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共12篇)
医学遗传学 篇1
转化医学是未来医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1~3], 其核心理念是将与医学有关的研究, 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可应用的药物、技术、方法和理论, 为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服务[4]。近年来, 医学遗传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 并对临床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 转化医学理念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价值尚未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转化医学理念对医学遗传学教学的启迪。
1 转化医学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转化医学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快速结合, 力求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实现双向转化, 达到基础医学科研成果快速有效地服务于临床需要的目的。目前, 转化医学已经向多个方向延伸, 包括基础—临床—预防转化、药学—临床—预防转化以及临床—康复—预防转化等多元化模式。转化医学是一个双向开放、往复循环及持续向上的过程[5,6], 有利于推进临床医学又好又快地发展, 已逐渐成为全球医学研究领域的共识。
2 从转化医学角度认识医学遗传学学科特点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力图从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遗传病的病因、传递规律与致病机制, 提供诊断、预防和治疗遗传病的基础学科, 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自20世纪以来, 医学遗传学在遗传病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 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和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兴起, 为发展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人类细胞遗传学研究使人们认识了一大类染色体病, 并为其诊断和预防创造了条件。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带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促使许多高新技术不断涌现, 尤其是高通量测序和高通量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使得遗传学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质量不断提高。因此, 加强医学遗传学临床应用转化已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很显然, 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对医学遗传学学科特点和内容进行再认识, 有助于教学过程中凸显医学遗传学学科特点, 切实发挥其桥梁作用。
3 转化医学对医学遗传学教学的启示
3.1 教师转化医学理念的形成
将转化医学理念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医学教育思想引入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之中, 最关键的是教师理念的形成[5], 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医学教育中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紧密结合。
(1) 通过安排教师参与高水平的学术交流 (如定期培训等) , 引入转化医学理念, 让每一位教师都理解转化医学的内涵, 认识到转化医学理念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 聘请高水平专家介绍转化医学, 定期举办转化医学论坛, 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同时安排教师参与临床实践, 与临床医师进行教科研合作, 形成具有转化医学理念的医学遗传学师资队伍。
(3) 教师申报各级课题时都应向转化医学倾斜, 课题有应用价值是首要的。所以, 医学遗传学教师在申报课题时, 要不断渗透转化医学理念, 将基础科学研究与临床遗传学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4) 近年来, 高校医学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转化医学理念, 教师在备课时应设计相关环节, 根据医学遗传学课程特点和转化医学发展现状, 融入转化医学内容, 时刻把握与该课程相关的临床新动态。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对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也有很大帮助。
3.2 加强医学遗传学教学与临床的结合
在我国, 大力发展临床遗传学是促进医学遗传学转化的最佳途径。而临床遗传学是医学遗传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融入临床病例, 坚持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教学, 从而满足转化型医学人才培养要求。
3.2.1 采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进行授课
转化医学倡导以病人为中心, 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基于医学遗传学课程特点, 这一理念完全可以应用到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在讲授新课时, 以临床病例为基础提出问题, 师生共同学习遗传学基本理论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 在学习“酶蛋白病”时, 我们尽可能把临床遗传病例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酶蛋白病包括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半乳糖血症、糖原贮积症、戈谢病、自毁容貌综合征、着色性干皮病等单基因病, 介绍疾病的临床特征, 分析疾病的遗传模式、发病机制, 讨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引导学生自始至终以医生的角色进行学习, 架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 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
3.2.2 实验教学增加课后临床病例讨论
转化医学是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再回到实践的双向转化模式, 这也是医学遗传学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不但理论性很强, 而且实践性也很强, 所以, 除理论教学外, 也要重视实验教学。我们可以根据理论课讲授内容, 优选临床病例, 编写病例讨论讲义, 通过微博、微信或QQ群等发给学生。在理论课之后, 布置病例讨论任务, 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 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讨论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以及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从而为以后进入临床奠定坚实基础。
3.2.3 实施遗传咨询教学法
医学遗传学应用转化就是利用基础研究成果开展临床遗传服务, 包括提供遗传咨询、遗传诊断 (生化检查、核型分析和基因诊断) 及遗传病的治疗与预防。黄钢[7]等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尝试了遗传咨询教学法, 将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病例诊断、治疗及预防结合, 采用开放式遗传咨询教学法, 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 包括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师生互动、学生求索3方面。实践证明, 遗传咨询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其灵活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能力, 有助于学生将来开展临床遗传服务, 实现医学遗传学应用转化。
3.3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转化医学理念
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 不但能培养其转化医学理念, 而且能培养协作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既会科研创新又能诊断疾病、具有转化医学理念的医生是转化医学发展的人才动力, 而该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在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并成立科研兴趣小组, 通过教师指导完成科研项目, 提升学生科研思维和工作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医学基础研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有助于发展临床遗传学, 开展临床遗传服务。
综上所述,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不仅理论性较强, 实践性也很强。转化医学理念以其科学性和前瞻性促进临床遗传学的发展。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医学遗传学教学之中, 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 值得广大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应用。
摘要:转化医学是把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新型医学研究模式, 医学遗传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 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 通过实施病例式教学、实验课加入病案讨论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 将临床知识及科研意识融入医学遗传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中, 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转化医学,医学遗传学,病例式教学
参考文献
[1]Marincola F M.Translational Medicine:A two way road[J].J Translat Med, 2003, 1 (1) :1-2.
[2]Wadman M.Harvard turns to matchmaking to speed translational research[J].Nature:Medicine, 2008, 14 (7) :697.
[3]Littman B H, Di Mario L, Plebani M, et a1.What’s next intranslational medicine[J].Clin Sci, 2007, 112 (4) :217-227.
[4]张思仲.加强医学遗传学的转化, 促进我国临床遗传学的发展[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2, 29 (6) :728-730.
[5]蔡红兵, 李欣, 孙学刚, 等.加强推进力度, 促进转化医学发展[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 (5) :741-743.
[6]张晓海, 赵蕾, 张兆琪, 等.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在影像医学教学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 2012, 7 (6) :776-777.
[7]黄钢, 王燕, 白云, 等.遗传咨询教学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 12 (3) :234-236.
医学遗传学 篇2
教学要求
1.熟悉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2.掌握传感器基本特性。
3.了解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及发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传感器演示 教学重点
1.传感器的分类及特性 2.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教学课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2.1 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
传感器(狭义):能感应被测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其他物理量变化的器件.传感器(广义):是信号检出器件和信号处理部分的总称.组成: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信号调理电路组成.2.2 传感器的分类
按测量的性质划分: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按工作的原理划分:电阻应变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磁电式传感器等.按测量的转换特征划分:结构型传感器和物性型传感器.按能量传递的方式划分:能量控制型传感器和能量转换型传感器.2.3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3.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1.线性度:指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又叫非线性误差.2.灵敏度: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增量与引起输出量增量的输入量的比值.3.迟滞:指传感器在正向行程和反向行程期间,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的现象.4.重复性: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做全量程多次测试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性的程度.5.分辨率:指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6.稳定性:指传感器在室温条件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间隔,传感器的输出与起始标定时的输出之间的差异.7.漂移:指传感器在外界的干扰下,输出量发生与输入量无关的变化,包括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等.2.3.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1.瞬态响应法 2.频率响应法
2.4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及其发展 2.4.1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1.生产过程的测量与控制 2.安全报警与环境保护 3.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 4.交通运输和资源探测 5.医疗卫生和家用电器 2.4.2 传感器的发展
1.微型传感器(Micro sensor)○ 2.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3.多功能传感器(Multifunction sensor)2.5 传感器的正确选用
1.与测量条件有关的因素 2.与使用条件有关的因素 3.与传感器有关的技术指标
此外,还要考虑购买和维修等因素.作业:P23:
3、4
优化医学遗传学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篇3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优化;教学;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相应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近几年来,课任老师都有同感:当前各校普遍存在学生基础差,又不想学的现象。不少同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有同学说一看到书就想瞌睡,还有的干脆就说很讨厌学习。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可能与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有关。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说,培养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枯燥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近几年来,笔者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成果的评价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
1 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
综合书本内容,引用生动、具体、恰当的实例,使学生对当前医学遗传学发展和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有感性认识,进而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感到有掌握它的实际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1讲好绪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绪论是全书的缩影,讲好绪论课就能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从第一堂课开始就应把学生引入有趣、自觉好学的境界。在讲到医学遗传学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就在于基因水平的研究时,通过实例:1977将高等动物的生长激素抑制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并得到表达,从7.5公斤的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提取到5毫克生长激素抑制因子,相当于50万头羊脑组织中提取的量;1990年9月开始进行第一例人类疾病基因治疗是将腺苷脱氨酶基因转入病人淋巴细胞,该酶缺失导致免疫缺陷,并获得成功……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们了解到基因工程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认识到医学遗传学课程已成为现代医学教学中必不可少部分,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的章节时,教师都应精心设计,设法引导学生对相应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2利用学科特点,引起学生对该学科的特殊兴趣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特点,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的特殊趣味所引起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特点,充分发掘学科知识中那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以引起学生对该学科的特殊兴趣。如在讲到优生学时,我国目前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要求既生得少,又生得好,这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大有益处,这是一项基本国策。如何保质保量生好这一个,可以从遗传学的角度去分析疾病与遗传有关:如无脑儿、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应该采取哪些优生措施来预防、控制遗传病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从而使学生萌发了对本科学习的兴趣。
1.3引入著名科学家的典型事例,激发学习兴趣
如讲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时,向学生讲述“达尔文的遗憾”这一故事:据《法制日报》1989后10月5日报道,达尔文一生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和他表妹玛丽结婚。近亲结婚,祸及子孙。聪明的达尔文和美丽动人的玛丽生下十个孩子,个个体弱多病,有三个很小就夭折了,其余七个子女都不同程度的患有精神病,三个女儿一辈子都不能出嫁。有三个儿子无生育能力,终身未娶,第四个儿子,一生娶了四个妻子,也没能抱上一个孩子。学生听后,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个个若有所思,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重要意义。
1.4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提出一些学生在以往经历中想了解而未了解、想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的问题,让学生在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释,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为什么罪犯在作案现场留下的指纹,可以作为犯罪的证据;为什么有的单位职工上下班用指纹签到……在学习皮肤纹理分析时,同学们通过观察自己的指纹,互相之间指纹对比,归纳出“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人的指纹完全相同”,就可以解释这些问题了。
2 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维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感觉,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直接兴趣。
2.1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最系统的科学知识,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所学内容,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因此,在学习中总觉得枯燥乏味,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教学效果,教师可综合运用多种教法,如在学习DNA分子结构时,可采用教具模型,通过对立体、直观的DNA分子结构模型的观察,归纳出其结构特点,有助于对知识的形象理解和掌握;常见遗传病先看录像,然后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查阅资料后才能回答。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们有充分的思考空间,积极上网或去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主动完成学习。它不仅传授了基础理论知识,而且理解了应用实例,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枯燥无味的理论讲授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生动愉快的教学过程。改变了过去一贯以教师为中心的大量课堂灌输,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
2.2重视实验教学,满足学生亲身实践的愿望,是兴趣形成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了解掌握实验目的,原理、操作等,对实验机械重复,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知识,更不利于动手能力和医学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可做一些尝试,让学生“从做中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实验中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从“教实验”变为“指导实验,重点的和具有启发性的讲授后,给学生留下更多时间去探索、去发现、去讨论,例如在讲完X染色质和Y染色质后,指导学生进行人类X染色质的制作和观察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上真正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结果来验证过程的正确与否。并思考讨论:是否可用其它材料代替口腔粘膜细胞;如用男同学的口腔粘膜细胞,实验结果会是什么?可从理论上解释,也可亲自实验得出结论,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如果实验失败了,要指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培养其不畏困难、敢于挑战的品质。如果实验成功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得到满足,产生愉悦感,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3 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更易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就得拥有一定的学习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策略越好,学习动机水平越高。良好的认知策略能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事半功倍,提高效率,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得到一种享受,从而学得更好、更快、更高兴。因此,乐学必然要依赖于会学。不会学,学不好,最后自然是不愿学、厌学。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让学生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他们的过程,成为一个真正能够独立学习的人,对于提高学生认知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教学中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入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如在学习人类色盲遗传时,在讲清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它和它的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之后,就指导学生思考:(1)人类正常色觉及色盲的基因型是什么?(2)可能婚配的遗传图解怎样?启发学生总结人类色盲的遗传规律,并由此分析近亲结婚的危害等。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思考,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并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如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章节中,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列表、画图等方法,比较各知识点的异同及联系,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知识。正确的学习方法能轻松掌握有关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兴奋感、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重视对学习成果的评价,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例如:在课堂提问时,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能力型的问题,并在回答过程中,根据情况加深问题的难度,以促进他们思考,成绩差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给他为其他同学做示范演示的机会,使这部分同学提高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评价内容上,多采用正面评价,对学生回答或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感,持久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评价差生:“你进步了,老师为你祝贺!”评价中等生:“你快追上××同学(指优生)了。”评价优生:“好上加好,才是最好。”使用发展性评价,如对某个学生落后时的评价:“鼓起劲,给大家一个惊喜!”进步时的评价:“你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鼓励他更进一步时的评价:“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通过评价达到融洽关系、沟通情感、促进交流的目的,让学生各有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满足感。
综上所述,兴趣爱好是学习的源泉,教师只要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模式、优化生物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把课堂教学环节,应用传统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当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樊祥岩、扬廷忠主编《医学遗传学基础》教材,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
2、陈利压.免疫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1):96.
医学遗传学 篇4
关键词:临床专业,医学遗传学,教学体会
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一门科学, 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实验技能是对一名医学生起码的要求, 也是21世纪医务工作者必备的条件和素质[1]。作为医学遗传学的教育工作者, 应如何将医学遗传学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很好地结合, 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掌握医学遗传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更好地掌握医学临床应用, 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其普及到社会大众是我们重视的问题。本文就自身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1 注重临床遗传学概念的灌输, 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学习
在平时教学中, 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理解学习医学遗传学的真正目的和内涵, 许多学生存在偏面认识, 认为:是考查课, 专升本又不考, 学不学照样能当医师, 对学习医学遗传学不重视, 并没有意识到医学遗传学实际是一门界于基础和专业课之间的学科, 甚至在某些方面如遗传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遗传咨询就是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在给临床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并没有专门的临床遗传学的课程, 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 医学遗传学的基础课程教学就是这些医学生对医学遗传学惟一的一次课堂学习。而且一些医师经常咨询我们遗传教研室一些遗传病的问题来看, 就知道很多临床医师对遗传学知识很是缺乏。作为新世纪的医务工作者, 学习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在讲课过程中, 不仅讲授学科的基本理论概念, 还注意多联系临床病例, 并涉及医学遗传学的发展, 明确阐述医学遗传学的意义, 告诉学生此门课程的应用价值, 加强临床遗传学的概念, 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得到重视:作为一个临床医师, 看到的虽然是一个个具体的疾病, 一个个具体的临床特征, 但脑子里必须时刻记住一条从基因、染色体到临床特征的逆向诊断思路:即基因 (DNA) 、染色体的改变→蛋白质或酶的改变→细胞、生化特征的改变→病理特征的改变→临床特征的改变, 从而自觉地去学习这门知识, 尤其是带着临床的问题去深入理解并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础和临床知识[2]。
2 注重课堂临床病例的分析, 理论联系临床实际, 使学生从感性上得到认识, 增强学生的理解掌握
医学遗传学课程内容相对枯燥、抽象, 其知识零散、难以记忆, 很多知识对初学者来说都较难理解, 因此在理论教学时运用病例分析教学可以使学生加强对基本理论的掌握, 深入浅出。通过对临床病例的设计, 使学生从感性上加深对临床遗传知识的认识, 加深对临床遗传病的诊治和预防知识的理解, 为以后临床工作和遗传病预防打好基础。因此,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收集自己平时在科研或临床工作中遇见的一些典型病例, 并注意将这些典型病例详细记录下来, 再做成幻灯片将一些重要病例演示给学生观看, 这样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重视, 加深对一些遗传病的印象, 从而牢记在心。如讲授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时, 举例临床的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或Turner综合征, 是由于患者比正常女性少了一条X染色体, 其性染色体为X0, 故也称为45, X综合征。讲授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时, 举例大家熟悉的先天愚型 (Down综合征) , 其病因是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故也称为21三体综合征。由于讲授贴近临床, 更深层次地将遗传学理论与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倍感兴趣。此外, 我们在每次课结束后, 结合课堂内容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一些病例分析, 让学生课后分组分析思考, 加强学生的协作、思考和总结能力。在期末考试中也增加了病例分析题型, 全面衡量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也能考核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问题和综合判断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实验课教学, 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绝大多数遗传学理论和重大的发现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3]。但由于实验教学课时数少, 且其实验室条件受限, 不能顾及到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 而且上课时基本就是老师讲一遍, 学生照着做一遍再写个实验报告就算完成, 对学生没有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因此, 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要合理设置实验课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实验课中,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且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实验内容安排除了常规的人类染色体制片和G显带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等实验项目外, 我们还安排了系谱图绘制和分析、遗传病例分析、遗传咨询等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内容, 尽量让学生主动思考并动手、动口, 对各种临床病例进行诊断、咨询模拟。实验课结束后, 要针对实验课的教学内容, 每人写一份实验综述, 加深对实验课的理解和内容回顾, 期末考试中实验课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达到了25%。
4 重视多媒体教学, 促进学生理解记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加强教学互动
4.1 多媒体教学在医学遗传学中应用的优势
(1) 有利于临床病例再现,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医学遗传学主要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遗传因素的关系。由于与临床有密切联系, 可使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动画等综合效果将相关病例真实再现给学生, 加深学生对病例的理解, 有利于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有利于学生对教学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降低学习难度。医学遗传学内容较抽象、难理解、易混淆, 如遗传的分子基础、不同遗传性疾病的遗传原理等内容。应用多媒体授课后, 既能简单介绍上述内容, 又能运用图像、动画和声音将一些复杂、抽象、难懂的过程直接展示给学生,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遗传性疾病时, 能将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类型, 对个体的影响, 所致疾病的临床、生化、影像改变等内容通过静态的图片和相关的动画, 多层次、多侧面、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使学习过程变得相对轻松, 降低学习难度。 (3) 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医学遗传学教学课时少, 教学任务重,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既节省了写板书时间, 又可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大量教学信息, 具有高效性。
4.2 有利于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
课堂时间很有限, 课后的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的使用不易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网络可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节约教育经费, 巩固教学效果。如在网上开辟教学论坛, 可加强师生的交流和沟通。网上辅导答疑, 能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未理解的问题。在网上建立题库, 便于学生进行自考、自查。网络教学的实现能从多方面、多层次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把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就把抽象的概念和过程理解掌握了, 并获取了大量有关临床的医学知识。
5 教学与临床相结合, 加强学生对临床遗传学的亲身感受
医学遗传学的重点是对遗传病机制、传递方式、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4], 因此将教学和临床相结合, 让学生对书本的理论知识有更感性的认识, 提高学习兴趣, 也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这些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附属医院临床病例也较为丰富, 这也是教学的一个有利条件。在相关章节内容的教学中, 如遗传病的筛查、咨询、生化遗传病、染色体病等, 联系医院的相关部门, 利用临床上的病例加强教学效果。除了对病例临床表现的观察外, 学生们可以凋查家系并画系谱图, 研究传递方式;通过分析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 提出合理的咨询意见;在检验科了解相关实验室检测生化遗传病的方法;在产科了解产前相关遗传病的筛查和新生儿需要筛查的一些遗传病;可以采集临床的实验材料如羊水、肿瘤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 丰富了实验课的内容。让学生在医院门诊现场学习遗传病的诊断和咨询, 在培训学校听取更多的遗传病专题知识讲座等, 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临床应用技能。另外, 也可让学生在假期开展一些遗传病的调查工作, 并向社会宣传遗传病的知识, 为提高人口质量、加强优生优育做一些实际工作, 使学生学以致用, 在实际应用中使遗传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医学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 是基础性学科向临床学科过渡的桥梁学科, 确切的说更偏重于临床学科[2]。目前许多遗传病的病因都已得到清晰认识, 部分遗传病是可以进行预防和控制的, 因此, 医学遗传学的教育和宣传就日益重要。医学遗传学的专业教师不仅要在遗传病的研究和预防、控制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更应将遗传学的知识广泛传播, 尤其是要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传授给学生遗传学的理论知识, 更要加强学生临床技能培训, 把学生培养成既有扎实的遗传学理论基础, 又有一定的遗传学临床工作技能的合格医学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冯天元.对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12) :145-160.
[2]王培林, 傅松滨.医学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周鸣鸣, 谭湘陵.面向临床的医学遗传学课程建设[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5) :875-877.
医学遗传学辅导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掌握ABO红细胞遗传系统和Rh遗传系统的组成,新生儿溶血症发病的机制。2.掌握HLA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3.了解HLA与疾病关联,HLA抗原与器官移植等问题。
4.了解遗传性免疫缺陷病、遗传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遗传基础。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新生儿溶血症与红细胞抗原遗传
(一)新生儿溶血症(重点)
(二)血型(红细胞抗原)的遗传 1.ABO血型系统 2.Rh血型血型系统
着重介绍新生儿溶血症发病的机制。
二、HLA系统与医学
(一)HLA系统的结构和组成(重点)
1.I类基因及编码蛋白 2.II类基因及编码蛋白 3.III类基因及编码蛋白
(二)HLA与疾病的关联(重点)
(三)HLA抗原与器官移植(重点)
(四)HLA的DNA分型
着重介绍HLA系统与医学的关系。
三、遗传性免疫缺陷病(重点)
(一)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1.临床特征 2.遗传学与发病机制
(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1.临床特征 2.遗传学与发病机制
(三)腺苷脱氨酶缺乏症 1.临床特征 2.遗传学与发病机制
四、遗传性自身免疫病(难点)
遗传性自身免疫病具有几个特点①有自身反应性免疫细胞存在;②可以分离到特异的自身抗原;③用该自身抗原免疫动物,能获得自身抗体,或诱导出特异的自身反应性细胞;④用自身抗原免疫动物可以诱导出类似人类自身免疫病的症状;⑤具有遗传基础。
(一)自身免疫病的分类(二)自身免疫病的遗传基础(三)几种常见自身免疫病
1.强直性脊椎炎
2.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3.类风湿性关节炎
4.系统性红斑狼疮
(四)自身免疫病的诊疗原则
1.诊断原则
医学遗传学 篇6
关键词:教学改革;开放式实验;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17-0114-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实验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综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学如何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广大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两门课程为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实验教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本校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为验证性实验,教学方式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校领导特别重视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建设。近年来,本校教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因此,本教研室在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研室全体的共同努力下,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1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室承担着全校4个层次多个专业学生的实验课,在教学计划中,两门课程实验课学时数仅各有10学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学习掌握更多的内容,真正发挥实验课教学的作用,必须从教学内容上入手。
实验指导是实验课的依据和准则,是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为适应实验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教研室编写了《医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实验指导》。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我们既保留经典的实验内容,又增加现代的实验技术。比如,Feulgen反应,它是1924年就发明一直沿用至今的非常经典的实验,可特异的显示细胞内的DNA,是我们实验教学中一直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细胞的分裂》这个实验是细胞生物学学习过程中非常实用的一个内容,学生们通过观察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一目了然。然而,同学们反映,这个实验部分同学已经在大学以前的阶段就学习掌握了,不必在大学课程中重复。因此,我们增加《细胞骨架的显示》这一实验内容,使学生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到细胞内的骨架纤维结构,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随着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2006年本校投入大量经费改善实验室教学条件,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了硬件设施,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表现形式丰富,能直观地展现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将整个实验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能较好地解决示教中的一些难点;节约时间,增强课堂信息量,拓展了教学内容,充分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
3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两门课程实验课时数少,且学生人数多,实验条件有限,因此,学生观察学习到的知识范围较窄,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有计划地进行开放性实验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对课堂教学的延续、扩展、加深和补充,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相关学科知识;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3.1 教学的组织实施
2006年,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室作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批开放实验室对本科生全面开放。每学期实验室对在校生开设为期1~2个月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多选择在星期六、日,由本教研室的教师和实验师联合管理和带教。
开放实验项目都为综合性实验,将科研工作的思想、目的、内容和手段融合进实验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设计实验思路,初步养成他们独立思考、严肃认真、综合运用知识、求真务实的科研素质。
3.2 教学的作用与效果
(1)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在我们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实验过程并撰写了心得体会。学生普遍反映,开放式实验是自己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实验,他们对待实验的心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以前的应付了事、漫不经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到现在的积极主动、认真细致、乐于思考、勤于分析、总结。他们的实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帮互助合作克服困难的能力、统筹安排实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科研素养得到了较好的熏陶。
实践证实,这种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有效激发了独立思考、灵活运用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更好地达到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2)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师要承担好“设计师”的角色。在开放式实验项目的设计中,我们把教师科研课题中适宜学生做的内容,设计成了专题实验,如“小鼠精子畸形检测”。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根据实验内容,提出了进一步的实验设想,这也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拓展了思维空间,使教师和学生达到了很好的双向交流,实现了共赢。
同时,教师要承担好“引导员”的角色,在开放实验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导,而不是放任学生盲目实验,同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索精神。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非常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4 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的建设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要不断拓展实验室建设经费渠道,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步伐和力度。为了更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和效果,一方面,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积极动手改造、研制实验材料,比如,在实验标本制作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标本清晰完整,学生能够观察到更直观形象的标本材料;另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更新购买实验设备。如:为了进行《细胞显微测量》实验,实验室购买了与显微镜配套使用的测微尺。这些设备的购置,不仅增强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同时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学会使用一些精密仪器,了解到学科发展的前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5 结束语
在今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传统教学模式与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开展灵活的实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高校的一名青年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更新和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端正态度,才能使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日臻完善,推进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The Attempt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al 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
Zhang Juan
Abstract:Medical 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 carried out a preliminary attempt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whi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four areas: experimental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experimental model and laboratory building.
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7
1 合适的教材是教学之根
合适的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国内有许多遗传学专家,其各自编写了不同层次的教材,各有优势,各具特色。例如夏家辉主编的研究生用教材(人卫版) 、李璞主编的面向21世纪医学遗传学教材(协和医大版) 、陈竺主编的7 年制规划教材( 人卫版)、傅松滨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左及主编的5年制统编教材(人卫版) 、孙开来主译的由Collins 等人撰著的医学遗传学原理(科学版)等, 对我国的医学遗传学教育都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多年来采用傅松滨主编的教材。该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清晰流畅, 较受师生欢迎。但上述教科书也存在一定的缺憾。例如,它们均病例病案少,基本以分子遗传与细胞遗传学基础、药物遗传学、生化遗传学、 免疫遗传学等主题为切入点的编写方式,使师生感到医学遗传学是将上述各学科硬拉在一起形成的学科,与临床距离远,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利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另外, 现在的教材中研究前沿成果比较少,特别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非常欠缺,医学遗传学作为基础学科,学生却误认为在临床基本上用不到,很难碰到遗传病,即缺乏实用性的内容。因此传统的教材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抹杀了医学遗传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急需一本以问题为先导、增加临床病例并附有病案分析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遗传学教材的问世。
2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之本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基础教学的重要学科,是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桥梁学科。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好的教学效果之本,因此,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素质的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①应具有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精神;②应该继续教育与培训,与时俱进,抢占信息技术的制高点;③应该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有渊博的知识,有很好的表达水平,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作为教师应具有很强的优化教学内容能力,因为医学遗传学的课程课时比较少,内容多,因此要精简浓缩内容。合理利用网络搜索出最近的一些医学遗传学临床病例,及时更新多媒体课件,增加动画、病例图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医学遗传学的发展非常迅速, 人类基因组计划,遗传病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新的研究进展不断被纳入教学范围,因此及时掌握医学遗传学的最新动态非常重要。而网络资源具备的信息量大, 因此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知识量大。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设计是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制作课件的能力,要通过分析课件的用途, 选择合适的软件, 确定页面的大小等内容,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3 教学手段方法是教学之源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要素组成的面授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大。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网络的不断普及及素质教育的推广,除了传统的教学以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应该不断地推进到课堂教学当中。首先,应该采用传统的教学与PBL法相结合。由于学生能力在不断地培养之中,医学遗传学课程一般设置在第一、三学期,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独立学习的能力还欠缺,所以应该在传统教学渗透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第二,应该采用病案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医学遗传学是中学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继续与加深,特别是理科生有一定基础,如果在高等学校学习时只是简单加深,使其误以为医学遗传学知识与中学阶段的生物学知识一样,感觉在“炒现饭”,这样会磨灭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在现代遗传学认为“所有疾病都与遗传有关” ,典型病例比较多,在讲授知识时引入病例, 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病例教学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向启发诱导式的转化,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4]。医学遗传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类的遗传病,研究遗传因素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讲授各类遗传病时,应引入临床真实病例,使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理解和巩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培养医学思维。例如,在讲授多基因遗传时,首先给出唇裂腭裂的患者照片,使学生直观感觉认识唇裂腭裂是遗传病,而且是多基因遗传病,同时选取真实病例,譬如王菲的女儿也是其中的患者,以明星效应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多个家系系谱,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特点等讲授重点和难点。第三,学生参与的互动教学模式。目前的教学模式还是属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 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例如在教学中可试行学生讲课的方法,选择一章难度较小的章节留给学生讲授,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 准备课件。例如染色体一章第一节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种类内容简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准备课件,应该可以更好的理解这堂课的内容。由于平时的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学,因此这种教学形式的偶尔转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对参加讲课的学生也是很好的锻炼。最后,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应用。现在信息技术深入到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势在必行,这也是近几年来教育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未来高校课程必将向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医学遗传学这门课程也应该顺应网络化的趋势。医学遗传学已经建设成为校优秀课程,我们现在着手进行了网络平台建设,该平台将为师生搭建一个医学遗传学探究式的教与学互动的网络空间,使师生在此平台上互通信息。
4 科研是教学之生力军
科研工作是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及学术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科研能使学生学术思想活跃, 课程内容理解深透,授课生动, 讲解自如, 能使学生真正弄懂教材内容, 从而启发其学习兴趣, 培养科研思维和启迪创新精神。认真钻研的教学态度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拓宽知识面,有益于科研思路的确立和开拓科研新领域[5]。我们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团队,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肿瘤分子生物学方面均取得了一定得成绩,这对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信在教学团队的一致努力下,医学遗传学的教学与科研将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5 结语
医学遗传学发展非常迅速,对医学遗传学教学工作来说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广、 基础厚、 能力强、 潜力大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专业人才是医学教育的方向。作为专业教师,要时刻认识到医学遗传学的教学不仅担负着传统的教学又肩负着教学改革的重任,要与时俱进。因此,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要从多方面努力包括教材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及深厚的科研基础,才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摘要: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随着科学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其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从教材选择、内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选择与应用、科研水平高低等方面,浅析医学遗传学教学。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傅松滨.医学遗传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Collins FS,Guttmacher AE.Genetics moves into the medicalmainstream[J].JAMA,2000,286(18):2322-2344.
[3]Weatherall DJ.Science in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duringthe 20th century[J].Med Educ,2006,40(3):195-201.
[4]姜玉华,姜余梅.病案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3):114-115.
《医学遗传学》绪论教学的探讨 篇8
1 教师要端正态度,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态度和情感往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4]。教师不重视绪论课, 起不到好的导向作用, 要求学生重视也就无从谈起。绪论教学不是可有可无的, 要做好绪论教学, 首先教师要端正态度, 树立“绪论既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的观点[5]。从内心重视绪论课教学, 只有发自内心地重视, 才有可能完成好医学遗传学的全部教学。同时教师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给学生一杯水, 老师要有一桶水”。要讲好绪论课, 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 要吃透教材, 对教材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对教材反复推敲, 对学科有深入的研究, 熟悉本学科发展的学术背景及相关的知识结构。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 绪论教学过程才能丰富、生动。
2 注重教师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
绪论是一门课程的开场, 是师生之间学习和交流的起点, 教师应该把握好这次机会, 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 建立融洽的感情基础, 达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 教师首先就必须注重自己的仪表、仪态, 穿着打扮得体, 行为举止得当, 精神状态饱满, 这些都是教师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 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教师赢得学生的尊重, 让学生从心里接受老师、认可老师。学生刚刚接触这门新的课程, 很多名词没接触到、并不理解, 教师习惯性地引入自己常用的专业词汇, 自然会影响到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所以, 教师授课语言要精练、准确、通俗易通。
3 纠正学生的片面认识
提到遗传病, 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太少见了, 学了也没什么用”。教学中也发现很多学生在心里对课程进行了轻重划分, 内外妇儿是重点, 其它的都其次, 一开始就带着这种心理, 后面的学习学生也很难投入大力气。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 绪论课时教师一定要加以正确引导。医学生通常对临床知识比较感兴趣, 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渴望了解临床知识的心理, 在绪论课就要积极结合临床病例和生活实践, 使学生感觉到学的知识是有用的。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放一些遗传病患者的照片、录像, 例如白化病、21三体综合征、唇裂、腭裂, 让学生体会到遗传病的严重危害。其次可以给学生列出遗传病的相关资料, 例如我国每年因遗传因素所致的出生缺陷或先天畸形约20万, 自然流产中约50%是由染色体畸变引起, 人群中约3%~5%的人患某种单基因病, 约15%~20%患某种多基因病, 约1%患染色体病。平均每个人都携带有5~6个隐性有害基因并可将有害基因传递给后代。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出生缺陷至少有80万~120万, 即每30~40秒就有一个出生缺陷儿在中国出生。我国每年因神经管畸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 先天愚型的治疗费超过20亿元,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费高达120亿元等等。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实例、数据, 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遗传病其实和人群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 也因此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觉到作为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4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绪论课上教师重点解决的是“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三方面的内容。要知道学什么首先要介绍所使用教材, 教学大纲要求、学时分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课程的重点难点、核心内容, 学科发展趋势、学科前沿知识及研究热点等问题,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其次要明确本门课程的性质, 在本专业中所处的地位,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多大的帮助,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最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介绍给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认识这门课程有适合它的学习方法, 并非像学生想象中的那样难学、深奥, 打消学生刚开始产生的畏难心理。
5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
绪论要讲的内容其实就是本课程的概况, 要避免简单枯燥的文字罗列, 也不能泛泛而谈, 走马观花。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下大工夫, 结合多媒体, 图片资料, 视频资料, 临床病例等多种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幻灯片不要做得过于花俏, 动画、图案过多, 反倒易使学生主次不明。“授之以鱼, 一餐之需;授之以渔, 终身受益”。医学遗传学的发展非常迅速, 教科书内容的更新又相对滞后于学科发展, 所以在绪论课上, 教师给学生介绍学习方法的同时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学习途径, 如教材、图书、期刊、数据库、网站等,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学科研究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领域,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精心设疑, 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6]。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小问题,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从而由自发地好奇心变为主动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自主地参与到新课程的学习中。例如介绍遗传病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遗传病?”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会回答:“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 “遗传病是家族性疾病”, “遗传病是怪胎”等, 也有同学会举出具体的遗传病病例, 例如白化病、色盲等。就这个问题可以展开简短的讨论, 首先肯定学生理解正确的部分, 然后举例说明, 纠正学生理解有误或有片面性的部分。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引导, 学生对遗传病的概念越来越清晰, 然后老师给出遗传病的准确定义。经过这种讨论、引导,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遗传病的概念,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医学遗传学的兴趣。另外在介绍知识点时也可以穿插一些问题, 如为什么有的人吃了蚕豆就会发生溶血?为什么苯丙酮尿症患者要成为终生的素食主义者?为什么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更易患高血压病?为什么同一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患者疗效不同?为什么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随母亲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出生缺陷?设疑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 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能以较高的效率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7 讲好学科发展简史
学科发展简史是任何一门课程绪论都包含的部分, 而这部分几乎不会出现在考试过程中, 但教师也有必要做一简要介绍。一方面了解医学遗传学的发展简史, 知道为了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简史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前人为了知识, 为了理想坚持奋斗, 努力钻研的精神, 这种精神往往是我们今天学习状态中所缺少的, 却又是非常重要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介绍发展简史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名人轶事、趣事, 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启发学生通过这些轶事、趣事, 思考其背后的问题。例如幸运的孟德尔选对了豌豆这一实验材料, 提出了遗传学基本定律, 遗憾的是成就30年不被人重视;加罗德提出了“先天性代谢病”的概念, 却同样30年无人问津;摩尔根坐得住椅子, 领导世界闻名的“蝇室”, 取得了遗传学界所瞩目的成就;一个实验员犯下的“美丽错误”使得徐道觉本来有着发现染色体数目这个载入史册的重大发现, 却因不敢挑战权威而与机会失之交臂;沃森和克里克敢于否定权威, 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等等。名人的经历教会了我们坚持、努力, 也教会了我们思考, 从而开阔了学生的学习思路。
总之, 医学遗传学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 也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近年来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及转基因技术等生物学热点领域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医学遗传学的发展, 各种遗传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使得医学遗传学在医学教育及医疗实践中的地位愈显重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绪论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第一座桥梁对学生能否学好这门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绪论教学的重要性, 多角度、多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当然, 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教学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绪论教学中, 更重要的是要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医学遗传学是医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 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医学遗传学内容抽象, 复杂, 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学生学好医学遗传学, 绪论教学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重视绪论教学,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纠正学生的片面认识, 精心组织好教学过程,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 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绪论,教学,兴趣
参考文献
[1]杜少陵, 徐思斌, 宫磊, 等.医学遗传学多元式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遗传, 2010, 32 (10) :1084-1088
[2]冯建英.微生物学课程绪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微生物学通报, 2010, 37 (7) :1058-1060
[3]郭戈.关于兴趣教学原则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 2012 (3) :119-124
[4]张淑红, 张金波, 刘爽, 等.提高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 (2) :357-359
[5]杨卓娟, 杨晓东.关于高校课程绪论教学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2) :39-41
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篇9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绪论、基因、染色体、单基因病、线粒体遗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群体遗传学、生化遗传学、人类基因组、药物遗传学、肿瘤遗传学、遗传病诊断与遗传病治疗、遗传病预防等。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往往形成了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交给了学生大量的内容和知识点,学生不能有效“吸收、消化”,形成了学生“囫囵吞枣”的现象。通过改革,我们在绪论一章中布置作业,让学生自查相关资料,开展自主学习。整合教学内容“基因、染色体”等。在“单基因遗传病”中开展PBL、CBL、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肿瘤遗传学”等章节中结合科研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和考试时,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
医学遗传学作为遗传与临床疾病之间的衔接,作为生命科学这个科学体系的一个方面统一把握,做到结构合理、减少重复。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一教学内容改革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减少授课学时。因为医学遗传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医学遗传学是培养高级医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未来在基础和临床实践工作中所面临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有些是重叠的,在教学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将医学遗传学的有关内容整合到相关课程完成。如:“基因的表达”在细胞生物学的“细胞核的功能”中完成,或者在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中完成。“减数分裂”在实验课上完成等。
二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理论课教学采用讲授式、启发式、归纳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例如在理论课上,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联想思考,一方面开拓学生视野,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成就,另一方面也帮助同学加深对一些重要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实验课以学生为中心,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为主,辅以示教。在实验过程中,老师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做”“眼睛看”和“脑子想”三者结合中,加深对生命科学实验研究的认识,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改革:本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遗传基本规律的理解,掌握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不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着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完整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责任心及团队协作精神。
在实验课教学中,要使用“人类外周血细胞的培养及染色体的制备”“遗传病”等录像、光盘,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演示,使课程内容的展示更为直观、具体,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应采用显微电视系统,将教师的某些示教内容呈现在荧光屏上,大大方便了学生观看和教师的讲解。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实验内容,提高了实验课整个过程的质量。在实验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提高教与学互动的机会。
第三,使用案例式教学。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坚持以遗传为基础、疾病为中心,有助于深刻理解遗传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在讲授各类遗传病时,引入临床病例,使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理解和巩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疾病本质的认识。通过具体遗传病家系的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了延迟显性、遗传印记、遗传早现、动态突变等重点和难点内容。同传统的直接给出基本概念相比,这种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
第四,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在实验课上把相关的理论内容先进行讲解,然后接上相应的实验内容。使得理论知识得以及时检验和巩固,学生印象深刻。如:性染色质的内容,先对假说进行讲解,接着进行“X染色质的制备和观察”实验,使学生更加易于理解相关内容。
第五,改革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突出了形象化教学,使学生们在生动、充满乐趣的过程中获得感性知识。例如,减数分裂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口述结合挂图或幻灯的方式讲解,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重要的遗传事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后,掺入了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近年来,随着各种现代化手段的应用,通过网上下载相关内容、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制作针对新版教材的“医学遗传学”多媒体课件,100%多媒体授课。教学结束后,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及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修改课件内容。优化网络教学的措施: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上要及时更新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等内容,结合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开展“课程教学互动”“课程教学辅助”“网上考试”等。
三成绩评价
遵循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可行性原则,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则侧重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两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形成性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等,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教师通过批改学生作业、阶段测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给出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使学生及时获取诊断性信息和相应的指导。
第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弥补不足,积极地设定学习目标和成长方向,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学生通过有效的自我评价,培养自己对学习负责的态度,激发自尊心、自信心。
第三,同学间对彼此的到课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时间投入等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帮助学生培养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能力,并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
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课程总成绩由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由4阶段性成绩组成:自我评价占10%,小组讨论与课堂讨论学习占10%,课外作业占40%,课堂小测验占40%。
四结果及分析
2012级临床医学教改班对以上内容和环节进行了改革,随机抽取一个教改班和一个普通班的医学遗传学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教改班的期末成绩、实验成绩、总评成绩与普通班的比较,通过office EXSELL T检验,P<0.01,每一项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教改班的医学遗传学成绩明显高于普通班。
效果分析,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及标准差、各题型的平均难度和区分度等)反映出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五讨论
经过改革,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了建立全面“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得到全方面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根据以上结果,还应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整改:一是抓住课堂教学核心,加强遗传学基本原理、实验研究方法的教学。二是利用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为主、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三是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实施“启发式”现代教育理念。四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现代科技含量,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通过教研室教学讨论会、集体备课等途径,实施在教改班实际授课过程积累的宝贵教改经验,以便得到及时的交流和推广。同时,鼓励教师在其它平行授课班中,积极推广和实行教改班的最新教改成果,对其中一些创新型较强的理论成果及时整理并以论文形式发表。或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会,及时推广成果,扩大影响。
摘要:医学遗传学为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新领域;高等医药院校各课程门类不断增多,学时数不断减少,而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和提高;现代电子教学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教学的理念得到不断更新。自2012级教改班上开展了医学遗传学的教学改革,发现学生的学时成绩、动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其改革成果应该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优化整合,教学方法,成绩评价,实践
参考文献
[1]赵俊云,杨向竹,胡秀华,郭健.PBL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优化[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4).
对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的思考 篇10
1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是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要从以下3方面着手。 (1) 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实施教学的三大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教学观向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观转变;从“我讲你听”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向优化组合、多向交流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转变。 (2) 练习教学基本功, 包括教学语言组织能力、绘图能力和实验能力。一名教师只有会运用生动、风趣的语言, 才能令课堂教学引人入胜[1]。教师良好的绘图能力会令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 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医学遗传学知识。教师掌握娴熟的实验技能, 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教师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 指教师可以在医学遗传学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具有控制课堂节奏的能力。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活跃医学遗传学课堂气氛
启发式教学讲求科学性、艺术性, 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教学中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运用正确、生动的教学语言,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内涵时, 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营造讨论的氛围。如讲ABO血型系统知识时, 教师可先布置实践作业题, 让学生调查家人的血型。教师将调查结果进行归类, 提出问题:A型血的父母, 有了O型血的孩子, 这是怎么回事?学生急于知道原因, 学习主动性增强, 思维活跃。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 鼓励学生而不是压制学生, 要注意因材施教, 让学生的个性、志趣、专长最充分地展现出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我们坚持学思结合、手脑并重的原则,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教师介绍某个家族的遗传病史以及该病的临床症状时, 可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使学生考虑该病的遗传方式, 正常个体、患者的基因型, 认真分析问题, 然后教师可提出诸如后代的发病情况、如何做到优生优育等一系列问题,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3 比较法是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医学遗传学中, 像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核遗传与胞质遗传、独立遗传与连锁遗传、基因突变中的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及单倍体与多倍体等这些易混而又比较重要的概念, 如不设法加强比较, 仅仅采用各个击破的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我们在全面分析教材的基础上, 重点讲授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在差异处下工夫, 通过联系与比较, 使学生加强对概念的记忆。实践结果表明, 比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 能提高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质量。
比较是分析、概括的重要前提, 因此, 在单元教学的基础上, 教师应在复习课中, 让学生进行比较、归纳, 自行列表总结, 针对学生总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纠正。在练习课上, 教师把事先拟出的对比性练习卷发给学生作为课堂练习, 针对问题的症结, 在试卷评析课中组织学生讨论并予以纠正。在比较中能促进基本概念的形成。如果不受教材编排顺序的束缚, 而是按照如何让学生易于区别和掌握知识的教学思路有机整合教材内容, 并采用列表、挂图、、辨析练习等手段进行横向对比, 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正确认识。
4 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等, 由于它们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 可以直接、迅速地表现各种现象, 因此, 在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需要根据课件中的少量文字和图表, 结合图片、视频 (动画) 、录像等进行教学, 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在上课时教师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利用粉笔和黑板对所讲内容加以适当的补充和解释, 不应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或光盘来进行教学。教师要熟悉各种多媒体设备的性能, 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多媒体软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只需几分钟便可将实验方法、过程及其结果全部呈现, 使学生易于理解。例如讲到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DNA分子复制过程、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等内容时, 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将其过程呈现给学生。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将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医学遗传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是由一些实验结果归纳而来的, 故教学中对经典实验的介绍必不可少, 而教师仅仅通过语言很难将实验过程表述清楚, 若借助图表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洁明了的图表将使抽象枯燥的推理过程变得形象具体。而如果限于现有教室的客观条件, 现代化教学难以实现时, 传统的挂图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总之,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能吸引学生去看、去听, 独立主动地接受信息,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使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5 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它的产生和发展几乎全部依赖于科学实验[2]。所以实验教学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使实验教学不流于形式, 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 提高实验课的地位。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实验课, 并且要写出实验报告。实验课不及格者不允许参加理论考试。理论考试题目中还有一定比例的实验内容。评定期末总成绩时, 实验课成绩要占20%, 包括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实验课的考核成绩等。 (2) 不断更新和提高医学遗传学实验的内容和水平。除了做果蝇及细菌的转化、转导、杂交等经典实验外, 还逐步增加基因工程方面的基础实验。这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崔红艳.举例求趣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21) :2904~2905.
医学遗传学 篇11
【摘 要】将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检验1班和检验2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法授课,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结果表明: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TBL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自学能力,促进团队协作交流,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法。
【关键词】TBL教学法 医学遗传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35-02
医学遗传学是目前医学中最前沿的学科之一,其利用DNA技术研究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传递方式、诊断、治疗、预后、再发风险和预防方法,从而达到控制遗传性疾病的再发,降低其在人群中的危害,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之目的。医学遗传学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又与临床医学紧密相连,其课程知识点繁多,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与其他学科交叉紧密,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出现学科体系不清晰、重点内容不易消化、感觉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习缺乏积极性等问题。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教育环境下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了,这就需要新颖、高效、优质的教学模式加入,并逐步完善。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是以团队为基础,通过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教学模式,它是美国Oklahoma大学 Larry Michaelsen教授在优化改进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后,于2002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该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TBL教学法引入医学遗传学教学中,通过积极的实践和优化,争取不断提高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质量。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检验1班和检验2班作为研究对象。检验1班58人作为实验组,检验2班58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综合素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模式:授课前,教师要提前一周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预习资料发放给学生,供学生预习;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7人,分组的原则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和成绩一般的学生搭配,积极主动的学生和消极被动的学生搭档,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课堂内容包括4个部分:(1)个人测验(10min),先发放试题和答题卡对学生进行一次基础知识测验,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2)团队测验(20min),再次发放试题和答题卡给学生进行测试,但这次允许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组内统一的意见;(3)汇报讨论(45min),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组内讨论的结果,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理由,持有异议的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相互辩论的方式发言;(4)评价总结(15min),教师点评、总结讨论发言和团队协作情况,解释同学们讨论中出现的疑问,总结知识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评价方法。包括:(1)学期末进行医学遗传学闭卷期末考试进行比较;(2)发放教学调查表,统计学生对TBL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相应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教学效果。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医学遗传学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知道,两组学生在医学遗传学考试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t=8.397,P<0.05,实验组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
(二)两组学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见表2)。在医学遗传学教学课程结束后,发放教学调查表,分别调查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和TBL教学模式(实验组)的满意度,发放调查表116分,回收116份,回收率100%。实验组满意率与对照组满意率存在差异,P<0.05,学生们对TBL教学模式更满意。
三、讨论
(一)TBL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TBL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路,真正体现了以“以生为本”的理念。在上新课前,学生会通过查阅医学杂志、搜索互联网等方式提前准备教师布置的预习资料,一方面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信息检索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TBL教学过程中,以往灌输式的讲授方式被学生分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取代,使得枯燥乏味的医学遗传学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不断讨论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用这些知识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知识点也更容易被记住、记牢。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TBL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TBL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学习,它以团队为基础,团队中的成员都有不同的任务,如果一个成员不能完成他的任务,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成绩,这就要求这个团队分工明确、管理合理、责任清晰才能能高效运作。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就要与小组其他成员不断进行交流、学习、互助,在互动过程中就会逐渐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最终实现组内、组间及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TBL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与以往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同,TBL改变了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TBL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体已由教师转变为了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作用是组织课堂、激励团队学习、引导讨论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更加全面、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另外,医学遗传学是一门跨专业、融合性很强的前沿学科,知识更新快,需要教师在TBL教学前,不断的通过自学、进修、网络等方式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准备教案,将医学遗传学这门学科上好,同时也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TBL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部分缺陷,在引入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后,我们发现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并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随着TBL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和改进,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必定会对医学教育改革起到推动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松滨. 医学遗传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郭艳红,黄文君,辛敏,等. TBL教学模式在地方医学院校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 (2)
[3]谭波涛,潘丽萍,梁红,等. TBL结合LBL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
[4]万能章. TBL教学法对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
【作者简介】赖燕燕,女,硕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医学遗传学教育。
医学遗传学 篇12
医学遗传学在现代医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是医学院校的教学重点项目。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将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实践技巧, 着重培养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 从而为他们今后医学临床工作中遗传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打下良好的应用基础, 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二、实施立体化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技术的有利支持下, 我国教育开始引进新型教育技术, 利用教育技术的各项功能优化与完善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 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有效提高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效率, 院校需改变传统黑板加粉笔的授课方式, 结合多媒体所具备的图画、声音、图像、文字等多个功能完善医学课堂教学结构, 改变医学知识的抽象化及复杂化。教师可根据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感官刺激,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解遗传学当中的Turners syndrome时, 教师可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 搜集相关图片, 并结合教学课件, 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规划, 利用立体化与形象化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疾病特征, 掌握Turners syndrome的临床症状表现等, 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记忆与印象①。
另外, 教师还可利用当前强大的网络功能来实施教学, 如可利用网络的各项功能构建医学遗传学信息网, 在信息网中开设相应的教学资源、教学课件、遗传学论坛等, 并在其中提供相应的疑难解答讨论平台, 这样, 学生在任何地域都可通过网络向信息网站提出疑惑, 教师也能在网站中关注学生的留言, 并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形式,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
三、引入病历分析遗传学教学
在医学遗传学中引入病历分析教学是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医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遗传学的教学内容, 将其与临床病历进行有效的结合, 并借助小组讨论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让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病历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是针对学生已学的遗传学知识来开展的, 教师可结合医学遗传学中的典型病例, 将临床表现的各项资料 (如患者的病程史、体征症状、病症检查报告及结果等) 进行综合呈现, 并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或小组讨论来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 探讨其与遗传症状之间的关联。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一旁要做好辅助工作, 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使他们正确认识遗传疾病。
实践证明, 案例分析教学法不仅能使遗传学更全面地呈现于学生眼前, 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 并通过病历探讨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遗传学知识水平③。
四、着重开展实验课程教学
实验课程是医学遗传学教学的重点环节, 也是验证遗传学理论知识的关键教学环节。教师可结合医学遗传学的必备知识 (如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检测突变基因、遗传系普等实验内容) 实施教学, 使学生通过遗传学实验课程, 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 提高实践能力, 从而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使医学遗传学能够实现理论与实验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对现有的医学遗传学课程进行合理设置, 科学规划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比例, 使遗传学课程能够具备实践与理论, 同时在实验课程中鼓励与提倡学生不断探索, 大胆实践,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
提高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教学手段的改革, 还需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关注自身教学方式的同时, 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为了提高遗传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初期可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知识点, 如结合课程内容将各个遗传学章节中需要学习的内容告知学生, 指引学生预习方针, 使学生的预习内容更有针对性。而为了使学生取得较好的自学效果, 教师可配合教材内容编写相应的习题, 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进度所学内容同步练习相应的知识点, 以巩固各个知识点, 进而提高医学遗传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六、结语
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 教师必须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结合医学教学内容,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将多媒体立体化教学法、病历分析法、实验课程教学法、学习引导法等运用于遗传学课堂的不同环节中, 并针对学生医学水平的薄弱之处, 开展线上线下教学, 合理设置实验课程, 增强对学生的实验引导, 从而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摘要: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专业中十分基础的知识, 知识点复杂且内容庞大, 学生在学习初期往往需要花费过多精力去记忆各个知识点, 极易出现厌烦心理, 以至于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始终徘徊于低效率阶段, 这对学生自身发展及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严重阻碍。鉴于此, 该文对提高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多媒体教学,病例分析,实验课程
参考文献
[1]任培丽, 褚利霞, 王蘅, 徐莉娟.提高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8) .
[2]朴贤玉, 王秀华, 郑立红, 王玉.医学遗传学教学模式多元化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7) .
[3]赵矫.医学遗传学教学方法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1) .
【医学遗传学】推荐阅读:
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09-12
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11-27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遗传11-15
遗传学05-19
遗传学实验08-11
数学遗传学08-26
常规细胞遗传学05-19
群体遗传学分析05-21
细胞遗传学检查08-07
生物遗传学题09-22