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意识(精选12篇)
建筑设计意识 篇1
21世纪的中国, 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综合、复杂和多变成为现代社会的特征。然而, 面对由此产生出来的多元的建筑形态与思潮, 很容易引起设计思维的混乱, 导致建筑、城市的一系列混乱。只有通过理智的思索才能使混乱变为清晰, 否则, 建筑与城市永远处于落后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在建筑行业亦如是, 我认为, 以下的一些观念、意识对建筑设计是特别重要的。
1 以人为本的意识
对我们建筑师而言, 我们的上帝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人。我们的建筑就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对人的关心”。如何为建筑物使用者着想, 为他们设计良好的建筑活动场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衡量建筑设计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建筑设计的过程, 是将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物化的过程。如何将这一过程完善, 这首先就需要我们建筑师善于体验生活、理解生活, 重视生活经验积累;另外, 应当提倡让使用者参与设计的过程, 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品味。
2 和谐统一的意识
我们评价一座建筑的好与坏, 首先看它在整体上是否和谐, 是否满足“经济适用美观”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筑创作中要有整体的意识, 在建筑与环境上、建筑单体与群体上、建筑的立面设计与细部的处理上, 都该讲究整体统一、有机结合。如在由若干建筑单体组成的建筑群体中, 每一建筑单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重和所处的地位, 都会影响到群体。单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整体大于局部建筑群体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建筑单体所产生的影响。这时候局部就应当服从整体, 完善、丰富整体的塑造。如果没有整体观念, 每一幢建筑只是顾及到自身的完整而“独善其身”, 那么整个建筑群就很难达到和谐统一。优秀的建筑群体的设计在于其形象的完整、协调, 空间内外贯通, 能够形成互相依存、有机统一的整体。
3 空间多样性意识
原始人类为了避风雨、御寒暑和防止自然界的不利现象或野兽的侵袭, 需要有一个赖以栖身的场所———建筑空间, 这就是建筑的起源。人不同于一般动物是因为人具有思维和精神活动的能力, 所以我们的建筑应当考虑我们所设计的空间对于人的精神感受上所产生的影响。建筑空间的设计, 指的是从空间构成的角度, 把物质空间引向感觉空间的创作过程, 这种创作无疑是多方面的。建筑设计应当学会运用各种技术和艺术手段来创造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空间环境, 既宜人又有趣, 既安全又多样。
4 与自然相协调的意识
建筑设计贵在因地制宜, 因此必须尊重客观存在的环境。建筑应当和周围的大自然互相辉映, 相得益彰, 这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我国现存的少数皇家园林之一———承德“避暑山庄”的设计在这方面就很成功。在这里, 大家看不到闪闪发光的琉璃屋顶, 看不到瑰丽多彩的油漆彩画, 看不到连片的玉栏杆和红色的宫墙———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尺度亲切宜人、风格朴素雅淡的“山庄”。这正是康熙皇帝“因山就水, 布置尽量自然, 意在得其野趣”的匠心所在。又如美国现代建筑大师F·L赖特设计的落水山庄, 建筑轻捷地架立在瀑布之上, 挑出的平台与嶙峋的山岩互相渗透, 相得益彰, 堪称是建筑与周围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一幢建筑设计的成败, 不仅在于功能是否实用、技术是否合理、造价是否经济、造型是否美观, 还要看它是否同环境做到有机结合。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日益被人所重视, 是好现象。但也常见一些建筑作品没构思好与环境的关系, 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甚至破坏原有环境, 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这连康熙皇帝都懂的道理, 我们今天的建筑师更应当遵守。尊重环境、利用环境、创造环境, 在利用中去加工、创造, 使我们创造的环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5 建设精品建筑的意识
现在产品按品质分极品、精品、商品以及假冒伪劣商品。建筑亦然。建筑不仅能反映当代的精神与物质文明, 还深刻地影响后代, 故其品质不可忽视。建筑创作的精品意识不是指豪华和高贵, 而是追求高品位、高效率、高质量。出精品, 就是要求建筑师精心设计, 反复推敲, 精益求精, 全面创优。创造建筑精品体现在设计手法上是多样的。比如细部设计, 一个建筑物当它的整体确定之后, 细部的推敲往往就起着决定的因素。为了求得整体的和谐和统一, 建筑师必须认真地安排好在什么部位作细部处理, 并合理地确定细部的表现形式, 如雕刻、线条、纹样等。古典建筑非常重视与讲究建筑细部的处理, 一幢建筑物的形体之上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线脚、雕刻、彩画等, 建筑物本身仿佛就是一件艺术品。当然, 建筑细部的处理, 必须具有合适的尺度感。过粗或过细都会因为失去正常尺度感而有损整体的统一。这里的尺度处理还因材料不同而异。相同的纹样, 用石雕则应处理粗壮些, 用木雕则应处理纤细些。细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并给以恰当的处理。细部设计是建筑创作的深化, 它有助于增强整体特色。
6 尊重本土建筑文化的意识
2012年中国建筑师王澍问鼎普利兹克奖, 反映了中国风格建筑的潜力。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 有很多奇妙的细节, 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而今天, 这些传统工艺只在农村尚有保留。比如农民工“砌石头”, 被不少人视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建筑设计意识 篇2
课题:意识的作用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授课时间:2010年9月16日 授课人:季晓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意识;重点把握意识能动地反作用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力目标】通过课堂合作探究活动增强学生交流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判断正确与错误意识的辨别能力,激发其积极发挥正确的意识指导生活实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深刻感受正确意识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目标、坚定理想,激励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行”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意识”阳光的味道。教学重难点:
【重点】意识能动的反作用 【难点】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学情分析:现阶段的高中生心理脆弱、行为缺乏主动性,对其心理和行为的正确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本课就“意识”的相关知识对于高中生而言相当抽象难懂,基于以上两方面,本课从学生最向往的生活入手,顺理成章引入到西部大开发,让学生感受到西部大开发必要性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意识的巨大作用,再上升理论解读,既有利于知识、能力目标的实现,又能够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讨论法;讲授法。教学工具:传统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情境设计,导入新课】
情境设计:多媒体播放都市生活的宣传片
师:此片向我们展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智慧的中国人民打造的、美丽的东部沿海都市风光和富裕的江南鱼米之乡,作为西部人我们向往、追求,西部大开放如春风般沐浴西部十载,指引着西部人们从偏远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落后走向小康,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步步向着美好生活迈进,从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无不彰显出人类意识的巨大作用,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索意识的作用(板书)。
【互动探究,释疑解惑】
一、意识(板书)
(导入下一个环节:意识富了东部、发展了西部,使人们在中国这片广袤的热土上谱写出如此美妙的篇章,看来我们都必要先认识一下“意识”)
1、意识
师:我们就以西部大开发政策为例,同学都知道西部大开发政策是国家对西部贫穷、落后且民族比较复杂等客观实际情况做出的反映。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对某人、某事、某物产生的反映,存在于我们的脑子里,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或者行为表达出来才能被人所知,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符合这种情况的都属于意识,例如,想法、看法、认识、理论、精神、目的、欲望、情感、意志、计划、信念、理想、政策、法律、法规、方案、图纸,甚至是封建迷信思想、恐怖主义等等都属于人类意识的范畴。
二、意识的作用(板书)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板书)
(哲学家们称“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正是这美丽的花经过十年的绽放使得占全国陆地面积57%之多的广阔的西部旧貌换新颜)情景设计:多媒体展示过去的西部和现在的西部材料
2010年7月在京举行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总结并充分肯定10年西部大开发取得辉煌成绩,同时做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决定,强调今后十年是西部乃至全国发展的关键十年。
疑:国家为什么又进行第二次西部大开发?
师:开放式问题:同学们是否有对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兴趣的话题不妨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西部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这样显著的成就,国家为什么又进行第二次西部大开发?)
请同学们前后座位4人一个小组,讨论本话题,并给出本组的答案。生: 国家:
综合国力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 „ 西部:
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与东部相比,贫富差距仍然很大;自身生产能力较差;人才、资金、技术缺乏;教育水平整体落后;基础设施薄弱„ „
师:从同学的分析中老师从国家和西部两个维度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整理,从中我们能看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放政策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而非盲目进行,是根据中国发展和西部的实际为出发做出的创造性选择,这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也是人们意识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刚才同学们并没有停留在成绩这一现象本身盲目乐观,虽然十年的发展,西部的实际情况变了,但同学们依旧能站在整个国家和西部客观发展的现状,透过“思维的眼睛”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抛出第二次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诸多因素,这也说明人类的认识不是总再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它会随着世界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断地探索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从而逐步地揭开自然之谜和社会之谜,这恰恰诠释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即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板书)
(无论从国家的发展和西部的进步,西部大开发都必须要继续进行,最近老师找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模式)西部大开发的模式
1.国外模式
●美国西部大开发:低价出让土地,大量吸引移民 ●意大利南部大开发;发展军工企业,带动经济发展 ●日本落后山区开发:财政补贴,设立基金 2.东南发展模式
●一是特区式,采取优惠政策
●二是开放式,吸引外商投资
师:他们均带来了不错的效果,我看拿来作为咱们西部发展的战略挺好,同学们你们看怎么样? 生:应该会有争议
师:针对现在西部发展与挑战并存的实际情况,请同学们为第二次西部大开发出谋划策(可以就刚才探讨的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或者站在某种角色上谈谈如何进行第二次西部大开发?)。生:国家、企业和个人
师:从同学们的答案中能得出意识也有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我们应该树立正确意识而自觉的纠正错误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同学们在尊重国家和西部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同时,也不是未能为力的,大家想到了那么多的好办法。
(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师:同学们很有智慧,想法各不相同,均有自己独特一面,这足以体现同学们的创新意识,设计出这么多的好办法,我们如何将这么蓝图真正的造福西部人民呢?
生:实践 师:对,只有用意识去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把我们脑子里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这时意识才真正具有了现实意义,即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如果用我找到的办法去指导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践,注定是要失败的,甚至会使阻碍西部的现代化进程,看来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会促进事物的发展,导致实践失败,错则相反。
师:
追问:当同学们都按照各自的构想去行动,都会有美好的结果么? 生: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说明理由 师:归纳总结
(1)意识各不相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会促进事务的发展,实践会成功,相反则失败
(2)是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是否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3)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精神),因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能否以高昂的精神迎接挑战(顺便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带出来,因为这一点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得以体现的)
师: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留有意识的烙印,小到我们吃、穿、用,大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意识创造的许多东西,没有人的参与是永远也不可能被自然进化而来的,自从有了思维着的精神,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每天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成为人化自然,甚至我们已经将思维的翅膀伸向了宇宙空间。2010年国家已经吹响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就是未来西部大开发的主力军,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你们是最棒的!
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是单纯地适应自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科学的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
我的看法:
一是反对照搬照抄国外模式:国情不同(改革中许多问题就出在这里)
二是反对照抄照搬东南模式:背景不同:“特区”不特
三是反对西部开发只有一个模式:
应是多个模式
●西部这么大,不能只用一个模式
●要突出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即特色产业,是区域发展的载体)
多重设计培养学生对比意识 篇3
[关键词]设计对比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09
“有比较才有鉴别。”对比教学法属于个性知识呈现方法,与学生学习规律接轨,与新课改精神相吻合,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值得我们去探知推演。
一、求同对比,启动学生对比意识
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将相反、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或者是将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对比法,有求同对比,也有求异对比。所谓求同对比,是通过对比找到同一类事物的相同点、相似点。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求同对比时,要体现对比的多元性,文体、结构、语言、写作特色等方面都可以展开求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形成清晰的“同类”感知。
在学习鲁迅的《雪》时,文本中多处景色描写都非常有特色。教师让学生将本文中的景物描写与《藤野先生》中的景物描写进行对比,感知两篇文章景物描写的相似之处。学生迅速展开对比阅读,并给出对比认知。有学生说:“这两篇文章虽然一篇是写景散文,一篇是记事散文,但两篇文章的景物描写有许多相似点。”有学生说:“这两篇课文中的自然景色描写有相似之处。《雪》中‘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藤野先生》中‘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这两处景色描写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描写极为生动形象。”
从学生对比中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求同对比是非常有成效的。教师之所以要让学生对这两篇课文进行对比,因为它们都是鲁迅的作品,其写作手法有更多的内质共性特征。学生大多对鲁迅作品的语言存在一些认知困惑,感觉他的作品语言比较生涩难懂,通过这样的语言应用对比,可以找到破解鲁迅作品语言解读难题的重要渠道。
二、求异对比,挖掘文本对比价值
求异对比是对比学法中最常用的操作方式。所谓求异对比,是对对比项不同点展开的学习感知行为。教师要对教材文本展开深度挖掘,探寻文本求异对比点,给学生做出示范引导,在对比内容选择、对比点切入方式、对比分析方法、结论归结等方面,给予学生到位的引导。语言表达、结构组织、开头结尾、点题形式、修辞运用等方面,都是求异对比的重要切入点。
语文阅读教学常常需要对文本展开多重探究分析,利用对比方法,能够开辟更多的阅读探索途径。教师在讲解《敬畏自然》第二自然段时,给出一组思考问题:这段文字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人们却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段话要表达作者什么观点?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和集体讨论,很快就给出了学习感知成果。有学生说:“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批评人们不是自觉敬畏自然,而是逆自然而行,破坏自然环境。这段话主要通过对比手法,告诫人们要敬畏自然,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做事。如人类活动对大气造成污染,导致极端气候出现,这就是不敬畏自然造成的恶果。”
求异对比能够促使学生建立清晰记忆,并形成对比意识。教师通过设计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比阅读,学生在对比中形成阅读感知:人类和自然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我们应该敬畏自然。任何违背自然的行为,都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这种学习认知具有主动性,其学习成果自然是鲜活的、深刻的。
三、置换对比,提升教学对比品质
所谓置换法,是指用相似的内容置换原文内容,通过置换前后对比,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感知。特别是对文本词语、句子进行分析鉴赏时引入置换法,可以让学生直观感知置换效果,通过多元对比,形成深刻的思维认知。
在学习《云南的歌会》时,教师设计了一组词语置换训练任务,将括号内的词语删除,添加相同或相似词语,体会置换前后的表达效果:“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学生在讨论置换效果时,大多有深刻体会。有学生说:“将‘内行换成‘高手感觉还行,可和后面的重复了,将‘唱败改成‘打败,好像也行,但失去了‘唱的意味。”所以,无论怎么置换,都没有原文词语运用得更恰当。
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教师引入置换法是教学全新尝试,往往可以起到奇特的作用。汉语词汇浩如烟海,展开多重对比,可以提升词语应用贴切性,对塑造学生语文学习品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教法探索成为课堂教学新的增长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比法是经过实践验证的高效教法,教师要进行潜心研究,精心设计对比教法,通过多重对比,开阔学生视野,赢得语文课堂教学主动权。
艺术设计素描教学要体现设计意识 篇4
一、艺术设计素描构图构思体现设计意识
“构图是指平面分割表现形式美的规律, 其表现形式应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作用力并能引起观者的共鸣”。学生在进行习作训练时通常采用传统构图方式, 客观物象的取舍居于画面中心并始终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长期的训练模式束缚了学生对构图构思的进一步探索, 局限于构图认识的“标准化”。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 最初的构图构思意味着设计理念的融入, 如何安排客观物象与环境空间等因素关系, 体现自身认识和感受有着直接关系, 我们通过构成原理的分割、组合、归纳、整理等主观意识分析活动后, 在二维平面中运用视觉形象语言组织构成新的视觉效果图像, 这是在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课堂上不去追求客观物体的摆放设计, 随意的放置是自然的堆砌, 有利于学生在自然中进行选择, 视域范围扩大, 学生选择余地增加, 摒弃常规习作的模式化, 让学生进行某种情节的选择处理, 挖掘学生对构图构思的深层理解, 使其主题思想鲜明, 视觉形象突出, 从而揭示出客观物象情节与细节的表现, 更好地塑造出客体形态的典型特征。这些最初构图构思活动都具有主观设计成分, 如在初始限定的平面材质上怎样确定画幅的形状和视觉形象并能表达出思想的形式感, 通过构成关系使客体形态与形式因素成为既有丰富性又有条理准则, 在变化中求和谐统一, 其中使作品集中生动地展现出客观物象重点区域和主要形象, 使观者能够有意图地欣赏画面所表现的内容, 创造出具有全新形式感的图式。这种以表达设计意识为目的的构图构思训练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问题, 摆脱以往被动单一地构图方式, 在构建新图像的同时使学生们进一步对设计理念有一个较为深刻全面的理解。
二、艺术设计素描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表现体现设计意识
面对客观自然物象, 以往我们首要任务是对物象客体的再现, 以准确的透视关系和物体色调层次变化等要素进行表达, 在平面上表现出物象存在的三维空间状态, 而在艺术设计素描训练中则更多地强调去发现客体物象审美价值的内涵, 从而超越其表面描摹并达到主动地认识与创造。这里如何运用有效的素描语言来掌握具象与抽象的造型表现规律, 并从物象客体获得表现创新形式是解决物质表层向精神层面拓进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通过物象客体而达到自身表现要求, 激发学生对物象客体产生强烈兴趣并进行典型选择、概括提炼、归纳整理, 形成鲜明生动的新图式以此达到真实的可信性。视觉艺术对客观物象形式表达往往通过有效手段作用于观者的感官, 不同的视觉形式都由客体内容要求而决定的。造型与设计同属视觉艺术范畴, 但其表现形式和出发目的各不相同, 前者侧重客体存在表现, 后者则以主体思想地体现为方向, 带有一定的主观传达性, 其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沿袭和借鉴了造型艺术的方式方法, 但它所描绘的客观物象、形体关系、空间关系等已经突破了造型艺术的表现而走向平面构成形式, 这一过程通过视觉感应把客体物象的形体关系、色度层次、光感变化等元素与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相联系, 使客观物象形态的视觉效果演变为设计技能的造型形式, 并有效地传达出客体形态的功用性, 探索出新的创意图式技巧。艺术设计素描教学在逐步摆脱人为因素影响的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主观驾驭画面能力, 试图通过视觉化表现出适应人们感官审美的心理需求, 因此, 艺术设计素描重视主体者的感性认识和心理体验, 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主观表达的倾向, “艺术很真实地存在于自然之中, 谁能把它从自然中拉出来, 谁就掌握了艺术。”我们对客观物象观察思考的同时, 还能从其中按照审美规律去挖掘美并创造出符和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某种境界, 以满足人们的情感诉讼, 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创造集中体现于作品表现形式的某种感受, 我们从主体与客体之间寻找艺术美的表现法则, 这一法则也是艺术创意的根基, 它传达出人们物质生活上的需求和精神上的需要, 反映了创造者们内心的体验和意念的表白, 如果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呈现, 那么视觉图式艺术效果将呈现出很强的张力, 我们的艺术设计素描作品才能够推陈出新。艺术设计素描教学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为造型, 而更多地倾向于设计意识、审美意识、综合能力的培养, 艺术设计素描注重其主动性, 而不拘泥于被动地描摹, 一个新图式的创造集中了诸多素描语素, 而创造者内心的体悟与思辨方式才是最直接、最有力地表现。
三、艺术设计素描创新思维体现设计意识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造型
基础和创新意识, 用创新的形式语言表达思想。通过艺术设计素描训练将复杂的造型形态转换为理性的认识与理解, 使其逐步成为带有一定设计意识的表现语言。创新是一切艺术行为的动力源泉, 艺术设计素描意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并将自身感受融入到设计思路之中, 其训练主题往往是根据表现目的和视觉形式的需求而进行的艺术活动, 它将创意后的形式语言不断得到拓展, 这期间除对客体形态表现活动外, 还适时地运用设计手法进行形式安排, 主要以素描点线面等元素符号建立具有表现力的视觉图式,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客体形态的感受和主观意图传达基础之上。艺术设计素描的本质并不是简单地模仿物象形态, 也不是停留于形态的表层, 其目的是要发现物象形态不同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将常规的客体形态升华为艺术作品。客观物象形态的表现形式是训练过程中主观能动的体现, 不同的人对艺术的理解和创新方式各有差异, 但此过程都体现出设计的理念与意味。艺术设计素描的设计意识依托对物象形态想象力的发挥并挖掘客体所蕴藏的深层内涵, 使丰富的客体形态统一于作品之中, 并构成带有特殊创新意义的新模式, 这种创新思维既超越客体形态又具有审美内涵, 是设计融入之后的新表现, 它超越了物象形态的客观性并把不同客体现象的发生进行组合, 使之相互聚合并成为独特的表现方式, 如将客体形态进行变化组合而改变原有的体态特征, 形成新形态下多元的客体面貌。艺术设计素描创新思维将拓宽学生更多的遐想空间, 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使其沿着新的思路方向去求索, 最终达到首创和新颖。当前我们应加强艺术创新探索, 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 积极鼓励涉足艺术设计各领域, 开拓艺术设计素描教学内容的广泛性, 诠释不同文化背景与审美精神对创新内涵的解读, 使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表现客体形态的实质, 将创新思维提高到新的境界。客观物象形态的解构与重构有助于我们解惑、收获, 使我们的学习方法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论设计》尹定邦主编范景中选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11月。
[2]《设计素描》黄作林李育邓旭编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意识的本质教学设计 篇5
《意识的本质》教学设计
北京市日坛中学
任会波 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的内容。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明白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以及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本框开始学习“意识”。学好本课将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并对下一框意识的作用打下扎实基础。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但由于本节课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识记并理解意识的本质;运用所学原理,分析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过程方法目标:
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教学重难点
意识的本质的三个体现 这是由于:本知识点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是本门课程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正确认识意识的本质对于以后学习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导入新课部分 展示学生小诗词: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什么是意识?没有意识世界将会怎么样?
(这样设计激发学生讨论兴趣,很快可以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讲解新课部分
首先,展示一则材料:《人类进化史》
学生通过讨论,并结合材料发表看法,教师给予总结,并详细讲述知识点
从而掌握: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板书)
(这样设计,视频的运用,直观易于理解抽象的知识,便于学生把握,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接下来,过渡到意识的第二个特征的学习——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首先展示鹦鹉学舌和醉酒男对骂,被一脚踩死的的一图片,并设问探究:这个醉酒男犯了什么错误?
在此基础上思考:动物会骂人吗?
教师结合材料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板书)
进一步举生活实例来讲解引入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并结合书本引导学生体会到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板书)
(这里新闻图片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材料的多维运用丰富知识面,教师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系统把握)
下面,我们将进入最后一目内容的学习----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板书)首先,展示两幅漫画:《画鬼如何取材》《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
并设问问题探究:上帝的形象和鬼的形象都是怎么来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有针对讲解补充。
最后,时间交给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并结合北京地铁路线示意图,自主学习意识的第三个本质,并邀请个别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讲解知识点
1、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
2、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稍作补充。
(这样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建构知识,把握内涵,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接下来呢是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根据只是结构巩固知识。
优化教学设计 渗透文化意识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B-0054-02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文化意识列入英语教学的内容标准和目标要求,创设文化导人,优化教学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使用教材进行渗透文化意识的教学设计,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对中西方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运用注释、对比的方法,把文化信息融入词汇教学
英语词汇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了英语国家的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及风俗习惯。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准确掌握语言的文化信息,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1 诠释词汇中的文化含义。比如在学生初学英语阶段,笔者要他们了解单词“I”隐含的西方文化。在所有的人称代词当中,唯独I总是大写的,说明西方人强调个人表现和个性张扬。他们认为,不愿显露自己的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西方人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把“I”放在最后,如“You and I,He and I,They and I”等。但是在承认错误时,自我先检讨,这时把“I”放在句首,如:“I and he broke the window.”这体现了西方人在对他人谦让的同时又富有责任感。这样引入。激起了学生对英语词汇文化的探究兴趣,使其自觉学习其中有意义的价值观念。
2 收集英美习惯用语,对比中西词汇。笔者常常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查找、收集与所学词汇相关的英美习惯用语,然后在课堂上共享,体会语言的文化魅力。例如,在初一预备级课本starter Module 3 Colours,things and food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色彩词汇已经掌握得较好,所以笔者设计了新的任务:查找色彩的“颜”外之意。在课堂上,学生们分享了收集到的30多个与颜色相关的习惯用语,他们不仅了解到常见的white coffee,white lie,black coffee, black tea的含义,还了解到:原来yellow book不是黄色书刊而是代表法国政府报告书的“黄皮书”,green可以表示“新的,年轻的”,a green hand指的是“新手、菜鸟”。
3 对比同一个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褒贬意。例如,中国人认为胖就是发福,以此来恭维他人,是个褒义词;但是在西方人眼中,作肥胖解的fat却含有贬义(如a fat women是指胖得丑而可笑的“肥婆”),所以不可以用汉语对译的意思随便套用。笔者提醒学生:在交际中,当看到一个非常肥胖的美国人的时候,千万不要说fat这个词。形容女士肥胖,一定要用plump(丰满);而对男士则可以说strong或者sturdy(强壮);还可以用chub-by(胖嘟嘟)来夸小婴儿。
二、运用实践法,在对话教学中设计仿真场景
教师可设计仿真场景,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活动中加强认知,避免其在实际生活交际时产生“文化休克”。只有掌握了文化背景,学生才能自如地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际,才能得体地运用目标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
1 让学生了解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谈话的禁忌。可归纳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西方人认为人们问“吃饭了吗?”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而对“去哪儿?”这种问法也感到生气,认为别人是在探听隐私,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
2 在对话教学中帮助学生体验文化差异,培养其尊重他人不同文化的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容易犯的语用错误(如称呼、赞扬、问候、打电话、购物等)给学生提供情景,让他们模拟真实的交际场景反复操练,使他们运用英语时准确流畅。还可以在教室中开展有关西方节日、西餐的English Party,让学生在“学中乐”,从而“乐于学”。
三、运用对比法,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融入教学
设计阅读课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对比法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其融入教学中,特别是要关注在初中教材中占较大篇幅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和节日文化。同时,运用多媒体手段让文化意识的渗透更生动、直接。
1 对比中西方餐饮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初中课本中有关西方饮食的阅读材料的出现频率较高,让学生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至关重要。首先,要向学生解释中西方饮食方式所体现出的民族性格差异。在中国,人们喜欢围在圆桌旁,把美味佳肴放在中间,人们相互敬酒、让菜、夹菜,体现了“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而西餐则与中餐形成鲜明对比,大家各取所需,自助餐更是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其次,让学生对比中西方餐具的摆放及餐前、餐中、餐后礼仪,这样,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中西餐饮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 对比中外节日。首先,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中西节日所体现的不同的人性特点。在中国的春节、中秋节,人们喜欢探亲访友,体现了中国人尊老爱幼、互叙亲情的美德和风尚。而西方的节日就不同了,充满了互动性、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如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体现了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其次,通过中西方节日食品、节日风俗习惯、节日歌曲、节日赠送及接受礼物的文化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文化差异性。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会西方节日中的文化价值观念,收到有效的文化教育效果。如在母亲节、父亲节,让学生为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送一份小礼物或者说一句贴心的话。
3 多媒体展示。通过播放真实的声音以及视频、展示图片的方法增加学生对文化的视觉、听觉感受。例如在教学初二下册Module 8 Public holidays Unit 2 Assson as it’s 12 o’clock……时,笔者结合课本内容播放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倒计时狂欢新年的视频剪辑,纽约人庆祝新年的热闹气氛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天街头上演的玫瑰花车大游行。在视频中,不同肤色的人们互相拥抱、祈祷、欢唱、起舞,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西方人在节日中表现互动、狂欢的方式。
4 广泛阅读。在中外社会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有可以体现文化差异的信息,即使只是一则简短的广告。在教室中展示英语国家的报纸、电视节目预告单、菜单、商品说明、交通标志等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用于课堂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Teens《21世纪学生英文报》、English Square《英语广场》、Readaholic《悦读联播》,这些杂志语言地道、语境鲜活,行文之间既带着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又融合了东方文化的含蓄细腻。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拓展视野,形成健全的人生观。
总之,在英语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加强语言的文化导人,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巧妙使用各种方法活化教材内容,有效渗透文化意识。
平面设计创新意识探究 篇7
随着21世纪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 数码产品的普及和网络的迅速发展, 平面设计专业人员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 前景非常乐观。 但同时因为软件技术的成熟, 设计素材的泛滥, 部分公司对平面设计需求不高, 使得部分非专业人员也可以较容易利用图像设计软件来进行简单平面设计, 从而使得平面设计师面临削价竞争的问题, 获利空间大为缩水。因此, 设计师除了要维护客户关系、提供更好的服务之外, 更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设计创新能力, 以保持自己在中高端设计行业中的竞争力。
1 平面设计中创新思想的基本要求
平面设计是指在平面上, 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版式的形式, 表现具有艺术性、功能性的客户满意的平面设计作品, 它是一类表现色彩, 传递文化, 提高企业形象的行业。平面设计, 需要有独道的思想、有创新意识, 同时具备良好的美工基础。好的平面设计师需要具备综合全面的能力。
(1) 基础学习平面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要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这三块内容学好。同样要具备、立体构成这三大块知识。最好要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 因为平面设计是要展现出一种艺术的体现, 文化的传递。好的作品要有创新点, 同时还要把这种创新用客户所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要像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大师, 腹中满腹“墨水”, 提笔挥洒自如, 让大家欣赏作品的同时, 理解其内涵, 体会其思想。
(2) 平面设计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 要懂得发现美, 会审美。审美首先是观念, 要发现生活中的美, 这样才能把这种美传递给大家, 描绘给大家。在懂得审美的同时, 多接触平面设计触类旁通的内容, 多鉴赏、多体会, 从各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充实, 多看国内外平面设计大师的作品, 这些经典会给我们带来很灵感。灵感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对生活的体验。
(3) 自信是设计师必备的素质, 用心思考, 反复推敲, 消化并吸取同类型的设计精髓, 创造新的作品。
2 平面设计的创新
一幅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够给人没的享受。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创新是设计者艺术的表现, 是评价一件作品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因此, 在学习具体设计制作之前, 首先要熟悉平面设计创新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平面设计的表现能力、新颖别致的设计理念、灵活调动视觉元素的技巧、巧妙选择表现手法的能力、良好的视觉平衡能力、独特的设计风格, 这些事设计创新的综合能力。有创新, 有思想, 这样才能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任何作品都要有自己的风格, 只要抓住其中的最突出点, 一经表现, 就必然形成一种感召力, 促使顾客产生震撼, 达到客户的需求。
平面设计软件技能的掌握, 从素材建模、图像处理、设计创新表现手法, 最终打印输出的完性流程。熟练掌握电脑平面设计行业的主流的软件, 具有独立完成平面作品的设计与创造。能使用位图ps和矢量图CD、Ai等主流设计软件创造出所需的图像特效, 并将其融合到设计方案中。
不断的学习, 吸收所需的元素, 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提高设计水平给用户一个有创新点的、认同的作品。多看优秀作品, 不但会给我们灵感, 也会给我们一些的设计理念。自信, 独特, 坚持不懈, 把设计融入生活, 把生活融入到设计作品中。设计不是只会软件处理, 设计是门复杂的科学, 只有不断地深入理解, 积累, 才一会和优秀作品走的更近。
平面设计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思维, 正如“文无新变, 不能代雄”一样, 需要在意识、思维上有创新。创新要准确折射现代的生活、人们的开放意识, 而且也能给人以灵魂上的震撼, 情操上的洗礼。但是要想有一个让人们都能理解、接受的平面创新作品, 必须在“融”上下功夫。平面设计上的“融”, 是指对中国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另外也是指对各地方, 各国家文化精髓合理的“借鉴”而非机械模仿。俗话说“模仿等于自杀”, 过度的模仿只能让自己的作品在模仿中灭亡, 没有自己创新点, 只顾模仿, 就失去了创作的灵魂。
要想在平面设计中站稳脚步, 就要发现新东西, 挖掘新思想、创新意识, 并在意识、思维上有个惊人的创新之笔。平面设计的构思不是艺术的幻想, 而是把构思利用科学技术, 设计手法, 融合文化内涵使之转化为用户满意的作品。这就需要把构思先加以视觉化, 这种把想象转化为现实的过程, 运用设计专业的特殊语言, 把想象表现在作品上的过程。总之, 平面设计需要具备独特的表现手法, 才一能在作品中得心应手, 才一能充分地表现作品的艺术美、文化内涵、功能需求, 因此引起人们感觉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论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 篇8
“意识”决定“能力”, 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是建筑学教育的一个个至关重要的内容。
培养学生设计意识, 提高设计能力。为了解析清楚, 我们分别从“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整体尺度”、“开放吸收”和“综合感知”等五个方面来理解“设计意识”。
1 注重实践能力
作为设计者, 最为基本的意识便是“做”———在行动中学习。因此, 设计类专业几乎都采用“工作室”制度作为其教学的基础部分。例如包豪斯, 正是采用了以“实践”为基本出发点, 创造性地以功能、实践为特征建立了设计教学体系。这不但使学生从技术上掌握各种生产技术, 而且使教学的成果直接以产品的方式展现, 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学校的角度, “实践”则意味着新的教学体系的再建立——从课堂转型为工作室。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实践”的涵义在于勤于动手动脑, 深入到具体的设计问题中去, 深入到设计调研现场中去, 深入到每一块材料中去。除了“动手”、“实践”的涵义之外, 在思想上, “做”设计有两层意思:一是始终坚持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结构;二是从现实生活世界的问题中引发对建筑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并为具体设计提供容易忽视的新视点和新答案。这两种方式都可使建筑反过来影响生活世界, 最终实现建筑学的意义。
我们在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就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参与实际工作, 以实战促学习。
2 增强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要有不断自我否定的气量, 更要重视原创性思维的培养。历史上, 文艺复兴、新建筑运动、现代主义……每一次的观念突破都是建立在对“经典”置疑之上。创新基本上不可教, 但创新能力却可以激发。设计中, 创新精神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灵活多变的设计态度。
美国著名建筑师格雷夫斯 (Michael Graves) 曾经谈到, “如果问我在学生阶段, 什么东西帮助最大, 我想恐怕是咖啡。我并不否认勤奋的工作———它的确有所帮助。……当时我总是觉得自己每一个设计都困难重重, 但是总似乎又有另辟蹊径的机会。于是我在设计中不断地尝试各种可能性。这样的实验对我后来的职业生涯是有益的, 因为在最后, 我总是能够在每一个任务中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的学生在做设计的时候, 往往都拘泥于课本, 在早已过时的方案前裹足不前。偶尔有一些突发奇想也被一些老师给无情的批判, 扼杀掉。这样就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性思维, 不敢去创新, 不敢去突破。因此, 我们要积极支持学生的想法, 鼓励他们敢想敢干, 鼓励他们创新。
3 提高整体尺度感
整体系统的意识是指设计者把与设计有关的诸要素结合起来, 以系统的观点加以考量。任何一件设计的各个要素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 顾此失彼难以设计出成功的作品。优秀的设计者所要考虑的因素不仅局限于设计产品本身。因为一个好的设计肯定不会是一堆局部解决方法的堆砌———必将以一种整体的姿态出现。其中, 单个设计要素的失误甚至会导致整体失败。因此, 设计既是多种解决方式也是多种思维模式的综合结果。建筑学专业的学生, 只能算是刚入门。他们对建筑整体系统的感知, 对于尺度的认知, 是缺乏经验的、不准确的。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没有一个尺度上的概念, 学生可能就会游离设计的主题和方向, 走入误区。所以, 提高学生的建筑整体尺度也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4 拓展开放吸收能力
开放吸收意味着能够敏锐地接受来自其它领域的营养。这种吸收方式可以是纵向的, 来自历史的养料;也可以是横向的, 来自其它相关领域的营养。
首先看纵向的问题。面对历史最需要的就是开放的心态。无论人们怎么谈“面向未来”, 但始终有一个“背后的”问题, 实际上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们站在现在。而“现在”, 就是明天的历史。
再看横向的问题。“开放吸收”也意味着对其它相关领域的敏锐感知和学习的能力。建筑设计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 它有自身个性, 同时也有作为设计学科一员的共性。
5 培养综合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是我们与周边世界联系的纽带。由于“视觉”在建筑感知类型上的首要性, 我们不妨将知觉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视觉感知, 另一类是非视觉感知。视觉感知不再赘述。非视觉感知类的特征是不易察觉的, 常被忽略的。
建筑学的社会性特征, 决定了它的学习与实践历程不是实验室或者书房式的。全面的感知能力是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应必备的。设计的意识, 很大程度存在于这样的点滴感受间。
6 结语
建筑学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是一个艰巨而又重大的事情, 关系到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成长, 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对于学生的设计能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 实践意识, 创新意识, 整体尺度意识, 开放吸收意识, 综合感知意识都是缺一不可的, 也是必须加强提高的。学生通过接受建筑教育, 从意识迈向能力, 使知识转化为价值, 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建筑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建立会展导向设计的空间意识 篇9
论文提出了“建立会展导向设计的空间意识”, 从常规导向设计的导向牌、导向柱这些补丁性解决方案[2]的定式, 引发对空间的关注以及导向自身维度变化的体验。旨在创新导向设计的空间理念, 依托会展建筑环境, 以划分空间、指引空间为目的, 为未来会展导向设计带来新思路。
一、导向设计基于会展的空间
会展空间是为传播与交流, 将信息视觉化处理的空间, 特点是开放性和流动性。导向设计是在这些信息群中, 建立寻路指引, 凯文林奇第一个提出英文“wayfinding” (导向) , 概括了描述空间的五大要素:路径、边界、节点、地标和区域。将《城市意象》的普遍规律放置于会展空间概念中, 更能说明导向应是一个“空间”的信息系统。
路径会展场地的行进通道, 观众应明确道路的起点和终点, 并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边界——会展展位无论是相互重叠、嵌套、邻接的哪种形式, 都必然形成一个封闭或限定的空间。边界同时也是道路, 观众沿着它进行移动。节点——观众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 行为较为集中, 如主干道路的交叉点或展览形成高潮的集中点。地标——使会展空间某一元素成为标志物, 通常在较远处可以看到, 通过临近元素的退让或形成高度差。区域——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是主题的连续性, 它体现在多各方面, 如地形、建筑形式、纹理、使用功能等, 如会展空间可以分为布展空间、流通空间、辅助空间。
将五大要素与会展空间对应, 可以把会展导向设计归于“大导向视野”[3], 即把一切传达空间概念的视觉符号和表现形式作为导向, 因此导向可以使会展中的建筑、雕塑、文字、图案等。其中包含“隐形导向”[4]的概念, 如传统四合院天井的“十字”路面架构着整个房间系统的路面方向的指导, 会展的场地布置也可以结合路面铺装或顶棚的吊装实现隐形的导向效果。
基于“wayfinding”的理论依据, 会展导向设计, 首先应注意:会展建筑或建筑群的逻辑关系及空间命名;满足大多数人的空间认知来安排导向位置与信息;会展导向信息可集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空间诱导。
二、会展导向设计的空间尺度
会展导向的尺度不是会展空间内建筑或展台等物体的真实尺寸大小, 而是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人的定位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不同会展空间有不同特点。导向设计的尺度决定了观众对会展空间辨识的易知性。
导向设计的空间尺度与会展空间平面规划有很大关联。线形布置法是沿着展示空间的周围便捷不断延展, 产生单纯清晰的观看路线。中心布置法是将重点的展品与精品采用四周观看的中心陈列方法进行布置。散点布置法多采用重复、渐变、对比等方法形成大小相间、互相穿插的平面空间。网络布置法是国际通用规格的标准摊位方式有秩序的排列组合而成的。混合法是将以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一种为主, 兼有其它。会展的场地、通道和其他的活动场地, 即会展的可容空间决定了空间的负荷能力以及观众的流通量。可容空间中的陈列密度与陈列高度又决定了导向设置的密度与高度。
三、会展导向设计的流线
会展空间一般可以分为开放式、围合式、过道式、错层式以及双层式。不同的空间构成, 必然导致观众流动方式的变化。设计良好的动线可以使观众轻松认路, 科学有效的安排时间观展。会展导向就要结合动线设计, 明确路径顺序性、便捷性以及灵活性。
人们观展线路, 有时直线流动, 空间入口与出口在不同的两侧, 观众从入口进入参观, 总会选择从另一个出口离开。这类导向设计, 只需要把握系统的连贯, 造成序列感。空间序列的精髓在于不断埋下伏笔, 通过设计中的紧凑感, 方便导向系统从一个单体到另一个单体的记忆转换。一些三面围合的空间, 出入口在同一侧, 观众进入展区经环线流动, 寻找出口离开。这种线路布局比较复杂, 容易观展时重复经过或者产生观众对流。有时更复杂的S形线路, 也容易对展览有所遗漏。
展览空间是四维空间, 囊括了时间概念。导向应具有主动性, 自觉引导观众的行为, 而不让观众花时间去找路、找导向, 最终无心观看展览, 或是在空间中迷失方向, 筋疲力尽。依据国外先进经验, 产生了导向地图设计, 它与平时的地理区域图不同, 而是更多表现空间结构与层次, 简而言之, 就是上文提及的空间五大要素, 将展览区与路径用线形和平面形概括出来, 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位置、方向、目标点、空间信息等。有些会展还会涉及到外部空间导向, 需要明显的地标与道路信息。对于会展这种周期较短的展示形式, 有时来不及制作相关导向地图, 可以制作固定式或临时性的简图, 少而精的信息量, 能提高阅读率。
四、会展导向设计的空间化新探索
会展导向可分为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两类。按照功能划分, 使用最多的是区域导向、方向导向以及名称导向。区域导向传达特定区域整体空间信息的标识, 通过地图、图表等方式概念性表现空间结构, 帮助使用者对空间有所把握, 从而形成各自的行动路线。[5]由于能够提供大量信息, 需要使用者长时间观看。方向导向通常是以地点和箭头指向的形式来表现前往各主要区域的方向信息, 由于是瞬间提供信息的方式, 要求内容精简、辨识度高。名称导向是对目的地进行标注, 标明道路和信息。
依传统模式, 区域导向一般是大展板, 名称导向是小铭牌, 而方向导向外部空间设计成碑状, 内部空间设计成吊牌或多向牌。导向信息基本存在于单一平面或者正反两个平面上。会展导向设计的空间化探索, 尝试一种增加引导空间的方式:将外部空间的碑状导向增加侧面厚度, 然后复制其形, 生成与之垂直角的立体, 像一个站立的角铁形。同理, 在室内的一些方向导向, 也可以制作转角式效果。虽然是两个体的结合, 却比方柱造型节省空间, 从不同的方向看上去还是一个体的效果, 更主要的是它围合出一个两体、四向、六面的导向信息空间, 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信息的传达。[6]
会展主场地是一个围合的六面体, 现实中忽略了对顶面和地面的有效利用。会展空间往往高度较高, 有比较开阔的顶部区域, 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未被关注的空间, 将最有用的导向信息有限升级到这个空间当中。
五、结语
在会展业高度发展的今天, 导向应该形成系统连贯性, 在会展空间中顺应场馆布置、配合流动的人群, 有效引导参观者观看展览。设计行业应该关注会展导向的“空间”概念, 为提高会展
论服装材料肌理创意方式的独特性
苏静 (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服装艺术由服装款式、服装色彩、服装材料三个要素所构成。其中, 服装材料是体现服装设计思想的媒介和物化语言, 而材料肌理则是其中的灵魂和生命。服装设计师对材料肌理进行提升与组合, 以赋予材料肌理新的外观和明确的内涵, 并通过独特的材料肌理构成服装形式来引发欣赏者的思考, 体现设计的灵感与制作意图, 在与众不同的艺术样式与视觉效应中追求设计的生动性和鲜明性。本文通过服装材料肌理的叠加和混搭, 简化和概括, 编排和组合, 分解和剥离等独特的创意方式, 探讨肌理创意就是服装形式的创新, 并阐述了关注服装材料肌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服装艺术;材料肌理;独特性;创意
服装的穿着态度是一种外显的自我, 是关于设计师情感和着装者情绪的一种表现。服装艺术由服装款式、服装色彩、服装材料三个要素所构成。其中, 服装材料是体现服装设计思想的媒介和物化语言, 而材料肌理则是其中的灵魂和生命。服装设计师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使材料肌理具有了新的创意, 并使服装艺术通过材料肌理以一种独特的手法表现出来。在一个服装设计作品里, 最使我们感到振奋的, 是不用任何的介绍和说明就能使我们无缘无故激动起来的力量, 而这种力量就取决于视觉与肌理的关系, 用视觉形式来解决对服装形式的理解, 这就是肌理创意的独特性。
一、材料肌理的叠加和混搭
“通过多样的性质与形态或者一样的性质多样的形态来丰富材料肌理, 在不同属性的材料中, 引起人们对肌理的触觉想象”, 1传达服装的设计风格, 丰富服装的艺术感染力, 这就是材料肌理的叠加和混搭。
以教堂玻璃画为灵感创造的独特肌理, 可以采用大量多彩的不同规则的玻璃碎片来产生强而有力的影响, 体现叠加和混搭的手法, 形成如教堂玻璃画一样的情调。这种情调依恋于最理想的宗教教义, 那种本身不豪华而无意义的装饰品, 因为它的绝对感染力而成了一种最纯粹的象征, 代表了那些对心灵具有同样威力的天堂境界。正是叠加和混搭的自由运用, 使得普通的材料, 使得模糊的、支离破碎的、模棱两可的东西具有独特的肌理情绪, 这种效果越多越强烈, 作品就能产生刺激, 就能提供给欣赏者幻想和虚构的机会。
二、材料肌理的简化和概括
将整体中没有明确倾向的表现内容去掉, 只保留核心部分, 将材料肌理要传达的中心思想表现的更加直白, 这就是材料肌理的简化和概括。服装材料肌理中常用的抽出、洗磨、归纳等手法就是简化和概括的处理技法。这种简化和概括不是指单纯的“简单”, 为了使看上去简单和朴实的材料肌理包含复杂的内涵, 才是我们对肌理简化和概括的真正意义。
麻纤维按照次序的被抽出其经线, 使肌理出现虚实关系, 形成了一种节奏感, 而正是这种节奏感, 使得布面塑造了一种朴实自然的效果。所以简化和概括并不是指一个形式中只包含了简单的几个材料, 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简化和概括是设计师将作品中能够使我们激动起来的力量提炼出来, 并使之与其他能引起同样感情的经验结合起来, 从而使作品在欣赏的展览与服务水平进行研究与普及。
者心中创造共鸣, 那么这样的材料肌理才是对整个作品形式有意义的。
三、材料肌理的编排和组合
服装设计中通过材料肌理的编排和组合, 将相同成分相加的方法, 使服装设计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在服装材料肌理的处理中, 拼接、连续等手法就是这样的一种有意识的组合和编排, 当欣赏者的眼睛陆续浏览这些连续的对象的时候, 总是因为它而提高或者加强了我们的情感, 如果我们的知觉要达到强烈快感的最高度, 我们就需要这种刺激。
将拉夫领2上的8字环绕图案进行编排和组合。拉夫领是16世纪典型的服装配件, 它独立于衣服之外, 是一种白色褶饰花边的领饰, 最有特色的就是这样一圈像雨伞一样支撑在脖子上8字形图案, 我们可以将这个8字形的环绕经过上下左右的反复连接形成独特的材料肌理, 构成蜂巢似的形态, 使肌理形式具有雕塑感, 而用这种欧洲贵族喜爱的装饰作肌理, 表达出的服装形式具有同样的富贵和华丽。经过编排和组合的材料肌理之所以感动人, 那是因为他们能触及欣赏者的感受, 并连续的与观赏者的大脑和心灵相沟通, 形成了审美的心理效应。
四、材料肌理的分解和剥离
在服装设计中, 连减相同性质的肌理部分, 化具体为抽象, 化丰富为单纯, 使肌理的特性更加具体化, 强调材料肌理的灵魂, 这就是材料肌理的分解和剥离。
如果服装材料肌理由立体和平面的几何线条和形态组成, 稳重而有规律;色彩锁定在黑白灰三色, 深沉、黑暗、神秘而反叛, 从这种材料肌理沉闷的呻吟中我们能体会到类似于重金属摇滚3的意味, 一种无旋律的重量感, 在主唱低鸣深沉的狂吼咆哮、电吉它快速反复的密集节奏中展现。这种服装材料肌理是对音乐本身的分解和剥离, 听见明显的节奏, 再用节奏宣泄感情, 并由各种节奏分解和剥离出来的效果, 能给欣赏者同样的心理激荡。
总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穿着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服装设计师对材料肌理的认识也具有更先进的思想和理念, 用独特的创作方式赋予材料肌理生命的意味。通过材料肌理的组织排列来实现服装形式带给欣赏者的心理暗喻, 在欣赏者的眼睛追随着肌理从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过程中, 使服装形式的这种暗喻情绪深入人心。服装设计师就是这样对材料进行提升与精炼的组合, 赋予材料以新的外观和明确的内涵, 并通过独特的材料肌理构成服装样式来引起欣赏者的思考, 追求服装设计的生动性, 体现设计师的创作意图。
注释:
1. 参见潘健华:《演艺服装材料设计学新论》.《戏剧艺术》, 2010年第一期.
2. 拉夫领 (Ruff) .
从16世纪一直流行到17世纪, 是文艺复兴时期特色鲜明的服饰部件, 这种领子成环状套在脖子上, 其波浪形褶皱呈8字形.用优质的细亚麻或细棉布精制而成.是贵族男女不可缺少的装饰物.
3. 重金属摇滚就是用稍微超常的力度来演奏摇滚乐。
吉他和贝司作为这种音乐的主要元素。通过歌手的演唱使听众体验到死亡、性、毒品、酒精和其他新生事物冲击的情绪和感觉.
参考文献
[1]朱瑞波等.现代会展空间导向设计的系统性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
[2][5]向帆.导向标识系统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9.
[3][4]张莉莉.城市导向设计[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包装设计的环保意识 篇10
关键词:包装,环保意识,绿色设计,适度包装
包装设计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运用巧妙的工艺手段,为包装商品进行容器结构造型和美化装饰设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包装材料大量使用,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将包装更好地应用于商品外包装,是设计人员面临的严峻考验。
一、商品包装设计的环保意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
从古至今,设计科学与艺术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科学设计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展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对世界进行改变,使其能更好地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人类发展的基础是创造,生活的本质是创造,而设计正是由人类的创造思维而演变出来的。科学与艺术息息相关,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艺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科学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于是环保科学就运用到了包装设计上。古时环保理念就已经运用到了包装上,如原始人用兽皮来包裹肉,而古人也经常用竹、木、泥土、植物的茎和叶以及动物的皮与壳等自然材料对物品进行包装,从这些可以看出古代人就有很强的环保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更需要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在初步设计时选择的材料要无毒性、无污染、可回收、可降解。包装要从功能、耗材及印刷工艺上使包装产品实现最大限度的减量化,避免包装结构、层次、体积复杂叠加,出现过度包装、浮夸包装现象,用无用的装置误导消费者。
如衣服的面料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房屋装修材料是否含有有毒化学物质,食物的包装袋、塑料袋、塑料包装盒如果不进行回收利用,随意的丢弃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包装的设计者如果不具备足够的环保意识,那么这样的包装就会对大自然造成极大的破坏。所以,现代的包装设计必须要将环保的理念融合进来。
二、包装呼唤环保意识
包装的设计发展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高消费时代”的到来直接刺激了包装设计的快速发展,现代商品的包装不只是为了衬托商品,而且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一个标志。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促使商品飞速的更新,这才能满足消费者更高的要求。包装设计的进步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目前的包装具有多种类别、多种功能、多种形式,在设计的研究上更加日益深入,而且涉及到了较多的领域,从这个方面体现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迅速。现代的消费品、最新的材料、精美的工艺都促进了包装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但也为我们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例如市面上有大量的食品包装盒,它们所使用的材料几乎都无法降解,随手丢弃后造成了白色污染,国家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清除这些垃圾,收集起来的白色垃圾有数十吨,它们严重影响到了生态环境,给人类生活造成了极大危害。
在国外,将包装设计和环保理念相结合已经不是新鲜事情,很早就了解到设计艺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最早提出绿色设计理念的国家是德国,他们很早就将环保意识与包装设计进行完美的结合。从其他国家的包装设计来看,更能突显出环保意识,如纸板床,它是由双波型的纸板所做,这种纸板床的宽窄可以进行调整。而这种材料主要由回收的废料合成的,并且可以再次进行回收利用,这样的材料才能突出“绿色设计”的主题。包装的设计理念不仅要跟随时尚潮流,还要切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要对包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多从环保方面进行思考设计,这样才能既符合中国的发展,又能紧跟时代步伐。
三、环保意识的现代意义
现代的包装设计需要对人的心理进行足够的分析,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这是目前最基本的设计方向。设计一旦离开了“人”就显得毫无意义,所以“人”才是衡量物品的标准。美国一位著名的设计师曾经说过:“我们所设计的一切东西都为了两个问题,一是什么东西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共栖共生的根本; 第二个是人类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共栖共生的关系?”随后,设计理念的发展越来越人性化,因此在这些设计思想的革新下,全球都掀起了“绿色设计”的浪潮。例如欧洲一些国家的组合设计、循环设计等,这些设计都体现了环保意识。还有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包装设计已不再是一个人的工作,需要政府人员、银行人员、环保部门的共同参与,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政策来防止包装对人们的伤害,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国家学习。我国的发展速度虽然迅速,但是只顾发展不顾环境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已有大面积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各种各样的产品废弃包装物也为大自然埋下了隐患。向西方的发达国家学习,总结并借鉴他们的经验,避免他们走过的弯路。在美国和德国有很多公司都对废弃包装进行回收利用,他们把这种方式作为设计包装的主要发展思路,尤其在德国,成立了专门的保护环境党,建议发放贷款的银行对包装设计企业进行监管,如果包装会造成环境污染,就拒绝发放贷款。由此可见,具有环保意识的包装设计才是现代的主题。
四、环保包装设计物质基础 - 包装材料设计者
包装的设计人员只有具备足够的环保意识才能制作出完美的外包装。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到资源的消耗,这样不仅可以设计出体积小而精美的包装,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而且间接地降低了商品价格,增加了销量,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可谓是一举两得。目前有很多公司都将商品的包装盒缩小,从而减少包装的材料消耗,如有的啤酒企业运用了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对啤酒进行盛装,而这种方法正在逐渐的推广。目前的很多包装都采用聚乙烯作为主要原料,这种物质具有轻微的毒性,而且在一般的情况下降解时间需要70—80年,厂家可以采用纸制品等易降解的材料对产品进行包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许多新型材料逐渐被研发出来,给了包装设计师更多的选择,研究包装材料的再生和循环使用,开发各种材料的再生方式,使包装材料回收。现代的绿色产业逐渐增多,绿色出行、绿色食品、绿色包装等概念已经走进了百姓生活中,使得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所以,包装设计工作者要随时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思维,不能无节制地索取大自然的资源,过度破坏环境,否则人类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使包装设计不仅能够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这才是设计者的最终目标。
五、结束语
提高建筑建设安全意识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意识;影响因素
1.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特点
(1)具有能动性。众所周知,意识能够主观的反应物质世界与外在的关系,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如此,意识还能够通过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从自身实际需求的情况出发,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想法,进而控制自己的身体活动,以达到完成安全的目标,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完成。[1]
(2)具有波动性。通常情况下,某一个施工企业发生连续事故的概率相对较少,一般事故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一个企业如果发生了事故,那么这个企业在短期内就会对生产安全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而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但随着安全事故间隔时间的不断拉长,工作人员在生产活动中会逐步忘记上次事故给广大施工人员带来的危害,从而导致安全意识逐步淡薄,安全事故的增加几率也会越来越大。[2]
(3)具有可塑性。施工单位通过定期或不定亲的宣传培训,可以不断提高广大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众所周知,人类的安全意识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他是后天养成的,且其安全意识水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安全意识的产生,必须在先天条件基础上才可以,它是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来逐步培养和发展的。
2.影响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因素
(1)法律法规
建筑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建筑安全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3]其中就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具有强有力的约束,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避免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除了法律法规之外,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也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产生影响。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确保建筑企业顺利地开展生产活动。安全规章制度一旦确立,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有效确保了人与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不仅如此,各项保障制度也是安全意识在实际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一套科学完整的安全规章制度,既能够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能够得到广大施工人员的认可,进而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水平。
(2)安全管理
首先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在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当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并聘用具有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对机构负责。众所周知,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技术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安全岗位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激情和责任心,并能够将以往的安全管理经验与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
企业法人在对安全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并督促安全管理机构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遇到重大安全事故时,安全管理机构的领导人员以及施工单位的领导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并在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调动大量的人力来做好事故调查工作,从事故的发生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安全管理工作机构的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生产进行检查,在施工场地如果遇到了不安全因素,应当及时的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除此之外,相关技术人员还应当积极参与并配合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活动,并提出意见。
其次,实现安全检查。给建筑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安全检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安全施工规章制度的检查等等。通过安全检查,我们可以深入的了解满足企业的工程特点以及施工方法,除此之外,还能够对建筑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施工人员个人的防护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可以说安全检查是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最后,加强安全投入。第一点,要加强施工安全方面人员的投入。根据上文所述,我们知道,要想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施工安全水平,就必须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结构。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保障安全管理人员的有效配置,真正的做到一人一岗,将责任落实到实处。第二点,资金方面的投入。资金方面的投入是实现安全教育培训的基础和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各企业才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教育,并设置相应的奖励基金,提高广大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的意识。第三点,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笔者认为,建筑企业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对建筑行业标准配置的规定来购买相应的安全设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奠定基础,你方便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除此之外,加强施工安全投入也有利于降低安全风险。企业可以购买相应的安全保险,通过购买保险的这种形式转移风险。[4]
(3)安全防护
首先加强现场防护。之所以对施工现场进行防护,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施工现场的防护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实,可以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相应的防护保障,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为生产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其次,事故的应急处理。如果建筑企业发生了火灾或者是洪灾以及爆炸等重大事故或险情,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事故进行预处理。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制定详细的、完善的应急预案,并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相应的应急设备,在突发紧急事故时根据应急预案,采用应急设备进行解决。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还应当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从而查找出应急预案的不足之处,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最后,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施工企业可以在施工地设置安全警示栏,将各种与安全施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张贴在警示栏中,以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还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他们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5]
结语
总而言之,每个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必须接受施工安全的培训与教育,然后不断形成相应的行为规范,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上升到通过意识的能动性来指导施工,最终实现对施工安全的有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费伟良.中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状况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2]方玮玮.南方公司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南华大学,2015.
[3]王彬斌.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A].中国智慧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2016首届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应用高峰论坛论文集[C].中国智慧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2016:1.
[4]齐丽婷.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入方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中国设计的主体意识与文化自觉 篇12
我们先说第一个层次。在学科的分类上,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学习前苏联的经验,以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科设置为代表,将美术分为“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两大类,除建筑设计和部分服装设计在工科院校以外,绝大部分设计类学科设置在美术学院的工艺系或装潢系。在美术领域,“纯艺术”轻视“工艺美术”的现象长期存在。当时对这种专业歧视的感受,陈绍华至今还耿耿于怀他说,1984年参加第六届美展,就是要为工艺美术争口气,因为他感到工艺系的人在美院被人看不起,“……经常在饭堂里碰到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人在侃创作,侃第六届美展,他们就会有意回避工艺系的人……那时确实是被排斥。他们觉得你们是工匠,他们才是艺术家。”所以他一定要送作品参展、要获奖,“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以此为工艺美术正名。(参见“陈绍华访谈”,载《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文献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那一年,陈绍华向第六届美展送了三幅宣传画,其中《绿,来自你的手》(图1)获金奖,他也如愿以偿地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领域都在解放思想,文化艺术也处在观念变革时代,无论是纯艺术还是工艺美术,都经历了对西方艺术狼吞虎咽、生吞活剥的过程,对包豪斯及之后的设计,也是以学习现代艺术的方式被介绍到国内,工艺系的师生大多希望以艺术家的身份参与到变革中来。陈绍华应邀为当时的《美术思潮》设计封面,另外一个工艺系的毕业生杨志麟正积极参与中国的现代艺术活动,他为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设计了一张著名的海报《不许掉头!》(图2)——对一个交通标志的直接挪用。很多人已记不清展览中的作品,但被铺满中国美术馆外墙的这张海报,已成为这个展览最重要的视觉记忆
设计师对自己身份的自觉更重要的源于市场经济的刺激,在市场中,设计可以挣钱,给他们带来财富。同时,他们也感到设计难以做到个性化的自由表达,与纯艺术相比,设计是“带着镣铐跳舞”。设计作为一种社会学的工具,必须关注当下、关注市场、关注客户的需求;设计无法脱离社会环境,躲进自我的象牙之塔。在市场的蹉跎中,设计师们开始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他们有意与艺术家保持距离,对参加像“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这样的活动并不热衷,宁愿将热情投入到国内外更专业的设计展览当中。在参加境外展览,与国外设计师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对“设计师”身份的自信。陈绍华、王序、王粤飞等较早的一批优秀设计师成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简称AGI),这激励了设计师对自我价值的认同,目前已有20多位华人设计师加入了AGI。身份的变化促进了设计学科语言的专业与精致化,他们迅速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性质是“视觉传达”,他们对新形式、新材料、新工艺保持着高度敏感性,在图形、符号、字体与色彩创造中显示其优秀的洞察力与个性化的美学修养。但是,在商业利益的裹挟下,设计师们对专业性的坚持往往感到沮丧,很多人感受到另一种歧视。真正为设计赢得荣誉和社会尊重的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北京奥运会,二是北京的世界设计大会。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全过程,可以视作全民接受设计熏陶的运动,每一次形象设计项目的发布,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争相报道,设计的价值从未受到社会如此重视。设计师从参与国家重大项目中体会到荣誉感和归属感。2009年,Icograda(国际平面设计社团协会联盟)年会在北京举行,号称世界设计大会,由文化部、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这次大会触动了政府从战略上正视设计的重要性,意识到设计处于科技成果、文化成果进行社会转换的中间环节,在社会转型发展中作用重大,仅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引领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将它从艺术中独立出来。这可能也是“中国设计大展”的办展初衷。
现在,在专业上对设计的歧视心态已经不复存在,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将设计与艺术之间的阻隔打通,毕竟艺术与设计同宗同源,在创造性与审美品位上,设计需要更多艺术资源的支持,艺术也需要通过设计思维不断更新观念。今天的设计,更加需要综合型人才,而不是以学科的分类作茧自缚。设计对于年轻的设计师而言,有关专业归属的心理纠结要少得多,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出于个人的兴趣,较少考虑其他因素,他们的职业状态要显得自由得多。
说到东西方文化的纠结,1992年陈绍华为“平面设计在中国”创作了一张主题海报:一条东方的腿与一条西方的腿纠结在一起,筚路蓝缕,艰难前行(图3)。许平教授说这张海报象征了20世纪中国所走过的路,这样的解读并不过分。自从有一个强大的西方站在我们身边,这种纠结就没有离开过我们。“’92平面设计在中国”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华夏远古之伏羲,创太极八卦,推演宇宙万物之规律,诚为无与伦比,世界最卓越之设计创意……当今之炎黄贵胄,地无分域内海外,人无分长少男女,皆本奋发图强之信念,致力于各业进步,期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我设计界同仁,犹然。”这段文字的起草者据说是组委会秘书长贺懋华。我惊叹中国现代设计首次集中亮相时,对传统文化资源有这样深刻的洞察力。当时国内的现代艺术已经降温,文艺界的价值观再度摇摆不定,这批设计界的精英却坚定地选择了将现代设计与民族文化资源相结合,寻求建立“中国设计”的价值观。因为有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设计师们自觉不自觉地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不断比较、摇摆。王粤飞的八卦图形、王敏的海报《中国艺术家在美国》(图4)都表现出很深的东方情结。还有一位重要的设计师——香港的靳埭强,他把传统的水墨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创造出一种东方韵味的平面风格。(图5)
对本民族文化宗教式的皈依感,折射出设计师纠结的、不自信的文化心理。甘阳在回顾80年代中国的文化思潮时说:“巨大的文化财产变成了巨大的文化包袱(保住家业),巨大的文化优越感变成了巨大的文化负罪感(愧对祖宗),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巨大的心理障碍,尤其是素有士大夫气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自我启蒙道路上的一块巨大暗礁。”他认为:“张之洞当年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著名的理论怪物,实际上远远不是中国近代史某一段独有的思潮,而是中国现代化整个历程中不断会遭遇到的一大障碍,更是中国知识分子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很难完全摆脱的一个鬼影。”(参见甘阳《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几个问题》,载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我们不敢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设计师是否触碰到甘阳所谓的心里暗礁。但对西方欲拒还迎的心态,可以从韩绪的海报《城市发现·木马计》中领略到。(图6)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自信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关,虽不能说绝无例外,但在经济、军事上落后的国家,是很难有文化话语权的。因此,从逻辑上说,我们需要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迎头赶上去,这一阶段持续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一个转折点。我们实现了对国际奥组委的承诺,办一届最好的奥运会。其中,奥运形象的系统设计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对中国来说,奥运会承载着一个大国崛起的梦想,也承载着十三亿人的情感,所以,奥运设计的理念“必须是具有浓郁中国气质、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同时又是具有时代感的、当下的设计”。(参见王敏《已褪色的景观,难以忘却的经历——北京2008年奥运会设计的挑战与理念》,载《玉与礼——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设计》,王敏、杭海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由于国际奥组委对奥运的形象系统与应用系统的设计有严格规定,这就要求北京的设计“用国际通用的语言述说中国的故事,在讲述中国股市的同时,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实现设计功能的需求”。据王敏回忆,筹备奥运初期,我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具备将这样一个复杂的设计工程做到国际水准的条件,体制的限制、对设计认识的缺乏、对设计师的不尊重等等,都成了制约设计的因素;但是,“对中国设计而言,奥运会无疑是一个契机,一个舞台,是一次一次让中国设计呈现一个新面貌的机会”。以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为主要团队的中国设计,艰难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也完成了中国文化的百年救赎。北京奥运形象与景观工程的设计证明了中国设计师有能力合作做好超大系统的综合设计项目,其中的部分设计作品已成为奥运设计的经典。国际奥委会形象景观顾问布拉德·科普兰(Brad Copeland)对体育图标的设计赞不绝口。(图7)这是一个年轻设计师的原创设计,虽然他必须选择中国元素,但将其与识别性和现代感完美结合,也与标志设计“舞动北京”相呼应、相统一,堪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
关于文化身份问题,在深圳有过至少两次相关的讨论。第一次是“’03深圳设计展”研讨会上,香港青年设计师区德诚谈及亚洲设计的东方特色时说,日本的设计家一眼就能看出他的作品出自一个华人设计师之手,虽然他没有刻意表现,但从图形、色彩,甚至字体等因素中不经意的流露中就说明了一切。实际上,文化的选择就如饮食的习惯一样,传统的基因已经深入你的血液中,你和周围的人群一样,最熟悉自己浸润其中的中国文化。第二次讨论是在2007年的一次国际学术论坛上,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平面设计”。刘治治作为青年设计师的代表,说出了他们以及更年轻一代设计师对“国族性”(即“国家意识与民族性”)问题的迷惘与不堪重负。他认为,设计就是一个年轻的、由西方主要理论构成的,然后在东方很蓬勃的、国际化的学科,是一种建立在语言之上的、通过视觉沟通的学科。他觉得中国人的历史包袱太重了,设计师应该关注设计学科中真正先进的理论和方法,至于民族性问题,还是顺其自然。(参见刘治治《“拒斥”与“顺应”——中国语境下的“全球化”与平面设计》,载《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平面设计——中国平面设计国际学术论坛(2007·深圳)文集》,关山月美术馆编,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版)我觉得,“文革”之前出生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历史撕裂感,因为他们经历了至少两个社会价值观完全不同的时代,所以在他们的身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文化的负重与纠结。但是,既然现代西方的“木马”已经拉进了国门,他们还是展现了最大的勇气接受挑战,从而为中国平面设计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建筑设计意识】推荐阅读:
建筑节能意识07-29
城市设计的创新意识07-04
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10-03
美术设计中的创新意识07-21
包装设计的环保意识07-03
室内设计中的生态意识07-26
建筑风水与建筑设计05-16
住宅建筑之建筑设计08-02
建筑设计中建筑抗震10-24
建筑设计指导:建筑基地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