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结构(精选10篇)
外延结构 篇1
0前言
良好的接地系统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接地系统设计的过程中, 接地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1,2,3,4,5,6,7]。而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又是计算接地电阻的关键。在接地系统处于多层复杂的土壤环境情况时, 很多电力规程及标准, 只是很笼统的规定采用加权平均土壤电阻率计算接地电阻。究竟如何加权, 规程里并没有说清楚[8,9,10]。由于大多数土层结构之间都有融合带, 层与层之间的土壤电阻率都是连续变化的, 很少有刚性突变, 所以土壤电阻率的不同加权将得到差别较大的接地电阻值, 这对于接地网的优化设计, 影响较大。文中依据电力行业相关规程对某500 k V开关站接地参数超标的接地网进行改造, 重点研究了土壤电阻率的加权平均取值对于计算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影响。
1 接地网改造设计
某蓄能电站500 k V出线场位于华东山区, 站址三面环山, 北面紧邻工业园区内规划道路, 受地形及规划路限制, 场地呈东西向狭长形不规则布置, 出线场围墙占地为南北向宽73.9 m, 东西向长76.9 m。该500 k V出线场采用60×6规格热镀锌扁钢敷设水平接地极。布置成间距5 m的等距方孔型均压带。埋深1.0 m。实际占地面积75m×70 m。并采用均匀网格形式布置。网格间距5.0 m。采用Φ50规格热镀锌钢管设置垂直接地极, 长度2.5 m。经过测试, 得到出线场的接地电阻R为0.65Ω。该500 k V出线场计算用的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为4 450 A, 短路持续时间为0.6 s。
1.1 接地电阻规程值
依据电力行业标准《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该500 k V出线场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安全值应符合公式 (1) 的要求:
在该式中, R为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 Ω;I为-计算用的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 A。
由于该出线场接地电阻R为0.65Ω大于0.45Ω。故必须对该变电站进行接地网改造。一般蓄能电站的土壤电阻率都很高, 并且其下层土壤电阻率往往比上层高, 故采用深井接地对于蓄能电站降阻不现实[11,12]。但是在离出线场115 m处附近有个较大的弃渣场, 可以外延接地网进行扩网降阻。
1.2 接地装置热稳定校验
依据电力行业标准《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接地极的最小截面应符合公式 (2) 要求:
在式 (2) 中, Sg为接地极的最小截面, mm2;Ig为流过接地极的短路电流稳定值, A;tg为短路的等效持续时间, s;c为接地极材料的热稳定系数, 钢取70。
本方案拟采用截面为50×5的扁钢, 现按照公式 (2) 进行验证。由于选用的扁钢S=250>49.2, 故所用扁钢作为接地电极符合热稳定要求。
1.3 外延接地网的视在土壤电阻率
土壤电阻率是接地工程计算中一个重要参数, 直接影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大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13,14]。正确的确定土壤电阻率是进行接地网设计的基本前提。本次采用对称四极法对弃渣场的视在土壤电阻率进行了测量, 测试了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的视在土壤电阻率随两电流极间距AB的变化规律, 测试结果为三层地质结构土壤H型曲线, 如图1所示。
在现场测量的视在土壤电阻率测量结果值, 即图1中的测量点, 如表1所示。
在表1中, ρ1为东西向视在土壤电阻率, 单位为Ω·m, ρ2为南北向视在土壤电阻率, 单位为Ω·m。该两方向的测量数值极其接近, 说明在测试深度范围内土壤“各向异性”变化不大。且该区域土壤为沿垂直分层呈多层性。另外还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多层土壤是非均匀的。因为对于均匀土壤模型, 其视在电阻率基本上不随极间距变化, 而这种情况中很少遇到。
2 非线性最优化精确土壤结构模型
一般来说, 土壤结构都可以用分层模型来表示, 对于n层土壤则有2n‐1个未知量, 可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点进行反演拟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 本文的土壤结构建模的过程就是一个无约束非线性最优化方法的寻优过程。在求约束最优化问题时, 主要采用比较成熟的拉格朗日和罚函数方法。首先根据地表面测量得到的视在电阻率, 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由测量值ρm及由未知土壤模型建立的计算值ρc所构成的目标函数如式 (3) 所示。
式中:f (ρ1, ρ2, ..., ρn, h1, h2, ..., hn-1) 为目标函数;ρ1, ρ2, ..., ρn为各层土壤电阻率;h1, h2, ..., hn-1为各层土壤厚度;n为土壤层数;N为测量得到的土壤视电阻率个数。最后, 利用无约束非线性最优化方法目标函数进行寻优, 得到精确的土壤结构模型。
本次设计, 基于MATLAB软件平台, 采用Matlab为用户提供了lsqcurvefit函数实现最小二乘拟合。lsqcurvefit函数实际上是非线性回归函数, 一般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确定回归方程中的系数。
lsqcurvefit函数的调用格式如下:
该式中, f为拟合函数, (xdata, ydata) 为一组实验观测数据, 且以x0为初始值, 满足ydata=f (xdata, x) , 其实质就是求参变量A, 使
求解曲线拟合问题的一般过程是, 先通过观察曲线形状大致确定函数的形式, 然后确定函数初值。根据图1三层地质结构的土壤H型曲线形势, 确定上层土壤电阻率f1、中层土壤电阻率f2、下层土壤电阻率f3的函数分别为:
其中在式 (5) 、式 (6) 和式 (7) 中ai, bi, ci为待定的参变量。利用式 (5) 、式 (6) 和式 (7) , 将表1的测量结果, 代入式 (4) , 经过lsqcurvefit函数的寻优拟合, 可求得参变量ai, bi, ci, 即[a1, a2, a3, a4, a5, a6, a7, a8]=[2 572.7, -86.864, 2 576.7, -86.682, 2 576.1, -86.684, 2 576.1, -86.673]、[b1, b2, b3, b4, b5, b6]=[2.038e-007, -5.78e-005, 0.006 2, -0.302, 5.74, 23.166]、[c1, c2, c3, c4, c5, c6]=[1.53e-007, -0.000 12, 0.035 4, -4.505, 209.48, 8.66]。再根据计算出来的ai, bi, ci, 代入式 (5) 、式 (6) 和式 (7) 中, 得到三层地质结构土壤H型曲线的土壤电阻率, 上层平均土壤电阻率为87.59Ω8136E, 厚度约为10 m;中层平均土壤电阻率为38.18Ω8136E, 厚度约为90 m;底层平均土壤电阻率为534.35Ω·m。
故最后得到外延接地网的土壤电阻率的拟合函数f为:
3 精确土壤模型外延接地网设计
现考虑对离出线场115 m处的弃渣场进行外延接地网的设计。该区域长度为208 m, 宽度为105 m, 面积为21 315 m2。由于区域面积有限, 故该弃渣场接地网长度定为200 m, 宽度为100m, 面积为20 000 m2。内部做成20 m×20m的网格。水平接地极使用50×5的扁钢, 埋深为1米。外延接地网如图3所示。
在图2中, 两块接地网之间采用4根150 m长度的事185铜绞索联接。依据电力行业标准《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以水平接地极为主边缘闭合的复合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可由公式 (9) 计算:
在该式中, Rn 1为任意形状边缘闭合接地网的接地电阻, Ω;Re为等值方形接地网的接地电阻, Ω;S为接地网的总面积, m2;d为水平接地极的直径或等效直径, m;h为水平接地极的埋设深度, m;L0为接地网的外缘边线总长度, m;L为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 m;ρ为土壤电阻率。
在公式 (9) 中, 已知S=20 000 m2, L=2300 m, L0=600 m, h=1 m, d=0.017 85 m。要计算弃渣场外延接地网的接地电阻, 关键是要确定改区域的土壤电阻率, 因为不同的土壤电阻率计算出的接地电阻也不同。根据《DL/T 5091-1999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 对于多层的地质结构也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出整个地网区域的平均土壤电阻率, 以便设计采用。本次设计中, 由于通过式 (8) , 已经求出弃渣场扩网区域的各层土壤电阻率的精确模型, 因此可以对该区域上层土壤电阻率 (厚度约为10 m) 、中层土壤电阻率 (厚度约为90 m) 以及土壤底层电阻率进行连续、统一的加权平均。根据式 (8) , 计算得到该弃渣场的平均土壤电阻率ρ0为336.71Ω.m。将ρ0代入式 (8) , 经计算外延接地网接地电阻值为1.13Ω。弃渣场接地网按照该方案施工后, 经第三方单位检测, 得出该外延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为1.25Ω。
另外, 根据该区域上层平均土壤电阻率ρ1、中层平均土壤电阻率ρ2、底层平均土壤电阻率ρ3分别为87.59Ω·m、38.18Ω·m、534.35Ω·m, 则得ρ1、ρ2、ρ3三者的加权平均值ρ4为220.04Ω·m。由于规《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以及《DL/T 5091-1999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对于多层的地质结构, 说得比较模糊, 就是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出整个地网区域的平均土壤电阻率。究竟如何加权, 并没有详细规定。故在实际计算中, 采用ρ1、ρ2、ρ3、ρ4的都有。对于不同土壤土壤电阻率, 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的误差不同。表2为接地电阻分别采用ρ1、ρ2、ρ3、ρ4的计算值及其与实测价值1.25Ω的误差。
由表2可知, 对于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精确土壤结构模型计算出来的ρ0, 其计算的接地电阻误差最小, 为9.632%。该误差远小于其它平均土壤电阻率计算出来的接地电阻。由此可见, 本文提出的基于精确土壤结构模型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模型准确, 具有很好的实践应用价值。该接地网与出线场接地网并联后, 测得整个出线场接地电阻为0.4Ω。满足规程要求。经校验, 外延接地网跨步电位差也满足规程要求。
4 结束语
本次改造主要针对某蓄能电站500 k V出线场防雷接地系统存在的具体问题, 采用水平外延, 大大降低了接地电阻。本次接地网的改造, 基于MATLAB软件平台, 采用计算机分析软件, 推导出3层视在土壤电阻率的解析表达式, 建立了精确的非均匀土壤结构模型。依据该模型可以很好的计算出整个区域的加权平均土壤电阻率。基于该加权平均土壤电阻率, 计算得到接地电阻值要比其它平均土壤电阻率计算得到的接地电阻值精确。现场测试结果也表明了文中的精确土壤结构模型, 能精确计算多层土壤电阻率的接地电阻, 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粮食的外延 篇2
谷仓总是藏在屋子深处,像极了人体内的胃。仓内粮食数量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是家的秘密,家是小小的天下,天下粮仓关系到家庭成员的生死、荣辱。
农村里几乎每家有谷仓:有的是用青砖砌就,内表用石灰抹上薄薄的一层,外层是原始的青砖错叠,中间流溢出的石灰沾在了砖沿上;有的是木质的,一座谷仓由几节方形的板块组合而成,最下一个连着底部,上面是一块盖板。我家的是木质谷仓,父亲兄弟分家,高高的谷仓被分成了两半,伯父家得一个盖,我家是个底,父亲找来木匠打造了盖子,谷仓分开后又重新复活,如蚯蚓截成两段后依然存活一样。谷仓能养活一家人,因为它有几条命。
谷仓是一个偌大的容器,它容纳了家庭生活的悲欢,如一张摊开在时间上的桌布,一卷一撮,把岁月打包塞进里面,待日后慢慢探取。我只有在捉迷藏和晒陈谷的时候才会进入谷仓里,那时是我与谷仓静静对视的时刻。灰褐色的木板沾满了稻谷被蛀蚀后的白色粉末,就连木板本身也疏密不一地布满小孔,里面散逸着秋日阳光和陈旧谷物混合而成的气息。躲在里面我是安全的,就像谷仓堆满粒粒饱满的粮食一样让人放心。母亲经常侍弄谷仓,在新粮入仓前总会用扫把筛干净谷仓内壁,犹如举行一场盛大而庄重的仪式;或者拣一个阳光煦暖的日子翻晒色泽暗沉的陈谷,谷里爬行着星星点点黑色的硬壳虫。经历了上个世纪三年自然灾害的父母很看重谷仓,谷仓是家里除了大灶之外另一个神圣的地方,它的神圣在于拥有一张与身体一样面积的嘴,却一直缄默不语,养活着家人。
村里最穷的人家可以穿得邋遢,睡得逼仄,但一定要有谷仓。如果真的没有可以藏带着太阳体温的金黄谷粒,那也必定用质地粗糙的大缸替代,缸底覆盖着一层浅浅的碎米,时或蠕动着白色的米虫。从仓到缸变的是形貌和
体积,不变的是心理——无论是空的还是满的,都盛放着安耽。
年成如何,谷仓记性最好。谷仓对主人坦诚无私同舟共济,它的胃与人的胃相通着,大家一起挨饿,一起饱餐。
总之,仓廪实而知礼节,谷仓是人的精神制高点。
镰刀
镰刀是张扬、血性的。它省略掉嘴唇甚至面部,只露出一口紧密坚硬的牙齿,睥睨着横在面前的植物。
我想镰刀是在夜晚打造成的,弧形的身躯和漠然的姿态一定沾染着月亮的身姿和月光的清冷。为了不至于让肌肤触及镰刀的实质,它用木制的把柄连接人和冰冷的钢齿。镰刀一直弯着自己,枕戈待旦。
镰刀是田野的主宰者,夏收秋收时节,人们握一把镰刀,横过门框,横过田野和半个季节。我家有好几把镰刀,相同的质地,木柄上贴着品牌和厂家信息,旧的镰刀只剩下黑糊糊粘纸的痕迹,浸润过的手汗气味全无。新刀锃光发亮,旧的悄悄爬满了浓淡不均的锈斑,它们需要在稻杆上打磨出昔日的亮色。镰刀劳作的时间很短,平时它们总被冷落在门边的角落里,有的还被插在长满苔藓的围墙砖缝间,经受着风吹雨打,沉睡出了慵懒的锈色。一旦来到田野,就算无法磨牙切齿也会在空气中挥舞几下,做撕咬前的演习。与其说人们手挥着镰刀,不如说镰刀引领着手在水稻丛中穿梭,坚齿所到之处,稻杆整齐地匍匐在带着露水的泥土上。一场丰收就是镰刀对田野的一次巡视。
镰刀和田野的一切有关。人们用镰刀割猪、鹅等家畜家禽吃的草,通过镰刀我们亲近着长在周边的草类。革命草水陆皆生,底部白色的根须滋养出一节节、一叉叉不断蔓延的茎叶,中空而脆的质地在镰刀未亲吻之前早已折腰臣服。田里簇拥着油菜的青草一堆堆累积着,镰刀所及之处,都滚作厚实的一团。有时小孩偷懒割一捧蒲公英充数,垫在猪圈的污秽里。人们也用镰刀挖野菜,镰刀的尖头直刺根部一挑,野菜带着新鲜的泥屑跳脱出来,刀齿扮演了一次旁观者。面临丛生的荆棘,镰刀总是龇着牙齿狠狠撕咬,割断纠缠的藤蔓无数只手臂……我想镰刀是植物百科家,它一定认识大多数植物,认识它们的形状、色泽、质地特别是味道,同明代那个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一样。但它没有手不会写,没有嘴不会说,没有眼不会看,只会用满口的牙齿一遍一遍地撕咬。
我的左手就在某个夏天被镰刀深深地咬伤,无名指尖连同一角指甲脱落,殷红的血肆无忌惮地流离出来,如同当时的满头大汗。我用几根新鲜的稻草扎住手指,右手捏住伤口才渐渐阻止了鲜血的突围。而今指甲依旧有些内陷,每次凝视这个手指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把已经老去的镰刀。镰刀的误伤概率和它的牙齿一样密集。
手依旧是那双手,只是添了岁月的老茧;镰刀一茬一茬地老去更新。坚硬的钢齿终究抵敌不了时间的洗刷,磨钝或者弯折,然后朽烂。人脱落了一口牙齿,仍会用厚实泛白的牙床磨损食物以助消化。以柔克刚适用于相对的时间里,人的舌头永远比牙齿长寿。
锈迹斑斑的镰刀被闲置在冷落处让人疼痛,它用梦温暖着每个日夜:广阔的背景、疏朗的秋风和眼前跳跃的稻穗。镰刀一生收藏着丰富的记忆,关于田野,关于日光,关于成熟,甚至代表一个阶级,高高飘扬的党旗上烙下了镰刀的身影。
镰刀的老去和人的逝去一样无可逆转,但唯一不同的是它死后并不挺直身子,一直弓着奋斗的姿势。
谷筛
谷筛用上百只深邃的眼睛数着稻粒,把细碎的稻杆和青黄相杂的稻叶搁浅在自己的地盘里,洒下一阵阵谷雨,田野的稻浪在它下面堆成了圆锥形。对待粮食它用疏导
的方式而不是谷仓般的围堵、禁闭。
谷筛一般有两种,单人筛和双人筛,双人筛就在底部架两根竹柄,无论哪一种都需要一人畚谷穗,都需要扭动腰肢的优美舞姿。我常常配合母亲筛谷,带着稻杆叶的部分被母亲丢到旁边的箩筐或者竹匾里,最后会到弄堂口或者湖边的空地上扬洒,筛落藏匿其间的稻头谷。谷筛只有在运动中完成着使命,静止是一种荒废。
村里有两个篾匠,是编谷筛的能手。一个是表舅舅,一只脚瘸着,走起路来一低一高,简直是跃着前进,甚至有时候会把鞋子甩得老远。表舅舅的手艺很精湛,任何长度的竹子在他的刀下被分成粗细均匀的条子或者短杆,柔软如纸,光滑似玉。他编箩筐、竹匾、畚箕、凉席、谷席和谷筛。他编织的谷筛周边圆润,格子均匀合谷粒的形体,容易甩得开,筛谷时酣畅淋漓。和表舅舅搭档的是隔壁大伯,他们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篾匠,村子的竹山翠竹葱茏,田间地头的用具大多和竹有关,每年农忙来临前总会忙得不可开交。世异时移,篾匠从舞台上谢幕了,大伯跟着他儿子学了水电工,表舅舅一直在捕鱼,只是腿一直瘸着。篾匠的手艺渐行渐远,只零星地收藏在老屋的某些角落,越来越稀疏。表舅舅至今还单身着,但村子里一半的竹具都是他的子女。
母亲很爱惜那个破旧的谷筛,纵使口粮田租给种西瓜的承包户后,谷筛常常摊在我的视线里。筛里晒着笋干菜、豆荚、雪里蕻芥菜,让阳光尽情地滤透水分。虽然村人纷纷出去打工了,但那面谷筛依旧挂在石灰斑驳的墙上,如古老的挂钟,沉寂、肃穆,时间在谷筛咧得更开的眼中滑落、散开、消隐。破旧不堪的谷筛最后会用来筛沙,棱角尖锐的石子在里面欢腾,谷筛以几倍的加速度摧朽拉枯地老去,终被弃之院子角落或者虚构一场浴火涅槃。谷筛上百只眼睛能看清楚每一粒稻谷,唯独看不见自己的命运。
秋天田野的一缕缕气息与谷筛有关,它滤出阳光、流水和泥土的果实,筛除冬天的空旷,筛出了秋天的明净纯粹,特别挑剔。谷筛从形而上来说,对人们的精神进行着分野。
手推车
推和拉是一对反作用力,手推车我们也叫手拉车。
一副沉重的肋骨般的骨架,由左右两根长木支构、衔接,木头中贯,竹片打底,翻起两扇边沿沉沉地趴在车胎上。手推车是维系田野和大灶的媒介。车上往往装载着带阳光温度的谷袋,被缚成整整齐齐一捆捆的稻草,散发出田野成熟的气味。大灶是用稻草作燃料,灶膛里烧腾着一把把稻草的火焰,煮着飘散馨香的米饭。从田野到家是一条泥路,雨天车辙低陷的痕迹在晴天被硬塑了,中间又要经过两座桥一个坡,父亲在前面拉车,我在后面紧紧跟着推车,在上斜坡时我微薄的臂力被手推车结实的骨架分散了,徒留下一阵喘息。我也试着拉过车,远比推车来得辛劳,因为拉车绝不容许片刻的偷懒。手推车从不挑挑拣拣,有时候上面也会装一袋气味刺鼻的尿素,或者一桶氨水甚至粪肥水。车子依旧匍匐着,以最大的平行贴着坑坑洼洼的地面,手推车一直低着头,犹如饱满的稻穗。
家里以前就有一辆手推车,它和打稻机一样是农家的大件,却渐渐地被时光融化了。车子是本家无师自通的三脚猫堂叔做的,笨重而粗糙;后来散架改成了更小的车型,依然拉着粮食和稻草;再后来终于萎缩成一堆遮挡柴房门口的障碍物。虽然车子骨架散乱,但每一根仍是它坚硬的骨头。
手推车老实本分从不远行,顶多拉着刚刚脱去露水的粮食去七八里外的粮站纳粮。车子像老牛一样认路,总喜欢在车辙里滚动,每一道深深的车辙就是人们远望的目光。手推车是村民们某种无可言传的精神隐喻。
外延结构 篇3
关键词:OsSi2,外延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
半导体材料是支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Os Si2作为环境半导体材料的一种, 由于在光电子和热电器件上的潜在应用, 因此国际上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1989年, 台湾研究人员Y.S.Chang和M.L.Chou在氢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中第一次成功地在硅的 (111) 面上外延生长出正交结构的Os Si2[2]。
由于环境半导体材料Os Si2在Si基上外延生长时所受到基底约束程度的不同, 使得晶格结构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 且外延层Os Si2晶格体系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这种变化对这种材料的带隙性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研究外延情况下环境半导体材料Os Si2的电子结构变化, 文章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方法, 对于Si (111) 面外延生长的Os Si2在其平衡体系附近的能带结构进行了研究。
1 计算方法
本文中的计算均是由Materialstudio4.0的CASTEP软件[4]完成的。计算采用的晶格常数均为实验值, 采用BFGS算法[5]对Os Si2晶体模型进行结构优化, 设置平面波截断能量Ecut=380e V, 迭代过程中的收敛精度为5×10-7e V。
计算中选取广义梯度近似 (GGA) 来处理交换关联能部分, 交换关联势采用超软赝势[6], 布里渊区积分采用Monkhors-Pack[7]形式的高对称特殊k点方法, k网格点设置为4×4×3, 能量计算都在倒易空间中进行。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2.1 体系优化
根据Os Si2在Si (111) 存在的异质结外延关系为Os Si2 (101) //Si (111) , 将Os Si2的晶格常数b、c约束于硅基晶格常数, 选取实验值为10.20A觷附近系列的a值构造不同原胞体积的Os Si2原胞, 计算这些不同原胞体积下体系的总能量, 得到外延情况下的a值与总能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原胞总能量最小所对应的a值即为构成原胞最稳定的晶格常数, 由此得到硅基外延时Os Si2的稳定体系的晶格常数。
晶格常数a与原胞总能量关系曲线和Os Si2稳定的晶格常数分别如图1所示和表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 当晶格常数选取范围从10.05A觷至10.30A觷时, 只有当晶格常数为10.20A觷时, 原胞的总能量才处于最低点, 此时外延情况下Os Si2达到稳定平衡态。
表1为Os Si2 (101) //Si (111) 时经过优化后Os Si2的晶格常数, 标有*号的表示Os Si2受硅基的约束而选取的晶格常数的值。
2.2 能带结构
图2为Os Si2 (101) //Si (111) 情况下, 计算了a为1.005nm、1.010nm、1.015nm、1.020nm时费米面附近的能带结构图。由图2可知, 当a在1.005nm≤a≤1.020范围内按比例增大时, 其带隙值依次为0.730e V、0.695e V、0.661e V、0.628e V, 且始终为间接带隙半导体。结果表明:Os Si2 (101) //Si (111) 时Os Si2的跃迁类型没有发生变化, 其对应带隙值逐渐减小。
在晶体外延生长过程中, 由于异质外延层和衬底之间存在晶格常数失配问题, 而晶格失配会导致界面产生单向或各相同性的形变, 最终使得能带结构发生变化。因此, Os Si2与Si界面之间的晶格形变使得Os Si2的间接带隙值减小。在外延生长条件下, 对Os Si2其跃迁类型的变化趋势和带隙逐渐减小的分析, 可为Os Si2带隙值的调制以及发展新型的Os Si2光电材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3 结论
本文讨论了在Si (111) 面上异质外延关系为Os Si2 (101) //Si (111) 的正交相Os Si2在平衡体系附近的能带结构。通过计算发现, Os Si2始终为间接跃迁型半导体且带隙值随晶格常数a的增加成减小的趋势, 均小于块体Os Si2的带隙值, 当a取值为1.020nm时, 体系处于平衡稳定状态, 此时Os Si2为具有带隙值为0.628e V间接带隙半导体。
参考文献
[1]D.B.Migas and Leo Miglio, W.Henrion and M.Rebien, F.Marabelli, B.A.cook, V.L.Shaposhnikov and V.E.Borisenko.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isostructuralb-FeSi2andOsSi2PhysicalReview, 2001.
[2]Y.S.Chang, M.L.Chou.Solid-state epitaxy of osmium silicide on (111) Si under reducingatmosphere.Applied PhysicsLetters, 1989.
[3]A.B.Filonov, D.B.Migas, V.L.Shaposhnikov, N.N.Dorozhkin and V.E.Borisenko.Electro nicprope rtieso fosmium disilicide.AppliedPhysicsLetters, 1997.
[4]Segall M.D, Philip Lindan J D, Probert M J, et al.First-principles simulation:ideas, illustrations and the CASTEP code.J.Physical Review:Condense Matter, 2002.
[5]Broyden C G, The convergence of a class of double-rank minimization algorithms, 2 The new algorithm,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s, 1970.
[6]Vanderbilt D.Soft self-consistent pseudopotentials in generalized eigenvalue formalism.PhysicalReviewB, 1990.
冰酒 “错误”的美丽外延等 篇4
冰酒,可不是结了冰的酒,而是指晚收葡萄经人工采摘并且在冰冻状态下压榨而成的葡萄酒。
有人说,冰酒的诞生是一场美丽的错误。200年前的德国,葡萄园遭受到突然来袭的霜害,酒农为了挽救损失,只好将错就错,将冰冻的葡萄压榨,按照传统的方式发酵酿酒。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酿成了酒体饱满、风味独特的佳酿,造就了冰酒的问世。
据说,全世界只有奥地利、德国及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少数几个地方,在温度、气候与各方面条件都配合的状况下,才有条件酿制出高品质的冰酒。由于生产方式独特、产量稀少,其昂贵也就顺理成章了。
据有关专家测定,冰酒的营养成分里几乎包含了人体所必需的数十种酶和氨基酸,有养颜、美容、保健等功能,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酿。
冰酒的醇香和独特在于它的舒缓,所以,饮用冰酒时一定要细品慢饮,不能像饮其他酒那样一饮而尽,而是应该先把酒倒入酒杯中慢慢观察其色泽,然后将酒杯缓慢稳定地旋转划圆弧,让酒更多地接触空气,深吸其酒香,再小口抿酒,细品其味。
白冰酒酒色金黄,酒质清凉,口感清爽,宜冷饮,具体的温度要视酒质而定,大约在4-11℃比较合适,温度太低会影响酒香的挥发。
红冰酒呈酒红色,酒质醇厚,口感隽永,适宜在室温下饮用,一般在12-18℃之间。年数越久温度适宜越高。红冰酒应在饮用前开瓶,让酒"呼吸",即让酒与空气接触,可以使酒质变得醇厚柔和。
由100%的葡萄汁酿制而成的冰酒,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这是其他任何饮料酒所无法比拟的。冰酒中一般含有15%-25%易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含各种有机酸0.3%-1.5%,各种矿物质成分0.3%-0.5%,其中的钙、钾、镁、磷、铁、锌、硒等微量元素,都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硒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强化剂,也是一种很好的防癌、抗癌的微量元素。
冰酒中,锌和硒的含量适中,符合人体的需要。其所含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是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另外,冰酒还含有人体代谢所需的氨基酸,红冰酒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扩张血管,使血管壁保持弹性,提高毛细血管的扩张力,杀死细菌或病菌。喝冰酒不仅有消毒清淤利尿的作用,而且能降低血压,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风险。
冰酒必须储存在远离有强烈气味及震动的地方,且此地需保持凉爽。其实说起来,冰酒很容易就能保存10-12年左右。一般而言,品尝"年轻"的冰酒,上颚内可感觉到味道清爽;而"年长"的冰酒,气味更加芬芳,余味无穷。随着贮藏时间的增长,冰酒的颜色和价值都在提高。
磁化酒引领健康酒品新时尚
磁化酒与磁化水:本质一样,工艺不同。磁化酒具有双重特征,它既是白酒,又具有药理功效。它和普通白酒的区别在于:
1、 降低了白酒中甲醇、杂醇油的含量。
2、 降低了白酒的粘液。为什么人们喝酒喝的少时脸是最红的,喝多了就发白呢?这说明喝的适量利于血液流动,起到活动作用。一旦多饮,酒的粘液阻滞了血管中血液流动,脸就产生发白现象。通过磁化,粘液降低,即使超量饮用,也不至于阻滞血流。
3、 根据中医理论,磁化酒主要是补肾的。许多肾脏疾病都可以通过适量饮用磁化酒得到治疗和缓解症状。尤其对于男性阳痿疗效更好。另外,还能产生雄激素。因此对于和谐夫妻生活也是有益的。这些《本草纲目》等经典药著都有论述。
磁化酒是需要有严格的技术要求的,一是磁化的时间长短问题,二是磁通量高低问题,三是磁场构成问题,四是磁种选择问题,五是白酒的适应问题。这些如果掌握不好就达不到磁化的效果。赊店磁化酒是实实在在的专利产品,有专利号可供检索。由于是有自主知识产权,各样技术都很过硬,磁化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磁化水之所以衰落,主要是因两大误区。一是水温过高。通常倒入磁化杯中的都是开水,而水温一旦超过80℃,磁化效果便会大打折扣。二是磁化时间太短。倒入磁化杯中的水随时都会被喝,难以保证磁化时间和磁化效果。磁化酒就不同了,由于是工业产品,可以有效保证磁化时间。
看来,专业的和业余的的确大不一样。磁化水走的是自己动手的便捷之路,卖的是磁场,严格地说,是包装而不是产品。而磁化酒是将酒放入固体磁场中磁化700~1000小时,其他工艺也是经过严格监控的,磁化功效按理说应比磁化水有了大幅提高,两者是不应相提并论的。
葡萄酒与酒杯的搭配
红葡萄酒-郁金香型高脚杯,——波尔多型与勃艮第型。郁金香型的理由:杯身容量大则葡萄酒可以自由呼吸,杯口略收窄则酒液晃动时不会溅出来且香味可以集中到杯口。高脚的理由:持杯时,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杯茎,手不会碰到杯身,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温度。
白葡萄酒-小号的郁金香型高脚杯。郁金香型和高脚的理由:同红葡萄酒杯。小杯的理由:白葡萄酒饮用时温度要低,白葡萄酒一旦从冷藏的酒瓶中倒入酒杯,其温度会迅速上升。为了保持低温,每次倒入杯中的酒要少,斟酒次数要多。
香槟 (气泡葡萄酒)——杯身纤长的直身杯或敞口杯。杯型理由:为了让酒中金黄色的美丽气泡上升过程更长,从杯体下部升腾至杯顶的线条更长,让人欣赏和遐想。
干邑-郁金香球型矮脚杯
矮脚杯型理由:持杯时便于用手心托住杯身,借助人的体温来加速酒的挥发。
酒对爱情的利尿性作用
刚刚在奥斯卡上斩获颇丰的《杯酒人生》导演亚历山大佩恩并没有像周星驰的电影《工夫》一样在电影的剪辑,特技上下功夫,而是让电影回到了一种本真的原始状态,却让一部没有大明星,表面上不具任何特别因素的情感公路片,处处显出新意来。究其原因,只是因为他在影片中加入了还是我们生活中最为本真的东西——酒精。
酒在影片中也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学意味。中文的译名《杯酒人生》比原名SIDEWAY更加一针见血。影片的确需要有一种非常具有张力的东西来使影片的运行更加顺畅和富有活力。把酒作为线索,不用导演花太多的力气,本身就会引起观众极大的共鸣,能让你很快的找到一个情感切入点。
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关于爱情的电影,似乎都显得过于理性,往往需要进行如数学公式一般的演算与推理,就像《我的野蛮女友》如此搞笑的电影,也要在最后交代一下女主角曾经的感情经历,才表明现在爱情的合理性。这一切的效果就像大话西游中"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的讨论一样让人左右为难。
然而,我们的情感其实在我们心中最深处告诉我们,一时的冲动,有时候比理性的选择更加让人回味。在《杯酒人生》中的酒的加入,顺理成章的给了爱情的盲目和冲动,让理性的人们不得不在最关键的时候,让自己的感性最初最符合人性,而不是符合理性的生活。对比其他爱情电影中的线索,由于有了酒这个因素的隐约存在,显得更为人性与无须废话。
"喜欢酒,是因为可以让我们遐想,被用来酿酒的葡萄,在生长的时候,经历过的雨露阳光,以及那些亲手摘下葡萄的人们,曾经有过怎样的生活。当你打开一瓶陈年好酒,有没有想到过,酿这瓶酒的人,或许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吧。一瓶酒不单单是一瓶酒而已,它是人生,就好像,每一瓶酒在不同的每一天打开,都会有着不同的滋味。那才是我们真正爱酒的理由。"
"生活如酒"曾经被用来无数次的表达对于生活甜美淳厚或者是酣畅无忧的质感的由衷谢意,但如果你能亲耳听到本文开头之前那段近年来美国电影里面几乎是最动人最感性的台词,我们也许就会理解,那些执着于酒精作用的人们,不仅仅迷醉于酒的麻醉。他们是因为酒代表了生活中每一次微细的沉淀,是因为酒联结了素不相识的人间毫不相干的片段。是因为我们都还在乎,是因为我们不想放弃,是因为有些东西永远都在那里,怎么都不会变。"
拓展内涵和外延 篇5
目前,大多数企业为了生产安全,都会对这新入厂(公司)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其目的是使新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以保证其在生产一线工作中的安全。一般来说,第一级(厂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才会到第二级(车间级)、第三级(班组级),全部“过关”了,方可在师傅或老员工的带领或监护下,进入生产现场熟悉设备、作业环境等。但目前一些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存在内容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等问题,甚至有些企业直接安排新员工自学,然后划出考试“重点”,考试合格后就算“过关”。这样不仅会使新员工难以达到岗位安全要求,甚至还会使其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隐患”。
对于企业来说,要做好新员工的安全教育,让其尽快满足岗位安全要求,笔者认为,除了要做好常规的“三级安全教育”外,还应通过拓展安全教育培训的内涵和外延,提高新员工的思想观念,激发其工作热情,进而引导其成为企业的“安全卫士”。
第一,对于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应当从深层次去考虑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他们往往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充满青春活力,有施展才华的愿望。因此,企业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考试合格”的档次,更应当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去开展安全教育,使他们在正确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的同时,把“要我安全”的观念提高到“我要安全”的层次上来。
第二,对于新员工,应尽可能丰富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除了传授其风险辨识、排查隐患的方法以及突发情况时的应急措施外,还应注意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其认识到自身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企业的生产岗位就是他们理想的“用武之地”,从而提高其工作责任心。简而言之,企业应通过使新员工尽快产生“归属感”“成就感”,促使其主动掌握工作岗位的安全技能,提升安全意识,进而更好地保障安全生产。
外延成本及其管控研究 篇6
一、外延成本的提出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性存在的, 诸如大小、多少、快慢等, 没有大就不存在小, 没有多就不存在少, 没有快就不存在慢等。成本的可控与否同理。根据百度百科的解析, 不可控成本 (Uncontrollable Cost) 是“可控成本”的对称, 是指不能为某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所制约的成本。不可控成本一般是无法选择或不存在选择余地的成本。它也具有相对性, 与成本发生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有关。例如短期内, 固定成本是不可控成本, 但从长期看, 企业可以调整固定资产支出, 固定成本成为可控成本。从这个解析出发, 它只是一般的“无法选择或不存在选择余地的成本”, 且同时具有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换言之, 不可控成本是相对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可控的。再者, 不可控成本输出的是组织必须承受的结果, 是被动的。但是作为经济人组织并非完全的被动地接受, 而是有所作为, 即在形成结果输出之前, 采取不同的策略对形成不可控成本的因素进行作用, 以期达成结果小于不可控成本。如对税收政策相对的出现税收筹划, 对物资采购相对的出现公开招投标, 对公司权利管理相对出现法人治理结构等等。对组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 作用于不可控因素而发生的价值牺牲, 笔者称之为外延成本, 它可以用货币单位来衡量。
外延成本作用的主要对象是不可控因素, 它是指从组织现有的资源或能力衡量, 视乎无法制约或控制的因素。从“空间”的层面看, 它可是某人、某事、某物或某行为等, 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典型的主要对象有体制和机制, 体制机制下的管理行为、企业文化、员工的素质、意识和行为等。外部的主要对象有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竞争对手、国家和社会、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资源环境、人文和地理环境等。从“时间”的层面看, 它可是就某事的一时、某产品的生命周期或组织的生命周期。外延成本的对象因组织的实际而异, 并非该因素存在A组织, 就一定会存在B组织, 只要是对组织的生产经营、生存发展有着影响的不可控因素, 都是外延成本作用的对象。表面上看, 外延成本作用的对象不乏其数, 但如果组织有心梳理, 动态调整, 精心管理, 亦寥寥无几。
如果设作用于不可控因素而发生的价值牺牲为X, 作用后输出的结果为Y, 不作用不可控因素输出的不可控成本为Z, 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如下五种可能。第一种可能, Y-X>0, 外延成本的结果为Z+ (Y-X) >Z;第二种可能, Y-X<0, 但结果为Z- (Y-X) >0;第三种可能, Y-X<0, 且虽结果为Z- (Y-X) <0, 但组织已达到了目的, 结果可以承受;第四种可能, Y-X<0, 且结果为Z- (Y-X) <0, 组织未达到目的, 结果难以承受;第五种可能, Y-X=Z, 不受作用与否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外延成本与不可控成本一致。从上述五种结果来看, 前二种毫无疑问为首选, 组织应当实施外延成本;第三种因组织的目的而异;第四种组织是不希望出现的, 吃力不讨好;第五种是组织普遍存在不作为的现象写真。经济人的理性假设告诉我们, 作为经济人组织肯定希望收益的结果大于零, 不会坐以待毙。对此, 组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 作用于不可控因素的目的应有二。一是对组织有利的, 则将其转化成更为有利或更为积极的因素, 即好上加好;二是对组织不利的, 通过对不可控因素施加影响, 将不利变为有利, 或者可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 甚至可以直接控制, 即将不利的转变成利好或不坏的, 或者没有影响。它实现的途径有三。一是对不可控因素施加影响, 二是根据不可控因素和组织的实际进行自我调整, 三是内外兼修, 两者结合, 如税收筹划、技术改造、风险管理、流程再造、企业吸收合并等等。
存在不可控因素并不代表就是外延成本。首先, 组织需要分辨出关联的不可控因素。每一个组织都不可能与外部完全割裂而单独运行, 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或影响, 但外部的因素有千千万万, 究竟哪一个与组织有关联, 关联的程度如何, 这就需要组织去辨识。其次, 组织需要衡量对关联因素的可控与否。对于分辨出关联的因素, 组织应从不同的层面看待, 有些本来就是属于内部事务, 有些通过管控措施已转变为可控, 则应予排除, 而仅针对不可控制的那一部分。最后, 组织需要对不可控因素付诸于行动才能形成外延成本。付诸于行动无论是何种形式, 组织肯定会付出价值牺牲, 只有付出才能形成外延成本, 存在不可控因素并不代表就是外延成本, 它只是外延成本管控的基础和前提。
外延成本的价值牺牲是指能被组织所利用的资源的总和, 包含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资源一般包括人、财、物, 以及信息、形象、声誉、时间、情感等。
外延成本与传统成本有着本质的不同。通常人们将作业成本计算出现之前的成本管理视为传统的成本管理。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点, 即重视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的计算与控制, 对间接费用的计算和控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传统成本管理是一种基于经验主义的静态管理模式, 着眼点主要在企业内部, 且局限于企业的生产过程, 更多强调的是有形的成本动因, 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考虑不多, 其目的是力图从可控费用出发,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无谓消耗, 以及通过改进工作的方式节约成本支出, 表现为工厂的“成本维持”和“成本改善”两种形式。它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外延成本的研究对象, 如供应商、员工的行为等[1]。外延成本的管控制是动态的, 它视不可控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动因可能是有形的, 也可能是无形的。外延成本研究的出发点与传统成本刚好相反, 不是可控的, 而是从组织现有的资源或能力衡量, 视乎无法制约或控制的因素, 表现出一种更为积极的管理行为。它的价值牺牲亦有别于传统成本的可以用货币衡量。
外延成本管理的范畴广于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 是指基于战略视角, 通过生成、应用具有战略相关性的成本管理信息, 以服务于企业建立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系列成本控制方法、体系[2]。它是一种动态的成本管理, 更多关注的是成本动因, 通过运用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分析等, 从战略的角度如何控制成本。笔者认为, 虽然它谋略企业, 但出发点仍是产品全成本的管理, 基于产品的层面和可控因素出发, 目的是建立竞争优势。外延成本管理的实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本管理, 它包含但不仅限于成本管理, 尤其是产品的成本管理, 因为它管控的对象是不可控因素, 而不可控因素存在于组织的任何一个管理层次, 且它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
外延成本并非是会计意义上的成本。会计意义上的成本是完全可用货币衡量的, 而外延成本则如前文所述;且两者的管控对象亦不同, 前者仅是就成本论成本, 而后者存在于组织的任何一个管理层次。诚然, 在市场经济中, 外延成本绝大部分仍可用货币来计量, 并在会计报表中的成本费用、税费、投资以及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进行列示。
外延成本并非是外部成本。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 外部成本是指由于生产的外部效应 (主要是负的外部效应) 所引起的成本, 如若一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坏, 且它必须就此支付一定的现金或其他形式的资金, 则该支出为外部成本。外延成本与外部成本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是衡量方式不同。两者均付出代价, 外部成本是可以用资金来衡量, 而外延成本如前文所述。二是探索对象和处理方式不同。外部成本研究的主要是生产带来外部的负效应, 重在生产控制方面。外延成本探索的是不可控因素的管控。三是目的不同。外部成本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现金或其他形式资金的支出, 而外延成本的目的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四是作用的对象不同。外部成本作用的主要对象是内部, 期望不带来外部负效应。外延成本作用的对象存在于内外的任一层次, 范畴远宽广于外部成本。
外延成本并非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它的策略主要有规避、承受、降低和分摊。外延成本与风险管理, 两者管控的出发点不同, 前者是不可控因素, 后者是风险;从管控的范畴看, 两者均存在风险管理这一内容, 但前者更广;从管控的主动性看, 前者主动出击, 而后者则退其次, 甚至有所回避, 所采取的策略也因此而不同, 此外衡量付出代价的方式亦如前文会计意义上的成本同理。
二、外延成本蕴含在成本中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探索
自从组织设立并进行管理的第一天起, 外延成本管控的对象就伴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发展、探索紧密相连, 且深深地蕴含其中。随着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 社会化大生产成了一种必然趋势, 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基本形成, 成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应此而产生, 管理方法由最初的标准成本发展到今天的战略成本, 不可控因素的关注对象由供应商、员工的行为逐步拓宽到客户、技术、环境等, 管理视角亦从企业内部延伸到外部, 外延成本的发展随之由初现端倪到架构已现。
1.外延成本蕴含在成本中国外的主要探索
(1) 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这一阶段的成本主要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 即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和应该分摊的制造费用, 其他的费用则计入期间费用, 是一种静态的成本管理。它管控成本的主要方法有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法、变动成本法和价值工程法。这一阶段, 研究者们或多或少对不可控因素的员工行为、客户、供应商等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如标准成本法中的标准化管理, 主要针对的是员工的行为;预算控制法中的以销售为重点, 主要针对的是客户;变动成本法的变动成本, 主要针对的是供应商;价值工程法中的价值, 主要针对的供应商和客户等等。外延成本的管控初现端倪, 但沉淀的范围较窄, 重在制造环节。
(2)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可靠性等的要求亦不断提高, 产品的质量已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在某种意义上, 全面质量管理已成为公司的主要目标, 这一阶段成本的管控方法主要有责任成本法、质量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这一阶段, 研究者们在保留了对不可控因素的供应商、员工的行为等进行相应研究的基础上, 更多的关注了消费者及其相应成本效用的成本动因, 视角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由制造环节转向销售环节, 外延成本管控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3) 20世纪70年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以后, 组织关注的不再是产品成本, 而是导致成本发生的作业, 以及站在整体的、战略的角度对企业的作业链进行分析, 同时也开始注重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新产品开发等。这一阶段成本的管控方法主要有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战略成本管理。这一阶段, 成本管理的“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从关注企业内部活动拓展到企业外部, “时间”也由先前基于日常经营控制转向到基于长期的战略管理层面, 外延成本架构已现。
纵观国外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发展、研究, 我们不难看出,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制造、信息技术的进步, 顾客导向的变化, 以及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变革, 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方法、理念随之而变, 外延成本的理念亦随之渗入并逐步增强。虽然战略理念的导入, 传统成本对外延成本研究的力度不断加大, 成本管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随着全球市场的一体化、信息的一体化, 不可控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正逐步加大, 且传统成本、战略成本在很大程度依然着重于可以控制的部分, 在一定的层面上已难以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
2.外延成本蕴含在成本中我国的主要探索
我国成本发展的历程紧跟世界脚步, 在此笔者不赘述, 仅从官方的词语解释, 从现行的制度、标准、理论研究等进行探索。
(1) 官方对成本词语的解释
关于成本, 我国新华字典是这样解释的:“一般指‘生产成本’或‘产品成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价值之和。”汉语字典的释义是:“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从字面上看, 我国大众对成本的理解范围较为有限, 基本指向是产品的成本。
(2) 制度、标准方面
(1) 《企业会计制度》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第九十九条:“……成本, 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从该定义出发, 笔者认为只是产品或劳务的直接成本, 甚至还不是完全成本。如此, 势必把组织成本管控的落脚点建立在产品或劳务上, 范围太窄, 难以引导组织进行创新性的成本管理。
(2) 《企业财务通则》
我国现行《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成本控制系统, 强化成本预算约束, 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 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笔者认为,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今天, 确保产品质量、约束员工的行为是对的, 但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尤其是经济全球一体化, 互联网+的出现、工业4.0的诞生等, 成本管理理念也应随之而变, 不应再将落脚点定位在产品上, 而应将成本管理的视角进行延伸。
(3) 《成本管理体系术语》
CCA中国成本协会发布的CCA2101表示:2005《成本管理体系术语》标准中第2.1.2条的定义“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和“广义上讲, 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价值牺牲, 它可以用货币单位来衡量”[3]。笔者较为赞同, 但两者描述的范围相对较宽, 落脚点给人不实之感。
(3) 理论研究方面
国内对成本控制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一些代表性著作和研究文献中, 从研究内容来看, 既包括对一些基本理论的探讨, 也包括近年来对西方成本控制方法的介绍和成本控制理论新观点的深入思考。其中:余绪缨在《当代财经》 (1994) 发表一系列论文系统地介绍了ABC/ABM的基本理论。郭道扬从我国国情出发, 提出了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 以制造成本法为内容, 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目地, 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要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 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 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系。夏宽云在其所著的《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中对战略定位、价值链分析和战略成本动因作了详细阐述。陈柯在其所著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一书中从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与评价等环节入手, 对战略成本管理程序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宋有林同志在《煤炭企业外延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一文中, 提出了煤炭企业的外延成本是“根据煤矿生产及成本构成的特点, 将对煤炭成本影响较大, 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难以管理与控制的成本”[4]。周瑜同志在《基于黑箱理论的双层动态成本控制》一文中, 基于黑箱理论的研究范式, 对规范员工成本控制行为进行了研究, 等等。
通过上述研究, 笔者认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科研的不断投入等, 关于成本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 但基于外延成本的系统研究, 则远远不够, 即使蕴含其中, 范围也较窄, 仍基本停留在产销环节, 如员工的行为、供应商、消费者等。
(4) 外延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实际应用情况
目前, 我国大部分组织在实际工作中, 仍把眼光停留在企业内部, 如何节约, 如何挖潜。对供应商更多要求是物美价廉的“价廉”;对消费者, 没有主动、积极的实现成本效用最大化, 而是更多关注价格是否依然坚挺;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 考虑的是如何规避或钻空子;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 采取更多的是“胡萝卜加棒子”;对政治经济、人文和地理环境的变化, 甚至置之不理等。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信息的不断发展, 我国部分组织导入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 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开招投标等,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外延成本的管控迹象略显。但把组织置身于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等浪潮中, 从持久竞争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衡量, 笔者窃以为成本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有待进一步挖掘, 需进一步拓展。
三、加强外延成本管控的必要性
1.加强外延成本管控, 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从外延成本蕴含在成本中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探索我们不难看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 制造、信息技术的进步, 顾客导向的变化, 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以及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组织只是其中的一根小草, 大海中的一小片树叶, 不可控因素对组织的影响正逐步加大, 传统和现有的成本对此研究甚少, 很大程度依然握着可控成本不放, 在一定层面上已不能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而外延成本作用的对象恰是如此, 它是动态的管控, 完全可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2.加强外延成本管控, 是优化成本管理的需要
对于一般的组织, 成本管理是对组织所付出可计量的代价进行管理, 着重于历史成本和内部的管理, 主要是“节支挖潜”的范畴。但对已实现对价值和风险已完全转移到组织的商品或服务进行管理, 根据数学的极限原理, 纵使组织再“节支挖潜”, 其降低成本的空间也是有限的。比如说, 组织购进商品的价值是100元, 不管如何“节支挖潜”, 该商品的价值必定是100元, 成本也不可能低于100元。同时,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 组织不可能独善其身, 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越来越凸显。比如生产的产品, 在市场上肯定会受到同类产品、相似产品、替代品甚至冒牌产品等的冲击;正常经营中, 如体制机制的不完善, 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不良的行为意识, 供应商供货的价格上扬、质量不稳定, 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约束等。对此, 组织一般从产品和市场出发, 本着可控与否进行管控, 势必难以优化管理。对此, 组织不应仅凭自己掌握的资源划分成本的可控与否, 并进行相应的管理, 而应将传统成本和外延成本相结合, 把管理的空间拓宽, 形成企业内外、因素可控与不可控的立体式管理;同时, 拓宽管理的时间视角, 形成一事一时的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的管理等的时间管理理念, 从而进一步优化成本管理, 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3.加强外延成本管控, 是增强危机意识的需要
任何一个组织都会存在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对显性问题, 组织就如同青蛙对沸水的反应一样, 会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及时地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但对于外延成本管控的上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政策变化, 下到员工的素质行为意识等的隐性问题, 由于其相对隐匿, 往往不易察觉, 稍不留神, 便会给组织带来不必要、不可估量的损失。对组织来说, 危机和收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笔者赞同各有关专家学者引入的风险管控理论, 外延成本管控的对象亦不乏该方面的内容, 但从成本价值牺牲和成本收益的角度衡量, 从导入和增强危机意识, 利于日常管理的层面出发, 笔者更主张将其纳入外延成本的范畴。
外延成本探索的主要是别人认为不可以控制的事项, 换句话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世界上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成本的可控与否亦是相对的, 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 两者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就像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可以举起整个地球”。一般情况下, 外延成本的管控有点“懒”, 与很多组织传统的成本没有直接的联系, 甚至没有关联, 即眼前效益不明显, 但风险与收益并存,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就看谁“先侦察到新的食物源”, 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以及怎么吃。
4.加强外延成本管控, 是拓宽成本管理思路的需要
传统的成本管理, 把眼光停留在组织内部, 且局限于组织的产销环节, 力图控制可控费用, 主要表现为“成本维持”、“成本改善”, 管理思路相对较窄, 不利于组织的持久竞争和长远发展。并非传统的成本管理已过时, 但外延成本更多关注的是不可控因素, 如对组织有利的, 如何转化成更为有利或更为积极的因素, 如不利的, 如何将不利变为有利, 或者可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 甚至可以直接控制。它视不可控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出发点与传统成本刚好相反, 不是可控的, 而是组织现有的资源或能力衡量, 视乎无法选择或不存在选择余地的诸多因素, 关注的范围更宽、更广, 表现出一种更为积极的管理行为, 更为主动的进取态度。思路决定出路, 为了更好地发展, 组织应在现有成本管理的基础上, 再上一个台阶进行外延成本的管控, 以拓宽成本管理视角, 提升管理的理念。
四、加强外延成本管控的主要对策
1.转变思想, 导入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更是影响世界的利器。没有思想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 没有思想的行动是苍白无力的。一个好的思想, 胜过千军万马。试想如果没有马克思卓越的思想, 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没有毛泽东的杰出思想, 就不可能有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存在;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 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繁荣小康的今天。外延成本管控理念导入组织何尝不是如此。
笔者并非否定传统成本管理思维, 并非否定现用的成本管理方法, 既然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拓宽成本管理的“空间”和“时间”, 如果我们暂把可以控制的成本称之为内涵成本, 那么是否可以把不可以控制的成本视为外延成本, 两者相结合形成立体式的成本管理。把“空间”拓宽到可能影响企业的所有因素, 而仅非内部, 包含到组织行为学、体制机制的影响等,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把“时间”拓展到组织的生命周期, 而并非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也就是说, 组织应把自己摆在主动的位置, 不要认为不可以控制的因素就真的不可控了, 而顺其自然, 以致错失良机。组织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把成本的眼光放得更宽一些, 更长远一些, 把涉及组织要付出价值牺牲的行为、因素等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视角出发, 将其纳入到成本和管理的范畴来进行管理和控制。
组织导入外延成本管控的理念, 需深入到员工的心中, 尤其是决策者, 必须了解外延成本内涵、对象, 哪些因素可能形成外延成本, 该如何应对等。同时, 应建立、完善、倡导和实施以人为本、荣辱与共的成本文化。
2.实事求是, 搭建外延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架构
外延成本的管控, 工作量较大, 耗时较长, 为了将此项工作做好, 组织应实事求是搭建相应的架构, 进行专门的管理。它可以是专设的机构, 也可以是兼职的机构, 可以是紧凑型的, 也可以是松散型的, 但无论如何, 组织应有人对此负责, 不管是员工, 还是外部的组织、机构或人员, 这些都是根据实际而定, 视组织对外延成本的重视程度而定, 不能一概而论, 但要有组织, 有纪律, 分工协作, 明确责任, 否则人浮于事,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3.归集整理, 构建不可控因素的数据库
传统成本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通过分析已成事实的历史数据, 找出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 然后对可控因素加以管理, 以降低成本支出, 增加收益。外延成本的管控的主要目的达到某种目的, 两者明显不同, 故外延成本的信息来源亦与其不同。正如前文所述, 外延成本研究的对象是不可控因素, 只要是对组织的生产经营、生存发展有影响的不可控因素, 都是外延成本管控的对象, 也即是构建组织不可控因素数据库的内容。
数据库信息的来源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但组织可以通过报告报表、市场调查、网络信息、已颁布或即将实施的法律法规、已发生的事实等途径去收集, 也可委托第三方去归集, 还可以两者相结合等不同的方式去进行。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质量和今后的使用效率, 组织应根据实际进行分类收集、归类和整理。不可控因素数据库的信息, 至少应包括经济类、政治类、法律类、国家和社会类、科学技术环境类、人文类、地理类、环境类、组织行为类、供应商类、竞争对手类、消费者类和其他, 等等。同时, 根据组织管理的实际, 将各类细分成若干个层级。构建该数据库的目的是使组织更好的对外延成本进行管控, 为此要结合自身的实际, 不能拘泥于目前所拥有的信息, 而应高瞻远瞩, 采用放射性、发射性思维去看待, 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 应结合实际进行逐一筛选,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形成不可控因素的数据库。由于数据库的信息量较大、较广、较杂, 工作量较大, 耗费的时间可能较长, 故组织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真正地沉得下去, 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在产品质量的管理中, 我们对PDCA循环应不陌生。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 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所谓的P (plan) 是指计划, 它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 (do) 是指执行, 即具体运作, 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 (check) 是指检查, 即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 分清哪些对了, 哪些错了, 明确效果, 找出问题。A (action) 是指处理, 即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 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 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 引起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 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不可控因素据库的信息, 是组织实施外延成本管控的基础, 信息来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外延成本管控的成败。故, 组织应采用PDCA循环的方式对不可控因素的数据库信息进行管理, 持续地收集, 及时地调整和修正, 确保该数据库信息的质量永远都是可信的、可靠的。
4.对信息进行评价
(1) 对不可控因素的评价和分析
组织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 更有利于采取有效的策略, 应结合实际, 选择行业组合清单、部门汇总、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 判断不可控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对组织的影响程度、时间的紧迫性、作用不可控因素的可能性以及付出代价的承受程度等方面, 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逐一的适当的评价。
(1) 对不可控因素的评价方式
对不可控因素进行评价的方式, 主要有行业组合清单、部门汇总、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问卷调查等, 具体如下。
行业组合清单主要是指同一行业的组织可能具有相同或类似的不可控因素的情形, 以及其应对的结果。组织可以通过公开的渠道或第三方资源获取, 作为评价不可控因素的基础和参考。
部门汇总主要是指由组织各部门根据其职能和所掌握的信息, 对不可控因素进行评价的汇总, 也就是说, 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集思广益。
头脑风暴法主要是指组织召集部门或人员, 对不可控因素的评价各抒己见, 形成的基本共识。
SWOT分析主要是从不可控因素可能给组织带来的优势、劣势, 创造的机会或威胁出发去分析、判断, 然后做出的评价。
问卷调查主要是指组织针对不可控因素, 向相关人员进行询问, 调查了解, 并汇总其结果的一种方法。
为了更好评价不可控因素, 组织应根据实际选择上述方法, 或采取其他可行的方式进行评价。
(2) 对不可控因素的分析
不可控制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对组织的影响程度、时间的紧迫性, 以及对其作用影响的可能性、付出价值牺牲的承受程度, 一般通过查阅已归集整理的信息, 利用专业知识或职业敏感进行判断取得。它可通过数理统计技术、概率技术进行测算, 可以通过职业人员或有经验的人员的敏感程度进行判断。
不可控因素发生可能性的结果一般有很少的、不太可能的、可能的、很可能的、几乎确定、已确定。
不可控因素发生对组织影响程度的结果一般有有利的和不利的两个方面。有利的方面主要是指在现有的基础上, 因不可控因素可能给组织带来新的利益或发展机遇。如组织属于三农企业, 现国家颁布三农的优惠政策, 则会带来更多的利好消息, 又如竞争对手退出市场、供应商经技改提高了原材料的质量等。它一般可以划分为轻微的、一般的、较好的、好的、非常好的。不利的方面主要是指在现有的基础上, 因不可控因素可能给组织造成的损失或伤害。如楼市调控对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影响、国家出台的“四风”建设对从事高端的餐饮娱乐行业的影响, 又如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增加、员工消极怠工的现象加重等。它一般分为不重要的、次要的、中等的、主要的、灾难性的。
不可控因素发生时间紧迫性的结果一般有非常紧迫的、紧迫的、一般的、几乎没有影响的、没有影响的。
作用不可控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对不可控因素进行了发生可能性、影响程度和时间的紧迫性的分析、判断, 但是否可以作用影响, 或者进行自我的内部调整, 组织还得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一般来说, 对于客观的、宏观的不可控因素, 组织是难以对其作用影响的, 比如国家和社会、体制、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资源环境、人文和地理环境等, 只能退一步作自我调整, 积极应对。对于组织内部存在的和拟人性的不可控因素, 组织是可以作用影响的。笔者研究认为, 组织内部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管理机制、企业领导行为、员工的素质、意识、行为和已成现实但无法改变的资产现状等, 拟人性的不可控因素, 主要是指存在思想、意识和行为的不可控因素, 包括但不仅限于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竞争对手等。对不可控因素作用影响或进行自我调整的可能性与发生可能性、影响程度无关, 但与时间的紧迫性成反比例关系, 即时间越紧迫, 将不可控因素转化成对组织有利的因素就越困难。这就要求组织必须在第一时间, 对不可控因素做出反应, 拟定详细的计划, 并逐步实施对应的策略。
付出价值牺牲的承受程度。组织作用不可控因素是要付出价值牺牲的。一般来说, 组织付出代价的承受程度, 依对待不可控因素分析结果的态度而定, 依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而定, 依作用不可控因素影响或自我调整的程度而定, 依采取对应的策略而定, 一般成正比例关系。同时, 付出的价值牺牲往往与时间的紧迫性成正比例关系, 即时间越紧迫, 组织付出的价值牺牲就越大;与作用影响的难度成正比例关系, 即越容易作用影响的, 组织付出的价值牺牲就越小, 反之就越大, 甚至付出价值牺牲但未取得预想的效果。
从空间上, 构成了分析评价不可控因素的经纬度, 发生的可能性和重要程度交叉存在, 同时融入时间概念, 但哪个指标可以作为最终判断的结果, 应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并结合组织可以采取的策略和付出价值牺牲承受的程度来进行判断。笔者有幸相识A、B两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 对2014年初新闻媒体报导国家即将实施对楼市的某项严控政策, 两者判断不一, 结果迥然不同。A房地产企业经评价分析, 几乎确定会发生, 时间紧迫, 但鉴于其楼市在收尾阶段, 现房较少, 即使真的实施该项政策, 影响是次要的, 故静观其变, 暂停了拟开发的楼盘, 可以说基本没有损失。而B房地产企业经评价分析认为, 虽然时间紧迫, 且刚开始销售, 现房较多, 影响是灾难性的, 但它认为国家严控楼市已不是一次二次的事了, 也不止一年两年是这样了, 如政策所述, 势必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则认为应不会严控的, 应不太可能发生, 故它依然如故, 到目前为止, 销售可谓步履艰难。
(2) 对不可控因素采取的策略
评价和分析是对不可控因素采取策略的基础, 它实现的途径如前文所述, 但会据组织的实际而异, 据负责人的判断而异, 据被作用不可控因素而异, 等等, 相应所采取的策略也各不相同。为了实现组织的目的, 不管白猫还是黑猫, 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5.监控外延成本策略实施的过程
在外延成本策略实施的过程中, 随时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如昨天刚评价为外延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对象, 即将实施相应的策略, 但情况突变, 今天已不然。又如由于预见性不足, 原对外延成本管控的某一重要对象实施策略过程中, 资源后继乏力。再如采取的策略不妥,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等等。为确保外延成本管控的效果, 组织应加强对外延成本策略实施过程的监控, 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分析, 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和相应的策略, 真正实施PDCA循环。
五、结论和展望
外延成本客观存在于任一组织, 它虽不像现行成本管理的效益立竿见影, 但能更好地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 能优化成本管理, 同时增强危机意识, 以及拓宽成本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思路, 且具有“懒蚂蚁效应”, 故值得组织在现有成本理论的基础上, 换一种成本管理思维去探索和研究。
摘要:世事不是绝对的, 成本的可控与否亦是相对的, 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 两者互换应可能。本文基于相对论的基础, 提出了组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 作用于不可控因素而发生的价值牺牲的外延成本。它客观存在于任一组织, 虽不像现行成本管理的效益立竿见影, 但能更好适应环境变化, 优化成本管理, 增强危机意识, 拓宽成本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思路, 且具有“懒蚂蚁效应”, 故值得组织在现有成本理论的基础上, 换一种成本管理思维去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外延成本,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陈萍, 潘晓梅.企业财务战略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篇7
在我们探讨法律技术一词的内涵与外延之时, 我想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法律进行一个讨论:即法律究竟是属于科学还是技术?如果属于科学那么它属于哪一类科学?
我们都知道科学与技术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概念, 它们都属于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理性活动。但同时, 因为科学与技术两词都发端于近现代西方, 我们对其概念的定义与认识基本上都来源于西方。即使我们在之前的书籍记载中发现了这两个词, 其词义也与我们现在的普遍认识相去甚远。所以, 虽然有时我们明知这两个词的区别,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们放在一起来使用。 (当然, 有时为了语句上的简洁有力, 我们会故意把它们连在一起。比如那句著名的改变了整个中国命运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只有通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即技术是科学的物化。所以, 如果我们要讨论法律技术一词, 首先要确定法律究竟是属于科学范畴还是技术范畴。如果我们认为法律本身就是一门技术, 那么法律技术的同意就是“技术技术”, 而这样的词明显就是无意义的, 当然也就没有讨论其内涵与外延的必要。
科学的目的在于获得对外在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系统知识。技术的目的是促使客体发生预期的变革, 以满足人类较低层次的物质需要或获得认识客体的有效方式。一般认为,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在于:1.起源不同。科学起源于人类对外在世界惊奇的感受和疑问。技术则直接源于人类为了生存而变革客体的劳动, 包括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的实践活动。科学是人类理性的反映, 技术知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2.科学主要受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其规律的制约, 技术手段则受主体需要的限制;3.传承方式不同。从纵向传承来看, 科学表现出明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技术表现为丰富的多样性和随机性。从横向发展来看, 科学知识的传播乙语言文字为载体, 依靠思想观念的方式进行。而技术知识的传播大都借助于直观图形或借助于实物模型为中介;4.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明显不平衡性。技术是远比科学古老的文化形态。同时科学技术在地域和民族上还表现出差异性。比如中国古代文化, 因不具有西方传统的自然哲学, 所以不大可能产生西方意义上的科学。但中国古代的技术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和欧洲水平相当, 甚至在宋元时代居于世界领先水平;5.研究对象不同。科学是以获得对客体的全面系统的认识为目的, 技术以有效地变革客体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的;6.社会功能不同。科学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完备的知识体系, 技术开发的最终成果是人造物———物化产品。前者构成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 后者的影响则主要在物质文明的层面;7.人文关怀不同。科学则更加自由地满足着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技术的价值明显受人造物的制约。
依据上述论点, 我们可以看出, 法律属于科学的范畴。接下来继续探讨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的问题。
二、法律技术概念与外延之辨
(一) 法律技术的概念辨析
何谓法律技术?我们看到一个陌生的词汇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准确明了的定义以便我们清楚了解该词的准确含义。
而这个时候, 辞典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工具。《牛津法律大辞典》的定义是:“法官和律师的实务技能;利用和运用他们的知识去处理争议或者达到其它预期结果的手段。每一个法律实践部门都有一套实践技能和方法。”很显然国内很多学者都认同这个解释。比如, 法律技术即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技能, 是法官对于法律问题予以处理时的手段和方法;又比如, 所谓法律方法是指站在维护法治的立场上, 根据法律分析事实、解决纠纷的方法, 或者说, 它是由成文法向判决转换的方法, 即把法律的内容用到裁判案件中的方法。
显然, 上述观点都简单的把法律技术等同于法律适用的技术, 即司法技术。但事实上在法律的运行过程中, 不仅包括司法, 还包括立法、守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等环节。如果把法律技术仅仅看作是法律适用的技术, 那么是否就是认为在立法、守法、执法等环节中就不存在技术成分了吗?显然, 这是个荒谬的结论。所以, 无论是法律适用技术, 还是立法技术、执法技术都应属于法律技术的范畴。
既然如此, 我们有必要重新来给法律技术下一个定义。所谓法律技术, 是指法律运作所需要的物质工具, 知识储备, 技能的综合。运用语法逻辑避免法条产生歧义是法律技术, 运用电子计票器提高法案通过的精确率, 同样也是法律技术。事实上, 我们可以认为所有技术的广阔外延在法律上的映射, 都属于法律技术。
(二) 法律技术的外延辨析
在奴隶社会, 即法律发展的初期, 法律技术是随着法律的出现而出现的。当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法律技术的外延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有些法律技术, 因民众法律意识的逐渐提高而变化。比如词语技术方面。在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时期, 统治者们相信法之威严正在其不可测, 即保持法的神秘性可以使民众对其产生最大的敬畏感, 所以在立法时根本不考虑是否民众的接收程度, 能否看懂等问题, 甚至故意采用晦涩神秘模糊的词语。而到了近代资本主义后, 民众觉悟渐高, 人们意识到法律作为一项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的社会准则, 必须让人们知晓并易懂。所以立法者在立法时不仅要运用词语技术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立法意图, 同时还要兼顾普通民众对此的接受程度。
有些法律技术, 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变革而变革的。比如法律事实采证技术。在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 对于法律事实的采证基本上都是依靠人力, 或者借助简单的工具以及一些化学、物理等相关知识, 因为受技术所限, 有些证据无法发现搜集, 甚至会因某些失误而采集到错误的法律事实证据。所以就可能直接影响司法官员们在审判案件时的判断依据, 也就造成无法正确适用法律。而到了近现代, 特别是经历了科技革命之后, 对于法律事实的采证可以凭借各种先进的仪器, 不仅保证了不遗漏重要的事实证据, 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证据的准确性, 以利于法官在判案时可由正确的依据进行法律推理及法律适用。
有些法律技术, 则是从前根本没有的, 只是在近现代,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才得以出现的。比如判决说理技术。在近现代以前, 司法官员的判决基本上完全依靠国家暴力机关的权威, 根本无须当事人的认同 (当然, 这并不表明, 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的判决都是完全违背当事人意愿, 无法令当事人信服的) 。而到了近现代之后, 法治理念认为法律是一项民主的事业, 法院判决的最佳效果, 在于当事人双方心悦诚服的接受法院判决。法官需要告诉当事人:决定胜负的规则从何而来, 规则如何适用于争议事实, 规则的适用是否遵循先例等等。所以, 判决说理技术成为法官们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
三、法律技术外延的时代变迁
从上文可以看出, 在整个法律发展的历史中, 法律技术的外延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首先是因为人们对法律的要求起了变化。比如在法律发展的初期, 基于统治者的需要, 法律技术的作用只是如何有效地对民众进行管理, 稳固统治地位。所以只需要一些较低层次的立法技术, 法律适用技术等等。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法律不再被看作是统治者的统治工具, 人们对法律的要求越来越多, 越来越高, 相应的就要求更多更好的立法技术的出现以适应人们的需要。比如法律注释技术的出现, 就是因为民众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个人的智识水平对法律进行理解, 而是希望有权威机关对其进行注解, 使民众更准确的理解法律条文内容及其立法原意, 以对自己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和规范。避免回到过去的“法不可知, 则威不可测”的阶段。而法律渊源识别技术, 判例识别技术等等技术的出现, 都是因为法律在随着时代文明发展的同时, 民众引起法律意识的提高而为其权利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
同时, 法律技术的发展变迁不只是因为法律本身的发展, 其他自然、社会、人文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能引起相应的法律技术的发展变革。比如, 立法技术中的法律规范表达技术就是在语言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法律解释技术是在解释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法律推理是在逻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些学科的进步必然相应的引起这些法律技术的发展。
摘要:法律技术问题在我国法学研究中一直属于较少被涉及的领域。本文首先通过对科学与技术区别对比, 对法律的科学属性进行阐释。然后在时间维度上研究了法律技术的概念与内涵的变迁。
关键词:法律技术,科学,内涵,外延
参考文献
[1]陈金钊.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方法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转引自王仲云.法律方法及其运用.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2]梁慧星.裁判的方法.法律出版社, 2003.
[3]胡玉鸿.法律技术的内涵及其范围.现代法学, 2006, (5) .
[4]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2000.
[5]蒙虎, 赵云.简析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二) .
语文教学中“外延”的尝试 篇8
比如在上余光中的《乡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以时间为序来安排内容的方法,和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物象来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以及排比构段的方法,还有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达到一唱三叹的吟咏效果等等, 我在黑板上当堂板书了一首作家刘醒龙介绍过的小诗《一碗油盐饭》
前天
我放学回家
锅里有一碗油盐饭
昨天
我放学回家
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
今天
我放学回家
炒了一碗油盐饭
放在妈妈的坟前
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来安排内容,借助“油盐饭”这个具体物象,来表达思母的主题, 运用的也是排比构段的方法, 也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文短情深,催人泪下。可以说, 无论是文章的主题还是表现形式表现手法,都与《乡愁》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不着一个“思”字,却表达深厚的“思念”这种构思,让学生很是震撼。因为当我写出诗的前两节, 教室里嬉笑声较多,七嘴八舌地想当然地在“创作”第三节,结果,当我写出原诗的第三节时,教室里霎时鸦雀无声,是感动? 是同情? 还是庆幸自己是母亲健在的幸运儿? ……教学中适度的“外延”,丰富了课堂的内容。
再如在学习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后,我补充了这位著名的“雨巷诗人”“丁香诗人”的那首《雨巷》,学生兴趣倍增,齐诵着,琅琅的读诗声飘向了窗外, 学生们沉浸在诗歌的语言魅力里, 同时也更深刻地了解了诗人, 不禁为诗人的才华折服, 也更加敬仰于诗人的民族气节。教学中适度的“外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如在分析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补充了她的《致橡树》,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了诗人饱满的激情和酣畅淋漓的表达。教学中适度的“外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学习现代诗歌时可以“外延”,学习古代诗歌时也可以“外延”。我们在学习李清照这位婉约派女词人的《武陵春》时,可以补充年轻时李清照的词进行纵向对比,也可补充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进行同一词人在不同人生境遇时诗词的风格对比。教学中的“外延”,厚实了学生的积累。
文化的内涵,艺术的外延 篇9
摘 要:左江花山岩画,画面神秘,气势雄壮,色彩美丽。其规模场面之广,单位面积之大,物象数量之多,分布密集,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为世界瞩目。以一个美术工作者的角度去研究左江花山岩画,力图了解其文化的内涵,艺术的外延,学以致用,进行美术创作探索。
关键词:左江花山岩画;民族美术;中国画
[本文系广西左江花山研究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2014HSYB08]
一、 概述
左江花山岩画释意,花山是壮语“岜莱”的意译,即把山画花了,或者说是有画的山,这些山崖绝壁上的绘画分布在左江流域,跨度上百公里,故称之为左江花山岩画,也叫花山崖壁画,花山崖画。
左江花山岩画,内容为大规模朱红色人物、动物、器物,这些物象的位置有一定规律,一定秩序,平涂在山崖绝壁上(图1),其中人物最高约3米左右,小的则不到一尺。器物多为圆形,内有多条放射状线。动物多似狗形。画中人物有正有侧,大都双手高举过头,双腿半蹲,如蛙形。
这些岩画大多画在高高的绝壁之上,最高离水面约有130米,最低约有5米,这些绝壁大多上凸下凹,岩画画在向内凹处,山石颜色多为灰黄色,这些岩画大多朝南,江对面一般都会有一块较宽阔的坡岸或平地。
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在左江流域的五个县,有宁明、龙州、扶绥、大新、天等、凭祥和崇左市一个区,现发现近90个地点有花山岩画,有的一个地点有多处,共计近200处,每处又有多组,共计近300组,每组又有人物器物多个,共计约6000个物象。
总之左江花山岩画,规模大,场面大,单位面积大,物象数量多,分布密集,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为世界瞩目。
二、 左江花山岩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外延
左江花山岩画所画内容究竟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么多人,这么宏大的场景在崖壁上?画面中这些舞状的人在干什么?绘画的色彩又为什么选择红色?
这些都应追寻到花山岩画的特定时代、特定的历史上来,这种特定的历史下产生的文化就是花山岩画的文化内涵。
据现在公认的资料分析,左江花山岩画绘制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200年之间,此时北方是战国至东汉。那么左江流域此时的历史又如何呢?
“这一地区(左江流域),秦以前的历史建置不太明晰,但从出土的文物看,居于此地的瓯骆越人,大约从商周时代就已经同中原的王朝发生了关系。”“秦王朝统一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和象郡。左江大部分属象郡地,小部分属桂林郡地。”“秦末,南海郡龙川县,县令赵佗代理南海郡尉后……,建立南越国,自称为“南越武王”,左江流域一带为南越国的属地。”“至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了‘南越王国……左江流域属郁林郡地……”“东汉时期……左江流域仍属郁林郡……”(《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
从以上历史脉络可以清楚地看出:左江花山岩画绘制时期,左江流域基本上属于北方王朝统治管辖,或属于北方王朝的附属国统治管辖。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北方王朝已经进入了封建王朝,左江流域可能还处于奴隶时代,或原始时代,不管是奴隶时代,还是原始时代,他们都不由自主地被历史的滚滚洪流带入了封建王朝,成为北方封建王朝的一部分。先进的文化冲击着左江流域先民的思想,本土文化中优秀传统文化又必须付出血的代价加以保护,在一次次战争冲突、交流、碰撞中,文化进行着融合,而这种融合又是伴随着战争与杀戮而进行的。这种战争包括本地部落之间的,也包括本地民族与北方王朝之间的,总之这个时代是血与火的时代,也是文化融合的时代。中国文化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文化体,有学者认为“龙凤呈祥”是北方文化(龙图腾)和南方文化(凤图腾)融合的产物。由此可以推测“龙”“凤”本身就是一个不同动物代表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远古图腾。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左江流域先民特别需要一个神护佑族人,一个强大而有力的领袖,引领族人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在和平中得到保护,这样的时期产生对神化的祖先进行图腾崇拜是合理的,其他地区的民族图腾崇拜也是如此产生的。
今天,这个充满血与火的历史早已成为往事,但代表着那个时代精神的左江花山岩画却被保留了下来,这些沉静、符号化的线条和轮廓可能有些僵化,但又可以看出它们的庄严、神秘,神秘中有几分稚拙,稚拙中又有几分可爱。这种美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称之为“崇高”,即“壮美”。
“想当年,它们都是火一般的炽热虔信的巫术礼仪的组成部分或符号标志。它们是具有神力魔法的舞蹈,歌唱,咒语的凝冻化的代表。”李泽厚《美的历程》中曾这样描写远古图腾和原始歌舞
这正是左江花山岩画的文化内涵之所在,它是文化的沉淀,是左江花山岩画的魅力产生的原因。文化的内涵是内在的规律,如果具体的量化,或者外化,则必须以花山岩画这种艺术形式作为载体,自古文化都以诗歌、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左江花山岩画的外形美、造型美和色彩美等元素,则又可以由外而内,反映其文化内美。
左江花山岩画中的人物外形多以蹲式、舞状、蛙形为主,状如剪纸。这种蹲式给人以动感,大规模的人舞动着,使画面产生一种律感和节奏感,从而给观赏者一种不可言说的美感。岩画中人物的造型简练,概括,半写实半抽象,看上去却十分逼真,观众仿佛从画中可想象到原始歌舞的神秘、热烈、豪放……岩画本身的色彩是血红色的,红色本身有着特殊的意义和美感,在此不多论。但这种红色的画与灰黄色的背景结合在一起,另一种色彩搭配之美由此产生。
上述三点,不管是律动和节奏感,还是半抽象半写实的造型,都能给人一种感受的真实,或者画和背景产生的色彩和谐美,如此种种,都能让人联想到中国画的写意手法。
三、 左江花山岩画和中国画的联系
左江花山岩画的画法是平涂出人形,是平面的,如同红色剪纸,给人的感觉如同一个红色的影子,不知道是当时左江人的绘画技巧不高而选择了这种“影子画法”,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中国有关“影”的解读有很多,古人甚至认为影是人的魂,形不离影,影不离形。影子画法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能省略掉真人的细节刻画。但是影又是真人的投射,所以又能传达真人的动态、特征,传达出真人的神韵。
中国画中关于形和影的画论不胜枚举,月夜竹影和树影,投影在墙壁或者窗纸上的故事屡讲屡新,有诗云:“问我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
影是物体形的投影,物体是实的,影是虚的,物体是复杂的,影是简洁的。所以这种影子画法在中国画中扩展成“舍形而悦影”“离形得似”“不似之似”等画论,这些正是中国画的精神所在。“离形而得似的方法,正在于舍形而悦影。影子是虚,恰能传神,表达出生命里微妙的、难以模拟的真。这里恰是生命,是精神,是气韵,是动。”宗白华《美学漫画》论形与影
东晋顾恺之关于画人物“传神写照”的理论和花山岩画中这种影子画法精神上是相通的,出现的时间也较近。左江花山岩画中这种影子画法是以形的特征,传达出神的逼真。虽然形简练概括,甚至半抽象半写实,却神韵十足。这与中国画的这种不抽象不写实的意象画法是相通的。
还有一点与中国画相通的地方,就是大小对比手法。如花山岩画中王高大,王四周人小,离王越远人越小。用四周的小人烘托出王的高大神圣,这在中国人物画中是很普遍的手法。
总之,由中国画的画法和中国画论反观花山岩画,可以看出左江花山岩画与中国画文化内核是相通的,也可以说左江流域当时南北文化的融合已经达到文化内涵的融合。这和前面写到的左江流域古人在绘制左江花山岩画时期,一直是在北方王朝的管辖之下的历史是相符的。
四、 左江花山岩画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
研究左江花山岩画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我们如何传承左江花山岩画的美学精神,如何把左江花山岩画的元素融汇到美术创作中?左江流域画家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着。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什么样的创新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新呢?“新”不是简单的外貌的新,如可乐瓶子在古代没有,我们画可乐瓶是创新吗?这些还只是外在的。
真正的创新在绘画方面,必须经历三个过程:其一,艺术源于生活,绘画也离不开生活,生活阅历丰富到什么程度,对生活的体悟到什么深度,都与绘画创作息息相关;其二,任何一门绘画发展到今天都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技法体系,不去研究过去人的“经验大山”,想“自立山头”是很难的,必须站“传统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因此继承传统的多少,理解传统的深浅与绘画创作关系也十分密切;其三,个人对于绘画的悟性。个人对生活,对传统有没有“化功大法”,对生活和传统进行消化和转化也很重要。自古以来泥古不化的仿古画家与模拟自然真实的画家有很多,模拟自然真实的画家是对生活提炼加工不够,仿古画家则是对传统消化不够,这两类画家必须经历第三关,就是画家内心的创作加工过程。古人云:“师古人不若师造化,师造化不若师心自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都说明创新的过程必须经历学习传统、学习自然、内心转化的三个过程。
具备上面三点是创新的必备条件,同时还得选择一个好的题材为作创作对象。范宽以终南山和华山为创作对象,荆浩以太行山为创作题材,黄公望以富春江为基地,沈周一辈子没出过吴中。广西画家黄格胜以少数民族山寨为题材,形成自己的风格。但凡大画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题材、自己的写生创作基地以及自己生活的区域文化。可以说,画家是有地域性的,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基于此,我们左江流域的画家,是不是可以以左江花山岩画为创作题材,以左江流域的文化和人文环境为生活、写生、创作的基地,创作出属于左江流域特色的美术作品,完成本土画家美术创作的创新之路。
美术创作之路很艰辛,如女人生孩子,如有新意更可喜可贺。艺术创作充满变数,因此呈现出的作品也因人而异,各具面目,百花齐放。左江流域画家群在花山题材美术创作中各选取一个点进行突破,或者说各有侧重,张建东、陈智勇、刘应军等画家的花山题材美术作品,从左江花山岩画的色彩美方面入手;韦艺丰、何家福等画家的花山题材创作以左江花山岩画的影子手法为切入点,梁华强的花山题材美术创作从形、色以及构成元素着眼,张锦春的花山题材创作手法取法于左江花山岩画与中国画相通的写意精神,用传统水墨与花山岩画人物相融合,进行探索创作。附张锦春作品《血色花山》(图2),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尊重自然的真实,不描摹自然。画面有左江流域的地貌特征,左江悠悠,毛竹轻舞,渔舟唱晚,幽鸟相遂,古树高耸突兀,空亭待人,山色灰黄,人影如血,天蓝水清,白云自闲。
第二,以传统水墨技法为主,以其他手法为辅。画面总体感觉是一张全景式构图,画面分前、中、远景,构图法为高远法。前景有毛竹、古树、空亭,这些物体统一在一长长的坡岸上,中景前景被江分开,前景的树高大穿过江面与中景发生联系。中景是主体,即为有花山岩画的山体。中景是主景,面积大,占画面的三分之二,中景的山体上主要表现有岩画的“花山”,左江花山岩画中的血红色很美,很红,很正,我不愿意降低这么美的红色的纯度,因此背景的底色必须够重,墨色必须给足,这样才能镇得住红色,使画面和谐。在画山体时反复皴染,层层深厚,如同泼墨的夜山。画面的红色面积得小,但数量要多,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产生气势。创作过程中充满矛盾。远景是山峰,更远是天空。天空我用传统的技法“借白为云”,蓝色染天空,留白即是白云,看上去还较现代。
在左江花山岩画元素借鉴方面,主要利用岩画中的红色美,红人的造型美,岩画中红人组合的规律美和秩序美。在画此画的过程中,为保持红色的纯正,画面重要位置,我利用红色宣纸剪出红人,再用胶水贴合在宣纸上,其他次要位置则以朱砂色画出红人,朱砂干后色略淡,正合适次要位置。红人的置阵布局很有意思,几经经营,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气氛,使整幅画看起来古而新。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漫话[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4]覃圣敏,覃彩銮,卢敏飞,喻如玉.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张锦春,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理论研究与中国山水画创作。
日语中茶文化的外延 篇10
1 日本茶文化略述
1.1 日本茶文化
日本的茶文化受到我国茶文化的影响。自我国唐代开始, 日本僧侣和学者就入唐体验我国文化风俗, 同时将茶籽和饮茶风俗等带回国内, 推动了日本国内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据日本历史记载, 日本饮茶传统始于奈良时期。日本禅僧再将茶籽带回国内后, 就开启了日本国内种植和培育茶树的历史。当时较为有名的茶文化名人包括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等, 他们将日本禅学思想融入到茶叶品饮的过程中, 增添了饮茶的意境美。在日本僧侣和贵族阶级的大力推崇下, 日本的饮茶之风刚刚兴起, 日本国民的饮茶方式也主要效仿我国唐代“煎饮法”。镰仓时期到桃山时期这段时间是日本茶文化发展的第二个主要阶段。在该阶段, 日本出现了第一本茶书, 即《吃茶养身记》。该书是有着“日本茶祖”之称的荣西禅师所著, 他曾几度入宋学习茶文化, 并将自己的见闻写进这本著述中。《吃茶养身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本茶文化的发展。茶叶不再是贵族阶级的奢侈品, 饮茶逐渐演变成全民普及的风俗传统。之后, 被后世称作“茶道鼻祖”的村田珠光禅师将禅学与茶文化相结合, 使茶道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日本的饮茶活动和茶事活动从浅层的物质性上升到人文性和精神性的层面, 从物质和精神上满足了茶人的双重需要。桃山时期, 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进一步丰富了日本茶道的内涵, 提升了日本茶道在民族文化中的影响力。江户时期, 日本茶道融入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成为颇具独特性的茶道艺术。就近现代来看, 日本茶道文化趋于稳定。
1.2 日本茶文化与日语的内在关系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方式。日本茶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分支, 其在日本民族文化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由于饮茶活动既具有物质性, 又具有精神性。日本茶人在茶事活动中相互交流饮茶的感受, 从而产生与茶相关的语言, 这部分语言被称作“茶语”, 是日本茶文化在日语中的映射。日本茶道融入了禅宗思想和美学概念, 因而日本茶道是一门综合艺术, 人们通过研究日本茶道会不断加深自身对禅宗的理解, 并在修道的同时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 茶语不再仅仅只具备茶叶的基本含义, 茶语的语用层面逐渐扩大, 从而出现更多引申含义。茶从基本含义到引申含义的变化, 正是日语与日本茶文化关系的最好注解。
2 日语中的茶文化拓展
日本僧侣自奈良时期开始种植茶叶, 并逐渐推动了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在唐代时期, 我国茶文化逐渐开始形成, “荼”字被用来表示茶。根据《色叶字类抄》记载, 日语中的“茶”读作“ちゃ”, 而这与我国汉唐之际“茶”的读音近似。除此之外, 日语中的茶还可以读作“だ”、“た”以及“さ”, 而这三个读音分别受到我国吴音、汉音和唐音的影响。《大辞林 (第三版) 》是一部日语词典, 由三省堂株式会社出版发行, 其中词语记录颇为全面。从这本词典中, 我们不难发现, 很多茶语都具有两种读音。比如说, “茶菓”可以读作“さか”和“ちゃか”, “茶経”可以读作“さけい”和“ちゃけい”, 而茶寮的读音则是“さりょう”和“ちゃりょう”。这三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古代茶的发音方式对于日语“茶”读音的影响。当然, 茶文化除了对日语读音产生影响之外, 还会对我国其涵义有着一定的影响。以下分别从茶叶命名、茶语寓意和茶谚语三个方面探究日语中茶文化的拓展。
2.1 茶叶命名
纵观日本茶学界, 茶叶的命名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从茶叶的命名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茶叶的原产地、茶叶的品种类别、茶叶的色香味、茶树培育技术等信息。就茶叶原产地来看, 日本茶叶有着诸如八女茶 (やめちゃ) 、肥后茶 (ひごちゃ) 、西尾茶 (にしおしちゃ) 以及猿岛茶 (さるしまちゃ) 在内的命名。不同地区的茶叶有着不同的特点, 同时在饮茶习俗上也会有所差异, 茶叶产地的命名方式可以使茶人更好地区分茶叶品种。除此之外, 番茶 (ばんちゃ) 主要采自茶树的驻芽嫩茎, 是日本一种较为常见的绿茶。就采摘的时间来看, 日本茶叶也被简单分成一番茶、二番茶、三番茶以及秋冬番茶。从字面上, 我们就可以看出茶叶采摘的时间。根据制茶工艺的差异, 日本茶叶又被分成煎茶 (せんちゃ) 、焙茶 (ほうじちゃ) 和玉露 (ぎょくろ) 等。煎茶指的是经过热蒸工艺加工的茶叶, 煎茶可以更好的保留茶叶中不溶于水的物质。相比之下, 经过干燥、搓揉和烘焙等制作工艺而形成的玉露茶, 其外形与露珠相似, 这种特殊的形状可以更好地保留茶叶的本质香味。根据采摘部位的不同, 茶叶也可以分为茎茶 (くきちゃ) 和芽茶 (めちゃ) 等。茎茶主要是茶茎部位, 而芽茶则选自芽尖部位。除此之外, 日语茶叶中还有诸如頭柳 (あたまやなぎ) 和玉绿茶 (たまりょくちゃ) 等命名方式。从不同的命名方式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茶叶的特点。
2.2 茶语寓意
随着茶叶的普及, 茶逐渐成为日本人生活的必需品。茶与日本人的生活相互融合, 茶语的涵义也逐渐发生拓展和演变。从《大辞林 (第三版) 》中, 我们可以发现“茶”在日语中有四项基本含义, 即“茶叶”、“茶饮料”、“饮茶”和“茶树”。除此之外, 茶还具有丰富的寓意, 而这些寓意事实上与日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 “茶化す (ちゃかす) ”表示“开玩笑”, 事实上这与人们在日常茶事活动中的交流有着很大关系, 茶人一边饮茶一边闲聊家常, 其间还时不时地说些俏皮的玩笑话, 因而“茶化す”出现“开玩笑”的寓意。举例来讲, “なにを話していても彼はすぐちゃかしてしまう。”该句可以简单翻译为:“无论和他谈什么, 他总是没有正经的。”当然, “茶化す”除了“开玩笑”的含义之外, 还有着“嘲弄”和“蒙骗”的意思, 这就需要使用者根据语境加以判断。“お茶を濁す (おちゃをにごす) ”表示“含糊其辞”和“敷衍”之意。“彼は安いプレゼントでお茶を濁した。”该例句的释义为:“他用一个便宜的礼物敷衍一下。”再比如, “無茶 (むちゃ) ”在日语口语中较为常见, 其含义包括“岂有此理”、“胡来”和“离谱”等。举例来说, “無茶を言って人を困らす。”这句话的意思为:“讲些毫无道理的话使人为难。”当然, 日语中还有诸多类似的茶语, 它们在自身含义之外还有一层更为常见的寓意。
2.3 茶谚语
茶谚语是与茶有关的谚语, 其在人们的日常饮茶和茶事活动中诞生, 有着较为深刻的文化内涵。纵观日本民间的茶谚语, 其虽然简单易懂, 但无处不透露出深刻哲理和生活智慧。日本茶谚语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即茶文化、禅学韵味和生活经验。日本茶谚语是当地茶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 茶谚语也是对茶文化的反映和表现。比如, “茶は水が詮”译为“好茶配好水”, 这句茶谚语很好地再现了茶人的“择水”理念。“濃い茶目の毒気の薬”译为“茶酽神清”, 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茶叶的提神醒脑之用途。茶谚语还具有禅学韵味,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茶人都是禅学大师, 同时日本茶道是茶文化与禅宗思想的结合, 因而茶谚语具有禅学韵味这一事实并不令人讶异。比如, “朝茶はその日の難逃れ”译为“早茶消灾”, 说明日本人将茶叶当做一种福气和幸运物的象征。除了以上两个方面之外, 茶谚语还源自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比如, “お茶の子さいさい”与我国成语“小菜一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借助茶果表示“不足挂齿”的含义。
3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方式, 同样地, 茶文化也会对日语的发音方式和含义等产生影响, 茶叶在其本身含义之外出现了引申含义。对日语茶语进行研究, 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日本的茶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建.茶色的幽默——说说日语中的“茶”字[J].农业考古, 1997 (2) :296-297.
[2]佟君.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7 (5) :46-52.
[3]吴伟, 黄慧荣, 王小沛等.论从日本茶道文化与日语学习[J].总裁, 2009 (4) .
[4]内藤美和.关于中日茶文化中禅语的比较研究——以日本茶道挂幅语言为案例[D]厦门大学, 2011.
【外延结构】推荐阅读:
外延成本09-17
外延生长10-13
内涵及外延09-01
外延实验室07-05
外延成本管理10-25
图书馆馆藏外延07-08
医院文化外延策划08-12
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06-19
汉学的内涵和外延论文06-19
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