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馆藏外延

2024-07-08

图书馆馆藏外延(共3篇)

图书馆馆藏外延 篇1

社会的进步在于创新, 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大”提出, 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在新形势下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关键在于创新服务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 增强服务本领, 不断推动图书馆工作上新水平, 登新台阶, 出新举措。

1 服务创新

就是使潜在用户感受到不同于从前的崭新内容, 即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手段转变成新的或者改进的服务方式。让用户感受新的服务, 对服务传递过程做巨大变动, 或者对现存的服务内容、服务传递过程逐步做出改善。也可以只是简单地变更附加服务的某些成分, 或者与竞争者相比改变服务定位。

2 图书馆服务方式

图书馆服务的宗旨应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目前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以通过流通阅览、文献咨询等为读者服务为主, 利用数据库查询、网络查询、光盘检索和馆藏图书、文献资料的有机结合, 数字化、网络化与资源共享的全方位服务, 成为方便读者、提高图书馆利用率的最佳途径, 同时开展参考咨询、专题检索、定题服务等形式来解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依托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还开发出了自助借还图书、网上预约、续借、电话自助服务、手机掌上图书馆、电子读报等服务方式, 大大地方便了读者获得文献信息需求。但是, 从目前我们现有文献知识基础设施的利用情况来看, 读者主动索取文献的意识与技术都还相当欠缺, 有了先进的设备却不会用或用不好的问题还普遍存在。因此, 如何促进文献中的客观知识转化为读者头脑中的主观知识, 并进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核心, 是每个馆员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3 图书馆外延服务创新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必然是传统服务项目与现代服务项目的统一体。创新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核心就是解决文献信息和知识藏用矛盾的各项技术的发明与创造, 依靠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策略来开发文献信息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度。从图书馆服务发展趋势看, 图书馆服务的内容急需拓宽, 走出图书馆, 走向社会为更多的读者服务, 应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因此, 图书馆的外延服务急需创新, 其外延服务才是提供超出读者期望的服务或价值。

3.1 外延服务要由以“我”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

从读者角度讲, 他们希望能随时随地获取文献信息, 能够及时了解各个学科的发展进展, 哪怕是在家或节假日都希望第一时间得到所需信息。这就要求图书馆的服务时间, 业务流程必须以读者为中心, 面对读者观念及需求的变化, 摒弃陈旧的服务观念, 与时俱进, 根据读者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 研究合理的服务方式, 最大限度地使读者感到满意。

3.2 提高服务质量要注重内涵与外延的有效整合与统一

图书馆的服务往往是以“图书为中心”, 不顾读者的感受, 按照固有的方式推荐给读者, 要求读者接收这种方式。而“以读者为中心”则是将读者的真正需求放在第一位, 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读者提供“量身订做”的个性化服务, 是一种面对面的、心贴心的, 能够维持得比较长久的高级服务方式, 以扩大外延服务反作用于内涵, 以外延的改变确立内涵的不变。

3.3 积极应对社会的需要, 开辟外延服务功能, 主动为读者服务

图书馆要摆脱传统观念的约束, 工作要大胆创新, 建立开放型的服务模式, 大胆跳出固定不变的活动场所, 积极应对社会需求, 主动为读者服务, 把丰富的知识传递到社会各个地方, 使更多读者认同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是人们获取知识不可缺少的文化阵地, 最大限度地体现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4 图书馆开辟外延服务的内容

对于图书馆来说, 馆舍再大, 藏书再多, 也只能满足一部分读者的需求。因此, 扩大图书馆的服务半径, 把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尤为重要, 变“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 从而满足社会各界用户的需求。

4.1 为经济服务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面对生存竞争 (尤其是中小企业) , 要在瞬息万变中求得生存并获得利润, 必须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和科学的经营决策, 企业需要最有价值、最具时效的信息。信息既是资源又是商机, 是企业生存的必须条件。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中心, 应与企业通过有效的协调和合作,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导向性、智囊性服务, 使信息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运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 为企业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应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方向, 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成为经济时代信息服务中心。

2) 举办新知交流会, 提供电子资料库及最热门的资讯整体产业相关议题。不定期邀请各领域产业分析师以及顾问, 举办新知交流会活动, 有利读者快速掌握产业活动, 抢得先机。

4.2 为科研服务

4.2.1 需求调研

休·鲁格说:“你首先要努力识别客户的需求。”在为科研服务中, 图书馆应做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 对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进行重点开发和辅助开发, 根据不同学科的需求差异, 以科学的方法, 系统地、有目的地归纳出多门类、系列化的信息, 并在信息量、深度性、连续性、导向性等方面有所拓展。

4.2.2 信息开发

在掌握读者信息需要的基础上, 图书馆应对有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提炼、评选, 并最终选出符合读者需求的信息, 尽可能帮助读者达到预期目标。

4.2.3 信息参考

科学研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发明、传播与应用, 图书馆应该有针对性地提供科研机构急需或难以解决的信息需求, 如精选出国外的科研信息、专利、最新的研究成果、科技报告等, 使科研机构从中获益。

4.2.4 主动服务

加强图书馆与科研机构的信息沟通, 走出图书馆, 主动与科研所, 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取得联系, 获取科研项目的立项、结项和进展情况, 与科研人员开展互动, 根据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服务方式, 以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4.2.5 信息共享

图书馆可以突破学科的界限, 成为有共同兴趣和工作内容研究人员之间的连接器, 为科研人员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创造空间, 可以将科研人员集合到交叉的主题上, 帮助他们开展科学交流与科研合作, 以产生新的发现。

4.2.6 热门专题服务

针对科研机构或课题主持人, 想要长期了解与观察特定专题的业务需要, 提供相关资讯, 协助研究团队解决缺乏时间找资料或不知道如何找资料的难题。

4.3 为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重心所在。那么该如何吸引更多读者利用图书馆, 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值得研究。

4.3.1 拓展读者用户群体

读者需要什么服务?需求是什么?这是图书馆最为关心和首先要了解的关键问题。在社会发展中, 图书馆应该不断拓宽服务领域, 把潜在读者发展成现实读者, 最大限度地发掘读者群体和读者个体。随着信息资源的深入发展, 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读者信息需求也不断产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事业部门、企业、居民都会成为图书馆的读者群体, 使潜在读者不断成为新的现实读者。

4.3.2 与读者交流互动

通过与读者的交流, 建立一个利于读者舒适求知的环境, 吸引更多读者到图书馆来, 使读者更了解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与资源, 应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需求。与读者的交流, 能及时了解读者的意见, 便于我们能主动改进服务方法。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采用电话访谈、交流会、网页广告、用户培训等方式推广图书馆的服务, 并且每个学科馆员都建有自己的个人博客, 以方便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5 建立馆员培训制度

“图书馆员是事业的灵魂”, 这是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一句名言。服务创新所做的一切活动, 是需要掌握全面知识才能完成的。所以, 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人, 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除要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及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外, 还必须向其他专业渗透, 以便了解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 增强自身的文献搜集、整理、加工、检索等能力。真正把馆藏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开发出来, 并准确、及时地提供给读者。为此, 图书馆必须从整体上建立馆员培训制度, 经常性地开展教育训练, 利用完善的共通性训练、部门训练、新人训练 (包括认识读者、认识同业、服务方法、) 等, 展现馆员多元的能力, 以资任用考核。不定期开展讲评制度, 包括问题的界定能力、资料收集能力、文字运用能力、交流能力、图表运用能力、简报表达能力等。同时应按照现代图书馆的需求, 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配置年龄结构、学科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比较合理的人才队伍。

6 结束语

服务和创新连在一起, 就是在服务上要有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不断创新才是高质量服务的“源头活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技术、新观念的不断涌出, 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 图书馆只有深化服务内容, 不断创新, 大胆尝试, 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 服务创新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迪德, 赫尔.服务创新[M].李靖华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2]张薇, 徐旭光, 石明芳.新加坡图书馆创新服务理念与实践[J].图书馆建设, 2010 (7) :91-93.

[3]赵林英.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项目的服务创新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 :70-71.

[4]余春燕.打造文化亮点外延服务功能[J].贵图学刊, 2009 (3) :67-68.

[5]李名洋, 鄢小燕.面向科研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0 (1) :54-58.

[6]杨讴.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10 (10) :118-119.

[7]谢玉宁.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拓展与创新[J].图书馆学刊, 2003 (4) :21-22.

[8]许育松.试论和谐社会下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创新[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 (2) :4-5.

[9]赵钢.知识经济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J].现代情报, 2005 (12) :153-155.

图书馆馆藏外延 篇2

3.1 实体馆藏评价指标

实体馆藏评价指标由信息拥有、信息检索、信息揭示、信息组织、信息加工与信息利用6方面指标构成,如表2所示。

表2 实体馆藏评价指标

附图

3.2 虚拟馆藏评价指标

虚拟馆藏评价指标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要素:

・能实现远程访问的(链接级与代理级)网络数据库的数量和种类;

・能实现远程访问的免费数据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设备配备及布局;

・允许上网远程查询专业数据库的人员范围;

・网络开通的时间;

・网络的带宽与速率;

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篇3

摘要:简述了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含义,指出从以下方面进行特色馆藏建设:学科特色馆藏建设、“地方性”特色馆藏建设、“数据库”特色馆藏建设及阐述了特色馆藏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特色馆藏 馆藏建设 地方高校图书馆

1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含义

所谓特色馆藏是指一所图书馆收藏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文献资料,其除了指一所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外,还指一所图书馆总的馆藏体系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图书馆通过收集、整理、保存以及为读者利用的各类文献总和即为图书馆特色馆藏的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形成特色资源,是由于其具有特定的收藏基础,即由于每个高校设置学科或专业的类型和层次不同,从而每个高校的图书馆文献资源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每个高校在构建具有特色的图书馆馆藏的时候,必须根据本馆的特点、发展方向以及客观条件来确定本馆发展的最佳特色模式,通过仅仅围绕本校重点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以及科研的发展方向构建与本校学科建设相适应的馆藏体系。为了更好的实现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必须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因此,我们应当利用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开展信息查询服务和馆藏资源增值服务。要想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必须具有特色馆藏,因此,特色馆藏和资源共享相互依存。只有提供具有本馆特色的资源服务,才能够在信息社会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作用并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因此,实现特色馆藏数字化势在必行。

2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内容

2.1 学科专业特色:对于高校的学科建设以及整体发展而言,建立特色馆藏具有十分重要的直接作用,为了尽可能的丰富、系统和完整其藏书,图书馆一定要重点收藏、建设以及优先投入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以及优势专业的文献。为了能够支持该学科的教师以及科研人员能够进行较深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图书馆应当对学校的特色学科建设提供重点文献资源保障,从而完备该学科或专业范围内用以研究和参考文献的收藏。为了使得文献信息资源更加专业化和特色化,各个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收藏与教学科研相关的学科专业文献,并对重点学科所需的专题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此外,通过专业数据库建设管理平台,从而为教学科学等提供及时便捷的检索、交流以及利用服务。注重收藏高校非正式出版物,这不仅包括收藏传统的文献载体书和报刊,还包括非正式出版物、校内博硕士论文、教师科研论以及科技报告和学术会议文献等的收藏。对于每个高校图书馆而言,只有保证和加强专业核心期刊、会议论文以及检索数据库的收藏,才能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科技文献。

2.2 地方特色: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地域性以及代表性和个性鲜明的特点。为了使特色馆藏资源能够成为本馆资源的重要补充,在建设馆藏的时候应当依据本校的资源点、学科设置以及读者需求等情况;图书馆应当提高对地方特色馆藏的重视程度,并且在积极整合本地特色资源的同时注重搜集和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为了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以及实现长期保存的目的,应当数字化加工珍贵的印刷文献;为了促进地方特色资源能够对地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对于目前地方特色资源建设较少的情况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善。为了能够将被动的封闭式服务变成真正的主动开放式服务,高校图书馆必须仅仅依靠本馆的特色馆藏,通过数字化特色馆藏文献来为读书提供原始的特色文献。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主要包括本校学科特色、本地区地方特色、在校教学科学以及管理等文献资料特色以及馆内文献资源建设特色等几方面,其作为地方高校教学科学以及生产活动丰富的情报源,为了充分发挥特色馆藏的作用,地方图书馆在对地方文献进行收集的时候不仅要立足于本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还应当立足于当地政治文化以及科学发展的需要。

2.3 特色数据库:特色馆藏资源应当以数字型文献为主,但是目前在图书馆中最主要的文献类型仍旧是印刷型文献,目前,有些图书馆通过对本馆印刷型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了相应的数字型馆藏。高校为了使得自己的馆藏具有自身特色以及独家优势,必须逐渐建立具有本馆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献,从而在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中占得先机,因此,图书馆应当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核心藏书保障体系,通过由单一印刷型向多类型和多载体方向进行转变,从而使得电子图书以及音像等多媒体资料能够在未来的图书馆馆藏中成为主要的载体形态。由于高校建设特色馆藏的首要内容就是具有馆藏学科特色,由此也就产生了学校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建设意义。地方特色收集文献的目的是对文献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图书馆真正重要的任务除了把数字化馆藏送上网外,还包括对网上信息的有效收集分析和整理,因此,馆员必须具有网上整理信息的能力,即通过努力,图书馆应当克服网上资源无序化和数据库建设分散化的问题。处于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内容作为其唯一的优势,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这项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将开发信息的内容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数字化特色馆藏的建设。

3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意义

由于发展特色馆藏有利于提高馆藏的精品化和服务优质化,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是其自身建设的需要。一个缺乏特色、枯燥乏味的馆藏资源会对读者查找资源的兴趣以及查全率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使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资源的选择,高校读书馆必须通过建设特色馆藏使藏书由多变精以及由杂变专,从而使得图书馆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当今网络环境下,衡量一个图书馆的标准不仅仅是看其馆藏的多少,更重要的还是看其能够为读者提供多少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因此,建设特色馆藏不仅有利于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以及节省读者的时间,同时还有利于读者快速便捷的获取所需资料,从而真正提高馆藏资源的使用率。所以说,建立一个依据各种取向以及构建自身特色的高校图书馆,对于满足本馆服务对象的特色馆藏而言势在必行。但是建设的特色馆藏一定要在原来馆藏资源的基础上保持连贯性,即要继续发展原来已有的馆藏特色,尤其对于连续出版物而言,保持连贯性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图书馆在确定藏书特色后要根据最佳组培方式构建特色馆藏,即将包括记录有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的纸张、胶片以及磁带和光盘的信息载体等所有信息源都收录到特色馆藏中去。经费作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经济基础,除了选择经典书籍收集印刷本之外,对于其他文献可以考虑选择电子资源。本校和本地特色数据库作为一馆的命脉,与学校学科的发展特色相辅相成。对于建立特色数据库,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对学校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以及经验进行收集和整理,将这些零碎的情报收集起来加工成有价值且能够体现学校教学科研特色的情报。图书馆通过收集地方性文献不仅有利于服务本校教学科学和地方经济建设,更有利于扩大图书馆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图书馆的立身之本就是馆藏,其作为社会化文化教育机构和文献信息的中心,只有建设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馆藏资源,才能在学校特色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建设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且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和文献体系,从而在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书平.围绕重点学科,深化特色馆藏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1.

[2]顾剑.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4).

[3]张芳梅.论深化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4).

[4]彭跃宏.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几点设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

作者简介:

上一篇:皮影动画民间艺术下一篇:信用风险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