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

2024-05-13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精选7篇)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 篇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表现,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2005年心力衰竭指南中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治疗价值进一步提高。本文分析应用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其明显改善CHF患者的症状,提高其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改善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选择心功能II-IV级(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由不同诱因导致病情加重。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ACC/AHA指南的诊断标准,入院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射血分数(LVEF)<40%,和(或)左心室舒张末径>55mm。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冠心病38例,扩张性心肌病20例,高血压心脏病20例。排除:窦性心动过缓、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血压<90/60mm Hg (1mm Hg=0.133kPa),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糖尿病、严重心脏瓣膜病、肝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肌炎、急性左心力衰竭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5.5mmol/L,已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对其过敏。随机分为对照组(氯沙坦组)38例,其中心功能II级16例,心功能III级16级,心功能IV级6例,治疗组(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组)40例,心功能II级16例,心功能III级17级,心功能IV级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及心力衰竭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注:P>0.05

1.2 方法及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硝普钠微量注射泵依据血压情况持续泵入、一般治疗给予休息、限盐、利尿剂及强心剂治疗等,3~5d症状缓解后,对照组(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默沙东有限公司生产)25mg/d口服,1周后增加剂量50mg/d;治疗组(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加用比索洛尔口服,初始剂量1.25mg,每日一次,临床观察3~7d,如无不良反应,以后根据患者心力衰竭控制情况及耐受程度逐步增加剂量,每次增加1.25mg, 1~2周1次,最大剂量7.5mg,每日一次。设定患者心室率安静状态下60~80次/分,同时维持收缩压>90mm Hg为目标治疗量,治疗过程中未达到目标剂量,以患者最大耐受量为限,若不适心率<50次/分,或血压<90mm Hg应及时减药或停药,密切观察心力衰竭症状、心率(律)、血压及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观察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径LVEDd、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应用酶联免疫标记法测定血清NT-pro BNP浓度,NT-pro BNP试剂盒北京尚柏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1.3 疗效判定

根据1993年卫生部颁发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症状、体征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心功能无改善:心功能无改善,病情恶化或死亡。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χ—±s),两均数间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两组比较P<0.05

2.2 心功能指标

治疗6个月后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NT-proBNP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不良反应

无一例因不良反应停药,两组电解质、血脂、血糖、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治疗组3例患者服药后感轻微头晕、恶心,心率、血压正常范围,继续应用1周后逐渐消失。2例患者当比索洛尔剂量加至7.5mg/d时病患无不适临床表现,但心率下降至50次/分以下,收缩压>90mm Hg,当剂量降至2.5mg后,心率逐渐恢复。

注:两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钠肽(BNP)主要由心室分泌的脑钠肽前体裂解而来,血BNP水平随着CHF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BNP前体在释放到血液之前降解为等量的有活性的BNP和无活性NT-proBNP,其中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有助于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测定NT-proBNP水平从而反映CHF患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治疗有效的患者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检测也有帮助,是最好的评价心力衰竭预后的神经激素标志物,BNP是唯一的独立预测因子[1]。

2005年CI-BIS-III与COMET的结论,即在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中首先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不次于首先应用ACEI。而两药合用对心室重塑的逆作用效果最佳,也很安全[2]。

氯沙坦是新一代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可直接抑制心脏局部血管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并间接抑制心脏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防止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延缓心肌重构。比索洛尔作为第2代β受体阻滞剂具有高度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作用[3]。具有较强的上调β1-受体、抗氧化、抗缺血、抑制细胞坏死/凋亡、降低左心室重量以及逆转左心室重构等作用,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已作为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一线备选药物,对β1-受体阻滞剂比美托洛尔强7~10倍[4]。它无内源拟交感作用,通过抑制被激活RAAS减少肾上腺素和加压素分泌,与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有协同作用,降低血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减轻心脏后负荷;可有效抑制儿茶酚胺的基础分泌和刺激后分泌,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能逆转β受体下调,恢复心脏对β受体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心肌收缩力;阻断β受体,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防止致命性心律失常,减少猝死心血管事件发生减低死亡率;改善心肌顺应性,延迟心脏和血管重构,改善心功能[5]。本研究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左室舒张末径容量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NT-proBNP明显减少,不能耐受ACEI的心力衰竭患者ARB尤其适用,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参考文献

[1]任节, 段宝祥.脑钠肽与心力衰竭[J].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 10 (2) :127-129.

[2]王瑾, 付研.氯沙坦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 2006, 26 (8) :570-573.

[3]王丰.比索洛尔治疗清晨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 2008, 35 (15) :48.

[4]张同欣.比索洛尔对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11 (7) :488-490.

[5]董守仁.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J].中国实用医刊, 2009, 36 (13) :77-78.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 篇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23例, 女18例;年龄32~74 (50.8±1.3) 岁;发病时间1~32 (6.2±1.6) h。治疗组中男24例, 女17例;年龄34~73 (50.6±1.2) 岁;发病时间1~34 (6.1±1.8) h。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 (P>0.05) , 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洋地黄和利尿剂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口服奥美沙坦, 20mg/次, 1次/d, 疗程为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口服比索洛尔, 1.25mg/次, 1次/d, 疗程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心脏功能恢复时间、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进行对比。

1.4 疗效评价

显效:经治疗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完全或基本缓解, 心脏功能改善幅度达到或超过2级;有效:经治疗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部分有明显缓解, 心脏功能的改善幅度达到或超过1级, 但未达到2级;无效:经治疗临床症状表现及心脏功能没有任何改善或明显恶化[2]。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经治疗后, 显效12例, 有效17例, 无效13例, 治疗有效率为68.3%;治疗组经治疗后, 显效16例, 有效21例, 无效4例, 治疗有效率为90.2%。两组慢性心力衰竭病情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2.2 心脏功能恢复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时间为9.32±1.75d, 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为13.26±1.75d;治疗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时间为6.27±1.48d, 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为9.04±2.03d。两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奥美沙坦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ⅡAT受体阻滞剂, 该药物的半衰期较长, 与受体结合程度紧密, 可使心力衰竭表现在短时间内得到逆转, 使左室重构及心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不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代谢, 与地高辛等药物之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 存在轻度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也可使用。比索洛尔是一种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类药物, 对交感神经的生物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可使血压及血浆儿茶酚胺浓度降低, 心率速度减慢, 心肌能量储备得到改善, 使外周阻力及左室流出道阻力降低, 保证心肌不受儿茶酚胺浓度所造成的影响。该药物可防治长期压力超负荷所导致的钙泵急剧下降现象, 使心脏舒张期延长, 舒张末期血容量明显增多, 进而使心脏收缩力、射血分数提高, 对心肌缺血状态和心肌的舒张功能进行改善[3]。

摘要:抽取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沙坦治疗;治疗组采用比索洛尔与奥美沙坦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功能恢复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用比索洛尔与奥美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比索洛尔,奥美沙,慢性心力衰竭,治疗

参考文献

[1]陈源源, 孙宁玲, 徐成斌.国产和进口比索洛尔的降压疗效比较[J].高血压杂志, 2009, 18 (14) :334-335.

[2]英俊岐, 胡大一.心力衰竭循证治疗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177-178.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70例, 女30例;患者的年龄在50~80周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5周岁。其中, 冠心病患者36例, 高血压的患者28例, 肺心病的患者26例, 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有10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 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组成和严重程度上无显著差异, 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微量注射硝普钠、强心剂、利尿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用氯沙坦氢氯噻嗪 (海捷亚, 默沙东) , l片/d, 每片含有氯沙坦钾50 mg, 氢氯噻嗪12.5 mg;联合使用比索洛尔, 比索洛尔的剂量按患者病情的轻重和年龄的大小调剂到2.5~10.0 mg/d, 在用药初期的剂量根据患者心功能的具体情况为2.5~10.0 mg/d, 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剂量, 血压维持在100/70 mm Hg, 心率>55次/min,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内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 分级的变化,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维持治疗3个月。

1.3 疗效判定

①显效:患者的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乏力等症状明显好转, 心功不全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1周后心功能Ⅲ~Ⅳ级恢复到Ⅰ~Ⅱ级;②有效:患者的上述症状有所改善, 心功能轻度恢复;③无效:患者的上述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反而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undefined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给予氯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比索洛尔进行治疗,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6%, 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82%) ,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NT-proBNP、LVEF、NYHA比较

在治疗后3个月, 治疗组患者的NT-proBNP、LVEF、NYHA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的改善不太明显, 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NF-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LVEF—左室射血分数;NYHA—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以及住院率依然很高, 由于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组临床综合征, 涉及的疾病广泛, 病理生理机制不一, 短期变化幅度大, 病情凶险, 一种药物不可能适应所有类型的急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老年心衰急诊期处理主要原则是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 稳定生命体征, 缓解症状, 避免进一步心脏损伤, 阻断心室的重构, 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高血压类型:应使用血管扩张剂, 存在容量负荷过重时加用利尿剂;血压正常类型:血管扩张剂存在体循环慢性液体潴留患者使用利尿剂;低灌注者:使用正性肌力药, 如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有急性心衰:选择硝酸酯类的同时给予溶栓或抗栓治疗等。

比索洛尔是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作为一线药物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力衰竭的防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多项研究显示, 比索洛尔因具有水脂兼容性, 首关效应低, β1具有选择性高、无内在拟交感活性作用、天然长效、非酶代谢、双通道平衡排泄、药物相互作用少等多个优点, 从而减少心肌损害, 降低心脏负荷, 减少水钠潴留, 达到缓解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目的。心功能不全比索洛尔研究Ⅱ (CIBISII) 入选2 647例缺血性心肌病伴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比索洛尔最大剂量10 mg/d, 平均随访16个月。总死亡率降低34% (P<0.01) , 任何原因的住院率降低20% (P<0.01) , 因心力衰竭恶化的住院率降低36% (P<0.01) , 猝死率显著降低44% (P<0.01)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于上述结果, 本试验亦提前结束[2]。因而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的患者, 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在血压允许的范围内, 尽可能地继续β-RB治疗, 以求更佳的治疗效果。氯沙坦钾是一种为新型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AT1的拮抗剂, 氯沙坦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转换酶代谢为有活性的产物EXP-3174, 此代谢产物活性是母体药物的10~40倍, 能发挥强大的阻断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作用, 它可以降低血压, 能改善心力衰竭及心肌肥厚, 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增加肾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 增加尿液和尿钠、尿酸的排泄, 抑制RASS系统, 增加血钾的作用。氢氯噻嗪属于噻嗪类利尿剂, 主要作用抑制Na+、Cl-在肾小管的的皮质段和远段的重吸收, 从而起到排钠利尿作用, 使Na+-K+交换增加, 同时也增加钾的排泄, 从而有效降低血液容量, 使氯沙坦的增加血钾的作用[3]与氢氯噻嗪的排钾作用对消。

在本次研究中, 采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与采用常规扩血管利尿剂, 强心剂治疗老年心力衰竭, 患者进行各分组对比观察[4], 从结果可以看出,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 NT-proBNP、LVEF、NYHA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6%,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5]。结论是:与对照组相比, 氯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郑俊.老年性心力衰竭121例临床分析[J].西藏医药杂志, 2010, 31 (1) :23.

[2]胡大一, 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10—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98-401, 402-406.

[3]刘少平.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体会[J].当代医学, 2010, 16 (28) :73-74.

[4]符荣莲, 彭斌.老年心衰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J].当代医学, 2010, 16 (2) :65-65.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CHF住院患者120例, 其中男80例, 女40例。年龄55~80岁, 平均 (65.5± 4.5) 岁。病程6个月~15年。其中扩张型心肌病40例, 缺血性心肌病18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62例。将120例CHF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及心功能分级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全部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有心衰表现, 超声心动图证实心脏肥大或扩大;②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 分级属Ⅱ~Ⅳ;③排除心动过缓 (HR<60次/min) 、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 肺心病、肥厚型心肌病、瓣膜病等。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低钠饮食、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康忻, 德国默克公司生产, 5 mg/片) 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替米沙坦片 (江苏万邦生化医药公司生产, 40 mg/片) 40 mg/次、1次/d;治疗组于2周后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起始剂量为1.25~2.5 mg/d, 继后根据患者耐受性和临床症状每2~3周增加剂量一次, 每次1.25~2.5 mg/d, 当心率<55次/分或收缩压<90 mm Hg时停止增加剂量, 治疗最大剂量为5~10 mg/d, 疗程为6个月。分别于用药前后观察心率 (HR) 、血压 (BP)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S) 以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变化。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 (胸闷、心慌、呼吸困难、腹胀、纳差、肺部哕音、水肿、肝肿大等) 消失, 心功能改善2级或2级以上;②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 心功能改善1级;③无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或病情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表示, 比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60例中, 显效37例 (61.67%) , 有效17例 (28.33%) , 无效6例 (10.00%) , 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60例中, 显效25例 (41.67%) , 有效15例 (25.00%) , 无效20例 (33.33%) , 总有效率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2例出现心率减慢, 1例出现口干, 1例出现咳嗽, 均可耐受, 未予特殊处理, 不影响后续治疗。

3讨论

目前已知: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塑[1], 表现为心室肌重量增加, 心室内径增大, 心室腔扩大, 心室形状改变。而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RAS) 系统的激活是导致心室重塑的重要因素[2]。故治疗CHF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 阻断心室重塑[3]。替米沙坦是一种强效和特异性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 , 半衰期为18~24 h, 用药后1~4 h即可起效, 药效作用可达35 h, 且依从性好[4]。替米沙坦作用于RAS的末端受体水平, 与受体部位结合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 与ACEI类药物相比, 能更直接、更具选择性的阻断RAS。它也是选择性ATl受体拮抗剂, 对ATl受体的亲和力比对AT2受体强约20000倍, 所以能极大限度的阻断RAS。多项临床试验证实, β受体阻滞剂可使衰竭心肌β受体密度上调, 能够有效减轻和预防心肌重塑[5]。比索洛尔是高度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它无内源拟交感作用, 对β1和β2受体选择性之比为75:l, 水脂双溶性, 生物利用度88%, 血浆分布半衰期为36 h, 清除半衰期为7.4 h, 2.6 h血浆浓度达高峰, 能有效抑儿茶酚胺的基础分泌和刺激性分泌, 减慢心率, 降低心脏氧耗量, 逆转β受体下调, 恢复对β受体刺激的敏感性[6], 同时还可阻断钠通道, 促进钾通道, 缩短复极过程, 防止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 纠正衰竭心肌的异常细胞内钙含量, 防止钙超载, 减少水钠潴留, 减轻心脏扩大程度, 改善心肌顺应性, 延迟心脏和血管的重构, 从而全面保护心脏。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在比索洛尔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CHF, 比单用比索洛尔能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心功能, 其总有效率为9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且不良反应少。故笔者认为, CHF的治疗在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减轻心脏负荷的基础上, 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树茜, 尹明才.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5例.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 (1) :4.

[2]Held C, C.erstein HC, YusufS, et al.Glucose levels predict hospi-talization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at high cardiovascu-larrisk.Circulation, 2007, 115 (11) :1371-1375.

[3]张建, 华琦, 付研, 等.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l-27.

[4]毋淑珍, 赵洛沙.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心室重塑的影响.医学研究杂志, 2009, 38 (8) :36-39.

[5]黄峻.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34 (9) :773-774.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 篇5

关键词:益心舒胶囊,比索洛尔,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为临床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常用的抗室性早搏药物如

1) 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170133),项目名称 RP105/MD-1基因转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胺碘酮、普罗帕酮、美西律等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不良反应大,长期应用甚至增加病死率。因此,寻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成为国内外基础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益心舒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室性早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心内科住院患者186例,均确诊为原发病及室性早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男55例,女41例,年龄35岁~72岁,平均53岁。对照组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32岁~76岁,平均52.5岁。两组患者病程均为2日至15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因构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及《实用内科学》室性早搏分类诊断标准拟定[1],经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疗效判定标准:依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制定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评判。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比索洛尔片,每次5 mg,1次/日,治疗原发病的药物不变;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益心舒胶囊(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2020038,0.3 g)1.2 g,3次/日,疗程为4周。服药后每周复查心电图、肝肾功能,4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

1.4 疗效评定标准 心电图疗效,无效:减少<50%或无变化;有效:减少50%~90%;显效:室性早搏消失或减少>90%。临床症状,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有效:症状有改善;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见表2)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 (见表3)

2.3 安全性观察 服药期间每周检测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3 讨 论

室性早搏是由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所致,引起心脏起搏和传导异常的病因很多,机制也很复杂,而心肌缺血、缺氧是引起室性早搏的重要原因。依据中医络病理论,室性早搏属中医惊悸、怔忡范畴,多由气阴两虚导致心络的络虚不荣和络脉瘀阻所致,尤以前者为本病发病的关键环节[2]。络虚不荣则心律失养,络脉瘀阻则虚火内忧心神,二者均可导致心神不安,出现室性早搏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络虚不荣涵盖了心肌自律性的异常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频发性室性早搏以虚证多见,与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有关。

益心舒胶囊主要由黄芪、人参、丹参、麦冬、川芎、山楂、五味子等组成。方中黄芪、人参补气升阳,扶正固本,发挥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肌体对缺氧耐受力的同时,还可以发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心功能的疗效[3,4]。丹参具有活血通络、宁心安神的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疏通微循环、抗凝、抗血栓作用[5]。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麦冬养阴润肺、清心除烦;山楂则能降低心肌脂褐质的含量,抑制B型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发挥心肌保护作用[6]。益心舒胶囊用于室性早搏有充分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比索洛尔属心脏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它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无内在抑交感活性,具有广泛的离子通道作用,能减少Ca2+、Na+的内流,和减少K+的外流,兼具有I、Ⅱ和Ⅳ类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一般剂量副反应轻,安全性高,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但可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降低血压,较大剂量对心血管及支气管也有作用,还可导致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等。益心舒胶囊联合比索尔治疗室性早搏对临床症状有效率达95.8%,心电图好转率达83.3%,明显高于对照组。该药与比索洛尔联合用不仅可以抵消后者所致的心率减慢等药物副反应,而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00.

[2]吴以岭.“脉络-血管系统病”新概念及其治疗探讨[J].疑难病杂志,2005,4(5):285.

[3]朱玲,朱晓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1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1):27.

[4]益心舒胶囊治疗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3(8):281-282.

[5]姜红.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9(5):64.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35~80岁,平均(60.5±3.2)岁;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23例,Ⅲ级47例,Ⅳ级20例;病因:冠心病26例,风湿性心脏病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8例,心肌病1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NYHA分级、病因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45%;(2)静息状态下心率(HR)≥60次/min,收缩压/舒张压(SBP/DBP)>90/60mmHg;(3)排除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排除伴有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应用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ECI)、利尿剂,剂量稳定。比索洛尔组给予比索洛尔,起始剂量1.25 mg口服,1次/d,之后视患者耐受程度每7~14 d增加剂量1次,每次递增1.25 mg,直至目标剂量10mg。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起始剂量6.25 mg口服,2次/d,之后视患者耐受程度每7~14 d增加剂量1次,每次递增6.25 mg,直至目标剂量75 mg。两组均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观察指标:(1)心功能分级: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定。(2)心功能指标:采用美国HP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取左侧卧位,平静呼吸,同步描记心电图,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形态和大小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及心脏舒张指标E峰/A峰比值(E/A)。(3)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常规检查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疗效评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进行疗效评价。(1)治愈: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纠正至I级;(2)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但未达I级;(3)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心功能改善I级,而未达I级;(4)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以治愈、显效和有效为总有效。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美托洛尔组为88.9%(4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

治疗后两组LVDD均显著下降(P<0.05),E/A、SV、CO、LVEF显著升高(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比索洛尔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2例,上腹部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美托洛尔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上腹部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4/4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研究调查,我国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为0.9%,而65岁以上老年人为10%[4],已成为倍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往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多采用强心、利尿及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以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脏排出量,虽取得一定疗效,但病死率和再住院率仍居高不下[5]。近年来,随着对慢性心力衰竭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心肌重构是其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治疗策略发生根本性改变,从过去短期改善症状转变为长期改善心肌重构的对因治疗,这也为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6,7]。

a与治疗前比较,P<0.05;b与美托洛尔组比较,P>0.05。

β受体阻滞剂为负性肌力药物,以往一直被禁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近年研究证实[8],虽然用药初期对心功能有明显抑制,但长期用药则能通过阻断交感-肾上腺素系统,使心肌细胞的β受体数量和密度增加,恢复β受体对正性肌力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延缓或逆转心肌重构,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减少住院率。目前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均成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用药,很多文献报道其较安慰剂或常规药物的显著优势[9,10],但有关二者疗效比较的文献并不多见。本研究结果显示,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均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二者间比较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认为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均安全有效,且疗效相当。

参考文献

[1]钱俊峰,姜红,葛均波.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5):700-703.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4]杨军华.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9):158-159.

[5]雷小红,苗丽,邓万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2):2995-2999.

[6]李玉珍,张晓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新理念[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12(2):37-38.

[7]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3):195-209.

[8]李新立,朱桢燕.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2010,8(1):22-23.

[9]Potteaux S,Esposito B,Oostrom O,et a1.Leukocyte-derived interleukin 10is required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i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knockout mic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4,24(8):1474-1478.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 篇7

关键词:福辛普利,比索洛尔,舒张性心力衰竭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 约1/3为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所致, 或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简称DHF) , 单纯DHF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情况下, 由于心室充盈异常和充盈压的升高而导致的肺循环或体循环瘀血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 探讨福辛普利和比索洛尔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118例, 男52例, 女66例;年龄39~81岁, 平均 (65.3±3.6) 岁;其中冠心病51例, 高血压58例, 肥厚性心肌病9例;对患者进行心功能评分, Ⅰ级的患者12例, Ⅱ级69例, Ⅲ级37例。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协会制定的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与参考文献的标准, 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患者[1]。以盲分法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经统计学软件分析,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种、血压、心率、心功能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常规治疗, 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利尿剂、福辛普利、醛固醇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 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方案, 初始计量为每天1.25mg, 每周进行调整, 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剂量, 最大耐受量为每天10mg。两组患者的总疗程为6个月。

1.3 评价方法

分别在入院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完成后进行检查, 对患者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 (LVPWD) 、时间舒张末期厚度 (IVSD) 、二尖瓣千叶峰值流速舒张早期 (E) 与舒张晚期 (A) 以及两组的比值 (E/A) 。

1.4 疗效标准

根据参考文献制定疗效标准, 疗效共分为3级[2]。显效:患者心功能评分改善2级以上或者NYHA到1级。有效:患者心功能评分改善1级。无效:患者心功能评分改善不足1级甚至心力衰竭加剧。以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数单位以X2检验,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见附表。观察组59例患者, 显效21例 (35.59%) 、有效37例 (62.72%) 、无效1例 (1.69%) 、总有效率为98.3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P<0.01)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LVPWD、IVSD、A峰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 (P<0.05) , A峰与E/A明显升高 (P<0.05) 。

3 讨论

福辛普利为第一个含磷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在体外研究中, 抑制血管紧张索转化酶的能力为-F托普利的) 倍, 与依那普利相似。可以使终末收缩压张力、左心室中壁厚度、肾血管阻力明显减小, 但脑部血流和脑血流区域分布没有明显改变。比索洛尔为高度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中比索洛尔选择性最高, 其次是阿替洛尔, 再后是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 用抑制常数来测量不同B阻滞剂对β1和β2受体亲和力。无ISA和膜稳定作用, 是轻度脂溶性药物, 口服吸收好 (>90%) , 没有首过效应 (无须个体调整剂量) , 生物利用度88%, 吸收不受食物影响。CIBISII试验确定了β受体阻滞剂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与安慰剂相比, 比索洛尔治疗28个月后总死亡率下降34% (P<0.0001) , 猝死发生率下降44% (P<0.0011) , 总住院率下降20%, 因心力衰竭加重总住院率下降36% (P<0.0011) [3]。并表现极好的耐受性, 永久撤药率与安慰剂相似, 均为15%。比索洛尔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三种β阻滞剂之一。

近20年来, 有关β受体阻断剂对舒张功能的影响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在认为, 它对舒张功能的作用主要来自它对心率的减慢和舒张期延长, 而不是对等容舒张的改善。它降低高血压、减轻心肌肥厚的作用也对舒张功能改善有重

要作用。这些药物可用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特别是在高血压、冠心病和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时。但是应注意, 这和β受体阻断剂用于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的不同。本次临床研究证明, 以福辛普利等常规治疗基础加用比索洛尔, 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心力衰竭的情况, 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马丹.福辛普利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17) :2140-2141.

[2]冯凯, 沈巍, 邱炜伟, 等.福辛普利联合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J].山东医药, 2011, 51 (29) :49-50.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推荐阅读: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05-21

缬沙坦分散片07-25

内科联合07-16

联合监管05-08

联合接种05-13

联合之路05-15

联合调控05-25

联合培养05-30

联合创新06-01

联合品牌06-04

上一篇:信号干扰问题下一篇:法律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