统治者。 )
(2) 引申义“增加跟原数相等的数”。《正字通·人部》则认为“物财人事加等曰倍”。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珠翠罗绮溢目, 车马塞途,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观潮》。翻译: 在岸边十余里间, 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许多车马使交通堵塞, 这一带的物价突然比平时高出许多倍, 在江边, 租赁看棚的人非常多, 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
(3) 引申义“越发、更加”。增加跟原来的数相等的数就更多了, 由“增加跟原数相等的数”引申为“越发, 更加”。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观刈麦》。翻译:农民家里很少有空闲的时间, 五月里人们更加忙碌。 )
2.1.2相关引申义见于中学文言文 , 利用相关引申义实施新的词义教学。
安:在中学文言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安”的本义, 但是出现了“安”的引申义“安定、安全、平安”等意义。我们可以把“安”的这一引申义当做起点实施新的词义教学。
(1) 安定、安全、平安。此为“安”的引申义。
兹安然无恙, 非神灵慑服, 安能得此? (《麻叶洞天》。翻译: 现在平安无事, 如果不是神灵慑服, 怎么能够这样。 )
(2) 稳、安稳。“安定”就意味着不用到处迁徙。引申出“稳定”。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广的房子, 来庇佑天下的百姓, 让他们都高高兴兴, 风吹不动雨打不动, 像山一样安稳。 )
(3) 安适、安逸。能安定下来 , 安稳地居于某处 , 就是“安适”“安逸”的。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翻译: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臣, 外部没有敌国外患, 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 人们才会明白,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 而安逸享乐必将导致灭亡。 )
(4) 代词, 表疑问, 相当于“什么”“什么地方”“哪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翻译:旌旗遮蔽天空, 他面对长江斟酒, 横握长矛赋诗, 本来是一代英雄, 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5) 副词 , 表疑问 ,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 ” (《鸿门宴》。翻译:沛公说:“你怎么与项伯有交情? ”)
2.2本义没 有 见 于 中 学 文 言 文 , 先 引 入 本 义 再 实施新的 词 义教学。
在中学文言文中, 虽然没有出现文言实词的本义, 但是可以引进它的本义, 把本义当做起点, 实施新的词义教学。例如:
堪:《说文》:“堪, 地突也, 从土, 甚声。”本义“地面突起处”。
(1) 引申义“胜任, 能承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土部》: “堪, 言地高处无不胜任也……”引申之, 凡胜任皆曰堪。
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翻译:我不能胜任你们的使唤, 白白留着, 也没有用处。 )
(2) 引申义“经得起、受得起”。 能胜任的就经得起 , 受得住。由“胜任、能承担”引申出“经得起、受得起”。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翻译: 自古以来多情之人都为离别而感伤, 哪里能够忍受在这清秋时节分别。 )
(3) 引申义“可、能、可以”。由“胜任、能承担”引申出“可、能、可以”。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 (《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翻译:不要说鲈鱼美味, 秋风吹尽了, 季鹰回乡享福了吗? )
摘要:本文分析了汉语词义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前提, 并举例阐述了汉语词义系统理论在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中的应用。
“牺牲”的词义演变 篇4
关键词:牺牲 词义 演变
“牺牲”的古今差异较大,从古代表示“供祭祀时用的牲畜”义,演变到今天的“舍弃、放弃”和“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义,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本文将尝试探讨其历史演变情况。
一、“牺”和“牲”的本义及词义演变
犧,简化字作牺。《说文·牛部》:“犧,宗廟之牲也。”本义为古时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而不杂的牲畜。《诗经·鲁颂·閟宫》:“皇祖后稷,享以骍牺。”陆德明《音义》:“骍,赤色也。牺,纯毛牲。”《左传·昭公十三年》:“晋礼主盟,惧有不治,奉承齐牺。”杜预注:“齐盟之牺牲。”
牲,《说文·牛部》:“牲,牛完全。”本义指古代祭祀用的全牛。引申泛指祭祀用的家畜,包括牛、羊、豕、马、犬、鸡等。《诗经·大雅·云汉》:“靡神不举,靡爱斯牲。”程俊英等注:“牲,牺牲,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特指祭祀用的牛、羊、豕三牲。《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孔颖达正义曰:“牲谓三牲,牛、羊、豕也。牺者,牲之纯色也。”
“牺”和“牲”都有“供祭祀时用的牲畜”义,故能同义并列构成双音词“牺牲”。
二、“牺牲”的成词及词义演变
随着词义的发展,“牺”“牲”二字在“宗庙祭祀用的牲畜”义上有了共同点,二者同义联合且凝固成一个双音节词,用来指“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牺牲”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末期。
(1)凡祭祀,共其牺牲。(《周礼·地官·牧人》)
(2)使太宰以祝、史帅狸姓,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国语·周语上》)
(3)幽者禁也,谓禁止其以牛羊牺牲供春享秋尝之用也。(《管子·轻重九—山至数》)
(4)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牺牲”的此义位在之后历代的各类文献典籍中都有所使用,举例如下:
(5)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东郊,修除祠位,币祷鬼神,牺牲用牡。(刘安《淮南子·则时训》)
(6)春,诏曰:“朕获执牺牲圭币圭币以事上帝宗庙,十四年于今。历日弥长,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班固《汉书·文帝纪》)
(7)臣松之按:魏郊祀奏中,尚书卢毓议祀厉殃事云:“具牺牲祭器,如前后师出告郊之礼。”(裴松之《三国志· 魏书·文帝纪》)
(8)汤问曰:何为不祀?称无以供祠祭。遗葛伯,葛伯又不祀。汤又问之,曰:无以供牺牲。(北朝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三》)
(9)玉帛牺牲申敬享,金丝戚羽盛音容。庶俾亿龄禔景福,长欣万宇洽时邕。(《全唐诗·第十卷》)
(10)季秋休百工,人皆入室,具衣裘;举五谷之要,合秩刍,养牺牲;此二句季夏,非是季秋。(《柳宗元集·卷三》)
(11)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卷十四盡心章句下》
(12)金声鸣清庙钟,玉振响明堂磬,血食列俎豆牺牲。(《全元杂剧·郑光祖·辅思乡王周公摄政》)
(13)到次日,夫人将醮坛上牺牲诸品,分送三位同僚,这个叫做“散福”。(冯梦龙 《醒世恒言·第二十六卷 》
(14)公曰:“诰志无荒,以会民义,斋戒必敬,会时必节,牺牲必全,齐盛必洁,上下禋祀,外内无失节,其可以省怨远灾乎?”(《孔子集语》)
“牺牲”一词“供祭祀时用的牲畜”这一义位出现时期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成为其核心义位,之后在历代文献中出现的次数逐渐增加,一直沿用至清代。但从清代晚期开始,这一义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就渐渐减少,到了现代汉语中,“牺牲”一词的该义位已经消亡。
按照思维的发展和词义相近引申的规律,“牺牲”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由表示“供祭祀时用的牲畜”义引申出“盟誓、宴享时用的牲畜”义,但这个义位不常见。如:
(15)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国语·鲁语上》)
(16)取牺牲以充庖厨,以食天下,故号曰庖牺氏。(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17)晋礼主盟,(依先王先公旧礼侯盟)惧有不治。奉承齐牺(齐盟之牺牲)而布诸君求终事也。(《册府元龟》)
根据同样的引申规律,“牺牲”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引申出了“泛指用其他物品所作祭祀品”这一义位。如:
(18)牺牲以彘,发号出令曰:“罚而勿赏,夺而勿予,罪狱诛而勿生,终岁之罪,毋有所赦,作衍牛马之实在野者王”,天子之秋计也。(《管子·轻重甲第八十》)
(19)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香。(唐白居易《自咏》)
(20)令朝隐往少室祈祷。朝隐遂曲申悦媚,以身为牺牲,请代上所苦。(宋《册府元龟》)
(21)或请牲不用牛,忠良奏曰:“梁武帝用面为牺牲,后如何耶?”(《元史卷二三》)
(22)岁旱、彗星谪见,诏曰:“朕以身为牺牲,焚于烈火,亦未足以答谢天谴。当与卿等审刑政之阙失、稼穑之艰难,恤物安人,以祈玄祐。”(《宋史卷五·本纪第五)
(23)君诚用鄫子为牺牲,以祭睢神,不惟神将降福,使东夷闻之,皆谓君能生杀诸侯,谁不耸惧来服?(《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三回》)
(24)方伯为坛海滨,陈列牺牲,取韩昌黎文读而焚之,鳄鱼遂遁去。(叶廷琯《鸥陂渔话·海外二奇人》)
这两个义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都不高,只是偶尔出现,甚至于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都不曾出现过。直至现代已经消亡不再使用。
我们今天常用“牺牲”指称“舍弃、放弃”和“为正义的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舍弃、放弃”这一义位是根据词义的动静引申原则(事物的动态和静态彼此相因,因此动态词义和静态词义往往相互引申。这在语法上即表现为动词和静词互用。)从其名词性的本义“供祭祀时用的牲畜”引申而来的。最早可见于清代的文献典籍,如:
(25)仙姑听了,觉得此话为平时意想所未到,也知玄女垂训之意,因本人心大热、性大慈,往往有不问事实的是非利害,但凭一时悲悯之怀,不惜牺牲自己幸福搭救人家,即如上次吴大户家之事,前据上元夫人劝戒之言,正是一个例子。(《八仙得道·第三十五回 》)
(26)他既牺牲了一切,投了威妥玛,做了汉奸,无非为的是钱。(《孽海花·第三回》)
(27)锡光、蒯贺荪、杨巡抚退下堂来,在书房暗暗商议,觉得这事倘不咬定乃武,一则得了刘锡彤的银子,二则要坏许多官员,总须官官相护,虽明知乃武冤枉,也只得牺牲他一人性命的了,蒯贺荪暗想,这事须得问刘锡彤自己的了。(《风流奇案·第三十九回》)
到了民国时期,此义位的使用次数逐渐增多,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牺牲”的主要义位之一,在现代汉语里也可见到。如:
(28)哼,都是没有用,胆小怕事,不值得人为他牺牲的东西!我恨着我早没有知道你!(曹禺《雷雨第三幕》)
(29)“新月派”的罗隆基博士曰:“根本改组政府,……容纳全国各项人才代表各种政见的政府,……政治的意见,是可以牺牲的,是应该牺牲的。”(《鲁迅全集·知难行难》)
(30)结婚必须男女两方都要牺牲的。我已经牺牲了那么多,她牺牲了什么?(老舍《樱海集·牺牲》)
(31)于是他牺牲了他的例假,一早便心神不安地等待着他们的会见。(沙汀《凶手》)
在“舍弃、放弃”义产生的同一时期,我们今天常用“牺牲”的另一个义位“为正义的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也在清代的文献典籍中可见,它是从“舍弃、放弃”这一义位根据词义相近引申的规律引申而来的。但是使用的次数不多,使用频率不高,在清时期的文献中仅出现过十次,在民国时期的文献中出现过七次,现举例如下:
(32)她们都是牺牲其身而报国家的,你老人家要是进去了,于我的面上光荣不浅。(《负曝闲谈·第十七回 》
(33)奉军得了长城,随即布防,并传令催后军速入,如迟,恐直军大队到来,不独前日之功尽弃,大家皆要牺牲。(《历代兴衰演义·第60回 》)
(34)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并世之力量。(《国史大纲·引论》)
(35)我辈今组织大军,牺牲生命,誓翦灭此而后朝食。壮行何畏,师出有名,爰声其罪,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梁启超文集·拟讨专制政体檄》)
虽然这一义位在清、民时代使用的频率较低,但一直稳定地出现在各时期的文献中的,在现代汉语里也大量出现。如:
(36)到六月廿五日,他双脚都不能动了。七月初三日他死在厦门,成为东亚第一个民主国的第一个牺牲者! (胡适《九年家乡的教育》)
(37)她底父亲是为国牺牲的。(柔石《二月》)
(38)团员有的牺牲,有的退伍,减少到了只余二十三四人。(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四)
(39)伊汝的父母都是烈士,是红军东渡黄河时牺牲的。(李国文《月食》)
牺牲”的本义“供祭祀时用的牲畜”以及由这一义位在同一时期引申出来的其他两个义位已经完全被现代汉语所使用的“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和“放弃、舍弃”这两个义位替代,一直沿用至今。
“牺牲“的词义演变
表1:“牺牲”各义位历代现存情况
供祭祀时用的牲畜 盟誓、宴飨用的牲畜 其他物品所作的祭祀品 放弃、舍弃损害某利益 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
春秋战国 √ √ √
两汉 √
魏晋南北朝 √
唐五代 √ √
宋代 √ √ √
元代 √ √
明代 √ √
清代 √ √ √ √ √
民国 √ √
现代 √ √
表2:使用频率表(单位:次)
书名 A A1 A2 A3 A4
先秦 左传 0 2 0 0 0
管子 7 0 2 0 0
国语 6 0 1 0 0
两汉 论衡 8 0 1 0 0
汉书 16 0 0 0 0
淮南子 6 0 0 0 0
魏晋南北朝 抱朴子 3 0 0 0 0
三国志 5 0 0 0 0
水经注 8 0 0 0 0
唐五代 旧唐书 5 0 1 0 0
全唐诗 7 0 1 0 0
柳宗元集 3 0 0 0 0
宋 宋史 16 0 1 0 0
四章集注 9 0 0 0 0
册府元龟 58 4 1 0 0
元 文献通考 37 0 1 0 0
元杂剧 1 0 0 0 0
元史 8 0 1 0 0
明 东周列国志 0 1 2 0 0
开辟演义 2 0 2 0 0
醒世恒言 1 0 0 0 0
清 历代兴衰演义 5 0 2 0 0
八仙得道 0 0 0 4 0
孔子集语 4 0 0 0 0
民 海外缤纷录 0 0 0 7 0
梁启超文集 0 0 0 21 4
清朝密史 0 0 0 2 1
現代 金粉世家 0 0 0 4 0
鲁迅全集 0 0 0 5 8
注:A表示“祭祀时用的牲畜”出现的总次数,A1表示“在盟誓、宴享中使用的牲畜”义出现的总次数,A2表示“用其它物品作为祭祀品”义出现的总次数,A3表示“舍弃、放弃”义出现的次数,A4表示“为正义的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义位出现的次数。
结语
“牺”和“牲”本来是两个单音节词。“牺”表示“祭祀使用的纯体牲畜”,“牲”表示“祭祀用的完整的牛”,随着对象差异的消失,“牺”“牲”二词分别从其本义析取出其中心义素“祭祀时用的牲畜”,舍弃其具体所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复音词“牺牲”,表示“祭祀时用的牲畜”。该义位一直沿用到清代,曾一度成为该词的主要义位之一。在同一时期,由该义位引申出了“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及“用其他物品做祭祀品”两个引申义,但这两个引申义位使用的频率比较低,在清代也已经消失了。在清代通过词义的动静引申原则由本义“供祭祀时用的牲畜”引申出动词性义位“舍弃、放弃”。同时根据词义的相近引申规律从“舍弃”义位引申出“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这一义位。这两个义位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是他们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牺牲”一词的主要义位。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
[3]蒋绍愚.古代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酸爽”词义新解 篇5
(1)电影《一夜惊喜》中,倪虹洁饰演海蒂五官平平,纠结的八字眉、嘴角上的痦子,配上夸张的悲情神态,典型的“丑女”一个,不过最后她逆袭了高富帅,让人大感“这酸爽不敢相信”!(微库网2014年9月12日)
(2)食堂“新神作”:橘子烧排骨。网友问到底能吃吗好吃吗?只能说那酸爽,谁吃谁知道。(《辽沈晚报》2015年10月28日)。
(3)更让支付宝尴尬的是,在微信平台上发支付宝红包,始终有点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感觉,用户转到支付宝平台抢完红包后,下一个动作就是重回微信去感谢那个发红包的好友。这酸爽,谁人能懂?(《杭州日报》2016年1月27日)
(4)从大件电器到小件日用品,“爆买”的态势已经从跟风变为常态。面对中国旅游业近万亿的贸易逆差,这“酸爽”让人五味杂陈。(《中国消费者报》2016年3月28日)
“酸爽”不仅用于报纸、新闻中,生活中也常使用。那“酸爽”一词有何词汇语义特征呢?又如何会发展成一个流行词汇呢?
一、“酸爽”之词汇特征
从词汇结构来看,“酸爽”一词由“酸”和“爽”两个语素组合而成。“酸”,《说文解字》:“酸,酢也。”即“酸”的本义指醋。《改併四声篇海·酉部》引《川篇》:“酸,醋味也。”醋是酸的,因此酸又引伸出酸味的意思。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认为:“酢本酨浆之名,引申之凡味酸者皆谓之酢。”“爽”,《说文解字》:“爽,明也。”“爽”的本义指明亮,如李商隐《别薛岩宾》:“曙爽行将拂,晨清坐欲凌。”而由“爽”的明亮义可引申指“畅快”,如“人逢喜事精神爽”指心情畅快。可见广告语中的“酸爽”是指酸菜面因其味酸而给人以味觉的畅快感,因酸而爽,可以看作是一个偏正结构词语。
从词汇语义来看,酸味作为一种味觉体验,比甜味更能让人记忆深刻。对于嗜酸的人群来说,酸是一种美味,想到就让人兴奋。爽见于“爽口”一词,也用以形容食物的美味,因此酸的美味与爽口相似,其“酸爽”也就可以用以形容食物美味。在广告语中,“酸爽”一词贴切地表现了方便面的味道,因酸菜而酸,又因酸味十足而带来一种“爽”的味觉体验,让人回味无穷。如上文例(2)中“酸爽”就是指“橘子烧排骨”这道菜的味道,橘子是酸的,吃起来味道肯定带酸;而在饮食界,第一次拿橘子来烧排骨,给大众带来新奇的体验,因此用“酸爽”来形容这种新奇又酸的味道,也可谓是在恰当不过了。然而对于不喜酸的人来说,说到酸就感到味蕊已经开始泛酸了,给人一种味觉的刺激。由此,“酸爽”也可指一些奇怪的、难以接受的味觉体验。例如猫闻到脚臭后的表情,网友评价“这酸爽,只有喵星人最知道”。(《新浪娱乐》2014年3月19日)
“酸”由其味觉可引申指人的其他情感体验,例如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酸”指读书人的贫寒;又如王实甫《西厢记》:“对酒不能言,感慨怀酸辛”,“酸”指人悲痛的情感。由此,“酸爽”也就不仅仅指味觉上的体验了,从方便面的“酸爽”不断扩展到其他领域。如后三个例子中,“酸爽”一词就指代一种新奇的的心理体验,多有无奈、戏谑之情感包含在内,例(1)中的“酸爽”是指“丑女”海蒂逆袭了高富帅;例(4)指“暴买”造成的近万亿的贸易逆差,例(3)指用户行为让支付宝尴尬,均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稀奇的酸爽感。
二、“酸爽”之流行原因
表示味觉的“酸爽”成为一个流行词,首先离不开网络的传播。随着网络技术的告诉发展和信息资源的普及共享,网上的信息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使用,都为新词新义的产生提供了便利。网络文化的幽默诙谐以及传播快速便捷,让“酸爽”这个词很快地被广泛使用。
其次,“酸爽”的流行与网民求新求异的心理相关。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语言词汇日益更新,人们不再局限于已有的词汇,而多关注于一些新意又贴切的语言表达方式。“酸爽”就是根据网民们追求语言的新奇感觉而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常用以表达一些奇怪的味觉和情感体验。
第三,“酸爽”一词是从广告语而来。广告文化的大众性、商业性、时代性的特点让这个词迅速地流行起来。“酸爽”本是形容方便面的味道,吃过这一款方便面的人大概都会被这个味道所吸引,这个词贴切地表现了这个滋味。再加上广告代言人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酸爽”一词就容易存留在大众的印象里。若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与之类似的情感体验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浮现出“酸爽”这个词,因此也就很容易地运用这个词语了。
有趣的词义变异 篇6
一、我。
“我”是第一人称单数代词, 指说话人或行文人自己。然而在报刊中经常见到这类标题:“2009年苏迪曼杯开赛, 我以5∶0战胜英格兰队”, “世界××会议召开, 我首次与会”。句中的“我”已变异为中国羽毛球队和中国政府。
二、我们。
“我们”是第一人称复数代词, 指代说话人或行文人。而学校教师经常如是说:“今天我们介绍李白的诗。”在论辩中, 论辩者也常这样说:“对于××教授的观点, 我们有不同的看法。”语例中的“我们”, 仅指发言者本人, 已变异成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我”。
三、咱们。
“咱们”通常也为第一人称复数代词, 义同“我们”。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有时也变异为“我”。如:“小王又买了一辆新车?嘿, 咱们可比不上人家。”
四、你。
“你”是第二人称单数代词, 在特定的语境中, 会变异成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我”。如一位妇女在向人诉说育儿的不易:“这孩子真难带, 你喂他, 他不吃, 你哄他, 他不听, 你一宿都别想睡会儿。”有时“你”还可泛指任何人, 包括说话人自己。如“要想有更多的收获, 那你就得辛勤耕耘。”“他那认真劲儿真叫你佩服。”
五、人家。
“人家”是第三人称代词, 或表单数或代复数。在特定的语境中, 会变异为“我”。如:“这次考试不及格, 人家烦着呢!我不跟你去看电影了。”“你别死缠着我, 人家不愿意嘛。”
“犹豫”词义解析 篇7
关键词:犹豫,词义解析,根源
“犹豫”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2005年第5版, 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样解释:“犹豫yóu yù (形) 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定—犹犹豫豫。”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将“犹豫”的词性判断为形容词, 意思解释为“拿不定主意”。我认为“犹豫不定”的举例不是很严密的, 因为“犹豫”本身就含有“不定”的意思, 后面再加上“不定”, 句意重复, 不好解释。是否应该把“犹豫不定”改为“犹豫不前”意思为“拿不定主意, 不敢前进 (或不敢向前) ”。“他犹豫不前”就比“他犹豫不定”好理解。
“犹豫”是个有趣而又合乎构词常理的词, 我们先寻它的根底。
“犹”字, 从构字法上看, 从毛尤声左形右声, 属形声字, 声旁从尤, 形旁从毛。从形旁看, “犹”似乎与动物有关, 如“猴”、“猪”、“狗”、“猿”等。而实际情况的确如此。“‘犹’一种猿类动物。也叫犹猢, 似猴而短足, 好游岩树。”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原编者王力、岑麒祥等, 增订者蒋绍愚, 唐作藩等, 商务印书馆出版, 2005年) 而“豫”似乎不好理解, 但根据明朝人程登吉编著又有清朝人邹圣脉增补的《幼学琼林》 (胡遐之点校, 岳麓书社1985年出版) 中对“犹豫”的解释, 我们也许会恍然大悟。书中这样写:“犹豫多疑, 喻人之不决……犹, 兽名, 性多疑, 闻人声, 则豫上树, 久之乃下, 须臾又上, 故不决日犹豫。”其中“豫”应为“预”的通假字, 是“预先”之一。如《荀子·大略》:“先患虑患谓之豫, 则祸不生。”《后汉书·任文公传》:“宜令吏人豫为其备。”这里面的“豫”都是“事先有了准备, 预先”的意义, “这个意义又写作‘预’。”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就此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则豫上树久之乃下, 须臾又上……”理解为“犹, 预先上树过一段时间又下来, 一会儿又上去”。这样, 我们就不难理解“犹豫”为“拿不定主意”了。
明了了“犹豫”一词意义的渊源, 我们就可以排除对“犹豫”一词结构形式的几种错误认识。
第一种错误认识, 认为它是单纯词。这种认识, 是没有了解它的意义渊源而错误地从读音出发的。“犹豫”读音“yóu yù”, 就如“踟躇”读音“chíchú”、“踌躇”读音“chóu chú”等这些双声单纯词一样, 误将“犹豫”判断为双声单纯词。其实“犹豫”是合成词, “犹”和“豫”分别都有各自的语言意义, “犹”是名词, “豫”是“预先上树”的节缩, 为副词, 而合起来则表示“拿不定主意”这个意义, 是形容词。
第二种错误认识认为它是合成词中的主谓式结构。这种判断是基于“犹豫”的本意, 认为既然“犹豫”的意义渊源是“犹听到人声, 就预先上树……”, 那么它应该是主谓式结构, “犹”是主语, “豫”对主语进行阐述。这种判断对“犹豫”的故事渊源无疑是正确的, 但对它实际运用的意义无疑是错误的。
对“犹豫”的正确认识, 应当基于它的实际运用意义, 首先要认可它是形容词。屈原的《离骚》中:“心犹豫而狐疑”。本句的主语是“心”, “犹豫”作谓语, 是形容词, 而“狐疑”也作谓语却是动词。但不能理解为“犹拿不定主意”“狐狸怀疑”, 而应当理解为“像犹一样拿不定主意, 像狐狸一样怀疑”。“犹”、“狐”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理解为“像犹一样”、“像狐狸一样”, 不能看作主语, 因为本句的主语是“心”。就类似“敌人狼狈逃窜了”中, 逃窜的是敌人而不是狼和狈, “狼狈”是名词做了状语。
“纠结”词义探微 篇8
后来“纠结”应用范围扩大。在《唐代诗词语词典故词典》中意为:缠结, 指难于解开或理清的缠结。此时所指已不限于树木或枝叶这一具体的事物之间的缠绕, 它可以指很多事物或事件之间的相互缠结的关系, 甚至可以指人的某种思想、情感、关系等抽象意识形态的之间的缠结, 此种意义的用例甚多。
1、绵绵相纠结, 状似环城陴。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
2、涉及复句范畴最主要的对立与纠结现象有:1) 复句与单句的对立与纠结;2) 并列复合句与主从复合句的对立与纠结《俄汉语主从复合句的对比研究》
3、由此, 救亡图存、排满革命、启蒙运动等, 都既源于民族国家的衰败, 又直指民族国家的兴盛。二是在方法求索上, 呈现出鲜明的中西纠结缠绕的态势。《论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学中的“英雌”话语》
4、这种爱恨交加的情结流露在他们作品中就是“中原心态”和“香港意识”的纠结。《跨界书写》
5、第二批“南来作家”的大陆回望往往纠结着“文革”记忆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民族传统文化孕育的心理积淀使之常怀“文化”之乡。《跨界书写》
6、《欢乐》更是将各种知识话语片断、理语、俗话、顺口溜、民间歌谣混为一谈, 卑俗与崇高的等级界面消失, 高雅与粗俗互相纠结, 精英与大众不分彼此。《现代与传统的纠结:莫言小说叙事分析》
7、因为牛肉, 10万韩国民众走上街头;因为牛肉, 韩国全体内阁递交辞呈;因为牛肉, 高票当选的韩国总统失去民心。牛肉, 纠结了韩国人怎样的爱与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小牛肉在韩国引起了如此轩然大波?国际观察:牛肉, 纠结了韩国人怎样的爱与恨? (人民日报海外版)
以上各例中“纠结”意为“难以解开或理清的缠结”, 此时为动词, 多做谓语, 也可为定语。且“纠结”的双方往往是具体的事物事件或者是抽象的情感意识等, 但是“纠结”的双方是处于平等的位置, 或是物物之间, 或是物或事件与抽象情感意识之间的缠结。
“纠结”不仅可以指或具体或抽象的难以解开和理清的缠结, 甚至扩大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可用来形容人之间勾结和聚合, 多带有贬义色彩。
1、核心提示:遭免职的公安局长申贵荣称:本地公安认识黑帮的人, 尤其是黑帮的老大。我们虽然没有查清楚到底哪个人被腐蚀, 但可以肯定地说, 公安内部的人和黑帮之间, 是有纠结的。瓮安被免职公安局长:警方内部与黑帮有纠结 (news.163.com/08/0709/04/4GCQEB690001124J.html 69K 2009-2-27人民网)
2、本报讯 (记者庄超) 11月25日, 安徽蒙城一名中年妇女纠结姘夫将识破其奸情的男子杀害后弃尸至一深井中, 女子随后潜逃至我市。太仓警方接到蒙城警方发出的协查请求后, 立即组织精干警力全力排查。 (tcrb.tc.cn/site1/tcrb/.../content_23550.htm30K 2008-12-1太仓日报)
词汇是语言各要素中最活跃、最易变的因素, 同时也是最能直接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 人们认识水平和思想观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从而会促生新词新语或者是既有词语的新的用法。“纠结”一词也是如此, 其由“互相缠绕, 主要是树木和枝干之间的缠绕”的基础上, 逐步扩大指“难以解开或理清的缠结”, 后又深入开掘, 到现在又被赋予更深层的意义和更广泛的内涵所指, 现在主要指“陷入某种境地而困惑混乱的心理状态”。当今在青年群体中风靡流行的便是“纠结”的此种含义。举例如下:
1、年夜饭回谁家吃?80后职场女很纠结
“我到底该不该回娘家过年?请大家帮帮我!”昨天凌晨3点, 西祠“小猪慢慢长”讨论版出现了这样一则帖子, 引起了网友的广泛热议。 (dfwb.njnews.cn/html/2009-01/23/content_18...29K 2009-1-23东方卫报)
2、赵薇陷入爱情纠结《一个女人的史诗》剧照记者周宜凝由赵薇、刘烨主演的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正在江苏卫视热播, 田苏菲的可爱、单纯与痴情让观众都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个角色, 而赵薇的全新演绎, 也让田苏菲更加出彩。 (60.216.0.165/new/fangzheng/shdshb/html/20...35K2009-1-19山东商报)
3、纠结中啊, 这不是过了春节, 偶妹弄了些家电商场的票, 要在2月份花掉。她全送我了, 要我把家里的电器换换。偶想换电视。之后偶相中了飞家的龙凤。老公相中了流光溢彩后来我也觉得流光溢彩好。但我又放不下龙凤。 (itbbs.pconline.com.cn/tv/9789537.html 39K 2009-3-8)
4、『京华杂谈』[京味悠长]纠结了一天还是让大家帮忙看看
纠结了一天还是让大家帮忙看看, 小二轮, 还是拿不定选哪个, 大家给投个票吧。 (bbs.sh.liba.com/topic.php?topicId=3851730..51K 2009-3-24)
5、选本本纠结中, 请高手指教, 初步看中IBM r61 7755p2c (zhidao.baidu.com/question/55674908.html 24K 2008-6-23)
6、纠结纠结...到底去普吉还是薄荷??两地都去过的达人帮忙看看行程在两地之间纠结.听说薄荷海水很美..看了很多人的游记的确很灵.就是觉得5天3晚..来去都是红眼航班.肯定蛮累的普吉一直想自由行, 可惜护照办得太晚了 (bbs.sh.liba.com/topic.php?topicId=3851730..51K 2009-3-24)
7、我正在纠结, 去那个地方实习呢?广日还是南方报业集团呢?大家什么意见 (www.douban.com/group/topic/4988166/26K2009-1-1)
以上例子中, “纠结”一词意为“陷入某种境地而心理困惑”时, 为形容词, 可做谓语、定语, 可受副词修饰。它指那种处于选择的两难境地之中, 左也不是, 右也不是, 是一种矛盾心理的表征。此时的“纠结”的主体是人, 而非无生命的物或情感, 是指人面临多重选择困境时产生的一种混乱困惑的状态。
为什么“纠结”会产生这样的含义并被人们广泛使用呢?
我想任何语言现象的产生都绝非偶然。“纠结”一词能从“互相缠结”的意义中逐步深化并衍生出“陷入某种困惑或混乱的状态”, 这是有其内在根由的。
首先“纠结”一词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形象色彩, “纠”字左边是“丝旁”让我们联想到像丝一样纤细的东西缠结在一起, 同时“结”字意为“疙瘩”, 这就更增强形象效果, 密密麻麻的事物像丝般互相缠绕在一起, 有的地方甚至还缠结出疙瘩来, 这种难以解开或理清头绪的事物当然繁琐, 所以难免会使人产生矛盾、困惑的情绪, 甚至令人陷入某种手足无措心理混乱的状态。“纠结”的含义的演变正是在逐步延展深化中实现的。
同时, “纠结”一词在网络和报刊上的频繁出现, 并在青年中广为流行, 这也与人们趋新求异的情节分不开的。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 生活在八九十年代的青年习惯总是把“困惑”“郁闷”“晕”挂在嘴边, 以示自己歇斯底里的生活状态。我们面对熟悉的“旧”词, 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而“纠结”一词恰好满足了青年趋新趋异求雅的心理, 听觉上也备感新奇, 所以该词能迅速蹿红并备受青睐。
总之, “纠结”含义不断丰盈, 不仅给汉语带来了些微鲜活和生动, 充实汉语词汇, 丰富汉语表达,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该词管窥现代人生活思想和文化状况。至于它生命力如何, 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关注。
摘要:当今中国,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文化交流畅通无阻, 网络的广泛应用, 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促生大量的新词新语。“纠结”一词便是鲜活生动的例证。
试论“忽如”之词义 篇9
[关键词] 忽如;溯源;同义复用
【中图分类号】 H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23-1
一、“忽如”之溯源
《说文解字》:“忽,忘也。从心,勿声。”忽是形声字,其本义是不重视;忽略。例如:《广雅·释诂三》:“忽,轻也。”《汉书·食货志》:“奈何而忽。”《汉书·王嘉传》:“忽于小过。”“忽”的引申义中有“疏忽”、“好像”等义,如:“忽似”、“忽若”均表示“恍若,好像”的意思。
《说文解字》:“如,从随也。从女从口。徐锴曰:“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故从口。会意。”“如”的本义是遵从,依照。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杜预注:“如,从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其引申义有“好像,如同”的意思。例如:《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史记·留侯世家》:“状貌如妇人女子。”《聊斋志异·狼三则》:“两狼之并驱如故。”
“忽如”一词最早见于《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两句意思是说在人在世间生活,就好像是远行的旅客一样。“忽如”意为“好像”。
通过对查阅《说文解字》中“胡”和“如”的词义解释及相关佐证,明确了在此句诗中“忽如”一词的准确含义。
二、古诗中“忽如”之实例
从上述中分别对“忽”、“如”的阐述中可知,二者意义相同,二字连用,是双音节并列式复合词,意为“好像”。这种用法不仅仅只存在于“忽如”一词中,还用于“忽似”、“忽若”、“忽怳”等词中。虽然各种大型辞书都没有“忽如”这一词条,但“忽如”一词却经常出现于古诗之中。例如:
岑参《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仰望浮与沉,忽如云与泥。”
岑参《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宝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时。”
曹邺《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自小不到处,全家忽如归。”
孟浩然《夕次蔡阳馆》:“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杜甫《览物(一作峡中览物)》:“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以上五例中的“忽如”均是意为“好像”的用法。
通过查阅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历代诗词名句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出版的《诗词曲名句辞典》,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选》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选》,发现在注释中对“忽如”一词都没有谈及,是因为争议太大无法妄下评判,还是这个词不重要,不需要注释呢?通过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忽如”一词的解释直接关系到整个诗歌意境的表达和渲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词。
为什么会出现错译呢?究其错误解释的根源在于,望文生义,没有从词的源头去发掘它的深层内涵。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今译集》把“忽如”解释为“真好像”,而“忽”在现代汉语中常当“忽然”之义解释,所以人们就容易不自觉地“以今释古”,把“忽如”释为“忽然”了。“如”经常有“好像”的意思,所以有时也把“忽如”译为了“忽然好像”。
三、同义复用的作用
同义复用,是两个语素构成的词,用在句子里,表达的是相同的一个意思。同义复用,构成这个词的两个语素,是同义或近义的。
同义复用的一个重要语用功能是增强表达的力量、增加强调的作用。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专著《马氏文通》在谈“双字同义”“两字对待”时:“说古籍中诸名,往往取双字同义者,或两字对待者,较单辞只字,其辞气稍觉浑厚。”通过同义复用的表达,古诗达到了汉语所要表达的音乐美的效果,增强了语言的张力,使语言所在的意境也能清晰完整地展现出来。
例如:
如邕自非寒暑易节,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寝寐”:“寝”、“寐”同义)
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攻伐”:“攻”、“伐”同义)
通过运用同义复用,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达到了和谐的效果;同时,也展示了词的语音和语义所要表达的深意。
四、小结
对于古诗中字词的解释,我们理应抱着一种严肃、谨慎的态度,不因缺乏客观理论依据而忽略词义,抑或望文生义,误导广大读者。在解释字词时,要仔细查阅各种权威典籍,在充分掌握语言资料的基础上来释义,同时也要始终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并对自己的疑问加以证实,在考释词义中不断地掌握新知识、新材料,并融会贯通,是自己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注释: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0).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1,(262).
[3]陈庆祜.论词语的同义复用[J].语文建设,1997,(17).
参考文献:
[1]曾良.“有如”、“忽如”溯源[J].九江师专学报,1993,(03).
[2]崔凤珍.唐诗名篇字词考释二题[J].汉字文化,2009,(07).
[3]徐流.论同义复词[J].古汉语研究,1990,(08).
[4]葛全德.简说古汉语中的同义复用和偏义复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07).
“待诏”词义发展考 篇10
(1) 唐文济, 金陵人, 以琴待诏宋太宗朝。上曰:“古琴五弦, 文武增为七弦, 朕欲令蔡裔增为九弦可乎?”文济:“不可。”卒增之。文济终守前说。 (《上江两县制》)
(2) 太宗喜弈棋, 谏臣有乞编窜棋待诏贾玄于南州者, 且言玄每进新图妙势, 悦惑明主, 而万机听断, 大致壅遏, 复恐坐驰睿襟, 神气滞郁。 (江少愚《事实类苑·卷二·祖宗圣训1 (二) 太宗皇帝)
(3) 至和中, 有书待诏李唐卿撰飞白三百点以进, 自谓穷尽物象, 上亦颇佳之, 乃特为「清净」二字以赐之, 其六点尤为奇绝, 又出三百点外。 (欧阳修《归田录》)
(4) 险些把我气冲倒, 身谩靠, 把太真妃呌。呌不应, 雨泪嘷咷。这待诏手高, 画的没半星儿差错。虽然是快染能描, 画不出沉香亭畔回鸾舞, 花萼楼前上马娇, 一样儿妖娆。 (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四折)
以上四例, 分别是琴、棋、书、画的待诏。沈括《梦溪笔谈》:“唐翰林院在禁中, 乃人主燕居之所, 玉堂、承明、金銮殿旨在其间。应供奉之人, 自学士以下, 工伎群官司隶籍其间者, 皆称翰林, 如今之翰林医官、翰林待诏之类是也。”
宋代后, “待诏”的含义变得更广泛, 手工艺者皆可称待诏。我们认为是因为政府有些事常需要民间手工艺人来从事, 所以很多民间手工艺人也获得了“待诏”的称号 (并不任专职) 。后来“待诏”就演变成一种敬称, 再慢慢地就变得中性化了。如:
(1) 智深走到铁匠铺门前看时, 见三个人打铁。智深便问道:「兀那待诏, 有好钢铁麽?」 (《水浒传》七十一回本第三回)
(2) 口中不知道些甚的, 舒气向胡子床上只一吹, 又把自己脸上摸一摸, 永儿就变做个胡子, 带些紫膛色, 正像做皮鞋的待诏, 待诏却变做了永儿。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六回)
(3) 香公道:“院主, 蒯待诏在此。”静真把笔放下道:“刚要着香公来叫你做生活, 恰来得正好。”蒯三道:“不知院主要做甚样生活?”静真道:“佛前那张供卓, 原是祖传下来的, 年深月久, 漆都剥落了, 一向要换, 没有个施主。前日蒙钱奶奶发心舍下几根木子, 今要照依东院一般做张佛柜。选着明日是个吉期, 便要动手。必得你亲手制造, 那样没用副手, 一个也成不得的。工钱素性一并罢。” (《醒世恒言》第十五卷《郝大卿遗恨鸳鸯绦》)
从上下文看, 以上三例中的“待诏”分别指铁匠、皮匠和木匠。
明清至近现代, “待诏”还可专指剃头匠 (现四川宜宾化华屏农村仍有称剃头匠为待诏的) 。王文虎、张一舟、周家筠《四川方言词典》 (第69页) 中提到:待诏, “理发师的旧称:‘帽根是清朝入关才兴起的制度……那时节, 剃头匠都带有圣旨在担子上, 违旨者斩。所以, 剃头匠才叫待诏。”显然编者认为“待诏”专指剃头匠源自清代。左福光《“待诏”小考》一文认为此观点错误, 以“待诏”称呼剃头匠至少明代已有, 并举《西游记》第四十六回的例子:“国王道:‘纵有待诏跟进去, 也只得剃得头便了, 如何衣服也能趁体, 口里又会念佛。’”这里“待诏”确指剃头匠。【1】
为何剃头匠会被称为“待诏”呢?我们可从另一个职业称谓来看, 即“大夫”和“郎中”。民间往往称医生为“大夫”或“郎中”, 这两个词都源于官职。宋代医官最高的级别是大夫, 其次是郎, 又称郎中。后世, 因为大夫为医官中职位最高, 就往往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 “郎中”也同理。笔者想剃头匠作为一种手工技术能作为“待诏为事”已是非常高的官职了, 故“待诏”会作为一种对剃头匠的尊称。
那么为何铁匠、木匠也被称为“待诏”却没有流传下来, 只有作为剃头匠的称谓留下来呢?我们仍需和医生的尊称进行比较。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人部·医》:“东坡云:‘学书纸费, 学医人费。’费字深可惧。俗谓医曰郎中, 延医曰请大夫, 不解何义。或亦如业薙发者之谓待诏, 仓场给役者之谓舍人欤?家乡则谓之药方, 盖指其所肄业也。”医生是高危行业必须万分谨慎, 否则医人不成反害人。基于此点, 病人更需尊重医生, 以求医生对其尽心尽力。剃头匠亦如此, 过去剃头的主要工具是剃刀, 在人头上工作也须万分谨慎, 否则小则伤人大则害命。这类例子有很多, 如:
(1) 九江剃发者素着名, 福康安过九江时, 偶呼待诏至, 其奏刀簌簌如风, 令人如不觉。剃毕, 命赏五十金去。剃发者出告人曰:“吾生平为人剃发多矣, 无如此之难者。”盖福既卧坐任意, 又倏忽转侧, 一不留意, 即易致伤损, 深惧获罪也。 (《清稗类钞·容止类》)
(2) 一待诏替人剃头, 才举手, 便所伤甚多。乃停刀辞主人曰:“此头尚嫩, 下不得刀。且过几时, 姑俟其老再剃罢。” (《笑林广记·术业部·头嫩》)
综上, “待诏”从最初的“等待诏命”, 到“待诏为官”、“待诏为事”, 一直到专指“剃头匠”, 其意义是一脉相承的。正出于对剃头匠的尊重, 希望其能尽心不让自己受伤, 故人们尊称其为“待诏”。
摘要:“待诏”在文献中常出现, 但意义都不相同, 有时指官名有时指普通手工业者。待诏从最早的“等待诏命”义发展到指手工业者, 到后来专指理发师, 其中经历了很长的历程。本文对这一发展进行了详细考证。
关键词:待诏,词义,发展
参考文献
[1]、[清]游戏主人著, 笑林广记[M].长春:吉林文学出版社, 2011
[2]、王文虎、张一舟、周家筠著, 四川方言词的[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3]、左福光“.待诏”小考[J].文史杂志.2011, (1) :78-79.
【词义系统】推荐阅读:
辨析词义06-09
词义分析11-08
词义辨析能力09-25
词义相关性07-06
猜测词义的技巧10-23
文言文词义10-26
词义阅读教学法10-25
词义推断 三招过关06-29
从词义的轻重辨析词语10-09
19语境和词义练习题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