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成本管理

2024-10-25

外延成本管理(共12篇)

外延成本管理 篇1

目前, 我国大部分组织在实际工作中, 常常将成本划分为可控和不可控制两部分, 对可控部分进行重点地分析、研究和管理, 而对不可控部分, 从组织现有的资源或能力衡量, 视乎无法选择或不存在选择余地, 故一般置之不理, 或忽略不计, 或浅尝辄止。不可控成本真的不可以控制吗?相对论告诉我们, 世界上的事情不是绝对的, 成本可控与否亦是相对的, 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 两者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就像阿基米德说的那样“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可以举起整个地球”。

一、外延成本的提出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性存在的, 诸如大小、多少、快慢等, 没有大就不存在小, 没有多就不存在少, 没有快就不存在慢等。成本的可控与否同理。根据百度百科的解析, 不可控成本 (Uncontrollable Cost) 是“可控成本”的对称, 是指不能为某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所制约的成本。不可控成本一般是无法选择或不存在选择余地的成本。它也具有相对性, 与成本发生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有关。例如短期内, 固定成本是不可控成本, 但从长期看, 企业可以调整固定资产支出, 固定成本成为可控成本。从这个解析出发, 它只是一般的“无法选择或不存在选择余地的成本”, 且同时具有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换言之, 不可控成本是相对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可控的。再者, 不可控成本输出的是组织必须承受的结果, 是被动的。但是作为经济人组织并非完全的被动地接受, 而是有所作为, 即在形成结果输出之前, 采取不同的策略对形成不可控成本的因素进行作用, 以期达成结果小于不可控成本。如对税收政策相对的出现税收筹划, 对物资采购相对的出现公开招投标, 对公司权利管理相对出现法人治理结构等等。对组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 作用于不可控因素而发生的价值牺牲, 笔者称之为外延成本, 它可以用货币单位来衡量。

外延成本作用的主要对象是不可控因素, 它是指从组织现有的资源或能力衡量, 视乎无法制约或控制的因素。从“空间”的层面看, 它可是某人、某事、某物或某行为等, 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典型的主要对象有体制和机制, 体制机制下的管理行为、企业文化、员工的素质、意识和行为等。外部的主要对象有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竞争对手、国家和社会、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资源环境、人文和地理环境等。从“时间”的层面看, 它可是就某事的一时、某产品的生命周期或组织的生命周期。外延成本的对象因组织的实际而异, 并非该因素存在A组织, 就一定会存在B组织, 只要是对组织的生产经营、生存发展有着影响的不可控因素, 都是外延成本作用的对象。表面上看, 外延成本作用的对象不乏其数, 但如果组织有心梳理, 动态调整, 精心管理, 亦寥寥无几。

如果设作用于不可控因素而发生的价值牺牲为X, 作用后输出的结果为Y, 不作用不可控因素输出的不可控成本为Z, 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如下五种可能。第一种可能, Y-X>0, 外延成本的结果为Z+ (Y-X) >Z;第二种可能, Y-X<0, 但结果为Z- (Y-X) >0;第三种可能, Y-X<0, 且虽结果为Z- (Y-X) <0, 但组织已达到了目的, 结果可以承受;第四种可能, Y-X<0, 且结果为Z- (Y-X) <0, 组织未达到目的, 结果难以承受;第五种可能, Y-X=Z, 不受作用与否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外延成本与不可控成本一致。从上述五种结果来看, 前二种毫无疑问为首选, 组织应当实施外延成本;第三种因组织的目的而异;第四种组织是不希望出现的, 吃力不讨好;第五种是组织普遍存在不作为的现象写真。经济人的理性假设告诉我们, 作为经济人组织肯定希望收益的结果大于零, 不会坐以待毙。对此, 组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 作用于不可控因素的目的应有二。一是对组织有利的, 则将其转化成更为有利或更为积极的因素, 即好上加好;二是对组织不利的, 通过对不可控因素施加影响, 将不利变为有利, 或者可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 甚至可以直接控制, 即将不利的转变成利好或不坏的, 或者没有影响。它实现的途径有三。一是对不可控因素施加影响, 二是根据不可控因素和组织的实际进行自我调整, 三是内外兼修, 两者结合, 如税收筹划、技术改造、风险管理、流程再造、企业吸收合并等等。

存在不可控因素并不代表就是外延成本。首先, 组织需要分辨出关联的不可控因素。每一个组织都不可能与外部完全割裂而单独运行, 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或影响, 但外部的因素有千千万万, 究竟哪一个与组织有关联, 关联的程度如何, 这就需要组织去辨识。其次, 组织需要衡量对关联因素的可控与否。对于分辨出关联的因素, 组织应从不同的层面看待, 有些本来就是属于内部事务, 有些通过管控措施已转变为可控, 则应予排除, 而仅针对不可控制的那一部分。最后, 组织需要对不可控因素付诸于行动才能形成外延成本。付诸于行动无论是何种形式, 组织肯定会付出价值牺牲, 只有付出才能形成外延成本, 存在不可控因素并不代表就是外延成本, 它只是外延成本管控的基础和前提。

外延成本的价值牺牲是指能被组织所利用的资源的总和, 包含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资源一般包括人、财、物, 以及信息、形象、声誉、时间、情感等。

外延成本与传统成本有着本质的不同。通常人们将作业成本计算出现之前的成本管理视为传统的成本管理。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点, 即重视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的计算与控制, 对间接费用的计算和控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传统成本管理是一种基于经验主义的静态管理模式, 着眼点主要在企业内部, 且局限于企业的生产过程, 更多强调的是有形的成本动因, 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考虑不多, 其目的是力图从可控费用出发,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无谓消耗, 以及通过改进工作的方式节约成本支出, 表现为工厂的“成本维持”和“成本改善”两种形式。它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外延成本的研究对象, 如供应商、员工的行为等[1]。外延成本的管控制是动态的, 它视不可控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动因可能是有形的, 也可能是无形的。外延成本研究的出发点与传统成本刚好相反, 不是可控的, 而是从组织现有的资源或能力衡量, 视乎无法制约或控制的因素, 表现出一种更为积极的管理行为。它的价值牺牲亦有别于传统成本的可以用货币衡量。

外延成本管理的范畴广于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 是指基于战略视角, 通过生成、应用具有战略相关性的成本管理信息, 以服务于企业建立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系列成本控制方法、体系[2]。它是一种动态的成本管理, 更多关注的是成本动因, 通过运用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分析等, 从战略的角度如何控制成本。笔者认为, 虽然它谋略企业, 但出发点仍是产品全成本的管理, 基于产品的层面和可控因素出发, 目的是建立竞争优势。外延成本管理的实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本管理, 它包含但不仅限于成本管理, 尤其是产品的成本管理, 因为它管控的对象是不可控因素, 而不可控因素存在于组织的任何一个管理层次, 且它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

外延成本并非是会计意义上的成本。会计意义上的成本是完全可用货币衡量的, 而外延成本则如前文所述;且两者的管控对象亦不同, 前者仅是就成本论成本, 而后者存在于组织的任何一个管理层次。诚然, 在市场经济中, 外延成本绝大部分仍可用货币来计量, 并在会计报表中的成本费用、税费、投资以及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进行列示。

外延成本并非是外部成本。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 外部成本是指由于生产的外部效应 (主要是负的外部效应) 所引起的成本, 如若一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坏, 且它必须就此支付一定的现金或其他形式的资金, 则该支出为外部成本。外延成本与外部成本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是衡量方式不同。两者均付出代价, 外部成本是可以用资金来衡量, 而外延成本如前文所述。二是探索对象和处理方式不同。外部成本研究的主要是生产带来外部的负效应, 重在生产控制方面。外延成本探索的是不可控因素的管控。三是目的不同。外部成本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现金或其他形式资金的支出, 而外延成本的目的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四是作用的对象不同。外部成本作用的主要对象是内部, 期望不带来外部负效应。外延成本作用的对象存在于内外的任一层次, 范畴远宽广于外部成本。

外延成本并非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它的策略主要有规避、承受、降低和分摊。外延成本与风险管理, 两者管控的出发点不同, 前者是不可控因素, 后者是风险;从管控的范畴看, 两者均存在风险管理这一内容, 但前者更广;从管控的主动性看, 前者主动出击, 而后者则退其次, 甚至有所回避, 所采取的策略也因此而不同, 此外衡量付出代价的方式亦如前文会计意义上的成本同理。

二、外延成本蕴含在成本中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探索

自从组织设立并进行管理的第一天起, 外延成本管控的对象就伴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发展、探索紧密相连, 且深深地蕴含其中。随着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 社会化大生产成了一种必然趋势, 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基本形成, 成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应此而产生, 管理方法由最初的标准成本发展到今天的战略成本, 不可控因素的关注对象由供应商、员工的行为逐步拓宽到客户、技术、环境等, 管理视角亦从企业内部延伸到外部, 外延成本的发展随之由初现端倪到架构已现。

1.外延成本蕴含在成本中国外的主要探索

(1) 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这一阶段的成本主要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 即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和应该分摊的制造费用, 其他的费用则计入期间费用, 是一种静态的成本管理。它管控成本的主要方法有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法、变动成本法和价值工程法。这一阶段, 研究者们或多或少对不可控因素的员工行为、客户、供应商等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如标准成本法中的标准化管理, 主要针对的是员工的行为;预算控制法中的以销售为重点, 主要针对的是客户;变动成本法的变动成本, 主要针对的是供应商;价值工程法中的价值, 主要针对的供应商和客户等等。外延成本的管控初现端倪, 但沉淀的范围较窄, 重在制造环节。

(2)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可靠性等的要求亦不断提高, 产品的质量已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在某种意义上, 全面质量管理已成为公司的主要目标, 这一阶段成本的管控方法主要有责任成本法、质量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这一阶段, 研究者们在保留了对不可控因素的供应商、员工的行为等进行相应研究的基础上, 更多的关注了消费者及其相应成本效用的成本动因, 视角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由制造环节转向销售环节, 外延成本管控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3) 20世纪70年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以后, 组织关注的不再是产品成本, 而是导致成本发生的作业, 以及站在整体的、战略的角度对企业的作业链进行分析, 同时也开始注重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新产品开发等。这一阶段成本的管控方法主要有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战略成本管理。这一阶段, 成本管理的“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从关注企业内部活动拓展到企业外部, “时间”也由先前基于日常经营控制转向到基于长期的战略管理层面, 外延成本架构已现。

纵观国外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发展、研究, 我们不难看出,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制造、信息技术的进步, 顾客导向的变化, 以及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变革, 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方法、理念随之而变, 外延成本的理念亦随之渗入并逐步增强。虽然战略理念的导入, 传统成本对外延成本研究的力度不断加大, 成本管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随着全球市场的一体化、信息的一体化, 不可控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正逐步加大, 且传统成本、战略成本在很大程度依然着重于可以控制的部分, 在一定的层面上已难以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

2.外延成本蕴含在成本中我国的主要探索

我国成本发展的历程紧跟世界脚步, 在此笔者不赘述, 仅从官方的词语解释, 从现行的制度、标准、理论研究等进行探索。

(1) 官方对成本词语的解释

关于成本, 我国新华字典是这样解释的:“一般指‘生产成本’或‘产品成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价值之和。”汉语字典的释义是:“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从字面上看, 我国大众对成本的理解范围较为有限, 基本指向是产品的成本。

(2) 制度、标准方面

(1) 《企业会计制度》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第九十九条:“……成本, 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从该定义出发, 笔者认为只是产品或劳务的直接成本, 甚至还不是完全成本。如此, 势必把组织成本管控的落脚点建立在产品或劳务上, 范围太窄, 难以引导组织进行创新性的成本管理。

(2) 《企业财务通则》

我国现行《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成本控制系统, 强化成本预算约束, 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 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笔者认为,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今天, 确保产品质量、约束员工的行为是对的, 但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尤其是经济全球一体化, 互联网+的出现、工业4.0的诞生等, 成本管理理念也应随之而变, 不应再将落脚点定位在产品上, 而应将成本管理的视角进行延伸。

(3) 《成本管理体系术语》

CCA中国成本协会发布的CCA2101表示:2005《成本管理体系术语》标准中第2.1.2条的定义“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和“广义上讲, 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价值牺牲, 它可以用货币单位来衡量”[3]。笔者较为赞同, 但两者描述的范围相对较宽, 落脚点给人不实之感。

(3) 理论研究方面

国内对成本控制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一些代表性著作和研究文献中, 从研究内容来看, 既包括对一些基本理论的探讨, 也包括近年来对西方成本控制方法的介绍和成本控制理论新观点的深入思考。其中:余绪缨在《当代财经》 (1994) 发表一系列论文系统地介绍了ABC/ABM的基本理论。郭道扬从我国国情出发, 提出了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 以制造成本法为内容, 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目地, 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要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 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 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系。夏宽云在其所著的《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中对战略定位、价值链分析和战略成本动因作了详细阐述。陈柯在其所著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一书中从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与评价等环节入手, 对战略成本管理程序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宋有林同志在《煤炭企业外延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一文中, 提出了煤炭企业的外延成本是“根据煤矿生产及成本构成的特点, 将对煤炭成本影响较大, 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难以管理与控制的成本”[4]。周瑜同志在《基于黑箱理论的双层动态成本控制》一文中, 基于黑箱理论的研究范式, 对规范员工成本控制行为进行了研究, 等等。

通过上述研究, 笔者认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科研的不断投入等, 关于成本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 但基于外延成本的系统研究, 则远远不够, 即使蕴含其中, 范围也较窄, 仍基本停留在产销环节, 如员工的行为、供应商、消费者等。

(4) 外延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实际应用情况

目前, 我国大部分组织在实际工作中, 仍把眼光停留在企业内部, 如何节约, 如何挖潜。对供应商更多要求是物美价廉的“价廉”;对消费者, 没有主动、积极的实现成本效用最大化, 而是更多关注价格是否依然坚挺;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 考虑的是如何规避或钻空子;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 采取更多的是“胡萝卜加棒子”;对政治经济、人文和地理环境的变化, 甚至置之不理等。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信息的不断发展, 我国部分组织导入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 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开招投标等,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外延成本的管控迹象略显。但把组织置身于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等浪潮中, 从持久竞争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衡量, 笔者窃以为成本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有待进一步挖掘, 需进一步拓展。

三、加强外延成本管控的必要性

1.加强外延成本管控, 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从外延成本蕴含在成本中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探索我们不难看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 制造、信息技术的进步, 顾客导向的变化, 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以及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组织只是其中的一根小草, 大海中的一小片树叶, 不可控因素对组织的影响正逐步加大, 传统和现有的成本对此研究甚少, 很大程度依然握着可控成本不放, 在一定层面上已不能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而外延成本作用的对象恰是如此, 它是动态的管控, 完全可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2.加强外延成本管控, 是优化成本管理的需要

对于一般的组织, 成本管理是对组织所付出可计量的代价进行管理, 着重于历史成本和内部的管理, 主要是“节支挖潜”的范畴。但对已实现对价值和风险已完全转移到组织的商品或服务进行管理, 根据数学的极限原理, 纵使组织再“节支挖潜”, 其降低成本的空间也是有限的。比如说, 组织购进商品的价值是100元, 不管如何“节支挖潜”, 该商品的价值必定是100元, 成本也不可能低于100元。同时,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 组织不可能独善其身, 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越来越凸显。比如生产的产品, 在市场上肯定会受到同类产品、相似产品、替代品甚至冒牌产品等的冲击;正常经营中, 如体制机制的不完善, 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不良的行为意识, 供应商供货的价格上扬、质量不稳定, 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约束等。对此, 组织一般从产品和市场出发, 本着可控与否进行管控, 势必难以优化管理。对此, 组织不应仅凭自己掌握的资源划分成本的可控与否, 并进行相应的管理, 而应将传统成本和外延成本相结合, 把管理的空间拓宽, 形成企业内外、因素可控与不可控的立体式管理;同时, 拓宽管理的时间视角, 形成一事一时的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的管理等的时间管理理念, 从而进一步优化成本管理, 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3.加强外延成本管控, 是增强危机意识的需要

任何一个组织都会存在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对显性问题, 组织就如同青蛙对沸水的反应一样, 会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及时地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但对于外延成本管控的上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政策变化, 下到员工的素质行为意识等的隐性问题, 由于其相对隐匿, 往往不易察觉, 稍不留神, 便会给组织带来不必要、不可估量的损失。对组织来说, 危机和收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笔者赞同各有关专家学者引入的风险管控理论, 外延成本管控的对象亦不乏该方面的内容, 但从成本价值牺牲和成本收益的角度衡量, 从导入和增强危机意识, 利于日常管理的层面出发, 笔者更主张将其纳入外延成本的范畴。

外延成本探索的主要是别人认为不可以控制的事项, 换句话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世界上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成本的可控与否亦是相对的, 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 两者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就像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可以举起整个地球”。一般情况下, 外延成本的管控有点“懒”, 与很多组织传统的成本没有直接的联系, 甚至没有关联, 即眼前效益不明显, 但风险与收益并存,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就看谁“先侦察到新的食物源”, 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以及怎么吃。

4.加强外延成本管控, 是拓宽成本管理思路的需要

传统的成本管理, 把眼光停留在组织内部, 且局限于组织的产销环节, 力图控制可控费用, 主要表现为“成本维持”、“成本改善”, 管理思路相对较窄, 不利于组织的持久竞争和长远发展。并非传统的成本管理已过时, 但外延成本更多关注的是不可控因素, 如对组织有利的, 如何转化成更为有利或更为积极的因素, 如不利的, 如何将不利变为有利, 或者可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 甚至可以直接控制。它视不可控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出发点与传统成本刚好相反, 不是可控的, 而是组织现有的资源或能力衡量, 视乎无法选择或不存在选择余地的诸多因素, 关注的范围更宽、更广, 表现出一种更为积极的管理行为, 更为主动的进取态度。思路决定出路, 为了更好地发展, 组织应在现有成本管理的基础上, 再上一个台阶进行外延成本的管控, 以拓宽成本管理视角, 提升管理的理念。

四、加强外延成本管控的主要对策

1.转变思想, 导入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更是影响世界的利器。没有思想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 没有思想的行动是苍白无力的。一个好的思想, 胜过千军万马。试想如果没有马克思卓越的思想, 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没有毛泽东的杰出思想, 就不可能有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存在;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 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繁荣小康的今天。外延成本管控理念导入组织何尝不是如此。

笔者并非否定传统成本管理思维, 并非否定现用的成本管理方法, 既然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拓宽成本管理的“空间”和“时间”, 如果我们暂把可以控制的成本称之为内涵成本, 那么是否可以把不可以控制的成本视为外延成本, 两者相结合形成立体式的成本管理。把“空间”拓宽到可能影响企业的所有因素, 而仅非内部, 包含到组织行为学、体制机制的影响等,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把“时间”拓展到组织的生命周期, 而并非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也就是说, 组织应把自己摆在主动的位置, 不要认为不可以控制的因素就真的不可控了, 而顺其自然, 以致错失良机。组织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把成本的眼光放得更宽一些, 更长远一些, 把涉及组织要付出价值牺牲的行为、因素等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视角出发, 将其纳入到成本和管理的范畴来进行管理和控制。

组织导入外延成本管控的理念, 需深入到员工的心中, 尤其是决策者, 必须了解外延成本内涵、对象, 哪些因素可能形成外延成本, 该如何应对等。同时, 应建立、完善、倡导和实施以人为本、荣辱与共的成本文化。

2.实事求是, 搭建外延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架构

外延成本的管控, 工作量较大, 耗时较长, 为了将此项工作做好, 组织应实事求是搭建相应的架构, 进行专门的管理。它可以是专设的机构, 也可以是兼职的机构, 可以是紧凑型的, 也可以是松散型的, 但无论如何, 组织应有人对此负责, 不管是员工, 还是外部的组织、机构或人员, 这些都是根据实际而定, 视组织对外延成本的重视程度而定, 不能一概而论, 但要有组织, 有纪律, 分工协作, 明确责任, 否则人浮于事,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3.归集整理, 构建不可控因素的数据库

传统成本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通过分析已成事实的历史数据, 找出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 然后对可控因素加以管理, 以降低成本支出, 增加收益。外延成本的管控的主要目的达到某种目的, 两者明显不同, 故外延成本的信息来源亦与其不同。正如前文所述, 外延成本研究的对象是不可控因素, 只要是对组织的生产经营、生存发展有影响的不可控因素, 都是外延成本管控的对象, 也即是构建组织不可控因素数据库的内容。

数据库信息的来源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但组织可以通过报告报表、市场调查、网络信息、已颁布或即将实施的法律法规、已发生的事实等途径去收集, 也可委托第三方去归集, 还可以两者相结合等不同的方式去进行。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质量和今后的使用效率, 组织应根据实际进行分类收集、归类和整理。不可控因素数据库的信息, 至少应包括经济类、政治类、法律类、国家和社会类、科学技术环境类、人文类、地理类、环境类、组织行为类、供应商类、竞争对手类、消费者类和其他, 等等。同时, 根据组织管理的实际, 将各类细分成若干个层级。构建该数据库的目的是使组织更好的对外延成本进行管控, 为此要结合自身的实际, 不能拘泥于目前所拥有的信息, 而应高瞻远瞩, 采用放射性、发射性思维去看待, 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 应结合实际进行逐一筛选,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形成不可控因素的数据库。由于数据库的信息量较大、较广、较杂, 工作量较大, 耗费的时间可能较长, 故组织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真正地沉得下去, 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在产品质量的管理中, 我们对PDCA循环应不陌生。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 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所谓的P (plan) 是指计划, 它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 (do) 是指执行, 即具体运作, 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 (check) 是指检查, 即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 分清哪些对了, 哪些错了, 明确效果, 找出问题。A (action) 是指处理, 即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 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 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 引起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 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不可控因素据库的信息, 是组织实施外延成本管控的基础, 信息来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外延成本管控的成败。故, 组织应采用PDCA循环的方式对不可控因素的数据库信息进行管理, 持续地收集, 及时地调整和修正, 确保该数据库信息的质量永远都是可信的、可靠的。

4.对信息进行评价

(1) 对不可控因素的评价和分析

组织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 更有利于采取有效的策略, 应结合实际, 选择行业组合清单、部门汇总、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 判断不可控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对组织的影响程度、时间的紧迫性、作用不可控因素的可能性以及付出代价的承受程度等方面, 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逐一的适当的评价。

(1) 对不可控因素的评价方式

对不可控因素进行评价的方式, 主要有行业组合清单、部门汇总、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问卷调查等, 具体如下。

行业组合清单主要是指同一行业的组织可能具有相同或类似的不可控因素的情形, 以及其应对的结果。组织可以通过公开的渠道或第三方资源获取, 作为评价不可控因素的基础和参考。

部门汇总主要是指由组织各部门根据其职能和所掌握的信息, 对不可控因素进行评价的汇总, 也就是说, 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集思广益。

头脑风暴法主要是指组织召集部门或人员, 对不可控因素的评价各抒己见, 形成的基本共识。

SWOT分析主要是从不可控因素可能给组织带来的优势、劣势, 创造的机会或威胁出发去分析、判断, 然后做出的评价。

问卷调查主要是指组织针对不可控因素, 向相关人员进行询问, 调查了解, 并汇总其结果的一种方法。

为了更好评价不可控因素, 组织应根据实际选择上述方法, 或采取其他可行的方式进行评价。

(2) 对不可控因素的分析

不可控制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对组织的影响程度、时间的紧迫性, 以及对其作用影响的可能性、付出价值牺牲的承受程度, 一般通过查阅已归集整理的信息, 利用专业知识或职业敏感进行判断取得。它可通过数理统计技术、概率技术进行测算, 可以通过职业人员或有经验的人员的敏感程度进行判断。

不可控因素发生可能性的结果一般有很少的、不太可能的、可能的、很可能的、几乎确定、已确定。

不可控因素发生对组织影响程度的结果一般有有利的和不利的两个方面。有利的方面主要是指在现有的基础上, 因不可控因素可能给组织带来新的利益或发展机遇。如组织属于三农企业, 现国家颁布三农的优惠政策, 则会带来更多的利好消息, 又如竞争对手退出市场、供应商经技改提高了原材料的质量等。它一般可以划分为轻微的、一般的、较好的、好的、非常好的。不利的方面主要是指在现有的基础上, 因不可控因素可能给组织造成的损失或伤害。如楼市调控对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影响、国家出台的“四风”建设对从事高端的餐饮娱乐行业的影响, 又如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增加、员工消极怠工的现象加重等。它一般分为不重要的、次要的、中等的、主要的、灾难性的。

不可控因素发生时间紧迫性的结果一般有非常紧迫的、紧迫的、一般的、几乎没有影响的、没有影响的。

作用不可控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对不可控因素进行了发生可能性、影响程度和时间的紧迫性的分析、判断, 但是否可以作用影响, 或者进行自我的内部调整, 组织还得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一般来说, 对于客观的、宏观的不可控因素, 组织是难以对其作用影响的, 比如国家和社会、体制、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资源环境、人文和地理环境等, 只能退一步作自我调整, 积极应对。对于组织内部存在的和拟人性的不可控因素, 组织是可以作用影响的。笔者研究认为, 组织内部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管理机制、企业领导行为、员工的素质、意识、行为和已成现实但无法改变的资产现状等, 拟人性的不可控因素, 主要是指存在思想、意识和行为的不可控因素, 包括但不仅限于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竞争对手等。对不可控因素作用影响或进行自我调整的可能性与发生可能性、影响程度无关, 但与时间的紧迫性成反比例关系, 即时间越紧迫, 将不可控因素转化成对组织有利的因素就越困难。这就要求组织必须在第一时间, 对不可控因素做出反应, 拟定详细的计划, 并逐步实施对应的策略。

付出价值牺牲的承受程度。组织作用不可控因素是要付出价值牺牲的。一般来说, 组织付出代价的承受程度, 依对待不可控因素分析结果的态度而定, 依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而定, 依作用不可控因素影响或自我调整的程度而定, 依采取对应的策略而定, 一般成正比例关系。同时, 付出的价值牺牲往往与时间的紧迫性成正比例关系, 即时间越紧迫, 组织付出的价值牺牲就越大;与作用影响的难度成正比例关系, 即越容易作用影响的, 组织付出的价值牺牲就越小, 反之就越大, 甚至付出价值牺牲但未取得预想的效果。

从空间上, 构成了分析评价不可控因素的经纬度, 发生的可能性和重要程度交叉存在, 同时融入时间概念, 但哪个指标可以作为最终判断的结果, 应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并结合组织可以采取的策略和付出价值牺牲承受的程度来进行判断。笔者有幸相识A、B两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 对2014年初新闻媒体报导国家即将实施对楼市的某项严控政策, 两者判断不一, 结果迥然不同。A房地产企业经评价分析, 几乎确定会发生, 时间紧迫, 但鉴于其楼市在收尾阶段, 现房较少, 即使真的实施该项政策, 影响是次要的, 故静观其变, 暂停了拟开发的楼盘, 可以说基本没有损失。而B房地产企业经评价分析认为, 虽然时间紧迫, 且刚开始销售, 现房较多, 影响是灾难性的, 但它认为国家严控楼市已不是一次二次的事了, 也不止一年两年是这样了, 如政策所述, 势必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则认为应不会严控的, 应不太可能发生, 故它依然如故, 到目前为止, 销售可谓步履艰难。

(2) 对不可控因素采取的策略

评价和分析是对不可控因素采取策略的基础, 它实现的途径如前文所述, 但会据组织的实际而异, 据负责人的判断而异, 据被作用不可控因素而异, 等等, 相应所采取的策略也各不相同。为了实现组织的目的, 不管白猫还是黑猫, 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5.监控外延成本策略实施的过程

在外延成本策略实施的过程中, 随时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如昨天刚评价为外延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对象, 即将实施相应的策略, 但情况突变, 今天已不然。又如由于预见性不足, 原对外延成本管控的某一重要对象实施策略过程中, 资源后继乏力。再如采取的策略不妥,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等等。为确保外延成本管控的效果, 组织应加强对外延成本策略实施过程的监控, 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分析, 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和相应的策略, 真正实施PDCA循环。

五、结论和展望

外延成本客观存在于任一组织, 它虽不像现行成本管理的效益立竿见影, 但能更好地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 能优化成本管理, 同时增强危机意识, 以及拓宽成本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思路, 且具有“懒蚂蚁效应”, 故值得组织在现有成本理论的基础上, 换一种成本管理思维去探索和研究。

摘要:世事不是绝对的, 成本的可控与否亦是相对的, 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 两者互换应可能。本文基于相对论的基础, 提出了组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 作用于不可控因素而发生的价值牺牲的外延成本。它客观存在于任一组织, 虽不像现行成本管理的效益立竿见影, 但能更好适应环境变化, 优化成本管理, 增强危机意识, 拓宽成本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思路, 且具有“懒蚂蚁效应”, 故值得组织在现有成本理论的基础上, 换一种成本管理思维去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外延成本,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陈萍, 潘晓梅.企业财务战略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4]宋有林.煤炭企业外延成本的管理与控制[J].经济与管理, 2010, (10) :44-47.

外延成本管理 篇2

□王启民

□王启民

为司乘人员提供上乘、高效的服务,是高速公路系统“打造优质窗口服务,树立文明品牌形象”一直奋斗的目标。广西高速公路从文明服务到“八颗牙”式高速微笑,再到近期致力打造的“微笑环”,每一次华丽的转身与蜕变都为我们提供了极具借鉴的现实意义。如何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实际,理解微笑服务的内涵与外延,如何将这一理念完美契合到队伍中,为今后的工作添加新引擎,增加新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八颗牙”式高速微笑,是基于收费员服务司乘时,提出来的一种高标准服务理念,面带笑容,自然露出6-8颗牙齿,嘴角微翘,这些标志性的表情不仅是微笑服务的外在表现,其深刻的内涵,仍需挖掘。

一、以先进的理念丰富微笑服务内涵

微笑服务是提升收费员服务质量的软指标,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作为一种服务理念,它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情绪的表达,应当看做是一种无条件接受并学习的工作技能。所以,把最新、最先进的理念深入到人心并自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是丰富微笑服务内涵,打造和谐高速、魅力高速的必要条件。要想八颗牙微笑服务理念在职工心中扎根,就不能停留在光喊口号、机械服务的层面上。这需要在日常队伍的锻炼中将这一文明举止自觉落实到位,形成习惯,融入个人素质与修养的氛围中,从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微笑服务理念的贯彻,不仅能够为各站口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更会作为无形的资产创造出非比寻常的社会效益,拉近与司乘人员的心理距离,达成情感交流的阶梯。

二、以完善的制度规范微笑服务内涵

微笑服务作为一门行业技术,制度上的完善不仅有利于应对不同的社会问题,还会规范微笑服务的内涵。制定《微笑服务标准》,就是要对面部表情、眼睛眼神、声音语态进行具体的标准要求。就面部表情而言,要口眼结合,伴随微笑自然露出6-8颗牙齿,传达一种真诚、甜美、亲切的情感。就眼睛眼神方面,目光要友善、柔和,正视司乘人员,实现眼神的集中度、光泽度以及交流度,拉近与顾客间的距离。通过这种眼神中的亲和力,传达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的情感;声音方面,要清新柔和、细腻圆滑、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气不卑不亢,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高速公路微笑服务非凡魅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高效畅通的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微笑服务内涵,让管理水平上台阶,引起员工的“化学反应”,避免机制掣肘引发制度失衡。

三、以真挚的行为拓展微笑服务外延

真挚的行为在微笑服务链条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基础支撑作用。微笑服务作为收费员基础素质之一,离不开贴心、真挚的行为。比如在收费现场设置茶水桶,配合加水器具,修车工具,提供药箱等行为,与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树立良好高速新形象息息相关。众所周知,高速公路收费岗亭作为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平台,是搞好岗前练兵,抓好岗位运用的强大引擎。将文明收费、优质服务工作做好做细,是保障每一位收费员文明服务达标,每个收费岗亭规划管理创优,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履诺践诺,达到100%让司乘人员满意的基础条件。

四、以科学的评估推广微笑服务外延

粮食的外延 篇3

谷仓总是藏在屋子深处,像极了人体内的胃。仓内粮食数量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是家的秘密,家是小小的天下,天下粮仓关系到家庭成员的生死、荣辱。

农村里几乎每家有谷仓:有的是用青砖砌就,内表用石灰抹上薄薄的一层,外层是原始的青砖错叠,中间流溢出的石灰沾在了砖沿上;有的是木质的,一座谷仓由几节方形的板块组合而成,最下一个连着底部,上面是一块盖板。我家的是木质谷仓,父亲兄弟分家,高高的谷仓被分成了两半,伯父家得一个盖,我家是个底,父亲找来木匠打造了盖子,谷仓分开后又重新复活,如蚯蚓截成两段后依然存活一样。谷仓能养活一家人,因为它有几条命。

谷仓是一个偌大的容器,它容纳了家庭生活的悲欢,如一张摊开在时间上的桌布,一卷一撮,把岁月打包塞进里面,待日后慢慢探取。我只有在捉迷藏和晒陈谷的时候才会进入谷仓里,那时是我与谷仓静静对视的时刻。灰褐色的木板沾满了稻谷被蛀蚀后的白色粉末,就连木板本身也疏密不一地布满小孔,里面散逸着秋日阳光和陈旧谷物混合而成的气息。躲在里面我是安全的,就像谷仓堆满粒粒饱满的粮食一样让人放心。母亲经常侍弄谷仓,在新粮入仓前总会用扫把筛干净谷仓内壁,犹如举行一场盛大而庄重的仪式;或者拣一个阳光煦暖的日子翻晒色泽暗沉的陈谷,谷里爬行着星星点点黑色的硬壳虫。经历了上个世纪三年自然灾害的父母很看重谷仓,谷仓是家里除了大灶之外另一个神圣的地方,它的神圣在于拥有一张与身体一样面积的嘴,却一直缄默不语,养活着家人。

村里最穷的人家可以穿得邋遢,睡得逼仄,但一定要有谷仓。如果真的没有可以藏带着太阳体温的金黄谷粒,那也必定用质地粗糙的大缸替代,缸底覆盖着一层浅浅的碎米,时或蠕动着白色的米虫。从仓到缸变的是形貌和

体积,不变的是心理——无论是空的还是满的,都盛放着安耽。

年成如何,谷仓记性最好。谷仓对主人坦诚无私同舟共济,它的胃与人的胃相通着,大家一起挨饿,一起饱餐。

总之,仓廪实而知礼节,谷仓是人的精神制高点。

镰刀

镰刀是张扬、血性的。它省略掉嘴唇甚至面部,只露出一口紧密坚硬的牙齿,睥睨着横在面前的植物。

我想镰刀是在夜晚打造成的,弧形的身躯和漠然的姿态一定沾染着月亮的身姿和月光的清冷。为了不至于让肌肤触及镰刀的实质,它用木制的把柄连接人和冰冷的钢齿。镰刀一直弯着自己,枕戈待旦。

镰刀是田野的主宰者,夏收秋收时节,人们握一把镰刀,横过门框,横过田野和半个季节。我家有好几把镰刀,相同的质地,木柄上贴着品牌和厂家信息,旧的镰刀只剩下黑糊糊粘纸的痕迹,浸润过的手汗气味全无。新刀锃光发亮,旧的悄悄爬满了浓淡不均的锈斑,它们需要在稻杆上打磨出昔日的亮色。镰刀劳作的时间很短,平时它们总被冷落在门边的角落里,有的还被插在长满苔藓的围墙砖缝间,经受着风吹雨打,沉睡出了慵懒的锈色。一旦来到田野,就算无法磨牙切齿也会在空气中挥舞几下,做撕咬前的演习。与其说人们手挥着镰刀,不如说镰刀引领着手在水稻丛中穿梭,坚齿所到之处,稻杆整齐地匍匐在带着露水的泥土上。一场丰收就是镰刀对田野的一次巡视。

镰刀和田野的一切有关。人们用镰刀割猪、鹅等家畜家禽吃的草,通过镰刀我们亲近着长在周边的草类。革命草水陆皆生,底部白色的根须滋养出一节节、一叉叉不断蔓延的茎叶,中空而脆的质地在镰刀未亲吻之前早已折腰臣服。田里簇拥着油菜的青草一堆堆累积着,镰刀所及之处,都滚作厚实的一团。有时小孩偷懒割一捧蒲公英充数,垫在猪圈的污秽里。人们也用镰刀挖野菜,镰刀的尖头直刺根部一挑,野菜带着新鲜的泥屑跳脱出来,刀齿扮演了一次旁观者。面临丛生的荆棘,镰刀总是龇着牙齿狠狠撕咬,割断纠缠的藤蔓无数只手臂……我想镰刀是植物百科家,它一定认识大多数植物,认识它们的形状、色泽、质地特别是味道,同明代那个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一样。但它没有手不会写,没有嘴不会说,没有眼不会看,只会用满口的牙齿一遍一遍地撕咬。

我的左手就在某个夏天被镰刀深深地咬伤,无名指尖连同一角指甲脱落,殷红的血肆无忌惮地流离出来,如同当时的满头大汗。我用几根新鲜的稻草扎住手指,右手捏住伤口才渐渐阻止了鲜血的突围。而今指甲依旧有些内陷,每次凝视这个手指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把已经老去的镰刀。镰刀的误伤概率和它的牙齿一样密集。

手依旧是那双手,只是添了岁月的老茧;镰刀一茬一茬地老去更新。坚硬的钢齿终究抵敌不了时间的洗刷,磨钝或者弯折,然后朽烂。人脱落了一口牙齿,仍会用厚实泛白的牙床磨损食物以助消化。以柔克刚适用于相对的时间里,人的舌头永远比牙齿长寿。

锈迹斑斑的镰刀被闲置在冷落处让人疼痛,它用梦温暖着每个日夜:广阔的背景、疏朗的秋风和眼前跳跃的稻穗。镰刀一生收藏着丰富的记忆,关于田野,关于日光,关于成熟,甚至代表一个阶级,高高飘扬的党旗上烙下了镰刀的身影。

镰刀的老去和人的逝去一样无可逆转,但唯一不同的是它死后并不挺直身子,一直弓着奋斗的姿势。

谷筛

谷筛用上百只深邃的眼睛数着稻粒,把细碎的稻杆和青黄相杂的稻叶搁浅在自己的地盘里,洒下一阵阵谷雨,田野的稻浪在它下面堆成了圆锥形。对待粮食它用疏导

的方式而不是谷仓般的围堵、禁闭。

谷筛一般有两种,单人筛和双人筛,双人筛就在底部架两根竹柄,无论哪一种都需要一人畚谷穗,都需要扭动腰肢的优美舞姿。我常常配合母亲筛谷,带着稻杆叶的部分被母亲丢到旁边的箩筐或者竹匾里,最后会到弄堂口或者湖边的空地上扬洒,筛落藏匿其间的稻头谷。谷筛只有在运动中完成着使命,静止是一种荒废。

村里有两个篾匠,是编谷筛的能手。一个是表舅舅,一只脚瘸着,走起路来一低一高,简直是跃着前进,甚至有时候会把鞋子甩得老远。表舅舅的手艺很精湛,任何长度的竹子在他的刀下被分成粗细均匀的条子或者短杆,柔软如纸,光滑似玉。他编箩筐、竹匾、畚箕、凉席、谷席和谷筛。他编织的谷筛周边圆润,格子均匀合谷粒的形体,容易甩得开,筛谷时酣畅淋漓。和表舅舅搭档的是隔壁大伯,他们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篾匠,村子的竹山翠竹葱茏,田间地头的用具大多和竹有关,每年农忙来临前总会忙得不可开交。世异时移,篾匠从舞台上谢幕了,大伯跟着他儿子学了水电工,表舅舅一直在捕鱼,只是腿一直瘸着。篾匠的手艺渐行渐远,只零星地收藏在老屋的某些角落,越来越稀疏。表舅舅至今还单身着,但村子里一半的竹具都是他的子女。

母亲很爱惜那个破旧的谷筛,纵使口粮田租给种西瓜的承包户后,谷筛常常摊在我的视线里。筛里晒着笋干菜、豆荚、雪里蕻芥菜,让阳光尽情地滤透水分。虽然村人纷纷出去打工了,但那面谷筛依旧挂在石灰斑驳的墙上,如古老的挂钟,沉寂、肃穆,时间在谷筛咧得更开的眼中滑落、散开、消隐。破旧不堪的谷筛最后会用来筛沙,棱角尖锐的石子在里面欢腾,谷筛以几倍的加速度摧朽拉枯地老去,终被弃之院子角落或者虚构一场浴火涅槃。谷筛上百只眼睛能看清楚每一粒稻谷,唯独看不见自己的命运。

秋天田野的一缕缕气息与谷筛有关,它滤出阳光、流水和泥土的果实,筛除冬天的空旷,筛出了秋天的明净纯粹,特别挑剔。谷筛从形而上来说,对人们的精神进行着分野。

手推车

推和拉是一对反作用力,手推车我们也叫手拉车。

一副沉重的肋骨般的骨架,由左右两根长木支构、衔接,木头中贯,竹片打底,翻起两扇边沿沉沉地趴在车胎上。手推车是维系田野和大灶的媒介。车上往往装载着带阳光温度的谷袋,被缚成整整齐齐一捆捆的稻草,散发出田野成熟的气味。大灶是用稻草作燃料,灶膛里烧腾着一把把稻草的火焰,煮着飘散馨香的米饭。从田野到家是一条泥路,雨天车辙低陷的痕迹在晴天被硬塑了,中间又要经过两座桥一个坡,父亲在前面拉车,我在后面紧紧跟着推车,在上斜坡时我微薄的臂力被手推车结实的骨架分散了,徒留下一阵喘息。我也试着拉过车,远比推车来得辛劳,因为拉车绝不容许片刻的偷懒。手推车从不挑挑拣拣,有时候上面也会装一袋气味刺鼻的尿素,或者一桶氨水甚至粪肥水。车子依旧匍匐着,以最大的平行贴着坑坑洼洼的地面,手推车一直低着头,犹如饱满的稻穗。

家里以前就有一辆手推车,它和打稻机一样是农家的大件,却渐渐地被时光融化了。车子是本家无师自通的三脚猫堂叔做的,笨重而粗糙;后来散架改成了更小的车型,依然拉着粮食和稻草;再后来终于萎缩成一堆遮挡柴房门口的障碍物。虽然车子骨架散乱,但每一根仍是它坚硬的骨头。

手推车老实本分从不远行,顶多拉着刚刚脱去露水的粮食去七八里外的粮站纳粮。车子像老牛一样认路,总喜欢在车辙里滚动,每一道深深的车辙就是人们远望的目光。手推车是村民们某种无可言传的精神隐喻。

煤炭企业外延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篇4

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主体在生产矿井,管理与控制的重点在生产过程,业界对煤炭生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方法,不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已有很多成熟和成功的典范,运用的效果也很好,这是公认且毋庸置疑的。但在煤矿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对煤炭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在生产矿井的生产过程中又难于管理与控制的环节,这些环节无法应用目前生产成本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去管理和控制。比如某集团在文革期间c矿井的设计上,为了早出煤,只在c矿井开凿了副井,而出煤系统与井田上部的b矿井主运输巷道联通,同时,为了加快开拓进度,又从井田上部的a矿井深部向c矿井开拓。这样的设计,当时是出煤早了,但三个矿井联通,给以后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麻烦。a矿井报废后不能闭井,需要继续排矿井水,不然流入c矿井要增加80多米的排水扬程。随之b矿井报废后更不能闭井,不仅要为c矿井排水、维护3.5公里的运输巷道,而且主井提升、通风系统均需要b矿井维持,这些成本都要加在c矿井的生产成本上,即使加强管理也难将成本降下来。笔者凭借在煤矿工作30多年的经验,根据煤矿生产与管理的特点,将这些对煤炭生产成本有重大影响而在煤炭生产矿井或煤炭生产过程中难以或无法管理与控制的成本,权且称之为“外延成本”。能够划入这个范围的环节成本有:矿井规划设计、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品种质量、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环节和管理体制等直接或间接对煤炭生产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环节。

二、外延成本对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矿井规划设计与建设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煤炭生产成本与加工制造业成本的特点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是煤炭成本受地质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大,煤层埋藏的深浅、煤层厚度、围岩的好坏、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都对成本有直接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克服,只有在矿井规划与设计时避让和利用;二是煤炭生产又受地下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井下通风、排水、提升、运输、防爆、防尘、防水、防火等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煤炭成本的高低,只有在矿井规划与设计时科学合理布置,才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过程的预防难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三是煤炭生产是地下作业,工作地点不断移动,开拓、掘进和回采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掘进量的大小、提升运输环节远近与繁简对煤炭成本的高低有很大影响,只有通过煤矿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巷道的合理规划与设计,才能为以后的生产环节打下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四是煤炭生产没有原材料,上述这些凝固在前期环节上的先天成本(固定成本)要占煤炭成本的60%以上,所以,煤矿规划与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决定煤矿生产成本高低的关键环节。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是原来政府主办的煤田(矿区)规划演变为煤炭企业的跑马圈地,一块煤田多个采矿主体的情况已屡见不鲜,不仅给生产矿井带来不安全的问题,而且给煤矿的生产过程带来较高的“一通三防”费用,进而增加煤炭的生产成本。二是煤矿设计单位由吃“皇粮”的事业单位,变为到市场“找米下锅”的企业,国家规定的煤矿设计规范不敢坚持,一味按照煤炭企业的要求降低建设费用、少要设计费用,配合一些煤矿的短期行为,把矿井开拓方式由“后退式”改为“前进式”,矿井是早投产了,但后期生产成本成倍上涨。矿井设计不合理将导致煤炭成本刚性增加弹性降低,成本控制难度增加。三是原来煤矿基本建设与煤矿生产在行业内并列管理,现在逐渐弱化为各煤炭企业的一个管理部门。原来由国家出资建设、政府组织专家参与验收、然后移交生产,转变为企业组织设计、组织管理、组织专家验收。弱化的专业管理和煤矿多元投资对煤矿基本建设费用降低的要求,形成了一个个新矿井巷道失修、采掘比例失调、申报技术改造的案例。煤矿基本建设的急功近利必然结出后期生产成本猛增的苦果。

(二)煤矿技术改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众所周知,煤矿是地下作业,一些地质构造勘探不清是不可避免的,到实际生产阶段,地质构造逐步显现,再加上科学发展、技术更新,煤矿原设计的某个环节发生变化,影响矿井效率整体发挥是常见的。通过对某个“卡脖子”的生产环节、高耗能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可以提高矿井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矿井整体效益。所以,对一些老矿井来讲,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集中生产,更新高能耗设备,通过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目前,一些煤炭企业为了争产量、争排名,出现了对新矿井进行技术改造的怪现象:崭新的设备被更换,一个矿井增加几个提升井,年产量猛增,矿井设计的服务年限快速递减。这些废弃的“新设备”增加的新投入最终都要增加矿井生产成本,通过煤矿的生产成本进行补偿,矿井生产过程再加强管理也难承担。同时,按照原矿井服务年限设计的各种附属设施、设备都要提前报废,这不仅降低了投资回报,而且降低了矿区整体服务年限,影响了国家资源开发战略和布局。

(三)煤炭品种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所谓质量成本,就是指企业为稳定或提高产品质量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产生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检验成本和损失成本。一般来讲,对于预防、检验成本环节,我们要加大投入;而对于损失成本,则需要控制支出。

由于煤炭产品的特殊性,其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也不相同。一是煤种及关键指标的天然性。煤的十大种类是天然形成的,是不可能经过洗选加工、质量控制而改变,如无烟煤加工不成焦煤。有些技术指标也是无法通过加工方法改变的,如煤炭的焦质层厚度这项越高越好的指标和硫份这项越低越好的指标,不会因为加工成本的增加而提高或降低。二是部分煤炭具有极难改变质量指标的特性。一般煤炭的灰分有外来和内在之分,外来灰分通过井上下拣矸、分储分运和一般洗选加工,即可降低灰分指标,但内在灰分是较难降低的,特别是对于极难洗选的煤炭,通过牺牲较大的精煤回收率,只能收到较小的降低效果,不是靠加大成本投入能解决的。

(四)煤矿服务体系对成本的影响

生产任何产品的企业都离不开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煤炭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两个服务对煤炭成本的较大影响。一是煤炭企业远离城市,多在偏远的矿区,每个矿井又相距较远,每个矿井就是一个“小社会”,除火葬场外生活基础设施全由企业建设,而单个矿井的服务设施又形不成城市规模,水电气暖成本高,就是按市场收费,也是亏本,必然要通过不同方式摊入生产成本。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再好的设施也要废弃或贬值。这样分散的服务设施,即使移交给政府也是亏损,所以,虽然中央一再强调,但地方政府由于承受能力问题,不愿接受。二是每个矿井都有物资(设备)采购供应、工程队、维修队、产品销售等“小而全”的生产服务辅助机构,人少有活干不了,人多平时没活干,由于量小、专业技能低且单位价格高,必然相应增加生产成本。

(五)煤矿管理体系对成本的影响

煤炭企业多为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在管理模式上,一般为3~4级,但核心管理层仍然是煤炭企业(原来的矿务局)和矿井。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比照政府机构模式建立企业管理机构,搞上下对口,职能重叠,形成了局矿两级一样齐全的管理机构。甚至有的企业集团,由多个煤炭企业(原来的矿务局)联合重组,仍然是按照对口模式设立了管理机构。这样三重、四重同样模式的管理机构,一方面没有体现其职能的特点,容易造成职责不清,或上级机构对下属企业干预过多,难于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大量、重叠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一定会增加煤炭企业管理成本的支出,进而增加煤炭生产成本的支出。

三、控制外延成本的方法

(一)矿井规划设计与建设

做好矿井规划设计与建设工作,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坚持一块煤田只颁发给一个采矿主体的原则,支持采矿主体投资多元化,取缔一块煤田采矿主体多元化。同时考虑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通盘规划老煤炭企业的矿区接替问题,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国家的煤炭资源,特别是稀有的焦煤资源,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煤炭企业降低煤炭生产成本奠定基础。二是国家应当对矿井设计立法,依法实施矿井设计规范,建立国家专家评审库和设计评审专项基金,由政府组织没有利害关系的专家参与矿井设计的评审、监理、验收,为煤矿安全和成本控制把好设计、建设、验收关。三是要求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尊重科学、依法设计、紧密配合、充分论证,切实从节约的源头抓起,挖掘设计和技术工作在控制成本中的潜力。实行多队伍设计、多方案论证,背对背评比、多层次专家验收。只有坚持科学的态度,依法执行煤矿设计规范,才是降低煤矿总体生产成本的必由之路。

(二)煤矿技术改造

政府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维护矿井设计的严肃性,对煤矿的技术改造论证审批,要像对待新矿井设计一样。严禁单纯追求产量、严重降低矿井服务年限、掠夺式开采的“新矿井”技术改造。防止以技术改造为名、扩大矿井产量为实的假技术改造。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要把矿井技术改造纳入国家法律法规。一是规定新矿井在一定期限(如8-10年)内,不准进行重大生产环节的技术改造,防止“新矿井”轮番进行技术改造;二是规定矿井技术改造费用不能超过多少额度(如不得超过新建矿井的1/5),防止在技术改造中贪大求洋;三是如果必须进行技术改造,要说明技术改造的客观原因,经专家论证,属设计原因的,要追究原设计单位和审验机构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属于矿井开采原因的,要追究开采主体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只有维护矿井科学合理的服务年限,才能科学合理的利用矿井资源,才能使矿井主要设备设施物尽其用,才能有效地降低煤炭生成成本。

(三)煤炭品种质量

根据煤炭的特性,在其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上,不能一味地通过增加加工成本、牺牲回收率这种较大的成本支出来实现微小的质量收益。应根据煤炭的特性,通过“配”的方式来提高煤炭的质量和达到用户需要的质量指标,相对降低煤炭的加工成本。如将焦质层厚度和硫份较高的煤、焦质层厚度和硫份较低的煤按一定的比例配洗,高质量煤和中低质量的煤配洗、配装,既可达到用户的质量要求,又可降低质量成本和保护稀有煤炭资源。把燃点低、发热量高的无烟煤粉碎,配入发热量低的烟煤,可提高烟煤的发热量。“配煤”要抓住三个环节:一是矿井“配建”,在矿区井田规划时,对煤种较多的矿区,不同煤种、不同煤质的矿井要搭配建设,为配煤奠定基础;二是“配采”,在同一矿井,一般厚煤(大煤)与薄煤在质量上具有互补性,实行薄厚煤层配采,不仅可以均衡矿井产量,而且可以相对提高煤质,降低质量成本。三是“配洗”、“配装”,就是按照冶金企业的质量要求,通过不同煤种、不同煤质的煤配洗冶炼用焦精煤,按照电力企业的质量要求,通过不同煤种、不同煤质的煤配装动力煤。这样将煤炭质量问题控制在生产的源头直至运输、入洗、分储等各个环节,才能提高商品煤产品的质量,降低商品煤产品的质量成本,合理利用稀缺高质煤种,增加煤炭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煤矿服务体系

政府和企业都要重视煤矿生产的特殊性,搞好煤炭企业生产和生活“两个服务”的集中管理。一是对新矿区、新矿井要合理规划生活区。原则上煤矿单个矿井不再单独建设生活区,要纳入附近城市或按城市规划集中建设,形成具有城市规模和城市功能的生活服务区。对于老矿区,要结合国家“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的优惠政策,也要将新的生活区纳入附近城市或按城市规划集中建设,形成具有城市规模和城市功能的生活服务区。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煤炭生产成本,合理开发生活区下压煤资源,而且可以改善矿工生活,解决矿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国家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像山西省那样建立煤炭城市建设基金,解决资源性城市的后顾之忧。二是集中生产服务。每个煤炭企业集团,都要组建集团的专业化物资采购、设备租赁、设备制修、工程施工、产品销售、汽车运输等专业团队,发挥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如有的企业集团,实行物资集中采购、集中配送,建立井口物资超市,实现矿井物资“零库存”,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推进了生产成本的降低。

(五)煤矿管理体系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一般机构设置模式为:一是企业集团。其应以规划战略、投资决策、资本运作为主,习惯称资本运营中心,该机构应少而精,主要负责集团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投融资决策和资本运作。二是煤炭企业(原来的矿务局)。其应以市场销售、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为主,习惯称利润中心。由于其是一级完整的法人企业,应承担产供销全过程的经营管理责任,机构职能相对较全。三是矿井。应以安全生产为主,负责生产过程的组织与成本管理,习惯称成本中心。由于矿井一般不是独立法人,机构应相对精简,侧重安全生产和成本控制。这样“小、大、小”的机构设置及管理体系,既体现其管理特征,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降低整体管理成本。

摘要:根据煤矿生产及成本构成的特点,将对煤炭成本影响较大,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难以管理与控制的成本称之为“外延成本”。研究表明:矿井规划设计与建设、煤矿技术改造、煤矿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对成本影响较大,应该加强煤矿技术改造,完善煤矿的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合理规划和建设矿井等。

关键词:煤炭,企业,外延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陈立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王欣.ERP环境下成本管理模式研究[M].西安: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石新武.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切音字的内涵与外延 篇5

切音字的内涵与外延

切音有“反切”和“拼音”两重含义.拼音义萌芽于清初,成熟于清末切音字运动兴起之时,并因拼音义的成熟而排斥掉了反切义.切音字这一术语大抵产生于清朝末年,通指世界上一切拼音字(包括非文字性质的`拼音方案),这是早期的泛指义.随着切音字外延的窄化,专指清末民初出现的各种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利用拼音原理为汉语设计的文字方案、速记字和为汉字设计的注音方案等),这是切音字的专指义,专指义排斥掉了泛指义.切音字运动的时限学界有多种说法,本文认为,应以卢戆章发表切音新字的1892年为起点,以19清王朝灭亡为终点.因此可将切音字运动定义为“发生在1892年至1911年清末间的拼音字母运动”.

作 者:李宇明 LI Yu-ming 作者单位: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北京,100816刊 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分类号:H125关键词:切音 拼音 反切 切音字 切音字运动

冰酒 “错误”的美丽外延等 篇6

冰酒,可不是结了冰的酒,而是指晚收葡萄经人工采摘并且在冰冻状态下压榨而成的葡萄酒。

有人说,冰酒的诞生是一场美丽的错误。200年前的德国,葡萄园遭受到突然来袭的霜害,酒农为了挽救损失,只好将错就错,将冰冻的葡萄压榨,按照传统的方式发酵酿酒。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酿成了酒体饱满、风味独特的佳酿,造就了冰酒的问世。

据说,全世界只有奥地利、德国及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少数几个地方,在温度、气候与各方面条件都配合的状况下,才有条件酿制出高品质的冰酒。由于生产方式独特、产量稀少,其昂贵也就顺理成章了。

据有关专家测定,冰酒的营养成分里几乎包含了人体所必需的数十种酶和氨基酸,有养颜、美容、保健等功能,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酿。

冰酒的醇香和独特在于它的舒缓,所以,饮用冰酒时一定要细品慢饮,不能像饮其他酒那样一饮而尽,而是应该先把酒倒入酒杯中慢慢观察其色泽,然后将酒杯缓慢稳定地旋转划圆弧,让酒更多地接触空气,深吸其酒香,再小口抿酒,细品其味。

白冰酒酒色金黄,酒质清凉,口感清爽,宜冷饮,具体的温度要视酒质而定,大约在4-11℃比较合适,温度太低会影响酒香的挥发。

红冰酒呈酒红色,酒质醇厚,口感隽永,适宜在室温下饮用,一般在12-18℃之间。年数越久温度适宜越高。红冰酒应在饮用前开瓶,让酒"呼吸",即让酒与空气接触,可以使酒质变得醇厚柔和。

由100%的葡萄汁酿制而成的冰酒,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这是其他任何饮料酒所无法比拟的。冰酒中一般含有15%-25%易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含各种有机酸0.3%-1.5%,各种矿物质成分0.3%-0.5%,其中的钙、钾、镁、磷、铁、锌、硒等微量元素,都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硒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强化剂,也是一种很好的防癌、抗癌的微量元素。

冰酒中,锌和硒的含量适中,符合人体的需要。其所含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是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另外,冰酒还含有人体代谢所需的氨基酸,红冰酒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扩张血管,使血管壁保持弹性,提高毛细血管的扩张力,杀死细菌或病菌。喝冰酒不仅有消毒清淤利尿的作用,而且能降低血压,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风险。

冰酒必须储存在远离有强烈气味及震动的地方,且此地需保持凉爽。其实说起来,冰酒很容易就能保存10-12年左右。一般而言,品尝"年轻"的冰酒,上颚内可感觉到味道清爽;而"年长"的冰酒,气味更加芬芳,余味无穷。随着贮藏时间的增长,冰酒的颜色和价值都在提高。

磁化酒引领健康酒品新时尚

磁化酒与磁化水:本质一样,工艺不同。磁化酒具有双重特征,它既是白酒,又具有药理功效。它和普通白酒的区别在于:

1、 降低了白酒中甲醇、杂醇油的含量。

2、 降低了白酒的粘液。为什么人们喝酒喝的少时脸是最红的,喝多了就发白呢?这说明喝的适量利于血液流动,起到活动作用。一旦多饮,酒的粘液阻滞了血管中血液流动,脸就产生发白现象。通过磁化,粘液降低,即使超量饮用,也不至于阻滞血流。

3、 根据中医理论,磁化酒主要是补肾的。许多肾脏疾病都可以通过适量饮用磁化酒得到治疗和缓解症状。尤其对于男性阳痿疗效更好。另外,还能产生雄激素。因此对于和谐夫妻生活也是有益的。这些《本草纲目》等经典药著都有论述。

磁化酒是需要有严格的技术要求的,一是磁化的时间长短问题,二是磁通量高低问题,三是磁场构成问题,四是磁种选择问题,五是白酒的适应问题。这些如果掌握不好就达不到磁化的效果。赊店磁化酒是实实在在的专利产品,有专利号可供检索。由于是有自主知识产权,各样技术都很过硬,磁化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磁化水之所以衰落,主要是因两大误区。一是水温过高。通常倒入磁化杯中的都是开水,而水温一旦超过80℃,磁化效果便会大打折扣。二是磁化时间太短。倒入磁化杯中的水随时都会被喝,难以保证磁化时间和磁化效果。磁化酒就不同了,由于是工业产品,可以有效保证磁化时间。

看来,专业的和业余的的确大不一样。磁化水走的是自己动手的便捷之路,卖的是磁场,严格地说,是包装而不是产品。而磁化酒是将酒放入固体磁场中磁化700~1000小时,其他工艺也是经过严格监控的,磁化功效按理说应比磁化水有了大幅提高,两者是不应相提并论的。

葡萄酒与酒杯的搭配

红葡萄酒-郁金香型高脚杯,——波尔多型与勃艮第型。郁金香型的理由:杯身容量大则葡萄酒可以自由呼吸,杯口略收窄则酒液晃动时不会溅出来且香味可以集中到杯口。高脚的理由:持杯时,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杯茎,手不会碰到杯身,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温度。

白葡萄酒-小号的郁金香型高脚杯。郁金香型和高脚的理由:同红葡萄酒杯。小杯的理由:白葡萄酒饮用时温度要低,白葡萄酒一旦从冷藏的酒瓶中倒入酒杯,其温度会迅速上升。为了保持低温,每次倒入杯中的酒要少,斟酒次数要多。

香槟 (气泡葡萄酒)——杯身纤长的直身杯或敞口杯。杯型理由:为了让酒中金黄色的美丽气泡上升过程更长,从杯体下部升腾至杯顶的线条更长,让人欣赏和遐想。

干邑-郁金香球型矮脚杯

矮脚杯型理由:持杯时便于用手心托住杯身,借助人的体温来加速酒的挥发。

酒对爱情的利尿性作用

刚刚在奥斯卡上斩获颇丰的《杯酒人生》导演亚历山大佩恩并没有像周星驰的电影《工夫》一样在电影的剪辑,特技上下功夫,而是让电影回到了一种本真的原始状态,却让一部没有大明星,表面上不具任何特别因素的情感公路片,处处显出新意来。究其原因,只是因为他在影片中加入了还是我们生活中最为本真的东西——酒精。

酒在影片中也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学意味。中文的译名《杯酒人生》比原名SIDEWAY更加一针见血。影片的确需要有一种非常具有张力的东西来使影片的运行更加顺畅和富有活力。把酒作为线索,不用导演花太多的力气,本身就会引起观众极大的共鸣,能让你很快的找到一个情感切入点。

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关于爱情的电影,似乎都显得过于理性,往往需要进行如数学公式一般的演算与推理,就像《我的野蛮女友》如此搞笑的电影,也要在最后交代一下女主角曾经的感情经历,才表明现在爱情的合理性。这一切的效果就像大话西游中"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的讨论一样让人左右为难。

然而,我们的情感其实在我们心中最深处告诉我们,一时的冲动,有时候比理性的选择更加让人回味。在《杯酒人生》中的酒的加入,顺理成章的给了爱情的盲目和冲动,让理性的人们不得不在最关键的时候,让自己的感性最初最符合人性,而不是符合理性的生活。对比其他爱情电影中的线索,由于有了酒这个因素的隐约存在,显得更为人性与无须废话。

"喜欢酒,是因为可以让我们遐想,被用来酿酒的葡萄,在生长的时候,经历过的雨露阳光,以及那些亲手摘下葡萄的人们,曾经有过怎样的生活。当你打开一瓶陈年好酒,有没有想到过,酿这瓶酒的人,或许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吧。一瓶酒不单单是一瓶酒而已,它是人生,就好像,每一瓶酒在不同的每一天打开,都会有着不同的滋味。那才是我们真正爱酒的理由。"

"生活如酒"曾经被用来无数次的表达对于生活甜美淳厚或者是酣畅无忧的质感的由衷谢意,但如果你能亲耳听到本文开头之前那段近年来美国电影里面几乎是最动人最感性的台词,我们也许就会理解,那些执着于酒精作用的人们,不仅仅迷醉于酒的麻醉。他们是因为酒代表了生活中每一次微细的沉淀,是因为酒联结了素不相识的人间毫不相干的片段。是因为我们都还在乎,是因为我们不想放弃,是因为有些东西永远都在那里,怎么都不会变。"

浅谈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 篇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工程质量和规模都得到了一个较大提升, 但是我们的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一些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传统工程管理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 常常会引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工程管理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工程的管理, 从而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

1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指的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 信息化是一种基于智能工具的生产力技术, 智能技术是它的核心工具, 所以信息化技术不能独立存在, 它是一种规模比较大、有组织的网络体系, 信息化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生产和工作的方式, 为人们带来更加便利和周到的服务[1]。

2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2.1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 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企业非常重要。根据工程运行情况来看, 工程运营管理包括两大块:一个是运营系统, 一个是管理系统。运营系统主要是确保工程日常的运营。通过计算机系统, 工程管理部门能够实现对工程进行远程监控、设备维修等方面工作, 从而实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工程企业一般具有多个运营系统, 各个运营系统虽然情况不一样, 但是相互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有效地提高运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2]。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人力、物力、财务和市场等部门的有效管理。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能够有效地收集、存储和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还能辅助工程决策者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决策, 最终实现对工程目标的控制。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投资预算、工程进度、合同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子系统。通过工程信息管理的各个系统, 施工单位能够及时掌握施工进度、资金的使用情况, 能够更好地规划工程建设, 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2.2 协同合作

工程信息化管理过程中, 团队协作是管理中最关键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工程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它必须与其他的工种项目一起施工。特别是建筑行业, 安装工程与建筑工程息息相关。比如, 建筑工程施工时, 要给安装工程安装给排水系统、管网等预埋孔洞。为了保证安装效果, 做好预留工作。建筑安装工程可以利用三维技术, 仿照建筑模型建立装修模型图。然后双方就模型参数进行探索, 不断调整数据, 优化设计模型, 这样可以避免后期安装的时候, 破坏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 不同的施工阶段, 所需要的材料或者资源大多大同小异, 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将工程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 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工程管理部门需要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 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可以定期分享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材料和机械设备, 管理人员根据各个部门施工的进度合理调度设备,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利用率[3]。

2.3 服务社会大众

虽然工程的性质不同, 但是工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工程竣工以后, 为了提升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应该建立与健全服务平台, 便于工程管理人员与社会大众更好地互动。特别是当下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 利用网络能够快速了解民众的想法, 建筑开发商在建设的时候可以广泛听取民意, 根据民众的意愿设计和规划工程。同时利用网络信息平台, 能够将工程项目管理情况完全公开透明, 便于老百姓监督, 还能有效地防止工程的腐败现象。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 通过信息平台服务平台加强与电商的联系, 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4 集成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单一的技术和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技术上, 将单一的技术和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 从而产生出新的产品, 这都是建立在集成思想上的。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 可能需要和其他工种配合施工。在配合过程中, 可以借鉴其他项目的施工经验或者技术, 也可以从失败的项目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相互的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工程的施工技术。通过资源共享, 提升工程管理的实效性, 带给企业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共享的过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是当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集成创新则对未来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3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外延

3.1 从固定的阶段施工管理到全阶段管理转变

项目工程的管理应该贯穿整个工程建设中, 从工程的立项、招投标、设计规划和施工等各个环节。但是传统的工程管理往往只针对某一个施工阶段, 或者只针对工程施工的管理, 工程的设计规划、招投标管理意识比较单薄。这些环节很容易出现管理的漏洞, 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工程管理中, 能够实现对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通过专业化的指导, 形成科学与有效的管理体系。特别是管理中一些比较容易忽略的环节, 通过信息化管理, 建立统一的管理方案, 便于管理人员统一管理, 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管理体系。

3.2 从单一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的管理放向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往单一的管理平台也逐渐向多元化、多维度的管理方向转变。以城市图书馆为例, 过去图书借阅一般由图书管理人员登记借阅、归还信息, 如果读者想要到图书馆找一本书, 需要自己逐层逐层的去找。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用户通过网络图书馆系统, 输入想要借阅的书籍, 网上图书借阅系统就能够将信息显示出来, 省去了读者往返图书馆的时间。如今,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的很多工作都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完成。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这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是信息化年代,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 利用信息化技术, 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3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 工程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工程管理起步晚, 管理经验还不够成熟。因此可以借鉴西方优秀的管理经验。但是在吸收的过程中, 不能实行拿来主义, 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 这样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而应该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结合中国具体国情, 具体工程具体分析, 并不断总结经验,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4 结语

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 效率低, 而且极其耗费人力成本, 利用信息化技术, 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 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的企业要重视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摘要:主要介绍了工程信息化的内涵以及工程管理信息化从固定阶段施工管理到全阶段的施工管理、从单一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多维度的管理方向转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模式转变, 对企业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内涵,外延

参考文献

[1]汪有烨.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及外延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5 (27) :2 559-2 560.

[2]周启碧.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及外延探究[J].科技与创新, 2015 (9) :49-50.

外延成本管理 篇8

关键词:外延实验室;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监测机构

随着国家对环境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简称环保局) 下属的环境保护监测站 (简称监测站) 在人员、设备和车辆等方面严重不足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 无法满足繁重的环境监测需求。为此, 当代的环境监测体系和机制也不断地创新, 逐步整合全社会监测力量, 建立环境监测市场的信用体系, 形成分工协作的环境监测业务网络[1,2], 即引入社会检测机构辅助监测站完成监测任务。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 我们逐步对引入社会监测机构并将其作为环境监测中外延实验室进行管理。本文对环境监测中外延实验室的概念及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1 外延实验室的概念和内涵

本文所探讨的外延实验室是指在环境监测中通过与环保局签订合同的形式, 承担开展环境质量监测、专项调查环境监测和自动在线监测设施运营维护等相关业务, 提供监测数据和运营服务的各类社会监测机构。环保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 根据需要建立起不同专项的外延实验室, 相当于环保局在合同时期内, 租用了社会检测机构的人员、设备和实验场所, 完成下属监测站所应承担的部分环境监测业务。每个外延实验室就相当于一个专项的小型“监测站”。环保局与每个外延实验室之间的关系都是以合同形式建立的雇用与被雇佣关系, 而非行政上的上下级关系。外延实验室只是按照服务合同的内容要求开展业务, 而不受环保局的其他行政管理。

外延实验室是作为环境监测中的辅助性社会监测机构, 它与监测站相互独立, 并行工作。外延实验室是对监测站在人力、资源上的补充。在日常的工作中, 监测站可按照环保局的行政委托对外延实验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 对它们的监测质量、合同的履约情况提出评价意见, 起到独立的第三方监督、评估的中介作用。

2 外延实验室的管理

外延实验室的业务是对环保局在环境管理中某一特定的整体项目以合同形式提供服务, 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状况和数据的真实准确情况必然影响到环保局的工作成效, 因此, 环保局有必要将现行有效的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延伸 (移植) 到外延实验室, 对其业务开展全过程和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状况实施严格管理和控制。

2.1 外延实验室的资质管理

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 只有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才能够从事相关的监测业务。因此, 地区级及以下的环保局对具有特殊性的外延实验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资质管理:

第一、在采购服务的招标文件中提出服务资质要求及开展资格后审活动, 设置入场门槛。一般的准入条件包括监测机构应具备实验室资质认定 (CMA) 资格或国家环保部颁发的运营资质证, 有相应的项目检测能力或运营维护能力 (设备厂家售后服务的授权、运营业绩等) 和有足够的服务响应能力 (保证样品的运输和分析时间符合要求、有故障应急处理能力等) 。在招标活动中, 环保局还可以对中标的监测机构开展资格后审活动, 保证只有具备良好服务能力的社会机构才能参与环境监测活动。

第二、以合同的形式对外延实验室的服务内容和业务资格进行规管。环保局可以在服务合同中对外延实验室服务项目的业务范围、监测能力、项目实施要求和运营服务内容作详细规定, 形成服务合同的条款。合同的签订及条款的细化, 保障环保局对外延实验室提供环境监测服务 (履约行为) 的过程监管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第三, 实施外延实验室的服务质量评级管理, 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环保局可以对辖区内开展监测业务的外延实验室进行服务质量评级管理, 对无法完成监测业务或提供的服务质量低劣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降低信用评级, 甚至淘汰出环境监测市场等行政处分。

2.2 外延实验室的技术管理

通常情况下, 环保局可委托监测站对各外延实验室开展业务的整体项目制定出技术要求, 包括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与评价标准、监测点位、监测频次与周期、维护的频次和效果、数据审核与质控要求、结果报告的编制等内容, 并于服务合同条款中明确规定。各外延实验室也必须根据服务合同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制定监测方案或运营维护方案, 经环保局审核确认后才执行。在服务开展的过程中, 各外延实验室不能随意变更各技术参数。环保局也可委托环境保护监测站按照技术要求对外延实验室的服务过程监督管理, 对发生的技术偏离展开论证、纠正, 使他们能够切实当好专项“环境保护监测站”角色。

2.3 外延实验室的服务质量考核评价

监测数据的质量是开放监测市场并购建外延实验室, 实现监测站技术转型的关键。外延实验室在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并严格执行, 接受环保局的质量检查或考核评价。它们必须分阶段向环保局提交质量保证措施的完成情况报告。环保局通过标样考核、实样比对等质控手段, 结合日常监测过程中现场监督评价、数据审核、资料汇总等多项要素对外延实验室的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保证它们的监测数据质量和服务质量。

此外, 环保局还可以结合各阶段的考核评价结果对服务合同的金额进行分期支付或扣发处罚, 促进外延实验室提高服务质量。

3 外延实验室的积极意义

外延实验室的建立, 是推进环境监测业务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尝试并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外延实验室必须制定监测方案或运营方案后才得以开

参考文献

[1]柏仇勇, 黄卫, 姜勇.创新我国环境监测体制和机制的构想[M].中国环境监测, 2007.23 (6)

外延成本管理 篇9

在会计领域中,成本概念与成本会计密不可分,因此,研究成本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对其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成本的概念,明确成本概念的内涵,掌握会计上成本概念的发展方向。

一、萌芽阶段

成本会计的萌芽可追溯到公元前180年的德洛斯神殿的财政管理计算书,其反映了以支出为特征的早期成本思想。我国在西汉时期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中,“长沙出连锡,……取之不足更费”体现了成本计算的思想,但这时的成本概念与费用难以区分,考虑的只是朴实的“节用”观念,只考虑如何节省费用,没有明确的成本概念。至《汉书·食货志》中的酒榷之论以及关于“除其本,计其利,十一分之”和“欲贷以治产业者,均授之,除其费,计所得受息”的记载,才开始有对成本、费用和盈利概念的初步区分。此时的成本概念已经指出了资源耗费这一本质特征,并探讨成本与费用之间的区别,从本质上说此时的成本计算只是简单的统计计算。

二、产生阶段

一般认为十六世纪是成本会计的产生阶段。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的繁荣为成本会计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荷兰学者欧·腾·海握认为,成本会计起源于十六世纪的荷兰,荷兰出版商克里斯托菲尔·普拉廷在他的账簿中设立了“用纸”账户,该账户类似现在的原材料账,并将工资和其他直接成本记入生产成本账。原苏联学者索科洛夫认为,成本会计产生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是意大利两位学者A·卡萨洛瓦和安杰·唐彼得拉将复式记账法应用于非商业企业,才促成了成本会计的产生。无论成本会计产生于荷兰还是意大利,其都是建立在15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复式记账法基础之上的,并随着复式记账法从商业向工厂手工业的广泛应用而逐步确立。成本计算开始纳入账簿体系,成本计算与会计相结合,成本会计初具形态,但这之后成本会计经历了缓慢的发展过程。这一时期成本会计的主要特点是记录型成本会计,在账簿记录的基础上确认成本与利润,通过统驭账户分解和累积成本,通过比较产品的总成本及其销售收入来计算利润;以事后的核算为全部任务。此时的成本概念仍然比较模糊,成本与费用之间虽然有了区分,但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产品成本包括商业费用与生产费用两部分,对间接费用的理解也不够深刻,而且生产费用这部分也不够全面,仅仅指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劳动而已。

三、发展阶段

(一)1887-1920年,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阶段

1885年美国的亨利·梅特卡夫出版了第一本成本会计著作《工厂成本》,该书提出了有效的成本归集方法。1887年英国的电力工程师埃米尔·加克(Emile Garcke)和会计师约翰·费尔斯(John.M.Fells)撰写了《工厂会计》,主张将成本记录与财务会计账户结合,运用复式记账法记录所有成本账户。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原材料、人工费用的归集过程,并正确地计量存货价值。利特尔顿在其著作《20世纪的会计变革》一书中也指出,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结合是工厂制造业不可避免的会计结果。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体系一体化的采用,使成本会计开始为财务会计服务。它不仅改进了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而且也扩展了会计内容,从此成本会计开始服务于财务会计,为财务会计提供有关存货及销售成本信息。此时,计算产品成本以确定存货成本及销售成本是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成本会计的核算职能得以发展。这一时期,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主要指的是产品成本。而随着财务会计的发展,成本名词在财务会计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例如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历史成本等,无论是产品成本、取得资产的成本,还是作为计量属性的历史成本等,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已耗费或即将耗费的资源,并且具有可计量性。因此,无论是美国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还是《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都认为成本是企业发生的价值牺牲,成本在本质上是种耗费。

(二)20世纪初,管理学的发展促成了成本会计的飞跃

十九世纪爆发了工业大革命,随之而来的泰罗的科学管理使得成本会计从传统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得以同其它管理学科并驾齐驱。十九世纪工业大革命后,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大型企业不断涌现,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产品产量和种类不断增加,而劳动专业化、操作标准化和程序化却并没有建立,车间管理落后,企业管理已经成为提高生产率最薄弱的环节。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的思想,为企业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人们开始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加强对劳动力的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进入会计领域,促使成本会计迅速地由核算向管理扩张,由生产过程的记录工具向生产过程的控制手段发展。1922年,H.W.奎因斯坦出版了第一本管理会计著作《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1924年,J.O.麦金希出版了《管理会计》专著,较系统地论述了管理会计概念和理论,管理会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从传统成本会计中派生出来。1930年,哈里森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这是一本系统介绍标准成本计算的专著,他全面地论述了如何将标准成本计算纳入会计账簿系统之中。由此,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紧密结合,成本控制也由此成为成本会计各职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职能,成本会计的职能演变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但此时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在企业战略方向和管理决策已确定的前提下,协助解决执行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经济效果和厉行节约的问题,因而这个阶段中的成本管理是局部的、是执行性的,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尚不相关。此时的成本概念主要是指产品成本。

(三)二战后,成本会计以管理为重心阶段

二战后,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连续化水平空前提高;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企业竞争成为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竞争,有效地改善企业成本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在此时期,管理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理论,即确立企业整体目标,根据责任和合理分工的原则制定企业各部门员工的目标,通过个人目标的完成达成组织目标,并对个人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同时,企业经营决策管理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经营决策理论使成本会计的职能扩展到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成本决策与预测方法被企业广泛应用。成本会计的发展重心从事中成本控制、事后成本计算和分析转移到如何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并有效地进行战略成本管理。各种新型的成本控制及决策观念和技术方法也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一个现代化的成本控制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这一时期出现了以作业为基础的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战略管理会计、质量成本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趋于完善。此时的成本会计不但为财务会计提供成本信息,还为企业管理提供控制和决策信息。同时,管理决策理论借鉴经济学中的术语,出现了差别成本、边际成本、变动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可避免成本、不可避免成本、相关成本、无关成本等概念,资源的耗费已经不能表示这些成本概念的本质特征,例如,机会成本是指由于放弃某一方案实现的机会而失去的收益。会计上所使用的成本概念的外延已经扩大,究其原因,是由于微观经济学对管理理论及会计的影响所带来的,经济学上认为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它既包括资源也包括收益,机会成本原本产生于经济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学科的交叉融合,被引入到成本决策分析中,成本概念已开始突破原有资源耗费的观念向其他方向扩展,经济学对成本会计的影响开始显现。虽然成本决策中的成本概念比较丰富,但是成本核算和控制中的成本主要指的是产品成本,即成本核算和控制主要是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

(四)成本外延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学科对成本会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以经济学为重。受经济学中社会成本概念的影响,社会责任成本被引入到会计中来。社会责任成本概念的引入使成本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出现了环境成本、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消费者责任成本、社区公益成本等,并出现了环境成本会计。这些成本观念突破了传统产品成本观念,更接近于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并且与传统成本概念相比具有不可计量性、社会性、主观性、多重性、间接性等特点。环境成本会计的出现使成本核算不再局限于产品成本核算,成本核算范围扩大。

四、启示

从成本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可以看出,会计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展,在不同环境下,其含义不同,因此在理解成本概念时,应该放在不同的情境下理解。例如,在财务会计和管理控制中的成本概念主要是指产品生产所耗费的资源,管理决策中的成本概念要广泛得多,它不仅包括放弃的资源还包括放弃的收益,而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环境成本会计而言,所指的各种成本更接近于经济学成本。成本会计的核算范围也从产品成本的核算扩大到自然资源的耗用或使用、环境支出等环境成本的核算。从成本会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学科交融的加深,成本会计的核算范围还将不断扩大。

拓展内涵和外延 篇10

目前,大多数企业为了生产安全,都会对这新入厂(公司)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其目的是使新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以保证其在生产一线工作中的安全。一般来说,第一级(厂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才会到第二级(车间级)、第三级(班组级),全部“过关”了,方可在师傅或老员工的带领或监护下,进入生产现场熟悉设备、作业环境等。但目前一些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存在内容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等问题,甚至有些企业直接安排新员工自学,然后划出考试“重点”,考试合格后就算“过关”。这样不仅会使新员工难以达到岗位安全要求,甚至还会使其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隐患”。

对于企业来说,要做好新员工的安全教育,让其尽快满足岗位安全要求,笔者认为,除了要做好常规的“三级安全教育”外,还应通过拓展安全教育培训的内涵和外延,提高新员工的思想观念,激发其工作热情,进而引导其成为企业的“安全卫士”。

第一,对于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应当从深层次去考虑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他们往往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充满青春活力,有施展才华的愿望。因此,企业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考试合格”的档次,更应当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去开展安全教育,使他们在正确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的同时,把“要我安全”的观念提高到“我要安全”的层次上来。

第二,对于新员工,应尽可能丰富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除了传授其风险辨识、排查隐患的方法以及突发情况时的应急措施外,还应注意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其认识到自身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企业的生产岗位就是他们理想的“用武之地”,从而提高其工作责任心。简而言之,企业应通过使新员工尽快产生“归属感”“成就感”,促使其主动掌握工作岗位的安全技能,提升安全意识,进而更好地保障安全生产。

文化的内涵,艺术的外延 篇11

摘 要:左江花山岩画,画面神秘,气势雄壮,色彩美丽。其规模场面之广,单位面积之大,物象数量之多,分布密集,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为世界瞩目。以一个美术工作者的角度去研究左江花山岩画,力图了解其文化的内涵,艺术的外延,学以致用,进行美术创作探索。

关键词:左江花山岩画;民族美术;中国画

[本文系广西左江花山研究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2014HSYB08]

一、 概述

左江花山岩画释意,花山是壮语“岜莱”的意译,即把山画花了,或者说是有画的山,这些山崖绝壁上的绘画分布在左江流域,跨度上百公里,故称之为左江花山岩画,也叫花山崖壁画,花山崖画。

左江花山岩画,内容为大规模朱红色人物、动物、器物,这些物象的位置有一定规律,一定秩序,平涂在山崖绝壁上(图1),其中人物最高约3米左右,小的则不到一尺。器物多为圆形,内有多条放射状线。动物多似狗形。画中人物有正有侧,大都双手高举过头,双腿半蹲,如蛙形。

这些岩画大多画在高高的绝壁之上,最高离水面约有130米,最低约有5米,这些绝壁大多上凸下凹,岩画画在向内凹处,山石颜色多为灰黄色,这些岩画大多朝南,江对面一般都会有一块较宽阔的坡岸或平地。

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在左江流域的五个县,有宁明、龙州、扶绥、大新、天等、凭祥和崇左市一个区,现发现近90个地点有花山岩画,有的一个地点有多处,共计近200处,每处又有多组,共计近300组,每组又有人物器物多个,共计约6000个物象。

总之左江花山岩画,规模大,场面大,单位面积大,物象数量多,分布密集,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为世界瞩目。

二、 左江花山岩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外延

左江花山岩画所画内容究竟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么多人,这么宏大的场景在崖壁上?画面中这些舞状的人在干什么?绘画的色彩又为什么选择红色?

这些都应追寻到花山岩画的特定时代、特定的历史上来,这种特定的历史下产生的文化就是花山岩画的文化内涵。

据现在公认的资料分析,左江花山岩画绘制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200年之间,此时北方是战国至东汉。那么左江流域此时的历史又如何呢?

“这一地区(左江流域),秦以前的历史建置不太明晰,但从出土的文物看,居于此地的瓯骆越人,大约从商周时代就已经同中原的王朝发生了关系。”“秦王朝统一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和象郡。左江大部分属象郡地,小部分属桂林郡地。”“秦末,南海郡龙川县,县令赵佗代理南海郡尉后……,建立南越国,自称为“南越武王”,左江流域一带为南越国的属地。”“至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了‘南越王国……左江流域属郁林郡地……”“东汉时期……左江流域仍属郁林郡……”(《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

从以上历史脉络可以清楚地看出:左江花山岩画绘制时期,左江流域基本上属于北方王朝统治管辖,或属于北方王朝的附属国统治管辖。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北方王朝已经进入了封建王朝,左江流域可能还处于奴隶时代,或原始时代,不管是奴隶时代,还是原始时代,他们都不由自主地被历史的滚滚洪流带入了封建王朝,成为北方封建王朝的一部分。先进的文化冲击着左江流域先民的思想,本土文化中优秀传统文化又必须付出血的代价加以保护,在一次次战争冲突、交流、碰撞中,文化进行着融合,而这种融合又是伴随着战争与杀戮而进行的。这种战争包括本地部落之间的,也包括本地民族与北方王朝之间的,总之这个时代是血与火的时代,也是文化融合的时代。中国文化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文化体,有学者认为“龙凤呈祥”是北方文化(龙图腾)和南方文化(凤图腾)融合的产物。由此可以推测“龙”“凤”本身就是一个不同动物代表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远古图腾。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左江流域先民特别需要一个神护佑族人,一个强大而有力的领袖,引领族人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在和平中得到保护,这样的时期产生对神化的祖先进行图腾崇拜是合理的,其他地区的民族图腾崇拜也是如此产生的。

今天,这个充满血与火的历史早已成为往事,但代表着那个时代精神的左江花山岩画却被保留了下来,这些沉静、符号化的线条和轮廓可能有些僵化,但又可以看出它们的庄严、神秘,神秘中有几分稚拙,稚拙中又有几分可爱。这种美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称之为“崇高”,即“壮美”。

“想当年,它们都是火一般的炽热虔信的巫术礼仪的组成部分或符号标志。它们是具有神力魔法的舞蹈,歌唱,咒语的凝冻化的代表。”李泽厚《美的历程》中曾这样描写远古图腾和原始歌舞

这正是左江花山岩画的文化内涵之所在,它是文化的沉淀,是左江花山岩画的魅力产生的原因。文化的内涵是内在的规律,如果具体的量化,或者外化,则必须以花山岩画这种艺术形式作为载体,自古文化都以诗歌、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左江花山岩画的外形美、造型美和色彩美等元素,则又可以由外而内,反映其文化内美。

左江花山岩画中的人物外形多以蹲式、舞状、蛙形为主,状如剪纸。这种蹲式给人以动感,大规模的人舞动着,使画面产生一种律感和节奏感,从而给观赏者一种不可言说的美感。岩画中人物的造型简练,概括,半写实半抽象,看上去却十分逼真,观众仿佛从画中可想象到原始歌舞的神秘、热烈、豪放……岩画本身的色彩是血红色的,红色本身有着特殊的意义和美感,在此不多论。但这种红色的画与灰黄色的背景结合在一起,另一种色彩搭配之美由此产生。

上述三点,不管是律动和节奏感,还是半抽象半写实的造型,都能给人一种感受的真实,或者画和背景产生的色彩和谐美,如此种种,都能让人联想到中国画的写意手法。

三、 左江花山岩画和中国画的联系

左江花山岩画的画法是平涂出人形,是平面的,如同红色剪纸,给人的感觉如同一个红色的影子,不知道是当时左江人的绘画技巧不高而选择了这种“影子画法”,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中国有关“影”的解读有很多,古人甚至认为影是人的魂,形不离影,影不离形。影子画法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能省略掉真人的细节刻画。但是影又是真人的投射,所以又能传达真人的动态、特征,传达出真人的神韵。

中国画中关于形和影的画论不胜枚举,月夜竹影和树影,投影在墙壁或者窗纸上的故事屡讲屡新,有诗云:“问我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

影是物体形的投影,物体是实的,影是虚的,物体是复杂的,影是简洁的。所以这种影子画法在中国画中扩展成“舍形而悦影”“离形得似”“不似之似”等画论,这些正是中国画的精神所在。“离形而得似的方法,正在于舍形而悦影。影子是虚,恰能传神,表达出生命里微妙的、难以模拟的真。这里恰是生命,是精神,是气韵,是动。”宗白华《美学漫画》论形与影

东晋顾恺之关于画人物“传神写照”的理论和花山岩画中这种影子画法精神上是相通的,出现的时间也较近。左江花山岩画中这种影子画法是以形的特征,传达出神的逼真。虽然形简练概括,甚至半抽象半写实,却神韵十足。这与中国画的这种不抽象不写实的意象画法是相通的。

还有一点与中国画相通的地方,就是大小对比手法。如花山岩画中王高大,王四周人小,离王越远人越小。用四周的小人烘托出王的高大神圣,这在中国人物画中是很普遍的手法。

总之,由中国画的画法和中国画论反观花山岩画,可以看出左江花山岩画与中国画文化内核是相通的,也可以说左江流域当时南北文化的融合已经达到文化内涵的融合。这和前面写到的左江流域古人在绘制左江花山岩画时期,一直是在北方王朝的管辖之下的历史是相符的。

四、 左江花山岩画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

研究左江花山岩画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我们如何传承左江花山岩画的美学精神,如何把左江花山岩画的元素融汇到美术创作中?左江流域画家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着。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什么样的创新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新呢?“新”不是简单的外貌的新,如可乐瓶子在古代没有,我们画可乐瓶是创新吗?这些还只是外在的。

真正的创新在绘画方面,必须经历三个过程:其一,艺术源于生活,绘画也离不开生活,生活阅历丰富到什么程度,对生活的体悟到什么深度,都与绘画创作息息相关;其二,任何一门绘画发展到今天都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技法体系,不去研究过去人的“经验大山”,想“自立山头”是很难的,必须站“传统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因此继承传统的多少,理解传统的深浅与绘画创作关系也十分密切;其三,个人对于绘画的悟性。个人对生活,对传统有没有“化功大法”,对生活和传统进行消化和转化也很重要。自古以来泥古不化的仿古画家与模拟自然真实的画家有很多,模拟自然真实的画家是对生活提炼加工不够,仿古画家则是对传统消化不够,这两类画家必须经历第三关,就是画家内心的创作加工过程。古人云:“师古人不若师造化,师造化不若师心自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都说明创新的过程必须经历学习传统、学习自然、内心转化的三个过程。

具备上面三点是创新的必备条件,同时还得选择一个好的题材为作创作对象。范宽以终南山和华山为创作对象,荆浩以太行山为创作题材,黄公望以富春江为基地,沈周一辈子没出过吴中。广西画家黄格胜以少数民族山寨为题材,形成自己的风格。但凡大画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题材、自己的写生创作基地以及自己生活的区域文化。可以说,画家是有地域性的,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基于此,我们左江流域的画家,是不是可以以左江花山岩画为创作题材,以左江流域的文化和人文环境为生活、写生、创作的基地,创作出属于左江流域特色的美术作品,完成本土画家美术创作的创新之路。

美术创作之路很艰辛,如女人生孩子,如有新意更可喜可贺。艺术创作充满变数,因此呈现出的作品也因人而异,各具面目,百花齐放。左江流域画家群在花山题材美术创作中各选取一个点进行突破,或者说各有侧重,张建东、陈智勇、刘应军等画家的花山题材美术作品,从左江花山岩画的色彩美方面入手;韦艺丰、何家福等画家的花山题材创作以左江花山岩画的影子手法为切入点,梁华强的花山题材美术创作从形、色以及构成元素着眼,张锦春的花山题材创作手法取法于左江花山岩画与中国画相通的写意精神,用传统水墨与花山岩画人物相融合,进行探索创作。附张锦春作品《血色花山》(图2),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尊重自然的真实,不描摹自然。画面有左江流域的地貌特征,左江悠悠,毛竹轻舞,渔舟唱晚,幽鸟相遂,古树高耸突兀,空亭待人,山色灰黄,人影如血,天蓝水清,白云自闲。

第二,以传统水墨技法为主,以其他手法为辅。画面总体感觉是一张全景式构图,画面分前、中、远景,构图法为高远法。前景有毛竹、古树、空亭,这些物体统一在一长长的坡岸上,中景前景被江分开,前景的树高大穿过江面与中景发生联系。中景是主体,即为有花山岩画的山体。中景是主景,面积大,占画面的三分之二,中景的山体上主要表现有岩画的“花山”,左江花山岩画中的血红色很美,很红,很正,我不愿意降低这么美的红色的纯度,因此背景的底色必须够重,墨色必须给足,这样才能镇得住红色,使画面和谐。在画山体时反复皴染,层层深厚,如同泼墨的夜山。画面的红色面积得小,但数量要多,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产生气势。创作过程中充满矛盾。远景是山峰,更远是天空。天空我用传统的技法“借白为云”,蓝色染天空,留白即是白云,看上去还较现代。

在左江花山岩画元素借鉴方面,主要利用岩画中的红色美,红人的造型美,岩画中红人组合的规律美和秩序美。在画此画的过程中,为保持红色的纯正,画面重要位置,我利用红色宣纸剪出红人,再用胶水贴合在宣纸上,其他次要位置则以朱砂色画出红人,朱砂干后色略淡,正合适次要位置。红人的置阵布局很有意思,几经经营,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气氛,使整幅画看起来古而新。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漫话[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4]覃圣敏,覃彩銮,卢敏飞,喻如玉.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张锦春,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理论研究与中国山水画创作。

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篇12

在我们探讨法律技术一词的内涵与外延之时, 我想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法律进行一个讨论:即法律究竟是属于科学还是技术?如果属于科学那么它属于哪一类科学?

我们都知道科学与技术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概念, 它们都属于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理性活动。但同时, 因为科学与技术两词都发端于近现代西方, 我们对其概念的定义与认识基本上都来源于西方。即使我们在之前的书籍记载中发现了这两个词, 其词义也与我们现在的普遍认识相去甚远。所以, 虽然有时我们明知这两个词的区别,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们放在一起来使用。 (当然, 有时为了语句上的简洁有力, 我们会故意把它们连在一起。比如那句著名的改变了整个中国命运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只有通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即技术是科学的物化。所以, 如果我们要讨论法律技术一词, 首先要确定法律究竟是属于科学范畴还是技术范畴。如果我们认为法律本身就是一门技术, 那么法律技术的同意就是“技术技术”, 而这样的词明显就是无意义的, 当然也就没有讨论其内涵与外延的必要。

科学的目的在于获得对外在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系统知识。技术的目的是促使客体发生预期的变革, 以满足人类较低层次的物质需要或获得认识客体的有效方式。一般认为,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在于:1.起源不同。科学起源于人类对外在世界惊奇的感受和疑问。技术则直接源于人类为了生存而变革客体的劳动, 包括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的实践活动。科学是人类理性的反映, 技术知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2.科学主要受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其规律的制约, 技术手段则受主体需要的限制;3.传承方式不同。从纵向传承来看, 科学表现出明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技术表现为丰富的多样性和随机性。从横向发展来看, 科学知识的传播乙语言文字为载体, 依靠思想观念的方式进行。而技术知识的传播大都借助于直观图形或借助于实物模型为中介;4.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明显不平衡性。技术是远比科学古老的文化形态。同时科学技术在地域和民族上还表现出差异性。比如中国古代文化, 因不具有西方传统的自然哲学, 所以不大可能产生西方意义上的科学。但中国古代的技术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和欧洲水平相当, 甚至在宋元时代居于世界领先水平;5.研究对象不同。科学是以获得对客体的全面系统的认识为目的, 技术以有效地变革客体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的;6.社会功能不同。科学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完备的知识体系, 技术开发的最终成果是人造物———物化产品。前者构成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 后者的影响则主要在物质文明的层面;7.人文关怀不同。科学则更加自由地满足着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技术的价值明显受人造物的制约。

依据上述论点, 我们可以看出, 法律属于科学的范畴。接下来继续探讨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的问题。

二、法律技术概念与外延之辨

(一) 法律技术的概念辨析

何谓法律技术?我们看到一个陌生的词汇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准确明了的定义以便我们清楚了解该词的准确含义。

而这个时候, 辞典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工具。《牛津法律大辞典》的定义是:“法官和律师的实务技能;利用和运用他们的知识去处理争议或者达到其它预期结果的手段。每一个法律实践部门都有一套实践技能和方法。”很显然国内很多学者都认同这个解释。比如, 法律技术即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技能, 是法官对于法律问题予以处理时的手段和方法;又比如, 所谓法律方法是指站在维护法治的立场上, 根据法律分析事实、解决纠纷的方法, 或者说, 它是由成文法向判决转换的方法, 即把法律的内容用到裁判案件中的方法。

显然, 上述观点都简单的把法律技术等同于法律适用的技术, 即司法技术。但事实上在法律的运行过程中, 不仅包括司法, 还包括立法、守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等环节。如果把法律技术仅仅看作是法律适用的技术, 那么是否就是认为在立法、守法、执法等环节中就不存在技术成分了吗?显然, 这是个荒谬的结论。所以, 无论是法律适用技术, 还是立法技术、执法技术都应属于法律技术的范畴。

既然如此, 我们有必要重新来给法律技术下一个定义。所谓法律技术, 是指法律运作所需要的物质工具, 知识储备, 技能的综合。运用语法逻辑避免法条产生歧义是法律技术, 运用电子计票器提高法案通过的精确率, 同样也是法律技术。事实上, 我们可以认为所有技术的广阔外延在法律上的映射, 都属于法律技术。

(二) 法律技术的外延辨析

在奴隶社会, 即法律发展的初期, 法律技术是随着法律的出现而出现的。当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法律技术的外延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有些法律技术, 因民众法律意识的逐渐提高而变化。比如词语技术方面。在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时期, 统治者们相信法之威严正在其不可测, 即保持法的神秘性可以使民众对其产生最大的敬畏感, 所以在立法时根本不考虑是否民众的接收程度, 能否看懂等问题, 甚至故意采用晦涩神秘模糊的词语。而到了近代资本主义后, 民众觉悟渐高, 人们意识到法律作为一项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的社会准则, 必须让人们知晓并易懂。所以立法者在立法时不仅要运用词语技术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立法意图, 同时还要兼顾普通民众对此的接受程度。

有些法律技术, 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变革而变革的。比如法律事实采证技术。在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 对于法律事实的采证基本上都是依靠人力, 或者借助简单的工具以及一些化学、物理等相关知识, 因为受技术所限, 有些证据无法发现搜集, 甚至会因某些失误而采集到错误的法律事实证据。所以就可能直接影响司法官员们在审判案件时的判断依据, 也就造成无法正确适用法律。而到了近现代, 特别是经历了科技革命之后, 对于法律事实的采证可以凭借各种先进的仪器, 不仅保证了不遗漏重要的事实证据, 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证据的准确性, 以利于法官在判案时可由正确的依据进行法律推理及法律适用。

有些法律技术, 则是从前根本没有的, 只是在近现代,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才得以出现的。比如判决说理技术。在近现代以前, 司法官员的判决基本上完全依靠国家暴力机关的权威, 根本无须当事人的认同 (当然, 这并不表明, 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的判决都是完全违背当事人意愿, 无法令当事人信服的) 。而到了近现代之后, 法治理念认为法律是一项民主的事业, 法院判决的最佳效果, 在于当事人双方心悦诚服的接受法院判决。法官需要告诉当事人:决定胜负的规则从何而来, 规则如何适用于争议事实, 规则的适用是否遵循先例等等。所以, 判决说理技术成为法官们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

三、法律技术外延的时代变迁

从上文可以看出, 在整个法律发展的历史中, 法律技术的外延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首先是因为人们对法律的要求起了变化。比如在法律发展的初期, 基于统治者的需要, 法律技术的作用只是如何有效地对民众进行管理, 稳固统治地位。所以只需要一些较低层次的立法技术, 法律适用技术等等。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法律不再被看作是统治者的统治工具, 人们对法律的要求越来越多, 越来越高, 相应的就要求更多更好的立法技术的出现以适应人们的需要。比如法律注释技术的出现, 就是因为民众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个人的智识水平对法律进行理解, 而是希望有权威机关对其进行注解, 使民众更准确的理解法律条文内容及其立法原意, 以对自己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和规范。避免回到过去的“法不可知, 则威不可测”的阶段。而法律渊源识别技术, 判例识别技术等等技术的出现, 都是因为法律在随着时代文明发展的同时, 民众引起法律意识的提高而为其权利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

同时, 法律技术的发展变迁不只是因为法律本身的发展, 其他自然、社会、人文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能引起相应的法律技术的发展变革。比如, 立法技术中的法律规范表达技术就是在语言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法律解释技术是在解释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法律推理是在逻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些学科的进步必然相应的引起这些法律技术的发展。

摘要:法律技术问题在我国法学研究中一直属于较少被涉及的领域。本文首先通过对科学与技术区别对比, 对法律的科学属性进行阐释。然后在时间维度上研究了法律技术的概念与内涵的变迁。

关键词:法律技术,科学,内涵,外延

参考文献

[1]陈金钊.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方法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转引自王仲云.法律方法及其运用.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2]梁慧星.裁判的方法.法律出版社, 2003.

[3]胡玉鸿.法律技术的内涵及其范围.现代法学, 2006, (5) .

[4]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2000.

[5]蒙虎, 赵云.简析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二) .

上一篇:心理流变论文下一篇:教育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