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英语能力

2024-08-21

学术英语能力(精选12篇)

学术英语能力 篇1

I. Introduction

AEW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class is a crucialapproach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logical and creativethinking, especially in completing graduation thesis. Butnowadays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sexisting in AEW class in China. The lack of research capacityprevents English majors from keeping up with the requirementfor high-quality talents in the advancement of the society (Wen38) . As can be indicated,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researchability is necessary in universities. Researched-based teaching inAEW class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del andestablish a “learning-based, teach-led” (Sun 13) . Between theFebruary to September in 2014, the research-based approach wasapplied in the AEW class in 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 Dalian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simpact on the research competence of English majors in Dalian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terms of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ability, researchersabroad have not reached consensuses on its definition. Tikunoff (Richards & Nunan 2000) supposed the academic ability is theability to acquire new skills, assimilate new information andto construct new concepts. For most Chinese researchers, theacademic ability was blended with the research ability.Specifically, it includes the ability to raise questiones, collect andgather information, create academic thesis and design the studyproces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subject and thecognitive affec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English major, WangXuemei (2013) considers the academic ability for Englishmajor students consist of language ability, knowledge ability andresearch ability, among which, the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isdivided into two parts—general research ability and innovativeresearch ability.

Ⅱ.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This research employed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Questionnaires with both closedended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and thesis analysis were adoptedin combination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contributed much to students’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Under the research-based approach, students in the AEW class were encouraged to work on their own and come up with topics that they were interested in, after which the professor gave feedbacks and suggestions to help students with feasible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topics. Consequently, when asked about their opinions on the statement that “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helped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finding and raising questions”, students who agreed occupied 70%. Meanwhile statistics showed that 62% of the students considered research-based study as of great help to broaden their minds, train them to think divergently and stimulate creativity. What’s mor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was trained in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There were altogether 70% of the informants who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impact of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as it improved their ability of analytical thinking so that they could come up with insightful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towards the graduation thesis, it can be found that students who were conducted by 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had more creative selections on the thesis topic. Student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frontier and more inclined to further their research i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s. Besides, seeing from students’ responses, the research-based approach serves as a feasible teaching method to equip students with methodology to search for literature, carry out research, and solve problems in thesis writing. 85% of the students were capable of obtaining useful literature through Internet and in the library.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

academic literature was improved in the project study. 75% of the students approved that they have deepene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literature, academic journals and monographs. In addition, 90% of the students aggreed that 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my ability of collecting data and they were able to collect useful data by collecting corpus, employing questionnaires and carrying out interviews. This can be also reflected in the thesis analysis. The author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cited enhanced much compared to the thesis without guidelines in the AEW class and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was more logical through the AEW class.

Ⅲ. Conclusion

Even though 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is newlyadopted, it displayed its strengths and achievements in improvingEnglish undergraduates’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and preparingthem for future academic research. In a nutshell, 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provides a fresh angle to conduct Englishteaching and cultivate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Englishmajors. Although not widely adopted, it still has some references meanings.

摘要:高级英语写作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英语专业主干课, 但当下在英语专业高级人才培养过程中, 多数中国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引入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研究型教学法。本研究旨在调查学术英语写作课中应用研究型教学方法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影响,研究型学术英语写作课堂,学术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Lebow, D.“Constructivist Value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Five Principles Toward a New Mindset.”Edu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1 (3) :4-16.

[3]Swales, J.M and Feak, C.B.English in Today’s Research World.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0:120-156.

[4]顾佩娅, 张烨, 故海波 (Gu Peiya, Zhang Ye and Gu Haibo)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课研究性教学设计与实践[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 (4) :44-51.

[5]孙忠兵 (Sun Zhongbing) .研究型教学:当代课堂教学新理念[J].基础教育研究, 2001 (3) .

[6]王雪梅 (Wang Xuemei) .对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内涵及其发展过程的再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13 (2) .

[7]文秋芳 (Wen Qiufang) .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J].外语界.2009 (1) :37-43.

学术英语能力 篇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吴汉东

科研评价问题是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并将其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五大任务之一。同时,教育部酝酿多年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也于日前出台。我认为,当前高校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础与应用。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并注重对其社会效用的评价,是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可借鉴这一做法,对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确立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基础性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应当以学术效果评价为主,重点是按照“创新性、前沿性”的标准考察其学术价值,尤其是对应用性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对于应用性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则应当以社会效用评价为主,重点是考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有无贡献及贡献程度。

二是数量与质量。在当前高校所面临的各种检查、评估中,尤其是在学科排名、学位点申报等方面,科研成果的数量都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完全以质量为标准进行科研评价是很难做到的。尽管如此,仍应进一步提升科研精品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以激励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产出具有较高显示度与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在具体措施上,可借鉴国外高校的“代表作制”,对经同行评议认定的标志性学术成果的作者,可在职务聘任、导师资格认定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减轻其科研考核压力,努力为高水平学术人才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

三是形式与内涵。在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中,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影响因子等技术手段被广泛采用。由于科学、权威评价体系的缺位,这些原本属于技术上、形式上的手段逐步偏离了其工具属性,越来越多被作为目的本身来追求,而学术成果的内涵及其理论价值、社会效用反而被忽略。为遏制这种形式与内涵倒置的“技术主义”倾向,必须进一步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方法,对科研成果的内涵与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在具体措施上,对基础类的研究成果,由于其理论价值的显现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可适当延长其评价周期,并扩大同行评议的范围,尤其是要适当增加无利害关系的评价主体数量;对于应用类的研究成果,可借鉴英美等国高校的做法,试行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法律、政策、规划、文件都是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对于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可在其实施一定时期后,组织由同行专家、实务部门专家、利益相关者代表构成的评议组,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

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 胡敏强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当前,主要应从科研评价体系、科研组织与管理体系、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以及成果转化体系等方面,实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质量与创新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首要标准,并且要提升到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否能够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是否能够服务国家重大现实需求以及是否能够产生促进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的战略高度。在制定科研评价体系的思想意识和指导原则上,要破除一味追求“科研GDP”的简单做法,倡导质量结合、分类评价和诚信公正的原则。在基础研究上要注重思想高度和学术原创性,要能够做到思想创新、传承文明和推动学科建设;在应用研究上应能够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做党和各级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还要和高校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和高校的整体学术评价体系建设与学风建设相结合。

二是建立高效的科研组织与管理体系。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推动。第一,紧密结合大学制度改革,建立学部、学院与科研管理部门“三位一体”的科研组织体系。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渐确立,学部、学术委员会等在大学的科研组织、管理与评价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探索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如何创新性地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改革。应积极探索社会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学术特区、开放性研究机构等在未来10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发展规律,在时机成熟时推进综合改革与创新试点。第三,要建立高效务实的校、学部(学院)、科研平台多层次科研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校级科研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与规划协调作用、学部(学院)一级的组织动员与业务指导作用,以及实现具体科研平台的建设落实和成果产出。

三是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各高校要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筹措经费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经费投入上,要避免两种思想倾向。一是避免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需要钱”的思想倾向,充分认识到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在实地调研、科学实验、学术交流、成果产出与转化等方面同样需要较大经费投入的发展规律,二是要避免重复投入和低效投入的倾向,应加强经费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探索经费投入与使用规律,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应把经费投入与推广应用、科研合作、学科交叉和科研人才培养等相结合。

学术英语能力 篇3

【摘要】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应努力实现从通用教学到学术英语教学的转变。本文提出了博士研究生英语学术能力的教学模式,构建集语言基本功、学术体裁能力和论证思辨能力三纬层级的培养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总结层级培养模式在博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讨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学术英语能力 学术体裁能力 论证思辨能力 层级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95-01

我国现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需要逐渐实现从通用英语教学向学术英语教学的转型。本文依据Snow、Uccelli和Scarcella对英语学术能力的界定,结合我校博士研究生实际情况,探索博士研究生英语学术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学术英语能力研究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英语能力在收集、整理文献,阐述观点,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影响着学术能力的发挥。我国多数研究者认为学术英语能力是一种具体的学术语类能力。国外学者Snow、Uccelli和Scarcella对学术英语能力给出了更为具体的诠释。Snow和Uccelli认为学术英语能力包括语言技能、体裁知识、论证思辨策略和专业知识等4个纬度。Scarcella则认为学术英语能力包含语言、认知和社会文化和心理。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随后,北京、上海、宁波等地高校陆续开设了学术英语课程并设定了学术英语教学的目标。我们把学术英语课程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将博士英语课程调整为《高级英语听说课程》、《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及《国际会议交流英语》。

二、三纬层级学术英语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

借鉴Snow、Uccelli及Scarcella对学术英语能力的解释,我们在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建构了三纬层级学术英语能力培养模式。它包括语言基本功、学术体裁能力及英语思辨能力。

(一)语言基本功层级

语言基本功层级的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英语知识和提高英语技能,包括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涵盖词汇、语法和语篇知识以及听、说、读、写4项基本技能。在听说课程教学中,选用真实生动的语言材料,将语言的学习融入主题内容的学习之中,使学生沉浸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讲解听力技巧,组织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及口头报告的形式推进听说能力的发展。此外,在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中,我们以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论文写作准备,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的写作规范,素材收集整理,文章撰写和修改等内容为主线,使学生了解科技写作的基本知识,掌握论文写作技巧。

(二)学术体裁能力层级

学术体裁能力层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从知识、意识和技能三个方面界定。在学术体裁知识传授方面,我们引导学生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掌握不同体裁所传递的交际目的、使用者的心理依据和与之对应的社会语境背景,使他们对学术体裁的理解不再是只停留在语言层面。在学术体裁意识和学术体裁技能培养方面,我们选用SCI、EI等权威机构收录的论文,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分析学术语篇体裁特征,评价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语步,通过语步分析分项指导学生写作,教学步骤为:确定主题→陈述研究目标→评估写作素材来源→分析体裁→设计文章→草拟初稿→修改初稿→撰写终稿。

(三)思辨能力层级

在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课程中,我们首先给学生介绍国际会议概述,文稿组织,口头表达,提问回答,即席答辩,会议组织,专业交谈和会议主持等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国际会议交流用语的语言特点,掌握口头报告的基本知识;其次,通过模拟练习,培养学生现场演讲、即席答辩能力;然后在模拟会场情境中,学生通过分析口头报告传递的信息,依据自己的知识范畴、研究领域及关注点,用英语提出与报告中涉及的专业领域、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果运用等方面的问题,锻炼思辨能力。

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三纬学术英语层级培养模式提高了他们的学术口语、学术写作能力。但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背景不同、课程学时有限以及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有限等客观因素,很难确保所有的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建构多模态的学术英语能力层级模式相关的自主学习资源,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术英语能力。

本文针对现阶段国内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的问题,借鉴国外学者学术英语能力的界定,从语言基本功练习、学术体裁能力培养到英语思辨能力训练等三个纬度构建了博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层级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使学生能够恰当使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用英语清晰、准确地陈述研究内容;它还可以为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韩金龙.学术论文中的作者身份构建与自我宣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束定芳.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发[J].外语界,2009(6).

[3]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战盈(1976-),女,山东莱州人,副教授,硕士,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理学院外语教研室教员,主要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及语言教学。

马志媛(1977-),女,陕西绥德人,副教授,硕士,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理学院外语教研室教员,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语言教学。

学术英语能力 篇4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英语能力,学术能力,项目式教学模式

1 概述

研究生英语作为研究生教育阶段中的一门核心课程, 有着课时量大、持续时间长、参与面广、影响范围大的特点, 所以研究生英语教学也日益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 长期以来, 研究生英语依然只是停留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简单意义上的延伸, 基本也采取了大班授课, 教师集中讲授, 以精读和听力为主的课型设置, 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研究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研究生英语学习阶段的英语能力和学术能力进行了概念界定, 提出项目式教学实践模式对有效整合研究生英语的英语能力和学术能力有主要意义。

2 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本科教学的规模扩张促使了研究生招生的日益扩大, 研究生教学改革也随之开展。这些教学改革既有研究生教学理论的剖析, 也有教学实践方面的探究。既有思辨性和讨论性研究, 也有实证性的实践研究。改革遍及各个层次、各个规模的高校 (米保富, 袁平华, 2010) 。这些研究和实践无疑对研究生英语教育都起了很好的经验积累和示范启示作用。但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这些问题包括如下。

(1) 陈旧的指导性大纲

目前, 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英语教学的唯一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文件是20 世纪90 年代初颁布施行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 (第一外语) 教学大纲》。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 该教学大纲所涉及的要求已经明显跟不上社会需求。另外, 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几轮的改革推动, 指导性大纲也经过了几番修订。大学英语教学也已开始重视需求导向, 倾向应用化趋势发展, 语言的工具性日益被强化。其教学要求也日益向分类化、层次化、纵深化发展, 从而出现了本科生英语比研究生英语对听说能力要求更高的尴尬局面。

(2) 课程设置不完善

目前, 多数高校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本科英语教学模式的延续, 大多以“精读”和“听力”为主, 而对于研究生的英语输出性技能“写”和“说”的训练依然不足, 无法满足处于高级阶段有更高需求的研究生。虽然有些高校开设以训练听力和读写能力为主的综合英语必修课课程和其他以英美文学作品鉴赏、英美文化等文化拓展类课程以及科技论文写作、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等学术类课程, 但就其本质而言, 并没有突出学术性和实用性。另外, 即便开设了旨在提高研究生学术交流能力的科技论文写作、国际会议交流等课程, 但该类课程所占比重较低, 不能最大限度提高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效率 (耿延宏, 2013) 。况且, 无论是必修的精读和听力教学, 大都以教材为主。而英美文学鉴赏等文化课程又都侧重于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 人文性偏重, 学术性不强, 不利于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单一的教学模式

目前, 大多数研究生语教学仍然受到传统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的束缚, 受控于课本, 强调语言基础训练, 忽视语言的交际功用。“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 重语言知识输入, 轻语言技能输出”仍在研究生英语课堂中占主流, 广大学生多年苦学仍然无法正常交际 (蔡静, 胡燕花, 2010) 。另外, 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 有些英语课堂大班上课现象比较普遍, 课堂交流和互动不够, 自主探究式学习机会缺少, 无法满足研究生个性化需求, 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差异较大的学生英语基础

不像大学本科英语学习阶段, 学生基本都是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系统学习之后进入的, 所以地区虽有地区, 但总体不是很大。而研究生英语基础背景差异则较大, 有些应届考上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 尤其是有英语专业本科学科背景的跨专业学生。而工作过一段时间再度回到学习中的学生基础较差。加之研究生除了学习的压力外, 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和工作的压力等。这些差异对研究生英语大班教学也提出了难题, 更提出了挑战。

3 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大学本科教育使大多数刚入学的研究生拥有了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一定的认知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情感掌控能力, 但真正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判断能力、更为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强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更为有序的协调沟通、组织规划能力等, 还要从研究生学习阶段开始。随着中国日益地主动融入世界舞台, 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能够有效地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 这就需要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更加需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专业领域内国际规则并在各领域内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所以,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 随着国际化交流日益加强, 中国日益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 英语更是研究生进行深入的专业研究和更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这个英语学习进一步深入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阶段, 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更应该大有作为。因为研究生英语是我国大部分高校研究生入学后的一门学位核心课程, 课时量大、持续时间长、参与面广、影响范围大, 因此, 研究生英语课堂成为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之一。研究生英语课程在肩负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之责的同时, 有必要、也有可能将研究生英语能力培养和学术研究能力提升有效整合起来, 以英语能力培养为平台, 发展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反之, 以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带动英语基本能力的提升, 达到互补提升, 实现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

(1) 英语能力的界定

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那么英语能力到底是什么能力?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和维度?从语言学的视角来看, “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 ”是乔姆斯基在1965年在其经典巨著《句法理论要略》提出来的。他把语言能力理想化为同质的语言知识或是语法知识, 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层面。此种简化在1971 年受到了社会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海姆斯的批判, 海姆斯在《论交际语言能力》一文中指出, 语言能不仅应该包括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 更包括实际运用中的语言。他认为语言能力有四部分组成:语法知识、心理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和实际存在的知识。这样, 语言能力包括了从语法能力到社会语言能力的一切听和说的能力。可见, 海姆斯关于语言能力的概念意义比乔姆斯基的更广更大。到了80年代, Canale和Swain (1980, 1981) 提出了语言能力的交际能力理论构建模式, 他们认为语言能力由四部分组成, 1) 语法能力, 指语言本身的知识;2) 语篇能力, 指把语法形式和意义融合在一起, 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连贯地表达不同种类语篇的能力;3) 社会语言能力, 指在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中适当理解和表达话语的能力;4) 策略能力, 是一种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达到交际目的的策略 (Brown, 1994) 。

从以上关于语言能力的概念界定演变来看, 不管学者的研究基础背景有何不同, 分类的视角有何差异, 语言能力都离不开内隐的、规则式、约束性的语言知识 (包括字、词、句和篇章层面) 和在实际运用中起作用的语言交际情境知识。从传统意义和微观层面上讲, 英语语言能力可以指有效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

(2) 学术能力的界定

由于对学术的理解各不相同, 学界对学术能力也形成了不同的观点。Di Perna和Elliot (1999) 认为学术能力是学术成就所需要的批判性能力, 如阅读、写作、计算、问题解决、注意、提问、研究等。林崇德 (1999) 把学术能力理解为学术领域的心理能力, 还包括自由探讨、著书立说、发明创造等能力。肖川和胡乐乐 (2006) 则指出学术能力是指专门对某一学问进行系统的哲理或理论研究的能力, 涵盖思辨、实践、感性的敏感力等方面, 具体包括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做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对学术前沿的敏感。孟万金 (2001) 认为文科所需基本科研能力依次为创新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感悟力等。

以上这几种论点在能力内容方面有所不同, 但有一点为共性, 即学术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是独立的、系统的科研能力, 包括应用相关理论、思维方式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和综合设计、组织规划、协调沟通能力以及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3) 英语能力和学术能力的有机整合——项目式教学

前面提出, 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有效地将研究生的英语能力和学术能力培养整合起来, 使英语能力培养中渗透着学术能力的提升, 在学术能力拓展中促进英语能力的提高。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项目式教学模式是有机整合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能力和学术能力的有效方式。

项目式教学 (Project-based) 最初应用在理工科大学的专业课教学及职业学院的职业培训过程中。近年来, 因其和我国现阶段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有极高的吻合度而广受欢迎, 被国内外各大理工科院校看作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为推广。项目式教学促使学习者参与某项能产生有效结果的项目中去, 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有规划有目标的行动、解决问题的途径过程、相应的社会情境。显然, 项目教学模式是一种在专业教学中将诸如学习方法能力、独立完成能力、同学间相互合作能力和责任意识的普适功能教育目标能表现出来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围绕着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 以知识的精讲、精记为主, 而项目式教学以各种项目和子项目为依托, 促使学生在项目的设计和实际实施中实现自主研究、自主学习、自我发现。所以, 项目式教学对学生来说有较强的体验性, 是以项目成果为目标, 通过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学习方式及具有驱动意义的问题, 实现学生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与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 (蒋盛芳, 梁文华, 2010) 。

概而言之, 项目式语言教学则因其蕴含着的丰富的体验性元素, 使得学习者能够通过参与真实交际任务而获得更多接触真实语言的机会, 并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及应用能力 (Meara, K, 2008) ;不仅如此, 学习者还因体验了科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获得了对科学方法的认知及学习, 培养了自身的学习研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学习者在提升英语能力的同时, 还促进了自己学术能力的培养。

4 项目式教学模式实践

为了切实体验项目式教学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有机整合学生英语能力和学术能力的有效性, 笔者在执教的2012 级和2013 级研究生初步小范围试验的基础上, 在2014 级研究生中广泛开始融英语能力和学术能力为一体的项目式教学实践。项目可以是个体项目、团体和合作项目。首先从选题开始, 由项目个人或集体选取本团队感兴趣的话题, 可以和研究生个人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 比如, 文艺学方向的研究生经过认真思考和前期的资料查阅, 选取了中外婚礼服饰的演变和社会学意义这一课题。而生物学方向的研究生则选择了克隆技术的医学意义和道德意义。也有一些学生则选择与现实很贴近的话题, 比如3D打印技术的社会意义、动物保护问题等。选题确定后, 由项目成员开始进一步的资料搜集和筛选, 并进行大量的有意义信息的提取和语言材料的加工处理, 进而形成本项目的固化成果 (在课堂上以多媒体演示方式向全体师生进行成果汇报, 陈述自己团队所研究的项目意义、研究过程和方法、结果和发现以及自己的观点。成果汇报的工作语言要求都是英语。在汇报的过程中, 要求所有的学生认真听取, 并在汇报结束后向汇报组提问。最后, 由教师做出总结和点评。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项目成员从组队到项目选题 (输入) 、选材 (精化输入) , 再到项目制作 (材料加工) 、成果展示 (输出) 和项目解惑 (精化输出) 的全过程都需要项目组成员课后一系列任务的分工协作、素材的精心筛选、内容的有效组织和语言的精细锤炼;教师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任务主要是组织、引导、语言难点释疑和点评等。

为了使项目式教学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笔者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 总结除了以下关键几个阶段:

(1) 项目式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首先对项目式教学做以介绍, 并通过课前了解学生英语水平、个人背景等, 把学生编成由3-4人组成的项目小组。

(2) 项目实施阶段。本阶段任务包括明确项目的选题,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在项目选题的选择和确立方面, 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或研究兴趣自主选题, 教师可以规定大致要求, 比如, 选题不能太宽泛, 也不能太具体, 有适当的延展性和开放性;必须有对所搜集的文献的评论做到有述有评。搜集的参考材料可以是英语或汉语, 但成果呈现和陈述时的工作语言必须是英语;研究结果要简明扼要, 有一定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层次性。

(3) 项目成果汇报。学生用PPT演示形式呈现项目研究成果。在此阶段, 各小组分工口头汇报, 使每一位项目成员都能够参与其中, 分享、评价各自的项目成果。这不仅需要项目组成员对研究内容要高度概括, 清晰表达, 也要求汇报人有较为熟练的展示技能。

(4) 项目评价。每学期进行的项目式教学都需要计入学生的档案成绩, 此部分在学生的期末成绩中占20%的比例。评价维度包括:选题的价值, 内容的效度, 语言的组织, PPT制作效果, 团队协作。其中选题的价值主要侧重的是选题是否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开放性和延展性;内容的效度主要侧重内容的适切性, 文献的梳理, 述评是否结合等方面;语言的组织主要考察书面和口头的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准确性、流利度和生动性;PPT制作效果包括幻灯片整体设计效果, 包括页面的条理性、层次性和协调性;团队协作主要考察项目组成员是否都各司其职, 协调高效。

经过为期一年两学期的项目式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 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不同技能的使用穿插于项目运行的各个阶段;学生在项目成果汇报时, 引用了有音频、视频、图形和文字的文献, 而在陈述中都使用英语, 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综合应用了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另外, 学生项目的主题覆盖了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 比如跨国婚姻的利弊问题, 职业倦怠的效应及其应对, 网络语言暴力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污染问题等很有价值的课题。同时, 各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综合应用了信息检索、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手段;并且在陈述过程中, 综合使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 对所收集的材料和研究的结果加以处理和分析时应用了各种形式, 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及音频、视频在内的各种有效手段。在回访的32 名同学中, 90%以上的学生表示赞成项目式教学法;在涉及授课方式比较方面, 超过2/3 的同学认为项目式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相比有很多优势:除了能增强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之外, 该教学法还能提高学习者的研究能力;能增进与同伴间相互交流及沟通的能力;能锻炼查找资料的能力;提供了学生了解其他领域知识的平台。

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 融合了体验性项目活动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范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更锻炼了他们对问题的研判能力及分析能力, 该教学法很好地体现了“把对人的培养贯穿于语言学习及应用过程中”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

5 结语

鉴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基础的差异, 结合新形势下对研究生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研究生英语课堂上采取项目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融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于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探索项目上来, 同时提高研究生的项目选择能力、项目探索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分工协作鞥努力和综合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在整合研究生英语能力和学术能力方面, 项目式英语教学模式能够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Meara K.Graduate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J].New Directions forTeaching and Learning, 2008 (113) :27-42

[2]Di Perna J C, Elliott S N.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the academic competence evaluation scale[J].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1999, 17 (3) :207-225.

[3]蔡静, 胡燕花.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4) .

[4]耿延宏.整合学术能力与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 2013 (4) .

[5]蒋盛芳, 梁文华.基于体验性项目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及其实践范式[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6]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7]米保富, 袁平华.以学科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方向[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0 (4) .

[8]孟万金.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6) .

学术英语1200论文 篇5

刘冬明103001700053思想政治教育

I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Taoism for a long time.I feel that it is so fantastic, abstruse and mysterious.Every time when I read Tao Te Ching, I feel that I am enlightened.Taoism is our local philosophy and it has a longer history than Confucianism.Taoism was set up by Lao Tzu and carried forward by Chuang Tzu.Different to western philosophy,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like Taoism, is not predominantly concerned with finding out the truth about reality, but is more practical as it is the concern about how to live one’s life.I think that as far as we put more effort into learning Taoism, we can get great inspiration in our lives.And I am fascinated into the thought of Lao Tzu and Chuang Tzu.There are two main schools of thought as to the origin of Taoism.One sticks to the point that Taoism is a development of early animism and magical practices.And to support this theory there is the legend of yellow emperor, who was regarded as our earliest ancestor and reputed to have been instructed in magic and mysticism.The other thought maintain that classic Taoism began with Lao Tzu though the doctrine of Tao existed earlier.Taoism was not so prosperous after Lao Tzu and Chuang Tzu and the element of magic was so prominent in later decadent Taoism.But in the teachings of Lao Tzu and Chuang Tzu, the element of magic and mystery was expunged.Nowadays, as classic Taoism is mainly based on Lao Tzu’s Tao Te Ching, the Book of Chuang Tzu and only a few

fragments before them, the Taoism that was developed by Chuang Tzu as a rarefied metaphysical teaching and a protest against magic and popular superstitions is more easier to be accepted by scholars.Similar to Confucianism, Taoism is the philosophy of the art of living and relationships;it deals with the whole of nature and Man’s place in it.But Taoism has a different attitude to life as to Confucianism.Taoists advocate that we should lead a life under the path of Tao and not to painstakingly fight for those plenty of things we want.What we thirstily need is to learn from the nature and let all the things go just like it wants to.Different to Taoists’ attitude that seems negative, Confucianism has a more positive manner to life.Confucianists want to build a moral society with strict manner and indiscriminate love.To achieve this goal, one should first cultivate one’s moral character and then establish a harmonious family, only after which can one rule a country and finally pacify the whole world.It is really easy to identify this difference when we return to history.For most part of Confucius’s life, he travelled round all the countries at his age and hoped that some of the emperors would hire him and accept his idea about how to rule a country.Unfortunately, he failed and determined to devote his life to teaching and pass down his thought.On the contrary, Lao Tzu just lived his commonplace life and didn’t even want to be a bureaucrat or let someone know and understand his thought.What he had passed down is only a five

thousand words book—The Tao Te Ching.As far as Jean Campbell Cooper, a scholar major in philosophy, can see, Taoism is the philosophy of the rhythm of life and simplicity of mind and spirit together with the absence of the calculated activities, as expressed in the doctrine of the wu-wei, and the presence of spontaneity, balance and harmony.The main topic of this idea is to rely on the power that everything have inside and not to try to have a hand in it.The more we do, the more worthless our effort is.In Cooper’s opinion, the basic aim of the Taoism is the attaining of the balance and harmony between the yin and yang, know as the Two Great Powers, the two poles between which all manifestation takes place.In the eyes of Taoists, everything consists of yin and yang.When yin and yang are resolved into one, they created everything.In Taoism, the primordial One becomes Two in creation and the Two becomes Three and so on in an ever-increasing multiplicity in the realm of phenomena and manifestation.The harmony between yin and yang is not easy to gain.It is useless to try to impose this on the world from outside.The only thing we can do is to reform ourselves and achieve total harmlessness, both to self and others.Although one or two may have achieved the balance, they can’t help others, they can offer nothing worthwhile to the world.If they, or we can say the sages, try to help, they will break the equilibrium.The essential part of Taoism is “Tao”.Then, what is “Tao”? Tao

exists by itself and has no shape.Tao is permanent and metaphysical.It is the principle inside.With the influence of Tao, everything is born and goes under the path of it.There is a sentence in Tao Te Ching, human learns from the earth, the earth learns from the heaven, the heaven learns from Tao and Tao learns from the nature.So for the Taoist, virtue lies not in morality but in an inward quality of obedience to the Nature, in simplicity and spontaneity.Sages have no pursuit of anything;they just go under the path or the way.As Lao Tzu had said, the Tao is the most simple.Simplicity is required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ities of life in human nature and in one’s self.But simplicity is rather difficult.We are easy to complicate things and involved in endless thinking, analysis, imagining and project, what is so-called monkey-mind.A large part of the problems of life are self-created by this monkey-mind.Wu-wei or motivelessness can enable us to calm down and cease the futility of contrived action which leads only to separation, hardness, ethics, self-righteousness, and ultimate strife.For Taoism man is not the measure of the university but the mediator between the Two Great Powers, Heaven and Earth, and he should maintain the balance between them, physically, mentally, and spiritually.To achieve this, human should be positioned in the Middle Way, a position which enables man to communicate with both powers and avoid extremes.In Taoism, the primordial One becomes Two in creation and the Two becomes Three and so on in an ever-increasing multiplicity in the realm of phenomena and manifestation.So, the Tao is both the one and the All.It comprises both the unique and the commonplace in the world.It is the changeless source of endless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in nature and the manifest world;it is the passive source of activity.Wit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One and the Many, yin and yang, Tao creates the whole universe.The ideal country in Lao Tzu’s mind is a small country with a small population.And the philosophy of Lao Tzu is the pioneer dialectical thought in china.I think the thought of Taoism is of great use and importance in our present life.Since we have always tried our best to complete with others, the moral degeneration of the world is getting worse day by day.To obtain a better life, we have spared no effort in changing the nature and extorting resources from it.We may be the most prosperous generation than ever before.But what we are doing is to destroy the whole nature, the whole world and the whole earth.If we continue our action to the nature, we may have killed ourselves one day.So what we should do now is to obey the nature and obtain harmony and balance between the nature and the manifest world.Only when we have achieved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can we live a better life.Foot notion

什么是生成学术能力的教学结构 篇6

关键词:原著为主;先难后获;多重引导;师生交流的契机:异质中的丰富性

像“哲学概论”这样的基础课,是哲学系本科生初进校时必修的第一门课,直接造就学生对于哲学的第一印象,并可能影响他们未来学习的方法和治学风格。当然,修这门课的还有修双学位的同学、元培项目的同学等。我以前也在全校的通选课中讲过这门课,此外,留学美国期间,我在两所大学中做过五年的助教,多次做这门课(英文叫“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是哲学系必修课,全校的限制性选修课)的助教,自己也用英文讲过一次(那次以“Knowledge and Reality”为课名)。所以对美国大学中这门课的教法也有所了解,尽管那是多年前的事了。

先解释一下题目中的两个词“学术能力”、“教学结构”的具体含义。

“学术能力”指学生经过教学培养出的自学能力和在未来主动做研究的能力。孔子教学生,要求他们“举一隅”而能“以三隅反”(《论语》7.8),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老师教的不仅是或主要不是一般的知识和干巴巴的原理,或更糟,只是一些印象,而是那种能不断生出新知识来的元知(原知),或“能造出无数把锤子的那第一把锤子”(斯宾诺莎)。

“教学结构”指教学中的各种方法、安排和努力,相互呼应,以似相反而实相成的方式,造就出一个能激发学生的学术能力的动态生成模式。只靠其中的一种方法或几种相互不内在呼应的方法,都达不到这个效果。比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和准确的基础知识依靠某种教学途径训练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又须通过某种教学安排;传授他们某些研究方法要诉诸某些讲解而要引起他们对于所学学科的强烈兴趣,乃至引发出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创新力则属于教学中的另一个维度;等等。只有将这些方面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才能产生最大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造就这个教学结构呢?我尝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加以阐述。

一、突破学生的预期,让他们“知其难”

北大的本科生是全国挑来的,有这么几个特点:智力普遍较高,应付考试有招,对我们哲学的“成见”不少。后一点指的是他们高中学了一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觉得哲学不过是这样的一些概念、规律,而这些事先形成的看法,与我们哲学系乃至国外哲学系(一部分学生未来可能出国留学,或在未来的研究中与国际哲学界打交道)的总体教学内容、使用的术语和研究的问题,都不很接轨。而智力高、会考试,搞不好也有负作用,比如体会不到那种真诚的、“冒泡蒸腾”的学习过程,而限于玩弄小聪明和应付考试,所以,“哲学概论”这门大学的入门课,就必须有一个振聋发聩的作用,打破学生那些习惯性的招数和思维定式,消除成见,给他们一个全新的学术感受。这是指:(1)让他们感受到哲学思想的活生生的魅力,即直接动人、搔到痒处的启发力(在达到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的艰深处时,还能说出些切中要害的东西)。(2)展示出哲学的深邃、丰富,使他们直观到哲学是既探不到实底而又可能让人得到真理的探讨过程。(3)开始明了进行哲学学习和研究的正道之所在,起码知道方向在哪边。

为了达到这种教学效果,我认为这门课不能依靠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也就是教师本人或其他某位学者写的《哲学概论》一类的书,它们实际上表达的是教师或某学者对于“什么是哲学?”“如何研究哲学?”……的看法,往往限于概念的厘定,问题和不同观点的介绍,学生们会比较快地就熟悉它的路数,于是又将自己的学习纳入习惯的轨道了。而且,这种概论与后面三年半的学习(比如学习“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东方哲学”、“伦理学”、“美学”等)没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我采用的办法是,用现象学(这是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特点是不离现象地寻求本质和真理)的一句话讲就是,“朝向事情本身!”在这件事上,“事情本身”就是历史上伟大哲学家们的著作文本,它们是我们学习哲学的两大源头之一。另一个源头是我们对人生与世界根本问题的原发思考,是这门课力争要与之接通的,但它无法直接体现为有形的教学安排。

所以,这门课的必用教材就是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选辑,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我自己选择编辑的《“哲学概论”课教学资料》上下册,另一本是我们教研室以前出版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其中包括西方的传统哲学与当代哲学的原著选辑、古印度哲学的原著选和我们中国古代哲学的原初文献的选辑。所选材料要比课堂上直接讲授的内容多些,以便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宽广的视野和未来学习的依托,也为不同学期中教学内容的改变留下余地。

我在教学中一再对学生们强调要以读原著为主,整个讲课也都基于原著。这种强调“直接理解原著”的倾向还体现在对学生论文的判分标准中。事先就告诉学生,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一切成见放到一边(做一个所谓“现象学的还原”或“预设被悬置”),直接在阅读中与多个伟大的哲学心灵对话,寻找解决终极问题(真正的哲学所处理的那种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我在讲课中,就必须达到这些哲学原著所开启的哲理深度,说明其中问题的难点所在,展示不同传统和方法的思考特征。所以,有时就会出现一些讲授上的不经意的跳跃。

这样,学生们在一开始往往一方面会感到新奇,被原发的哲学问题和历史上相关的卓越探讨(如古希腊哲学的犀利,古代印度哲理的崇高奥渺,古代中国哲学的生动微妙;而且它们都是如此原创、清新,思想的阳光在其中灿烂闪耀)所吸引(毕竟是北大的本科生!不然我也不知会发生什么),另一方面又会感到台阶高、难度大。因为原著的风格极其不同,时代造就的用语和思想方式的差异也很大,学生在它们面前会生出“高山仰止”的敬畏,当然也会叫苦不迭。教这门课开学的头几周,总是面临这样的局面和一大堆问题,而这恰恰是这门课所需要的!王义道教授谈教学经验的讲座中提到,这种让学生“先难而后获”(《论语》6.22)式的教学有长久的效应(比如黄子卿教授的教学效果)。对此我深有感触,并完全赞成。面对这样的学生,就是不能只提供给他们以“人工化”、“城市地图化”了的学习格局,而要用“真货”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孙子·形篇》:“胜兵

若以镒[大容量]称铢[小容量],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指挥士卒作战,这里也可暗指教授学生]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把他们带入真实的野地,甚至是原始森林、横断山脉,其中有断崖、裂谷、激流、野兽和各种危险。不突破学生那些从小学开始逐渐养成的“习惯性的学习自我”,逼他们对一个深奧巨大的而又是精彩迭出的陌生学术世界敞开年轻的心灵,就不会产生出或振荡出纯真、新鲜和充满边缘感的学习经历,开凿出那能够不断涌流的自学源头。我相信,我们的学生特别需要激发,而不是规范指导。

二、提供攀缘的绳索——让学生知难而进

就我所知,中美大学中还极少有这样以读解原著为主的哲学概论课,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怕学生们跟不上,以至败了学习哲学的胃口。的确,如果学生对老师上课时讲的完全不知所云,下课看教材和写论文时又一筹莫展,那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

我采取了几个措施来应对“原著为主的教学法”的困难,使学生们能知难而进,而不是被难度压垮。

(1)一开学就发给学生们详细的《教学大纲》,有7、8页之多,里边除了基本信息、课程简介、课程的组织及评分方式、教材、参考书目(其中包括更多的原著和哲学史方面的优秀论著)之外,主要部分是“教学安排”,将每一次课的内容、阅读材料的出处和思考题一一列出。要求学生课前结合思考题阅读原著,课后再根据听课和笔记来阅读,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全课由六大问题(比如“什么是哲学和哲学家?”“什么是终极实在?一什么是真知识?一什么是美和美的体验?”“什么是最合理的政治形态?”“什么是最好的人生?”等)组成,每个里边又有多个小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相应的原著材料。这就好像为学生提供了在哲学原著的山野中攀缘的绳索和某种路标,学生只要努力,就有劲儿可使,有方向可寻。但它们毕竟不是完全现成的答案,而只是必要的指南。力气小些的同学花够了时间精力,凭它们可以通过急流险滩,力大的则可以通过它们再去阅读更多的原著或优秀论著。这各种情况也都能反映在学生的论文上。

(2)选用的原著有阶梯可循。选用的是已经出版的、有学术信誉的版本,涉及到中国古代原著时,特别选择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选编的带有注释和白话文翻译的本子,以减少学生的阅读困难,印度哲学与西方哲学方面,因为是译本或现代文,反倒容易读些。

(3)提供师生交流的多重渠道。我很理解一名高中生刚入大学、面对这么一门要和他们作难的课时的感受——紧张、新奇而又可能有焦虑、着急。所以必须有师生在课下的有效交流沟通的渠道,让他们有问题或困惑时,一定能找到老师或助教来询问、商量。

我在美国做助教,每周有两次的答疑时间(OfficeHours),教授也是这样,我们这里可能由于办公室条件有限,学校对此无要求。我后来发现,用其他方式也完全可以弥补上,效果还可能超出。一是安排少量的公开答疑,尤其是在发回两篇论文之后和期末考试之前。二是除了在课堂上允许、鼓励提问之外,还在课间、课后回答学生的问题,因为这是极佳的对话时机,

(4)设立网上的课程信箱,还有公布我的电子邮件地址,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它们问我问题,也可以自己在信箱中相互讨论学习这门课的体会。我每学期都会收到不少学生来信的询问,而且每一封有关本课教学内容的问答通信,都放到课程信箱中,所有同学都可以看到。其中有不少问题是有普遍意义的,我感到这种交流的必要和真实效果。有时我们的讨论甚至超出了课的对象化内容,使教学过程出现了一些有益的“毛边”。它们对于我也有益。这些出自“哲学原野”的问题,把我从专业化、技术化的细节中又拉回到“天真”的哲学感受中,促使我从新的角度来考虑它们,有时甚至又得到星空下深思的乐趣。

(5)通过评判学生论文,与他们有更学术化的交流。这一点下面还会谈。

以上这些措施,我希望在保持这门课的原本、真实和难度的前提下,保证它的总体可行性。这些年教下来,从学生最后的成绩和反映(包括学校组织的学生评估)看,这个希望没有落空,尽管肯定还有可改进之处。

三、让成绩考核发挥最大效益——建立学习意识中的学术范式

我在北大读的是七七级本科,后来到美国读了硕士和博士。在那边一直为本科生教学做助教,回来后又为国内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课,并自己带学生。从这些经验中,我感到国内的大学对学生的考核力度(特别是研究生阶段)不如美国的大学强。这有各种原因,这里不能多谈,但我认为,出于对于学生一生的负责任的态度,必须让成绩考核发挥尽量大的效益。

这并不意味着不考虑中国大学的具体情况,一味加大淘汰力度,而是指要充分利用考核制造出的师生强度交流的效应,来提升学生的学术意识,使得前两项的努力落到实处。所以它是我心目中的“教学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北大素来以思想自由、名师璀璨闻名中华,我上北大本科时也对此深有体会,但如果缺了这一环或这一块板子,整个桶里的实际水平就上不去。

这门课对学生有至少三个考核:写两篇论文,并参加期末考试。实际上有四个可能,因为写第一篇论文与做课堂试讲(presentation)可以互换、并行。

每篇论文都事前发给学生详细的要求和说明,让他们明了论文的形式的、选题范围的和谋篇布局的基本要求和要领。对于每一篇论文,我和助教会认真批改(我告诉助教:你在他们论文上批的每一个字,可能都是你这一生所写文字中,被最热心地阅读、揣摩,并最有效果之类的。所以,有时候助教和我为一篇论文写的评语,几乎与论文的篇幅相当了),好的地方不吝赞语,可改进处也一定指出,并相机给一些总体性的写作指导。就是要在这个地方和时机,也就是学生倾注了许多努力、关注和期待的滚烫之处(孔夫子讲的“愤”、“悱”之处,见《论语》7.8)来指导他或她,才最有效。这时你心目中“什么是一篇出色的(或偏失的)学术论文?”“如何写好学术论文?”的观念和经验,才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这时他或她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感受到你的公正,和你对他们的关爱。

而且,每次发还论文时,会在课上作些点评,指出广泛存在的问题,然后宣布在课程信箱中展示几篇比较优秀的、有代表性的论文,现在展示的已经是扫描件了,可以看到评语。这种良性的横向比较(相比于老师的纵向指导),对于建构他们的学术意识也有比较强的效应。

总之,要让学生们尽量鲜明、有对比直感地意识到,什么是一篇会得“优”的论文,什么是好的学术工作,什么是应该遵守的学术规范,这样他们才会在未来的长期学习中以或显或隐的方式追求它、深化它。如果一开始就达不到这种意识,以为好的学术只是(像名师那样)讲得精彩,或能够应对考试,或以为混一

混也能通过,那对他们的耽误就是巨大的,我从自己学习和研究的经历中深知,能写出优秀的学术论文,既是基本功,又是最重要的学术能力之一。对于文科来讲尤其如此。

四、提高课程的内在丰富性、深刻性和边际效应

不管怎么说,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质量和精彩都是很重要的。它是龙头,只有它能抬起来,精光四射,才能带动其他一切进入“飞龙在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周易》)的状态,让学生们感受到哲学或学术的内在意境和价值,要达到它,一方面当然取决于教师的学术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另一方面也与整个课的设计有关,这主要指要让课的内容有质的丰富性,从而产生“和而不同”的边际效应和整体效应。所谓“边际效应”,是指将异质的、不同的东西之间的冲突、差异变成了可资利用的势态和动能。

具体到这门课,我撇开了在哲学概论课中普遍流行的西方中心论的做法,也就是以西方哲学、特别是传统西方哲学为搞哲学的基本模式的做法,强调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哲学传统的各自独特身份,即它们相互的异质性或“他者”性,以及建立在这种深刻差异之上的平等身份之间的对比与对话。出于我的知识背景,正像前面已经提到的,我选择了西方、古印度和古中国这三大哲学传统,以及有关的原始著作,每一大传统中又有不同的传统或流派,比如西方内部又有不同流派,还有传统西方哲学和当代西方哲学的重大区别,通过这些不同的角度,着力阐发它们在六大问题上的最有影响的思路及其相互关系。

我发现,这样一个格局很有利于展示哲学的特点,也就是那样一种既不同于自然科学,又不同于宗教和文学艺术的思想努力,它要去解答终极问题或边缘问题。要真切理解这样一种学术的特性,就要求学习过程中的质的丰富性或某种不连续性、断裂性,也就是意识到不同倾向的哲理传统各有长处,在处理边缘问题时,谁也不能独霸真理,但又总有终极意义上的真理可言,不止是相对主义。

而且,我们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越来越明显地生活在一个异质冲突和对话的文化环境中。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中,既有强大的西方文化、科技、艺术、哲学,又有中国的因素,比如中文、包括少许古汉语,某些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的接触,还通过佛教等渠道而得到了一些印度元素。所以,一个纯西方化的或方法上西方化的哲学概论其实不能充分地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也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历程和学术成就。

所以,一门有后劲的哲学概论课应该能够呼应这样一个全球化过程逼出的形势,也就是异质文化越来越频繁交往乃至冲突的局面,让内涵不同的哲学传统相互争鸣,并尽量在它们的相互激荡中感受到、表现出那种最为原本哲学所珍视的边缘思考能力,也就是在道路还不明确、似有又无、真假难辨之时之处,摸索和开出新路的能力。

从教学中我认识到,这种冰与火的交会,可能引出许多困惑,比如习惯于西方科学乃至哲学思路的同学(尤其是理科同学),会一再跑来抱怨中国、印度古代哲学的含混、飘忽,难于概念化,缺少明确性,怀疑它们怎么能算哲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挑战性的、但又能借机深化学生的哲学意识的问题)。我的应对方式,不是去努力用西方哲学的传统方式将中国的《易经》《老庄》、孔子,乃至印度的奥义书传统与佛教哲理加以范畴化、概念化和逻辑发展化,而是依托原著,尽量展现中国、印度古哲的原初特点,并以能被直观理解的方式向学生表明,为什么它们也是合乎理性的,尽管主要不是范畴化、逻辑化、实证科学化的理性,却有它独到的思想效力。只有通过应对这种真实的思想冲突和挑战,才可能从整体上提高讲课的境界,而学生们,尤其是这些聪明的、将会逐渐成熟的华夏学子,才会感到这门课不白学,里边有真东西,为他们在这么一个复杂多变、文明摩荡的世界中的思想探索提供了一个有长久生命力的起点。

五、结语

以上是我关于“什么是能够生成学生的学术能力的教学结构”的几点体会。它的要点是:以教学内容或材料的原真性、内在丰富性来形成难度、高度,突破学生的习惯思维方式和表面上的可接受程度,把他们“还原”。同时以这高难度中展现的学术魅力,吸引学生。还要以多种手段来帮助他们涉水度难,激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克服困难,入深山探宝藏,得到终身难忘的学习和思想经历。此外,要以多重考核来训练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逼他们去跳龙门,让他们在大学学习的一开头就真切认识到学术工作的优劣之别,将深刻的听课体验和思考体验落实为“有形的”能力形成,并在有些同学那里产生攀登学术高峰的志向与冲动。

总听到这样的议论:中国、美国学生的差异是中国学生训练严格,美国学生摸索和创新的能力强。我希望并相信,这两者以一定的方式是可以结合起来的,本文所讲的“结构”,就是这样一个意向,或朝这方面的一种摸索。

学术英语能力 篇7

一、学术素养与编辑能力孰轻孰重

长期以来, 有观点认为“编辑无学”, 所谓的编辑工作无非是一种师徒相承的经验积累, 主要是对文章进行修修补补, 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 不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此, 编辑只要具备了基本的业务编辑能力就能做好编辑工作了。也有观点认为, 学术期刊有别于一般期刊, 其刊载的稿件探讨的都是学术问题, 因此, 从事学术期刊工作的编辑必须要有学术素养, 有一定的科研水平, 这是学术期刊“安身立命”的根本, 而至于业务编辑能力, 是可以忽略的。还有观点认为, 学术素养与编辑能力对于学术期刊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但学术素养更重要, 因为学术素养必须经过长期的学术训练和学术积累, 而编辑学的可操作性很强, 无非是标准化、规范化、格式化的内容, 可以在短时间内经过培训即可掌握。

显而易见, 上述三种观点实为偏颇之论!对于学术期刊而言, 首先, 它是“期刊”, 是公开出版物, 编辑的业务能力是基础, 必须把好文字关、语言关等;其次, 它是有关“学术”的期刊, 编辑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 能够审查和评判稿件的学术水准;最后, 不能以获取时间长短来区分二者在编辑工作中的地位, 再说, 编辑能力的培养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同样需要多年的训练和积累。因此, 二者之间根本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 可谓难分伯仲, 无论离开了谁, 学术期刊都难以生存, 更罔谈发展了!

二、学术素养是编辑从事学术期刊工作的前提

学术期刊不同于一般期刊, 其特色在于“学术性”。学术期刊刊发的稿件探讨、研究的都是学术问题, 这些问题的研究越有新意、越有水平、越有深度, 那么, 期刊的质量就会越高;反之, 期刊的质量就越低。而决定期刊学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是编辑, 因此, 编辑的学术素养对于期刊的学术性至关重要。所谓的学术素养, 指的是编辑的一种特殊的学术敏感性, 能够从选题、论证方法、结论等方面全面审视稿件, 慧眼识珠, 发现稿件的学术价值。编辑的学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稿件的学术质量。

首先, 可以更加明晰作者的政治立场、观点, 始终把握正确的办刊方向。有观点认为, 学术问题与政治无涉。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学术问题都或直接或间接地与政治联系在一起,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政党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 因而, 学术问题的探讨必须在一定的政治话语体系下展开讨论, 社会科学的学术问题尤其如此。良好的学术素养有助于编辑明辨稿件的政治立场、政治倾向以及政治观点, 有助于正确处理稿件中存在的政治问题。例如, 凡是站在党、国家和人民的对立面的观点、主张, 无论论述多么科学、全面、深入, 都必须坚决予以抛弃;对于一些尚无定论的问题, 要时刻注意与党和国家的宣传口径保持一致, 不乱说, 不妄议, 而需要争论、探讨的,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 但不能越界, 不能违反原则①。

其次, 可以更好地判断稿件的学术质量。当前, 学术研究跨专业、跨学科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如果学术期刊的编辑没有学科专业的学术积累, 那么其很难对相关研究做出科学的评判。而如果学术期刊编辑具备了良好的学术素养, 成为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 那么就可以掌握该学科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 了解研究动态, 进而优化选题, 组织稿件;就可以避免学术理论差错, 辨识相关学术理论的运用是否科学、合理;就可以高效、准确地甄别稿件、发现稿件的优长和存在的短板。

最后, 可以根据作者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水平建立作者群。学术期刊主要是为读者服务的, 要做好服务工作, 就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在高质量“产品”的提供上, 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 (群体) 是关键。具备了良好的学术素养, 编辑就会对本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 尤其是知名的、权威的专家学者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就可以通过约稿、征稿等形式和他们加强沟通交流, 逐渐建立起期刊发展所需的、稳定的作者队伍。具备了良好的学术素养, 编辑就会发现本专业领域内崭露头角的有潜力的青年专家学者, 进而将其培养成为期刊发展所需的新生作者力量。前者的科研成果水平高、影响大, 可以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准、知名度, 后者的科研成果往往视角独特、学风清新,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②。这两种梯次的作者队伍对于期刊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编辑能力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基础

一本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一般要经过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排版、印刷等流程。编辑具备专业的编辑出版知识, 熟悉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标准规定, 同时具备扎实的业务编辑能力, 能够对稿件进行由外到内、全方位的加工完善, 达到改正错误、去粗存精、突出创新的目的。业务编辑能力是一名合格的编辑所应具备的基本功, 这是编辑的“根”, 不论何时都不能削弱, 而应持续不断地进行加强、提高。具体来说, 编辑的业务编辑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稿件的学术质量。

首先, 可以从众多良莠不齐的稿件中发现适合本刊的优秀稿件。稿件优秀与否, 其标准既是绝对的, 也是相对的。之所以说是绝对的, 是因为一篇优秀的稿件, 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称之为优秀;而之所以说是相对的, 是因为对于一本期刊来说, 只有符合期刊本身的特点和特色, 做到“优上优”, 才能被刊发。出色的业务编辑能力能够帮助编辑发现适合本刊“相对”优秀的稿件。而且, 业务编辑能力还能够帮助编辑发现不是特别优秀的稿件中的闪光点、研究的新视角, 进而会寻找到一组类似的稿件, 策划成一个研究专题、系列, 使得一组貌似平平的稿件由于整体的编排而大放异彩。

其次, 可以进一步提升作者的表达水平。稿件内容再好, 如果表达不清楚, 不为读者所理解, 那么稿件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要想使稿件的内容清晰、准确地呈现给读者, 方便读者理解, 稿件内容的表达就需要有文采, 就需要进行修饰。编辑具备的业务能力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组织、表达能力, 可以改正稿件中的文字错误、常识错误、逻辑错误③。编辑可以通过较高的语言文字加工水平, 对作者观点的表达方式、形式进行完善、提高, 更好地传递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在作者、读者之间架起沟通、交流顺畅的桥梁。

最后, 可以更好地规范汉语的使用, 维护汉语文字的尊严和地位。在我国, 绝大部分学术期刊是用汉语编辑出版的, 面对的也主要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内读者。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规范地使用汉语、汉字, 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维护。编辑对学术稿件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 其实就是对汉语、汉字的使用进行精雕细琢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帮助作者准确传达了学术观点的同时, 也保证了汉语、汉字的规范使用。当前, 很多学者的稿件中大量使用英语词汇, 这对汉语的正确使用提出了挑战, 而编辑通过编辑加工, 对这些英语词汇进行科学、规范、合理的处理, 进而杜绝、减少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维护了汉语文字的尊严和地位④。

四、编辑要加强学术素养、编辑能力的提高

以上分析充分表明,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学术期刊编辑, 编辑必须要具有较好的学术素养和编辑能力, 二者缺一不可, 而且, 二者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 二者对于学术期刊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作中, 编辑必须时刻加强这两方面的学习和锻炼, 使自己二者兼备。

学术期刊编辑要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除了要经过专业的学术训练外, 在日常工作中, 还要勤于精读国内外学者的学术文章、著作, 时刻关注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问题, 提升自己对稿件选题的把握能力。在工作之余, 要亲自参与课题研究, 了解和熟悉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最终撰写出高质量的学术文章。通过这一过程, 编辑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撰写学术文章的每一个细节, 这对于提升编辑的学术素养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此外, 编辑要广泛学习, 使自己具备较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 以便在审阅稿件时有理有据, 对稿件做出准确、公允的评判。同时, 也可以避免因自己知识的陈旧与老化造成刊物出现谬误, 或出现原则性与概念性的错误。

学术期刊编辑要提高编辑能力, 首先要端正编辑态度。编辑工作是一件繁琐、细致的工作, 它需要编辑具有超强的耐心、细心, 任何浮躁的心态、敷衍了事的态度都不可能练就好的编辑能力。端正编辑态度只是提升编辑能力的基本条件, 其次还要努力学习编辑业务知识。有观点认为编辑无学, 只要在编辑实践过程中多练习就能提高编辑能力,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编辑也是一门科学, 有相应的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方法, 因此, 编辑必须夯实编辑理论知识, 用编辑理论指导实践。最后要勤于实践, 勤于向优秀的编辑、经验丰富的编辑请教, 在编辑加工的实际业务中不断积累经验。

结语

对于学术期刊的编辑来讲, 学术素养和业务编辑能力同等重要, 其犹如人的两条腿, 二者必须互相支撑, 谁也离开不了谁, 一旦离开了就会行动不便。所以,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 编辑要充分重视学术素养和业务编辑能力的提高, 使二者互相助益, 共同提高编辑水平。此外, 对于编辑机构而言, 应时常加强编辑出版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 使编辑了解最新的编辑出版手段、方法、技术, 掌握编辑前沿动态;对于出版管理部门而言, 应经常开展和举办编辑人员的业务评比, 设立编辑奖项, 对优秀编辑给予奖励, 使优秀编辑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注释

11乔学杰.社科类学术期刊编辑素质刍议[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6) :124

22惠国勤.学术期刊编辑素质概论[J].理论探讨, 2002 (6) :102-104

33林丽芳.专业水平、实践智慧与期刊质量——对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思考[J].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5) :61-54

学术英语能力 篇8

一、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必要性

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需要,是跨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提高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不仅是提高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需要,更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一)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需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进步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20世纪50年代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单一学科对此往往力不能及,需要许多不同学科的专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医学家、社会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学家等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由于大学具有科学研究的人才、资源与条件,具有学科齐全的优势,许多面对复杂现实问题解决的科学研究项目越来越多地由大学中的跨学科科研团队与组织来承担。[2]“二战”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大规模投入经费用于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平台,如国家实验室。有研究表明,美国战时合同总经费中,科学研究与发展局总经费的90%都分配给了8所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平台。[3]

(二)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跨学科发展的需要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纽约市。当时,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提出它的主要职能是发展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会的综合研究。[4]跨学科中的“跨”字表示跨界于传统学科之间或者传统学科之外。换句话说,凡是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传统界域而进行的科学或教育活动,均可称之为“跨学科”。跨学科迅猛发展的重要表现是大学中纷纷成立跨学科研究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跨学科组织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出于战争的需要,各国政府纷纷依托大学建立国家实验室,比如美国依托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辐射实验室,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建立了劳伦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等。[5]这些有关国家安全的研究组织极大地促进了跨学科的发展。跨学科的发展对大学教师的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提升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大学教师创新力的重要能力基础。综合能力侧重对分析对象的统一与联合,交叉能力侧重不同脉路、不同领域或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沟通,以打通相互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知识间的横向发展。随着跨学科知识的不断融合以及跨学科组织的不断产生,学术综合交叉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否拥有较强的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成为衡量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二、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内涵

在词典中,“综合”的含义是总结、概括,其英文单词对应的是synthesize或者sumarize。“综合”有三层含义:(1)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跟“分析”相对;(2)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如综合大学、综合治理等都是这层意思;(3)作家围绕一个中心意念,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揉合成一个新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过程。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曾经在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论述时,强调了综合能力对创新的基础性作用。他指出,“所谓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化之综合,即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综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内容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二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中不同学派的综合,包括儒、墨、道、法等家的合理思想的综合以及宋、元、明、清以来理学与反理学的综合”。[6]他把综合作为哲学文化创新的基础。“交叉”最初的本意是两条线出现相交的状态,或者有部分重叠的状态,后来延伸为事物出现的重叠、相关的状态。“交叉”所对应的英文词是cross,intersect,crisscross或者overlap等。[7]在学术研究领域,有人把跨学科人才的基本类型分为横向型人才和综合性人才。前者指那些善于在两门或多门学科的交界处,通过“边缘杂交”而从事边缘学科研究的研究者,这些人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后者指那些具有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智能,特别是善于提出和解决那些具有综合性的重大问题的研究者,这些人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强烈的好奇心。[8]根据跨学科研究组织以及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发展的需要,本文把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分为学术综合能力和学术交叉能力。

(一)学术综合能力

根据对知识的搜集、分析、处理、运用的程度,学术综合能力又可分为文献综述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1. 文献综述能力

文献综述能力是大学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它“是进入到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不做文献综述是无法进入到学术殿堂的”,“只有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才可能知道你的选题在所属研究领域中的地位,这是研究创新和研究进步的根本标志所在”。[9]因此,文献综述能力是从事学术研究最基本的一项能力,这是任何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都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文献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对自己学术研究领域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综述能力。

2. 知识整合能力

知识整合能力也是大学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而且是学术创新的重要能力基础。“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大学教师知识整合能力的高低成为衡量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具体表现为根据研究问题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把搜集到的资料运用于自己研究的能力。

(二)学术交叉能力

根据是否跨学科的维度来进行划分,大学教师的学术交叉能力可分为跨学科学术研究能力和学科内学术交叉能力。

1. 跨学科学术研究能力

跨学科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包括有意识地参与跨学科学术活动的能力,以及根据研究问题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能力。近年来,科学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科学的纵深化发展使学科不断分化;二是科学的横向联系又带来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基于学科不断融合交叉的需要,我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纷纷成立了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按照学科群组建学院、组织教学,或者按照课题组、研究中心等组织科研,从根本上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壁垒。[10]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将逐渐成为大学中重要的学术研究组织。大学教师的跨学科学术研究能力也由此凸现其重要性。

2. 学科内学术交叉能力

学科内学术交叉能力包括对学科内不同研究领域研究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对自己学术研究领域方法相互关系的把握能力。在学科内由于不同学术共同体的存在,同样需要学术交叉能力。按照库恩的科学共同体的概念,科学共同体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和确认者的单位,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与绝大多数其他领域中的一般人员相比,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11]因此,大学教师在同一学科内也需要与其他学术共同体的研究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学科内不同的学术共同体保持学术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使自己把握住本学科内较为前沿的问题以及不同学术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方法。

总之,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创新的重要基础,而这正是其学术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哲学意义上的创新对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对创新力的影响有过论述,认为其核心内容与深层实质,就在于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创新,从而导致哲学形态、哲学体系,乃至人们的思想方式、核心理念都发生划时代的根本变革和巨大飞跃。[12]还有学者对知识整合、系统化与创新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我们迫切需要对知识进行一次新的整合,必须彻底实现知识的综合和系统化,由此将会产生科学创造能力———综合能力。富有这种创造性能力的人,与那些囿于自己研究工作的人员相比,更容易成为优秀的教师。[13]为此,学术综合交叉能力逐渐成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大学教师如果想在学术研究中始终处于前沿位置,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便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三、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提高的策略

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实践。“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4]哲学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提升同样需要关注实践。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中制度建设乏力,人力资源储备不足。跨学科组织开展各项科研活动,需要有对不同专业都有所了解的博学人才,需要在知识创新、学习能力上都有卓越能力的人才,而目前跨学科组织经常陷入人才短缺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跨学科组织的运行与发展。[15]因此,培养大学教师的综合交叉能力成为培养跨学科科研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教师要积极关注跨学科问题的研究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职业化的跨学科

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思想库、咨询机构、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政府、企事业、科研机构的有关部门中。[16]在这些职业化的跨学科研究队伍中,大学教师是创立新学科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吸收在若干别的学科所应用的知识和方法开始一个新的方面的研究,并在一个新领域的发展上得到其他科学家的充分响应”。[17]学术综合交叉能力较强的大学教师往往更能把握住新学科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术上的创新。

1. 大学教师要积极参与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机构的重大攻关项目

在哲学研究领域,创新是指哲学学科在发展中所做出适应时代发展及其需要的调整与应对,其中学科建制的创新是哲学学科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18]其重要表现则是学科机构的变革。若从哲学研究领域推演至其他学术研究领域,通过建立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来实现学科建制的创新,则能成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养成的基地。目前研究型大学纷纷成立跨学科研究机构,国家也委托这些研究机构从事跨学科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成立了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北京京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等多个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承担着国家多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跨学科学术研究机构为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平台,大学教师应当利用这一平台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合作共享,寻找学科交叉点,实现学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2. 大学教师要在现实关注中寻找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的生长点

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转型时期,很多现实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而大学教师又承担着社会服务的功能,所以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也是大学教师的职责所在。然而,现实领域并不像学科建制那般界限明显,很多问题都是涉及多个学科,其解决的关键也在于学科间交叉整合。因此,现实问题为大学教师寻求学科综合交叉提供了实践情景,大学教师可结合自身学科背景,与其他学科研究人员组建研究团队,探讨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因为“跨学科研究在学理上的根基更倾向于‘共同的问题’,而不是‘共同的方法’”。[19]

(二)大学要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创设制度保障

“在大学里面,所有的学科应该是统合在一起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一个广阔的内在交流基础上的”。[20]这种内在交流基础平台就是大学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创造的制度保障。大学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创造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提供文化制度保障;二是要积极筹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平台。

1. 大学要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提供文化制度保障

营造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的文化氛围是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养成的重要文化制度保障。首先应将鼓励跨学科综合交叉作为重要的大学发展理念,并将其纳入到大学愿景表述之中;其次是应鼓励大学教师开设学科前沿和跨学科综合交叉可能性的学术讲座或沙龙,让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有了解其他领域研究并发现综合交叉点的机会,以促进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的互动和交流;再者是大学环境文化建设中,可以避免以学科或院系为限将建筑物分隔,鼓励院系办公区整合,并在办公区内设置公共开发空间(如:书报角、咖啡吧),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提供便利,以非正式交流为契机促成教师合作文化的建设。

2. 大学要积极创设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的组织制度保障

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平台是大学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发源地,是大学教师创新力培养的重要策源地。大学要积极筹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平台。有学者把全美100多所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团队进行了分类,即小规模学术组织、大规模学术组织、工业化组织、国家实验室、产业间、学校间以及产业和学校间组织。[21]2001年杜克大学实施“铸就卓越”计划(Building on Excellence),成立了13个“跨学科科研创新项目”。这些项目包括:生物生成材料和材料系统中心、儿童与家庭政策研究中心、环境问题研究中心、全球演变研究中心、理工科计算机支持中心等。[22]这些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平台的建立促使大学教师积极关注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综合交叉能力,为知识创新、学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大学要根据国家和社会重大研究问题的需要,结合自身的科学优势,为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平台。

摘要: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大学教师创新力的重要心理基础。本文从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必要性、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内涵以及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提高的策略三方面论述了大学教师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研究应该引起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研究领域的关注。

论学术期刊编辑的科研能力 篇9

一、学术期刊编辑的科研能力是胜任工作的前提

科研的发展必须依托学术期刊的理论引领、经验总结、成果推介, 如果没有这个阵地和平台, 科研也不可能得到普及和提高。学术期刊具有特殊性, 不仅要遵循期刊的出版规律, 还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正是因为学术期刊与科研密不可分, 也决定了期刊编辑与科研的密切关系。面对反映各种复杂的科学现象的众多稿件, 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应当具备一定的学术理论深度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才能在选题、组稿、编辑加工等整个的编辑过程中, 准确把握学术教学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把握学术教学中的热点与难点, 编辑加工出优质稿件。

二、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科研能力

1.具有对科研信息的敏锐能力

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具有敏锐的科研触角, 能够洞察学术改革的方向, 及时掌握科学发展的趋势, 善于对各领域科技改革和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实践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唯有如此, 才能及时发现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并加以跟踪报道, 才能及时推出最新的科研成果, 才不会流失有价值的稿件。学术期刊编辑的科研敏锐能力还表现在对来稿的价值判断上。有的来稿虽然条理不够清晰或者逻辑不够严谨, 但其中有代表学术发展方向的新理念、新做法, 具有科研敏锐能力的编辑会判断出这些来稿的潜在价值, 并加以整理、提升和编发, 使之成为优质稿件。

2.具有对科研选题的策划能力

期刊的选题策划, 是期刊编辑在综合分析刊物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文化使命、读者需求及作者资源等因素的基础上, 采取的体现编辑主体性的传播方案。选题策划是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 选题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一般有影响的学术期刊, 总是以一些名牌栏目为依托, 对学术前沿能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反应。作为学术期刊, 在选题的内容上, 要根据当前科研改革的最新动态策划选题, 注意在新的学科领域和学科的边缘交叉地带寻找新的选题, 形成刊物的特色。比如, 基础学术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我国几十年来形成的固有的学术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成为教学纲要, 新的评价体系将逐步取代原有的考试评价系统。面对这一形势, 为顺应市场需求, 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就应该围绕课改谋篇布局。目前, 有的期刊刊登的文章在选题上原创性不足, 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从论文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上看, 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不强。因此, 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想胜任编辑工作, 应该把握学科发展趋势, 对相关领域的发展状态予以主动、积极的关注, 走出消极被动的“等米下锅”状况, 迅速及时地提出有价值的选题来, 并对选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出客观的估计。

3.具有对科研成果的鉴别能力

科研成果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开发研究成果。 基础研究成果指对科研本质、功能、规律等提出新发现、新学说、新观点、新概念和新方法, 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应用研究成果是基础研究成果在科研实践的延伸, 它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对具体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或学术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解决现实存在的某些问题, 深化和完善基础理论, 达到理论与实际结合, 提出具体的行为方案应用的目标。 开发研究成果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 为解决科技改革和科技发展中的问题而创造性提出或制定的可操作方案、计划或对策建议。对科研成果的鉴别能力是指期刊编辑根据本刊的要求和相关规定, 对文稿所论述问题的性质、撰写的质量、文章的逻辑结构、引用资料、可能的社会反响等, 进行全面的审查, 做出客观公正的初审。这是保证期刊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也是编辑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审稿时, 编辑首先要把好思想政治关。其次是把好学术水平关, 即编辑要审查论文的论点是否正确、论证是否可靠、内容是否具有创新性等。最后是把好文字和规范关。 一般来说, 期刊强调的是编辑的编辑加工能力。但学术期刊除要求编辑具备基本的编辑加工能力外, 还要具备对科研成果的鉴别能力, 否则难免会造成某些有价值的稿件由于判断失误而被打入冷宫。学术期刊的编辑应该对科技领域的研究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能够对科研成果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4.具有对作者的指导能力

编辑在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稿件, 其内容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但由于作者缺乏写作经验, 在表述上、体式规范上都存在瑕疵, 离发表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要求编辑通过自己的加工或者进行其他方式的沟通指导, 将稿件中有价值的部分加以提炼和改进, 使之达到发表的要求。期刊编辑这种根据作者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方式和研究结论等给予全面考虑, 给作者以较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建议和指导, 不仅是期刊编辑扶持科研新人的责任所在, 也是期刊编辑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体现。

5.具有独立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

期刊编辑应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 能编会写。如果编辑不能写文章, 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编辑。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想获得编辑的权威, 获得对稿件的发言权, 首先要获得一定的学术地位, 用科研成果来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 使作者尊重自己的学术发言权。如果学术期刊编辑不具备独立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 又如何去指导作者修改科研论文, 如何对作者的稿件进行观点提炼、文字修饰及编辑加工呢?

三、提升学术期刊编辑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1.提高科研理论水平是提升科研能力的必要前提

较强的科研能力是以深厚的学术理论功底为依托的。学术期刊编辑只有具备雄厚的理论根基, 才能对科研理论研究的稿件进行审编, 对科研课题中的理论依据作出判断, 审视其科研价值和实践意义。期刊编辑应定期参加系统的培训学习, 还可以通过自身长期的自学, 掌握系统的理论, 尤其是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 使自己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发展同步, 与科技改革相符。学术期刊编辑不但要学习基础的科学理论、普通心理学等专业书籍, 还要随时了解最新的科技改革理论, 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2.直接参与科研是提升科研能力的有力保障

学术期刊编辑要想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最有效的途径是直接参与科研, 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术期刊编辑具有了科研能力, 才会明晰研究成果产生的过程和成果质量, 才会从成果形成的角度提炼出成果价值。

3.关注学术科研和教学实践是提升科研能力的有效措施

学术期刊编辑要增强对科技的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实践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要深入实际, 关注学术教学面临的问题和选择, 关注科技改革的动态, 关注科研的发展方向等等。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了解科研改革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 总结科研实践中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始终使自己处于科研改革的前沿。

4.加强与专家、学者和一线学术工作者的沟通与合作是提升科研能力的坚强后盾

为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学术期刊编辑要加强与专家、学者的沟通。专家、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对学术问题有深刻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 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 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为学术期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为适应学术的改革和发展, 学术期刊必须集学术性、创新性、科学性、预见性和实践性于一体。要达到这一目的, 学术期刊编辑务必要朝着科研型的方向发展, 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振江.编辑素质: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保证.[J]理论与现代化, 2007 (4) .

[2]周望舒, 张凤.加强期刊编辑队伍素质建设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 (1) :117-118.

[3]韩建军.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研究[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学术研讨 篇10

关键词:审题,联想,表达,回顾

《工程力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通向专业课的桥梁, 它的一些结论和方法可以直接解决工程实际中的许多问题, 学好《工程力学》对专业课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但学生却反映《工程力学》不好学, 具体表现为学生解题能力差,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应用基本概念、定理、定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找不到从已知到未知的逻辑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是在解题教学中只是就解题而解题, 缺乏发散思维的培养, 使学生的思路展不开, 对某一类型的问题不能通观全局, 形成横向和纵向的思维联系。如何引导学生改变这种状况, 提高其解题能力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把解题过程归纳为“审题-联想-表达-回顾”四个环节的解题方法, 在不同的环节中培养和训练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 使学生的定势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激发其学习兴趣, 效果不错。下面把我的具体做法做如下说明:

环节之一:审题

审题的核心是观察, 即纵观全局。调查显示, 学生在审题中常见错误是把题目内容看错, 或者没有把题目的各种条件、关系审核清楚。审题出错, 后面皆错。所以首先是不能把题看错, 其次是要善于解剖习题。特别是对于较复杂习题, 应注意引导学生把题目按相关原则分成若干部分去深入了解题意, 再把各部分组合成整体全面认识其内涵。如在轴向拉压变形的教学中, 我给学生举了下面的例题:如图承物架, 重为G=3140N的电机置于AB杆的中点。若AB、BC两杆的夹角α=30o, BC杆的许用应力[σ]=10MPa, 不计各杆重量, 试确定BC杆的直径。

该题文字不多, 但却综合了材料力学和静力学的知识, 其中还有隐含条件 (BC杆为二力杆) 。因此审题时就必须把这两种知识的内存联系出来, 通盘考虑。题目要求设计BC杆的直径, 据已知条件需先按静力学知识求出BC杆所受外力, 即B或C处的反力, 然后再按轴向拉压强度条件设计其直径。所以审题中要善于把相关因素和有关知识联系起来, 找出解题的方法。这就是审题过程中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应用, 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启发学生, 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环节之二:联想

联想是在审题基础上的进一步挖掘。在这一环节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主要途径是通过联想与变换, 给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以应有的地位, 并侧重问题的概略解决。上例中经过审题后我们可以分析出解决问题的梗概是:用静力学方法求出B或C处的约束反力, 进而应用此结果应用轴向拉压变形的强度条件可确定BC杆的直径。在具体求解时需要把各知识点联系贯穿在一起, 把隐含条件发掘变换为显现条件。上例的联想和变换可引导学生按下表进行:

通过以上的联想和变换, 使学生对所用知识有了一个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解题的思路也就基本清楚了。

所以联想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也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的过程。老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所学有关知识, 启发学生回忆和联想, 通过回忆、联想、推理、变换使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找出解题的方法。

环节之三:表达

表达就是把解题的过程表述出来。其基本要求是逻辑关系简洁与解题步骤规范。这一环节是定势思维, 要求学生按逻辑把解题过程用简洁的语言、公式和图表表达出来。各门课程对解题的表达是不同的, 而且学生在开始时是不习惯的。老师必须严格要求, 规范起步, 使之逐渐养成习惯。如静力学解题一般可有下面四个步骤:即

1) 选择研究对象并绘出其简图;

2)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在其简图上画出其所受全部外力;

3) 建立坐标系列平衡方程;

4) 解方程求得结果。

开始时学生往往嫌麻烦, 不画受力图或受力图不与整体分离, 造成方程中多力或少力使解题出错。再如在材料力学中要求内力图与受力图要严格对齐, 以便观察各截面内力的变化情况, 但学生却认识不到这一点而随意画。所以表达过程一定要严格规范。经过这种定势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学术英语能力 篇11

关键词:学术英语课程 学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H319

一.学术素养与学术英语课程建设

目前,随着英语教学改革在中学不断推广与深入,英语教学在中国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学新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英语作为传播学术知识语言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而教育部早在2007年的《大學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就明确规定:较高要求的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尖端报告和论文”。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深化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各高校必须努力培养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用英语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研究、有效地和国际同行交流的高端人才,为提升中国高校在国际的地位和影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鉴于此,本文旨在讨论为了提升学术素养而为大学生开设学术英语读写课程。

大学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对21世纪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大学英语教

学改革自实施以来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模式和条件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但多数高校的英语改革还仅限于基础阶段的英语课程改革层面上,未能将改革深化,忽略了应用提高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从而导致教学重心一直固定在基础英语上。而学术英语课程建设突破了常规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将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体系和学术阅读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探究“以写带读”的创新教学模式,对更新全国大学英语学术读写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方面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另外,如果将学术英语与通用英语有机结合起来,即可以提高学生为专业所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又可以提高其通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学术英语读写课程很大程度上覆盖着通用英语学习,同时又可看作通用英语学习的更高阶段,对大学英语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学术英语课程建设的国内外现状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学术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层出不穷。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认为,学术英语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领域(罗娜 2006), 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衔接公共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桥梁(韩金龙 2007;蔡基刚,廖雷朝 2010)。在实践方面,2011年清华对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其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尤其是英语产出能力,旨在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国际交流提供支撑。而上海的复旦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以便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

同时,学术英语也是国际大环境对高校英语教学的要求。已有国外学者(如Flowerdew 1999)指出,书面学术交流能力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实际上,在英美等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国际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前一般都要进行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在日本、香港、台湾等英语为外语的国家或地区,一些著名大学也都开设了学术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例如英国的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就开设了学术英语系列课程,主要针对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特别针对那些在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与沟通以及撰写学术论文方面有困难的国际留学生。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西方学术规范,提高学生在学术领域内的英语语言能力,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三.学术英语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针对提升基础思辨能力的英语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该部分教学将在学术语篇的阅读与写作中突出讲解学术文体中的举例、比较、对照、分类、定义、因果等学术英语表达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篇章中的逻辑思维方式,为后期的更深入的学术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针对提升学生学术理解与表述能力的通用性学术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 EGAP)的阅读与写作教学。通用性学术英语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通用于各个专业的学术规范和相应的英语知识技能,即帮助学生普及共性语言知识。在这个阶段的学术英语学习主要以人文、社科、理工三方面的科普文章或政论文章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分析这类文章的文体结构来发掘出学术英语的共性特点,而且初步掌握学术英语的基本表述技巧,如图表描述技巧、衔接技巧、口头表述技巧、论文综述技巧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语篇组织能力、引用他人成果能力、运用适合学术文体的语言能力等,以便为后期的专业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是实践阶段。本阶段将以学生为主导,让专业相同或相通的学生自动结成小组,就他们专业领域最前沿或他们自身最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合作研读和讨论,最后以英语为工作语言撰写相关的英语小论文,要求其论文严格按照规范的学术论文进行写作,即包括前言、引用、结论、综述和文献引用等。并在英语小论文完成的基础上,向全班同学就论文主要论题进行学术演讲,并引导听讲的学生进行学术问题的提问和讨论。这个阶段的教学目的就是检验学生的学术英语读写课程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学术英语的口头与笔头输出能力,给日后的双语学习课程或专业英语学习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材料

该课程在阅读语篇选材方面以体裁选材(genres)和题材选材(topics)为原则,主要是

应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从人文、社科及理工等学科领域筛选通识类型的文章,在帮助学生分析其语篇特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术语言理解力和写作表述能力。而文章的题材(topics)会以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主,不论大学生主修什么专业,都是必须了解、思考和需要触类旁通、学科交叉的通识内容。选文的体裁包括讲座、论文、研讨等学术界基本活动形式。

参考文献:

·[1] Dudley-Evans T & St John M J. Developments in ESP: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学术英语能力 篇12

(一) 创新思维的定义

所谓创新思维, 是指在思维活动中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 是指在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 以不受程式化逻辑约束的思维思考问题, 从而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最终获得新的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 影响创新思维生成的要素

影响创新思维的生成要素应包含以下两个:外部环境和思维习惯。

1. 宽松的外部环境是创新思维生成的有力保障

思维方式是人在改造社会活动中的一种行为方式, 而社会环境对创新思维的生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副总统拜登在谈及美国经济时曾说:“美国经济的优势在于创新, 创新的基础在于自由思考。”华夏民族在创新思维上的落后, 与中国自古以来在专制集权的社会形态下积淀形成的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当社会形成“自由、民主”的精神风气, 创新思维才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创新才不会因为“离经叛道”、“惊世骇俗”而遭扼杀。

2. 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是创新思维生成的必备要求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的一种思维惯性, 这种惯性具体表现在人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处理方案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唯经验是从”成了思维的常态。同时, 从众心理的存在使得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 不可避免地陷入寻求他我的动机困境, 思维过程单一、同质。人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丧失。

因此, 创新思维的生成, 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只有当思维者自觉具备敢于“离经叛道”的思维意识, 创新才能成为可能, 出新才能实现。

二、创新教育对教师个人素养的诉求

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实施者, 教师要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一) 教师需有以发展创造为基点的创新精神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发展创造的意识。教师视野的宽度、思维的灵活性和迁移性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很难想象, 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 在其固有不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的训练下, 能培养出思维活跃、创新性强的学生。教师要学会以新眼光看待教学内容, 敢于抛弃固有的就书教书的教学思想, 大胆地将学科外的知识引入课堂。只有当教师将创新作为自己教学的一种常态, 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训练, 学生的思维才能迁移、灵活。

(二) 教师需有以尊重理解为基点的民主精神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掌控者。构建主义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起自己的新的知识。因此, 学习不应是教师单方面的强势信息输入, 而是师生间信息的平等相互交流。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以“管”为主的育人观, 发挥教育的启迪、引导作用。美国教育学家罗杰斯认为, 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 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所以树立民主育人的教育观念, 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以尊重理解为基点的学习环境, 学生才会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独立性、发散性的能力才能得以提升, 创新思维的才会有一片成长的沃土。

(三) 教师需有以探索探究为基点的研究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 名师应体现在师德与业务能力两个方面。出色的业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教师业务能力的增强, 与教师自主自觉的研究精神脱离不了关系。随着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 教育资源的增长, 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显然满足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因此, 教师要有积极探索的研究精神, 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教材, 研究一切有利于加强创新思维训练的教育理论。只有教师知识的不断增容, 教学才能不断推陈出新, 教师才能在课堂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谈古论今、纵横捭阖, 学生思维的宽度才会得到拓展, 思维才能变得灵动, 形成创新能力。

(四) 教师需有以质疑批判为基点的反思精神

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的专家认为:“教师需要给学生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 否则就难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发展创造性。”然而,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所奉行的“听话教育”, 泯灭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反思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反思、敢于质疑,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敢于质疑的精神。明人陈献章云:“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只有具有质疑精神思维者, 才能有所创新;只有具备强烈质疑评判精神的反思型教师, 才能影响一大批敢于不走寻常路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灵魂。一个言必“人云”的引路人, 最终只会带出许多无法独立思考的“亦云”者。

三、学术型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一) 学术型教师的定义

对于学术型教师这个概念,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认为:学术型教师有学术研究意识, 有学术研究品质, 有学术研究方式, 有学术研究成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彭钢研究员认为:学术型教师必须具有问题与探究、学理与辨析、科学方法论等三种强烈意识, 形成质疑与思考、广泛阅读与终身学习、研究与优化行动等三种习惯, 善于将学习与研究内化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二) 学术型教师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生成的策略和途径

1. 以教师的理论知识为创新思维提供保障力

理论指引是一切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前提, 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必然是无序、低效的。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关创新理论的支持。相对于普通教师在教学中所呈现出的随机化、碎片化的实践而言, 学术型教师更善于对学生施加有序的、持续的思维刺激, 通过这种系统的思维刺激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这种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结合的行为自觉与学术型教师善研究、善创新的行为特质是分不开的。因为善于研究, 学术型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创新教育的科学方法;因为善于总结, 学术型教师能够将理论研究成果实质化, 系统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 以教师的人文精神为创新思维提供发展力

学术型教师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定位于人的发展, 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把教学过程看做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和交流。这一人文精神特质决定了学术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的是对学生独立人格、博爱宽容等人文精神的构筑。江苏省特级教师、著名杂文作家王栋生在谈及课堂教学策略时曾讲:“我自己比较习惯用对话式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 甚至不惜改变课前准备好的教案。”教师对学生的奇思妙想, 要怀有宽容的心, 细心地呵护它, 积极地发展它。要善于发现个体思维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制定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目标和教育评价。学术型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人文思想, 为学生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生成保驾护航。

3. 以教师的学术精神为创新能力提供指引力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学术型教师不盲从、不迷信权威、敢于批判质疑的学术精神, 必然会影响学生对现有知识经验的思维习惯。教师要运用好自身的教学话语权与影响力, 以自身严谨的学术精神影响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乐于思考的思维习惯。爱因斯坦说:“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 是教师的最高本领。”学术型教师的精神指引, 能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明确行进的方向, 有利于帮助学生跳出思维的囚牢。

4. 以教师的进取精神为创新能力提供行动力

风险是创新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难题。在创新的过程中如果不敢直面风险, 那么创新实践就会变得迟滞、缓慢甚至无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 更要培养学生敢于冒险、积极进取的实践精神。学生不仅仅要敢想, 更要敢做。这方面,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 敢于打破教学常规, 以不断进取、创新的教育实践鼓励学生走出那关键的一步。只有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技术活化地运用到生活实际和客观世界的改造之中, 才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创新, 是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核心动力。学术型高中的建设和学术型教师的培养, 必定会为创新人才的出现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更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高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承接部分, 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试从创新思维生成的要素, 创新教育对教师素养的诉求, 以及学术型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探寻学术型教师与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思考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学术型教师,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晓芒.创新思维方法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5, 第1版.

[2]恽建刚.论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 (2) .

[3]张广斌.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当代教育科学, 2004 (5) .

[4]黄兴帅.论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素质结构.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 .

上一篇:教育体系下一篇:无线网络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